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展开全部

日前,北京市教委下发《2016年北京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自觉维护招生工作秩序,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到外省招生。

记者梳理发现,这已经是连续多年本市对职业学校外省招生作出限制。为了应对该形势,不少职业院校开始谋求转型发展。以东城区为例,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北京市对中心城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东城区职业教育正加快转型升级,加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区教育的融通,在职业学校挂牌成立“东城区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和“东城区市民职业体验中心”,开发职业体验课程,并在八个学区开展试点。课程提供方为北京国际职业学校、北京现代职业学校、179中学3所职业学校和2所成人学校,基本实现全学区覆盖。其他各区职业学校也在社区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此外,通知要求各校要进一步整合融通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优质高效育人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对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改革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影响力。

网站.jpg

   “党代会报告提出,着力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聚焦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成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这对于我们基层职业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宋云波代表认为,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不但需要科研创新型人才,更需要落实创新技术的一线工人。

111.png

宋云波说,在苏州、无锡这些制造业发达的城市,都有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城,多个职业院校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资源的调配整合,而南京虽然开设汽车应用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超过了20个,但布局过于分散,不利于院校之间的资源互补和调配。希望在下一个5年的城市规划中,能够试点打造职业教育城,助推南京先进制造业发展。

南京高校林立,科研储备充足,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国际交流也早已步入正轨,但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培养上还有很多门槛。对此,宋云波认为,随着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样需要更多的国际化交流,“只有破除门槛限制,开设更多的国际交流班,才能把国外一流的技工教育手段引入国内,为南京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一线技术工人。在这方面,还需要政府能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

04251056803340.jpg

编者按: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印发《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职教规划》)。《职教规划》是《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子规划之一,将指导浙江省今后五年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构建全国领先的现代职教体系 谋篇布局 勇立潮头

湖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金毅伟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浙江中职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性谋篇布局。

谋合纵,纵深精进系统篇。纵轴一,持续推进的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现代化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职业体验选学校,生涯规划选专业,专业发展选课程,人生发展选方向。纵轴二,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为中职生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选择。这既为中职生的学业持续发展开辟了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路径,更是浙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对高学历、高技能技术人才的供给侧改革。纵轴三,高水平“双师型”、省中职名师、省技术技能大师的培育是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的纵深发展。基于“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要求,专业教师技术技能比赛、新毕业生下企业实践、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型师资培养基地等越发迫切。纵轴四,继省级、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推进浙江省中职名校建设,从而持续打造浙江特色、全国领先的现代职校品牌。

谋连横,产教职普融合篇。横轴一,产教深度融合的平台建设和项目推进。“334模式奠基”“课程改革展翅”“技术进步飞翼”的“三驾马车”牵引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中职学校与省级特色小镇共建的“地理信息产业学院”“美妆学院”“机电智造产业学院”“婚庆特色学院”等,就是“十三五”的产教连横的大片。横轴二,职普融通的多元发展。职普融通班试点、中职与初中共建的生涯规划教育行动计划、结合初中深化课改的职业体验课程建设等,正在不断演进。横轴三,社会培训的职成教一体化网络建设,必定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工程,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横轴四,“职校+行业”共同体建设,将从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离的改革中真正起步,从而使“多元主体、依法共同”的职教集团建设成为现实。

布均衡之局,在于整体发展。布均衡之局,在于结构协调。第一是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第二是中职生规模依然需要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并要通过不断增强中职教育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来吸纳更多的优秀生源。第三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升学结构需要控制在一个科学的比例,既满足学生持续学业的要求,又要满足地方技能技术人才的供给。第四是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结构优化,专业教师中高技术高技能教师的结构优化等。布均衡之局,在于面向国际。中国梦的伟大战略,让中职教育接轨国际成为必然,建立与国际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将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布优质之局,在于办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布优质之局,在于学校治理能力的持续增强。在章程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三大工程,其中,“开放办学,基于管办评分离的质量管理”,全面推进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第三方评价、中职学校年度质量报告。“自主发展,基于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与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智慧校园,基于中职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和多维信息化教学支撑环境。布优质之局,在于职教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加强经费投入力度和经费统筹管理,进一步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跨界换道 加速发展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校长 高志刚

职教“十三五”规划正在引领我们实现职教发展的新跨越。

最深刻的变化,是终于走向“跨界”了。职业教育的属性是跨界,“十二五”规划的内向型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推动布局调整、创新培养模式、提升管理水平、重视校园文化、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行业企业、和社会,还是怯生生地尝试着“对接”而已——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规划,目标是与经济社会的“融通”,旨在谋定一个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机衔接、职普互融互通,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办学,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职教育发展格局。产教融合工程、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等重要任务的设定,对于破旧局而言,这些既是目标,也是路径,职教人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最明显的变化,是工作路径“换道”了。“十二五”期间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七项工程,尤其是示范学校建设和课程改革,给学校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十三五”规划一出台,全省随即开始启动“三名”工程申报,两个五年规划体现在项目推进上的差异点立刻显现:原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校企合作这些深入人心的概念和做法,在名校、名专业、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上,似乎一下子都铆不上劲了。原先关注的是一个平面上的展开,现在要求的是三个立面的提升。话语系统换频道了!原先熟悉的“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内容,都应自然体现在“三名”项目之内。内涵和质量,必须是“品牌”的题中之义!我们职业学校也必须从“你说我做”的“示范校建设态”,转化为“我想我说我做”的“三名建设态”。

未来五年,职教人当然有更多期待。

小处着眼,期待能更好地推进中高职衔接。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中职学生继续升学的诉求大大提升,我们固然不能过分强调升学,但是因地制宜,做好中高职衔接,注重质量,让学生在升学路径上有更优质选项,还是十分必要的。做大做优中高职衔接,不仅可以为普通高考释压纠偏,更可以为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发展,提供目前最好的平台,让学生文凭与技能双过硬、岗位与发展双获得,从而切实提升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内涵吸引力。

大处放眼,期待更大的政府推进力度。谁主管?牵动了多少部门合力发力?出台了多少行之有效的政策?政策如何细化落地?即使一项行业技能大师和外聘专家的引进工作,目前也还需要做深做透,比如通过“政府采购、学校使用、契约管理”,使更好的人才在学校里主动发挥更大作用。理顺政、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才有合作的好机制和长效性。

“三名”工程为抓手 提升职教核心竞争力

绍兴市职教中心校长 钱金星

《职教规划》的出台,是浙江职教界的一件大事,其中“三名”工程的提出备受关注,与中职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相比,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品牌就是竞争力。就职业教育而言,“十二五”时期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仍缺少具有高度社会认同感的职教品牌。“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将重点打造以名校、名师、名专业为内涵的“三名”工程,就是找准了过去发展中的短板所在,扬其特色,进一步做大做强职教品牌,以品牌的辐射带动,整体拉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在今后五年中,职业学校应以省中职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打造“三名”工程为重点,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彰显特色,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一是争创中职“名校”。目前,很多学校正在申报浙江省中职名校,以此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打造成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中职名校。二是培养“名教师”。一切名校莫不依托名教师。学校将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着力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使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本行业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力。三是建设“名专业”。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企业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设置规划,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推行现代学徒制,努力打造一批省级中职品牌专业、特色优势专业,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需要。

聚焦质量提升 增强服务能力

嘉兴市教育局副局长 朱军一

回顾“十一五”“十二五”以来我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从注重基础能力提升的两轮“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到强化内涵发展的“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以及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清晰地架构了不同阶段我省中职教育的发展理念和路径,这既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导向的内在需要,也是打造我省职业教育升级版的必然选择。聚焦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已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不二选择。

下一步,作为地市教育主管部门贯彻落实《职教规划》应特别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化区域统筹。无论是学校布局规划还是专业结构调整、集团化办学合作平台搭建等,都应立足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建立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机制和统筹管理格局。二是注重示范引领。一批名校、名专业、名师等项目的创建培育,应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坚持质量和标准,使之名符其实,发挥区域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关注软实力的提升。要进一步研究区域和学校年度质量报告的切入口和考量点,科学把握中职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标准。《职教规划》中特别设置了大师工作室、中职名师工作室等项目,凸显了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培养在中职课改、专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四是推进改革创新。去年以来陆续实施的中职课改、现代学徒制试点,包括《职教规划》中提到的信息化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对中职学校都是新的探索和实践。

核心观点

一是树品牌,“三名”工程。

二是补短板,均衡发展,包括师资、产教融合等。

三是强机制,包括投入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宣传奖励制度、职教活动周等。

设计背景

“十二五”期间,我省坚持内涵为主发展,实施“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中职教育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省有中职学校357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校42所,省级示范校80所,省等级中职学校142所,生均仪器设备值在5000元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7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我省中职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专业结构调整、课程改革、技能比赛等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整体发展水平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但是也必须看到,我省中职教育还不能较好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吸引力还不够强,专业结构布局还不够合理,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还不高,校企合作还难以深入推进等。面向“十三五”,浙江制造升级和浙江经济发展亟须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为此,从2014年开始,省教育厅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展了《职教规划》的谋划和编制工作。

2020大猜想

企业机器换人,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永远不会被换掉。

——宁波职教中心校长 张国方

未来中国会从制造型社会向创造型社会转型,需要大量既能继承传统,又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华佗再现新世纪,鲁班再展新手艺。行行再出新状元,代代再传新创意。

——杭州大关小学教师 陆顺良

中高考不存在了,职业教育风生水起。孩子们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比985、211更有社会需求性,更吃香。

——台州机关干部 李伶俐

社会需要有技术的人、有专业的人。

——杭州娃哈哈小学教师 包樱

调整产业结构,各行业齐头并进,工作无贵贱,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

——诸暨日报社记者 应柳漪

网站.jpg

普校学生在职业学校当了一天西点制作师;职校学生数学能力强、语文素养高,要和普校学生PK;职校老师在普校开了门课程。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发展,带来太多惊喜。全市多种多样的职普融通形式正在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藩篱,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也为普校中小学生播下职业理想的种子,拓展了筑梦空间。

  普校生进职校学艺

  了解职业梦想,不必等到大学毕业以后,在初、高中阶段就可通过职校的职业体验课堂,感受不同职业的魅力。

  上个月,职业体验课程展示活动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鼓楼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市一中、黑芝麻胡同小学的2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到职业体验课程活动中。他们边学边做,过了一把“网络工程师”、“西点制作师”、“服装造型师”、“花艺师”、“理财师”、“小小CEO”、“小小程序员”的瘾。国职校园成了普校生开放而又快乐的大课堂。对参加体验课的学生而言,在这样的课堂上,“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生活”已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与获得。

  普校生走进职业学校参与职业体验已不是新鲜事。一年来,仅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就接待了北京一中、五十四中、五十五中、六十五中、五十中分校、国子监中学等学校及东城区少年宫的学生,累计约1428人次参与职业体验活动。

  “你见过药片的制作过程吗?”“你知道我们打针的针剂是怎么做的吗?”在大兴区第二职业学校课堂上,中小学生动手做了一次药片,回到家忍不住兴奋地向父母“炫耀”。大兴区二职宋金萍老师介绍,学校共开设机电、物流、西点、生物制药等大类20余门课程,供中小学生选择。学生到职校上课,不仅可参观各种设备,还可亲自动手操作,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职业教育的快乐。大兴区教委职成科科长王启囤介绍,大兴区2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近40门课程及专业教师让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变得丰富多彩。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社区教育融通,让教育的色彩更丰富。东城区在职业学校挂牌成立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和市民职业体验中心,开发了一系列职业体验课程。区教委副主任徐建秋表示,东城职业体验课程已覆盖所有学区,其中天永学区覆盖率达100%。未来,职业体验课程将致力于覆盖每名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培养及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

  职校生修普校课程

  是不是学生进了职校只能专注于专业课程,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从此成为陌路?或是英语、地理被弃置到不太重要的地位?其实不然,近几年,部分职业学校引入了更多公共基础课。

  从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美术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学生除了学习素描、色彩、速写、风景写生等专业核心课,以及设计课、创意课程、传统绘画技法、定格动画课程等专业拓展课,还要学习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等公共基础课。一般每周34学时,3年共约3672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59.4%,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40.6%。

  实美职校美术专业负责人金月光介绍,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以高考为方向,职校学生也要学习普高课程。学生升学主要按高考艺考生录取,这意味着文化课程不能落下。一般每周开设3天文化课、2天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上,老师通过引导和运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学校公共基础课着眼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既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又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打基础。每年升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985”、“211”高校的学生,接近高三总人数的20%;升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接近15%;升入其他师范类及综合大学的学生超过30%。

  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与协调发展,丰台区教委结合本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展综合高中“会计”、“影像与影视技术”两个试点班,并与北京十八中共同打造综合高中品牌,试点面向丰台应届初三毕业生招生。综合高中班是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渗透融合,为学生提供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一种教育模式,培养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达到一定专业技能标准的综合型人才。

  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主任芦倩英介绍,综合高中班学生办理普通高中学籍并纳入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管理,参加综合素质评价,享受普通高中学生奖助学政策。参加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普通高中会考证书。综合高中班毕业生可报考高职院校或普通高校,也可由学校择优推荐,双向选择,自主就业。

  职校师资入驻普校

  “咱们两组同学站到黑板前,把脑海中能想到的知名画家快速写在黑板上。”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初中部的美术欣赏课上,张晟正引导学生用比赛形式记住画家名字。张晟是北京实美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在本校授课,还参与西城区“城市学校少年宫计划”,在三十五中和十三中分别开设了剪纸和美术欣赏课程。

  在课上,普通校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享受专业性强的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张晟开设的美术欣赏课上,学生领略西方经典画作,饱览东方画作的韵味之美。他们在世界名作前发出惊叹,又在民间作品中体味文化。学生商云萱在美术欣赏课后感中写道:“本学期我参加了美术欣赏课程,从中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精髓,知道了艺术家,艺术成就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创作历程。”学生黄鸿宇写道:“我们学习了杨柳青的中国年画,见识到自己国家的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我们要传承这些艺术,它们都是我国艺术的瑰宝。”

  去年正式成立的东城区青少年学院,整合东城区校内外学科资源、文艺体育资源、科技资源等,开设从小学到高中覆盖各学段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选修课。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作为其分院,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研发出以“职业启蒙”为主的小学职业体验课程、以“技能体验”为主的初中体验课程和以“专业探究”为主的高中体验课程,为全区中小学生开发了花艺课堂、导游北京、空乘礼仪、服装模特、理财能手等94门职业启蒙与体验课程。目前有64门课程正在汇文一小、分司厅小学、黑芝麻胡同小学、和平里四小、和平里二小、新鲜胡同小学、史家胡同小学分校、史家实验小学等学校开设,约4366人次受益,总课时约3756学时。

  王启囤介绍,针对区域特色,大兴区把职业教育、社区学院、成人教育整合在一起。12所学校,一校一品一特色,深入中小学校园,开设易拉罐金属画、布贴画、宫灯制作技术、黑陶、陶瓷艺术、压花画、金丝岩画等多种多样的传统课程。传承人和专家走进学校,传承特色技艺。

  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职业学校也着重培养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以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为学生架设成长、成才的立交桥。

04251056803340.jpg

核心提示:普职分立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设计。关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比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都强调,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

尽管如此,各地在落实这一政策时却总是困难重重。特别是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初中毕业生生源剧减等形势,一些地方发出要不要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质疑声音,对政策落实提出了严峻考验。江苏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十一五”以来,初中毕业生总数逐步下降,从2006年的121.35万人下降至2016年的61.17万人。但是,江苏却做到了连续11年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原因何在?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各占高中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就读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8.6%提高至“十二五”末的31.4%左右。

完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江苏规范办学定位、发展原则、办学主体、布局安排、内涵建设和内部管理,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五年制高职发展道路。全省五年制高职年均招生5万多人,在校生26万多人,五年制高职毕业生高级工获证率达60%以上。

建立健全“知识+技能”的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制度。“十二五”期间,江苏按照注重技能、综合考试、全面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对口单招录取学生达110006人,其中本科25661人、专科84345人。

扩大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江苏从2011年起建立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制度,五年来,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达43727人。

开展分段培养和联合培养试点。江苏于2012年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五年来累计招生8.8万余人。首批试点项目学生的本、专科转段升学率分别达到94.5%和95.7%。江苏还投入4000万元支持103个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完善以专业成长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强化高中阶段招生统筹管理

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和分解落实。以设区市为重点,强化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过程的六个统一。不断拓展职业教育招生区域和对象范围。

强化统筹调控。江苏省每年按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原则,由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下达当年高中阶段招生计划,明确“分市中等职业学校指导性招生计划”;成立省教育厅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高中阶段学校及五年制高职招生委员会,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重点抓好薄弱市县的招生工作,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低、职教占高中阶段教育比例低的“两低”市县,明确要求必须严格执行省下达的普通高中计划,不得突破。

注重过程管理。一是统一组织领导。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实行由省及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各市招考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统一工作部署。各市招委、教育局制定全市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各县各校都必须认真执行。三是统一招生宣传。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在招生前夕统一组织各类学校在规定时间开展招生宣传。四是统一组织考试,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五是统一录取批次,各类学校必须根据各市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批次,按照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六是统一收费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

拓展招生面向。一是拓展招生区域。组织各学校参加东中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活动,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二是拓展招生对象。动员引导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适龄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群体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现在每年江苏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占中职招生总数的20%以上。

健全电子注册及监督激励机制

严格规范新生电子注册。落实学籍管理责任制度,对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全省职业学校学籍、资助、专业、师资、装备等基础数据库。各校严格按照经招生录取审批且实际到校就读的新生名册建立学生学籍,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生实行分类注册、分类管理,确保招生和学籍数据的真实性。

完善招生监督激励机制。健全招生旬报制度,各校在每年7月中旬至11月中旬,每10天向主管部门上报一次招生情况,省教育厅视招生进度组织人员到有关市县和学校现场督查,挖掘招生潜力,确保完成招生任务。各地教育部门依法监管、从严治理,严格规范职业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秩序,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将中央和省级职教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与各地各职业学校的招生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对招生措施得力,任务完成好的地方和学校给予倾斜。

提升办学能力增强职教吸引力

全面落实职业教育资助政策。早在2004年,江苏省政府就设立了“职业教育助学金”。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江苏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省财政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200元;对中等职业学校非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中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省财政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元;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调整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按每生每年1500元标准发放。

持续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全省职业学校从“十一五”末的482所调整到374所,校均规模提高到3500人以上。在除技工学校外的248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创建了58所国家示范职业学校,有192所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136所达到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标准,基本每个市县都有1所以上的窗口示范职业学校。全省高职院校从“十一五”末的79所增加到85所,校均规模达8000人以上,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15所,省级示范性院校20所。江苏省还紧跟产业升级步伐,依据课程改革需要,建设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推动实训基地所有专业全覆盖。

切实打造专业课程品牌。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开展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查,定期发布预警,引导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调整专业。全省创建了606个中职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国家级重点建设高职专业284个,省级品牌特色高职专业266个。全省成立23个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分专业推进课程改革,建成264个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和133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省推进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开展创新大赛、创业大赛和文明风采竞赛,打造了一批公民道德教育、创业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学生社团活动品牌。

通过不懈努力,江苏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八连冠”和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的“五连冠”,职业教育的美誉度不断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毕业生就业平均起薪约2000元;高职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7%,自主创业比例为4%,平均月收入约3000元。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增强,促进了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的有效落实。

 04251056803340.jpg

“早教、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培训,我们的社区教育覆盖了各年龄段居民的需要。”近日,记者从天津市河北区了解到,作为全国第三批社区教育示范区,该区联手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探索出一条以高职院校为依托发展社区教育的独特路径。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院长李彦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家社区型高职院校,学院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服务社区的宗旨,以大职教理念办学,明确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互相促进的办学理念和社区型高职学院支持服务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办学方向。

目前,河北区社区教育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级教育网络。第一级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承担引领、推进全区社区教育工作业务指导的职责;第二级为街道,通过建设街道示范学校,带动全区街道社区学校的发展;第三级为居委会——社区居民学习中心,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教育活动。

在月牙河街丹江里社区学校,社区学校学员王大爷正兴致勃勃地操作电脑浏览网页。“我今年77岁了,身体已经不允许我四处旅行了,可我还就爱旅游,自从在社区学校学会上网,我就可以在网上欣赏祖国各地的美好风光,既安全又长见识。”王大爷说。

据介绍,月牙河街丹江里社区学校的数字化学习中心是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较早开展的一个项目。该学院为社区提供了近20万元资金,从电脑装配、网络建构,到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保障,学院都给予全力支持。学院还对社区近8000名居民进行了学习需求调查,以调整课程内容,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要。

此后,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又先后在8个街道累计投资160万元建立数字化学习中心,并带动各街道配套投资参与建设,其中两个社区学校成为天津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学校。现在,河北区每年有10万余人在社区学校参加活动。学院与区政府信息办合作,整合了学院数字化学习资源,建成了河北区社区教育网站,全区10个街道5万余名居民在“天津市社区教育网”实名注册和上网学习。学院还投资160万元,建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首个有独立校舍的区级示范性老年大学。

据了解,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已与河北区100多个居委会签订了共建协议,学院每年组织约3000名在校大学生深入居委会开展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社区活动的需要,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岗位技能。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服务社区,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了“政校企社”合作理事会,各系成立政校企社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的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都会经过理事会或委员会的指导和论证。学院还建立了教职工企业社区实践制度,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全员参与。

“各街道、居委会只要组织大型活动,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学院已经与街道、社区水乳交融,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伙伴。”李彦自豪地说。

 04251056803340.jpg

11.jpg

活动现场

10月26日,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签署践行启动仪式在省机械工业学校举行。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级督学邹联克出席启动仪式并作主旨讲话。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省机械工业学校、省建设学校、省化工学校、省水利电力学校、省电子商务学校、省旅游学校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了公约签署启动仪式。活动由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罗小平主持。

22.jpg

活动由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罗小平主持

根据活动议程安排,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校长武斌儒向参加此次活动领导、兄弟学校的师生表示欢迎。武校长代表出席活动的学校郑重承诺,表示将认真贯彻相关要求,开展好《公约》的签署践行活动。

33.jpg

出席活动的嘉宾领导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级督学邹联克在启动仪式上作主旨讲话。邹联克说,今年9月2日,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要求各地、各校要深入学习宣传、组织共同签署、督促指导践行,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今天我们在省机械工业学校隆重举行“贵州省中职学生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启动仪式”,就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要求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我省中职学校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育人水平。

44.jpg

出席活动师生在省机械工业学校陈旭东老师的带领下朗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邹联克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精神新要求,涵盖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行了高度浓缩,既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集中表达了党对我们中等职业学生的殷切期许。公约从“爱祖国,有梦想;爱学习,有专长;爱劳动,图自强;讲文明,重修养;遵法纪,守规章;辨美丑,立形象;强体魄,保健康;树自信,勇担当”八个方面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强调“有专长”,要求勤学苦练,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调“爱劳动”,要求尊重劳动,勇于创造,培养“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意识;强调“守规章”“树自信”,培养遵守行规、敬业乐群等职业道德。

55.jpg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级督学邹联克在启动仪式上作主旨讲话

邹联克向就进一步做好学习、签署、践行《公约》的相关工作,现场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入宣传学习公约。要求各地各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公约,在教室、走廊、宣传栏,学生宿舍等处张贴《公约》挂图,营造学习公约的良好氛围,做到全体学生知晓了解公约、认同公约。二是认真组织签署公约。各地、各校要把推动践行公约作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组织全体学生共同签署公约,承诺践行公约,将《公约》融入学生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实习实训全过程,与经典诗文诵读、文明风采竞赛、实习实训、社团组织、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相结合,形成学校、社会、企业、家庭多方协同,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多种场合联动,德育、学科、传统文化、实践多课程落实的公约践行长效机制。要把落实公约的要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三是严格督促践行公约。各地各校要将公约签署仪式作为学校常规德育活动之一,将践行公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共同签署公约,作出承诺,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切实把公约落到实处,使公约成为学生共同遵守的约定。

66.jpg

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校长武斌儒代表出席活动的学校作表态发言

邹联克对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说表示“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你们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一部分,也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支撑。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现在起,希望你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结合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以公约为镜子,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公约规范,努力克服和改正不符合公约规范的言行。诗经中有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希望同学们坚持不懈的以《公约》为指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切实践行《公约》,争做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专业型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77.jpg

现场师生现场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最后,邹联克副厅长级督学宣布“贵州省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启动仪式”开始,现场师生现场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88.jpg

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师生代表在活动现场合影

网站.jpg

QQ截图20161026114839.png

浙江杭钢职业教育集团有限公司10月24日在杭州成立。这一依托浙江国有企业成立的职业教育集团,将通过传承杭钢“工匠精神”,培育成为“工匠摇篮”,服务“中国制造”“浙江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浙江智造”。

杭钢职业教育集团按企业法人设立,注册资金6.5亿元,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钢铁集团技工学院、杭钢教育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杭钢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杭钢智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

新成立的杭钢职教集团将以服务先进产业发展为宗旨,结合国家“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战略,着眼浙江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通过“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信息、节能环保、旅游、金融与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教育和就业的‘零距离’、毕业和上岗的‘零过渡’。”杭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月亮说。

据介绍,杭钢职教集团将按“产教融合、政企分担、多元办学、事业与经营相适”模式运行,并采用整合、资产划转、收购、兼并、控股、品牌输出等整合、拓展公益教育资源,推进“资本-契约-品牌”为纽带的集团化发展。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杭钢职教集团将新增5所职教院校,成立50所职业教育联盟,建立500家校企合作关系。

 04251056803340.jpg


今年9月,收到高中入学通知书的阿依古丽·伊克拜尔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选择到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上中职。 阿依古丽·伊克拜尔的选择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读高中,考大学”不再是唯一的成才路。

今年16岁的阿依古丽·伊克拜尔原来在乌什县衢州中学就读。中考后,她以493分的高分先后收到乌鲁木齐市七中、阿克苏地区一中等三所高中的入学通知书。阿依古丽·伊克拜尔说,选择阿克苏地区中职上学是因为曾经关系很好的校友说这所学校很好。“学校环境优美,老师爱生如子,还有你喜欢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可学,中职毕业后,一样可以参加高考,获取更多的知识!”

同样在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上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王晶晶告诉记者,她之所以选择到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上学,是因为中职免学费等优惠政策,以此减轻家庭负担。“我是单亲家庭孩子,从小由母亲一人抚养。这些年母亲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我实在不愿意看到她为了我再起早贪黑外出打工挣钱,所以选择了来这上中职,不仅可以享受“三免一补”的优惠政策,每个月还可以得到450元的生活补助,我在这上学一年多了,基本上没有花过妈妈的钱。在中职学校上学,不但可以帮助母亲减轻经济负担,而且可以学到相关专业知识。

记者了解到,阿依古丽·伊克拜尔和王晶晶的择校故事并非个例,随着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在择校时开始选择职业教育。

据了解,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和关心下,阿克苏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现有高、中等职业技术学院12所, 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所,成人高校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技工学院1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6所,并且7所中职学校通过自治区办学条件评估,已初步形成以地、县两级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为龙头,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线,以城镇失业再就业人员培训为突破口,以初、高中毕业生培训为重点,以在职人员培训为常规的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至2016年春季,阿克苏全地区中职学校有6.3905万学生享受到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资金达7986.52万元;6.0809万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免学费政策,资金达9346.314万元;3.9769万学生享受中职免住宿费、教材费政策,资金达3153.656万元;中职“三免一补”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阿克苏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来还有更艰巨的路要走,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将按照党委、政府的思路来发展,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期待,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中高职职业教育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走新型开放教育之路,打造全民教育的崭新平台,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

网站.jpg

中职教育迎来又一春

日前,《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提出未来5年将依托实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构建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这意味着我省中职教育将走进一个全新的春天。

职教短板加速补齐

10月中旬举行的全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培训班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代表共来了400多人,而此次培训班的预设名额仅为200人。“要把《规划》落实好,关键是要参与好这项计划,首要的就是学习领会透彻。”在现场,许多“不请自来”的代表这样告诉记者。

据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王志泉介绍,这项计划具体包含了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工程、产教融合工程、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程、均衡发展工程和成人继续教育发展服务工程等5大工程,是“十三五”发展中职教育的总抓手,也是职教进一步发扬长项、补齐短板的重要举措。

针对当下我省中职教育还不能较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社会吸引力还不够强,专业结构布局还不够合理,教师整体素质还不高等短板,《规划》提出要重点建设名校名师名专业的“三名”工程,“十三五”期间计划重点打造50所名校,以及分别建设100个品牌专业、100个优势特色专业、10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100个大师工作室。“作为与经济社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职教必须超前规划。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根据实际做好地方中职教育发展规划,把每一所中职学校都办出特色。”王志泉说。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发挥好成人教育的服务作用,在未来5年里完成建设300所现代化成人学校和300个省级成人教育品牌项目等任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居民需求,使得职教“两条腿”能一样长,成为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坚实后盾。

人才培养搭上“高铁”

这些年,杭州中策职业学校大刀阔斧改革了电气运行与控制等3个专业,重构起“现代工程运行与维护”专业集群,破解了专业技能交叉的难题,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一步。

这是我省推行中职课改并尝到改革甜头的一个缩影。为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多元选择、全面发展、人人出彩”的现代职教理念,《规划》将着力培育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计划扶持建设100个省级德育品牌项目和100个省级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这对中职生树立自信、全面成长的好处不言而喻,能引导他们沿着职业教育的阶梯不断攀登,最终成长为经济社会转型需要的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缙云县职业中专副书记麻锦霞说。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规划》一方面提出要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方式培养本地区急需的职教师资,落实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入职后一年“师范教育+企业实践”见习培训制度,从源头上把好“进口关”。另一方面要求完善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和培训质量监控保障制度,引进由能工巧匠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努力促成更多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我正在申报名师工作室,成功后能得到资金、业务、设备等多方面的扶持,这对提升学校乃至本地区的职教综合实力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杨冬琴说。

办学形式更加灵活

陈治彬是长兴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学生。2015年6月,他和其他22名学生成为该校首批现代学徒制学徒,到企业接受全面训练。由师傅“传帮带”一年后,毕业后的陈治彬如今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月收入近万元。

一直以来,“学校重教不重用、企业重用不重教”这一职业教育“两张皮”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通过采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探索股份制及混合所有制办学、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等灵活的形式,深入打通校企合作,激发职教办学活力,让工匠精神扎根职业教育。与此同时,省教育厅还在抓紧研究完善实习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鼓励和促进企业为师生实习实训创造更好条件。

记者还注意到,《规划》明确提出要将民办学校发展纳入当地中职教育发展规划,在招生、专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对此,一些民办职校的校长表示“很振奋人心”,这代表民办职校未来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把精力从抢拉生源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

“希望各地重改革创新、重项目建设、重过程管理,把《规划》贯彻落实好,共同打造属于浙江中职教育的又一春。”在“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开班仪式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寄语大家。

网站.jpg

11.jpg

开幕式

22.jpg

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到竞赛现场查看

33.jpg

参赛学生在比拼技艺

10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的“河南省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在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举行了开幕仪式。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出席会议并宣布2016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开幕。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完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作机制,使大赛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努力实现“四个覆盖”,即,覆盖每所职业学校,覆盖每个专业,覆盖每位专业教师,覆盖每位学生。同时,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实现“四个推动”,即,推动办学模式改革,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校企合作深入融合。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我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的成绩正逐年提升。2016年,河南省代表团共派出43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70名选手,参加43个项目的比赛活动。140名选手共夺得大赛奖项102个,其中一等奖10个、二等奖39个、三等奖53个,获奖率高达82%,高于全国60%的平均获奖率,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在11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夺取奖项最多、一等奖最多的一次。在技能大赛制度的引领下,全省各地已形成全员参赛的良好局面,技能大赛成为职业学校质量评估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2016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于10月21日至25日在郑州、洛阳、平顶山、新乡、开封、焦作6个城市的18所学校先后举行,共设电工电子技术、土木水利、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中餐烹饪、财经商贸、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16大类40个竞赛项目。大赛分中职学生组、教师组、全员化试点项目比赛、中德班比赛和厅局联合举办比赛5个组别。共吸引到全省2456名师生(学生2318名、教师138名)参加。

网站.jpg

1.png

10月18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与学校国际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会上,北京市教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王东江介绍,2016年,北京市教委在4所本科、6所高职院校、2所中专学校实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政策,今年招收了4319名初中毕业生。

据悉,今年该7年制贯通培养项目本来是8252个招生名额,实际录取人数为4319名,只达到招生计划的52.3%。此政策于2015年正式实施,当年,仅在几所试点院校招收了2048名学生。

据介绍,今年4所本科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6所高职院校包括: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2所中专学校是: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2.png

王东江介绍,生源下降、人口控制等原因给北京职业院校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城市的新功能定位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给职业院校带来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提升及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给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改革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带来了挑战;信息技术的瞬息万变给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挑战。

“这些挑战倒逼着行政、学校要加大改革的步伐。”王东江说,因此,北京市教委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大量的升学考试大数据比对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项目。

当天,几所试点院校围绕贯通培养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所要作的探索进行了介绍和研讨。

 04251056803340.jpg

11.jpg

图为第十三届全国网络媒体河北行的特邀嘉宾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延参法师,在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触碰护理与健康学院实训中心内的仿真病人,在参观中法师直呼逼真。朱弘扬 摄

11.jpg

图为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实训中心内设备齐全的抢救室。朱弘扬 摄

跟随第十三届全国网络媒体河北行采访团,20日下午本网来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走进了职教城内护理与健康学院实训中心,近距离体验护士实训。

为承接京津教育资源转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科技支撑,由中国保信集团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落户曹妃甸唐山湾生态城,并以打造工匠摇篮,为中国工业不断输送职教人才,形成 “中国匠谷”为目标。

据了解,曹妃甸集中了石化、矿石、能源、钢铁、建材、汽车、装备等多家大型企业,是国家级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每年“蓝领”人才缺口约2万人。职教城将服务本地并突出国际化特点,计划引进瑞典皇家护理学院等国际知名职业教育机构,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培养大批高端、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

据相关人员介绍,职教城项目总投资约380亿元,建设周期为6年,分3期进行建设,计划新建、迁建、改建和引进国内外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化职业技术学院17所,特别将对接京津教育产业转移院校。通过产城配套,发展商务居住、创新创业、旅游观光等服务产业链,最终形成约20万人口的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为曹妃甸现代工业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术人力资源。

网站.jpg


“有学上”到“上好学”——这是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10月19日上午,“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 省教育厅专场发布会举行。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副厅长王建华,为大家讲述了湖南教育发展的“好故事”。

目前,湖南教育事业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七位,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省”,接下来,湖南将围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三大核心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

【义务教育】

投入190亿建合格学校

“通过合格学校建设,我们学校更舒适了!”谈起新校园,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兴佳完全小学校长沈江林激动不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肖国安介绍,目前全省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建成了合格学校,“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支出120亿元,校舍竣工面积622.51万平方米,设备采购22.26亿元。

据悉,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从推动办学条件、师资配置、 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着力。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5年,全省累计投入190多亿元,建成合格学校近1.1万所,并出台了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指导意见,此外还通过对口帮扶等多种模式,提升办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使农村学校享受更多优质资源。

王建华称,下一步,还将加快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加大城镇中小学校配套建设力度,着力消除大班额;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机制。

【职业教育】

5年输送170万技术技能人才

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适应经济的转型发展需求。肖国安介绍,我省职业教育专业基本覆盖到全省产业的各主要工种和岗位,5年来向社会输送了170多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湖南通过推进中高职衔接、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等改革措施,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了“立交桥”。下一步,还将围绕“芙蓉工匠”工程,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大力推进卓越职业院校、特色专业体系、农村职业教育攻坚、专业教师素质提升等“四大计划”,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经常性协作对话机制,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打造一大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芙蓉工匠”。

【高等教育】

3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近日,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光明很开心——9月23日,汤森路透发布最新ESI数据,他带领的环境学科首次进入全球环境与生态学领域ESI前1%,成湖大第8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而ESI学科排名也被纳入我省“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评价指标。

肖国安表示,全省高校现有3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牵头或参与的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8个。

凭借学科引领的科研实力,近五年来,全省高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45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808项,获国家科技奖励81项。此外,全省高校还与2万多家企业进行合作,签订科技成果转让合同2200多项。

为确保我省“双一流”建设成效,省教育厅将着力实施领军人才计划等六大计划,提高全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教育扶贫】

5年资助各类学生240万人次

今年,桑植县选拔了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进入到相关师范院校进行师范专业培训,毕业合格后由桑植县政府安排到本县各中小学任教。这种“教育-培训-就业”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了“培养一人、脱贫一户”的精准脱贫目标,在全国尚属首创。

肖国安表示,2015年我省向51个贫困县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占全省总盘子的49%,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盖。据悉,近五年全省年均发放各类资助金近30亿元,资助各类学生达240万人次。

据悉,自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精准扶贫全覆盖行动也同步启动,实施了“校校结对帮扶工程”“教育教学资源云覆盖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以及“控辍保学工程”五大工程,还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并试点实施了县级农村教师定向公费培养扶贫计划。

网站.jpg

F:\u4f53协\u4f53协2016\u590d件 2016足球教练会议09.jpg

 

     10月19日,福建省2016年省中职学校校园足球联赛领队、教练会议在福建省邮电学校举行,全省16所参赛学校队的领队、教练共30名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联赛共有16所学校参赛,比赛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分南北两片各8个球队单循环赛,南片赛场设在厦门信息学校,北片赛场设在福建省邮电学校;第一阶段南北两片前2名参加第二阶段决赛。第一阶段比赛时间为12月13—19日,第二阶段比赛时间为12月23-25日。参赛学校须提供运动员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5年专运动员提供录取花名册在省学籍系统中身份核查;参加学校必须为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购买意外伤害险,为参赛运动员体检。

  据了解,省教育厅于3月23日印发《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足球联赛竞赛规程》,于6月25—30日在厦门举办校园足球教师培训。

网站.jpg

汉中市教育部门近期出台优惠政策,依托汉中现有的教育力量和资源,连续开展移民搬迁户子女免费接受大专学历职业教育,三年累计招收356名移民搬迁户子女,接受免费大专学历职业教育,努力实施教育脱贫和智力脱贫。

据悉,汉中市教育局在汉中市11县(区)的所有高中及部分初级中学设立职业教育橱窗报栏,专栏介绍汉中市移民搬迁户子女免费大专学历教育惠民政策,直接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在校适龄学生,尤其是使那些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学生借助此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扩大该政策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度,深入到11县(区)的30多个安置点进行了政策宣讲、张贴招生简章、分发招生材料,多渠道将免费职业教育惠民政策精准宣传到每一个移民搬迁户子女及家庭。

教育部门还围绕精准脱贫总目标,严格实行免费大专学历教育精准招生,指导职业教育机构主动与市、县区移民搬迁办公室联系积极联系、反复沟通协商后设计制作了《2016年汉中市移民搬迁户子女免费大专学历教育招生简章》,了解移民搬迁户子女上学意愿、需求及职业规划,学院所有专业供其选择报读,为学生量身订制学生愿意就读、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确保学生能及时、优质就业。

同时,教育部门还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严格审查资助对象,做到移民搬迁户学生的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全免。初步测算,累计招收的356名移民户子女到完成学业时将共计免除学费和住宿费近600万元。

网站.jpg

热依拉·阿不力克木是喀什地区伽师县的一名农家妇女,以前家里全靠种地,年收入六七千元。后来,因为广东援疆大力建设安居房,丈夫农闲时做做泥瓦工,每月有三四百元收入贴补。这样的收入对于有三个孩子的热依拉来说,想要供他们上大学还是不可能的。事情在2015年有了转机,热依拉被招聘进了附近的一家广东电子企业,在流水线上当工人,心灵手巧的她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组长,现在每个月有2000元工资,一个人的收入就超过了以往全家收入,“娃娃们上大学有希望了。”热依拉笑开了花。

这家电子企业,就是喀什有名的思科电子,而通过校企合作及县、乡、村三级就业,创出了广东产业援疆的“思科模式”。

南疆急需大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

“就业比税收更是喀什急需的,让劳动力有钱赚、有事做,脱贫同时还有助于社会稳定。”记者所到之处,当地干部都这样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东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引进了喀什。思科电子是2014年3月进驻喀什的,分别在喀什市、伽师县、疏附县和莎车县建立实训基地和生产就业基地,次年就实现产值2.5亿元。思科创新出校企合作及县、乡、村三级就业新模式:以校企合作培养基层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在县工业园区开设现代化工厂实现集中规范就业,通过开办乡镇卫星工厂将就业岗位送到农民家门口,利用各村便民服务站培训鼓励农民领取材料居家加工,真正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居家创收脱贫。

目前思科在喀什地区已成立4家子公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影响带动农户近万家,在当地招收的员工98%是维吾尔族,成为广东产业援疆促就业的标杆企业。

“在南疆解决就业是一个突出问题,思科模式现在全疆都在抢、都在争,就是因为就业量大,是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企业,生产的都是手机连接线、自拍杆,又没有污染。”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第七批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方利旭介绍。

东莞企业家带动5000个家庭致富

2015年,东莞企业家梁玉红陪朋友到喀什地区图木舒克市兵团第三师考察,这一趟的结果是,梁玉红自己决定留下来创办企业。

“我发现图市的辣椒品质非常好,花青素含量高于内地辣椒30%,考虑到新疆包括周边中亚五国对辣椒制品的需求量都很大,我就想试着打造一个属于北方的辣椒酱品牌。”梁玉红还给自己的企业起了个颇具新疆风情的名字——阿藩叔。

梁玉红的企业已初步建成,预计2016年年底投产,生产辣椒酱、番茄酱及各种调味料,可直接提供300个就业岗位,虽然直接就业数量不多,但关键是可以引导当地种植辣椒、番茄等原材料,实现精准扶贫。

据介绍,梁玉红还计划与“老干妈”合作,在当地引导种植3万~10万亩辣椒。整个企业建成投产后,预计可以带动5000个家庭致富,占图市辖区内家庭总数的1/6。

救活职业学校打通职校生就业之路

一方面是老百姓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用工难,打通这个看似悖论的结,关键在职业教育。在广东,不少职业学校都因为就业率高、就业出路好受到学生和企业的欢迎。但在喀什,职业学校曾经普遍处于“只有楼房没有学生”的尴尬境地。在喀什地区疏附县教育局分管职业教育的援疆干部许卫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到疏附县职业高中时看到的景象——尽管学校学籍上有学生999人,但实际上只有39人还在上学。“全校老师都有59人,学生还没老师多。”

为什么没有人读职校?援疆干部们发现,尽管读书全免费,但三年读下来还是找不到工作,这是当地职校生辍学率高的根本原因。

许卫民发现,职校教师普遍素质不高,很多是被中小学淘汰的教师,家长普遍认为读职校根本学不到东西。于是许卫民对职校教师队伍进行了一次大调整,首先将业务不行的老师调整去管纪律或生活,同时利用援疆资金重新招聘业务过硬的新教师。另一方面,针对职校实操性强的特点,他还在全县公开招聘能工巧匠,按课时付费,让学生真正能够学到东西。

在援疆干部手把手的指导下,广东职教最擅长的“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搬进了喀什的职校,尖子生苗子生还带回广东重点培训,职业学校的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同样在疏附县职高,三年后,在校生人数从39人增加到800多人,许卫民很有信心,用不了多久,这所学校就可以实现在校生3000人的规模。“老百姓找到了保障就业的出路,企业有了找到合格工人的渠道,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到喀什办厂,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6年援疆解决十几万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始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从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出发,把促进就业创业作为推动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援疆工作的“重头戏”:以园区集聚企业大量吸纳就业,延伸生产线进乡入户解决就近就业,搭建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初步探索出一条有广东特色的产业援疆促就业的新路子。

2010年至今,广东投入援疆资金78亿元(不含深圳),实施基建项目430个;其中产业援疆安排财政资金41.1亿元,联系1300多家企业到受援地考察投资,与喀什地区及兵团三师签约、动工项目376个,累计投资206亿元。基建项目及产业项目为受援地创造就业岗位8万多个,吸纳就业16万人次,其中90%为当地劳动力,80%为少数民族群众。

网站.jpg

近日,在2016南京智造周和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透露,配合当前的生产、生活升级趋势,“十三五”期间南京将新建十大专业学院。

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的脚步。潘东标说,“十三五”南京职业教育将着力建设现代产业的专业群。

什么叫专业群?即以由一个主体专业牵头,向不同方向辐射。对照“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方向,南京提出要打造“四名城”,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必须服务和对接南京的321产业体系。在接下来的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中,南京计划打造十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学院。

潘东标当天透露了其中八个。第一个是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南京地铁集团将组建轨道交通学院。目前,南京地铁共开通了6条线路,总里程约225公里,在全国城市中排第4位。随着地铁四号线即将开通,“十三五”规划建成之后,整个南京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预计可以突破500公里。地铁各方面专业性人才需求会非常多,通过轨道交通学院的打造,培养更多的地铁人才。

第二个专业学院是由世界排名领先的英国国王学院与南京卫生学校合作办学的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这是南京市职业技术院校的首个国际办学项目,新校址紧邻扬子江隧道出口的江北新区国际健康服务社区中心区,占地约105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建成后的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将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以护理、康复、助产、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技术人才为特色的卫生职业学院。预计将在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用。

第三个是依托建邺区的莫愁中专古籍修复专业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该学院的核心是“保护基因、传承内涵、不断创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非遗文化精神的培养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第四个是南京市将组建“宝马学院”,以金陵中专宝马售后英才教育项目(BEST)为依托,该项目每年将为华东地区的4S店培养很多专业员工。

此外,今年台积电12英寸晶圆厂暨设计服务中心在南京江北新区开工,配合该项目的人才需求,江北新区浦口中专将组建集成电子学院;南京商校和联想集团将组建联想学院;栖霞区新港中专将和海尔集团组建海尔智能家居学院;南京玄武中专高尔夫、马术、健身操、健康指导等专业组建休闲体育健康学院等。

潘东标说,这些专业学院的兴建释放出一个信号,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即将提档升级,洗牌在所难免。

 04251056803340.jpg

 1.jpg

重庆市工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

2.jpg

杜宏伟校长

3.jpg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首席专家窦瑞华

2016年,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20周年,重庆市工业学校建校60年。借此契机今日下午,以立德树人,铸造大国工匠为主题的2016重庆市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研讨会在重庆市工业学校举行。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首席专家窦瑞华,重庆市少工委副主任、团市委中少部部长范伟,重庆市工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李少军,重庆市工业学校校长杜宏伟,华龙网集团副总裁,执行总编辑周秋含,重庆市工业学校优秀校友、重庆科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资参加了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重庆市工业学校校长杜宏伟女士以“立德、树人、铸魂”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在发言中,杜宏伟女士以重庆市工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为例,阐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展示了重庆市工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优秀成果。

4.jpg

研讨会现场

5.jpg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李少军

6.jpg

重庆市少工副主任团市委中少部部长范伟

7.jpg

重庆市工业学校优秀校友重庆市科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资

G20峰会召开、亚投行成立、人民币加入SDR……旁征博引风趣幽默,重庆市少工委副主任、团市委中少部部长范伟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表示:“我们的国家在越变越好,青年们要对民族有信心,希望同学们以工匠精神来建设祖国。”

随后,重庆市工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发表了主题演讲,王官成提出3点见解,大国工匠并非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更是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共同打造的结果;大国工匠并非只是技术层面的优秀更是技术与精神品质的完美结合;大国工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数十年的磨炼。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李少军在会长表示,社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在教育中,应该向学生传递在平凡的岗位上专注地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精神,并提出了“书剑报国”的教育理念。

重庆科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资先生作为优秀校友发言。在发言中,许资回忆了在重庆市工业学校求学时的经历,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许资表示,匠心就是把做到一流作为目标,不断钻研,艰苦奋斗。

随后,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首席专家窦瑞华进行了专家评述,肯定了嘉宾的发言,并发表了自己对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的看法。

新的历史时期,当代教育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大教育,即终身教育。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关注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立德树人的提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04251056803340.jpg


2016101711703.jpg

近日,山东省首期退役士兵易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271名退役士兵顺利结业。菏泽市民政局副局长郭登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明照凤等领导参加了结业仪式。

本期培训班根据学员自愿选择,并结合社会及企业用人需求,共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烹饪工艺与营养三个专业,271名退役士兵参加了学习。经过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完成了对专业技术、文化基础课、办公自动化、社交礼仪、职业化素质养成等课程的学习,并考取了执业资格证书,完成了由部队到地方、由军人到社会人的良好转变。

郭登银副局长讲话,感谢学校对于菏泽市退役士兵培训工作的支持。对培训班学员们能够在学校继承和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和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再立新功。

明照凤院长助理代表学校表达了对菏泽市民政局积极指导和协调培训工作的感谢,对学员们的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并表示,退役士兵培训工作是国务院、中央军委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作为山东省退役士兵易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山东省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员代表郎爽代表全体培训班学员发言,感谢精心组织此次培训班的菏泽市民政局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并表示要和大家一起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保持军人风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山东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退役士兵易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面向全国招标,最终确定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机构)为山东省退役士兵易地教育培训基地,承担全省退役士兵易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任务。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此次培训班为全省首期退役士兵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的顺利结业也为今后的退役士兵易地培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网站.jpg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