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秦景铎、李抒妹)从“传统培养”到“订单培养”,为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和市场对接度,青县职教中心大力推进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何洋在河北宏光供电器材有限公司工作快一年了。他熟练操控的角钢数控生产线生产的高压单杆横担正在成品下线。何洋现在是这个生产线上的组长,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技术工,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何洋用半年时间就能在公司独当一面。何洋说,其实还没毕业时他们这些“订单班”的同学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了。
这些还是要归功于“校企合作”。像何洋一样,目前在河北宏光供电器材有限公司工作的职教中心订单班毕业生占全体工人的30%。在青县职教中心,从焊接数控到汽车维修,从市场营销到航空售票,订单班对口性强,在校期间理论实践并重,输送到企业后再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培养,大大地集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目前,寻找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成为了企业竞相关注和签约的香饽饽。由此而来,青县职教中心大力开启和企业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破解“技工荒”,甚至将企业车间引进校园,教育教学的同时强化动手技能,真正开启了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良好模式。经过摸索,目前,订单培养模式已成为校企合作的常态。在青县职教中心,“宏光班”、“卓唯班”、“融力班”、“信誉楼班”等订单班成为了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输送基地。职业教育成功向企业“私人定制”、“订单培养”的轨道上转型,帮助广大毕业生完成了走出校门,获得理想工作的高效运转。而校企深度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主编、《中国教育网络》编辑委员会主任、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理事长。
信息化的核心,首先是人的信息化,是人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必然扮演启蒙者的角色。
从2012年全球刮起的MOOC风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甚至颠覆学校知识传播的功能,模糊学校与社会,老师与学生的界限及角色。这一巨变,对学校教育,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多数人,教育不可避免地起着启蒙者的角色,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我们网上报名、注册,提交作业,到网上高考填报志愿,我们就开始了一个信息化的过程,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喜欢或不喜欢。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因为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扮演着基础而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
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高低,最终影响并决定着国民信息化素养的整体水平
记者:您如何看待教育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志民:从小学到中学,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继续教育,教育本身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信息化的核心,首先是人的信息化,是人的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必然扮演启蒙者的角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四化”核心,显然在“信息化”。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设计,各阶段信息技术知识如何衔接,如何考试评估,以及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此类教师的短缺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一作用在中国还有着更特别的意义。一个学生背后有两个家长,甚至6个家长,撬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的信息化。
信息化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渐进形成的过程。因此,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这个内化过程,进而决定着整个国民信息化素质的高低。
回顾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校在新技术研发上的重要作用。因为有了CERNET,中国最早的互联网用户,几乎全部来自高校,目前中国最大的三个互联网企业“BAT”,都直接或间接起源于高校。马化腾当年在大学里接触到互联网,接触到ICQ,进而模仿开发了QQ,让腾讯变成中国互联网的一面旗帜,影响了几亿中国人。百度则直接源起于我们的九五公关项目北大“天网”搜索引擎,百度最早的核心技术团队,几乎都是以天网团队为核心。在淘宝上最早开店的用户,绝大部分来自在校大学生,直接推动了淘宝的壮大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师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把师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
李志民:支撑建设信息化国家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师。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师资培训就成为教育信息化当务之急。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因此,除了专门教育信息化人才外,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其作用主要有二:一是教师把信息化技术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生或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教会学生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学习,并启发他们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深入学习的各个方面(大学习概念,而非限于课堂)。因此,首先要对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全员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只有教师把互联网技术密切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才能全面体现教育信息化。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主要障碍
记者:尽管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成就,但是我们仍然面临一些重大挑战与困难,您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与挑战的?
李志民: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无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
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因为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经费项目的专用性,也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之间竞争的客观存在,在优质资源等共享平台建设上,我们仍将遇到现实困难,对此需要有认识,更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同时,只要应试教育没有根本改变,家长就是功利的,也是我们目前的教育现实。因此,在优质资源的建设上也容易出现学校、政府所支持倡导的素质教育,与家长学生的应试需要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将可能导致优质资源脱离实际需要,或者效率低下。如何实事求是,在面对现实、结合二者需求的基础上,建设符合学校、家长、学生现实需求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让优质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是一个现实而艰难的挑战。
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我国在线教育
记者:MOOC意味着校园围墙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教育会超出现有教育范畴,会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应该如何应对?
李志民:如何结合中国的教育与管理现实,从容应对MOOC风暴,是紧迫的,也是艰难的。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线教育将会产生爆发式增长,对我国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改革的契机。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为国家快速实现软实力的输出,提供了更便捷的战略机会。
我们应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战略竞争高度,人才培养角度,国家文化等软实力输出角度,重视此次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带来的在线教育发展机会。首先打破原来的高校管理模式,组织高水平大学制定大学在线教育发展计划,根据各学校专业所长,投入资金扶持各种在线教育的发展与扩张,抢占全球市场,影响全球。
加快互联网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进程,建设免费的国家教育宽带网络,或为在线教育提供者提供带宽补贴,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网络支撑与保障,为国民提供公平利用在线教育的机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
为应对和适应此次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把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国培”中的专项,同时,列入“高校国培计划”,专门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在最短时期内,快速提高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支撑。
尽快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根据中国实际国情研究制定MOOCs、网络公开课、微课程和讲座等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针对经过认证的教学类资源制定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诚信和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以及各种类学位对课程微证书要求的数量和种类。当然,一定要考虑到与现行学位的等价和衔接平衡等问题,使真正对学习有渴望的人认为这是有价值的学习,社会能够广泛接受网络学习效果。
互联网时代教育将是互为师生的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时代。
这是挑战,但也都是机会!(记者 黄蔚 实习生 黄建华)
【延伸阅读】
“三通两平台”建设进展
制定了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效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首先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现状,规划从顶层设计开始,强调全局设计,特别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获得重大突破,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基本网络与安全保障
2013年12月31日,100G主干网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成并通过验收,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个100G主干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00G主干网。此前,CERNET也已经率先建成全世界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CERNET2,并在全国建成了300多个IPv6校园网。
2013年起,CERNET为“三通两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教育部数据中心节点免费提供10GB~100GB专用接入带宽,并将采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使用IPv6地址实现网络访问服务,并将省部两级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升级为IPv6网络。在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的同时,充分利用我们的“IPv6源地址认证”等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构筑了有效的安全屏障。
一批优质资源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
一批基础性的服务平台出现,包括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清华学堂等MOOC平台先后建成开通,初步覆盖了从基础教育信息到教育应用及教育资源共享等各个领域。
教育电子政务,管理现代化取得突破
1997年开始试点的高考网上录取拉开了教育政务信息化的大幕,截至2013年,每年网上录取大学生已经超过7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应用之一。
伴随着MOOC等在线教育的快速兴起,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也必将逐渐构筑一个终身教育与学习的网络平台,为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完善壮大,写下关键一笔。
京华时报讯(记者李琦)前天,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承办的2014年北京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开幕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特表演赛北京选拔赛,在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开赛,来自北京4所职业学校的45名选手在T台上进行比拼。
据悉,大赛的赛项设计紧密贴合模特行业人才的岗位技能需求,力求充分展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4月11日,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招标课题“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实践研究”开题会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和课题实验基地、实验学校负责人,与来自华南、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一同,探讨以职业教育推进广东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与实现路径。
据了解,该课题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联合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协同研究,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为推进广东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利用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工作,其中,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上,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示范省。目前,全省有高职高专院校79所、在校生76.03万人,其中11所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5所为省示范高职院校;有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745所、在校生228.5万人,其中有63所中职学校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全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和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课题组首席专家黄崴在作开题报告时认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中心,必然是确立新型农民个体和集体主体地位的过程。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主体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在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县级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统筹体制机制是需要切实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推进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培养相适应的人才,需要建立与本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区域文化教育相适应的专业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需要切实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研究》主编高宝立、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黄先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郅庭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等五位专家进行了开题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极强的实践意义,契合当下中国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诉求。做好该课题研究,形成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对我国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能促进职业教育在当中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重要作用。专家们还就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科学开展课题研究、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可转化运用的成果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研讨会现场。 记者 李永杰摄
研讨会现场。 记者 李永杰摄
研讨会现场。 记者 李永杰摄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