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武威职业学院坐落在中国旅游标志之都马踏飞燕的故乡——甘肃省武威市,2003年建院至今,已在高职教育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十余载。在此期间,学院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新生“阵痛”,完成了由普通高职到省级示范再到国家骨干的“三级跳”。近年来,学院以创建国家骨干校为契机,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创建特色,打造品牌。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构建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升了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学院能源工程系的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是学院结合武威实际对接产业办专业的缩影。武威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新能源,打造太阳城”的产业结构优化思路,把能源化工作为支柱产业,打造西北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学院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开设了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通过几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该专业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特色教材8本,申报省级科研课题7项,开发光伏产品3项,完成企业技术改造6次、技能鉴定500人次、企业员工培训613人次,学生多次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以上,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97%以上,先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重点专业。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新设专业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校企融合、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形式,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该专业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分别与合作理事单位共同组建了专业建设委员会,承担校企共同实施专业建设的工作,并将武威荣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宝聘任为学院能源工程系主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合作共建专业。校企双方共同论证,以服务光伏产业链中下游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标准和行业标准,共同制定并完成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建设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每年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订完善。

    合作建设课程。深入开展调研、校企共同讨论、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着力构建三个平台:第一平台为岗位基本领域平台,为学生日后持续发展提供潜力;第二平台为岗位核心领域平台,让学生掌握专业关键能力;第三平台是岗位素质拓展提升领域平台,让学生掌握岗位典型技能,为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其核心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专业分科课程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全部课程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分成基本素质学习领域、岗位基本领域、岗位核心领域、综合素质拓展领域和岗位素质拓展提升领域,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它对应的工作情境,每一个情境的设置是根据个体的学习心理规律和职业活动系统性原则来组织,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以保证各个学习单元或情境之间的有序衔接和横向的紧密联系,使基础知识形成有效迁移。

    合作培养师资。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开展技术服务、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开展技术研究、提升教师技术水平,进行教师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了一支职业能力扎实、教学能力精湛、组织能力较强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聘任8名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企业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的课程教学。通过人员的交流大大提升了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能力。

    合作培育人才。学校充分利用武威海润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武威航天万源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订单式”培养。目前,“海润订单班”、“三安订单班”等陆续开班,为光伏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交流合作、互助共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特点和本校实际,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构建了“两进两出、分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在校期间先后两次进入企业,三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工作岗位所需技能,明确学习目标,分段递进式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人才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第1学期):“职业岗位认知”阶段。第一学期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职场体验,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包括环境、产品、设备、流程、岗位能力与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认知。本阶段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职场体验对专业、职业及其岗位能力需求形成系统认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后续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学习与培养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第2~5学期):“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学生进行岗位基本领域、岗位核心领域和综合素质拓展领域的学习。教学以光伏发电生产产品为主要载体,将教学内容和企业标准相结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以光伏产品生产过程、产品营销等不同岗位为任务逐一展开教学,同时每学期根据所学内容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光伏发电各个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具备企业岗位所需专业能力和素质。

    第三阶段(第6学期):“职业能力提升”阶段。学生第二次进入硅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等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聘任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主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学校派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检查并参与考核评价。通过本阶段的实训,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工作流程、产品标准,专业学习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应用和提升,获得适应企业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和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零距离进入企业做好准备。

    这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见右图)有效调动了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工学结合、相互依存的局面,确保了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要实现预期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同步进行,有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该专业探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学生能看、能摸、能操作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能力。项目小组互相配合工作和讨论问题,结合教师提供的信息与学生搜集的资料,学生积极参与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为工作过程,教师成为引导者、咨询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共同参与和探讨中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团队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与沟通等能力,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在“光伏小产品制作”教学中,每一项目小组完成一种特定的光伏产品。学生们接到任务后,自己动手制作,从产品设计、参数设计、选材到产品制作全方位考虑,查阅相关资料,主动解决技术难题,在小组全体成员的配合下,学生制作出了分光互补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干燥器、太阳房、太阳能充电器等各种小产品。

    院内院外、课内课外相互融通的开放式教学空间,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体系,使该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是准企业员工,走进企业就是一名熟练的技术员。

    学生徐国伟是该专业2011级学生。春节后,他和他的同学来到江苏无锡航天万源新大力电机有限公司实习。一星期后,这个连“菜鸟”也算不上的大男孩就由徒弟变成了师傅,带起了新员工。实习结束时,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武威职业学院的学生棒极了!”

    今年21岁的沙文,实习时,他的工作任务是师傅的80%—90%,但实际工作业绩却比师傅高出10%。凭借这一骄人业绩,他很快就成了企业的业务骨干,并被企业以近水楼台之利留了下来,月薪达5000多元。

    在武威海润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有该专业毕业生53人,其中60%以上已成为集团的中层干部或技术骨干。今年他们抢先下手,一次性就从该专业预定了50名毕业生。

    打造社会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该专业依靠重点专业的师资及设备资源,服务当地能源、光伏行业,实施技术服务、技术研发、高技能新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继续教育等社会服务计划。一是实施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计划。在重点专业建设期内,为当地光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修、产品检测等技术服务。二是实施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计划,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三是实施职业培训、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计划。实施社会培训计划,满足企业职工、城市再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培训需求,实现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转岗就业能力、职业技能鉴定一条线服务,开展高新技术培训,承担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四是实施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平台。五是开展校际合作,对口支援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等8所院校,帮助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建设实验实训室基地、培训专业教师、合作培养学生,促进武威市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截至目前,累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总量达835人次。

    武威东润光伏电站是该专业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该企业自2012年建厂以来,一直存在层压机维修率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我院专业教师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完成了工艺构成及操作条件优化,比较好地解决了该企业长期存在的发电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的难题,获得企业的高度评价。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平台(型号:ZY12244B)为该专业和湖北众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能源教学实训装置,该装置从设计、生产、组装、调试全部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为企业后续开发类似设备提供了样本,专业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武威职业学院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契机,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清醒冷静的定位、严谨科学的管理,对接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专业与产业良性互动,打造了与区域经济高度融合的专业及专业群,不仅为自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翟存祥 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标题:武威学院:对接产业办专业 打造特色树品牌


    导语:“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是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为鼓励、传播和推广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而创办的活动,自 2008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被称为'民间评价教育的有益尝试'。

  2014 年,“第四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评选活动启动。此活动围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重点领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发现、总结、宣传和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案例,促进整体性的教育制度改革。搜狐教育将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此次活动。

  以下为2008年第一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获奖案例。

  重庆永川市推行'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

 

  问题背景】

    重庆永川市位于长江上游北岸,地处成渝经济带,东距重庆主城区58公里,西至成都276公里,是重庆市确定的首批规划建设的五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在重庆市主城区、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板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独特和重要。永川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在渝西经济走廊地区的12个区、市、县中,永川GDP增长率、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第三产业比重、保险费收入占GDP比重、每百人拥有电话机、综合劳动生产率,每万人在校生数等7项综合指标处于领先地位。永川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着永川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职业教育学校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永川中专院校多,办学规模与办学实力在渝西地区独一无二。现有综合本科院校1所,电大1所,民营高等院校2所,有省部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7所,教师1218人。这些老师中有部分在民办职业学校兼职兼课,这就为民办职业学校提供了丰富教师资源,促进了民办职业学校快速发展。形成公办、民办职业学校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永川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永川市每年初中毕业生稳定在12000人左右,按升入普通高中、职业学校6:4的比例计算,每年能为职业学校提供生源4500人。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每年在永川市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新招生人数占实际招生人数的80%以上。生源遍及全国大多数地区。永川市是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被称为西部职教城。

    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培养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却得不到企业的青睐,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不得不再次培养,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尽管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眼界不够宽,力度不够大”仍然是永川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表现在总体规模偏小,生均资源偏低;师资不足,学生技能素质、教师教学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永川市政府管理者更深层次的考虑:从更加长远的目标看,永川一定要尽快建立起以开放、沟通、灵活、弹性为显著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但是,依托旧有的制度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最为直接的出口,职业教育既具有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身职业化的社会教育使命。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是能够最先突破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束缚,实现制度和方法创新的,从而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所以,抓住了职业教育,就等于抓住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牛耳”。“把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永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与经济中心建设、文化中心建设和大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努力把永川建成中国西部职业教育试验示范基地”,遂成为永川人的共识。

   决策过程

     2002年5月,永川市提出建设“川渝经济带上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为尽快实现这个目标,永川经过反复论证,最终认定“发展职业教育”是“承载和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轮子”。

     经过反复酝酿,2004年初,永川市委、市政府正式做出决定,在永川城区的老成渝公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以北的10平方公里区域内,规划建设具有现代水平和规模的职教城区,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永川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按照 “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即 “城市以职业教育为特色,职业教育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重庆职业教育基地。 

    2005年,永川市把职教基地建设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为此,永川市与市教委共同制定了《重庆职教基地事业发展规划》和《重庆职教基地园区建设规划》。按照建设规划,到2007年,重庆职教城的职业院校要发展到28所,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在校生8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达到每年2万人次以上,成为重庆市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到2010年,城内职业院校发展到30所,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在校生10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达到每年2.5万人次以上,成为长江上游职业教育示范区;到2020年,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保持30所规模,在校生达到13万人,职教城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为实现资源共享,永川市政府切实加强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于2005年11月下发《关于明确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相关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永委办发[2005]139号),明确了包括中共永川市委宣传部、永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市教育委员会、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市规划局、市人事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设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在“职教城”建设中的工作职责。

  【具体措施

  永川市“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的措施主要有:

  科学编制规划。一是确定发展思路。永川市职业教育确定了城校资源共享的理念,使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布局、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与永川新区建设、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具体做法是,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与职业院校配套,城市文体设施、商业设施、医疗服务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与职业院校共享。二是编制发展规划。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由重庆市教委牵头,永川市教委、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配合,组织力量,反复论证,制定了《重庆职业教育基地事业发展规划》、《重庆职教基地产业发展纲要》、《重庆职业教育城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总用地10平方公里,把永川整个城市划分为三个区域,所有职业院校按照“资源共享、城校融合”的原则对应三个区域形成A、B、C三大组团;每个组团都集中了一批院校,并有自己的功能侧重点,形成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的创新之城。

  加大资金投入。重庆、永川两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引导职业院校多元投入,按照“分区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校区拓展和校舍建设,逐步完善重庆职教基地水、电、气、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2003年至2006年,职教基地各职业院校建设总投入近13亿元,征地2517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85万平方米。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统筹调配有限的职教投入资金,避免了职教发展多元投入中的盲目性、重复性,降低了院校建设成本。 

  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土地成本价供给、教学用房免缴建设规费、基础设施建到校园边缘等鼓励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职业学校快速发展。二是狠抓“永川技工”品牌打造。构建“永川技工”品牌打造新机制。每年选择800名左右的优秀毕业生,建立“永川技工”人才库。三是加强扶贫助学基地建设。采取“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学校减免,工学交替,勤工俭学”等措施,搭建起贫困家庭学生“走出贫困家庭,走进职业学校,走上就业岗位”的“致富金桥”。 四是统筹社会资源,抓好配套服务平台建设。如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吸引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紧贴市场,积极开展与行业联合办学;广泛与国内外教育机构交流,推进合作办学;教学指导平台建设:面向市场,合理设置专业;创新机制,加强教学管理;整合资源,开展课程改革;学生招生就业平台建设: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建立就业服务机制,强化就业培训,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鉴于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与行业企业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在“职教城”建设中,按行业建立了职业教育行业协调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预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参与编制培训规划;组织企业和职业院校人员制定本行业相关岗位能力标准,编写培训教材;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行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为职业院校加强行业联系搭建有效平台;参与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

  拓宽学生就业面。一是坚持多层次办学。重庆职教基地有综合本科、高职、中职、短期培训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等多种办学机构70多个,2000年以来,共培养高、中、初级技能型人才8万余人。二是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90多个。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校企结合等方式,在永川、重庆、北京、天津等地建成了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子应用、服装制作、旅游服务、特色养殖等公共实训基地,年培训学生2万人以上,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深化职教改革。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实行了重庆市教委、行业主管部门和永川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职业院校的体制。整合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农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职能,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实现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集约化。二是推进教育改革。大胆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集团化的办学路子。调整专业设置,创新课程设计,实施学分制、选修制、多证制;职教基地内,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共同培养制度,建立职业院校学分互认和选修专业、第二专业互开的运作机制。三是加强职教研究。2005年12月19日,永川市牵头申报的职教研究课题《“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国家重点课题。四是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重庆市教委确定文理学院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重庆市委人才领导小组在重庆市职教基地建立职教师资流动站。职教师资流动站通过重庆永川两级政府的教委、人事局、科委等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协作,通过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引进人才。师资流动站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院校师资缺乏问题。 

  加强交流合作。一是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职业教育发展先进经验。先后组织人员赴北京、陕西、江苏、山东、天津、江西、四川等职教发展较好的地方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近几年,重庆职教基地每年接待来永参观交流、投资考察的客人100余批次,1200多人次。

  制度创新

  在永川,“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转职教”。永川职教开创了中国职教第四种模式——“城校互动”模式。永川“城校互动”中的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城市。“城”的范围指的是永川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区;“校”指的是分布在永川城市建设规划区的所有职业院校、成人教育机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城校互动”指城市与职业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永川职业教育模式是重庆教育的一张名片、一个符号与新坐标,实现了“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局面,拉动了城市的大发展,城乡经济的大提速。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永川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并将其与建设现代化城市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值得在全国交流和推广。

 

  实施效果

  永川市实行“诚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带来的效果主要有:

  职业教育规模扩大。2006年与2003年比较,职业院校数量由26所增加到30所;学生增长79.3%、增加44 459人,达到100 459人。其中,高等职业院校增加5所、学生增加34 067人,中等职业学校减少1所、学生增加10 392人。职业院校固定资产由2.6亿元增加到3.9亿元,建筑面积由117万平方米增加到185万平方米。职教基地建成面积2004年3.3平方公里、2005年4.5平方公里、2006年5平方公里。职业培训机构增加2个,学员增加4 230人。

  拉动经济发展。2006年与2003年比较,永川市GDP增长47.79%,由85.727亿元增加到12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3.4%,由15.09亿元增加到18.62亿元;第二产业增长55.99%,由32.49亿元增加到50.68亿元;第三产业增长50.81%,由38.06亿元增加到57.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3年第一产业占17.6%,第二产业占37.9%,第三产业占44.5%;2006年第一产业占14.7%,第二产业占40%,第三产业占45.3%)。2002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3亿元;2003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3.5亿元;2004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4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亿元,拉动消费4亿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增加城市人口1万余人;2005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5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9亿元,拉动消费4亿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2006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5.3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5亿元,拉动消费5亿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

  另外,还拉动了商贸、建筑、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除了经济社会发展,职教还缓解了就业带来的压力。据调查测算,永川新招1万名职高、中职和高职学生,可增加教职工及间接提供岗位4023个,也直接、间接延缓了28132人的就业压力。

  还提升了城市人口素质。目前,永川市每万人口中有职教学生800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加上城区的教师和各级各类教育在校在籍学生,教育人口占城区人口的比重已近50%。

  案例点评

  重庆职业教育城,可以实现教育设施配套、校园文化服务设施配套、专业和学科建设配套、实训基地设备配套和招生与就业服务配套。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有利于提高设备设施的综合使用和效益的发挥;有利于节约学校办学和社会服务成本;有利于政府统筹,完善服务体系。同时,相对集约使用社会资源,还有利于扩大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该模式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第四种模式——“城校互动”发展模式。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努力培育“学技能来永川、选人才来永川、办职教来永川”的“永川技工”职教品牌,走出重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6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重庆职教城,对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温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国目前的教育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即巩固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其中,职业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人人的。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 

    原标题:重庆永川市推行“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


    8月27日,记者从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上获悉,《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获得原则性通过。合肥市将拿出“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鼓励发展技师队伍。

    外地技师来肥工作可享“同城待遇”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鼓励企业引进市外优秀技能人才,正式录用的外地技师和高级技师,符合条件的,其本人、共同居住的配偶、未婚子女可申请登记为常住人口,享受“同城待遇”。紧缺工种技师和高级技师,还可以申请公租房。

    围绕合肥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将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到2017年,全市每年组织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不少于15万人一次,每年新增1.5万名以上高级工、1200名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每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10-15名“双师型”技师。

    到2020年,全市每年新增2万名以上高级工、1500名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新建1-3所技工学校、累计建成6-8所技师学院、50家市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2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中职学生接受职业教育逐步免费

    合肥市推进3年中等职业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在市属普通高等院校选择2-3个专业,确定一定数量的本科招生计划,定向在合肥市中等职业院校对口专业选拔录取,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通道。

    支持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企业当年新录用人员,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开展岗前技能培训的,按照人均3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对其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企业对在岗人员培训,获得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士,分别按照500、1000、2000、3000元给予企业补贴。


    大众网济南8月28日讯 今天下午,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政府网站了解到,《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要求,还将重点加强职业教育,30万人口以上城市至少设置一所职业教育学校。

  通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 2020年,建成13所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25所省级技能特色名校、300所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30万人口以上城市至少设置一所职业教育学校。

  此外,将打破山东省内地区、部门限制,从2014年起,农村转移劳动力可在户籍所在地或求职就业地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到 2020 年,农民工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 95%以上。组织开展创业培训, 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展示、开业指导、后续支持等创业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扶持政策。


    根据市教育局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德莱斯顿工业大学签订的合作引入德国IHK证书项目协议,2014年11月,余姚市将派13名骨干教师赴德莱斯顿工业大学培训30天。近日,余姚市教育局正在抓紧办理相关手续,这标志着阳明学院与德国德莱斯顿工业大学专业合作实质性启动。

  2010年,余姚市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约共建阳明学院。4年来,阳明学院在余姚积极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深化了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进行生产性的认识实习、教学工厂的综合训练、厂中校的顶岗生产,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促进余姚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此外,阳明学院还不断与余姚当地中职学校合作尝试“3+2”、五年一贯制招生,对中高职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进一步提升阳明学院的办学质量,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推动余姚职教独特的品牌和特色的形成,2014年6月,余姚市教育局会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德莱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引入德国IHK证书项目,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安排,将安排专业教师团队连续3年、每年1个月赴德莱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德国当前职业教育体制、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专业教学设置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经验,合作专业德国模式教学标准,教学方案的设计、引入及IHK培训考试标准等。通过培训,受训教师将在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专业教学设置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得到提升。

  德国制造业发达,职业技术教育水准被公认为世界一流。IHK技术等级证书是德国权威的技工认证,由德国莱比锡工商联合会颁发,已得到欧盟国家的认同,成为通行欧洲及世界的一项技术等级证书,IHK证书培训过程更是实施“双元制”教育的尝试。将德国IHK证书培训项目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五年一贯制模式有机结合,有助于创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达到“学历与技能”的同步推进。

  根据规划,该合作项目落地在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阳明学院),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五年一贯制形式招收余姚本地生源为主的优秀学生。根据余姚市产业结构及学校优势,将选择“机电技术应用”作为前期合作专业,以后有望就“数控模具专业”、“汽车修造”、“模具”等专业进行合作。在合作项目实施中,通过德方授权,将德国的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标准、考试标准和评估标准引进,通过使用、消化和吸收,全面掌握和开发出适合余姚市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同时,与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合作,建立实训场地和标准化考场,保证教学和实习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德国IHK证书考试,5年后经考试合格,在获得宁职院高职毕业文凭的同时,取得国际公认IHK专业证书。

    原标题:余姚市职业教育引入德国IHK培训项目


    红网长沙8月29日讯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湖南近几年本科生综合就业率83%,而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和90%以上。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教育结构调整。

  8月28日,湖南省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等文件。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发表书面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主持会议,副省长李友志出席。

  高校转型 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

  徐守盛在书面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巩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

  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划》提出,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决定》则要求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和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明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

  解读:会议透露,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技工总数中超过35%的是高级技工,而湖南4750万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5万人,占比仅2%。必须尽快调整教育结构。

  学生发展 扩大高职院校学生专升本比例

  目前,湖南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稳定在96%和90%以上,“这表明,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在职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才能实现更充分就业。”杜家毫说。

  《规划》要求,到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省内本科高等学校要逐年增加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并扩大高职院校学生专升本的比例,到2015年,这两个比例指标分别为5%左右和8%左右,到2020年,两个指标都要达10%左右。《决定》要求省教育厅明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

  解读:更好适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规划》还提到,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此举打通了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道。

  职校调整 鼓励通过兼并优化中职结构

  《规划》提出,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每20万左右人口设置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不铺新摊子,到2020年全省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分别调减到400所左右。

  解读:调减不是简单的数量减少,《规划》要求,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

  原标题:湖南将扩招中职毕业生 引导部分高校转向技术型


    全面打通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我省将实行全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商报讯 昨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将在国家现有免学费政策基础上,加大投入,在我省实行全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将建立培训劵制度,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平台,开展免费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我省还将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衔接“2+2+1”改革、高职与本科衔接改革试点,全面打通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引导我省部分本科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整合资源 使中职学校控制到160所左右

  据了解,我省现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16所(其中:有普通中专95所、成人中专33所、职业高中132所、技工学校56所)。已经立项建设的国家中职示范校2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6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8所。有职业教育集团16个。2013年招生 11.6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35.6万人。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3.6:6.4。

  今后,我省职业教育将从体制机制创新、学校及专业结构布局调整,示范校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基础能力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行动计划,把握普通高中发展节奏,把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把增量让位于职业教育。并将加快资源整合进程,通过3至5 年调整、整合、优化,使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控制到160所左右,在校学生人数保持在36万左右,校均规模达到2000人以上。组织开展对现有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认定,办学规模小、效益低的要合并重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整合、优化,力争使在校生规模达到25万人左右,校均规模达到8000多人,部分学校开展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改革试点,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面向社会招聘高技能人才进校任教

  我省将完善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制定高技能师资引进办法,面向社会招聘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保证紧缺专业教师进入职校任教。设立“双师型”教师流动编制,促进“双师型”教师合理流动。设立紧缺技能型教师专项资金,由职业院校按需求招聘高技能人才,动态管理,动态使用。同时,优化专业结构。对接甘肃支柱、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建设兰州新区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群。

  同时,将实施职教助推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推动在兰厅直中职学校整合资源,出城入园,转型发展。引导入园学校紧紧围绕兰州新区七大产业集群发展培养人才,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施职教助推人力资源转化战略,结合我省剩余劳动力密集特点,实行培训劵制度,重点针对两后生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12所本科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我省要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在做好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中职生直升本科“3+4”改革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3+3模式的同时,将大力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衔接“2+2+1”改革、高职与本科衔接改革试点,全面打通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力争到2020年建成上下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同时,将引导我省部分本科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推进12所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开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将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全省16个职教集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资源共享,组团发展。

    原标题:我省将实行全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南方日报讯 一个月前引起广泛关注的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广东职业教育界的首次聚会,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8月27日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教育厅领 导、国家职业教育体系起草专家、广东省职教学会理事单位及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等150多人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除听取了国家职业教育体系起草专家关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报告外,还达成了以构建文化软实力打造广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共识,并现场与广州六子文化集团、广东荣晖信息公 司签订“共建广东职教文化软实力”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涵盖广东职业教育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传播文化、活动文化及职业教育信息化云平台等各个方面建设。整体建设、推广、传播 职业教育文化,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效率,推动职业教育健康良性发展,此举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尚属首例。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指出,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省的广东,正向职业教育强省迈进,当前已经进入到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以及整体化构建的新阶段。与此同时,省 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广东职业教育新的发展目标: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示范省。

  在加快职教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广东各职业院校的发展理念、体系、制度、标准和机制等“软环境”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创新和变革,而这也是全面创建和提升以“软环境”为核心内容的广东职业教 育文化软实力的历史契机。

  曾长期分管广东职业教育工作的李小鲁说,文化软实力主要指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 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 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对国家如此,对职业学校也是如此。职业教育处在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推广与改造,职业教育 要实现内涵发展很困难,所以构建文化软实力对当前广东职业教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构建,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形象的推广与包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二是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构建,需要着重关注职业教育文化软 实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总体的推进;三是对职业教育的总体形象的包装必须走出一条时代新路,以社会化的方式,市场化的手段来打造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引入专业文化传播机构和信息化建设 专业机构,以常态化坚持不懈的机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四是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整体体系构建,需要社会所有的媒体,积极参与和正本清源,通过媒体力量,纠正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认识 观的偏差。

  李小鲁表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致力于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体系构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权威学术团体,负有以学术带动全省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思想建 设,理论提炼,实践创新的使命,基于此,本届学会新的领导班子,决定以全省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抓手,携手中国首家文化软实力集成供应商广州六子文化集团、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具有较强实 力的广东荣晖信息公司,竭力为全省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提供智力和人力服务。

    原标题:粤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聚焦广东职教文化软实力建设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考试招生作为教育领域的风向标,是评价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指挥棒,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抓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找准了突破口,牵住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必将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 考试招生制度为何要改

    我国考试制度由来已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诗句,就是古代考试制度改变读书人命运的生动写照。进入现代教育以来,考试制度成为学校选拔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选拔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莘莘学子通过考试“跳过龙门”,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同时必须看到,面对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日益凸显。

    唯分是举,应试倾向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行考试招生制度下,分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唯一“杠杠”,学生被绑架在分数的战车上,分分计较;学校和老师围着升学率转,疲惫不堪……为分而学、为考而教的状况,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导致育分不育人。这种状况下,往往是重知识灌输轻实践锻炼、重智育提高轻德育培养,很多学生被训练为应试机器,成了“背多分”,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招考不分,录取方式单一。考试的初衷是科学合理地评价教育,招生的目的是选拔优秀合格的学生。两者本是相对独立、互相关联的环节。但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多地把一次考试、一个分数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而且,现在的试卷内容,明显向选拔研究型人才和科学家倾斜。这种“一锤定音”的考试,以及单一性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规避学生因一次“小失利”而影响一生的风险,更难以把具有不同天赋和才能的人才选拔出来,考试的正向激励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各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考试招生存在不公问题。招考制度犹如一把尺子,丈量着教育公平,引领着社会公平。近年来,国家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城乡之间入学机会差距。但现实中,种种考试招生的不公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比如,一些生源大省考生上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偏少,招考的地区差异明显;重点大学的农村考生比例下降明显;小升初“择校热”高烧不退、屡禁不止;等等。

    招考不改,教育难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这次改革的总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具体来说,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学生、学校、专业机构、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招考运行机制;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教育部表示,2014年年内将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可以说,考试招生改革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微评

    只看分数不看人的考试,会让学生变成做题的机器,让青春年华沉没在题海里。

    考试招生制度,既是枢纽也是闸门,既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突破的难点。

    滥加分、假加分,就好像发令枪未响,已提前跑了一程,让“裸考”的考生情何以堪。

    一边心疼孩子辗转于各种补习班,一边迫于升学压力又不得不逼孩子上“战场”。

    声音

    袁贵仁:改革须积极稳妥、蹄疾步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考试招生改革特别重要、特别复杂,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考试招生制度在改革中不会走旧路,要坚持制度、完善制度,改进民众觉得不满意、不科学的方面;不走错路,绝不允许发生颠覆性错误;尽量不走弯路,不能给改革留下“后遗症”。

    二 高考改革有什么突破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在整个招考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而且已经影响到小学甚至学前阶段。有人提出“高考不改,一切皆空谈”。

    为此,这次改革把高考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系统综合的设计,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将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命运,改为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公平的评价选拔体系,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综观这次高考改革的制度设计,有不少重要突破。

    第一,统考内容和方式有突破。统考,也就是现在每年6月7日、8日(一些地方到9日)进行的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统考考什么、如何考,是高考改革的 “重头戏”。在统考改革方面,重大举措主要是两点:一是调整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二是外语不再在统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可以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统考总分。

    第二,综合评价有突破。评价一名学生,不仅仅注重“考三天”,还要“看三年”。除了统考之外,将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再实行百分制,而以合格和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高校招生基本要求,自主选择参加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品德养成、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招生录取有突破。与考试改革配套衔接,在招生录取上实施两个方面重点改革。一是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依据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完善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办法。二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体现职教特色,在录取方式和时间上与普通高校分开,主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使学生从高考的竞争压力中解放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人们对高考改革最担心的是,增加了学生平时表现在高考录取中的分量,会不会被一些人用来打“人情分”,带来新的不公平。有什么措施来防止出现这种弊端?具体说,就是要加快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等,为确保高考公平保驾护航。

    链接

    近些年来高考改革的有关重大事件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改革。

    ◆2000年,北京等地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全国推广分省命题。

    ◆2005年,开始实行高职高专单独招考。

    ◆2006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

    ◆2007年,海南等4省区率先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晒政策

    2014年起高考部分加分项目调整情况

    1.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2.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和加分资格。

    3.保留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的省(区、市),测试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等8项。

    4.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

    ——参见教育部《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

    三 中考改革亮点在哪儿

    中考是学生求学路上的关键一跃,是衔接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重要枢纽。中考改革的取向和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每个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中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这次改革究竟有什么亮点呢?

    亮点一:注重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一次考试评价和选拔学生的局限,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根据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科目的学习完成后,及时安排相应考试,减轻学生集中复习和备考压力。同时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客观记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情况,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录取的主要参考。

    亮点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优质高中师资强、硬件好,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大,是人们趋之若鹜的“香饽饽”。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是否合理,关系着中考改革的公平性。要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办法,使优质高中向普通初中倾斜,为在薄弱初中的学生提供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分配比例已超过50%,山西、山东等省甚至达到了100%。北京在2014年中考改革中,将全市83所优质高中校统招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校。

    亮点三: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行注册入学。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为很多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又打开“一扇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在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中分开,使部分学生从激烈的中考竞争中分流出来,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 小升初改革有啥举措

    小学升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内的升学,从1986年开始,在普及初中的地方,就推行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升入初中的改革。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公益性、公平性的法定要求,一定程度减轻了小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但事实上,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宁可舍近求远也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初中,这导致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小升初“择校热”愈演愈烈。孩子们苦练各种“绝技”,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应平静轻松的小升初成为一场激烈的“大战”。

    为改变这种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并提出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等举措。2014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大力推进均衡发展等一系列具体措施。2月,又专门发出通知,对做好重点大城市(直辖市、副省级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提出要求。要确保免试就近小升初政策落实,关键是用好这样几招。

    科学划定片区。落实就近入学,首先要把“近”的范围划定好,让大家知道哪个孩子该上哪个初中。科学合理划定片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教育部提出,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严格学籍管理。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2013年9月1日起,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获唯一学籍号。统一建成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这将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强化公开监督。免试就近入学的各项措施管不管用,关键是要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小升初工作开始前,应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等相关信息。小升初期间,应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探索学区化办学。所谓学区化,就是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北京市西城区从2014年起试行学区制,以15个街道行政区划为依据建设11个学区,通过优质校与部分学校的重组,对学区内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实现学区之间、学区内各学校之间资源均衡配置。同时,还将采取高校、优质中学办附小的方式推行九年一贯制。全国不少地方也正在进行类似试点。

    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落实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由于减少特长招生、取消“共建生”,优质学校片区买房落户成为择校的唯一途径,造成“学区房”房价上涨等。对此,还要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目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启程。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一枝“祖国花朵”都将竞相绽放,成为民族复兴的有用之才。

    晒政策

    做好重点大城市就近入学工作的目标

    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到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摘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问与答

    问:如何划定招生片区?

    答: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有的区域内有多所初中,有的区域内只有一所初中。据此,划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校划片,即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另一种是多校划片,对于初中比较集中的城区,暂时难以单校划片,可按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

    声音

    蔡达峰:就近入学关键在于教育的均衡化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认为,就近入学是为了公平公正,必须实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和质量的均等。如果公办学校有质量差异,就近入学就难以实现,因为人们一般会认为,“教育质量”比“上学便利”更重要。

    深阅读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门户网站。

    随着在线教育近年来越发火热,明牌珠宝也加入了这个行列。8月2日,明牌珠宝发布公告称,与北京高等珠宝研修学院(以下简称珠宝学院)在北京签署框架协议。

    协议显示,双方将共同出资在北京设立一家珠宝职业在线教育机构,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出资,占比51%,珠宝学院可以以现金或办公场所、 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出资,占比49%。公司还表示,双方将积极引入在网络教育及在线教育领域具有优势资源和丰富经验的企业或机构作为合作的第三方,以加快 推进本项目的实施。

    资料显示,珠宝学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珠宝专业人才培养和国家珠宝玉石标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承担着国家人事部和财政部全国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和注册(珠宝)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的考前培训。

    明牌珠宝表示,以珠宝学院的珠宝专业培训、教育体系为基础,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双方的资源优势,整合国内外珠宝职业教育优势资源,打造一个富有竞争 力的、国际领先的珠宝职业在线教育平台。并以此平台为依托,推进珠宝行业在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整合与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珠宝学院注册资本仅为300万元,而此次项目的总投资最高将达1亿元,珠宝学院占49%的比例,加上该框架协议并未对项目的盈利情况进行预测。公告称,双方合作如有具体进展,公司将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并公告后实施。

    原标题:明牌珠宝发展珠宝职业在线教育

贵阳网讯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获悉,第七届中国——东盟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峰会,将于92日——5日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东盟十国的职业教育专家将与国内专家学者就人才开发、培育等课题展开对话。

    据悉,此次峰会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外事办公室、中国教育国家交流协会、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承办。会上,来自文莱、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十国的职业教育专家以及国内的专家学者,将围绕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培育、职业技能的培训展开讨论,并就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经济一体化后,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对人力资源发展的要求开展政策性对话。

    此外,峰会还将对中国——东盟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方面发表联合声明,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今后,在合肥上职业院校,不仅能学到一门技能,还能获得对应本科“文凭”。记者昨天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计划在市属普通高等院校选择2至3个专业,定向在市内中等职业院校对口专业选拔录取,打通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通道”。

    据了解,在各县市,或许都有一定规模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满足当地技能人才需求。我市将统筹推进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每个县市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院校,做大做强一批中等职业院校。同时,采用挂职、对口支持、教师交流、鼓励兼职、实训平台共享等形式,支持和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院校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不同所有制职业院校之间资源交流共享、优化配置。

    “我们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市将建立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制度,推进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历与技工院校毕业证书互通互认。

    此外,我市还将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索建立职业教育新体系,推进3年中等职业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试点时,在市属普通高等院校选择2至3个专业,确定一定数量的本科招生计划,定向在中等职业院校对口招生,这意味着职业学校学生也可以顺利读大学了。

    原标题:职业学校学生可“直升”大学 市属高校拟在职业院校对口招生

    本报讯 作为山东省首批高职与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山东潍坊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本科专业招生今年再度爆满,连续两年所录新生的分数均超过全省本科二批最低录取线,打破了长期以来“职校只能招低分生”的尴尬局面。

  高职与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重在培养“能设计、会操作、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山东省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又将试点扩大到20所高职和18所本科院校。

  有了特殊的政策,招来了高分学生,那么该怎样培养好这批“特殊”学生,如何与后续的本科院校对接?这对山东潍坊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是个新挑战。

  该院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庆平认为,“3+2”不是专升本的复制版,而是知识与技能一体设计,对口贯通,衔接融通,分段培养,体系完整,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更好落实分段培养目标,他们深入山东石油化工企业调研,研究企业需求。该院与青岛科技大学一起,对原高职和原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拆解、再造和改革,设计出一套新方案,即高职3年侧重专业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教学内容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及“教学做”合一;后两年侧重工艺过程、设备设计、系统优化、生产管理、技术革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3+2”强化实践类课程,发展学生专长和技术拓展能力。理论教学学时比高职多,比普通本科少。

  该院副教授赵殿英对这批学生喜爱有加:“他们综合素质高,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欢探索,对未来充满憧憬。所以,我们丝毫不敢懈怠,把看家本领都教给他们了。”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祝聚帅非常庆幸自己进入了“3+2”试点班,“学院最棒的老师教我们,实验设备优先对我们开放,教学内容也和别的班级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能够接受两所大学的文化熏陶,对自己将来很有益处”。

  该院院长王家爱认为,“3+2”不是简单的升学教育,不是简单提高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教育,也不是高职和本科课程的简单衔接,而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适应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为目标,坚持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并重、职业资格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并举、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一体化设计的新模式,解决了重学术、轻应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就业率不高等问题,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追捧及用人企业的期待。“今年,我们与临沂大学联合,新增了‘3+2’园林本科专业”。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化工企业“盯”上了潍坊职院这批应用型大学生,到学院办讲座,邀请学生到企业参观,希望吸引优秀学生毕业后加盟。

    原标题:山东潍坊职业技术学院探索“3+2”新“加法”

    新学期即将开学,各地高考录取陆续进入扫尾杀青和回顾总结阶段。近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高职学校遭遇大面积“零投档”》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网下搅得沸沸扬扬。

  单从标题的字面意义来看,这篇报道显然是职教领域一则“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负面新闻,在职业教育吸引力长期差强人意的当下,这样的“唱衰”无疑会让受众产生认知上的迷惑甚至误解,即便是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主旋律,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干扰。对于已经收到高职院校录取通知书、欢欢喜喜准备开学的万千学子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话题。

  其实,高职院校招生遭遇“零投档”并非新鲜事物。正如该文所述,早在2011年,山东等省就曾出现过令人乍舌的“零投档”现象。此后几年,这一状况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常态化。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这样的报道是为了促进职教人形成自知意识和自救意识,戒除人们对于职教发展形势的盲目乐观,激发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合力支持。然而,从比照现实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对高职院校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零投档”现象给予客观认识和理性解读。

  首先是对“数字”的理性认识。以陕西省为例,该省今年参加招生的文史类院校有597所,其中139所院校遭遇了“零投档”;理工类640所院校中,“零投档”院校多达181所。光从纯数字上看,确实怕人,并很容易让人将高职院校与“招不到学生”、“关门倒闭”之类的敏感热词挂起钩来。而事实上,今年共有1237所高职院校在该省投放了120076个高职招生计划,其中有84073名考生成功投档,占到了整个招生计划的70.02%。通过这样的对比,“零投档”数字的“危险系数”将会舒缓许多。

  其次是对“灾情”的理性认识。报道称高职学校“零投档”全面爆发,事实上,即便各省都爆发了“零投档”,我们也需要查实究竟哪些学校是“零投档”的主角。其中,“外省计划”、“中西部地区”、“弱势行业”、“民办院校”等诸多关键词不容忽视,它可以帮助人们比较理性地解读“灾情”,而避免陷于盲目的恐慌。

  再其次是对“原因”的理性认识。离开了理性分析和刨根问底,我们很容易将高职院校的“零投档”归因于学校办学质量不高、信誉不好,这样的判断显然有失客观和公允。如果我们忽略了地域弱势、行业弱势、“90后”独生子女恋家、民办院校不享受政府财政支持而收费较高等诸多客观因素,就会对高职院校的“零投档”产生误判,甚至会影响到国家依此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决策和顶层设计。

  撰写此文,并非一味为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开脱免责,更不是盲目为职业教育高唱赞歌,而在于警示全社会对当前的职教发展形势作出客观的评判。国家在敦促职业院校普遍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须为职教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制订更加有利于不同体制院校公平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优质发展、促进职教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及时改进和纠正目前高考政策中人为分等划级的按批次招生、强令高职院校划列外省计划等不合理规定。唯其如此,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精神才能得到圆满贯彻,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宏伟蓝图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标题:高职“零投档”现象需要理性解读

    “非常遗憾,中职、高职冠军选手不能同时登台亮相。”日前,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公开批评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职组、高职组被有关部门与行业组织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乱象,并称这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有害无益。

  “技能大赛是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风向标与检验平台。”据知情者透露,关于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话语权的问题,涉及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而针对参加国际技能大赛选手选拔权进行博弈的,则集中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之间。

  国家有关部委及行业组织到底为何而争,以及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中国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中职、高职汽车维修大赛分两地举行 承办单位分属不同行业

  今年6月中旬,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中职组)大赛(以下简称“中职组汽车大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而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大赛(以下简称“高职组汽车大赛”)则在吉林省长春市进行。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获悉,中职组汽车大赛由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主办,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交通运输教指委)、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江苏省教育厅等承办。高职组汽车大赛同样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分别是吉林省教育厅、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等。

  交通运输教指委、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是怎么与学生汽车大赛扯上关系的呢?这还得从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三原则说起。教育部根据“三原则”牵头成立了53家“行指委”、6家“教指委”。这些组织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据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名单显示,交通运输教指委设在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主任委员为该司有关负责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则设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培训部(即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记者注),主任委员为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

  “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以及学生技能大赛中出现了姓‘交’还是姓‘机’的‘拉锯战’。”知情者向本报记者透露说。

  是谁的手伸得太长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并不回避学生汽车大赛语话权争夺的问题。他说:“汽车前市场管制造,后市场管维修、销售的模式,与现在汽车产业升级、制造与服务并重发展趋势不适应。”

  陈晓明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下辖专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民政部注册登记)等行业组织分属于不同部门是历史造成的,不符合市场规律,不适应汽车产业运营管理体系。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前身是原机械工业部教育司,上世纪90年代国家机构改革以后负责行业教育培训工作。陈晓明说,学生汽车大赛不能按过去计划经济思维来设计,应该按完整产业链所需要的能力设计,不光高职组汽车大赛由该中心主导,中职组学生汽车大赛也应该合并过来统一组织、设计。

  对这种说法,交通运输部表示“反对”,并给出了理由:国务院法规、中央编办批复交通运输部“三定”职责(中央编办发〔2013〕133号),均明确交通运输部门主管全国机动车维修业。交通运输教指委也设在本部门。2013年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还联合签发在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意见。

  “从行业发展、中高职衔接以及交通运输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专业目录、技能大赛等应该放在同一个类别进行科学研究与制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怡民说。

  现在交通运输类中职专业、高职专业分别归交通运输教指委、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造成中高职专业、课程不对接,甚至出现同质化竞争,直接受影响的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33所,在校学生29万人;中职学校120多所,在校学生40万人。

  据介绍,自3年前开始,有关方面就围绕机动车维修类专业归属、学生汽车大赛话语权等展开了交锋。去年9月,在教育部召开的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上,交通、机械两家就有争议。有关部门表示,在会上能协商的就协商解决,不能当场协商解决的可以提交书面意见。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通过正规渠道向教育部职成司发函,商请解决中职、高职学生汽车大赛“一分为二”等有关问题。

  据透露,目前,教育部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机动车维修类专业已划至交通运输职业教指委。但是,对高职组汽车大赛归属问题,态度不明确。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工作又刺痛了教育部以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据了解,2015年世界第43届技能大赛将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中国将再次组团参加28个项目的角逐。

  有着“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始于1950年,每两年举行一次,选手年龄要求在22周岁以下。中国从2011年开始组队参加。教育部方面认为,中国代表队选手的选拔、培训工作应该依托行业企业,并与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等有机衔接,达到一致对外、为国争光的目标。但有关部门把中国代表队的大部分选拔、集训基地设在系统内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部分企业。

  全国有3000万中高职在校生,大部分在校生的年龄在16~21岁,作为中国技能人才主力军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却难以企及世界技能大赛这一舞台。有人批评:“画地为牢,生怕国家对选手的补贴、奖励旁落他人。”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孙守仁说,该协会拥有国内一流的专家资源,以及世界技能大赛汽修项目裁判,他们主动找到人社部能力建设司对接,希望参与并承担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汽修项目选手的选拔与训练指导工作。不过,这种举措没有得到对方的积极响应。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面临部委“各自为政”的考验

  本报记者查阅人社部发文的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安排表发现,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没有列入国家级一类、二类竞赛目录,获奖选手不能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不能获得晋升一级职业资格的奖励。

  至于具体原因,人社部方面让本报记者去问教育部。

  “类似的问题很多,政府、行业组织、行业学校错位、失位、越位的事也不少。到底是以部门利益为大,还是以学生成长与人才培养为大?有关部门就是喜欢单干。根子在利益上,难点在政府部门。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现代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陈晓明说。

  虽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但是据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人士介绍,在高规格的会议上,有关部门还提出建立“现代职业培训体系”,细致到课程怎么开设等内容。如果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还差不多,如果另搞一套“现代职业培训体系”就显得调子不一致。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行业指导与产教融合,国家有关部委、行业组织连学生技能大赛话语权都争得不可开交,又谈何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呢?机械教育专家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状况对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害处,你懂的。”

  (原标题:多部门为学生技能大赛话语权“打架”)


大学生就业

  “金榜题名”本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之一,但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题,清远的一些寒门学子却主动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而曾经在社会上弥漫的“读书无用论”,也渐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清远市通过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寒门学子的就业问题。

    寒门学子无奈放弃大学梦

  对于广大学子来说,十余载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一圆大学梦。然而,家在清远农村的小黄却无奈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尽管小黄今年的高考成绩过了二本B的分数线,并且被省外的一所普通高校录取,但家境贫寒的他还是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打算只身前往珠三角地区打工。

  “其实我还是很想去上大学的,但考取的大学并不是‘211’、‘985’那样的名牌大学,而且录取的专业就业前景也不太好,我担心毕业之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让家里白白花钱不说,还耽误了四年的赚钱机会。”小黄无奈地说。作为家里的长子,小黄表示,自己放弃上大学之后,可以通过打工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据了解,在清远部分农村地区,小黄的选择绝非个案。今年高考结束后,小黄的许多同学也有着类似的想法。小黄对上大学“无用”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对毕业后的就业缺乏信心。

  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小黄和同学们的顾虑。2013年,全国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因此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数据显示,“211”(包括“985”)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5%,其中本科生仅为67.4%。在就业待遇方面,2013届重点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157元。

  如果说大学毕业生是“产品”的话,那么用人单位就是“顾客”,俗话说“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都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虽然大学生们在高校这座象牙塔中学习了四年知识,但对于许多用人单位而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初入职场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

  “我们企业去年招聘了十几个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想到他们干了不到半年时间就都陆续离职了。这些毕业生不仅没有工作经验,而且许多人还不能吃苦,在工作中稍微遇到点挫折就耍脾气!”清远某企业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

  据悉,许多企业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之后,首先都会将他们安排到基层岗位当中,尤其考验实际操作能力。然而,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都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使得这些职场新人的实战能力较差,短时间内难以在工作岗位上挑起大梁。

  发展职业教育破解育才痼疾

  相比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痼疾,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疑更加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大批拥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无疑具有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虽然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却处在高等教育的光环之外。然而,在经历了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职业教育却凭借着极高的就业率令人刮目相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8.1%,比本科生高出12.3%;在就业待遇方面,2013届高职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291元,比重点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了134元。

  在经过大量的实操训练之后,许多高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明显优于高校毕业生,因此许多人初到工作岗位就能挑起大梁。2013年从省内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小陆,毕业前夕便在清远市某酒店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她表示,自己读的酒店管理专业就业难度不大。“因为专业对口,我感觉高职生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她说。

  据知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3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依次为学前教育、会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营销与策划、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初次就业率都达到了90%以上。

  清远积极打造职教产业集群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如今成为了职场上的“香饽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能圆“小黄”们的大学梦,又能从根本上摒弃“读书无用论”,无疑将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清远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产业集群,使职业教育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了深入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省政府于2011年6月同意在清远市规划建设省级职教基地。经过近三年的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落户基地,并将于今年9月份开学招生。今后省教育厅还将安排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驻基地,届时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0万人左右。

  随着国务院日前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社会上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偏见,以及职教生在升学和成长等方面遭遇的“天花板”,也将陆续被打破,制约着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也将被扫除。预计2016年至2020年期间,省级职教基地还将新增若干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未来职教生同样可以读硕士、读博士。

  通过把“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清远的职教院校已实现了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贯通,进一步拓展了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通过企业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使“技能型”学生和“双师型”教师成为清远产业升级发展的人才支撑,而各类职业教育也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才红利”。

  ■他山之石

  ●在德国的教育体制中,只有约40%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中学生进入大学,而60%选择参加职业教育的中学生并没有低人一等的观念。

  ●德国父母看问题很务实,他们决不会硬逼着子女读高中、上大学,有的家长甚至会根据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在学校里的表现,反过来劝自己的孩子去读职业教育。

  ●德国联邦政府数据显示,每年有60%的德国青少年选择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其中,最受欢迎的职业培训是工商类职业培训,其次是手工作坊类职业培训,以及农业、公共服务、自由职业、家政服务以及航运等。

  ●德国对技工、技师、技术员和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实行分层次、标准化的培训,很多受过职业教育的德国年轻人都有机会晋升成为企业的领导层。

    原标题:清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8月26日,吉林省国家电子商务产业园与长春市商贸旅游技术学校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这是我省首创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开创了职业教育同电子商务合作办学的先河。学生入学以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即可开设自己的网店,并逐步教授学生开店推广的各个流程,产业园作为媒介,将优秀厂商的产品直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实现入学即创业、创业即赚钱的目标。

  创业、创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突出亮点。联合办学在培育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引入企业化管理和运营特色,通过创新的培训方式,尽快让学员成长起来,适应电子商务新型岗位的需要,成为行业专用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无味。学校考核学员也不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而是侧重于销售能力及效益为最终考核指标,继而增加学员学习创业的兴趣。产业园则与一些知名企业联合设计和打造学员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其自身实战优势。

    合作办学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教学模式采用“学用演练、创业锻炼、就业训练”三练式教学模式,学费收取标准为城市户口学生2400元/年,政府每年补助1000元,农村户口学生学费全免,学制3年。

    原标题:吉林省职业教育开启办学新模式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校训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市属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08年进入全国百所高职示范校建设单位行列。陈云、邓颖超曾分别为学院题写校名、校训。学院拥有50余年的办学历程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被首都商界誉为“黄埔军校”“经理摇篮”。

    822日下午,本网记者拜访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院王成荣院长、校企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周红利以及科研处田志英处长做了热情的接待。访谈期间,周主任和田处长首先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成长路程、近期的工作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记者着重采访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职教集团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

    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北京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是市属职业教育集团,也是首都唯一商贸类职教集团。王院长强调,在职教集团的建设方面,学院通过感情纽带、事业纽带与利益纽带相结合,加强集团内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联系,提升职教集团的凝聚力,并在职业教育项目开发、科研和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王院长表示,北京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时间不长,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集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很多做法和想法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获得了北京市教委的肯定,把握住了集团发展的大的方向。

    王院长强调,在未来的职教集团发展建设方面,要努力搭建好职教平台,不走形式路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办好职教集团。

    访谈最后,王院长表示感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提供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中国职教学会加强与其他院校、职教集团的交流,相互借鉴经验,提升职业教育集团整体的发展活力和办学效果。

 

访谈合影

(左四为王成荣院长、左二是周红利副主任、右一是田志英处长)


    导语:“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是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为鼓励、传播和推广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而创办的活动,自 2008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被称为"民间评价教育的有益尝试"。

  2014 年,“第四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评选活动启动。此活动围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重点领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发现、总结、宣传和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案例,促进整体性的教育制度改革。搜狐教育将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此次活动。

  以下为专家学者对地方教育创新的研究。

  一、当今中国职业教育处于“上升期”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处于上升期。吉林省职教中心“中国职业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撰写的《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报告(2008)》,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验证了上述观点: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处于整个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后期,即“职业教育上升期”。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是人口资源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技能型劳动力欠缺,总体就业压力较大,值此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上升期”的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表现是:职业教育涉及面广,在规模和结构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职业教育各层次衔接性指标、质量指标、机会指标、投入指标和就业率指标上,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中国职业教育步入成熟期还有一段艰难之路要走。

  二、当今中国职业教育“四大命题”

  中国职业教育欲进一步开拓上升空间,须解决体制机制上的诸多问题。就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的实践呼求来看,破解以下“四大命题”是目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也是中国职业教育从“上升期”走向“成熟期”的必由之路:

  命题1: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职业教育之所以对求学者缺乏较强吸引力,有观念不认同、投入收益不够大、学习效果不明显、岗位待遇比较低、发展前景不广阔等等综合性原因,破解之,需寻找系统性办法。

  命题2: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融通和开放的,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充分满足了一个人随时、随地、随兴趣而不断学习的需求。目前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命题3:如何在机制上有效推进校企合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大都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其原因在于:学校职业教育是公益性的,而企业投入则是逐利性的,当两者没有找到利益共通点的时候,合作效果就不佳。因此,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实现双方利益共通互享,需由政府履行统筹协调职能,在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上寻找出路。

  命题4:如何提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效益?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许多地方把农村职业教育视同于“去城市打工教育”。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回归农村,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产业化”过程和农民的“职业化”过程提供智力帮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职业教育”部分有四方面内容: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出“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四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上述四方面内容正是国家层面围绕“四大命题”所做出的战略部署。

  “四大命题”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破解这些命题也不可能孤立地着眼于某个方面。我们从全国各地开展的职业教育创新实践中看到,虽然各地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都是系统性寻找出路,并未将所解决的命题与其他命题割裂开来。

  三、破题之道:地方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实践

  职业教育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不过,这种相关性要很好地粘合并高效运转起来,少不了地方政府这张粘合剂。即是说,在职业教育和市场选择之间建立一种能够产生最大效能的合作关系,必须要有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否则各个主体不可能自发融合,无法形成协同工作的利益共赢体。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财政的统筹投入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二是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来扶持企业与学校的协同育人;三是通过制定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不同主体的社会性行为。实践证明,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来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协同创新,属于根本性解决之道,因为这种引导关乎体制机制改革。事实上,全国许多地方的不同层级政府都努力在职业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方面有所建树,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前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的创新案例来看(见表1),虽然目前我国“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数量还不够大,但是其中的亮点比较突出,涉及改革的层面也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完善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系统,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首先需要转变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而转变观念的根本是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这又涉及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个命题。其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还需要增强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一方面是政府减免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学费;另一方面是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两个方面的合力效应对平民家庭必将产生极大吸引力。“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了100亿元,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这个时期,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职业教育的相关激励政策,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职业教育券制度”就是被多个地方政府推行的职业教育激励政策。

  “教育券”制度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设计,其基本观点是:改变政府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教育经费折算成数额相等的有价证券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就读;学校再凭收到的教育券从政府兑换等额教育经费,以支付办学费用。教育券制度能形成良性、公平的教育竞争环境,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投入效益。中国各地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均采取的是“排富性”和“限制性”模式,即教育券是发给贫困生和弱势群体的,而不是发给所有学生;拿到教育券的学生只能就读于职业学校、技能培训班等机构,而不是所有教育机构。在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案例中,贵州贵阳市“职业教育券”制度惠及了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浙江衢州市“劳务培训券”制度有力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浙江长兴县“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真正做到了“面向三农”,极大地推进了乡土经济的发展。

  除了上述入选“创新奖”的三个地方较早地推行了职业教育券制度之外,目前全国已经有不少地方也实施了这一制度。比如,江西省安吉县推行“职业教育券”制度、四川省成都市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券”制度、安徽省淮北市推行了“职业教育助学券和助学金”制度、广东省广州市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券”制度等等,职业教育券制度在我国许多地方顺利实施,的确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也证明了费里德曼的设计在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各地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地方职业教育的差异化和均衡化协调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贫弱地区就成为一个重要功课。事实上,从第三届地方职业教育创新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新的变化。例如,海南省政府提出扶贫要打“职教牌”,创造性地实施了“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四川省全面推进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三年来,共招收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29399人,藏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均大幅提高,与内地差距明显缩小。

  (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使职业教育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职教与普教之间相互沟通,在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就各地政府的职业教育创新案例来看,许多案例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大胆探索,比如建立中高职教育“直通车制度”、职教与普教“互认学分制度”等等。

  天津市的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其他城市前列,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后,天津市被列入“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地区。继2008年获首届“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奖”之后,天津市于2012年再度获第三届创新奖。天津市的创新经验是:坚持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鼓励职业院校开展股份制办学改革试验,创新了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天津市持续推进行业办学和集团化办学,并且构建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制度,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到了实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路向和特征,与学习化社会中人对教育的多种需求相一致。在课程设置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也更加具有人性化特点,它不仅把一个人当作适应社会的客体,只停留于“就业”层面,而且更重要的,它把一个人当作创造世界的主体,追求就业的幸福感。以学习化生存为目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把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幸福感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关怀,在这方面,天津市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除天津而外,重庆、河南、四川、海南等地政府也在统筹优化职业教育资源,使其产生系统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效应方面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重庆永川市建立了职业教育的“城校互动模式”,实现了“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局面;河南省政府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城乡、校际、校企之间提供了全方位合作平台,实现了职业学校的招生、教学、技能鉴定和就业一体化;四川德阳市通过“民办公助”制度,促进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发展,激活了民间的职业教育资源;广东中山市政府在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成人大专、各类型职业技术培训之间建立互动通道,基本形成了教育与培训并举、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依法推动校企之间有效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角色应从职业教育的设计者,变成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推动者,推动手段包括政策激励和法律约束等。从各地政府提供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案例中可以看出,凡是校企合作比较有实效的地方,都有当地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大力扶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推行“企业校区”模式,在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方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创新,该模式规定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探索了“三段式”教学实践:一年级新生参加“企业训”,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二年级学生参加“企业见习”,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三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教学生“怎么样做得更好”。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建立了“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制度,同时解决了学生的读书和工作问题。

  从2008年开始,“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已有三届,经过6年时间的发展,我们明显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坚持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比如,浙江省教育厅、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于2008年联合发文进行“职业教育‘双元制’试点改革”,成功构建了“五个双元”:双元招生,双元计划,双元师资,双元管理与评价,双证书,经过5年实践,开辟了“校企合作”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来自于政府立法,浙江省宁波市政府在这个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地方法律文本,具有标志性意义。该条例界定了“校企合作”的概念,明确了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各自的权利义务,提出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了预防和妥善处理实习意外伤害事故的规定。实施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之后,宁波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实现了五大转变:一是由学校主动转变为校企互动;二是由校企双方合作转变为政府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协作;三是由学校“求企业合作”转变为学校“为企业服务”;四是由学校“关门办学”转变为“开放办学”;五是由松散型合作转变为紧密型联盟。

  在宁波市之后,大连市、苏州市、珠海市等地均有人大代表提案出台本地的“校企合作促进法”。作为第三届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案例,大连市建立地方性“校企合作”法规有了新的特点,他们把建立“校企合作”法规和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系统化的推进。我们之所以强调制定“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是因为我国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并不相同,各地的行业规模和企业实力也有很大差异,单靠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不足以解决不同地区校企合作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校企合作促进法”对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所应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依法实施“校企合作”,就会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的联动机制。

  (四)推进“乡土创业培训”,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效益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招生困难、经费紧张、师资短缺等等,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才培养方向偏离了“农”字。一方面是农村急缺各类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却围绕着城市进行设计,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农村职业教育越不培养涉农专业人才,农村经济就越发展不起来;而农村经济越发展不起来,涉农专业就越没有人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农民为了“脱农”而受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关,更与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和引导有关,比如,如果地方政府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在种植、养殖、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上做文章,那么,包括“职业教育券”在内的诸多免费职业教育政策就不能起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004年,浙江省长兴县通过实施“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来发展乡土创业培训,具有典型意义。该制度规定,凡希望实现就业、有参加培训意愿的当地农民,都可以随时到所在乡镇政府领取500元面额的“技能培训券”,凭券参加培训班。有些地方为了使农民及时清楚地了解培训信息,还专门编印了“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指南”,分发到农户家中,方便群众根据自己就业愿望选择培训专业和培训班。几年的实践证明,“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把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还给农民,大大促进了长兴乡土经济的发展。

  相对于单纯的“职业教育券”制度,在第三届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中脱颖而出的河北省“送教下乡”政策则更为全面和深入。2009年7月,河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通过政府引导,面向“三农”开展职业教育。具体措施有:面向农民招学生,面向农业开专业,面向农村办职教,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3年多来,河北省的“送教下乡”职业教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提高教育综合效益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四、加快推进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突破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

  突破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地方政府部门还需要在以下诸多方面不断创新:在中高职院校之间建立广泛的衔接支持制度,实现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接轨;改革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制”现状,扩大双方学分互认范围;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应用性人才的更高要求,建立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学位递升体系;探索多元录取机制,在招生制度上打破学历和年龄限制,在学籍管理上放开学校限制;建立完善的社区学院教育制度和多元投资体制,使办学体制机制更加灵活。

  (二)实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全纳性

  职业院校应建立“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创新以学分成绩、技能证书、工作经验评分、学校推荐书、行业推荐信等为内容的“注册入学”招生政策;建立与“宽进严出”相配套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教育的权利。近年来,各国职业教育的招生大门一敞再敞,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全纳性特征。

  (三)提高农民的“乡土智富”能力

  乡土创业培训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使农民尽快受益的有效之道。地方政府应加大涉农学生的政府贴息贷款数额,要培养开展乡土创业培训的师资队伍,要对农村职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给予支持,帮助每个村办免费的“农民夜校”,并建立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志愿者制度等等,让农民真正从职业教育当中受益。

  (四)科学评价职业教育教师劳动

  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地方政府应当创新教师任职和评聘制度,包括:规定新教师入职的工作年限;在人事制度管理上放开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格限制,引进技术大师来学校任教;把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职称聘任的主要依据等等。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职业教育环境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不同,因此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出台符合地方需要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和评聘条例。

  (五)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益的督导评价制度

  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效益进行评价时,应加强评价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评价的协同效应。宏观上,要重视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可由第三方组织实施或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中观上,是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微观上,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一直以来,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未获得应有重视。但是,有地方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比如,湖南省政府建立的“专业技能抽查督导评估制度”(第三届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奖入围作品),就是从测评学生专业技能这个中间环节(教学出口和就业入口)来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益,这其实已是督导评价制度的重大突破。不过,职业教育的质量监控主体是多元的,地方政府还应引导建立社会化督导评价制度,做到公正评价、有效督导。

    原标题:上升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及其制度创新实践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合肥市政府常务会获悉,合肥市将探索建立3+4职业教育新体系,从而打通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通道。在这种模式下,中职院校学某个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或许可以“直升”上本科。

  合肥市将推进3年中等职业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将在市属普通高等院校选择2至3个专业,确定一定数量的本科招生计划,定向在合肥市中等职业院校对口专业选拔录取。另外,合肥还将建立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制度,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并促使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与技工院校毕业证书互通互认。

  对于技能人才,未来不仅将开出高工资,还会给予一系列“特殊待遇”。比如,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可通过奖金、期权、股权分配等形式给予相应奖励。而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视同大专学历,未来可报考相应公务员职位。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