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展开全部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今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会上表示,“十四五”的重点工作有六个方面,包括进一步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十四五”规划建议当中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这是第一次提出的全新提法,请问“十四五”时期在技能人才工作方面有哪些考虑?会不会在国家级层面推出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汤涛回应称,“十四五”时期,按五中全会精神有三句话: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我们国家在技能人才供需两方面都要加强。

汤涛表示,一方面,加快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人才供给特别是技能人才供给上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十四五”的职业培训工作,现在正在开展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职业培训的力度还要加大,工作要做得更好。把技工教育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缓解目前存在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所谓结构性就业矛盾就是一方面有人无事干、另一方面有事无人干,要把这个结构性矛盾解决好。另外,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中,技术工人的供给要加强,塑造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优势。

汤涛称,另一方面,要为扩大内需提供支撑。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扩大内需,要强化技能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术工人的待遇,要激发人才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要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这样在扩大内需上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为国内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所做的一个积极贡献。

汤涛指出,“十四五”的重点工作有六个方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激励表彰。我们准备在制定人社事业“十四五”规划的同时,制定职业培训“十四五”规划和技工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是进一步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这个行动已经实施了接近两年,明年是重点,今后一个时期这个行动要做得更有效。要推动各项专项培训计划的实施。同时抓住两个问题:一个是提高培训质量、一个是加强资金监管。提高培训质量方面有两个方面工作要做,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扩大范围。

三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目前技工学校接近2400所,在校生360万,每年有100万的技校毕业生进入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队伍。这个工作要做好。

四是组织开展重大活动。积极筹办和备战在上海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展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一带一路”大赛、行业的和各省的技能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好“技能中国行”活动。

五是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加大新职业开发力度,修订职业分类大典,加强职业培训,做好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

六是要进一步做好已摘帽贫困地区的技能扶贫工作,特别是技校的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
近年来,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文件、指引、会议、研讨、交流、课题、培训、征文、比赛、表彰纷至沓来;教育部门和学校自身关于推进德育工作的理念、规划、方案、工程、计划推陈出新。这些,对改善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的处境,对提升思政教师、班主任社会地位、待遇水平是一件大好事。
图片

本文探讨的不是德育工作该不该重视的问题,而是怎么重视的问题。

我们知道,无论大事业还是具体某项工作,无论构想如何宏大愿景怎样美好,最终还须解决谁来做以及怎么落地实施的问题。而班主任无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线部队和绝对主力,重视德育工作,理应从关心、支持班主任开始。这种关心,不能仅停留在动员大家当班主任的时候、表彰优秀班主任的时候,不能仅停留在发文件、表态上,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切实的行动才是检验重视与否的试金石。当前,最亟需、最直接、最有价值、最具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不是为班主任增加津贴颁发奖状(虽然激励也很重要,但激励的边际效应在教师职业很快显现),而是为广大班主任减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主任已经成了烦、累、苦的代名词。当班主任,也从充满激情到按部就班到被动应付到无可奈何、疲于奔命。当班主任难,找人做班主任难,找有经验的资深老师做班主任难上加难。于是,不少学校只好将班主任工作的重任托付给刚出校门的年青老师,或不管合适与否,强行规定教师轮流做班主任,至于效果,那得看运气。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德育工作更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长期坚持。一句话,只有“潜心”才能育人,才能育好人。潜心育人需要环境,更需要心境。当我们的班主任把精力都用在处理各种杂事、琐事、烦心事上,把精力耗在应付各级各部门和随时、随意布置的据说都很“重要”的任务上,耗在收集、整理各种留痕式管理材料上,耗在催促学生、家长完成各种宣教平台形式主义的“学习”上,越来越多的老师将没有时间、精力和意愿去深入细致、心平气和、坚持不懈的引导教育学生。当环境不允许他春风化雨,他只能无奈的选择狂风暴雨,他只好“明智”的选择简单实用、直接表面、应付眼前和至少,避免扣分、避免追责。

教师是能力有限的凡人,他不能解决学生及其家庭的所有问题;班主任肯定不是神仙,他应该不可能修炼成千手观音。当有3个表在等他填、2个接龙还没完成的时候,他是没有功夫去研究文件、方案、讲话精神的,面对学生,他是没有太多心思去讲究策略、方法、技巧的。这个时候,他更关心该交的资料交了没有,该走的流程走了没有,更关心学校各个部门会不会催他、家长和学生会不会投诉他,或者班级的管理考核分会扣多少。催着、忙着、怕着,德育工作不可避免的走向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以至尚失活力逐渐枯萎。这和班主任是否敬业是否负责任已没有太大关联,事实上,多数班主任工作勤勉任劳任怨。德育工作,上面很重视,下面一团麻,一团乱麻之中,似乎谁都没错,大家都不容易日子都不好过。

然而,这是我们的教育初心吗,是我们想要的立德树人吗? 

为此,笔者的建议有三:


一、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负措施。为净化校园空间、减轻师生负担、提升育人质量,近年,国家密集出台了各项意见、办法、措施,如《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等等。这些措施都很好,关键是,哪个部门和谁去监督、检查、落实,以及,如果不落实的话有什么具体的后果?

教育部门、学校、老师作为弱势一端,显然无法抗拒各类进校园活动,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尤其无力抗拒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己搞出来的各种名堂。为此,建议学校成立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评议组织,定期回顾、评价教师(班主任)经手的事务性工作,提出减负的合理化建议;建议地方教育及相关政府部门畅通教师反映不合理负担的渠道,以为国家负责、为未来担当的态度问计于民,结合国家颁布的各项措施,出台为教师(班主任)减负的明确的实施性清单,加强检查督导,将国家意志落到实处。

二、以学校为单位,明确班主任事务清单。学校不是无限责任公司,教育不是万能钥匙,老师也有家庭和七情六欲,这应该成为法治中国、理性社会和现代学校的共识。建议学校领导定期到班主任中调研访谈,或实行学校领导“班主任工作体验周”等,以切实了解班主任真实的工作状态,切实了解他们在忙什么、烦什么、期望什么;以有效减少拍脑袋决策、乱指挥和乱摊派;以稍稍改变通过层层转派任务直至班主任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的德育方式;以促使领导们通过文件、会议或QQ群、微信群安排任务时,多一点点思考:这件事的教育意义到底在哪里,是不是一定要班主任去做,可不可以只动用一个人或少数人,有没有不麻烦班主任、更快捷、更好的方式去处理?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类型、学段和实际情况,合理划定班主任职责范围,建立相对科学的班主任工作任务清单。相对科学的意思,就是清晰、简洁、主次分明,就是不让人厌烦。

三、改革班主任工作评价办法。为便于管理,不少学校都实行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清洁卫生、仪容仪表、纪律考勤、早读晚修、上交资料等显性和事务性工作层面。这种量化考核,比较客观公正,但无法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和全部,尤其隐性、浸润的部分。且在无意间造就一批善于“刷分”的班主任,即什么有分加就搞什么,什么要扣分就掩盖什么,总之,紧扣量化评分表开展工作。他们不愿和学生在一起,不愿深入了解和沟通学生,不愿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主题实践活动,他们是事务工作的高手,是学校中的现实主义者和务实派,但却不一定是学生的朋友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因此,建议对班主任工作慎用量化考核,即使要用,都应将评价重心放在引导学生的过程和育人的实际效果之上。

在可见的未来,班主任可能还会是保姆、清洁工、消防员、警察、法官、管家,但他们理应充当教练、导演、引路人、领航员。务实推进德育工作,做真教育、真德育,应当尽可能解放班主任,让他们有机会轻装上阵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从上到下形成了“重视德育工作从重视班主任做起,重视班主任从为班主任减负做起”的共识,学校德育工作的局面必将大为改观——因为绝大多数老师是愿意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2020.12.15,创元教育的小伙伴们准备了一场火锅盛宴,12月作为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一定要有满满的仪式感。人生总有相遇,也总有离别;创元感恩相遇,也笑待离别。这次团建既是为了给家人们庆祝生日,也是为了祝福离开的小伙伴能够越来越好。创元家的大餐桌,永远充满活力!


采购食材:

上午十点,董经理,李建,王楠三位公司的稀缺人才(稀缺壮劳力)为大家采购的食材到达战场,虽然鲜切牛肉已经变成了冷冻牛肉,虽然迟到的橘子在第二天如期而至,但是大家的心都非常温暖,创元的各位小姐姐在这里给三位帅哥手动比心啦!


食材80


准备食材:

准备火锅食材的难度为一颗星,但是准备20多人的火锅食材难度为五颗星,不过创元有专业酱料老司机,有专业切菜小能手,还有努力洗菜小帮手,这点小问题不值一提。不管平时做不做饭,大家都为了这顿火锅而努力的样子真好看。


做饭080


庆祝生日:

12月是创元的钱老师,楼楼,静伊,方斌的生日,创元家人集体为大家唱生日歌庆祝,不知道大家都许了什么愿望呢,钱老师害羞不愿出镜,就让三位美女来撑撑场面吧!(方斌请大家忽略她的蝴蝶结)


生日29


温馨瞬间:

万事俱备,只等开吃。经过了整个上午的精心准备,创元家的餐桌终于呈现出温暖的样子,在全程直播下,大家集体举杯,既是祝愿寿星们能够心想事成,也是希望创元能够越来越好,还衷心地祝愿每一位为创元努力过的家人能够前程似锦,大家干杯!


合照912


创元自建立至今,走过了许多风雨,也留下了许多幸福。在这里没有996的压力,没有勾心斗角的情节;只有温馨的工作氛围,只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寒冬中的烟火气是火锅的香气,创元中的烟火气是你,往后的12月,我们江湖再见!


广东省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促进广东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职业教育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律,构建分类清晰、名称统一、科学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畅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师德为先和能力为重相统一。以德能兼修为导向,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教师提高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水平。

2.坚持统一制度和分类评价相结合。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对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坚持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相统一。创新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用人主体的作用,促进人才评价与使用相结合,使职称制度与中等职业学校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

4.坚持下放权限和强化监管相结合。合理界定和下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权限,积极培育学校自主评审能力,同时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保证职称评审质量。

二、改革的范围

改革范围为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及省、市、县职业教育教研机构、高等学校举办的中职部(含附设中职班)实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职务)制度的在职在岗人员。

三、主要内容

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等措施,形成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

>>(一)健全制度体系

1.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设置。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高等学校举办的中职部(含附设中职班),均设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类别。省、市、县职业教育教研机构设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职称类别。原来实行的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和职业高中教师职称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系列。

2.统一职称等级和名称。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只设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正高级讲师。实习指导教师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三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3.统一后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与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业高中教师职称的对应关系是:原职业高中正高级教师对应正高级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职业高中高级教师对应高级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讲师、职业高中一级教师对应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职业高中二级教师对应助理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员、职业高中三级教师可聘任为助理讲师。

4.统一后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等级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对应关系为:正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副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中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助理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员级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二)完善评价标准

1.坚持把师德放在评价的首位。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强化师德考评,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零容忍”。

2.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根据教师的岗位类型和岗位特征,制定各类教师的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绩,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实绩,注重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课题项目等倾向。区别不同情况,可将教研报告、教案、发明专利、参与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成果、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实习成果、指导学生或本人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或教学竞赛成绩、参与行业标准研发成果等作为评价条件。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以实绩、贡献为导向,允许所教专业与所学专业或教师资格证标注的专业不一致的教师参与职称评审,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实行省级标准和地区标准相结合。根据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在国家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见附件1)。各地可根据实际,制定不低于省级标准的具体评价标准。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交流后,应按照现工作岗位相应类别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申报晋升;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普通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交流按照我省转系列评审相关规定执行。

4.向优秀人才倾斜。对于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和扶贫支教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既承担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任务,又承担实习教学任务的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时,予以适当倾斜。对于公开招聘的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教师,在首次评审时可参考其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和业绩成果直接评定相应层级职称。

>>(三)创新评价机制

1.健全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增强专家评审的公信力。加强评委会组织管理,注重遴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一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担任评委。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2.创新评价方式。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形式,采取教学水平评价、面试答辩、专家评议、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结合学校开展的日常考核评价结果,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价。在高级职称评审中实行面试答辩。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增加职称评审的透明度。

3.下放评审权限。完善省、市、校分级管理服务机制,积极培育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评审能力。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改革工作,省教育厅具体负责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副高级及以下等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向广州市、深圳市下放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权。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负责本校副高级及以下等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各级职业教育教研机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属地原则,由其所在地市负责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各地可将初级、中级职称交由符合条件、管理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组织评审。对学校开展的自主评审,政府部门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加强对自主评审工作的监管,对于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

>>(四)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1.坚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相统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是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任职资格评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竞聘更高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和空缺岗位内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评审,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2.对此次改革前已经取得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在聘用到相应岗位时不再需要经过评委会评审。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3.改革前已取得我省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职称,以及职业高中教师取得中小学教师系列职称的,可视同取得统一后的同等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

4.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要根据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等级体系,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正高级教师要从严控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逐步达到合理比例。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政策性强,牵涉面广,涉及广大教师切身利益,区域情况差别大。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责,着力构建权责一致的体制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主要负责职称政策制定;教育部门及学校主要负责职称评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协商,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二)周密部署,稳步实施。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各有关学校、教育教研机构现有在岗教师(教研员),按照原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对应关系,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体系,改革前取得的职称统一填表登记过渡(登记表详见附件2),并存入教师(教研员)个人档案。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本地区(本校)中等职业学校情况、教师队伍状况,积极应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三)强化监管,确保公正。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关乎公平正义。要严格规范职称评聘程序,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要健全和完善评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公示公开制度、随机抽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审公正规范、评审过程公开透明。

各地各校要及时总结经验,认真研究并解决改革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有关改革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重要问题及时报告。

附件:
1.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2.广东省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登记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重大部署,系统谋划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努力为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当好先导。

在领会五中全会重大意义上强化四个“深刻认识”。

一是深刻认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的结果,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宏阔的战略眼光、非凡的政治定力、强烈的历史担当、高超的领导艺术。这些重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四个自信”,强化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二是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阶段性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把握基础教育总体发展环境,开阔基础教育工作视野,强化基础教育使命担当。

三是深刻认识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重要原则、“十四五”和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的关系,全面分析准确理解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增强党员干部办好人民满意基础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是深刻认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对基础教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找准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任务,明确发展思路,进一步精准谋划“十四五”和面向2035年基础教育工作具体举措。

在“十四五”基础教育思路上把握三条基本要求。

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即将完成历史性收官交账任务。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三文一会”,已确立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基础教育进入到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走过“十三五”,“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进入“十四五”,“上好学”需求日益强烈,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为动力,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学段,补齐基础教育发展短板,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绿色发展,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强化实践育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生态。坚持共享发展,牢牢把握基础教育公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政府保障,扩大优质资源,努力让群众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部门联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工作合力,为基础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强化环节衔接,系统推进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改革,增强改革的衔接性系统性,整体提高育人质量。强化力量统筹,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和教研队伍在提高育人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在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上推进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保障。要推动完善中小学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挖掘和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确保中小学上好思政课、开展好德育活动。推动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四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是持续提高普及水平。普及水平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基础。要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两端延伸。构建更为严密、精准的控辍保学制度,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大力发展公办园,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着力解决“县中塌陷”问题。

三是统筹推进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取向。要积极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标准,完善政策保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制定并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基本实现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稳步推进基础教育班额标准化。

四是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育人质量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要确保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丰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系统建设课程教学资源,丰富专题教育资源,统筹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动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提供时时处处可在线学习的服务。强化作业管理,提高考试命题和作业设计质量。健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发挥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引导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是系统完善治理体系。治理体系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路径。要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加强地市协调责任,突出县级主体责任,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发挥集团化办学制度优势,完善公办学校托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制度。全面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保证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充分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内容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02日第1版 版名:要闻

关注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2020年7月15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暑期中层管理干部“新征程 担使命”读书班,特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线作“ 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逻辑起点和历史方位”的专题报告。

鲁昕从 时代背景、逻辑起点、历史方位、如何切入四个方面论述了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发展,这也是她首次系统阐述对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

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鲁昕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引入,认为发展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今天新经济、新科技、新教育的时代背景。

鲁昕总结了新经济的十大特征: 发展新要素、科技新迭代、经济新形态、生产新方式、产业新生态、企业新模式、商业新业态、消费新模式、生活新方式、经济新周期。

鲁昕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既是生产力的动力源,也是生产力的增长点,新技术为全产业、全领域赋能,也为教育带来新挑战。当前我国最缺“两个高端”人才,即基础研究高端人才和生产一线高端人才,需要新职教担当生产一线高端人才供给的使命,培养具有爱岗敬业、数字素养、智能合作、创新变革特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逻辑起点和历史方位

鲁昕指出, 社会全面进步、产业全面升级、数字全面转型、教育全面适应、民族全面振兴、人的全面发展这六点是发展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

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办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国家战略、紧跟科技进步、建设现代教育、支撑产业升级、对接新的职业、契合百姓需求、匹配国家实力、创新职业教育、完善教育体系是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方位。

鲁昕强调,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源于经济发展高质量、社会建设高质量和人民生活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要服务于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制造、智慧型社会、智能化生活,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能力和数字化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包括:高端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智能服务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智慧农业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社会管理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等。

如何切入

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切入,实现高质量发展?鲁昕从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从服务强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支撑制造业迈向高端、完善高等教育结构的角度来发展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

二是建立系统思维,着力构建“中高本硕”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重塑知识结构,对接新职业需求,重塑知识结构、技术结构、技能结构;

四是增强数字能力,教师改革从数字化能力切入,教材改革从APP研发应用切入,教法改革从应用场景切入;

五是着眼未来技术,注重发挥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复合融通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是对接二级学科,即将高职专业与本科二级学科对接,进入学科的视野和领域,但不照搬本科模式,仍以专业为方向,根据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职业、新岗位的需求来改造专业;

七是坚定职教类型,办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不能只考虑层次结构,不考虑类型结构,要担当起调整完善高等教育结构的使命;

八是构建未来技能,面向各领域、各岗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以数字化技能为核心,构建以数字化技能、网络化技能、智能化技能、智慧驾驭技能、迭代自身技能为主的未来技能体系;

九是立足终身学习,从学到老活到老的教育新逻辑出发,坚持把终身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十是跟踪全程评估,注重人力资源质量,做好人力资本积累,对学生的学习、就业等进行生命全程跟踪评估,诊断人才培养方案,并提供有效服务。

鲁昕希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能立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定位,围绕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和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解决生产一线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为中国特色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提供典型示范。


来源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日前,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各级财政按规定分担的公用经费必须及时足额到位,严禁滞拨缓拨经费,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经费。具体内容随教育小微一起看全文↓↓↓


全文如下
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

2016年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总的看,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了有力保障。但近期也有一些地方因重视不够、财力困难、学校管理基础薄弱等原因,在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落实经费分担责任和管理责任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级财政按规定分担的公用经费必须及时足额到位。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监督约束措施,确保省以下各级财政分担公用经费的责任落实。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督促指导市县财政、教育部门按照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相关财政改革要求,因地制宜适时优化完善本地区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严禁滞拨缓拨经费,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经费。县级教育、财政部门要落实经费管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和财务管理,规范公用经费使用,优化报销流程,保障学校合理用款需求,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二、切实规范公用经费拨付管理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要求调度库款,纳入直达资金管理范围的资金严格执行直达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公用经费应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支付到最终收款方。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督促指导学校加快公用经费预算执行进度,及时将有关直达资金支付信息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跟踪支出进度和流向。

三、切实强化义务教育学校预算财务管理

县级教育、财政部门要督促学校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资金规模和规定的标准执行,严把支出审核关,各项支出要据实列支,严禁虚列虚支、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严禁统筹按基准定额核定的学校公用经费,在本地区集中开展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等专项性工作。学校要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按规定编制学校年度预算,抓好预算执行,细化公用经费支出范围与标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合规安排使用公用经费,并依法公开相关财务信息。严禁将公用经费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支出。要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

四、巩固完善经费监管工作机制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巩固完善财政教育经费监管工作机制,定期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开展督查,并充分利用相关信息系统,动态跟踪公用经费拨付、使用等情况。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大问责力度,对预算下达不及时、缓拨滞拨资金的地区及时提醒,督促纠正;对挤占、挪用、截留、克扣公用经费的问题,依法依规依纪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11月19日

来源 | 视频据央视网
12月2日,教育部在武汉举办“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湖北•武汉对接大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出席大会启动仪式并讲话。

翁铁慧指出,在武汉举办对接大会,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搭把手、拉一把”重要指示要求,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促进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翁铁慧强调,以此次对接大会为标志,教育部全面启动“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重点推出七方面促就业措施。一是岗位拓展促就业,组织举办重点省份、重点城市、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等招聘引才推介系列活动,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活动。二是政策引领促就业,开展“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中央和各地各高校出台的促就业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性岗位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拓新的政策空间。三是优化指导促就业,开展“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活动月”,举办“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做到毕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四是服务升级促就业,建设“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构建部、省、校联通共享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资源更多惠及高校毕业生。五是困难帮扶促就业,实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帮扶。继续实施全国高校对湖北高校“一帮一”行动。六是创业带动促就业,继续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挖掘新业态中的就业创业机会。七是狠抓落实促就业,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健全目标责任制,落实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体系。

对接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湖北•武汉线上、线下大型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万个;举办湖北•武汉校地校企对接会等系列活动,结合武汉产业发展优势和人才需求,开展了十大校地校企人才对接活动。来自参与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等方面的210余所高校领导和就业创业中心负责人,以及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高校毕业生代表参加了对接大会系列活动。

来源 | 教育部
新华社武汉12月4日消息,深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对于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有关处室负责人4日表示,要进一步“内外联动”,对校外培训机构予以引导规范。

在当日于湖北武汉召开的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与培训监管处处长徐攀说,一方面要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广泛开展课后服务,丰富服务内容,精准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让孩子在校内学足学好。要强化系统治理,统筹考虑招生、服务、教改、考评等各个环节,全链条推进。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排查检查, 严查严办违法违规培训机构,及时问责通报,动态更新黑白名单,广泛接受各方监督,实现全面监管,不留死角。

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应试培训,干扰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招生入学秩序,增加了学生课外负担。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构建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总体制度框架。两年来,教育部推动培训机构逐一依标整改,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推行黑白名单制度,并开展了线上培训机构备案审查。(原题为《教育部强调“内外联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来源|澎湃新闻




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终审会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终审会上,编写组成员向与会专家汇报了该标准的编制思路、等级设置及存在问题等,并获得评审意见。待编写组针对最终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后,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就将于近期正式出台。


据人社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正在运营的电子竞技战队(含俱乐部)有5000余家,电子竞技选手约10万人,电子竞技员的整体从业规模超过50万人,该行业未来5年还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在对体育、文化、科技、人社、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及电子竞技相关单位进行广泛调研后,历时一年编撰了该标准。


即将出台的技能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该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标准将电子竞技员划分为5个职业技能等级,分别是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其中一级最高,并规划了每一等级应具备的职业技能。


未来电竞从业者将以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学习考试,按技能等级持证上岗。与会的中国文管协会电竞管委会会长王国基表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有利于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人才评定及科学量化管理,明确从事相关工作的规范和标准。从业者自身也可以依据标准评定自身的劳动价值,对自身工作环境、所得等提出合理要求,这是对从业者的职业保护。”


尽管标准即将出台,但现阶段该职业技能标准并非强制要求达到,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电竞新闻中心主任王冬妍介绍:“该标准对人才市场起的是指导性作用,电子竞技员自愿参加职业技能考试。”


据悉,在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出台后,相关的教材、考试题库将加紧编排,培训、考试、认证体系也将逐步建立。


来源:北京日报

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5118门。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数据显示,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线上课程量超过线下课程,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记者获悉,自教育部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以来,这是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要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线上一流课程。即“精品慕课”,这类课程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

在精品慕课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在各大平台上线课程已达3.2万门,获得慕课学分的在校生超过1.4亿人次,社会学习者学习浏览量突破100亿人次。

在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在线教学平台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国际版,免费向世界各国学习者提供英文课程资源并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爱和担当。

第二类是线下一流课程。这类课程强调改革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深入开展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

第三类是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这类课程鼓励全国各类高校教师广泛参与,基于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校内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造,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四类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这类课程是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网上做实验”和“虚拟做真实验”,解决了高校实验教学 “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老大难问题。

比如,同济大学教授李晓军的“岩石隧道防火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课程近2年来全国已有超过3万人次进行了线上学习,从教学质量和普及程度来说,对原先的隧道火灾教学模式都有革命性的积极影响。

第五类是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这是该类课程首次被纳入课程建设计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培育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据悉,教育部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继续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持续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纵深发展,助推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跃上新台阶。(来源|未来网)

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高校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强化责任担当,开拓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保持了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各高校要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贯穿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谋篇布局、力量统筹、政策储备、风险应对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会议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落实好教育部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实施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要多种方式开源拓岗,力促多元供给,拓展就业新空间,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扩大科研助理岗位招募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要优化创新供需对接方式,力促提质增效,拓宽校园招聘主渠道,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就业信息高效服务。要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指导,力促服务升级,努力做到毕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要精细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力促落实见效,实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继续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一帮一”行动,做好毕业生权益维护。要更好发挥就业反馈作用,力促质量提升,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推进就业综合评价,深化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就业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就业统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会议要求,各地人社部门要构建扩渠道、促创业、强服务、提能力、保权益协同联动机制。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事业单位招聘,推动国有企业扩大招聘,激励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做好“三支一扶”招募。要扶持引导创业创新,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提额降息政策,将创业培训范围向校园延伸,提供咨询辅导、跟踪扶持、成果转化等一站式服务。要提升就业服务品质,加大线上信息发布,增强线下服务品质,提供政策服务便利,更好满足毕业生多元化需求。要增强求职就业能力,开展职业指导走校园、走社区活动,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拓展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见习岗位,为毕业生走向职场提供更大支持。要加大就业权益保障,建立困难家庭毕业生、边远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帮扶清单,提供优先援助。持续清理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规行为。要深化实化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做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云南省教育厅、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浙江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作会议交流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统计局、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共青团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首次在各省各普通高校设立分会场,共计11万余人参会。(来源: 教育部

  日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从未组织开展或参与过“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 2020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优秀案例50强”等评选活动。

  近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从有关媒体等途径获悉,有人借“2020年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暨展览会组委会”名义,组织了所谓“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2020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优秀案例50强”“2020中国职业院校智慧校园50强”等评选活动。作为2020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暨展览会的联合主办单位之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声明中称从未组织开展或参与过上述所谓评选活动。经查,该大会组委会也从未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组织上述所谓评选活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声明中强调,未经该学会同意,任何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名义开展的各种活动,均属非法行为。对此,将保留诉诸法律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小华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然而,开学几个月来,他并没有到学校上学,而是去了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在那里上课、住宿。

  国家多次发文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培训机构近年来开发了新业务——“全日制”初高中教学。这些机构租赁公寓楼或职业院校场地,以“公立校名师任教”“军事化管理”为招生噱头,收取高额学费。

  公寓楼暗藏“微型学校”:高额学费、“名师”任教

  山西省太原市东山上的一栋6层公寓楼内,有50多名高中生在此学习。教室、食堂、宿舍全部在一栋楼内,学生们每天穿梭在不同的楼层之间,无故不能外出。他们一天的课程从早上6点50分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周末可以休息一天。

  这间“微型学校”是一家名为“常量教育”的校外培训机构创办的。其负责人杨常量介绍,他们本是做初三、高三百日冲刺起家的,近两三年开始专注全日制教学,包括高中各年级以及初三年级等。

  近年来,此类机构在太原市逐渐兴起,且有迅速增多趋势。这些机构有的租赁职业院校场地,但大多是租赁公寓楼、写字楼,环境嘈杂、人员复杂。

  一家名为“诸园·新起航”的培训机构位于太原市闹市区的一栋写字楼内,旁边就是汽车美容店铺。其宣传材料写道:专业从事高中教育的全日制封闭式培训学校,占地3万平方米,拥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管理及教师团队,开设高中普高文化课程及各门类艺考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方案。

  机构招生负责人张主任告诉记者,这里有近百名全日制高中学生。他们与考研生、艺考生等吃住学在同一栋楼内。

  这类“微型学校”收费均不便宜。“常量教育”高中一年学费56800元,如果3年连报是15万元。类似机构收费也多为1年4万多元,加上食宿杂费等,一年近6万元。

  这些机构大都声称有公立校在职名师任教,甚至将其作为宣传噱头。记者发现,如果是机构专职老师,宣传页就会写出其姓名,有真实头像;而公立校在职老师,则用卡通头像代替,介绍内容通常为“省重点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0余年”“多次参与高考阅卷”等。

  记者在“常量教育”培训机构采访时,正好碰到一名老师在给学生上课。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师便是某知名公立学校的在职教师。“公立学校老师的课要抽人家的空来排。”

  不久前,山西省某重点中学一名在职教师就因在此类机构代课被查。

  机构给家长“画大饼”,学生体验却“打脸”

  记者了解到,这类机构是瞄准了不少家长希望孩子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每年中考结束后,都会有大量家长咨询。记者曾参加“常量教育”组织的一场咨询会,参加的家长有近百人。

  “我们做这个选择是怕普通高中耽误了孩子。”太原市民王女士的孩子去年没考上心仪的高中,后来看到培训机构发放的广告,“机构说会聘请优质师资进行高中文化课教学,效果很好,我们就报名了。”王女士说。

  这些机构在宣传中均强调小班教学、严格管理、优质师资,让孩子能够实现“逆袭”。“三年连报保本科,超级实验班冲击985双一流大学。”对前来咨询的家长,杨常量这样说。

  不过,一些曾就读于此的孩子却表示,实际情况与机构宣传大相径庭。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一定不会来这里。”一位正在“常量教育”就读高三的学生说,这里确有公立学校的在职老师,但大部分都是机构专职老师,不少甚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点教学经验也没有。一次,一位老师拿着卷子讲着讲着就卡住了,说“没备课,这个题先过”。

  生活在这里,学生没有多彩的校园生活,完全成了“应试机器”。这些机构只开设高考科目,从高一开始就给学生分了文理科。“我们从高一就冲刺高考,以考纲来研究教学,高考不考的我们不讲。”杨常量介绍,“一年半就能学完三年内容,高二下学期开始进行复习,到高考前要复习八到九轮”。

  不仅如此,学生食宿、活动等均存在安全隐患。记者在“诸园·新起航”教育培训机构看到,为解决学生吃饭问题,写字楼西侧用彩钢板搭建了两层简易房,地下一层是食堂,可容纳200多人就餐。简易房和大楼连接处堆积着大量建筑垃圾。

  尽管这些机构都开设体育课,但记者发现,有的机构运动场地就是租借的写字楼前的广场,不仅没有任何体育设施,广场上人来人往,存在安全隐患。

  非法办学无资质,手把手支招“空挂学籍”

  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开展全日制教学吗?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晚上8点半。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太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有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法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开展全日制培训,替代实施义务教育。在高中阶段,尽管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但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日制教学的相关操作,却与《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的规定相违背。

  不仅如此,有的开设全日制培训的机构甚至连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都没有,属于非法办学。记者从太原市教育局了解到,“常量教育”没有办学许可证。

  培训机构招收全日制学生,必然需要空挂学籍。这些学生平时在机构上学,但之后的高中会考、高考,还要回学籍所在的学校报名参加。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违规借读等行为,这些学生是如何实现空挂学籍的呢?

  “机构自有办法。”一位业内人士说。“差一点的公立学校比较好挂,最开始先请假,然后找人打点。”杨常量说。

  另一位机构工作人员则表示,要想空挂学籍,需要花钱找关系打点学校领导和老师。“诸园·新起航”培训机构招生负责人张主任说,如果在中考前就和他们取得联系,可以帮忙将学籍挂靠在职业高中。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董新良说,培训机构的功能定位、教育资质以及师资配置、场地设施等,明显不同于全日制中小学校,不具备招收全日制中小学生的资质与条件。如果不及时制止此类现象,将会影响教育生态健康发展,令学生和家长利益受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通高中课程是实现高中阶段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培训机构只开设高考相关课程,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门也曾查处一些此类教育培训机构,但有的机构“打一枪换一个地儿”,重新租个地方,换个名字又开张。

  相关专家建议,对此类培训机构应及时规范整治。主管部门应承担起责任,一是加大治理空挂学籍、人籍分离等问题,掐断去校外培训机构就读的路径;二是切实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密切关注新情况,主动作为,将培训机构的办学过程纳入监管。

  专家提出,要解决此类在培训机构上学的问题,各地还应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党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

  全会对教育事业作出了系统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建成教育强国等目标。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组织人事部门必须紧紧围绕五中全会精神和教育发展大局全盘对表、全面服务、全力保障,下功夫把各级领导班子配好、干部队伍建好、高层次人才聚好,切实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要强化政治意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正能量。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教育引导直属系统广大干部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坚决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对标看齐。坚决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推动五中全会精神在直属系统干部中落地生根。思想上学深悟透。及时将五中全会精神作为直属系统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引导干部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提高直属系统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行动上狠抓落实。用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审视干部人事人才各项工作,适应和符合中央新精神新要求的要加劲干、加紧干、加油干,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坚决调整、纠正和摒弃。同时,认真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系统规划,不断健全选贤任能制度,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锻造好干部。宏伟蓝图能否落地,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对标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五中全会精神,对表部党组对直属系统“四支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不断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各项工作。严格标准“选”。坚持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大局出发,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干部政治素质、班子政治功能、单位政治生态“三位一体”统筹配备班子队伍,强化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大力选拔一批讲政治、懂教育、善治理、敢担当的优秀干部。聚焦本领“育”。围绕五中全会精神举办专题培训,瞄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分层分级分类的精准化培训,引导广大干部把五中全会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弄透彻,切实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服务中心“管”。对照五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完善全方位管理体系,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真正对干部负责。特别是,要抓好干部考核,突出政治素质考核、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考核、作风建设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崇尚实干“用”。紧扣五中全会绘制的远景目标,注重让干部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中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及时大胆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三要集聚创新人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牢牢把握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集聚优秀人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大力提升“引”的水平。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扩大引才视野,转变引才模式,建立目标明确、分层分类的立体化精准引才体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提升引才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快推进“评”的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坚决破除“五唯”,让各方面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持续做好“聚”的文章。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党管人才制度机制,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推动构建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战略格局。进一步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持续开展专家慰问看望、咨询服务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人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

11月23日,北京市财政局表示,近日与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引导入职从业、健全培训体系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促进人才质量稳步提升,确保养老服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设立应届毕业生入职奖励方面,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鼓励引导高素质人才到养老服务行业入职从业。

给予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方面,结合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分500元至1500元五个标准,直接将津贴发放给养老护理员本人,吸引和留住更多养老护理人才,补齐北京养老护理员短板。

健全培训体系方面,分类、分级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考试合格的按照每人1500元给予培训机构补贴。

同时,加快推动区级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夯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全市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9000多人将直接受益;每年培训不少于1万名养老护理员、500名机构负责人、500名老年社会工作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市教委日前为18家学分银行管理分中心和19家学分银行联盟成员单位进行了授牌,此举再次将“学分银行”拉进公众的视野。所谓学分银行,是借鉴银行的功能和特点,为学习者开设账户,以学分的形式认定、存储、转换来自不同渠道的学习成果。如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常务副主任鄢小平所说,学分银行与商业银行“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相似,学习者平时零星学习可以得到学分,这些学分能像货币那样被存储在国家相关部门授权的机构。达到一定标准之后,还能兑换相应的学分或学历、非学历证书。

  早在2006年,北京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就在北京一家公司开展了“学分银行计划”试点工作。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后,我国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例如,上海于2012年正式启动“学分银行”对外服务工作,优化市民终身学习平台,通过“一站式”数字化学习服务模式,提升市民终身学习的参与率。

  近年来,建设国家级“学分银行”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2020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定学时学分记录规则,引导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存储、积累学习成果和技能财富。
    
  建设“国家银行”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措施,可以鼓励学习者以灵活的方式接受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通过在“学分银行”中存入所学课程、所接受培训、所获得学分,“兑换”学历或非学历证书。当前建设国家级“学分银行”,关键是提高“学分银行”的认可度与吸引力。虽然通过“学分银行”积累学分,可以获得学历证书,但在一些地方,“学分银行”的证书含金量还是被认为不如普通高等学校。其主要原因是,“学分银行”主要针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哪怕打通了职业教育学校、成人教育学校之间,以及职业教育学校与成人教育学校之间的壁垒,解决了课程、技能学分互认的问题,很多人还是认为所获得的不过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文凭。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社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学历歧视问题。不要说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歧视,就是接受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常被个别用人单位歧视,把“非全”硕士排除在招聘对象之外。因此,建设“学分银行”还必须解决用人单位对学历的歧视问题,破除“唯学历”用人导向。因为在“唯学历”导向下,会形成“学历鄙视链”,通过“学分银行”积累课程、转换学分、兑换学历文凭,将成为求学者在其他求学路实在走不通之后不得已做出的选择,这会影响“学分银行”在促进终身教育方面的作用。

  改变对“学分银行”的认知,还要实现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学分互认。当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认可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分,但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却并不认可,更不用说认可非学历教育培训学分了。也就是说,这只是单向认可,而非双向认可,背后的逻辑是普通高等教育比成人高等教育“高一等”,也在事实上造成“学分银行”的学分不如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分。
    
  目前,北京市学分银行率先在北京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试点。据相关人员介绍,“学分银行”目前主要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领域,下一步会延伸到普通高等教育。而如何延伸到普通高等教育,对“学分银行”的建设影响重大。这需要消除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歧视,更需要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保障每门课程教学的质量,严把每一门课程(包括非学历教育培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关,让每一个学分都货真价实。这是建立成果认定、学分互认制度的基础,能让“学分银行”的学分真正流通起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文章来源丨《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5日02版
  天津工业大学招生办网站发布通知,根据教育部2020年关于专升本招生政策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开展普通专升本招生。

  消息一出刷爆各大专升本平台。很多专升本考生更是坐不住了:是不是以后其他地区的双一流也会这样?公办院校招生会不会继续减少乃至停招?专升本也会逐渐取消?库课小编就此事来分析一下。

  1、其实双一流高校不收专升本早已开始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明确985、211院校不再开展专升本,当时也引发舆论关注。部分网友质疑,这限制了专科学生专升本的选择,但也有网友支持,认为这是为了保证本科教育质量,防止有的学生借专升本渠道进名校。

  考虑到此前985、211院校已经不开展专升本,进一步明确“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开展专升本,只涉及少数非985、非211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这对专升本整体影响并不大。

  天津工业大学、哈尔滨等校宣布不在开展普通专升本招生,其想法也应该是为了提高专升本的门槛,从而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为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出发点倒是挺长远的,但是也让很多想报考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升本人失去了报考机会,对于一直朝着此院校努力的学生来说,这是很遗憾的。


  2、为什么双一流会取消开展普通专升本招生这类的问题。

  总体看来,主要还是大多数高校并不想过多的接收专升本考生,原因是管理相对统招而言比较困难同时也会对学校的师资投入造成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专升本公办院校招生越来越少,民办院校招生越来越多的原因。

  3、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教育部明确:未来三年,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从整体趋势来看,继2020年后,2021年专升本考试又将迎来一波扩招,未来几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专升本扩招或许会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专升本不会取消,专升本会越来越受国家重视,成为人才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

  未来的专升本,只会机遇与竞争并存,因为在毕业后的路上,大家多多少少都会遇到需要学历的情况,如果有较好文凭势必会为自己省下不少麻烦。而统招专升本无疑是最好的途径。所以,考生一定要抓住时机,好好备考。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李克强主持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王沪宁宣读表彰决定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李克强主持大会,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王沪宁宣读表彰决定。

      上午10时,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决定指出,2015年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689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8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依次登上主席台,习近平等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出倡议,争做听党话跟党走的排头兵、建新功立伟业的主力军、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讲团结促和谐的带头人。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完善劳模政策,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习近平指出,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要立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局,立足党中央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积极参加群众性创新活动。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刻认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自觉维护大局、服务大局。要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加强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群众的团结,坚定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做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

      习近平强调,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实现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习近平指出,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使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更有效的举措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要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机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要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为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今年适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95周年,习近平向为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工会工作者,向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向广大职工和工会积极分子表示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指出,工会要总结95年来的成绩和经验,努力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为工会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不断创造有利条件。

      李克强在主持大会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热情赞扬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全国各族人民,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丁薛祥、张又侠、陈希、胡春华、黄坤明、尤权、张春贤、王东明、肖捷、张庆黎出席大会。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参加大会。


      来源 | 新华社


2020年天津市成人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如下:

  我市成人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对新生的最基本要求,参照考生统考科目总成绩和招生计划而制定。据了解,今年我市招生计划总数比去年增加4200余个,可基本满足考生报考需求。

  市高招办提示考生,考生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才有录取资格,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是招生院校录取的最低分数,考生成绩超过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并不代表就一定被招生院校录取。考生能否被录取,还要看其成绩是否达到志愿报考的院校及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

  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分顺序志愿录取和征集志愿录取两个阶段,在每个批次顺序志愿录取完成后,市高招办将通过招考资讯网向考生公布招生院校余缺计划,未被录取的上线考生,可根据余缺计划填报征集志愿。12月9日至10日专升本批次院校征集志愿;12月14日至15日高起专批次院校征集志愿。请考生朋友及时关注招考资讯网,切勿错过填报征集志愿的机会。我市成人高校录取工作将于12月初开始,预计12月中旬结束。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咨询举报电话:23769162  /  23769300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