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展开全部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仕敏)日前,广西机电工程学校迎来了两家新成员,当天世界500强企业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和广东德联集团校企合作示范点中心在该校建立实训基地。

  “建成投产后纬创校办工厂年产值可以达1000多万元。”该校副校长苏福业说,通过引企入校项目实现了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为企业培养德技双优、无缝对接的“金蓝领”,为学校师资队伍、教科研队伍培养精英。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之楠说,过去由于产教分离,企业和学校无法在人才供需标准上达成一致,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了企业追求价值和学校培养人才脱离的问题。广东德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志君说,“德联车护”将在全国建立110个连锁店,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通过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合作,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课程,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授课,达到学生一到企业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的目标。

  据了解,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企入校“零距离”共育人才,积极开展“引企入校”工作,建立“校中企”,目前先后成功引进了10家企业,建立了10家不同形式的“校中企”,达到每个大类专业都有两家企业合作办学。

  2012年6月,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投入622万用于校企共同构建“双元并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物流服务与管理五大重点建设专业群。围绕构建新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还积极听取了杭州百世网络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的建议。

  劳泰伟校长介绍,近年来学校注重和企业合作,努力使教学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共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能够互相支持、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长期友好合作,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探索出依托骨干专业引厂入校模式、定单培养、产学研合作式等多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27日上午,闽西职业教育集团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2014年全体理事会议召开,市政府副市长、闽西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闽西职业教育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长郭丽珍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闽西职业教育集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一年来的工作。就如何把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制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要肯定成绩、认清形势,把握校企合作新要求;要突出重点、拓展内涵,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要对接联动、积极作为,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理事会各成员单位要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开展有深度多维度的校企合作,齐心协力,有效作为,为闽西职业教育发展和龙岩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寿光职教中心推出“四六三职场导学模式”——

课堂上学生犹如身在企业

    如今,在山东省寿光市职教中心,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课堂上激情四射、兴趣盎然。寿光职教中心校长刘玉祥说,这缘于学校推行了“四六三职场导学模式”。

  2013年12月,寿光职教中心借鉴联想集团的企业职场经验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开始酝酿推行职场导学模式。此项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下,把学生培养成“张口能说、坐下能写、到岗能干”的有素养、有技能、有文化的“职场精英”,把教师培养成“能教学、能科研、能生产”的有爱心、有责任、有激情的“职场导师”。

  刘玉祥说:“‘四六三职场导学模式’中的‘四’是四种课型,即素养课、理论课、技能课、社团课;‘六’是上课六环节;‘三’是三份文件,即工作页、任务书、评价表。”

  如今,在职教中心,学生每天上4节课,课堂由过去的45分钟延长到现在的90分钟,目的就是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因为在职场中,一般不会工作45分钟就休息。上课后,学生会拿到3份文件:工作页(学生学习手册)、任务书(教学手册)、评价表(教学效果手册),工作页相当于职场的工作流程表,任务书相当于工作任务清单,评价表相当于工作质量检测表。

  刘玉祥说,“职场导学”是按不同专业特点逐步建立起全真的教学环境,如农学专业在校内建起了露天种植、冬暖大棚等4种种植实训基地;机电维修专业建起拥有16台电梯的江北最大电梯实训车间;机械加工专业建起数控机床加工厂,并与海尔集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计算机专业参照企业工作室标准,建起物联网、动漫工作室。学校现有27个专业,多数专业都拥有了自己的实训基地。

  在职教中心,校长就是CEO(首席执行官),教学部主任就是厂长。学校办学如办厂,学生在校如在厂、上课如上岗。学校还制订了学生“准员工化”评价方案,学生毕业实行毕业证、职业资格等级证、工程实践能力合格证“三证制”。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采用分小组学习的方法。小组一般由6至8人组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

  职教中心还设计了“课堂开关”,改变以往学生厌学、懈怠的课堂状况。如“提醒开关”,教师提前一分钟提示学生即将上课;“爱的鼓励”,当某个小组或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正确或技能学习出色时,课堂上会响起有节奏的掌声或口头鼓励声。当有的学生走神,或教师想维持一下秩序时,教师也会随时启动相应的“课堂开关”。在这样的“课堂开关”和学习小组的影响下,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成了青春的课堂、激情的课堂。

  化工原理课教师辛超说:“原来上课,首先要收起学生的手机,因为学生常常玩手机不听课。推行了‘四六三职场导学模式’后,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教师再也不用收学生的手机了。”

  电子专业联想班学生马昌艳说:“没实行‘四六三职场导学模式’前,上课老师讲自己的,很少顾及我们听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现在我们和老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感觉在有趣的游戏中就把知识和技能学了。”

  职业学校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社会乐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四六三职场导学模式”立足学生中心,体现了职场活动、能力本位、校企结合特色,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今年以来,学校紧密围绕“亚信峰会”安保等公安中心工作,坚持实战任务导向,强化教学练战一体,深化教学内涵建设,实现了“战亚信”与“练内功”的相辅相成,在全力服务支撑公安中心工作的同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一等奖,并有6门课程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资格(总数居全国公安院校和上海高职院校之首)。

    一、借势发力,安保实战助育优质教学项目

    学校针对各警种参战峰会安保任务的实战所需,积极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全面梳理安保课程,精选了安检搜爆、社区安全防范、街面盘查实务、警械使用、防卫控制等一批能够有效提升单警反恐作战能力的课程作为服务支撑峰会安保工作的教学项目进行重点打造。学校组建了多个教学项目组专门开展课程攻坚,并通过上门送教和专项培训及时了解实战单位的意见建议,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优化完善教学手段,增强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这些课程不仅有力支撑了峰会安保专项业务培训,还因其紧贴行业需求并经多轮次的教学检验,得到了教育部、市教委的高度认可,《社区安全防范》、《警察街面盘查执法实务》、《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常用警械实战应用》、《警察应急防卫》、《警察心理训练》等6门课程被教育部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占据了全国公安院校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半壁江山。同时,安检搜爆专业凭其在课程建设和服务重大安保任务中所取得的成绩荣获四年一度的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全程管控,严把育人关口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在严格运行既有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基础上,以更高标准、更强措施、更严要求来确保教学质量。一是把好监控关。教学项目全部进行实时监控,严格课堂纪律、严格按纲施教,并建立学校领导干部听课评课制度,校领导和教学、学管部门领导,以及教研室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每月开展一定数量的听课评课,在全校形成教学质量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二是把好考核关。校内举办的培训项目严格执行考试制度,通过上机考和实务考,强化受训人员应知应会,夯实业务技能基础。校外送教上门的培训项目配合上海市公安局教育职能部门组织在岗实考、巡检抽考,确保考核的全覆盖、无盲点。三是把好测评关。通过发放问卷、上机测试、座谈访问等形式,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质量评价,促进培训项目的内容优化。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经验做法不仅确保了峰会安保培训的高质量,而且还受到了市教委的充分肯定,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精细运维,师资建设强力支撑安保任务

    学校能够出色地服务、参战峰会安保工作,关键还在于有一支能战会教的优质教学团队。学校在研判亚信安保工作培训需求和“后示范”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教官“聘、育、用、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教官队伍的综合能力。“聘”,即进一步打通教官选拔、培养渠道,从各实战单位选聘了一批业精技强的教官充实到教学岗位;“育”,即通过岗位培训、专人带教等提升教官专业素质;“用”,即派任务、压担子,以战促育,使教官在实战任务中成长;“评”,即定期综合评价教官业务表现,激励鞭策、奖优罚劣。正是有了上述机制保障,学校教官在服务、参战峰会安保工作中做到了“逢战用我、用我必胜”,圆满完成峰会安保的各项任务,学校教官建设成果也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获此殊荣。

    四、着眼长远,重点专业边战边谋发展方略

    在经历了“亚信峰会”等大仗硬仗的考验洗礼后,学校深刻认识到要更好地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教学内涵建设必须领先一步,以前瞻带发展,以发展促服务。各专业也通过服务、参战“亚信峰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进一步厘清了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优特专业培育、品牌课程建设、优化实战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发力路径和绩效增量。以侦查专业为例,该专业16名教官教师在全力服务、参战“亚信峰会”的同时,结合基层一线的现状和发展需求,认真谋划本专业发展规划。该专业教官团队在获得上海市第三届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教学设计比武竞赛一等奖的基础上,以服务、参战“亚信峰会”的工作心得为专业发展新起点,修订专业建设目标,细化专业改革举措,为进一步完善侦查专业第二本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鲁班”,从这里走出

  孙田是杭州钱江新城项目经理助理,年薪超过20万元。其实,当初与他一同进入公司的,还有来自浙大、浙工大、重庆大学等名校的5位毕业生。面对艰苦枯燥的工作和不小的生活压力,有人选择离开。他是坚持留守的最后一人。“他们走后留下的工作全部由你接手。”公司领导说。

  “39.5%的毕业生给母校的评价在90分以上、98%以上的企业对我院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评价较好、96%以上的企业认可我院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97%以上的企业表示我院毕业生能够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80%以上的校外实习基地考评都是优秀、60.87%的企业表示愿意与我院共建合作学院或订单班……”拿到第三方调查数据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夏君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都松了一口气。

  “浙江省已有超过628万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但能胜任建筑新技术应用、能推进绿色节能建筑普及化、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建筑技术应用管理人才却凤毛麟角,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知识结构需要不断更新。”走出一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建立高职学生就业的有效探索成为浙江建设职院建设发展命题。

  育人,依托三种力量

  李燕是浙江建设职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还没毕业就成了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的优秀员工。辗转于各大施工现场的她,深化设计、预决算、对账、审计,都是一把好手。“我是亚厦学院的学生,亚厦集团的施工要求就是我们的课程要求,这些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听起来霸气十足。自从浙江建院与全国第二大建筑装饰集团——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亚厦学院以来,越来越多建院学子成为该企业的技术骨干。

  “令我们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亚厦学院就像一颗火种,引燃了我们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全面思考。”浙江建设职院副院长何辉说,亚厦学院是该院探索深度校企合作所迈出的第一步,此后便引发了“蝴蝶效应”,浙江建院绿城物业管理学院、浙江建院五洲管理学院、浙江建院金都学院等5所联合学院,4个订单班,7个校企合作共设专业,51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甚至是与省内外11所高职院校联合组建的“155-校际联盟”……依托行业、企业、校友三种社会力量,实施开放合作办学,浙江建设职院逐步完善了行业联合、校企融合、校友缘合“三合一体”的开放合作办学联盟体。由于此前已经组建了浙江省建设行业促进学院发展理事会和浙江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还在各专业系部成立了校企合作部,等于织起了一张深度校企合作网络。

  在与行业、企业、校友加强联系、拓展合作形式的同时,浙江建设职院还将关注的重点投注到提高合作的层次上来。在校企合作中学院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既是为了开拓对外技术服务的长效机制,也希望借此提高师生的科研能力。

  不仅如此,浙江建设职院还与古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颂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众和建设有限公司、金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分别共建了技术研发中心,不但引入行业企业的规范标准开发专业课程,还将行业企业力量引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试行第三方评价与学院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实现了深度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全覆盖。

  人才,对接产业行业和国际

  近日,浙江建设职院城建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湖州市南浔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学生们在前期调研方案的基础上,走村串户实地调研,掌握了污水治理的第一手材料。自从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的战略要求以来,浙江建设职院的师生就一直走在“五水共治”的最前沿。

  浙江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鲁维明评价:“都说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要跟着行业企业的发展步伐走,其实这只是刚刚过了及格线,高职院校应该具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适时走到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引领企业发展。”

  随着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现代化的发展,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减排逐渐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建筑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倡导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建筑行业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浙江建设职院的专业结构同样面临裂变与重组。

  主动对接产业转型的趋势,浙江建设职院在完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和园林工程技术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群),以及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安装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3个研发中心,着力提高建设行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环保工作,使该院成为行业先进技术引进、转化、推广的中心。2012年,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该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师生合作开发出“一种热管—外墙干挂饰面一体化多功能隔热系统”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外墙预埋式热管节能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如今已成功投入生产,为企业降低了能耗、缩减了成本,更加快了该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现代建筑业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能胜任跨国项目的岗位要求,这就倒逼我们的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要走国际化路线,积极与国外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加强合作、交流。”副院长何辉表示,该院主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体系、制度、标准和机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与3个国家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赴台交流生,中美贝茨学院及与德国萨克森州建筑业促进协会合作项目。此外,该院还联合全球企业开展国际建筑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节能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与内化,将国外的建筑新技术逐步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资源,作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建筑技术应用管理人才的重要支撑。

    ——陕西工院第二批赴台湾高校交换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顺利返校

    近期,陕西工院第二批赴台湾高校的10名交换生圆满完成了一学期在台学习与交流的任务并顺利返回学院。

    2013年,陕西工院分别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启动了与台湾高校在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继2013年派出第一批赴中州科技大学的4名交换生后,今年2月份陕西工院分别向中州科技大学和建国科技大学各派出5名同学交流学习。第二批赴台交换生分别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数控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化工与纺织学院。在台湾学习期间,陕西工院交换生积极适应台湾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积极与台湾高校师生交流互动,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各自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顺利取得了课程学分和结业证书。

    据悉,陕西工院第三批赴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和建国科技大学的10名交换生目前正在办理赴台的相关手续,并将于9月中旬启程赴台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与交流。

 

 

陕西工院交换生参加中州科技大学的研修成果发表会

 

 

建国科技大学欢送陕西工院交换生

 

    日前,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举行的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现场,辅导员李小英与352名上台领取毕业证书的同学一一拥抱。此事经微博传播,引来许多人点赞: “她是最美辅导员!”

  当天,李小英一个小小的拥抱举动,让所有在场的毕业生和工作人员从心底涌起一股暖流,更有部分学生热泪盈眶。“李老师一个爱的拥抱,让我感觉到非常暖心,有妈妈的味道。”2011级纺检班翁宇豪说:“在李老师身上,我学到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后即使面对繁杂的工作,也要保持微笑。”

  李小英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对把握学生心理有一定的研究。她说,握手、拥抱能让人体会到温暖,感受到希望。“朝夕相处的学生要毕业了,我心里真有点舍不得,今天给他们一个轻轻的拥抱,能使同学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仍然很关心。” 


    6月25日,由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2014第四届陕西高等教育博览会暨招生咨询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陕西工院等近300所高校、教育机构及用人单位参加了本次教育博览盛会,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及优秀成果、大学生就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等进行展示。
   
位于B3高职展馆核心区域的陕西工院特装展位,造型美观,布局别致,设计新颖,主题突出,以反映学院“建设一流专业”、“打造名师团队”、“锤炼职业技能”、“创有境界的文化”、“合作开辟新天地”、“成就精彩人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图文展示、大型LED显示屏、学生技能作品现场演示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学院的办学成就和突出业绩。实物、图文、影像三位一体,声、光、电三者结合,吸引前来观展、咨询的嘉宾、学生、家长和兄弟院校同仁纷纷驻足。招生咨询人员现场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的招生政策咨询及填报志愿指导的一站式服务。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还就高职发展改革和学生技能创新现场采访了学院领导和学生。
    
据了解,本次教育博览会是目前西部规模最大的教育类博览会,分为本科展示区、高职展示区、民办展示区、国外高校交流展示区及名企招聘区,将持续至6月27日。全国近300所高校将在现场为考生及家长免费提供全面的招生政策咨询及填报志愿咨询服务。


陕西工院特装展位


学院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副院长王津接受中国教育新闻网专访


现场咨询及技能作品展示


陕西工院展位吸引学生、家长“围观”


    626,为欢庆七一党的生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在行知楼E201举办了以“三自管理我为先,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的第三期“微型党课”活动。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辉、学工办主任舒蕾及辅导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部分班团干部和普通学生代表等40余人到场聆听。

    活动中,11位学生预备党员分别从自我性格缺陷修正、养成教育强化、环境美化保持、学习习惯与能力改善、班团管理服务、正能量爱心传递以及党员示范作用发挥等方面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悟,用一个个真实、简短的小情境、小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在博得阵阵掌声的同时,也激起了共鸣、引发了大家深深的思考。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这种微型党课,形式灵活、效果好,自己的同学自己讲,既实际又生动。”

    党总支书记王金辉在总结点评“微型党课“时,也对这种以小见大、寓理于情的形式给予了肯定,并希望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班团干部这些学生中的骨干力量,能时时处处体现自身的先进性,在机械工程学院的“三自管理”中真正发挥出火车头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为学院争光、为党旗添彩。

 

 

 

稳步推进校企合作  扎实开展订单培养 

    ——陕西工院与长城汽车、天津天海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

    625至26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学院副院长韩小峰、模具教研室教师董海东、机加工训练中心教师张飞鹏赴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简称长城汽车)、天津天海高压容器公司(简称天津天海)考察交流,并代表材料学院与对方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

    在长城汽车考察期间,材料学院副院长韩小峰一行与长城汽车人事科科长张先鹏进行了座谈,了解了长城汽车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对模具人才的招聘要求以及职工宿舍、食堂等相关配套设施的情况。经过深入了解,双方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随后,韩小峰一行又对入职长城汽车的模具2011级学生进行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征求了他们对学院模具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建议与意见。

    在天津天海考察期间,天津天海人事处处长杨亚东热情接待了韩小峰一行,对我院毕业生在天津天海的工作表现作出高度评价,主动提出合作培养,招收我院模具、焊接及数控专业学生的意向,并与我院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随后,我院教师参观了天津天海高压容器生产线和产品陈列室。

    此次考察加强了我院模具、焊接等专业在学生实践、就业方面与企业的合作,后期材料学院将组织模具、焊接等专业教师按企业要求起草教学方案,并及时与企业讨论合作细节,10月份将展开订单培养。  

 

 

材料学院副院长韩小峰与天津天海人事主管及我院毕业生座谈

 

 

模具专业教师与长城汽车人事主管商讨订单培养事宜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作为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以水利为特色,以工科为优势的综合性院校,具有50多年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是全国首批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院校和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山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该院大力推进“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名师工程”,建设了一支德技双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943人,其中专任教师593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2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4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比例达75%。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5人,山东水利“3131人才培养工程”5人,山东勘察设计大师1人,山东水利厅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2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

  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厅级科研课题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95项。近三年发表论文809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41篇,被SCI、EI等收录101篇。每年出版论著、教材近40余部,面向社会开展生产技术服务100多项。

  水院开设了涵盖水利、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财经等13个专业大类的53个专业,形成“水利特色、工科主体”的专业体系。拥有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8个,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10个。

  广泛的国际合作,让学生的人生视野更加开阔。该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共选派七批350多名学子赴俄罗斯合作院校留学深造。顺利完成本科学业的270名同学中,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90%以上,还有4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学成归国的同学全部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留学生学历证书认证,多数同学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工作,就业质量高。

北京电科职院提升机器人专业

  6月27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厂家之一的库卡机器人集团公司在京举办“基于KUKA工业机器人开展机器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建设方案推介会”,借此与国内教育专家共同探讨工业机器人专业领域课程建设等诸多方面新课题。

  据悉,我国目前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方向的院校还不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近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行业变化新特点加重了机器人课程的分量,开发了多个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学习项目,这些项目也成了国家精品课和国家共享资源课的亮点和特色,人才培养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62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市、55支代表队的165名选手参加了决赛。经过6个小时的激烈角逐,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管1202班张驰、计应1201班陈鹏、网络1301班王冲组成的陕西一队荣获团体一等奖,信息工程学院李爱国、李文宇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实现了我省在该项比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要求选手根据指定项目需求,完成一定规模符合数据中心需求的绿色、可靠、安全、智能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规划、IP地址规划、设备配置与连接、云计算网络的搭建及配置、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及管理、无线传感网搭建与调试等项目,主要考察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快速学习和应用能力。

    信息学院领导对本次大赛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亲临现场指导训练工作,网络教研室全体教师齐心协力、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精心准备、专心训练,先后组织进行了多次模拟比赛综合强化训练。

    本次大赛全面检阅了陕西工院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陕西工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获奖教师、学生合影

 

 

奖杯及获奖证书

    6月28日,第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陕西赛区)复赛和决赛在西安航空学院举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肖春艳老师在全省高职高专类众多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同时,陕西工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赛前,陕西工院英语教研室组织了相应的教学团队,与肖春艳老师一起做了充分而细致的准备。在教学比赛过程中,肖春艳老师凭借着精湛的课堂设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广博的知识、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在二十分钟内把一节课演绎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她的优异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好评。

    据悉,“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是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教学大赛,旨在搭建全国性的英语教学竞赛平台,促进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创新,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为优秀英语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展示能力的舞台。同时,也为广大高校英语教师提供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中国石油网消息 (通讯员杨菲菲)渤海钻探公司提出要将节支降耗、控本增效作为渡难关、保效益、保工资的重要抓手后,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立即组织开展了“节支降耗、控本增效”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该中心上下统一行动,从思想、管理、设备、岗位4个方面全面挖潜增效,节约各类费用6.8万元,合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将主题实践活动有序推向深入。

  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在思想挖潜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学习会、建立专题网页、广泛宣传等形式,该中心将节约挖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传达到基层单位员工,增强员工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完善规章制度,搞好经营管理,在管理挖潜上下功夫。为确保完成全年经营成本指标,该中心先后制定了物资交旧领新制度,杜绝不必要的采购成本;制定了年度计量节能工作要点,对用水用电提出管理要求,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设备使用潜力,在设备挖潜上下功夫。年初,该中心就编制下发了各类设备设施操作及保养规程47类,以此督促员工合理操作设备设施,最大限度保证设备保持最佳状态,延长使用年限。

  坚持从我做起,注重点滴积累,在岗位挖潜上下功夫。该中心在月度工作检查中,将现场维护保养不到位、大型教学设备不及时断电等问题纳入了检查条目,积极推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节约挖潜的主动性,减少浪费。


    6月24日,副院长张秦伟准时来到接待室,逐一接待了当天来访的4名学生,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

    “你是哪个学院的,家在哪?你们在学习、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困难,对学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张秦伟亲切的询问来访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倾听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并逐一解答同学们的困惑。

    “张副院长很和蔼,与他谈话很轻松,这次与张副院长交流后,我对院领导和咸阳职院有了新的认识。院领导都很关心学生,能深入学生当中,为学生排忧解难,以学生为中心去建设美丽的咸阳职院,让学生对这个‘家’的爱意越来越浓,身为咸阳职院的学生我们很自豪,我们也会让母校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强大。”医学院护理专业刘瑾瑜同学说。

    “通过和张副院长交谈,让我感觉到院领导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严肃,反而很热情,很好接触,还能深入到学生中给我们解决我们遇到的困难,认真听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说出了我想说的。”护理专业杨咪同学说。

    接待结束后,张秦伟叮嘱陪同人员,会后要将未解决的问题,归纳整理,告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并要求各部门要密切与广大师生联系,关心学生诉求,服务学生成才。

 

 图为该校双选会面试现场。

图为该校双选会面试现场。 冉于平 摄

  华龙网讯 (通讯员 朱立扬 冉于平)6月23日,酉阳职教中心一年一度的幼教专业“顶岗实习校园双选会”在该校多功能演播厅隆重举行,来自黔江、秀山、酉阳等区县100余家用人单位共签约顶岗实习生187余人,签约率达98.94%。

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280余亩,建筑面积94397平方米,目前,该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学前教育、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8个专业。据该校校长秦忠信介绍,该校的幼教专业目前已成为渝东南地区办学质量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

“此次双选会,我不仅在舞台上展示了我的个人才艺,最主要的是我还签约了理想的幼儿园—酉阳静月双语幼儿园,这对学校、老师、家长都有了很好的交代,我特别高兴。在接下来的顶岗实习期间,我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参加双选会的卿薇同学在成功签约后激动地说道。

双选会当日,该校2012级幼教专业学生用幼儿舞蹈、幼儿歌曲演唱、幼儿故事表演、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为到场的用人单位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同学们以高超的技艺,过硬的基本功博得了在场观众的一次次喝彩。

据悉,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教师成为了就业前景美好的“香馍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在该校双选会当天,还有很多前来签约的用人单位没能签到足够的幼教教师,他们表示还将持续关注该校幼教专业学生,争取下年度能在该校签约到更多的人才。

    6月24日,陕西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鲍贻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市文明办主任徐国健一行到咸阳职院视察工作,咸阳职院党委书记刘聪博,党委副书记秦东强陪同视察。

    鲍贻勇一行参观视察了学院的环境设施和仪祉图书馆、民族文化艺术馆,听取了学院建设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汇报,对学院改革发展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鲍贻勇表示,咸阳职院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各部门责任分明,希望学院严格管理,着力创建精神文明工作长效机制。鲍贻勇要求,高校是知识的殿堂,是培育人的地方,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立德树人,使其有敬畏之心。

    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30日电   6月27日下午,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在高新校区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校长苗向阳传达6月23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部署学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苗向阳首先传达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指出:2014年,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职业教育,方向已定,贵在行动,重在落实,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定部署上来。

    苗向阳向全体教职工部署学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一是扎实推进国家示范校验收工作;二是理实一体化教训模式试点已取得理想效果,下一步在全校全面铺开这一教学模式;三是加强校企深度融合,联想专班已经取得好效果,下一步努力办好银联融超班;四是高度重视技能大赛,2014年在全国技能大赛中,网络布线、机器人技术应用、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三个项目一举夺得一个金奖两个铜奖,取得学校参加2009年全国技能大赛以来又一重大成绩和新突破;五是扎实推进5S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七是落实育人教书理念,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八是全面开展学生闪光点、兴趣点、潜力点的挖掘,因材施教,实施先成人、再成才、到成功的育人之路。

    6月19日,以咸阳职院党委书记刘聪博经典组诗《陕南童谣》为题材改编的舞台剧在师范学院第三届学生基本功技能展演上首次演出,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其中舞台编剧、编曲、编舞均由师范学院老师精心创作编排,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呈现给师生。

    2013年,在《海外文摘》第6期诗歌专栏里有这样一组诗歌发表,作品一经面世,就深受读者喜爱。这就是刘聪博创作的诗歌《陕南童谣》。该组诗通过朴素的笔墨,将充满口口相传的原生态民间传奇定格在纸上,勾起了无数人对美好童年的记忆。2014年,《陕南童谣》荣获《海外文摘》年度文学奖,再次获得轰动。

    师范学院院长陈刚告诉记者,当他第一眼看到《陕南童谣》的时候就感动不已,萌发了将其搬上舞台的想法。“我们想通过舞台这种表演形式,达到艺术再现。将来我们的学生成为老师的时候,这些有趣的童谣就会有更多的孩子们熟知、传唱。”最终,经过一个多月的编剧、排练、打磨,《陕南童谣》顺利与观众见面。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