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是21 世纪教育研究院为鼓励、传播和推广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而创办的活动,自 2008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被称为'民间评价教育的有益尝试'。
2014 年,“第四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评选活动启动。此活动围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重点领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发现、总结、宣传和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案例,促进整体性的教育制度改革。搜狐教育将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此次活动。
以下为2008年第一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获奖案例。
重庆永川市推行'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
【问题背景】
重庆永川市位于长江上游北岸,地处成渝经济带,东距重庆主城区58公里,西至成都276公里,是重庆市确定的首批规划建设的五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在重庆市主城区、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板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独特和重要。永川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在渝西经济走廊地区的12个区、市、县中,永川GDP增长率、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第三产业比重、保险费收入占GDP比重、每百人拥有电话机、综合劳动生产率,每万人在校生数等7项综合指标处于领先地位。永川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着永川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职业教育学校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永川中专院校多,办学规模与办学实力在渝西地区独一无二。现有综合本科院校1所,电大1所,民营高等院校2所,有省部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7所,教师1218人。这些老师中有部分在民办职业学校兼职兼课,这就为民办职业学校提供了丰富教师资源,促进了民办职业学校快速发展。形成公办、民办职业学校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永川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永川市每年初中毕业生稳定在12000人左右,按升入普通高中、职业学校6:4的比例计算,每年能为职业学校提供生源4500人。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每年在永川市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新招生人数占实际招生人数的80%以上。生源遍及全国大多数地区。永川市是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被称为西部职教城。
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培养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却得不到企业的青睐,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不得不再次培养,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尽管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眼界不够宽,力度不够大”仍然是永川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表现在总体规模偏小,生均资源偏低;师资不足,学生技能素质、教师教学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永川市政府管理者更深层次的考虑:从更加长远的目标看,永川一定要尽快建立起以开放、沟通、灵活、弹性为显著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但是,依托旧有的制度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最为直接的出口,职业教育既具有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身职业化的社会教育使命。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是能够最先突破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束缚,实现制度和方法创新的,从而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所以,抓住了职业教育,就等于抓住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牛耳”。“把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永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与经济中心建设、文化中心建设和大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努力把永川建成中国西部职业教育试验示范基地”,遂成为永川人的共识。
【决策过程】
2002年5月,永川市提出建设“川渝经济带上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为尽快实现这个目标,永川经过反复论证,最终认定“发展职业教育”是“承载和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轮子”。
经过反复酝酿,2004年初,永川市委、市政府正式做出决定,在永川城区的老成渝公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以北的10平方公里区域内,规划建设具有现代水平和规模的职教城区,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永川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按照 “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即 “城市以职业教育为特色,职业教育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重庆职业教育基地。
2005年,永川市把职教基地建设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为此,永川市与市教委共同制定了《重庆职教基地事业发展规划》和《重庆职教基地园区建设规划》。按照建设规划,到2007年,重庆职教城的职业院校要发展到28所,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在校生8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达到每年2万人次以上,成为重庆市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到2010年,城内职业院校发展到30所,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在校生10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达到每年2.5万人次以上,成为长江上游职业教育示范区;到2020年,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保持30所规模,在校生达到13万人,职教城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为实现资源共享,永川市政府切实加强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于2005年11月下发《关于明确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相关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永委办发[2005]139号),明确了包括中共永川市委宣传部、永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市教育委员会、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市规划局、市人事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设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在“职教城”建设中的工作职责。
【具体措施】
永川市“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的措施主要有:
科学编制规划。一是确定发展思路。永川市职业教育确定了城校资源共享的理念,使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布局、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与永川新区建设、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具体做法是,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与职业院校配套,城市文体设施、商业设施、医疗服务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与职业院校共享。二是编制发展规划。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由重庆市教委牵头,永川市教委、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配合,组织力量,反复论证,制定了《重庆职业教育基地事业发展规划》、《重庆职教基地产业发展纲要》、《重庆职业教育城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总用地10平方公里,把永川整个城市划分为三个区域,所有职业院校按照“资源共享、城校融合”的原则对应三个区域形成A、B、C三大组团;每个组团都集中了一批院校,并有自己的功能侧重点,形成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的创新之城。
加大资金投入。重庆、永川两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引导职业院校多元投入,按照“分区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校区拓展和校舍建设,逐步完善重庆职教基地水、电、气、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2003年至2006年,职教基地各职业院校建设总投入近13亿元,征地2517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85万平方米。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统筹调配有限的职教投入资金,避免了职教发展多元投入中的盲目性、重复性,降低了院校建设成本。
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土地成本价供给、教学用房免缴建设规费、基础设施建到校园边缘等鼓励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职业学校快速发展。二是狠抓“永川技工”品牌打造。构建“永川技工”品牌打造新机制。每年选择800名左右的优秀毕业生,建立“永川技工”人才库。三是加强扶贫助学基地建设。采取“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学校减免,工学交替,勤工俭学”等措施,搭建起贫困家庭学生“走出贫困家庭,走进职业学校,走上就业岗位”的“致富金桥”。 四是统筹社会资源,抓好配套服务平台建设。如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吸引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紧贴市场,积极开展与行业联合办学;广泛与国内外教育机构交流,推进合作办学;教学指导平台建设:面向市场,合理设置专业;创新机制,加强教学管理;整合资源,开展课程改革;学生招生就业平台建设: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建立就业服务机制,强化就业培训,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鉴于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与行业企业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在“职教城”建设中,按行业建立了职业教育行业协调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预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参与编制培训规划;组织企业和职业院校人员制定本行业相关岗位能力标准,编写培训教材;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行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为职业院校加强行业联系搭建有效平台;参与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
拓宽学生就业面。一是坚持多层次办学。重庆职教基地有综合本科、高职、中职、短期培训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等多种办学机构70多个,2000年以来,共培养高、中、初级技能型人才8万余人。二是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90多个。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校企结合等方式,在永川、重庆、北京、天津等地建成了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子应用、服装制作、旅游服务、特色养殖等公共实训基地,年培训学生2万人以上,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深化职教改革。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实行了重庆市教委、行业主管部门和永川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职业院校的体制。整合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农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职能,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实现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集约化。二是推进教育改革。大胆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集团化的办学路子。调整专业设置,创新课程设计,实施学分制、选修制、多证制;职教基地内,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共同培养制度,建立职业院校学分互认和选修专业、第二专业互开的运作机制。三是加强职教研究。2005年12月19日,永川市牵头申报的职教研究课题《“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国家重点课题。四是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重庆市教委确定文理学院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重庆市委人才领导小组在重庆市职教基地建立职教师资流动站。职教师资流动站通过重庆永川两级政府的教委、人事局、科委等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协作,通过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引进人才。师资流动站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院校师资缺乏问题。
加强交流合作。一是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职业教育发展先进经验。先后组织人员赴北京、陕西、江苏、山东、天津、江西、四川等职教发展较好的地方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近几年,重庆职教基地每年接待来永参观交流、投资考察的客人100余批次,1200多人次。
【制度创新】
在永川,“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转职教”。永川职教开创了中国职教第四种模式——“城校互动”模式。永川“城校互动”中的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城市。“城”的范围指的是永川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区;“校”指的是分布在永川城市建设规划区的所有职业院校、成人教育机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城校互动”指城市与职业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永川职业教育模式是重庆教育的一张名片、一个符号与新坐标,实现了“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局面,拉动了城市的大发展,城乡经济的大提速。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永川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并将其与建设现代化城市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值得在全国交流和推广。
【实施效果】
永川市实行“诚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带来的效果主要有:
职业教育规模扩大。2006年与2003年比较,职业院校数量由26所增加到30所;学生增长79.3%、增加44 459人,达到100 459人。其中,高等职业院校增加5所、学生增加34 067人,中等职业学校减少1所、学生增加10 392人。职业院校固定资产由2.6亿元增加到3.9亿元,建筑面积由117万平方米增加到185万平方米。职教基地建成面积2004年3.3平方公里、2005年4.5平方公里、2006年5平方公里。职业培训机构增加2个,学员增加4 230人。
拉动经济发展。2006年与2003年比较,永川市GDP增长47.79%,由85.727亿元增加到12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3.4%,由15.09亿元增加到18.62亿元;第二产业增长55.99%,由32.49亿元增加到50.68亿元;第三产业增长50.81%,由38.06亿元增加到57.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3年第一产业占17.6%,第二产业占37.9%,第三产业占44.5%;2006年第一产业占14.7%,第二产业占40%,第三产业占45.3%)。2002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3亿元;2003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3.5亿元;2004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4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亿元,拉动消费4亿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增加城市人口1万余人;2005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5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9亿元,拉动消费4亿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2006年职业教育拉动永川GDP增长5.3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5亿元,拉动消费5亿元,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
另外,还拉动了商贸、建筑、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除了经济社会发展,职教还缓解了就业带来的压力。据调查测算,永川新招1万名职高、中职和高职学生,可增加教职工及间接提供岗位4023个,也直接、间接延缓了28132人的就业压力。
还提升了城市人口素质。目前,永川市每万人口中有职教学生800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加上城区的教师和各级各类教育在校在籍学生,教育人口占城区人口的比重已近50%。
【案例点评】
重庆职业教育城,可以实现教育设施配套、校园文化服务设施配套、专业和学科建设配套、实训基地设备配套和招生与就业服务配套。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有利于提高设备设施的综合使用和效益的发挥;有利于节约学校办学和社会服务成本;有利于政府统筹,完善服务体系。同时,相对集约使用社会资源,还有利于扩大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增强学校的竞争力。该模式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第四种模式——“城校互动”发展模式。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努力培育“学技能来永川、选人才来永川、办职教来永川”的“永川技工”职教品牌,走出重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6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重庆职教城,对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温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国目前的教育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即巩固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其中,职业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人人的。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
原标题:重庆永川市推行“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