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省将加快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定向培养人才的脚步。9月25日,辽宁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这意味着我省开始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储备和对接平台。
辽宁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是由省服务业委作为牵头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院校,联合省内服务类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开设服务类专业的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103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行业性职业教育联合体。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辽宁,现代服务业方面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职教集团的成立旨在实现产业与教育的互动发展,实现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院校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
为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产合作,着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鹤壁市将于11月22日举办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
本次大赛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基本素质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推进全市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化进程,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建设。
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共设置9大类比赛项目。参赛选手必须是职业院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以及“3+2”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在籍学生。各项目技能大赛的评判标准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发的技能训练教学标准为依据。市级技能大赛由市教育局组织聘请专家评审组,具体负责评判工作。大赛设个人奖、团体奖、优秀辅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同时也是鹤壁市参加201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选拔比赛。参照201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规定的竞赛、方案、队数和人数,按照本次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比赛成绩,确定参加2013年全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选手。
本次大赛由鹤壁市教育局主办,鹤壁市成人职业技术教研室承办,有关职业院校协办。为确保技能大赛活动的顺利举办,鹤壁市专门成立了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组委会,统筹领导各项技能大赛活动,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成人职业技术教研室,具体负责技能大赛日常事务工作。市教育局要求,各市属职业院校,都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学校的技能比赛选拔工作,严格审查参赛选手报名资格。对技能大赛活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技能型人才,国家正在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笔者以为,大力发展高职本科教育,正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破冰之举”。
高职本科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层次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专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独尊”地位很快受到动摇,以技术教育为代表的高职本科迅速崛起,形成了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重心逐步上移的办学格局。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计划地布局和发展高职本科教育,规模上甚至超过高职专科,逐渐形成了以高职本科为主体,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在内的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相对完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及更高层次上移,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办学形式上也不尽相同,有的高职本科由独立建制的高职大学承担,如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日本技术科学大学;有的本科高职教育是混合型,如美国社区学院独立办的本科高职、美国普通大学的本科高职;还有的是合作型,如美国社区学院与大学合作举办本科高职。
职业教育是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和科技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瑞士等国家提升其产业、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根据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不可或缺,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进入“十二五”发展新阶段,也步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细化、技术改造升级、生产一线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更高,这些都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调查显示,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技能人才缺口近60万人,高端技能人才缺口达10万人。“十二五”期间苏州将减少100万低端产业工人,增加50万本科及以上人才,新增劳动力平均达到本科层次。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点偏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短缺。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来看,也急需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层次。如果职业教育在高职本科层次出现“断层”,将造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链条的断裂。
在当前形势下,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还是促进职业教育事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都迫切呼唤职业教育层次上移。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对此已经开始重视,探索建立包含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众多高职陆续开展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一些省市率先探索,如深圳市提出“探索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技术教育,构建起中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宁波市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立有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辽宁、江苏、贵州等省已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试点启动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高职本科专业人才……这些有益尝试无疑具有“破冰”意义。
虽然一系列政策信号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但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应消除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曾说过,“什么时候我们有一半学生不想进北大、清华了,就说明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当前,我国要尽快转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歧视,提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寻找突破口,突破制度藩篱。目前,应该尽快修改《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从立法角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
同时,要通过改建、衍生、试点、交叉等模式,适时审慎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一是遴选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秀特色专业开展高职本科教育;二是探索建立“高职本、硕连读”,以及技术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的“三士一贯”人才培养机制;三是打通高职专本学制,调整高职专本人才结构,让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进入高职本科深造,避免高职专科成为普通本科的“后备军”;四是发展“本土化”高职本科,适当选取部分优秀高职院校升格为四年制本科高职院校。同时,加快普通本科高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方式改革,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双向贯通。
高职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需要走出自己的独特办学之路。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高职本科应以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着重培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不能在三年制专科高职的基础上简单增加几门课程,而是重新整合理论与职业课程、学校与企业课程,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
高职院校只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才能跟上经济社会的需求,真正立于高校之林。(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