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职院校负责人入驻新建本科院校
院长空降易 学校转型难
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教育界人士都清楚,亟需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主要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不过,要实现这一转型并不容易,阻力之一就是教职工的观念。
“在教职工眼里,与应用技术搭上边就‘降格’了。”山东省潍坊学院院长王守伦道出了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的心理。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探索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之路。比如,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长林调任铜仁学院院长,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军被任命为凯里学院院长;浙江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调整到宁波工程学院任党委书记;山东省则支持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
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才能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有哪些阻力?让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负责人入驻新建本科高校担当重任,是朝职教方向改造本科教育吗?就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化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大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身上都有一个“胎记”,就是在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学院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专升本’的重要红利当数学校行政级别由副厅级变成正厅级,学校中层干部由副处级升为正处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化比较严重。”
一次院长办公会,就足以让我们“管中窥豹”。
一位院长从高职院校调任新建本科高校后召开第一次办公会,依次围着院长坐的是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工会主席、财务处处长……,下属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知名教授则被排在了第三圈,也就是最后一圈。
见此情景,这名院长非常吃惊,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知名教授,都工作在教学管理一线,怎么会被排在核心圈子之外?
就在这次会上,院长宣布:今后除了专项工作会议,与专项工作有关的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部长、财务处处长坐在前面外,办公会议上一律请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知名教授、图书馆馆长坐在第一圈,并给他们充足的发言时间。
在高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理应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行政工作人员应该是给教授们搬桌子、摆凳子的。然而,在国内一些新建本科高校,情况恰恰相反。
“一所让二级学院院长及教授们坐冷板凳的高校,是办不出高水平的。”铜仁学院院长侯长林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高职校长岗位调整至新岗位后,一是要扭转新建本科高校行政人员指挥教授“搬桌子、摆凳子”的工作氛围与价值取向,二是树立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主阵地不动摇的理念。
拍脑袋上马一大堆新专业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
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了一份针对新建本科高校建设的评估报告,其抽样调查的样本为43所新建本科高校,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20所、中部地区13所、西部地区10所;按投资主体划分,省管为主的24所、市管为主的15所、民办4所;按在校生规模分类,1万人以下7所、1~1.5万人的19所、1.5~2万人的14所、2万人以上的3所。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合格率仅为59.8%,专业建设合格率约为69.8%。”这份评估报告指出了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的严重缺陷:首先,学科门类大而广、存在盲目性,由于学校办学条件限制,很难实现高水平的特色发展;其次,对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认识不到位;第三,行业院校升本后越来越淡化学科专业特色。
据这份评估报告显示,甘肃河西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教、农、工、管、艺、经、史、法等10大学科门类,专业跨度太大;湖南科技学院将“淡化专业意识”写入学校专业调整文件,导致学校思想混乱、专业调整盲目;四川警察学院(行业院校)升本以后,11个本科专业有5个非行业类专业,三分之二在校生为非行业类专业学生。
有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了部分新建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模式:提倡重视社会需要,就盲目上马新型专业;强调应用型发展,就忽视教育规律。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三五年间上了一大堆新专业,培养的学生质量不合格,给学校造成很大的包袱。
在这方面,南方某学院有着非常沉痛的教训。据该院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当时他们只考虑社会需要办了一个医学美容专业。新生进校后第一学年没有什么问题。第二学年上了三个月,学生就找到系主任问:这个专业对理论、技术究竟有什么要求?既然系主任讲不清楚,那么院长能不能讲清楚。
“尽管几年后这些学生都拿到了盖有院长印章的毕业证书,但是在内心感到对不起这个专业的学生。对社会而言,他们绝对是不合格的‘产品’。”该院院长内疚地说,“新建专业至少要牺牲几届毕业生才能逐步达到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新建本科高校都不敢公布评估结果。因为学生很关注,学校不合格就意味着他们进入社会后难以立足。因此,这份报告建议,新建本科高校在新专业建设方面要非常慎重,同时要不断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科学地进行专业建设。
转型发展最艰难的是课程,最痛苦的是教师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新建本科高校老师尤其是那些中老年骨干教师,已经适应了学术型体系之下的教学模式,对985、211大学名师编著以及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已讲得滚瓜烂熟,甚至出现把北京大学的教材拿到西部新建本科高校上,给中文系学生讲的课程搬到农学系课堂的现象。
现在提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大家突然茫然起来。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面对产学研融合的发展趋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
比如,一所新建本科高校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需要打造一份学院“名片”,即把学院老师名字、所学专业、专业特长等印刷成册。然而,大部分老师都打了“退堂鼓”,课堂上讲讲理论知识还行,真到企业一线去指导生产、研发就没有底气。
某新建本科高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女教师居多,她们课堂上用纸团、毛线教学生做景观规划、植树种草;现场实践时则背着小包、穿着裙子以及高跟鞋,在一旁观看学生劳作。院长见此情景批评道:你们老师的定位不准,不能只安排学生实习,而是需要示范指导学生实践。
“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越往深处越艰难,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侯长林认为,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三是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
浙江科技学院院长叶高翔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不是谁想出来的问题,而是现实发展中的问题。不要说同清华、北大等名校相比,就是较之省内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新建本科高校学术论文水平及刊发层次也是不可比的。
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则拿数据说话:“以教师队伍中的博士数量为例,浙江工业大学有1000多名,宁波大学有600多名,宁波工程学院约300名,若走传统的学术型老路,后者难以赶超。宁波工程学院需要在应用型方面闯出一条路来。”
“大学‘围墙’内的事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围墙’之外的事情则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加以解决。”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负责人建议,国家及省级政府应该建立鼓励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政策激励机制。“不然,在现有学术型体系与保障、评价机制下活得好好的,干嘛去折腾?”有校长说。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拒绝千校一面,需要百花齐放
学术型大学就是阳春白雪,应用型大学就是下里巴人吗?侯长林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有教职工担心转型发展照搬照抄高职高专模式,把铜仁学院矮化为“铜仁职院”。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绝对不是矮化新建本科高校,而是较比学术型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必须着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兼顾行业企业发展背景。”侯长林说。
应该说,目前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是第二次转型,即办学类型的转型发展。其第一次转型,是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经过五六年的改革发展,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合格,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
“进入二次转型后,就面临发展类型与路径的抉择问题,因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条件不一样,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过程中,坚决要防止一哄而上、千校一面,而是需要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格局。”侯长林说。
据知情者透露,“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把部分优秀的高职高专书记、校长调至新建本科高校担任重要职务,就代表了一种导向。这既是对国家示范高职校建设的认可,更要在新建本科高校改革发展中,引入一种应用型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认同。”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 让职业教育调和“鸳鸯火锅” 一年一度的节后“用工荒”又在上演,东部地区的大企业,珠三角、长三角的劳务市场,北京上海的服务业,都在传递着信息:缺人缺人,还是缺人……甚至有电视镜头拍到,在劳务市场上,看到有求职者进来,几个用工者同时围上去的画面。与此同时,“就业难”也在刚刚开学的各地高校被密集提及。 “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出现已经有几年光景,有人调侃,这是中国现阶段特有的“鸳鸯火锅”。一边是快速沸腾的红汤,一边是气泡慢冒的白汤,这两边的锅里到底有何不同?可以先看看各地的用人情况。 媒体报道,西部直辖市重庆,也遭遇了“用工荒”,一家知名的机械加工类企业现阶段侧重招录实用、能独立开展工作的人,但供需明显不平衡,对技工的需求量较大,可是符合要求前来应聘的不多。企业人力经理分析了缺人的原因,一是人才本身的欠缺;二是重庆制造企业多,竞争激烈;三是人才往沿海地区流动。 广州也是像往年一样,再次出现了节后“用工荒”,从媒体报道来看,缺人情况比以往更严重。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对326家企业进行的调查,广州今年节后用工缺口将达12.33万人,而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4万人。 与广州为伴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节后纷纷出现“用工荒”,中部城市武汉市今年的企业缺工人数为9万~11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2万人。 各地“用工荒”情况不同,各类企业的用人需求不同,但不难看出共性,相对普通工人、简单重复劳动的用工相比,有技能的工人、经过一定培训的各类服务性人才缺口更大。 针对这一情况,东部地区和一些大企业组团到劳务输出大省和地区上门请人,并且上调工资,调低学历、改变年龄要求等,以期招到更多的人,让用工荒得到缓解,但不得不说这些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被评价为“缺的不是人,缺的是眼光”,缺少对人力长期储备的远见和策略。相比之下,很多企业吃一堑长一智,从前几年的“用工荒”中吸引教训,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待遇,并且加强了校企合作,向学校直接要人。 这样就为职业教育提了醒,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正是职业院校应该近一段时间加大力量培养的。从这一角度,“用工荒”某种程度上是职业教育调整专业和方向的参谋,不管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 曾有一项针对在制造业企业中已经工作三年以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调查,25%的毕业生认为职业院校缺乏实验、实训设备,20.67%认为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去甚远,15.56%认为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盲目、陈旧……这些数字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职业院校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 另外,从连续几年的情况可以看出,之所以东部沿海地区和几个大城市连续几年在春节后出现“用工荒”,是因为一些劳务人员回到家乡后,发现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避免了离乡之苦。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内地104个城市就业形势的统计,东部沿海地区 2013年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比2012年减少5.9%和9%。而华中地区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则双双上升1.8%和2.9%。另一份报告也指出,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也成为人才输入的新区域。那么这些信息都应该是各地职业教育以及培训的晴雨表。 在“鸳鸯火锅”的另一侧,“就业难”也传递出新的信息。 2013年曾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有人预测即将在2014年毕业的700多万大学生找工作将会“难上加难”。估且不论“就业难”是不是人为规定时间节点进行统计的“伪问题”,但从平均薪酬来看,大学毕业生的薪金优势已经不再,像郑州、石家庄、太原、昆明、哈尔滨等省会城市,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月薪刚刚超过2000元,而今年广州的蓝领工人的起薪已经达到3000元。 这种新型的“脑体倒挂”中,“脑”是那些与社会需求脱节,按照原先的“精英教育”培养但又业不精深的本科生。相反,一些应用型技能型的高职生却在求职中如鱼得水。 高等教育如何调整培养方式,合理设置各类学生的招生比例,在校园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这也是“用工荒”带来的契机与命题。 |
教育部人事司司长 管培俊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系统干部人事人才工作要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题,进一步创新干部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和创造热情,提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领导力、推动力、执行力,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多年来,教育干部人事人才工作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总体上也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但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亟待破解。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必须深化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综合改革。
一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培养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建立完善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干部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高校党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责任和把关作用。坚持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任期制,推动实现高校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的高校领导干部激励机制。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直属机关干部选任方式,改进完善司处级领导干部选任机制,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的适用情形和规模,不单纯追求竞争性选拔的频次和比例。要坚持干部工作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把加强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切实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注重加强对领导班子结构和干部队伍的综合研判,防止简单以票取人、以分取人,做到“不唯分、不唯票”。坚持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与大力选拔年轻干部相结合,选拔任用干部不在年龄上划线,探索推行职务与职级相结合制度及管理方式。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研究制定符合直属机关工作实际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核机制,修改完善年度考核测评指标,探索通过日常接触、工作表现、群众口碑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干部的有效方法,建立领导干部平时考核档案。研究制定干部交流专门计划,打破轮岗交流壁垒,明确干部交流的硬杠杠,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落实。加强干部跨条块跨区域交流,进一步加大四支干部队伍统筹力度,积极推动机关与直属单位、直属高校以及地方之间干部交流挂职。落实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是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从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始,全面落实学校人事管理自主权,依法赋予高校在确定人力资源投入与用人规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设置管理、人员聘任和考核评价、实施校内收入分配等方面自主权。改革教学科研组织方式,打破机构与编制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逐步探索实行用人规模备案制。推进分类管理、分类考核评价,实行精细化岗位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符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新型教师职务制度。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建立高校人员退出机制。深化职员制度改革,探索不同类型职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合理控制确定管理岗位“双肩挑”人员比例,强化职业化导向,引导学校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建立灵活多样、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探索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团队薪酬制等分配形式,规范收入分配管理,形成合理、和谐的校内收入分配关系,推进高校主要领导薪酬制度改革。
三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适应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新形势新趋势,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引才聚才体制。进一步整合完善人才计划体系,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龙头,统筹实施教育部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大力支持学术新锐和创新团队,重点支持中西部高校。改革人才评审机制,真正体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人文社科领域倾斜的政策导向。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引才审核力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规范兼职兼薪行为,切实做好引进人才服务和支撑工作。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研究制定《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坚决落实政事分开、管办评督分离的原则,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晰中央与地方教育管理职责权限,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教育职能。取消和下放部分职能,委托和转移部分职能,转变管理方式,适当调整机关司局职责分工,精简规范项目评审,减少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加强后续监管。理顺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关系,明确直属单位发展方向和职能定位,充分发挥直属单位作用,有效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积极构建国家层面教育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严格控制新增机构和人员编制,规范领导职数管理,进一步清理、规范、精简议事协调机构。
全面深化教育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综合改革要有推进策略。一要有问题意识。问题就是号召。准确分析把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此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探索改革举措,并务求取得实效。二要有系统思维。坚持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系统谋划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综合改革的思路,既注重与其他部门其他领域的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又注重自身改革措施的彼此支持、衔接配套,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要有进取精神。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推动改革,发扬钉钉子精神,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上出硬招实招,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推进。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今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决定》确定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相应地,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新的改革亮点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面对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的现实需求,《决定》坚持管办评分离的方向,要求政府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在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的前提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关键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让每所学校都能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核心是加强章程建设。2015年前全国所有学校都须制定或修订好章程,办学自主权须由规范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所决定,校内外的民主监督制度都要加快建立健全,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二,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的内涵,就是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根据《决定》的改革新举措,一是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国家、省、市(州、盟)、县四级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将政府业务部门监督评价职能调整到督导部门,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二是要注意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进一步调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积极性,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监测教育质量,适时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程序之中,作为完善评估监测制度体系的重要运作方式。
第三,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国家法律和政策已将民办教育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决定》提出极具创新性的办学体制改革要点,尤其是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等项举措,将在政策上形成很大突破。目的在于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因此,要继续鼓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并巩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全国职校生小发明、小创造85%转化
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四楼楼梯上,1.8米的大个子骑着一台近50公斤重的“电动车”,会不会连人带车滚到地面?就在所有人紧握拳头、屏住呼吸之际,只见李帅同学驾驶着“新车”利索、稳健地上下楼梯。
日前,在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这款由电动车手把、轮子、电子感应器、坦克式履带、自动升降器等制成的残疾人爬楼机,着实令现场记者开了一回眼界。
当然,出自职业院校学生之手并带给人们视觉“盛宴”的发明创造远不止这些。从六旋翼自主驾驶无人机,到3D打印技术,再到云计算智能系统……对此,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有感而发地说:“职校生学爱迪生搞小发明、小创造,不是东施效颦。”
从生活实践中寻找发明、创造灵感
“爱迪生小时候学母鸡孵蛋,小学上了三个月课就退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问题孩子。可是,钟情搞发明创造的他不但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鲍学军表示,现在投身于小发明、小创造的职校生,将来可能就是下一个爱迪生。
站在长3.2米、宽、高各1.4米的太阳能汽车边,象山技工学校朱振霖同学远没有这款自制车显得结实。他说,小时候随父母进城卖菜非常辛苦,就梦想有一辆汽车。
太阳能汽车并不是朱振霖的第一次创新发明,更不是最后一次成果展示。姨妈家被盗的教训,让他发明了智能防盗系统。门窗一旦非正常打开就会拉响警报,电话通知主人;针对汽车变速器油封难拆卸等问题,他设计研发了一款智能变速器油封安装维修工具。
“小发明、小创造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中的细心观察与实践。”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介绍,集4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一体的纸币消毒点钞机,就是该院学生在赵喜林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温州民间资金雄厚、现金流通量大、金融设备产业集群大等特点研发的,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医院、金融、保险等领域。
宁波市职教中心校乒乓球陪练机械人的发明者余达辉说,他爱打乒乓球但技术不怎么高,找同学陪练没有人愿意,一个人对着墙壁打又无聊。看到学校社团“给我一块芯片,我能创造神奇”的标语后,他就用CAD设计机器人外型,用杠杆、齿轮、摩擦传动制作机械部分,最后通过编制程序实现了这个目标。
“头控鼠标”发明者王奇栋同学则透露,他自己是从“断臂钢琴师”身上找到灵感的。上肢残疾人戴上“头控鼠标”,可以轻松地操作电脑、浏览网页,甚至操控汽车驾驶模拟系统。
由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制作的xd-6型六旋翼自主驾驶无人机则更为“牛气”,既可实现定点航拍、航摄,输电线路巡查等功能,又可抵御六级风力的干扰。
向社会证明职校生不是失败者
拔河机器人、对抗机器人、越障机器人,以及太阳能电灯、无碳小车和多功能机械手等,山东英才学院负责人一边推荐学生创作的作品,一边希望社会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他以来自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后龙头村的郭豪栋为例。这个学生从小就喜欢“捣鼓”家里的录音机、收音机,也因此没少挨父母打骂。学校的江华国老师听闻这名同学的经历后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大加鼓励,夸奖他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在一次汽车检测时,面对一本英文版说明书小郭傻眼了,这件事极大地激励了小郭同学奋发学习英语、数学的热情。现在,他没事就会上网或泡在图书馆里学习电气、机械、数学、外语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针对当下司机夜间会车不主动把远光灯变为近光灯的现象,朱振霖又成功研发了智能变光系统。即两车在会车前180米至150米范围内,就会把汽车远光灯自动切换为近光灯。如今,小郭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立了义乌霖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开始上职校时被人家看不起,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向社会证明职校生不是失败者。”朱振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在“自由王国”里拥有无限可能
永康市防盗门产业发达,该市职教中心校学生创造的防盗门自动焊接机日产能达350扇,相当于过去6个工人、6支焊枪日产能的4倍。浙江欧品工贸有限公司以每台20万元的价格采购了3台。
“小发明、小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院校要成为学生发明创造的‘自由王国’,让孩子拥有无限可能。”宁波市职教中心校长张国方说,英国亚皮丹博物馆引人注目的骨髓图与血液循环图,就是出自一个名叫麦克劳德的学生之手。
据介绍,麦克劳德生性顽皮,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一天,他突然想了解狗的内脏结构,于是和几个朋友把校长的宠物狗偷来,并将其开膛破肚仔细观察。校长发现后非常伤心与恼火。
出人意料的是,校长决定惩罚麦克劳德画一张狗的骨髓结构图和一张血液循环图。后来,麦克劳德成为著名的解剖生理学家,并和他人合作发明了胰岛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来,每次谈起成功的因素时,麦克劳德都会说起当年校长对他的宽容。
“从智商来说,97%的职校生处于常态,只是基础教育教学方法、评价制度不适合这个群体。他们的特长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难以发挥。”浙江教育科学院院长方展画说,小发明、小创造特别适合于动手能力强,善于突发奇想的职校生群体。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小发明、小创造的85%已经转化为企业产品和市场商品。其中,浙江省职校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24项,59项转让给企业共获得541.27万元,为60多家微小企业创造了6094.8万元利润。
“多把尺子衡量职校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说。
本报讯 目前,由贵州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全国首个少数民族技术文化数据库正式上线。该数据库用信息化技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今后,刺绣、蜡染、鼓楼建造、木炭等传统生产生活技术将不会失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多民族聚居,有4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自治州。由苗、侗民族创造和使用的传统生产生活技术,以及表现在这些技术上的独特文化,是少数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据介绍,该数据库是基于多学科的基础数据平台,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叠加少数民族传统生产技术、传统生活技术、传统手工技术和其他技术传承载体等因素,集合了有关少数民族传统技术及活动的各类时间和空间信息,旨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作用,提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研究水平。
春节放假前,几个学生发来微博私信,向笔者“吐槽”:他们准备参加的“宝玉石中级检验员”职业资格证的考证费,像是“坐了飞机一样”,突然从原来的150元涨到300元。学生告诉笔者,他们已经打听过,这个资格证书,通过率高达99%以上,但是含金量却非常低,“几乎没人问津”。他们继而发问,考这样“没有多少用处”的证书,既“白花了家长的血汗钱”,又“白费了自己时间”,能不能不考?
作为老师,笔者对此问题很是“纠结”。因为“双证书”制度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下达的一个“规定动作”,我们已将之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如果同意学生不考,“双证书”率达不到要求,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可能就会影响学生毕业。如果要求学生必须去考,说句良心话,我自己也清楚,这个“证书”确实就是一个“证书”而已,没有多大实际用处,企业也不认可。
据笔者了解,类似问题在很多专业和高职院校很常见。目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已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一窝蜂地实行了“双证书”制度。从设计初衷看,“双证书”的本意是想让高职学生在获取专科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让学生考取至少一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互通。
但是,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一般都集中于民营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老板”从来都是非常务实的,他们关注的是学生是不是很忠诚,“好不好用”,会不会“做事”,有没有“真功夫”。至于有没有那张“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压根儿就不关心。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绝不相信“证书”。
为什么老板们并不看重教育行政部门推崇的“双证书”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职业准入制度尚未很好地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强制力和吸引力。二是目前的“资格证书”本身含金量太低,绝大多数有着浓厚政府背景的职业鉴定机构,并没有开发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质量资格证书,往往很多证书,是逢考、交钱必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据统计,2013届毕业生总体双证书获取率为94.73%,其中,77%专业的双证通过率达100%。如此高的通过率,导致学生有和没有这个证书已经没有多少实质性区别。
既然企业不看重,学生也就缺失了原动力和积极性。但是,学生又迫于要求不得不考。要考就要交钱,而且数目不小,学生因此成了“双证书”制度的买单者,成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唐僧肉”。这个逻辑确实有些怪异:职业技能鉴定站堂而皇之地印发试卷、批发证书、坐收钞票,学校完成了“双证书”率的任务,学生交了钱、获得了一纸没有多少用处的“证书”,因此怨声载道。这一制度设计必然导致出“三不三发”的结果:考试费用不菲,实际用处不大,学生意见不少;鉴定站发证,老师们发虚,学生们发“毛”。
再从双证书设计的本身探究,其实,目前推行的“双证书”,分别来自教育和劳动生产两个系统。教育系统强调人的培养以及专业的设置,知识的教授和技能的习得。劳动生产系统则强调技能的培训以及岗位工种的设置和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任务,不会把一个学生的职业发展局限于某个岗位,而是一个职业岗位群,而职业资格证书仅仅面向知识和技术含量都较低的单一工种。很显然,“工种”的技能要求已经包含于高职教育的整体要求,硬是把两个系统的具有包含关系的要求放在一起,本身就牵强和不妥。
所以,笔者认为,在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准入制度还不够完善的前提下,无论从企业、学校和学生以及设计本身看,教育行政部门推行的双证书制度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都不是从实际出发,以需求为导向,而是“一厢情愿”。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一定要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审视目前的“双证书”制度,力戒为了“双证书”而“双证书”的形式主义,力戒一刀切。
专家学者、产业代表开方问诊
推动民族技艺传承创新
本报讯(记者 曹曦)由国家民委、教育部相关部门等联合主办的全国民族技艺传承创新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日前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举行。来自民族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师、国内开设民族技艺相关专业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和民品民贸企业代表160余人会聚一堂,开方问诊职业院校如何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目前,除了剪纸艺术,少数民族的桦树皮工艺、鱼皮文化工艺、狍皮文化等传承均出现断层危机,文化传承人更是屈指可数。“特别是文化传承人匮乏导致传承出现断层。现在一些职业院校开设了民族技艺相关专业,我们觉得后继有人了。”满族剪纸世家第四代传人傅清泉激动地说。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大师工作室,以模拟公司化方式组织有兴趣学生加盟,学生的成型作品由学校回购,同时与民贸企业签订供销协议,使学生不但靠兴趣创作,也为创造财富而创作,带来高校民族技艺人才和民族手工艺品的“双产出”。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带来的启示
面对着一波又一波不断袭来的“就业难”的冲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有些Hold不住。校方在想方设法致力培养“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而企业也是心急火燎地希望招到“来之能战”的精兵强将,而对于毕业生而言,更是恨不得“踏破铁鞋”找到一个自己喜欢而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对于奔忙在求职道路上的莘莘学子而言,海归、博士、硕士和学士们尚且心里没底,那些职业技术学院里走出来的“技术人才”却似有几分底气,为何?
关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一篇调研报告,让我们有了“眼前一亮”的意外收获。到底是拥有什么样的手段和高招,让这个建校不过13年的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几年如此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能达到90%以上?解剖“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范例——鲁缆模式,让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奥秘。
其实,职业教育道路该往哪个方向走,业内不乏共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但具体到一城、一地、一校,到底又该如何写好这篇文章,确实也是一道必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制宜而破解的难题。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莱芜职院”)在办学实践中积极寻求发展道路,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与企业联合搭建平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具有示范价值和借鉴意义。
综观“鲁缆模式”,架构并不复杂:2011年4月9日,莱芜职院与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简称“鲁缆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具体说来,一是校企双方共同招生招工。莱芜职院和鲁缆公司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和方案,组成招生小组。学生入学前与鲁缆公司签订就业意向,入学后编入“特变电工鲁缆班”,并由鲁缆公司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奖学金。这种“双录取”的方式让考生和家长吃了定心丸,不再为就业担心。二是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特变电工鲁缆班”学生在学期间,由校企双方共商培养事宜,鲁缆公司派出技术骨干到学院任兼职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建设专业。三是校企双方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特变电工鲁缆班”学生毕业前一年到鲁缆公司参加顶岗实习,学院负责制定顶岗实习计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实习内容与实习进度,并为每位学生建立顶岗实习档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学院和公司分别为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由双方共同管理学生。
莱芜职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先进技术、管理制度贯穿整个育人过程,双方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现了学院与企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融合。尤其是通过“鲁缆模式”为典型的具体案例的实践探索,不仅让校方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求“产销对路”,同时也让企业对于所需人才实现了“私人订制”,最重要的是,让广大在校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岗位也早早吃上了“定心丸”,实现了多赢的局面。一是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控制数量,把握需求,毕业生适销对路;三是合作研发,促进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四是校企一体,实现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提升;五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以“鲁缆模式”为代表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在的莱芜职院成功运用与推广,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他地区、学校和企业提出有益的思考:比如如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化、稳定化;如何破解“企业发展危机与合作办学风险”等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实际,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莱芜职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实践给我们带来的一条最重要的启示就在于:只有面向市场、贴近企业,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办学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只有加强校企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找到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一根本宗旨。(新华教育 商亮)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司局长笔谈
深化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葛道凯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经济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改革中进入历史新阶段
就业是检验教育成果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中职毕业生绝大多数在城镇就业,占95.83%。高职毕业生持续发展后劲足,就业对口率逐年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一是突出类型特点,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初步形成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体系;三是聚焦内涵建设,增强专业、课程和教材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四是扩大优质资源,建设1000所中职示范学校和200所高职示范学校引领改革创新;五是服务教育公平,实现90%以上的中职学生免学费就读职业教育;六是推进综合改革,密切中高职衔接,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
继续教育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积极探索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和服务模式,稳步推进开放大学试点建设与广播电大系统整体转型;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开放联盟、大学与企业联盟、城市联盟建设。
二、抓住关键环节,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到新水平
(一)职业教育
一是落实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推进集团化办学,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将开展职业教育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二是在中职阶段,坚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和专业结构,以高质量就业来促进招生。在高职阶段,以突出办学特色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三是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升读本科教育政策,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继续实施重大建设专项;推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全免学费,推动职业院校助学金提标、扩面。
(二)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要把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作为重要任务,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扩大优质资源建设,不断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一是把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落到实处。推进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中职与高职学校、普通本科高校之间的学习成果转换,探索普通高校与继续教育机构之间学习成果转换机制;研究建立国家学习成果框架,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转换试点和试验;搭建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和交流服务平台;依托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广泛开展社区教育。
二是深化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函授、夜大、脱产等)逐步融合,强化网络教育对校内全日制学习的支持服务。推进校外学习中心标准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优质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本报讯(记者 顾雪林)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同日举行。
据了解,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是依托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为支持单位成立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该联盟将于2014年举办首届中国职业教育年会、中国职业教育研讨会、中国二十佳最具投资教育机构评选大赛、中国高校就业力通用白皮书全球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19-8866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