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1级学生张佳慧火了。7月21日,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在参加上海新闻广播《市长热线》节目时,佩戴了一枚带有精致金色蝴蝶结的梅花胸针。这枚胸针,就出自张佳慧自创的首饰品牌J&V;而翁铁慧此行参加《市长热线》节目的着重点,就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中国青年报7月23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我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不但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经济结构的调整。近两年来,国家层面就专门为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出台了十几个文件。但是,具体到现实,职业教育的发展依旧没有摆脱“低人一等”,不被学生、家长待见的局面,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歧视,正如翁副市长在节目中提到,“很多家长有一种误区,觉得读本科孩子才有发展前途,到高职、高专或者职业教育不可能有上升空间。”为此,重视职业教育,必须从文件走到现实,需要政府部门官员从意识到实际行动,真正重视职业教育,给职业教育平等的地位,以消除家长的误区。
副市长为高职学生“站台”就是实际行动之一。据报道,张佳慧同学曾以高职院校创业者身份与副市长座谈交流,而座谈会后,副市长就记住了她,并通过秘书向她购买了胸针,向她支付了500元。这对高职创业者的鼓励,是很实在的。官员重视职业教育,需要发自内心,同时付诸行动。
毋庸回避,当前,政府官员的行动,对社会教育观和人才观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很多对名校的推崇,对本科院校的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情绪,就是不经意间从官方渠道向大众传播的。比如,有官员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时,一边说要高度重视,另一边却说,这可以给没能考进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的学生提供上学的机会,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对学生、家长说,上职业学校,是进不了普通学校之后的无奈的选择吗?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就是这样在官员讲话中高度重视,但潜意识却轻视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以及官方按照传统意识执行政策中,逐渐产生的。或者说,有的官员称重视职业教育,是言不由衷。
包括近年来,国家打通职业教育的断头路,中职学生可以读高职,高职学生可以读应用本科,职业教育本科毕业可以继续读专业硕士,这从职业教育发展来说,本来是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可是,在一些官员那里,这变为读完高职之后还有机会读本科,这不是把高职定位为比本科地位低吗?
这也会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产生严重的误导,本来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现在一些职业学校为了给学生“升学机会”,就围绕升学办学,把上高职率、专升本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的重要指标,使得职业教育办学的定位变为升学导向和学历导向,一些本来应该进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院校,却追逐考研率把学校办为考研基地。这样,反而堵死了学生的发展道路。
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已占到整个教育规模的一半左右,没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等发展,我国的教育不可能健康发展,整个社会会存在严重的焦虑,教育的结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失衡,学校办学的定位会偏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要求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为此,需要从政策文件,到政府官员的意识以及具体行动,全面清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政府官员要身体力行倡导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等和学生的多元选择,才能在我国社会形成新的淡化学历,重视能力的风气。
7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瑞书,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副市长廉茹艳的陪同下,就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和教育事业发展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据了解,青龙是教育部定点帮扶县。自教育部对口帮扶以来,选派了以董振华为组长的工作组入驻青龙,其中,董振华还担任驻青龙镇龙潭村第一书记。
当天上午,朱之文一行先后考察了青龙第一实验小学、青龙职教中心和青龙镇龙潭村,并走访慰问了龙潭村困难群众。
在下午召开的汇报会上,朱之文一行观看了《青龙教育发展纪实》电视专题片,听取了青龙关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以及教育部驻龙潭村工作组关于扶贫开发情况的汇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帮扶建议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据悉,教育部将在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体系、改善基础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青龙更大更多支持。
朱之文首先对我市及青龙在近期防汛抗洪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青龙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青龙在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实施精准,工作机制健全,组织保障完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青龙脱贫攻坚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朱之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其纳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讲话精神,把教育作为阻挡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方法,真正做到“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青龙作为贫困地区,要做好中央“五个一”扶贫工作,大力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发展民办教育,补齐教育发展短板。要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更多的服务产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青龙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教育部将贯彻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京津高校向秦皇岛地区转移。
张瑞书对教育部长期给予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在介绍完我市基本市情、近期防汛救灾、精准扶贫和承接京津教育产业转移等情况后,他表示,秦皇岛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点城市,希望教育部给予秦皇岛市及来秦高校更多支持,特别是在招生指标、支持政策等方面向秦倾斜。同时,青龙作为教育部定点帮扶县,要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教育强县。
眼下正是毕业招生季。7月8日,江西省樟树市教育局办公室电话响个没停。“我伢仔今年中考成绩不理想,听说可以上职校,还不用交学费和住宿费。”中考分数线划定后,不少考生和家长打电话咨询有关职校招生的事。职业教育从无人问津到有人“青睐”,这背后,凝聚着樟树市政协及委员们的不懈努力。
早在2010年,政协委员开始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年年提交提案。在2013年市政协全会前,李小平委员调研了解到,一方面,樟树市每年有数千名初中生落榜后直接走向社会。另一方面,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家,蓝领缺口大,企业“喊渴”。为了同时解决这两个社会性矛盾,李小平提交了《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提出了出台支持职校招生的政策措施、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尽快建设好职业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预测机制等建议。该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并通过分管副市长领衔、现场视察、新闻追踪等方式,强化对提案办理的督促力度。
樟树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政协提案建议,2014年3月正式出台了《樟树市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抓就业促创业、抓产业促事业、抓人力促人才”的重要举措;2014年5月,政府斥资9600多万元购买樟树职业教育园区并将2015年新成立的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落户其中。与此同时,樟树市还承担职校所有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并以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设立助学基金;学生在校前两年,除15%的学生每人每年享受国家贫困生助学金1500元外,对85%的学生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贴。
今年4月,樟树市政协组织委员对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市委书记刘安安在市政协报送的《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市政协的调研报告针对性强,请分管副市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市教育局、工信委等部门正落实批示精神,对照政协建议抓好落实。
仲夏七月,伴着彩云之南连绵的细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教育部重点政策七团来自教育部机关、部直属单位及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6名青年干部,带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调研主题,踏上了西南边陲的这片土地——云南保山。
团结精干的调研队伍
保山古称永昌,地处滇西边境片区,与缅甸山水相连。市辖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龙陵县、昌宁县,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92%,总人口258.1万,有少数民族36个。作为曾经的滇西抗战主战场和“中国翡翠第一城”,保山历史悠久,区位独特,文化厚重,资源富集,同时也承受着贫穷的严峻考验。截至2015年底,保山共有贫困人口34.7万,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个贫困人口,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任务迫切而艰巨。
老乡为我们铲平的那一段泥路
加大对滇西边境山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服务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建立东部地区与滇西职业院校对口帮扶机制,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是教育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切实举措。为考察重点政策落实情况,研究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了解职教扶贫中的困难和问题,调研团全体成员深入研究政策文件,广泛查阅资料,召开行前会议探讨调研提纲、细化任务分工。五天的调研,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收获颇丰。
与职校老师学生座谈
7月19日至23日,调研团先后实地走访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和近10处学校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深入生产一线、汽修车间和田间地头,与数十名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与县市教育部门领导、校领导和教师学生代表进行了2场座谈,走访了龙陵县腊勐镇新和村3户贫困家庭职校学生,参加了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扶贫合作签约仪式暨职教扶贫座谈会,探访了已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职校毕业生。通过5天的调研,较为详细地了解了职教扶贫政策在保山的落实情况,及职业教育通过产教结合在当地脱贫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调研团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中等职业教育为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免除学杂费等政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了学习技能的机会,这些孩子读完中职就业后,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就读中职学校也成为很多贫困家庭子女初中毕业后的主要选择方向,“智力扶贫”切实达到了良好效果。
实地走访汽修实训基地
倾听贫困家庭职校生的声音
同时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技能教师紧缺;二是在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实习学生利益有时受损;三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和大学的比例较低,升学政策落实情况不理想,渠道需进一步畅通;四是受传统观念制约,当地学生主动就读职校的意愿不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和地位有待提高。
难忘你眼中的惊喜
基层的状况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触动,无论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家庭艰苦的条件,群众老乡们的淳朴善良,还是贫困家庭孩子对知识和教育的渴望,基层党员干部在艰苦条件下实干的作风。大家深感职业教育不仅要授技艺、助以力,更要用真心、用真情。针对调研中的收获和问题,大家热烈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在崎岖颠簸的路途中,在机器轰鸣的厂房旁,在飘雨的学校操场边,在深夜无眠的房间里。深夜一两点,对调研报告和对策建议的争论还在继续着,第二天一早,大家又抖擞精神冒雨赶往下一个调研点。这一刻,每个人都深深觉得,我们离人民、离这片脚下的土地、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从未这样近过。
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青年干部的根在基层,党的事业基础在基层。中央机关的青年干部不能作温室的花朵,不能高踞于空中楼阁,而应该走进更广阔更粗砺的世界,真正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如何更好地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让政策更符合基层实际和广大群众的需要,是需要我们终生牢记的课题。如何增强本领,勇担重任,为人民谋福祉,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党员面临的紧迫任务。
不忘初心保山再见
七十八年前风雨飘摇的中国,艾青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而如今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中国,智慧和创造力深植于人民之中,希望就在脚下的这片田野里。脚下踩过多少泥土,心中就留下多少真情。归程,满载收获和感动,所有的告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相逢。
根在基层,情系群众,不忘初心,与你同行。加油!
调研感言
弋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职教扶贫,给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实现梦想的机会。
宋波(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农村真难,农民真难。身为教育部机关年轻干部,要把基层职教人放在心里,把普通职教学生放在心里,把教育扶贫工作放在心里,不忘初心,助力职教扶贫。
靳嵩(国家开放大学):不踏上这片土地就不知道这里的艰辛,不跟孩子们聊天就不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希望通过调研以及各方的努力,能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希望孩子们努力加油,为自己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贾经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根在基层”云南之行,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深深的感受到职业教育之路,不仅是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的路,也是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路,更是培养大国工匠的路,根在基层,职教扶贫,不忘初心,与你同行!
冯帅(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我深感职业教育扶贫改革刻不容缓,必须要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出台专项政策和重大工程,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完善现代职教体系,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内容更好、保障更实、收获更大的职业教育,让委屈的泪水变成无忧的笑容,让小康社会的大家庭一个都不少。
王璐(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司):教育对于边远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向教育战线的小伙伴们致敬。青年干部的根在基层,如何更好地听民声、知民情、懂民意,如何让工作和政策更接地气、更符合基层实际,是中央机关青年干部要毕生牢记的课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会一直踏实的走下去。
后记:调研活动结束后,调研团成员有感而发,赋诗一首,借以共勉。
腾越龙陵走松山,英灵后土道亦艰。
昔日滇西保家国,今朝扶贫不畏难。
云深腊勐寻新和,百步九折履泥峦。
职教授渔掘工匠,兴业安居尽开颜。
第二章 推动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第五节 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
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全面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加强政府补贴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为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免费提供职业培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开办技工学校、开展岗位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发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规范职业资格管理,完善有利于劳动者成长成才的评价、激励机制。
专栏4 职业技能培训重点计划
1.青年技能人才储备工程
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1至2个学期劳动预备制培训;对退役士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及面向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省内高校相关专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以技能提升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等多种青年技能人才储备培训。
2.农村劳动力转移远程培训项目
拓展远程培训系统管理功能,扩大远程培训的覆盖范围,通过电视网络与公共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拓宽远程培训系统的服务内容,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和用工企业搭建对接平台,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
3.建立职业培训政府补贴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第三方职业培训供求预测制度。
近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计划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突出抓好技能领军人才培育选拔项目实施。到2020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山东要求,积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和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基地。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特色技能大师工作站。山东计划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待遇意见,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激发高技能人才创造活力。同时,加强齐鲁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工作,推进技能人才社会化评价体系建设。强化智能制造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一批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技术人才培育。研究制定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广泛开展企业(行业)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推进职业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大赛“接轨”。
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爱丁数码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
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协议签订
金州区职教中心被授予全国十大特色职业学校
2014年,国务院时隔9年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会上,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大会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部署,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搭建盛大舞台。而一场“开创国学德育、锐意专业改革、拓展办学功能、创新双元培育”的“职教大戏”正在既是古城,又是大连“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大连金普新区上演……
坐落在金州古城最南端的金州新区职教中心,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当时全域内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历经35年发展,学校现占地14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在校生4429名,教职工153名。学校先后获得省重点职业高中、省标准化职业教育中心、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等多项桂冠。2014年,学校获国家“黄炎培优秀学校奖”,2015年,获全国十大特色职业学校和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示范学校。
国学德育——中职德育新突破
“国学进校园”,是金州新区职教中心改革中职德育,坚持立德树人的创新之举和精彩亮点。
校长曲永栋说,“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制造’的差距主要是职业人才的差距。这让我们感到如芒在背。如何尽快缩小差距,作为基层学校,我们首要的就是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职校生源多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学校老师、用工企业常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差而感到着急。如何施行生动有效的德育?我们尝试在中职德育中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用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德技双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基于此,学校出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方案》《国学文化经典诵读常规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实施架构;建立了“一个方向、两个群体、三条路径、四本教材、五项措施”的 “五元系统”,形成良好育人氛围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这里,国学德育丰富生动,入脑入耳。以国学德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景观,使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语文课、班会上的吟诵、讨论、演讲,先贤的睿智和情怀陶冶学生心灵;34个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通过读、诵、唱、讲、画、演等形式,增强了自信,锻炼了才干;深入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滋养中,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得到扎实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学进校园”德育工作现场会在金州区职教中心举行,学校经验受到与会领导和同仁好评。学校参与大连市教育局组织的《中职学校国学通识读本》教材编写,教材在全市中职学校推广使用。职教中心的“国学进校园”德育特色项目被评为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品牌。学校2015年获评全国十大特色职业学校,就有“国学德育”沉甸甸的分量。学生中涌现出的石歌、于腾皓、王晓楠、朱美娜等一批学习践行“国学文化”先进典型,正是全校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缩影。
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下,职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举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专业改革——“重、特、优、新”辟新境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的立校之本。金州区职教中心在专业改革上,始终坚持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合拍、课程改革与市场需求携手。目前,学校开设的16个专业,紧跟市场发展,不失时机的全面持续推进专业改革,在专业方向定位、内涵提升上,实现了“重、特、优、新”——
重点专业更“重”。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是省重点专业,3个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中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投资860万元,与东风集团大连欣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教、学、做、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一个面积873平方米、160工位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特色专业更“特”。学前专业开设时间早,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形成了“热爱幼教事业、职业素养高、教学理念新、基本功扎实、教研能力强”的特色,深受基层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欢迎,每年毕业生都被提前预定;传统专业更“优”。机械专业改变设备落后、教学效率低、与行业和市场脱钩等问题,把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各种精密、精细、微型机械加工技术;新增专业更“新”。瞄准市场、行业新技术发展前沿,按照金普新区支柱产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业机器人等专业方向,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实用人才。新开辟的小窑湾跨境电商合作项目,不仅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更为众多电商解决了专业人才短缺的困难,为新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助一臂之力。
办学功能——立体多元闯新路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在金州区职教中心,一座人才培养的多功能办学“立交桥”已经搭成。学校实施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民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多层次立体办学。高职升学渠道畅通,对口升学成绩显著,2016年本科上线率100%。2014年和2015年,金州电大、劳动局技校并入本校,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更紧密。职教中心统筹全区6所涉农街道职校、67所村校,年培训农民6万余人次。建成4个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区、街道、村三级开展大樱桃栽培、管理等多项技术培训12万人次。建起198个社区(村)老年大学或教学点,扶持128个老年学习型社团,社区教育学校年培训城镇居民16万余人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韩国京畿大学、日本名古屋爱知工科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学生培养、专业改革、教师互访等方面展开交流,先后有多名学生赴韩、日合作院校留学。作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对外劳务合作行业专业劳务基地”,每年对韩、日等国开展劳务输出培训一千多人。
双元培育——校企合作育新人
今年3月28日,金州区职教中心举行了“金州区职教中心与大连机床集团双元制人才培养签约仪式”,欢送机械加工技术与焊接专业92名学生赴大连机床集团上岗实习。
近年来,职教中心认真贯彻国家4部委下发的《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双元育人”工程,三个重点专业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新步伐。学前教育专业与区第一幼儿园合作,形成了“‘校’‘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东风集团大连欣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教、学、做、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与爱丁数码产品(大连)有限公司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形成了“对接岗位、能力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培育”使传统“双元制”焕发了青春,迸发出活力。
开设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在学校形成喜人态势。两年来,学校先后成立中德诺浩汽修班、东风汽修班、大机床数控班、大机床装调修理班、金普跨境电商班、东风风神物流班等企业冠名班,合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实现了“教师即师傅、师傅即教师”,教师在做中教学生理论技能,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技能,使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领会企业文化、锤炼专业技能,早日成人成才。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2221人,学生双证率97%,就业率99%,专业对口率90.1%,用人单位满意率96.8%。学校已成为大连市职业教育品牌和国内一流中职学校。
创新引领高新产业异军突起
今年,随着年产30吨石墨烯粉体制备生产线竣工投产和以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成员的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省内唯一的集石墨烯研发、生产和应用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在德阳旌阳高新区正式建成并投入生产和运营。目前,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在导热导电、电池能源等9个领域与省内外2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石墨烯应用产品,大力推动石墨烯材料应用产业化。
今年4月12日,东方电机完全自主设计开发、制造的国产最大单机容量抽蓄机组——仙居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已掌握抽水蓄能机组核心技术。
东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项目已经完成压气机试验台和燃烧器试验台建设、50MW燃机原型机设计全面开始,明年将研制出样机,进入运行试验。
喜讯接踵而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正是德阳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最好印证。当前,我市大力实施高端产业培育壮大“331”战略,瞄准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高科技产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高端产业规模发展壮大。
其背后,全市精准对接产业未来发展方向,重点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成果转化体系、以科技人才为支撑的众创体系。目前已对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700余家企业建立创新台账,制定实施22类、82条创新政策,组建燃气轮机、油气钻采、石墨烯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参与企业140家。建立国家级实验室5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共同建立3个联合实验室和12个研发分院,推动石墨烯、铝空电池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历年来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全面创新(国际)领军人才“1+3”政策,围绕德阳产业发展最需要、专业水平同领域最强、行业认可度最高的“三个最”原则,精准引进集聚一批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去年以来已引进创新创业团队4个,自带创新项目23个,带动企业实现产值280亿元。
德阳职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打造“两张名片、两个示范”,就是要把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打造成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名片,把以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打造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示范市。这是德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战略目标。
身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德阳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全面创新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服务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的重要支撑,在坚持“三个紧贴”办学和实施“双元制”办学模式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多年来,德阳坚持紧贴产业办职大、紧贴企业人才需求设专业、紧贴提高学生技能搞教学,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共设置专业237个,其中装备制造类65个,在数控技术、机械加工和工业安装方面,每年培养毕业生5000多人,除满足本地装备制造企业需求外,还对外输送到中航工业集团、国机集团等大型企业。
“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学校办学就跟进到哪里”,这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德阳经验”。几年前,中国二重“世界之最”——8万吨模锻压机着手研制时,工程学院就和二重一起创办班级,培养技能人才,如今,大压机的操作手基本来自这个班;三峡“巨无霸”转轮焊接技术攻关,学校培养了29名骨干……目前,该校已与中国二重、东方电气、中航工业等企业合作,共建数控精密制造中心、金属蠕变实验室等,承担了多项国家高精尖装备和新材料研发制造任务。
立足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去年以来,德阳还积极与世界职业教育领先的德国合作,采取“双元制”办学模式,引进国际先进职教办学经验和成熟的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教材体系和各类教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发展。当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抓紧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联手打造中德汽车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同德国库卡、西门子共建库卡机器人学院及西门子先进制造实训中心,通过推行“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实现教学、实训、生产紧密衔接,为德阳装备制造注入更强的“德国制造业基因”。
“我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其实正是市场上最需要的东西”
模特展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
对于未来,欧成玮不再像两年前那样纠结与犹豫。作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卫浴班大二的学生,他现在很享受自己当年作出的决定:放弃本科,走进职业院校。
“珠三角的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务实,不太看重文凭。”欧成玮的导师肖机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无论从规模还是产业布局上说,珠三角都被称为卫浴生产基地。在全国唯一一个‘卫浴班’,这里的职业学生根本不愁出路。”
这与当地的产业基础密切相关。
在制造业发达的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纺织服装、陶瓷卫浴等产业集聚,对职业教育的学生需求巨大,往往“几家企业争抢一个学生”。
在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其职业教育的困境和谋变,或可为青年工匠的培养提供某种借鉴。
职业技能无缝对接市场
提起自己的学生,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主任王家馨赞不绝口:“职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比任何人差,即便刚毕业的学生也毫不逊色于经验老到的设计师。”
他口中的学生便是2012届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瞿德刚,在广东卫视职业技能类大型真人秀节目《技行天下之圣手天裁》中,他与数百名设计师同台竞技后一举拔得头筹。
出生在湖南湘西小镇的瞿德刚,自小立志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但高考未能如愿进入心仪的美术学院。然而,他并没有因为高考的失败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对他来说,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实际上,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在珠三角地区早已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特色鲜明,市场需要大批具备高素质的职业工人,这催生了其职业教育迅速发展。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广东省中职教育(含技工学校)毕业生达到283.5万,高职教育毕业生111.2万,分别比“十一五”增长了103.6万和32.3万;而新增技术技能人才近70%由职业院校配置,企业在职员工接受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比例高达72%。
在瞿德刚看来,其实职业教育更吸引自己,“学校紧邻时尚产业中心广州,课程设置更贴近市场,每年都有大量服装纺织专场招聘会,这正是我最需要的。”
之所以能够打败“老牌”设计师,除了创意因素,瞿德刚把“职业技能无缝对接市场”作为比赛获胜的主要原因。
工作两年后他发现,大专高职类毕业生往往能更快地进入实际工作,“艺术类本科生更注重培养艺术情操,而职业教育更在意市场的反应,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我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其实正是市场上最需要的东西。”
省去三五年时间
2016年6月毕业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蔡海燕则更加幸运。相比瞿德刚,她更贴近市场,甚至可以形容为“学于市场”。
有多年服装行业经验的王家馨始终认为,培养学生要“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他还在尝试将原本位于佛山高明区的部分学生带到产业和市场中去。
珠三角服装产业的中心位于广州市,而最核心的地带位于海珠区的轻纺交易圈,囊括了30多个轻纺交易城,覆盖面料、设计、交易、供应链等完整产业链,被誉为长江以南最负盛名的服装轻纺集群带。
2013年,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在该交易圈设立了服装系实训基地,完全在市场中教学。在瞿德刚看来,在这里学习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熟悉市场流行趋势,“市场是最敏锐的,在实训基地这里,学生可以了解市场上的流行趋势,随时在设计中应用最新的面料。”
2013年中专毕业后的蔡海燕,因为拿下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而获得了升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机会,并于2015年进入实训基地学习。
在这里,她收获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一等奖,也意外获得了设计师的岗位。
按照正常的培养流程,设计师职位需要3~5年工作经验。“一般像我们刚毕业的学生都是从设计助理做起,很难直接成为设计师。”蔡海燕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但她仅凭作品,就被公司破格录取为设计师。
她把自己的幸运归结为教学模式“革新”。在她看来,实训基地依托市场,加上教学的目的性强,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做设计了。
根据王家馨的设计,实训基地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合理设计了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以职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三线互嵌式”人才培养模式。
他在三年级将近1000人中选出10%作为实验班,打破营销、服饰设计、皮具等专业限制,根据学生意愿设置男装班和女装班;同时,引入服装企业,将学生设计的作品版权卖给企业,检验其市场能力。
“需要哪种面料,哪种设计最受市场欢迎,学生最清楚。”王家馨告诉本刊记者,实训基地让学生提早熟悉市场,省去了3~5年设计师助理的学习过程。
“流水线”说了算
珠三角很多纺织企业的骨干都来自于职业教育。图为广东某纺织企业技术人员在织布车间检查产品质量
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胡刚看来,职业教育不由学校做主,人才培养由市场说了算。
“为适应珠三角特别是佛山为国内最发达制造业产业优势,学院重点围绕佛山制造业支柱产业开设专业。”胡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以佛山为例,其家电制造业、纺织服装、铝型材、智能家具等发展规模与经济贡献大,对机械、模具、机器人、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多。
围绕“智能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其开设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纺织智能制造专业群,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辅助的纺织智能制造专业群。
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多年的广东东成立亿集团厂长吴官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校企合作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由“流水线”说了算的。
作为中国针织名镇,佛山市张槎镇拥有大大小小的针织企业2000多家。产业转型升级,技师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人才市场新的需求,学院在针织专业上不断推陈出新。
针织专业工程师陈自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针织行业的面料和布板也随之不断创新。“目前,学院有最先进的德国迈耶西电脑大提花机,能够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级技师、布料分析师、产品设计师。”
针织专业2010年的毕业生林锦豪告诉本刊记者,集团管理层和研发中心的许多骨干都是来自于职业教育。自2008年开始,已有超过200名学员在此接受了培训。这些学员有来自汕头的厂长,也有福建的技师,为的是成为技能型工匠。
在东莞市凯信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龙看来,东莞市针织行业在2002~2003年的品牌崛起中吸引了大量的职业工人,随着产业转型,这些产业工人已经逐渐失去优势。
“工业4.0时代,流水线上,机器换人和信息化程度提升,原来的产业工人需要随着产业升级而转型。”张燕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东莞的职业教育因此发展迅速,许多工人因此回流“再造。”
“为了更接近市场需求,有些职业教育学院直接将机器人专业搬到当地工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有超过600万产业工人留在东莞,当地职业教育的专业随着产业转型而变化。
引校入厂、引厂入校
然而,即便职业教育如此发展,中国制造业也难逃一种悖论: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职校学生则难以获得高质量就业。
不少专家开始质疑:如此教育下,中国能否培养出自己的“大国工匠”?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工匠?
究其原因,大多数受访者将其归结为“校企合作停留于表层”。为此,专家和高职院校曾频出对策。
胡刚告诉本刊记者,在争创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的背景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也在尝试推行引校入厂、引厂入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形式。
“艺术设计系在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上很早就作了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国际化大师协同育人模式和创客人才培养模式。”肖机灵说。
订单模式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应运而生了以“下订单”形式培养人才的模式。然而,在珠三角地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不愿选择带有工作时限的订单模式,更愿意毕业后回到自家产业或创业。“学生自己设计的产品已经在淘宝网店上有了品牌,一年有了20万元的销售额。”肖机灵透露。
在李小鲁看来,珠三角的职业教育除了“与产业接近”,企业与职校的双元互动良性互动最具特色,“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职校根据企业具体需求设置专业;职校专业升级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东莞中纺织协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王喆同样认同上述观点。“企业往往最先接触市场最新动态,在校企合作设置专业方面,职业院校相比全日制院校更为灵活。”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德技双修”
然而,越来越多的受访者也开始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担忧。
李小鲁认为,虽然目前珠三角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全面。
“当前,部分职业院校一味注重技能培养,而脱离了德育教育。”曾在韩国工作多年的南方儿童梦工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登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韩国的职业教育从基础教育就打下了基础,注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而中国的职业教育往往单方面重视高就业率,就业价值观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对于未来规划的迷茫,频频跳槽。
在李小鲁看来,所谓职业教育要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其“德”,就应该包含着“工匠精神”。而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只见技能、技艺和技术,而不见精神,这条路走不下去。”
徐登峰也认为,技术人才应该“德技双修”。为此,他的公司准备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一套“引导就业观”的课程。
2016年,广东省开始大力发展双一流职业院校,提出“未来步子更大一些,专业建设更开放一些”。
胡刚告诉本刊记者,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接下来要开展高职本科五年制协同育人试点,实现中职、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衔接。
撤地设市20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汉、教育奠基”战略,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持续增加经费投入,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教育事业从弱到强、教育结构从缺到全、教育内涵从单到深、教育质量从低到高的嬗变。这20年是汉中教育蓬勃发展的20年,也是人民群众对我市教育事业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的20年。
以均衡为主题全面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发展。1996年前后,全市公办幼儿园仅20余所,自2011年起,我市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全市公办园从2010年的87所增加到目前的428所,民办园从568所减少到381所,公办园占比从13%提高到52.9%,增幅全省第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81%。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提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教育历经“普六”“普九”“两基”攻坚,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100%和99.56%。2008年秋,我市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目前,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基本实现对口招生。全市学校宽带接入率和教学点数字化资源覆盖率均达到100%,“班班通”覆盖率达到86%,全市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普通高中质量持续增长。1996年,全市高考达到重点线人数占8.96%,达到省线人数占6.7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通过出台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办法,抓教学、提质量,高考上线率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二本以上上线率全省第一,一本上线率全省第二。2016年,全市一本上线率25.3%、高出全省上线率1.1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率45.1%、高出全省上线率2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彰显创新特色。从1996年开始,各县区集中财力建设职教中心,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市出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组建汉中职教集团和东、中、西部职教联盟,现代职教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建成1所国家级示范、3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国、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出技能人才1万多名,劳动力转移培训11万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以上,“汉中技工”、“汉家嫂”等品牌享誉全国。
完善保障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强化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2015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达54.5亿元,占一般性财政支出的21.07%。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从1996年基本没有,提高到现在的800元和1000元。
完善教育队伍保障机制。1996年,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是82%、63.2%和61.3%。“十二五”以来,我市实施了天汉名师塑造、校长素质提升两大工程,每年培训校长、教师1万多人次,培养汉中名师300多名,建立梯次骨干队伍2341人。大规模开展赛教,全省赛教获奖率达90%以上,中小学赛教总成绩连续五年全省第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省领先,连年参加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获国家优秀奖。到2015年,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超过了85.7%、98.9%、95.7%,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达到7.53%,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38.9%。健全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机制。我市属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落后。进入20世纪以后,学校办学条件巨大改善,2007年全市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2009年至2012年全市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加固、新建学校480所,总投资23.7亿元。2011年至2012年,投资1.7亿元建设学校食堂309所。2012年,率先在全省实施中心城区学校建设攻坚工程,至2014年在中心城区累计投资16.8亿元、建成59所学校。2015至2017年第二轮中心城区攻坚工程,规划扩容提升50所学校,已建成25所。2013年率先在全省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工程,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1265所标准化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达标任务,逐步实现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软硬件配置基本无差异。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学校760所、占比达60%。同时,我市健全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每年投入上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0多万人。实施的“蛋奶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目前惠及892所学校、25.48万学生,覆盖率达83.6%。规划到2018年全市所有县区通过省政府“双高双普”评估验收,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审核认定。目前,全市创建“双高双普”县6个、“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5个。
7月14日,满洲里市召开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工作部署会。市政府副市长王长春及市人社局、教育局、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经信委、发改委、编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6月13日呼伦贝尔市召开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上,李世镕书记针对职业教育提出,要突出抓好“五个一”,即要推进一个好计划,每年计划培训5万人;要出台一个好政策,重点抓好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储备;要建立一个好机制,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在企业建立教职实践基地,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要办好一个职教基地,强化开门办学,跳出传统办学模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要有一套好的保障体系,在办学条件上、经费投入上、组织保障上编绘好全市“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
根据会议具体要求,结合满洲里市实际,王长春指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呼伦贝尔的相关要求,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位,同时满洲里市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满洲里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成立满洲里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领导小组,推进相关工作。王长春要求,满洲里市相关部门要面向市场,突出满洲里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的师资优势,弘扬“工匠”精神,真正将满洲里市职业教育办好、办出特色。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达到3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个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见雏形,成为加快新疆制造向精品制造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邵静雪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一名中职生,她对自己的定位是毕业后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入学后,学校经常开展的各类校际交流活动,让她对今后的就业更加充满信心。她说:“感觉丰富了我们校园的生活,我们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毕了业去找工作可以更方便更有利。”
目前在乌鲁木齐,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已经提高到4:6,在10个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中,选择上职业学校的占到了近一半。乌鲁木齐市教育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处处长阿依努尔·和米提介绍,这反映出职业院校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下一步,乌鲁木齐职业教育建设将在内涵建设上下足功夫。阿依努尔·和米提说:“我们现在从规模发展转向了内涵建设的转型期。一个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就是专业布局的调整,把学校的重点专业要做精做强,更好地为企业做好人才力量的支撑。”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改变生活、塑造理想的平台。据乌鲁木齐市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王少东介绍,十二五以来,学校一直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以更符合市场定位的专业设置,确保学生一毕业就能实现就业。王少东说:“我们开办轨道交通专业,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生源一年比一年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与相关企业紧密联系,深度融合,让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实习就业有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有一技之长仅仅是找到工作的敲门砖。当前,乌鲁木齐市正处于转型提档、提速升级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为首府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校长杨军介绍说:“我们也在思考职业教育怎么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首府城市,现代服务业肯定是一个很快的增长点,我们围绕这个打造我们的服务区域的现代服务体系。未来结合我们新校区的建设,着力打造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商贸物流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打造成一个面向丝绸之路国际化的服务平台。”
让孩子上职校将渐渐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在21日举行的《市长热线》访谈节目中表示,今年上海中本(中职和本科)贯通最高分达到590分,平均分546分,高于普高线51分,均在重点高中线上。
据悉,上海从2010年就打通了中职和高职的天花板,2014年打通了中职和本科的通道。今年已有21个专业26个专业点开展中本贯通培养;涉及22所中职校,12所本科院校,包括应技大、工技大、二工大、电机学院、上师大天华学院、上海商学院等本科院校。
今年中职校录取的最高分考生是延安初中毕业的马旭峰,选择的是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上海二工大“中本贯通”机械工程专业。据了解,马旭峰父母也全力支持儿子的选择,觉得儿子适合走技术发展的路,经过7年的学习,能拿到本科文凭,又能拿到这种技术证书。
翁铁慧介绍说,上海注重职业教育课程连贯设计,中高(中职和高职)、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是中职与高职或本科原有两段课程简单叠加的“物理反应”,而是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化学反应”。
“我们调查了解到,上海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缺口特别巨大。”翁铁慧说。
除了推行“双证融通”,越来越多职校学生毕业时能够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上海还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学标准,推动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落地,例如汽车行业国际公认的IMI2级考证点落户上海市交通学校、澳大利亚TAFE证书落户上海市医药学校,学生可获得国际权威证书。
推动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实施教育“9+3”计划,在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3年免费中职教育。通过“加减转”并举,初步形成以黔中经济区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黔北经济协作区遵义、铜仁职教园,毕水兴能源富集区毕节、黔西南职教园为两翼,黔南、黔西南、黔东南“三州”文化旅游区和部分县级职业学校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布局。在产业聚集区建设清镇职教城和毕节、遵义、铜仁等市州职教园区,推动职教资源向产业园区聚集。用集中攻坚的方式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150余亿元,建成600余万平米各类建筑,新增教师超万人。重点围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和专业设置,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
探索实施“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产业园区企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职业学校围绕企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组织开展“双走进”活动,学校校长和企业厂长签署协议,落实校企合作具体事宜。校企共同创新办学模式,探索校中厂、厂中校、产教一体化的实体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校企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实现车间教室、学生学徒、教师(师傅)、作品产品、教学生产等“五合一”。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建活动,重点支持打造100个实训基地。校企共同组织教学实践,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滚动修订,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校企共同开展就业评估,企业以职业学校为主体接纳员工,积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学校用企业的制度标准、管理标准、生产标准、用人标准评价学生的能力。
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出台《职业教育条例》,规定公办职业学校实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专兼结合、自主聘用、动态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具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后,经考核合格,可以转聘为相应的教师职务(职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部分紧缺专业教师,实行简化招聘程序直接考核的方式引进。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引导一批普通中小学教师转型转岗、加强校际师资共享,多渠道扩大师资总量。修订中职教师职务评审条件,为中职学校教师开设正高级职称,打通中职教师职称通道。与有关院校合作实施中职师生置换研修与顶岗实习“点亮行动”,将贫困县(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选送出去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相关院校高年级学生到派出学校进行顶岗实习。与省外有关院校合作实施“职教师资免费师范生计划”。在部分省内高校,对应中职师资需求开设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制约工程等专业,加大职教师资培养力度。
唐山与北京朝阳区签署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
7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一行来到唐山市,与唐山市教育局正式签署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并选派职教专家对唐山市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首次培训。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以朝阳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为基础,依托唐山市良好的区域、地理优势,共同搭建职业教育平台,推进京冀职业教育的联动发展。唐山市近期目标为:形成领导互访机制,两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职业学校领导定期互访、交流,探讨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师资互访互学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双方教师唐山市进行业务交流和技能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专家指导机制,定期邀请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调研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就唐山市学校管理、教师培养、专业建设、评价体系、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指导。中期目标为:形成学生互访互学交流机制,定期组织两地职业学校学生互访,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展示彼此教学成果;形成合作培养机制,对企业急需人才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共同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合作培训机制,唐山市结合两地的产业需求,双方共同建设一批中高职紧密衔接、国际合作深入、全国领先的示范专业,共同建设具有国际标准的实习实训基地,研发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课程,联合开展社会职业培训。依托唐山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双方展开深度合作,最终实现打造“服务京冀两地、面向世界发展”的“京冀职业教育产业联盟”的远期目标。
为进一步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进行,峄城区立足发展实际,积极整合全区教育资源,聚焦教育的薄弱环节,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是精准调研,完善教育扶贫方案。今年年初,区教育局在前期教育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又组织召了开全区资助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16年高中毕业生生源地信用贷款预申请工作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底排查工作。会上就今年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源地组学贷款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资助政策宣传成效等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重点解读,并提出了严格要求。会后,各级各校进行了辖区范围内的困难学生家庭情况摸底排查,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家庭困难学生,召集群众代表开展座谈,与区扶贫办、民政部门联合助推等形式,全区共精准识别出贫困学生4999人,其中,孤儿家庭204人,单亲家庭1528人,残疾人家庭522人,重大疾病事故致贫家庭752人,烈士子女2人,其他特困家庭916人,一般困难家庭1075人。随后,结合“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脱贫人口分布情况,制定了《峄城区教育扶贫实施方案》。
二是精准资助,构建多维助学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上半年,积极争取并及时发放职业教育助学金150.88万元,国家助学金87.6万元,其中高中39.6万元,资助学生198人;中职9.5万元,资助学生48人;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38.5万元,资助学生308人。同时,拓宽资助渠道,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与困难留守儿童结成“对子”。目前,全区有860名教师报名参加此项活动,受助留守儿童600多人,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走访留守儿童家庭4000多人次。构建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网络。引导城镇中小学与扶贫开发重点村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联建共建,努力促进城乡师资均衡。2015-2016学年度支教18人、帮扶人员40余人。为加强支教帮扶人员的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做到了考勤情况每周一次报教委、每两周一次报区教育局。六月中旬,完成了2015-2016学年度支教人员的第一学期考核工作。
三是精准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2014年10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评估认定之后,该区继续加大投入,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仅2014、2015两个年度,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新建重建教学楼31座,新建改建餐厅18座,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学校校舍楼房化、厕所水冲化、取暖降温空调化的目标。2016年,规划完成新建重建教学楼15座,新建改建餐厅厨房7 座,厕所1个,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完工7个,竣工1个;规划完成13所学校塑胶场地建设任务,现开工建设1个,进入招投标程序12个;规划投资210万元,完成4所学校的食堂设备、多媒体、实验实习设备等购置任务,目前3所学校完成购置任务。同时,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区学校已建成15个自动录播室,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和优质网络课程资源转化活动的推进提供了较好的硬件基础环境。从2015年春季开始投入93万元,在全市率先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全区共55066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投入资金400万元购置校车10部,成为全市首个校车服务试点单位。目前基本解决了榴园、阴平、古邵三镇7所学校离校2.5公里外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今年9月推广至全区其余镇街后,将每年投入补助资金200万元。
在农村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中,区教育局将附设幼儿园建设和小学校舍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装修使用,幼儿园设施配备和环境创设力度逐步加大。近年来,全区共新建幼儿园27所,改扩建幼儿园25所,建筑面积65300平方米,增加学位4665个,总投入资金9095万元。2016-2018年,在扶贫开发重点村拟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所,实现贫困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贫困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和适龄儿童入园率。
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三年内,区财政每年投入资金1400万元,完成教学楼、办公楼、运动场等建设任务。今年,投资300万元采购了机电技术应用实训设备, 6000平米的综合实训楼工程已主体完工。
甘洛县普昌镇哈木足村幼教点一群彝族孩子们正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做着游戏
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们一道做游戏
甘洛县普昌镇中心小学学生正在用营养餐
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领未来、乡村教师队伍稳步提高……初夏时节,山花烂漫、蝶飞蜂舞。笔者走进山大沟深的彝乡甘洛采访,处处看到的不仅是山青水秀的景色,更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精准扶贫给彝乡甘洛带来的巨大变化。
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橡胶防滑的体育场、干净整洁的食堂……过去,这些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画面,如今在甘洛偏僻的学校变成了现实。在采访中,一位多年从事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向笔者感叹:随着教育行业精准扶贫的稳步实施和扎实推进,不仅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而且苦苦坚守在最基层的老师们,也深切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给他们带来的温暖。
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过去是土操场、小平房、泥土路。条件简陋不说,尤其是下雨天,因为山路陡峭,道远路滑,学生基本就都请假了。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和各类项目资金的支持,现在的校园是三层小洋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及操场,校园环境幽雅。”基础设施的改善,让石海乡中心小学阿木热打校长一脸的自豪和幸福。阿木热打校长的话,说出了甘洛山区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心声。
甘洛县位于凉山州东北部,属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多年来,教育发展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大多数乡镇、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补上贫困地区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和项目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成为摆在甘洛县委、县政府和教育部门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2015年3月,甘洛县召开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可以说,这是一次关系甘洛教育振兴的重要会议。会议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县政府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建立了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并配套相应的项目和资金,全力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城乡办学差距明显缩小,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采访得知,这几年甘洛县义务教育的重点主要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中心,缩小城乡学校差距;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实现标准化,办学经费较为充裕,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师资水平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普遍较高;县域内学校差距明显减小,异地择校现象和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偏远乡村群众能够享有和城镇群众一样的受教育机会,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地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学前教育成效显著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何种说法,不无鉴照和反映出了学前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过去只有城里的孩子才能上幼儿园,乡下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直到六七岁上小学时,还大字不识一个。而城里同样年龄的小孩,不仅能认识简单的识字课本,还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在石海乡则俄村“一村一幼”教学点,一位接送孩子的家长这样告诉记者。“起点不一样,对娃娃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当然有影响。过去,由于大部分行政村没有幼儿园,家长们对孩子是否接受幼儿教育并不抱什么希望。现在,村上有了幼儿园,娃娃们享受的学前教育不比城里孩子差。”
过去多年,对山大沟深、贫困程度深的甘洛来说,学前教育不仅是个新事物,更是农村教育发展“短板”。为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近年来,甘洛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实施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全县学前教育规模与内涵发展双轮驱动,增量提质成效显著。
作为教育发展基础中的基础,在大教育发展环境日益变迁向好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在彝乡甘洛这个边远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焕发出了活力。
目前,全县现有公办幼儿园2所,19个教学班,在园幼儿818名;民办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306名;完成了214个“一村一幼”幼教点建设任务,覆盖214个行政村,招聘辅导员692人,开设344个班,招收幼儿10460人,实现了甘洛学前教育“一村一幼”计划全覆盖。截止2016年7月初,全县3至6岁儿童总数11578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120%,6岁儿童入学率达到87.3%。
稳步推进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对贫困农村孩子来说,通过刻苦读书走出大山、融入城市、实现人生梦想,是一条最有效、最可行的途径。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扶贫工程是一项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民生工程。
“原来我的家庭情况很不好,像我们这样的家庭经济状况,根本就没有机会出来学习。来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一年以后,我对未来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学到一技之长后,不仅能解决就业,还能为家乡的建设作贡献。”这是阿木热布的肺腑之言。
阿木热布的家在甘洛县吉米镇阿呷乡格古村。2014年阿木热布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准备回乡务农。镇党委、政府得知情况后,通过多方协调沟通,将贫困学子阿木热布推荐到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并免除了所有学杂费用,对其往返车费给予了补助。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把精准扶贫的各项部署落实到实处,甘洛县教科局根据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配合人社、扶贫、农牧、妇联、工会等部门,全力开展面向贫困家庭初中未升学毕业生、高中未升学毕业生、高校未就业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众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使其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得知,县教科局统筹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外出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围绕农民致富增收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将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全县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基地。仅2015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共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1期480人。
“不少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如果后续培训教育跟不上,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年龄大了,有可能再沦为贫困人口。如果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通过学习汽车修理、驾驶技术、种植养殖等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会实现就业,并实现增收致富。”县职业技术学校一位多年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教师说。
完善制度扶贫创新 确保扶贫管理精准
“教育精准扶贫不仅要‘精’,更重要的是要‘准’。既要避免‘撒胡椒面’式的简单扶贫方式,也要防止资助标准的‘一刀切’,以免分散扶贫资金,使真正的好处难以精准落实到贫困农户手中。”甘洛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阿什此曲如此说。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不走样,甘洛县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督查方案,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纳入部门实绩进行考核,实现了上下联动沟通调度,推动精准扶贫有序推进。
自去年以来,县教育部门紧紧围绕《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和《甘洛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支持计划》,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学前幼儿、普通初高中、高职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仔细梳理他们的工作模式,发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摸底工作扎实有序。县教科局结合实际,整合人力,按照数据库名单,对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基本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和分类统计,做到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该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做虽然有些繁琐和艰巨,但这样的摸底既完善了学生信息,又为县级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还为县级财政下拨精准扶贫教育资金提供了人数依据。二是资金发放及时准确。记者了解到,该局除了及时转发文件、下拨资金外,还多次以函件形式对各乡镇的发放工作提出要求、明确任务、解释政策。同时又积极了解汇总各乡镇发放进展情况和发放中出现的问题,对发放中反映出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向县政府进行专题报告。截至目前,甘洛县为民办实事专项资金发放工作基本完成,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初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均已按有关程序发放和办理。
除此之外,坚持公开透明,强化资金监管,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为民办实事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补助资金的行为,保证了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通过以上扎实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机制,让精准不再成为一句空话,让教育扶贫真正成为贫困学子的福音。
多措并举夯实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了新补充教师必须在农村中小学至少任教3年的服务期制度。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2015年全县发放中央划拨的农村教师补助781.91万元,1334名农村教师享受生活补贴,占全县教师总数的69.23%。加强中小学教师动态管理,对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村偏远地区和山区必须保留的村学和教学点,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时给予倾斜,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的基本稳定。各乡镇建立了校长教师交流机制,要求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交流,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
近年来,甘洛县着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实施好国家、省级培训项目,加大县级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县级校长教师培训体系,并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倾斜。2015年通过县级以上培训项目培训教师达163人,其中“国培计划”培训教师22人,省培项目培训教师88人,州培项目培训教师53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网络远程培训教师474人;县级培训项目培训教师达1108人。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可谓任重道远。在强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甘洛县委、县政府和教育部门齐心协力,通过调查研究、精心谋划,并发扬以干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索出了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带动困难群众拔掉“穷根”,朝着“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技能、家家能致富”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卡若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在“把握一个核心、抓住两个关键、强化三项工作、落实四个保障、执行‘五加三’问责”的工作原则指导下,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出成绩”的具体思路,形成了“开会必谈教育,下乡必进学校,进校必查管理”的工作格局,不断推进该区教育工作和谐、快速发展。
上下一心提质量
“再苦不能苦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2012—2015年,卡若区教育经费共投入50598余万元;地方财政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今年教育配套资金24%,约3400余万元。
有投入,更有回报。今年,卡若区,内地西藏初中班共有60名农牧民学生上体检分数线(占全市上线人数的20.1%),较上年同比增长了93.5%。
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规划纲要、教育督导小组、教育基建项目领导小组、乡(镇)教育办公室、24%的财政配套资金……“每一个机构、每一项措施,都充分显示了我区对教育的重视。”卡若区教育局局长西松告诉记者。
为抓好教育,卡若区实行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乡(镇),中(区)直各单位包学校制度,各乡(镇)党委、政府优先落实教育工作,成立了乡(镇)教育办公室,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入学率是检验一个地方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目前,卡若区学前教育、小学部分和初中部分在卡若区学校就读的学生分别为1899人、6091人、933人,从数据上看,卡若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巩固率均在99%以上。
此外,卡若区教育局拟定了《卡若区教育系统“暖心工程”实施办法》,对全区教职员工在交通补贴、人生意外保险、生活补助、岗位津贴和升学奖励等24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规范,创设“政策、情感、环境、待遇”的“四留人”环境。
均衡发展促公平
据了解,近年来,卡若区加大了对偏远农牧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力度,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今年,卡若区投入资金8978万元,用于改扩建(或新建)芒达、唐卡、妥坝、沙贡、约宗、若巴、贡西、面达等8所小学的附属工程,以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解决学校“大班额”“大校额”问题。
西松告诉记者:“卡若区将在2017年,接受自治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了卡若区‘四大战役’之一。”
校园文化建设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卡若区结合实际,提出了“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并制定了《卡若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计划》。卡若区将该区第一初级中学和如意乡中心小学定为校园文化建设试点学校,全面启动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如意乡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之中,预计将在今年9月前基本建成。
帮助偏远农牧区学校、薄弱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内容。为此,卡若区积极实施对口帮扶与支教、挂职锻炼。如卡若一中对口帮扶面达学校,俄洛学校帮扶嘎玛学校,达野学校帮扶约巴学校,卡若学校帮扶芒达学校,如意学校帮扶若巴学校,近三年累计选派90余人开展支教工作。
教育扶贫断穷根
“精准扶贫”是卡若区“四大战役”工作之首。为让“教育扶贫”不再是口号,卡若区教育系统紧紧围绕“思想扶贫、基建扶贫、职教扶贫、助学脱贫”四要旨,积极开展工作。
“思想扶贫不是单方面的意动,是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齐思共行。”西松说,目前,全区所有教师树立起了“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扶智祛愚”的信念,家长自发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宿舍,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质量。
今年,卡若区已确定易地扶贫搬迁点18个,计划搬迁4494人。为合理解决搬迁群众适龄儿童就学问题,卡若区科学布局、统筹规划,投资760万元的俄洛镇约美村完小改扩建项目将在10月20日建成;嘎玛北部六村搬迁建校项目,也已排进了脱贫行程中。
扶贫需要治标,脱贫必须治本。卡若区通过“政府助学、援藏助学、社会助学”,形成助学合力,直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之成为最有力的脱贫手段。
早在2011年,卡若区就设立了救助教育基金。自2011年至2015年,共有1147名学生获得升学奖励基金,共计187.55万元。
组织开展爱心捐赠活动12场次,受助学生63名;
援藏省市与个人累计捐赠爱心图书3000余册,爱心捐款5.6万元;
衔接2家企业资助15名困难学生直至大学毕业;
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16名学生,每人每学年生活补助提高至1000元,接受大学教育的82名学生每人每学年生活补助提高至2500元;
2016年上半年,卡若区教育系统已接受各类善款3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扶贫能量参与到爱心行动中来。
“没有教育的腾飞,就没有卡若的腾飞。”卡若区区长泽仁说。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干部,从基层到机关,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单位,无一不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高度重视着、时刻关注着,殷切期望着加快融入祖国向前发展的浪潮。
7月15日,甘肃省职业教育及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兰州召开,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相关学校校长、业界应用型专家、当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等150余名嘉宾参会,就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探讨。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要用最新思维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希望大家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座和与他们的互动交流,开阔思路、受到启发,并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本校和甘肃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
在高层演讲环节中,国泰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春雷做了主题为“创新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报告。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信息协会评选的“中国信息化十大推动人物”高复先做了主题为“实现智慧职业教育之路——数字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的报告。
在下午的主题演讲中,由湖南省高教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原副理事长李建月做了主题为“信息化技术环境下职教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教育应用”的报告。
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技术学国家特色主持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委员会副理事长陈琳作了题为“突破前沿——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及发展”的报告。
最后,云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军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报告。
深圳市华强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博士周跃南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 胡延华
深圳市福田区信狮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春雨
深圳技师学院副院长 王德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欧阳文伟
深圳书城培训中心校长罗佳
深圳嘉华职业教育集团嘉华中心校长刘宁
深圳市深德技工学校校长李易庭
深圳沙井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魏忠
广东省服装职业培训学院院长 周世康
深圳市龙岗第二职业学校校长助理 胡定奇
赣冠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黄泽宇
华育国际教育校长周琰
博伦职业学校督导室主任 张国顺
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校长邓志久
7月6日下午,深圳特区报业大厦38楼会议室,深圳职业教育行业的前辈、资深专家、校长就“职业教育前景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提出抢抓“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机遇。在年初的两会上,市领导表示,深圳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内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和国际水平相比,和中国制造2025、深圳瞄准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的要求来比,还远远不够。“十三五”期间市委政府会以德国、瑞士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参照,学习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引进先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先进体制机制,建设国际一流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学院的建设。
现代化职业教育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应有的贡献。面对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新任务,我们需要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角度来谋划深圳职业教育。深圳职业院校该如何定位,如何进一步推行校企合作,如何将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如何科学培养城市转型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多重困境,社会、企业、教育、学校诸方面存在的问题相互交织,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正确认识和冷静分析,找出解决对策,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深圳特区报作为深圳最大的报纸,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推动深圳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为此,举办了此次“深圳职业教育校长论坛”。
活动当天,深圳职业教育行业精英云集,就行业现状、问题与出路坦诚交流、畅所欲言,言辞精彩。到场嘉宾包括深圳技师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深圳市福田区华强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市书城培训中心、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深圳服装学院、深圳嘉华职业教育集团、华育国际教育、深圳市深德技工学校等院长、校长、机构负责人。本次峰会由深圳特区报张敬媛主持。
论坛以开放的姿态,围绕“职业教育前景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主题,就“深圳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职业教育对深圳城市发展的贡献”、“职业教育与城市转型的关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发展探讨”、“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深圳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城市新定位关系和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共谋深圳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新方向,为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培养技能人才,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深圳作为一个创新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是走在全国甚至世界前列的,这对我们教育也提出了一种较高的要求。教育要先行,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如何来对接经济、社会的变化,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职业教育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对教师的培养,通过国培、海培、省培、市培形成了一支较好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在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上也加强了建设,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硬件走向软件的内涵式发展过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深圳职业教育有品牌、有影响力
深圳的职业教育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相对整个经济总量,职业学校的数量很少。二、政府重复投资专业学院。三、深圳的职业学校是比较有品牌、有影响力的。四、深圳有规划一个依托深大建立的本科院校,明年进行招生。为适应“工业4.0”,深职院将要做两件事:第一、充分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质。第二、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这8种能力就是:自学能力、信息化能力、数字应用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外语能力。
职业教育就是“做良心”
我们职业教育真的是在做良心。我们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是自负盈亏,招生是我们自己招,培养是我们自己培养。我们对每一个学员、每一个客户都是真正用心去做,我们提供我们能够提供的最优质服务,所以才会有学员来感激。很多做得很牛的学员从我们学校出来以后回到学校来,为什么愿意回到学校来再招他的学弟学妹?因为他对这学校有感恩之情,因为他在这里学习,他得到了真正的转变。
职业教育对经济贡献率非常高
从事职业教育33年,经历了整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做职业教育就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市场。深圳市场太大、太活跃,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大。我觉得深圳的职业教育不仅环境好,条件也好,这在落后欠发达地区,是很难想象的。但是,深圳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几点不足:一、数量不足。二、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存在同质化发展。三、深圳职业教育是多元化办学,但对民办院校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更多支持。
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加快职业教育若干意见和决定》,而且要求每年的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招生比例应该是各占50%。但是,据统计深圳市中职教育招生仅占20%,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第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第二、需要培养更高层次的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三、职业教育是条块分割。希望深圳能率先把这条路打通,将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职业院校就读。
不同年龄阶段需要不同职业技能
我认为整个广东省,尤其深圳市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是领先的。我觉得我们提供的是一生的职业教育。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性化。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某一个职业,它是非常个性化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职业。第二、实用性。如果连职业教育都做不到实用性的话,那其它的教育就更难做到。第三,长期性。职业的整个过程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技能。培训学校也存在一些困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深圳的职业教育,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在我个人看来现在的特点仍然还是专业性和实用性上不足。我们一直在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培训机构,职业教育是一个再回炉的环节。政府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可对公办教育重视还是会更多一些。民办教育是自给自足,更多是自主招生,我们希望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例如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帮扶等。
民办教育的短板是技工教育
深圳的职业教育如果要走国际化,短板在哪?就在民办教育,民办教育的短板是技工教育,而技工教育的短板就是教师。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民办教师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并且没有任何补贴,主要靠学费,基本没有国家的财政支持和捐助。第二、教师的社会保障和退休以后的待遇问题。第三、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差别使得民办教师队伍不太稳定,流动性大,这也是制约深圳市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职业教育应让学生看到发展希望
其实我们的职业教育,我的理解就是它叫行善事业。职业教育是很有空间的,一是把义务教育的学生培育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让孩子到我们这里来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找到人生的自信;第二是把社会公平的底线守住,为差异化的学生成为可用之才,为减少社会稳定的压力尽责。第三,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立刻就业的人才工程,更是为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培育留得下具潜力的劳动者,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学生也无法在深圳扎根。
呼吁对民办学校给予更多支持
广东省服装职业培训学院只专注于一个专业,培养设计中高端女装的人才,25年来初心不改。我们一直源源不断的为深圳的服装产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来讲,民办学校要发展,需要发挥社会力量弥补很多不足,希望政府相关配套政策能够根据实施情况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深圳服装学院作为示范基地,被评为中国纺织人才培养基地,去年还拿了全国纺织人才建设单位奖。获得的荣誉很多,我们希望今后能够为深圳服装产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职业教育要有特色
搞民办教育必须要专注,必须从为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打造你的专业技能。现在之所以深圳的职业教育没有什么特色了,其实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于高考,观念没有转变导致我们职业教育现在不出特色。此外,我觉得不出特色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我们学校自身,确确实实现在缺乏专家型的人来打造职业教育,我们缺乏师资。民办不缺乏,我们公办学校非常缺乏。在这里我们也想通过媒体多呼吁一下,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转变思维与方式。
运用大数据提升职业教育
我所理解的工业4.0比较简单,就是有客户需求,工厂那边直接生产制造出来甚至提前预判用户的需求,因为有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分析,所以我想职业教育是不是也有这样一条工厂的流水线。我们职业教育面临的需求都是有差异化的,有没有类似于这样的一条流水线能够把这些个性化的差异通过大数据互联网方式直接匹配出来,比如相应的课程设计、相应的师资甚至相应的教学产地。
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培养人才
华育国际16年来在这个行业里经历了从加盟商到品牌商的过程,经历了真正实现跟企业无缝对接培养人才的过程,我相信未来对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跟企业的无缝对接还可以体现在大数据的人才需求上,其实很多像华育国际这样的机构都在为城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另外,高校把学员就业前的教育也放在我们这里,将来我们可能还会有一些更深度的合作,为更多的人提供快速入职企业的机会。
职业教育与城市转型互为前提
作为一个在职校教学一线工作者来讲,从去年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作了批示之后,我们都感觉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职业教育与城市转型的关系,我认为它是互为前提,职业教育发展助力城市转型,同时一个城市成功转型会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那就不可持续。我们可能可以借助另外的力量大量引进人才,但是那不是长久之计。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果没有城市的转型是会缺乏发展的动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对于深圳的职业教育,我认为,首先,深圳职业教育的结构需要调整。整个深圳职业教育的数量跟深圳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非常不匹配。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目标非常重要。我们搞了入学教育:第一是爱自己,第二是爱专业,第三是爱学校,第四是爱班级,第五是爱父母。通过这样的教育尤其是日常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