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民宗委“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调研系列报道
“调研一定要务实高效”
“整个黔西南州职业学校师资情况如何?缺口有多大?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是否达到国家标准?”5月9日下午,一场调研组与黔西南州州委、州政府及有关单位负责人面对面的座谈会在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会议刚开始,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华士飞没有客套,一口气抛出几个问题。
“就以现在这所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仅专任教师就缺105人,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离国家合格指标还有很大差距。”黔西南州州长的回答,让调研组成员脸色凝重。连日来,调研组每到一处,总会询问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学校特色专业和学生就业情况?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调研组发现,缺、小、散、差是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现状,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积极新建职业院校的热情也引起调研组的担忧。
“搞职业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经验积累,民族地区可以让一批已有发展基础和经验的学校去扩大教育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去辐射、去影响整个地区的职业教育,避免同质竞争。”华士飞直截了当指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发展职业教育更需要统筹规划,千万不能一哄而上。
一些职业院校负责人反映,目前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一头热”,这其实也是调研组一直探讨的问题。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杜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算不上真正的职业教育,企业缺乏相关激励政策正是阻碍校企深度合作的“硬伤”,为此她建议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对接收学生实习或工作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在专业设置、学生实习、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早在调研前,他就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提前做足功课。会上,他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年产值已超过6千亿元,产业潜力巨大,而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所占比例却很低。
“民族地区为什么不能办好一批具有区域经济特色和民族产业特色的职业院校,将地缘劣势转化为优势?”潘鲁生反复强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承担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的传承使命,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各方应支持民族地区建设一批面向民族优秀文化、民族传统工艺的特色专业,帮助促进其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时钟指向晚7点,会议仍在继续。临结束时,杜鹃委员不忘补充道,“今天没有发言的学校,希望你们把汇报材料给我们,以便我们好好研究,如果有问题,可能还会联系你们。”
调研组务实高效的参政议政新风给地方有关负责人留下深刻印象,黔西南州州委书记张政忍不住称赞说。其实,连日来,调研组这种认真扎实调研的场景并不少见。汽车里、餐桌上、路途中,委员们讨论不停,思索不止,除了白天抓紧时间走访座谈,更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内部座谈,结合当天的调研情况建言献策。
“大家讨论问题都一针见血,直奔主题,而且能相互启发,要不是工作人员提醒,估计会议能开到半夜。”全国政协委员王伟打趣地说。
“这次调研很受益,政协委员的专业背景不同,大家从不同角度剖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对关键性问题讨论得很深很透,对我们将来的工作很有启发。”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民宗委调研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巡视员何文芳也深有感触。
“调研一定要务实高效。”华士飞委员的话,道出了调研组成员的共同心声。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献计出力。
2013年,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如今半年过去了,他们都找到工作了吗,薪酬如何?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4年教育蓝皮书》。令人意外的是,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的75.5%。从学历层次来看,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9.7%,比本科生的67.4%高出12.3%。
就业率
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新的特点。
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据规模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从学历层次来看,就业状况具有初次就业率“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初次就业率最高,紧接着是专科生,本科生最低。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
在江苏,这一现象也有体现。截至目前,江苏已连续4年呈现出学历和就业率倒挂的现象。例如,2013年江苏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2.53%,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6.59%,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56%。
男女生的就业率差距明显,其中男生初次就业率为77.3%,女生为65.9%。同等学历男生薪水的平均值比女生高15.7%。
南大新传院大四学生刁颖感同身受,她说,周围的同学应聘一些单位时,对方明里暗里都表示只招男生,不喜欢女生。南理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些单位考虑出差,要求本科生一进去要到车间艰苦的地方,所以对女生需求小一些。
报告指出,男性收入高于女性,原因主要是所从事的职业和学历等因素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别歧视。
起薪
高职学生平均起薪3291元
“211”高校3157元
从学历层次来看,学历越高起薪越高,但学校层次高不一定直接带来高收入,“211”重点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157元,低于高职院校的3291元。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陆柏寒就读酒店管理专业。班里有15个女生和15个男生,“实习期在酒店餐饮部门的同学每个月实习工资1700元,在礼宾、前台、客房等部门,实习工资是1500元。”他说,因为专业对口,感觉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
此外,就业地区之间的毕业生起薪地区差异较大,其中,京津沪为5419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
招生
高职招生规模下降
部分专业重置率高
《教育蓝皮书》指出,近年来,高校招生数并未有明显下降,而是仍然保持平稳增长,但高职招生规模下降。2012年,高职(专科)院校招生255.0万人,比上年减少2.9万人(1.1%)。
此外,公民办高职在校生数、招生数全部开始下滑。从不同省份来看,2009-2011年,全国有15个省市高职招生数保持了增长,另外16个省市全部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江苏出现在下降的16个省市中,降幅为3.75%。
此外,《教育蓝皮书》还指出,高职专业重置率较高,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等重置率在60%-80%。
相关新闻
江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国第一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2013年5月,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启动,已有293个县(市、区)通过国家教育督导部门的评估认定。江苏是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最多的省份。
但整体而言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达到均衡评估国家标准的县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塌陷”的现象比较明显。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基层反映经费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农村教育长期未能解决的基本是教师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级蓝领”,着重职业技能塑造,其专业设置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设立的,特别是近几年高级技术人才出现紧缺,这对高职生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事实上,国家政策对职业院校的政策等支持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利好消息不断,职业院校再逢“春天里”。采访中,职业规划师建议家长和学生报考时要多从自身兴趣,未来就业情况,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等综合方面考虑。不妨在志愿填报时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就业率及教学模式等,选择职业院校同样是不错的出路。
人才供求:第一季度比为2.02:1
河南省人才市场日前发布一季度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才供求比为2.02:1,仍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
从招聘企业的职位要求看,主要集中在贸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占招聘单位总数的56.54%,其中,建筑/机械、人力资源/行政、市场营销位居应聘职位前三位,求职人数占到了求职者总量的36.23%。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前三位集中在市场营销、百货/连锁/零售服务、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建筑类岗位则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另外,第一季度工作经验的岗位竞争供求比在1.49∶1到3.24∶1,均供大于求。其中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供求比最高,为3.24∶1。求职竞争仍然可用“激烈”来形容。
需求趋势:仅电商人才缺口就很大
“传统企业也开始走电商途径,电商类人才,尤其是成熟的电子商务类人才,是争抢的目标。”猎头市场的李先生分析。
网络购物是一个潮流,电商正在向市场各个角落渗透。随着河南企业在这两年里逐渐接受电商,对电商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这在传统企业如物流、家居、服饰、家电等企业中尤其显得明显。
电商平台既是促进也是对传统家居企业经营模式的挑战,而涉足电商是商家的必走之路。记者了解到,红星美凯龙正在大力扶持自己的电商平台—星易家。居然之家的自有电商平台“居然在线”早已上线。富魄力采用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策略,同样急需电商类人才。
商家纷纷自建电商平台,无疑增大了对电商人才的渴求。
对此,河南网商园招商运营部总监周志遥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郑州电商人才的缺乏是比较严重的。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需求,河南的电商发展慢,就是从业人员少。
职业规划:不妨抱着当“蓝领”的心态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据相关部门预测,毕业学生将比去年增加20多万,就业情况同样严峻。
不同的是,在如此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却不存在找工作难的情况。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能屡创新高,有些学校甚至出现学生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全部预订的喜人现象。
“我们的学生上的实训课比理论课要多。”郑州财经职业技师学院院长徐锡志说,“拿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每年的毕业生早就被我市的服装企业瓜分,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高就业率情景在中原工学院、华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交通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同样存在。
“选好专业和院校,不妨抱着当‘蓝领’的心态。职业院校的优势就在于较高的就业率。职业生选专业抓好兴趣爱好、专业的发展潜力,就业前景一般都不会错。”华信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的老师表示。
利好消息:职业院校再逢“春天里”
事实上,国家政策对职业院校的政策等支持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利好消息不断。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项任务措施。对此,有关专家和一线职业教育工作者均表示: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来了。
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级蓝领”,着重职业技能塑造,其专业设置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设立的,特别是近几年高级技术人才出现紧缺,这对高职生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结合河南本土的企业发展,以及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的高速发展等对人才的需求,高级职业指导师李仲德则强调,就河南紧缺的专业人才中,服装、汽车、地铁、会展、电商、物流等人才位缺口都不小。职业院校要结合河南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对人才的增求,巧打“地方牌”,不失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条捷径。
大学生职业规划师李琳建议家长和学生,报考专业时,要多从自身兴趣,未来就业情况,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等综合方面考虑。“与其为未来的就业操心,不妨在志愿填报时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就业率及教学模式等,选择职业院校同样是不错的出路。”
图片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本报福州5月11日电(实习生林智仁 记者陈强)今天上午,由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全国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校园巡回分享活动在福建理工学校举行。
300教育工作者羊城研讨职业核心能力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