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都市报》10月23日报道,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消息,该省2014年高职入学考试自10月23~28日接受报名。至此,福建省成为全国率先实施本专科分类考试的试点省份。
作为积极探索本专科分类考试以及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一项重要举措,福建省的此番新政将高职招生的报考对象范围扩大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应届、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以及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对外省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也不设置其他限考条件。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示:国家将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高职招生的权力逐步下放。3年来,为了贯彻《纲要》精神,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没有停止对高考制度改革所做的探索。
然而,综观目前经由媒体披露的各地高考改革信息“碎片”,笔者却总觉得许多改革方案未能真正体现高考甄选人才的宗旨,不仅对基础教育的正确导向普遍显得不够,甚至还有误导之嫌。以福建省推出的“分类高考”为例,这一新政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卷考试。报考清华、北大的学生与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再使用同一张试卷;二是分时考试。报考本科和报考高职的学生不在同一个时间段参加考试。
显然,从实践层面看,这一改革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其弊端和负面影响将会直接制约改革宗旨的实现,甚至还有把高考引向混乱的隐患。不难想象,一年组织两次高考,必然会使社会资源成本大幅提升,造成巨大浪费;而“未被录取者可按有关规定于2014年4月申请普通高考补报名,然后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规定,则为报名后因不愿读高职而故意“考砸”、考上高职却不想就读的考生留下了随意“重考”的机会,这不仅使高职招生的效果和严肃性打了折扣,而且也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应试负担,还重复占用了考试资源,最终与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背道而驰。
尤为严重的是,人为分类、故意分批,难免有歧视高职教育之嫌—会在有意无意中形成政策层面的歧视,让人觉得高职比本科低人一等,高职是不得而已才会选择的教育,高职是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在福建省的高职招考方案中,有“参加高职招考,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当年普通高考和录取”和“成绩公布后,考生凭本人账号和密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本人成绩,成绩不对外公布,不接受查卷”的条款,虽然意在强调考试的严肃性,但却在无形中传递着“诱导”和“强迫”的信息,让人感觉这一政策是政府在帮高职院校网罗生源,助其摆脱“生源危机”,这极易引发考生和家长对高职招考甚至高职教育的本能反感。
目前,社会人事制度中的学历歧视导致人们普遍“追本轻职”,使得高职从一种类型的教育变成低一个层次的教育,由生源质量、育人质量到就业质量的恶性循环,贬损了高职声誉,加剧了高职招生困难。为了帮助高职院校度过生源危机,许多省市尝试了“中职对口单招”、“高职提前招生”、“注册入学”、“奖励入学”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高职招生模式,但都无一例外地逐步走向萧条,个中原因发人深省。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高校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有着本质区别,不仅培养方式不同,而且生源也应当有所侧重,以让合适的学生接受合适的教育,在合适的道路上充分成长顺利成才。所以,高职招考改革必须走出自降“门槛”、“救市”高职的误区,摒弃“分批分等”思维,而要通过科学的高考政策引导具有较好专业潜质的考生主动选择高职教育,而不是咬牙切齿地要求考生考了高职就不能“反悔”。
“选对人”,应当成为高职招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制度设计层面,《纲要》规定的“分类考试”原则不能改变,但未必非要“分批”、“分卷”考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考题结构,来增强高考试卷的多重选才功能,使得所有考生能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份试卷进行统一高考。在同一份试卷中,不妨设计不同类型的A、B两种考题,A类考题着眼于选拔适合就读学术研究型高校的学生,而B类考题则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潜质、职业理想。规定所有考生同时完成所有考题,但每个考生的高考成绩则按AB两类实行“分类”计算、汇总、公布,以为学生选择报考研究型高校或高职院校提供科学参考。这一制度不仅避免了多次高考带来的若干弊端,尊重了学生的求学意愿,体现了以人为本,而且还能有效引导社会正视职教、重视职教,堪称一举多得。
袁野制图
继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多考、减少统考科目等改革方案发布后,备受社会关注的高考改革近日又传新消息。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12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这就意味着未来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为什么要实行“技能型”高考?“技能型”高考到底怎么考?未来高中课程将如何调整?
所谓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考,就是针对高职院校的高考,采取和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方式。2013年全国有140万人通过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按照教育部的设想,未来可能有更多本科院校以高职教育的身份参加招生。
其实,在高考招生模式改革上,辽宁省已进行了一些探索。截至目前,辽宁已经有包括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等25所高职院校试水“技能型高考”,占高职院校总数的40%左右。业内人士推测,为了适应这类高考,未来高职有望开设本科,招收技术技能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高考改为两种模式势在必行
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工作去向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无法体现区分度,一方面,报考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重视文化课选拔的普通高考中没有任何优势,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展示的职业能力又无法通过考试体现出来。现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只是对高考分数要求不一样,因此容易给人们造成报考高职的学生水平不行的错觉。
实际上,按照两套系统分类招考,是目前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我国高考改为两种模式也是势在必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释说,鲁昕所说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即是面向高职院校招生的高考改革模式。教育部将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普通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也就是说,未来高职院校招生将实行“文化素质+技能测试”,不再与普通高考“陪绑”。
辽宁25所学校试水“技能型高考”
省交专是辽宁省首批试点的高职院校,其学生处处长穆学君介绍说,以技能型为主的首批高职院校已从2008年起开始试点单独招生,发展到今年全省已达25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由学校自主出题,内容不仅包括文化课,还包括职业能力素质方面的测试。除命题外,考试、评卷、录取均由学校自行组织。辽宁这25所高职院校今年单独招生报名已于3月份启动,考试将于4月中下旬陆续进行。
穆学君认为,分类高考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确有积极意义,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按自身培养标准招收学生,不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文化课要求,转而重点考察学生的技能,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提高中职对学生的吸引力。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211”院校
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低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则多年保持在95%以上。
2010年以来,辽宁省连续多年高职签约率高于本科、硕士研究生。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去年2707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71%,其中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桥工程检测技术等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高达100%。而去年刚刚独立招生的辽宁水利职业学院2013届毕业生1150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4.17%。
如此高的就业率是如何实现的?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张海军坦言,学校课程完全按照企业需要设计,这样企业就省去了培训环节,学生到企业就能直接上岗。让学生更加“接地气儿”,用和现实需求接轨的职业技术成就一名高级技工甚至是工程师,是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不二法宝。
“技能型高考”高中大学如何对接?
目前,高中都是按照普通高考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如果未来“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分开,势必会带来高中教学模式的变革。那么未来高中和大学到底该如何对接呢?
市第七十六中学校长、市教育专家金兆强认为,未来高中学校可以试点“2+1”改革,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不高、动手操作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可以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结束之后,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学习技术类课程,让这批学生早日接触到技能教育,为以后升入职业院校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过,这就需要对整个高中课程体系、设施基础、师资配备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相比之下普通高中、中职合作办学的模式可能更容易实现。
打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由于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及其配套实施意见尚未公布,根据改革方案“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新的高考方案和招生录取方式最快也得在2017年实行。
张海军表示,目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只是从招生计划总数中拿出一部分,大部分招生计划还是留给普通高考的。如果未来“技能型高考”单独成为高考的一种模式,那么就意味着目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模式将会普及。同时,这种高考模式的改变还透露了一个方向,就是一些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将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一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或许有晋升本科的可能,那么高职院校也将可能设置“技能研究生”学位。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是个“断头路”——毕业生出口窄,升学通道有限,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很难继续攻读更高学位。改革后,职业教育将成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报考公务员时也将不再受到学历限制,家长和考生的观念才会彻底改变,“技能型高考”改革模式才能顺利推进。
2014年3月25日,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分析报告《2013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和机构进步因子分析报告》正式发布。该排名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自2001年3月首次发布以来,“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相继在《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各大媒体及中国人民大学网、新浪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等数十家网络媒体持续发布14年。
书报资料中心的各学科高水平编辑和专家顾问评估团队,对几千种人文社科报刊上的学术论文进行同行评议并挑选出其中约13000余篇的优秀论文由“复印报刊资料”二次转载。评价研究中心从论文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三个量度,形成高等院校、社科院(联)、党政干部院校三大系统和21个人文社科学科的学术期刊和教学科研机构共计160余张排名表。其中包括了教育学学科学术期刊排名。
教育学涉及全文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期刊数量为217种,转载全文总量为1194篇,约占“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全文转载总量(12569篇)的9.5%,其中,转载量排在前30名的期刊共被转载683篇,约占“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全文转载总量的5.4%。教育学学科期刊转载量排行榜中,《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位居前三;《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种职教类刊物榜上有名。
《职教论坛》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名列教育学学科期刊排名前十,分别以31篇和24篇的转载量排在第四名和第十名。《职业技术教育》居于第二十四名,转载量是14篇。这三本刊物在2013年度的转载量均比2012年度有所进步,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度被全文转载17篇,排在第十五名,2013年度则进入了前十。另外,在高等院校主办学报排名榜中,《职教通讯》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分析报告详见:http://www.zlzx.org/rssi2013)
工作四十载职教人的声音
政府主导的职校能否让市场淘汰
今年,文晓璋即将从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60岁的文晓璋在这个建校有81年的学校待了近40年,从懵懂的学生到辛勤的园丁再成为学校的一把手,文晓璋就一直在这所学校,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这所学校,尽管学校从中专到高职历经了几次更名,然而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室、操场甚至头顶的蓝天对于他来说都那么熟悉。
“我至少认真地看了3遍,很受鼓舞,也有很多想说的话。”日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当声音传到千里之外的绵阳时,文晓璋向来访的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总理的讲话表达了高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充分肯定和强调了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要转变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真正把这些措施实行起来,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晓璋开门见山道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艰难。
职业院校必须把就业当作生命线看待
文晓璋非常感慨过去,他们那代人上职业学校是“学习最好的”,很多人都是当地考试的前几名甚至就是状元。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之前由于学校是部委的中专学校,到全国各地招生,“有很大的自豪感”。因为,部委学校首先招生,之后才是当地的省属中专招生,省属中专招生之后才是当地普通高中。“那时,最好的学生才上职业学校。”
去年,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80周年校庆,发现很多优秀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得非常出色,涌现了很多全国著名的优秀人物,文晓璋对于他们的名字如数家珍。“这一方面是当时培养的结果,当然,他们进入学校的时候本身就十分优秀。”文晓璋说,“可以毫不客气地讲,那时的职业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随着大学扩招,普通大学的大门敞开,使得更多学生有了读大学的机会,然而上职业院校的意愿下降,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由此下降。这一切的变化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文晓璋谈起过往从天上到地下的经历,很是感慨。
所以,文晓璋很不认同当前各地逐步试行的高职注册入学。“没有门槛的入学,社会就不会珍惜,很可能造成新一轮的恶性竞争。”文晓璋说,“上学和别的事情不一样,读书还是要有一个质量关,有一个考试关,老百姓心中才觉得这样的教育才有保障,越是白来的东西老百姓越从骨子里看不上。”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而且采取了很多措施。有的措施,政府和教育部门都投入了巨大人力财力,包括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补助、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项目、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项目。“有些是花了钱现在还没有看出明显的效果。在民间,整个社会,学生、家长对这一块的认同还不高。”文晓璋认为,这里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读职业院校的学生,确实和以前进来的优质生源不一样,不说是考试的失败者,但毕竟是考试的“失利者”。当然不排除录取时也有少部分达到了高分数,喜欢学校或某个专业主动进来的,这毕竟是极少数的个例,不能拿出来作依据。这一批学生进了学校后,在学习动力上,在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设计上,就会有一些缺陷和弱势。
按照中国当下的教育格局和设计框架,曾经作为精英教育的职业教育再也回不去了。
因此,目前做职业教育的人私下会有这样一个感慨:“把三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技工人才,挑战巨大,必须要加倍付出!”在文晓璋眼中,如果要在现有的学生基础上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必须把就业当作生命线看待。“以招生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背后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然后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文晓璋在现实和市场的冲击下,总结出了办职业教育的“出路”。
文晓璋的话代表了无数奋斗在职教一线办学者的心声。
办学自主权必须要真正下放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到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对此,文晓璋表示认同。然而,他也对记者直言。“学校对资金没有支配权。”文晓璋告诉记者,现在市政府每年对学校没有固定的财政拨款,“每年我都要和院长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财政局的各个部门,千方百计地去游说、叫苦、哭穷,勉强才能拨款下来。”
而且,相当大额度不是通过生均拨款机制下来,这些钱学校几乎不能统筹安排。大部分钱是以专项形式拨下来。现有的财政管理制度就是专款专用,学校不能自主支配用于学校办学各个方面的开支,比如2万~5万元的采购支出要拿到市里统一采购。在他看来,这种统一采购有很大弊病,比如价格高、流程长,有时采购来的设备还和学校的实际需要相脱节。
文晓璋最痛苦的还有一件事:“学校没有人事权。”文晓璋说,李克强总理谈到,允许有丰富企业经验的,符合教师资格的人进入职业院校任教。其实,学校愿意引进来,但是现有的人事制度不允许。现有人事制度规定,学校进人一是要有学历要求,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还必须是当年毕业。“意味着,现在学校招老师,只能是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这肯定不符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然而,真正在企业工作了多年想到学校的能工巧匠,由于人事制度中的各种限制又调不进来。”
“学校是独立的法人单位,政府应该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文晓璋说,“政府既是监督者,又是裁判者,又是直接的运动员。学校怎么能办好呢?政府应该简政放权,政府就是一个监督者、仲裁者的角色。”
学校好坏应该让市场来检验
眼下,职业学校良莠不齐,好的很好,甚至有的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超过了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水平。但是,无奈的是差的学校确实差,师资差、生源差,投入低,而且这部分学校还比较多,拖了整个职业教育的后腿。当前,国家拿出很多钱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补助,并且补助的力度很大,但是在文晓璋看来,“收到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
那么,政府主导办学的职业院校能否让市场来淘汰?对此,文晓璋的回答是肯定的。“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的学校,应该允许淘汰,招不到学生就可以允许关门。”文晓璋建议,政府可以制定一个人才培养质量等多方面的考核规定,比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多少,招生计划完不成或者低于多少等考核指标。这个学校就需要进行整顿或者有一系列的仲裁或者治理措施整改,逼得学校不得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各个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
“当然,可以允许办得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在文晓璋看来,现在人为地设置了一个天花板,高职院校只能够在专科层次办学,而不能升本。而科学的做法是应该通过评估、考核,允许一部分办学一流的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然而,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骨干院校不能升到本科,而一些鱼龙混杂的民办高职却升了本科,并靠此大肆招生,这是没有标准可言!”文晓璋说道此处,声音有些激动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文晓璋的声音很有代表性。某地高职院校办学很好生源也不错,但坚决不参加国家骨干院校的评比。几年后,该校经过运作整合成功升本,目前教师的日子和招生与很多高职院校相比高出一截,业内人评价此举“老谋深算”。
“国家没有必要一刀切,整个高等教育千差万别,教育部鼓励各个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但从我们基层来看,第一我们还是希望高等职业院校,原则上应该先姓高,其次才姓职。现在是强调了姓职的功能,而把姓高的功能给弱化了。并且,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内设了高职教育专业。”文晓璋说,“高职院校明显感到很受挤压。职业院校未来的出路何在?政府要深思,各方都要深思。”
本网讯(记者 潘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但近年除沿海个别学院创业率达到10%之外,全国高职平均创业率只有2.8%。这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论坛上,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苏志刚透露的。 高职创业率为什么低?仅以获得收入为目的、模仿“草根创业”以及因循传统产业创业、忽视创新前提,是重要原因。 论坛认为,高职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建立的是立足专业、立足科技、立足事业、造福社会的创业思维,需要独特的创意和经营模式,需要技能加意识、专业加通识、毅力加团队的创业教育。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政府、社会、行业的新变化,围绕生产生活中的空白发现商业机会,建立商业模式,提出战略规划。 |
与职业教育打交道一辈子,一组调研数据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研究员印象深刻。 在这组针对石油化工行业186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证调查中,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结果是:专业知识满意度为80%,胜任能力达到60%,而对企业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以及企业文化的认知满意度仅为20%~40%。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成果发布会上,课题负责人余祖光援引这组数据,呼吁职业教育亟待补上“产业文化这一课”。 食品不安全、农产品污染、设备人身事故……近年来,严重的产品质量、交通安全、商业诚信事件频频爆发,成为时代之殇,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余祖光看来,这些本不该发生的问题背后都不同程度折射出技能人才产业文化教育缺失的痼疾。 余祖光披露的一项统计可以为此写下注脚:中职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发生的各种生产和安全事故80%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足、安全意识淡薄等引起,工作技能水平不够只占很少的比例。 所谓产业文化,余祖光解释,主要包括先进企业文化、先进行业文化、劳动者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和舆论环境。 “不知道行业历史和传承,就没有行业荣誉感,就不知道尊重行业,就不会爱这个行业。”余祖光对于这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一针见血。 自力更生的航空航天文化、艰苦奋斗的大庆石油文化、敬业爱岗讲奉献劳模文化、享誉世界的中国海尔文化、领跑国企青岛港企业文化……发布会上,余祖光一一历数我国产业文化的传统骄傲。 以我国医学文化为例,前卫生部长陈竺也曾作过概括:一是传统医学“大医精诚”理念;二是西方医学的人文精神;三是长期以来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 “无论从社会转型还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角度,实现劳动者的现代化,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很有必要补上产业文化这一课。”余祖光说。 在长达3年多的课题研究中,余祖光课题组成员的足迹遍及270所院校和300家行业企业。 结合大样本的调查,课题组发现,在青年技能人才产业文化素养缺失背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产业文化先天文化基因薄弱;另一方面,后天发展不够,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都有所欠缺。 调查显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及低收入家庭,成长环境中,外出感受现代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机会较少。因此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对行业企业文化、企业英雄、名企发展史等知之甚少,虽有勤劳朴实孝道等优良品德的传承,但对现代企业中尊重劳动、遵纪守法、诚信守时、团队合作等意识淡薄。 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仍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重,在专业目标定位、课程教材、质量评价等方面也都以满足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忽视学生现代产业文化素养的培养。学校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但文化软实力不足,企业关注的员工工作认知、责任承担、团队协作、努力上进、革新创造等素质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景。 “生涯社会化和专业社会化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职业发展的两道坎。”余祖光课题团队对此逐步形成了深刻的解读:我国正面临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转型期,青年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进入城市和现代产业,要跨越多重文化门槛,一旦无法跨越,就会造成精神失落、行为失范。 如何补上产业文化这一课?余祖光认为,破题的核心是把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的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并最终落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培养上。 作为课题组的重点成果,余祖光在发布会上系统地开出六大“药方”,提出让产业文化育人进入战略决策层面、进入校企合作制度、进入职业教育标准、进入课程教学过程、进入学校文化建设、进入职业教育科研的建议。 |
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又留在这里工作,今年,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谭之平履职的第二年。在谭之平提出的建议里大都与“职业教育”有关。与记者谈到职业教育时,谭之平疲惫的眼神亮了起来。 “去年我就提出要加大对职业院校资金的投入。对于回复,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湖北刚刚出台了职业院校的生均拨款政策,“但我希望能尽快落实到位”。 对于职业教育,这个80后人大代表感情深厚。“当我想要实现医学梦的时候,是职业教育为我敞开了这扇门。我关心职业院校的孩子们,因为这条路我也同样走过。” 平民出身的谭之平曾经辍学在武汉开了个小超市,一边做生意,一边自学高中课程。2005年,22岁的谭之平经人介绍进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助产专业学习。2006年年底,她顺利通过了中专升大专的考试,成为湖北职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毕业后留校工作,谭之平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中,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居多,大部分学生从小与老人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约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比较薄弱。虽然在学费、生活费上他们不用发愁,但是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爱,与同龄人相比,总是显得不大自信。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老师,又负责创业工作,谭之平非常在乎的是,她的学生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对口的好工作。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更关心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在谭老师眼中,这些孩子真诚、朴素,有着坚强的性格,缺少的是自我肯定的信心,同时这些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自我控制力差,纪律方面也不让老师省心。 “职业教育首要关注的是人格的塑造,再来谈有过硬的技术和专业能力。”谭之平说,她常与学生谈心,在这些胸怀梦想、渴望读书的孩子身上,往往能看到当年的自己。 一直品学兼优的谭之平,由于家中的变故迫不得已辍学务农。喂过猪,种过地,打过猪草,开过店,无论如何,她心里的大学梦却一直都没有动摇过。“一直朝着理想走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苦孩子出身的她常以此勉励自己。 “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传统教育效果并不好。”深知素质教育再也不能停留在讲台之上的谭之平,让她的课堂从学校走了出来。 “通过做志愿者,让孩子们在奉献中懂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义工社的创始人,谭之平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人格培养的无缝对接。 在每年的新生见面会上,1万多名学生像1万颗种子,被谭之平洋洋洒洒地播种在湖北孝感大地上。每逢新学期开学,在社团招新大战中,义工社总是满载而归。湖北职院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报名加入这个志愿服务社团。 谭之平的课堂,在贫困地区的山路上,在孤寡老人家中,在留守儿童的学校里。破破烂烂的山村学校,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挪步的残疾人,温饱无法保证的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留守儿童,都是谭之平的课本。当她和学生们一次次出现在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面前时,她发现,很多学生脸上少了自怨自艾的表情,多了发自内心的关切。 有学生告诉她,陪伴空巢老人,让他们学会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些总不打电话回家的学生,悄悄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有学生与她分享看到残疾人创业的感受:“身体有残疾的人都这么坚强,更何况像我这样的健全人,老师你放心,我一定努力学习,绝对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 也有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偷偷抹了眼泪:“以前觉得我好遭殃,家庭条件很差,埋怨父母没有能力。现在看到这么多留守儿童,我应该感恩,也应该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很多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后都会觉得,我存在是有价值的,我可以帮助到别人,也可以证明自己。”谭之平发现,她的学生越来越自信了。 “我知道很多孩子到职业院校来,都是为了能够找到好工作。但同时,我们需要通过好的教育去实现孩子性格的再造,帮助他们成为自信、乐观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均衡的。”学生的变化让谭之平欣慰,也让她更加看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两会上,作为教育界的代表,谭之平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们代言。“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很好的成长渠道和上升通道,一方面能够完善自己的人格,另一方面找到一份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能满足自己爱好的工作。” |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守镇:
督促政府加大职教投入
努力建设技工大国,急需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增加政府、企业等多渠道投入,为培养更多的熟练劳动者、各种技术人才和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带头人创造良好条件。
建议充分利用企业教育培训资源,形成职业教育培训区域性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开展政企合作、校企联办的“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政府、企业、学校及社会各方在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的联动、互补,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尤其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督促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
同时,进一步明确按财政收入的1%确定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的20%以上应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定期培训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企业依法按工资总额1.5%至2.5%提取培训经费,确保其中60%用于生产一线职工培训。
两会关注
职业教育升级密码
编者按
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找到工作相对容易,但就业质量并不高,上升空间有限。如何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怎样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常委孙荫环:借力民间资本创办职教基金
孙荫环
“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需要国家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借助民间的培训力量,引入民间资源来发挥弥补学生职业技能不足的作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荫环说。
民间资源如何发挥作用?孙荫环说,可以借助民间资本,与高等院校合作,创办职业教育基金。“校企合作是解决人才供需不对称的有效方法,其中一个便捷途径就是利用民间资本的活力和高效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设立专项培训基金,实现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孙荫环表示,还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创建以“教育包”为核心的教育产业动力模式。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需要大批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我相信,激发社会各方面举办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大力推广多元化投资、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办学的新模式新机制,就能推动职业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职教生态系统
李和平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之所以弱,一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较低;二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价值追求,使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为北大、清华的学生,实在没办法了才上职业学校;三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还亟待提高;四是一些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匹配;五是社会系统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不够。”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说。
“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还是单一的,还不是多元的,只有打造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真正提高其吸引力。”李和平说。
“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职业教育准入制度和岗位最低薪酬制度,引导企业给职校毕业生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系统。”李和平说,各方要共同努力,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职教生态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沈琪芳:加大投入增强基础能力建设
沈琪芳
“在各级政府的空前重视下,职业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是,经费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最大瓶颈。”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琪芳说。
“在全国很多地方,现在大多数公办高职院校都是上世纪90年代由中专学校合并、重组起来的,都存在发展先天不足的问题,都需要充足而持续的经费支持帮助这些新升格学校提高基础能力。”沈琪芳说,“经费短缺始终是职业院校心头的伤。”
沈琪芳说:“在目前的整个教育体系内,职业教育应当是最花钱的。职业院校的实训实验设备应当要比工厂设备先进一至两代。这背后依然还是钱的问题!”
沈琪芳介绍,这几年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迈得很大,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学校一直想多发展几个机电制造等方面的工科专业,但始终因为投入大、经费少而下不了决心。近几年,学校虽然每年向工科专业投入500多万元,购买了一些实训设备,但依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刘奕湛、余晓洁)全国人大代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琪芳11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职业教育强调技能人才培养,但是现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和劳动部门证书考核标准是完全脱离、不衔接的,学生在就业考证过程中学什么不考什么的现状急需改变。
沈琪芳说,现代职教体系与企业、行业应该做更多的融合和沟通,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就业时必须重新学习,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资金来源成为不少职业学校发展的“门槛”。对于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沈琪芳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部署落实是关键。
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表示,职业教育应当区别于普通教育,应成为与普通教育平行的一个类型,通过这一认识的改变摒弃社会对职业教育是“次品”的陈旧观念。
当前,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日趋体现,存在教育培养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人才结构不对称。相关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最高仅在三成左右。把大学生培养成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对目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经纬认为,应加强职业教育与人才需求相融合的制度探索,设立校企合作机制,以企业、机构与学校联合自主招生方式,做“菜单式”培养计划,实施订单化、标准化、实用化培养,将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人才需求之中。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人力资源部等与就业有关部门,整合国家研究机构、信息单位、智库部门等各研究资源,以及邀请有代表性的企业代表参与,形成联席机制,并以国际视野对国内外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趋势进行深入调研。同时,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制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比例,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以此来定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形成职业教育与就业协同发展,避免学非所用造成职业教育与就业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称。
本报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高毅哲 柯进)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琪芳今天表示,建立现代职教体系要打通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目前,中高职衔接有多种形式,如“五年一贯制”和“3+2”的形式,但这两种形式还不够,应该更多地进行融通。
从纵向上看,沈琪芳说:“比如从中职到高职,可以借助学分制,中职可以读高职甚至本科院校,普通高职和中专也应该融通,普通高中可以向中职分流,高职也应该向本科延伸。这可以通过学历、学分甚至包括课程来实现。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学历加技能,本科院校是可以介入技能教育的。”
从横向来看,沈琪芳建议,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和生产领域要有更多的融合和融通。沈琪芳说:“职业教育强调技能人才的培养。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劳动部门的证书考核标准不衔接,考证的内容是劳动部门制定,跟学生课堂上学的不一样,要考证必须从头来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王书平:
抓紧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
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工程,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规范化、持续化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立法。我国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因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而亟须修订与完善。
建议抓紧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及其配套法规,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整合,切实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民办高职院校该不该升本科? ——来自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委员们的争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学春在教育界别联组会上,针对近日20多所优质民办高职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事放了一炮:“盲目追求本科的做法很有可能导致这批高职丢了职教优势,与现在国家的导向极不相符!” 李学春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职业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家、社会的需求。“现在,国家要汇聚全社会之力,向职业教育聚集,大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保住原本就很少的职教力量,有关部门三令五申,高职不能升本科问题现阶段不争论、不动摇。这到底咋回事?” 这个话题被抛出后,教育界别的委员们开始争论。3月10日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再次公开回应了这个话题,又掀起了新一轮争论。 一位在教育行政部门任职、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委员表示,目前,国内教育界确实存在中职学校拼命想升高职,高职院校脚踏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两条船”,削尖脑袋升本科的现象。 “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任务与分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科层次人才。这个工作是值得尊重的,没有必要非往本科那条路走。这批优质高职发展起来不容易,我担心他们跑到普通教育的队伍里,按照本科的模式发展实在可惜。”该委员说。 “有一些高职院校整天嚷嚷着要升本科。还是那些教师、那个实力,升了本科水平就能提高了?今天升了本科,明天是不是还要申请硕士、博士点?”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插话道。 秦和对民办高职升本科持赞成意见。她认为,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还很不足,需要政府大力支持,鼓励民办高职高水平发展,要允许高水平高职院校进入本科系列。 章义和认为,国家要扶持民办教育,但不能认为同意民办高职升本就是支持,不同意就是不支持。 一时间,大家的争论不可开交。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讨论的关键不应该聚焦在民办高职能不能升本科上,而是要看这批学校够不够格办本科。”苏华说,“民办高职可以升格,变成应用型大学,但关键是如何评定。” 苏华认为,目前的评定标准的确存在对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产教结合程度等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指标体现不足的问题。 “我们对现代职教体系中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研究还不成熟,在标准、内容都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盲目让高职升格,是一种错误。”李学春说。 |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林露)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表示,中国自古以来把技艺称为“雕虫小技”,老百姓更希望自家孩子就读综合性大学,再进入行政部门、商界工作。她在去年调研职业教育中发现,在对现代化人才培养、对经济转型发展的认识上,各部门多强调本部门职能,部门之间尚缺乏共识,这种机制体制的革命已经刻不容缓。
她说,最近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将要召开,希望大会后能做一个决定,使各部门对职业人才的认识和培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不然职业教育可能还是个老大难问题。
她认为,职业院校还需要经济实体部门的大力支持。职业院校需要双师型教师,而这些操作人才主要来自企业。如果企业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将很难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19-8866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