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台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
本报南宁6月11日讯(记者 周仕敏)广西教育厅今天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首次提出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双向转学。
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广西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提高学籍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学生学籍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对学生的入学、注册;考勤、评价;升级、留级;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借读;奖励、处分;毕业、结业、肄业等都作出明确规定。
实施办法对转学作了新规定,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双向转学。高中学生可转入广西任意一所中职校,中职学生限转入中考所在设区市的高中。转学需经双方学校及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涉及广西直属中职校的需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认。
一面是市场对中职生日益火热的需求,一面却是中职学校相对冷清的招生,中职教育为啥缺少吸引力?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如何破除?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行分类高考后,中职教育能否迎来转机?
——编 者
经费投入连年增长,办学水平一直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巨大——但说到底,中国的职业教育对多数学生和家长还是缺少吸引力。但是,近期在上海,记者看到了职业教育的一些新变化。
职业启蒙教育能否做得更早更好
自己动手在布面作画,然后做成有个性的T恤、布包;把一根普通电缆制作成网线,再用它体验上网;跟着未来的厨师们学做香甜的点心……日前,上海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家长可以带孩子走进中职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参与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的共212个职业项目。
面向整个城市打开中职学校大门,提供职业体验活动,在上海还是第一次。去年,上海在“星光计划”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组织了一些初中生现场观摩,反响很好,于是就有了今年的“职业体验日”。外界的积极反响让主办方始料不及:没怎么宣传,第一批网上试推的1万个名额一抢而空。
在农业学校,你可以当小农夫,学种盆栽、当草坪“理发师”;在技工学校,有数控木雕、3D打印、操作机器人等项目,在服务性行业集中的中职校里,你可以参与一回古玩艺术品拍卖、学调鸡尾酒或练习“极速点钞”。每个项目前都是人头攒动,候场的队伍排得很长。
耐心地将丝线分成几股,然后拈针刺绣,在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一名家长看到二年级的女儿如此专注都很惊讶:“平时老觉得她缺兴趣、没长性——要是读书也能这么专心就好了!”
“职校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学得轻松,都是差生。”美术专业一年级学生朱靖辰自信而坦然地说:“我初中学得累,成绩一般,进了中职,一样功课紧张,但喜欢就不累。这里不拼数理化,比的是技能和创意,职业目标也更清楚。”小朱说,毕业后他会继续考大学。
显然,很多家长都把职业体验当成了带孩子放松的手段。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告诉记者,在美国,孩子6岁就要接受职业体验教育,中国的职业启蒙教育起步很晚,许多学生直到填高考志愿时,还对个人特长兴趣和各种职业特性缺乏了解。
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看来,职业体验活动有利于启迪学生未来发展。“让学生更早对职业有认知,较早认清自己兴趣所在,日常学习将会更有动力。”他甚至设想,今后上海是否可以形成传统,将每年4月办成青少年的“职业体验月”。
中职毕业生收入稳增为何爱跳槽
虽然人们对中职教育存在一定偏见,但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的2013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2013年,上海市86所中专、技校、职校近4万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7.8%。在超过2.2万名直接就业的2013届上海中职毕业生中,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或基本对口率达84%。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达727万,有了上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似乎已成常态。
据调查,近几年上海中职毕业生收入持续提升,护理、航空服务、数控技术等专业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占四成,2010届中职毕业生起薪多在2000元以下,工作3年后,五成以上税后月薪已超过3500元。受访中职毕业生中,仅有不足一成对目前收入不满意。
不过,调查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10—2012届毕业的中职生,只有四成还在原单位,有过2次及以上跳槽经历者超过40%,且多从国企转到民营中小企业。用人单位调查也显示,中职生“岗位稳定性一般”。
中职毕业生为何频频跳槽?不少用人单位归因于中职生年龄较小,“在岗位敬业精神方面有所欠缺”。但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陈嵩看来,关键问题仍在于劳动用工制度的不规范和薪酬体系不尽合理。“一些国企的薪酬制度仍存在‘惟学历’倾向,对中高职毕业生往往抱着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心理,中职毕业生只能通过跳槽获取更好薪酬。”陈嵩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关注技能型人才的起薪和技术岗位准入标准的规范实施。
分类高考后职业教育能否迎转机
“刚进校,学生大都不敢和老师交流眼神,因为用传统的教育标准看,他们是差生,是失败者。但现在,他们多阳光自信!”职业体验日里,几乎都是学生志愿者唱主角:维持秩序、讲解要领、带头示范。感慨于学生的成长,上海商贸旅游学校的徐本方老师这样说。
上海商贸旅游学校是黄浦区属的一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本是区内“兜底”招生的学校。如今,这里的毕业生却异常抢手——刚进5月,已一个不剩。与不少职业学校追求规模化办学不同,商贸学校近几年探索精致化办学,招生规模从5000多名缩减到了3000多名,专业从20多个减少到11个。
“不要用旧眼光看待职业教育,未来不会是单一读书成才的时代。产业在转型,第三产业新岗位不断出现。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我们职校的学生,要成为‘有能力的好人’,过上有自尊的生活。”校长李小华说。
商贸学校的毕业生里,有40%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李小华说,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今年教育部宣布,将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行分类高考,上海在推行4年“中高职贯通”之后,近期还开始在一些应用技术类高校探索让学生从中职读到本科的“直通车”。
在陈嵩看来,分类高考,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路”,职业教育可能由此走入社会观念与办学现实的转折期,从而逐渐回归为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低层次教育”。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尽快搭建起完善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更多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学校,让中职生真正做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
记者手记
改变命运,职业教育也可以
有哪些东西会伴随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且紧密关乎我们的幸福感?答案有两个:家庭和工作。
工作与职业关乎人生幸福。但多年来,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有些“偏门”。尽管早有《职业教育法》,多地职教经费却难以做到持续、均衡和足额地拨付;尽管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中职教育对改变孩子乃至家庭命运有着实际意义,但在不少人的眼里,读中职的孩子就是差生,是“失败者”,遑论自我实现与幸福感?
一边是已持续数年的“史上最难大学生就业季”,一边是中职毕业生行情见长和招工难、缺技师,如此荒诞的情形最终让我们迎来了职业教育命运的转折——不久前,教育部宣布分类高考,让包括中职生在内的技能型人才不再非得和学术型人才一样拼知识记忆和解难题水平,而是有了自己的上升通道。经济转型时代的中国发展,不仅需要有几个“领军人物”,更应该倚重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同样也可以。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应该实实在在地存在。社会观念的偏见与轻忽、人才培养的单一和偏执,真的到了该扭转的时候了。
长清职业中专的学生在实训室内进行实践操作
在长清城区的最南部,长清区职业中专就坐落在这里。1981年,该校建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清区职业中专在校生已达3000多人,分为9大专业。2012年11月,长清职业中专被评为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自创建以来,该校抓住机遇,内抓管理,外拓就业;积极建设,快速发展。
是什么造就这神话般的巨变呢?“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在这孕育生命和生机的六月,带着好奇之心,记者来到了长清区职业中专,在这个环境优雅、绿草如茵的校园里,感受了职业教育的生机蓬勃。
实训室成就学生的获奖梦
走进校园,正是上午九点,金色的阳光洒在校园里,配上朗朗读书声,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里透露着一股生命的活力。说起学校的变化,校长庞传阳感慨不已,上任伊始,当时,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缺乏,学生生源不足。如何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走出重重迷障,得到发展呢?庞传阳在多方考核并综合学校现有资源之后,提出学校要靠三条腿走路,同时发展技能教学、对口升学和职业培训,成为全区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心。
首先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学校投资近千万元实训设备,新建了机加工二车间(20台普通车床、16台数控车床、一台带锯床、一台电子普车)、实训考核室,焊工二车间、电工二室、电工三室、电子单片机实训室、大赛综合实训室、金属焊接车间,液压气动实训室、钳工二室、汽修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汽车检车维修车间、一个汽车模拟仿真实训室,采购了485台电脑和48套教室多媒体系统,为学生增建了6个新微机室。计算机四、五、六、七室、数控仿真一、二室等实训室。学校所有教室都安装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了闭路电视教学系统。
2013年,长清区职业中专12级学生王岳在济南市技能大赛中凭借制冷与空调的组装与调试技能获得此次比赛的二等奖。他告诉记者,这正是得益于学校良好的实训设备为他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条件。“学校有个专门的大赛综合实训室,去年整个暑假,我都泡在实训室内,实践操作才让我有机会获奖。”
营造“每个同学都成长”的氛围
庞传阳介绍,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文化素质相对较差。“职校生需要提升文化素养,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庞传阳说,近年来,学校的文化课教育更注重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普通话水平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学校营造了“每个同学都成长”的氛围,让学生广受其益。在注重文化课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教育。或者会一两项体育项目,或者掌握一两样文艺特长。每个学期每个班至少要组织两次文艺汇演,邀请任课老师当评委,班上每个学生都要有节目,班上选出优秀的节目再去参加学校的表演。
除了学生,这里也是老师们成长的好地方。从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专业带头人,学校有一套完整的培养计划。很多文化课老师也积极地考技能证书。“文化课教师考证不仅提升我们相关的专业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文化课堂的针对性。作为电子专业的数学老师,考取电子专业相关技师证后,我就更清楚,哪些数学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我就联系专业要求,讲深透些。这样就突出了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一位数学老师说。
占地186亩的三个职业教育基地初步形成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庞传阳和全校师生一起,让学校焕然一新。如今,长清职业中专现拥有中心校区、杨庄校区、宓村校区三个职业教育基地,总占地186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在校学生已达3000多人,涉及机械加工、机电技术等9大专业。中心校区以机械加工和机电技术为主,正在着力打造成为全校的骨干专业;杨庄校区以计算机、电子商务和春季高考为主,拟打造成为全校的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宓村校区以初中义务教育为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4年长清职业中专将投入1000万元在中心校区将建设一个5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建设一栋带有多功能厅三层楼学生餐厅;一栋综合实训楼。同时还将新上9个实训室。
启动杨庄校区教室、餐厅、道路、水电的改建工程。对校园进行硬化、绿化和美化。投资300万元再建一栋27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满足学生生活需要。现在,随着学校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实训设备越来越多,数控等专业已达到示范性专业标准,一所集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正呈现在世人眼中。
论坛以“对接与服务: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主题,回顾了集团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明确了下步工作设想,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品牌化运作,共同为高职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坛报告会上,有关专家围绕高职教育质量观和改革发展策略、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发展与人才培养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各院校代表在论坛上作交流发言,通过了“三门峡共识”,其主要内容为:提升区域高职教育的合作自觉,打造合作品牌,占领产教融合新高地,垫高发展新基点,在区域规划中给以政策观照,不断积极探索深化合作,推进高职教育新发展。
——记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创新发展之路(一)
在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的嘉兴,有这样一所学校……
建校50多年来,她,历经建校之初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壮大,几经改制合并后的跨越与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校5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的办学方向;
建校50多年来,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嘉兴大地上,熠熠生辉;
她,就是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一所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目光的学校。
学校2012年6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抓机遇、强基础、重实践、促创新、谋发展,尤其是在办学中大胆创新实施蓝海战略,不仅创造了职业教育的佳话,更是打造了学校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在王雪亘校长的带领下到底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创新发展之路呢?让我们走进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挖掘其跨越发展的闪光足迹……
【战略篇】红海生存 蓝海发展
【关键词】红海 生存 蓝海 发展
【链 接】“蓝海战略”作为一种新型的战略创新模式,一经提出,立刻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引起强烈反响。所谓的“蓝海战略”理论,是对产业竞争程度的一种比喻,市场竞争如同海洋,各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成为“红海”,而在新创的产业中,只有一家企业拥有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如同一片蔚蓝的大海,即“蓝海”。“蓝海战略”的实质是一种目标定位模式,最大限度地创新市场创造价值,开辟一片新的市场空间,从而获取丰厚利润,“蓝海战略”是商业博弈的最高境界。
由此,学校的领导联想到近年来部分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就业市场的盲目无序,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竞争态势与商业博弈有着惊人的相似。中等职业学校一方面与普通高中争生源,与同类职业学校“抢饭吃”,另一方面与普通高等学校博弈就业市场,还有就是无论从家长的观念还是社会的认同来讲,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都存在着无可争辩的“弱势”。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市场无处不在,作为与经济社会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弱势群体”,中职教育的生存更需勇气与智慧。种种现象与职业学校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与盲目性有着直接关系,那么,中等职业学校究竟如何进行目标定位呢?学校领导大胆创新套用了商业竞争的“蓝海战略”,并把它运用到学校的发展。“蓝海战略”是一种行动,一种突破,一种创造,一种不一样的创新,学校要紧抓机遇,开拓创新谋求学校发展的新契机。
“我们要到蕴含庞大需求的蓝海里扬帆,我们有勇气!”学校领导坚定地说,“我们就是要做蓝海战略的职教实践者”。是啊,面对现状,透视未来,学校领导大胆提出了“红海生存,蓝海发展”的办学战略。
“蓝海战略”为学校创新发展指明了清晰的道路和方向。在这种战略的指引下,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员工统一认识,在继承“红海”优势的同时,发挥“蓝海”的独特,不断地思考、创新,不断开创新的蓝海。
自此,在“蓝海战略”的指引下,学校轰轰烈烈的改革创新开始了……
【创新篇】创新3Q7S学校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 3Q7S学校管理模式 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链 接】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突出表现在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职业要求。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相对薄弱,特色还不够鲜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联度还不很紧密,尤其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还亟待加强。究竟要把学校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融合?如何办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学校每一位领导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蓝海战略”的指引下,学校依据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服务企业育人”的宗旨,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全国中职学校中率先提出并实施3Q7S管理模式。即在校内营造符合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企业要求的职业环境,以3Q——优秀教师(Quality Teachers)、优美学校(Quality School)、优质学生(Quality Students)为目标,以现代企业现场管理制度为参照,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强化学生岗位责任教育和良好行事习惯为重点,以培养培训的全过程7S管理为抓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为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致力于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特色鲜明等优秀教师(Quality Teachers)的内涵建设。在大职业教育的视野下,学校侧重于树立教师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技术应用的层次观。为此,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三格三入”,推进“双师四维九能”队伍建设。“三格”是根据教师不同学历、资历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分成“入格”、“升格”、“风格”三个层次,实行分层要求,分类培养,形成长效培养机制。保障建设内容的分层实施。“三入”是指学校针对专业教师的具体情况,创设“三入”途径,即“进入学府深造”、“深入企业实践”、“返入学校研修”,形成教师专业成长有效发展模式。学校坚持宽渠道、多形式、学用一致的原则,采取有效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学历进修,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推荐一部分有培养前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时,按“立足自身培养,引进提升层次,充实优化结构”的原则,加强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提升。学校依托嘉兴市第一职教集团、嘉兴欣禾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开展“一名教师联系一个骨干企业,一名教师结对一名企业技师,一门学科跟踪一项技改课程,一个专业群共建一个产品研发中心”四个一实战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丰富“双师四维九能”教师的内涵。
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一流的硬件设施,职业化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师生成长的动力机制,是学校不断创业、创新、创优的基石与土壤。即:改革创新型、信息化建设型、精细化管理型、和谐生态型。围绕“满足学生、家长和企业的需求,提升买方价值”理念实施“蓝海战略”,构建“动走转变”式专业建设机制(“专业设置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实施“四大对接”(专业设置对接产业调整,专业教学对接岗位要求,实训基地对接工作环境,职业素质对接企业文化)工程的课程改革,构建“三要一显”(园区联校要效益、协会驻校要标准、企业入校要技能、文化融校显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打响“e心e意”(便捷easy、高效efficient、热情enthusiastic、实在effective)的社会服务品牌,“以系统作保证,以标准谋细化,以数字达精确,以专业臻卓越,以持续求精进”,以“地物明朗化,行为规范化,提升行动品质”为追求,突出“人”与“制度”的完美结合,为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打造综合素质好、职业化程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具有“科工”特质的优质学生(Quality Students)是他们一直的追求。为此,学校着力专业化的职业环境的构建,以优质学生人格培养为核心,以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和科工大讲堂为载体,以“7S体验教育周”为抓手,以学生社团建设为途径,强化学生职业化工作技能(看起来像个做事的样子)、职业化工作形象(看起来像这一行的人)、职业化工作态度(用心把事做好)与职业化工作道德(对品牌信誉的坚持)的形成,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规范养成教育。不断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行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整体提高,塑造未来合格“职业人”。
7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因为每个词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称之为7S,其中整理就是将学习、生活、实训等场所的所有物品区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定期处置非必需品,目的是腾出空间,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整顿是将要的物品按照规定定位、定量和定容,且摆放整齐,明确标识,目的是易找、易取、易放回,减少查找的浪费,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能;清扫是去除所有的灰尘、污垢和油渍,让整理、整顿好的东西处于整洁的状态,目的是保持学习、工作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好,实现零不良、零故障、零抱怨;清洁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持之以恒,维持前3S成果,并使之标准化、持久化和制度化,目的是将整理、整顿、清扫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品位;素养是全体教职员工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养成文明礼仪、遵守既定事项(规定、标准等)的习惯,目的是形成优秀的教风、学风,打造优秀的团队精神;安全是预防、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现象,并建立切合学校各部门实际的安全预案,目的是确保学校各项安全,打造平安校园;节约就是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和能源,发挥其最大能效,目的是创造一个高效、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打造节约型校园。
3Q7S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施,不但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也全面提升了师生整体职业素养,更彻底解决了学校领导心中一直在思考的究竟把学校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的大问题,那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好学生。学校也一直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育社会满意的学生”为追求。
【硕果篇】改革创新结硕果
【关键词】改革创新 硕果
【链 接】经过一轮轮扎实有效的改革创新,人们欣喜地发现,创新的3Q7S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的运行机制,使学校在短短几年间从国家重点到省一级中职学校,再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性学校立项单位,使学校实现跨越发展,取得累累硕果。现在的浙江科技工程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占到95.4%,技师、高级技师118人,心理咨询师、心理指导师由19人增加到243人,职业指导师、创业培训师由13人增加到175人。培养了“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技术能手”、“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名师”、“市学科带头人”等各类荣誉者50多人。学校建设了一流的校园环境、学校文化和运行机制。并且发展成为第一批长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共享实训基地、浙江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首批专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浙江省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优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嘉兴市SIYB创业培训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还培养了一批素质好、职业化程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优质学生。
学校是嘉兴地区首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金牌的学校。多年来,在全国、省、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频获佳绩。学校连续五届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并且获得大赛活动五周年特别设立的“组织工作特等奖”......
近年来,学校在改革和创新之光的沐浴下,在蓝海战略理念的指引下,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创设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敢为人先的魄力,卓有成效的举措,引领学校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展翅高翔。
对于浙江科技工程学校而言,创新的道路只是刚刚开始。精彩,仍在继续……请下期继续关注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创新发展之路(二)。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发展实践与探索(之二)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红红火火,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平台
打造学生团队精神:让社团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舞台 注重社会责任感培养:让学生懂得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为就业后职业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让学生在大爱中成长:从内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如今,走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一个个红红火火的学生社团。
别小看了这些社团,它们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视。这也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学生社团发展的原因所在。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葛亮说,“学生活跃在社团,提高的是自身综合素质,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如何,决定其将来能走多远。”
思政教育新模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
一直以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把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同等对待,从而构建起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学院不断创新,构建起了以“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建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标准体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为中心、实践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这些社团有马列学习小组、邓小平理论小组、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协会、艺术团、辩论协会、英语协会、演讲口才协会、摄影协会、书画协会、晨晖文学社、创业协会、读书协会、棋类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校园增添了无限魅力,这些社团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优质平台。
一直以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院结合区情及学院的实际和特点,从专业情感与技能培养、校园文化氛围、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主题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来丰富和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发展到今天,已成立了以马列主义学习小组为主的理论学习型社团、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法学社、读书协会、心理协会等公益性社团,大学生管理协会等文体性社团,学生社团大幅增加到33个,社团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0%以上。
打造学生团队精神:让社团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舞台
对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团队协作精神十分重要。为此,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打造,通过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连续多年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每次活动参加学生都达到300多人。素质拓展训练包括拯救大兵、动感巅球、极速60秒及感悟人生等项目,看似简单的项目和道具,但无一例外地都需要团队的团结与合作,这对学生来说,团队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任背摔”的比赛项目中,学员要从高1.7米的高台上往下倒,下面只有队友在用手臂做防护。这个项目不但可以训练同学的团队意识,还可以挖掘个人的潜能。这项集体的素质拓展训练要求发扬团队精神。
据了解,学院用户外拓展训练的方式增进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拓展训练,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团队的服从意识、合作意识及组织策划的意识。
一位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说,以前做事很自私,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通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学会了怎么跟团队的成员沟通,意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许多学生认为,这样的拓展活动很有意义,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素质拓展培训这种方式,加强学生骨干之间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通过对骨干学生的培训,来影响其他学生,达到学校各分院之间、各班之间、各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校内,为了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民族团结,学校组织了篮球队,在全院范围内选拔队员,把热爱篮球的民汉学生组织起来,一起训练,一起比赛。正是这项活动的开展,民汉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与集体精神、团队意识得到增强,这不仅增加了民汉学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也在民汉学生间建立起了友谊,极大地增进了民汉学生之间的感情和民族团结。如今,这项活动已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以“以学为本,拓展素质,施展才华,展示自我,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重社会责任感培养:让学生懂得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不仅在课堂上,在实习实训中,在社团活动里,社会责任感培养更是处处得到体现。
“告别‘中国式过马路’打造首府道路交通新形象”,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日前开展的一项倡导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开始的当天一大早,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60名青年志愿者整装出发,他们来到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与辖区交警大队联合开展了“倡导文明交通,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虽然看似一个小活动,但大家都十分重视,志愿者们在长江路碾子沟BRT车站举行了启动仪式,沙区交警大队马警官对志愿者积极参与乌鲁木齐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表示感谢,并向志愿者讲解了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正确疏导行人的方法,以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开展活动,维护好交通秩序。启动仪式之后,志愿者分赴碾子沟长江路口、文化宫BRT站路口和七一酱园路口。志愿者们头戴志愿服务帽、手持文明交通宣传牌,同时每人还准备了口哨用于制止行人乱穿马路。
从志愿者们一开始羞于开口,不好意思制止,到微笑提示“现在是红灯,请您稍等!”“请不要闯红灯!”大家在短短时间里便学到了很多。
同学们的努力有了回报,有准备闯红灯被叫回来后抱歉地对同学说:对不起,谢谢您的提醒!还有市民在等待红灯时主动提醒身边的人不要闯红灯,相互讨论早就应该像这样整治乱闯红灯影响交通的行为,这些都让志愿者们倍感欣慰。
当天的活动持续了10个小时,志愿者们分两组换班,每组一站就是近五个小时,但是没有一个喊苦叫累。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向市民宣传文明交通,告诫行人安全出行,他们用自己的点滴努力改变着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们的行动也感染了很多人。看似一次不起眼的志愿活动,不仅宣传普及了新的交通法规、规范行人交通行为,同时也为提升首府文明交通新形象、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走进星星的世界,关爱自闭症儿童”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爱心社在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开展的一项活动。他们赴雨虹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用行动关爱自闭症孩子,体现了关心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
在特殊的一天,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爱心社12名志愿者来到雨虹智障儿童康复中心陪同小朋友们渡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这里的小朋友们性格孤僻,不愿意和陌生人交流,对于一切陌生的事物都会感到害怕。但志愿者们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放弃,而是想办法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陪着他们做手工、玩游戏。渐渐地,小朋友们不再排斥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接近。在征得家长和老师同意之后,志愿者们首次与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合影,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开展“走近自闭症儿童”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注意和了解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学会如何对待他们,呼吁全社会用实际行动来帮助自闭症患者,用真诚的爱心温暖他们的世界。都说自闭症患者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但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却用爱心和行动照亮了一颗颗星星。同时,也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关爱弱势群体社会责任的种子。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为就业后职业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毕业生绝大部分到企业工作的实际,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这不仅为学生的成长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也为毕业生就业后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惜水节源,从我做起”节水活动,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组织的一项活动。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倡导全院师生节约用水,唤起同学们的节水意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TC街舞社、异灵曳舞社在学院北区广场举办了“惜水节源,从我做起”的节水签名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向路过的师生宣传当前全世界水资源情况,学生们对停下脚步的师生们介绍说:“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目前已经有70%的人喝不上清洁水,将近80%的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
一个个真实的数字令大家驻足,主动前来了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志愿者在认真讲解的同时,还会主动邀请大家参与校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的讨论中。很多同学提出刷牙、洗脸时随时关紧水龙头,衣物应该集中漂洗,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对节水的关心,志愿者们很开心,这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人认识到,珍惜水资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学院TC街舞社、异灵曳舞社的志愿者们也在校园广场进行义演,向大家宣传珍惜水资源的必要性,很多师生纷纷响应,在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现场气氛超出了同学们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宣传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习、了解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同时也号召同学们从自身小事做起,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真正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让节约用水成为习惯。
“清理身边小广告,美化环境靠大家”活动也是学生社团发起的志愿者行动。万物复苏的春天,生机盎然,带给大家美的享受,但是校园周边随处可见的小广告,不仅污染了社会环境,更影响到大家的心情。2014年4月4日,学院环保协会走出校园开展了以“清理身边小广告,美化环境靠大家”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前期,环保协会的同学们就已经调查了解小广告的来源以及张贴情况,同学们划分为3个小组进行清理,每个小组有一名组长,大家带着小刀和抹布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大家都完成了任务,为这次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号召全院师生为改善身边环境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让学生在大爱中成长:从内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一个人是否有爱心,是否懂礼貌,是能否赢得尊重的基本素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将来走上什么岗位,做人,都是第一位的。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礼仪,从内在和外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弘扬爱心、共筑快乐”是学院爱心社成员开展的一项关爱活动。他们前往乌鲁木齐儿童村献爱心。爱心社的20名社员满怀着热情和爱心走进乌鲁木齐SOS儿童村,为儿童村的小朋友们带去欢乐并献上一份自己的爱心。
儿童村共有123名孤儿,分别生活在村里的14个家庭中。村长带着爱心社的成员走进了13号家庭,13号家庭共有9个小成员,对于大学生来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特殊的家庭,内心被深深触动。很快,这些小朋友就和大家融成一片,争先恐后地为哥哥姐姐们展示自己的特长、介绍他们的家庭、讲述他们的喜好,爱心社的成员们也在用心聆听小朋友的心声,陪着他们一起画画、做游戏。看到小朋友们灿烂的笑容,爱心社的成员都感到无比喜悦,希望以后能更多地为小朋友们带来欢乐。爱心社成员将提前准备好的文化用品送给小朋友。
爱心社的志愿者们表示,通过这次为儿童村小朋友献爱心的活动,爱心社的同学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却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倡议全院师生也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为社会能多做一些贡献。点滴爱心,看似很轻,但对大学生来说,却是心灵的触动,是内心的感动,这样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演讲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在“中国梦,学子情”主题教育活动中,学生们以满腔的热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结合实际,畅谈了对学习、生活、工作的有益帮助和对人生的启迪。演讲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此项活动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将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发展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毕业生招聘活动中,综合素质一次次被用人单位看重,很多学生因为综合素质高而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张 铭)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纪实
电子专业师生在研发中心学习
数控专业学生在校办厂加工产品
烹饪专业名师工作室成立仪式
学生在服装技术服务中心设计作品
她,坐落于钟灵毓秀的莫干山脚下。
她,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她,办学理念创新、管理精细规范、就业渠道通畅、核心竞争力强。
她,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发展为国家首批重点职业学校、省首批中职学校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教育部门指定“半工半读 工学结合”试点学校……
她,2012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她,就是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两年示范建设,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两年来,学校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铸剑精神”为引领,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评价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强学校的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学校跨越发展。
【校企合作篇】 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 共融共赢
【链 接】 两年来,学校牵手企业,相继成立数控产学研联合体、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服装设计与工艺技术服务中心和中餐烹饪专业名师工作室。校长茅水虎认为,中职学校要实现服务地方产业的目标,关键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跳”出专业建设专业。
建名师工作室 育技能菁英
(以中餐烹饪专业为例)
学校烹饪专业自创办以来就开始和德清莫干山大酒店合作,并成立烹饪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有四大功能:菜品研发、技艺传承、带徒传技、教学改革。
为了让师生能够紧跟企业“师父”的节奏,学校将工作室设置在企业内部。近年来,学校每学期安排有3位专业老师到酒店下企业锻炼,企业安排技术骨干一对一进行指导。已经有6位专业老师和酒店董事长李林生大师师徒结对,李大师亲自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专业理念、专业技能指导。执教40余年的吴松高老师显得尤为激动:“过去,我们要去企业学技术可不容易,只能‘偷师’,现在有了名师工作室,相信年轻教师的水平在企业老师的点拨下一定会快速提升,学生们有福喽!”
工作室每个月有新菜品推出,学校专业老师参与其中,和企业共同开发新菜品,目前已经推出新菜品240多种。在李大师的带领下,学校专业教师纷纷加入市级以上行业协会,工作室成员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制订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计划。目前《德清名菜名点》、《德清农家乐菜肴》、《星级酒店菜肴》三本教材都已出版。校企联合开发的专业技能教学实训教学指导书已经在使用中。
在工作室的策划下,校企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在酒店见习,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每年到酒店参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高一、高二学生共有20多人,98%的学生选择在酒店就业。实施学徒制过程中,酒店安排专门师傅带学生,工作室制定了翔实的指导培训计划,共同培养指导学生。
“开展拜师学艺,是助推学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校企人力资源融合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会上,茅水虎校长强调,企业师傅是生产中的“领头羊”,成立工作室就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火车头”优势,带领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实践技能,增强专业教学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在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近三年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国家银奖两项、铜奖一项,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烹饪专业教师4人成为全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借企业资源 建产学研工作室
(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为例)
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的成立,是学校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企业内部建立校企合作的工作室不仅与以往课桌式的教学模式不同,还超越了常规下企业、下公司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把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的某一生产项目作为教学课题,由企业师傅、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产学研工作室分成三个项目小组进行,即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及应用,材料加工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电子器件产品生产自动化改造。项目小组既有企业技术人员,也有学校专业教师、优秀学生。学校把所有专业教师分配到项目小组中,专业教师每人每周安排一天到企业专门设置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工作室开展工作,校企双方按照协议要求做好师徒结对,教师参与研发为主,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与产品调试。高一年级学生在工作室组织下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高二年级学生组织半工半读,学生直接进入企业生产线,班主任、专业教师做好生产现场的学生管理工作,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生产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工作室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课程体系改革、校本教材开发与审稿,在我校进行各类讲座;在工作室牵头下,学校为该企业员工进行电气安全类培训、物联网培训等,校企双方通过这些合作内容,建立了良好的紧密合作关系。
如此一来,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再依赖教科书,而是以完成实战项目为目标,在实战项目中学习知识,淡化了“课堂”的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是我们产学研工作室成员单位首选的原因还有一个。”王美丽副校长透露,项目驱动教学要求将工作室延伸到资料室、图书馆、电子网络甚至行业市场,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和学校只有一墙之隔,学生或老师去企业都非常便利。工作室成立后,就实现了地理位置和教学合作的“双零距离”,教室可以是车间,车间也可以是教室。
近2年来,所有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了产学研工作室中,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12项,参与企业产品试验22次,为企业进行产品加工30万件,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200多万元。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
引企入校,共建产学研联合体
(以数控专业为例)
学校数控专业为学校长线骨干专业,先后被认定为省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数控实训基地,湖州市品牌专业。
学校以德清县职兴教育实验厂为平台,依托国家的数控实训基地与省级机电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机械制造与加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县内外多家企业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合作关系,特别是与湖州安达汽配有限公司已经形成稳定的机加工外包协作关系。近2年每年机加工产量60余万件,加工收入80多万元,上交税收达13.6万元,净利润达5万元。
2013年学校又引入德清伟欣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和高校,成立产学研联合体,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对当地企业进行调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符合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专业教师进协会、行业专家进学校、行业标准进课堂、提供行业培训等形式,实现了教学过程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学校每年组织数控专业学生(不含高职考班级)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分配到联合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各个生产岗位中去,具体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一学生,由专业教师组织进行实训观摩,共接受20学时/年的生产观摩。第二层次是高二学生在基地师傅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生产加工实训,实训时间为50学时/年。在实训中学生参与对产品技术要求的了解与研究、图纸审阅、加工工艺的制定等,并编写加工程序,通过模拟操作最后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去。第三层次是挑选二年级优秀学生(30人左右),在基地师傅的指导下独立承担生产加工,实训时间为100学时/年,并从中挑选5-8名学生进入定岗实训。
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经过在基地的生产实训,不仅让学生体验了到企业岗位生产的氛围,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技能,促进了他们职业素养的提升。重要的是参与实训生产的数控专业学生毕业后全部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5%。
产学研联合体利用企业资源请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来我校对师生进行技术指导,与教师一起探讨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方案。教师不仅能在平时教学中将企业生产特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而且通过生产实训与技术改进实践,变“纸上谈兵”的技能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教师任振宏与县白蚁防治所合作研发了“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并申报了国家专利;教师陈鸿叔与浙江金禾成金属冲压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制造抛光机;教师沈敏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辅导学生获奖:“电视机节电保护器”获省第四届创新大赛二等奖,“自制检测圆锥角度工具”获市26届科技创新三等奖。在省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中,专业带头人杨月明参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练习册》、《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技术实训》,主编《钳工技术》等教材在全国发行。学校教师主编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5月被国家教育部门评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依托技术服务中心培育产学研销人才
(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
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学校创办较早的骨干专业之一,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历史,为地区服装行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在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骨干专业。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围绕“选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兴一份产业,创一个品牌”的办学思路,以“德清县职兴教育实验厂”为平台,建立技术服务中心,指导学生设计研究、制作加工和陈列销售,在做学合一中为企业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形成产学研销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技术服务中心的功能主要是学校承担部分合作企业的委托产品加工或职工技能培训,企业也可以短期借助学校、科研机构进行新产品试制与检验,共同探讨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建立校内技术服务中心,实施产学研销一体化人才培养,通过较系统地模拟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学生做学合一,在学校服装专业实训室体验服装设计研究、制作加工、陈列销售的整个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早在2010年,学校校办厂以服装专业为依托,成立卡丝利蔓服装研发中心,申请注册了“凝尚”、“卡丝利蔓”两大自主设计研发的女装品牌,下单企业加工,建立营销网络,深化服装专业“产学研销”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已设计投产销售女装100多款、15000余件,销售额150多万元。成功打造出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在内的一条龙生产链,目前技术服务中心又将为中小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作为拓展项目。每年服装专业师生为学校烹饪、机械等专业学生设计、打板、制作工作服成为一个常规工作。在实践中,真正体现了教学做合一。专业教师合作研发的“不织布DIY手工缝制”已经作为浙江省第三批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向全省推广使用。
结合教学任务项目,服装专业师生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服装设计研究、生产制作与陈列销售,把企业化的生产流程融入到日常专业教学之中。开设设计、制版、工艺、陈列与营销课程。学生在课堂中设计的优秀作品,在服装陈列营销室中展出并可以销售。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制版能力和工艺成衣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经营销售能力。在毕业汇报展中,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研究流行趋势,设计自己的作品,制作自己的作品,营销自己的作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得到系统的技能强化训练,突出研究设计与生产制作与陈列营销能力的培养。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更为社会培养了实用性人才,并且实现了学生优质就业、升学深造、努力创业三个方向的良好发展和成长。
6月6日上午,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在广州碧桂园凤凰城酒店闭幕。据悉,该赛项连续三年由广东省教育厅和旅游局承办,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协办,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层次最高的酒店服务类技能竞赛。
广东省旅游局副局长王志红致辞。
据了解,从6月4日开始,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36支代表队共计144名选手参加总决赛。本次大赛裁判人员20%为行业专家,25家著名旅游企业大力支持本次大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
闭幕式现场表演。
本次酒店服务竞赛分为中餐宴会摆台、客房中式铺床两个赛项。在比赛现场,144名选手用娴熟的业务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展示了中职学生的风采。
“专业学好不愁找工作”
小梅是番禺区农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考试的内容都在我们学的范围内,不会太难。”考完后,她心情显得很轻松。小梅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实习,但她希望能继续在学校学习。“那些找工作的同学,也是玩一段时间才工作的,感觉学不到太多东西”。
小梅认为,比起高中生高强度的复习,他们虽然稍微轻松点,却也压力不小,“毕竟还是想拼一下,读更好的学校和选择更好的专业”。
曾先生的女儿是中职生,他希望女儿能考上广州大学,“不是为了文凭,而是希望她能提升自己”。曾先生坦言,自己是生意人,招聘的时候从不看重学历,“我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
“成人高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考生小钰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她学的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这被她认为是以后一定会“更火”的领域,“很多广告公司、网络公司都需要这个专业,所以就跟着潮流学了”。小钰所在的年级有200多名学生,100多人都来参加高考了,“有50多人已经通过自主招生录取了”。
在小钰看来,大部分中职生都会选择高考,但高考并非唯一的出路。“专业学习好的学生,早已通过自主招生考上了心仪的学院,专业没那么好的学生都会参加高考,希望在大专院校继续学习原来的专业,或者转学其他专业,也可以直接出来工作”。
正是因为有“退路”,小钰也尽量让自己保持好心态。“只要专业学好,以后也不愁找工作,未来还是要靠自己。”小钰希望自己至少能考上大专院校,继续学习计算机专业,“不断提升自己”。
来自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小梁并没有参加高考。“对于我们来说,成人高考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可以边工作边学习”。
小梁说,他们专业当时报名的时候有100多人,但是来参加考试的只有20人左右。“大部分人已经工作或者实习,还有一些因为参加自主招生已经被录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约为1%,跟国外比起来偏低。国家计划从2014年到2017年,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来扶持80万以上的大学生实现创业。
为何大学生创业率多年来起色不大?对此,多数人将其归咎于高校创业教育纸上谈兵,创业师资缺乏实践素质,政府扶持政策不力,等等。但笔者以为这只看到了某一方面,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缺失。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诚哉斯言,教育即培育和生长。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在学生心中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激发起创造潜能,而不是像流水线一样,以同一个模子铸造产品。然而,我国创业教育引入迟、起步晚、发展慢,目前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是一片空白。创业教育就像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一样,需要从小就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贯穿于教育各个阶段。反观一些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已建立了完备成熟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直到本科、研究生教育全过程。
总之,没有从小就养成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一味地寄希望于通过大学阶段的政策宣传、理论灌输、技巧训练、创业演练来提高创业率,很难取得实效。只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才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大学生们踊跃创业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据了解,为引导和支持更多的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决定,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各地有关部门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6个方面综合施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问题,通知要求各地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各地要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符合规定前提下,加大对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力度,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更多支持大学生创业实体。要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设立重点支持创业大学生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符合规定条件的,按规定给予所得税优惠或其他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要对现有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进行整合,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向大学生创业实体提供支持。
教职成厅函[2014]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3〕1号)和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2013年3月,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经组织专家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98个国家级示范县创建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共有59个县(市、区)入围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示范县创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第一批创建入围示范县工作
创建入围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接再厉,按照创建申报书的承诺开展好创建工作,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社会贡献率,真正成为先进典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创建入围县(市、区)人民政府切实履行申报书承诺,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创建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介成功案例,发挥入围县(市、区)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将于2015年底经认定后公布。
二、第二批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
2014年,全国拟评审出60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县(市、区)。6月底前,有申报意愿的县(市、区)填报示范县创建申报书,撰写自评报告,将创建申报书和自评报告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并按示范县工作要求开展创建工作。10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县(市、区)政府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省级评估,遴选符合示范要求的1-3个县(市、区)作为推荐备选单位,并于11月将省级评估意见及拟推荐的县(市、区)1份书面创建申报书、自评报告等申报材料及其电子版报送至教育部职成司。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备选县(市、区)的创建申报书、自评报告以及省级评估意见等材料进行评审,按程序报批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指导、精心组织,出台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和评估细则,开展省级评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参加创建工作的县(市、区)要认识到位、加强统筹、认真实施,要切实履行创建申报书的承诺,出台扎实有效的措施办法,努力达到国家级示范县提出的工作要求。
示范县创建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系。
联系人:刘杰,010-66097704;陈亚伟,010-66096360
E-mail:zcsncc@moe.edu.cn;传真:010-66096360
附件: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5月26日
2014年高考试题答案2014年高考饮食宝典2014全国各地高考现场2014年高考时间安排各学科好就业专业男女 文理高考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讯 5月29日,2014年全国铁路职业院校“铁路客车段修”技能竞赛在山东职业学院圆满落幕。闭幕式上,山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荣昌、副院长徐冬、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袁清武,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竞赛总裁判长刘志明,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董黎生为获奖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铁路客车段修”技能竞赛获奖学生 摄影/秦学昌
据悉,本次大赛自5月26日开始,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25G型客车综合控制柜使用与维护》、《检查及处理25G型客车综合控制柜空调故障》、《15号车钩钩头分解组装及试验》、《209T型转向架落成检查》、《塞拉门性能试验与故障排除》、《104型制动机单车试验》等6个实作科目和车辆钳工(中级)、车辆电工(中级)等2个理论科目的比赛,共产生一等奖31名、二等奖61名、三等奖90名。
“铁路客车段修”技能竞赛正在进行 摄影/秦学昌
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袁清武表示,大赛旨在探索多方协作的竞赛机制,推动各校专业基础能力建设,检验各校执行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检验各校的专业教学质量以及通过组织竞赛观摩和竞赛指导培训教师执教能力,提升执教水平。袁清武认为,此次竞赛充分展示了全国各铁路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技术业务素质和精神风貌,对激发青年大学生学技术、练硬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希望各铁路职业院校以这次技能竞赛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学习热情,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为祖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职业学院王建科 供稿)
2014年全国林业行业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赛黑龙江代表队团体夺魁
5月20日至22日,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林业行业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赛在广西高峰林场六里分场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共30个代表队90名选手参赛。
经过预赛、决赛和理论考试的激烈角逐,代表黑龙江省参赛的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小九林场赵鑫、苇河林场马绍林和尚志林场刘志宇3名同志,在领队黑龙江省林业厅森林经营局韦国彦同志带领下,凭借扎实过硬的业务功底和勇于拚搏敢争第一的精神,取得团体第一名、个人全部为三等奖的好成绩。
这次技能大赛由国家林业局、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国有林场创建60多年来举办的第二届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也是首次升格为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的国家级二类竞赛。参赛队伍由首届的24个增加到30个,四大森工集团首次派队参赛。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15名,设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获个人一等奖的选手将报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获二等奖的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优秀奖以上的颁发获奖证书和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本次竞赛主题为:提升技能促生态,历练队伍展风采。竞赛内容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技能操作考核包括林分因子(公顷断面积、平均胸径、树高)调查和抚育间伐模拟施工设计(选择采伐木、控制均匀度及蓄积、株数采伐强度)。这些技能操作考核项目均是森林经营工作中实践操作的核心内容,完全能够反映选手的实际专业技能水平,所以说这次技能竞赛的项目和内容十分贴近林业生产实际。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全体参赛选手的鼓励和鞭策,而且对促进和提高全国林业行业职工队伍的整体职业技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将在全国林业系统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黑龙江省林业厅对此次大赛高度重视,这次全国技能大赛也是对黑龙江省森林经营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取得如此成绩也反映了黑龙江省森林经营技术队伍的业务水平。比赛结束后,业务主管厅长张风仙、副厅长张学武、森林经营局长宋德义等亲切接见了带队何志强及全体参赛人员,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衷心祝贺,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森林经营战线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据了解,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术机构,以理事和学术委员为主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学术活动。主要职责是以“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总结、推广职业技术教育经验成果”为指针,团结带领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队伍,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和学术活动,以促进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在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讲话中指出,当前,河南省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和关键时期。朱清孟强调,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需要充分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要重视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社会团体的作用。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作为全省职业教育战线的群众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党委和政府密切联系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各界热心职业教育事业人士交流的平台,也是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悉,温州市职业中专是温州职业教育龙头学校,也是温州首批唯一一所全国中职改革示范学校,温州城市大学近年来发展很快,两所学校在温州教育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
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获佳绩
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浙江分站赛,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健儿获得三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
5月31日,2014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浙江分站赛)在台州举行。温州市私立第一实验学校健美操队在吴兴兴、李斌两位年轻的“老教练”的带领下,在小学组全民健身操推广套路二级有氧舞蹈、三级有氧舞蹈、自编有氧舞蹈三个项目中斩获三个第一名,并将小学组全民健身操推广套路三级有氧舞蹈第二名也收入囊中。
该赛事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立项的全民健身运动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浙江省体育总会、浙江省健美(操)协会主办,分精英组、院校组、青少组、幼儿组、全民健身组进行比赛,旨在创办中国大众体育赛事的全新模式。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将在全国20个省市举行,参赛人数近3万人。
——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成果替代课程学分调查分析
创业学生分发快递
创业学生在做运动鞋个性化彩绘
创业学生为自己店的帽子代言
近三年来,浙江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乌工商学院)三届毕业生创业率分别达8.5%、13.8%、14.2%,连续3年位居全国高校首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义乌工商学院目前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高校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基地,全校共有1800余名同学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业,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小老板”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的一个典范。
这样的成绩,源于在创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义乌工商学院创造性地使用了课程替代:创业学生可以用创业取得的经营业绩来替代某些课程的学分,以顺利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
产生背景
创业学生不能按时完成理论课程学习
创业业绩如何替代课程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教育评价新思路带来教育功利化倾向的质疑
当前,大多数高校按照传统模式,以理论教学来推进创业教育,义乌工商学院则积极鼓励学生开网店。随着创业活动的深入,不少创业学生暴露出了学习上的短板,他们考试不及格,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课堂学习,随之而来的是考试不能通过。当创业学生不能按时完成理论课程学习成为一种常态现象时,如何平衡创业与学业的关系成为义乌工商学院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深化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为激励学生更好地创业,义乌工商学院制订了课程替代制度。
一边是优秀的创业业绩,一边是理论考试挂科;一面是受人尊敬的“小老板”,一面是不能毕业的“挂科生”。这种状况在很多学生身上尴尬而又真实地存在着,如何给这些“学生老板”定位,学校的态度直接关乎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在现有教育体系下,如何评价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收获的知识和能力,成为深化创业改革时碰到的一个棘手难题。
为了给这类学生一个合理的定位,义乌工商学院对创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充分调研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用课程替代合理平衡创业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创业型学生脱颖而出。
义乌工商学院《课程替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为鼓励学生创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创业教育活动形式。创业活动的项目成果经认定后可以替代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科成绩,并记入学生成绩档案。”课程替代鼓励创业学生以自学、旁听、与任课教师单独联系等多种方式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顺利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
具体内容
创业业绩如何替代课程
在义乌工商学院12e创电商(2)班,29名学生中有10名同学参与了课程替代,有的人符合申请一门课程免修,最多的人可以申请除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免修。他们替代的课程有“现代经济学”、“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消费者行为学”、“物流管理”等。
以外语外贸分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学生创业业绩达到一定指标后,除思政类课程、公共基础课、淘宝专业基础课不能免修外,其他课程均可视情况申请免修。具体免修的课程由专业教研室与分院批准,同时由教务处与创业学院审核。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各专业教研室确定本专业能被创业业绩替代掉的课程,每学期不超过4门。符合课程替代要求的学生必须提出申请,经班主任核准课程、签字同意、严格把关后,再由学生所在分院、创业学院、教务处批复同意,才能最终认定为允许课程替代。
课程替代实施之初,很多教师担心这项制度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的确有学生将课程替代作为护身符,以创业之名请假逃课,从事与学业无关的事情。
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学校规定,经过批准免予正常上课的学生,在此期间必须保证从事创业活动,并接受创业学院和其他教师与学生的监督。如果发现以创业名义逃课逃学者,一律取消课程替代资格,并按照校规严肃处理。
在校内,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认可这种教育模式,有很多学生退出了创业行列,选择传统的学习模式完成学业。也有不少专家指出,大学阶段应以传统的课业学习为主,为今后的求职、就业奠定基础。
现实影响
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程替代是否合理并不能在理论上进行论证,还要看其在实践中是否可行,能否更好地培养创业人才。一项针对义乌工商学院百余名创业学子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同学表示,因为忙于进货、发货,经营自己的网店,没有时间从事理论学习。大多数同学表示课程替代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很多同学在实践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容易被激发。
一提起创业,很多人就将其与“风险投资”、“技术创新”等联系在一起。有的学者认为创业者必须具备“T”字形的素质和能力结构,具备很宽的知识面和很精深的专业知识,因而在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时,过于贪多求全。对高职学生开设过多的理论课程势必削弱实践教学,接受如此多的理论课程,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涉及经济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内容体系庞大,课程体系复杂。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原本薄弱,对学生开设如此多的课程势必会成为一种负担,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创业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创业课程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与代替一切。课程替代基于现实出发,易于操作,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解决了创业学生学业上的后顾之忧,为高职创业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
在创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义乌工商学院遇到过很多困难,但观念上的阻力更可怕。创办了公司的学生石豪杰为多名同学提供了就业岗位,突破了千万元的年销售额,但他已有6门功课累计不及格,根据《学籍管理条例》,出现这种情况应被勒令退学。经过反复考虑与充分调研,义乌工商学院认为石豪杰的创业成绩和优秀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出色的学生,“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与他是否挂科没有直接的关系。”工商学院决定不对其进行开除处理,还要授予他“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提供了教育评价新思路
有人形象地描述高职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历程:大一步入校园时,学生满怀激情,暗下决心,立志到大学之后要好好创业,而等上完创业类课程后却发现,创业很艰巨,创业者必须具备各种素质和能力结构,创业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作为基础。经过中国式的创业教育后,学生的创业热情冷却许多,创业动力也逐渐消退。理论式教学导致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后,没有创业的意愿,也没有能力去创业。
提及创业教育,很多人认为其目标在于培养人的创业精神,很多高职希望通过创业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有了创业精神的学生方能从事创业活动。很多人总是认为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业精神,而不在于创办企业,更不能以创业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创业教育的成效。实际上,当把创业精神的培养当做创业教育唯一考核目标时,很难考核创业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当创业教育目标是否实现都难以认定时,就更难以去组织实施创业教育,并调动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了。
课程替代从创业业绩出发,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点。在课程替代模式下,考核创业学生可以不考虑学生修完了多少门课程,通过理论考试取得了多少学分,可以不去衡量创业精神是否得到了培养,而直接去看学生取得的创业业绩。同时,考核创业指导老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所指导学生的创业业绩,不完全从开设了多少门课程,申请了多少课题等角度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具有实际操作意义,能够促进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改变了我国创业教育局限于理论教学的困境。
带来教育功利化倾向的质疑
在课程替代下,工商学院的创业学生可以“不务正业”,在校外到处“折腾”。学生创业业绩很重要,创业学生考核不完全由任课老师与考试成绩来评定,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创业业绩。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创业学生少了一些读书人应有的书生气,多了一些商业人的市侩气,这种培养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点格格不入。
在培养“学生老板”的同时,不少人认为课程替代过于注重创业业绩必然导致对理论教学的忽视。当两者相互冲突时,如何平衡之间关系并无可以直接借鉴的模式。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将时间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必然减少其他教育时间。课程替代评价学生以创业业绩为出发点,而传统评价体系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当课程替代与传统教育理念发生不可调解的矛盾时,如何合理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考验着课程替代实施者的智慧。
课程替代的横空出世,是对当前中国教育前所未有的突破。国内有学者对此深感担忧,认为义乌工商学院的初衷是“与其让学生在校园里无所事事或学习僵死无用的知识,不如让他们尽早进入社会”,认为义乌工商学院所提供的解决之道,或许不再刻板与陈旧,但却使教育彻底庸俗化。课程替代甚至没给学生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只是让教室提前成为商场,学生们提前成为小商贩。
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孰轻孰重?课程替代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将课外实践提升到与课内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新型理念,有学者认为课程替代轻视理论教学,反知识化倾向极端明显。许多学者认为其忽视理论教学,会对高等教育产生误导。
(贾少华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玉成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教师)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