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某若干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人工智能引发职场和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在历史机遇中大有可为,如何促进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在近日召开的北京洪堡教育大会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
人工智能vs复合型人才
在现实中,人工智能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工厂生产线上被精密控制的机器人、人脸识别代替了签名和指纹、语音交互让电话客服变成了机器人……
“在未来20年内,有70%~80%的工作职位将消失。当然,也会有很多新的就业机会,但目前尚不清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会不会有足够的新的就业机会。”日前,在北京洪堡教育大会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孙诚如是说。
与孙诚的分享相呼应,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马君认为智能化制造已经成为新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信息基础设施高度互联,包括生产设备、机器人、操作人员、物料和成品;制造从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到信息化”。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
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被智能机器取代的同时,企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窘境。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将比2015年增加近1390万(不含存量缺口930万人),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也将增加450万(不含存量缺口440万人)。
马君分析:“企业主要缺乏的是知识型、创新型的产业技术工人,这归结于市场上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不足,以及产业工人的技能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和产业结构快速更新的需求”。
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
那么,人工智能是洪水猛兽吗?
先看一个案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聚焦客户和尊重人性)已经和敏捷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密切结合,具有人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等特征。这类新型生产方式意味着对人力资源的职业知识、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马君看来,人工智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再是在一个或几个工序或低技能流水线上重复作业,而是需承担整条生产线甚至一个车间的生产与监控任务,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大大增加,所需要的行业及跨行业知识越加丰富与密集。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人力资本知识和信息成为决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稀缺资源,员工的知识成为产业链的重要构成要素,产业链的知识含量及知识沿产业链的流动、扩散、溢出决定着产业的进步和升级”。
会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张学英认为:“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伴随着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转型与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的消费外部性逐渐显现,居民从追求消费数量逐渐向追求消费品质、消费个性化和差异化转变,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工作岗位,即私人定制。这就对劳动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张学英列举了一串数字,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口调查局和教育部合作对3000名雇主的调查发现,雇主在招聘非管理类员工或生产工人时,对雇员的态度和沟通能力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技能性文凭和教育年限的重视;英国一项对人事招聘主管的调查发现,主管对雇员的态度、动机和人格特征等的关注比例明显高于对技能的关注比例。
在张学英看来,职业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具备主动性、责任感、良好沟通能力等职业品质,还要养成匹配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以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
孙诚则表示,机器人引发的职场变革、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将逼迫大学从一个提供文凭背书的认证机构,变成一个让学生“能力附体”的训练营。未来的大学将在个性化定制化的基础上,兼顾启迪心智和开阔视野。
“未来被自动化取代的岗位数越来越多。因此,职业教育如何培养被自动化难以取代的人才——懂操作、懂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君说。
产教融合势在必行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职业教育如何发力?会上,多位专家表示,职业教育必须提高人才精准有效供给能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真正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本。
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精准的人才供给?会上讨论最多的路径依然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马君认为,机器取代人类重复简单的枯燥工作是必然趋势,因此激发人的潜能,关注人的后续发展才是优化人才链的核心,职业教育的转型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要将学习者浸润于实践共同体中,支持认知和行动的整合,将学校和工作场所、学校和社区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情境性的学习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激发学习者内部动力,促进学习过程中的意义生成”。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表示,制造强国战略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要以产教协同的理念,打造专业建设新优势。
具体来说,在专业内涵上,要强化适应性,建立更加及时有效的产教互动机制,保障全产业链人才持续、有效供给;在教学资源上要突出同步性,加快教学内容和配套资源的更新,避免与企业需求脱节;在培养质量上要体现全面性和系统培养,重素质、强基础、宜发展,对企业文化认同;在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协同性,人才培养规律要与生产技术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职前教育要与职后培养相统筹;在发展方式上要体现开放性,将行业企业要素渗透专业教学全过程,产学研用结合更紧密、有实效。
孙诚建议,要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促进职业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
9月20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给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成为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贡献。比较2016年和2006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体系升级趋势明显,总体规模稳定,外延发展进入瓶颈期,内涵建设正当其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学校数量来看,高职(专科)院数增长18.5%,中等职业教育减少25.9%,职业初中数减少95.2%,应用技术大学诞生,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经济协同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其二,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总数减少了24.2%,但在校生总数浮动不大,10年来仅增长2.1%,表明职业教育总体规模比较稳定,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两个要素的制约下,职业教育外延发展道路开始进入平台期;其三,教职工总数增长5.2%,专任教师增长16.0%,总生师比从15.9∶1下降到15.4∶1,专任教师生师比从20.3∶1下降到20.5∶1,表明教师队伍总体规模稳中略升,虽然距离18∶1甚至更低的生师比,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但是限于教师编制数量和准入资格等要求,教师队伍数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因此,仅从这10年的数据即可知道,职业教育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外延型发展,已经为转向质量型发展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动能转换积累了深厚基础。
纵观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全球化浪潮起伏波动,多元文化交流激荡,国际竞争有增无已,价值链升级更加频繁,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转换,人民内部矛盾发生转变。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发展规划战略的导向,加大深层改革力度,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释放更加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
首先,加速构建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积极创新中央部门联席合作的职业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尽快组建相对独立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局,改革国家教育督导局作为国务院特设机构,形成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局、国家教育督导局、各类教育举办主体和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尽快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专业认证制度,系统化改革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税务法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制度,确保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法理基础和制度依据;改革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学分和技能积累制度,运用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学分银行系统,搭建各类学习成果能够顺畅互换互认互转、异地通存通兑的机制,保障各类职业教育生源能够自由转换学习类型和学习权利,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服务于每个学习者的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
其次,加快建立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产权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行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的产权制度开始分化,校企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当前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更深层次改革的背景下,要积极借鉴国营企业改制的经验,严格防控系统性风险,加快改革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产权制度环境,激活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大力举办职业教育的潜力,从制度层面保障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合法权益和参与教育全过程的话语权,继续深化和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机制体制,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消除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
再其次,大力夯实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院校基础能力。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教书育人的本职功能和历史使命,系统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师能师风,积极改革院校的人才评价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推进教师队伍分类专业化发展,不断消除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结构性矛盾;推进职业院校行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大力提升院校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管理素养,积极总结示范院校建设以来的优秀经验,深入研究全球发展、国内改革和区域建设的新形势,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新办学和育人的体制机制;大力提升职业院校一线教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继续推进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不断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改变学科教育传统,充分掌握面向创新思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夯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实践基础,构建师生教学相长的核心专业素质积累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度;加强职业院校辅助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高院校安全保卫、后勤和医疗等教职工的专业服务意识与专业服务能力,保障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路径转型成功。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公布《职业院校有偿招生行为处理办法》,对职业院校有偿招生说“不”,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处理办法》提出,职业院校招生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有偿招生行为:利用经济手段招揽、买卖生源;与生源学校签订招生等相关协议并违规给予相应费用;按招生人数违规向生源学校或其工作人员支付费用;委托中介机构、个人或利用在校学生招揽生源并支付活动费、高额差旅补助等费用;向推荐生源的个人支付礼金、礼品、有价证券等或组织旅游、宴请、娱乐等活动;按招生人数违规给校内教职工发放奖金等。
《处理办法》要求,职业院校如出现有偿招生,应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减少招生计划或者依法给予暂停招生、停止招生等处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法依纪依规给予相应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眸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国家的历史沿革,盘点那些为中国制造作出了不可替代贡献的大国工匠,他们所书写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熠熠闪光的工匠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一篇最华丽的诗章。
何谓大国工匠?何谓工匠精神?
历代历年,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溢美之词,凝结于博大精深的成语之中,诸如郢匠运斤、庖丁解牛、穿杨贯虱,而由此引申出来神工意匠、鬼斧神工、独具匠心的赞誉之语,又经过世代相传的历史积淀,逐渐升华为一种精益求精、惟精惟一、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周礼·考工记》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工匠内涵的最早阐述。
将“百工之事”上升至“圣人之作”的高度,如此评价,是历史对工匠的崇高敬礼。
回到当下,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表明,中国工匠堪当如此殊荣。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国工匠。而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其中所涌现出来的众多大国工匠,大多数都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应该说,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是由“百工之事”成就“圣人之作”的必经之路,是培养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
毋庸置疑,职业教育为大国工匠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传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源。职业教育不仅提供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语境,而且提供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实境。一句话,大国工匠的培养离不开为其成才所营造的大环境:构建有利于工匠培育的政策环境、构建有利于工匠培育的创新环境、构建有利于工匠培育的教学环境。
如果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个方向性的纲领,那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则是一种路径性的指引,教育部等六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就是一套操作性的措施。显然,各地、各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新时代工匠人才培养做出的有益探索,坐实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殷切希望。
面对着一个变化十分剧烈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局势,我们充满自信,前景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会在本世纪得以实现。然而,前进的道路依然坎坷。为此,国家审时度势,提出“教育优先”和“就业优先”的大政方针,最近又将“稳就业”放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之首。而“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前行中,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于是,职业教育,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工作增减:自动化时代的劳动力转型》报告中,对全球800多种职业所覆盖的2000多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约50%的工作可以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简言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机器将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
不过新技术的应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仍可以通过任务的转换来调整不断变化的技术禀赋,而且新技术的需求和竞争优势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仅机器人产业就在世界范围内滋生了17万到19万个工作岗位。未来的一项长久挑战是,帮助受到人工智能冲击行业的劳动者重新适应并获得新技能,这将是保障公共福利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职业培训内容——潜能竞争。未来可能出现直接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包括人类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合作、开发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实践中监督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由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所引发的社会范式变革。职业培训应该针对劳动者多样化的需求来定制相应的培训内容,包括提供人—人、人—机以及人—世界的沟通能力培训,提供面对瞬间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进行处理的培训,以及提供产生批判性认知和思考的培训等。由此,劳动者不但能掌握可迁移性较高的技能,更能发展人类独有的无形技能,如沟通、合作、批判性思维、问题处理等能力。因为这些技能,在现阶段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机器无法涉足的能力范畴,人类可以借此形成人与机器能力互补的工作常态。
职业培训策略——人机交互。对于情商、沟通、合作、批判性思维、问题处理等无形能力,如果缺乏情境的熏陶,单靠课堂讲授等方式被动接受,劳动者想要领悟并非易事。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下,对于人—机以及人—世界沟通能力的培训,往往鞭长莫及,因此职业培训应该利用VR、AR等新兴技术开发远程指导、虚拟培训以及人工智能培训等形式,使劳动者能融入强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深化、持久的学习体验。此外,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不再受到限制,学习者和专家交流、与他人共享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便捷。职业培训可以建立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培训模式,以便更高效地为需要提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服务。
职业培训认证——能者居之。随着新式、有效学习环境的出现和数字问责制的进步,技术和能力将需要更加精确和完善的认证方式,而不再是基于文凭和成绩。事实上,在大数据与“云技术”的推动下,职业培训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搭建一个权威性的数字化培训认证平台。劳动者可以在平台注册登入,利用VR、AR等技术手段,在模拟现实的虚拟世界里完成与机器协作、问题处理、情商、创造力等能力的测试,以完善个人的技能信息。企业或相关机构可以从这个数字平台浏览劳动者的技能信息,了解其能力水平。这种形式的数字平台相当于企业和劳动力个体进行职业培训的认证媒介,帮助两者都能得到直观的有效信息,从而有效配置人力资本。
职业培训政策——众擎易举。为了确保未来劳动者的雇佣能力,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参与这个学习和教育培训体系的设计,而且要优先考虑职业培训,投入资源开发有效的培训项目,以满足工作的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构建与人工智能相适应的现代化劳动力政策和职业培训政策,统一培训质量标准,完善培训评估体系,从而为国家、社会乃至劳动者个体提供就业的法律保障,维护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市场稳定有序。
总之,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当下,劳动者个体要学会学习且持续地学习,以“变”应万变,只有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与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越来越灵活的碎片化工作形式、复杂化的工作环境、数字化的就业市场以及多样化的职业技能要求。面对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职业培训需要革新培训内容、形式和认证体系,保持与技术的同步。
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对接,学习方式方法相对传统,师资力量薄弱,硬件条件与企业新技术不匹配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高职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为切入点,而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现有学科体系的内容,根据企业对培养对象的具体需求开展教学。因此,在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基于企业工作环境的课程改革成为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职课程企业工作环境的内涵
高职课程的企业工作环境就是仿真企业运行模式、管理规定、生产类型和企业文化,把其中的各项管理、技术、素质要求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完整环节中来,以便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职业培养目标。将仿真企业工作环境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去,就必须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特点以及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特点。现代企业特点明显,其根本目标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是物料流、技术流、信息流、人力流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完整体系,而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高职教育就是给这样复杂的体系培养核心元素——人,因此必须结合现代企业的特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育人的优势,利用课程企业工作环境教学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人才核心竞争力。
这里要注意的是,全盘企业化与课程的企业工作环境仿真的区分。搭建企业工作环境开展课程教学能够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并不是完全照搬企业的各项软硬件条件就能达到目标。这里要注意区分实际企业环境和仿真企业工作环境的不同,两种情况承载的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实际的企业环境是以最大化企业效益为核心目标,其次兼顾技术人员的训练及职业发展。而用于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仿真企业工作环境,其核心目标是为培养具备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人员搭建平台,是以企业工作环境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协作完成独立项目的能力,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深入培养,对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发展前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完全企业化和企业工作环境课程教学必须区分开来,不能盲目地全盘企业化,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课程的仿真企业工作环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课程企业工作环境的搭建
高职课程教学的企业工作环境搭建包括硬件条件的加强和软件条件的提升。其中,硬件条件具体指企业工作环境中的教学设施,分为两类:一类指教学设备,例如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用到的各类数控加工设备,都市农业装备专业教学用到的各种农业自动化机具,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用到的各类检验、治疗器材设备等。这类教学设备主要以企业生产设备为标准,是开展课程教学的核心硬件设备,必须与企业现阶段使用的设备相同或相仿,要与现代企业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相一致。另一类指仿真企业管理环境的设备,例如现代企业的各种规定看板、企业文化展示墙、企业生产安全保证设备等。这类硬件设备主要是辅助生产,同时是企业管理方式方法的载体。
软件条件具体指企业化环境教学中的规范制度,同时也是教学组织的方式方法,是企业化环境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例如加工制造类专业的“6S”、车间文化。高职课程教学必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强化培养学生的六大意识,即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最终达到满足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课程企业工作环境差异化。在高职教育领域里,不同的专业及课程都对应不同的职业方向。因此在搭建课程的企业工作环境时,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适合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环境内容,不能以偏概全,要有差异。课程企业工作环境仿真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类型的专业及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例如数控技术专业等加工制造类专业需要搭建的是现代制造企业的车间生产环境,在硬件投入、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全员质量体系等方面着重体现;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计算机应用以及艺术类交叉学科,则在创新环境、创作氛围、计算机设备、影视媒体制作规范等方面着重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两类企业的运行管理内容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差异化对待不同类型专业进行研究。
此外,在一个专业中不同的课程企业工作环境仿真也不尽相同,例如都市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设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课程的企业工作环境主要是以各类温室设备为主,而“农村(业)新能源”课程的企业工作环境则以不同的新能源企业为参照,其中因涉及能源,对安全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与前述课程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研究和搭建课程企业工作环境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专业以及专业课程深入所对应的企业进行调研,充分考虑其差异性,需要一个成熟的团队协同完成。
高职课程企业工作环境的教学实践
企业工作环境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里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说明课程企业工作环境仿真的教学实践。数控技术专业是工科加工制造类专业,面向的企业主要以具备高端制造能力的现代制造业企业为主,专业课程基本都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搭建数控加工技术一系列课程群的企业工作环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教学设备的购置。职业教育教学设备的购置基本是两种类型,一是规模化生产设备以支持外协加工,二是差异化高端设备以追求各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设备教学时不够用、统计时使用率低的情况,因此在规划实训车间建设及购置加工设备时,要充分深入企业调研,详细分析各个岗位职业技能要素,要考虑采用与实际生产匹配的设备,数量规格需与课程改革内容相对应,不盲目追求竞赛成绩,同时按照企业规范布置设备以及连接电气线路。在搭建企业工作环境时,还需要注意现代企业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情况,比如引入快速成型和3D打印技术设备,以紧跟企业前沿技术发展。
第二,加工类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企业为防范安全事故,都制定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课程企业工作环境仿真中必须严格按照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例如在数控实训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同时以看板形式粘贴各种安全操作的示例图片,设备故障时需要严格按照程序处理。
第三,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数控加工类课程来说,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数控加工类课程的企业工作环境仿真要求教学时采用全过程及全员质量管理,给学生灌输质量体系的概念,可以通过“6S”、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具体的措施来实现。
第四,课程教学的企业工作环境仿真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提高有重大意义。例如要求学生养成进入车间更换工作服装的习惯、遵守企业的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的习惯、完成课程后对设备使用情况的登记以及及时清理整理机床设备的习惯。其中对于学生课堂遵规守纪尤其提出要求,现阶段最常见的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情况在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后可以得以有效控制。
第五,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高职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职业要建立相关的企业文化,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搭建课程的企业工作环境,能够让学生体会和适应企业文化,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8年度增补“储能材料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和“水净化与安全技术”3个专业,自2019年执行。
据悉,当前高职院校适用的是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版高职专业目录,根据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目录每年动态增补。2016年以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已累计增补22个专业,目前共有高职专业770个。除国控专业外,高职院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办学实际,依据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有关程序,灵活自主设置专业。
储能材料技术专业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 宋凯、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刘继军)
有色金属行业提交的“储能材料技术专业”获得批准设置。该专业的设置,将有力支撑以硅、锂、钴、镍等有色金属为核心的新一代储能材料产业发展,将为国家建设一支基础好、能创新的储能材料产业队伍提供保障,进而为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占领产业制高点打下坚实基础。
一、储能材料产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将绿色发展作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之一,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球能源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储能产业作为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入,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日益壮大,作为电动汽车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动力电池迫切需要高能量密度的新型储能材料。因此,未来国家三个重要新兴产业——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都需要新型储能材料技术的支撑。目前,以硅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产业,以锂、钒、钴为储能材料的电化学储能产业(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以含钴的高镍三元材料为动力基础的大火箭、大容量卫星及新一代水下舰艇等国防用途储能材料进展十分显著。在2016年全球锂电池企业销售额排名TOP20榜单中,中国企业占15家。全国各地形成了15个大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国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数超过536家。涉及产业量的上游、中游、下游。其中,规模以上集成企业超95家。硅材料产业集群11个,规模以上硅材料制造企业240家,已基本形成美国、欧盟之外的世界第三个储能材料产业链。
二、新专业补齐短板
随着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各层次人才需求也呈现井喷式增长。以锂电池新能源企业为例,通过对全国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16家锂电新能源代表型企业进行调研,近5年上述企业需要新进员工约24000人左右,所需人员大专生占50%左右,即需要大专生12000名左右。对高职专科学历层次技术员工需求为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产品检验及服务岗位。产业技术要求储能企业不仅需要大量既懂电化学基础,又要具有材料、机械电子基础的复合型高技能技术人员。调研分析现有储能企业人才现状表明:
一是产业工人素质不高。支持如此大产业的从业人员主要由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组成,工人文化素质低、不懂原理、不懂设备,更不懂管理。因此企业难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这成为了阻碍储能企业快速发展的桎梏。二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的新员工知识结构单一。大部分人员仅仅掌握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的某一方面,而以动力电池的制造及应用为代表的储能技术则是交叉性较强的新领域,员工在进入岗位之前需要重新再培训,浪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三是储能企业人才需求缺口庞大。储能产业生产工艺属于离散式生产方式,虽然生产过程中已使用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但自动化程度仍较低,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仍然是以人工为主,产业发展需要吸纳大量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储能材料技术专业,有助于补齐产业短板,建设一支生产、维护储能材料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进而解决企业人才数量供给严重不足,人才质量不高的问题。
三、抓住机遇加快专业建设
储能材料产业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三大领域(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从政策层面表明它将会是未来国家推动能源变革和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电动汽车产业的理想预期,在国家多年持续性政策的引导下,储能材料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可以预见在“十三五”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将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储能材料技术”新专业的设置,为储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有色金属行业应高度重视,特别是相关企业、产业园区以及职业院校要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共管,把新专业建设好。一是要融入发展。各级企业、院校要借助共建新专业的机会,着力突破锂电、高镍三元材料生产的关键工艺,通过发展智能制造,彻底解决产品批次稳定性问题,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既解决生产问题,也完善专业建设,使人才队伍在实战中尽快成长。二是要完善布局。要积极引导硅材料、锂电、高镍三元储能材料向科研人才密集和硅、锂、镍、钴资源能源丰富的地区形成产业聚集。各职业院校要根据产业布局开设专业,使储能产品有市场,人才需求有保障,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互相匹配。三是要建立机制。新专业建设离不开机制保障,要建立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学项目,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要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以校企融合为依托,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确保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课全部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或校内“双师型”教师承担,使学生知行合一,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要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建设“学、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
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
(工业和信息化行指委 姚明)
据工信部《2017中国VR产业投融资白皮书》数据,201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规模为15.8亿元,2016年上升到68.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00%以上。随着Oculus Rift、HTC Vive、索尼PS VR等多款产品的逐步成熟,从2017年开始,虚拟现实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超过160亿元。基于整体市场、产品成熟度及关键技术等指标的研判,预计到2020年,市场进入相对成熟期,产业规模将达到9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5.3%。
一、专业的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发布的《全球虚拟现实人才报告》中显示:现阶段,中国虚拟现实人才数量占全球2%,但对虚拟实现人才的需求却达18%,而美国虚拟现实人才保有量则达到40%,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为38%。从现有的从业人员构成来看,虚拟现实从业人员大多是从游戏、动漫、3D仿真、模型等行业转型而来,对于这个新兴产业,很多人只能将原来的经验应用其中,或者从头开始学习,企业人才培养周期长与成本压力大,高质量虚拟现实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症结。
二、专业增补的背景和意义
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医疗、军事、游戏、工业仿真、文物古迹、应急推演等诸多领域,为这些领域提供了契合完善的展示方案,许多虚拟现实应用项目甚至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让人才缺口不断增大,为了在职业院校中推广虚拟现实技术。2016年,工信行指委组织专家申报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2017年该赛项首次在福州开赛,全国各院校组织参赛队积极参与,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国家政策的支持、产业发展的推动、技能大赛的培育,使院校开设虚拟现实相关专业具备了成熟的条件。
在公布增补专业之前,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个别地区和院校已较早设立了虚拟现实方向,如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2012年开设了“数字展示技术专业(VR/AR方向)”,并自主开发了如《虚幻引擎(UE4)技术基础》等世界通用VR引擎的高职高专类规划教材,对全国VR专业建设推广和普及起了引领性的作用。近两年在VR国赛推动下,更多的院校开始开设VR方向,但国内真正以虚拟现实命名的专业一直没有。
三、专业评价和未来前景
专业定位:在以往国家对虚拟现实的各种政策里可以看出,国家把虚拟现实定位为高端信息技术,这样的定位让专业申报有了方向,专业最终落在了高职专业目录的电子信息大类,计算机类中。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学习交互技术为主,但该专业要学习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广泛,是一个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专业,学生既要学习涉及到计算机语言的VR开发引擎,又要学习三维建模等属于艺术造型和技术方面的课程。这将会给后续院校的专业和师资团队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培养目标和特点:从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项目的开发制作,为各个行业的应用项目提供技术开发和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为各个行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服务这一定位特点可以有效保障学生就业领域的宽泛性。其中培养目标中所涉及的增强现实(AR)内容也让“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从技术应用层面显得更加的丰满,体现了在专业建设中的统筹兼顾原则,既具有现实性(虚拟现实)也兼顾了前瞻性(增强现实)。
未来前景:该专业未来发展从技术融合层面来说将和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结合。从各领域应用及硬件升级发展来说,除了对各领域项目进行模拟展示应用之外,将涉及社交元素的应用,可能发展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具备便携性、计算性、屏幕宽广性具一体的信息沟通、显示平台。
水净化与安全技术专业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卢继恩)
水是人类生命的第一要素,安全用水事关人类的生存。具统计,全世界由于饮水问题死亡的儿童每年多达5000万人,我国因饮水产生的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水资源匮乏和水资源恶化显现尤为明显,水资源的紧缺和水生态恶化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由于饮水问题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影响也十分重大,这些都为水净化与安全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行业背景需求
目前,由于水污染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亟待治理,用水、饮水安全直接及衍生出的各种岗位大量空缺。城市污水处理厂、饮用水生产企业、给排水生产及管理、水生态治理管理部门急需从事水净化与安全高素质人才。依托国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战略,加强环境控制类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为企业发展解决人才瓶颈。
我国水净化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环保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预计水净化产业产值也不断地逐年提升。水净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技术和产品基本覆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这为水净化及安全技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的匮乏和污染问题,更多的受到了普通大众的关注,如何使人民享有健康用水的权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商业饮用水企业急需大批理论扎实、素质过硬的水净化与安全专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也为水净化与安全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传统的就业单位已不再是毕业生的唯一去向。
二、专业设置背景及意义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十条”明确指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水资源匮乏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左右。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就有110多个。据水利部统计,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届时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城市化水平将达40%,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届时用水总量将达7000-8000亿立方米,占中国水资源总量将的1/3。
水污染及水质恶化是影响生态文明的重要不利因素,我国不仅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又是一个水资源受污染严重的国家。据调查,中国水资源的天然污染严重,广大区域的天然水质低下,全国有24%的人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约有7000万人在饮用高氟水,尤其在淮河以北的省份更为突出,约有3000万人在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在饮用高氯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3亿人饮用水含铁超标。全国七大水系407个监测断面中I至III的水仅占38.1%,劣V类的水占29.7%,即近1/3的水用于农业灌溉都不合格。因此,对水污染及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治理,以及如何实现安全用水、饮水至关重要。
三、专业设置评价
传统的环境工程等专业涵盖面较广,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没有对水问题进行系统的构建,存在一定的问题。水净化及安全技术专业的设置,主要解决水生态治理,污水再生利用,饮用水净化,水质监测与评估,水深度处理等技术,从理论上涵盖了水问题的各个方面,保证了从水源到饮水全过程的安全问题。
水净化与安全技术专业系统地规范了水产业的链条,弥补了环境工程专业类和给排水专业类之间的空白,搭起了新的产业链,其主要培养目标为掌握水净化与安全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面向污水再生利用,饮用水净化,供水水质安全,水生态安全及水质量监测等技术领域,能够从事污水处理、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饮用水净化,水质检测与评估,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的设置必将为环保类产业发展完善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虽有大幅提升,但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这就意味着,我国还需要较长时期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我国制造业生产力多层次、多形式的现状,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也必然是多层次、多规格的。为此,有必要对不同时期世界工业革命的职业教育存在形态进行系统分析,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发展历程:
工业0.0:手工业时代
工业0.0下的学徒制
工业1.0:机械化
工业1.0下的职业培训学校
工业2.0:电气化
工业2.0下的职业学校教育
工业3.0:自动化
工业3.0下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工业4.0:智能化
工业4.0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工业2.0下的学校职业教育
(一)工业2.0:电气化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了电力驱动机械的大规模生产,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至此迈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后,科学技术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相继发明,最显著的是远距离输电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电力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促使电气工业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内燃机广泛应用,一方面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了农业,工业重心也由工业化早期的轻纺工业转型升级为重化工业,在机械工业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主要特点是:
1.大规模生产。
2.流水线作业。
3.专用化设备。
4.标准化技术。
5.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
6.科层制组织形式。
(二)工业2.0下的职业学校教育
这一时期,分工理论为流水线生产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规模经济理论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科学管理理论提供了生产标准化、制度化等制度。工业2.0下的标准化生产为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进行专门化、标准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企业需要专用性生产设备,每个人固定从事流水线的一项或几项职能或操作,操作技能单一,也为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不仅需要培养大批的蓝领工人,其科层组织也需要培养从事管理工作的白领人才。因此,20世纪50、60年代,随着二战后的经济繁荣,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举措,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一些国际性组织机构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如从1963—1976年,世界银行援助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总体水平持续增长,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占用了世界银行援助教育计划费用的43%。
工业3.0下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一)工业3.0:自动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科学技术得以繁荣,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誉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即生产不需要人直接参与操作,而由机械设备、仪表和自动化装置来完成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加工的生产过程。各类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工业化水平,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由人遥控的自动化机器体系、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的出现,能够代替工人在高温、易爆、剧毒、具有腐蚀性和放射性的环境中连续工作24小时,并且成本只相当于雇佣工人的一半左右。自动化机器不仅可以在生产环节大批量地替代体力劳动,而且也能局部地替代脑力劳动。如1970年,在美国全部7 000万就业岗位中,制造业就业者近1 700万,占25%。到2012年,在美国13 370万就业岗位中,制造业就业者只有1 190万,仅占9%。
主要特点是:
1.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自动化生产。
3.柔性制造技术。
4.通用性设备。
5.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
6.扁平化管理方式。
(二)工业3.0下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工业3.0下企业采用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其生产特征是:自动化的通用设备+柔性生产技术以及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生产表现出多品种、个性化、小批量产品。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生产环节的工人被机器取代,人的职能主要是设计、组装、调整、检验、监督、控制以及调整和检修自动化设备和装置。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要发展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两端:一端是研发设计,一端是售后服务。即产前的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产后的现代物流、信息咨询、金融租赁和保险等服务业。
在这一背景下,指导企业生产力的理论由分工理论变为合工理论,由规模经济理论变为范围经济理论;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作业变为自动化的精益生产等;由生产单一产品变为生产多种产品。企业员工技能由单一变为多种,由操作技能为主变为心智技能为主;劳动方式由个人单独完成变为小组合作完成,企业一线人员从生产领域为主变为生产服务业为主,企业人员类型由蓝领和白领两个系列合二为一变为灰领。这一系列的变化,完全依靠学校教育或是企业培训都难以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而,必须加大教育与培训的交集,实现以现代学徒制为标志的产教高度融合。以往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双元制、实习和顶岗培训等培训形式;以往的企业培训也主动寻求与职业学校的合作,以提高受训者的知识积累和理论水平,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双轨制”运行向着“一体化”方向迈进。
工业4.0下职业教育的展望
(一)工业4.0:智能化
目前发达国家正从工业3.0向工业4.0迈进,即生产的自动化向网络信息化方面迈进。工业4.0也被称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它不是单纯的技术革新,而是整个工业生态环境或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4.0意味着把云计算、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整合全部生产流程,企业组织模式更加扁平、供应链更加透明、平台更加整合、产品更加智能、运营更加简化、交付更加灵活,使整个生产过程更智能、更具预测性。从目前的实践和研究进展来看,工业4.0下现代企业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
适应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工业4.0将通过数字化工厂,采用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方式,专门化、就近分散式将成为重要生产特征。大规模定制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2.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是真正的机器人,具有人的判断、感觉、分析和思考等能力,它具备像人一样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效应器,能够根据周围环境做出反应。可见,能够称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大要素:一是感觉要素,能够认识或感觉到周围环境状态;二是思维要素,根据感觉所获得的信息,思考并做出将要采用行动的具体动作;三是运动要素,根据思考结果对外界做出反应性的动作。目前人们积极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典型的智能机器人。
3.数字化工厂。
数字化工厂是指在计算机虚拟环境条件下,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为基础,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进一步扩展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它是把先进的数字制造技术与现代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使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之间通过数字化信息实现有效沟通。若数字化工厂实现了人机交互就成为智慧工厂。可见,智慧工厂是数字化工厂的升级版,它利用监控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来管理信息和服务系统,对生产线的人工干预大幅度减少,主要通过编制的程序来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同时,集初步智能系统和智能手段等多种新技术于一体,从而构建起安全舒适、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人性化工厂。
4.智能加工技术。
智能加工技术借助先进的检测、加工设备及仿真手段,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建模、仿真、预测,对加工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同时集成现有加工知识,使得加工系统能根据实时工况自动优选加工参数、调整自身状态,获得最优的加工性能与最佳的加工质效。智能加工技术具有人的思维能力,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诸如分析、判断、构思、推理和决策等智力活动,能部分地替代技术专家的脑力劳动。
5.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对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将带来革命性变革,也可以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或零部件生产,尤其是能够满足小批量、个性化的高端消费需求。
(二)工业4.0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1.专业设置复合化、优势化。
工业4.0时代,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将深度融合,并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由于技术变革和产业供应链的兴起,使企业业务出现交叉,导致产业融合和产业间边界模糊,出现技术低端产业融合到技术水准较高的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创造出新的高端产业,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不仅制造业内部,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边界也将日益模糊。如与图书业融合产生电子图书,与手机业融合产生了智能手机,与教育融合产生网络教育,与医疗融合产生远程医疗,与商业融合产生了现代电商等。
在工业2.0、3.0时代,产业链上的企业组织之间需要相互提供服务,要求企业在地理空间布局上相对集中,即所谓的产业聚集。与此相对应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体现专业集群。在工业4.0时代,信息流的影响已经超过实物流的影响。正如蔓纽尔·卡斯特指出,在技术快速变迁的前提下,网络而非公司才是实际的运作单位。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突出优势原则,而不需要坚持专业集群原则。
2.培养服务型制造业的复合型人才。
工业4.0条件下,服务型制造业将取代生产型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商除了向用户提供产品之外,还将提供产品的售后服务,或出现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数控化机械产品的自我适应、自我学习、自我决策等能力将日益增强,使“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升级为“智能一代”机械产品。这将改变以往制造企业的商业行为模式,生产的产品会以租赁等方式与需求者、消费者、产品使用者建立联系。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企业也是互联的,核心企业通过创建品牌把相关企业组织起来打造全程供应链,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这条供应链集合了零部件配套企业、原料供应企业、业务外包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物流运输企业和相关合作单位等,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就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服务关系。总之,工业4.0下服务型制造业将主导产业发展。从过程来分析,生产过程占用的时间仅为十分之一,而服务过程占用的时间高达十分之九;从价值链来分析,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仅占三分之一,而提供产前产后服务的价值高达三分之二。因此,服务型制造业中的服务成为主体。
3.加大智能机器人的人才培养。
未来制造业生产环节是无人化、少人化,主要由智能机器人来完成,服务业领域也会大量使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成为未来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伴随着技术的成熟、规模扩张和生产成本的下降,智能机器人在生产和服务各领域会得到广泛应用,必将迎来井喷式的增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国际上也有舆论认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的数量德国为273台,日韩为300台左右,而我国仅为23台。鉴于未来智能机器人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智能机器人必然成为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之一,围绕这一产业的生产、使用、维护等将会需要大批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4.突出创新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消费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企业需按照顾客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比喻,现代工业像西药,每个病人吃的药片都是标准化设备生产出来的无差别产品;而工业 4.0像中药,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选择不同药材配方和采用不同剂量组合,同样患的是感冒,100 个人的用药不是完全相同的。工业4.0智能制造条件下,产业供应链是由众多成员企业构成的供应链。这条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去寻求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将他们灵活有效地组建起来,供应链上的生产单元完全是由众多不同的独立企业来承担。每个企业只是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产品生产高度社会化,这就要求企业员工具备及时捕捉信息、把握商机、具有与外界沟通和协调,基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决策等能力。
5.职业教育再企业化。
工业4.0智能制造条件下,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成为常态。数字化工厂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特别是泛在网络技术,实时获取工厂内外相关数据和信息,集成相关人员知识,智慧地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及服务的现代化工厂模式。全生命、全供应链的数字化工厂,工厂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整合,意味着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能局限于某一环节,而需具备从设计、开发、执行到优化的全局意识和上下游整合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内已难以完成,职业教育又回到了原点,智能制造和人才培养合二为一,造物和造人高度统一。当然,学校教育并不会消失,但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或现代学徒制将大行其道。
近日,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郭天平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畅谈了自己作为高校工作者的体会和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的做法和思考。
从三个方面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重庆日报: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你认为全国教育大会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郭天平:全国教育大会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将极大促进营造崇尚劳动创造、崇尚技术技能的良好氛围。
目前国家已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篇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重庆日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一大特点。请问学校在这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郭天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着力点和关键点。
学院主要做法有:
一是深化专业建设改革机制,服务重庆产业发展。比如建立了专业对接与契合机制、专业改造与新增机制、专业调整与退出机制等专业动态调整三大机制,我们对新增设专业要求“三个必须”,即必须与支柱产业高度对接,必须有深度合作的大型企业,必须与学校现有专业形成专业群。基于这些考虑,学院近年来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0个专业。
此外,我们每年对“三个不适应”专业,即不适应产业发展、不适应学校办学方向、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进行评审,近年来淘汰了“商检技术”等招生数量少且与服务智能制造方向不相适应的专业7个。通过改革,学院专业设置实现了与重庆“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江新区“3111”产业“三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契合度达92.45%,进一步巩固了学院以装备智能制造为办学特色的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了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特色明显、专业实力一流的专业体系。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专业群与产业链整合模式。比如学院以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为重点,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全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以重庆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全国机械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西南)职教集团为重点,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促进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的深度融合;以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校级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为重点,建立“专业群—平台—企业”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一体化平台,通过与知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科研攻关、项目推进等合作,激发二级学院办学主体作用。
三是完善“双基地”“双师型”“双证书”机制,建立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如学院建设有国家级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建成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等12个国家及市级共享公共实训平台,着力打造兼具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的“双基地”;大力开展“校企互动双师能力培育工程”“双千双师交流计划”等,为教师提高“双师”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学院首批全国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加大学生技能培训力度,使学生“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逐年提高,有效地提升了毕业生的择业、就业能力。
分类打造三支高水平教师团队
重庆日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
郭天平:学院将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优质高职院校的“第一资源”,坚持“师德为先、分类培育、高端引领、团队打造、绩效考核”的人才理念,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分类培育、明确高端人才分类遴选标准、打造高端人才分类发展平台、发挥各类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强化高端人才分类考核等六大举措,打造一支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具体来说,就是以教学名师为核心,打造专业教学优秀团队;以技能大师为核心,打造专业实训优秀团队;以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核心,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学院出台相关政策从专项经费、人员配备、工作场所等方面,对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组建工作室、学术技术带头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给予大力支持。在团队组建和平台搭建后,以岗位聘期目标任务为依据,注重各团队的目标绩效考核,完善以绩效为核心,团队与个人、定性和定量并重的考核评价标准,真正建立和完善以岗定薪、权责一致、优劳优酬的薪酬正向激励机制。
学院实施教师分类培育与管理改革以来,成效十分显著,涌现了以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赵计平教授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汽车制造类专业群教师团队”;荣获“重庆市名师奖”的李雷连续成为第42、43、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国队教练,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两次授予世界技能大赛突出贡献个人称号;此外学院还培育出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催化新材料、车辆工程技术等知名科技创新团队。
培养新时代德技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重庆日报:我国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请问这方面,学校是怎么做的?
郭天平: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必要途径。
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推进:一是丰富重工文化内涵建设,树立“三为”育人理念,建立“三全”育人模式,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二是融合五大文化,着力打造重工文化品牌,完成各二级学院工业特色标识、雕塑群建设,将校园景观轴线与文化脉络相互融合,有机共生。三是践行工匠精神,以创促变,学校创立“桃源大道”工作室和“一空间四平台”重工创新创业园,成立学生创新设计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通过这些举措,培养新时代德技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为建设“全国一流、国际先进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用“九个坚持”,梳理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重要论述的集大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最重要的是全面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深刻理解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我国有51万多所学校、2.7亿在校学生、1600多万名教师,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群众的教育需求差异很大。如何运行好、发展好这样庞大而复杂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特别是教育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利在当代、关乎未来,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党的领导尤为重要。要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使教育领域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并从六个方面对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党的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素质教育实施20多年来,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是深刻理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力量对比、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过去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困难多、底子薄,很不容易。现在是“大国办强教育”,既要补短板、又要提质量,仍然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四是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五是深刻理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学无止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深厚的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成就非常了不起,彰显了党的宗旨和我国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这些都是我们坚定教育自信的底气。我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照搬别国经验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探索更多符合国情的办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六是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党一贯强调,教育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多次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些重要论述,既深刻阐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又鲜明表达了我国教育的人民立场。当前,我国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学上”的问题总体上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更加凸显。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七是深刻理解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强调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坚定决心,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改革推进到这个阶段,矛盾和问题更多地集中到抓落实、见实效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教育领域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八是深刻理解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不相同。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大势,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当前,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还有差距,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取精神有待提高,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我们要把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九是深刻理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非常重视和关心,每年教师节都会前往学校看望师生,或致信祝贺问候,为全党做出了尊师重教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先后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必将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根植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学深悟透,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谋划思路、制定措施,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一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向问题上,丝毫不能偏离。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方式方法,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课程建设上,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机衔接。在教材建设上,要及时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修订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党委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当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二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要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也必须从创新理念开始。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从偏重智育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把道德品行、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评价中小学学生的重要标准,确保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至少一小时的刚性要求落实到位,降低近视率,控制肥胖率,坚决遏制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抓紧制订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让更多孩子获得受益终身的美育。制定各学段劳动教育大纲,通过课程教学、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工作,各中小学校要落实三点半开展课后服务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三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坚定不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我们的国情决定了高考将继续发挥着“指挥棒”作用,要稳步增加试点省份,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的项目和分值,严格控制和规范自主招生的规模和程序。教育评价对学校办学、教师从教具有导向作用,要突出素质教育评价,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引导学校将治校办学的重点放到立德树人上来。完善“双一流”建设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水平。顺应国家未来发展和产业转型方向,及时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改革调整。整合优势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和长期持续攻关,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四要着力抓好薄弱环节。当前,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仍是短板,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要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实现幼儿园监管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监管弱”问题。按照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规划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通过“互联网+”等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薄弱的原因,主要是缺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要加大师范生培养力度,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同时改善农村教师收入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发展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
五要努力完善保障条件。办好现代化教育,必须有强有力的人、财、物和体制机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要更多地向教师倾斜,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优化支出结构,更多地用在实验室、远程教育、运动场等教学需求的设施上,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使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对师德失范行为划出底线红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改革领导体制,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的防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适应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发展,在职业教育领域唱响主旋律,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福州大学城,溪源江贯穿校园,两桥横跨南北校区,建筑总面积约19.1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多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多人,各类成人学历在校生7800多人。学校2018年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评估第一名,2018年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5所重点建设项目院校第一位,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省唯一高职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家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全国首家与微软(中国)合作成立微软创新学院,全国首家与百度公司合作的高职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连续四届获得福建省文明校园(学校)。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高水平专业集群
学校主动服务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明晰“强化工科专业,优化现代服务业专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的专业发展定位。坚持“契合产业设专业、产教融合建专业、凝练特色强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适度超前,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围绕区域产业带和产业链,以优势特色专业为基础,形成了对接福州七个主导产业群的七个专业群,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纽带,将七个专业群链成一个新技术智能化专业集群对接“中国制造2025”产业集群。
深化校企合作 引领产教深度融合
学校全面实施“政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动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办学,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理事长,分管副市长担任执行理事长,28个政府相关部门以及50多家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
●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度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开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物联网等专业;
●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我校占股51%),在滨海新城共同创办微软创新学院,计划在3年内为福州培养12100名大数据人才;
●与百度公司合作共建“百度云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百度云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
●与苹果公司合作开展“苹果A+雏鹰”项目(我校从全国1386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开展该项目的8所高校之一,并承担8所高校师资培训);
●与福州市地铁公司合作开设“城市轨道运营”与“城市轨道车辆”专业,成为福州地铁公司员工培训基地;
●与东南汽车合作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共建“新能源汽车试制车间”公共实训基地;
●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球网络安全500强)共建“金融犯罪数据监测实训中心”“经济犯罪数据监测实训中心”;
●与福建未来信息职业教育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机器人学院,为福建省培养工业4.0生力军和机器人专业现代职业技术技能人才;
●与瑞士迅达电梯福建省分公司联合相关大中专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组建成立福建省电梯职业教育集团;
……
聚焦区域需求 创新社会服务机制
强化社会服务,构建覆盖认证培训、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学历提升培训的多维度多层次培训体系。
开展开放教育、成人函授教育等学历提升培训
开展汽车维修工、电工、车工等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学校牵头组建福州市职业院校联盟,提升联盟内职业院校整体水平。发挥学校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科研创新团队等平台作用,以师道匠心为坚守,以名师名匠为龙头,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研带学、以研促创、产学研创相结合,提升科研与技术服务水平。
学校勇于担任社会责任,促进社会教育公平。2009年起率先开办听障特教专业,填补了福建省高等特殊教育的空白,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深化“残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特教学生蛋雕作品入选由中宣部等四部委主办的迎接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教育部向学校发来了感谢信。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促进作用。与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女子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周宁职业中专学校结对子,在党建思政、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等方面实施精准帮扶。将帮扶工作从院校帮扶扩大到贫困地区的就业帮扶,打造“一镇、一户、一平台、一校企、一班级”五个维度,助力永泰精准扶贫。组建11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注重师资培养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双引进”计划(和企业共同引进)。对接省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引进台湾人工智能教学团队(10个博士),努力提升师资结构和水平。注重名师培育和青年教师培养,开辟“双师型”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科研团队”“励园名师”“溪源学者”“最美教师”等人才培养选拔途径,拥有省级教学名师5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6位,涌现出一批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和优秀教师。
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打造集“产、学、研、训、赛、考”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九大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室15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5个、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
升计划(含“以奖代补”)中央专项15个、福建省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培育建设项目1个、福建省第一批VR/AR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1个、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培育项目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基地2个。
构建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层层递进,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课程实训与专周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50%以上。创新设计“工学结合实践项目”培育与管理机制,引进真实项目,共同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连续8年获得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近2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30多个。技能大赛连续两年取得全国并列16和并列19的优异成绩。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四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七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100%全覆盖,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7年在与本科高校同台竞争下,被教育部授予“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全国1386所高职院校中仅有24所获此殊荣。近年来,学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摘金夺银,成绩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并多次在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总结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外校校企合作办学,努力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引进来”办学、“招进来”留学、“请进来”学习、“送出去”学习、“走出去”办学、“派出去”教学项目建设,构建我校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三进三出”发展模式。
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合作开展会计专业“3+2”专本连读;与新西兰商学院、林肯大学(林肯大学、梅西大学二选一)合作开展“3+1+1”专本硕连读。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洽谈建设鲁班学院;与马来西亚ISBUK学院洽谈设立分校;今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招收54名留学生;举办面向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人工智能专业培训班。建立海丝职业教育基地,配合“走出去”中国企业培养目的国本土化员工,开展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始终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业等联合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招聘会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获评“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机构”;建立“奖助贷减免缓”六位一体资助体系,受助贫困生达到100%;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服务大型赛事服务类、社会公益类等项目,荣获第六届全国百个志愿服务先进单位。
学校强化文化育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梳理“励园文化”育人体系,深化“励志成才”“匠心筑梦”“爱心奉献”三大文化主题。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评话、福州伬艺)传习基地和福建曲艺教学示范基地,基地入选全国高校曲艺社团联盟理事单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巡礼月、音乐周、体育节、励园讲坛等精品活动精彩纷呈。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福职校园阳光健身跑项目成功挂牌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工作首批一校一品“示范基地”。“构建励志教育体系 彰显励园文化特色”项目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并入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优秀案例集》。
展望未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稳扎稳打地开展应用型人才培育工作。下一步,学校将主动服务“福州新区”“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发展战略,积极创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努力打造省内、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职强校,力争建成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和福州新区的开放开发做出新贡献。
教职所〔2018〕145号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的通知》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关工作部署,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重点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等。
二、申报条件
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管理要素,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在实训基地、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和联合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3年以上,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2项以上:
1.独立举办或作为主要举办者举办职业院校1所以上,或牵头组建行业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以上;
2.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点3个以上,累计招收学徒100人以上;
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或捐赠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累计投入200万元以上;
4.拥有课程教材或教学辅助产品的知识产权证明(著作权、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含实用新型专利)6件及以上;
5.拥有与合作院校共享知识产权证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3件及以上。
三、申报材料
1.申报单位需按要求填写《产教融合型企业申报表》(见附件),并加盖公章。
2.申报单位需提供本单位依法设立的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并加盖公章,及近5年的年审记录。
3.申报单位可提供与申报重点领域相关,本单位现有校企协同育人的相关材料等作为支撑材料。
4.申报材料需于2018年10月27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寄(送)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一式三份,申报表及有关材料电子版同时发送指定邮箱。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6层
邮 编:100029
联 系 人:杨广俊
联系电话:010-58581508,13681548127
电子邮箱:yanggj@moe.edu.cn
四、选用程序
此次征集企业信息统一汇总后,按隶属关系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信息储备库,并定期补充更新。结合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在服务跟踪评估建设成效基础上,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定支持办法。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予以政策激励。
附件:产教融合型企业申报表(国庆节后可下载)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18年9月30日
教职所〔2018〕144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部推动建立和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为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若干个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专业领域,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参与做好相关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重点领域
母婴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会计、农村电子商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民航机场运行及安全、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
二、申报条件
1.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组织。
2.在本行业(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参与制订过国家、行业相关职业技能标准,有依据有关标准自行编写的专业技能教材。
3.具有5年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经验和累计5万人次以上的培训规模。开展培训所依据的培训标准先进、企业认可度高、培训资源丰富,与职业院校有合作基础。
4.具备开展培训所需的师资团队和场地、设施设备等。
5.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无违法、失信等不良行为记录,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
三、申报材料
1.申报单位需按要求填写《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申报表》(见附件),并加盖公章。
2.申报单位需提供本单位依法设立的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并加盖公章,及近5年的年审记录。
3.申报单位需提供与申报专业领域相关的标准、培训、考核、颁证等方面支撑材料,主要包括培训标准、考核大纲、题库样例、教材等培训资源,考核站点清单、培训站点清单、有关管理制度、协议文本,及其他支撑材料等。
4.申报材料需于2018年10月27日前(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寄(送)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一式三份,申报表及有关材料电子版同时发送指定邮箱。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6层
邮编:100029
联系人:黄洋
联系电话:010-58556712,13621030634
传真:010-58556707
电子邮箱:huangyang@moe.edu.cn
四、选用程序
根据申报情况,按程序遴选首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并通过协议形式进行约定。
附件: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申报表(国庆节后可下载)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18年9月30日
9月29日,由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主办,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峰论坛”在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原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闫春来,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连斌,曹妃甸区教育局局长赵明福等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及各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职教网首席执行官孟秋玲也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
职教网首席执行官孟秋玲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执行校长李沁
本次论坛由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李沁主持,论坛正式开始。
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连斌致辞
首先,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连斌致辞,李局长表示,本次论坛是唐山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次交流盛会,也是唐山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峰会。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密不可分,职业教育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城市实力提升、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完善,技术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缺乏高技能人才,即使有再好的设计图纸也难以转化为优质的产品,打造技能人才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
中国保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曹妃甸职教城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智淋
中国保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曹妃甸职教城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智淋介绍了北京曹妃甸职教城几年来取得的发展及成就,表示未来将以世界职业教育为契机,以打造中国教育为目标,以“筑巢引凤”加“自主办学”的模式,努力将世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成一个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当下,中国职业教育迎来最好的时期,职业教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共享的理念,只有学校、企业、行业资源共享、合作才能得到深入。只有数据、信息、网络共享,创新才能更加便捷。只有“引进来”“走出去”才能走向共赢。
河北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房波涛
河北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房波涛也针对本次论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国从教育大国往教育强国迈进,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高质量的教育才是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各民办学校寻求发展生存的破解之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施最核心的路径。加强校企合作是当下我们需要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河北省中职教育发展水平良好,高职教育一度领先,但近年来,高职教育受到产业发展和投入力度的制约,大而不强。新时代新时期的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着多层次的挑战。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研究院秘书长张振笋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研究院秘书长张振笋以《转型与变革:回归学生、重构学习》为主题,从“背景、痛点、关系、融合、改革”五个方面展开,以“回归学生,重构学习”为主线,谈了他对应用型高校转型和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理解。张振笋教授提出,学生观就是办学观,教育要给学生赋能,回归学生。
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桢
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李国桢以《基于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为主题,指出职业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能力素养与岗位要求的“零对接”。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生态学和管理学博士生导师周明星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生态学和管理学博士生导师、长沙市楚天职业与心理研究院院长周明星以《面向2035职业教育愿景与变革》为主题,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方向。面向2035,本着优质、包容、公平的方针,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要让职业教育“香、亮、忙、强、活、特”起来。
达内教育集团院校事业部总监许宁涛
达内教育集团在会上为我们分享了校企合作案例,许宁涛总监强调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这个主题,提出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将企业要素引入教学管理的各个过程,培养真正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
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原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闫春来
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原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闫春来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闫副厅长认为,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学校的表现模式,走产教融合的道路,而且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通过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产”和“教”在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充分融合,最大化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次论坛就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综合体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综合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是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快发展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并把二者有效结合,融合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职业教育由“教育教学型”向“产教融合型”转型,既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职业教育支撑制造强省的历史责任!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要求,学习交流全国教育大会会议精神,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于2018年9月29日9时,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举办“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教育主管部门、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京津黔民办职业院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优秀生源地学校,领导及负责人、合作办学的企业负责人,培训机构领导及代表,职教网首席执行官孟秋玲也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要用约10年时间,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使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形成高效运作的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学校、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降低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成本。目前,美国是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立法最完善的国家。早在1862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个职业教育法规《莫里尔法案》。此后,美国相继颁布了许多与职业教育有关的重要法案,比如《哈奇法案》(1887)、《史密斯-莱沃法》(1914)、《史密斯·休斯法案》(1917)、《国防教育职业教育法案》(1940)、《职业教育法案》(1946)、《学校与就业机会法》(1994)等。此外,美国各州还针对本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建立科学的办学质量监管体系。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最为典型。在质量保证方面,美国高职教育主要依靠学院自我约束、社会中介机构和市场的引导(主要表现为鉴定、监督和评估)和国家政府调控(主要表现为评估和引导)。此外,美国还建立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督导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美国的各种专业组织、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用人单位、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到职业教育领域中,从而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美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对学生的择校行为和政府的财政支持产生重大影响,一些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公布的职业学校办学调查报告甚至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是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共同策略,其中以加拿大CBE体系中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课程开发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最为典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实现了多样化。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一是工读转换制,即把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校学习,一部分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训,按学期或学季转换;二是半工半读制,即学生每天部分时间上课,部分时间劳动;三是劳动实习制,即学生定期到校外企业劳动实习,一般每学年一次;四是顶班劳动、工余上课制,即学生满负荷劳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近年来,改革办学主体和改革教育方式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改革的两种主要模式。前者以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为代表,其实质是一种变“职业教育完全由学校承担”为“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改革模式;后者以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澳大利亚的“TAFE”为代表,其实质是一种“以学校办学为主、企业参与为辅”的改革模式。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改革模式,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都是共同特征,目的在于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
以工学交替为主要形式。目前,工学交替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通常采取日释或期释的方式。所谓日释,就是每周1~2天在学校,其余时间在企业;所谓期释,就是每隔若干周在学校与企业间轮换一次。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学校教学扮演着配合企业培训的角色。学校内部的教学组织方式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如果同一专业的学徒人数足够多,就单独开班教学;二是,如果同一专业的学徒数量不足,就与相关专业的学徒合并成班;三是,如果某大企业的学徒非常多,就为这个企业的学徒单独成班。
形成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比如,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一个由公共财政和私营企业共同资助的多元体系,主要由企业直接资助、企业外集资资助、混合经费资助、国家资助和个人资助等组成,其中,企业直接资助是主要经费来源。新加坡政府设立了技能发展基金,按企业工资总额的1%收取,主要用于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政府对进入工艺学校的学生每年每人补贴1~2万新元,并按每名学生每年800新元的标准为发展基金注资,用于实习实训设备的添置。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该社区的税收,约占一半左右,其余部分来自学生学费和州政府的拨款,同时社区内的企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赞助社区学院,企业还通过委托学院培训职工、选送学生等形式向学校支付学费。
建立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
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它起源于中世纪的手工业行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占主导和核心地位,学校教育居于辅助地位,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一般时间比为3:2或4:1。企业与职业学校成为两个教育主体,企业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学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日本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自其应用型学科创立以来,日本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便始终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视为办学的中心任务,并努力寻求和塑造有别于一般院校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人才类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应用型职业教育特色、突出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实践性、重视产学协作的共同教育以及注重“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建设。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借鉴德国“双元制”提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将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融合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元合一”的综合性教学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项目教学贯穿始终、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以师为本”的理念以及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
我国应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建立和健全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一是加快健全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社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具有可操作化的规定。二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牢固树立产学研合作的理念,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三是建立和健全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设置专业的合作机制,使职业院校的教学行为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推进以校企合作为重点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改革。一是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形成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合力。二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形成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工学交替模式。三是发挥各级政府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的主导作用,制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四是加快形成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
完善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强化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导向,建立和健全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学习之间实现良性对接的方式和途径,从而既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又有利于推进“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谢俐
2018年9月26日 浙江 杭州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之际,广大职教同仁相聚杭州,隆重举行“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见行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夯实“文化自信”基础,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新时代职教新人。可以说,“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系列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恰逢其时、恰乘其势、意义非凡、影响深刻。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职成司向本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承办者、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次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顺利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站位,从党和国家以及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传承的重大意义
同志们,我党历来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彰显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还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其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指示,是我们开展“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的根本遵循。
在工作目标上,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总结实践上,总书记指出了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在落实举措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在“立德树人”具体要求上,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同志们,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传统美德,用中华传统美德成风化人,培养十几亿普通劳动者和上千万创新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
二、科学谋划,用贯彻和实践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战略眼光,系统设计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进入“黄金时期”,教育规模世界最大、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培养能力大幅提升、公平作用日益彰显、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美德教育,源远流长,2500年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有高远的志向追求;据于德就是据守人生道德;依于仁就是仁爱处世、友善待人;游于艺就是游刃有余地掌握各种技能技艺。从这个角度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进职业院校不仅是一次具体活动,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美德传承创新,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精神食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覆盖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覆盖所有在校学生,这是一项“固本工程”。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还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分析网络信息时代思想宣传工作新特点,充分尊重职业院校学生交往习惯、认知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信息接受习惯,既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又要善于使用新科技、新媒体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接受感、亲和力和关注度。如果广大职业院校学生不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他的人生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二是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一项“底色工程”。“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中国人怎么做人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都有丰富的阐述。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踏踏实实修好品德。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传统美德的传承发展要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如果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接受并传承下去,没有打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烙印,那么他的人生底色就会发生亏损。
三是要融汇到职业教育教材体系中去,这是一项“铸魂工程”。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里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我们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选择合适内容进入教科书,将艰深的学术话语转化为都能感受到的具有生活魅力的通俗话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融汇到教材体系中,没能让学生了解、继承和创新,那么他的人生方向就会发生偏离,品质不健全。
三、全面推进,以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宽广视野,奋力开创职教立德树人新格局
同志们,乘着全国教育大会的东风,我们在此启动“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体现了职业教育战线的行动自觉和时代担当,为全国各级各类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了个好局、带了个好头。下一步我们要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转到全国教育大会后的时间频道,进入到美德职教行活动后的工作节奏,通过持续、广泛、有效的开展,使职教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从知到信,由信而行,内化为自发的个人意识,外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养成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转变为自我的价值追求。在此我提几点希望。
一是学习贯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行(教)指委、职教学会、职业院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的战略要求,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行动姿态,全面推进“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融入到职业院校广大师生的血液中,成为每一位师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是创建品牌。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组委会要做到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搭建平台、统筹资源,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坚持当前和长远相衔接,重点和全面相结合,传统美德熏陶与技术技能锻造相融合,课堂教学和课下活动相整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各职业院校美德教育活动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推出一批美德研究成果,建成一批美德传承基地(今天我们还将为“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揭牌),开发一批美德教育课程与资源,培育一批美德教育名师,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技双修的技术技能人才,创设一批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发展重点品牌活动项目。为此,建议今后每年九月,在全国,所有职业院校都要举行这样的职教行活动,使之成为继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中职学校“文明风采”德育实践活动之后的又一个职业教育亮丽品牌。
三是落实保障。各职业院校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配备好人员队伍,落实好组织保障;要建立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形成制度保障。要统筹现有的财政资金,安排落实好相关活动的工作经费,确保资金保障。
四是加大宣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行(教)指委、职教学会、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好宣传机构、文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力量,广泛发动师生以及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要抓典型、树品牌,抓住关键环节、重大事件做好宣传报道,主动、广泛、有效地向社会宣传、展示、推介活动成绩、成果、成效,营造浓厚氛围,推动美德教育在职业院校形成声势、铸造品牌,全面提升职教吸引力,正确引导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公正评价。
同志们、朋友们,《论语》有云:“德不孤,必有邻。”“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从酝酿到筹建,从倡议草案到正式启动,在极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得到了全国职教同仁、企业、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与鼎力支持。今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期待着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献计出力,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远大社会主义理想、浓厚爱国情怀、高尚品德修养、过硬职业技能的职教时代新人。
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共同开启“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发展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开创新格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无疑取得了重大成就,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新时代之后,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的教育矛盾由“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升学的愿望日益强烈。作为基础性的中等职业教育,到底要不要坚持大力发展、怎样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见仁见智的争论话题。今天,我国中职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陷入了几个“需求两难”的境地,更需要观念和思路的变化和创新。
两难之一:果真是国家有需要,百姓却不太需要?
首先,国家需要毫无疑问。长期以来,知识型与应用型人才结构失衡,学科型普通教育从地位、水平、条件及待遇,都比应用型的职业技术类教育占上位,国家急需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增长与提高,急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跟进,技能型人才层次和类型比例必须有合理的结构,重点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符合穷国大国避免“过度教育消费”的国情。
其次,一些人排斥也是事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学历文凭至上的评价与分配制度,职业教育自身条件和质量的局限等,导致了职教成为百姓无奈的选择。国家需要、地方需要,别人需要,但自己家不需要,职业教育成为 “别人家孩子的教育而非自家的选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似乎与职业教育关系不大。这种错误想法不是本文讨论重点,但却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思考点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真的不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了吗?还是因为相关支持和匹配制度不够,强化职业教育不够?
两难之二:我国职业教育模式选择,学欧洲还是学美国?
青睐德国、瑞士者,大讲职业教育低重心分流和中等为主的模式,称中国应走欧洲道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崇尚美国、加拿大者,则主张采取综合高中形式、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有主张学澳大利亚“TAFE模式,香港的中高职一体贯通等模式。思考点是:中国这么大,究竟是一个模式统全国,还是各地探索百花齐放多种多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应该什么样?
两难之三:过去传统就业需要,现在产业转型升级就不需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作为生产建设的主体,作用不可小觑。快速变化的今日,经济、科技、人才、教育结构都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科技含量、人才素质要求、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等速率越来越高,就业市场对学历偏低、年龄偏小的中职毕业生有所排斥。越来越多的孩子就读中职后,选择继续升学。思考点是,中等职教是否还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如果实行就业与升学并举,中职生应该如何升学继续深造?
两难之四:有些地区需求量大,有些地区不需要吗?
全国32个省、300多个地市、2000多个县市、1.1万中职学校,在生源状况、招生数量、办学规模上差距很大,不平衡性突出,招生季节呈现的局面是“少家欢喜多家愁”,招生难成为最普遍的困境。有些地区严格执行“高中阶段阶段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生源和规模情况较好,有些地区尽管采取软硬兼施也效果不佳,比例悬殊很大。即便是在经济欠发达、教育不宜高层次追求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也实属无奈。思考点是,在发展数量上,全国要不要有一个基本规定和要求?各地区可以自行确定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模式吗?
两难之五:哪些专业需要中职办,哪些专业不太需要?
中等职教专业繁多,犹如就业岗位分门别类。有的专业,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学习非常重要,因为一旦错过这个年龄阶段,高中毕业18岁后再进入就晚了;而有些职业对基本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中等学校毕业生难以胜任。
思考点是:中职适合办哪些专业,哪些不适合?
在上述两难中,中等职业教育向何处去?基本思路是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即“兼顾两方面需要,突出阶段性重点,调整思路。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国家统筹,地方为主,分类指导,多样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国家统筹是必须的;但职业教育是地方的教育,各省情市情又不尽相同,“一刀切”的国家规划不一定符合各地方的实际,可在提出总体方针原则下,让各省市依据实际,确定规模、布局、结构、模式等,应百花齐放:欧洲式、美国式、澳洲式、亚洲四小龙式等并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等不同,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城镇、乡村等各异,多样化才是大中国的特色。实践证明,我国中职发展模式,没有最好,只有适合,符合地方经济和百姓需要是根本。
第二,中职标准新订,目标功能重置,实施形态多样,发展规模再扩。
一是改变以学历等级或知识教育为划分的中职标准,探索以职业技能的初中高水平培养来划分职业教育的层次。当下高中阶段的学历文凭已不再是求学者的主要追求,重视和强化技能和资格等级教育,比追求高中文凭和学历,应该更重要。二是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化、学龄段化、全日制化的单一功能,探索学历和培训并重、学龄段和非学龄段并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举的多种功能。事实证明,后者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很大。三是改变单一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建制,探索多种层次一体化、多种类型共存的形式。四是除了适龄青年,两后生、在职人员、军转,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社会生活教育,以及老少边穷岛、盲残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空间很大,应是未来面向人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增长点。
第三,职教内部整合,多种学制和形式并存;加强职教与普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一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就业和升学两个目标,学制灵活多样,适当提升中职的办学层次,加强中、高职的直接衔接;二是避免职业教育孤岛。在突出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结合的同时,加强与各类教育的渗透和融通。如在特殊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8+1”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高中内的课程分流,在有些地区实施高中后起点的职业教育,加强在中小学阶段的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职业教育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空间巨大,如果淡化学历,职业教育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的核心。
第四,尽快制定国家资格(资质)框架,实现普通学历文凭与职业能力资质的互通互认和等值等价。
按照职业能力和资格标准,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重点是能力的衔接而非知识的衔接,一方面,职业教育自身的资质或资格标准有待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的基础阶段,加强职业能力的上下延伸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与普通教育的学历体系如何对应,两条轨道既能相对独立,更要能相互沟通互认,相关配套制度和路径,需要合理设计和实践突破。
第五,加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教育。
其一是政府要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政策支持和加大投入中等职业教育;其二要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采取购买服务、委托管理、混合办学、鼓励企业举办、私人捐助等多种形式。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发挥现有中等职业学校正规军作用,将培训功能和资源适当聚集到职业学校中来。中职学校既要防止“被绑架”,坚定和坚持学校的教育性,更要主动提升适应产业、对接企业、瞄准市场、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以作为求地位,以贡献求发展。
9月26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起并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以下简称“美德职教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职业院校400余名代表与会。
据悉,“美德职教行”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系列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夯实“文化自信”基础,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职教时代新人。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表示,“美德职教行”活动要做好三大工程,一是“固本工程”,“美德职教行”活动要覆盖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覆盖所有在校学生;二是“底色工程”,“美德职教行”活动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铸魂工程”,“美德职教行”活动要融汇到职业教育教材体系中去。
谢俐指出,“美德职教行”活动组委会要做到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搭建平台、统筹资源,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坚持当前和长远相衔接、重点和全面相结合、美德教育与技术技能相锤炼融合,课堂教学和课下活动相整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各职业院校美德教育活动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推出一批美德研究成果,建成一批美德传承基地,开发一批美德教育课程与资源,培育一批美德教育名师,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技双修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一批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发展重点品牌活动项目。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美德职教行”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介绍“职教行”活动方案。“美德职教行”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会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宣读了倡议书。
启动仪式上,谢俐、刘占山为响应“美德职教行”活动的22个省牵头单位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授旗,宣示“美德职教行”活动正式启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孙善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东平、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方小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闫志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苏小东代表各省牵头单位作了响应“美德职教行”活动倡议发言。
启动仪式上,还成立了“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旨在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和研讨交流,全面挖掘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为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提供学术支撑和思想资源。
学会秘〔2018〕49号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充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力量,发挥其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会决定,即日启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征集单位会员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员条件
凡承认《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章程》的职业院校、民族教育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及相关社会团体等单位,皆可申请成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
二、申请程序与要求
(一)请满足会员条件且愿意入会的单位填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申请表》(见附件),一式两份,经本单位盖章,于2018年11月10日前邮寄至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的电子邮箱。
(二)原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须重新填写会员申请表。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熊景鸣 18885669005
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
李然 010-66508415
邮寄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554300
电子邮箱:jys8415@163.com
附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申请表
http://www.chinazy.org/upfile/20180927/09271656420969.pdf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2018年9月27日
附件: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