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近日,河池市召开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扶贫富民相适应、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沟通、传承民族文化、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商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黎丽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认为河池市职业学校存在着招生难的瓶颈;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合力,发展后劲不足;教师力量欠缺,缺乏地区优势,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建议我市加大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优化全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加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实教师队伍质量;同时,以德育人,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培养更多社会有用人才。

        黎丽要求,要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办好学校荣誉展览室,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学校与企业及其他单位联合起来,建立就业体系,以硬件、软件、就业吸引学生、留住学生;推进中职高职紧密衔接,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将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合起来,校企相互沟通合作,引企入校、引职校入产业园区,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作更大贡献。

2月17日,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副市长董绍辉、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同光出席。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王德鹏)2月17日,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副市长董绍辉、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同光出席。
        董绍辉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最密切,与民生发展最密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最强,促进就业的能力最强,是推动经济转型、调结构,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力量。
        董绍辉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发展规划,以建设区域性、技能型人才培训高地为目标,顶层设计,超前谋划,制定完善推进措施,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的深度融合。要吃透上级政策,树立大局意识,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要求。要培育品牌特色专业,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精心组织参加和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企业、人才和先进教学方法。要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难得机遇,不断创造出新机制、新举措、新途径,为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方式实验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商洛市政府近日印发《商洛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明确商洛将进一步优化职教资源配置,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目前,市直共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13个,其中党委系统2个,政府系统11个。此次整合以政府系统全额拨款的职教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主,涉及商洛市职业技术学院、商洛市技工学校、丹凤师范学校等9个机构。党委序列和自收自支培训机构暂不纳入整合范围。市直职教资源整合工作,以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成立商洛市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以职业学校和相关部门所属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重点,通过撤并、划转、托管和职能调整实施整合。同时,积极探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与县区职教中心开展“3+2”联合办学模式,不断扩大中、高职五年连读范围,实现学校、专业和学生数量的规模增长。《实施方案》明确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职教资源整合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县区职教资源整合工作要与市上同步安排,同时完成。

江苏启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到2020年对应专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本报讯(记者 沈大雷)近日,江苏省正式启动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到2015年,所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到2020年,全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应专业基本建立起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提供“一条龙”式的教育服务。

  据介绍,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将依据对接产业、任务导向、衔接贯通、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的原则进行。各课题组将依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依据工作任务要求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依据学生职业发展途径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推动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将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将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贯通。

  “各位校长,如果站在国务院角度对高职发展政策讲一两句话,大家最希望讲什么?谢谢!职成司刘宏杰”2月11日17时37分,在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版建立的“中青职教”微信群里,教育部职成司综合处处长刘宏杰抛出了这一问题。

  在“中青职教”微信群里,有包括业内专家学者、职业院校领导、官员等80多人,经常讨论一些职业教育话题。刘宏杰在群里有一段时间了,但从不发言。然而,昨天他的这一问题激起了波澜。

  “我平时只看,但后来看到这个群里,都是一些业内专家和一线的职业院校领导,发言都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展开。”刘宏杰说,目前教育部职成司正在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作准备,“所以,希望听到一线校长、研究者的声音。”

  重视职教须落实具体政策

  “像重视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一样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像重视对211大学的投入一样重视对职校的投入,像尊重大学毕业生一样尊重职校毕业生。技能立身,技能为本,技能优先,技能为荣,技能致富。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腾跃民首先抛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刘宏杰觉得不过瘾,他追问道:“最需要什么政策?”刘宏杰认为,目前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在政策制定上,教育系统很难拿出政策性文件。教育部职成司葛道凯司长曾向记者表示,在教育部职成司里,最头痛的事,是如何撰写政策性语言文件,甚至在一次高职学校校长会上,葛司长公开征集政策性文件撰写的“高手”。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委员会。”腾跃民回答道。

  “国务院出台校企合作条例,主要明确各自责权利!高职院校举办者必须保证办学的生均拨款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礼果从校企合作条例政策和高职生均拨款政策的落实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他认为,“应统一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有关职教的政策!”

  “国务院应该向职教人说:政府认为职业教育事关国家产业安全,将成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域,将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构建面向产业发展的完善的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从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建议。

  高职本科期待政策支持

  “专门针对高职院校,最需要什么政策?”刘宏杰再次抛问题。

  “要加大高职生均拨款法定化步伐,真重视必须有实货。”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崔戴飞提出了建议。

  “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可以免税或有缴税方面的优惠。”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傅德月从鼓励企业参与办学提出了建议。

  “优质高职突破层次瓶颈与本科转型同等重要。”《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副社长陈衍建议。

  “怎样的思路?”刘宏杰追问。

  “应该让优秀的高职院校有资格举办高职本科而不仅仅让本科转型!”已经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调任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的苏志刚,虽然身在本科院校但还是心系高职教育。

  “面向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分批、择优遴选部分学校试点本科教育。”陈衍对刘宏杰的追问进一步建议——谁有资格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看谁具备实力,要实现有上有下。一切以标准论!

  “设标准,特别是专业标准,而不是人为地定哪个学校可以办高职本科。”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旭翔附议说,“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提‘本科’二字,可以有三年制、四年制甚至七年制高职,辅之类似于学位证书一样的‘东东’。”

  “正是当年‘三改一补’的‘一补’,成就了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当年的智慧和勇气,让一批优秀的高职院校办四年制、五年制乃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骡子是马,不拉出去遛一遛,怎能区别出来?如果再不给高职一条出路,也许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一大批高职院校尸横遍地……”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形象地表述了高职未来的出路及其面临的危机。

  “我认为所有的专业教育都应面向职场需求,都属于广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软件学院和国家示范高职项目得到的共性经验应向从中职到博士教育的工、农、医、法、商、教等各专业示范,回归职场原点。详见我去年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六期的论文。”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建议。

  “抱歉,刚在路上,未及时回复。这确是个大的政策取向问题,很值得讨论。愿为构建好的体系尽力。”已经是晚上19时58分,讨论还在继续,刘宏杰在下班路上给出了回复。

  职业教育改革体系建立是切入点

  “高等教育如何体现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如何推动改革而不是阻碍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李玉鸿抛出观点。

  “职教亦如此!”刘宏杰说。

  “刘处:谢谢您的提议!一个职教大会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让职业教育从单纯的生计教育策略提升为强国富民、职教立国的国家战略;让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资待遇令人向往;让企事业单位焕发巨大积极性,把参与职教、发展职教作为自己的事情;让职业教育成为完整的另外一种类型的教育体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向刘宏杰建议说。

  “目标有当前和中长期的区别,但方向正确是根本。这需要决策的勇气和智慧。请多指教。”刘宏杰对俞仲文的建议回复说,并且专门向俞仲文抛出问题:“俞院长,您当年在深职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推动改革,最大的愿望和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我曾经提出三大愿望:重振中国的技术教育;重构中国的教育版图;重塑中国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俞仲文回复说。

  “技术路线如何设计?切入点在哪?”刘宏杰继续发问。

  “例如,当前要努力打造高职教育的升级版(不是对以前的否定,而是升级),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技术革新和改良的能力);高职院校试行多种学制,深职院搞过七年四年制高职(是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的,可惜不了了之);制定各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工资指南,使受教育者有可让人羡慕的期盼,等等。”俞仲文解答说。

  尽管这些年,包括媒体曾多次关注过俞仲文的言论,但在微信上与教育部官员面对面沟通,俞仲文还是觉得很过瘾,恨不得一股脑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否考虑围绕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来设计职教改革的技术路线,把切入点放在体系建设上呢?我认为政府要有当年冲破‘三改一补’的魄力和勇气。”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东平复议说,“不管类也好,型也罢,也不管三年四年五年七年,应当尊重社会需求,应当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职教高层管理者在走改革之路

  “深职院四年制遇到了哪些困难?”刘宏杰继续发问。

  “当年部长太有魄力了,正式发文让我们来试点。可惜一个领导一个政策,后来的主要领导不支持。”俞仲文披露了个中缘由。

  “历史已证明当年‘三改—补’的缺陷或者说是错误的。放眼一望今天优秀高职主力大多是当年的‘—补’出身。历史将会再次证明今天的只允许‘转型’的政策,是不太科学的。当年决策者们还有点明智在于提出了‘一补’。市场将会教训关门造车的‘官僚’们。有条件,有能力的高职涉足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所需要的更适合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市场的呼唤,历史的必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时雨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不仅语言犀利且富有诗意。

  “当前,在强调体系建设的同时,高职院校要自强,要抓好自己的事,提高自己的质量,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设已有200所,也有七八年时间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实际上,示范院校的经验目前均还停留在学校层面,或是区域层面,教育部还没有总结提炼推广,还没有形成一个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模式,没有国家职业教育模式,我们如何从现在的职教大国走向职教强国?因此,教育部要有所作为,从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总结推广入手,抓好学校抓好内涵建设,推动国家职业教育实力的增强,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管平补充说。

  “高职并非越独立越自成体系越好,从中职断头到中高职衔接,从高职断头到高职本科,短期内改变不了职教二流地位,因为职教学历和资格证书含金量比普教学历文凭低,从上到下一时难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刑晖女士建议说,“唯此,重构高教分类,在圈层化大结构中两轨平行,打通职普分类,文凭和资格等值,选择性机制,单纯职教改革不行,须综合治理。首先是教育部门综合改,再是外部门统筹联动,职教本科的提法本身就是有学历本位普教痕迹的,缺少职教语境和立意。”

  晚上22时22分,讨论还在继续。刘宏杰由衷地说:“感谢各位校长、专家。我们会认真消化大家的真知灼见。我们共同出主意,把实践的需求转化为地气、切实有用的政策。”

  新年伊始,微信里不光有热闹的抢红包,还有家国天下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深深思考,观念的交流和碰撞。

  “微信问计,这个平台很是方便。这里可以自由讨论,能听到真实意见。大家还可以畅所欲言。”刘宏杰说。

  “这种讨论形式很好!职教高层管理在走改革之路!让我们感动!”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礼果说。

  ●集聚区简介

  本报讯(记者赵春喜通讯员李富军张晓蒙)2月15日,在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县职教中心的数控专业实验室里,机器轰鸣,每台车床前都围满了学生,有的在操作车床,有的在观察、记录。

  “学生们正在进行车工实践技能测试,这两天,这个班的学生就要到集聚区的天誉动力公司实习。”任课教师张可超介绍说。

  天誉动力是该县产业集聚区内规模最大的机械制造类企业,对熟练车工的需求很大。

  眼下,从该县职教中心毕业或结业后,直接到产业集聚区企业上班的学生已达5600多人,成为企业生产的骨干力量。

  “面对新一轮更加激烈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储备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关键因素。”扶沟县委书记卢伟表示。

  该县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于2009年在全省首家确立了“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思路。扶沟县职教中心便是这种模式的综合载体。

  县职教中心占地156亩,建成了标准高、功能强、设施一流的教学楼、实训楼,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和实训设备,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人就读,年培训能力1万人次。同时,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职教中心成为全县集中等职业学历教育、职工岗前和在岗培训、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教育培养上实现校企直接对接。根据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和用工需求,职教中心积极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了集聚区急需的机电、电子、数控等12个骨干专业,新开设服装设计、办公自动化等专业18个。

  职教中心的授课者不仅有职教中心的老师,还有各企业技术骨干;培训课堂不仅在职教中心,还延伸到产业集聚区各企业、车间;培训对象不仅是在校学生,职教中心每年都要对产业集聚区新招的工人或企业在岗职工进行统一的专业技能培训。

  在昌茂纺织公司动力车间,记者见到了职教中心首届毕业生单记龙。“从职教中心毕业时,我已经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能,还顺利考取了高级电工证。学校推荐我到昌茂纺织公司工作,去年我当上了电工班长,月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2600多元,比大学毕业工作的姐姐还高。”单记龙自豪地说。

  豫人木业是该县木材加工的龙头企业,每年都委托职教中心对全体职工进行在岗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培训,职工的专业技能、安全意识、主人翁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产品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与过去相比,每年仅节约原材料成本一项就近200万元。”董事长李中平感慨道。

  以职教中心为平台,以产业集聚区为市场,目前,扶沟县已形成校区联动、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有效缓解了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已入驻企业9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家,从业人员3.5万人。③7

  扶沟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8.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先后被授予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农机装备暨缸盖缸体特色装备制造园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等称号。

  ●专家点评

  职教驱动一举多得

  近几年,针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以专门化的技术人才支撑新型工业化进程顺利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扶沟县针对当地高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企业需求,开展职业人才教育,既保持了职业教育应有的本色,也为地方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提供了急需技术人才保障,还为青年人才顺利就业和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一举多得,值得学习和提倡。③7

  ——张占仓(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

  (原标题:扶沟:职业教育给力企业人才需求)

  本报讯 日前,青岛市教育局联合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安监局等部门出台了《青岛市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旨在维护实习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

  该《办法》从中职学生实习组织、管理、责任、报酬、安全等方面细化了实习期间的管理、要求和责任。《办法》突出维护学生的实习权益和保证学生实习安全两个方面,要求学校和实习单位严格执行“七不准”规定。即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等岗位实习,不得安排和接收16周岁以下学生顶岗实习,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实习每日不得超过8小时等。

近日,河南省第八批职业教育强县评选结果出炉,南召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八批职业教育强县,至此,我市10个县全部被省政府确定为职教强县提前一年超额实现省政府确定的80%的县达到职教强县的目标。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职教强县创建活动,各县立足本地实际,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南阳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在六大具体工作任务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严重产能过剩”成为仅次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第二大主要任务。化解“产能过剩”政令的出台,无疑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福音。然而,也有人担心国家大力压缩经济“产能”,将会导致大批在职工人下岗。而由于企业生产一线往往是职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所以有不少职业院校师生担心今后几年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更低,职教办学会更加艰难。

  毋庸讳言,上述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毕竟有章可循,尤其是在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727万、每年毕业生的增量又居高不下的语境下,盲目的就业乐观只能是自欺欺人,最终于事无补。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解决好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而帮助下岗工人找好出路,考验的则是政府的智慧。显然,如何在国家大力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政中找到职教发展的增长点,有效化解职教生源危机,考验的是职教办学者的智慧。

  经济产能的理性抑制,必然会导致企业劳动力需求绝对总量的减少,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而下岗工人的增多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因而各级政府部门将会不遗余力地遵照中央指示做好下岗工人的分流和化解工作。不难想象,在政府需求与市场规律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对下岗工人的转岗培训,将会成为最为理性的折中选择。这正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机遇和使命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更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模式实施中等或高等职业学历教育,而不擅长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在培训领域寻求事业发展的增长点,重学历教育、轻短期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职教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甚至举步维艰。近几年,席卷全国的职教生源危机,已经从中职学校蔓延到了高职院校。由此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没有“吃饱”的职业院校的生存现状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这些学校将如何应对市场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前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热潮中,全国各地新建或由中专升格了很大一批高职院校,这些院校相继经历了校舍新建(扩建)、规模扩张、内涵发展觉醒等多个共性阶段,在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然而,到了目前的生源紧缩时期,很多高职院校已在“低负荷”运转,甚至出现“挂空档”现象,实在是办学资源、“育人产能”的巨大浪费。

  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眼下我国公办高职院校长期受到政府财政的呵护,过度依赖财政拨付的学生“生均经费”或教职工“人头费”和“办公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野生”应对能力,即使生源不足也“无动于衷”;而许多民办院校因为没有政府财政的支持,生源危机直接导致运转“失灵”,个别学校甚至不得不在曾经的职教校园里转办普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

  职业院校的生源哪里来?政府倡导的化解“产能过剩”政令,无疑是指南针和集结号。大量的下岗职工面临转岗培训,大量的在岗职工需要转型发展,都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可以较好地帮助职业院校度过生源危机难关。

  诚然,要想吃到这块生源“蛋糕”,一方面需要职业院校善于转型发展,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摒弃以往一门心思只关注学历教育的做法,把做大、做强培训看作是学校发展的另一条出路和另一个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必须紧跟市场步伐,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研发素养,提高学校服务产业行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以使自己有能力争取到开拓培训市场的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或许,其中还有职业院校许多的机会,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意识、有没有能力争取到这些机会,这是每一个职教人需要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王寿斌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教办[2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做好2014年春季开学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和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安排部署,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和学期工作特点,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新学期展现新气象新风貌。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及时全面落实开学条件保障。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全面梳理排查各项开学条件保障情况,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查找问题,实行台帐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坚决杜绝因办学条件不足或不到位而影响正常开学。要完善师生按时返校组织工作体系,密切与师生和家长的联系,确保教职员工及时到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期工作;确保学生按时返校,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二、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开学教育。以新学期开学为契机,突出主题,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生动活泼地组织好开学教育。大力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着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张旗鼓地宣传表扬节约典型,及时曝光批评浪费现象,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模范践行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着力加强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准确把握师德禁行性规定,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要通过学生党团组织和班级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结合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畅谈国家和家乡新变化新面貌,增强“三爱”意识,激发报国情怀。

  三、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师生平安。各地各校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追究,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措施。要组织开展以校舍安全、消防安全、校车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实验室安全、校园周边安全为重点的学校安全排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加强校园出入管理,严防校外无关人员进入校园滋事和干扰校园秩序。做好春季传染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要将安全教育作为开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着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的部署,结合实际确定新学期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和劲道,狠抓工作落实。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找准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中小学学籍系统建设和应用,健全小升初制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早部署和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始终把师生安心工作、专心学习和舒心生活摆在突出位置,想方设法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办好学生食堂,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学生群体。

  五、严格禁止违规违纪办学行为。要认真执行和落实中央关于转变作风、厉行节约、反腐倡廉等一系列新规定新要求,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和严肃查处乱办学、乱招生、乱收费以及极少数教师存在有偿补课、伤害学生等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让办学行为在阳光下运行。对违规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不搞例外,不姑息迁就。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地各校要把做好春季开学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制订专门工作方案,全面部署,精心组织。自2月中旬至2月底,在全系统内组织开展春季开学专项工作检查,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深入开展自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教育督导机构开展专项检查,组织责任督学对行政区域内所有学校进行检查;省、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抽查,教育部将对部分省(区、市)进行督查。专项检查要转变作风,改进方式,深入实际,听真话、查实情、促实效,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要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教育部门和学校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服务师生和社会的新举措、新气象,宣传解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争取社会支持。

  各地各校在工作中遇有重要情况,请及时报告。

教育部

2014年2月14日

湖南铁道职院学生郭国栋服务春运——

大学生“列车员”千里寻失主

  “这是我应该做的!”2月10日凌晨,安徽省池州火车站站台上,当失主执意要把酬金交给郭国栋时,被他婉拒了。

  郭国栋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今年春节,他放弃回家过年,与学校2800名师生一道,投入了广铁集团及南昌铁路局的春运第一线:售票、检票、站台列车接送、卫生清洁。

  2月7日,宁波至南昌K1220车次列车上,郭国栋在终点站清理车厢时,捡到一个旅客忘拿的背包。他顶着寒风大雪在站台等了近半个小时,但失主没有返回。他打开背包,根据找到的信息,联系到了失主。为了让失主早日拿到行李,2月9日,郭国栋专门乘坐火车从南昌出发,10日凌晨到达安徽池州站。在站台上,他亲手将背包交到失主手中。

  从1月16日春运开始到2月24日春运结束,湖南铁道职院2800名师生都将为春运服务。该职院铁道信号132班学生程国鑫说:“大家挤在一起吃饭、睡觉,打扫车厢卫生、清理厕所,虽然艰苦,但更多的是收获。”

  湖南铁道职院院长姚和芳介绍,学院自2010年开始就组织学生服务春运,累计已有近5000人参与,“不仅为广大旅客提供了服务,也锻炼了学生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和适应能力。” 

进厂顶岗实习

河南邓州职校生车间过寒假

  本报讯(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宋小涛)“不仅可以把平时所学的理论、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而且每天还有收入,这个寒假过得真有意义。”近日,河南省邓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王征凡对记者说。

  往年都要与父母团聚过春节的王征凡,今年寒假却选择进厂顶岗实习。在邓州市某制造有限公司,记者见到王征凡在打磨一个U形零件。“课本上所学与实际操作有一定距离,不过在师傅的带领下,我很快就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了。”王征凡说。

  今年寒假,邓州职业教育中心根据学生自愿原则,精心设计了“联姻企业、顶岗实习”计划,与邓州市产业集聚区10多家企业、工厂联系,安排王征凡等60余名留守学生进入工厂顶岗实习。


教育部人事司司长 管培俊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系统干部人事人才工作要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题,进一步创新干部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和创造热情,提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领导力、推动力、执行力,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多年来,教育干部人事人才工作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总体上也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但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亟待破解。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必须深化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综合改革。

  一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培养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建立完善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干部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高校党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责任和把关作用。坚持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任期制,推动实现高校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的高校领导干部激励机制。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直属机关干部选任方式,改进完善司处级领导干部选任机制,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的适用情形和规模,不单纯追求竞争性选拔的频次和比例。要坚持干部工作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把加强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切实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注重加强对领导班子结构和干部队伍的综合研判,防止简单以票取人、以分取人,做到“不唯分、不唯票”。坚持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与大力选拔年轻干部相结合,选拔任用干部不在年龄上划线,探索推行职务与职级相结合制度及管理方式。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研究制定符合直属机关工作实际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核机制,修改完善年度考核测评指标,探索通过日常接触、工作表现、群众口碑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干部的有效方法,建立领导干部平时考核档案。研究制定干部交流专门计划,打破轮岗交流壁垒,明确干部交流的硬杠杠,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落实。加强干部跨条块跨区域交流,进一步加大四支干部队伍统筹力度,积极推动机关与直属单位、直属高校以及地方之间干部交流挂职。落实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是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从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始,全面落实学校人事管理自主权,依法赋予高校在确定人力资源投入与用人规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设置管理、人员聘任和考核评价、实施校内收入分配等方面自主权。改革教学科研组织方式,打破机构与编制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逐步探索实行用人规模备案制。推进分类管理、分类考核评价,实行精细化岗位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符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新型教师职务制度。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建立高校人员退出机制。深化职员制度改革,探索不同类型职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合理控制确定管理岗位“双肩挑”人员比例,强化职业化导向,引导学校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建立灵活多样、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探索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团队薪酬制等分配形式,规范收入分配管理,形成合理、和谐的校内收入分配关系,推进高校主要领导薪酬制度改革。

  三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适应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新形势新趋势,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引才聚才体制。进一步整合完善人才计划体系,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龙头,统筹实施教育部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大力支持学术新锐和创新团队,重点支持中西部高校。改革人才评审机制,真正体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人文社科领域倾斜的政策导向。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引才审核力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规范兼职兼薪行为,切实做好引进人才服务和支撑工作。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研究制定《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坚决落实政事分开、管办评督分离的原则,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晰中央与地方教育管理职责权限,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教育职能。取消和下放部分职能,委托和转移部分职能,转变管理方式,适当调整机关司局职责分工,精简规范项目评审,减少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加强后续监管。理顺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关系,明确直属单位发展方向和职能定位,充分发挥直属单位作用,有效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积极构建国家层面教育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严格控制新增机构和人员编制,规范领导职数管理,进一步清理、规范、精简议事协调机构。

  全面深化教育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综合改革要有推进策略。一要有问题意识。问题就是号召。准确分析把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此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探索改革举措,并务求取得实效。二要有系统思维。坚持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系统谋划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综合改革的思路,既注重与其他部门其他领域的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又注重自身改革措施的彼此支持、衔接配套,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要有进取精神。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推动改革,发扬钉钉子精神,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上出硬招实招,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推进。

帮助学生找准人生航标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史教育改革纪实

  报告厅外,寒风凛冽;报告厅内,场面热烈。日前,周恩来总理秘书、武警技术学院原副院长纪东将军以《我党优秀作风的楷模》为题,向山东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讲述了周总理“一生奋斗,全心为民”的感人事迹。

  90后学生安雪一边擦拭眼泪,一边动情地说:“这堂课简直就是一场洗礼,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人格崇高,而且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

  这是聊城职院党史教育的一幕。近年来,学院针对高职院校党史教育活力不足、效果不佳的问题,潜心寻找新定位,创新形式,使学生在接受党史教育中找准人生航标。

  将党史教育上成人格课、智慧课

  这是党史课“领袖风采”的教学片断。“请同学们展示课前的准备成果。”教师闫翠芳话音刚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上台演示。崔代顺满怀豪情地背诵了毛泽东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谁人堪与主席比自信!”崔代顺一边背诵,一边解说。几位“毛粉”直呼“无与伦比”!

  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被领袖的自信、乐观、勇敢、幽默等人格魅力所感染。学院党委书记张乐天对记者说:“我们党在90多年的历程中,致力于推动民族解放和国家复兴,为大学党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为党史教育注入新活力,把党史教育打造成人格课、智慧课、创新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党史教育中让学生找准人生航标。”

  为此,学院特邀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山东省委党校硕士生导师王立新教授为高职学生量身打造党史课程。他为学生设计了12个专题,从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通过还原历史事件,用事件贯穿历史、用历史分析理论,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真实再现了党的苦难辉煌、光荣伟大。

  学院不断充实党史内容,深化党史教学,选派4名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培训学习。高瑞鹏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讲好“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一课,高瑞鹏多次到学院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孔繁森纪念馆”查找资料,用心体会先辈的情怀,反复试讲,直到把对先辈的感情完全融入讲授之中。当她饱含深情地讲完这一课时,学生们无不热泪盈眶。

  学院还把党史课渗透到奖助学金的发放中,他们选择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或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受助学生,派代表进行家访,同时邀请学生所在社区、村委会的党员,共同为学生发放奖助学金。在孔繁森故乡莘县农村,有一个名叫邵力的贫困生,当他和家长在一个风雪天接过学院送来的6000元救助金时,家长感动得哭了。

  经典音乐让党史教育浸入心灵

  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在人的内心深处掀起波澜,感染、引领人的灵魂。

  从2011年3月开始,学院创造性地把党史教育和音乐课程相结合,把党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在经典音乐作品中感受先辈们对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崇高信念,体悟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学院按照党史的脉络确定授课主线,编辑组合成《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复兴之路》四部作品,全景式追溯了党领导人民追逐强国梦的伟大历程。

  教师王凯颖介绍说,这四部作品中,每个乐章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与再现。为了让学生走进作品中,课程组每位教师用心钻研,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党史音乐课的7位教师多次去了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图书大厦,请教多位全国党史专家、教授,查阅大量的党史资料、相关文献和视频,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历史小故事。有很多故事都是鲜为人知而又极其感人的。教师们巧妙地把这些故事放进一个个历史乐章中。

  学院还有一个检验是否上好课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让学生进入你打造的“时光隧道”,学生能不能和你一起走进那个历史年代去感同身受。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在备课中,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采取任务分解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方式。王凯颖、邵琰、梁瑞琪、秦妍妍等教师各主攻一部作品,最后实行资源共享。每部作品的讲课稿都修改了10次以上。她们运用历史故事、电影、新闻述评等多种方式做引入与链接,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每次上党史音乐课,我都能沉浸在歌曲的情境中,体味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感有责任为中华复兴贡献力量。”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于静艳说。

  典型引路让党史教育充满活力

  学院先后邀请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中科院院士陈达、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来柱、周恩来总理秘书纪东、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作家萨苏等到学院为学生讲党史。许振超讲述了自己以一个初中生的文化底子,刻苦自学自动控制、英语等多门学科知识,打破外国专家的技术封锁,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起重设备修理技术的故事。他的精神让学生感动。一名学生说:“我从许振超身上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如果我在困难时期怨天尤人,像墙头草随风倒,不坚持、不追求,不主动矫正自己,我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更谈不上为党做贡献。”聊城市委常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蔡同民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农民的儿子,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困境中磨炼、在挫折中成长的故事。

  通过典型引路,学生们自发投入到为民服务的行列中。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小组成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社团”,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电子商务,用挣到的钱为聊城鸿福老年公寓的老人买衣服、食品,定期为老人洗衣服、叠床铺、打扫卫生,陪老人拉家常。

  2012年7月,济南军区总医院专门召开表彰大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孔亚男进行通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号召全院护士向她学习。孔亚男说:“是学院的党史教育让我找到了人生坐标。”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  考试招生制度,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各界极为关注。

  按照《决定》确定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向,我们要根据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总体上看,新的重大改革举措大致有5个层面。

  第一,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要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学区内小学毕业生直接进入初中,并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要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严禁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回归义务教育本质属性,使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所有学龄人口。

  第二,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原则上是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同一门课程两次考试机会的办法;综合素质评价是建立规范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目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生学好每门学科,克服文理偏科现象,兼顾自身兴趣、志向和优势,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提供依据。

  第三,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分开,使部分学生从中考和高考的竞争压力中解放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目的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扩大就业的实际需求,紧密配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做好准备。

  第四,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在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内容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逐步形成考生与学校之间双向多次选择机制。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办法,为品学兼优、具有特殊才能和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入学方式。

  第五,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适当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通道,高职院校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对口进入本科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建立本科高校学分互认联盟。继续完善国家和地方的开放大学体系、自学考试制度、网络在线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成人高校、继续教育机构面向在职人员及其他学习者,实行弹性学制、学分累积、宽进严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制度,还要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尽快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使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提高全体国民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今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决定》确定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相应地,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新的改革亮点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面对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的现实需求,《决定》坚持管办评分离的方向,要求政府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在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的前提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关键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让每所学校都能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核心是加强章程建设。2015年前全国所有学校都须制定或修订好章程,办学自主权须由规范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所决定,校内外的民主监督制度都要加快建立健全,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二,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的内涵,就是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根据《决定》的改革新举措,一是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国家、省、市(州、盟)、县四级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将政府业务部门监督评价职能调整到督导部门,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二是要注意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进一步调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积极性,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监测教育质量,适时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程序之中,作为完善评估监测制度体系的重要运作方式。

         第三,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国家法律和政策已将民办教育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决定》提出极具创新性的办学体制改革要点,尤其是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等项举措,将在政策上形成很大突破。目的在于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因此,要继续鼓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并巩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通透的宿舍,还有单独的实训楼和服务楼。建设中的内蒙古察右中旗职业中学新校区显得既气派又现代。这是记者春节前看到的景象。

  很难想象,这是一所位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的中职学校。“如此规模的中职学校对于大城市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对我们这样一个贫困县来说,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这两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了中央财政的支持,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校园。”校长刘志毅说。

  新校区建好了,但刘志毅的心里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跨了几大步,以后招生再也不愁没教室和宿舍了。忧的是,“要想办好一所职业中学,只有校舍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及好的师资。这是贫困旗县办学的最难点”。

  “旗委、旗政府很重视职教,但我们是贫困旗县,要靠自己买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实训设备,实在力不从心。没有设备,职教难发展,教师也不愿意到我们这里来。没钱、没物、没人,是我们面对的难题。”刘志毅说。

  说起新年愿望,刘志毅心里有三盼:一盼国家出台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提高中职学校投入。“现在,国家实施中职免学费政策,为每生每年投入2000元,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按办学成本算,在我们学校,一名学生的花费要3300元至4000元。我们盼着国家出台拨款标准,同时给贫困地区专项补贴”。二盼能得到发达地区的支持。“这两年,发达地区的一些产业逐渐迁往内陆,如果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设备能转到我们这里就好了。再支援一些培训,让我们的教师走出学校,见见大世面——他们太缺乏学习的机会了。”三盼免费师范生能覆盖职校。“草原寒冷,生活条件差,大学生都不愿意到这里教书。免费师范生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培养了一批好教师。啥时候我们也能摊上这样的好事啊!”

  贫困地区办职教难。刘志毅反复向记者说:“请帮贫困地区的职教人说句话吧,我们太需要支持了!” 

     本报讯(殷飞)“师傅,您这行李要往里放一些才安全!”1月18日,在上海到成都的L216次临时列车上,乘务员邵静仙帮乘客把行李架上的行李扶正。这名女乘务员是参加春运列车顶岗工作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

  今年春运期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近1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宁广、宁通、宁京三大春运路线,及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地铁开展顶岗实习、验票、引导等志愿服务,帮助旅客顺利乘车返乡,有许多同学的新年将在列车上度过。

  从去年12月2日开始,他们参加春运顶岗培训,之后以乘务员的身份陆续登上列车,为返乡的旅客服务,直至今年2月24日春运结束,他们的顶岗工作才算完成。

  “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但是家里人很理解我,也给了我许多安慰。”邵静仙介绍,由于车次和排班的因素,他们这些学生乘务员只能在列车上和校园里过年了。

  同在L216临时列车的陆雨生说,这已经是他们第三趟跑车了。颠簸导致睡眠不好,要轮值早晚班,三夜两天才能得到休息,没法洗澡换衣服。

  在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有100名同学在这里做志愿服务。

  1月26日下午,拄着拐杖的残疾人赵先生和一个老乡来到“158”雷锋服务站寻求帮助。两人大包小包一共带了6件。

  邵棒和其他同学找来了轮椅,邵棒和一名同学在左右扶着赵先生的肩膀,另外两个同学则负责拿轮椅,到平地的时候就让赵先生坐轮椅。从候车室到站台,要经过好几处有台阶的地方。轮椅加人,约有200斤。“像这样的情况,可能有时一天会碰到十几起。刚开始的时候也不适应,一天下来膀子被拽得生疼,端饭碗时手都发抖。”

  “最开心的是,经常收到帮助过的旅客写来的感谢信,那一刻才明白,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帮助了别人我开心!”邵棒说。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钱吉奎介绍,此次学院与上海铁路局和南京客运段合作,首次大规模安排大三毕业生走上春运列车岗位,锻炼学生的吃苦能力,熟悉春运。钱院长认为,春节是中国特有、人民怀有特殊情结的节日,春运工作为这些即将走上铁路岗位的大三毕业生,提供了提前体验的机会,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

   本网讯(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胡怀旭)山东省政府新闻办2014年首次新闻发布会日前举行,就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2年,省政府专题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3年,省委、省政府分别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确定为省委常委重大调研课题和省政府教育专项调研课题,研究出台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在省级层面基本形成全方位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

  据通报,山东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今年春季高考首增技能测试,本科计划连续翻番。2014年春季高考考生报名达到99699人,比2013年增加37853人,增幅61%。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增试点本科学校9所、高职学校6所、中职学校9所,本科专业点数由2013年的22个扩大到50个左右。投入财政资金2.26亿元,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建设。将中职教育“双证互通”扩大到全省所有合格学校,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支持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青岛、潍坊、德州启动中职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同时,落实9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建立“山东省校企合作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多种方式推进校企合作。此外,还安排专项资金1.1亿元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目前,全省构建起协同推进、全方位联动的工作机制。

   湖南株洲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几个年轻的身影,一直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他们有的扶着年迈的老人,有的扛着沉重的行李,有的背着行动不便的旅客。他们就是株洲车站春运“实习生”。

  郑鸿飞来自广东湛江,是株洲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专业大一的学生,工作岗位在进站口,负责旅客的进站引导宣传和青年志愿者工作。

  春运期间,临时加开的列车增多,为了防止旅客漏乘,进站引导员要不断重复宣传各次列车进站候车的时间与区域。已经上岗5天的他感慨:“原来春运坐车回家,只是觉得春运挤,没想到铁路职工为了春运要付出这么多!”

  吴雄也负责进站口的引导宣传和志愿者工作,他一边挠头一边害羞地说道:“有一次,一名旅客自己误了车,却对着我们发脾气!师傅说了,服务行业就不能有脾气,让旅客满意才是铁路职工的服务宗旨!”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