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有网友提出“如何才能推荐出好书”,“如何避免学校和教师不敢推荐书”等问题。对此,教育部做出官方答复。
答复:市场上的课外读物种类繁杂,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为确保给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引导。
一是明确推荐原则和标准。中小学校课外读物推荐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要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等标准。明确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问题清单。
二是明确推荐把关程序。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要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考虑到欠发达地区规模较小学校的特殊性,可由上级教育部门为学校推荐课外读物。
三是依据相关目录和教育教学需要选择推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可参考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或所属专业机构发布的推荐目录进行推荐,比如参考教育部定期发布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等,教师也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平时的阅读积累进行推荐。(教材局提供)
答复:研制《管理办法》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对课外读物进校园进行规范治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含幼儿园);另一方面是希望推荐出更多优秀的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从而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但正如您刚才所问,《管理办法》的出台,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学校怕担责、怕风险,从而因噎废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出现不愿推荐课外读物的行为,这就背离了出台《管理办法》的初衷。因此,为防止此类现象的产生,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是用制度规范学校推荐。《管理办法》明确了推荐读物的原则、标准和相关要求,为课外读物推荐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基本遵循,明确了哪些读物不得推荐给学生,相当于设立了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制度“防火墙”,帮助学校规避了推荐课外读物出现的问题风险。
二是用活动引导学校推荐。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鼓励学校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同时,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用机制激励学校推荐。鼓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书香校园建设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纳入相关表彰奖励中,学校要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教材局提供)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