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是我国骨质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唐山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但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阻碍唐山陶瓷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中国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陶瓷艺术创作基地。学院融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建设成果,由专任教师、企业陶瓷艺术大师、国外著名陶艺教育家和特聘外籍陶艺教师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在真实的设计生产一线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校企双师授课”,并与多家陶瓷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工作。
搭建平台,形成多元合作育人体制
优化组合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完善提升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针对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校企合作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重新组合,实现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在培养方案实施中,首先解决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问题,探索同时取得企业员工资格和学校学籍的具体实现方式。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徒的培养。
结合学院骨干高职、示范中职院校建设的实际,集中分析归纳校企合作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以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主动性作为问题焦点,针对岗位转型发展的需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动态调整、专兼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达成共识。充分利用学院“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优势,认真分析曾经尝试的双元制做法,形成双主体培养机制。与符合实施现代学徒制条件的唐山市美术瓷厂等企业合作,形成校企之间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共同制订自主招生办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技术服务、产品开发、联合培训等工作。
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联合进行自主招生。合作企业参与单招考试方案制定和专业技能试题命题工作,为选拔学徒做准备和铺垫,校企共同进行单独招生考试,做到招生与招工同步进行,形成两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
企业主导,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
在企业专家和领导的参与支持下,优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完善的标准文档(培养标准、总体方案)、教学文档(企业培训方案、培训手册)、考评文档(企业培训考评手册)、监管文档(制度文件、跟踪工具)等系列化的人才培养文件,用于指导校内和企业的教学组织与运行。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实行开放式培养模式,学校以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适当吸收企业人员参与;企业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为主,适当吸收学校人员参与。
校企双方分别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工作项目、课时分配、组织与实施等内容,确保校企两个部分课程的紧密衔接,保证总体培养目标实现。教师与师傅共同编写基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课程标准,包括理论课程标准和实践课程标准两部分,分别列出课程目标和内容要点。根据教学需要分别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讲义,经过校企双方审核、修改后使用。
制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师傅标准”,遴选出包括1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在内的8名企业师傅作为企业指导教师,并根据现代学徒制实施要求,选择7名校内专职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工作。同时,为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保障条件,提高行业参与度,学院承担省市行业协会研讨活动,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需要,服务于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此外,充分发挥行业的领导作用,请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标准、过程监管、考评认证等人才培养工作。
协同共管,校企共同进行学徒管理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联合建立学徒管理机构和制度。为适应教学空间延伸到企业和参与主体多元化的需要,在教学管理运行中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充分体现以合作企业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徒过程中,根据学生职业兴趣和学习基础,共同研究师徒结对,每位师傅指导2至3名学徒。教学时间组织方式为“工学交替”,具体是以周为单位,在学校学习1周,在校内实践工厂工作岗位由师傅指导学习1周,如此反复,以“周倒”方式进行“工”与“学”的交替。同时,按照实践工厂整体生产安排、紧急订单生产任务、学生完成情况等,机动调整交替的时间与节奏。在实践工厂学习期间,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具体包括教学运行管理、师傅工作管理、工作环境常规管理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工作。
校企双方共同对学徒进行督查、指导与考核。在陶瓷产品装饰设计、现代陶艺等课程中探索实施企业考官评价制度。参研企业遴选“考官”6名,经常开展督查与指导,监督评价教学质量,确保学徒的培养质量,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在考核过程中,结合企业岗位和职场要求,对学生的作业、作品、产品进行基于企业和市场角度的评判,并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对产品和市场的认识,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改进与提升,强化学生的企业岗位意识。
实施现代学徒制,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提高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学徒)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随着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专业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也得到了实惠。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课题组)
“不抄袭、剽窃他人作业、文章和论文;杜绝考试舞弊;按时履行助学贷款合同……”近日,湖南城市学院2014级3846名新生签署了“诚信承诺书”。
这份诚信承诺书包括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奖助贷诚信、就业诚信、网络诚信、生活诚信、缴费诚信等七个方面共20条内容。“将诚信教育作为新生们的入学第一课,就是要使诚信成为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该校团委负责人表示。
本报讯(谢雯)这个暑假,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以“走进台州,倡导绿色建筑,践行绿色生活”为主题组织绿色建筑文化巡展活动,足迹遍布黄岩、温岭、玉环等地。
活动中,同学们利用展板、宣传册等形式积极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伴随着活动的开展,市民对绿色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针对问卷,同学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耐心解答,成功获得实践调查所需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此次绿色建筑文化巡展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在社会中检验了自身的能力。
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本学期开学伊始,皖江职教中心学校心即面向2014级新生展开了“班班通”系统使用培训。
在培训中,学校除发放《班班通管理制度》和《使用登记册》外,针对新生班级可能出现的“班班通”系统“不会用”、“无人管”的情况,重点普及宣传了“班班通”系统的设备管理规范,明确了“班班通”系统的责任人,强调了使用的要求和规范。同时,还讲解了整个班班通系统的组成、基本操作流程,介绍了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护办法,指出了常见的错误操作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并对班班通系统的维护和保洁提出了要求。
通过培训,各班级对“班班通”系统做到了“责任到人”、“登记到册”、“规范使用”的标准,“班班通”系统更好的发挥了为信息化教学服务的功能。
近日,中国最大的奢侈品运营商——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免集团)来到了我市的哈尔滨航空中专(哈26职)学校,对在该校招聘的一百六十余名准员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强化培训,我省的高端商务服务人才再次受到南方企业的热捧。
多年来哈尔滨航空中专在国内高端服务类行业中一直享有盛誉,是高端服务人才的摇篮,而中免集团则是全国最大的奢侈品运营商,是中国免税行业的代表和旗舰企业,本次双方的校企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
早在2011年的时候,中免集团三亚免税店的前台曾需要一批身高在175以上、礼仪姿态出众的高端礼仪服务接待人员,但是招聘人员苦苦的找寻了很久也没有找到适合的人选,最后经人介绍来到了北国冰城哈尔滨,找到了哈尔滨航空中专。初次的合作是成功的,第一批员工顺利到岗工作后,这群北方女孩用自己专业、热情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游客们及中免集团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也直接促成了中免集团再次北上,最后双方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的关系。在2012年中免集团的校园招聘计划里,全国共计要招收大学毕业生600人,而在哈尔滨航空中专一家就招聘了300余人。
2014年9月1日,随着全球最大免税店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的开门营业,中免集团的领导们第三次北上来到哈尔滨,在哈尔滨航空中专再次招聘了160余人。在经过培训之后这批员工也将于十一之后赴海南报到。这次招聘及培训的顺利完成,不仅是哈航空中专新学期的就业开门红,更是为龙江职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4年被称之为教育改革年,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则是备受人们的期待,面对现如今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最难就业年”“更难就业年”等等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而被称之为“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就挑起了缓解就业难得重担。
然而,职业教育发展要想突破瓶颈必须要转变的就是根深蒂固在人们心里的传统观念。中国人说到技能时,都是“雕虫小技”,这种偏见和不重视让职业教育的境地一直都处于重要却尴尬的地位。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大批理论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这时,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却突出重围,成了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就业率高居不下。
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餐饮行业与许多技术性岗位一样,没有真功夫在后厨你是没办法立足的。作为二十六年专注烹饪行业的专修院校—山东新东方烹饪学院一直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这一办学宗旨,逐步做精做强职业技术教育。然而就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都存在着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起点不高、发展不够全面等问题。山东新东方烹饪学院坚持采用先进的“二元”管理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教学上实施“素质 技能”一体化教育,一方面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型、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践机会。从培养目标、措施以及结果评价等多方面体现素质和技能并重,甚至把素质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以培养。
学院领导清楚的认识到,烹饪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技能培训,如果只是在理论上进行空对空,没有实际操作、没有实训锻炼,再美好的宣传,再炫目的规划都难以吸引公众,更遑论青年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了。唯有在技能培训上夯实基础,厚实土壤,才能不断汇聚更多的年轻人走向职业教育,从事烹饪技能工作。学院不断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现拥有300多台现代化不锈钢灶具炉台,同时拥有标准化教学示范厅、现代化操作大厅和多媒体教室供学员操练、实训,独创的互动式“模拟餐厅”教学,开创了烹饪教育的先河。
社会的需要,就是就业的保障。如何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是学院教职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定期进行阶段性考试、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通过竞争、比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检验学校的师资力量与课程建设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教师、到学院的全方位检验。
学院还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以“引企入校、互动双赢、共同发展”为主线,“企业冠名班”、“定向培养班”等方式,共同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共建、资源共享等工作,是实现院校专业教育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实现教育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合作模式。
除却先进的教学设施、创新的教学模式,还离不开一支具有精湛技艺、高尚师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队伍。学院80%以上的专业教师都曾担任过星级酒店总厨工作,专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学院针对教师整体结构,建立以师德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督导、主管”制和“名师工程”,通过内培外引、岗位比武等举措,加强教师培养,优化师资配置,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技成,天下行,山东新东方烹饪学院将为所有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开创属于烹饪职业教育的新天地。
本报9月27日讯(记者 谭文佳 通讯员 刘强) 近日,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淄博工业学校被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五年评选一次,今年采用教育主管部门逐级推荐和评选,由全国教育系统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进行表彰,此次全国共表彰了500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其中山东省23个,淄博市仅2个。
据悉,学校今年共完成招生2600余人,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2012级学生顶岗实习暨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包括国内知名的海尔、海信等259家企业参加招聘活动,学生被抢购一空。
今年6月23日至24日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学校今后将高水平加强学校管理,高起点推进校企合作,高效能加强招生和就业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淄博工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专,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971年建校,有3个校区,共占地350亩,教职工429人,全日制教学班186个,在校生7600余人。2007年,学校牵头组建了淄博市第一家职教集团——创业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10家,包括69家企业,41所院校,实现了产教学一体化,走上了规模化、集团化的办学轨道。
本报讯 (通讯员张丛丽)昨天,在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新生和老师齐聚操场玩心理游戏“新家欢迎你”,让刚离家不久的大一新生备觉温暖。
几十名同学在新生围成的圆圈中间穿插走动,随着指导老师的口令他们自由组合成“家”,有同学被落下了,有“家”的同学纷纷接纳他们,最后,每个同学都有了“家”。
来自广东省的肖德俊同学说,“当我和同学们拥抱在一起时,顿时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觉得我和他们亲如一家了。”
“新家欢迎你”是湖北艺术职业学院2014级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之一,该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王玲说,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让刚入校的新生消除孤独感,有到了另一个家的感觉,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开始大学学习与生活。
该院党委副书记陈建中介绍,学院今年有新生近900人。学生们大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自我意识很强,较难在短时间内相互接纳。去年刚开学不久,就有一个孩子因为感到孤独而想退学的事情。今年,校方未雨绸缪,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同学及师生间尽快相识成为朋友。
据了解,两校将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电气工程两个专业开展合作办学,采取“3+2”合作模式,两校学分互认,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毕业证、学位证。即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统招录取的高职学生,在本校学习3年,成绩合格获得高职毕业文凭;符合韩国湖原大学入学条件的可到该校留学,学习2年,成绩合格者可获得中国政府认可的湖原大学的本科文凭、学士学位。
电讯职业学院还将积极引进湖原大学优质教学资源,结合自身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湖原大学也将派教师到电讯职业学院担任核心课程教学,双方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又讯
24日下午,重庆市民办教育协会第一次会长会议也在重庆电讯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市教育局分管民办教育的干部和市民办教育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单位代表百余人参加大会。
“学校热、企业冷”“合作不稳定、难持续,浅层次、难深入”这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普遍遭遇的瓶颈。但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创元集团成立的“创元学院”,校企双方却像“一家人”。校企联合开设10多个订单班,共建10个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企业200名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老师,双方科研合作项目达20多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豪告诉记者,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搭建起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找准了校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在苏工院自动化生产专业的实践课堂,每个学生都是“工程师助理”,负责项目的一部分,而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则在一旁为学生讲解操作要领。该校校企合作与就业工作处处长王震说,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真刀真枪接项目,并按照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理实一体化”培养。
“职业学校要找到与企业的结合点,就要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就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苏工院院长苏益南表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区域环境下,不少企业人才告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难招、难留。苏工院敏锐地嗅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学校领导牵头联系重点企业、地标企业,系(院)建设紧密型合作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目前,学校已与十余家地标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建成高效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1家,动态校外实训基地477个,其中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2个省级实训基地。
在苏工院,学生的教材不是一般见到的课本,而是一本本校企合作开发的“讲义”,比如一张图纸、一个产品的生产工艺说明,或者是校企合作的生产项目。上课的内容,完全来自企业和科技前沿,“企业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课程”。而上课的老师,45%都是学校柔性引进的企业专家。
苏益南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倒逼师资水平提高,这也是破解职业院校教学“软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这一“瓶颈”的关键。为此,学校规定教师的企业实践与绩效考核挂钩,促使教师与合作企业“捆绑”发展。苏工院教务处处长苏霄飞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实现师资互聘。企业申报高科技企业,聘请学校教授组成专家团队,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学校的专业教师,在“内培”和“外引”的基础上,每年下企业锻炼5个月,与生产一线相结合,讲起课来也精彩,有案例。
由于企业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创新实施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政行校联袂、师生企联合、教研用联动、学做创连贯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推出一揽子配套举措:推行导师制,从学生进校门起,给予学业、就业和职业能力指导;实行教室、实训室、创新室和识岗、习岗、顶岗的“三室三岗”产教融合的职业人才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试点推行完全学分制,学生根据职业发展需要可转专业,“让学生学会创造自己”。
当前,人才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被用人单位争相“订购”,出现了“不愁销”的好局面。在大学教育褪去光环之时,职业教育却日益突显出了它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同大学教育一争高下,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技能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具有传统学历教育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的确,职业教育肩负的责任是巨大的,需明确办学思想,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而山东新东方烹饪学院创办伊始就找准了市场需求,积极配合省劳动厅和人事部门,密切与餐饮企业的校企的合作,探索职业学校的发展新思路。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现代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理念竞争和企业文化竞争,毕业生良好的心态和高素质的能力和水平,是广大餐饮企业选择录用人才的先决条件和标准。山东新东方为此大量地走访餐饮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院校,与众多的餐饮企业建立了广泛而友好的协作关系。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突破了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局限,在合作办学理念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开展“互动式”教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定期邀请国内知名餐饮企业精英到学校讲学,不仅讲授烹饪技能,同时还传输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最新动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自觉性、能动性,为毕业后的直接上岗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与舜和国际酒店、山东凯瑞集团、山东黄台大酒店、北京中岭酒店集团、皇家美孚等近千家餐饮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为学校实训基地。学校还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设立就业网点,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系统规范的供需关系网络。
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齐头并进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没有仅仅着眼于就业率和某一个企业的岗位需求上,而是站在为社会服务、为行业领路的战略高度,紧跟时代的脚步,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山东新东方将不断加强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开展适应性强的就业实习培训,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和教学形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打造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帮助学生成就人生价值。
据了解,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在2009年9月就与长寿区政府签订了土地征用协议,新征用地600亩,其中校园用地550亩,教职工住宅用地50亩,规划建设24.21万平方米,总投资7.3亿余元人民币。去年,学院迁建项目已被列为重庆市重点项目,目前迁建工作已进入主题施工阶段。
据介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是重庆地区唯一化工类高职院校,其新校区将按照8000名在校学生的规模进行建设。新校区落成后,将有教学区、实训区、宿舍区、科研大楼、创业实训园、外专楼、体育馆、图书馆等完备的配套设施保障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同时,学院在江北区的老校区将保留继续运行,主要功能将转变为提供社会类培训、考试、考核。
富顺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供图)
走进富顺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电子电工实训室,学校电子信息专业部陈永良老师正在跟学生讲解稳压电路调试方法。课后,陈老师谈起了他从事职教事业30余年来的一些感慨:“很欣慰,也很满足。因为学校发展起来了……”
陈老师的感慨,也正是富顺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职业教育72年发展 成绩瞩目
富顺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和省级合格技工学校。其前身是1942年春季在邓井关镇建立的四川省富顺县私立平澜初级中学。 在发展中,富顺职业教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起步晚,发展慢。当时,全县共有中职学生1000余人,中职教师100余人,却有4所中职学校,导致富顺职业教育呈现办学规模较小、专业设置重复、教学水平较低,特色不明显,富顺职业教育在省、市都处于落后位置。
为实现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转变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富顺县委县政府在富顺县城以北的黄金地段投资1.2亿元,建成了占地108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设备实施2000多万元的富顺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成立以来,学生人数由最初的120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3100余人。
对口设置16个教学专业 就业安置率85%以上
全县整合了福源灏职中、二职中、电大中专班、晨光技校等富顺县内职教资源,集中力量办好职业教育。新建成的富顺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大楼、运动场气势恢宏,实训大楼、多媒体教室、学生公寓、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学习实训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结合实际,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校部二级制”管理。设立四大专业部:幼师旅游专业部、建筑烹饪专业部、电子信息专业部、机电汽修专业部。开设有学前教育、高星级酒店营运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烹饪等16个教学专业。学校围绕“尚德育、细管理、强技能、重素质”的办学思路,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培养“创业有能力,就业有优势”的优秀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对口就业安置率85%以上 ,技能鉴定合格率达95%。学校进口旺,出口畅,学生就业供不应求。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时期。2010年7月,我国召开了新世纪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4年6月,教育部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强调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深入学习纲领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色,就“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并收到了一定成效。
创新合作机制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育人首先要探索办学体制机制,机电工程系本着其所在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院主动服务企业、企业参与学院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大框架下,整合政行企校资源,成立了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和6个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和监督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有效地深化了“双环境、双主体”育人的内涵建设。
红花怒放,硕果飘香。2010年,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被确立为国家骨干校建设央财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12年,数控技术专业又成为中国教育部门与德国DMG公司签署的“首批中国职业教育数控专业领域项目”之一,并获赠30万元。机电工程系为曹妃甸港口公司、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设订单班;由秦皇岛智尼斯机械有限公司投入250余万元设备,在机电工程中心内建成“精密模具车间”;由高新技术企业秦皇岛市燕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投入20余万元设备筹建“非晶逆变焊机研究所”,共建“秦皇岛市电子非晶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秦皇岛齐二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厂中校”10家。
突出能力培养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机电工程系积极与德国DMG公司、瑞士阿奇夏米尔、秦皇岛齐二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基于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认知→基本技术技能培养→综合技术技能培养→拓展技术技能培养→职业人素质”五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制定凸显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改革,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创新设计大赛、技能大赛、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基地建设 营造育人职业环境
2004年,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门等七部委确定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又被国家七部委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数控人才实训基地”。拥有6000平方米的面积,实验(训)室19个,仪器设备总值2400余万元的机电工程中心,无疑是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活动的一个高效平台,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工作过程中达成职业能力进阶。
机电工程系与43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这种集教学、生产、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功能为一体,具有突出的职教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对提高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起到了助力作用。
注重素质培养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机电工程系一直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情感教育为中心、以活动体验为中心”的德育工作理念,通过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构建“6S管理基础平台、技能大赛拓展平台、就业指导发展平台”三大平台,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创造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培养“素质高、适应快、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学子们,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5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86项。该系承办的具有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的“大学生科技节”以及彰显社会服务能力的“马永刚志愿服务小分队”、“北戴河暑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大手拉小手”科技服务小分队等,倍受社会好评,地方主流媒体对此予以多次关注报道。
机电工程系就业前景广阔,与京津冀地区多家大型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几年来,其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9%以上,并且,就业质量高,提升空间大,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及职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缪志聪)今年新学期开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3800名新生收到一份神秘的见面礼——由该校高分子加工技术专业7名学生利用暑期两个月时间精心制作的7600个脸盆,每个新生领到一绿一白两个“一辈子用不坏的脸盆”。
高分子加工技术122班学生张挺长得像一名技术员,暑假他和另6名同学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19000件塑料产品的制作生产,其中包括送给学弟学妹的7600个脸盆。
张挺说:“每一个脸盆都是我们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要保证能够用的久、够结实,让学弟妹们觉得学校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就是不一样,对我们生产的产品感到自豪,这是一辈子也用不坏的脸盆。”
该校材料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聂恒凯教授说,作为送给新生的见面礼,他们从产品的结构设计、原材料的选取、配方的设计到生产过程,都经过反复论证和严格监控。
由于机械原因导致产品问题的2000件脸盆全部被粉碎,他们并没有把粉碎材料再用于制作脸盆,而是投入新材料重新制作生产。
聂恒凯说,严格的质量把控,就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强烈质量意识的技术员,同时也是为了把质量意识的理念传递给新生。作为一名未来的技术人才,生产优质产品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这都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从2007年起,该校依托材料工程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建设校中厂,以真实产品生产为典型案例投入到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从产品的模具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配方设计、过程工艺、产品生产、检测与质量控制到最终的产品包装,学生都全程参与其,并承担具体生产任务。
通过真实的产品生产,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全面的实践,并通过独立的操控机器生产,了解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进而学会如何稳妥处理,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产品意识和工程管理意识,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
目前,该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开展高分子加工真实产品生产的高校。正是这种真实,使该校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实验实训培养的学生差别巨大,这些学生一步入工作岗位,上手快,责任感重,安全意识强,深受企业欢迎和好评。
在开学典礼结束后不久,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祝木伟还收到了家长寄来的明信片。来自徐州市丰县凤城镇学生家长薛正义在明信片真诚地写道:“感谢学校赠予两个脸盆,脸盆洗去万般愁容,亮出辉煌人生。愿学生能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学校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学校有责任在新生入学第一课就给新生灌输产品质量教育,告诉生产优质产品的责任。”祝木伟感慨地说。
在今年给新生的一封信中,祝木伟也提到了脸盆。他说,送给新生的脸盆全部由学校材料工程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利用暑假制作、生产,把两个承诺“能用一辈子”的脸盆作为礼物送给新入校的学弟学妹,是出于对脸盆质量的自信,并把该校全体师生最看重的“质量意识”传递给新生们。
这封感谢信也校园里引起轰动。信息技术141班的刘力说这是不一样的入学教育,感觉就像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坐在自己的身边,用很朴实的语言,跟我说着人生的道理。也有学生之前对高分子加工技术专业不了解,看到这封信后,就找到学校希望申请换专业。
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9月24日讯(记者 董少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今天迎来建校35周年,该校举办第六届校友“浦江论坛”,邀请酒店旅游领域的知名校友研讨交流,聚焦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欢度校庆。
上海旅专创建于1979年,3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5万多名旅游专门人才。该校于2009年设立校友“浦江论坛”,促进学校与校友间的顺畅沟通,聚焦行业发展动态,推动产教融合教学,使校友的丰厚行业经验反哺旅游教育。今年论坛的主题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发展共赢”。
在本届论坛上,上海旅专饭店管理系副主任王培来提出,当前旅游行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比如旅游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旅游体验从走马观花向浸入式体验转变,旅游营销向网络化、移动化转变,迫切需要高校转变观念,培养顺应时代特征、适合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
9月22日上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内掌声阵阵,这是该校党委书记吴光林教授正在为4200余名2014级新生作入学教育第一讲《建院人,“建筑”人》。
给全体新生上入学教育第一课是吴书记主动提出来的,他认为,新生入校后,几天就能够熟悉校园环境这个有形的物质性载体,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校35年办学历史所传承下来的作为大学文化载体的校园精神。高职教育作为新生的高等教育类型,不仅要思考大学理想的问题,也要把这种理想和精神作为学校发展之魂、师生发展之魂,进而让新同学在奠定一生的大学阶段,进行价值重建、目标重塑、规划未来。
吴书记从认识建院、认识高职、“建筑”人生三个方面向广大新同学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优越的办学条件、优良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技实力,阐释了“厚生尚能”的校训、“立德树人”的教风、“立身笃行”的学风等办学理念以及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自强不息,勇争一流”的新时期校园精神。
结合学校校企合作、就业工作等体现出的高职教育鲜明特征,吴书记简要介绍了高职教育,阐释了高职教育的两种属性,展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吴书记以学校杰出校友为例引出“建筑”人生,他要求同学们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要讲究文明修养,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最后吴书记向广大新同学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学会学习;二是希望同学们学会感恩;三是希望同学们学会诚信;四是希望同学们学会与人交往;五是希望同学们学会珍惜时间。
“学校正努力协调市政府为电力增容解决学生宿舍空调问题而努力”、“学校有信心你们都将是未来的杰出校友”、“学校28000平方米新图书馆即将启用”都激起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和回应。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今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上大胆创新,在以往各二级学院开展入学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了集中入学教育,将分别邀请学校党委书记和杰出校友为新生做报告。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