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人才乐于扎根农村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纪实
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其中63%是妇女,83%是初中及以下文凭,凸显了农民整体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相脱节的矛盾。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农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课程设计大赛上,专家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职业教育”。
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农”字高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百年老校的资源优势,围绕苏南乃至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为社会培育出万余名“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乐于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抓住人才培养的“牛鼻子”
“一方面,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农业类专业招生困难,且毕业生大多不愿意留在农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向明告诉记者,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涉农高校大力培育“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抓住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按照“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建设思路,围绕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及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苏农院组建了园艺、园林、生态农业、水产养殖、食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等10个专业群,38个专业中涉农的超过了一半。
学校先后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合办了“吴侬班”“江南园林班”“好利来班”“运通班”等14个定向班、订单班,形成了人才共育、科技服务、人员互聘、岗位实践、就业创业的“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教会学生如何做“汉堡”
该校青年教师赵茂锦,常常将他的课比喻为制作汉堡的过程。“首先把课程分为几个训练项目,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相当于两片面包,具体怎么做成好吃的汉堡,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动手动脑,寻找最好的配料夹在面包中。”让学生在“学中做”的教学思路,使得赵茂锦从14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在第二届全国农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课程设计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在苏农,教学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振陆说,教学改革要“接地气”,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整体职教能力。
3年前,苏州农职院就探索“项目化”教学,让学生“真刀实枪”接项目。同时,为给师生搭建实践平台,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园中校”“校中园”建设,并在2012年牵头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与200多家现代农业、园林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苏农院还大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到农村创业。学校专门出台文件,规定各个专业必须开设创业教育课,并组织专家自编高职高专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同时,专门开辟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农场,先后引入“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全球创业模拟实训”等创业教育培训项目。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