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展开全部

    10月11日下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即将赴德国伊尔姆瑙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刘卜源、毛鑫同学举行欢送会。副院长王津、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万可顺、教务处副处长赵明威、外事办副主任秦景俊,澳大利亚外教约翰·史密斯先生、德国外教斯黛菲·莱曼女士及出国留学预备部外语班的同学参加了欢送会。   

    王津副院长首先向两名即将赴德国深造的同学表示祝贺,希望他们珍惜出国学习机会,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早日完成学业,为校争光。王津副院长还分别向刘卜源和毛鑫同学颁发了5000元人民币的出国留学奖学金。   

    万可顺、赵明威、约翰·史密斯、斯黛菲·莱曼及学生代表江东波分别发言,向两位同学表示祝贺,并送上了良好的祝愿。   

刘卜源和毛鑫同学也作了表态发言,他们感谢学院的培养,更感谢母校为他们搭建的海外深造学习平台,并表示他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克服苦难,完成学业,为母校和祖国争光。   

    刘卜源和毛鑫同学是陕西工院第二期入选德制工程师项目的同学,按照项目安排,目前顺利完成了项目国内段厦门集美大学的学习,即将赴德国开始项目国外段的学习。   


陕西工院欢送学生赴德国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揭幕

常年组织赴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

原创音诗画《归来》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

与北京时间碎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媒体学院

    煌煌六十年,熠熠一甲子。今年10月,重庆师范大学迎来了建校60周年华诞。从不足300亩的袖珍学校,到2800余亩的现代人文校园;从蹒跚起步筚路蓝缕,到提档升级内涵发展;从传统师范教育,到形成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重庆师大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载春华秋实,奋力谱写着动人的教育篇章。

    在改革发展中有定力、有反思、有提升

    1954年,重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立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正式创立,首任校长邓垦扛起了“师范教育”的大旗,率领一批垦荒者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艰苦创业。建校以来,学校四易其名,几度分合,但迭经变迁,重师人始终恪守历史使命,高举“教师教育”大旗,秉承“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砥砺前行。

    60年来,重庆师大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反思,在改革中提升,在发展中进取。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发展不动摇,科学谋划,特色立校,探索一条西部师范高校办学的新路子。

    2004年和2007年,学校围绕师范院校如何在综合发展的同时保持师范特色,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等问题,开展了两次深入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廓清办学中的思想认识问题。

    学校提出“提高质量,彰显特色,调整结构,重点突破,拓展领域”的发展主题和“四个坚持”的办学思路,即坚持以教学质量立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坚持传承和创新重师文化,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在发展目标上,力争到2020年,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构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

    60年来,学校坚持以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和各类实用型人才。学校夯实师范教育这一传统优势,构建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到汉语国际教育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提升师范生素质,学校坚持举办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从多个层面夯实和提升教师技能,教师罗萍获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培养的师范生综合素质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近三年,学生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2013年,学校在重庆建立了首个“高校—区县”小学全科教师联盟,在培养西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上作出努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空间,认真分析专业结构和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在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增设一批既符合市场需求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非师范专业。为培养国家需要的新闻传媒人才,与重庆市宣传部门共建重庆新闻学院,成为全国首批10所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之一;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设置了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等专业;根据西部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需要设置了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国内成立首家新媒体学院;与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创办艺术教育(空乘与礼仪)专业;与重庆中鑫珠宝公司合作开设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同时,学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传统专业为依托,强化非师范专业的学科根基,开办了生物技术、音乐表演等专业。通过非师范专业的拓展,学校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学科调整布局,覆盖了除国防、医学之外的全部学科,使学校基本形成门类齐全、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提升非师范生专业技能,学校大力举办挑战杯、模拟公司竞赛、营销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文化活动。近三年,学生在多项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奖项200余项;通过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电子商务师等10多个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在办好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同时,学校积极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要求。2000年5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构建了“基地+职教师资学院+职教师资培训集团”三位一体的职教平台,先后挂牌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中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重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集团,并成为重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集团的理事长单位。承担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幼儿教师国家培训、示范性项目紧缺师资国家培训等。累计培训各级各类职教师资4700余人,为国家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努力和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形成“2+1”基地平台和3+1海外办学实体。先后于2000年被国家侨办命名为全国首批华文教育基地,2012年被国家汉办命名为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成为重庆市仅有的汉语国际推广培训基地。2007年起,学校先后在卢旺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英国等国创办“孔子学院”或“汉语师范学院”。积极推进本土汉语师范专业教育,已培养千余名对外汉语本科生和硕士生;培训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海外中文教师2200余人次;多次承办“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活动;承担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培训。在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学校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奖。

    内涵发展增添办学新动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以来,学校深入实施内涵建设、提档升级战略举措,科学制定出台了《关于提档升级、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见》,以及人才队伍、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生成长发展等5个子方案,对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作出新的改革探索。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力实施“立德树人领雁计划”、“优良学风提振计划”、“创新创业促进计划”、“就业质量提升计划”和“优质生源吸引计划”,不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大力实施专业特色与竞争力提振工程、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标志性教学成果培育工程。构建“通识综合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也均出台具体举措,明确内涵发展的具体目标,从多个维度支撑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学校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坚持从严治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和任期履职计划,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干部培训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制定并实施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两委委员的联系沟通和服务作用,同时聘任熟悉党务工作的离退休老党员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密切干群和师生关系。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从严治党有关规定。近年来,学校系统深入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党委被中央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2009年4月,学校在重庆市率先开办了“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班,创新提出了“三三四四”工作模式,形成了初级、中级、高级“三梯次”培养格局,构建了科学规范的培养体系,培养学员共计6000余人,取得了显著育人实效。《“青马工程”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校“党员承诺制”活动已坚持开展了10多年,实施“学生党员承诺‘七个一’工程”即:“挂一块牌子、诺一句话语、建一支队伍、做一个网站、立一面墙壁、开一间专室、树一面旗帜”。与此同时,每学年重点遴选和培育一批“学生党员承诺”优秀群体和示范团队。学校积极推行学生“自省、自律、自助、自强、自立”为主要内容的“五自”教育,达到学生修己达德、朋辈互喻的良好育人效果。“五自”教育获2008年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三等奖。

    学校在学生中选树先进典型,连续13年举办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遴选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学业优异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学生组建报告团,在校内进行巡回演讲,累计举办300余场次,发挥了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还强化实践育人体系,实践育人成果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化强校打造育人新亮点

    作为师范大学,学校坚持“立教无类,以文化人”办学理念,不断完善文化顶层设计,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文件,着力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起“人文艺术课程+人文艺术实践活动+人文艺术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人文艺术修养培育模式。引进了音乐、美术、影视、服装等一批高层次文化师资,使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发挥文化平台的育人功能,舞台艺术编创工程荣获“2012年度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连续五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演出。

    6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6万名毕业生,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中西部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据统计,重庆市90%的一级示范幼儿园现任园长、50%的主城区小学特级教师、60%的小学骨干教师均为重师大毕业生。在重师校友中,涌现出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奉献边疆爱心教育事业的胡忠,陨谢教坛的201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年度人物、被国家教育部门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的最美乡村女教师之一曹瑾,200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以孝为先“砍柴男孩”李露等优秀代表,形成立德树人“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达到76%以上,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达40%以上。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存乎教育。在未来的办学征程中,重庆师大将不断深化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中,担当责任,砥砺前行! 


    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南川区职业教育中心)创办于1984年,是一所由南川区政府部门主办,以中职学历教育为主,高等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为辅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是重庆市首批7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之一。学校办学30年来,始终秉持“精百工、达四海”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睿智、精技、创新”的校训,结合学校地处重庆与黔北地区的过渡带,是重庆通向贵州的“经济走廊”、桥头堡之一的天然地理优势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学校确立了以“立足重庆、辐射贵州”的发展方向。

    自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以“内涵式”发展为抓手,全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提升等工作,将建成产学研合一的渝南黔北职教高地为己任,将学校努力打造成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臂膀,立志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近年来,学校专注于特色职教文化的打造,力求鲜明正确的校园文化引导、鼓舞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学校内在的办学方式凝聚、激励学生技能的掌握,以独特的管理文化塑造学生严明纪律和强健的身体,以特色的就业方式尊重学生的选择,从而实现培育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职业人的目标。

    “立业立人”造特色,培育学生职业理想

    学校贯彻“立业立人”的核心理念,对校园环境进行总体规划,将文化性、艺术性、职业性贯穿于环境文化建设始终,让物质设施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以独特的环境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学校在大门处、校园内打造了寓意职业理想、职教理念的大型浮雕墙,设立了展示师生技能的荣誉窗,用富有职业道德的字词为楼宇、道路的命名,并规划实施校史馆的建设,修建了校园演播室和大型LED显示屏,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吸纳学生采访、拍摄新闻、微电影向学生展示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励学生爱技能、精技能的精神,培育学生高尚的职业理想。

    “一年双节”练技能,培养学生职业兴趣

    为了强化学生的技能,塑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自示范校建设以来,结合已有的学生活动安排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开展了“一年双节”学生活动。每年上半年开展学生技能节活动,通过班级赛、年级赛、专业赛做到技能大赛涵盖学校100%专业、覆盖100%学生,起到练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项目,全面提高全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为参加国家、市级技能大赛选拔优秀种子。每年下半年开展艺术节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艺术节涵盖了歌咏、舞蹈、书法、体育等项目,力求做到为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一种兴趣,都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与此同时,在艺术节的基础上,还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礼仪队、篮球队、摄影社、文学社、动漫社、书法、漫画等13个学生社团,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辅助学生的兴趣发展。

    “准军事化”营氛围,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学校以重塑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气概品质;以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整肃端庄、严谨规范的行为习惯和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以就业为导向,以军事化管理为抓手,构建了学校独特的管理体系。

    1994年,学校经相关部门批准成立了隆化职中预备役军校,并在当地人武部门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军事化管理。按照部队纪律条令,学校制订了涵盖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隆化职中预备役军校准军事化管理条令》。以军训为突破口,培养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每年9月,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受为期20天的高强度、严要求的军事训练,这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纪律观念的第一课。集中军训之后,学生还将接受每周半天的军训。军训的内容主要是白天进行队列训练,晚上结合军训开展德育专题讲座,要求是做到“服从、严格、责任”。 

    创新课程设置,着重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学校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一是坚持每天2500米的早跑制度,要求学生起床号响3分钟集合完毕,跑步必须步伐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二是以体能训练为手段,开设高强度的的意志品质课,借助跳绳、蛙跳、蹲姿、站姿、长跑、俯卧撑等课目磨炼学生意志,每学期考核一次,意志课不合格者不能评奖学金、三好生。三是就业前的强化制度,以军事训练和团队拓展训练为手段继续强化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独特的吃苦精神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企业赞扬我校的学生甘于寂寞、不畏辛劳,高标准地达到了他们对员工的要求。

    学校“学校+军营”的管理模式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学生养成了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礼貌待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受到各企业的欢迎,就业率高达99%,就业后因适应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发展空间广阔,许多学生毕业不久就被提拔成为生产标兵、技术骨干。在北京中关村慧通网络公司担任技术总监的学校毕业生刘勇说:“没有职中的军事化管理,就没有我的今天。”

    建校三十载,学校对于特色职教校园文化的追求终于在示范校这股春风的吹拂下,完成了一个新的蜕变,形成了教师“求真敬业、严谨争优”,学生“乐学善思、笃行砺志”的良好精神风貌,形成了“学校+军营”的管理特色,学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并将为社会不断培育出优秀的技能人才。


    “自己不花一分钱,走遍天南海北。”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实习就业负责人段文儒自豪地说。为什么这么有底气?段文儒解释:“底气全部来自学生,用人单位求着要女职的学生。用人单位讲女职学生一是技能好,二是吃得苦。”

  南昌女职成立于1992年,是全国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江西省第一所民办学校,是国务院扶贫办直接授牌的全国“雨露计划”培训三大示范基地之一。

  “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贫困女生,她们都是来自中国最贫困地区的最贫困家庭中的最弱势群体,她们也是中国未来的母亲。教育好一个贫困女生,至少可以帮助女孩的娘家和今后自己的新家两个家庭摆脱贫困。”该校董事长赵彤表示。

  “学校充分利用‘雨露计划’‘春蕾计划’‘同心·彩虹行动’等扶贫政策招生,学生90%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家庭。”赵彤介绍,南昌女职招生遍及江西、四川、云南等省的50多个贫困县,累计3万多人。

  以国家扶贫政策为牵引,南昌女职的智力扶贫模式特色鲜明:“政府组织、企业资助、学校教育、女生受益”四位一体,有效破解贫困女生就学难、就业难。1998年以来,南昌女职积极参与社会扶贫,累计资助贫困女生超过6000人,资助金额超过6000万元。

  李美美、李媛媛是对双胞胎,家里共4个孩子,经济比较困难,她们在2013年初中毕业后,选择到南昌女职就读中国茶艺专业。“国家补贴费用,第一年交了1200元学费。现在在学校茶馆见习,每个月管饭,1500元的基本工资,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给父母交一些。”李媛媛介绍。

  “学校参与制定了国家茶艺师标准,编写了国家第一套茶艺师教材,培养了第一批国家茶艺师。中国茶艺专业是江西省精品专业,也是学生毕业分配最好、收入最高的王牌专业。”校长熊雅琼说。

  今年5月22日,江西移动与南昌女职联合建设的呼叫中心在校园内建成,设有90个移动话务呼叫坐席。江西移动负责对客服专业学生进行业务、服务规范及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管理。学生通过半个月左右的筛选考核后,优秀者可直接在学校呼叫中心岗位就业。引企入校的模式,真正做到了“学位与岗位、专业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学校的扶贫教育事业,真正能让我们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看到希望。”2010级中国茶艺专业学生、留校任茶艺专业教师的马春丽说。



“教师+学生”组成技术团队进入公司,与企业开发人员技术共享,提高生产效益。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契机,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院信息工程系在“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加强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设,并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成立系合作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执行层平台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如果要深入和持久,就必须搭建一个执行层平台,成立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无疑是一种较好的举措。该系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领导下,成立了信息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定委员会章程,明确职责制度,建立“企业档案袋”等,形成多方合作、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该系校企合作委员会是由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部门、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燕软集团、悦道文化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专家、负责人和信息工程系专业教师等组成,专门负责组织落实信息工程系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训、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在机制上保证了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

    成立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构建校企合作操作层平台

    为了能够充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信息工程系结合实际,组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其成员绝大部分都是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和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制订了相关制度,并定期召开会议。

    通过该平台,一方面,该系主动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构建了适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了“C#应用程序开发”、“Java程序设计”等6门优质核心课程和共享资源库,建立了柔性教学管理体系,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研发等。另一方面,企业在落实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加大了校企合作的执行力度。

    对接产业发展,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笔者了解到,该系根据区域行业发展状况,与相关企业共同探求利益为切入点,建立了三种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模式。

    其一是“订单班”模式。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结合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的政策和平台优势以及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数据产业上的技术优势,成立了主要面向城市信息化建设及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维数据处理类岗位——“数字城市”订单班,形成了由行业参与指导、学校投入建设经费和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的“行校企”共同合作的订单班模式。目前,订单班已完成了潍坊、淄川、围场等城市的三维数字建模等10余个真实企业项目,从而实现了“五个合一”,即教室、车间合一,学生、员工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产品合一,学习、创收合一。

    这种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加强了专业建设,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对企业而讲,吸纳了紧缺人才,减少了资金投入,弥补了自身产能和技术研发力量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这种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自然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之路。

    其二“工作室”模式。为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激励专业教师勇于投身行业市场进行创业,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该系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骨干教师成立校内工作室,带领学生做生产性实践项目。其中,由张楠和徐可两位老师成立的“金墨时代影视工作室”、达讯网络媒体工作室,带领20余名学生完成了10余个项目,并有多个项目是政府部门公益性的宣传片。工作室师生还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企业运作效果非常好,达到了项目开发与专业教学共通之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立的“信软工作室”,承办了秦皇岛经济开发区职工计算机编程大赛,从需求调研、方案的组织与策划、现场测试到出题考试与评判,全过程由工作室的师生共同完成,得到主办方高度赞誉。目前,这个团队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已研发成功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兼职教师管理系统”等教学管理软件,应用效果良好,将适时向社会推广。

    目前,该系的师生工作室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的生力军,其经验多次在高等职业教育论坛中交流。通过工作室模式,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项目开发与专业教学共通,是融合“专业、企业、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学生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长足进展。

    其三是“校中厂”模式。“校中厂”模式,是现在国内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一个新路子。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与国内知名企业上海智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信智原公司、河北中川科技公司、悦道装饰广告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移动互联实训室”、“悦道广告实训基地”等“校中厂”,陆续完成了《嘉兆业·东戴河酒店式公寓广告及感恩节活动展牌》、《格林豪泰连锁酒店VI手册》、《卢龙德源酒庄宣传片》、《秦皇岛鲁源商贸有限公司标示设计》、《多彩集团标示系统》等项目,并利用企业软件开发、测试、图形制作方面的人力、项目、环境等资源优势,通过课程置换,实现接力培养。

    在接力培养的运行过程中,专业课程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得到了及时更新,学生通过企业项目实训,其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培养,由此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双线联动和深度合作。 

  近年来,裕安区按照强管理、抓质量的主线,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县域职教中心,创新多层次职业教育模式,加快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作为一所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机构,2013年成立的裕安区职业教育中心今年秋季招生取得良好开局,到校学生600余人,填补了裕安区公办职业学校“零”的空白,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新突破。 

  裕安区职业教育中心中心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学楼、学生公寓和运动场均修缮一新,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和形体教室齐全,中心成立以来,学校先后与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开设了学前教育、护理班、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受到了广大应届毕业生的喜爱。 

  学生张莉说:“因为我比较喜欢小孩子吗,正好这里面也有学幼师这方面的,所以我就过来报名了,感觉学校环境也不错,同学的关系也挺友爱的,现在有钢琴、舞蹈、画画班,学的范围也很多,在学校我一定好好学习,对我自己负责,也会对未来的小朋友负责。” 

  中心还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和一批热心职教事业的管理人才,学校的文化课基础课程由省级示范高中新安中学教师授课,专业课教师全部来自合作办学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由合作院校承担。裕安区职教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涛明介绍:“下一步我们职教中心将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下,利用六安高校作为平台,针对我区的经济发展,将开设适合我区经济发展的农技专业,培养适合我区复合型的建设人才。” 

  作为一所老牌民办职业学校,创建于1983年的六安市振华职业中专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训设施一流,是裕安区职业教育基地,学校2002至2010连续9年被评为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学校一直秉承“校企联手、产学结合、重视基础、突出技能”的办学特色,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校培养出的万名学子,遍布全国各地,很多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多家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为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振华职业学校校长张作云说:“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前不久,还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这让从事多年职业教育的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下一步我们要广泛吸纳优秀人才,积极整合资源,针对社会需求,开设更多的适用性强的专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本报讯(记者 李曜明)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的实训教室里,陈国平老师正指导学生在通信现网模拟平台上配置数据,调测性能。陈国平既是通信学院的讲师,又是中兴通讯的工程师。目前,该院像陈国平这样拥有双重身份的教师有22名,占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

    “教学与生产脱节”是一些高职存在的通病,不仅是设备落后,技术、能力乃至文化都相差甚远。虽然南京信息职院在与中兴通讯合作的过程中引来了1.5亿元的新设备,但学院副院长杜庆波认为,仅有设备还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师素质和课程体系上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

    2012年,学院借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契机,与中兴通讯合作成立“电信学院”,试图开辟一块“试验田”,探索“双主体”办学新模式——企业负责专业教学和管理,学院负责全程督导企业的教学过程,考核企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企业的工程师与学院的骨干教师组成“混编团队”,共同进行专业开发、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

    企业承担了重任,很快派出17名工程师走上讲台。他们有的在国际一流通讯企业任职多年,有的是通讯行业培训的“金牌讲师”。工程师把自己的“绝活儿”带到课堂,按照14个典型工作岗位、10个关键工作阶段,梳理出3层4类共12项岗位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模块,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并承担近六成的专业课教学。

    企业的培训教材被转化成教学讲义,岗位技术的最新发展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在实训室里上课,在真实设备上演练,边学边做成为教学常态。按工作流程设置项目任务,按企业分工进行角色扮演,团队学习、自我评价,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把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融入专业学习中。

    以往,学院教师理论素养扎实,但是缺少企业实操经验,讲解课程往往摆脱不了学科思维,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们则更注重对工作思维和经验的传递,更能抓住实际应用中的要领。通信学院副院长汤昕怡举例说,在讲解移动网络优化设计时,教师一般会将大量精力放在技术原理和技术流程上,而企业工程师则会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分析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不同类别网络的特点和方案设计上的区别。

    教师“混合编队”不是简单混合,除了平时互相切磋外,企业还免费给学院教师提供新技术培训机会,学院教师每年可以轮番到企业进行3个月的现场体验。目前,参与团队的专任教师都拿到了职业技能高级资格证书或企业证书。

    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带来了课堂教学细节的变化,教师教学用了大量案例,学生听得入迷了,上课变得有意思了,课堂上没有人想睡觉了。 

    近年来,教师“混编团队”已经改造了20门专业课程,编写了21本教材,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长期跟踪研究这项改革的学院高教所所长徐胤莉说:“校企合作不能停留在财和物的对接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理念的对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专业素养,改变课程体系和内容,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0月11至12日,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百余所纺织服装类高等、中等学校的27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陕西工院当选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院长崔岩教授当选学会副会长,学院副院长王津、化工与纺织学院院长杨建民、服装工程学院院长乌军锋当选学会理事。 

会议听取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纺织强国战略与人才资源建设》的行业形势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教授有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报告;通过了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倪阳生会长做的第五届学会工作报告以及学会章程修改报告、会费收支情况报告;会议同时选举了学会第六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单位。 


    他——是一名人民教师,曾获院级优秀班主任、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院级师德标兵、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2014年9月,更是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走近他,你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位矢志职教、潜心育人,颇受师生尊敬的高职教师,在他身上体现的坚定执著、刻苦钻研、改革创新的精神更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时代命题的最好诠释。他,就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材料成型教研室主任,国家级示范专业带头人杨兵兵教授。  

    热爱教育事业 潜心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兵兵教授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从教13年来,他先后迎来送走了材料0101、模具0801等4届6个班级的同学,近年又主动承担了陕西省中职焊接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共4届的班主任工作。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他从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带领新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专业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注重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学风班风并重,以“学风”带动“考风”,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诚信意识,以“班风”建设带动学生全员参与管理,增强凝聚力。同时,他还开展丰富多彩课余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经常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阳光理念,为生活困难学生开创勤工俭学机会,并多次捐钱捐物。多年来,他所带班级先后获“院级先进班集体”5次,“院级优秀团支部”3次,“省级优秀毕业生”6人,9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65名同学光荣加入党组织。  

    坚守教学一线 创新成效显著

    杨兵兵教授长期坚守在材料成型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一线,积极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教学工作中,他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方法,精心备课、上课,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相结合,年均工作量688课时,教学效果优秀。  

    知难而上,专业建设成效显。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作为教育部“高职焊接专业两年制试点”教改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项目调研、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开发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2008年,根据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需要,在材料成型专业教师不足、经验缺乏、任务大、时间紧的情况下,杨兵兵教授毅然接受安排,承担起材料成型国家示范性建设重任。团队协作完成了示范建设31个子项目的建设任务,开发了国家级的高职材料成型专业职业岗位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了5门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出版工学结合教材5本。材料成型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成为“省级实训基地”。  

    立足高职教育,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从教以来,杨兵兵教授先后主讲了焊条电弧焊技术、CO2气体保护焊技术、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铸钢件生产技术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教学新方法。  

    在“高职焊接专业两年制试点”期间,他负责牵头建设《焊条电弧焊技术》等3门课程,设计和实施了“讲练结合,边讲边练”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作为主要参与人建设的焊接专业两门核心课程分获省级、院级精品课程。  

    2008年根据材料成型国家示范专业建设需要,作为《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课程建设负责人,他根据高职教育特点、课程要求、实训条件,在课程建设中,设计和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据“六步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设计和开发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主持的《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成功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主要参与人建设的另两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分获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  

    紧跟课改,教材编撰成绩斐然。杨兵兵教授主编公开出版了《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铝合金铸件铸造技术》、《焊条电弧焊接头实作》、《CO2气体保护焊技术》理实一体化教材4本、《焊接实训》及《特种铸造》普适教材2本,个人撰写93万字。参编教材3本、个人撰写15万字。他编著的《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教材获“全国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称号。 

    致力实训基地建设,保证课改顺利实施。2005年4月,他开始负责焊接实训基地扩建改造及内涵建设。该实训基地获评“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及“全国焊接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2008年10月,他负责了材料成型国家示范性专业实训基地5个实训室建设,该实训基地成为“省级实训基地”及“全国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  

    引素质入核心课程,助推学生全面发展。他主持的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系统化设计教学内容,将素质教育引入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教学科研并重 服务社会谱新篇

    杨兵兵教授坚持教学相长,边教边学。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还笔耕不辍,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独撰身份在《热加工工艺》、《铸造技术》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获得陕西省职教优秀论文一等奖、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优秀论文三等奖;主持省级教研课题2项、参与1项,参与教育厅科研课题两项。他还担任咸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专家库专家、《热加工工艺》杂志编委,兼任咸阳秦龙铸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为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出谋划策,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杨兵兵教授坦诚,高职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将沿着这条阳光坦途继续前行,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文化场馆服务专业学生在首都剧场实习

国家大剧院的氛围让学生更加大方沉静

学生指点着新落成的天桥剧场,也指点着自己的职业梦想

    新修编的北京市总体规划中,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产业结构、繁荣城市文化市场成为北京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推出重大战略举措:在首都核心区规划新建、改造剧场50余座,吸引港中旅集团、北京金融街集团等企业投资总额达450亿元,建设展示先进文化成果、荟萃中外文化精华的演艺聚集区,打造东方国际演艺中心。同时,北京居民文教娱乐的家庭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由于没有对口专业但又需要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几家高档文化场馆纷纷到各大专中职院校招收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担任场务工作。这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的形象和服务意识,但是对于戏剧、戏曲等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因此难以满足观众的要求。而北京市高档文化场馆的飞速发展和演出市场的大繁荣需要大量专业知识丰富的高素质服务人员来树立首都文化产业服务的形象。

    2013年,北京市外事学校文化场馆服务与管理专业正式设立,这是北京市第一个该类型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专业。

    为了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为观众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该专业开设了中外戏剧发展简史、戏剧戏曲欣赏、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基础、文化市场与营销、英语口语、礼仪、服务心理学等专业核心课及各类选修课程。

    专业成立后,依赖学校良好声誉和学生的优良素质,国家大剧院、首都剧场、长安大戏院、天桥剧场与学校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都可以到这些国家顶级演出场所实习。今年,有40余名学生走上剧场实习工作岗位,文化场馆优雅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服务对象的高素质,对学生提高自身修养,提升文化内涵有很大帮助,学生们也在工作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自身优势也让用人单位非常满意。

    教授戏剧专业课程的朱江老师说,在带领学生学习戏剧、戏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感觉到学生们慢慢在发生改变,歌剧、戏曲、芭蕾、交响乐这些离中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的高雅艺术逐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首都剧场实习的张娜同学说,在工作中看到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执着、服务时感受到观众们的高素质、单位严格但很人性化的管理、稳定的收入和保障,让她觉得选择在这里实习很好,剧院的环境让自己也慢慢安静下来,认真欣赏了许多名家名篇,这是以前想不到的。张娜说:“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表现,力争留在剧院工作。”在长安大戏院实习的代梓芃同学说:“我自己就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现在在长安大戏院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还可以重温以往学习过的戏曲名篇,把自己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和剧目故事、名家表演融合在一起,非常享受。”


——记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天津中德职院高职机电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

 

  选手参加“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 (资料图片)

  靠着一点点的积累,生产线的技术标准逐步清晰起来: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低压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技术控制等,共11项。其中,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界面监控技术等方面需要达到国际标准。

  一个高职教学团队,因为设计出一套机电类技能大赛标准,被业内推崇,并被东盟十国全盘引进;

  一个高职教学团队,因为在技能大赛和教学领域的创新,摘取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桂冠。

  这套技能大赛标准就是国家职教技能大赛高职组4个赛项之一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技术标准,这个团队来自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团队,倾听他们锐意改革的故事。

  找到生产线上的核心技术

  2008年,教育部决定举办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准备工作在各地紧张进行。高职组的4个赛项之一“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设计任务交给了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由该院当时的副院长吕景泉牵头,对赛项进行整体设计。

  吕景泉很快挑选了该专业最优秀的教师组建了团队,但大家对这个任务仍然一头雾水。大赛比什么、怎么比,没有现成答案,一切都要从零起点做起。几番争论之后,大家达成共识:技能大赛必须对接产业需求、必须引领教学发展。至于比什么,要从自动化生产线上、从实际岗位中找答案。

  可是,教师们一到企业,问题就来了。拿富士康公司来说,一个厂就有几百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技术都不同。无论选哪一条生产线来比赛,好像都不全面。在走过几家企业之后,教师们放弃了寻找现成生产线的想法,决定对多条生产线的主要技术进行比较,把最核心的技术提取出来,最后抽象成生产线上的核心技术用于比赛。

  这是一项艰苦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们必须把不同生产线上的技术吃透,再研究每种技术背后的原理,最后才能选择、凝练出企业的典型案例和核心技术。

  回忆那段焦灼的日子,学院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院长李文依然记忆犹新:“最难的是一条汽车生产线,长达几公里,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地发现,熬了许多天,终于把这上面的核心技术弄明白了。之后,我们又查找了德国、美国等拥有全球最先进汽车生产线的外文资料,对比国际通用技术标准,才确定了大赛的技术标准。”

  靠着一点点的积累,生产线的技术标准逐步清晰起来: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低压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技术控制等,共11项。其中,在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界面监控技术等方面需要达到国际标准。而所有这一切,为的是“学生在未来有竞争力”。

  核心技术有了,但是如此多的内容如何在比赛中集中呈现呢?

  团队成员尝试在赛项载体上进行创新,打破原来学校拿某一段不完整生产线进行分段实训的老办法,而是将这一批核心技术都放在一条模拟生产线上,实现仿真环境下的综合考核。

  标准有了,但要做成仿真生产线谈何容易。这个时候,他们找到了亚龙科技集团,希望做出一条集合11项核心技术的仿真生产线。两个月后,全新的亚龙YL-3355A自动化生产线做出来了,整个生产线分为装配站、送料站、运输站等5个分站点,彼此可以独立工作。学生在完成了所有任务后,又可以实现整条生产线的联动。

  2008年6月,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正式与大家见面。看到比赛设计,前来参赛的选手和带队教师很吃惊——

  “我们早就想搞综合实训,今天看到这个赛项,终于明白了。把核心技术作为整体在一条生产线上展示给学生,就能克服原来单一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到了企业仍旧无法上手的老毛病。”

  “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时,每个学校各自为政,老师熟悉哪一块内容就多教一些,不熟悉就少教一些。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不一定是企业最需要的。大赛摸透了行业标准,使今后的教学有了方向。”

  把课堂教学变成企业任务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炮走红。赛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纷纷到中德职院学习取经。

  在赞扬声中,中德职院教师团队没有陶醉,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大赛再漂亮,也不是最终目的。大赛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借此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将大赛的理念落实到高职课堂中去。

  在学院的牵头下,一个校企结合的教学资源开发团队组建起来。国家级教学名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在高仿真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开发。

  这个任务让教师们兴奋起来。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教师杜东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花了两个月给学生讲理论基础、概论,但到真正上实训课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把前面的知识忘记了。

  “讲理论的时候听不懂,讲实训的时候不会用,教与学的脱节造成了传统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核心问题。”电气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汤晓华说。

  不仅大赛的技术要来自企业,教学也必须与企业对接。教科书不能是知识、技能分开教,而是要把教学变成一个个现实任务,关注工作过程、团队协作和自主创新,让学生在每个任务中自然地学到本领。

  依照这个思路,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把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学习从一个个小任务开始,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完全融入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每个任务需要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企业用不上的、过时的知识全部舍弃。

  为了一个知识点到底讲不讲、讲多深,团队成员争吵不停。但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要以企业的现实需求为标准,必需的、有用的知识才能入选教材。如此一来,原本厚厚的教材在大家一遍又一遍的争论中,变得薄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尤其强调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如何规划项目、如何购买材料和节省成本,如何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如何沟通,最后如何评价效果,成本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贯穿其中。

  为了便于教学,团队成员还开发了数字资源光盘及专题学习网站。一些不好用文字展示的企业生产过程、典型案例,全都放在这里。在学到某个关键的知识点时,教师和学生甚至可以扫描相关的二维码,直接登录学习网站,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的交互学习。

  2008年底,当武汉软件职业学院的何琼教授拿到这本新教材时,不由地吃了一惊:“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融合,教、学、做相交错,这样的任务式教学实现了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全对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获得成就感。”

  江苏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张文明说:“有了这样高仿真的学习过程,学生就会明白企业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提高,今后上岗工作就会游刃有余。”

  这几年,全国有29个省份的近300家高职院校选择了中德教师团队开发的这套系列化教学资源。教学网站每日的点击量超过10万。中德职院成为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领头羊”。

  竞赛标准被多个国家采用

  如今,中德职院教学团队研制的竞赛标准已经被多个国家采用。2010年,“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被东盟技能大赛指定为正式比赛赛项。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十国采纳了中国大赛的标准、装备和教材。

  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连续几年组织队伍漂洋过海来到天津,就为参加该赛项的比赛,与中国技能高手一较高低。泰国公主诗琳通认为:“在中国接受职业教育能被国际大企业认可。”于是,她把6名公主奖学金学生送到中德职院深造。

  面对这份成绩单,中德职院的老师并未止步。沿着“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开发思路,围绕机电类专业的核心内容,老师们陆续开发出5个国赛赛项、4个全国性技能赛项、3个国际化赛项,包括:机器人应用技术、飞机发动机拆装与维护、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智能电梯安装与调试等赛项。

  2012年,老师们又开发出了“工程技术创新”赛项。与往年的比赛不同,这是一个全开放的比赛设计,学生们只能拿到基础原件,需要自己提炼核心技术、设计机械架构、选择各项技术,最后完成自己的创意作品。

  一年又一年的大赛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到底带来了什么?从老师、学生的变化中最容易找到答案。

  老师们记得,第一年比赛时,没有学生团队能够完成整套比赛任务,最后是在完成相对规范的队伍中选出了第一名;而这两年,学生不仅能完成全套比赛,其动作的规范程度都能达到国际水准。

  学生有没有真本事,企业的态度可以说明问题。现在,为了抢夺一位大赛获奖选手,老板们各出奇招。比如,为学生买往返机票,还有老总亲自到机场迎接,这些都不再是新鲜事。

  教师们的变化也很明显。在网站上,一位陕西的教师留言:“从前我不敢领着学生去企业,由于对生产线不熟悉,学生的问题经常问倒我;现在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带学生去企业,去找生产线、讲解生产线。”

  从最初的希望了解比赛设备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包含了什么样的核心技术,到现在老师们已经抛弃了在黑板上讲机器的课堂,变成了对付各大生产线的技术能手。机电类专业教师素质大幅提高,实训课程的面貌焕然一新。

  7年大赛,中德职院教学团队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如今他们可以自信地与世界对话,挑战技能领域的全球难题,培养最顶尖的学生;7年大赛,中德职院与亚龙科技集团、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从研发赛项设备到共建教育装备、资源联合研发中心再到师资联合培训中心,校企已经密不可分。

  今年,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又开始了一项引领性的工作,探索国际化专业建设标准。学院开办了11个试点班,全部按照世界最先进的职教水准打造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全套课程。(记者 张婷)


 

   日前,记者走进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一块270度实景航海屏幕映入眼帘,“舱”外风浪翻滚、船来船往,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上。此时,六名学生正立于屏幕前进行航海模拟操作。 

    据集大航海学院院长邵哲平介绍,该模拟器可设置各种模拟的逼真通航环境,不用上实船,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诸如夜间航行、船舶避碰和海上应急指挥等训练和考试。 

    1920年,陈嘉庚先生以“开拓海洋,挽回海权”为宗旨创办了集美航海教育,迄今已有90多年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5万多名航海人才,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塑造品格奠基精彩人生 

    走进集大航海学院,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克让楼,每一幢楼名的第二字顺序组合连成儒家所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 

    毕业于集大航海学院的集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林斯丰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陈嘉庚先生就提出“服务实业,首重道德”的方针,强调教师在教书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针对水产航海专业的特点,提出品行方面要注重“忠、恕”二字。忠之义兼负责、服从、尽心诸美德。能恕则人己相安,可收同舟共济之效。修业方面注重“勤、敏”二字。凡欲成就功业,非勤不达;能敏则学业精进,而无凝滞之弊。 

    除此之外,学院对学子的教诲还融入日常学习中,学唱校歌、参观陈嘉庚纪念胜地是共同的“开学第一课”,学校还把陈嘉庚精神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如今,学生谈得最多的是陈嘉庚精神。学院学生组建了一支义务导游团,活跃在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嘉庚公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义务解说。 

培育技能搭起广阔舞台 

    每位集大航海学院的学生,都要上船实习一个月。虽为实习,但是学生都是在全真环境下进行的,这些船只终日航行在南北港口运载货物。目前,集大航海学院拥有这样的实习船舶5艘,都在5万吨以上。实习船都是由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给集大的。集大航海学院也因此有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为保证学生的实习条件,近5年,学校累计投入7500万元用于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建设。现有的轮机自动化机舱、水上训练中心、航海雷达模拟器、轮机模拟器和船舶操纵模拟器等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航海综合训练中心和轮机工程训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对集大航海学院学生来说,最值得期待的是将于明年交付使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习船。该实习船为5.7万吨级,造价约2.4亿元,建成后主要用于航海类专业的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还注重将实践的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游泳、器械操练、武术成为学生适应海上生活的“必修课”。 

    除了各种实习训练外,学校还邀请校友为学生开报告会,向学生传授海上生存技巧。中国海运香港控股副总裁、中海香港航运总经理陈延,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船员管理部主任助理周泽彬都是报告会上的“常客”。 

践行理想让梦想照进现实 

    日前,集大航海学院再次传出喜讯:校友徐宁被任命为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将于今年11月登上执行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在“雪龙号”上,徐宁还将与两位校友“同舟共济”赴南极,一位是领队袁绍宏,一位是船长赵炎平。 

    “造就渔业航业中坚人才,以内利民生,外振国权”,这是嘉庚先生的梦想。这个梦想,正在通过集大航海学子转化成现实。在航海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国内的十位船长中,有四位是集大航海学院毕业的。这里还走出了烈士严力宾、我国首航南极“雪龙号”科考船船长袁绍宏、行走印度洋——中国超级油轮(30万吨级)船长陈健、世界上首次全程漂过虎跳峡的科考漂流探险队队长王岩、世界半潜船“全能冠军”泰安口轮船船长黄成好、台湾海峡两岸通航第一船船长许跃峰、中远集团总公司总轮机长王新全等一批优秀航海家。 

    10月底,集大将举办航海文化节,开展《陈嘉庚的强国梦与航海教育》讲座,让陈嘉庚的梦想进一步转化为集大航海学子的梦想。 


    本报讯“食堂的饭菜价格太高,新学期好像涨了不少。”“4号楼的水龙头坏了什么时候修一下?”……不久前的一个周六早上,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堂二楼,一场特殊的早餐正在进行,20名即将离开校园的毕业生接受新校长孙兴洋的邀请来吃早饭,一边吃一边给学校“挑刺儿”,这一顿早饭吃了两个多小时。

  据学校学工处的负责人介绍,不久前,他们应校长的建议,面向全体学生约“与校长一起吃早饭”,之后根据学生反映的意见进行挑选,最后他们一共选择了20名即将离开校园的毕业生“赴约”。

  “早餐会变‘吐槽’大会,在我的预料中。”孙兴洋说,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实在,也很客观。要把校园管理的执行权和监督权交给学生,让大家有一种责任感和身为主人的自豪感,这样学校的管理就容易了。


日前,德国牙科技术协会中国投资机构执行董事孙志成到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举行了中德职业教育比较讲座,全校教师聆听了讲座。

讲座上,孙志成简要分析了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区别,比较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和德国职业教育之间的差异,详细阐述了德标专业的课程特色等。“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学生是主角,老师是‘修理工’,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学习。”“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是看它能否制造‘无形资产’。”孙志成独到的见解,令在座的教师耳目一新。孙志成还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标准化课程建设情况,并对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提出了建议。

据悉,今年4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与德国牙科技术协会签署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培训合作项目协议。根据协议,学生被录取后将在德国牙科技术协会注册备案,采用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教材和管理方法,学生毕业考试由德国牙科技术协会组织,成绩合格后,获得德国牙科技术协会认证并颁发牙科技师资格证书。目前该校已有3个德标班,共有在校学生132名。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克服了探索与实践中的诸多困难与问题,实现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基本要求,总结出“校企双元育人(双主体育人)、交互训教、在岗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赵鹏飞 陈秀虎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职院校。2009年,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和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上,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方向)开始探索具有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在岗培养,双重身份、岗位成才”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学院两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2年正式招生开班上课;2013年成为教育部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的成员单位;2014年分别与企业、行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招收三类生源,在六个专业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专业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经过几年探索,学院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并得到合作企业的充分肯定和社会较为广泛的认可。

    校企联合招生,双导师培养学徒

    根据校企合作伙伴的特点和招生生源的不同,采取三种不同的招生方式和培养形式,目前采用三种不同的途径探索现代学徒制。

    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实施联合分段培养。2009年,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主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方向)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在原有的顶岗实习基础上,校企共同探索与实践准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基本的运作方式是,以统一招生的方式招收全日制应届高中毕业生,合作企业提出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标准,并介入招生录取工作。前两年以校为主,采用校企双导师团队交互训教的方式实施在校培养;第三年以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与企业签订在岗培养协议书,成为正式学徒,享受企业员工待遇,并以企业培养为主,校企双方委派双导师在企业实施多岗位在岗培养。

    招收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联合交替培养。2012年,清远市美亚宝铝业有限公司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招收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实施联合交互培养。校企双方根据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在行业的指导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徒。第一学年,以学校为主,采用在校学习和企业见习交替的方式培养学徒;第二学年,企业落实学徒的工作岗位,以企业为主,采用企业导师岗位师带徒、学校导师理论辅导的方式进行多岗位在岗培养。

    招收企业员工,联合在岗培养。医疗美容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校企联合自主招收合作企业员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与连锁企业(大药房连锁店)合作,招收连锁药店员工;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和清远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委组织部合作,招生乡镇农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实施联合在岗培养。校企通过自主招生方式招收学徒,合作单位出台激励在岗员工报读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措施,合作双方共同委派导师,实施联合在岗培养,学徒不脱离工作岗位完成学业。

    三类生源的三种不同培养途径均采用双导师培养制度,学徒在双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业。操作性专业课程和涉及企业文化的课程,以企业在岗培养为主,企业导师采用师带徒方式授课,学校导师以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理论辅导;学徒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学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技术技能培养,以在校培养方式为主,从企业员工中招收的学徒在企业教学点集中学习,主要由学校导师授课。

    校企联合建设,共同管理与考评

    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第一,校企双方按照联合办学协议,在行业的参与下,从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开发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企业教学点,制订基于企业岗位用工标准、晋升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学徒学业考核与评价标准,基本实现校企联合内涵建设与质量控制的系统化,也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在岗培养的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的招生、日常教学管理、双导师培育与管理、考核评价等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合作企业出台激励员工报考现代学徒制的措施和其他考生报考现代学徒制的优惠政策;学校出台实施激励二级院系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政策;正在探索按照以企业、学校和学徒为主体,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估。

    校企双方在系列制度的框架下,共同实施管理。第一,学徒在岗培养主要由企业管理;在校培养主要由学校管理。第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徒学业,把企业岗位考核标准及方式和学校考核办法相结合,对学徒的学业进行综合评价。第三,为了方便在岗培养期间学徒工学结合学习,校企共同实施弹性学制下的完全学分制管理。第四,学校对现代学徒制工作和内涵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管理制度与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管理制度并轨;内涵建设以研究课题的形式进行立项研究;把80%的现代学徒制学费划拨到二级院(系),以激励其探索与实践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转型升级中招工难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难题,为高新技术产业解决了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特别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的融合,将职业教育内涵的发展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学徒综合素质与岗位技能;实现了学徒学习过程与职业生涯的融合,为中职毕业生和企业员工进一步提升,构建了新的学习平台,拓展了发展的空间。同时,通过借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也为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顶岗实习教学与管理难的问题找到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与突破口。

    (作者赵鹏飞系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秀虎系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校企合作办主任)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通过开展职业自信与职业规划教育,形成了“多数学生能就业、部分学生就好业、少数学生会创业、还有学生能升学”的多元通道,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在98%以上。

  眼下,中职新生都入学了,面对这些“低分”学生,面对家长和社会各方的不看好,如何让他们走出“学业失败者”的阴影?如何让他们信心满满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别样的开学教育,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借鉴。

  学生采写、宣讲校友故事励志

  最近,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唱主角的不是老师,而是高年级学生。该校的20多名学生宣讲团成员,为自己的学弟学妹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讲毕业学长的成功历程,讲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而鼓励学弟学妹们做到不妄自菲薄,并通过努力来实现个人价值。

  除了宣讲,学校还有一本读本——《从平凡走向卓越》,这本书的采写者也是本校学生。书里记录往届毕业校友的事业成功案例,既有自主创业当上董事长的,也有在公司企业做到管理高层的,还有一些在技能上有特长的成功人士。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马滢参与了对校友成功故事的采写,她认为成功校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脚踏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因此,她在成为宣讲团成员以后,也注意传递这种精神。

  在书的最后几页,记者还看到了“搜寻和采访指南”,这里面详细介绍了采访的流程,甚至包括采访礼仪,打电话语气以及着装等要求。学校团委负责人唐凌说:“让学生参与采访,本身就是一次社会实践的过程,这让他们初步学到待人接物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校友成功的经历。”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党总支书记陶顺生说,现在单靠“礼堂式”的集中教育,已经难以打动学生,因为现在手机和网络上,励志故事满天飞,其实学生缺的不是心灵鸡汤,缺的是体验,所以让学生体验,让学生讲,效果更好。

  战胜学历自卑实现心态跨越

  与学生打交道多年的唐凌说,学生刚进校时,有的会出现自卑心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长和社会的不认可是主因。唐凌向记者讲述了学生小李的故事。

  小李有次回家时,家长告诉她,如果去读高中,学习辛苦,家里会熬点鸡汤补补身体,读中专就随便了。这件事情让小李很受刺激,她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家长看。她在学校苦学调酒技术,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后来,她又到德国学习交流调酒技术,毕业后短短两年时间,她就成为了厦门一家知名外企酒店的总厨。小李的成功也改变了家长的观念。

  会计电算化专业2013级学生陈佳惠是报告团成员,她在为同学讲述2005年毕业的学长陈雅娜,短短4年从实习生做到总经理助理的故事时,专门提到了她如何战胜自卑。她说,陈雅娜学历只有中专,而且她相貌也不突出,经常被人叫“黑妹”,但是她并没有自卑,而是靠踏实的工作,勤奋的精神,赢得了周围人的认可。陈佳惠说:“可以感觉得到,同学们在听完讲述后,都若有所思,他们一定也在选择自己的目标。”记者在学校随机找到几名新生,他们都表示,听过学长的报告后,顾虑大大减小,甚至表示希望通过学习,将来和学长们一样取得成功。

  “一个人能否成材,学历不能起决定作用,劳动技能、劳动态度、言行举止都是重要因素,所以学校把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让中职生也具备成材的潜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校长张剑辉说。

  量身设计职业规划助力学生成才

  现在,学生入学后,都会拿到一本《学子成才说明书》。这是学校为学生量身设计的职业规划介绍方面的册子,包括考级考证、套读大专、高考辅导等内容。

  陶顺生说:“学生要成材,关键是要做好职业规划,因为方向比努力重要,学生一进校,我们就要为他们找到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因此,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都要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规划。”

  学校培训中心主任蔡世水说,学生进校前两年,学校要求大家侧重于学专业、练技能,并通过校赛、市赛、省赛、国赛等平台,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第三年,对于想升学的学生,通过高考免费辅导班,鼓励学生参加高职单招,考上全日制大学;对于定位于就业方向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在读中专期间,套读学校与高校联合举办的函授大专或自考大专。同时,为了培养跨界人才,学校鼓励学生考取多种技能证书,鼓励学生参加社团。

  张剑辉说,对学生最好的规划,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有的学生有创业的潜质,学校就让他们接受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紧紧抓住学校专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特点,让学生从餐饮、服装、电子商务等方面入手。而对学生的培训除了创业理念的培养外,更加突出如何办注册手续、如何做财务费用代缴等实务方面的内容。”张剑辉说。

  此外,学校拓展“订单培养、顶岗推荐、弹性学制”等就业渠道,与多所高校联合办学,在校生有“函授大专、自考大专、读大学、出国留学深造”等升学途径。由此,该校形成了“多数学生能就业、部分学生就好业、少数学生会创业、还有学生能升学”的多元通道,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在98%以上。


    近年来,山东省高密中专一直在探索基于生产实际的师徒制培养模式,继承传统师徒制强调技能为主、经验为本的做法,弥补师傅带徒弟传统方式培养的人员素质不高、操作不规范等方面的不足,使师徒制这一古老技能传承方式迸发出新的活力。

  传统师徒制培养模式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的形式进行技能传授,强调技能为主、经验为本,不过多强调理论灌输,学生跟随师傅有针对性地参与日常工作,先观摩、后尝试,直到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在此基础上,高密中专结合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与素质拓展训练,提出基于生产实际的师徒制培养模式,把企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提高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师生共同实践。

  学校利用具有完全生产能力的车间,吸引企业进行来料加工,师生共同参与实际生产,企业负责产品质量监督。为此,学校制订了师生共成长方案,通过行业协会聘请业界专家到车间做技术指导,专家、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实践共同体,一起朝着完成、完善工作任务这一共同目标努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结成紧密的师徒关系,相互交流和帮助,逐步形成师生协作学习、共同发展的组织学习文化。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身做”,“逼迫”教师在原有专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工艺等,要从原来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转向研读职业标准、参与工作过程,真正成为有理论、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而通过一个个产品的制作完成,学生掌握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并通过在上下游工序、各相关工种跟随不同的师傅进行轮岗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各项操作的基础上能力有了进一步拓展、对生产过程有了全局性把握。


    不久前,江苏省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3800名新生收到一份特殊的见面礼——由该校高分子加工技术专业7名学生利用暑假精心打造的7600个“一辈子用不坏”的脸盆。

  暑假期间,在两位教师的指导下,高分子加工技术122班学生张挺和他的6名同学完成了1.9万件塑料产品的制作生产,其中包括送给学弟学妹的7600个脸盆。

  张挺说:“每一个脸盆都是我们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要保证能够用得久、够结实,让学弟学妹们觉得学校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就是过硬、就是放心,为我们生产的产品感到自豪,这是一辈子也用不坏的脸盆。”

  作为送给新生的见面礼,他们从产品结构的设计、原材料的选取、配方的设计到生产的过程,都经过反复论证和严格监控。其间,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机械原因导致产品问题的2000个脸盆被全部粉碎,但粉碎材料并未用于制作新脸盆,而是投入新材料生产。

  该校材料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聂恒凯教授说:“严格的质量把控,就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强烈质量意识的技术员,同时也是为了把质量意识的理念传递给新生。作为一名未来的技术人才,要知道生产优质产品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这都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据了解,从2007年起,该校依托材料工程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建设校中厂,以真实产品生产为典型案例投入到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从产品的模具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配方设计、过程工艺、产品生产、检测与质量控制到最终的产品包装,学生都全程参与其中,并承担具体生产任务。

  通过真实的产品生产,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全面实践,并通过独立的操控机器生产,了解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进而学会如何稳妥处理,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产品意识和工程管理意识,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


励精图治六十载,弦歌不辍奏华章。2014年10月16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

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励精图治六十载,弦歌不辍奏华章。2014年10月16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

  学院的前身是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成立的中等专业学校,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恢复、兴建、重组,发展阶段,如今步入了高等职业教育先进行列,成为优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马群在致全体校友的一封公开信中,深情地说到:“亲爱的校友们,当年你们是在校的莘莘学子,如今你们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你们走向社会,学校一如既往支持、关心你们,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母校与你们永远是一个有机整体,一直有着犹如根与叶的不变情缘。”

  六十年一甲子,历经60年的建设发展,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走出无数优秀学子,学院经过几代教师的耕耘、奉献,如今已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设置准确,教学设施完备,师资队伍优质,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家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1月4日,教育部、财政部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公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3年验收结果的通知》,公布了首批39所项目院校的验收结果,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优秀”等次通过两部验收。

  在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近年来学校的规模和办学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学校现有3个校区,学院本部校区(朝阳区芳园西路5号)、学院东校区(朝阳区东坝红松园北里甲一号),学院南校区(丰台区花乡辛庄90号)。占地面积202066平方米,建筑面积218036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0474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898万元。教职工900人。在校生7841人,其中,普通专科生5606人,5年制高职生1182人,成人教育专科生1053人。

  为更好地实施办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九系、三部”的办学系部架构:包括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数字媒体与艺术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财经管理系、英语系等9个教学系,以及通用能力教学部、专业部、基础部。学院实施“通用平台+技术中心”(GPTC)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方面:以软件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为骨干专业的五个专业群,以及会计、税务、物流、英语等共34个专业。

  学校秉承“博学笃行 术道精诚”的校训,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大力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逐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使学院行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全国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60年的办学中,各项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2002年、2006年荣获北京职教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12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4年5月被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电子信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7年学院被批准为北京市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培训基地;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示范性高职学院并获得验收优秀成绩;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并于2012年获得验收优秀成绩;学院还是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北京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学院是连续多年的首都文明单位、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回顾历史:六十年峥嵘岁月奋进谋发展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阶段(1953年~1972年)

  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

  学校有着光荣的历史,学校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承载着为国家培优秀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使命。追溯到最初,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1953年10月,第二机械工业部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新兴电子工业急需,决定在北京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创办“华北第四工业学校”。从成立筹备组到完成校园建设,仅用了一年时间,1954年9月新生入学上课。1955年改名为“北京第二工业学校”。1956年命名为“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学校成立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电子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电子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被誉为培养电子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1966年6月学校停课。1968年10月24日,根据原四机部军管会的决定,将“学校改为固体电路工厂”(878厂)。1972年3月27日,根据四机部决定在878厂内恢复办校,校名为“北京无线电学校”。初期规模为450人,设置半导体器件、无线电测量仪器和无线电专用机械设备三个专业。1973年2月开始招生,复校后招收了73级,74级和76级的“7·21”工人大学学员三届学生。之后由于一些原因连续三年停止了从社会招生。

  改革开放初:恢复、兴建和成长阶段(1973年~1999年)

  1. 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1973~1999)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迎来了我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天,学校阔步前进。1978年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面向社会连续招生。在校生450人,专业设置3个,实验室14个,专用教室1个,实习(实训)车间两个,图书馆藏书,2266册,建筑面积4576平方米,设备资产134万元,总资产197万元。1984年电子工业部下文批准恢复“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名,独立建制,在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5号择址建新校。新校教学楼、实验楼5838平方米、综合楼、礼堂(食堂)、运动场、学生宿舍楼5309平方米、教职工宿舍楼4718平方米。自此学校进入兴建、成长阶段。至1999年,在校生达到3363人,专业设置20个,实验室22个(含机房),专用教室5个,实习(实训)车间5个,图书馆藏书109238册,总建筑面积48461平方米,设备资产1455万元。1994年以来学校连续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单位”、1995~199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工业系统“育人质量先进学校”、1996年北京市工业系统、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学校“教书育人质量信得过学校”、1997年学校被电子工业部评为电子工业系统“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8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中专示范校”。

  2. 北京市成人电子信息大学:(1980年~1999年)

  北京市成人电子信息大学其前身是北京市电子仪表工业局职工大学,始建于1980年。初期共设立了8所分校,1983年迁入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127号集中办学。开设专业:企业管理、工业企业会计、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1984年学校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建设5000平方米教学楼。在大力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加强短期培训教育,经市科干局批准,成为首批会计、经济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名点和考试辅导点以及英语水平等级考试的考点单位。1998年被市教委批准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北京地区3所四级考点单位之一。1999年学院的成人教育专业为13个,共有56个班,学生人数达2153人。各类辅导班和短期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约45000人次。

  3.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1978年~2003年)

  1978年7月15日,经市政府批准,在北京远郊平谷县南独乐河村北京控制机厂厂址上转建成立了北京市计算机技术学校。1980年4月1日,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公司决定,将北京市计算机技术学校与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公司“721”工人大学合并。“721”班为在市内的分校,主办软件专业,平谷校区主办硬件专业。1984年,根据市经委指示,学校从平谷迁到市内择地建校,初期租借大山子第二中学校舍,办公地点设在半导体器件二厂内。1986年10月,北京市计算机技术学校改名为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1987年9月3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迁到朝阳区东坝择址建校。1988年,学校隶属北京市人民政府电子工业办公室。1995年,学校建筑面积20312平方米,1997年,建成4500平方米的教职工宿舍楼,1998年,建成53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2000年至2002年建成学校高标准的实验楼和综合楼,总面积16000平方米。同年8月,市计委同意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在现校址西侧征地113亩,作为建设用地。2003年校园总占地面积180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在校生4500名学生。2002年学校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

  4.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1979年~2003年)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由原北京市无线电元件技术学校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工业学校两所市属中专学校合并而成。1979年2月北京电子仪表局决定关闭北京宣武电容器厂,成立北京市无线电元件技术学校。1985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北京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79年5月,隶属于北京市电子仪表工业局,学校位于宣武区前孙公园胡同28号。学校1996年迁入花乡新址,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1997年建成23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1998年建成7400平方米的实验实习楼、1999年建成4700平方米的食堂大楼(餐厅和礼堂)、2000年续建1700平方米的教工住宅楼、4800平方米的新学生宿舍楼;2001年建成4600平方米L型学生宿舍楼。2003年在校生人数达到4800人。2002年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市教委批准为现代化标志性学校。

  跨入新世纪高职学院的整合及发展阶段(1999年~2014年)

  1.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2003年)

  1999年,为了适应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北京IT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与北京成人电子信息大学联合申办高职学院。经教育部评估,教育部(教发[1999]93号)、北京市教委(京教计[1999]026号)文件批准两校合并组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于1999年9月举行了成立揭牌仪式。2003年学院高职在校生3079人,教职工368人。

  2.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2014年)

  2003年,为了适应首都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整体要求,北京电子控股公司实行教育资源整合重组,由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共同组成新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三校党委建制不变,在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学院逐步形成以高职教育为主、特色中专和成人教育并存的教育事业新格局。2007年电控(京电控人字[2007]322号)文件批准成立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撤销学院董事会。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进行了三校区的实质性合并,统一了党政工团领导班子和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多校区一体化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统一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和资产管理。学院整合为3个校区(西校区置换),学院占地面积202066平方米,建筑面积211915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3686平方米,藏书54.9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2220.7万元,包括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667万元。现有教职工900人,在校生7841人,其中,普通专科生5606人,5年制高职1182人,成人教育专科生1053人。学院下设“九系、三部”:包括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数字媒体与艺术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财经管理系、外语系等9个教学系;通用能力教学部、专业部、基础部。学院实施“通用平台+技术中心”(GPTC)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方面:设置以软件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为骨干专业的5个专业群,以及会计、税务、物流、英语等共34个专业。

  着眼现在:学院骨干示范校建设硕果累累

  在教育部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动下,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开始北京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并于2011年完成验收,2010年开始国家骨干校建设于2012年结束,2013年经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绩为优秀。

  一、准确把握学院办学定位,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隶属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建校几十年来,行业办学一直是学院的特色之一,学院身处行业之中,与企业关系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对职业院校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更加深刻。作为一所高职学院,“既是北京市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首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立足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于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北京高新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示范(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学院将目标确定为“将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大规模培养基地、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和首都高等职业教育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

  高职学院必须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提出使命和任务,使其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才能汇聚思想创新,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发展目标。学院提出“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己任,提供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 作为学院的使命,以此向全体教职员工传达了责任意识、追求的目标、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以来,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从“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做过多次修改,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了与时俱进的指导。学院在国家精神指导下,汇聚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要求,将人才培养特征确定为“思想品德优秀、心理素质良好、身体健康灵活、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准熟练”,以此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要求,造就能够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学院提出“博学笃行、术道精诚”的校训,激励师生要努力不断地学习、扎实做好具体工作,做事要精益求精、诚信做人、追求成功。提出“教育服务”理念,强调学校要为社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教学服务,要持续改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学生、社区对学院所提供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办学水平高低的指标。

  近年来,学院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质量目标明确,工作流程规范,全员聘任上岗,绩效考核激励,促进持续提升的运行管理机制。学院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及成熟的框架,围绕“教育服务”核心理念,系统地识别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明确各环节的管理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建立起适应高职学院管理和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学院多年来紧密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在服务企事业单位开展在职人员培训、服务首都社会发展积极支持重大活动项目、服务职业院校开展教师培训、服务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服务、服务国家战略支援西部院校等6个方面发挥了首都高等肩负的服务企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稳定和谐的责任,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1. 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近年来,学院本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在北京电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成立了以电控公司副总经理为理事长,电控公司下属8家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学院主要领导为理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为校企合作、处理各种合作事宜搭建了工作平台。同时,积极推进教学系层面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建设,13个教学系(部)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联席系主任,聘请行业内知名企业的专家担任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建立,形成了操作层面的校企合作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使校企合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学院针对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三个重点专业和专业群的特点,设立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等三个相应的技术应用研究所,校企双方技术骨干共同组成技术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队伍,同时承担高年级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和面向企业、社会的技术服务,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及社会服务的密切联系。

  健全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学院出台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在专业发展、校企人员互兼互聘、专兼职教师一体化管理、学生实习实训、企业职工培训等方面制定具体制度,使校企合作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学院对13个教学系(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每年进行考核,将校企合作绩效作为对教学系(部)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

  为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实际产品对接,学院建设了一批支撑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筑巢引凤”建立“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示范(骨干)校建设期间,学院投资建立了5200平方米拥有近600个工位的“北信软件园”,形成可以支持多企业、多项目同时开发软件的生产和教学环境,吸引蓝波今朝、上海双实、北信酷卡、神州数码等多家企业进入软件园。企业的进入,带来了技术研发团队和真实的生产项目,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各个企业工作区,接受企业的管理,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考核。

  学院在校内建成1200平方米具有179个工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实训基地以及125个工位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学院与京东商城、淘宝网、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引进网上开店、企业信息情报采集处理、网站广告策划、网站推广、电子商务运维等多种业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实践训练。

  发挥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创立校企合作数字传媒实训基地。798艺术区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学院上级主管部门北京电控公司所辖的产业园区之一,学院依托798艺术园区文化环境优势,在园区建立了面积3000平方米的“北信数字传媒中心”。为了使该中心实现市场化运作,学院与北信银河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制定市场运作和学生实训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契约”为保障,形成生产与教学实习的保障机制。如今,北信数字传媒中心成为中央6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等电视台的生产制作基地,又是学院自主管理的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锻炼的重要场所。

  学院通过先进生产设备的投入,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形成“厂中校”教学基地。近年来,学院与北京电控所属国有企业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电子装备生产制造实训基地,签订了资产使用、管理、维护和接收学生生产实习有关协议,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院与电控所属北京兆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模具设计与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采取模具设计研究环节在校内、生产制造在企业,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与运作的模式,开展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作等项目的生产与实训。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学院创建“通用平台+技术中心(GPTC)”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搭建“通用平台GP”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通过建设“技术中心TC”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因此,各专业的学生教育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均纳入GPTC框架内,按照GPTC的统一要求,实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院GPTC人才培养模式既关注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养形成,更关注学生通用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学院紧密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创设了一套科学的“学生基本素养测评体系”,夯实了“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和“通用能力实训基地”两个基础,构建了“思想教育活动、通用能力训练、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四种实现途径,实现了“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熏陶、思维能力培养、沟通合作训练、身心健康教育、职业素养形成”等6个维度的素质培养。

  学院的教学实训机构包括电子技术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通信技术中心等十几个。

  学院的电子技术中心主要面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承担电子技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实训教学以及“在做中学”,“在做中教”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任务,开展电子技术类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开展学生二课堂以及学生科技竞赛、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

  电子技术中心现有实验实训室27间。主要实训室有:电工技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电子产品装配实训室、电子产品维修实训室、低压电工实训室、电子测量技术实训室、音视频技术实训室、EDA技术实训室、有线电视系统实训室、广播播控设备实训室、数码产品实训室、安防监控设备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DSP实训室等。各实训室都配有充足的通用实训设备,包括各频段DDS信号源、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式交流毫伏表、扫频仪、频谱仪等。电子装配实训室配有进口SMT贴片机、回流焊炉、雕刻机,音视频技术实训室配有进口音视频信号源、有线电视系统实训室配有全套前端设备。

  电子技术中心有卫星电视设备,现已开设的实训项目有:无线电装接工实训、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电子整机维修实训、有线电视网络设备调试实训等。同时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取证培训。目前该中心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资格的项目有:无线电装接工(中级)、无线电调试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有线电视网络设备调试员(中级)。

  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是计算机工程系重点建设的技术中心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能进行网络组建、网络工程实施、网络管理与维护的一体化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含思科网络互联实训室、华为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室、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数据库应用实训室、动态网站开发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通过网络技术中心的建设,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将行业标准和企业认证体系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技术中心各实训室的建设,该技术中心成功的成为“H3C网络学院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并将H3C和思两大国内外认证体系的课程纳入课程教学,2009年思科网络学院理事会评选为全国10所优秀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之一。在网络操作系统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网络管理水平的培养,与中科红旗合作,成为了“中科红旗开源技术促进中心”,进一步促进开源技术的发展和国产软件技术的普及。

  学院的网络技术中心拥有的华为实验室,思科网络技术实训室可为整班的学生构建验证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综合性实训的环境。为教学系构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管理两个专业领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保障体系。提供了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测试仪等多种型号设备,培养学生应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解决实际组网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子网的划分、路由表的配置、访问列表的配置、NAT地址转换的配置等,Internet接入、VPN的配置,防火墙系统的配置;具备网络规划设计管理和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Web站点的开发与管理、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获取能力,网络信息的收集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职业素质,通过相应考试的学生还可以获得cisco网络学院证书、华为3com网络学院证书等。

  学院的通信技术中心主要面向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等专业,承担通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实训教学以及“在做中学、在做中教”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任务,开展通信技术类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开展学生二课堂以及学生科技竞赛、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

  通信技术中心现有实验实训室20间。主要实训室有:数字通信技术实训室、光通信技术实训室、程控交换技术实训室、SDH传输设备实训室、3G-TD 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室等十几个专业实训室。通信技术中心现已开设的实训项目有:光通信传输设备调试与维护实训、程控交换机调试与维护实训、手机维修实训、通信工程概预算实训、3G移动设备开通维护实训、网络设备调试实训等。同时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取证培训。目前该中心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资格的项目有:光纤、数字通信设备调试员(中级),程控交换机调试员(中级),网络设备调试员(中级),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员(中级)。

  这些技术中心作为实训课堂、高端专业,培养出来的信息技术人才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团队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在诸多资源之中师资队伍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资源。在十几年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学院通过采取培养、提高、引进,以及中外合作培训、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措施,逐步打造起一支理念更新、视野开阔、教学基本功扎实、双师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专任教师42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59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17名,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359名。

  学院注重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全面带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教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学院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共有北京市级名师9人、专业带头人21人、骨干教师54人。

  学院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推进整体队伍的双师结构。学院通过聘请教学系“联席系主任”、开展创新活动与合作项目的方式来增加凝聚力,目前有网络技术专业、数字办公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等4个北京市级专业创新团队;有电子信息技术、现代信息管理与服务、营销管理专业等3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五、开展招生工作改革,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也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单一招生模式,走上了多渠道、多形式招生的改革之路。学院办学定位清晰、专业特色鲜明,在长期的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因此,在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下,2006年学院率先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在全国高职学院范围内也走在了招生改革的前列。

  在自主招生实施过程中,学院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突破传统的“数语外”一卷定终身高考模式,使入学考试成为发现学生发展潜能的过程。几年来,学院坚持积极探索,根据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摆脱传统的高考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察,建立并完善“知识+技能+学校表现”的入学考核体系,一直坚持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选拔,逐步探索多样化的生源选拔评价机制。招生工作改革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认可,认为学院在高考形式改革试点工作中带了个好头,树立了一面旗帜。

  目前,学院根据北京地区的教育需求,开展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统考统招、五年制招生、有条件注册入学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招生,为落实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要求,在逐年提高的基础上,2014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的比例达到30%。

  放眼未来:推动国际合作办学 提升自身特色内涵

  “十一五”期间,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06、2009年连续两次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首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12年学院“基于大学生职业倾向测评基础上的个性化就业指导”特色工作项目,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地区高校就业特色工作项目”进行重点建设。

  学院坚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就业工作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建功立业。学院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不断完善就业状况与专业建设、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相联系的“招生-就业-教学”互动反馈机制。学院借助组织生产的逻辑关系,总结凝练出“就业畅、招生旺、教育教学有保障”的特色就业工作理念,将“招生、教学、就业”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除了对内积极招生,近年来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现已有近十年合作办学的历史。先后与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

  从1997年起学院开展英国BTEC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国际合作项目; 2000年至2005年,学院与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CPIT)合作,开展专科教育国际合作项目; 2006年至2010年,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TAFE学院(NMIT)合作开展国际高等职业教育项目;2010年,学院与德国德里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德IHK国际教育项目正式招生。2012年9月,学院迎来首批22名学历教育留学生,他们来自独联体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马来西亚。学院自2013年开始招收语言留学生,截至2014年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近200名留学生学习汉语,校园里外国留学生的身影随处可见。2014年5月学院与埃及MEK慈善基金会留学生教育合作项目签约,当年9月25名埃及优秀高中毕业生来学院机电工程系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学习期限为4年,第一年学习汉语,之后三年学习专业课程,四年课程结束,学生将获得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

  2006年开始,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开展互建海外研习基地的合作项目,已经有22批共计约880多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来学院开展项目研习和交流,学院也已派出5个批次,共计120多名学生赴新加坡、台湾研习交流。 2008年,学院被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对外参观单位。2011年6月,在学院的北信数字传媒中心成功举办了北京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

  国际交流合作与办学,让学校面向未来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窗户内外都是风景,都有收获,都充满希望。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集体表示,在过去的10年里学院开展了北京示范校建设、国家骨干校建设,将学院的教育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今后学院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一个阶段,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学院发展规划,继续带领学院干部职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努力将学院建设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报告同时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示学院未来的规划和蓝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北京示范校、国家骨干校建设的基础上,各重点专业和专业群的基础能力、教学成果、专业品牌、学生就业水平和社会满意度都达到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强化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起完善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效果突出,学生积极向上,思想品德优秀,职业素养良好,涌现一批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在社会上具有知名度的优秀毕业生。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和优秀人才建设,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正高级人才比例增加一倍以上,具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整体素质处于高职学院的前列,管理队伍年富力强、能力素质高。

  —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建设高水平数字校园,形成高水平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的信息化环境,干部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普遍较强,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管理和教学组织模式创新发展,优质课程向社会的辐射增强。

  —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留学生规模占在校生比例达到10%,毕业生国际就业有所突破,建立多个语言教学中心,采用新体制建立一支国际化教师队伍,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处于全国职业院校前列。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服务社会的水平得到行业与教育部门的好评;社会效益突出,年科技服务收入达到1000万元;培训服务社会的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年培训服务收入达到500万元。

  —改善教育基础环境。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办公环境舒适方便,生活服务满意度更高,教学设施先进充足。

  —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理念深入人心,形象朴素、品质优良;校风良好,教师学生精神面貌阳光灿烂。

  —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教职工正常工资收入提高一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研和培训所获得收益大大提高,教职工乐业、敬业,教职工队伍努力进取、和谐快乐。

    本报讯 近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为首批埃及留学生举行开学典礼。埃及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马杰迪·阿米尔出席了典礼仪式。

  为促进中埃科学技术的交流,埃及驻华大使馆、埃及MEK基金会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启动了中埃技术合作项目。此项目协议规定每年埃及都会派遣留学生来学院学习,今年首批25名埃及留学生来到中国。

  据悉,学院为这些留学生制定了“1+3”的课程模式,即第一年全身心地学习汉语,后3年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