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展开全部

近年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师范院校的美誉度和吸引力不断下降。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一些师范院校不再专守师范,而是一心多用,大量开设非师范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来吸引生源。甚至改名换姓抹掉“师范”二字,变身综合大学,导致教师教育的优质资源日益稀释和弱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要想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无异于缘木求鱼。作为传统师范院校,应该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始终以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的最高宗旨,不断向教育领域输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杰出教师甚至教育专家。

 

从现有的情况看,仅靠师范院校开展教师教育,显然是绠短汲深。多年前,部分高水平综合大学设立了以“教育学院”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成效逐步彰显。后来,为了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些名校纷纷将“教育学院”予以压缩和裁撤,刚刚兴起的教师教育又归于沉寂,只有极少数名校还在默默持守。即使教师教育侥幸“存活”,也已经处于边缘状态,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难有话语权。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的排头兵,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大学本身历史悠久、学术积淀厚实、综合实力超群,拥有一流师资、一流生源和一流的软硬条件。它们开展教师教育,一方面将拓宽教师队伍输送渠道,极大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在传统师范院校之外产生强大的“鲶鱼效应”,导致教师教育的竞争加剧,并更好、更快地激发传统师范院校的活力,从而在整体上不断提高我国教师教育的质量。

 

所以,这些大学不但要成为卓越工程师、企业家、经济学家等领域的摇篮,而且要积极主动地响应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兴国必先强师”的精神,当仁不让地成为优秀教师的“孵化器”。

 

如果说传统师范院校偏重培养普通教育师资,而且已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那么,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大学则要侧重为职业教育培养急需的师资。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都会面临数量不足、水平偏低的状态,严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上升空间,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技能技术人才,进而迟滞“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中国智造”转型。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大学之所以承载这一使命,主要有如下考量:

 

其一,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及需要。职业教育(中职、高职)教师不但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需要很强的操作和动手能力,是典型的“教练”型教师。而这些大学属于研究型大学,“顶天”和“立地”的水平都是一流,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如果经过系统培养,掌握职业教育的法则和要领,必然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

 

其二,缓解职业教育师资短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突飞猛进,但整体师资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导致班级人数过大、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带领学生开展实训、实践明显不足,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时间,这有悖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这些大学如果承载起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重任,以其一流的办学实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将在较短时期内缓解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难题。

 

如果这些大学与职业教育形成“契合”,那么,后者的师资将有稳定的供应渠道,而且其现有的师资也可通过这一渠道不断得到有效培训和提高。与此同时,在不远的将来,少数优秀的职教学生也会沿着这条通道进入名校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从而以更高水平反哺职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契合或将形成高水平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所以,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职业教育要想真正迈向一流,不仅自身要不断迎难而上,也需要得到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大学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在教师教育方面,这些大学具有职业教育所需的全部要素。当然,这同样需要这些大学独具匠心,积极主动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将带动职业教育发展作为自身不可或缺的办学目标,并列为学校重点工作的议事日程,努力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一旦这些大学的教师教育与职业教育实现全面接轨,职业教育必将迎来行稳致远的“高铁速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战略既吹响了决胜小康的号角,也给农类职业院校办学指明了方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农职院校要立足实际,增强“贴农”意识、加大“惠农”力度、注入“援农”力量、开展“校农”结合、传播“兴农”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发展。

 

增强“贴农”意识,理清服务思路。农村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对于农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农职院校要以乡村振兴为己任,增强“贴农”意识,理清服务“三农”思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涉农专业设置、扩大农类招生比例,实施“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工程,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有业就、就好业。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实际,开展“聚焦‘三农’传真经,扶贫扶志动真情”系列扶贫活动,探索校、村“共建、共管、共用、共育”的育人模式,开展“一户一人”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和致富能手,实现“职教一人、脱贫一户、幸福一家”,走一条科技兴农之路。

 

加大“惠农”力度,促进创新发展。农职院校要积极参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服务农村产业革命上下功夫,鼓励广大教师深入乡村,按照“百姓家中做文章,田间地里出成果”要求,根据村情做科研、围绕产业搞服务,把汗水洒在乡村大地。同时,农职院校还要注意成果转化,通过完善支持农村发展政策,更好地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农产品上行中,注重突出区域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农资、加工、物流等多种社会化服务业务,大力推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创新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践行,走一条质量第一的兴农之路。

 

注入“援农”力量,激活内生动力。农职院校要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育人作用,更加注重激活贫困户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驻村书记、培训队、博士团、教授组等多种形式,注入“援农”强大力量,为乡村发展问诊把脉。大力培养“爱农业、懂农业、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等。同时,选派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充分发挥高校“智囊团”作用,发挥统筹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引领作用,更好引导乡村振兴,走一条规划引领的兴农之路。

 

开展“校农”结合,实现农民增收。今年是全国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实践证明,职教扶贫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如何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贵州省教育厅以“校农结合”为教育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按照面上推进、点上突破、点面结合、不断深化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校农结合”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以“校农结合”助推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实现购买数量增加、产业调整推进、扶志扶智同步,确保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省通过营养餐原材料集中供应,扶持鼓励贫困农户订单种植、养殖农产品,实现学生营养计划“企业+基地+贫困农户”模式,使更多贫困农户逐步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走一条地方特色兴农之路。

 

传播“兴农”文化,提升乡村文明。农职院校要主动承担农耕文明传授任务,通过建立乡村文化馆、乡贤馆等阵地,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提升乡村文明,增添农民的精神食粮。为了强化农业历史教育,铜仁职院设立了5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馆,让当代学生了解“三农”发展史;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一条文化致富的兴农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职院校需要不断增强贴农意识、加大惠农作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五大兴农”作为,助推百姓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生成,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必须把握新需求、新脉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招式”。

 

“心之变”: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根据新时代的需要,找准新的立足点、出发点,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窠臼,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深化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创新引领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的难点是创造性思维养成。创造性思维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勇气,鼓励学生敢于联想,形成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发散思维的习惯,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式,以实践和技能为基础,促成“顿悟”。创新就是要创造出新思想、新方法,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方面产出“新点子”,而这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产权教育,使“懂法、守法、用法”成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压舱石”。

 

“技之变”:用新技术、新工具激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营造新生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及其产业化、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这些新的技术给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新的经济环境空间、发展生存空间、创新想象空间,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技术变革。

 

高职院校要紧紧“盯牢”新技术、新工具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新“利器”的功能,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师资团队、教学设施设备、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战项目选择等方面,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立项支持建设的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为全国高职院校利用新资源、新信息、新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是在“教”中“创”,在“创”中“教”,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必须先“创新自己”,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着“具有专业背景的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要紧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人之变”:育人为本,开展课程思政,培育新一代创新创业者。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把握育人为本这个基本点,以思政教育为牵引,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政内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生力军。

 

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具有很高的同质性,高职院校要主动发挥思政课程“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将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有机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新模式,提升新一代创新创业者的人文情怀,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新路径,培养具有时代使命、时代责任和时代担当的创造者、建设者。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河北省承德工业学校是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经过实践探索出“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结合、双进入、双渗透、双评价、双育人”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

 

“双主体”强化校企双方新责任。现代学徒制的基础理念是校企联合培养的“双主体育人”,校企双方都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其关键是企业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了企业主体的支撑,才能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火电厂设备运行与检修专业的企业合作方是承德热力集团,企业管理规范,与学校有着多年的合作历史。确定试点以来,校企双方主动协商校企共赢的制度文件,明确了双方的“双主体地位”,强化了双方的责任义务。

 

“双身份”彰显学生学徒新特征。校企共同研究招生招工方案与标准,改革新生入学考核方式、内容和办法,校企共同面试录取,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展开,并在企业和学校同时备案,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新生的“学生”和“学徒”双重角色,使学生的“双身份”特征得以彰显。校企共商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起点,针对的是学校学生;职业岗位标准的要求是终点,针对的是企业员工。现代学徒制的“双身份”特征决定了学生和学徒是同一个人,只有将起点与终点形成闭环、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才能使培养目标一致。

 

“双导师”建设培育人才新队伍。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度。学校将指导教师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师傅选拔通过个人申请、企业推荐的形式,优选吃苦耐劳、敬业爱岗、作风正派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等纳入师傅资源库。制定师傅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师傅之间、专任教师和师傅之间、师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与师傅所在企业的沟通,使带徒工作纳入企业工作的一部分,为师傅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双结合”构建课程体系新模式。校企共同探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学习与岗位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融入企业员工代表性工作任务,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单一到复杂,结合企业实践分阶段从职业认知到简单岗位操作、轮岗实训,使教育规律与职业人才成长规律有机结合。把企业课程合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应岗位能力,确定通识课程、公共课程、企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整合企业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双进入”激发人才培养新动能。在学校培养过程中,有意识地邀请企业师傅参与其中,通过集中授课、定点辅导、技术讲座的方式,将企业声音不失时机地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企业氛围影响;在企业育人过程中,及时派专业教师跟进,随时解答学生在岗位技能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理论问题,个别辅导结合集中授课,为学生的岗位实践学习过程助力加油。“双进入”模式增加了学生学徒学习的新鲜感,同时也使工作和学习、学习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大大地激发了人才培养新动能。

 

“双渗透”涵养学校企业新文化。“双渗透”是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文化互融的过程。利用“技能节”,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试点班更是将企业愿景、经营理念、文化精神、员工素养要求布置于教室中,并用企业名字给班级命名。学校文化元素也主动向企业渗透,使企业树立“优秀的企业既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更关注员工发展成长,培养优秀员工”的育人思想,校企共同树立“百年品牌、百年树人”的理念。这样的互动过程,涵养了校企新文化,丰富了双方文化内涵。

 

“双评价”衡量人才培养新规格。学校把考试考核工作放在校企两个维度来设计,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达标为目标。学校的规制式考试测评,企业的岗位能力达标,都是考试体系的必要科目。学校的理论试卷定期测试,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过程考核,学习任务的“双单过关”,评价了学生学校学习的成果和效率;企业基于岗位工作能力标准的达标测试,则考核评价了学生学徒的效果和成绩。两个维度对综合职业能力体系化测评,科学地衡量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新规格。

 

“双育人”培养未来产业新工匠。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同样重要且必需的主体地位,校企一起研究育人标准及实施体系,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在“双育人”过程中,校企双方实施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培养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工匠打下坚实基础。

 

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学生和学徒“双身份”成长,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


出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3日

关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专业委员会开展

2018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学会秘201840号

各商科类职业院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活跃学术氛围,提高学术水平”,提高职业院校学术研究水平,推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专业委员会决定2018年继续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或其他非会员商科职业院校的教职工近两年撰写的未正式发表过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或经验总结。

二、征文主题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创新职教体制和办学机制,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高、中本衔接和体系建设,提高办学质量,职业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成果等。每篇论文就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论述,观点新颖、正确,论据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借鉴或推广价值。

三、征文要求

每篇论文字数在3000-5000之间。应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写明作者单位、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E—mail。

四、参评方式

1.各职业院校要对本校所报论文进行初评和排名。

2.请于2018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期间,以院校为单位将论文清单(含“序号、论文名、作者名、论文初评排名”)和所有推荐的论文电子稿打压缩包(取名“XX学校参评论文”)发至论文征集邮箱:czh515@126.com。

3.将每篇论文用A4纸(宋体小4号字、行距1.25倍)打印一式五份,于2018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期间寄至上海市共和新路1458号商科教育编辑部收,邮编200072,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021-56033372

五、评选办法

由我会秘书处、研究中心、期刊编辑与教材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报的论文进行评审,根据论文水平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专业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获奖名单将由秘书处于年底前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和《商科教育》杂志上公布,获奖证书也将在年底前寄至各院校。优秀论文将推荐参加中国职业教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交流,并陆续在《商科教育》杂志上发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2018年8月30日

据麦可思研究院(MyCOS)2017年7月发布的《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3.9%,与2012年相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表明了近年来高职学校在探索“双创”教育后取得的成效明显,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教育态势趋好。但是,现阶段国内有部分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仍然认识不足,理念滞后,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成“两张皮”,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急功近利,与实践脱节,致使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搭上“双创”教育这趟改革发展的“快车”,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方阵中逐渐掉队。据此,深入研究国内高职围绕“双创”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育的融合叠加效应,分析对比各种不同的融合模式,探索其融合机理与路径,对完善现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促进高职内涵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双创”教育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在关联

 

创新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创新性、技术性极强的社会化创造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培养给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在衔接贯穿职业技能教育之后,往往会迸发出最佳的创造火花;而开展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教育,与职业精神形成契合之后,会全面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这是因为创新创业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本质属性相通,价值取向一致,实践内容一致,互为支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有着融合的内在需求和叠加效应。

 

(一)创新为创业确立前提,创业为创新提供承载

 

首先,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和前提。创业不同于就业,有着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要求,必须与时代的知识经济创造活动价值一致,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也是这个时代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共同特质,高职学生的创新应建立在所学专业相应的知识之上,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拓展,是创业的必然要求。其次,创业是创新的承载和依托。没有创业,很多创新活动都停留在蓝图阶段,致使创新成果缺乏孕育土壤和生长空间,不接地气,有了创业的开展,能给创新提供更好的催化和促进,因此,创新和创业存在着必然的融合内因。高职院校应有机协调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更加自觉、主动地关注专业对应的产业的发展,及时将创新驱动和创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业新形态和人才新需求反馈到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职业技能为“双创”提供支撑,“双创”促进职业技能发展

 

在促成创新创业的行为过程中,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需要依托职业技能提供支撑,因此,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是一种职业技能培养的具体方式,其应当建立在高知识高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利于职业发展且与创新创业相契合的职业技能,在教学模式上弥补目前教学方式的缺陷,实现高职教育由知识灌输型向思维与技能创新型的转变,这与现代高职发展的潮流保持一致。在高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引入产业技术发展带来的革新要素,深入剖析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把握岗位技术技能的深刻变化,并在专业与职业领域的创新技术、创业技能培养以及能力的跨界复合等方面赋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内涵,全面梳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结构,因此,“双创”教育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可以通过实战化培养,促进了高职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全面养成,有助于培养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或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

 

(三)职业精神为“双创”提供引领,“双创”促进职业精神提升

 

创新创业精神是各行各业、任何岗位都可以传承和发扬的一种职业精神,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时代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弱化就业;相反更是对就业能力和岗位创新意识的大大增强,其本质应是一种意识和精神教育。以创新创业精神为引领进行顶层设计,从专业的职业精神中提炼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品质,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与创新创业所需职业技能进行融合培育,在学生掌握基本职业技能之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拓展学生的能力,全面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这也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度融合的本质特征。系统推进高职院校“双创”精神教育改革,必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等方面产生革命性影响,有利于深化精益求精、开拓进取、团队协作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精神内涵,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提升,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格和素质要求,满足高职学生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层次研究

 

(一)初级层次:技能为主,部分融入职业精神与“双创”教育

 

目前,不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对“双创”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存在理念落后、顶层设计不科学等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普遍开展时间相对落后,投入力度相对不足。李克强总理最早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是在2014年夏,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是在2015年,而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特别强调“促进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也是在2015年,这些距今也就3年左右时间,国内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教学改革经验,尚处于理念认识和探索阶段,没有太多成功范式可以借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传统的职业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固化,加上教学计划大多饱和,课程体系稳定,院校缺乏最基本的“双创”开展所需的实训和社会资源,教学人员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有教学秩序,院校顶层推行迟缓,推行力度不强。

 

综上情况,不少高职院校理念滞后,认识片面,生搬硬套,融合停留在初级层次,仍以传统的技能培养为主,利用公共课现有的职业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加入部分创新创业以及职业精神教学内容。这些经过“双创包装”与职业精神融入改良的公共课,主要面向大一新生,教学方式单一呆板,重理论轻实践,往往纸上谈兵,内容不够充实,浅尝辄止不求深入,没有持续贯穿整个高职3年学习生涯,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衔接也不紧密,因而没有实际价值。虽然在后续专业学习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创新创业大赛,但只有个别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意义。

 

(二)中级层次:技能与素质并行,全程渗透“双创”教育

 

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借助于示范校建设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契机,持续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在“双创”教育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探索出了新的融合层次,比起之前的初级层次,在两方面有所提高。

 

其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将包含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职业态度与职业作风、职业规划与职业担当、专业精神等要素在内的职业精神,提高到与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并行重要的地位,然后再将这两个培养目标分化到课程设计之中,从公共课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这种融合明显要好于只在职业观等公共课进行职业精神教育。但职业精神是一个需要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培育的框架体系,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和氛围感染,仅凭公共课与专业课仍然无法满足建立起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机制。

 

其二,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穿插部分创新创业教学案例,使“双创”教育从大一的启蒙学习贯穿到大学3年的持续学习模式。由于这种“双创”案例穿插,只是在现有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一些局部调整,是一些碎片化的拼凑式连续,其过程缺乏系统性,没能与学校其他院系部门的“双创”资源进行整合协调,也没能做到课上课下的全程衔接,因此制约了最终“双创”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高级层次:以“双创”为核心,重构技能与素质融合的多元框架体系

 

前两个融合层次,都是在现有人才培养的框架中做局部弥补和提升,没能从全盘进行统筹革新,而高级层次的“双创”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需要在教育功能上进行重新定位,在教育价值上重新评估,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围绕“双创”教育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作出全面深刻转型,重构新型多元框架体系。

 

首先,应构建起“双创”为核心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打造专创融合、分层分类、分阶递进的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精神教育在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以及在课上和课下都能进行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时间段以外,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还要通过开展各种辅助教学活动进行丰富与完善,如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比赛、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指导教师的校企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转变。

 

其次,通过合理规划部署,逐步搭建资源平台,融合校内跨学科资源,譬如在校内创新创业人才精英班,聘请创新创业导师等,学员报名可以不受专业局限,可跨专业组成学员团队等。亦可整合校外社会资源,这种融合是以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需求导向的不同学科间、不同社会平台间的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可以促进知识的更新,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基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模式研究

 

(一)构建以创业为引领的职业理想和规划

 

职业理想是职业精神的灵魂,其统领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目标、职业准备、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各个要素,贯穿了职业实践活动的始终,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设计。不少高职学生没有接受过正确的创业理想和规划教育,片面地将创业活动理解为社会实践、经营活动等,因此创业意识不强,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不足。高职院校要让学生将创业确立为职业活动的奋斗目标,让其作为一种人生理想映射在未来的高职学习和职业生涯当中,成为学生未来在职业活动中追求成功的不竭动力,将被动接受“双创”教育转换为自主需求式的学习。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引导学生不要盲目看重短期就业的权宜之计,应重视持续成长、职业生涯发展的长久之计,由“成器”教育转向“成人”教育,让高职学生将职业理想和规划铭刻于心,积极自主地去实践创新创业探索、坚持不懈去追求职业信念与职业荣耀等。

 

(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

 

为了让高职学生对创业产生认同、对职业产生热爱、对创新产生激情,围绕职业理想和规划,在专创融合教育中应渗透创新创业精神为主体的现代职业精神教育。其中,针对创新教育,需引导学生养成潜心钻研、注重细节、摈弃浮躁、踏实专注、严谨执着、不断精进、永不言弃的优秀心理品质;针对创业教育,需引导学生养成坚守信念、不忘初心、追求梦想、顽强执着、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决心,以及善于合作、遵时守纪、注重规范的职业作风,进而辅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耐心,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上缺乏坚守,陷入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和眼高手低的状态。这些精神特质反映了创新创业者的意志、情感和精神,是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的集中体现,与高职院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精神品质高度契合。具备了这些职业精神,有助于使高职学生真正领悟到“双创”教育的实质和价值,而且在毕业以后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或是从事何种岗位的工作,都将是终身受益的。

 

(三)开展创新创业为主线的职业技能实践教育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其本质就是让高职学生将在校期间所学的职业技能运用于市场实践,这就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理论化的通识课程教育,重点应是对现有专业课进行“双创”实践改造。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兼顾专业的特点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特点,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将创新创业基础技能与模拟实训等相结合,以此来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此外,应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跨专业交叉和融合,增设新技术新技能课程、创新创业暑期实践等方式,以及考虑不同学生的职业倾向、志趣倾向、专业特长和创新创业的潜质等因素,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化培养,实施以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与此同时,设计一套针对“双创”的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增强“双创”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基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路径探索

 

(一)根本途径: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依据,包括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分析、培养规格、培养方法、培养活动、培养条件与保障等具体内容。

 

虽然国内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上普遍经验不足,但也是有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思路理念上表较新颖,在融合路径探索上已经先行了一步,譬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在“双创”教育以及职业精神培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在2017年被国务院评为了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入选的唯一代表。该校在2016年开始“双创”人才培养改革,先对现有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梳理,每个专业聘请其他高校和企业高级别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调研专业所需职业技能模块和职业精神要素,然后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将双创融入专业,打造“双创初识—专创融合—双创实践”三阶递进、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在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课程,重在启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他们双创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进而进入专创融合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植入创新思维;最后再安排第二课堂,结合学生活动积极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和大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指为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目标,在课程内进行的教学规划和实施过程设计,分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两层,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进程、能力训练项目、项目情境、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等。

 

早在2015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在校内开展了两轮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工作,先后两次邀请国内职业院校教改专家戴士弘教授亲临指导和参与答辩。参与改革的课程,每门课在充足调研的基础上,列出整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将之划分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分项目标,每项目标再具体划分到各个教学单元。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运用拟实设计的情境。项目设计也不局限于课内,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安排了足够的课外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考验学生运用在课堂学到的能力迁移到课外独立自行完成项目。通过情境的参与,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工作属性,调动自身积极性去努力完成项目,实现创新创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育。

 

(二)引领示范:打造双创型师资团队

 

教师是引领学生走上创新创业道路的第一任导师,高校双创型教师的素质结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诉求和高校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素质之间有机互动的融合与叠加。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技术精湛,更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创新创业的精神品质,要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团队的双创素质至关重要,主要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专任双创型教师团队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专任双创型教师团队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契合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诉求,符合和达到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所期望的素质结构系统。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结合自身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和现状,全面深化以激发创新人才活力为目标的人事制度改革,打造“明师德、乐教学、懂行业、能科研、精技能、通市场”的“教练型”双创师资团队,并具体实施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新建教师培训基础创新实验室、教师创新基地、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等。该校在2018年又专门出台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推动校企共同培训专业教师,加强了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过程监控,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定期轮训制度。让专业教师通过生产实践来掌握最新的技术工艺、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真实感受并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2.加强兼职双创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相关制度,吸收行业企业的双创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来自行业的创新创业专家不仅能够带给学生当前最新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职业精神,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创新创业的认知与理解,激发他们对创新创业和专业实践的兴趣与热爱。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通过柔性引进、项目化引进、设立特聘教授和企业兼职教授等方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到学校兼职,学校组建了专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队伍,建立了86名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其中外聘兼职教师有63名,包含了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夏志杰等校外专家组成。

 

(三)资源保障:完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高职“双创”教育仅仅依赖校内资源开展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多方面、多主体的资源共和支持体系,2016年根据中国科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调查数据显示:有44.2%的大学生认为双创缺市场渠道,41.3%的认为是缺人脉,38.5%的认为是缺技术,有37.2%的认为是缺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37.1%的认为是缺资金,20.9%的认为是缺团队,16.4%的认为是缺场地,10.4%的认为是缺供求信息,而高职院校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才能解决以上双创实践的困难,使学生在“双创”教育项目中减免风险和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双创项目。

 

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国务院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专门规划建设校级大学生创客中心,共设立创新创意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公共服务区、管理服务区、成果展示区等5个功能空间。创新创意空间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创新活动、实现其奇思妙想的场所;创业孵化基地为已实体化运营的大学生初创团队提供办公经营场所,并为之提供创业指导咨询、技术创新咨询工商服务、财务和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区为学生提供交流、培训、会议以及信息查询等服务;管理服务区为学生提供与创新创业活动有关的咨询、指导;成果展示区主要用于创意产品、作品和双创团队的成长展示。

 

此外,该校依托创业模拟平台、南工院大学生创业园、南工院大学科技园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探索建立了高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合作的“模拟-苗圃-孵化-转化”五位一体全程系统开放的创业实践平台,将现有50000平方米的工业中心和179个实验室,免费为学生开放使用,通过在创业模拟平台上模拟公司运营,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创业流程;依托校内青创基地苗圃平台,供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同时为孵化区选送优质项目;依托大学科技园孵化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条件,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孵化成功率;通过构建南工院创业园分园,扩大资源吸收和服务量;在大学科技园的基础上,与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栖霞金港科技创业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创建创业转化平台,为学生成功创业提供有效帮助。

 

(四)政策保障:完善创新创业政策资金保障制度

 

为贯彻国务院、教育部、省市各级部门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件精神,规范校内校外创新创业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高职院校应制定自己的“双创”政策,保障相应的资金支持,确保双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参与国务院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周期内,计划制定与完善了《南工院青创基地管理规定》《青创基地资助管理办法》《创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众创空间使用管理办法》《创业导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相应的一系列政策,为创业企业提供政法律策咨询,帮助创业学生落实和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等,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该校科技处修订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鼓励校内外相关单位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自2009年以来,学校在创新创业基础建设方面投入5000万元,基地运营维护管理方面投入1626万元,并设立了200万元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学校每年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500万元以上,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为50~100个优秀学生创新作品提供资金扶持,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学校还被南京市遴选为“大学生创业贷款受理单位”,孵化项目团队最高可获得5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

 

(五)氛围助推:营造职场文化

 

高职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育工作,是一个持续和不断内化的过程,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进行氛围助推,使高职学生从大一入校起就得以浸染。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双创”教育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双创”教育的切入点和制高点。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校史馆搭建 “我的科创梦”专题展区,展出历届学生的创新创业事迹,展示了学校发明达人云署先的智能垃圾桶等学生发明实物;还开展了“创客”理念融入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黄炎培大讲堂及青年大讲堂的“四融入活动”;成立“精英学员班”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邀请知名双创专家、本校优秀毕业生等来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报告,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点燃了学生的“双创”热情。

 

五、结语

 

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实施围绕创新创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与国家战略需要、以及产业技术发展等方面的联系密切,在促进学生就业、推动创业的基础上,赋予高职人才培养以新的内涵。然而“双创”教育毕竟开展时间优先,其价值属性也在随时代不断变化,其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尚需不断总结完善,以期能够在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如何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对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提出了哪些新举措?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对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问题集中体现为结构性矛盾

 

记者:如何理解当前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负责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总体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集中体现为一种结构性的矛盾。例如,教育经费多渠道筹集的体制不健全,一些地方经费使用“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等。充分发挥教育经费保障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引领作用,必须在优先保障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监管,把教育经费用到最关键处,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政府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教育

 

记者:《意见》明确提出,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工作,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负责人:《意见》主要对三个层面的结构提出了要求:

 

首先,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要优先保障教育。一方面,要调整优化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合理划分教育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最终,要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其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要完善投入机制。目前,教育经费总投入80%以上来自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投入所占比重偏低。要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在继续保持财政教育投入强度的同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结合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和财力状况,《意见》强调要更多通过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投入,坚持“两条腿”走路,完善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方面,“稳”财政投入的机制。要建立健全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科学核定基本办学成本,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到2020年,各地要制定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制度,依法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按规定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社会捐赠收入财政配比政策。要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与拨款、资助水平等相适应的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最后,教育经费使用结构,要区分轻重缓急。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要突出“重点”,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落实政府责任;在具体支出项目之间要突出“优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在地区和群体之间要突出“倾斜”,着力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倾斜,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和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推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记者:具体到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方面,有哪些重点?

 

负责人: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意见》从六个方面入手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

 

一是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充分考虑教育经费需求,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合理布局学校建设。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

 

二是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目前义务教育学校“城市挤、乡村弱”、区域差别依然较大等问题,要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人民关心的控辍保学、“大班额”、随迁子女就学、家庭无法正常履行教育和监护责任的农村留守儿童入校寄宿等突出问题。

 

三是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要求各地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时,针对当前教师待遇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要求各地严格规范教师编制管理,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加强省级统筹,优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根据幼儿园规模合理配备保教保育人员,按照岗位确定幼儿园教师工资标准,逐步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

 

四是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强调在重点保障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

 

五是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围绕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部署,统筹支持“双一流”建设,持续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稳定支持科学研究,建立科研服务“绿色通道”;统筹支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

 

六是持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投入。要在改善必要办学条件的同时,着力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投入,促进育人方式转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

 

记者:“提效益”的关键还在于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在这方面,如何做到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又优化服务、推动落实?

 

负责人:首先,必须全面落实管理责任。目前财政教育经费80%来自地方,90%用于地方。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省级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权和各级各类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并明确教育部门和学校作为教育经费使用者、管理者的主体责任,以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其次,要全面改进管理方式。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环节多、链条长、风险点多,要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强化事前评审评估、事中监控防控、事后公开公示,加强教育督导和内部审计监督。

 

当然,全面提高使用绩效也很关键。要强调“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

 

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应全面增强管理能力。针对基层管理力量和基础管理能力薄弱问题,要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教育现代化和未来教育大家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回应全体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期盼,切实增强所有人的教育获得感。切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不分地域、不分城乡,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

 

聚焦农村幼儿园教师配置与素质提升,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2017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9.6%,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教师是核心与关键,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农村幼儿园师资缺口大、代课教师比例高,城乡差距明显。据统计,2016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生师比为20.2∶1,城市为14.8∶1,城乡差距明显。约有1/3的省份农村学前教育生师比超过25∶1,这些省份几乎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2016年全国幼儿园代课教师数约为17.3万人,其中农村有近12.7万人,约占73%。

 

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偏低,教师素质急需提升。2016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约为71%,低于城市水平近12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比例为67.6%,虽比上一年提升1.9个百分点,但总体比例仍然偏低。

 

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多措并举,形成政策合力,使这支队伍真正焕发活力,迸发生命力。

 

普及巩固与质量提升并举,促进义务教育实现有质量的均衡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不高,成因复杂,解决上有一定难度。2017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8%,这意味着8年前入学的约100多万名同龄孩子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迫切需要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真正走近这部分孩子及其家长、教师等利益相关方,探究这些孩子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真正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真正帮扶他们,使他们的人生具有相对公平的起点。

 

城乡骨干教师差距大。2016年我国乡村小学专任教师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为9.6%,比城区低8个多百分点。外语、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素质的城乡差距大。实现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有质量的均衡发展,迫切需要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精准发力中西部贫困地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2017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3%,整体上实现了基本普及,但在教育结构和质量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劳动力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为30%左右,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80%的比例相差甚远,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人力资源总体水平的提升,极不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人才需求。

 

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必须先打赢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教育普及的攻坚战。据统计,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2005—2010年的5年间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但2011—2016年的5年间仅提升了5个百分点。据测算,截至2014年底,全国尚有近30个地市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低于50%,这些地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职业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但仍存在职业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

 

2016年全国中职生均仪器设备值为5695元,最高省份接近3万元,但有11个省份尚不足5000元,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9倍多。高职高专生均仪器设备值最高的省份超过4万元,是最低省份的8倍多。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7%,但存在薪酬待遇水平低、专业对口比例低、社会保障和工作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需要积极探索农村等条件不利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强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缩小优质高等教育城乡和地区差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幅增加,但在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并且有固化态势。据统计,一半以上的“211工程”院校分布在东部地区,近七成的部属本科院校分布在东部。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关注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内涵建设,通过有力的政策调整,给予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学生相对公平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需要进一步扩大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服务供给,缓解这些地区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短缺的突出矛盾。建议在没有部属高校的省份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在“双一流”等建设中重点支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省份的优势学科,以提高这些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水平大学开放优质课程,使更多高校学生分享到这些优质教育资源。


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在线教育市场在国家政策的利好下如同长沐春风,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6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接近1.72亿,这也给在线职业教育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职业教育逐渐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温床,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上涨,在线职业教育市场的需求不可小觑。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通过对2018年上半年中国在线职业教育行业公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讨论中国在线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8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接近1.72亿人

根据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在2017年6月约为1.4亿人,到2018年6月,其用户规模已经超过1.7亿人,在这接近1.8亿的用户中,有1.4亿人是手机用户,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其增长率也在逐年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线教育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的进行学习,而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使得在线教育在移动端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在线职业教育受关注度高

根据在线教育企业中职业教育企业的占比可以发现,职业教育企业占比为21%,仅次于中小学教育企业的占比,此外,在线职业教育除了为国家或者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外,还为想学其他技能的人们提供了高效率的平台。

传统职业教育PK在线职业教育

传统职业教育由于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学资源有限,价格偏高,而在线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弊端,学员上课基于互联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资和教学资源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共享,学习模式也相对灵活。

在线职业教育平台主要分为O2O、B2C两种模式。O2O模式实现了线下线上优劣互补,用户可以在线上学习,在线下进行继续教育;B2C主要在于综合性强,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平台主要是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布局,与用户的互动性比较强。

在线职业教育的主要盈利模式

在线职业教育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即内容收费、增值服务、平台佣金以及广告收费,其中广告收费是网站普遍的盈利方式。在线职业教育的主要盈利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相关平台开发优质的课程内容等。

在线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良好

根据近几年国家在教育上的改革可以发现,政策给在线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据有关数据表明,2017届中国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现如今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大,而社会需求和人才储备量却存在断层,想要缩小这个断层空间,职业教育是必须的,这就给在线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线职业教育移动端表现

根据2018年上半年部分在线职业教育APP下载量来看,粉笔公考以1518万次的下载量领先,慕课网以655万次的下载量居于第二,紧随其后的是会计随身学,下载量为449万次。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日益体会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甜头,人们在移动端的上网时间越来越长,正因如此,在线职业教育平台也普遍在移动端进行布局。

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受资本青睐

根据2018年中国在线职业教育行业融资情况显示,2018年在线职业教育行业发生了多起融资事件,其中嗨学网和慧科集团完成了D轮融资,新东方在线先后完成了B轮和C轮融资。

中国教育的消费升级十分明显,在政策的利好下,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吸引许多资本入局,这也推动了在线职业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净化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线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依旧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是无法保证师资质量,国内大多数职业教师都是综合性高校毕业,在技术指导方面有所欠缺,而职业院校出身的教师,存在着没有专业教育培训的问题,在表达专业知识内容方面或许存在问题。

课程不够精细也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线职业教育平台上的课程总体来说过于简单,偏综合性和理论性,倘若在课程细化这方面无法做到改进,在线职业教育行业便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岗位越来越细化的需求。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在线职业教育是值得关注的、拥有前景的领域,但是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教育平台需要回归教育本质。在线职业教育平台要保证师资力量,注重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在线职业教育平台还需要细化课程,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在线职业教育前景广阔,但这也是建立在优质内容输出以及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

技能竞赛是新时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引领!

 

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近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得到广泛开展,各行业拔尖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申办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代表中国政府签发了支持申办书并在申办会上发表视频讲话,使我国申办工作一举获得成功,让全社会为之一振。

 

技能竞赛是新时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引领!

 

跨步走进技能新时代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选手获得的金牌数、奖牌数位居世界各国首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绩。世赛选手、专家载誉归来,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这些都大大地鼓舞了广大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和斗志,使职业院校参与技能竞赛的热情进一歩骈发出来,并使技能竞赛进一步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的重要引领。

 

技能竞赛是新时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引领!

 

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初衷。

 

非常有利于学生技能成才

 

技能竞赛的技术标准、先进设施和组织形式紧贴企业实际,非常有助于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010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文件指出:“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选择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广泛开展多次层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

 

一是技能竞赛可以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职业技能竞赛提高了技能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很多参赛选手不仅改变了人生,而且还改变了命运。技能竞赛成就了最年轻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张志坤、成就了“90后”的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成就了“航空鲁班”新生代的林春泷等一大批高技人才。第44届世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金牌获得者、我国最年青的国务院津贴专家张志斌,是第43届世赛数控铣项目金牌选手获得者张志坤的亲弟弟,“一门双金,千古传奇”,兄弟两人创造了我国世赛参赛史上的奇迹!这对出身农门兄弟,通过技能改变了人生,改变了命运,改变了家庭。

 

二是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技能竞赛营造了崇尚技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竞赛文化、企业文化融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使工匠精神更加深入到学生中,形成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了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和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每名毕业生有3~5个就业岗位供选择,就业的质量更高;每年均有20%的学生在西门子、山特维克等世界500 强企业就业;近4年来,有30名学生被中空导弹院、中国物理研究院、中航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等国家重点军工企业录取。

 

三是技能竞赛可以惠及大多数学生。竞赛技术标准的制定,反映了该行业工作岗位或职业能力要求,学校用正常的教学投入购买竞赛所需的先进设备设施,供参赛选手训练;每届竞赛结束后,这些先进设备应用到相关专业教学中,促进了师生学习新技术、操作新设备;指导竞赛选手的教练返回教学一线,将技能大赛中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安全第一等新技术、新技能应用于指导学生实操实训,对大多数学生的技能水平及综合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没有参赛学校所不可比拟的。因此,根本就不存在花巨大成本开销,为的就是少数几个学生在各级大赛中得几个奖,夺块牌的问题。

 

正如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讲话中指出:职业技能竞赛是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激励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展示技能人才精湛技艺的有效平台,也是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非常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技能竞赛的先进理念、规则、工艺、技术可以惠及教师的专业教学和个人的长远发展。

 

《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院校要切实完成这一使命,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工匠型师资队伍作为支撑,而技能竞赛为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提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是技能竞赛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拓展教师的视野。教师能力的提升,最关键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或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能有效拓展教师的视野,充分了解企业实际工作要求,清晰各行业急需技能人才所必备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彻底改变教师的理念,培育教师的工匠精神,激励教师爱岗敬业。

 

二是技能竞赛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带领学生参加一次技能竞赛,实际上就是完成一个工作项目。只有通过真实、完整工作项目的实践,才能形成并提升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能力。同时,技能竞赛技术与时俱进,必然要求教师对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了如指掌。

 

三是技能竞赛可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升教师创造能力。技能竞赛内容的不确定性,决定着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勇于尝试、探索和研究,这就能充分挖掘出教师的创新潜能,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出有创造力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这对教师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通过参加各级技能竞赛,打造了一支技艺精湛、团结奉献的师资队伍。现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正高级教师3名, 全国技术能手33名,全省技术能手34名,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名,南粤技术能手3名,金牌教练员4名。

 

非常有利于学校的高端内涵发展

 

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将竞赛成果转化教学中惠及一切学生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技能竞赛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引领着职业院校的高端与内涵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技能竞赛拓宽了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的眼界。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性的大赛,被誉为技能届的奥林匹克,全球有70多个经济发达、工业技术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比赛中。通过参赛,各国各地区专家选手相互促进、相互交流,能学习到世界最前沿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理念。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特别是世界技能大赛,“聚焦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目标,高站位谋划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布局,着眼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2018年7月对广东省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批示)。

 

二是技能竞赛促进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通过技能竞赛,有效解决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的现状,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同时促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与西门子、德马吉森、卡尔蔡司、山特维克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共建机电工控、精密制造等 “校企双制”示范园,共举办了47个校企双制班。

 

三是技能竞赛带动了职业院校专业发展。 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标准随着产业发展两年一更新的节奏,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专业紧随产业发展而不断转型升级的精准度。同时,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完整工作过程的竞赛场地建设要求,推动各专业工学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

 

四是技能竞赛推动了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的技能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促进技工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进一步缩小我国与技能强国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要求、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培养一支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近年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参与了世赛52个项目中的14个项目比赛,通过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并在世赛上连续两届荣获“4金2银3铜”的优异成绩,全面推动了世赛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应用到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中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成效显著:一是学院品牌更加响亮;二是对接世赛竞赛项目,开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专业更具特色;三是在“校企双制、十个共同”的基础上,校企更加融合;四是学院招生火爆,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深受企业欢迎。

 

非常有利于社会经济和建设的发展

 

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服务产业转型,弘扬工匠精神,惠及“中国制造2025”。

 

一是经济发达、产品质量过硬、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长期重视职业技能竞赛,都在世赛中取得过优秀的成绩。

 

纵观全球,技能竞赛有力地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从1947年开始的世界技能大赛至今己经开展了44届,长达近70年的历史,欧洲地区每两年举办欧洲技能大赛,美国、大洋洲每年举办技能大赛。凡是经济发达、产品质量过硬、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长期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如德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国家,同时也是技能强国、工业强国。

 

二是我国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并在世赛夺金,引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极大关注,技能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劳动和技能竞赛培养选拔技术工人工作力度。制定出台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对优秀选手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励”。

 

2018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大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拓展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事实证明,技能大赛提高了技能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已经引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极大关注、引起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技能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正在逐步形成。这对推动整个职业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在谈及世赛首次夺金感受时表示,“零的突破”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国人对职业技能竞赛的极大兴趣,对改变“学而优则仕”“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装备、轻人才”等传统社会观念,树立技能报国典型和职业英雄,培养世界大工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三是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技能成才,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仅仅参加了四届世赛,就取得了“23金15银14铜”的优秀成绩,这是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技能竞赛、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重视技工教育分不开的。其中在第44届世赛中我国获得了15块金牌,其中有11块来自技工院校,技工教育对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发展路子。这应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技工院校的创新办学理念,不懈努力,奋力拚搏。

 

43届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金牌获得者、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鲁宏勋班”副班长林春泷,在多种型号的精密零件加工中改革创新,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最年轻璀璨的一颗明珠,被授予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并成为共青团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成为我国制造大国重器、以技能报国的先进典型。

 

四是职业技能竞赛促使了职业教育回归到“职业”两字。

 

陶行知老先生认为,“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例如种豆,则种豆始终一切应行之手续为一课。”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普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

 

世界技能大赛竞赛规则与技术标准,来源于世界最先进的企业、行业,伴随着产业发展新潮流不断调整完善,与“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技术紧密相连,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最高水平。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融合的模式、方法,与陶行之老先生的职业教育理念相见一撤,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从而为社会作出贡献。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着主次方面。干好工作,我们就要抓住主要矛盾,搞好职业教育也是如此。

 

 

因此,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进程来看,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学生素质和职业教育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教职成司函〔2018〕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及开展第五批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24号)的工作部署,为切实推动各地做好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创建工作,发挥他们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决定开展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抽查复检工作。

 

一、抽查复检对象

 

本次抽查的对象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他未组织抽查工作省份将委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复检工作。

 

二、抽查复检时间

 

2018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开展抽查复检工作,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委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复检的,请在10月底前完成复查工作并将复检材料及结果报教育部职成司。2018年底前,教育部将根据抽查复检结果联合有关部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没有通过抽查复检的县将不予公布。

 

三、专家队伍

 

教育部将委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复检专家组,同时邀请有关部门同志参加,采取异地交叉互查方式进行抽查复检。

 

四、工作流程

 

示范县抽查复检工作按照“备选单位作创建工作汇报→ 专家分工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考察→专家汇总评分、撰写复检报告→专家组交换意见”等工作流程进行。示范县抽查复检依据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重点检查各创建入围县(市、区)是否完成创建申报书承诺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各县推动职成教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成绩,请相关备选单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五、组织领导

 

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已经列入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希望各地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复检工作,对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等进行总结推广。

 

示范县创建抽查复检工作委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承担,成员由国内专家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在抽查复检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联系人:刘杰 010-66097704 zcsncc@moe.edu,cn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8年8月24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

《意见》强调坚持“优先保障、加大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提高绩效”的原则,对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提出以下明确要求。

一是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要持续保障财政投入,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要鼓励扩大社会投入,完善政府补贴等政策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

二是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要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要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落实政府责任。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要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积极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财政教育经费着力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支持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要持续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投入力度。

三是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要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要全面改进管理方式,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要全面提高使用绩效,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要全面增强管理能力,落实完善资金分配、使用和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制度体系。

文件原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

国办发〔2018〕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并持续保持在4%以上,投入机制逐步健全,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但还存在教育经费多渠道筹集的体制不健全,一些地方经费使用“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为全面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妥善处理转变预算安排方式与优先发展教育的关系,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

(二)基本原则。优先保障,加大投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在继续保持财政教育投入强度的同时,积极扩大社会投入。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提脱离实际难以实现的目标,不作脱离财力难以兑现的承诺,不搞“寅吃卯粮”的工程,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教育质量战略主题,统筹近期发展任务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区域以及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条件改善和质量提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深化改革,提高绩效。推进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发挥财政教育经费的政策引导作用,推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经费监管。

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三)持续保障财政投入。合理划分教育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更多通过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投入,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建立健全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科学核定基本办学成本,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到2020年,各地要制定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四)鼓励扩大社会投入。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各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等政策制度,依法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社会捐赠收入财政配比政策,按规定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作用,吸引社会捐赠。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和属地化管理原则,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学费(保育教育费)、住宿费标准,建立与拨款、资助水平等相适应的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自费来华留学生学费标准由学校自主确定。

三、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

(五)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各地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中期财政规划要充分考虑教育经费需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及时调整超越发展阶段、违背教育规律、不可持续的政策。学校建设要合理布局,防止出现“空壳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

(六)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切实落实政府责任。进一步提高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为彻底摆脱贫困奠定基础。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落实对农村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和对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单独核定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确保经费落实到学校(教学点),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振兴乡村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控辍保学、“大班额”、随迁子女就学、家庭无法正常履行教育和监护责任的农村留守儿童入校寄宿等突出问题。

(七)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鼓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努力让教师成为全社会尊重的职业。财政教育经费要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各地要严格规范教师编制管理,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各地要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使教师能够安心在岗从教。各地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政府责任,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优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凡未达到要求的地区要限期整改达标,财力较强的省份要加快进度。严格按照现行政策规定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加强教师周转房建设,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生活保障水平,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各地要根据幼儿园规模,创新方式方法,合理配备保教保育人员,按照岗位确定工资标准,逐步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支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八)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在重点保障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各地要加快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政策,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水平,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加大对普通高中急需的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力度。各地要按照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范围,对普通高中债务中属于存量地方政府债务的,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逐步提高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财政教育经费着力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以义务教育为重点,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加大中央财政相关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省级统筹,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和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推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完善资助办法,提高精准水平,实现应助尽助。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九)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一流本科教育,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卓越拔尖人才。持续支持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部省合建高校为引领,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培养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完善科研稳定支持机制,健全人才引进政策和激励机制,建立科研服务“绿色通道”,为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改革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经费资助政策,支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

(十)持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投入。各地要在改善必要办学条件的同时,加大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育人方式转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教研活动、教学改革试验等方面投入,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支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协同推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支持开展职业教育实训实习,推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建设。支持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急需紧缺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教育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四、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

(十一)全面落实管理责任。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省级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权和各级各类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教育部门和学校是教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管理者,在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中负有主体责任,要会同相关部门科学规划事业发展和经费使用,依法依规、合理有效使用教育经费。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国家财政教育投入等政策,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加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发展改革部门要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依法加强成本监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优先保障学校教职工配备,落实完善教师待遇政策。

(十二)全面改进管理方式。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健全预算审核机制,加强预算安排事前绩效评估。逐步扩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范围。加强预算执行事中监控,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调剂事项,健全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大额资金流动全过程监控,有效防控经济风险。加强预决算事后监督,各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预算法要求,全面推进教育部门预决算公开。加强各级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加强教育内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完善内部治理。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党政同责同审,实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十三)全面提高使用绩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并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完善细化可操作可检查的绩效管理措施办法,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紧密结合教育事业发展,优化绩效目标设置,完善绩效目标随同预算批复下达机制。开展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及时纠正偏差。坚持财政教育资金用到哪里、绩效评价就跟踪到哪里,加强动态绩效评价,及时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将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编制预算、优化结构、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办教育,严禁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每一笔教育经费都要用到关键处。

(十四)全面增强管理能力。各级教育财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本领。落实完善资金分配、使用和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制度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教育经费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即时动态监管。完善教育财务管理干部队伍定期培训制度,实现全员轮训,增强专业化管理本领。加强学校财会、审计和资产管理人员配备,推动落实并探索创新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加强学生资助、经费监管、基金会等队伍建设。

五、加强组织实施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巩固财政教育投入成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落实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等各项任务,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各地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成效。

(十六)加强督查问责。各地要加大对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情况的督查力度。中央相关部门要对各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等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各地要定期向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报送落实情况,国务院将适时开展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抓好整改问责。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有违法行为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

2018年8月17日

导读

调查显示,80.68%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忙于学习,64.74%忙于备课,47.3%忙于科研,44.81%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另有小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奔波于学术会议(16.75%)和兼职(8.62%)。

 

 

教师们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引来一大拨人的“羡慕忌妒恨”。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吐槽”假期甚至比平时更忙。这不禁让人好奇,教师们的暑假究竟在忙些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

 

近日,记者通过问卷网对高职青年教师的暑期状态做了调查。2459位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其中助教占19.68%,讲师占53.27%,副教授占22.77%,教授占4.27%。

 

调查显示,80.68%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忙于学习,64.74%忙于备课,47.3%忙于科研,44.81%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另有小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奔波于学术会议(16.75%)和兼职(8.62%)。

 

总体来讲,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学习、备课、科研等事项安排占据暑假三分之二以上,其中8.82%的调查对象表示占据了整个暑假。虽然放假了,但教师们也并不放松。

 

暑期“重头戏”:为新学期充电

 

调查显示,“学习”“备课”是高职青年教师暑期间的“重头戏”。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项研究显示: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这对教师这一岗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对此,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张毓威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跟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太喜欢课本上固有的知识,喜欢课本之外的延展内容,喜欢活生生的生活,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

 

数据显示,在暑假忙于备课的调查对象中,约37.75%的人表示是因为“现在的课程更新快,比以往的挑战更大”,30.09%的人表示是为了“对课程精益求精,想呈现最佳效果”。

 

在张毓威看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上课的论据,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时有更多获得感,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才会有成就感。”所以这个暑假,张毓威分外忙,除了对接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和进行教师培训,学习和备课哪个都不能耽误,此外,他还想继续考博提升自己。

 

至于学什么、怎么学,调查显示,43.75%的调查对象学习本专业的内容,47.73%的调查对象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在对学习方法的调查中,81.35%的调查对象采用“自学”,11.29%采用报学习班的形式。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安东指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处在一个不断“倒知识”的过程,寒暑假无疑为自我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时机,老师们在寒暑假可以不断“装进新知识、新技术”,以便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

 

每次开学,张毓威站在学生面前都会感觉自己“更加有底气”。对他来说,寒暑假给予了重温专业知识、重新理清知识体系的机会,“就像把我这块干涸的海绵又重新扔回知识的海洋里”。

 

调查显示,94.59%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有收获,其中34.77%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显著收获”。55.39%的调查对象对暑假学术素养的提升情况表示满意,62.42%的调查对象对暑假知识积累情况表示满意。

 

暑假成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

 

调查显示,47.3%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期间忙于科研。对此,38.18%的调查对象表示“平时没有时间”,36.54%的调查对象是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岳东海则属于前者。他所在的学校平均每人每年450节课,平均每周12节课,“几乎没有时间做科研,只能利用暑假的空余时间”。

 

8月13日开始,岳东海和学生们就前往南京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此前1个月,他和5位学生就选择暑期留校为最终冲刺阶段做准备。在指导学生调试设备的同时,岳东海也在挖掘此次科研项目背后的诸多细节,以提炼出科研方面的专利和论文。

 

为比赛与科研齐头并进,岳东海每天的工作时间达12小时,甚至假期忙到抽不开身,“根本没时间带孩子”。

 

而在张毓威看来,科研完全没有尽头。“为了职称,必须要给自己一个规划,比如去年,我刚刚把讲师评完。未来5年,就要准备评副教授的材料,这需要很多工作量,比如说,这个假期要完成申请下来的省市级的科研课题”。

 

暑假,这一月有余的时间对于有科研任务的老师来说,则更为宝贵。“科研特别需要一个静心去总结、分析、翻阅大量资料的过程。而在上班的时候,面对学生事务、活动,心态相对要浮躁得很多,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静下来去梳理。” 张毓威说,暑假则成了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

 

近半高职教师暑假到企业“取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法宝”。教育部于今年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与2017年年底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以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会组织专任教师进驻企业,以了解专业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由于平时老师要上课,下企业锻炼的时间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假期。调查显示,44.81%的调查对象暑假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调研的时间多为一个月,一下子就挤占了教师一大半的暑假时间。

 

“企业锻炼是学校的硬性要求。现在工科类的老师必须要知道企业需求什么,必须组织老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对接。”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刘一兵,今年暑假负责的工作之一便是组织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

 

在学校的安排下,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艳艳今年暑假便前往中小型企业“取经”,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工作流程等。据她介绍,她所在学院文秘专业的学生多半毕业后会选择进入中小型企业工作,“所以要想把教学搞好,首先要去了解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了实践经验才能在讲课中兼顾真实的案例,从而调整文秘专业教学方向,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就业”。

 

眼下,王安东在正式放假的一个月内已跑了3个企业项目——先是给北京某项目提供了10多天的技术服务,随后又赶到天津进行另一个项目,包括进行一天的座谈会交流和项目交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他还要赶去甘肃验收另一个项目。

 

“放假要根据项目来定,项目紧的话,就一直跑。”王安东说:“至今,我还没体会到放假的感觉”。

 

培训、会议、教学竞赛扎堆儿

 

此外,暑假也是教师们培训、会议、教学竞赛的“扎堆儿”期。

 

在岳东海看来,这与高职院校争建“双高”不无关系。对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应地,“双高”为高职教育“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的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入围需要很多加分指标,学校对青年教师加强培养、寄予厚望。我们现在参加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也是学校师生的一种努力。” 岳东海说,也因此,项目组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心里攒着一股为学校争光的劲儿。有时候,岳东海看着学生忙到傍晚5点多,也会买些街边小吃“犒劳”他们。在他看来,“心中都保有一份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几乎成了项目组全 对此,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芳可以说深有体会,“一般暑假会开展省教育厅的教学能力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有近40人,光教师这块我们需要培训将近100人”。

 

其中,负责省教育厅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组织工作的刘一兵告诉记者,“竞赛首先要在学院里面选拔,再培训、指导,再到省教育厅竞赛。我们从6月底开始,一直到7月20日,前前后后搞了1个月”。

 

除了竞赛,教师的各类培训会议纷至沓来。

 

按照张毓威的经验,每年7月有个“会议轰炸”期。今年暑假,他就参加了不同部门组织的4个培训会议,会议时长大部分在1周左右。然而,正是这一个接一个地“一周”,把暑假给“肢解”了,“稍微闲下来,找到一点放假的感觉时,又来个培训。比如说,7月28日结束一个,8月6日又有一个”。

 

王安东谈起他暑期进行的施工仿真技术培训,培训的那10天正值暑期最热的时间,“我们坚持早8点到晚6点,中午1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早上学习软件使用,下午进行实践演练,培训讲师辅导答疑和总结分享”。

 

另外,尽管已经放假,但学生工作却不“放假”。暑期除了事务性的工作,青年老师还有指导学生进行暑期实践类工作的任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现予以印发。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8年8月8日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特色一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体现优势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有效扩大国际影响,实现跨越发展、超越引领。

 

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配置,统筹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体制机制。

 

坚持高校主体。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对接需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充分发掘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多方协同,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动力。践行“四个服务”,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做贡献。高校党委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大力推动以“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优势,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实施高校体育固本工程和美育提升工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审美素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改革学习评价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奋发学习、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

 

(五)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突出特色优势,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突出质量水平,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突出价值导向,建立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教材体系,加快建设教材建设研究基地,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努力编写出版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教材;突出服务效能,创新以人为本、责权明确的管理体系;健全分流退出机制和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学习、公平公正的学生奖助体系。

 

(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改革培养方式,加快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

 

三、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七)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八)优化学科布局

 

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加快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优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完善学科新增与退出机制,学科的调整或撤销不应违背学校和学科发展规律,力戒盲目跟风简单化。

 

(九)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一线需求,加大教师教学岗位激励力度。建立建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加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突出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加强协同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在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力度;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军民融合体系,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度。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

 

(十一)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以我为主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互换力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在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建设高校的主体作用。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机构访学交流,积极推动优秀研究生公派留学,加大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

 

(十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生命力、竞争力重要源泉。立足办学传统和现实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营造全方位育人文化。塑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文化品格,弘扬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形成中外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坚定对发展知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合建共建等行动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带动作用。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承担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未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十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以制度建设保障高校整体提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教学、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事务中有效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数字校园支撑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四、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十四)明确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要明确学术方向和回应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增强问题意识、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持大学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十五)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

 

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科,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率先冲击和引领世界一流;国内前列、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围绕主干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打造新的学科高峰,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的领域、方向,立足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十六)拓展学科育人功能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撑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

 

(十七)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汇聚拔尖人才,激发团队活力。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培育、吸引和使用机制,着眼长远,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建设,保障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着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加强博士后等青年骨干力量培养;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重视和培养学生作为科研生力军。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对科研团队实行整体性评价,形成与贡献匹配的评价激励体系。

 

(十八)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融合,着力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凝练提出学科重大发展问题,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有组织攻关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向。

 

(十九)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聚焦建设学科,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着重围绕大物理科学、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鼓励组建学科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五、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

 

(二十)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

 

明确并落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增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全程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重大安排部署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确保“双一流”建设方案全面落地。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建立内部监测评价制度,按年度发布建设进展报告,加强督导考核,避免简单化层层分解、机械分派任务指标。

 

(二十一)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

 

改革创新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高校要积极主动深化改革,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改革增添动力,以创新彰显特色。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着力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调配机制等关键领域环节的改革力度,重点突破,探索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增强高校外部体制机制改革协同与政策协调,加快形成高校改革创新成效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高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十二)加大地方区域统筹

 

“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区域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主动明确对高校提出需求,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工程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落实“放管服”要求,积极推动本地区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本地区高水平大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有序衔接的建设体系。

 

(二十三)加强引导指导督导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适度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权限,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建设高校资金统筹权,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建设高校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统筹自主资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规定自主使用的资金等,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完善政府、社会、高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强化建设过程的指导督导。履行政府部门指导职责,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价、诊断、督导,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推动地方落实对“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二十四)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

 

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创新省部共建合建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政策协同、分工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迷茫的农民工二代:除了“净知识”,他们还需要“职业教育”


走出原始偏僻的乡村,涌入城市打工大军,并没有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2008年,以一种美国移民二代的西方视角,《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张彤禾(Leslie T. Chang)在《Factory Girls》(《打工女孩》)一书里完成了引人注目的中国新工薪阶层肖像。在她看来,那些社会科学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移民们,怀着梦想奋斗在数百万生产线上,最终沦落为二等公民。她指出,问题本身带有顽固的难以处理和严重的不公正。

这既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反映,也是一个群体长久以来面临的挑战。对13岁辍学、进城务工的小敏 (化名)来说,十年的打工生活里辗转于玩具厂、电子厂、塑料厂和服务业,即便如今回到家乡凤凰县西北部凉灯村,底层劳务仍是她的打底色。

凉灯村立于山峰之巅,坐在教室里的孩子逐渐减少,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力半数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数据,中国农民工人口总量已经突破2.8亿,外出和本地农民工双增长,其中超过7成的人学历为初中学历及以下。当下,自1984年商品经济下诞生的“农民工”一词代表了教育水平低、工作技术含量低、收入低的打工群体。那些如候鸟般奔波于乡村和城市的打工者,却对打工的涵义一无所知。

如今,关于扶助乡村被不少人误以为是金钱资助,有了资金这只拨弄命运的手,他们的生活就可以永久地、平和地持续下去。这种期待过分乐观,当一艘船在阔浪大海中失去方向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加足动力并不可取,职业生涯教育课给陷入失落和无意义感的孩子们,带去慰藉和引导。这种想法将汪星宇和杨雪芹两个教育从业者连接在了一起。

迷茫的农民工二代:除了“净知识”,他们还需要“职业教育”


“生涯教育”本是舶来品,1971年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提出这一概念,以建立职业价值和为升学、就业做准备为目的的全民教育,并贯穿于义务教育、高等及继续教育整个过程。直到2010年,我国开始有所重视并付诸实践,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此时明确加入“学生发展”职能。其中生涯发展部分对应的就是职业发展和相关能力素质的提升。

今年7月中旬,进入湘西、川西、菏泽做乡土研学调研,让乡村笔记团队有了不同感悟——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因合村并校改革,多处于放任自由、无人引导的状态,加之城乡资源分配差异和对打工认识的错位,导致高概率的辍学打工。于不久前发布的消息称从提供多样化选择为出发点,乡村笔记将创办针对“城市职旅”课程项目,“要带农村孩子来城市学习,不逛大商场,不去游乐园,而是上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课”。

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汪星宇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他们“以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想到城市求学或工作的学生为目标对象,年级从初一至高一,并且打算以城市职业体验夏令营的形式开展,通过8-10天的城市职业教育之旅让同学们对未来职业选择有更多思考。”该课程预计于11月中旬在成都试点,寒假正式推出。

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看见”的过程,看见职业,看见未来的可能性。“在《稀缺》⼀书中,作者提出了资源的稀缺会影响⼈们的⼤脑做出理智的判断,让⼈产⽣管窥效应,从⽽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汪星宇期待公平,希望消除孩子们对“提早挣钱”的势利,引导学生们做出可持续的、长远的选择。随之上升到更高层面,乡村笔记团队达成了一种共识:“⼀个每个⼈都有梦想,每个⼈都有追求梦想勇⽓的社会 才是⼀个美好的社会,⽽这⼀切都应该建⽴在⼤家都有多元的选择之上。”

迷茫的农民工二代:除了“净知识”,他们还需要“职业教育”


更早的实践和探索者是途梦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下文简称“途梦”)。今年,途梦3岁了,2015年开始筹划,2016年落地深圳,它深入边远地区的学校,以互联网直播视频的形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邀请各行各业的职场人给学生介绍自己的职业和分享自己成长故事。不同于专注于乡村场景的教育服务平台乡村笔记,它从一开始就有志于成为连接学生与职场人、乡村与外界的桥梁。创始人杨雪芹把各行各业优秀人士的职业经验借到课堂里,在那些人生经验和信息匮乏的孩子眼里,他们不再局限于教师、医生等传统、保守的就业选择,开始认真考虑考古学家、健身教练、职业电竞选手、律师、名企员工和公益项目创始人等200多种职业。

有着两年支教经历的杨雪芹和汪星宇一样,想再次找回孩子们“为何念书”的内驱力,途梦侧重于学生对于外部环境的探索,也就是对于职业的认知,它的一大独特之处即,各行各业职场人讲述自己为主角的职场故事,理论和时间上都具备合理性和趣味性。即便从2015年创办起沿用至今的模式也只做出了细节调整,增加了“梦享家”(职场人)制作PPT、试讲、课后反馈等环节,力求做到更为完善。

据途梦相关负责人杨悦介绍,他们已经形成影响可持续的、多对象的辐射圈,持续地推进工作而且有意搭建可以被复制和借鉴的生涯教育体系。同时在“善己”和“利他”上做出了努力,就后者而言,比如培训农村教师使其具备一定的生涯辅导能力,搭建一个使校方和职场人能够互通关系的平台。理想中,他们勾勒出一幅可期的未来图景:当作为“中介人”的途梦退场后,生涯教育却可以永驻农村。

迷茫的农民工二代:除了“净知识”,他们还需要“职业教育”


乡村笔记联系上了途梦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初步交流。这位曾留学海外的创始人表现出了对身份认同意识的担忧——乡村孩子将如何处理融入完全陌生的城市秩序的难题,解决关于我是谁、我的故乡的问题。而这一忧虑渗透了整个项目的运作,从目标对象到授课主体来看,乡村笔记将“尽量挑选对城市更为向往的孩⼦”,“⾄少70%的课程⽼师会确保有乡村⽣活或⼯作的经验”,并且额外配备“在⾏前与⾏程中的⼼理⽼师与⽣活⽼师”。据研究表明,身份认同兼具自我展示和自我保护的两种功能,那么相关考量不无道理。

对于仍在筹划初期的乡村笔记来说,他们需要完成工匠或职人、高校、企业资源对接,从课程体量和设计来看属于项目主体部分。据汪星宇透露大致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看起来这种面对面的当地体验,延续了“乡土研学”的特点。关于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乡村笔记目前正向全社会征集建议与帮助。

资金、资源的种种问题就像拦路虎,以途梦的经验,他们所期待的得到了部分应许,但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途梦相关负责人杨悦接受界面新闻邮件采访时表示进展未达到理想成效,“一是‘梦享家’(职业分享人)和学校的数量还不够多,两者的增长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本来期待今年是1500名“梦享家”和500所学校参与(实际数字目前分别是500“梦享家”和200所学校),增长比较缓慢。二是我们的互联网平台原计划是2017年年底上线,但在延迟了8个月后,目前平台的资料上传还没有完成,进程也是低于预期的。三是我们的生涯体系建设中,虽然有一些进展,比如开发了教材教具教材作为直播分享的配合。但就成为农村中学生和职业世界、特别是企业的桥梁而言,进展也比较缓慢。”

迷茫的农民工二代:除了“净知识”,他们还需要“职业教育”


在中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和发展落后于英、美、日三国,和两位深入乡村的创想者一样,在这一条没有脚印的路上,面临着各种挑战。发表于2017年《南方周末》上的《乡村学校的未来创变》一文中,来自美国大学的教育行业专家就职业教育发表了值得参考的意见,来自美国P-Tech学校的创校校长Rashid Davis分享了自己创办新型职业教育的心得,通过突出职业方向的、类似于“委培”的方式,再次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模式。

成就和梦想是一对不离不弃的词,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样智慧、坚韧、并且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构筑梦想蓝图时的迷茫,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最后落败。从未确切了解过“登顶”意义,要做到就更难。正如以色列前教育部长Rabbi Shay Piron提出的教育理念:在面向贫困家庭的孩子时,亦应提倡“有意义的学习”。

来源:界面新闻


教职成函〔2018〕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加强和规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升大赛管理水平和赛事质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研究制定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8年8月8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大赛经费是指统筹安排用于大赛赛事公共运转开支和各赛项直接开支的资金,包括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建设专项(以下简称部职教专项)安排和大赛筹措的资金。

 

部职教专项属于补助性资金,安排用于大赛赛事日常公共运转和有关赛事示范引导性委托业务开支。根据预算安排,有关赛事示范引导性业务开支与绩效目标由教育部一并直接下达、拨付给赛事受托单位(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赛项承办院校)使用与管理,纳入赛事受托单位年度预(决)算管理。

 

大赛筹措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分赛区地方财政支持(投入)和各赛项承办校自筹等三个方面。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作为受赠人依法接受社会捐赠。社会捐赠给具体赛项的非货币资金,由基金会或赛项承办单位(定向)作为受赠人依法接受与管理。分赛区地方财政支持(投入)资金可以直接拨付给赛项承办院校使用与管理。赛项承办院校应当具有足额补齐赛项预算差额、保障赛项顺利开展的经费自筹能力。

 

第三条 大赛经费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多元筹集、定向投入,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厉行节约、注重绩效”的原则。大赛赛事日常公共运转经费委托基金会统一管理;具体赛项经费〔包括部职教专项、社会捐赠、分赛区地方财政支持(投入)和各赛项承办校自筹的资金,下同〕应当纳入赛项承办院校年度预(决)算管理。

 

第二章 经费管理主体及职责

 

第四条 大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

 

第五条 大赛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赛执委会)作为大赛组委会的执行机构,负责筹集、安排赛事经费;负责审核批准赛事公共运转支出预(决)算;负责赛项经费的监督管理、项目支出绩效考核与结果应用。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大赛办)作为大赛执委会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提出大赛赛季日常公共运转支出建议;负责汇总各赛项预(决)算,提出赛季具体赛项补助资金(社会捐赠用于补贴赛项的经费)方案建议;对部职教专项、分赛区地方财政支持(投入)的使用与管理进行监督;协同基金会共同管理好、使用好社会捐赠的货币资金;监督赛项承办院校管理好、使用好社会捐赠的非货币资金。

 

大赛执委会经费管理委员会作为大赛执委会专业性议事机构,应当对有关大赛经费管理制度、大赛赛季日常公共运转经费预(决)算、赛季具体赛项补助资金方案提出审核意见,为大赛执委会决策提供参考。

 

经费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应当具有代表性。经费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由经费管理委员会主任或委托某成员主持,须超过2/3成员参加(经主任许可派员参加)方能召开。经费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可以根据会议内容,邀请有关专家参加会议,征求意见。

 

第六条 分赛区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分赛区组委会)对本赛区所有承办赛项经费负监督责任,对大赛执委会负责。

 

第七条 分赛区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分赛区执委会)作为分赛区组委会的执行机构,具体负责本赛区所有赛项经费预(决)算进行审核,保障本赛区所有赛项顺利进行。

 

第八条 赛项执委会负责本赛项经费的筹集,赛项预(决)算的编制,监督赛项预算执行及经费使用与管理,并对赛项经费的预(决)算负总责。

 

第九条 赛项承办院校作为赛项经费的执行主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赛项经费的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第三章 捐赠资产管理

 

第十条 捐赠资产是指捐赠人向大赛定向捐赠的货币资金和非货币资金。非货币资金主要包括专用设备、专用材料、专用软件等。

 

第十一条 捐赠资产为货币资金的,基金会作为受赠人依法接受与管理,须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明确捐赠的金额和用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用途等内容,并出具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受赠资金依法纳入基金会统一管理,专账核算,并将受赠有关资料造册建档。

 

捐赠资产为非货币资金的,由基金会或赛项承办院校作为受赠人接受捐赠。基金会或承办院校应当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明确捐赠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内容,并在协议的资产用途条款中注明具体支持的赛项名称。

 

第十二条 大赛执委会应当按照捐赠人的意愿,结合大赛实际,制定受赠资产的赛季分配原则和批准赛季具体赛项经费预算。

 

第十三条 基金会根据捐赠协议,将受赠的货币资金或者非货币资金(受赠院校直接作为受赠人的除外)直接拨付给赛项承办院校。

 

赛项承办院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记录,加强核算,造册建档。

 

第四章 预算管理

 

第十四条 各赛项执委会是各赛项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各赛项承办院校是赛项支出预算执行与结果的责任主体。

 

各分赛区执委会是本赛区所有赛项预(决)算编制的审核责任主体。

 

大赛办是大赛赛季日常公共运转支出预(决)算编制与执行、具体赛项国家补助经费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

 

大赛执委会是大赛赛季日常公共运转支出预算、预算外支出和具体赛项国家补助经费预算的审核和批准责任主体。

 

大赛组委会和分赛区组委会对预算编制、调整以及预算执行与结果负监督责任。

 

第十五条 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编制原则,按照经济业务分类编制支出预算。

 

第十六条 赛项预算编制。每年大赛赛项和承办校确定后,大赛办安排部署赛项预算编制工作,明确赛项预算编制要求;各赛项执委会按照预算编制要求,在1个月内完成赛项预算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分赛区执委会将审核批准的本赛区各赛项预算汇总上报大赛办;大赛办汇总各赛区申报的预算后,提出具体赛项补助资金方案,报大赛执委会审批和拨付。

 

第十七条 大赛办编制下一年度大赛赛事公共运转支出预算建议数,由经费管理委员会审核,大赛执委会批复下达下一年度大赛赛事公共运转支出预算。

 

第十八条 大赛赛事公共运转支出预算和赛项经费补助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大赛办须按程序提出申请,说明预算调整原因、项目和金额,经大赛执委会批准后执行。

 

第十九条 编制预算不考虑赛项所需日常办公及水、电、气等开支(应当由赛项承办院校承担)以及不可预见因素。预算执行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经批准的支出预算,无预算不得开支。

 

第五章 经费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条 赛项经费使用与管理实行赛项执委会主任委员和赛项承办院校院(校)长负责制;大赛赛季日常公共运转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实行大赛办主任和基金会秘书长负责制。大赛办、基金会、赛项执委会以及承办院校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完善的经费使用与管理细则,强化制度约束,加强预算控制,规范会计核算与监督,确保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第二十一条 赛项经费的支出范围主要用于赛项筹备、组织竞赛所发生的竞赛事务、培训、购买专用材料、租赁、差旅、会议、赛事用餐等直接开支,赛事用餐须按照校内成本价据实结算。

 

大赛赛季日常公共运转经费主要用于维持大赛执委会日常运转所需的会议、差旅、咨询、调研、论证、考核评审、宣传等相关开支。确需购置办公设备并构成固定资产的,资产产权应当归属于赛事承办院校,按国有资产统一管理。

 

参与筹备、裁判、监督等专家的差旅、交通、食宿等费用,来自职业院校的,原则上由专家所在院校承担;来自行业企业及本科院校且所在单位承担有困难的专家以及离退休的职业院校专家,可以由承办院校向大赛办提出申请,由赛项经费或大赛赛事日常公共运转经费承担。

 

第二十二条 属于基本建设的项目,应当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相关建设标准和要求,严禁超标准建设和豪华建设,并确保工程质量。

 

凡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应当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否则不得列支。凡使用赛项资金取得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纳入赛项承办院校统一管理。

 

凡发放给赛项聘请的专家、裁判、监督、仲裁及相关人员的有关劳务性补助,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严禁将赛项经费用于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缴纳罚款、对外投资、弥补其他建设资金缺口、赞助捐赠等,不得从赛项经费中提取管理经费,不得将赛项资金与其他经费混用,不得无预算、超预算开支,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大赛赛季日常公共运转经费,在经费预算使用开支范围内的,由大赛办主任负责审核或委托专人审核开支。

 

赛项承办院校应当严格执行各赛项执委会制定的赛项经费审批权限,加强内部控制。

 

第二十五条 各赛项结束后,赛项结余经费由赛事承办院校作为结转资金纳入下一年度赛事承办经费预算。赛事承办院校下一年度不再承办的交由大赛办统筹管理,结余经费中的部职教专项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

 

第二十六条 大赛办、赛项执委会和承办院校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经济和业务活动全过程,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确保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到位。

 

第二十七条 各赛项须在比赛结束后1个月内,由赛项承办院校根据要求编制赛项报表(报告)。主动接受分赛区执委会委托的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赛项预算执行,经费筹集、使用与管理,绩效目标的实现等进行全面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出具赛项审计报告。比赛结束后2个月内将赛项审计报告报送分赛区执委会、大赛办备案。

 

赛项承办院校应当主动接受教育、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

 

第二十八条 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赛项资金的行为,给予停赛、禁赛或者禁止承办的处理,并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内容如与此后国务院部门发布的经费管理、财务审计等有关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大赛执委会依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9赛季开始施行。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之一。职业院校必须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工匠精神刻入学生心中。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是指有技艺专长的人;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自己制作或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精神理念。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工匠精神。在思想层面,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行为层面,就是开拓创新、持续专注;在目标层面,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专注、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工匠精神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手工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它其实是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

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工匠精神还应该包含理想信念、爱党爱国、诚信友善等价值取向。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它首先体现为职业操守,这种职业操守,不是靠法律或制度限定,而是来源于“道德的力量”和“职业精神”。

职业院校强化工匠精神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在的青年学生,其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契合,如若他们这一代具有工匠精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职业院校加强对青年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本质上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引导学生静心学习、刻苦钻研、百折不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要重视实践育人,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要加强对学生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困难增大。除了产业结构本身原因外,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据测算,我国制造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只占5%;技术工人队伍中,初级工、中级工占比达到73%,高技能人才比重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另外,74%的进城务工人员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六成以上没有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在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技术工人更是严重匮乏。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往往被视为一国之文明程度、一国产品之信誉,往往是一国之国民尊严。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正在向高端、智能、绿色、优质阔步迈进。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迫切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支持和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可以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供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职业教育中国方案、中国标准。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场地、人员互相兼职,校企双主体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形成是靠各个教育环节的累积和养成的,因此,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文化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无论是实验实习实训还是顶岗实习,都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养成。

产业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行业习俗、规范、制度、准则和价值观,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国产业文化有三个重要来源,一是中华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工业文明传播对我国行业的文化影响;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中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业文化。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对本专业所对应的相关行业的历史文化和企业文化知之甚少,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文化史的学习提升其整体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进校园活动,广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等举措,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引进行业规范、职业规范和岗位规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开展能够展示工匠精神的各种比赛活动,激励青年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践和养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首次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21—23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主办,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承办的新时代新高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李祖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霄鹂,高职分会副会长、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刘盘根出席会议开幕式。刘盘根主持开幕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首次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讲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首次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讲话

 

刘占山围绕会议主题深入分析了新时代高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和新使命。
              

他指出,一是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大形势下,高职院校要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国际化,拥有国际眼光、世界格局和战略思维。要以更高水平更开放的高职教育,造就更多国际化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打造高职教育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助力中国企业提高国际经营和竞争能力。

 

二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改变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高职教育必须紧跟形势,特别是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普遍应用,人工智能引领下的企业的管理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迫切需求。

 

三是党的十九大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变革,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

 

四是国家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高职院校应积极思考,如何满足社会的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五是世界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正发生着革命性变化,突出包容、公平、优质和全民终生学习。高职教育应努力促进人们终生学习和发展。

 

刘占山在深入分析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围绕“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打造工匠之师;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培养质量;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2.0计划;创新职业教育的服务供给”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勾勒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首次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讲话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代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首先深入解读了谢俐副司长《奋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文章,围绕“什么是高质量”的内涵,应从学校的管理、教学、实训等环节来体现,从高职教育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来体现,从办学体制、管理效能来体现。

 

具体到高职教育领域,任占营以“四件大事、四件小事、两件配合的事”简要介绍了职成司高职发展处重点推进几项工作:

 

“四件大事”:一是推动各地充分利用最后的时间落实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二是全面深化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三是加快高职优质校建设,在省级基础上遴选和确定国家级优质校;四是对技能大赛工作的设计和组织进行总结和改进。

 

“四件小事”:包括继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质量年报和定向直招士官试点工作。

 

“两件配合的事”:一是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二是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任占营也对高职分会的工作提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一是搭建平台、交流学习、促进提高;二是服务战线、围绕中心、积极研究、提供决策;三是打造品牌;四是规范活动,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实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首次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作报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首次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高职分会会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作报告 



会议第二阶段,为新时代新高职报告,由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版主编梁国胜主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作了题为《产教融合——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他从高职教育发展新时代条件下的本质特征、提高产教融合效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对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高职分会会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作了题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的报告。他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目标、重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搭建产学研结合体的育人平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丁院长结合学校教育实践,对新时代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会议第三阶段,新时代新高职交流研讨部分,由高职分会副会长、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江吉彬和高职分会副会长、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鹏飞分别主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秋明作了《新时代(技术变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新定位》报告;高职分会副会长、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田秀萍作了《新时代 新高职 产教融合发展新实践》报告;高职分会副会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永华作了《新时代 新高职 国际化办学新路径》报告;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湧作了《新时代 新高职 专业建设新引擎》报告;高职分会副会长、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夏伟作了《社会服务——新时代高职的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统一》报告;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焦爱萍作了《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实践》报告;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职教事业部总经理匡惠华作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教科研能力提升协同创新模式》报告。各位专家从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本次研讨会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来自全国100多所高职院校和企业、研究院所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举措以及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为新时代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高校规模的逐年扩张,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形式、管理体制、招生就业等各方面的要求以及对人才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联合办学这种新形式的跨校教育在我国正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种重要趋势。


VCG21da163f806


如果你认为只有高校间才具备联合办学的能力,那么你真的大错特错了!近年来,国家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对技校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技能院校同样也具备联合办学的能力!


职教网宋老师(电话:15530556655今天就为大家深度剖析技校间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有用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经过多所学校的联合办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显而易见的优势:


(一)改变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

学生能够跨出校门到其他学校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课程,能够接触更广泛的学科、专业,扩大了知识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同时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全面素质。


(二)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有利于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拓宽了人才培养道路。


(三)有利于集中各方面力量尽快办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大学、学科和专业。


VCG41169947703


(四)可以实现高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互补,提高办学效益。


(五)联合办学的培养成本大大低于各校普通本科生的培养成本,同时,高校从多种渠道争取和筹措办学经费,增加了教育经费投人,改善了办学条件,进而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联合办学在技校间有序的开展呢?


一、加强联合办学各高校及其专业的宣传力度

使学生对联合办学的高校及其所开设的专业有着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专业,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因为学生的盲目和冲动而导致对第二专业的错误认识和选择。


二、严格控制开设新校及新专业

联合办学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要适度控制。要做到活而不滥,遵循适度性原则,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稳中求进。


三、针对贫困学生制定优惠政策

高校可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可允许缓交或分期交清辅修费用等。同时在此前提下,学生跨校辅修也应考虑自身经济能力。


四、在宣传联合办学各高校及其专业的同时,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跨校辅修学习的难度

为保证联合办学质量,除了对学生参加联合办学的报名条件作一定限制外,应使学生在充分认识自身学习能力、时间和精力等的基础上来考虑参加跨校辅修,避免学生在中途由于自身精力时间及学习能力等原因而放弃学习,最终不能完成学业。


VCG21gic13942059


联合办学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时髦”的办学方式,能够更大程度的实现学生自身价值!想要你的学校快速成长吗?想要和各路优秀技能院校强强联手吗?我们可以帮您实现!


职教网是职教院校品牌塑造与传播解决方案综合服务供应方,合作中高职院校千余所,年浏览量750余万次,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京津冀鲁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示范机构、同时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


职教网宋老师(电话:15530556655为您和各路优秀技校“牵线搭桥”,让联合办学不再“高不可攀”!职教网宋老师(电话:15530556655期待与您的合作



教职成司函〔2018〕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15年秋季开学起,我部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倡导践行“改变从今天开始”,推动各地各职业院校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今年是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请各地对行动计划实施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梳理经验做法、总结进展成效、剖析困难问题、提出下步打算。我部将在各地总结的基础上对行动计划整体实施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宣传展示。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请各地全面梳理本地区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并按要求报送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总结,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主要内容包括:

——总体评价。对照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工作主要参考点,对推进实施行动计划取得成效的评价。

——工作进展。推进行动计划的进展,包括制订的相关政策文件、开展的具体工作以及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情况等。

——典型经验。推进实施行动计划的典型经验。

——困难问题。推进实施行动计划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当前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步工作。下一步推进学校加强管理的工作打算;对改进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等。

二、请各地深入梳理撰写典型工作案例,包括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建设、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取得明显成效,并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

——案例数量。每省(区、市)报送1-3个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案例,2-3个职业院校(包括中职、高职)的案例。

——相关要求。案例内容是某项具体工作典型做法经验、进展成效的提炼,切忌面面俱到、一般性的总结,案例正文包括:(1)背景介绍;(2)实施过程;(3)特色创新;(4)取得成效;(5)下步展望。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职业院校编写案例予以指导和把关,各院校的案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统一报送。

请于2018年9月20日前报送上述材料电子版,纸质材料加盖公章报我司。

联系人卢昊

电子邮箱:zzxxc@moe.edu.cn

电话:010-66096563,66020434(传真)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8年8月21日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