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实训车间,火星四溅,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健壮的小伙子个个汗流浃背,忙碌在电焊机、车床旁,进行着紧张的操作训练。男人堆里,一个全副武装的女老师穿梭在操作间,俯下身子挨个辅导;噪音很大,为了让学生听得清,女老师扯开嗓子喊着,有时两只手还不停地比画。
这是记者在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下称“甘肃钢铁职院”)的实训车间看到的场景,车间里正在训练的是这个学校的学生,眼前的女教师是负责实训教育的教师吕杰。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这个钢铁和男人组成的世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的正是实训教师吕杰。今年,因表现出色,吕杰被评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
在电焊这个属于男人的行业,吕杰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从1990年代初参加工作,并非科班出身的她就进入了电焊这个行业。
中专学管道专业,参加工作却阴差阳错被分配到甘肃酒泉钢铁公司(下称“酒钢公司”)的电焊车间,成为一名电焊工。刚开始还有些郁闷,后来,吕杰硬着头皮干上了,硬生生地自学了焊工的所有课程。
“好强,不服输,还听话。”在师傅陆晓斌的印象中,吕杰具备了一个好徒弟的所有特质——好强就有动力,不服输就能严格要求自己,听话就是认真按师傅的指导学习。此外,吕杰还特别能吃苦,在电焊车间,一个试件几十斤重,男孩子搬起来都有困难,吕杰从不求人,都是自己上。
很快,吕杰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多项技术。先后考取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书、焊工技师证书、焊工高级技师证书。同时,她因技艺精湛被邀请参加各种比赛,并频频获奖。
2000年,酒钢公司选拔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吕杰在全厂几万名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初选的6位候选人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再从中选出3人最后参赛,吕杰作为唯一一名女工,成功晋级。在比赛中,吕杰又发挥出色,赢得大奖,从此在酒钢公司名声大震。
年纪轻轻就小有名气,这并没有让吕杰膨胀。每次参赛回来,她都会不休息就来到车间,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后来,作为公司技术能手,她被抽调到公司检修中心,专门负责设备维修;同时,还被抽调到职工培训中心,现身说法,做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繁重的检修工作之余,吕杰又会走上讲台,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实践,给一线职工传道授业,分享一线操作中的探索成果。
吕杰培训的学生一个个学有所成,在代表酒钢公司参加各类技能比赛中频频获奖,从一名技艺高超的一线焊工,吕杰很快成长为优秀的实训教师。2008年,吕杰被酒钢公司所属的甘肃钢铁职院选中,正式进入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教师,开始负责全院电焊专业的实训工作。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站在讲台上,吕杰最大的心愿就是教好学生,让学生能学到真本领。
吕杰当老师后就一心想着怎么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于是,在烟尘弥漫的实训车间,每天都能看到吕杰忙碌的身影。
一边教学、一边思考研究。在电焊课程教学上,她大胆改革,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从课堂学习到系统化的实训平台。在吕杰主要承担的《焊接生产实习》、《焊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中,她系统完成了实验实习的指导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编写工作。
吕杰发挥所学,将自己的绝技绝活和参加大赛的成功经验悉心总结,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重视,四个环节”,即以焊缝质量合格为中心,一手抓体能训练,一手抓心理辅导,同时重视发现学员技术特长、重视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重视在枯燥的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艺术感染过程,并规范工艺讲解环节、完美表演示范环节、加强巡回指导环节、总结教学反馈环节。
近3年,吕杰还承担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的培训,总计326人,学员持证率100%,项目合格率98%,均满足《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要求。为进一步发挥学院实训导师作用,甘肃钢铁职院还以吕杰命名了焊接创新工作室,组成导师团,致力于职业技能高手培养和科研攻关。
“通过搭建平台,让吕杰这样的优秀教师发挥最大作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工人才。”甘肃钢铁职院院长甘煜春说。
吕杰说:“教书育人是回馈社会的一种好方式,我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就是要用一颗赤诚的心为每一个学生负责”。
孙晓默,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自动化系统(中国)销售经理,中国区机器人教育负责人,加盟现代重工超过十年。
但企业对新技术的推行力度毕竟薄弱,唯有中国的各院校响应国家产业升级的号召,广泛开设与新技术息息相关的专业,产业升级才能真正在中国突飞猛进。因此,作为有义务担负技术升级责任的高新企业,现代重工决定加强与中国的中等,高等院校的合作。
在今年6月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过程中,机械院长王晓勇频频提出产教结合的观点。全球最先进的职业教育在德国,德国奉行职业教育双元模式,早在1993年,中德总理就已签署职业教育合作的联合倡议书,势在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正是当下我们讨论的产教结合的出处。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下,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接受的是企业目前正在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的方式则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不但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真实的还原生产环境及先进的设施设备,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接近实践,接近未来工作的真实需要;较早地接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令学习的兴趣增长浓厚。
再纵观另一个职业教育领先的亚洲国家韩国。略不同于德国,韩国的职业教育成功之处,在于将办学模式由最初的“学校教育模式”向“企业教育模式”转型。鼓励企业附设学校及特别班。韩国法律规定凡是劳动力超过1000人的企业可开办附设学校,凡是劳动力超过100人的企业可开设特别班。政府还通过免收学费、提供补助金等激励措施,推行职业教育的普及,旨在提高青少年劳动力的学历和技能水平。
在国家政策的支年持下,韩国首屈一指的现代重工也在90年代开设现重大学,多年经营,已成为韩国最负盛名的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毋容置疑,除韩国现代重工自身吸纳大量的技术操作人才外,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具有丰裕实践经验的技术应用人才,现代重工在韩国升级为工业强国的崛起中做出杰出贡献。
中国当下也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大势所趋,我国的传统产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唯有加快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升级和组织结构升级,才能继续保持世界工厂的美誉。而大力发展科技,提升行业的技术升级,乃产业升级的核心内容。科技在产业中的升级依赖正是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而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才是受企业欢迎的教育。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与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交流机会,增加彼此的了解,人而大幅度下降毕业即失业的风险。不得不说,产教结合的模式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方向,而作为知名跨国企业的现代重工,也必担此重任,将全球最领先的工业科技融入到中国职业教育的推行中,共创美好未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新华网、北京师范大学、中育教育集团联合发起的“授渔计划”昭通地震灾区教育救助·迎新生爱心慈善义演活动,日前在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举办。此次慈善义演的善款将全部用于资助“授渔计划”适龄孤儿和贫困家庭学生完成职业教育,为受助学生搭建一个有保障、可持续全面成长成才的公益平台,使其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让受助学生通过能力提升找到自我生存价值,最终实现稳步融入社会。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教育救助的方式,帮助适龄孤儿、贫困家庭学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减轻家庭负担,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该项目自2013年7月实施以来,已资助来自西藏、甘肃、山西等14个省(区)、10个民族的适龄孤儿、贫困家庭学生1177名,其中2013年秋季资助的426名五年成长助学项目学生在“授渔计划”项目学校涿州职教中心就读;2014年截至目前已有五年成长助学项目学生376人到涿州职教中心报到入学。
“授渔计划”公益项目主要包括成人高等教育项目和五年成长助学项目两部分。其中,五年成长助学项目的中专阶段实行注册入学,学生到项目学校全日制学习两年,由项目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和管理,安排学生在项目企业完成第三年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由项目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学生在中专毕业后,通过“工学一体化”的学习模式在项目企业进行为期两年的大专课程学习,由合作企业负责学生管理、提供学习场所和教学设施,免费提供食宿和基本生活用品,学生边学习边实习工作,该阶段培养院校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考试合格者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网络教育)。
据了解,五年成长助学项目的中专阶段,学生的学费由国家减免,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基金负责募集善款,用于资助学生在项目学校学习期间的助学金;大专阶段,学生的学费由授渔基金负责募集,合作企业根据实习岗位每月为学生提供2400元至3200元的工资津贴,并在实习就业期间为学生免费办理人身意外综合保险。
在刚刚评选出来的“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中,王祖德是唯一的一名中职教师的代表。
在江西省西北部的一个偏远村庄深处,距离萍乡市芦溪县城12公里的排楼村,“藏”着一所中职院校——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也是全省唯一一所真正地处农村的中职学校。
从今年算回去,王祖德在这所学校整整工作了17年。17年前,大学毕业的王祖德满腔热血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教师,没曾想却踏上了一条艰苦的农村职教之路。
职业教育之所以“苦”,苦在招生难,招来的学生留住更难。而农村职业教育又处于职业教育最低端,交通不便利、师资力量薄弱、福利待遇、教学设备、生活环境都没法与位于城市的职业院校相比。1990年代,学校最艰难的时候,只有100多名学生,濒临关闭。
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多数学习成绩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少数学生沾染了不良行为习惯,甚至对人生自暴自弃。要留住这些学生,还要教育好他们,王祖德费尽了心思。
“德育银行”不要钱 只要好习惯
那是2000年,一名转了四五所学校都被拒绝的“问题少年”邹语(化名)被家长带到了王祖德面前,不顾科任老师的反对,王祖德接受了“挑战”。因为在他眼里,只有没人教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邹语常常深更半夜溜出学校上网。王祖德不得不深更半夜查网吧蹲守学生,他很好奇学生为什么会如此热衷网络游戏。他找邹语聊天,了解到网络游戏中能挣分升级,玩游戏的人很有成就感。受此启发,王祖德想:能不能让网络虚拟的分数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实在在的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王祖德开始大胆尝试,为学生每人在校建了一个“德育电子账户”,每学期账户预存基本分为100分。评优评先、竞赛获奖、好人好事、公益活动都可以加分,破坏卫生、仪表不整、考试作弊、破坏公共财物、打架斗殴等就得减分。例如“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获校级奖励加3分”、“一个月内满勤加2分,一学期全勤加15分”、“拾金不昧、好人好事每次加5分”、“考试作弊每次扣10分”、“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性场所者每次扣20分”,等等。
王祖德把这套德育创新称之为“德育银行”:加分犹如存入,减分犹如支出。一个月内扣分累计超过20分的学生,可以到“德育银行”申请借分,但必须加分“偿还贷款”。
学生可以随时登录校园网络查询,学校每月通报一次。每学期期终学生账户余额60分以上者,视德育考核为合格,三学期考评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不能获取毕业证书。
为了使自己账户上的“存款”越来越多,很多同学主动做好事、讲文明,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校园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校园环境干净了,走廊上的灯不再“长明”了,水龙头的水不再“长流”了,骂人说脏话越来越少听到了……
如今,“德育银行”已成为武功山职专的立校之本,2012年还被列为“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实践案例”。
育人奇迹是这样产生的
在王祖德的日记本里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一如既往地去实践,去探索,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一次意外让“问题少年”邹语的人生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次斗殴中,邹语的手臂被人砍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昏迷的他被王祖德送到医院。王祖德垫交了2000元的医药费,那是他4个月的工资。
少年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除了父母哀怨的眼神外,还有老师王祖德布满血丝的眼睛。接下来的几天,王祖德一直在病床前看护着他。母亲担心的泪水让邹语第一次感到深深的内疚,而老师王祖德的不离不弃,让他第一次懂得了感激。他哽咽着对王祖德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打架了。”回到学校,王祖德让他发挥电脑方面的特长,成为“德育银行”的管理和维护者。
“奇迹”慢慢发生了,老师和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问题少年邹语不再迟到、捣乱、打架斗殴了,在“德育银行”的操行分越加越多,甚至出现了满分。2006年,邹语南下东莞打拼,如今已成长为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坏小子”吴明(化名),父亲是萍乡市委一名中层干部,母亲是一名教师。为了让吴明读好书,家里费尽心思:3年跨3省,一年4次转学,先是从广东到湖南,再到四川,最后转回江西萍乡,仅高三一年在萍乡就读了4所学校,最后来到武功山职专大安校区并安排在王祖德的班上读高三。
吴明好表现,每节课只要老师一提问,他总是不加任何思考随口就答,令老师和同学们反感。在寝室,他不洗衣服不扫地,每个星期要等母亲来学校洗。他喜欢打篮球,但球技差,球风也差,他一上场,别人都没法打。
对这个学生,王祖德只能采取非常措施。针对他好出风头、喜欢惹人注意的特点,王祖德决定从打篮球下手,在班上举行一场篮球单挑赛,由吴明单挑本班三大篮球高手,并将海报贴在学校公告栏上。有如此大出风头的机会,吴明兴奋不已。比赛在全校上千人的关注下进行,而吴明不得不接受0∶15的结局。出了这么大的丑,吴明连死的心都有了。
比赛后的第三天,王祖德将自习课改为班会,对全班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班有谁能有如此勇气,在全校如此多的学生面前与高手连挑三场?有谁能在0∶10的情况下再打第三场?”全班一片沉静,将近1分钟后,王祖德说:“除了吴明,没有第二人有如此勇气。如果将此勇气用于学习,一切皆有可能。”听到这里,吴明的眼泪哗地流了出来。
随后的几天,王祖德到宿舍带着他洗衣服、扫地。一个星期后,吴明的父母赶到学校,惊讶地告诉王祖德:“王老师,小明竟然回家帮我们洗衣服了,还煮了一碗蛋给妈妈吃,这太不可思议了,他简直变了一个人……”吴明在学习上也变得异常用功,最后如愿考上了本科院校。
学生的思想通了 一切皆有可能
良好的制度可以管住人,但不能感化人。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管理不能一刀切。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才能春风化雨,润及学生的心田!这是王祖德教书育人的切身感受。
为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王祖德坚持每天找一名同学谈心。白天上课,晚上谈心,双休日则坚持家访。有时甚至去学生寝室门口“偷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在王祖德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汽车模型。这个汽车模型是一个叫金果兵的学生送的。
金果兵来自偏远山区,家境贫穷。瘦小的他自卑,在学校不愿和同学来往。一次,王祖德特意叫上金果兵去学校后山散步,看着各色鲜花,王祖德指着一朵最鲜艳的花说:那朵花漂亮,摘下来吧!金果兵摇摇头说:那是牛屎花,闻了会头晕的。他指着另外一处不显眼的小黄花说:老师,那才是好花,叫金银花。王祖德反问道:不会吧,它长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而且又小又瘦。金果兵赶紧“纠正”老师:不要看它小,可有大作用,能清热解毒。王祖德因势利导:是呀,即使在恶劣的环境里,它照样能盛开;即使再弱小的个体,也能拥有独特的价值。金果兵听着老师的话不作声了,他在沉思。
在王祖德看来,学生的思想通了,一切皆有可能。学生思想通了,愿意学了,才能教得好。在他与金果兵不断地谈心中,金果兵变得越来越开朗,很快成为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金果兵应聘到广西桂林某汽车销售公司,由于工作踏实认真,他的销售业绩一路飙升,不到3年,24岁的他就成了某品牌汽车在家乡县城的总代理。
9月10日清晨,看到单位后面的小学很多孩子手捧鲜花来上学,才惊觉于岁月无声处,第三十个教师节悄然到来。令人惊喜的是,教师节这一天我们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榜单上发现了两名职业院校一线教师的名字。
教书育人不是传播宗教,但是,现在能够在职业院校扎下根去并全心奉献多年的老师,无疑都需要宗教般的虔诚。
教师节前夕,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公布了一项有关高校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约八成大学教师感觉压力较大,逾半数高职高专教师为经济问题所累,中年教师承压的比例较高。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本科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73%;高职高专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88%。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本科、高职高专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2%和45%。同比可以看出,这些在一线教书育人的职业院校老师收入在教育系统中处于底层,然而,他们面对的学生却需要付出更多心血。
职业院校教师是背负特殊使命的一群人,他们要能文能武,要上得讲台下得工厂;他们要甘于奉献,还要在某种程度上安于清贫;他们要能吃苦能坚守,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某些不理解和另眼相待;他们要能哭能笑,既饱含感性又要内心坚定。以至于有人感叹:做老师难;做职校老师,更难!
奉献在一线的职业院校教师很少有机会进入公众的视野。今天,我们愿意把聚光灯聚焦到这两位一线职业院校的教师身上。在赣西北偏远山村的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书的王祖德埋头一干就是17年,去网吧盯防差生早已经超出了他教书本身的职责;在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书的“女汉子”吕杰,从一名岗位能手转变成一名优秀老师,她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还有对教育事业本身纯粹而真诚的热爱。
叶圣陶先生曾把学生比作植物,在他眼中教师应该是“种植家”。这两名教师之所以赢得我们的敬意是因为他们除了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他们都是出色的种植家,在学生的心灵土壤里不停播撒着自信、热爱和鼓励的种子,让学生如同渴望生长的植物一样,在干涸的时候遇到阳光、雨露和人世间最宝贵的呵护之情。
有人说,教书是一场暗恋,你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结果却只感动了自己;教书是一场苦恋,费心爱的那一群人,总会离你而去……看到这些职业院校教师的故事之后,其实,我更想说,教书是一场又一场的种植耕耘,需要播种、拔草、施肥,更需要付出爱心和静静等待,帮助一个个生命个体在人生的关键处完成其自身的成长、顿悟和自我完善。也正因如此,教书的过程本身对于老师而言才会更有魔力和魅力,有值得让他们为之留恋和坚守的东西。也因为在这样的付出中,他们才活出了自己,感动了自己。
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两位一线职业院校教师的人生故事。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香港马会斥资1.0317亿元,支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灾后重建。项目历时两年,建成了学生宿舍、图书综合大楼、实训大楼、体育运动场,等等。2013年4月,雅安发生7级地震,援建工程经受住了考验,主体建筑丝毫未损,被誉为“楼坚强”。
继资金援建之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赛马会在深度合作长效机制上再上新台阶。9月2日,双方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香港马会在学院成立香港马会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香港马会还将选配管理层和专业技术较强的员工与学院一道进行教学和课程研发。
本报北京9月15日讯(记者 宗河)教育部今天下发通知要求,要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确保招生进展顺利。
通知指出,近期发现个别地区在中职招生过程中存在买卖生源等不规范行为:一些中职学校挖抢生源;一些初中学校操控毕业生源从中牟利;非法中介组织倒买倒卖生源等。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招生秩序,损害了教育形象。对此,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进一步完善招生办法,加强管理,深化改革,规范秩序。
教育部要求,中职招生工作要坚持“六个严禁”:严禁不具备办学资质的中等职业学校或其他机构招生;严禁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严禁生源学校或教师封锁中职学校招生信息;严禁生源学校或教师买卖生源,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委托任何非法招生“中介”机构进行有偿招生;严禁普通高中挂靠中职学籍进行招生。违反上述规定者,有关部门将依据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 针对近期发现的个别地区在中职招生过程中存在买卖生源等不规范行为,教育部15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中职学校招生秩序,加强对中职学校的招生资格审查,对不具备招生条件、办学资质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应依法取消其招生、办学资格。
通知要求各地严格审核学校办学资质,科学核定办学规模和年度招生人数,合理确定专业设置及分专业招生计划,严格实行中职招生准入制度,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和学校退出机制,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对不具备招生条件、办学资质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应依法取消其招生、办学资格。对违规办学、招生行为不规范、办学质量不合格以及发生严重影响稳定事件的学校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限制或停止其招生。
通知强调,中职招生工作要坚持“六个严禁”,严禁不具备办学资质的中等职业学校或其他机构招生;严禁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严禁生源学校或教师封锁中职学校招生信息;严禁生源学校或教师买卖生源,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委托任何非法招生“中介”机构进行有偿招生;严禁普通高中挂靠中职学籍进行招生。
教育部表示,近期,个别地区在中职招生过程中存在买卖生源等不规范行为。一些中职学校挖抢生源;一些初中学校操控毕业生源从中牟利;非法中介组织倒买倒卖生源等。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招生秩序,损害了教育形象。
北方冶金职业技术教育揭牌仪式
2012年5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2007年5月,吉林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项目汇报。
2012年初,学院建成省内仅有一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基地,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连续三年在此举办。
新教师宣誓
2014年7月,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团来学院就职业教育发展交流座谈。
金秋九月,又一批莘莘学子走入大学校门。
在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有一所高职院校连续多年保持100%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今年的生源质量和录取线同样令人赞叹:在省内的最低录取线高于专科线一百多分,其中文史类高于专科线162分。也正是这所学校,早在今年6月,就有691名将于2015年毕业的学生与一汽大众签订就业协议,提前实现了就业。几年来,仅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就业的学生就达5000多人,为吉林省支柱和优势产业的跨越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大量人才。这就是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门备案、吉林省教育部门直属的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学校始建于1964年,时称“吉林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更名为“吉林冶金工业学校”,2002年独立升格为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占地面积510亩,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教职工437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教师75人,“双师型”教师11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吉林市学术带头人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现拥有财经学院、机电技术学院等7个教学分院、3个教学部,在校生9400余人。
就在这个瑰丽金秋,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50华诞。遵循着“尚德、励志、精技、强能”的校训,发扬“团结、求实、严谨、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秉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齐心协力的合作精神,用半个世纪的深深足迹,印证了从全国重点中专成长为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今日辉煌。
战略篇
战略引领 脱颖而出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国家经济发展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地处东北腹地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学校党委班子审时度势地提出并确立“四元”发展战略:应势发展——顺应形势,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合作发展——坚持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整合资源,加速推进;统筹发展——完善布局,补齐短板,保证办学质量;错位与领先并举的创新发展——把握机会,率先开拓,抢占高职发展制高点。高教强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和经济转型,在校企合作中服务好地方经济建设,提升办学实力,拓宽办学空间,彰显办学特色。
在“四元”发展战略引领下,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继续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创新,并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拓展开放办学的国际合作空间,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专业建设上,坚持“四元”发展战略,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将专业建设基本原则确定为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坚持就业拉动,兼顾布局调整,做强龙头,优化结构,打造精品,培育特色。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了6大优势专业群,形成了以机电类、IT类相关专业群为龙头,以冶金矿业类专业群为特色,以建工、财经、旅游与文化传播为支撑的专业布局总体框架,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群,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培育龙头,打造领先优势。学校从吉林省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布局角度出发,对自身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积极寻找与吉林省产业布局、优势支柱产业链的衔接。经充分论证,决定避开兄弟院校的强势专业,做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全新专业领域,果断选择了自动化专业群和IT类专业群作为龙头专业群进行建设。实践表明,这种战略选择是完全正确的。这两大门类专业群不辱使命,办出了特色,形成了优势,不仅成为学校的龙头专业,更成为吉林省一流的品牌专业。
自动化专业群是省级特色专业群。其中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自动化专业类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高校教材一等奖,多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拥有一大批来自企业的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等赛事,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该专业群带头人关键教授,被评为第四届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教育部门高职高专自动化教指委分委会委员及专业建设组专家、工业和信息化行业自动化委员会委员。在校内,自动化专业群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是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连续多年承担吉林省职业技能大赛赛事工作。在校外自动化专业群拥有一汽大众、长春轨道客车、中油吉化、吉林建龙、永大集团、中钢吉林等十几家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产学研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近几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1年4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2008届优秀毕业生苟洪洋作为“2010年度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受到前来视察工作的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计算机类专业群中的电子信息专业是吉林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吉林省示范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该专业群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与中兴通讯新思教育管理中心联合办学,成立了吉林电子中兴NC通信学院,中兴投资1600万建成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基地;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与沈阳东鹏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双方共同投资建成了全真模拟实验环境。网络技术教学团队被确定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群带头人齐彦力教授被评为第六届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吉林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组专家,主持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保持特色,发挥传统优势。作为吉林省仅有的一所拥有采、选、冶专业群的院校,在受到行业严重冲击、专业招生不景气的情况下,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特色专业群建设。当资源再度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时,冶金工矿企业专业人才匮乏,这一特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成果立时突显。独具优势的特色发展思路,使濒临停办的专业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该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供求比达到了1∶4,始终保持全部就业。金属矿开采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矿业类专业群、冶金类专业群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群;冶金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2011年5月,学校牵头组建了“北方冶金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共有来自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华北部分地区的104家开设冶金类专业的高职、中职院校和冶金工矿企业加盟。
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群是全国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摇篮。1980年开办会计专业,1986年率先在全国创办会计电算化专业,之后连续开办了34年,师资队伍强大,专业建设成果丰富,拥有一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在“项目化”课程改革中,率先进行专业项目化改革尝试,取得可喜的成果,并形成“项目化”教材3部。组织专业教师指导ERP沙盘代表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沙盘大赛1等奖1次,三等奖2次,吉林省大赛1等奖2次等。
错位选择,挖掘空白优势。学校根据“错位发展,领先一步”的专业发展思路,先后挖掘开办了以涉外旅游为代表的旅游类专业群、以光伏电技术为代表的强电类专业群、以应用韩语为代表的外语类小语种专业群、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代表的建工类专业群等等。
旅游专业就是在对在吉林省乃至整个北方地域旅游业现状、行业教育总体情况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于2003年开办的,之后逐步开办了导游、涉外旅游、酒店管理、景区管理与规划、会展策划与管理等6个专业,其中涉外旅游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和“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2006年成立了旅游系,后发展成为旅游与文化传播学院。2009年11月,以旅游类专业群为依托,学校牵头组建了“北方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有东北三省和华北地区58家职业院校和企业加盟。“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践基地”、“吉林省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研究开发中心”、“吉林省社科院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研究所”、“满族说部与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先后在学校落成。学校在旅游类专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满族文化挖掘与传承中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改革篇
夯实队伍 深化改革
“人才强校”是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矢志不渝的内涵建设理念。从2002年开始,学校围绕着人才培养和两支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夯实队伍,内生动力,助推学校发展。先后进行“学分制”改革、“项目化”课程改革、校内管理体制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内涵建设成果丰硕。
人才强校,凸显内涵建设。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两支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机制,科学选拔人才,使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善于管理、乐于奉献的优秀中青年同志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初步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任用管理机制。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关键,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近年来,学校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锻炼相结合、学历提高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规模适中、结构优化、执教能力强、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高标准从行业企业选聘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120多人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近几年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大型培训500余人次,同时进行校本培训。为引导专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学校采取校企互融的方式,依托合作企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下厂实践,承担产品设计、参与科研项目、技术革新等专业技术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关健教授、齐彦力教授分别被评为吉林省教学名师,李哲、初胜安等18名教师被评为院级教学名师,自动化专业类教学团队、网络技术教学团队、采矿教学团队、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被确定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形成了学校师资队伍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教学团队。
深化改革,助推高效发展。有了过硬的队伍作保障,学校的各项改革得以有序推进,收到了预期成果。学校先后三轮修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分析,以“学分制改革”、“职业核心能力”嵌入为切入点,凸显职业活动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主体,探索“双线”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2007年至2009年学校完成了“学分制”改革,经省教育部门批准,在2009级新生中试点实施“学分制”改革,为学生搭建了“精神成人,技能成才”的坚实平台。
2009年12月,学校在吉林省率先启动了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这是从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职业教育的一次集中转变,在学校内涵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项目化”课程改革是按“项目载体”改革课程内容,按“行动导向”改革教学方法,按“双核考核”改革评价方法,基于“职业素质导向”改革课程体系,按“做学教一体化”改革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课程中嵌入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如何植入教学主渠道,完善“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关注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的创新。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走出了“课程培训”范式,找到了独辟蹊径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和方案,实现了校本培训的普适性目的,使广大教师的执教能力显著提高。
大规模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更新了广大教师的职教理念,提升了教师执教能力,从制度上引导了广大教师全身心地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通过5年的研究与实践,成效显著。学校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测评专家小组组织了3批16次近30场测评会,共198人、159门课程通过测评。学校编著出版了《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操指导》专著和10部“项目化”教材,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组织编写了199门《“项目化”课程标准》和114门“项目化”校本讲义,创建了110门课程网站。现已有187名教师参与对106门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试实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指导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奖项。其中代表吉林省参加的全国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12月,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成果获第七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合作篇
就业导向 合作共赢
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出口”畅,“入口”才能旺,学校始终坚持就业导向、积极探索开展“校企合作”。2006年5月,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为3Com网络学院;2008年12月,与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实现校际合作;2010年6月,与中国电信集团吉林市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7月,与大唐洮南风电场实现合作;2010年10月,与磐石市政府部门实现政校合作;2010年7月,与浙江开元酒店集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由开元酒店集团在学校投资组建“开元酒店学院”,开设了“开元酒店班”、并设立了“开元奖学金”;2010年12月,与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3月,与吉林省冶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11年11月,与全球知名企业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开办了中兴NC通信学院;2013年4月,与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13年1月,与海辉集团合作成立海辉(国际)服务外包学院;2013年5月,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签订院校合作协议等等。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推动就业。学校先后成立吉林建龙钢铁班、紫金矿业班、一汽大众班、开元酒店班等订单班,形成了以东三省为中心、依托冶金行业和装备制造业建立的冶金类、机电类专业群就业基地,以北京为中心、辐射环渤海经济区建立的计算机类、财经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就业基地的良好局面。校企合作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实现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整合,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通过校、政、企、研合作,构建开放的办学模式,启动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打开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门。
国际交流,提升综合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现代高职教育必须加强与国外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和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多年来,学校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先后与德国北黑森学院、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管理学院达成意向性的合作协议。2009年2月,院长曾宪文教授参加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中韩院校合作会议,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门授予“中韩国际合作实验学校”,实质性国际合作就此展开。学校先后与韩国骊州大学、尚志大学校等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并举行中韩合作办学国际教育项目洽谈会;与韩国湖西大学和全南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逐渐与韩国方面的相关院校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术研究、信息资料、教师培训和学生交换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
随着国际交流不断深入,合作进程快速推进,学校又与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中德诺浩、德国柏林职教集团、西门子、ABB等企业开展交流合作项目。龙头专业群与国际接轨,打造领先品牌已经启动。2013年,与中德诺浩教育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计划2014年合作招生90人,实际招生达到290人,中德诺浩项目教育投资公司总经理许婕女士大为感叹:“没想到在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地区,能够实现这样的成果,对贵校的开拓办学精神深表敬佩。”
服务篇
“三适应”、“三联动” 服务社会
2007年8月国家印发《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9年8月国家批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规划纲要》。吉林省乃至东北经济区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掀开了大开发、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的新篇章。
应势而上,广泛服务社会。学校所在地吉林市正处于东北腹地、长吉图地区中枢节点,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决定应势而上,主动与区域中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力求服务有为。树立了“三适应”和“三联动”基本思路。“三适应”指办学方向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适应就业市场变化需要,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要;“三联动”指学校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联动,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联动,地域规划发展与政府、社区建设联动。
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制定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岗教育互通,协调有序发展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为吉林及东北经济区输送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万余人,提供各种类型技能鉴定达到六万余人次。
2004年,为解决通化钢铁公司冶金、轧钢、自动化人才匮乏的问题,学校与通化钢铁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决定在通化钢铁公司职教中心成立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分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冶金分院当年即招收冶金技术专业80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40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80人。
2009年10月,学校为吉林省长白县望天鹅风景区旅游进行了整合性开发。景区的旅游文化开发、五星级宾馆管理文化开发均由学校完成,同时还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望天鹅风景区旅游综合开发研究”。2012年3月,学校还为安图县红旗村进行民俗旅游策划,完成了“关东风情园”策划,该处已成为学院旅游科研与实践教学基地。
发挥优势,强化战略合作。2010年,学院与磐石市政府部门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几年来,为磐石市多家企业提供了优质人力资源支持及技术服务等多项合作。2011年学校组织力量免费为磐石红石山红色旅游基地提供了规划建设方案,为他们节省了数十万元的规划设计费用。磐石市旅游开发办主任赵建国多次对学院表示感谢:“感谢贵院对磐石红石山红色旅游基地开发的巨大支持!”
近年来,学校还为矿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了“黄金矿山废旧采场采矿方法研究”、“黑龙江孟家岗松软岩层掘支工艺的研究”和“吉恩镍业大岭矿采场顶板稳定性的研究”等项目,其成果先后在夹皮沟金矿、黑龙江孟家岗铁矿、磐石镍矿得以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矿山开采的安全系数,每年还为企业增加效益达千余万元。利用北方旅游职教集团的平台,学校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的策划与研发,多种途径为企业服务。与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合作开发模拟导游软件——长白山北景区模拟导游软件;全程参与并帮助设计、策划了黑龙江省境泊湖景区由四A级景区申请五A级景区;为辽宁建昌县龙潭大峡谷景区按四A级景区进行综合开发,深得企业的好评与信赖。
为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学校还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本地区职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通过联合培养学生、联合培养教师等具体措施共享职教资源。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增收致福、环境保护、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问题,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为建设文明新农村提供支持。自2007年起相关专业与吉林市龙潭区劳动部门等单位合作,培训农民工、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待业大学生达1305人次;2008年1月,为来自中油化建的52名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农民工的一致好评,受到《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石油报》、《吉林工人日报》、《江城日报》等主流媒体大力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0载春秋,硕果累累。全校师生在校党委的带领下,汲取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半个世纪的办学积淀,先后获得“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遵循“尚德、励志、精技、强能”的校训,决心把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李华 绘
■蒋乃平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的指导思想,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更是建成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机制。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应该分阶段进行,面向在校学生和在职员工两个阶段,校企共同梳理一线员工所应具备职业素养的基本标准和较高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既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苗子,又共同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在大面积提升员工职业素养的基础上,为技能型人才健康成长创造条件。通过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形成深层次合作的长效共赢机制。
校企合作要满足“四方”可持续发展需求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处理好三对矛盾,即学生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不同需求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涉及四个方面,即学生、学校、员工、用人单位。要想真正做到校企一体化育人,达成产教深度融合,必须在处理三对矛盾时,同时满足四个方面的需求。这四个方面中,职业院校、用人单位是“机构”,学生、员工是“人”。
对于“人”而言,职业院校学生及其家长不仅希望学生能学有所用,提高首次就业的收入水平,还希望能获得学习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希望职业生涯能够可持续发展。用人单位员工则希望有稳定的工作、满意的收入和舒适的居住条件,希望有良好的福利、和谐的劳资关系和人际关系,还希望得到美好的职业生涯前景。在校企合作中,要努力把他们的期盼和需求,有目标、有步骤地予以满足。
对于“机构”而言,职业院校不仅希望通过校企联合招生更好地完成招生计划、改善生源、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还希望能合理地安排学生实习,更希望能联合培养,在企业支持下开发课程,共建“双师型”队伍;用人单位不仅希望能解决招工难题,还希望能解决员工流动性大、技术骨干少且留不住的困境,更希望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证,提高市场竞争力。
“机构”是校企合作的执行主体,只有校企“双赢”,才能不断深化合作;只有校企“互利”,才能为职业院校、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要有利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国务院《决定》把“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调了终身学习对职业教育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已经就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和非职业院校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有些职业院校已开始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展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探索。此类探索既抓学历教育的长班,又抓职业培训的短班,实质上已经迈开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步伐。
深层次校企合作对于一所职业院校而言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阶段,面向职业院校在校生的学历教育阶段。此阶段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在把全体学生培养成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培养出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苗子,奠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坚实基础。第二阶段是校企合作的提升阶段,即在职学习阶段。此阶段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全员学习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用人单位及其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协助用人单位成为学习型企业。
职业院校真正完成了这种对接,就不再是单纯招收初、高中毕业生的学历教育,而是针对经济社会和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将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交融的职业教育,并以此达成校企融合。其实,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仅在于学校教育是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而职业培训是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方向明确地参加符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短期学习。
校企合作要符合育人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造就人,因此,校企合作必须符合育人的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提高育人质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核心任务。
校企合作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育人的关键。在校企合作的第一阶段,职业院校要与用人单位合作,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文化和发展远景,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帮助学生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主动提升学习能力,追求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从而带来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校企合作的第二阶段,职业院校要协助用人单位把职业生涯教育延伸到在职员工,引导员工把“我的梦”与“企业梦”、“中国梦”融为一体,成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从业者。
校企合作要强调有职教特色的全面发展。用人单位要求从业者具备做人与做事、情商与智商融为一体的职业素养。“德”是职业素养的灵魂,是从业者做人做事的方向、标准和动力;“智”是职业素养的主体,是职业能力;“体”是职业素养的载体,从业者必须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特有职业体能;“美”是职业素养的情感,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要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德、智、体、美在职业活动中集中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应该对照行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强化职业素养训练,这既是落实全面育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重要途径。能否疏理出各行各业对从业者职业素养基本的和较高层次的具体要求,应成为检验校企是否真正合作育人的一个极具操作性的指标。
校企合作要强化学习能力的提升。重视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但单纯强调技术技能训练,而忽视学习能力训练,是对职业能力的误解。《决定》提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不只是为了学生升学有基础,更是为了学习能力的提高。职业院校应遵循育人规律,把学习能力训练纳入职业能力提升的范畴,在教学中明确学习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让人的技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技能。
校企合作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决定》首次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校企合作也应该遵循这一点。
推进校企合作,既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也必须改变从化解招工难、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角度安排实训等校企合作中的误操作。用人单位如果能从效益可持续增长的角度,从能招收合格员工、技术技能型苗子入手,从稳定员工队伍和技术技能骨干出发,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能在职业院校的支持下共同培养培训人才,提高企业凝聚力,降低技能型人才流失率,夯实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市场就业体制下,从业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员工想获得较高的就业质量,就必须用较高的职业素养去交换;企业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用提高员工的就业质量去交换。这种投入与产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换。双方的这种交换,通过市场调节,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关注员工的生存、发展,促进劳动者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形成企业、员工各取所需的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要发挥校企各自优势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主体应该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合作的效益,为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做出努力。
其实,已有不少职业院校通过“上挂、横联、下辐射”,借助短期职业培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县职教中心是县域内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高学府,是整合各种资源的平台。如果能充分发挥“中心”的作用,“上挂”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取得智力和技术优势,“横联”本地行政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获得具体指导和帮助,“辐射”到本地区乡镇,就可以在经济项目开发和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起实实在在的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如果职业院校只有索取,没有付出,或者付出的只是提供廉价劳动力,合作就不可能持续,更不可能达到深度融合的要求。职业院校只有通过发现用人单位及其员工的需求,挖掘和发挥自己的长处,让用人单位及其员工有所收获,合作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更持久。(作者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本报讯(记者 彭薇)今秋新学期开学,中职校“走进艺术宫”第二季启幕,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进了中华艺术宫。从民族建筑到传统艺术,120多名中职学生身临其境,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民族文化课。
昨天的中职课堂,由建筑、旅游、艺术、摄影等专业9名教师执教,带给学生新鲜有趣的体验。南湖职校将学生分成8个拍摄组,现场跟踪拍摄这几堂课,运用不同景别和机位进行实训操作,掌握纪实类活动的拍摄技艺;商贸旅游学校学生手绘地图,为中华艺术宫观众设计个性化观展路线,根据儿童和成年人不同观赏需求进行讲解,推荐“玩”和“赏”的区域;而城市工程建设学校将影视活动课“搬”过来,通过电视微采访,将文明参观的微公益概念推广给观众。
据悉,“走进艺术宫”是本市文教结合的一次探索,第一季活动中,中职校艺术类专业学生走进艺术宫,与大师面对面,创作了百幅灵感之作,在艺术宫教育长廊展出2个月。
实践学期是广东东软学院的教学特色,该校将一学年分为3个学期,为期4周的实践学期安排在每年的8至9月,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专业技能与项目开发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实践学期里“课程”安排十分紧凑,据自平衡智能小车项目指导教师黄海介绍,学生们要在第一周完成小车的零部件组装,让轮子动起来;第二周为小车加上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使小车实现自动平衡;第三周和第四周扩展小车功能,如加上摄像头、声音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让小车实现智能规避障碍物、自主规划路线等功能,学生们最终想把它做成办公室里的智能垃圾桶。
计算机系软件测试专业二年级学生吴尚容已是第二次参加实践学期学习,实践学期对他的帮助除了提升应变技术问题的能力外,还培养了他的沟通能力和责任心。吴尚容说:“在一个团队里,队友为什么要信任你?除了技术能力以外,还有一个责任心、沟通和协调的问题,比如小组长如何分配工作,是否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特点分配工作内容,公平地分配工作量,这都给了我很多启发。”
今年的实践学期里,该校共有3196名学生参与171个实践项目的开发,另有239名学生在符合要求的企业中顶岗实习。在实践学期课堂上,有不少企业高管的身影,他们为学生们传授沟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生产管理、采购方法等经验。学生们还可以与往届优秀毕业生面对面交流,在职业生涯发展上比较成功的学长们会回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心得体会和职业经历,分享所修课程对于职业发展的帮助。
据广东东软学院院长杨利博士介绍,对于实践学期的项目,学院会力所能及地给予资金支持,在实践学期结束时,除了考核学生各技能点的掌握情况以外,还将引入第三方,如聘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按企业的眼光与要求对这些项目进行考核,以保证这些项目不是纸上谈兵。
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久前在江苏南京闭幕。在运动会召开期间,一群身着绿、黄、白三色相间T恤的青年志愿者“小青柠”,用他们热情、真挚的服务赢得了肯定和赞扬,收获了珍贵的跨国友情。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离开青奥村时,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500多名师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依依惜别。
南京旅游职院党委书记王海平表示,学院一直致力于提高师生的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这次派出师生服务青奥,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体育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开拓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师生的服务技能,也充分展现了学院的风采。
“青奥成就服务梦想”
这个青奥,南京旅游职院的“小青柠”们每天都在用行动成就着心中的承诺。师生们协助各家酒店,服务每一位入住青奥村的客人。
南京旅游职院的师生们是最早一批进入青奥村开展工作的志愿者。青奥村的新楼需要“垦荒”,520名学生便承担起6栋宿舍楼1300个套房近3000个房间的清扫、整理工作。打扫卫生、搬运物资、检验设备……高温天气、高强度工作考验着学生们的毅力,他们有过抱怨也有过泪水,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面对这群不怕吃苦、积极乐观的学生,南京旅游职院志愿服务团队领队缪大宁感慨万分,“这些孩子们太不容易了”。据了解,最多时有近10%的学生感冒咳嗽发烧,但都坚持了下来,“毕竟是孩子,有时打电话给父母说着说着就哭了,也有家长要求孩子回家,但他们睡一觉第二天又精神满满地走上服务岗位”。
南京旅游职院国际旅游系12级学生姚强带着些许兴奋,话语中是满满的对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服务青奥感到很荣幸,如果我们A栋能出个冠军就更好了,这样我就能告诉别人自己曾为世界冠军服务过。”
事实上,这已不是姚强志愿服务的初体验。说起为什么对志愿活动如此执着,他憨笑着说,志愿者的忙碌让他感到充实,而无论是成为亚青还是青奥的志愿者都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成长经历。
姚强的经历是酒店管理学院13级学生陈雨生所憧憬的。去年由于备战高考,他错过了服务亚青的机会,今年再不能与青奥擦肩。身为酒店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的他始终记得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总是“抢”活来干,为确保每天志愿者安全有序地搭乘班车,他主动组织上百人排队乘车,用嗓过度的他曾一度失声。“我们的校训是以微笑和知识服务社会,服务青奥让我们在世界青年面前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服务价值,这不正成就了我们服务世界的梦想!如果有可能,我还要继续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服务,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
“志愿精神影响一生”
南京旅游职院有近千人报名参加青奥志愿服务,经过各系部考核挑选,最终有500多名学生脱颖而出,去年服务亚青的志愿者有1/3再次成为青奥志愿者。
“碰到伊朗的老朋友啦”,继续教育学院13级本科班学生王丹兴高采烈地展示去年亚青和今年青奥期间与同一名伊朗运动员的合影。时隔一年,两个青年的外貌都有些许变化,不变的是依旧充满青春气息的笑容。
“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对南京旅游职院学子的感谢表达。”青奥村村部住宿服务工作部执行主任桂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吃苦耐劳、服从指令、业务技能扎实是他们最值得称道的,交给他们的任务大家都很放心。青奥村A区住宿服务总监王阳说:“南京旅游职院的学生们工作上手很快,很有服务意识,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职业精神很令人感动!”
“我开始单手托4瓶矿泉水还晃晃悠悠的,现在托6瓶都绰绰有余。带着低烧训练站姿临近晕倒都坚持了下来,我觉得自己真是条女汉子!”参加开幕式国宴主桌开餐服务的人文艺术系11级学生黄嵘满足地表示,这样高规格的接待让她开阔了眼界、练就了自信,将成为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也许,正因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乐天派理解,因为这份服务他人、收获肯定和情谊的快乐冲淡了一切辛苦,也让学生们在磨炼中成长。
青奥会虽然闭幕了,但志愿服务精神并未结束。南京旅游职院院长周春林表示,贯穿于青奥始终的“我服务、我快乐”志愿精神,大大增强了一所旅游职业院校的凝聚力和行业竞争力。学生们与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与学院“以微笑和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交相辉映,这将是持续影响学生未来人生的精神力量。学院计划在新学期举办志愿者表彰活动,通过宣传海报专栏、事迹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挖掘先进事迹,典型引路传递正能量,同时将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长。
本报北京9月12日讯(记者 翟帆)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今天就《职业教育法》修订召开座谈会,这也是《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沉寂3年后重新启动。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列入日程,教育部承担了《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完成了《《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并于2011年报送国务院法制办。目前,《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国务院法制办也将《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教育部决定在原有修订成果的基础上,抓紧推进《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计划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充分尊重和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
■王亚章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认为,就高校招生工作来说,实施意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体现了育人与选拔的统一。高考对基础教育具有引导作用,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就是扭住了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高考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又承担着必须的选拔和分流职能。因此,此次改革以考试为抓手,同时牵引育人和选拔两项任务,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第二,充分保障了教育公平。考试选才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高考作为最受关注的考试,对于遴选人才、改变个人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考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从根本上来自于它的公平性。因此,高考改革必须以保证公平为前提,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统一考试,这就使得在相对统一、客观的标准下,人人可以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强调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这对于在当前转型期缓解利益矛盾、打破阶层固化趋势、缩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体现了科学选才的初衷。当前高考制度的弊端集中表现为“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和“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形式。实施意见对此做出了重大调整,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使得高考成绩不再作为唯一的尺度,学生的平时表现、综合能力等将成为重要的指标。在录取阶段实行出分后填报、平行志愿投档的方式,使考生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更加有的放矢,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考生的利益。
第四,充分尊重和赋予了高校招生自主权。实施意见再次强调,要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招生自主权录取符合自身人才培养需要的“偏才怪才”,另一方面又要确保自主招生不存在“寻租”空间。因此,高校要完善自主招生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信息公开,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加大违规查处力度,确保自主权在阳光下运行。(作者系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才有参考价值
■丁光宏
我们要打破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旧有招考制度,关键是要做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而评价的基础是所涉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和记录、管理的科学性。《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综合素质评价要“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具体来说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内容要全面真实。要特别注意记录、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要充分反映学生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突出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对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做写实记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做到有据可查。
二是方式要灵活多变。要以学生为本,采取多种方式考查其发展情况。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强化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评语要能展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千人一面、面面俱到。高校在使用相关评价材料时,也应根据学校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特长等因素灵活制定办法,集体评议。
三是程序要严密公正。首先,原始的记录要详尽、真实。其次,材料要遴选整理,突出重点。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整理,并签字确认。学生的选择也可以反映其对自己的评价。再其次,记录和材料须公示,班主任应签字以示负责。然后,形成规范统一的综合素质档案。所有学生的材料基本格式要规范统一,才可以在同一标准下评定。为保证信息的全面,一般档案应包括学生重要或典型活动的记录、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成绩单、自我陈述、个人特长兴趣证明材料等。最后,材料使用要独立,评价标准要公开。我们应坚持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中学只负责客观、翔实地记录,最终形成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如何使用,应由招生高校根据需要自行制定评价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这样才可以真正避免中学为提高学生的评价分数而弄虚作假,干预原始材料的客观记录,偏离综合评价的原意。(作者系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公室主任,教授)
构建分类考试多元录取招考模式
■王福
高考制度改革最受民众关注,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国家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分类考试,一是将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入学考试分类进行,即普通本科院校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职院校入学考试主要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二是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入学考试中,根据不同课程的属性进行分类考试。一门课程实行“多次考试,取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的做法,在欧美国家、我国的香港特区均比较常见。但是,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的组织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历次考试的题目难度、区分度等问题要把握好,要加大考试机构、题库和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力度。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最终要体现在多元录取上。意见指出在试点省份要积极探索基于全国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它有效地增加了高校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权。一方面,高校可自主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另一方面,考生的天赋、爱好、追求千差万别,在多元录取机制下,高校或其专业不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考生可以根据对自身的评估和高校提前公开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学习科目,实现对高校或专业的自主选择。
形成完善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界有个探索和规范过程,社会也有个接受和适应过程,需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同时,需要有公平公正的制度来保障,要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要健全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有关招生工作人员和考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作者系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突出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两个重点
■于涵
横向比较各国的考试招生制度,可以分为“考试成绩客观排序”和“申请材料主观评价”两大主要类别,我国是为数不多的仅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成绩招生的国家之一。这种招考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的。本次改革在维持“客观考试选才”的框架下,突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选育人才两个重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考试方式,缓解现状矛盾,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为考生和大学适度“松绑”。从考生的角度看,现行制度下高考考什么,中学就教什么,文理分科导致知识结构单一;从大学的角度看,无论学校特色与专业需求的要求如何,只需按招生计划和总分排序录取即可。意见对于上述问题有明确的回应。一是不再分文理科,3门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由考生根据兴趣和特长搭配自选;二是学生外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都有两次参加机会;三是提出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大学能够以此为参考充分考量学生在高中期间的综合素质表现,更全面、科学地评价考生;四是大学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优化多元录取机制。
二是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减压”。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看,应试的招考标准使得中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学生学业压力普遍过大。而从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和后续培养的角度看,大学仅仅通过高考分数招生导致一部分教育资源的错配,学生入校后二次匹配资源的压力也很大。意见中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减压”效果也会很明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着考生命运的统一考试科目将由目前的6门减至3门;二是外语科目和部分学业水平考试有两次报考机会;三是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三是在考试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促进“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本轮改革中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方面,也是意见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具体而言有三个重要的体现。一是促进不同地域、省份间的录取机会公平;二是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三是净化考试招生环境,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作者系清华大学原招生办公室主任)
把特殊类招生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斯阳
对高考招生改革,社会最关心的是能否公平。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招生公平特别是特殊类招生公平保驾护航。
首先,要健全入学机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和选拔机制。一是优化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地区采取支持性政策,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扩大实施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二是科学设计有关招考模式。更加科学地组织艺术类区域统考,考生凭艺术区域统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申请高校。三是制定科学的评价手段和选拔标准。比如在自主招生中,高校测试内容不应停留在基础知识的考核上,应当加强综合素质、专业特长测试和创新能力测试等。
其次,要健全招生管理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高校招生委员会,吸纳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教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等参加招生委员会。二是健全招生制度,强化其完备性、廉洁性、程序性和操作性。三是明确加分政策,适当保留照顾性加分。对奥数、体育、艺术等特长性加分则应该严格清理规范,并最终取消。四是完善配套措施。从设立权威的考试机构、建设标准化考场、强化现场技术管理监察、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等多方面着手,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保障。五是加强矫正性机制建设。开展对录取学生的入学抽查复核。六是建立考生权益维护机制及仲裁机构。七是严格执行“一案三查”制度。严肃查处发生在招生考试领域的泄密案件、舞弊案件、“点招”案件、“权钱交易”违规录取案件。
再其次,要强化招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坚持“制度+科技+文化”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强化制度的约束力、技术的控制力和廉洁诚信文化引导力,构建招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是严格执行招生集体决策,二是严格实行的资格认证,三是严格实行的回避制度,四是科学设置面试专家库和题库,五是扎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六是强化技术管控,七是全面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纪委书记)
深化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招考改革
■王桂英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忽视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因材施教,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园生活单一等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潍坊市从2004年开始进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06年在全市推开,形成了“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体系。
一是改革考试形式。变初三的一次考试为初中三年学生自主选择一次、再次或三次考试,以自己满意的一次作为中考成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参加考试,达到理想等级后,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弥补弱科、发展特长,或进行达标课程的拓展学习。二是改革成绩表达方式。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分数表达改为等级表达,弱化了名次概念。三是改革考试内容。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由初中学校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等方面素质和日常表现,进行过程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语、数、英学科等值对待。把实验操作技能纳入考试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体质健康纳入考试内容,体育科目考试成绩与物理、化学学科等值对待。在考试命题时,增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四是改革录取方式。改变原来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统一划线录取办法,把招生录取权放给高中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实行综合录取、特长录取、推荐录取。
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事关学生和家长利益,涉及千家万户,不可能一蹴而就。除引入专家力量强化制度设计以外,潍坊每个方案的出台都要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对重大变化事项召开听证会。同时,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审核备案、层层公示、申诉复议等措施,对每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督。(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促进公平
■陈国良
政府有关部门应广泛调研论证、科学民主决策,超前规划设计,加大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长效机制。
一是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提前谋划,统筹协调。目前使用的分省高校招生计划测算模型,总体是科学有效的。但随着各地基础教育学生规模的不断变化,招生计划测算和管理的数据采集、模型本身、工作进度也要相应做出及时调整和优化,尽可能将各种变化纳入测算因素和决策考虑,避免“挤出效应”,尤其是要避免在全国录取率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录取率原本不高的省份高考录取率不升反降。对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听取多方面意见,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和优化。
二是仍要致力于解决“上好大学”的机会公平问题。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统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校建设、尽可能、尽快做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同时,统筹招生计划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加大对中央部门高校、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自主编制生源计划的宏观引导和刚性调控,扩大实施各类面向特殊区域、特殊人群的专项计划,在高校自主权和促进公平的宏观管理需要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统筹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分配和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满足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需求的关系。要引导东部地区高校合理确定招生计划的专业结构、层次类型结构,加大这些地区急需专业招生计划的投放力度,尽可能满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注重发挥监测评价机制的作用。应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监测评估制度,既可以对各省和高校招生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监测和评估,也可以为下一年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提供有效依据,引导各省和高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招生计划及专业分布,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同时,也要建立问责机制。(作者系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有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唐盛昌
以往的选拔主要是以考试总分高低来评价学生,此次则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作为基本模式,对考试招生制度做出根本的变革。
意见明确了“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这就给予了各省更大的操作空间,在全面考核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又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机会,有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三门提供给高校招生录取使用。这意味着,目前高中的14门课程中,除了语数外,学生有8门课只需参加“合格考”即可,而参加“等级考”的科目只有3门。于是,学生有了更高的选择权,能够有的放矢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学生聚焦有兴趣的学科,在其知识结构的形成中促进特长与个性发展。
该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减负解压,而非“越减越重”呢?此次学业水平考试,希望通过考试科目和内容的有增有减、考试组织方式和时间的灵活调控,引发学校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相应改革,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压力,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学习,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备考任务。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的等级考成绩将提供给高校招生录取使用,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这就使高考的考试科目可以减少到三门。“等级考”科目的分值将低于语数外分值,同时它是“学完即考”,鼓励同一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为结果。这些无疑有望大幅度减轻集中备考的压力。
随着学业水平考试推进范围的增大和力度的增加,它将会对目前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和操作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各省市和学校在实施时必须要把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放到重要的地位,切不可因对改革方向产生误解、对精神领会不透,或是操之过急,反而导致学生负担的加重。(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考指委委员,上海中学原校长)
■观点
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校长李金初: 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受教育机会
新的改革方案更加强调国家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无论是扩大全国统一卷考试省份,还是对高校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都体现了当前国家加强教育管理的政策思路,是针对当前考试招生制度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上海市曹杨二中校长王洋:有利于减少学生严重偏科
这个方案打破以前“大文科、大理科”的局面,有利于减少学生严重偏科情况;体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作用,在考试科目方面给了学生选择自主权;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打破唯分数论,从自主招生开始使用综合素质评价,考虑了社会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山东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杨平:取消文理分科有利于人才培养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减少统一高考科目,对高中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取消文理分科。学科交叉、知识碰撞是创造力的源泉,文理兼修能使理科学生更具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文科学生更具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有利于促进创造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湖南石门县新铺乡中心校教师杨贤辰:不应给学生施加学业压力
实行文理不分科后,我们做教师的不应当给学生在学业上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如何做这个减法?关键还是在于量体裁衣。分层次来教学,力争让每个孩子不掉队。以前的“理科教师”和“文科教师”要做好交流,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动态,为他们指点迷津。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涛:分类考试为高职院校注入活力
感受最深的是关于高职院校的分类考试,高职院校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这对高职院校来说在人才选拔方面的针对性更强,对学生来说也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这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无疑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施剑松 董少校 魏海政 阳锡叶 倪秀 采访整理)
新华网南京9月12日电(记者夏鹏)今年秋季开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3800名新生收到一份特别的见面礼——由该校高分子加工技术专业7名学生利用暑期精心制作的7600个脸盆,每个新生领到一绿一白两个“一辈子用不坏的脸盆”。
今年暑假,高分子加工技术122班学生张挺和另外6名同学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完成送给学弟学妹的7600个脸盆。“每一个脸盆都是我们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要保证能够用的久、够结实,让学弟学妹为我们生产的产品感到自豪,这是一辈子也用不坏的脸盆。”张挺说。
“作为送给新生的见面礼,我们从产品的结构设计、原材料的选取、配方的设计到生产过程,都经过反复论证和严格监控。”该校材料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聂恒凯教授说。
由于机械原因导致产品问题的2000个脸盆被全部粉碎,粉碎材料没有再用于制作脸盆,而是投入新材料重新制作生产。
聂恒凯说,严格的质量把控,就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强烈质量意识的技术员,同时也是为了把质量意识传递给新生。“作为一名未来的技术人才,生产优质产品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这都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在今年给新生的一封信中,校长祝木伟也提到了脸盆。他说,学校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学校有责任上好新生入学“质量意识”第一课。“送给新生的脸盆全部由学校学生制作,把两个承诺‘能用一辈子’的脸盆作为礼物送给新生,是出于对脸盆质量的自信,并把全体师生最看重的‘质量意识’传递给新生们。”
“这是不一样的入学教育,感觉就像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坐在自己的身边,用很朴实的语言,跟我说着人生的道理。”信息技术141班学生刘力说。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王浩)安徽省蚌埠市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用人制度改革,日前出台规定明确,职业、成人学校可拿出不低于20%的编制用于聘用兼职教师,并明确学校可根据需要聘请具有特殊技能,在相关行业中拥有一定声誉的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省级传承人。
根据最新出台的《蚌埠市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内的职业院校,可在核定编制总额内拿出不低于20%的编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高级工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职务)或3年以上企事业单位一线工作经历。为进一步优化职业学校用人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该市鼓励相关学校聘请那些具有特殊技能,在相关行业中拥有一定声誉的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省级传承人充实教学一线。
近年来,职业院校生源日益趋紧,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200分以下,却仍然出现“零投档”的情况。中职学校在招生中更是各显神通,出现了提前招生、代理招生、有偿招生、配额招生等各种现象。职业教育有教无类,面向人人,放开入学条件倒也无可厚非,然而,如果对教育教学质量不加控制,高来高走、低来低去,形成具有弹性的“出口”,则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毁长城。
为了把紧职教的“出口”,有几项制度亟待建立。
一是建立雇主评价机制。职教以就业为导向,质量高低体现在用人单位是否满意。职业院校实施内部质量监控是必要的,但如果离开企业的参与,难免会出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让那些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流向社会。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让用人单位或是用人单位认可的第三方介入,在一些关键的培养环节实行外部控制,学生达到了用人单位要求后,再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就像在驾校逐一通过各个环节的考核一样。有了这种机制,不仅人才培养质量会得到基本保证,而且职业教育会从整体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否则,职业院校内部的课程改革、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翻转课堂”等,都极易出现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也可以说,当前在职业院校中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比人才培养本身更为重要。
二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获得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降低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成本的基本措施。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对职校毕业生手中的资格证书心存疑虑,资格证书成为一块“鸡肋”,让学生感到非常无奈。改进措施是让企业认可的行业组织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并组织鉴定,取消职业院校内部设置的“社会化”职业资格鉴定机构,提高证书的权威性。这样也可以促使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从根本上解决“证出多门”的现象。
三是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既然入学条件是弹性的,要达到刚性的培养质量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就只能实施具有灵活性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一直采用简单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分制“谈虎色变”,不仅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也使人才培养质量失控。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建立有效的学分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系河北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半数的省级政府以及计划单列市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在中央及各级政府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已成为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瓶颈制约。
一是观念障碍。认为民办教育法定意义是非财政资金投入举办的教育,这一度成为一些地方不设财政性专项资金的理由。另外,一些民办学校虽名为非营利学校,但实际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关联交易和灰色回报。这也导致财政部门担心,投入财政资金,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制度约束。在现有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类别里,没有与民办教育相对应的具体科目,因此财政对于民办教育的专项资金,很难列入经常性预算。即使列入,一些地方在审议预算时,也很难通过。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只能作为一种奖励基金,缺少刚性保障。
三是监管困难。因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公共财政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流失风险。调查发现,不少地方财政投入民办学校的专项资金,或多或少存在被挪用和使用不当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预期的资金杠杆效应。
总体来看,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虽然过去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公共财政进入民办职业教育的渠道还不够通畅,扶持力度有待增强,所起的推动作用或说有效性仍比较有限。
遵循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的统一部署,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所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财政政策的引领十分重要。而要切实提高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的有效性,则必须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第一,要进一步理清财政扶持的基本原则。
一是分类管理、分类扶持。优先扶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特别是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发展,这样不仅政策风险小,而且针对性强。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尚未修改和分类管理制度还没出台前,从法理上讲,目前并不存在营利性学校。对于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财政可以少扶持一点,而对于不要回报特别是捐资举办的学校,财政则可多扶持一些。
二是扶优扶强、提升质量。这是国务院《决定》的基本要领,也应是财政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扶优扶强,发挥马太效应,倒逼职业院校改进教学、提高质量。财政政策的引领,重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学校优胜劣汰,办出一批好学校。
三是重在促进、有度监管。促进发展是根本目的,规范也是为了更好促进。财政资金投入民办学校以后,应该加以有效监管,一些地方通过开展专项审计、实行政府采购、开设银行专户等举措,已取得较好成效。需要指出的是,监管过度则可能会抑制学校活力,故在扩大财政扶持时,维护学校办学自主权也同样重要。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财政扶持的重点投向。
一是保证学生同等权益。民办校学生与公办校学生一样,都是国家公民和纳税人子女,其同等权益都应获得公平保障。譬如,中职教育免费政策,也应覆盖到民办职校学生。另外,对于民办中职学生每年生均1500元的生活补贴及助学贷款贴息政策,也要全面落实到位,不能打折扣。
二是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强校必先强师。为遏止民办职校师资严重流失的局面,各级财政应尽快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教师从教津贴,健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通过转移支付、配套奖励、特殊津贴等办法,尽可能改善教师的即期及退休待遇。同时,应考虑将民办职校教师培训培养工作纳入“国培计划”,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以提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是促进内涵质量提升。可以借鉴台湾地区五年一轮的私立院校教学评鉴制度,实行民办职业院校教学卓越计划,通过重点项目引领和财政资金配套,推动民办职业院校转型发展。打造面向各类职业学校的公共实训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联盟,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民办职校教学质量普遍提升。
第三,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扶持的政策工具。
一是坚持普惠性和竞争性结合。凡是面向学生的财政政策,都应是普惠性的,以确保公平。凡是面向学校的财政政策,则可引入市场机制,突出竞争性,以提高扶持的效率和效益。
二是坚持奖补结合并逐步以奖代补。除了涉及基础性和保障性的财政投入可以继续以补贴手段为主外,其他财政性投入都应以奖励手段为主,做得好的奖得多,做得不好的奖得少甚至不奖。
三是坚持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并重。现在很多地方规定,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只能用于硬件,造成了不少重复建设。应深化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将资金列入经常性预算,并打通其与人员经费之间的梗阻,允许财政资金用于职校软件建设尤其是队伍培养上,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作者系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
范利仁,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参加工作,1997年担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前身)副校长、校长,2002年开始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专家;曾获全国职教先进个人、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黑龙江省改革优秀人物、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位于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现代都市哈尔滨西南。古朴别致的建筑风格,现代、洁净、清新的校园环境氛围,无不充溢着现代化的人文气息。学院创建于1949年,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立项以来,学院抓住机遇,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为重点,志存高远建示范,内涵提升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全面提升了学院的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的领头雁。如今,沐浴冰雪神韵,俯仰三江沃土,与共和国同龄的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正以名牌战略为导向,高举“热爱学校、开拓进取、自加压力、奋力拼搏”的精神旗帜,乘职业教育发展的长风,躬耕桑田,如雁高翔,放歌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记者:范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您也是长期奋战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型院长,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怎样的办学理念?
范利仁:首先,很感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赵伟同志一行到我校来进行调研和采访。在介绍我院的办学理念之前,我想先简单讲一下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我1957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1982年进入黑龙江省呼兰县农机局,从技术员做起,担任过8年的县农机局局长,1997年调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前身)校长,2001年学校晋升为高职办学层次,2002年起我开始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我生在黑土地,长在黑土地,我的工作也一直与农业、农业机械化紧密相关,对黑土地可以说有着非常厚重的感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龙江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农业人才的培养又直接关系着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我院因北大荒的开发而生,伴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长,因此,培育高水平的农业技能型人才,为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服务,一直是学院的使命。然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一直面临很严重的生源危机、生存压力,很多农字头的职业院校都纷纷改旗易帜,但是我们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坚持就是60多年。
1997年,我到学校工作后,面对职业教育不景气、生源急剧滑坡的形势,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典型。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认为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旗帜。多年来,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高教强省规划精神,找准了内涵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实践中凝练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育人”的内涵发展模式,确立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的育人目标,创新了“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的办学特色。我认为,正是对办学理念的深入思考和顶层设计,促进了学院思想观念大转变、育人理念大调整、服务社会宗旨大明晰,全院教职工不断深化高职理论与实践,逐步加深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为学院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以农为本
工农结合 以工促农 农兴工旺
记者:刚才您提到,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范利仁: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学院在专业建设中,实施“以农为本、稳工兴农”的专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涉农专业,现有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畜牧兽医等10个专业,涉农专业学生已达1000多人。面对考生不愿报考涉农专业而农村经济建设又急缺农业类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学院党委大胆决策,在2007—2010年连续3年免收学费招收农机和设施农业专业的学生,并牵手世界农机巨头——美国凯斯纽荷兰公司等企业,共同培养农机等行业国际化高技能紧缺人才,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培养和储备人才。同时,学院坚持稳定发展工科专业,保持工科专业在我省领先的地位,重点推动工科为农科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在涉农专业中开设工科课程,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努力实现“以工促农、农兴工旺”。
记者:我们了解到,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比较早,尤其是2008年开始和世界农机巨头凯斯纽荷兰公司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012年,学院又与世界100强企业宝马公司成功合作,请您谈谈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范利仁: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学院始终坚持高水平的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的理念,积极与国际顶尖企业及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合作,将职业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生产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认为,校企合作不是简单的联合,而是融合双方的“血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赢。因此,学院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成立了以学院为主体、政府主导、协会指导、百家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政府、协会、企业、学院”四方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了“双主体模式”,“校协(学院与行业协会合作)模式”和“四订模式”(订内容、订标准、订形式、订就业方向)等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在校企合作之初,学院就瞄准行业内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2008年,学院投入4公顷土地、600多万元用于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跨国公司、国际农机巨头企业——凯斯纽荷兰公司进校办厂,建立“校中厂”,校企共同培养农机行业国际化高技能紧缺人才,使学院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老农机专业焕发新活力,培养的农机人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2年,学院又与世界100强企业宝马公司合作,开展“宝马售后英才教育项目”建设,为黑、吉、蒙三省区培养全国一流的汽车行业人才,成为宝马9所项目合作高校之一,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学院还与联想集团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联想高端售后服务人才订单班”成功落户……学校合作企业达450多家,23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三一重工奖学金”、“富士牧业奖学金”、“辉山乳业奖学金”、“新中旭奖学金”、“四海园奖学金”等企业冠名励志奖学金,奖励额度达80多万元。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全面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和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尤其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使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形成了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其中,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建设工作改革与发展成果汇编(2006.12—2009.11)》中,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肯定。
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
记者:学院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通过验收,至今已经有3年时间,您认为该项目对学院而言最重要的作用有哪些?
范利仁:我认为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能兼备的技能型人才,多年来,尤其是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以来,学院始终秉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爱与责任并重,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为办学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形成了学生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学院实现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文化建设方面,学院通过文化研讨、文化实践、文化创新等活动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实践固化、约束激励,使学院的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内化成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在学院发展战略旗帜下凝聚全院师生员工的智慧与力量,发挥出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学院的校训、校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学院精神得到进一步固化,学院文化体系日益完善,成为引导师生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推进学院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实验实训室和基地建设融入了职业要素和企业要素,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青年骨干培养工程、职业素质训练工程等“十大育人工程”的启动,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将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构建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突破口,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评价。学院本着专业课程改革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同步推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步提升的原则,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力度,在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群中开发了46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在课程建设中总结出了“五化”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即课程开发系统化、教学情境一体化、课程实施行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建成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院级精品课程32门,数量和建设水平居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首位,进入全国前30强。同时,学院加大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了畜牧实训中心、凯斯纽荷兰农机新技术培训中心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350多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获奖数占黑龙江省获奖总数的47%,学院荣膺全国就业50强。
再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以打造一只高水平教师队伍为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惜重金,近3年投资1627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出政策、建机制、炼队伍、创品牌,全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培养出技能出众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以师德培养为先导,本着育人先育己的指导思想,扎实开展“三个三”师德强化工程(三爱、三会、三个工程,即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动员会、报告会、交流会,查摆工程、自修工程、育人工程),完善师德培养机制;实施“四百”工程(即百名骨干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骨干进课堂、百名教师出国学理念、百名教师进修上水平)和教师成长工程等,着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社会服务“专家型”和教育教学“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目前,学院教师培养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国际化,教师教育理念全面更新,教育教学能力普遍提高,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农业机械教学团队”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记者:学校在示范建设和后示范的三年中可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后,学校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范利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职院校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后,深刻地认识到,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只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示范性高职强校的第一步,学院距国家对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要求、距国内高职名校还有差距。在认真分析形势,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院研究制定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学院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把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能力”建设作为学院今后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示范高职强校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质量建设工程、管理内涵建设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名师培育工程、科研强校工程和文化建设工程,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质量发展道路、特色发展道路、国际化发展道路和校企合作办学道路。我们相信,清晰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志存高远的发展目标,必将为实现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采访,预祝学校越办越好!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