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浙江省在深刻领会行动计划精神基础上,细化、明确了浙江省高职未来3年将承担的各类创新发展任务45项,实施各类项目13个,项目点总数633个,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了系统而具体的行动指南。
科学设定发展目标
十多年来,浙江高职勇立潮头、开拓进取,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但面对新形势,特别是面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浙江“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两富两美”等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浙江高职教育遇到了一些新课题。
正如省长李强在省职教工作会议上所言,当前浙江职业教育出现了三个“不匹配”:即总体竞争力、适应力与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够匹配;专业设置和办学条件与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够匹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现实需求不够匹配等,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来适应和调整。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浙江高职必须立足当前实际,综合考量发展需要和现实可能,科学设定目标,着重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教育办学活力,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设项目、出新招。
据此,浙江实施方案明确,通过3年建设,力争实现:一是调整体系结构。保持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基本稳定,全面推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适度扩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二是提升发展质量。推进优质高职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扩大优质资源总量,提升高职教育总体水平。三是完善发展机制。落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确保生均拨款水平居全国前列。四是增强能力水平。保持浙江高职总体水平特别是内涵建设水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引领全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从实设计发展任务
从实设计任务和工作举措是落实和承接行动计划的有效载体。教育部的行动计划共设计了65项任务、22个项目,浙江参与了其中45项任务、13个项目,省级层面预估投入经费8亿元。将要实施的具体载体和途径包括:
一是实施高职教育质量工程。结合“职业教育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要求,实施高职名校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建设10所左右优质高职院校,省级财政实行重点投入。围绕转型升级需要,建设150个高职优势专业,建设200个高职特色专业。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组织动员40所以上本科高校参与试点,并遴选10所转型示范校。开展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遴选部分高职院校的一批专业联合本科院校开展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在2015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共6个专业先行试点基础上,2016年计划新遴选10个专业,增招四年制高职学生500人。支持部分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走出去”,为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培训和应用技术服务,在当地为相关国家开展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补齐中外合作的另一侧短板。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分类招生考试,浙江是两个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以此为契机,深化和完善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模式改革,适度扩大3+2、五年一贯制招生规模。推进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立项开展400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和1000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实践,发挥教改项目的示范作用,引导高职院校强化课堂、课程、教改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实施课堂创新计划,明确2018年高职小班化授课比例超过45%,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实施分层分类教学课程的比例均超过30%。深化“双元制”成人高职教育改革,支持学校和企业在工作岗位上开展技能人才培养。
三是提升职业技术技能积累。优化高职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重点服务浙江确定的七大万亿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优秀传统产业。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国家试点院校、新遴选一批省级试点院校和企业全面推进试点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浙江教育资源网和职业教育资源网,发挥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共建共享优势。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培育一批高职教学名师,带动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支持高职院校建好教师发展中心。
四是加强质量保障。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公办高职生均拨款政策,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确保到2017年,所有公办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平均水平不低于12000元。继续实施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建设并用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开展教学巡查诊断,全面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方案实施保障
推进高职创新发展,职责不仅仅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涉及财政、编办、人社等多个部门和学校各主办单位。浙江按照分工职责,完善实施组织体系。
按行动计划要求,省级层面预估了一定额度的建设经费,学校各主办单位和学校自身也有配套经费支持。浙江实施了财政拨款体制改革,财政已基本取消专项经费,改按因素分配法核定对各校的资金投入。为与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相适应,对各校能列入“高职院校教学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任务及项目全部列入,作为年度财政奖励资金分配要素,加大对承担任务和项目的相关学校的财力支持。
各项任务和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各高职院校。省教育厅将指导各校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按项目任务层级要求,做好申报、建设和实施工作,确保各项目任务落地实施。同时加强工作指导、检查与跟踪,并将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学校总体工作的一项重要年度考核内容。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5月18日,辽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在沈阳金城宾馆隆重召开。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孙华林、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汪兴出席会议并讲话。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章雪冬、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处室和单位负责人、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来自本科、中高职院校等76家理事单位的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集团秘书长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斌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大会经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集团第二届内部机构领导成员。
新当选的辽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汪兴部署了集团下一步工作,并对厅有关业务处室、厅直单位和企业提出要求,要深入参与集团办学,积极开展联合办学,为行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沈阳商业物业总经理金永代表集团新增理事发言,他表态将按照集团章程的相关规定,积极参与职教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大力支持集团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发展共赢。
最后,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孙华林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是推进我省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措施。他希望辽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不负重托,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准确把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面临的形势,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内涵为目标,重点强化职业教育集团服务行业能力,继续发挥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真正为建设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为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的学生正在车间里实训。
在某车企工作已两年的李廷科,原是湖南一所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毕业生。今年3月,小李为自己重新制定了新的职业规划:“回炉”另一所职业院校继续学习焊接技术。
李廷科今年22岁,目前是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焊接专业短训班的学生。
选择回炉再造,源于李廷科的就业“遭遇”。李说,2014年毕业后,由于实操技能不过硬,未能在该企业谋得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去年底,他从该企业离职。
“要想在职业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些,必须提高自己。”李廷科说。
与李廷科有着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李留意到,仅近几年,与其有同样想法、并前往同一所学校回炉深造的师兄,就已有十余位。
有关专家表示,很长一段时期,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技术娴熟的劳动者,很多劳动者因为技术技能差而找不到工作岗位。李廷科们的这种“回炉”现象的背后,折射的不仅是用人单位与就业者的理念之变,更昭示着新的就业形势下,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着新的转型挑战。
专业调整:破解同质化弊病
在一些高职院校管理者看来,自一所高职院校的焊接专业“转移”至另一所技师学院同一专业“回炉深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通病”:专业门类雷同,专业内涵不特不新。
起步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湖南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专业设置望市场之“风”而“动”。职业教育游离于地方产业之外,弊病亦随之显现:一方面是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过剩,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新兴企业、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的极度匮缺,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如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发挥专业建设的集聚效应,走出一条地方性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之路?”湖南多位职业院校负责人受访时认为,这既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说,通过深入调研和专家论证,按照“错位发展”的要求,该校构建了以健康服务为主线的特色专业体系,撤销了14个专业,新增了11个专业,成功实现了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专业的调整。
同样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职业院校,坐落在湖南省会的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精准明确:对接产业园区,服务地方经济。
该院紧密贴合长沙产业转型升级及建设“工程机械之都”的需求,坚持以工程机械和汽车类专业为主体发展,走工学集合道路。
为顺应发展需要,依托机械工业产业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老牌高职院校。该院党委书记成立平介绍,学校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始终结合湖南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建成了深入融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该校是湖南首批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院校之一。
对于有着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而言,同样面临着专业急需调整优化的现状。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空军装备部,1998年3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承担为军队航空装备修理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该院院长朱厚望说,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学院先后开设了33个专业,但紧密对接航空产业的专业只有11个,仅占全部专业的三分之一。专业中有生物制药、会计等许多与航空毫不相干的专业。
“专业设置是否为行业产业提供有效服务,是职业院校生命力能否持久的关键。”朱厚望介绍,该院制订了2012—2016年专业调整规划,先后撤销与航空产业对接不紧密的专业22个,新增航空类专业10个。
由湖南省经信委主管的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则根据湖南经济发展实际,组建了化工建设、电气与信息等四大专业群。
人才培养:大国工匠成重大使命
怎样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让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世界的质量标杆,这是职业教育肩负的使命。
采访中,多位高职院校管理者坦言,尽管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视,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及改革,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操作技能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二是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技能技术的人才,让每一位学生人生出彩,成为职业院校培育人才的新课题。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借鉴航空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引入中国质量协会星级评价体系,全面推行实践教学现场管理星级评价建设,实现教学情境与企业生产情境高度吻合,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提高。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入开展国际化合作,深化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订单培养”,与韩国、英国等国的高校分别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并与企业开设了“奔驰班、大众班”等10多个订单定向班,还承接了一些公司的新产品研发项目。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200余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股份制“引企入校”,在校内合作共建了多个生产型实训基地,极大促进了专业建设。
为助推老年产业发展,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岳阳市老年护理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入该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资金,共建了湖南唯一一家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兴建的养老机构和老年护理实习实训基地——国泰阳光颐养院。
长沙航空职院牵头成立了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协同创新中心,该院从深度对接、合作办学的企业中聘请负责人担任学院客座教授,聘请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是职业技术学院最吸引人的地方。李廷科说,她回炉再学习之所以选择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是因为这里有个湖南著名的焊接技能大师王洪。
2002年,在生产线上工作了15年的王洪选择来该校教书。他说,自己工作时接触到的国外生产理念,不论从安全、效益还是质量方面都比国内先进。这让他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学生在专业上实现更高质量的“中国制造”。
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院长张文兵告诉记者,该校正是因为拥有一批像王洪一样的教学名师,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才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教学创新:“素质”与“技能”并行发展
李俊是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的大一学生。他告诉记者,在课堂上,看不见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生也没有传统教材,有的只是学习工作页、信息页和项目操作工单,学生团队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个个工作任务。
“之前的课堂我们总是等着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现在大家有想法就积极主动地表达。”李俊说,该校引进的教学模式为“胡格”模式,该模式从德国引入,不同于传统教学,它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素质本位、人格本位”。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团队合作下,负责任地、有效地、独立地完成各项任务。”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红专说,目前全国汽车专业项目学校中,共有八所职业院校运用“胡格模式”教学,湖南仅一所。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积极试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该院党委书记成立平介绍,该校结合企业和学校实际,依据职业岗位成长过程,实施“三年三阶段”工学交替培养,设置“职业体验、职业适应、职业融入”三个轮训阶段,分别实习两个月、五个月和八个月。职业融入阶段,通过校内外的交替,专业与企业良好互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螺旋提升。
不过,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红专看来,相对于技能,素质对于高职学生就业与发展而言,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依托雷锋故乡的地域文化优势,2013年3月,该院创新性地提出了“培养雷锋式职业人”的教育理念,并以学院主持的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建设项目“雷锋式职业人培育工程”为载体,联合“兄弟院校”全面开展雷锋式职业人素质训练活动。
职教未来: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较于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中专的发展之路要艰辛得多。
对此,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李浩深有体会。他说,目前一些地方的职业中专,学生生源相对单一,大多集中在当地。而一些偏远的县城,在办学条件及经费等方面尚存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职业中专的就业压力面临较大挑战。
李浩建议,目前职业中专毕业生年龄偏小,大约在18岁左右,心智尚不够成熟,技能学习也还不够。他希望能推进“3+1”的模式,继续保留在职业中专的序列,但采取3年学校学习加1年岗位实训的方式,在办学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展开试点。
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多年职教经验的张建认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各院校主动融入产业发展,形成具有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专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错位与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所急需的高技能教师人才难以入校,这是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院长张文兵最大的困惑。他说,当前职业学校引进高技能教师人才比高学历教师人才要难得多,一方面是源于政策瓶颈,很多有技术专长的高技能人才没有招聘规定所需的高学历;二是待遇问题,学校没有足够的自主权,也没有足够的经费聘请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担任教师。
张文兵同时建议,应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畅通升学通道,为中职学生提供继续深造平台。该平台必须将操作技能纳入考核,不能回归高考窠臼。
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到校现场招聘
学生进行汽车营销训练
5月12日,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重庆启动仪式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放在重工举行,无不彰显这所学校的办学成绩与高度。
事实上,今年也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院60周年。从一所机器制造学校到国家级首批示范高职,从培养技术工人到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重工始终随着产业的升级转型而蜕变。
育德
构建重工文化生态
开辟“立德树人”新航向
60年服务工业发展已成为重工独有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将工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传统文化等与校园文化进行了高度融合,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重工文化生态。
融合再生,文化育人的新路径让“立德树人”更具内涵。
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融入工业文化的“宽、正、和”元素,以“工业链条”的形式呈现校园布局,对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工业文化的融合,学校还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推行企业管理模式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实现职业素养与道德的全面提升。
多年来,重工弘扬着“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引导师生践行着“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校训文化,逐步成为了师生共同认同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品质。
精神上的引领之外,该校还打造出一系列品牌活动来丰富重工文化。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派学生前往日本、美国带薪实习;打造“重工大讲堂”;邀请100多位教育专家、全国劳模等定期为师生讲课交流系……“立德树人”真正实现了从思想引领到行为推动。
据悉,该校还分年级制定了不同的育人模式,联合教师、家长、学校管理干部等形成强大的德育阵容,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高职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较强创业意识的企业员工。
启智
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闯出“人才培养”新天地
有这样一组数据:重工学生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1个,二、三等奖34个,学生荣获国家专利100多项,学生还摘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金奖……
成绩背后正是重工立足于人才培养的“用心”。
近年来,该校通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让高技能人才培养走向了更宽阔的领域。
面对西部地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在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指引下,重工不断探索并形成由行业协调委员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人才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教材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并实现了“教-研-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为确保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还创新实践出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和职业证书“三位一体”、“3+2”工学交替等工学结合多种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该校院长郭天平说:“对重工而言,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与产业、行业‘无缝对接’。”
该校现有专业53个,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专业46个,占专业总数86.79%。结合重庆十大新兴产业,该校还开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物联网技术等专业,并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进行适时调整,延伸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制药技术等办学方向,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成功打造国家重点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6个。
塑人
搭建全域合作平台
走向“示范办学”新高度
学生周琦入职3个月即成为中汽西南下属福星4S店销售冠军;学生李云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3年后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学生皮蔚林毕业5年就当上重庆番茄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年收入30万元;毕业生屈景春自己创办行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第9名……
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毕业生,从重工走出,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剑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育,让学生更有创新、创业精神,重工致力于搭建更加有广度、有深度的合作平台,用示范力量影响着重庆高职教育。
据了解,该校与长安集团、力帆集团、重庆洲际酒店等150余个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企业培训中心2个,还建成3个市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和15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训与技能鉴定搭建了平台。
除了校企、校地、校校合作,重工近年来在国际合作办学、育人、就业中作出了有影响力的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校已与德国、美国等16个国家的30多个应用技术大学、职业院校及企业开展了4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今年,重工更是率先在俄罗斯设立中国首个职教领域海外“鲁班工作坊”。教师赴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海外培训研修达400多人次。
全域合作推动着重工办学水平走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8%以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重工还通过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并常有创业相关的培训和活动,让“塑人工程”有品有质。
5月20日,继5月9日云南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幕以来,为积极响应以“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的职业教育周活动,“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体验日暨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在昆明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全体师生教职工及学生家长参加,“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学前教育班师生合唱的《天空之城》《踩着云》拉开文艺汇演帷。15级宝石签订班、15级美旅班、14级导游班等各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汇演,展示了职业教育,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来自茶艺班,咖啡、鸡尾酒的品鉴班的同学现场演示了现代饮品的品鉴方法;美发、美甲、首饰清洗和护理等专业的同学现场带大家体验生活技能的重要性。拥有职业技能,体验职业乐趣,展望职业前景、树立职业理想,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职业教育活动周”设立的意义。
“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旨在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扶持、保障等三大机制,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2015年为77名大学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0多万元。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全省各高校密切联系行业企业,举办一系列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班,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以来,共开设订单培养人才班35个,为企业订单培养学生1100多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依托海航集团,举办航空、航海、酒店类专业。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海南师范大学组织980名师范生到全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乡镇中学顶岗实习任教;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实习考核后优先进入企业就业,形成“教育—工作、学生—员工”直通车。
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竞赛、首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全面激发大学生创造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以创新引领创业。从2012年起,每年投入近200万元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年来,国家级立项400项、省级立项655项。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成大学科技园2个、创业孵化基地57个,为大学生提供导师指导、场地支持、资金支持、项目申报等多项服务。召集59名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咨询专家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团,深入高校等开展创业指导帮扶50多场。海南师范大学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新校区建成众创空间,入园学生创业团队达40余个。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将企业家、创业咖啡、校友等社会资源引入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扶和指导。
5月17至18日,2016年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在宜宾市南溪区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四川省“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的成绩与经验,明确“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思路,并安排部署了2016年度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嵩建、四川省职成教学会会长姜树林出席会议,全省各市州教育局分管职业教育的副局长、职成教科长参会。
会上,王嵩建传达了今年3月30日在贵州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会议强调,“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谋划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期盼,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动态及影响,全面梳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适应需求,创造和提供有效的、优质的教育供给。“十三五”时期,要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瞄准教育现代化目标,科学定位、提前谋划、深化改革、依法治教,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更高的质量、更优的结构、更顺的体制、更强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开放。
洪流在会上总结回顾了“十二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他说,“十二五”是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我省召开了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出台制定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四川特征、西部领先、全国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职业教育强省和西部职业人才高地的目标,推动我省由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迈进。5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得到巩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得到创新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教育民生不断改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基础能力建设显著加强;示范建设成效显著,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得以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活动形式多样,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
洪流强调,“十三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适应市场,能为我省经济升级促进就业服务,产教结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四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三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加强基础能力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为四川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省。
会上,还印发了《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洪流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要着力抓好“一个巩固”,即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推动两类高中协调发展;抓好“两个提升”,即提升中职学校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中职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抓好“三个服务”,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服务脱贫攻坚;抓好“四个建设”,即党的建设、基础能力建设、专业建设、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有四川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四川经济转型升级,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会上,德阳市教育局、广元市教育局、乐山市教育局、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宜宾市南溪区、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7家单位作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呈现我省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和成就。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走进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南溪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实地参观。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不仅要专注于学生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作业型人才,胜任暖通、电梯、给排水等专业岗位,以工匠精神赢得用人单位认可。”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国房地产类专业物业管理技术技能大赛上,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翁国强说。
此次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房地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包括理论知识竞赛、操作技能竞赛、综合能力展示竞赛3个板块,有来自全国15所高职院校参加。学生不仅要参加笔试,还要进行电气故障排除、消防水龙带整理、现场灭火等手动操作。
目前,上海公办高职院校中仅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房地产类专业。翁国强表示,当前物业管理专业招生不景气,被等同于“小区物业”而不受家长待见,但毕业生就业却十分走俏,用人单位需求旺盛。
17日,武汉第二职业中心副校长袁彬说,该校烹饪与服装两个专业50名学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已全部通过,在同龄人还在奋战高考的时候,他们可以舒心度假了。
据悉,经过多年努力,中职生的高考综合升学率已达50%以上,其中一本升学率也有20%左右,并不逊于普通高中。尽管如此,职业教育从业者仍感忧心忡忡。
“出口”变宽了
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1412班学生陶源,2014年中考452分,过了普通高中分数线。陶源最终选择到中职学校就读。
陶源的父亲对学校老师说,这样的成绩读普高参加高考没有把握,中职生不仅可以参加高考,还可以参加技能高考升学,多了一个选择机会。关键是,如果高考失利,孩子已提前掌握一技之长,进入职场也比普高落榜生更有优势。
近几年,中职、高职“升学立交桥”全面建成,中职生毕业选择升学深造,可以直接报考技能高考,也可以参加“3+2”定向直升,还可参加高职院校的单招考试。进入高职后,还可以继续就读职业本科院校,工学专业甚至能获得硕士学位。
袁彬说,二职中心90%毕业生可以升学,其中30%可升学一本,同类职校升学率都在50%以上。去年开始,职校招生老师终于可以休暑假了。“10多年来,招生老师要忙一个暑假,到处宣传招生;现在同类学校7月底前大都招满了。”
“入口”还是那么窄
以升学为饵推动职教繁荣,这让袁彬高兴不起来。
招生选报专业时,初中生懵懂的表情让袁彬非常无柰:“一个孩子看了半天,不知专业是何意,最后说就报计算机啦,可以玩游戏呗。更可怕的,孩子家长一听急了,不能报计算机,平时玩游戏都管不住,这要学这个还不得玩翻天!”
袁彬到德国考察,德国初中生升学分成很多类型,愿意当科学家投身科研事业的,会选择类似普高就读;愿意从事汽车行业的,选择汽车类职校,等等。科学研究与职业深造,仅仅是不同的社会职业而已。
我国的初中生并不会这样,大多数没有任何职业认知。袁彬去初中提前宣传职业教育,初中学校拗不过才会安排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去试讲。中考后,基本只有普高分数线下的学生才会选择职校。“没有高禀赋的学生加入,甚至没有职业认知和理想,职业教育如何培养一代巨匠?如何缩小与普教的差距?”袁彬与他的同事们忧心忡忡。
面向书本不如面向社会
二职中心去年毕业生张丽莎,中考成绩很好,但她从小喜欢做布艺手工,毅然选择了职校服装专业。在校期间获得全国技能大奖,现在成为一大型服装企业的设计师。
袁彬认为,中小学阶段应当建立系统的职业认知课程,帮助孩子们从小竖立职业意识,“学习不能只面向书本,而要面向社会。”
据悉,武汉市中小学开设了劳动技能课、综合实践课等,但动手能力并不能涵盖职业精神教育。
有专家认为,可以结合国家职业分类,梳理出浅显的职业介绍和体验方式,分阶段让中小学生去学习尝试。从小树立职业认知,进而形成职业理想。这样,在升学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的多元化选择,才能引导职业兴趣更浓厚、禀赋更高的学生加入现代工匠队伍。
5月18日,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机械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练习车工操作。
职业教育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 太谷职业中学数控技术专业
的学生在练习操作(5月12日摄)。
在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的“技能展示周”上,机械技术专业
的学生用钻头在鸡蛋上“作画”(5月12日摄)。
5月18日,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机械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练习焊接操作。
焊接技能专家魏力钧(右二)在指导太谷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焊接操作(5月12日摄)
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正成为很多职业中学的努力方向。在山西晋中,太谷职业中学、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等农村职校探索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的培养理念,一方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一方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重“传技”更重“育人”;同时通过“技能大师进校园”“技能展示周”“现代学徒制”等特色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职业情感,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由多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园区和重点企业、教学基地组成,共48个理事成员单位的北京新城职业教育集团昨日在通州区成立。记者注意到,河北省三河市教育局名列理事成员单位,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常务副校长高连奇也入选理事会成员。
通州区副区长李亚兰表示,组建北京新城职业教育集团,是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顶层设计的有力举措,也是职业教育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的转变。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布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批建设项目将落户通州,由此带来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新要求;尤其是大批不符合北京市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的调整退出,又使大量人员转岗就业,也是全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
北京新城职业教育集团是通州区政府成立的首个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立后,将建立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办学模式。
通州区着力构建以政府主导,整合高职院校、园区企业等各类资源,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融合、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终身教育理念真正实现。
“我们提出三个融合里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深度融合是最大的不同 。” 通州区教委副主任袁静华说。
据悉,通州区把成人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职业教育全覆盖,有利于整合资源,为各个群体服务。在通州区的11个乡镇,都有成人学校。
通州区还大力推广“产教融合”模式,围绕通州区环球主题公园直接或间接就业需求,实施“1531”培训工程,即开展创业培训1000人,开展技能培训5000人,开展提升培训3000人,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1000人。加强第三产业人才培养,巩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定位。
在校企融合上,推行“企业订单”模式。企业通过订单向职业院校提出专业、用人标准及数量,职业院校根据企业要求进行设置专业和培养培训工作,满足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
北京新城职业教育集团此次邀请河北省三河市参与,袁静华表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通州职业教育有义务和河北、天津的职业学校合作,实现教科研等各个领域的交流。
近年来,滁州市着力推进市级统筹,扩大并巩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多管齐下抓统筹,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统筹规划布局。每个县(市、区)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1所县级职教中心。打破市级部门界限,实现学校整合。全市中职学校数由2008年的28所减少到现在的12所,在校生规模增长了72%。统筹专业建设。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要求,紧密围绕滁州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统筹调整设置专业。统筹师资建设。利用职教集团平台,建立全市专业课教师资源库。统筹学校管理。由教育局、职教集团院校合作委员会牵头,不间断对院校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视导,通过视导,强制性地促使职业院校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统筹创建工作。两所高职以“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创建目标,中职学校以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省优质示范校为推手,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改革,努力提升基础能力和办学水平。统筹中高职协调发展。确立了以“两所高职院校为引领、12所中职学校协调跟进”的发展思路,通过职教集团院校合作委员会,两所高职院校与所有的县级职教中心开展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2015年规模达1500人。初步建立了高职教育引领职业教育、中高职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多措并举抓招生,扩大并巩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要求,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通过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建立中职招生分级负责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和拓宽招生对象与范围等举措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2015年,中职全日制招生近1.8万人,较好地完成了中职招生任务。
多头并进促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根本,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形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倡导教学做一体,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着力加强教科研工作。成立了17个市级职业教育学科(专业)教学研究中心,建立了市、县、校、教研组四级教科研网络,加强对职教教科研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一批教科研成果支撑了滁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高度重视技能大赛。近年来,滁州市在全省、全国职业院校大赛中成绩逐年上升。2015年,滁州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20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40个,团体总分245分,排名跃升至全省第三名,步入全省第一方阵;滁州市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日前从重庆教育考试院获悉,2016年重庆高职单招学校已由23所增至31所,计划招生人数也由去年的3万人增至4万人左右。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重庆开展高职单招的学校,大多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或骨干院校,招生计划量大,招生专业均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就业率高、社会认可度好,这些学校将会把60%的招生计划放在高职单招上。
与以往不同,今年重庆高职单招考试的文化素质测试由区县统一组织,改变了过去由招生院校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安排的方式。今年,考生在哪个区县报名,就在哪个区县考试,这在更大程度上方便了考生。此外,和以往高职单招考生必须达到二次申报学校自主划定的文化分数线才能参加面试不同,今年文化素质测试合格但未被预录取的考生,只要达到全市统一划定的文化测试分数线,均可参加第二次面试。
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清镇职教城启动
5月11日,以“弘扬工匠精神,助推同步小康”为主题的2016年贵州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清镇职教城启动,围绕让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是本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一大亮点。
2015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职教展示、交流和服务活动,使社会了解职教、体验职教、参与职教、共享职教成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贵州现代职业教育率先突破。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十二五”以来,贵州加强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在全国率先印发了《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率先修订《职业教育条例》。通过实施教育“9+3”计划、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中职学校“百校大战”、示范性职业院校创建等工程项目,贵州职业教育实现了新跨越、新发展。连续几年学生就业率持续稳定保持在95%以上。
当前,随着贵州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贵州现代职业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陈鸣明表示,贵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突出脱贫实效,把发展教育作为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把抓好职业教育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在本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上,贵州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农委等相关单位将围绕职业教育如何服务脱贫攻这一话题,通过职教脱贫论坛集中研讨,依据贵州省脱贫攻坚的形势任务,形成职业教育脱贫的时间表、路线图、工程量和责任人。让职业教育成为贵州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本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贵州省各地州市还将组织大型宣传,开放和职教为民活动,以及组织职业院校师生“走出去”,利用本地社区、公园等场所,开展紧贴群众生活的健康医疗、家电维修、传统工艺、形象设计等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夏季路面温度高,汽车轮胎保养尤为重要。高温会使胎压增大,因此要及时检测胎压,必要时可以适当降低胎压。行驶中避免急刹、超载、超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夏季爆胎的风险。”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首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社团的120名学生走进南开区长江道天荣公寓社区,为居民进行汽车保养知识讲座,并提供汽车维修和选购方面的咨询,宣传新能源汽车环保理念。当天恰逢周日,社区居民踊跃参与,活动开展一上午先后有近300名社区居民聆听了讲座或进行现场咨询。学生们耐心、专业的解答,赢得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周期间,本市各职业院校的师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实实在在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社区、广场、公园、展馆等场所,开展健康保健咨询、早教培训、养老服务、家用物品修护等紧贴百姓生活需求的服务。搭建起了职业院校师生与社区居民之间最直接的互动平台,让市民亲身感受到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生活、改善生活。
在津南区碧桂园社区,居民一早出门便被小区内刚刚搭建起的3D技术宣传展板所吸引。不少居民驻足浏览,并现场体验了用3D打印机制作的实物模型。在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师生开展的社区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学生们向社区居民展示了机电学科的前沿知识、3D打印模型及3D打印应用、电影特效技术制作等。“如果自行车的花鼓坏了,用3D打印机便可以打出新的花鼓,只需装上就可以骑了。”一名现场展示的学生说。活动中,学生们用日常生活举例,让居民们不仅了解了先进的技术,更了解到这些科学技术是如何轻松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为其服务的。
在河北区鸿顺里社区,幼儿家长们参与了主题为“职教进社区、传递育儿经”的育婴培训活动,与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的师生们开展交流活动,学习育婴知识。活动中,有趣的亲子互动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在娱乐中感受到了先进的早教育儿理念。很多幼儿家长表示在体验活动中受益良多,希望师生们能够经常到社区来,把这样的活动长期搞下去。
在位于团泊新城的康宁津园养老社区,天津职业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组织了一场老年人联谊活动。学生们用专业知识为老人提供营养膳食、卫生保健咨询以及身体按摩服务。为了让老人尽快适应社区新生活,增进相互了解,学生们精心设置了下棋等互动环节,让老人们熟悉彼此,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同时,该校家电及电脑维修社团的学生来到北辰区秋怡家园社区,为社区居民维修豆浆机、电风扇、电饭锅等小家电以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并为社区中小学生进行电脑知识、摄影技术培训。该校宝石专业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免费珠宝鉴定活动,解答居民关于珠宝选购、保养等方面的问题,普及珠宝收藏、欣赏知识等。此外,在都市桃源社区,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光明行”小分队的师生为居民开展眼病检查、屈光视力检查、眼镜维修与保养、视力保健等义务服务,指导居民科学用眼,帮助青少年预防近视,并对弱视、远视的孩子给予治疗建议等。
此外,本市50个与职业院校有良好互动基础的社区、街道进行开放,开展社区型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例如,南开区长虹公园开展了太极拳、京剧表演,邀请社区居民加入现场表演,并举办老年大学学员泥塑、面塑、刻瓷、摄影作品展。和平区南市街裕德里社区“褆春园”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社区手绘艺术活动和中华非遗主题教育活动。河西区开放多个社区街道市民学校、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中心、社区青少年快乐营地,邀请市民参与主题培训。整个活动周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职教与社区融合活动,让广大市民体会到了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让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促进了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和人才转化,从而推动职教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惠及百姓。
“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将回到新疆,到最边远的和田市职业技术学校当一名专业课教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新疆籍大四学生艾克拜尔·米基提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里很缺我这样的老师,我要站好职业学校的讲台,为家乡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职业教育代表团一行,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专程看望即将毕业的新疆籍“中职免费师范生”。
为加强自治区特别是南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新疆正式启动“定向中职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由自治区财政承担学费、住宿费等相关培养费用,为全区特别是南疆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
新疆“定向中职免费师范生”培养,分布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等9所本科高校,已招收1345名学生。
艾克拜尔·米基提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是一名“中职免费师范生”。他说:“在天津读书期间,我不仅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还练就职业技能,努力为将来当一名合格的中职学校老师打基础。”
“盼着你们都能站上中职学校的讲台,发挥你们应有的作用,缓解自治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不足的困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于欢对新疆籍学生说。
“从2011年至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已为新疆招收302名‘中职免费师范生’。”新疆教育厅副厅长海萨尔·夏班拜说,“今年将有首批133名毕业生按协议赴定向就业地州中职学校任教。”
为了培养好这些“中职免费师范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整合教学管理资源,设专人对“中职免费师范生”统一管理,负责教学组织、教育实习、第二课堂、学生就业等工作的落实。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和实习学校都安排实习指导教师负责“中职免费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班主任见习。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的同学正在展示背包式测绘仪器和无人机
北海市卫生学校的同学正在演示婴儿护理技巧
5月9日,2016广西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启动。启动仪式之后,广西还开展了广西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展示、职教风采技能展示、职教风采展演和互动体验等活动。八桂技术能手、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社区居民、大中小学生等3000余人参加了当日活动。
在现场看到,技术技能展演包括“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健康养老”“民族技艺”“互联网+”“扶贫富民”“产教融合”和“国际交流”9个主题,来自职业院校师生、民族文化传承人等展示了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和专业技能。职教风采展演包括学生风采展示、校园文化和各种职业礼仪,展现了现代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互动体验区里,小型无人机组、动漫cosplay、近景魔术师等各类特色科技产品和学生社团活动等进行现场互动演示。
日前从甘肃省教育厅获悉,从2016年起,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将依据省内各高职(专科)院校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新生报到率等情况,研究确定当年学校招生计划规模,并逐步调减普通本科举办高职(专科)教育的校数和规模。
甘肃规定,高职(专科)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近年来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好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招生计划的编制工作。对近3年严重完不成招生计划,或虽完成了招生计划但平均报到率低于70%的学校,调减其年度招生计划。同时,对社会急需且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及就业状况整体较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计划安排上优先支持。
甘肃提出,高职(专科)院校主要面向省内生源招生,其年度招生计划的50%以上要用于分类考试招生。此外,单独测试招生计划和推荐免试招生计划主要面向集中连片贫困县和插花型贫困县的农村考生,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在编制单独测试招生计划和推荐免试招生计划时予以倾斜。
近日,宁波市2016年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举行,该校200多名师生和企业师傅同台竞技。
“通过和老师、企业师傅同台竞技,我看到了自己同老师、企业师傅在技能上的差距。”在参加完机械类的比武后,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机械系模具专业学生姚学丰由衷地发出感叹。
在比赛现场,职校师生和企业师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大展拳脚,比赛项目包括电气、机械、建筑艺术、商务等4个大类9个项目。
“技师学院为企业培养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我们一方面邀请了企业一线工人师傅参与比赛,另一方面在比赛题目上与企业实际接轨,更加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宁波第二技师学院院长王伟明说。
为了更加精准地对接企业需求,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专门邀请了全国技术能手、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王柏华,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首席技师、国家级裁判徐斌,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云飞等3位业界精英、劳模作为本次比赛的裁判,并对选手的竞技水平作现场点评。
“像这样和学生、企业师傅同台竞技还是头一回,感觉到了一定的压力,这也督促自己今后要在专业上勤加钻研,以赛促教。”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电气专业教师蒋海忠坦言。
郑良瑜是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他说:“参加这次比赛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这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启动仪式
5月6日上午,由兵团教育局主办、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承办的兵团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石河子军垦广场举行。兵团教育局副局长刘景峰出席仪式并讲话,八师副政委李慧致贺词,石河子教育局局长、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力军主持仪式。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家长、校企合作代表分别作了发言。
刘景峰指出,举办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旨在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典型经验,充分展示学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全面展示兵团职业院校办学特色,营造关注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希望通过活动周的举办,让社会了解职业教育,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里,让学生增强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努力成为技艺精湛的工匠。
李慧表示八师石河子市已形成集高职、中职、成人、培训教育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无限动力。2016年,将加快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着力打造“三都” “四基地”“五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作为兵团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办城市,八师石河子市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深入推进,未来将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和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不断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为兵团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文艺表演
文艺表演
在启动仪式上,各职业院校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启动仪式现场,各学校将丰富的教学成果、技能才艺以展板和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吸引了很多在场市民关注。
刘景峰副局长品尝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学生制作酸奶
李慧副政委在展台前听介绍
领导在无人机展台前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展台
此次活动周时间为5月8日—14日,活动期间,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还将在校园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展示、职业体验、技能才艺展示、便民服务、校企洽谈等一系列活动。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