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学姐发言

  近期,最重磅的教育新闻无疑是关于“学术型”与“技术型”两种高考的改革方案了。乍一看,改革思路挺好,既能满足不同类别高校选拔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又能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发展成才的规律。但仔细一想,可没这么简单。正如网友各种“拍砖”质疑:两种高考怎么落实?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要改吗?但无论如何,这对于偏爱“动手”的孩子显然不是坏事。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我国各地目前已经对高职和本科院校招生实行分类考试,一是高职单招,由各省组织考试,难度比普通高考低,还有部分院校实行自主招生;二是在普通高考高职录取时科目组合不同,比如高职要求3(语数外)+技术或者只要求3,从概念上讲,已经实行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高考的分开。

  但分类高考改革,并不能解决提前为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以及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

  目前选择职业教育或者普通教育,学生主要看中考和高考分数,大多因分数低,不得已进职业教育。面对这种现实,高考改革的重点应该在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给学校自主办学空间,扩大学生的选择面。集中录取不打破,无论是技术型高考还是学术型高考,都存在根据学生的考分从高到低录取的问题,基础教育还会是应试教育,技术型高考并不能凸显出学生的技能。

  如果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各高校(包括职业教育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要求,自主提出要求报考者参加哪一类社会考试,在申请时要提交哪些成绩,这根本不需要行政部门来为学生分类,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中学学习的课程(包括技职课程),自由选择考试,自由申请学校。如此,分类考试才能起到作用。

  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更重要的价值,是给所有教育、学校平等竞争的空间。

  困惑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职业教育低人一等,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差生才选择的教育”,之所以如此,是中考时,中职放在普高后招生;高考时,高职高专是最后一个录取批次。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系中,职业教育被作为一个层次而不是一个教育类型。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在中考、高考时把一些职业学校纳入提前批实行单招,但总体而言,批次录取的概念存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就难以翻身。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将不再有录取批次的问题,所有的学校都平等竞争,这才是解决职业教育以及职教学生出路的根本所在。

  另外,实行技术型人才高考,并不能解决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问题。缺乏招生自主权,没有办学自主权,这是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课程设置老化,教育教学内容陈旧,师资队伍建设困难,有一些职业院校甚至存在办学空心化的问题。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

  在这次会议上,鲁昕提出,要把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教育,以解决这些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和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将有一批新增的本科院校(目前在二本、三本招生)纳入高职招生范畴,高职单招的数量会进一步扩大。但如果职业教育的地位不提高,这种转型的效果恐难理想,有多少学生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能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技术人才吗?结果会不会是,用一批贴着大学生标签的职教生去填补现在的“用工荒”甚至“民工荒”呢?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向深层次的改革要答案。
—— 一位基层农校校长的困惑



李华 绘

        开栏的话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包括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培训、农民向城市转移等。解决这些问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当前,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我们有必要厘清是哪些因素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其发展需要何种外部政策制度的支持,以及其自身如何转型升级等问题。本期,我们先从一位基层农校校长的困惑谈起,希望能够唤起大家的思考,参与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中。

        ■关林柏

        在我们邢台当地,农村初三毕业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普中、二技工、实在不行去打工,肯定不会去学农。”农业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培养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目前的一个情况是,青年学生不愿意选择农业专业,特别是中职的农业专业。

        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农业高中最多时曾达到过200多所,在2008年时,全省还有15所农业学校,而目前只剩下了3所,其中邯郸的一所马上要被合并,石家庄的那所也很危险,主要原因是招不到学生。从这个情况看来,农业教学的阵地就要消亡。

        河北省每年中招基本在40万人左右,但是真正学农的学生也就4000人,最少的时候只有2000人,而且大多数是对口升学的学生。我们学校这三年招生也是大幅下滑,每年比上年招生人数缩减一半。

        有时候我们也很纳闷,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提出人才强农,但学农的人怎么越来越少了?农民,特别是从业农民,包括返乡的农民工,他们要从事现代农业,要在农村致富奔小康,缺的就是技术。有的农户八分地盖个大棚,一年下来能收入二十来万元钱,而有的农户却只能收入几千元钱;有的农民种果树比别人多赚几倍,因为果子品质好,而且上市时间都是市场价格最高的时候。差别在哪里?就在技术上。

    但技术好的农民却不会把技术告诉别人,这一点只有老师是无私的,因此有的老百姓愿意来农校上学。老百姓在学习过程中会意识到技不如人,所以他的学习态度就是“我要学”,是主动来学习。虽然想学习,可他又离不开他赖以生存的责任田、菜园子、果园子,这一点导致想学的出不来,不想学的我们却要死拽活拉。一到中考,大街上各职业学校给家长发传单,可家长却说:“我们是考大学的,读你这个做什么!”这样就把对象搞错了。

        现在农业学校有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被浪费。我们学校是1964年创办的,几十年来沉淀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教师。农业学校的教师,他们跟农业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服务“三农”就是其职责。我们学校刚建的时候就在村里,当时与其说是一所学校,还不如说是一个咨询委员会,处理村里遇到的各种农事问题。那个时候人们向往学校,上了农业学校就能体面就业,只要进入农校的门,就等于跳进了龙门。1990年时,我们市农校毕业生中任县委书记的就有3个。

        出口旺入口就畅,回头看现在的问题,主要问题还是解决出口的问题。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不够,从业者还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让农业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还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国家政策导向和环境。对农业实行补贴,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成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经验。此外,提高农民素质、培养职业农民,国家一定要下大力气做起来。我们基层学校教师都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农民素质如果不提高,城里人的日子也过不好,特别是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农业学校校长)

          3月28日,咸阳职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近50人赴照金、马栏革命根据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前合影

         在院党委副书记祝北京、秦东强,副院长樊书生、席尚君、曹建平等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照金和马栏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切身感受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

         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个个历久弥新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辈投身革命,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英雄事迹,深刻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大家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观马栏革命纪念馆大型群雕“峥嵘岁月”

马栏革命纪念碑前合影

         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坚定不移地走党的群众路线,为建设“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职强院做出更大的贡献。

 

斥资千万,每年仅培养二三十名学生;学生出行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上课有茶歇,免费提供咖啡茶点、毕业合格即可进入宝马公司工作……这些场景并非贵族学校,这是不久前网络上曝光的湖南一所公立职业院校“宝马班”学生享受的待遇。(3月30日《深圳商报》)

豪华“宝马班”被曝光以后,引发了外界不小的关注与质疑,可实际上,用宝马公司的话说,如果员工自己都没有体验过优质服务,怎么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这不过是他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企业文化,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说到底,也是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品牌价值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他们有为自己未来的员工“高消费”买单的实力,本不需要外界说三道四。

至于有人担心这种“订单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不会就业面狭窄,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我觉得也不是个问题。对汽车行业来说,不管是营销、设计、维修还是其他的工种岗位,虽然各个品牌之间会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相通的,不存在一个人修车只会修宝马,卖车也只会卖宝马的情况。

和一些人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应该看到企业“私人定制”、学校“订单培养”的优势,更应该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多些肯定与鼓励。企业提供资本,学校提供资源,共同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这不但等于是为这些学生开辟了就业的“绿色通道”,而且这种“私人定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必定比一般员工更能够胜任企业的工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缓解目前很多企业都面临的“用工荒”。这实际上是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之举,值得肯定。

如果一定要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的话,就是需要学校做好教育资源在“宝马班”“保时捷班”等“私人定制”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均衡分配,不能过于向“宝马班”学生倾斜而给人一种厚此薄彼的感觉。那样的话,不但有违教育公平的原则,而且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说到底,像“宝马班”这种人才培养的“私人定制”模式,值得国内其他一些职业院校借鉴学习。 

  新华网武汉3月29日电(记者俞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8日首次发布2013年度社会贡献力报告,引起广泛关注。相关专家认为,这一创新之举对建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探寻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带来启示。

  这份社会贡献力年度报告,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社会影响5个方面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经验、办学成果进行报告,展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担当社会责任的高职发展模式。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将专业课程对接产业发展、招生就业对应区域需求、培训鉴定对接企业一线,实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贡献社会。教育部、湖北省有关专家认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年度社会贡献力报告,提出以社会贡献力论英雄的导向,有助于校正社会认识误区,肯定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职业教育自信力和影响力。


教师在药用植物园指导学生识别药用植物。
  引言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下属的公办职业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食品药品行业产学研结合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3年受教育部食品药品行指委委托制定全国中等职教“制药技术专业”国家教学标准。 

  近十年广东省医药健康行业总产值连续高速增长。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组建八年来,准确把握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市场需求,抓住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确立了“依托医药卫生行业,立足广东,辐射全国,培养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医药卫生领域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教学为中心,素质与技能并重”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关键环节为抓手,不断创新,以专业特色引领学校内涵建设全方位发展,朝着建成高质量的医药卫生类全国重点中职学校、品牌学校日夜兼程。

  立足专业优势,构筑行业发展基石

  行业特色鲜明的学校具有熟悉行业、了解行业的优势,能够把握行业发展的需求,集中力量攻关,在支持和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特色基础。

  “广东粮,珠江水,专业建设要紧紧依托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调整,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校长温博栋强调。

  为了凸显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学校明确了以制药类专业为主,同时发展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类的专业设置原则,重点建设优势专业、积极培育急需专业、适度探索新兴专业,紧贴医疗体制改革、食品安全及广东省大力发展生物药品产业、化妆品产业等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组建了制药系、药学系、食品化妆品系、医药工程系、医学护理系五个系,先后开设了以药物制剂、中药、食品药品检验等为龙头的15个专业,形成了具有医药卫生特色的专业体系。

  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带动下,学校专业建设突出重点、特色明显,共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三二分段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中心;学校推行每个系开展“一个重点专业、一门精品课程、一项教科研课题”的三个一工程,鼓励教师积极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形成示范性成果。

  目前,学校5个系15个专业6000在校生,办学规模、专业结构、双师硕士比例等方面在全国医药类学校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强化专业特色,推行校系二级管理

  随着学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年级制)已经力不从心,专业建设难以深入,学生管理难以到位。

  学校自2010年起推行校系二级管理,以专业系为抓手,每个专业系部内有一定的人、财、物管理权,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系主任不仅具有教育教学、科研等行政管理权,而且将管理分解到各系,使专业系成为具有全面职能的教育、教学单位及落实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的部门。各职能科室运用现代化管理考核和评价方法对各系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定期向校党委、校长反馈信息,为校领导掌握情况,调整计划,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二级管理后,不但学生管理更加到位,而且教学管理更加清晰,避免了权责不分、职责不明的现象,晚自修、早读井然有序。每一个系成为一个专业集群,着手实施三个一工程,教学科研循序渐进,使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素质培养得到落实,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还针对后勤服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依次以“后勤服务年”、“学生管理年”、“教学质量年”、“内涵建设年”、“品牌建设年”、“绩效管理年”等作为学年的中心工作,每年治理一个该工作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专业服务行业,多渠道拓展人才培养模式

  秉承“政府牵头、市场导向、龙头带动、校企(院)联姻、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先后与一百多家药品、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营销企业签订协议,广泛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为更好地与企业融合,学校还主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工作委员会、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让校企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工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任教、实训指导、编写教材、顶岗实习指导、教学质量监督评价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在师资、实训设备等方面与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的2+1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参与教学,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工作,促进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要求向“零距离”靠拢,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开放性。

  学校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分阶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例如:2009级的各专业推行了在第二学年学期初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践,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实践大纲,使学生先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加强专业认识,了解技能需求,再回到学校开始专业学习,最后再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方式对锻炼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素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都大有好处。

  另外,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将企业引进学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学校与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合作建成面积约1.17万平方米的“药用植物种植试验基地”,种植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中药植物600余种,为中药专业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实训场所。

  突出专业特色,多渠道拓展人才培养,学生在各级赛场上捷报频传:在2010年全国医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参赛学生获得五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2012年4月,获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2012年6月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参赛的两名学生皆获得个人二等奖。

  学校还积极顺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三真”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投入近3000万,目前已建成了药物制剂、药品食品检验、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药房、中药炮制模拟车间、医护模拟病房等六间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满足各主干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需求。尽力让学校与企业、医院在实操上做到无缝对接,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和社会节约资源和成本。

  深化专业建设,打造以研究生为起点的双师型教研团队

  职业学校没有双师就难以为继。学校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从医药、卫生、食品行业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高级职称的药师、医师、检验师、工程师作为学科带头人;从重点高校录用了一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2名博士)作为教学骨干培养;实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制度,派出多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组织的对口培训,提高了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形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3年学校还承担制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该项目由学科带头人、主任药师、副教授、学校校长温博栋牵头,组织学校制药系主任及双师型名师团队,选拔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组织全国性的调研,高标准完成此次任务,经教育部审核通过,领军全国同类教材开发。目前,学校还承担了制定“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教学标准的任务,多名教师参与了药品食品检验专业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建设。

  目前,学校全部以双师型、研究生的标准配备师资,大部分老师都获得硕士以上的学位,学校不遗余力地为老师们提供各种学习培训、职业提升的机会,还积极创造条件选送老师出国学习,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学校校长温博栋在采访中动情地说:“我们学校的待遇并不高,靠事业留人,因为学校满足了他们想干事业的愿望,我们很多老师是高职称、高学历的科技人才,目前我们的5个系主任都是副高以上职称,他们愿意跟着我一起干,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我从心底感谢他们,我的任务和职责就是要让他们相信学校未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尾声

  教育部提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的要求,同时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温博栋校长说:“我们搞教育必须有自己的思路,我们是职业学校,而且是为医药卫生行业培养人才的职业类学校,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对人才培养更加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还要求学校整体环境处处体现健康、环保的人文理念,所以我们学校必须走高端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近八年来依托行业发展专业,深耕内涵汇集人才,让学校规模翻了近10倍,同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应,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未来将发展成高端职业教育的品牌学校。(文/邓童)


        ■俞仲文

        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五大任务,全面阐述了本届政府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路径、改革的重点,并进行了工作部署。笔者认为,这次会议有众多的看点和期盼,将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看点一:提出要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预示着我国社会将逐渐从学历型社会向能力型社会转型和过渡。
    
        实现这一目标,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需要大的突破。如果说人事分配制度不是有利于崇尚一技之长,而是有利于文凭至上的,那么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就无法营造起来。为何职业技术教育长期缺乏吸引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线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太低,造成了以高学历、高文凭为起点的白领、金领和以一技之长为起点的灰领、蓝领之间收入的巨大差别。过去我国8级技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高,赢得了社会的青睐;澳大利亚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工的工资甚至超出大学教授、副教授的工资,这是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现在年轻人到职业院校来就学多是出于一种无奈,而不是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生活的另外一种选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事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我们期盼着政府能下定决心,在企事业单位中,逐步建立一线工程师、技术人员、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员工的工资总额在人员总经费中占据一定份额的制度,并且所占份额要不断提高。

       看点二:建立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这预示着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升级版的繁重任务。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们工业化进程目前还不完整,没有像日本那样经历一个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完整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只有在上世纪50年代全国上下开展过技术革新、技术改良的群众运动,涌现了千千万万的技术革新能手。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技术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的弱项。今天,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相当大,但在办学思路上长期以来只提技能,不提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外称技术与职业教育)成了瘸腿的教育。建设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在笔者看来,实际上是“技术立国”的另外一种表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加大技术教育的分量,不仅要强化技能训练,而且要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期盼高职院校的领导能以高度的敏感性,进行新一轮的职教理念大讨论,将技术教育落到实处。

        看点三:将培养工程师的目标纳入高职教育的培养规格,预示着高职教育成为了新的工程师的摇篮。

        我国技术人才结构长期呈“橄榄型”,技术领军人才少,面向一线的技术人才更加匮乏。要改变这种状况,使技术人才结构变成“哑铃型”,就要大幅增加技术领军人才和面向一线的技术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主要承担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现场工程师的任务,包括现场技术师、工艺师、设备工程师、品质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为此,必须要统一认识,不能把高职看成是仅仅培养高级技工的地方,或者把培养现场工程师也全看成是本科院校的事情。我们期盼高职院校能通过将培养现场工程师纳入自己不可推卸的重大任务,来摆脱目前简单化、低水平的现状,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直接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贡献率。

        看点四:采取混合所有制方式,消除社会力量向职业教育汇聚的体制障碍,这预示着举办者的成分多元化。

        今后,混合所有制的职业教育机构将逐渐占据主体地位,凡是不利于混合所有制体制的政策、法规、条例以及传统都必须改变。此举也预示着管理者的成分多元化,除资金外,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也可作为分配的依据,从而终结了纯粹按资金分配的时代。此举还预示着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权可以按一定的规则流动或流转,委托管理将成为扩大优质职教资源、培育特色职教资源、解决问题职教资源的有效途径。社会也将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托管团队。

        要实现上述功能,国家的院校设置和评估政策必须松绑——政府必须从善于管理单一所有制职教机构转变成善于管理多种所有制职教机构;政府分配资源的方式必须改变,从调拨转为各种所有制职教机构以同等的地位、同样的权利,按同样的标准去同台竞争;政府和社会享用职教成果的方式必须改变,从无偿使用转为购买服务。

        教育是把金钥匙,职业教育是把万能的金钥匙。在本届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将再次获得高速而稳健的发展,我国的人民将从职业教育中获得与普通教育同样的发展预期。

        (作者系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虞国庆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强音,并且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首要内容来规划和部署,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创新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江西省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教育投入大幅增长,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顺利展开。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注入的活力。实践证明,改革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步子就有多快;创新的能量有多大,发展的动力就有多强。教育改革,引领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改革创新,又为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没有改革的领先,就没有教育发展的春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是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的需要,也是为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的必然要求,是在历史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教育工作要紧紧服从和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全省教育系统要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部署、大局下行动,高举改革大旗,突出综合改革,以改革起步,以改革开局,以改革推进,把改革创新贯彻教育事业发展的全过程,着力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

        第一,着力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立德树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最新概括,揭示了什么是教育、怎样发展教育的科学本质,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尽力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第二,着力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面。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非常强烈,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检验标准,努力提供均等化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势必会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就江西而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农村教育仍很薄弱,学前教育是个短板,城区学校择校矛盾仍较突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根本措施在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这既是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公平的更高层次要求。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第三,着力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注重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改进教育发展方式。当前,江西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产业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发展要升级,教育、人才是关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息息相关,教育结构的优化对于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作用尤为突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对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立足省情教情,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定位,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积极作用,作出积极贡献。

        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开好局、起好头、迈好步,必须找准突破点,牵住“牛鼻子”。为此,我们将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积极推进,谋求突破。围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重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进一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全省统考办法,研究制定《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实施办法》;围绕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我们正在抓紧制定《江西省推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促进校长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围绕改革教育管理方式,我们将积极推进管办评分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简政放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强化教育督导,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开展评估,逐步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格局。当务之急、首要一着,就是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当年恢复高考制度一样,《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方案,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确保考试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江西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的新阶段,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切美好的愿景都要靠努力奋斗来实现。全省教育系统将切实凝聚共识,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真抓实干,打破思想观念的障碍,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在真抓实干中推进教育公平,在真抓实干中提高教育质量,在真抓实干中激发办学活力,多措并举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借鉴了包括英、澳、德等国家在内的职业教育模式。图/CFP


2013年8月19日《新京报》教育周刊报道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现代职教体系国外
  不管是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还是德国的双元制,以及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历资格制定了国际通用标准的澳大利亚,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与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也借鉴了包括英、澳、德等国家在内的职业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
  提供不同教育类别间的衔接
  ●徐佩仪,澳大利亚使馆教育领事
  我们也关注到了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两种高考模式改革方案,这一新的模式与澳洲的教育体系很类似。
  澳大利亚为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VET)学历资格制定了国际通用的标准。完善的全国性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学生提供统一完整的培训,不但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下基础,也帮助他们顺利步入职场。
  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涵盖了4种国家认可的学历资格,包括了10个层次,衔接起了全国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颁发12年级高中毕业证书的高中教育。获得12年级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可以选择直接进入澳大利亚大学、其他高等教育院校或职教学院继续深造。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院校专注于培养特定行业或产业所需的技能,或为学生升读高等教育课程打下基础。这些院校提供的课程包括不同级别的证书课程(半年至一年期的一、二、三和四级证书)、专科文凭课程(一至两年)以及高级专科文凭课程(两至三年)。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涵盖众多行业,从创意产业到生物医学、从旅游到矿业等,都开设了很好的配套课程。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于2011年成立新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监管机构,以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目前有超过120万学生就读于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支持并提供不同教育类别间的衔接,例如职教学院广泛的专业课程,不但为学生提供一技之长,学生毕业之后也可以到大学继续学习相关课程并完成大学学位,大学毕业生也可以进入职教学院再学习。在澳大利亚本土,无论是职教院校颁发的证书还是高级专科文凭,均得到各行业、雇主及大学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职教院校与各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通过与大学的协议,获得了学历资格的认可,在升读相关大学学位时获得了学分减免或特定科目的免修。
  以某位对电工感兴趣的澳大利亚学生为例,当他读10年级时(相当于中国的高一),他就读的中学会提供跟职业相关的一系列课程供其选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是否符合自身的兴趣和未来发展,而学生所学的职业课程也能获得相应的证书。在澳洲的高中阶段,学生通常每学期需要选4-5门课,最多选6门,这位学生就可以选英语、数学、化学、生物、电工。如果他发现电工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想再继续11、12年级的学习,那么他可以选择在10年级后进入职业教育与培训院校。而未来如果他希望进入相关大学获得学位时,他在职业院校的学习经历也能获得学分减免。

  ●英国
  “现代学徒制”是职教代表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在英国政府的财政支持与监管下,通过一系列的公共、个人以及非营利机构运作。在公立职业学院之外,还有超过1000家独立培训企业以及非营利机构,通过与众多不同类型与规模的企业合作,为学员提供在职培训课程。
  每年,英国用于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费用超过600亿英镑(约合6000亿人民币)。那些未能通过学校学习取得足够的就业资格的年轻人,有权参加由政府资助的免费技能培训课程。
  英国的职业教育以模块组合,工学结合为课程设计主线,把“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当作教学指导原则。
  对希望走职业教育路径的英国学生而言,普通中学毕业后,便可考虑选择职业院校。课程,实践机会以及就业机会等,都会因专业不同而各有区别。需要强调的是,英国的职业文凭与职业院校分离,学校没有颁证权力,证书和标准会由专门的机关设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则依据既定标准而设。总体而言,学生毕业后就业率很高。
  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成熟,在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其中包括其工学结合为主导的课程设置模式,先进的质量保障评估体系及现代学徒制等等。其中“现代学徒制”是英国职业教育的代表。中国教育部在借鉴国际经验中,特别希望引入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2011年7月中国教育部与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签署《中英职业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快推动建立中英现代职业教育合作对话机制。
  我们在中国同教育部、人社部、地方政府部门与专业机构进行全面合作,期待通过以上的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地位,指引中英职教行业走向国际化,同时培养青年人的创业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机会。

  ■ 链接

  ●德国
  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改革重点是加强学生的早期职业指导。具体来说,这一措施将为青年学生提供两周的时间,接受公司内的职业培训,使其积累三个职业工作车间的实践经验。完成学习后授予学生相应的证书,此证书可以作为公司决定给予其内部培训位置的依据。
  此外,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时跟进”极为迅速。例如,伴随世界范围内恐怖活动的增多,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里增加了与安全保卫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内容;根据联合国哥本哈根会议的精神,重视与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相关的专业或课程。

  ●韩国
  实现职业教育创新性
  把实现职业教育创新性作为关注重点,并提出要将单一性的升学渠道多元化,改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加大与反映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标准的衔接,提高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应性。

  ●法国
  工学交替式教学
  1999年政府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宪章》,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全国职业教育与经济领域对话机制、加强工学交替式教学、加强教师培训等。
  (资料来源: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网站)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   

         3月29日,由咸阳职院承办的2014年度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咸阳考区咸阳职院考点的各项工作圆满结束。来自全市的3500余名考生参加了此次考试。

         为确保本次考试顺利进行,学院提前召开工作会议,对考试组织、考务管理、考点设置、考场布置、监考安排、安保执勤等工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部署。学院正门设置了考场标志和平面分布示意图,超越广场和各考区标识了考场导示标牌、横幅,考务组、设备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护组等考务人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井然有序。

         据了解,今年咸阳考区安排在咸阳职院一个考点。共有142个考场。其中单一考场137个,混合考场5个。

        新闻背景: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将把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据了解,教育部去年牵头组建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目前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张健

        当前,我国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关键点,但是在如何发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上,争论较大。教育部提出,新办本科高校应向应用型本科发展,改变新办本科高校遵循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老路,实现新办本科高校向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而在现有高职院校中广受支持的观点是,部分高水平专科高职院校可率先升格成为本科高职院校,延续专科高职院校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质优势,通过提升办学学历层次,实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由于担心引发专科高职升格潮,教育部并未对此观点给予积极回应。

        本科高职内涵未有明确界定

        从以上两条路径不难看出,发展本科高职着眼点是在办学的层次上达到本科,而对本科高职本身的内涵并不明确,目前也尚未有本科高职的明确界定。

        笔者认为,将应用型本科作为接续专科高职的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甚至将专业硕士接到应用型本科上面成为接续本科高职的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不免牵强附会。

        目前,发展本科高职首要的问题是要厘清本科高职的内涵界定,据此寻找发展本科高职的合理路径。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本科高职应该既是本科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本科高职一定存在于本科高校之中,问题是哪一类本科高校或哪一类本科专业可以被认为是职业教育。

        应用型本科不全属于职业教育

        看一类教育是否属于职业教育,取决于其人才培养定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职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培养的人才在生产、服务一线具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这也是职业教育成为一类教育的衡量标志,它应具备四个要素,即培养的人才:一是面向生产、服务一线,二是具有明确的工作岗位,三是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四是从事技术技能工作。

        按照这样的理解,学术型、工程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尽管也要从事某种职业,但其工作的领域比较宽泛,不符合上述要素,因此,学术型、工程型高等教育并不可理解为职业教育。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来观察应用型本科是否可归属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类型总体上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种,分别由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教育培养,后三类人才为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人才由高等教育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实际上包括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其中的技术应用型本科属于职业教育。学术界将技术应用型本科称为技术本科。

        技术本科课改要突出技术实践

        技术应用型本科其实在我国高等学校大量存在,特别是新办本科高校主要进行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即使老牌学术型高等学校也有很多技术应用型专业,专业名称一般为××技术。

        目前,我国技术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一般开设专业学科课程、技术学科课程、技术实践课程(包括技术创新训练、毕业设计等),其中学术型教育的学科教学比重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比较薄弱。因此,培养的人才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术学科知识比较系统全面,但是技术实践能力和技能比较欠缺。技术实践能力是应用技术学科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技能是对技术问题的诊断和判断,以及一定的动手能力(区别于中职的生产性操作技能)。

        为此,技术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要进行改革,实行专业学科课程、技术学科课程、技术实践课程(培养应用能力)、技能实训课程(培养动手能力)。要突出后三类课程,并要重点突出技术实践课程,加强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实战训练,还要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技术师的培养应顺势高移
    
        生产企业需要将产品设计或图纸转变成实际产品。产品设计是工程型或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工作任务,这类人才一般由本科及以上层次工程教育培养;而将产品生产出来则是操作性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这类人才由职业教育培养,包括专科高职和中等职业教育,就业需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将设计图纸向生产转变还需要一类中间人才,这类人才负责产品生产的技术工艺和流程管理,承担产品设计与产品生产之间的桥梁作用,被称为技术型人才,即生产或工作现场的技术工程师或技术师,这类人才由技术教育培养,按技术职务进行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类人才培养已由过去的中等技术教育(中专)提升至本科层次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当然,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有工作交集,界限并非截然分开,工程与技术融合成为工程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或称工程技术人才。这类人才我们国家目前非常紧缺,从人才需求的角度,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大力发展。

        新办本科要向技术应用型转型

        从上述技术工程师的职责可以看到,这类人才在生产一线,具有明确的工作岗位(设计与生产之间的技术工艺与生产流程管理岗位),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技术工艺与生产流程管理),从事技术技能工作,从这个观点理解,上述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工程师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可理解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当然,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并不是都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技术工程师,如果其课程体系涉及更多先进技术,进行更强技术创新训练,培养的人才能从事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创造,具有更宽泛的工作领域,而且往往是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今后向发明家发展,这类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则不能被理解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为创新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这类人才我们国家目前更加紧缺,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来加快培养,改变我国长期处于技术模仿和产品仿制、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大力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新办本科高校应更多地承担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特别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工程师。新办本科高校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向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与老牌本科高校形成差别化发展,成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而老牌本科高校的技术应用型专业则凭借其高强技术水平和师资优势,主要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样,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框架下,通过厘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层面教育类型,明确发展本科层次直至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使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向更加清晰,同时,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结构,以需求为导向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处长)

  3月25日上午,郑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几年全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进一步分析了全市职成教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职成教工作。


  自2008年省政府实施职教攻坚战略以来,郑州市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该市以办人民满意和发展需要的教育为目标,以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为主线,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郑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郑州市将突出职业教育的超前发展、统筹发展、内涵发展、集团发展;推动资源整合、产教融合,坚持分类指导、培育龙头、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建构立足经济、面向社会、服务行业,龙头院校示范引领、特色院校合理布局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


  针对今后一阶段我市的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八点要求:一是理清思路,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促进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质量提高转变;促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主要依靠政府及教育部门,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推进转变。二是明确定位,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进程。根据郑州市地方经济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的发展程度、不同行业岗位职业群的具体要求来定位,抓住职教园区建设有利机遇,在办学定位、发展方向、学校规模等方面重新谋划,逐步形成中高职相衔接,规模化、集团化办学的良好局面。三是多角度、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推进集团化办学。四是加快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确立专业建设的突出地位,结合自身办学条件,通过重组与整合,集中力量办好1-2个专业集群,以职业标准为基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形成适应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课程建设机制。五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着力职普融合、协调发展,做好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推进生均财政拨款预算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品质。要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率,重视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改进考试考核方法;七是优化结构,加强队伍建设。成立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中心,研究部署职业学校队伍建设问题;八是树立郑州社区教育的品牌。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发展需要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搭建学习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全体市民和各类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

    与职业教育打交道一辈子,一组调研数据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研究员印象深刻。

    在这组针对石油化工行业186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证调查中,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结果是:专业知识满意度为80%,胜任能力达到60%,而对企业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以及企业文化的认知满意度仅为20%~40%。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成果发布会上,课题负责人余祖光援引这组数据,呼吁职业教育亟待补上“产业文化这一课”。

    食品不安全、农产品污染、设备人身事故……近年来,严重的产品质量、交通安全、商业诚信事件频频爆发,成为时代之殇,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余祖光看来,这些本不该发生的问题背后都不同程度折射出技能人才产业文化教育缺失的痼疾。

    余祖光披露的一项统计可以为此写下注脚:中职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发生的各种生产和安全事故80%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足、安全意识淡薄等引起,工作技能水平不够只占很少的比例。

    所谓产业文化,余祖光解释,主要包括先进企业文化、先进行业文化、劳动者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和舆论环境。

    “不知道行业历史和传承,就没有行业荣誉感,就不知道尊重行业,就不会爱这个行业。”余祖光对于这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一针见血。

    自力更生的航空航天文化、艰苦奋斗的大庆石油文化、敬业爱岗讲奉献劳模文化、享誉世界的中国海尔文化、领跑国企青岛港企业文化……发布会上,余祖光一一历数我国产业文化的传统骄傲。

    以我国医学文化为例,前卫生部长陈竺也曾作过概括:一是传统医学“大医精诚”理念;二是西方医学的人文精神;三是长期以来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

    “无论从社会转型还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角度,实现劳动者的现代化,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很有必要补上产业文化这一课。”余祖光说。

    在长达3年多的课题研究中,余祖光课题组成员的足迹遍及270所院校和300家行业企业。

    结合大样本的调查,课题组发现,在青年技能人才产业文化素养缺失背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产业文化先天文化基因薄弱;另一方面,后天发展不够,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都有所欠缺。

    调查显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及低收入家庭,成长环境中,外出感受现代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机会较少。因此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对行业企业文化、企业英雄、名企发展史等知之甚少,虽有勤劳朴实孝道等优良品德的传承,但对现代企业中尊重劳动、遵纪守法、诚信守时、团队合作等意识淡薄。

    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仍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重,在专业目标定位、课程教材、质量评价等方面也都以满足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忽视学生现代产业文化素养的培养。学校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但文化软实力不足,企业关注的员工工作认知、责任承担、团队协作、努力上进、革新创造等素质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景。

    “生涯社会化和专业社会化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职业发展的两道坎。”余祖光课题团队对此逐步形成了深刻的解读:我国正面临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转型期,青年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进入城市和现代产业,要跨越多重文化门槛,一旦无法跨越,就会造成精神失落、行为失范。

    如何补上产业文化这一课?余祖光认为,破题的核心是把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的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并最终落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培养上。

    作为课题组的重点成果,余祖光在发布会上系统地开出六大“药方”,提出让产业文化育人进入战略决策层面、进入校企合作制度、进入职业教育标准、进入课程教学过程、进入学校文化建设、进入职业教育科研的建议。

 据《海峡都市报》10月23日报道,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消息,该省2014年高职入学考试自10月23~28日接受报名。至此,福建省成为全国率先实施本专科分类考试的试点省份。

作为积极探索本专科分类考试以及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一项重要举措,福建省的此番新政将高职招生的报考对象范围扩大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应届、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以及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对外省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也不设置其他限考条件。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示:国家将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高职招生的权力逐步下放。3年来,为了贯彻《纲要》精神,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没有停止对高考制度改革所做的探索。

 然而,综观目前经由媒体披露的各地高考改革信息“碎片”,笔者却总觉得许多改革方案未能真正体现高考甄选人才的宗旨,不仅对基础教育的正确导向普遍显得不够,甚至还有误导之嫌。以福建省推出的“分类高考”为例,这一新政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卷考试。报考清华、北大的学生与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再使用同一张试卷;二是分时考试。报考本科和报考高职的学生不在同一个时间段参加考试。

 显然,从实践层面看,这一改革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其弊端和负面影响将会直接制约改革宗旨的实现,甚至还有把高考引向混乱的隐患。不难想象,一年组织两次高考,必然会使社会资源成本大幅提升,造成巨大浪费;而“未被录取者可按有关规定于2014年4月申请普通高考补报名,然后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规定,则为报名后因不愿读高职而故意“考砸”、考上高职却不想就读的考生留下了随意“重考”的机会,这不仅使高职招生的效果和严肃性打了折扣,而且也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应试负担,还重复占用了考试资源,最终与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背道而驰。

 尤为严重的是,人为分类、故意分批,难免有歧视高职教育之嫌—会在有意无意中形成政策层面的歧视,让人觉得高职比本科低人一等,高职是不得而已才会选择的教育,高职是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在福建省的高职招考方案中,有“参加高职招考,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当年普通高考和录取”和“成绩公布后,考生凭本人账号和密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本人成绩,成绩不对外公布,不接受查卷”的条款,虽然意在强调考试的严肃性,但却在无形中传递着“诱导”和“强迫”的信息,让人感觉这一政策是政府在帮高职院校网罗生源,助其摆脱“生源危机”,这极易引发考生和家长对高职招考甚至高职教育的本能反感。

 目前,社会人事制度中的学历歧视导致人们普遍“追本轻职”,使得高职从一种类型的教育变成低一个层次的教育,由生源质量、育人质量到就业质量的恶性循环,贬损了高职声誉,加剧了高职招生困难。为了帮助高职院校度过生源危机,许多省市尝试了“中职对口单招”、“高职提前招生”、“注册入学”、“奖励入学”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高职招生模式,但都无一例外地逐步走向萧条,个中原因发人深省。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高校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有着本质区别,不仅培养方式不同,而且生源也应当有所侧重,以让合适的学生接受合适的教育,在合适的道路上充分成长顺利成才。所以,高职招考改革必须走出自降“门槛”、“救市”高职的误区,摒弃“分批分等”思维,而要通过科学的高考政策引导具有较好专业潜质的考生主动选择高职教育,而不是咬牙切齿地要求考生考了高职就不能“反悔”。

 “选对人”,应当成为高职招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制度设计层面,《纲要》规定的“分类考试”原则不能改变,但未必非要“分批”、“分卷”考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考题结构,来增强高考试卷的多重选才功能,使得所有考生能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份试卷进行统一高考。在同一份试卷中,不妨设计不同类型的A、B两种考题,A类考题着眼于选拔适合就读学术研究型高校的学生,而B类考题则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潜质、职业理想。规定所有考生同时完成所有考题,但每个考生的高考成绩则按AB两类实行“分类”计算、汇总、公布,以为学生选择报考研究型高校或高职院校提供科学参考。这一制度不仅避免了多次高考带来的若干弊端,尊重了学生的求学意愿,体现了以人为本,而且还能有效引导社会正视职教、重视职教,堪称一举多得。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巡礼





学院代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部门
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



    学院与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仪式



    德国专家指导学生实训



    尚德修能,知行合一



    学院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创建于1960年的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仅有的一所全面对接新兴战略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职院校,培养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设有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7个专业,构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专业为主体,财经大类与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建有60多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和宝钢集团等1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是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上海仪电控股人才培养基地,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委员单位、全国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职教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连续14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荣获“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荣誉称号。

        学院2010年12月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紧抓机遇,开拓奋进,学院的人才培养主动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对接,自觉服务于上海市“四个中心”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及校企合作制度为突破口,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建设全国一流高职名校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搭建政行企校“四方融合”平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保障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是困惑每所职业院校的难题。骨干校建设以来学院主要从推动政府改革办学体制等方面入手,主动工作,创新学院办学体制机制,使学院的校企合作有了长效保障。同时,着力深化院内人事分配、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

        1.创新管理体制,实现行业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学院原隶属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属行业办学,在办学经费方面存在着国企利润不能转移投入的鸿沟。为突破这一瓶颈制约,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助力学院发展,学院积极探索,主动承接了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政府促进高职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课题研究,探索推动了上海市行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转变和政策支持。2013年8月22日,上海市正式发文将学院划转至教育部门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学院多年的办学投入、政策扶持、经费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划转同时,为继续保持学院行业办学优势、职业教育特色,上海市教育部门与仪电控股联合签署《共建协议》,明确了共建目标、共建内容和共建机制等核心内容;学院与仪电控股又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两个协议犹如确保学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两根支柱,在原来天然纽带的关系中,添加了互惠互利契约关系,使学院的校企合作有了长效保障。

        2.成立学院理事会,深化行企校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捕捉行业企业信息和技术发展趋势,活化学院内部办学机制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学院成立理事会,在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等办学重大事项上拥有决策权。理事会由企业家、行业技术专家、行业主管领导、高职教育专家和学院主要领导组成,下设企业家顾问委员会等。另设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

        学院推动各系部组建了众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系部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事宜进行建设指导,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局面。电子工程系与企业在校园共建电子智能工业中心,通信与信息工程系与大唐电信、华为公司、中兴通信等十几家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联盟,计算机应用系与企业共建“学生创新工作室”等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共享共赢局面,企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模式在学院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多样化发展。

        3.做大做强做优职教集团,全面开展校企、校协、校际合作

        在上海市教育部门支持下,学院于2008年组建的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为校企、校协、校际搭建了深度合作的平台,2010年国家骨干校建设以来,学院对职教集团确定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战略,不断聚集集团内的优质资源,发挥集团规模效应,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等众多领域深入开展校企、校协、校际合作,骨干校建设期间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9家增加到61家,其中企业由18家增加到31家,行业协会由5家增加到6家,职业院校由16所增加到24所。

        4.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校企合作落实到位

        推动建立了与仪电控股系统的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藉此平台与行业共同构建“四大合作机制”,建立了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建立了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完善了实践基地共建机制、完善了学生培养就业机制,由此保障了校企互聘互派,挖掘了技术服务潜能,提高了实践基地育人能级,拓展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确保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稳定长效运行。“骨干校”建设三年来,企业兼职教师数量递增29%,技术服务项目数量递增4150%,企业实践教师数量递增412%,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递增13%。

        5.改革创新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动态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骨干校期间,学校着力改革创新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按照“适时完善制度、科学规划流程、细化实施方案、严格实施过程”的原则,修订完善了教育教学、师队建设、行政管理、科研服务和人事分配等制度共计413项,增长161%。

        ⑴全面完善人事分配管理机制

        学院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实现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了分类培养培训制度、分层分级岗位聘任制度、分层分级全员考核评价制度、多元化绩效模块分配制度。管理机制的改革,极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学院内涵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三年来,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数量递增34%,技术服务项目收益递增1622%,教师参与教改比例递增200%,市级质量工程成效递增340%。

        ⑵构建专业建设动态响应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联席会议、行业领军人物沙龙、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等途径,动态创建信息共享平台,从中了解行业发展态势,获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最新信息,为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等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构建专业建设动态响应机制,使学院的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并参与到仪电控股的战略规划与决策,使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发展方向更加适应上海转型发展的要求。

        ⑶创新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在教学管理方面改革教师、学生评价机制,在教师中推行两个“置换”,即教师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工作量以及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的工作量经论证通过后,均可折算成相应教学工作量。在大学生评价机制改革中,针对学生增设职业拓展可选模块课程,实施各类技能大赛和技术开发项目与对应专业课程学分兑换,规定大赛获奖等级与对应课程成绩兑换等。二是创新校企合作工作机制聚合力。学院将涉及校企合作的就业办、职教集团秘书处与校企合作办合署,统筹牵头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协调组织推动,各教学系部具体负责,创造性地加以落实。财务处、设备处、院办等部门分工配合,共同参与给予保障支撑。同时,学院层面出研究政策,出台措施,在宏观战略层面上根据企业需要及时做出动态适应,推动校企合作管理工作创新。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植根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学院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模式,着力实施“教师培养工程”,以国际化视野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植根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构建全新育人模式

        三年来,学院不断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系部结合实际,大力探索创新实践,以任务引领和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开发实训设备、编写校本教材、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形成了“工学交替、循序递进”的板块式人才培养模式、通信技术专业形成了“校企联动,工学融合”全程订单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形成了“全程项目、多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学院在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大赛连续三年获奖,2013年获得大赛一等奖。三年来,学院新增市级精品课程9门,新增校企合作开发教材65部,新建校外实习基地30家,新、改、扩建实验实训场地面积11604平方米。

        2.创新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蛛网”运行模式

        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中,创新性地实施了“蜘蛛布网”运行模式,布置了企业技术发展的信息源点与人才培养过程信息,以形成一张涵盖较为全面的信息网络,当信息源点有新的动向和信息,信息源即可反馈至学院,经过甄别、筛选、判断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学院教务处及相关专业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教学上的相应反应,反馈至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实现动态适应。

        3.实施“教师培养工程”,让教师成为闪亮的那颗星

        为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学院着力实施“教师培养工程”,搭建教师职业发展健康成长“骨架”,改革构建了赴企业实践锻炼、国内外考察培训、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技师及以上证书培训、兼职教师聘请等六维教师综合培养评价体系,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导航、骨干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主体、专兼教师相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双师素质达91%,企业兼职教师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52%。学院共承担国家教育部门等省部级及以上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0项,出版专著2部,在教育核心期刊发表职教研究类论文20余篇,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1项、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学改革实验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4.推动内涵发展与国际接轨,着力提升文化品质

        骨干校建设以来,学院以国际水平的跨国人才的标准为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开发中体现国际化发展趋势,引进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国际标准全面对接。学院借助从1985年就引入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将其结合融入到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去。目前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4.8%,深化了已有的2个中外合作关系,新增了3个中外合作院校,引入了3张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承担完成了5个教育部门下达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任务。以国际化视野加强内涵建设,改善提升了人才的文化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国际化竞争力。

以“六个一”工程为平台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学院始终把学生潜能的激发、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特色突显。

        1.素质为本,目标导向,全方位打造学生成就职业理想的立体平台

        走进学院,总会被校园里青春活力的风景吸引:入学教育,学生认真聆听来自企业生产一线和国外特聘专家的专业特色解读和职业发展建议;实训室里,在仿真的企业生产车间,学生开展实训实践,或备战各类技能竞赛;课余活动,富有专业特色的职业类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走出校园,学生在知名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操、练技修能;融入社会,他们在城乡开展各类社会调研;走出国门,学生们赴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游学,研习国际前沿技能,拓展国际视野……

        这一道道风景,都源于学院从2011年推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六个一”工程。“六个一”即指导学生实施一项职业目标行动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指导教师队伍、每年举办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一系列职业理念教育活动、打造一种真实的企业车间生产场景、新建一批学生职业社团。“六个一”工程结合高职特征、学院特色和学生特点,紧扣学生专业、职业和就业,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三年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会做人、会做事、会共处”、技能与教养兼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引领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学院还出台了《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实施办法》、《专业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学生社团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为“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自2010年至今,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角逐中,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同时,在其他各类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以上成绩总计70余项。

        2.特色凸显,社会声誉和认可度高

        通过三年建设,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工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认可度。学院招生规模在上海市高职高专类院校中持续三年高居首位,学院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2011年97.85%、2012年98.39%、2013年98.10%,专业对口率8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达99.63%,学生对母校的满意率97.82%,形成了“招生就业两旺”的局面。学院品牌效应逐步增强。学生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层次明显提高,全球500强企业纷纷青睐学院毕业生,特别是在沪的500强企业全都把学院纳入他们招揽人才的重地,例如,斯伦贝谢油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联想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大众汽车有限公司、CAXA公司(中国最大的数控专业软件制造商之一)、ABB工程有限公司(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等大型企业纷纷录用学院毕业生。学院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学院进行专题报道。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办学品牌和辐射效应显著增强

        学院建立了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中西部紧密互动的合作机制,汇聚协调、分享利用各类资源,专业服务产业,产业促进专业,互利共赢。通过三年建设,成为仪电控股(INESA)人力资源培育基地、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服务基地、中西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1.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挥人才优势,助力经济发展

        学院聚焦上海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加强了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三大专业的建设,为了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重点发展含民用航空制造业(大飞机项目),学院开设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为满足社会需求,学院积极开展高技能、新技术培训、职工上岗培训、农民工培训、技能鉴定等近27055人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动服务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发展需求,积极响应仪电发展新战略,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专业。三年来共计为仪电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为企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融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与所在地上海市奉贤区重点企业如三一重工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院利用中德合作的特色,多次参与招商引资,成为了地方人才优势的名片。

        2.发挥专家智囊作用,促进区域、行业发展

        学院在校区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专家智囊的作用。与奉贤区政府开展产教联合,积极参与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公益性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审议,成为奉城镇工业园智囊团成员。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为仪电及其他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发展前沿动态。

        3.强化技术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学院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形成了以新技术开发为主的特色技术开发团队6个,建成了9个学生创新工作室,三年来,与3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80余项技术开发项目,新增11项实用新型专利,为相关企业创造近5000万产值。

        4.搭建中德合作交流平台,辐射带动西部职教

        学院在探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土化的过程中,还努力为国家、为西部服务,致力于将这一模式推广到西部省份,帮助西部省份职业学校建立并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体系。学院建成开放式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训中心,面向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院(校)长、教学管理人员、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三年内面向云南、贵州、西藏等西部地区完成了1286人次的师资培训。在教育部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西部对口支援,探索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模式,重点支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工作,通过来沪研修、当地培训、出国研修、挂职学习等方式开展沪、滇、德和沪、黔、德合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立足于高职教育的最前沿,以国家骨干高职建设为契机,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卜玉辉)

    新华社巴黎3月27日电(记者 应强 魏建华)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地时间上午10时40分许,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的陪同下步入演讲大厅,全场起立欢迎。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演讲。

    习近平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表示赞赏。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习近平表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习近平最后表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彭丽媛、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出席。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深入推进和东丽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被征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就业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加。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就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而提高就业能力,关键要靠培训。与直接给予补贴、岗位相比,培训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根本性举措。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促和谐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几年来,东丽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培训许多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与新形势的契合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改进,现将调研情况及一些分析思考综述如下。

  东丽区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就业情况

  据统计,本区现有户籍人口34.69万人,劳动年龄段(男16—60岁,女16-50岁)人口为17.25万人,其中农村户籍劳动力11.86万人,占全区劳动力总人口的68.75%。

  从总体看,东丽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少。全区有83.4%的适龄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仅占6.6%。经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后取得相应技术等级的职工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28%,其中培训中级工仅437人,经培训取得高级技工资格的更是仅有6名。

  从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农业就业。城市化建设使得我区农业由过去一家一户的粗放型农业,变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园吸纳农民就业,让部分农民由靠农业生产性收入转变为工资性收入的农业产业工人。农业就业人群绝大多数是“4050”人员。农业就业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民的流动性,工作时间呈季节性,比较灵活,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如大棚蔬菜、瓜果种植季节工。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半工半农兼业就业。农村劳动力中约15%的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半工半农的兼业,他们有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的没有固定工作岗位,部分时间从事农业生产,部分时间从事非农生产,包括绿化工等社会公益岗位、企业及其它临时工等。

  工业就业。这是我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按就业地域划分有区内就业和区外就业两种。这类农村劳动力一是在就近工业产业园区企业和村镇企业就业为主,比重达60%以上,主要是20-40岁的劳动力。一般在电子、服装、机械加工及化工企业工作,从事简单操作;二是区外就业,主要是在占地的市级功能区企业和相邻区县企业就业,少部分人员在外省市或出国就业。工作相对稳定,有固定工资收入。

  服务业就业。服务业岗位正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如保安、保洁、营业员、服务员、公益性岗位等。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16至60岁的农村劳动力中,实现非农就业(指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有固定工资性收入的群体)的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5.87%;农业就业的约占总劳力的5.08%;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即没有固定工作、兼业的农民)的约占总劳力的8.86%;属于未就业状态的约占10.19%。

  农村劳动力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及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叠加,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特别是存在高素质劳动者供不应求、低素质劳动者供大于求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急需高级蓝领,如高级磨工、钳工、铣工等,但目前求职人员中具有这些专业技能的寥寥无几;另一方面,企业所需的大量操作人员由于苦脏累和待遇偏低而无人问津。由于就业观导致就业趋向,就业趋向引导培训,因此,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在近几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解决:

  一是农民的学习意识较为淡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劳动力的教育需求不如预期的大,一部分人不愿意参加培训,有的则是无所谓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精力不够。就目前街道就业、培训需求登记情况来看,有85%的农村劳动力已在二、三产中就业,认为没有过多的精力参加培训;在15%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弱病残者,很难组织培训。第二,畏难情绪重。全区共有农村劳动力11.86万人,其中“3545”人员7.4万人,占总数的62%,由于文化层次等因素,常年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现在年龄一大,对学习就更存在了畏难心理。如新立街开设的营养配餐班,开班培训时有86人参加学习,到要考试鉴定时,马上就有打“退堂鼓”的,只来了62人,缺考24人。第三,动力不足。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员前来创业、就业,从而使本地农民依靠占地费、房租收入,就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参加培训、考证书、找工作的吸引力不强;已务工的,参不参加培训工资一个样,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因此缺乏培训的动力。第四,对接困难。部分农民参加培训后实现不了就业,或是在就业岗位上发挥作用不明显,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参训的积极性。

  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还不够强,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仅以2012年为例,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8032人,技能培训工种居前四位为是保安、月嫂、保洁和营养配餐,人数达3910人,占总培训数的48.6%;中级工培训382人,占总培训数的4.7%;创业培训337人,占总培训数的4%。另外,在技能工种设置上有提升空间的吊车、叉车、天车、电气焊、电工人数为1525人,占总培训数的19%;培训后可直接就业的定向培训1502人,占总培训数的18%。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我们的培训项目过于集中,范围不够广;多为短期培训,技术含量不高;培训人员以初级为主,对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还不够,培训层次不高;提升培训的层面相对较窄,与当前我区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参加创业培训的意识不强。

  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按照“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滨海新区、东丽区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针对农村劳动力普遍学历不高,二、三产业劳动技能不强,市场就业竞争能力较低的情况,要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构建新型培训格局。对全区培训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构建以公办培训机构为主导,整合市级和区属职能部门培训优势;以民办培训机构为辅助,发挥其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补充作用。形成由区培训中心牵头,以街分中心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培训体系。

  二是完善培训平台建设,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抓好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暨天津市就业训练中心东丽分中心建设,完善培训、实训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多工种、高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两后生”采取先学历教育、后技能资格培训的“双证”办学模式,搞好联合办学,使受训学员毕业时既能拿到学历证又能取得职业资格证。要不断扩大中级以上技能等级培训力度,主动与具有高级以上等级培训资质部门合作。

  三是做好市场调研,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根据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深入驻区企业,特别是大项目、大企业调研了解,并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愿望,研究确定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实训模式,采取先定向后培训、先培训后定向和边培训边定向的意向培训以及先培训、后实训、再就业一体化培训新模式。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实现培训与就业的充分对接。

  四是进一步注重实效,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走“教育同市场接轨,培训同市场挂钩”的新路子。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要适应农民转移就业的现实需要,多实践操作,少空谈说教,确保受训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快速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学员分散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短期技能培训与长期职业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就业指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

  五是完善校企合作形式,建立产学结合机制。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这一形式,实施校企、校校优质资源紧密合作办学。使教育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建,优势互补,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效益、拓展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一平台还可使基地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经常互通情况和交流就业信息。由此可了解市场需要何种职业人才,应当培养怎样的职业人才,以及哪些企业需要这些职业人才,从而使招生、培训、就业形成良性的循环,为技能培训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六是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就业衔接。培训后就业率高低是培训工作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我们抓培训就要提高培训与就业的衔接度。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瞻性预测分析,及时、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为培训提供可靠的基础性信息。其次,培训机构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各自的条件,设立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加强技能培训和劳动就业的联系。第三,要加强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的协作,积极扩大订单、定向和委托等多种培训就业相联系的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效果和最终就业率。第四,要做好深化后续服务文章。在推介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要维护好劳动者的权益,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同时注重跟踪服务,抓好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服务。(区人力社保局供稿)


漫画:李宏宇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高考将推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这是对高考‘一考定终身’模式的革新。”一名来自北京的网易网友为这项改革点赞,“高考做这样的改革,有利于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

        “这项改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和职校毕业生的受重视程度。”新浪微博网友“落雁无影”指出,我国高级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但是目前很多人都认为差生才读职校、技校。“目前最难就业的恐怕就是三本四本院校毕业生了。其实,与其在众多本科生中“吊车尾”(指最后一名或拖后腿——编者注),倒不如扎扎实实学一门技术。”

        不过,对于高考分类,也有网友持保留态度。搜狐网友“jack789”担忧地说:“目前待遇好的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学历歧视,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环境往往较差,社会地位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技能型高考呢?”

        腾讯网友“一叶知秋”指出,除了社会地位低,职校学生还面临发展受限的问题。“本科毕业生可以考研究生、读博士,有很多深造的机会。职校学生却大多只能成为车间流水线的普通技工。”

        百度贴吧网友“大眼生姜仔”提醒,高考做技能型和学术型的分类,意味着高中生一毕业,甚至在毕业前,就要对未来人生道路做出选择。而目前很多高中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一旦因盲目选择“入错行”,只怕会追悔不及。

        一搜狐手机网友认为,真正科学的高考改革,不是让学生只能选择A或B,而应该打通两个选择之间的通道,让学生在未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职教还在困境中挣扎,单凭高考分类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信心。”一凤凰网网友指出,“技术高考”要想避免成为“剃头挑子一头热”,关键要出台配套的改革措施,社会也要有一套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让职教学生的未来获得保障。

        一新华网网友认为,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高考“一分为二”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但要将此项改革从理念转化为现实,将高考从“独木桥”变为“立交桥”,无论是人的观念层面,还是改革的执行层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济宁新闻网讯  据《齐鲁晚报》报道,阳春三月,邹城市职教园区建设工地上,大型吊车、挖掘机、工程车轰鸣运转,施工人员紧张施工,2.3万平方米的三栋教学楼和1.2万平方米的两个实训车间已全部建成,其它工程正在扎实推进。这只是该市实施“大职教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邹城市以做强做大职业教育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培植名牌专业,拓展就业渠道,实现了全市职业教育规模跨越式发展。


  整合职教资源,建万人教育基地


  据介绍,整合教育资源,促进职教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邹城市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自2005年以来,该市将原有的成人中专、工业中专、城建中专、商业学校、职业中专五校进行合并,组建成立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初步形成了以预备技师、高级技工教育为龙头,中职、中技教育为骨干,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办学新格局。


  2013年初,按照“高境界谋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思路,启动建设了投资4亿元、占地578亩的职业教育园区。计划将邹城市委党校、技工学校、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卫校进行高度整合,使在校师生突破1万人,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形成辐射鲁西南的大型职业教育基地。


  融合市场需求,“开放式”办学


  邹城市职业教育发展中,融合市场需求、“开放式”办学一大特色。近年来,该市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名牌专业建设计划,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改善、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先后培植出山东省百强专业、山东省名牌专业3个,济宁市骨干专业、“十佳”专业4个。


  同时,积极拓展业务范围,联合邹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单位,开展了大学生“1+1”技能、退役士兵就业、会计人员业务等培训,全年社会培训近1万人次。并联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开办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成人教育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校企合作,学生毕业即可就业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张,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如何提高就业率,日益成为束缚发展的瓶颈难题。为此,邹城市以强化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为着力点,选派60余名教师到北京、湖南、四川等地高等院校,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大力加强专业教学,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连续3年承办济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人数、名次在济宁市名列第一。


  同时,立足地域产业实际和学校专业优势,积极加强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先后与邹城经济开发区、邹城工业园区建立“订单”培养联系,与太阳纸业、中国石化、青岛海尔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关系,基本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袁野制图

        继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多考、减少统考科目等改革方案发布后,备受社会关注的高考改革近日又传新消息。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12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这就意味着未来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为什么要实行“技能型”高考?“技能型”高考到底怎么考?未来高中课程将如何调整?

        所谓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考,就是针对高职院校的高考,采取和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方式。2013年全国有140万人通过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按照教育部的设想,未来可能有更多本科院校以高职教育的身份参加招生。

        其实,在高考招生模式改革上,辽宁省已进行了一些探索。截至目前,辽宁已经有包括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等25所高职院校试水“技能型高考”,占高职院校总数的40%左右。业内人士推测,为了适应这类高考,未来高职有望开设本科,招收技术技能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高考改为两种模式势在必行

        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工作去向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无法体现区分度,一方面,报考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重视文化课选拔的普通高考中没有任何优势,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展示的职业能力又无法通过考试体现出来。现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只是对高考分数要求不一样,因此容易给人们造成报考高职的学生水平不行的错觉。

        实际上,按照两套系统分类招考,是目前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我国高考改为两种模式也是势在必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释说,鲁昕所说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即是面向高职院校招生的高考改革模式。教育部将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普通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也就是说,未来高职院校招生将实行“文化素质+技能测试”,不再与普通高考“陪绑”。

        辽宁25所学校试水“技能型高考”

        省交专是辽宁省首批试点的高职院校,其学生处处长穆学君介绍说,以技能型为主的首批高职院校已从2008年起开始试点单独招生,发展到今年全省已达25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由学校自主出题,内容不仅包括文化课,还包括职业能力素质方面的测试。除命题外,考试、评卷、录取均由学校自行组织。辽宁这25所高职院校今年单独招生报名已于3月份启动,考试将于4月中下旬陆续进行。

        穆学君认为,分类高考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确有积极意义,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按自身培养标准招收学生,不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文化课要求,转而重点考察学生的技能,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提高中职对学生的吸引力。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211”院校

        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低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则多年保持在95%以上。

        2010年以来,辽宁省连续多年高职签约率高于本科、硕士研究生。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去年2707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71%,其中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桥工程检测技术等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高达100%。而去年刚刚独立招生的辽宁水利职业学院2013届毕业生1150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4.17%。

        如此高的就业率是如何实现的?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张海军坦言,学校课程完全按照企业需要设计,这样企业就省去了培训环节,学生到企业就能直接上岗。让学生更加“接地气儿”,用和现实需求接轨的职业技术成就一名高级技工甚至是工程师,是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不二法宝。

        “技能型高考”高中大学如何对接?

        目前,高中都是按照普通高考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如果未来“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分开,势必会带来高中教学模式的变革。那么未来高中和大学到底该如何对接呢?

        市第七十六中学校长、市教育专家金兆强认为,未来高中学校可以试点“2+1”改革,部分文化课学习成绩不高、动手操作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可以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结束之后,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学习技术类课程,让这批学生早日接触到技能教育,为以后升入职业院校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过,这就需要对整个高中课程体系、设施基础、师资配备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相比之下普通高中、中职合作办学的模式可能更容易实现。

        打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

        由于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及其配套实施意见尚未公布,根据改革方案“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新的高考方案和招生录取方式最快也得在2017年实行。

        张海军表示,目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只是从招生计划总数中拿出一部分,大部分招生计划还是留给普通高考的。如果未来“技能型高考”单独成为高考的一种模式,那么就意味着目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模式将会普及。同时,这种高考模式的改变还透露了一个方向,就是一些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将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一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或许有晋升本科的可能,那么高职院校也将可能设置“技能研究生”学位。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是个“断头路”——毕业生出口窄,升学通道有限,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很难继续攻读更高学位。改革后,职业教育将成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报考公务员时也将不再受到学历限制,家长和考生的观念才会彻底改变,“技能型高考”改革模式才能顺利推进。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