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一次性清退22名补考不合格学生,对教师授课严格考核的新闻又一次在湖南教育界刷屏。无独有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3年中向160多名学生发出了退学警示,每年10%左右毕业生不能如期拿到毕业证。
“高职学校绝不是一手交钱一手发文凭,也不是马路上随时可以捡到的饭菜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斌的一席话,掷地有声,让人听得过瘾之后,不免连连赞叹。名校清理不合格学生实属正常,而高职学校也出重拳,严格管理,更显可贵。有人觉得高职学校又不是清华北大,搞这么严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一方面,一些高职学生进校之后,既无志向,更无求学之心,另一方面,个别职校也放任混学现象,以至于不少人一提起职校就摇头。长此以往,职校还有何公信力?哪个家长还甘心把孩子送到职校?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但反观现实,一些职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招生困难;在教学时,又疏于管理,以至于难以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
从这个角度看,湖南两高职严惩混学者,可视为一种自我“救赎”。一方面通过处理混学的学生,树立学校管理尊严,提升学校自身魅力;另一方面也是给学生及其家长一个交代。正如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立直言:“为了让千千万万家庭能够放心把他们的孩子送来学校并学有所成,必须不留情面处理少数不读书的学生”。
近年来,虽然淘汰学生已经成为常态,但是媒体仍将之当作新闻,每有发生就成公众关注热点。如果相对较多的学生被淘汰,舆论场更是一片惊呼。为淘汰而淘汰当然不可取,但该淘汰不淘汰就可取吗?淘汰当然不是目的,但是对学生不管不问,乃至容忍混学者大行其道,不是涉嫌失职吗?浑浑噩噩,混吃等喝,读大学有什么意义?不过问这样的学生,管理者就该被究责。
无奋斗不出彩,不努力向上,不仅辜负家人期待,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问题是,简单的道德劝告无济于事,让学生有压力,还得让制度发力。
学生能不能成才,一定程度上与高校有没有尽力有直接关系。严格要求学生,严把毕业关,应从三个方面发力:其一,管理机制。比如应该严格考试秩序,建立惩戒体系。一些学校的考试极不严格,有的老师提前告诉学生答案,监堂时松松垮垮,改卷时手下留情。如此一来,学与不学没啥区别,考试就无法产生正向激励作用。
其二,教学机制。个别教师缺乏为人师表的责任心,没有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却热衷于走穴讲课,甚至违规开公司,不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天天讲授老一套,既没心思与学生沟通,也没能力实现知识更新,这样的老师能培养出高徒吗?这要求高校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管理,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其三,监督机制。学校管理机制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监督缺位,特别是内部监督失灵,这就导致学校纠错能力不强。老师误人子弟不可怕,可怕的是并不承担严重后果。故此,建立行之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让管理者不敢失职、老师不敢乱来,尤显重要。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者,当以学为要。新时代新使命,即便没有严格的制度设计,学生也应该刻苦学习。希望各类院校都应严起来,严格要求学生。这是对时代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教财厅〔201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对《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教基二厅〔2016〕2号)做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10月15日
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严格规范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列入教育部部门预算,专门用于支持课程教材建设、改革及相关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创新方式,加强监管、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由教育部管理,具体由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专项资金涉及的各个项目,项目执行单位是项目组织实施和资金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编报专项资金中期规划和年度预决算;审核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审核各项目执行单位报送的项目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项目资金预决算,研究提出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审议各项目资金执行中的预算调整申请;对各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绩效管理。
第六条 教育部财务司负责审核专项资金中期规划和年度预决算;审核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开支范围和标准,拨付各项目资金;审核各项目资金执行中的预算调整申请;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第七条 各项目执行单位负责审议并报送本单位承担的项目执行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预算调整申请和项目资金预决算;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政府采购、审核报销、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项目财务检查和财务验收,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 各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项目执行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资金预决算,按照批复的项目资金预算和财务规章制度使用管理资金,提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预算调整申请,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
第三章 支出范围和标准
第九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课程标准与质量标准建设。包括:研制、修订、审查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指导纲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类课程标准等;研制、修订大中小学课程教材编写、审查标准和细则等。
2.教材建设与管理。包括:研制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规范;编写、修订和审查中小学各学科国家课程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类课程教材,高等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及国家统编的其他高校教材;对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类课程教材、马工程重点教材质量、选用使用情况等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和管理等,以及由国家组织开展的教材使用培训。
3.教材研究。包括:组织和开展教材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支持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课题研究,开展教材建设调研和研究成果试验、交流、推广等。
4.教材奖励。包括:国家教材建设奖的组织、评审、奖励以及推广等。
5.教材创新。包括:开展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的研发、试点和推广等。
6.其他工作。包括:根据需要纳入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的专项任务,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各专家委员会(专家库)的日常工作等。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委托业务费、课题研究费、专项工作费、图书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会议费、差旅费、集中办公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交通费、培训费、印刷和宣传费、邮寄费、设备费、对外合作与交流费等。
1.图书资料费:用于收集、整理资料,购买必要的图书(包括外文图书)、文献检索等费用。
2.数据采集费:用于研发相关工具、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及相应技术服务购买等费用。
3.会议费:用于开展课程教材研究、编写、审议、审查、研讨、咨询、交流、考察、调研等活动发生的相关会议费用。
4.集中办公费:用于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中专家、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发生的集中办公费用。
5.差旅费:用于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中专家、工作人员出差开展调研、指导、评估、检查以及参加会议等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
6.专家咨询费:用于课程教材建设管理中支付给聘请的专家和征求意见的一线教师的咨询费用。
7.劳务费:用于支付给参与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专家以及聘用的工作人员的劳务费用。
8.交通费:用于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组织会议或活动时的集体租车费用。
9.培训费:用于组织开展课程教材管理人员及教师培训的费用。
10.印刷和宣传费:用于印制、分装、发送各种会议材料、文件资料以及项目研究或工作过程中支付的印刷、出版和宣传推介等费用。
11.邮寄费:用于邮寄相关工作资料的费用。
12.设备费:用于在课程教材编写、审查、管理及相关项目研究过程中购买设备耗材、升级维护现有设备以及租用外单位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租赁以及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13.对外合作与交流费:用于支持课程教材建设国际学术研讨、咨询交流、考察调研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交通、食宿费用,以及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赴港澳台地区、外国专家来华及港澳台地区专家来内地开展教材建设合作与交流的费用。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的开支标准:
1.会议费标准:根据会议性质,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或项目执行单位所在地会议费管理规定的标准执行。
2.集中办公费标准:根据集中办公性质,按照教育部集中办公管理或项目执行单位所在地相关规定标准执行。
3.差旅费标准:根据出差性质,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或项目执行单位所在地差旅费规定标准执行。对于已从原岗位离退休的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经报分管部领导批准,可乘坐飞机头等舱、火车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轮船一等座,并按规定标准给予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其他人员按中央和国家机关或所在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执行。
4.专家咨询费标准:根据咨询性质,按国家或项目执行单位所在地专家咨询费管理规定的标准执行。
5.劳务费标准:根据工作性质,按国家或项目执行单位所在地劳务费管理规定的标准执行。
6.培训费标准:根据培训性质,按中央和国家机关或项目执行单位所在地培训费管理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四章 预决算管理
第十二条 教育部教材局根据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要求和工作需要编制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单位按照项目计划和资金开支范围规定,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项目预算、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并对费用支出的具体用途和测算理由等作出说明。教材局审核汇总后按程序报批预算。
第十三条 各项目预算可视情况实行一次性下达,或“一次核定、分期下达”。实行“一次核定、分期下达”的,预算审核批准后,先拨付不超过项目总额50%的资金,相关工作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再拨付后续资金。
第十四条 项目预算一经批复,必须严格执行。确需调整的,应当按规定报批。项目执行单位由于工作内容或计划作出重大调整等原因,确需增加或减少预算总额的,经教育部教材局审核后按程序报批。不涉及项目预算总额变化的支出科目和金额调剂,由项目执行单位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确定并报教育部教材局备案。
第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执行单位应当编制项目资金决算与项目结项材料(项目成果及相关材料)一并报送教育部教材局。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支出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制度规定。
第十七条 使用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应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各项目执行中或完成后,如有结转或结余资金,按照财政部关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项目因故终止或被撤销,项目执行单位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决算及资产清单,审核汇总后报送教育部教材局。已拨资金或其剩余部分按原渠道退回。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一条 各项目执行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财政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本办法,制定并完善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监管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项目执行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按项目要求定期编制计划执行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报教育部教材局。计划执行和预算执行情况作为核拨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教育部教材局会同财务司定期组织各项目执行单位,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指导各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检查和验收情况作为项目绩效考评和核拨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管理资金或未通过项目检查、验收的,视情况分别采取缓拨资金、停拨资金、通报批评、终止项目并追回已拨资金等措施予以处理;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使用管理资金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专项资金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教材局、财务司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教基二厅〔2016〕2号)同时废止。
教职成司函〔2018〕1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要求,现就做好2018年度质量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工作通知如下。
一、编制和发布范围
各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二、内容要求
1.关于学校编制发布的质量报告。要紧扣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展示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学校党建等情况,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参考提纲见附件1)。
2.关于教育行政部门编制发布的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要反映本地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参考提纲见附件2)。
三、工作要求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指导和推动辖区内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并指导和监督质量报告的发布。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教育厅(教委、教育局)网页上设置专栏,并于2019年3月25日前公布本辖区内各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级、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教育部将对各地的质量报告进行抽查,并对抽查情况进行通报。
3.各省要填写《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发布年度质量报告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和《2018年度教育行政部门编制发布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情况汇总表》(见附件4),加盖公章后于2019年3月25日前报送我司。
联系人:卢昊
联系电话:010-66097143
电子邮箱:zzxxc@moe.edu.cn
传真:010-66020434
附件:
1.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年度质量报告参考提纲
2.教育行政部门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参考提纲
3.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发布年度质量报告情况汇总表
4.2018年度教育行政部门编制发布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情况汇总表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8年10月31日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新时代,职业教育如何顺应这个重大判断,精心打造和培育新动能?笔者认为,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提振国际化办学的视野和勇气。从国际视野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理性衡量与研判,找准方向和定位,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善于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纳入共享。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专业设置与相关产业紧紧匹配起来,找准产业聚焦度;鼓励职业院校“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一起办学,共建学校,根据沿线国家需要,共建特色专业,或开办分校,打造世界一流职业院校,使其成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高地。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实训等方面,引进或共建国际化的职业教学资源和标准。鼓励中外学校之间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换。
打造产教融合的实质性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办好“厂中校”“校中厂”已经成为产教融合的主要模式,也是保证人才在培养质量方面得到有效提升的最根本的途径。为此,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实质性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和实现路径,加大混合制办学力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办学,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教育,使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得到体现。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实训、考核评价、课题研究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校企课程标准、教材等。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与新经济格局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
培育高素质的“工匠之师”。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和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教育的关键。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建立和完善校内外教师选拔、使用、培养制度,从企业选拔一批具有培训师资格的用人制度,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立校企导师双带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因此,校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常规联动机制,学校选派老师到企业锻炼,企业人才到学校授课,长期实现双向交流,师资队伍共享共建,达到共同打造高素质“工匠之师”的目的。
加强学校自身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自身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变以往“一元管理”的模式,逐步实现“多元合作共治”,进一步加强法人治理,在职业院校推行章程建设,建立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对学校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就业情况进行评估,对外定期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就业质量报告,真实客观,不得有虚报成分,一旦发现,严格追责。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各职业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其信息化水平建设,特别是要把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列为信息化水平建设的重中之重。
搭建开展创新创业的平台。“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各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在办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创业理念,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气氛,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条件,为学生提供资金、人员、场地等,使学生创新创业有所保障。另一方面,要激活创新创业氛围。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弹性学分制;同时,组织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上课,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结合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适度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理念,让创新创业课堂焕发活力,积极带领参加国内外相关赛事,不断融入国际国内创新创业舞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变革时期。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项国家的战略部署。如何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部署落到实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自身功能。
事实上,政府功能发挥的首要问题是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认为政府只是一个“守夜人”。凯恩斯则主张政府运用政策手段,积极干预经济。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下,政府的角色正在从一元向多元转化。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行政理念和价值,政府职能由“划桨者”转变为“掌舵者”,政府可以把“划桨”(公共服务和产品生产)的任务交给市场,甚至自身可以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管理办法,借此促进部门间的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纵观近15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沿革,从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到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政府角色已经从过去的“主导”转变为“推动”。政府作为国家社会利益的“掌舵者”,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要扮好五大角色:
统筹与协调者
政府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统筹领导者。加强统筹领导,发挥好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主动协调好政府的发改、教育、财政、人社、经信、税务、国资、科技、商务等部门统筹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教育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资产监管、风险监控、督导评估等工作。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统筹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指导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
政府资源统筹优势不仅体现在统筹学校与企业两种资源上,更体现在统筹经费安排上,体现在本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专项经费安排上,比如,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外聘教师报酬、奖励单位和个人等。除此之外,财政投入专项资金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政府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落实的统筹协调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许多支持政策,但绝大部分的真正落地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为国家政策制定的主体部门的发改、教育、规划、财政、税收、干部、人事等部门应该协同联动,主动作为。然而,当前的瓶颈恰恰是一些政府部门对如何协同发挥自身作用认识不足,推动工作的形式和路径随意,对校企合作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对服务产教融合投入引导和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缺乏统筹,导致中央政策落不到实处。
规划与引导者
规划是政府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政府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同步把产教融合发展要求融入其中,规划校企合作领域和发展方向;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布局,结合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制造强国战略,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与项目。政府的决策可以引导企业、行业、学校的行为和认知,也可影响社会各界的态度。要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推动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拓宽企业参与途径,引企入教,引导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了全局性、战略性规划,但比较多的是“支持……鼓励……强化……”等方向性的要求、概念性的表达,缺乏可量化、可考核的目标任务。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制订实施方案,将目标细化、量化,形成时间表、线路图。同时下大力气修改部门之间相互掣肘的管理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推进产教融合。
支持与推动者
政府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参与者,也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者、推动者。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行政公权,依法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互惠共赢机制提供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资源补充、财税减免、用地、购买保险、劳务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产教融合。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产教融合的融资品种,支持企业进行产教融合建设股权融资;加快发展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完善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教育拨款机制,允许职业院校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和单位工资总额基数。
评估与监督者
在新型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下,政府应该是校企合作双方的裁判员,而不能当运动员,政府应该在一个超脱的位置上对校企双方合作进行评估、约束和规范,而不应该亲自“下水”。因此,政府要制定科学标准,建立评价机制,督促和规范合作行为,保护和激发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
教育、人社与行业主管等部门要联合打造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研制评估考核办法,健全统计评价体系,组织定期进行评估和督导,定期公布相关评估结果,强化监测评价结果运用,作为绩效考核、投入引导、试点开展、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取消相关补助或奖励,依法进行相应处罚;对事故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包括对责任人员的追偿。
宣传与促进者
在多元化社会里,人们的认知各有差异,政府的舆论宣传是统一人们认识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认识的促进剂。政府做好宣传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对政府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前进的动力。虽然,许多凝聚力的形成靠政策手段,但宣传还是政府凝聚各方力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府加强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广泛宣传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营造良好环境。遴选有较强代表性的省、城市、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树立典型,引导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重视“投资于人”;宣传产教融合成果和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各方自觉行动。同时,开展产教融合专题研究,促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018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并将工匠精神、质量意识融入其中。这给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第五届全国技工院校校长论坛上,与会代表分享热议。
———编者
“京东的销售业务是网络结算,我们急需大量的网络订单结算员,但需要通过培训才能上岗;京东物流有很多无人机,由此催生的飞行服务师需要通过卫星定位掌控无人机,这也需要专业的培训。”日前,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技工院校校长论坛上,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京东商城负责人谈起新兴职业的培训需求时如是说。
2018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加大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提高培训供给能力。鼓励企业建设培训中心、职业院校、企业大学,开展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为社会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据《中国技工院校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中国共有技工院校2526所,在校生超323.2万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生源减少将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型职业、新型业态将会不断出现,这些都需要技能培训的不断跟进。”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王晓初表示。
会上,江苏洋河酒厂股份公司洋河大学教务长汪向阳表示,该企业正在实施智慧工厂项目,目前已经进入试验阶段,未来将在白酒酿造、产品包装等岗位导入机器人,机器人操作人员将是未来技能人才之急需,另外公司在采购、库存、物流等方面急需大量服务型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这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制约我国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
“技工院校作为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有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发挥作用。职业技能培训对技工院校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促进其自身良性健康发展新的增长点。”王晓初说道。
技工院校培训“不热”现状
面对庞大的技能培训需求,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多年来,技工院校开展培训工作的“体量”和“热度”都不尽如人意。
黑龙江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臣在职业院校已经有30多年工作经历,他介绍,学校在建设初期就提出职业技能培训的功能定位,但这块业务开展得并不景气。“究其原因,一是培训方式不灵活,比如多是把学员圈在学校进行培训;二是培训期间没有生活费,学员认为培训不如出去打工实惠;三是培训内容不实用,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培训内容滞后于企业发展;四是政府对企业没有优惠的政策,培训费用低,拨款周期长,导致企业、院校对培训没有积极性。”
福建龙岩技师学院院长陈建生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技工院校技能培训的硬件基础设施较差,师资条件不足,信息化建设也比较落后,希望对技工院校有更多配套政策,比如类似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给技工院校更多的发展机会。”
江苏省宿迁市人社局局长孙登怀在发言中指出,培训在技工院校中“火”不起来,有多方面原因。“从企业来说,缺乏对职工技能培训的主体意识,只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忽视一线员工的培训,对员工技能培训投入严重不足。从院校来看,一些学校存在培训底子薄、规模小、力量薄弱的现象,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不对称,导致一些人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
对此,王臣建议:“要实现培训市场化和社会化,首先要有竞争机制,政府部门要根据培训需求公开向社会招募培训机构,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要参与其中;其次,要及时发布信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参加培训的学员能随时了解,进而选择相应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培训管理,规范培训过程;要有评价体系,对学校培训载体进行评价,对学员的学习程度进行评价,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培训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扩大办学功能:从单一学制教育转向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
从学制教育转向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扩大办学功能,提高社会贡献度,一些技工院校已经开始了行之有效的探索。
由首钢集团举办的首钢技师学院,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首钢的技能培训部门存在的,但学制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培训规模小、种类少。面对新的形势,学院提出了向培训转型的发展思路,从以学制教育为主转向学制与培训并重。
首钢技师学院院长段宏韬介绍,为了适应培训需要,学院对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我们加强了培训研究、开发、组织管理的力量,有一名副院长专职负责培训工作,成立了职业培训处、技能鉴定所、公共实训基地等机构,在二级学院安排了主管培训的副院长,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培训管理员岗位,形成了从上到下相对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同时制定修订了6个培训管理制度,将培训人数、高端培训项目数、培训收入纳入各位的年度目标责任书中,调动了各单位开展培训的积极性。”
2015年,人社部发文进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探索,即学生的身份首先是企业的员工,招工即招生。2015年,广州机电技师学院与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巨轮”试验班,学员全部来源于“巨轮”公司新招的数控加工岗位员工。据该校副院长鲁储生介绍,实验班的创新之处在于,集生产与教学功能为一体,引入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使学徒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生产性学习,既能满足校内学生的专业实践需求,也能满足企业新招员工学徒培养、新转岗员工的技能培训需求。
新疆安装高级技工学校则设立了全国第一所职业训练院,在开展学制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预计2019年开始每年职业培训可达1.4万人次。安徽省六安技师学院2017年培训收入近2000万。
“未来10年内,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将继续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技能培训需求也将继续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对技工院校来说,是发展的大好机遇。”全国技工院校校长论坛发起人黄景容表示。
为推动高职院校打造特色、争创一流、走内涵发展之路,《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其中,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精髓是建设高水平专业,而高水平专业的“牛鼻子”则是集聚若干个高水平重点专业形成若干个一流特色专业群,铸就专业的“金子招牌”。
专业群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专业群是依据产业、职业、专业内在联系,以核心专业为依托,并联结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一种结构有序、优势互补的专业集群。它以实现专业高水平发展为导向,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专业群是打破“千校一面”的关键点。“千校一面”是高职院校趋同化的怪象,专业设置同质化、特色弱化则是导致这一怪象的重要原因,而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逻辑起点。为此,扭转“千校一面”还要从源头上解决,高职院校要在“特色”上做文章,着力以特色专业为依托,建设一流特色专业群,形成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增长点。
其二,专业群是强化高职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各项基本职能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专业上。专业群具有显著的集群优势,可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拧成一股合力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专业群的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为此,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发展,必须将一流专业群建设作为突破点和着力点。
其三,专业群是促进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的支撑点。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发挥地域优势办学的重要载体,它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高度密切的协同联动关系,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稳定性。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发挥集群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基点,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一流专业群建设还面临四道“坎”
专业群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在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方因素的制约,仍面临四道“坎”:
其一,专业群对接产业的耦合度亟待提高。近几年,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推动下,高职院校不断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的对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协同问题:一是专业群对接产业的选择不够精准。高职院校要服务的区域产业错综复杂,如何选择对接产业是较大的难题。二是专业群的专业设置不够精准。由于专业群预警机制的缺位,行业企业的指导参与力度不够,导致专业群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培养浪费现象。
其二,专业群管理体制的协调度亟待完善。专业群建设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需要各部门之间高度协作。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到专业群建设的行列中,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但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思路,忽视了专业群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具有滞后性。一是缺少专业群建设的管理机构,对专业群的引导协调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专业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岗位职责不明确,而且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不一致,导致管理运行整体不协调。
其三,专业群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亟待加强。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致命弊端,一是专业群的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停留在诊断的层面上,缺乏科学准确的评估反馈,不利于专业群建设质量的提升;二是评价指标不够细化、精准,过于注重统一性,无法对不同专业群进行合理而直观的评价。总之,评价体系的缺失造成了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徒有外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其四,专业群教学团队的协同化亟待提升。专业群建设是资源整合、协同的过程,需要凝聚力高、合作密切的教学团队。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尚未意识到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教学团队的重要性,缺乏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此外,由于社会认知、地域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高职院校很难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没有领军人物的引领,团队的凝聚力自然不足。
一流专业群建设要立足四个“高”
如何应对专业群建设面临的四道“坎”,牢牢把握一流专业群建设的脉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争创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所在。
其一,紧贴产业集群,保证专业群对接产业的吻合度“高”。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高职院校要借助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打造吻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专业群。一是加强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调研,找准产业的对接点,重点瞄准新兴产业群,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深化对接。二是要建立预警机制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科学定位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群的专业设置。三是打造产教融合的高端平台,集中优势建设重点专业群,确立专业群发展的特色,并持续深化、形成主线,旨在以一流专业群推动高职院校高水平、特色化发展。
其二,创新管理体制,保证专业群运行管理的效率“高”。创新管理体制是保证专业群建设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管理樊篱,不断创新探索,以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推动专业群建设,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一是建立专业群建设的管理机构,做好专业群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统筹安排,实施专业群建设的目标管理。二是制定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功能,同时要建立专业群负责人制度,由专业群负责人协调好各专业间的关系。三是对专业群所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优化,尽量减少不同部门之间的规章制度冲突,避免各自为政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
其三,完善评价体系,保证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评价体系是保证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对专业群评价体系的认识,以专业群的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着力建立一个动态诊改、反馈及时的专业群评价体系。一是要做到常态化诊改,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专业群的相关责任主体,督促其不断改进,提高专业群建设的实际质量。二是要不断完善专业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专业群建设的投入、过程、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此外,评价要因“群”而异,不能“一刀切”。
其四,优化教学团队,保证专业群师资队伍的素质“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流专业群建设的基石,其中,专业群教学团队是核心。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从各个层面为团队建设创造条件,促进培养与引进“双轨发展”。一是逐步构建层次完整的人才引育体系,采取优惠政策打造吸引人才的新优势,重点凝聚一批专业带头人,打造一流领军团队。二是启动新一轮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同时以制度激励教师继续深造,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三是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营造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锻造一支精诚合作的教学团队。
自2006年以来,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示范院校、骨干院校、优质院校建设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标准,推动了高职教育质量发展和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类事物间存在差异是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现在有近1400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遍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渊源、发展环境和条件,要求所有院校采用同一模式、达到同一水平是不太现实的。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这一主要的同一目标前提下,允许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施有差别的优质院校建设道路是比较合理的。因此,笔者以为,高职教育的差别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设置的差别化。高职教育主要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本区域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是专业设置首要考虑的问题,不能仅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资源、办学传统和办学成本大小考虑专业设置。要避免盲目跟风,更要创造条件开设当地急需的专业,淘汰就业质量差的专业,最大可能满足需要。专业设置要体现地方经济的特色,通过特色展现优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要立足振兴地方经济开设专业,不能照搬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做法。比如,深圳的职业院校可以瞄准高科技产业,贵州的职业院校就要突出脱贫攻坚。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各具特色,才能吸引有不同喜好的学生,实现招生区域的不断扩展,同时也能展现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其次是人才培养的差别化。因材施教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学生的入学成绩、方式、渠道虽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但表现出的学习能力、素质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据报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招收的学生部分超过了二本的分数线,比部分院校招收的高考成绩只有200多分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出多少很难说清,背后的学习兴趣、动力差距更难衡量,但对学习能力、兴趣、综合素质等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培养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吗?因此,不同院校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培养路径和方式方法,实施校际差异化和校内差异化,力求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比如,高素质职院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专业课程,培养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提高综合素质。而对综合素质差的学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行补偿教育,完善基础素质和人格素质、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应该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不能眼睛只盯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补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道德观,补充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不会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再其次是国际化的差别化。在我国高职教育总体办学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国际化本身就有些激进,如果再要求所有高职院校采用同一模式就更牵强。高职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成立一个国际教育学院、招收几个国外的留学生或与国外高校签订几份合作协议就是国际化,就是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国际化应该是国际化的办学视野、能力、标准、水平和学生国际化就业等的综合。国际化不应成为幌子,专注于形式,民族化的才是国际化的。我国的高职教育真正办出中国特色、国际水平,得到世界的认可,才是国际化。国际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系列国际化事件的集合。在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不断国际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始终处于国际化过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就是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过程。一所高职院校是否国际化不是自我吹嘘的结果,而是办学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度提高的过程,是办学实践积累的结果。不同的高职院校处于国际化的不同水平和阶段,有实现国际化的不同资源禀赋和实现路径,应该有不同的实现模式。
最后是校企合作的差别化。职业教育需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不能强求一致。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不同产业的构成和水平各异,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本区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现代化水平和复杂程度要求不同,相应的不同高职专业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也有区别。比如,高新技术应用较多的机械制造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或订单制;传统服务业,采用校内培养为主、企业顶岗实习为辅等。这里需要力戒的是学校为了追求校企合作而牺牲学生、教师、学校的利益的盲目化。不是所有专业都必须进行深入校企合作,学校自身可以完成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责任的专业尽可能自己承担,这样既可以摆脱校企合作的负担,还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保障学生的利益。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日趋成熟,一个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科技时代已然来临,越来越多的物体由此拥有了新的“智慧”,人类生产生活与社会管理环境将联接形成“智慧”的形态,世界的基础结构正加快向“智慧”的方向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时代,高职教育同样需要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加快智慧化进程,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建具有鲜明智慧特性、高职特色的教育时空环境,更好地培养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新科技时代需要的智慧型职业人才。
一、智慧产业与智慧教育的发展演进
当今,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的产业发展正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与技术支撑,进行快速感知、高效研判、精准管理、智能操动,不仅实现了职业资源的众筹共享、职业流程的再造优化、职业形态的创新发展、职业成本的有效管控、职业效能的聚合提升,同时也将大大推动产业发展由传统的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的现代形态演进。高职教育作为现代产业的基础与先导环节,必须针对智慧产业建设的需要与之同频共振,主动拥抱信息时代的浪潮,以增强信息科技含量来建设智慧高职教育。打造全新的智慧高职教育模式,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入运用,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情境化、规范化程度,更加精准、高效地实施适应智慧产业建设需要的智慧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术研究。
同时,我们也十分清晰地看到,现代教育正全方位地向信息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演进,体现出更加公平、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个性、终身等核心特征,承载智慧学习、智慧教学、智慧研究、智慧评价、智慧管理诸功能,构建起感知化、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全时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对现今的学生来说,网络就是生活空间,信息化就是生存方式,他们的认知模式、行为方式、学习风格、情感特征都需要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的智慧学习。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来说,需要对学生学情和教情开展精准分析和科学研判,教师能够准确、及时掌握学生需求,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管理者也能根据教与学活动中采集的数据信息,延展管理评价的深度和精度,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高职教育要积极把握并主动融入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就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而言,主要是以职业要求和标准来研究改进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制度的创新,也有其自身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情景模拟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加大“教学练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更多接受职业化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更需要在专业建设上精准对接职业需求,更需要教学训练设施装备与企事业单位共同研发列装,以提前介入职业情景训练。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产业智能化发展要求,必须以建设智慧高职教育为牵引,探索丰富与智慧产业同步发展的职业化育人系统、育人载体,创新有效的智慧教学模式,构建学生智能化、情景化、体验化并且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打破时空限制开展“随时随地随人随事”的泛在学习,提升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自身的智能化水平。
二、智慧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素
(一)主要特征
智慧高职教育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借鉴智慧教育的基本范式,无论从教学者、学习者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都有不同于传统的鲜明特征。
1.智慧高职教育的教学特征。智慧高职教育追求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开展智慧教学与学习的主要平台不再是传统的教室和课堂,而信息技术和教与学诸要素的“融合体”,不仅展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物理反应,更展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
按需推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偏好,及时收集推送、按需获取使用各类教学资源信息是智慧高职教育的一大显著特征。推送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课件等学习资源,优质师资、研究力量和良好学伴等人际资源;各类信息包括各类教与学的活动、项目,相关学习指导与服务等;其它还有教与学过程中自动记录或留痕的能够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各种教学与学习工具、软件、设备等。
个性学习。突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将所有可以教学的场所连接、将各类职业场景通过VR、AR等信息技术予以模拟情景展现,形成时时处处事事皆可学习的智能化教育生态系统。这种泛在学习状态不再以教师为核心,而是以学生个体学习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平面化、点对点的学习互联,学习的主要方式真正转变成自主的且个性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个性问题。
实时考评。智慧高职教育可以全面全程采集、存储与分析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中的实时状态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技术予以直观呈现,从而确保各种教育教学评价更具科学性、可持续性。在当今终身教育的时代,为每个学生制定、配送一个能够伴随其职业生涯始终的独一学习账号,不仅可以便于统一采集教育数据,还可以实时评价并持续跟踪学生参加每一项学习任务时的学业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潜力的全面全程评估与客观精确的结果反馈。
2.智慧高职教育的管理特征。对各类职业教育信息数据予以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感知、识别、捕获、汇聚、共享、分析,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管理与辅助决策。情境感知、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可主要运用基于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发展的物联网;统一采集并集中存储教育管理数据,主要可通过云计算技术来整合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计算资源;对教育海量数据进行高速细密的统计分析和挖掘处理,则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予以完成;在教育教学的观摩、监控、显示、操作等环节,将各类信息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予以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也可以采用可视化的技术做到直观、生动、清晰、便捷、可体验,目前飞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以图形图像的可视化技术为依托的。
情境感知。智慧高职教育最前端、最基础的第一个环节和基本特征即情境感知。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感知,能识别并捕获相关时空信息,对学习状态的感知,则可以识别并捕获众多个体信息,包括基础知识储备、学习的情绪兴趣与缺失需求,以及认知风格、学习态度等,并在感知过程中进行适宜的智能调节。
全向交互。智慧高职教育可有效支持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随时、随地的全方位交互,既可以通过声音、手势体姿乃至神情等自然表达的方式开展交互,也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设备对教与学的互动状况予以全程自动高效的数据记录,为高职教育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智能管控。引入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发智能管理系统形成功能集成与技术集成,通过智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的意识、思维、行为范式等,可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环境、资源、状态等全程智能控制,并通过相关数据汇聚与处理,进行大数据的智能查诊与高速分析,产生科学判断与结果,既为管理者快速准确提供解决问题的理性策略,也可智能调节各类感知情境的指标,合理调配各类教育资源。
3.智慧高职教育的平台特征。智慧高职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理念与技术模式不同于传统型态,甚至在技术模式上数字化正在加快向智能化的演进。
共轴广控。坚持“一平台”建设管理的总体思路,在统一的资源平台上实现其主要功能从单纯的资源存储与管理,向全面汇聚获取、存储、共享、应用信息数据以及开放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资源平台转变,资源平台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数据库、资源库,而是多控齐转、整体集成、协调高效的智慧教育大资源平台。
泛在聚合。依托互联网、无线宽带网络、无线传感等多个网络融合形成泛在信息网络的资源平台,通过平台系统集成、虚实环境融合、多终端访问等技术,使庞大数据海洋的汇聚整合与共享成为现实,教育参与者可以无缝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与服务,实现学习过程的无缝迁移。
服务升级。资源平台建设管理的理念以服务为本,从注重产品层次的更新转变为服务层次的升级,资源平台的主要建设任务也从过多注重技术输出、以硬件开发为中心,加快转向构建良好的服务体系、以用户为中心,各种专业化、社会化信息聚合服务加大引入,资源平台的应用绩效和用户的体验感、适用度不断提升。
(二)基本要素
知识传递在任何教育系统中都是连接师生的桥梁,而知识传递的媒介即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环境、学生、教师、工具、评价等要素展开。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在嵌入知识传递整体框架之中、包含知识传递基本要素的同时,其诸要素又展现其独特性。智慧高职教育亦如此,植入高职教育特殊元素后,形成特色鲜明的要素群即典型路标——灵活交互的学习环境、全球整合高度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教育参与者的技术沉浸和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等。
智慧环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交互式的智能学习环境。智慧高职教育语境下的学习环境是以实现学科交叉与知识体系建构为基本导向,创建富媒体、交互式学习情境,精准识别学习者个性化特征,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为适切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并全程对学习过程及成果的轨迹进行追踪记录,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并架构起连贯综合的知识谱系。
智慧学习,即智慧高职教育的核心环节,通过VR、AR等各类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在更具有真实感、沉浸感的智能化学习体验情境中,有助于充分调动和投入情感因素与认知意动,采取参与式、体验式的智慧学习模式和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在完成知识建构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建构不仅是学生个体的任务,也是学习集体的要旨,因而在知识建构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注重合作学习,注重对学习集体的贡献力。
智慧教学,即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生产两个层面,教师都发挥着提供智慧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层面,教师承担着资源制作者与发布者的角色,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工具、支架及实践机会。知识生产层面,教师又承担着学习进程催化者与促导者的角色,建构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引导、推进和督促学生个性化、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促进智慧学习的内化和智慧行为的涌现。
智慧工具,即搭建师生与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活动之间交互的桥梁,主要是便捷的知识建模工具和协作会话工具两类,保证学习活动顺利的进行与知识建构。任何一次知识建构都离不开智慧工具的支撑,既要充分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图像技术等来可视化、动态化、生动化呈现学习内容,也要建立必要的学习工具,通过分析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智能课本的学习工具,深入探讨其在知识建构中的重要性。
智慧评价,即建立基于智慧学习的数字档案袋过程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即时的学习与教学评价系统,通过对学生参加学习时的注意力、思维力、理解力、兴趣点、参与度及交互情况等作出整体、全面评价,可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通过对教师实施教学时的态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丰富度、教学活动掌控力及对学生交互的参与度等进行综合科学评价,也能更好地发展智慧教学。
三、智慧高职的突破环节与发展愿景
(一)突破环节
智慧高职教育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的问题,而是涉及教育理念和整体模式的问题,今后发展可以从五个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1.资源投入坚持“软硬兼顾”。避免建设重心和精力经费大部分都集中于智能设备和硬件设施建设,而要更多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制订教育资源建设标准,以及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促进智慧高职教育的有效运转。因此,软硬件共同开发、建设对于智慧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当前尤其要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合理、有效乃至探索创新相关的应用技术,全程设计、参与和评价教与学活动,从单纯的技术关注转到对技术融合下的教与学活动本身的关注,这将是智慧高职教育能否实现的重要标志。
2.平台开发注重“整合共享”。如果教育单位自主都开发拥有各自的智慧教育资源平台,缺乏顶层设计与统一组织,往往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资源孤岛”,虽然能各自运转应用,但其效应肯定不能与整合共享后相比。因此,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智慧产业发展战略相关要求,急需避免低质化的重复建设,不断挖掘海量教育资源的广泛关联。
3.建设力量推行“多方众筹”。智慧高职教育不是仅仅依靠单一部门、单一机构的力量就能实现的,需要更多学科、领域的专家、社会专业力量共同参与。在技术研究层面,要更多汇集多学科的一流专家、工程师和技术领军企业,对顶层设计、技术路径、实现方案出谋划策。在开发建设层面,也需要积极引导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参与,组建领军企业联盟,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共同研发,实现多方共建众筹、合作共赢。
4.制度创新实现“配套跟进”。智慧高职教育建设不能为建而建,离开了有效的应用,建得再好也是空架子、花架子。在建设与应用的起步阶段,如何保障有效应用和建议反馈,除了平台自身的便捷性有效性以外,还在于良好的制度设计予以支持鼓励和保障。同时,随着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等智慧教育各环节的全面推行,各种运作理念和模式不仅与现行范式和习惯形成冲斥,现行的教育教学各制度也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应性,这就对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5.研发过程要求“用户中心”。智慧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通过智能化教育赋予学生以智慧、赋予教师以智能。完善的智慧教育系统,除了数字资源、智慧环境、先进技术等物的因素,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用户,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在研发中,要避免只注重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思路与意见,必须将师生代表吸纳于研发团队中,让他们重点从学习者和教学者的角度,进行对应思考和研究,充分考虑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个性化、体验式的智慧学习与教学环境,以便于广大师生能更多地研究智慧高职教育环境下的智慧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
(二)发展愿景
智慧高职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运用,是要用信息化、智能化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进行流程再造、整体优化,这将对高职教育活动要素带来变革。从发展的愿景来看,可以重点考量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学模式的混动式、自主式更加凸显。未来的智慧高职教育将打破固化的教育形态,形成全时空、多场景的学习空间,更多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定点学习与移动学习兼顾、规定学制与弹性学制共用的模式,根据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学生可不受时空所限自主学习,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探究学习,有个性、更精准地进行学习选择,更好满足自主发展需要。
二是课程教材的可视化、情景化显著提升。职业前沿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基本均可借助智慧高职教育资源大平台,快速更新、上线课程课件和教材学材、应用软件等,改变课程内容更新慢、模式单一固化的状况。同时,随着可视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各类学习内容和数据分析也将更直观、生动,更显情景模拟和人性化需求,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三是学习研究的交互感、沉浸感越来越强。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未来智慧高职教育将克服单一媒体时代文字表格数据的统一模板样式,深度应用人工智能和VR、AR等可穿戴技术,使师生感受到感官上的变化和吸引,从而不断向高沉浸性的媒体实现推进,使之产生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兴趣、更多交流互动的载体和服务、更广思索探索的领域和空间,这种用户体验完全不同于现状,必将是一种质的飞跃。
四是教育推送的精准型、创客型加快演进。飞速发展的新技术时代背景下,智慧高职教育将更为注重和加强对海量教育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促进各方面的教育决策更基于对海量数据自动研判后不断趋于科学与精准。对于学生也可以提供基础数据分析的更为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推送和定制服务,为学生定制一个专属的因材施教的创客型学习空间,使其能接受具有个性选择的精准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课程建设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保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技能培养和岗位需求”为主要目标,要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而从市场来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总是存在不同层次的梯次结构,无论何种职业从来就没有需求单一的状况,初级、中级、高级,任意一个梯次的技能都可以成为学生入职的门槛。因此,在专业建设上构建“职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配套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不同能力层级和不同梯次的人才培养需求。
“职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取得从事某种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其不仅是指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职业转换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人才的能力渐进发展一般呈现四个显现的能力递进过程,具体到每一岗位而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初学、入门、入行和入职,即岗位认知能力、单项基本操作能力、独立执行能力、综合能力四个阶段。所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跨越式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职业技能的“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拓展—综合技能提高”,是一个逐层递进式的过程。因此,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应当遵循能力递进的特征,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岗为纲,突出岗位对职业技能的梯次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柔性设置内容结构和教学设计,体现学生职业成长的逻辑,遵循人才的能力渐进发展的规律。
构建“职业能力递进”的“单元式”课程体系
以笔者所教授的室内设计专业为例,其职业能力分为“室内设计的通识能力—室内设计单项表现与工艺制作能力—室内空间设计与表达能力—室内设计综合创新能力”四层递进式,学生的身份特征也随着职业能力的递进发生转变,即完成“学生—学徒—准职业人—职员”四个身份的转变。因此,在分析了室内艺术设计职业岗位需求、岗位技能菜单及行业、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可以紧紧围绕“能画图、会设计、精装饰、善工艺”的室内艺术设计综合能力培养总体思路来构建“单元式”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能力单元—表现与制作单元—空间设计单元—综合能力单元”四个对应的单元。这四个单元“相对独立”又“层层对接”,两单元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每个单元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不同,但都是依据职业岗位中的实际任务与职业能力递进的目标进行设置的,顺序安排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专业、由基本到拓展、由单一到综合的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中,第一层次(入学—学生身份),主要培养学生在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过程中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等,可由校内专任教师完成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入门”打下宽厚的基础。第二层次(入门—学徒身份),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能看懂施工图纸,了解目前常用的设计软件及材料,并能借助相关软件进行效果图表现,使用相关材料进行工艺制作能力等,可由校企合作完成学生“入门”教育,为学生“入行”打下基础。第三层次(入行—准职业人身份),通过职业能力和拓展专项演练,参加行业技能竞赛等,培养学生能绘图、会设计,具有独立完成空间创意设计及陈设设计能力,可在项目研发中心由双导师共同完成,为学生“入职”打下基础。第四层次(入职—职员身份),通过综合技能培养课程和顶岗实习等,使学生立足企业生产过程,全面掌握职业岗位内容,不断提升业务技巧,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由企业专项技术人员培养。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是“地基”,是学生“职业能力递进”得以实现的保障。因为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连续递进的过程,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仅为专业技术技能课打下基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职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拓宽其专业视野,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的认知能力和工具表现能力,为其今后的岗位迁移奠定基础,甚至有的可直接获得职业岗位。因此,专业基础课教学设计也应实行“单元式”教学内容分层设置,给学生传授职业预备知识,夯实基础,这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同时,不断深化基础教学改革,加强基础应用技能的培养,提高专业对接能力,这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职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实施
首先,配合“职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除了完成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外,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每门课程也要按照“职业能力递进”的思路,制定不同的职业标准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寻求适合“职业能力递进”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
其次,课程建设要市场化、柔性化。柔性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柔性设置课程,不要事先划定更细的专业界限,固化专业课程,使课程动态化,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计。同时,课程建设要有配套的师资力量。为保障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一支多样化的综合性的教学团队,由企业人员及学校教师共同构成的专兼团队,共同承担课程教学。
再其次,课程形式要多样化,关注隐性课程的设置,拓展课程结构。隐性课程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是指规划课程之外的,包括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情境,这些隐性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递进的“助推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增加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等,构建隐性平台;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体验、搜集,完善隐性课程。
最后,还要构建“职业能力递进”的配套考核指标,对学生岗位认知能力、基础操作能力、独立执行能力、综合与创新能力进行阶段性的细化考核,关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举,构建基于职业能力递进的“单一到综合、基本到拓展、最后到综合”的分段考核评价体系。
各高等职业院校、校联会会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教育信息化等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路径,经研究决定,于2018年12月7日-10日在福建福州召开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8年年会。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新时代·新高职·新目标
二、主要议程
日期 |
时间 |
主 要 内 容 |
参会人员 |
会议地点 |
12月 7日 |
全天 |
代表报到 |
全体代表 |
各酒店 |
下午 |
校联会会员大会、校联会主席团换届选举 |
会员单位 |
福州职业 技术学院 |
|
晚上 |
新一届校联会主席团成员会议 |
主席团成员 |
||
12月 8日 |
上午 |
参观高职院校办学成果案例展 职业技术教育装备展 |
全体代表 |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
大会开幕式 |
||||
教育部领导主旨报告 |
||||
下午 |
分论坛(并行): |
报名代表 |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
|
1. “高水平专业建设”论坛 |
||||
2. “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改革”论坛 |
||||
3. “社会服务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
||||
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论坛 |
||||
12月 9日 |
上午 |
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8年绩效采集与相关工作解读 |
全体代表 |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
高职院校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 |
||||
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等颁奖 |
||||
大会总结及闭幕式 |
||||
下午 |
职业技术教育装备展考察与洽谈 |
全体代表 |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
|
12月10日 |
全天 |
代表离会 |
全体代表 |
|
会议期间同时进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成果案例展览。
三、会议组织
主办: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
承办院校: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支持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
协办:北京中教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四、参会对象
校联会会员单位领导、高职高专院校院(校)长、职能部门(系部)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高职教育的领导,关心、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行业企业界人士、媒体朋友等。
五、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12月7日-10日,各会员单位请于7日中午12:00前报到,下午召开会员大会和主席团换届选举会议。
会议地点:福建省福州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报到地点:按报名系统中的入住酒店前往现场报到。
本次会议不安排接送站。
六、报名及费用
1.因会议场地及住宿条件限制,会员单位限报3人,非会员单位限报2人。报名先报先得,额满截止。为确保会议秩序,本次会议不接受现场报名,敬请谅解。
2.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
登录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实名报名;http://xlh2018.bizideal.cn/2018dopmeeting/signup/toAddSignup
●微信报名
请扫描下方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后按提示操作。
3. 缴费
请在报名成功后以单位名义通过银行转账缴纳会务费,并在备注处注明“校联会2018年会”及学校全称,同时注明是否财政支付。缴费截止时间为12月1日24时。
账户名:北京中教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账 户:331156264797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金融中心支行
行 号:1041 0000 5073
4.费用及标准
会议费2200元/人;
企业参会人员: 会务费6000元/人。
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七、联系方式
校联会秘书处联系人:许俊 潘余洁 张静
联系电话:0574-86891951 、86894211
电子邮箱:xlh2003@vip.163.com
缴费财务联系人:崔屹 王瑞红
联系电话:010-59893168 59893216
电子邮箱: 370982275@qq.com
会务组(承办校)联系人:张凌霄 王莹
联系电话:15880432210 15659155830
附件:各站点到酒店交通.docx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
2018年10月26日
1、山东高考报名分为三个阶段:
网上填报信息、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网上缴费。
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2、第一个阶段的网上报名,也就是网上填报个人基本信息。
时间是:11月5日起到11月13日((工作日,每天9:00-17:00))。
3、报名网址:
山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
(http://wsbm.sdzk.cn)。
4、特别提醒:
报名时间是工作日,每天报名的时间段是9:00-17:00。
来来来,再科普一遍:
★第一步:网上填报基本信息
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考生网上填报信息时间均为2018年11月5日至13日(工作日,每天9:00-17:00)。
只报考“3+4”转段的考生及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网上填报信息时间为2018年11月28日。
★第二步: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
夏季高考考生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时间为2018年11月14日至27日(工作日),其中,非应届毕业考生该项工作时间为2018年11月23日至27日(工作日);
春季高考考生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时间为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含只报考“3+4”转段的考生及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确认时间)。
★第三步:网上缴费
网上缴费时间:为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工作日,每天9:00-18:00)。
注意:春考、夏考可以同时兼报,三步全部完成,才意味着你完成了2019年高考报名。
看这里!看这里!2019届高考家长和同学注意啦!11月份就要开始高考报名,其中包括春考和外语一考!一些想走春考的同学已经开始纠结,提前半年进入大学究竟好不好?自己是不是适合报考春季高考呢?春季高考好不好考呢?种种疑惑迎上心头,“愁白了头”。别着急,针对大家的疑惑,职教网有话说!
职教网今天就通过一些往年数据分析,和大家详细讲解下春考的小奥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春招院校及专业阵容
举个例子来看:
从2016年上海春考到2018年,春考招生院校基本稳定在23所,预测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春招中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而专业数量每年都递增。
根据2018年上海春考的23所院校招收情况来看,一共有59个专业,共计2237个招生计划。
从一张2018年春招院校及专业的图表,我们发现尽管从学校来看,有相对出名的院校,如:华东政法、上大、上海对外经贸,但是从专业来看,59个专业选择范围比较小,且大都有点“小众”,比如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之类的。
职教网提醒:春招院校上有211,下有独立学院+民办,质量不等,且春招与秋招不同,不设专业组,直接投档到专业分数。所以想走春考的同学们如果按专业报考,院校差距跨度大,容易忽略自身情况,切勿为了专业,而去填报难度大的学校。建议春考的学生以学校层次考量为主进行填报哦~
哪些同学可以选择春考走掉?
春招也有好学校,不少同学就开始纠结,我要不要提前考,还是随大流去秋考呢?智宝现在就来告诉你,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春招!
1、不想去外地读大学的同学。秋考学校选择多,专业也多,但一旦掉档非常容易被调剂到外地院校,因此不想去外地的同学,就选春考吧。但是智宝认为外地好的高校十分多,其实没有一定必要留在上海哦。
2、大三门成绩强于小三门的同学。比如大三门总分能考350分,但是小三门总分连及格线都很难达标的学生,在秋考里就不划算,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春考是个不错的选择。
3、上一本没问题,但名校有困难的学生。上海院校各档次的录取分差是比较大的,比如华东政法和上大的分数线差很多,即使秋考分数超上大分数线20分,也可能进不去华东政法,那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可参加春考,权当一次机会。
4、660总分预估值在440以下的考生,建议在春考时走民办志愿。440-470的,填一个民办志愿,一个稍好些的志愿。
春考可能会“亏”
上面罗列的4类考生,粗粗一看感觉好像所有考生都可以去春考试一试,但是其实不然。除开花额外精力备考之外,根据2018年春考数据来看,春考的分数总体偏高。简单点说,就是有相当一部分选择春考的同学“亏了”。
举例:2018年春考上海海洋大学入围线328分(满分450),只要小三门成绩达到151分,即小三门平均50分,即可达上海海洋大学秋考投档线,如果按小三门是较擅长科目的话,一般可达外贸、上理分数线。
“亏了”的很大原因是定位“定位不清”。不知道自己的实力究竟能考上什么层次的好学校,也不知道打算报考的学校实力怎样,是不是“配得上”自己的分数。当然也有因为进入高三后,出现了焦虑、厌学的心态,想提前考掉算了,这样很容易与更好的学校失之交臂。
春考志愿定位
春考和秋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春考不是非走不可”。所以春考没必要压着线录取,而是恰恰应该“跳一跳”,争取能被高于自己实力的学校录取,切忌为了急于被春考录取而自降身价。
春考定位问题是填报志愿的关键,根据2018年的春考成绩分布表,智宝大致整理一下档位及推荐专业表格,仅供大家参考哦~
如果你的英语春考考得不错,或者小三门已出的一或两门成绩比较理想,建议两个志愿中有一个可以“冲”一下,报考比表中定位高一档的学校。因为小三门和英语好,意味着秋考成绩的底子打得比较牢,上升潜力更大。
尤其是春考成绩在350以上,可能正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填春考志愿的学生,更是要谨慎考虑。如果小三门都在B以上,或者英语考了130以上,也许秋考的选择余地会更大一些。
想上名校,总怕自己实力不够
想稳中求胜,却不知道自己优势
想要走春考,又不知道又改如何择校
找职教网,汇聚全国各地春考院校,为你择校指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有关要求和全国教育大会有关精神,现就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服务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适应培育壮大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为促进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含拥有技能人才的其他用人单位,下同)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从今年起到2020年底,努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加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以下简称“学徒”)。2021年起,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主要内容
(三)培养对象和培养模式
学徒培训以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为培养对象。企业可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培养对象,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
(四)培养主体职责
学徒培养的主要职责由所在企业承担。企业应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质量考核标准等内容。企业委托培训机构承担学徒的部分培训任务,应与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培训的方式、内容、期限、费用、双方责任等具体内容,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培训机构参加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培训机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对学徒进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加强在校学习管理。
(五)培养目标和主要方式
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具体培养任务,由企业与培训机构分别承担。在企业主要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方式,在培训机构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积极应用“互联网+”、职业培训包等培训模式。学徒培训期满,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结业(毕业)考核,合格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下同)。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对学徒进行技能评价。
健全政策制度
(六)建立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制度
企业应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企业导师要着重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学徒逐步掌握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之能够达到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具备从事相应技能岗位工作的能力。培训机构应为学徒安排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指导教师,负责承担学徒的学校教学任务,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做好与企业实践技能的衔接。
(七)学徒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承担学徒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要结合企业生产和学徒工作生活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和支持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
(八)健全企业对学徒培训的投入机制
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按照与培训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向培训机构支付学徒培训费用,所需资金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由政府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承担带徒任务的企业导师享受导师带徒津贴,津贴标准由企业确定,津贴由企业承担。企业对学徒开展在岗培训、业务研修等企业内部发生的费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九)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补贴标准由各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确定,学徒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4000元,并根据经济发展、培训成本、物价指数等情况逐步提高。企业在开展学徒培训前将有关材料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列入学徒培训计划,财政部门按规定向企业预支不超过50%的补贴资金,培训任务完成后及时拨付其余补贴资金。对参加学徒培训的就业困难人员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政策。
加大组织实施力度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作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财政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动实施。
(十一)规范组织实施
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实行学徒培训备案审核制度,简化工作流程,探索政策创新。中央企业学徒培训按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当地工作范畴,享受当地政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对接属地中央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各省、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力量,做好对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学徒培训的管理服务工作,建立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制度,做好工作指导。
(十二)建立培训质量评估监管机制
对学徒培训实施目录清单管理,制定企业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调整。结合国家“金保工程”二期,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和监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备案审核制度,实现信息联通共享。实施学徒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指导企业建立培训台账,详细记录参训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学历、培训职业(工种)、学校班次、培训时间、考核成绩、技能等级和联系方式等,以备查验。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要加强监管,实时监控,严格考核验收。
企业组织学徒培训要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送如下备案材料:培训计划、学徒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等有关材料。完成全部培训任务后企业申请其余补贴资金时需备案以下材料:职业资格证书编号或复印件、不低于10次的培训视频资料、培训机构出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等符合财务管理规定的凭证。
(十三)提高服务能力
要切实做好学徒培训经费保障工作,及时足额拨付补贴资金。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工作经费,对学徒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平台开发等基础工作给予支持。支持承担学徒培训任务工作的培训机构提升培训基础能力。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提供便捷高效的鉴定服务,相关部门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十四)加强宣传动员
广泛动员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积极参与学徒培训,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影响力和覆盖面。强化典型示范,突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典型经验和良好成效。创新宣传方式,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好推广动员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请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在每年年底前将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开展情况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教思政厅函〔2018〕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研究,我部决定委托开展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的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等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15号)执行。现就其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申请
1.意向征集。采取自愿申请方式,面向各地各高校征集试点意向。有试点意向单位需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总体要求,填写《“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申请书》(附件1),提交试点申请。
2.申报数量。各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可申报试点区,同时负责组织本地区地方高校试点高校和试点院(系)的申报遴选工作。本地区地方高校30所以下的限报试点高校和试点院(系)各1个,31—70所的限报各2个,超过70所的限报各3个。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可直接申报试点高校,同时负责组织本校试点院(系)的遴选申报工作,每校限报1个试点院(系)。
3.申报方式。请各申报单位于2018年10月23日至11月9日登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www.sizhengwang.cn)“高校思政工作申报系统”,在线填写项目基本信息,上传《“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申请书》及主要支撑材料电子版(操作指南见附件2),同时将申请书及主要支撑材料纸质版一份,于2018年11月9日前寄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4.注意事项。(1)已申报第一批试点但未纳入试点范围的单位,可直接申请列为第二批申报单位,计入各单位第二批申报名额,可不再报送材料,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36号);(2)已纳入第一批试点范围的单位,不再参与第二批试点申报(含第一批试点院系所属高校)。
二、试点遴选
按照“重点突破、标准引领、数量从严、质量从优”的原则,从工作基础、能力意向、条件保障等角度,通过专家论证等方式,择优确定第二批委托开展试点工作单位。
三、联系方式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卢丽君 010-66096670;王磊 010-66096328。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教育与网络处,邮编:100816。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程 曦 010-58581032,15996312164;
杨璐遥 010-58582384,13810921049。
附件:
1.“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申请书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高校思政工作申报系统”操作指南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10月19日
教思政厅函〔2018〕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15号)工作安排和遴选方案,经报送单位推荐、专家审议、结果公示,遴选产生5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10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50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1)。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周期为2年,自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有关工作安排和要求如下:
一、扎实开展试点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要围绕教思政厅函〔2018〕15号文件所列建设任务和建设标准,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强化领导体制,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实施体系,加大保障力度,改进评价管理规范,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加强考核评估
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第一年试点单位应按申请书确定的计划与目标,提交中期书面进展报告。两年试点周期结束后,提交试点工作总结报告。试点期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不定期对试点单位进行实地评估督导。
三、严格经费管理
建设周期内,教育部统一划拨专项工作经费(划拨方式见附件2)。各试点单位要严格执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8〕13号)及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对工作经费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无关的开支。
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请每季度报我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附件:
1.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
2.经费划拨方式说明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10月17日
教职成厅函〔2018〕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决定将原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调整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坚持育人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紧紧围绕育人目的设计开展德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调整组织方式。不再以竞赛方式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文化人,将“文明风采”活动纳入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中,引导全体学生广泛参与,让每位中职生在校期间至少加入一个学生社团、发展一项兴趣爱好、参加一次竞赛竞技、参与一项志愿服务、展示一项才艺特长。注重人人参与,达到育人实效。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地域文化、专业特点等,开展独具特色的德育活动。
三、广泛开展活动。各地各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文明风采”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师生认可和广泛参与的征文演讲、职业规划、摄影视频、才艺展示等项目活动 ,创新开展升旗、入团、毕业等仪式教育活动,五四、七一、国庆等纪念教育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学习签署践行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孝老敬亲文化教育等实践活动,大国工匠进校园、感动中国人物面对面等典型引领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要把“文明风采”活动的开展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与创建文明校园相结合,与职业指导相结合,推进活动常态化规范化。
四、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各校要对活动的组织实施给予人员、经费和条件保障。要对教师组织指导开展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等予以相应激励。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展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推进“文明风采”活动的指导督促,教育部等将通过网站、新媒体等搭建“文明风采”活动展示平台,推广展示一批优秀活动案例等。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10月19日
通知原文
“一节课,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睡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看手机;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交头接耳。” 一位职业教育研究者在向记者讲述他的调研经历时说:“还没算上逃课不来的!”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本科院校中严查的教师“混教”学生“混学”的现象,高职院校同样存在,而且是困扰学校的大问题。(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客观而言,对于“混教”“混学”现象,高职院校已有清醒的认识,也有不少院校采取了治理措施,诸如加强学校监督实行“推门听课”、重视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实践能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化教学等。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做法不足以让高职院校摆脱“混教”“混学”的困境。治理“混教”“混学”现象,首先必须解决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导向问题。
学生“混学”的背后,是教师“混教”,而教师“混教”背后,是高职办学导向出现偏差。一方面,有的高职办学者,对办好一流高职本就缺乏认同,总认为再怎么抓教学质量,高职也比不过本科,一些高职院校并不安于高职的定位,在评价教学质量时,也非坚持就业导向,而采取学历导向,诸如把专升本率作为重要的指标;另一方面,有的高职办学者,追求眼下的办学成果,考核教师的指标,也沿用本科院校采用的论文、课题、经费指标,这把教师的精力导向开展科研,并不重视教学,很多不能晋升更高职称的教师,就不思进取,能混则混,学校对这部分教师也听之任之。
更严重的问题是,有的高职的办学追求,甚至在客观鼓励“混学”和“混教”。比如,为提高高职就业率,有的高职要求放宽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分数,不然本来就是高职文凭,成绩还不好,怎么就业?再比如,为了增加学校收入,减少学校支出,学校实行“零淘汰”政策,在招生时承诺“包毕业、包就业”,即便学生根本不学习,学校也不会淘汰学生,因为淘汰意味着减少学费收入,这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果不解决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导向问题,学校重视教学的行为,就很可能只是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混学”“混教”问题,像教学信息化改革,如果不改革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那么,就会变为学生光明正大地在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聊天。
从根本上扭转“混学”“混教”现象,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高职办学者最关切的问题。
其一,淡化行政评价,推进专业评价,取消一系列对高职不合理的行政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办学评价体系。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关注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还有专升本率,这都是具有功利性质的办学指标,会引导学校围着功利目标办学,甚至不惜牺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重视教育过程,因此,应该更重视对学校办学的过程性评价,引导学校重视课程建设、教学创新。
其二,完善对高职院校的拨款体系,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在办学经费的压力,以及相当部分学生只是想混一张文凭的双重作用下,给学生“空心化”的高职教育,可能是当前一些办学者,尤其是民办高职办学者“最划算”的选择。目前,这种按人头的拨款方式,显然令学校不舍得淘汰学生,因此可以结合对学校的合格性评价和专业评价,调整拨款方式,建立结合生均和教育质量的拨款、扶持体系。
其三,改革对高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用本科院校考核教师的方式去考核高职教师是极不合适的,事实上,本科院校过分强调学术研究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是导致教师不重视本科教育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也把搞学术研究作为学校上层次的重要途径,这种选择是背离高职的办学定位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开展研究,但是应该服务于培养一流的高职学生,而非脱离人才培养写论文,搞课题。
这种紧跟本科院校的考核评价,无法提高高职的地位,也难以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其实,只要坚持高职定位,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同样会得到社会认可。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仍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从校方公示的具体名单来看,最多的同学挂科达到13门。这是继教育部今年9月要求各地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全面废除“清考”制度以来一所敢于“动真碰硬”的高校。
不出所料,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者,不仅要承担家长指责、学生闹事的风险,而且更会引发同行的质疑。赞成者普遍认为“只有严管,才像一所大学”“只有严管了,学兄学姐的‘翻车’,才会给下一届的学生以警示,管理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反对者则普遍偏向于担心生源危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弄得不好,许多学校会因此而关门大吉”。令人吃惊的是,持有后一种观点者,竟然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
笔者非常理解那些面临生源危机、处于竞争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和偏远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正常情况下能够完成招生指标已经很不容易,如今一旦实施“严出”制度,学生拿文凭不再那么“容易”,短时间内生源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然而,笔者认为“保护”生源决不应当成为无原则“宽出”的借口和挡箭牌。一方面,“严管”的动机是营造比学赶帮、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最终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另一方面,“宽出”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政策,是自欺欺人的被动应对,表面上看可能是保护生源的权宜之计,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低,学风越来越差,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高校办学的社会责任角度考虑,还是从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抑或从教育和管理的客观规律角度考虑,“严管”都是不容置疑的选择。但是,我们“严管”的目标只是希望通过一定的举措让学生心归学习、学有所获,而不是纯粹通过生硬死板的“规定”让学生拿不到毕业证书。
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我们应当致力于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构筑一些“缓冲”通道:
比如尝试“学分替代”。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试行“学分制”管理,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又受课程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实行“完全学分制”,这才导致学校局限于以学生“挂科”的门数来确认学生能不能毕业。这就需要学校在推进“完全学分制”的问题上多下功夫,全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修”资源。
比如弘扬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民间的通俗解释是“多用一把尺子量学生”。实际工作中,“尺子”越多,“量”出来的人才也就会越多,甚至前一把“尺子”量出来的差生,用另一把尺子再“量”,却可能是好学生。这就提醒我们,学生能否毕业究竟是要符合学校标准、企业标准,还是社会标准?如何让诸多“尺子”因材施教地用到不同的学生身上,多量出一批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团队群策群力贡献智慧。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的“严进严出”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要不要“严管”、要不要“清考”的口水之战,而要集中精力聚焦于如何“堵疏结合”的创新研究。只有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成长成才选择,学生们才能少“挂科”、不“挂科”,学校才能有效实现既“严管”,又少有学生被迫留级或退学。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