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职教围着产业转 教学围着生产转

  ——辽宁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采访纪行  

  在计划经济时代,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强大的产业辐射能力,辽宁职业教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向市场经济转型,“小散弱”对上了“大市场”,辽宁职教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处境。针对这一情况,辽宁省及时“刹车”,调整办学方向,“职教围着产业转,教学围着生产转”。如今,穿上现代职业教育新衣的辽宁职业教育,整装再出发。

  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对于辽宁职教人来说,曾经的辽宁职业教育有着两副“面孔”:一副是伴随着辽宁工业基地成长,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龄青年”;另一副是在现代职教体系转型过程中蹒跚起步的“婴儿”。

  如今,辽宁职教走出了“小、散、乱、差”的低谷期,每当被问起其中的秘诀时,无论是教师、校长还是教育管理者,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职教围绕产业转”。

  这样的答案来自辽宁省90个百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近年来辽宁职教对接产业集群的坚实实践。

  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启动了“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群”建设项目,依托各地区产业优势,通过专业集聚和提升,培育符合辽宁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目前,辽宁省中、高等职业院校已立项建设省级示范专业群269项,省本级财政投入专项建设经费计1.9亿元。

  “如果不是紧紧抓住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这条救生筏,或许沈阳的职业教育早就沉到海里去了。”沈阳市人民政府督导室副主任刘志民很是感慨地告诉记者,“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但当时的30多所学校各干各的,缺乏统筹,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其人才培养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千亿级’的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人才吞吐能力。”

  沈阳在整合原有职业学校基础上,围绕支柱产业,集中建设6所万人规模的职业学校。沈阳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赵香瑞介绍说:“我们围绕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分别组建了汽车工程学校、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信息工程学校、化工学校;同时停办18个低水平专业,撤并7个重复专业,新增26个新专业。”2010年,随着“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沈阳市试验区”的建设,“沈阳技工高地”的品牌被打磨得越发光亮。

  在宏观层面上精兵简政,在微观层面上,更是通过制度举措来密切校企关系。在2013年3月施行的《沈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通过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提供奖励的方式,破除长久以来困扰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处境。

  在鞍山,职业教育的体制突围与一座“城”的崛起密不可分。2010年12月,占地面积128亩,总投资20多亿元、容纳12所职业院校的的鞍山职教城建成。经过3年探索,鞍山职教城成为辽宁职业教育新的坐标。

  鞍山职教城管委会主任吴庆丰说:“以前职业学校是教育和人社部门归口管理,你管你的职业中专,我办我的技工学校,缺乏统筹,一到招生的时候就‘打架’,造成了不必要的内耗。”职教城管委会成立后,独立于教育和人社部门之外,成为市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打破了人社、教育等部门界限和中专、技校等类别界限,办学活力充分涌流。

  园区里的实践区、实训基地、会议中心、运动设施等全体共享,而投资成百上千万元的现代制造技术、现代服务实训基地,更是敞开大门,让学校、企业共用;职教城还按照“教师、学生随专业走”原则,对各校专业教师进行整合;同时在专业整合上,职教城结合各校原有办学优势,调整“进城”学校的专业设置,解决各学校专业重复设置问题。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

  学校不升格,学生升格

  人才“立交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词之一,但是“多元立交”却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中高职衔接断层难续,职业本科衔接面临着天花板的尴尬情形,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体制不顺的弊病曾困扰着辽宁职业教育。

  只有“站得高”才能“飞得远”,为了疏通堵塞在人才通道上的体制积弊,辽宁紧紧抓住“高位对接”这把钥匙,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辽宁省职教处章雪冬处长说:“在路径选择上,我们不搞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相分离的‘双轨制’,而是在保持职业教育本身特有的基本属性的前提下,通过应用技术类本科改革在人才培养体系的上端寻求融合。”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当一些兄弟省份摸着石头迈开“中职升大专”的小步时,辽宁省“中职升本科”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从2012年到现在,辽宁省中职升本科的人数达到8000人,高职升本科9000人。”章雪冬介绍说。

  从2012年起,辽宁省本着边规划边建设、边实验边总结、边探索边完善的原则,在15所“二本及以上”本科院校完成了应用技术类本科教育(指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布局;制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相适应的“中职对口升学”、“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制度和实施办法;省财政投入1000万元组织开发30个应用技术类本科教育和50个中高职一体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这种体系既考虑到了与国际教育分类标准的一致性,又避免了将职业教育泛化造成的抵触与混乱;既能够比较清晰地勾画出相对独立、类型层次结构相对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又没有矮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从而使体系建设的对象、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

  吴庆丰告诉记者,鞍山市职教城内其他11所职业院校学生足不出城,就可以实现一年制中职、三年制中职、初中毕业五年制高职、中职毕业三年制高职或四年制职业本科的立体互通,使职教城在全国生源减少的背景下,招生数量由2011年的8226人,增加到2012年的8831人,再到2013年的9326人。

  找到教学和实训的结合点

  辽宁省教育厅职教处信息办主任魏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职业学校要‘锻造’一名合格的中级车工,按要求全部实施操作训练,大约需要600至800公斤钢材,按当前市价折算,一名学生至少需要投入3000至4000元,而学生的学费只有2200元。高额的实训材料费,往往压得职业院校喘不过气来。”出现高额实训材料费的专业,约占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四成以上。

  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许多院校为了“造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为企业的来料加工工厂,忽视了学校的育人本质。章雪冬告诉记者:“实训要找到教学和实训的结合点,要走中间道路。”

  一个小小的保险柜成了撬动实训体系改革的支点,现在在辽宁很多职业学校的钳工专业都通过教授学生加工这种保险柜来开展教学实训。“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保险柜,从选料到下料,再到錾、锉、锯、钻,它涵盖了一名中级钳工所需的所有核心技能点。而且它还可以拿到市场上流通。”保险柜的设计者魏民介绍到。

  像这种保险柜一样既能覆盖核心教学内容、核心岗位技能,又能在市场上流通,产生经济效益的教学项目还有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学产品。2011年辽宁省出台了《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要求每个基地必须设计、选择具有教学和生产双重属性的教学产品。同时要按照企业真实生产的要素和环境配置各种仪器设备,设置相应环节。

  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成果展洽会上,一部专门为老人和残疾人研发的“自动爬楼机”引起了大家的围观。操作者只需要握住方向盘,“爬楼机”就能完成上楼和下楼的全部动作。

  据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校长张春雨介绍,“自动爬楼机”是该校结合了机械制造、电运等专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要素研发的教学产品。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为此,学校借“机”生蛋,投资200万元设备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从机械制造、数控、机电一体化、电运四个专业选择128名学生成立四个项目试点班,围绕“爬楼机”制造开展生产性实训,实现了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与企业生产活动对接。

  目前,辽宁省本级财政现已投入专项资金4.5亿元,支持中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项目292项。通过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了基于生产(服务)活动真实情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师资培训体系,一批具有全新实训功能、全新运作模式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已初步形成。

首批9名女司机出自同一高职院校

第一代长沙地铁司机是怎样炼成的

  2013年12月19日,长沙市民翘首以待的2号地铁线路开始为期3个月的试运营。崭新的车辆,着装整齐的司乘人员,宽敞明亮的候车厅,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长沙第一代89名地铁司机中,有9名女司机更是吸引了无数眼球。

  “长沙的士女司机都蛮少,地铁女司机怎么这么多呢?”看到湖南都市频道里播放的专题节目,家住景湾小区的谢先生笑意中带着惊异。

  据悉,这9名女司机都来自离长沙50公里外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铁职院”)。

  今年23岁的谢艳峰是其中之一。

  作为湖铁职院2009级的学生,谢艳峰对3年前应聘地铁司机的“盛况”至今记忆犹新:2010年10月中旬,长沙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一经贴出,连续一个星期,学校宣传栏前都人满为患。她所在的系总共800多名学生,去了600多人。全校报名超过了3000学生。

  “僧多粥少”,资料审查格外严厉:成绩要优中选优,但凡曾有过一门功课“挂科”,都会被刷下来。

  体检也同样严格。以女生为例,身高要求在160cm以上,五官端正。而男女统一规定的裸眼视力5.1以上的硬指标,让很多爱打游戏忙于上网的学生捶胸顿足。

  同为湖铁职院轨道系专业毕业生的王茜同样顺利闯关到了面试,她发现,原来熙熙攘攘的报名队伍,已经剩了不到1/30。

  这位从小喜欢机械类玩具而不是芭比娃娃的益阳女孩自信满满。曾花了不到一个月就拿到汽车驾照的王茜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开车的料。

  经过面试阶段后,这100名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年轻人,被分成了两个“订单班”——开始接受校方专门的作息及课程安排。到此时,谢艳峰已基本能够确信,第一代长沙地铁司机将从他们中间选拔产生。

  2012年5月的体检又刷掉11人,而谢艳峰、王茜等女生顺利地留了下来。

  1个月后,剩下的89名学员统一到广州,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培训生活。

  理论课约占总课时的1/3,光教材就有600多页,拿在手里很沉。谢艳峰说,司机手册、驾规、行规、应急预案等,都必须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并且每天接受考核。为期3个月的纯理论学习结束后,谢艳峰又一头“扎”进了广州地铁1号线驾驶室内,用心观察师傅的每一个操作步骤。

  同批实训的王茜称,每天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学员们要接受包括安全、整备、调试及演练等10余项集训,同时还有多项岗前强化培训,务必达到“熟悉列车每一个零部件”的要求。以停车为例,车辆到站后,车厢上下客门的位置与规定位置的正负误差不能超过3厘米。而“女司机的培训标准与男司机完全一样”。自信遗传到了母亲独立自强性格的王茜说,在广州培训时,再辛苦她也从不向家里抱怨。很多像王茜一样的学生开始意识到从大学生变成未来的地铁司机的身份转变。

  湖铁职院副院长首珩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不仅长沙地铁2号线首批9名女司机都是该校毕业的,城轨专业的毕业生郑强、罗清芳、马在龙,也占据了4个司乘队长中的3个职位。首珩自信地认为,由于学院重视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这是毕业生走俏的关键因素。

  湖铁职院牵引学院的张莹副院长告知记者,学校早在2002年就设置了地铁专业,开全国高校先河。从那时开始,订单模式的培养开始形成,王茜等学生都是受益于此。

  张莹称,学校之所以采取这种针对性的培养方式,是考虑到地铁与国铁不同,国铁的标准是统一的,而地铁是由地方政府投资,其管理办法和模式各不相同,有些方面还属于企业机密。比如录用员工,现在全国19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到学校招人时,地铁公司多会先让校方拿出方案来,再具体敲定内容。一般而言,企业更注重实际问题和案例的应对要求,这是课堂上理论中往往不会涉及的。

进行专业资源重组 推行大部制改革

台州职院二级管理机构锐减过半

  本报讯(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傅君毛)新年伊始,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历时半年的大部制改革终于“尘埃落定”。改革后,该校原有的36个二级管理机构锐减为19个。

  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如何与现代产业协同发展,2013年7月,台州职院开展了一场声势颇大的社会调研。

  针对原有院系之间出现的专业交叉、界限模糊、划分不尽合理的现状,台州职院全面开展了专业调整和院系重组。学校主动对接台州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5+1”主导产业和海洋循环经济、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对原有11个教学系(院)部的33个专业进行资源重组。重组后,学校只设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石化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学院下设系或专业学科。该校党委书记潘通天说:“院系重组后,布局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清晰,优势特色更加明显,与产业需求耦合度更高。”

  与此同时,台州职院又积极稳妥地推行行政部门的大部制改革,努力减少职能交叉。例如,把原来的教务处、评估办、产学办、设备与网络管理中心合并为教务部。原有的25个党政管理和教学辅助部门通过合署与合并,精减为11个管理部门,各管理部门内设相应的办事科室。

  台州职院院长李一说:“学校实行大部制改革,好比把30多节的火车车厢改为10多节的动车组,目的是让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

            2014年1月16日上午8:30,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二届四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学院教职工代表、工会会员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134人参加了大会。      
        党委书记王金星致开幕词。他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王书记指出,本次大会是学院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职能作用,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他希望,各位代表忠实履行代表的职责,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报告,积极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事业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党委副书记、院长胡碧玉向大会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创“示范”  真抓实干促发展》的学院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在党建工作、师资建设、示范建设、教学改革、学术科研、招生就业、群团工作、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2014年的工作目标、保障措施提出了基本意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聂彩林向大会作了《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团结动员全院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工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3年的工作,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对2014年的工作提出了基本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大会还听取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财务工作报告》。《校园规划调整及实施情况报告》、《2013年度校务公开工作报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二届四次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和《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代会代表巡视工作制度》以书面形式提交了大会。
        随后,代表们分六个代表团对六个报告、一个制度进行了讨论。讨论会上,各位代表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对讨论的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16:10,大会审议通过了六个报告、一个制度,审议通过了二届四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决议。
        胡碧玉院长致闭幕词。她说,与会代表为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意见和建议,她代表学院党委行政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希望,全院教职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力以赴,真抓实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神状态,创造更加扎实有效的业绩,全力推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大会在《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

  本报上海1月16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中考中多了一个新渠道。上海市教委15日发布《2014年上海市中高职贯通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2014年实施中高职贯通的试点学校,招生计划总数5500名,其中招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50名,占了总额的一成。

  据悉,招生学校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是否进行面试或专业考试,以及相关要求,并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后,及时向社会公布。

  本报讯(记者 龙超凡)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出台《福建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2013—2017年)》,决定用“一揽子”专项计划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福建决定,实施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规划,安排专项经费2300万元,用5年时间,组织3000名高等职业学校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实施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每年安排500万元,组织1000名民办高校新进教师、600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100名民办高校专业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5年资助1000名本科、高职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区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挂职锻炼。

  福建明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50万元支持150项青年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本科院校100项,高职院校50项。实施福建省高校新进教师科研资助计划,每年从高校选拔100名近5年新入职教师,给予入选者一次性资助经费2万元,支持开展科研启动工作。

山东试行民办职业院校非营利性认定管理

公共财政给予多元支持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提出,从今年起,在青岛市、潍坊市、德州市试行民办职业院校非营利性认定管理。

  山东规定,对明确提出不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结余不用于举办者分配而全部用于本学校发展,且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法人财产权独立完整、办学活动规范的,经一定程序可确认为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山东规定,认定为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院校将享受更多优惠政策。一是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聘用的教师,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并按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政策享受退休待遇。二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给予更多公共资源支持,探索定额补助、项目补助、专项奖励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政策。三是对办学规范、办学效益好的非营利性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可参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拨付公用经费。

山东商职院由学生审题、挑刺,创新考试形式——

考题学生出 试卷各不同

  本报讯 “鉴于大家课后作业相互抄袭严重,置我于不死不活之‘仙境’,本人毅然决然撅腚反击,让你们自己编制习题,看谁出的题最酷,相互博弈,最后,选出‘酷题’编入‘题库’,作为期末考试的试题考考大家!”在学期之初,面对6个班的学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课教师王建平就抛出了这样的“考试奇招”,并提醒学生“此招极为凶险,各位需汗毛直竖!”

  “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睡觉,课后做练习题时互相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王建平告诉记者。针对这一问题,王建平在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改进课堂教学、搞“翻转课堂”教学的同时,转变日常练习检测和期末考试的思路与方式,让学生出题、审题、互相挑刺比拼,最后形成期末考试的“博弈题库”,加强过程性学习检测。

  王建平首先制定了出题考试规则:6个班级的学生自然组成“6个军团”,以教材和课件内容为“战区”(出题范围),每个班5人一个学习小组分成若干个“攻击小队”,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为“武器装备”,既可以自己编制题目,也可以改编教材上的题目,每人每章至少出1道题目,一个小组至少出5道题目,题目不能和教材上的练习题重复,也不能和别的学生先出的题目重复,并要附上答案。

  “每个班级还要成立‘学生审题团’,根据题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难易程度给每个学生计分,该项计分作为过程性考核的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同时,将评审合格的题目选入在线试题库,作为期末考试试卷的备选题目。”2013级暖通班班长冯昌庆说。如果题目发生重复,就以先上传者优先入选,后上传者就要重新编制题目;如果先上传者编制的题目有误,就由后上传者顶替。王建平说:“要想后来居上,就要学会找碴儿、就要挑刺、相互比拼!”

  “根据这一办法,早出题目重复的几率小,出题就相对容易;相反,如果题目出得越晚,重复的几率就越大,需要出的题目就越多、难度就越大。”冯昌庆说,“因此,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想尽早出题完成学习任务,以免题目被别的同学出了,自己出好几道题都完不成出题任务。”

  按照该校依托云平台建设的“在线考试检测平台”统计,王建平所教的6个班级,很少有学生只出1道题,一般都在3至7道题左右。2013年第二学期,每个班级出题1300多道,6个班级总共出题近万道,这上万道题目经“学生审题团”评审合格后,入选期末考试试题库。在期末考试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各类题型,为每个学生组合一套试卷,进行在线考试检测。

  “因为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后重新组合的,所以每个学生的试卷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考试时想抄其他同学的答案也没法抄,只能自己做自己的。”冯昌庆说。

  “虽然看起来后出题的学生需要出得更多,好像‘吃亏了’,实际上他们付出得更多,学习的收获自然就更多。‘学生评审团’的成员需要辨别审核全班的题目,学习收获自然更大。此外,每个学生不仅自己要琢磨出题,还要研究别人的题,自然而然就进入学习状态了。”王建平说,“以前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教材还是崭新的,很多学生连一遍都没翻过;现在一学期下来大多数学生的书都翻烂了,说明学生认真钻研教材了。”

  “王建平老师让学生出题、随机抽题考试的教学检测评价办法,是基于学校教育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翻转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山东商职院院长钱乃余表示,“教师们把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源全部在云平台上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云平台自主学习、自主检测,而不是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上。”目前,学生出题、随机抽题考试及自主在线学习的做法,已在山东商职院试点推广。(记者 魏海政)

一所高职如何赢得50亿元投资

  ——新疆克拉玛依职院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纪实

  “从2013年1月1日起,学院正式移交给克拉玛依市政府,这意味着学院的身份变了,由过去的企业办学转变为政府办学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和,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地说,“如今,新的学院建设已进入快速期,2014年学院将陆续搬入新址办学。”

  不仅如此,转变为政府办学后,学院还将从现在的所在地——独山子,搬迁至100多公里外的克拉玛依市,直接融入当地经济转型发展中。更值得自豪的是,学院还赢得了克拉玛依市政府、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公司等政府和企业超过50亿元的资金投入。王和告诉记者,这50亿元用于建设克拉玛依工程教育基地,2014年学院搬迁到基地办学,届时学院所有软硬件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从“被视为包袱”到“赢得50亿元投资”,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做到的呢?

  危机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被抛弃,个中滋味不好受啊。”谈到过去,王和这样对记者感叹道。

  由于隶属于新疆油田公司,2006年在组建6年后,学院面临石油企业实施重组改制、主辅分离的新形势——石油企业不再办学历教育。克拉玛依职院被所属企业列为禁止投资的单位,要求学院控制发展、稳步退出。

  学院被视为企业的包袱了,全院上下一下子慌了手脚,面临艰难抉择。

  王和对记者说:“尽管面临如此困难,但我们没有放弃,而是转换角色,主动服务当地经济转型发展。”

  “过去,服务对象仅是石油企业,这就决定了学院的专业以石油类为主。”学院党委书记彭建春说,“到了被抛弃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没有出路。”

  然而,就在学院寻找出路的关键时期,机遇来了。2010年,伴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克拉玛依迎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确立了努力把克拉玛依打造成“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

  “这一目标的确定,标志着克拉玛依市的发展要转型了。”克拉玛依市副市长王军说。

  “从服务一个企业,到服务整个地方经济,服务新的产业链,学院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彭建春说,“对学院来说,这就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学院从调整专业设置入手,目光紧盯当地经济转型和发展需求。为满足当地用人需求,学院实行了“大类招生,宽口培养,突出能力,按需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改革,制定了“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学院便开始实行“一书多证”的教学改革,要求每名学生在走出校门时,都要实现“1234目标”:即一张毕业证书;两个证,一个是汽车驾驶证、一个是计算机等级证;三种语言,即外语、汉语、工程语言;四项技能,即钳工、电工、主专业和辅修专业职业资格证。

  成立职教园区,服务产业转型

  钻井班学生卢科战,在学院完成了为他“量身打造”的课程和实训后,最后一学年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一毕业就上岗,这缘于学院牵头成立的新疆石油石化职教园区带来的好处。

  以学院为龙头的新疆石油石化职教园区整合了新疆“三大油田、四大石化基地”的职教资源,这个庞大的优质资源库,形成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学院因此拥有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得天独厚的条件。

  王和告诉记者,园区采取“一园四区多中心”的布局方式,紧紧依靠石油石化行业,密切联系新疆三大油田、四大石化基地、相关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为石油石化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提供产学结合、技术服务平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以服务石油石化产业上下游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

  有了新机制,独山子石化公司、独山子区政府和克拉玛依职院共同投资3.7亿元合建的5万平方米图书文化中心,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同时,依托行业优势,学院强化实训设施建设,促进了教学条件的提高。投入建设资金3184万元,完成了机泵维修钳工、固井作业仿真、采气地面仿真、油气储运等31个校内实训室和19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了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如今,新疆石油石化职教园区为油田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不同层次和工种的培训,5年培训达到15万人次。

  “成立石油石化职教园区后,培养人才的资源更加丰富了,校企合作进入深层次,互动频频,服务当地产业转型也更给力了。”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程教育基地建设总顾问赵武生说,“这也是我们决定投入50亿元给学院的重要原因。”

  职院毕业生成当地争抢的宝贝

  “我们学院曾经有一名学生,技能很好,原本被用人单位看中了,可后来却没有被聘用。”王和说,“最重要的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这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

  这件小事让学院开始反思。“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就是要紧跟企业需求办学,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王和的这个观点,来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学院每个专业有突出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的,操作性强。”王和告诉记者。学院有39个专业,相应的,有针对这些专业特点的39个人才培养方案。

  石油化工专业是学院的主干专业,虽然不能建一条石化生产线,但学院与独山子石化厂毗邻,校企共同制定了“校企共享,教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依托独山子石化公司,坚持企业“环境育人3年不断线”的办学特色。

  新生到校后,首先要去独山子石化厂参观和观摩,了解生产环境和流程,感受企业文化。仿真系统练习虽然在计算机上完成,但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一样,学生很快就能熟练操作。

  最后一年,学生到石化厂顶岗实习,采取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张东说:“经过校企轮换学习,理论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顶岗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了。”

  已经在一家大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陈晓宁告诉记者:“学院专业化的职业精神培养让我进入企业后,很快就适应了企业管理,没有陌生感。学生在学校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进入企业就能最快进入角色,适应管理。”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9家大型优质企业来到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签订2013年订单招生协议,学院单独招生计划全部被提前“预订”。据统计,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始终保持在95%以上。

  高质量毕业生带来了高质量就业。学院副院长周刚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毕业生工作一年后平均每月可拿到3500元,绝大部分毕业生的月工资都超过5000元。用人单位和家长满意度超过90%。” (记者 蒋夫尔)

厦门五年制高职前三年减免学费

补助标准依专业不同而不同

  本报讯(记者 熊杰)近日,厦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文件规定,就读五年制高职的一、二、三年级全日制学生,按物价部门核定的学费标准,予以免除学费。

  对在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五年制高职的一、二、三年级学生,按物价部门核定的学费标准予以免除学费。对在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就读五年制高职,且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予以减免或免除学费。财政补助资金标准依据专业不同而不同。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免学费财政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00元;医药卫生院校医学卫生类专业学生,免学费财政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000元;其他专业学生免学费财政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元。

  五年制高职学生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享受免学费政策。2012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如果此前已交了学费,可以退款。
        只有以企业真实产品研发促进课程改革,才能让教学改革变得更有方向。与企业合作的一大好处是能紧紧抓住市场脉络,用企业的生产实际和行业发展需求来引领教学,绝对不会让专业变“空”。在达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线生产的丝绸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教师带着学生共同研发的。当这些产品在纺织服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时,参与研发的学生们也已早早地解决了就业问题。

        ■通讯员 徐健丰 周曦 王颖

        最近,浙江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的学生在业内特别活跃。他们为著名画家陈家泠制作的系列服装,成为泼墨创作的艺术品载体,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他们在暑期社会实践时所创作的面料图案,被企业相中制作成实物,并在第18届中国国际家纺面料展上大放异彩;他们在与浙江省内高校同台比拼的服装技能大赛上毫不逊色,前十席中占了两席……

        用研发敲开企业大门

        学生为何能在业内如此受欢迎,还得从达利女装学院的成立说起。达利女装学院是由杭职院与达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二级学院,通过近5年的紧密合作,已成为融学校专业建设及企业生产研发各环节为一体的校企共同体,双方共同规划、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用创新的方式孵化高级蓝领人才。

        达利女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是最早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的专业。当时,在达利公司技师的指导下,学院采购了一批先进的电脑横机设备,刘桠楠等3位专业教师带领一些学生,使用这些设备,承接了企业的研发项目作为小范围合作的尝试。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就研发出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针织围巾产品,获得公司的高度认可,从此敲开了专业加入公司新产品研发的大门。

        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与企业合作的一大好处是能紧紧抓住市场脉络,用企业的生产实际和行业发展需求来引领教学,绝对不会让专业变“空”。达利女装学院近年来招生火爆的时装零售专业,就是在企业的强烈建议下设置的。

        在2010年前后,国外许多知名女装品牌进驻国内市场,在全国开设了几百家专卖店,国内的服装产业从过去以生产为主,向研发、销售两个终端转型升级。在达利女装学院的理事会上,各理事不仅及时告知了服装产业的变化趋势,还透露了店长、导购等营销人才奇缺的状况。

        摸准市场风向标的杭职院决定立即设立时装零售专业方向,并从服装设计班、市场营销班选择了部分二年级学生组成该方向第一个班级。学校与达利公司准确定位就业岗位,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开发教材、共同评价教学质量,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并从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层面实施文化育人,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兼具时装意识与营销知识的学生,很快受到服装零售企业的追捧。

        以项目促进课程改革

        只有以企业真实产品研发促进课程改革,才能让教学改革变得更有方向。以纺织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为例,原来按照印花、提花等不同面料进行分类的传统教学因为理论性太强,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从2012年开始,达利女装学院的这一专业根据达利产品研发项目进行课程改革,不仅在达利公司找到了真实产品研发项目,而且让师生的专业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达利女装学院与达利公司在研发任务上的合作越来越多。服装设计专业师生为达利旗下品牌设计春夏装354款;针织专业教师承担达利旗下品牌秋冬针织围巾的研发任务,完成样品150余款,投产78款;纺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作品,已有200余款被达利公司采用,其中100余款已投入生产……此外,双方还合作成立丝绸产品创意研发中心,达利女装学院的教师将借助这个平台,带领学生全面融入达利公司的产品研发任务中。

        由于优秀作品被企业选中即可直接投入生产,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针织专业二年级学生李健说,他平均两三天就能完成一件针织样衣,而且都是按照达利公司的设计图纸和生产要求进行制作的。他指着两件挂在毛衫研发中心墙上的样衣自豪地说:“今年春天,我做的这些衣服就会出现在美国市场上。”

        靠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不久前,达利公司接到一批特殊工艺的生产订单,由于工艺复杂,公司原有设备略显紧张,需要再增加一台起皱花式机,公司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达利女装学院。

        “没问题,我们是一家人,只要达利公司有需要。”达利女装学院副院长徐剑马上联系设备管理员,为达利公司生产部的刘师傅办理了借用手续。徐剑说,“我们是一家人”并不仅仅是一句客套话,多年的合作已经让达利女装学院与达利公司习惯了人员、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借用设备、安排实习、完成项目、邀请专家授课讲座……在有的学校、有的专业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在他们之间都不过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

        顺利借到设备后,刘师傅顺口向徐剑问了一句:“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原来,刘师傅除了是达利公司的员工,同时还是杭职院的学生。通过成人高考的他,就读于杭职院为达利公司专门设立的双元制班级,班里的同学就是与他在企业生产线上并肩作战的同事;上课的老师,就是与他在企业研发任务上经常打交道的杭职院老师。这样一来,不仅让刘师傅这样的一线技术骨干的文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更能加深校企合作的融合度,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各环节上的合作更扎实。
下活职教棋 彝乡摘“穷帽”

——云南省楚雄州推进职教一体化采访纪行

        从昆明出发,汽车在云贵高原腹地穿行,不到3个小时,我们便到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州,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属于典型的滇中干旱地区,当地连年缺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州农村还有67.13万人饮水安全未达标,265个自然村未通电,2226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贫困面积大、程度深。

  如何帮助农村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迅速提升素质和技能,尽早摘掉贫困“帽子”?楚雄州将目光瞄向职业教育,通过职教一体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改变全州产业结构,推动全州农村尽快脱贫致富。近日,记者走进楚雄州就此进行采访。

  州属中职学校整体搬入职教园区——

  专业重新统筹设置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现在你们看,教学楼、实训基地、信息中心、图书馆、学生食堂和公寓,已把这个占地2000亩的职教园区填满了。”站在楚雄州职教园区的山顶上,州教育局副局长罗向阳,指着山下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告诉记者。在职教园区,汇集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职业鉴定、公共实训等各种建筑设施,俨然一座职教城。

  为了有效解决学校急需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与原址已无扩展空间的矛盾,2006年,楚雄州决定整体搬迁州属5所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9月,投资11.5亿元的新建楚雄州职教园区正式建成,楚雄技师学院、楚雄农业学校、楚雄州工业学校、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楚雄州体育运动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整体迁入,园区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3万人。

  5所学校搬进园区后,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专业设置重叠率高。园区5所学校招生专业达72个,30%左右的专业设置重复,导致招生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尽快整合资源,统筹专业设置。”楚雄州职教园区管委会主任刁晋光和园区各学校负责人商议后,果断决定让各学校集中资源重点办好能发挥和利用本校多年办学积累的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各校将非品牌专业“甩给”具有相对优势的学校,并组织力量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就业特色的新专业。

  按照整合方案,楚雄技师学院重点办好加工制造类专业,停办护理、计算机等专业;楚雄民族中专重点办好财经、计算机、学前教育、服装加工等专业,停办机电、汽车类专业;楚雄州工业学校重点办好汽车运输、建筑类和水电类专业,停办计算机、财经、市场营销等专业;楚雄农业学校重点办好农林、畜牧和医药卫生类专业……

  “整合之初,所有学校都遇到阻力,很多学校舍不得把办了多年的专业让出去。”刁晋光说。比如护理专业,当初园区内4所职校都在办。楚雄技师学院当时的护理专业办得很好,招生、就业都不愁,很舍不得让给州农业学校。但为了园区的长远发展,几所院校的护理专业全部停办,整合资源后交给了农业学校来办。

  “这样做,能让农业学校把护理专业做强、做大、做出品牌。”楚雄技师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孟培后来表示很理解。通过耐心做工作,最终5所学校都接受了专业整合方案。

  专业整合3年后的今天,5所学校纷纷表示,当初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以楚雄州工业学校为例,汽车运输和建筑类专业2010年只有三四百人,但如今这两类专业在校生已达1500人;以前汽车类专业设备总价值只有不到50万元,而现在达到了2000多万元;现在所招的师资也全部都是汽车和建筑类专业教师,不需要负担其他专业的教师。“确实达到了扩大资源、提升水平的目的。”刁晋光说。

  全州职教同下“一盘棋”——

  州县中职校联合办学

  在楚雄州职教园区的5所学校中,都有一群来自10所县级职业高中的学生就读。楚雄技师学院2012级焊接加工专业学生施金帅就是其中的一位。

  “焊接加工这门技术,现在学的人少,掌握了这门技术,在我们老家那边就业很吃香。”施金帅告诉记者,2011年,得知离家很近的双柏职中与楚雄技师学院联合开设焊接加工班,他果断报了名。

  在双柏职中学了一年的基础知识后,施金帅于2012年进入楚雄技师学院学习焊接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双柏职中那边也有焊接加工车间和实训设备,但都很陈旧,而且数量少得可怜,一般12个人共用一台焊机,材料也很少,焊条、帽子、手套等都得自己买。”施金帅说,在楚雄技师学院这边,4个人用一台焊机,而且设备是最先进的,材料不仅数量多,而且全免费,老师的技术水平也非常精湛,“在这里学技术,肯定能学得精”。

  施金帅读的这种“1+2”的专业学习班只是楚雄州属职校和县属职校联合办学的一种模式。楚雄州教育局局长、州职教园区党委书记李能介绍说,为了充分发挥职教园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楚雄州统筹实施州县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建立园区和县市职中联合办学机制,各县市职中与园区各学校按“1+2”、“0.5+2.5”、“1+3”等模式开展。

  全州中职学校实行统筹招生,文化等基础课程由县市负责,部分县市职中除保留特色骨干专业外,其余专业和州职教园区联办,10所县级职业高中的学生在本校读完半年或一年后,转到职教园区就读。

  通过深化州县合作,楚雄州职业教育一体化加速发展,实现了全州职教“一盘棋”。“这一模式不仅有利于园区学校和县级职业高中招生数量的稳定,还有利于全州职业教育的学生用上最好的实训设备,学到最棒的专业技能。”李能说。

  发展现代民族职业教育——

  民族特色融进专业教学

  楚雄州常住有26个少数民族,彝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25%,发展现代民族职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8岁的黑永琼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彝族姑娘,从小就跟着奶奶学彝族手工刺绣,读职高以前,便会多种花样的彝绣。

  “我的梦想就是有自己的一家小店,制作出实用、时尚、受大家欢迎的现代彝绣作品。”黑永琼说,她的舅舅是楚雄民族中专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专业毕业的,现在已经在州里开了好几家分店,专门制作售卖彝绣作品。

  在舅舅的推荐下,黑永琼2012年考入楚雄民族中专学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专业,如愿学习专业的服装设计制作知识。

  “以前,跟着奶奶学刺绣,虽然学会了不少花样,但大都只是简单的图案,形不成完整的作品。来到民族中专后,学到了更规范的操作方式,知道用点线面结合的现代方式设计创作,现在我已经能独立设计并完成一幅完整的彝绣作品了。”黑永琼高兴地对记者说。

  黑永琼的专业老师杨思蓉告诉记者,在平时的授课中,所有教师都会有意识地融入民族元素,与学生讨论民族服饰特点,指导学生设计制作民族服装,“即使用现代设备,我们也很注重启迪学生将民族特色融入进来”。

  楚雄民族中专校长钱文卿说,在平时的体育盛会、各种竞赛和活动中,学校都会把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融入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现在,我们的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6%以上,一些学生还被毛里求斯、日本、新加坡的企业聘请,每月基本工资至少9000元人民币,自主创业的也不少,楚雄州著名景点——‘彝人古镇’上好多有民族特色的店铺都是我们的毕业生开的。”钱文卿说。

  如今,楚雄州职教园区内的其他学校在办学中也纷纷在课程和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突出民族传统等,使整个职教园区成了传承民族技艺、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平台。(记者 王强 张晨)

  【改革者说】

  统筹区域职教资源的有效探索

  楚雄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州教育局局长 李能

  楚雄州把整合州级职教资源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突破口,通过多年努力,州属职业学校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州职业教育园区建成投入使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扩大一倍,民办中职、高职教育实现零的突破,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已初步建立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基本框架,各类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

  楚雄州积极探索中职教育州县一体化办学模式改革,初步构建了“初中为支撑、职中为基础、中职为骨干、高职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格局。在学制管理上,推行学分制、成绩互认制和弹性学习制;在教学改革上,强化实践性环节,按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计实训教材,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在组织实习上,建立和完善企事业单位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制度,并全面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岁末年初,有两则关于招生欺诈的新闻在网上持续发酵,引发舆论普遍关注。一则是只有职业培训办学资质的郑州博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假借与河南工商行政管理学校、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理工学校等“联合办学”之名招生,声称初中毕业生只需经过3年学习,通过相应考试就能同时拿到中专毕业证和大专毕业证。而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负责人的说法,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批准中等专业学校承办成人高等教育,所有私自联合外校人员开办成人高等教育,均属违规。另一则是70多名学生在2011年通过高考被首都师范大学录取,并被承诺获发本科文凭。但如今,学生们却被告知,他们的学历竟从全日制本科变成了成人教育专科。此事被媒体曝光之后,首师大作出声明称,事件中所涉及的学生,是招收的职业培训学生,不是通过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并按计划被省级招生部门审批录取的学生。

        这两则新闻的详细报道在网上都能轻易找到,在此无需赘述。值得深思的是,这两起案件都有招生欺诈的共同之处,而且又都发生在成人教育领域,在全国上下倡导终身教育、呼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今天,显然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最近几年,类似的招生欺诈事件时有发生,很多读者在同情事件中所涉及学生之余,大多一笑了之,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道理明摆着,每年高考之后,教育部都会发出招生警示,公布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有了提醒仍然上当,确实怨不得他人。然而,从换位思考的角度看,披露和查处一起高考招生欺诈事件,或许对高考大局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由此耽误的却是所涉及学生的一生和前程,不存在比例的多少,只有百分之百的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每一起案件,慎重对待每一个学子,从制度层面保证他们都能避免招生骗局的欺诈,而将防范招生欺诈的“关口”尽量前移当是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其一是时间上的前移。翻阅近几年教育部发布高考招生警示的时间,大都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7月中上旬。此时公告警示,虽有时间较近、易被注意的优点,但很多非法组织此前早已做好了“招生简章”并广为发布,正面的警示很容易被美化的伪“简章”冲淡,弱化了应有的作用。所以,警示时间最好能够适当提前,甚至从“小高考”的报名开始就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以达到强化目的。

        其二是程序上的前移。眼下,正规高校的招生简章基本都会按时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办理审批备案手续,而非法的招生却总是在打擦边球,由合作高校来审批,给招生欺诈留下了可乘之机。所以,有必要强制规定各高校的所有招生都要同时进行省级审批,在程序上实现前移,以杜绝不法之徒钻审批时间差的空子。

        其三是公示上的前移。从现已发现和查处的招生诈骗案件来看,混淆校名和教育类型是欺诈得逞的最终原因。所以,国家不妨强制规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使用“学校”、“专修学院”等字词作为冠名,而统一以“培训中心”、“教育机构”、“教育公司”等加以区别,以让考生和家长更容易识别。此外,所有的纸质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等,都应在网上提前公示“样张”,以让考生知情,接受社会监督。

        其四是处罚上的前移。招生欺诈年年抓,而年年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由于高考的严肃性和不可重复性,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就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光靠“秋后算账”、事后处罚,并不能挽回损失。所以,处罚的前移相当重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介入调查,及时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官网上公布查处结果,以对其他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对其他考生起到查询、提醒作用。

        招生事关重大,招生欺诈既影响考生的前程、家庭的幸福,又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影响教育的形象和声誉,必须以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陕西整合中职教育资源

每个县保留一所职校

  本报讯(冯丽 记者 柯昌万)记者近日从陕西省教育厅获悉,陕西将加快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整合,用2年至3年时间,使学校数量由现在的300余所减少到150所左右,每所学校形成3至5个优势特色专业,并逐步使成人中等职业学校退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

  陕西要求,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布局,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原则上,每个县(区)通过整合,保留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省级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3至5个专业,支持规划建设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重点建设2至3个专业。整合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将县域内各部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财、物统一纳入职业教育中心管理。

  此外,陕西还将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达标验收,2年内不达标者,停止或撤销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质。从2014年起,省、市原则上不再新审批设立民办中等职业学校。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可追溯到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附带学习”。作为教育学名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其定义: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近十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异军突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技能培养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过分强调以市场与就业为导向,忽视了职业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文素养教育及道德品质培养。这不仅使自身陷入了短期功利主义、狭隘的实用主义之中,而且削弱了教育陶冶人格的基本功能。

        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弥补目前高职教育“短板”,培养学生以“品端”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方面,有着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意义:

        第一,隐性课程的隐蔽性和影响的间接性和长期性特点,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和深远的。
    
        第二,隐性课程的作用是潜在的,载体是分散的,内容是实践的,效果是持久的,这些特点,恰恰弥补了显性课程的某些不足,是学校课程有机组成部分和显性课程的有效补充。

        第三,高职阶段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阶段的学生相比,在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丰富多样的隐性课程的构建,将有助于学生的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和调动。

        第四,人性的美好往往只能通过领悟来实现沟通。师长的人格魅力、同伴心灵的沟通、人际和谐的氛围,这些无形但却可以真切感受到的,都是学生成长难得的课程和营养。

        一般来说,学校的隐性课程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这类内容主要由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建筑、校园规划、景观设置等物质空间构成。二是组织制度类的隐性课程。这类内容主要是由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管理评价方式等内容构成,属于学校隐性课程的第二层面,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三是文化心理类的隐性课程。这类内容主要是由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的风采、教风和学风、人与人沟通和相处的方式、心理文化等内容构成,是学校隐性课程的最核心部分,对人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不容易改变的。

        从学校隐性课程的构建视角看,一类、二类隐性课程的建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最核心的第三类课程的建设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构建第三类课程,需要建设一个相互尊重,良好互动的人际环境,需要建设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同时也需要建设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勇于担当、关心社会的心理文化。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院长)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五届五次理事会于12月26日至28日在宁德市举行,理事160多人出席会议。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指导思想明确。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长王福贵在开幕式上强调,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领会十八届三中决定精神,全面系统正确领会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和有关内容。同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志光传达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中国职教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的“如何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报告和中国职教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会议精神。与会代表认真领会精神,提高认识,为开好会议打下坚实基础。

        理事会会议审议和通过了有关事项.会议讨论了学会秘书长谢聿栋关于2013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设想报告;审议通过了学会2013年财务收支报告;讨论通过了《学会分支机构调整方案》;表决通过了调整学会会费标准(2000/年)、学会新增2个团体会员单位、增选6个理事、2个常务理事、副会长人选;会议表彰了2013年获奖论文作者、2011-2012年度学会优秀课题课题组和2013年优秀学会通讯联络员。与会理事认为,学会2013年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完成了工作计划。

        学术年会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取得成效。会上,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庄铭星校长作了《关于强化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人生事业梦想》、福建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经贸系总支书记徐晓旭作了《关于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探索》、福州市职教中心林源主任作了《关于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周志群副院长作了《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松林副院长作了《关于学会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等专题报告,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传周作了《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定位——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报告、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王银豪作了《关于以信息化推动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报告。与会代表认为,这次学术年会安排得当,学术氛围浓厚,报告非常精彩,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学习和借鉴。

        这是一次圆满成功、团结奋进的会议。正如会长王福贵在会议总结所指出:会议是一次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动员会、学习会、经验交流会;会议主题明确,认真探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相关议题;会期一天,内容丰富,议程有16项,安排了工作报告、研究决定事项、主题发言、专题报告等议程。会议时间短,符合中央提出的开短会的精神;会议得到领导重视和支持。学会顾问林瑞昌亲临大会并讲话,提出学会要“多学习、多调查、多研究”的工作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刘平副厅长委托职成处罗强副处长到会指导并作有关现代职业教育特点与传统职业教育区别的讲话,同时通报2014年要推进的中职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宁德市教育局局长赵榕生、副局长章彩华等领导莅临会议,赵局长在会上介绍了闽东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
        2013年12月21至22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作会(简称协作会,下同)在深圳市举办了年会。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识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协作会名誉会长张昭文,协作会会长、陕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李明富,协作会副会长、河北省教育厅职成处调研员刘晏昇,协作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孙永海和部分省区市教育厅(委、局)职成处的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200多所职业院校的300余人出席年会。协作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景连主持开幕式。

        首先,王识昌致辞,他对协作会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协作会近年来所做的各项工作表示赞同。他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改革与发展及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昭文讲话,他强调在新形势下开展东中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说,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该项工作是落实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要求,是关系到城乡、东西部统筹协调发展的国计民生的工作。他讲,当前东中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对该项工作,在内涵上要有新的理解,在思路上要有新的突破,在方式上要有新的转变,在发展路径上要有新的设计,要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他指出,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进东中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为学生成才和人生出彩,为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实现中国梦—职教梦做出新的贡献。

        李明富作2013年度协作会工作报告。首先,他回顾了协作会走过的历程,表示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职成司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要求,加强协作会自身建设与管理,形成稳定的会员单位组织,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东中西部职业教育合作,促进区域、城乡间协调发展,逐步缩小职业教育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而努力。

        他对协作会2013年工作做简要总结。他说,今年协作会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贵阳和兰州共举办了2届洽谈会,全国25个省(区、市)、3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成教部门负责同志,986所职业院校的1326名代表参加了洽谈会,签约合作招生计划共计18.8万人。同时,还促进在建筑、商贸、现代服务、现代制造等专业领域酝酿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职业教育集团。他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推进东中西部区域、城乡间合作办学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模式和新途径,加大力度推进区域、城乡间职业院校深度合作。他强调,今年是全国职业教育战线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十周年。要认真总结10年来取得的成果,争取早日编辑印发《东中西部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2003-2013年)成果汇编》。

        会上,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张排房、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曹礼峰和重庆江南职业学校校长刘友林三所学校分别代表东中西部作了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

        今年的年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十年来该项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交流2013年各地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情况,商讨2014年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计划。会议期间,代表共分为5组进行讨论。在分组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起回顾和总结共同走过的历程,探讨进一步推进东中西部区域、城乡间合作办学协调发展的做法和途径,并对今后推进该项工作给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还应邀考察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瞻仰了莲花山邓小平雕像,参观了改革开放展览馆。会议期间,还安排与会职业院校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自由洽谈活动。与会代表一致反映,今年的年会内容充实,安排有新意,收获很大。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五届五次理事会于12月26日至28日在宁德市举行,理事160多人出席会议。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指导思想明确。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长王福贵在开幕式上强调,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领会十八届三中决定精神,全面系统正确领会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和有关内容。同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志光传达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中国职教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的“如何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报告和中国职教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会议精神。与会代表认真领会精神,提高认识,为开好会议打下坚实基础。
           理事会会议审议和通过了有关事项.会议讨论了学会秘书长谢聿栋关于2013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设想报告;审议通过了学会2013年财务收支报告;讨论通过了《学会分支机构调整方案》;表决通过了调整学会会费标准(2000/年)、学会新增2个团体会员单位、增选6个理事、2个常务理事、副会长人选;会议表彰了2013年获奖论文作者、2011-2012年度学会优秀课题课题组和2013年优秀学会通讯联络员。与会理事认为,学会2013年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完成了工作计划。
           学术年会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取得成效。会上,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庄铭星校长作了《关于强化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人生事业梦想》、福建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经贸系总支书记徐晓旭作了《关于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探索》、福州市职教中心林源主任作了《关于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周志群副院长作了《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松林副院长作了《关于学会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等专题报告,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传周作了《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定位——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报告、成都依能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王银豪作了《关于以信息化推动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报告。与会代表认为,这次学术年会安排得当,学术氛围浓厚,报告非常精彩,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学习和借鉴。
        这是一次圆满成功、团结奋进的会议。正如会长王福贵在会议总结所指出:会议是一次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动员会、学习会、经验交流会;会议主题明确,认真探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相关议题;会期一天,内容丰富,议程有16项,安排了工作报告、研究决定事项、主题发言、专题报告等议程。会议时间短,符合中央提出的开短会的精神;会议得到领导重视和支持。学会顾问林瑞昌亲临大会并讲话,提出学会要“多学习、多调查、多研究”的工作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刘平副厅长委托职成处罗强副处长到会指导并作有关现代职业教育特点与传统职业教育区别的讲话,同时通报2014年要推进的中职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宁德市教育局局长赵榕生、副局长章彩华等领导莅临会议,赵局长在会上介绍了闽东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

“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破解

  “后示范”时代高职发展困境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之路

  在众多大学毕业生四处寻找工作的今天,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截至2013年12月2014届毕业生已有1100多名毕业生签约企业。2013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上,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高就业率、高质量就业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称号。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棵“梧桐树”就是该院特色鲜明的“嵌入式”科技服务引领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普遍突出,我院毕业生不愁找工作,源于学校和企业‘嵌入式’校企合作。”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明生教授说。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起初背靠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建立起了“血缘式”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划归地方之后,虽然亲情依旧,但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实习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国家示范校建设时期,为了顺应校企合作新的发展形势,学院在深入行业调研的基础上,与中国铁建实施“六共同”合作教育模式,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后示范校发展时期,随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的呼声越来越高,单一的、简单的技术服务无法解决企业深层次的技术难题。刘明生书记正是基于这一研判,果断提出“嵌入式”校企合作新模式,“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般是综合性技术难题,需要多专业、多技术、校企共同研究解决。”

  教学嵌入 企业需求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北斗星”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六共同”合作教育、入学订单班、“2+1”订单班等多种形式,都是想方设法把企业引入学院,使企业嵌入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目前,学院已经与中国铁建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与其所属15个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实施“六共同”合作教育模式,即共同培养急需人才、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组织科技攻关、共同建设教学团队、共同拓宽就业渠道、共同建立保障机制。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中国铁建各个企业,认真调研新形势下企业需求,对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共同确定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教学为主线,构建基于生产项目的做中学课程体系,创建合作教育工作站,搭建“做中学”课程实施平台。在与企业合作中,以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创建了集项目教学、现场教学、顶岗实习、技能鉴定、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合作教育工作站,开设“工地流动课堂”。工地在哪里,课堂就设在哪里。企业的需求在哪里,学校的教学着力点就在那里。企业需求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北斗星。

  2012年10月7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铁十八局六公司合作成立石家庄地铁合作教育工作站, 学院师生主要承担石家庄火车站地铁预留工程施工监测任务。工作站内,通过互兼互聘的六名学校教师和五名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展了《隧道工程》、《地铁车站施工》、《地铁施工监测》等专业课程的现场项目教学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245名学生现场教学、60人次的认识实习和32人次的顶岗实习任务。

  “在这里实习接触到的人太多了,包括同事、领导,还有第三方、监理方和施工人员。吃住在一起,难免会有些矛盾,但我们的共同目的是一致的:一起努力把工作做好,所以我们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共同把工作做好,一句话,少说话多做事。”学院交通系大三学生胡学成对合作中的人际交往感触颇深。实习后同学们表示,实践让我们得到了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引企嵌入 以综合应用研发助推校企深度融合

  企业的需求往往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为更好地服务企业,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打破“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局面,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将企业技术研发、数据处理等类项目引入学校,引企入校,使企业的部分功能嵌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

  该院针对建筑结构工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专门成立了建筑结构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2013年研发中心引进了华北地区某一线城市数字城市化项目,在校企双方教师指导下,40余名学生综合运用Photoshop、3Dmax、CAD等软件,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首批3000多个建筑物单元的数字成图任务,合格率高,一次性通过验收。真实的生产项目、严格的技术要求、标准的作业规程充分锻炼了学生三维成图的各方面能力。这40余名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几家同类企业相中,高薪诚邀他们签约。

  引企入校可以充分发挥学院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在石家庄地铁合作教育工作站,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十八局六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开展了工程施工控制测量技术、盖挖法立柱桩精确定位技术、工程施工监测新技术等研究。其中,学院杨新伟博士、李君君老师等与项目部技术人员合作开展的“白光数字图像频域分析法在地铁基坑施工监测中的应用”课题被河北省教育厅立项为2013年度科研课题。

  引企入校,把企业的部分功能嵌入到教学一线,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了“知不能行,非真知”的实践要义。在沪昆高铁南昌轨道板场工作站,该院骆宪龙教师和两名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与企业人员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共同设计了一套适合当地供料的C60高等级砼拌和方案。师生从试验室的设计、仪器设备的配置与安装调试、试验室制度的建立、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到设备运行台账的建立,加班加点,历经近一个月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实验室的组建任务。学生从中掌握了项目试验室整体架构的设计与建设的整个过程,完全具备了施工试验检测的能力,这是在学校课堂里根本不可能学到的。

  科技嵌入 校企紧密融合结成利益共同体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实施“服务强校”战略,通过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近三年,该院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等单位联合成功申报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成功申报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独立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重点课题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4项。科技研发能力日渐增强。

  2013年初,青岛地铁2号线开工,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明生的大力支持下,以隋修志教授为组长的教学科研团队主动出击,以项目部的形式承担了青岛地铁2号线香港路段长达八公里的施工监测任务。2013年9月又通过投招标承揽了蓝色硅谷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第三方监测项目,作为甲方代表对整个工程进行沉降量测及监控。前后共有60多人次学生直接参与了监测工作,目前仍有30多名学生在施工现场从事监测任务。学生在校内实习,不用承担责任,错了再测,反复多次都可以,而在施工现场,尤其是在从事真实生产任务、承担质量责任的岗位,心理压力陡增,责任感急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不言而喻。施工生产不仅锻炼了师生的技术技能,也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各种机会改进工法。

  青岛地铁施工线路长、路况复杂,监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地表沉降监测点很多都在马路上,每个监测点都要在路面上钻直径160~200毫米、深200毫米的孔,然后安置带盖的钢护筒、埋设监测点。近4000个监测点遍布马路上,既影响城市美观,成本又高,工序又复杂。学生们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反复试验,将孔的直径缩小到50毫米,然后订做标准转接头,用转接头加套管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仅此一项就为施工方节约了16万元,受到地铁指挥部的高度赞扬,并建议在青岛地铁全线推广。

  文化嵌入 激活铁道兵精神和企业文化活性因子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悠久铁道兵历史的院校,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中铁道兵所属的军队院校,1984年随铁道兵一起集体转业。“铁道兵”三个字如石琢刀刻一般嵌进石铁职院人的骨髓。石铁职院人秉承“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价值主体理念,把传统精神适时转化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工程单位现状。项目部随着工程走,哪里有工程哪里就会成为工作驻地,工作有很大的流动性。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牵挂、驻地生活艰苦枯燥,都成为了学生就业工程局的“拦路虎”。针对这种情况,学院顺势挖掘铁道兵精神“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精神传统,将其贯穿于从新生入学、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教育的全过程,使“铁道兵精神”深深嵌入学院文化和办学精神当中,融合为富有勃勃生机的强有力的脉动之源。

  在教学和实训中,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秉承铁道兵精神,将“铁道兵精神”和“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精神相互结合,在实习实践岗位,采用“一岗双修”形式,既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熟练与提高,也注重学生对铁道兵精神的理解、对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吸收以及自身职业道德的养成,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融入快、上手早,不出校门就能成为一个“准职业人”。“下得去、耐得苦、用得上、留得住”已经成为企业对就业学生评价的口头禅。

  校企双向嵌入寻找到校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使校企合作达到了无边界深度融合状态,既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又找到了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摆脱了在学校内、教室里培训学生技能的狭小圈子,开拓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途径。“嵌入式合作要强化校企互动、攻坚克难、优质高效三个意识,更要有三股子劲:一股子钻劲、一股子巧劲、一股子韧劲。钻劲解决的是开发技术密集型背景下的技术无竞争空间;巧劲解决的是敢于打破现有工艺流程束缚的创新意识;韧劲解决的‘咬定’企业这座青山不放松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刘明生书记这样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嵌入式合作”的精髓。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09〕20号),现就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100多万职业院校在校生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关工委是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在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切实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大力支持关工委开展工作,为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2.把握对象特点。当前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少数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欠佳,抗挫折能力较弱。职业院校关工委应认真研究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准确把握工作对象的特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突出工作重点。职业院校关工委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威望、阅历、经验等优势,为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贡献力量。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少年,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突出以诚信、敬业、奉献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重视文化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关爱和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4.拓展工作领域。深入推进实施“青蓝工程”,继续在德育课教学、技能实训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法制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生党团建设和社团指导、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家庭教育指导、扶贫助困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工作平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5.完善职业院校关工委组织机构。各职业院校要有现职领导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各职业院校党组织要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关工委领导班子和日常办事机构,特别要选配好领导班子和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选派经验丰富、热心关工委工作的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6.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关工委队伍建设。积极联系本区域老龄工作部门,准确掌握本单位本区域离退休老同志情况,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和校际界限,根据各职业院校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各行业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参加关工委工作,及时联系新退休的老同志加入关工委工作,不断改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

  7.健全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各级关工委要从实际出发,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适合职业院校特点的制度办法、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络与工作协调,实现关工委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8.加强关工委工作的交流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选树典型,深入挖掘和推广各地各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经验,宣传报道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们的先进事迹,为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加强各地各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定期组织关工委工作交流培训。

  9.加强对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职业院校党组织要把关工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教育关工委领导班子要有专人分管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扶持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推动职业院校关工委与其他单位关工委工作的交流,积极宣传和推广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10.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关工委开展工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要及时传达通报有关重要文件和工作,重要工作会议和有关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建等的专题性会议,应请关工委负责同志列席。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德育课教学单位、老龄工作等与关工委工作联系密切的部门要相互协调、积极支持关工委工作,努力形成做好职业院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对承担关工委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给予适当补助;对因工作需要经批准返聘的秘书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执行本单位返聘人员待遇的有关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同志和工作人员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充分保护和发挥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的积极性。


教育部办公厅

2013年12月21日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