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1年度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职位表正式出炉,共编制了9536个录用计划,创历史最高,比2020年度提升了19.42%。在继续加大面向基层招录力度的同时,新增“定向招录2021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职位。
应届生报考机会增加
苏州地区是招录大户,招录人数破千,达1055人。招录人数超过九百人的地区还有淮安、盐城、南通。
招录计划中本科学历可报考的岗位比例达九成以上。定向2021年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占总计划的21.1%,达2010人。苏州、南通、盐城定向招录计划均超过200人。全省对两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有要求的招录计划同比下降三成,全省招录计划仅95人,占比1%。
本次招考对本科应届生敞开大门,是广大学子就业的绝佳机会。符合条件的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以及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也纳入了定向招录范围。
专业分类更加丰富
全省有1697个招录计划对专业不设限。2020年10月修订的《江苏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较往年有了较大变化,整体趋向于增加专业种类,尤其在研究生及本科专业中变化较为明显。
专业大类变化较多的集中在水利工程、城建规划、土地管理、建筑工程、机电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类别。其中,在本科专业中,机电控制类增加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等6个专业类别,安全生产类增加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类别。专业分类稳定不变的集中在法律、税收税务、教育、公安、军事学等专业大类。
由于各类院校专业名称设置不统一,每年都有新设专业,如有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不在本目录内,但和所报考职位要求专业相近的,报考人员可在2021年11月7日16:00之前向招录机关或审核单位提供由学校开具的成绩单等课程设置证明材料。
招录要求更加严格
在2021年度江苏省考的报考指南中,关于考察标准问题,二十五条不予考察合格的情形增加到了二十九条。
在考察环节中,如发现有“违反规定参与禁止的网络传播行为或网络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公信力以及拒不履行国防义务等严重失信”等行为的,一律视为考察不合格。
此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弊大于利,应暂缓在全国推行。对此,教育部近日在答复中表示,“县管校聘”改革的重点在于改革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而不是大张旗鼓搞聘任,应避免“折腾”教师。这项改革提高了教师编制使用效果,缩小了城乡师资水平差距,但部分地区也存在骨干教师扎堆去优质校、校长权力过大等问题,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教师的全员竞聘,机械地搞“推倒重来”“末位淘汰”,模糊了改革的重点。
“县管校聘”,即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由县级政府统一管理,区域内各学校聘任使用,教师从过去的“学校人”变为县域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这一政策于2014年提出,2015年开始逐步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目的在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发教师活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要把“县管校聘”的政策落实好,充分释放其“正能量”,就要始终围绕改革的初衷和方向,抓住关键要点。
首先,要始终把握主题,不能偏离方向。“县管校聘”改革不是为了惩治老师,更不是搞“末位淘汰”。在一些地方的“县管校聘”改革中,不少学校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意偏袒少数“脸面学校”,默许学校实施“优胜劣汰”的竞聘方案,其结果是:城镇学校中不能上课的老弱病残或个别不服管教的“刺头”被交流到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屈指可数、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被聘走,导致城镇学校骨干教师扎堆、农村学校师资雪上加霜,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改变这种现状,县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全面、详细掌握各校的学生数量、班级数量、教师总数、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状况、职称状况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聘任指导意见,各校据此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请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监督、指导各校按上报方案实施,以确保城乡各校师资数量和质量均衡。
其次,要加强权力监督,确保教师聘任工作的公平公正。保证“县管校聘”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先行做好校长和校干的选聘工作。群众看干部。学校搞“聘任制”改革,不能只针对普通教师,要先做好校长和校干的聘任工作。这样,普通教职工才能“心服”,由自己选出的“新班子”实施教师聘任工作,其才能“信服”。
二要组建群众信任的聘任“班子”。班子成员应由校长、部门校干、工会干部、教师代表、地方行政部门人员、教育行政部门派驻人员和家长代表等共同组成,且校干人数不能多于群众人数。
三要完善制度设计,建立科学、公平的竞聘规则。教师聘任方案既要遵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又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酝酿和讨论,经教师大会或教代会表决通过后对外公示,要最大限度地抑制校长或少数校领导操纵权力,避免优亲厚友及“拉关系,走后门”等不公现象。
第三,要充分考虑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在竞聘过程中,对年龄较大、身体残疾或患有某些疾病的教师,要有照顾政策,以体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持续落实好乡村教师利益倾斜政策,让交流到乡村学校的城镇教师得实惠;要加强农村边远学校的硬件建设,解决远路教师的就餐、住宿等问题,切实解决教师在乡村学校工作的实际困难;对于落聘的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要妥善安置,或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或组织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提供改变提高自己的出路。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国家公务员局29日在官网发布《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其中明确,考生可于10月30日8时至11月8日18时期间,登录“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subb.scs.gov.cn/lx2021)进行网上报名,笔试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同时举行。
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务员工作暨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座谈会部署,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调任规定和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国家公务员局决定开展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职位
公开遴选职位包括副处长职务和一级调研员及以下职级职位。公开遴选职位分为两类,一类面向符合条件的公务员,另一类专门面向符合条件的选调生。
公开选调职位包括一级至四级调研员职级职位。
二、报名范围和条件
(一)公开遴选
1。报名范围:
(1)省级及以下机关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公务员。
(2)省级及以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参照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
中央机关设在地方的单位(包括垂直管理单位、派出单位等)符合条件的也可报名。
2。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2)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以上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经历。
除选调生外,应符合在本级机关工作的最低年限要求;没有规定的,须在本级机关工作2年以上。
上述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行政村(城市社区)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央级事业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或省区市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央管理的金融企业、企业总部机关,不在此列)工作的经历。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团和相当团及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3)近3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等次。
(4)具有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职条件。报考副处长职位,须现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具有3年以上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工作经历的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报考一级调研员及以下职级职位,须现任相同层次的职务职级。
除公开遴选职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外,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1976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副处长或三级、四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9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职位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4年11月以后出生),其中,报考专门面向选调生职位,现为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三级、四级主任科员的,年龄在32周岁以下(1987年11月以后出生),现为一级、二级科员的,年龄在29周岁以下(1990年11月以后出生)。
(5)具有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历。
(6)所在机关层级符合公开遴选职位要求。
(7)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9)符合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工作经历年限、任职经历年限和年龄的计算时间截至2020年11月,现任职务职级以报名前的任职为准。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遴选:
(1)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2)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
(6)尚在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任职试用期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未满1年的。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公开选调
1。报名范围:
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报名人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调任规定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下列工作经历和任职资历:
现任中央企业总部工作部门下设处室负责同志或企业总部及下属单位相当职务层次人员;现任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企业工作部门(处室)或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现任市(地、州、盟)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在中央企业地方下属单位工作的,比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州、盟)属企业现任相当职务层次人员;以及在上述国有企业工作,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五级、六级职员岗位,其中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须在五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市(地、州、盟)直属事业单位副高级岗位2年以上或正高级岗位。
(2)具有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历。
(3)除公开选调职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外,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1976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三级、四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9年11月以后出生)。
(4)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5)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公开选调职务职级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7)符合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工作经历年限、任职经历年限和年龄的计算时间截至2020年11月,现任职务以报名前的任职为准。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选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6)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7)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报名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部门的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职位、职位资格条件等情况,详见《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职位表》和《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职位表》(以下统称《职位表》),《职位表》可通过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专题网站(subb.scs.gov.cn/lx2021,以下简称“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询。报名人员如需咨询《职位表》中的有关事项,可按《职位表》公布的电话直接与各部门联系。
(二)报名
采取报名人员个人意愿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30日8:00至11月8日18:00。
报名步骤如下:
1。报名人员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注册,设置个人密码,填写详细信息,并选择参加笔试地点(城市)。用户名和个人密码是查询资格审查结果、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依据,请报名人员务必牢记。
2。报名人员通过报名系统上传近期2寸免冠正面证件照(照片文件应为jpg格式,30K以下)。
3。报名人员填报职位后,下载打印自动生成的《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推荐表》或《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报名推荐表》(以下统称《报名推荐表》),不得进行改动。如需对《报名推荐表》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须通过报名系统进行,且须重新下载打印。
4。报名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报名推荐表》报任免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盖章。
5。报名人员将审核盖章后的《报名推荐表》制作成电子文档(扫描或拍摄,电子文档须处理为jpg格式,大小控制在200K以内),并通过报名系统上传,上传后须进行职位提交。改报职位或退订职位后报考新职位,需重新下载打印《报名推荐表》,审核盖章并再次上传。
专门面向选调生的遴选职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统一组织推荐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
报名人员在报名阶段可自主选择或修改参加笔试地点(城市),未选择的报名人员将统一安排在北京参加笔试;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报名步骤的,视为放弃报名资格;每名报名人员限报1个面向所有符合条件公务员的遴选职位或选调职位,多报无效;凡弄虚作假者,将取消遴选或选调资格。
本次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不收取报名费。
(三)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各部门收到报名人员上传的《报名推荐表》后,进行资格审查,并通过报名系统反馈资格审查结果。报名人员可于报名后2个工作日之后,登录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查结果。对面向所有符合条件公务员的遴选职位或选调职位,报名人员只进行网上填报、未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报名推荐表》并提交职位的,各部门将不予资格审查。
报名期间,资格审查结果为“不合格”的报名人员,可改报其他职位;资格审查结果为“退回补充资料”的报名人员,应根据报考部门要求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并重新选择原职位报名。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全过程。
(四)打印准考证
2020年11月24日8:00至11月28日9:00期间,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员可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重点测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按各占50%确定考试综合成绩,折合总分为100分。各职位的报名人数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1。面试人选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为5∶1。
(一)笔试
1。科目与内容。笔试由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副处长和一级至四级调研员公开遴选职位和公开选调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科(A类),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B类),满分均为100分。
2。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考试地点设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考生可自主选择),考场地点详见准考证。报名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3。成绩查询。笔试阅卷完成后,由国家公务员局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报名人员可于2021年1月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
(二)面试
1。面试公告。报名人员可于2021年1月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看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和首批面试人选名单。进入面试人数与计划遴选或选调人数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职位,将进行调剂。调剂职位及调剂相关事宜,通过遴选选调专题网站面向社会统一公布。调剂结束后,报名人员可登录各部门网站和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看各部门的面试公告。
2。资格复审。面试前,各部门将对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复审材料包括本人身份证、《报名推荐表》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资格复审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依次递补符合条件者参加面试。
3。面试形式。面试工作由各部门负责,突出职位要求和职位特点。满分为100分。
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开展职位业务水平测试。职位业务水平测试设置情况详见《职位表》。测试成绩占面试成绩的30%。
面试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将在遴选选调专题网站发布面试成绩,报名人员可登录网站查询。
五、体检和考察
面试结束后,各部门根据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参加面试人数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低于3:1的职位,报名人员面试成绩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官组使用同一面试题本面试的所有人员的平均分或者用人部门在面试公告中确定的面试合格分数线,方可确定为体检和考察对象。
体检工作由各部门根据《职位表》公布的体检要求组织开展。
考察实行差额考察,考察对象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为2∶1,对于数量在2人以上的遴选职位,可适当降低差额考察比例,但一般不低于1.5∶1。
各部门派出2名及以上人员组成的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遴选或选调职位的适合程度进行全面考察,突出政治标准,深入了解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深入考察道德品行,强化专业素养考察,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加强作风和廉政情况考察,坚决杜绝政治素质不合格、道德品行不端正、廉洁操守不过关的人员进入中央机关。考察组还将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核实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登记表以及其他需要核实的情况(如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违纪违规情况、社会信用记录等)。考察对象所在机关(单位)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考察组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
六、公示、办理相关手续
各部门根据考察情况和职位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人岗相适原则,集体讨论、择优确定拟任职人员,不唯分取人,并分别在本部门网站、遴选选调专题网站和拟任职人员原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任用的,各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调动和任职手续;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取消遴选或选调资格。报名人员自愿放弃遴选或选调资格的,须在考察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提出,之后放弃资格的,将记入诚信档案。
报考本次公开遴选或公开选调职位的,可直接任职。其中,报考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公开遴选职位的,可参考其原任职务职级,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任职;报考副处长和四级调研员及以上职级公开遴选或公开选调职位的,按报考职位任职。需要实行任职试用期和涉及提拔任职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政策咨询电话:(010)84201264、84202264
技术咨询电话:(010)84207103、84207104
考务咨询电话:(010)87901806
(时间:2020.11.12—11.28,工作日8:30—17:00)
准考证打印技术咨询电话:(010)87901906
(时间:2020.11.24—11.28,每日8:00—18:00)
在多种教育形态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非常紧密。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养毕业生累计达2亿多人。现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老工业基地湖南株洲,如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2009年,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开始建设,如今已有11个职业教育集团、220个专业对接省市两级重点产业。
对接产业、优化布局,是职业教育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增设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等一批新专业,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1200多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
如今,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
有数据显示,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业教育成为见效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教育扶贫方式,在脱贫攻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教育对提升农村家庭毕业生收入作用日益显现。
2016年起,我国兜底式支持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后根据学生意愿优先推荐在东部地区就业,实现就业脱贫。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没有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因学致贫、因学返贫。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2019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连续11年超过90%;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7.07%,连续11年超过95%。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按照中央关于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部署,2019年高职扩招116.45万人,顺利完成高职扩招百万任务,今明两年将继续扩招200万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各地各部门一方面指导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切实帮扶湖北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教育部通过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组织两批高职院校对接湖北省所有高职院校。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出力,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人的成长成才筑基。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关于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立法的建议”的答复,答复中称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将“劳”纳入教育方针。目前,《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国务院审议。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意见》,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各地和学校有序开展劳动教育工作。
《意见》及《指导纲要》均要求各级政府、学校积极行动,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目前,各级政府、学校因地制宜,使劳动教育实践在全国各地呈现出新景象: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体验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将“劳”纳入教育方针。目前,《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国务院审议。教育部将按照《意见》和《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指导和规范各地开展劳动教育,按照教育法的原则要求,在制定教育法规规章中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近日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966号建议,“关于增设大中小学春秋假期 建立错峰休假制度促进旅游业均衡健康发展的建议”答复。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规定“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
教育部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中小学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考虑到各地和学校的地域特点、办学条件等存在一定差异,地方和学校依法享有合理而充分的教学管理自主权。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已分别对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每学年的教学时间、社会实践、机动时间、节假日时间作出相应规定。如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游学等,节假日时间共13周;普通高中每学年教学时间 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三年制中职、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对假期的具体安排未做限制。
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
喊了很多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终于要动真格了。
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两份高规格文件,从全面培养人的角度对体育和美育提出明确要求,也为体育和美育的评价体系建设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强调,要不断总结体育中考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至于美育,除了已有的综合性评价外,还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美育中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家长担心日后在语数外培训班之外,还要给孩子报上体育和音乐、美术培训班。考得多、学得多,负担会不会更重?
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
学校体育和美育喊了很多年,但离真正落实,好像总差那么一口气。
王登峰评价,这次关于体育和美育的文件,第一次清晰地界定了学校体育和美育在整个教育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把体育的价值和体育要发挥的作用高度概括为“四位一体”的目标,即通过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而美育最核心的意义和价值是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综合素养。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塑造,需要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及技能,需要他们有体验、欣赏美和艺术的能力,也需要每位同学都能够掌握一到两项艺术的特长。
体育和美育工作的改革要求学校要教会、勤练、常赛(展),这就对学校的基础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件要求,各省(区、市)要制定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和体育美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的3年行动计划,补齐师资和场馆的短板。
不过,真要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还是得完善评价体系。
提高体育中考的分值,研究体育高考和美育中考,其实就是为了倒逼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和美育课程。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考体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走出去,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我们真正要撬动的还是高考。指挥棒如果不动,确实不容易改。”王宗平表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它是一双无形的手,深刻影响政府的教育政绩观、学校的教育质量观、家长的子女成才观和社会的选人用人观。
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高校体育教指委副主任陈佩杰指出,从实践来看,体育纳入中考对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效应。教育部开展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年级。
课业负担也要相应减轻
10月28日,云南省教育厅举行了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美育考试方案听证会。根据听证会消息,云南省将把初中学生体育美育考试分值大幅提高——体育分由50分提高到100分,音乐、美术分由10分提高到40分。
王宗平说,这对其他地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体育地位得到提升,也有部分人有所担心。有人指出,学生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大,体育分值高,有可能会导致不公平。
“这还是跟社会观念有关。”王宗平说,在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上,同样存在天赋差异。有人轻轻松松能拿高分,有人反复练习还是不行,但大家都接受了这种天赋差异,仿佛它的存在合情合理。为什么在体育上存在天赋差异,就难以接受呢?“体育成绩会受到遗传等因素影响,你说不公平;但是专业天赋也跟遗传有关,为什么大家就都认可了呢?”他说。
王宗平认为,还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体育没那么重要。“我们需要一场思想革命。能跑能跳和语文、数学好一样,同样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他强调。
王登峰也认为,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意义是转变观念,要让全社会认识到体育和美育对一个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学生体育和美育工作,并不是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更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成绩,这反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不过,王宗平坦言,如果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轻,简单机械重复的作业量不减少,参加的学科培训不减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还是会困难重重。他倡导“一减、一增、一保”,也就是减少课业负担、增加户外体育运动和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家长可以放心,体育所带来的成绩区分度,远远低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王宗平建议,可以在尚未推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地区,选择一两个地区进行试点,将体育纳入选考科目,选考体育可以少考一门其他文化科目,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以点带面,为“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投石问路。
让更多孩子享受高质量美育教育
北京艺美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SAE艺术教育平台创始人刘冰注意到了文件发布以来社会各界的反响。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育其实就是“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是培育和提高人们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对于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随着经济发展,美育也是充实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学生时期正是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柱。它和学科教育的关系不是加法,而是融合。”
此前,有一些家长会认为有钱的家庭才能学艺术。刘冰认为,文件提出学校要加强美育工作,恰恰改变了之前必须通过社会购买才能获得美育教育的情况。“这不是造成不公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反而让更多孩子有了接受高质量美育教育的机会。”
据王登峰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4个省市推进艺术进中考,另外还有5个省的12个地市实行了美育中考改革,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下一步,这项工作要加快推进,要总结这些省和相关地市进行美育中考的实践,包括他们如何测试、如何计分、如何进行过程评价等,还要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总结和分析。”王登峰说。
刘冰表示,从江苏省南京市和广东省广州市两个先行试点的具体做法来看,笔试和面试的难度都在普适性范围内。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来说,考试范围并没有超出学校教学内容之外。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美育教育没有更高要求,也不需要参加课外培训。
“过去就连很多大城市都‘瘸腿走路’,其它地区更不会重视美育课程。现在改革评价体系,至少逼着大家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补上美育这一课。”刘冰感慨道。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范迪安认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我们艺术院校有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了做好自身的美育工作之外,还有责任为各级各类美育师资的培训做出应有的贡献,尤其要把优质资源向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倾斜。”他表示。
相关链接
体育美育如何考?云南先试先行
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体育中考成绩提高至100分,同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一样,这就让云南成为了目前各省区市中考体育占比最高的省份。
改革目标有了,后续具体的考试要怎么考?2020年10月28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以下简称《考试方案》)听证会在昆明举行。
《考试方案》最大亮点一是考试分值的大幅提高,体育50分直接提升到100分,音乐、美术分由10分提高到40分;二是考试更加注重过程性,避免一考定成绩,体育调整为初中三年一考为一年二考,美育调整为初中艺术测评+艺术统考+艺术实践活动;三是将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成绩和艺术实践活动纳入体育美育考试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项目体育比赛和美育展演,引导学生学会1到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和美育技能。
为保证考试公平公正,《考试方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如视力、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的赋分由原来的横向比较赋分,变为学生自身纵向比较赋分,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和自己比;二是在竞赛加分设置了若干个大项,让高矮、胖瘦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各种项目的体育比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是体育考试由单一考查学生体能,变为主要考查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和竞赛加分;四是音乐、美术考试增加了艺术实践活动,坚持面向人人、人人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声音始终伴随:人工智能会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失业吗?我们该为此担忧吗?
青年群体正处在人生体能和智力的巅峰时期,是就业市场的主力,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部分职业与岗位已经受到明显影响,有些职业尽管还未受到波及,但日新月异的技术加剧了失业的预期。失业,不仅意味着衣食无着的现实窘迫,也预示着个人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而这又难免会引起青年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在更隐形的层面,人工智能对高技能者的需求和对低技能者的排斥,可能导致就业领域的“信息鸿沟”,进而加剧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自身拥有的技能被智能设备取代的青年将面临考验,而绝大部分青年和更年轻一代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受益于技术便利的青年将步入更美好的时代是毋庸置疑的,但没有了谋生压力的人们如何打发自己旺盛的精力、过剩的智力呢?《人类简史》一书的作者赫拉利的“无用阶级”提出了生活的意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或许会助长青年一代轻奋斗、重享乐的风气,这对人类未来发展而言绝非好事。
当然,对传统就业模式而言,人工智能亦展现了相当程度的超越性。
根据过往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技术进步最初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但这是经济增长暂时且必要的过程,随着技术加速进步产生的“乘数效应”,最终人工智能会改变和创造许多新行业、职业和岗位。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尽管人工智能挤出部分行业的低技能从业者,但其高生产率必然刺激劳动总需求上升,扩大相关行业的规模,为青年提供“虚拟世界设计师”“人工智能培育师”等涉及技术开发、机器训练、智能设备维护等极具潜力的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技术还将促进人类生活和就业质量的整体提升。一是技术进步与劳动者技能升级之间的正向促进关系显著,我们常说的“勤劳致富”可能要升级为“创造力致富”。二是人工智能提升了青年就业的自由程度,如对体力的要求宽松,更注重工作灵活性等。如今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涌现,未来就业地点和从业组织等时空束缚必然会更少。
不过,青年们也应意识到,尽管人工智能在许多特定领域会比人类做得更好,但从人工智能的本质来看,它始终是用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无法真正拥有人类一般的思维。人类能力的广度、灵活度和强社交性是机器人无法超越的,因此,大可不必排斥或限制新技术,或应从自身目的和需要出发,与机器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其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实现“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对青年的影响不仅在于就业,更与青年自我发展密切相关,后者也是更深层次的影响。由于人与技术双向影响将进一步增强,未来的人工智能必将紧密关涉青年自我建构的过程。社会环境和受教育情况是青年发展和实现自我认知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文化、社会和环境,它们的构成又不得不考虑技术因素。这意味着未来青年需要适应和人工智能共处,也意味着青年有了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的契机。人工智能让未来青年从体能、智能上获得解放和超越,有条件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共建、共享信息,也让人之独特实践——劳动更趋向于其本质:创造人本身。这或许是后劳动时代青年发展的一种可能路径。
人工智能与青年的互构互促也对青年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推进人工智能方面人力资源的发展。我国高度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如2019年10月,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特别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就业服务机构应给予青年更前沿的指导,如对青年的培养应更重视将技能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包括独特的审美情趣、终身学习的意识、跨学科的综合技能、变革与创新能力等。
上周,沈城多所高中进行了阶段测验总结。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这不仅是自我学习水平的评定,也是为未来高考选科做的准备。
学优生:多从专业和就业方向考虑选科
记者从东北育才学校浑南高中获悉,高中第一次月考后准备选择“老理综”组合的学生居多。
沈阳市第五中学高一年级教学主任王智铭分析,这是因为理化生组合,可选专业最多,所有理工科专业都可以选。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理科。
王主任表示,对于学优生来说,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这个成绩能上比较合适的专业,等大学毕业,这个专业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虽然目前沈阳市各高中学习进度以及第一次月考的考核内容都不尽相同,但对于学优生来说尽早确定选科科目,可以集中精力系统学习,发挥优势,让成绩更上一层楼。
中等生:综合衡量学校师资以及走班情况
对于目前成绩中上游学生,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提升空间,只不过因为刚刚升入高中,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高中的学科思维模式,那么也可以考虑期中考试甚至是期末考试后再决定选科情况。
按照辽宁省新高考制度,采用等级赋分模式,也就是说在4选2的科目中,起始分就已经有30分,两科加起来就是60分。
而大多数中等生能考取的等级在B、C档,那么赋分后与学优生相差的分数也就是三四十分。而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单科成绩就有可能被落掉五六十分。所以对于中等学生来说现在并不用纠结选科。
对于成绩中上游的学生,没有必要跟随学霸选择物化生组合,可以综合衡量所在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学校设置的选科走班情况。
学困生:找到不足和提升空间
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还是喜欢选择传统的政史地的“老文综”组合,从山东省第一批选科数据中可以看出,选择政史地组合的学生人数在可选组合中排名第一,这个组合虽然可选专业最少,但是选择的学生最多。
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有些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与往常学生和家长印象中的专业与学科的对应关系并不完全一致。同样是历史学专业,各校的要求也不一样。
王主任建议,不要过分看重一次考试的分数,无论哪一学科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这些课不仅让我兴趣盎然,还给我们带来思考。”来自内蒙古的学生帝格倪在疫情期间听了清华附小的老师所开的六年级所有线上直播课后,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大中小学学生不得不长时间居家。“停课不停学”在该背景下应时而生,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帝格倪正是居家参加线上课学生中的一员。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渐好,学生重返线下课堂。但是正如相关教育专家所提出的:“经历了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洗礼,单一的线下教育还能满足学生的广泛求知欲吗?学生还能适应老师的单维度教学吗?”
线上教育会回归原点吗?
“希望线上教育能持续下去。”家住山西大同的李田(化名)正读小学三年级,疫情期间一直在听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的《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从来没想过,竟能听到北京那些名师的课”。收获之余,他更希望的是接下来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李田的感受也是不少学生及家长的心声。就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认为,人们期待的,不是单纯地回归线上教育,而是寻找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融合的新常态。在他看来,教育线上线下融合不是对线下教育的简单补充,不是把线下教育移到线上,也不是线上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实现1+1大于2的效应。
日前在浙江宁波举办的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线上教育会再次回归原点还是抓住机遇升级,也成了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
“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疫情期间,师生、家长对其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大幅度提升,这必将深刻影响教育体制机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提出,应该促进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让技术成为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强劲动力。
办学空间不再只是实体空间
相关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影响了教学秩序,但也给未来的教育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龙永图表示,“连接”是疫情后中国教育的关键词,应当把教育的“德、智、体、美、劳”5个要素连接起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力量连接起来,把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的交流合作连接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认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实践不仅历练了师生,还昭示了未来教育变化的方向。“我们的办学空间不再只是实体空间,而是实体空间跟虚拟空间的结合。”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表示,未来的学习将会打破学科界限以及校内外界限。“科技发展使得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变革,未来教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未来的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学习过程等都需要重构,比如需要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佐藤学说,随着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技术支持教育将被更大程度解锁,教育者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义,教育内容也将从书本知识向更加全面的生活技能拓展。
未来学校将被重新定义
“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样的?老师该如何教……”面对关于未来学校图景的问题,每个关心教育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在未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会演变成“学习中心”,学校不再垄断课程学习和考试,而是变成教育服务机构和数据中心;教师会变成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陪伴者、职业规划师或是人生导师;课程会由政府教育部门招标,全社会竞争中标,教育培训机构将来可能会成为课程的提供者。
余胜泉认为,未来的教育服务将会是双向流动,一方面是学校的优质内容可以流转到学校外部;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服务将不只来源于本校,也可以来源于其他学校或者企业,这种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服务空间,将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
虽然每个人眼中的未来学校图景不同,但希望通过教育“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期望是一致的。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所言:“教育的本质,就是助人成长。”
“身体可以有残疾,但青春不可无奋斗。我要积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10月27日在京举行的中国残联“我来北京上大学”2020年新生座谈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门子琪动情地说。
门子琪小时候因患急性脊髓炎导致右腿落下残疾,通过努力,她克服困难,如愿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据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至2019年,我国每年被普通高校录取的残疾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17年10818人,2018年11154人,2019年12362人。
据介绍,2017年至2019年间,在教育部支持下,中国残联选择了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六所高校开展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探索普通高校在残疾学生招生录取、专业学习、生活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服务。目前,该试点已经结束并进入经验推广阶段。
此外,在解决残疾学生就业问题上,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近年来每年都会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工作,举办线下和网络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和残疾大学毕业生面对面。同时,搭建和完善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
在多种教育形态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非常紧密。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养毕业生累计达2亿多人。现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老工业基地湖南株洲,如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2009年,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开始建设,如今已有11个职业教育集团、220个专业对接省市两级重点产业。
对接产业、优化布局,是职业教育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增设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等一批新专业,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1200多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
如今,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
有数据显示,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业教育成为见效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教育扶贫方式,在脱贫攻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教育对提升农村家庭毕业生收入作用日益显现。
2016年起,我国兜底式支持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后根据学生意愿优先推荐在东部地区就业,实现就业脱贫。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没有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因学致贫、因学返贫。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2019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连续11年超过90%;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7.07%,连续11年超过95%。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按照中央关于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部署,2019年高职扩招116.45万人,顺利完成高职扩招百万任务,今明两年将继续扩招200万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各地各部门一方面指导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切实帮扶湖北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教育部通过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组织两批高职院校对接湖北省所有高职院校。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出力,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人的成长成才筑基。
一、问题的提出
学与教是所有学校的技术核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职业教育正从工业文明时代的形态向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形态转变,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从四维时空到高维时空,从有限学习方式向无限学习方式等的革命性转变,由此将带来学校教育的组织方式、分布形态、空间结构、编成结构、治理结构(包括底层基础架构)的重大变革。伴随着教育治理的兴起,职业教育的合法性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转向了技术核心——提出以“三教”(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为切入点,推进职业教育质量革命。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原司长王继平在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打一场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从历史上看,各种致力于提高和改善学校教育的改革从未停止过,但学校真正发生改变的却很少。”尽管高职院校是新兴的院校类型,但因其继承和沿袭了我国一般高校的衣钵,在当前应接不暇的改革举措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抵抗能力与一般高校无异,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改革者的预期。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当前文献主要讨论“三教”改革是什么、应该如何改,主要基于理性系统理论探讨高职院校内部的“三教”改革。不足的是,忽视了职业教育属于跨界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没有将高职院校放在开放复杂系统的视域中思考教育教学的变革,更没有关照制度与组织的协同互动关系。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不仅仅是“三教”本身要素的变革,更要基于系统、协同和嵌入的思维,即先打破现有的观念和组织平衡,然后再去推进“三教”要素的变革,这才是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何以可能,有必要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加以探讨。
二、“三教”改革的理论建构
值得深思的是,“三教”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教育教学的制度变革,而制度变革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制度与组织环境的协同进化。斯科特认为,制度包括观念和物质,既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同时也包括相关的活动与资源。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功用,是由于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要素促进了制度的传播、维持与再生产的过程,也就是说,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是制度的三大核心要素。制度的规制性要素主要包括强制性暴力,奖惩和权宜性策略反映,确保违反规则与律令的行动者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及受到严厉的惩罚;规范性要素主要包括价值观和共同规范,组织场域中的行动者真正在意把该组织维持在各种标准上,并常常因此而获得回报;文化-认知性要素是关于世界的、内化于行动者个体的系列符号表象,是外部世界刺激与行动者个人机体反应的中介,我们之所以遵守惯例是因为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是我们做事的恰当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制度的有效实现和变迁往往是三大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在起作用,相比规制性控制,规范性控制更有可能被行动者内化,而“文化-认知”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合法性,因为其依赖于前意识。
制度变革必然要在具有一定边界的组织场域中发生的。斯科特强调,组织场域是包括关键的上下游利益相关机构、规制机构以及其他提供类似服务与产品的组织等聚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一种被认可的制度生活领域。应该说,场域是围绕那些对于组织某些特定的系列利益与目标日益重要的问题而逐步形成的,主要包括关系系统、文化-认知系统、组织原型和集体行动的选择等四个核心要素。关系系统主要是指运行于组织场域层次之上的治理系统,包括共识所产生的机制、合法的等级制权威或强制性手段等,旨在实现对行动者的常规性治理;文化-认知系统是一种“理解图式”,能够使行动者“定位、感知、界定与标名”在他面前所发生的、以各种方式确立其意义的事件,强调制度逻辑对于制度性秩序维持;组织原型,主要描述原有组织某种理解图式或概念模式嵌入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系统的各种方式的特征,以典型化、脚本、能动性为行动者的行动提供认知与理解框架;集体行动的选择是行动者的行动表征,要受到其所处的组织场域中规制、规范和信念的限制,与此同时组织选择行动方案的方式会导致制度的变迁。应该说,制度与组织的连接主要通过关系系统和“理解图式”,关系系统得以让制度在组织中有效实施,而“理解图式”让组织个体对制度进行选择性关注和重构。
综合以上,制度是组织场域和行动者共同交织、相互影响的结果。组织场域中制度的构建、扩散与维系,一方面需要在一定的关系系统内,通过规制系统、规范系统和文化-认知系统对行动者施加作用,实现制度的制约与使能功能;另一方面,行动者的选择性关注、理解与意义构建、身份构建和失误、创新等,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场域和制度进行修正,具体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组织场域中制度的有效构建,需要在框定一定关系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系统。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场域,属于开放复杂系统,该系统交织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系统成员包括院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服务人员和合作企业的兼职人员等群体。该组织场域中的所有群体组织都有其正式和非正式的价值观、规则、习俗和利益,它们在一个共同的生活空间中不断碰撞与交往,进而发展出一套制度来控制和管理不同群体组织之间的交流。基于斯科特的新制度主义理论,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所形成的制度,其实质是一套共享的符号意义系统,它为组织场域中各组织群体提供了如何解释各种行为和现象的一套认知模板和符号概念。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背后负载着一套稳定的意义系统,这套意义系统决定了哪些行为能被阅读以及如何被阅读,即制度逻辑。所谓制度逻辑是指一套控制着特定组织域中各种行为的信念系统,它为组织域的参与者提供了有关它们应该如何开展行动的指南。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各类群体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其实都是被制度逻辑所“编程”后的结果。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高职院校推进制度变革必然要试图突破制度逻辑对它的限制,但制度逻辑是高职院校组织域中各方共同建构起来的,且具有制度惰性和惯性,也即是高度稳定的。因此,深刻的制度变迁涉及多重过程和各种制度要素的重新安排组合。
基于以上分析,在特定的组织场域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需要推进制度逻辑变迁,其实施路径是重构组织场域的意义和符号系统,进而强化组织成员的认知,推动行为实践,最终实现组织制度的变革。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变革,首先要重构新的组织场域即关系系统,其次要推进校内教育教学制度改革,第三要重构内部质量文化,第四要通过项目驱动重构规范系统,最终实现“三教”改革的有效落地,具体如图2所示。
三、“三教”改革的理路分析
从教育要素理论来看,教学过程的主要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和教法(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教材、教法都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又同时是教材和教法的直接影响因素。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指出,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可见,教师、教材和教法是职业教育实现质量转变的关键因素,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以上三要素中,教师是主体和主导,而教材和教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也就是说,教师是主导因素,教材和教法的改革要通过教师来实现;而教师在推进教材和教法改革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变革。因此,本研究的理路是将教师变革作为“三教”改革的关键因素和着力点,而将教材和教法的变革作为推进教师发展和变革的手段或路径。
“三教”改革的主体是教师,主导因素也是教师,也就是说“三教”改革的主要对象和主要矛盾是教师。那么需要审思的是,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三教”改革需要对教师进行怎样的变革。依据笔者2016年对全国169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网络问卷结果来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一是行业企业参与缺乏。调查发现仅有10家项目院校(占比5.92%)与行业合作培养教师。二是教师的标准缺失。数据显示,仅有48家项目院校(占比24.80%)制定了“双师型”教师标准,且这些标准仅是对教师是否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静态认证,而缺乏动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观测。三是教师变革未能考虑教师内在的心理接受。从问卷情况来看,项目院校专门设立发展研究中心的只有5家(占比2.96%)。多数项目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停留于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通过政策强制试图改变教师行为,而忽视教师的心理认知和接受程度,教育治理和人力资本管理尚显不足。
通过上述的问题分析和现有政策的关照,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教师改革的目标追求,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教师变革的旨归。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从社会的、职业的发展需求出发,再融合个体的发展需求,以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去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育,在动脑和动手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技能、增强素养,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即培养职业院校教师所特有的专业化特质,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其宗旨是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钟启泉教授借助知识创生螺旋理论(SECI),解读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机制,并且描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提出了应建构“全面把握教学的性质、倡导合作建构的研究模式、走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教育的规范。于维涛等在分析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拿来主义”“实用主义”“标签主义”“等级主义”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程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实施系统定位战略、多边关系结合战略、扎根教师实践战略和改革调适战略。周坤亮在对十四份“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列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时,要对专业发展的情境、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了实现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也有学者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提出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出应从构建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体系,调适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创设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三个层面来优化转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综而言之,教师的专业化路径可以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体系,进而从情境、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调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即教师发展“社会小世界”。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现有的职教研究文献中,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的主要症结在于,教师来源固化、结构惰化、单兵作战,创新能力不足等。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Boyer)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提高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不是减少科研去增加教学,而是促进、支持大学教师对学会并积极实现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学术性反思,实现探究、整合、应用、教学四种形式的学术的整合,进一步引导教学实践的开展。”周光礼等人认为“教学学术能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项广泛的政策议程。教学学术能力应该成为学术职业管理政策的组成部分。教学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表征,这是建构大学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基础。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由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三个特征因子构成。教学学术能力概念不但是评价大学教师的有力工具,也是评价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克拉克曾指出:教师若能运用创意,懂得因材施教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奇迹;教师的创新能力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创新力。面临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大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成长。教学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对教学进行必要的变革,以使教学活动得以更新,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变革行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由学习能力、教育能力、社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四种要素构成。教学创新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创新。可见,教学创新能力是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由教学学术能力演化而来的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能力,更是对教师因应经济社会变革的能力提升的回应。
现有的政策进一步廓清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上述文件同时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建设的路径:其一,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其二,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其三,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
综合以上,“三教”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质量转变的关键因素,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三教”之中,教师是主导因素,也是“三教”改革矛盾中的主要因素。“三教”改革的着力点是推进教师的发展和变革,进而通过教师来推进教材和教法的变革;与此同时将教材和教法改革作为教师变革的手段和路径。推进教师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学创新是抓手,团队创新是核心。推进教师变革,需要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教师的教学创新,并进而推进团队教学创新,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即“教师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团队创新”。教师教学创新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促进教师教学创新与团队协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与团队创新能力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关键能力。教学创新共同体需要从情境、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进行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涉及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政策、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教师需求的满足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合作、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持续的反馈。
四、“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有效推进,需要以创建教学创新共同体为主要载体,从而构建新的关系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构政策激励系统加以规制;重构发展项目平台加以教师行为规范;重构教学创新文化加以图式认知;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构建教学创新共同体,重构关系系统
所谓教学创新共同体是为推进“三教”改革而重构的关系系统,属于一种教师发展的教学创新空间,也是因应制度变革而构建的新的组织域。本研究所指的教学创新共同体,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教学创新资源的共享共用。即教学创新共同体的主要构成元素共享,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创新政策、生态环境等,从而实现创新体制机制壁垒的有效消除。二是教学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即创新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才、资本、成果等得以在组织域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具体而言,教学创新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从情境、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组建,创建集教师教学创新、专业发展和团队创新为一体的教师空间,即新的组织域,具体如图3所示。构建过程中,强化共同体的主体是由校企双元组成,成员既包括学校教师也包括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体的建设目标由成员共同构建,强化内部治理;共同体的资源强化所有成员共建共享;作为教学创新共同体,其中的教学工作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共同合作完成;需要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课的教学,包括创新教学和教学创新均由共同体合作进行,从而实现共同体的所有同侪(共同体成员)共同发展和进步。该教学创新共同体需要实现和具备“校企共建、目标共构、资源共享、教学共襄、理实共举、创新共赢、同侪共进”等七个特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和推进教材、教法改革的需要,着力设计具有“七共”特征的教学创新共同体(校企共建、目标共构、资源共享、教学共襄、理实共举、创新共赢、同侪共进),即打造“七共模式”的教学创新空间,具体如图4所示,旨在重构“三教”改革的“小世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重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政策体系,推进教育教学制度变革
通过重构激励政策体系对教师行为加以规制。与此同时,着力强调创设教学创新共同体的情境,推进有利于“三教”改革的内部制度变革。通过政策体系创新,构建新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良好的情境。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涉及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政策、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教师需求的满足等。政策设计需要强化三方面研究。其一,愿景趋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要与学校、区域,乃至国家的教育改革目标相一致。其二,教师专业发展领导支持研究。学校领导者要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对改善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将他们培育成实现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拥护者。其三,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在设计专业发展活动之前,就要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在制定校内政策制度过程中,既要考虑教师的共同需求,又要考虑具有不同学习经历和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的不同需求。
(三)重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平台,规范教师发展
通过项目带动和规范教师行为,同时强化教材和教法改革项目的设计,将教材、教法改革作为推进教师变革的手段。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构建产教融合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健全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以提升教改和研发能力为重点,打造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培训基地。因此,在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中,需要重点兼顾两个方面。其一,以提升教师的教改能力为重点。开展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三教”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实践。一是以标准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教师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二是推进专业教师立足自身特点,深化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评价模式改革,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学分银行”建设。三是启动建设国家规划教材,开发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推进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其二,以提升教师的研发能力为重点。推进专业群与合作企业整合资源,共建以培养教师实践能力与研发能力为核心,以教师服务企业、反哺教学为目标、产教研合一的双师培育基地。校企双方设立一批教师企业工作站和技师校内工作站,支持与鼓励专业教师进企服务和企业技师常驻学校,共建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实现“身份互认、角色互换”,构建多内容、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教师培养体系。
(四)重构教育教学创新文化,强化教师图式认知
通过标准建设,嵌入教育教学创新元素,营造教育教学创新文化,着力推进制度逻辑的变革,强化教师“三教”改革的图式认知。以“四有”标准为基石,以师德为首要条件,以教学、课程开发、技术研发等能力为评价指标,建立专家引领的教师标准研究工作小组;制定专兼职教师任职和素养标准、双师发展标准,嵌入教育教学创新元素,引领教师队伍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标准。一是制定教师分类任职和素养标准。借鉴澳大利亚、欧盟等教师标准开发经验,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新教师入职标准,将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经历要求逐步提高到3年;围绕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有用人才,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出台专业群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课程组负责人任职标准,细化职业能力和业绩要求,促其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技术研发等能力。二是重构“双师型”教师标准。改革重证书、重经历的双师认定办法,从行业认证、技术能力、教学创新、实践运用、服务企业等维度制定与教师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初、中、高级”双师型教师发展标准,强调双师素养在教学中的运用。三是修订兼职教师准入标准。从专业群师资结构优化需求出发,重点研究技术技能大师、企业专业带头人、现代学徒制带教师傅、常驻学校技术能手等高层次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准入标准,为引进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进校兼职提供基础依据。
五、结语
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质量革命的一项挑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需要以推进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而重构新的关系系统,然后要重构组织规制制度和质量文化,并通过项目驱动实现行为规训。“三教”之中,教师是主导因素,通过教师变革实现教材和教法变革;将教材和教法变革作为推进教师变革的手段和路径。推进教师的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学创新是抓手,团队创新是核心。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创新共同体的构建,既是重构组织场域新的关系系统的需要也是创建新的教育教学创新空间的需要。依托新的教学创新空间,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等,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推进教学创新能力与团队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实现教材和教法的变革。
选自:《中国高教研究》
鼓励地方探索建立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
职务与工资
3月3日《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发布,规定公务员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二十七级至一级。公务员累计5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可以在领导职务、职级对应级别范围内晋升一个级别。
津贴
奖金
市场刚需成为体育行业发展助推器
市场能否催生体育培训热?
高三的同学们注意啦!市教委公布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6门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这6门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那么考试内容分别有哪些?题型如何设置呢?详见下文↓
命题原则
6门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要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参照各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以高中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据。命题注重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考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偏题和怪题。
命题要求
1。思想政治科目
思想政治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的比例为:“经济常识”部分约占40%,“哲学常识”部分约占30%,“政治常识”部分约占30%。
试卷由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三部分组成。
2。历史科目
历史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的比例为:“中国史”部分约占60%,“世界史”部分约占40%。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历史内容均有涉及。
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3。地理科目
地理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的比例为:“自然地理”部分约占50%,“人文地理”部分约占50%。
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4。物理科目
物理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的比例为:“力学”部分约占45%,“电磁学”部分约占32%,“热学”部分约占10%,“原子物理、光学、宇宙”部分约占13%。实验内容分布在以上各部分中,约占总量20%。
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三部分组成。
5。化学科目
化学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的比例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部分约占15%,“物质的变化”部分约占25%,“常见的无机物”部分约占10%,“常见的有机物”部分约占20%,“化学实验”部分约占20%,“化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约占10%。
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6。生命科学科目
生命科学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的比例为:“生命的基础”部分约占35%,“生命的过程”部分约占50%,“生命科学的应用”部分约占15%。其中,“生命的基础”部分包括“生命的基础”“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微生物”4个主题;“生命的过程”部分包括“生命的信息”“生命的延续”“内环境与自稳态”“遗传”4个主题;“生命科学的应用”部分包括“走近生命科学”“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工程”3个主题。各部分均可包括理论与实验内容。
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女生适合学什么专业?一般女生都愿意选择非体力劳动,尤其是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都有哪些呢?都有哪些学校开设了这些专业呢,就请技校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女生适合学什么专业
1、会计专业工作稳定
会计工作非常稳定,从事的财务工作对于公司来说都是商业机密,公司通常不希望会计人员有太多变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辞退会计人员,无需担心换工作的压力。而且会计工作专业性非常强,是一份需要积累经验的职业,年龄越大的会计一般业务水平越高,所以,女生做会计不用担心自己年龄的问题,会不会被小姑娘、小鲜肉替代。年龄越大,会计人工资越高。
德州智科技工学校 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菏泽东华职业培训学校 山东力明技工学校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广达技工学校 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 山东煤炭技师学院济宁校区 山东煤炭技师学院 临沂新华电脑学校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建国职业学校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中职部 潍坊商业学校 潍坊技师学院山东港口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 淄博市技师学院
2、IT专业,社会需求大
在程序猿、攻城狮、码农这些广为人知的IT岗位上,女生越来越常见,而且女性比例要高于男性。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IT业中,女性占比51%,反而略高于男性。这一罕见的现象反应出,IT圈再也不是男人的天下,女子也可以撑起半边天。
现在很多女孩子都喜欢从事IT行业,其中的一些原因与性别无关,比如:向用户发布软件时的那种兴奋感,和优秀的团队一起工作
德州智科技工学校 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德州应用技术学院 德州普利森技工学校 菏泽东华职业培训学校济南职业学院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济南齐光科技卫校 济南应用技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力明技工学校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万通技工学校 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 山东煤炭技师学院济宁校区 临沂沂蒙国防教育 山东煤炭技师学院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市石化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化工技师学院
3、动漫专业生活必需
动漫是以漫画和动画为表现形式,作为造型的一门分支,从迪士尼早期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到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的《狮子王》,从充满浓郁日本文化色彩的《圣斗士》到为全球观众所共赏的《千与千寻》,从六十年代手绘动画的经典《大闹天宫》到融合大量电脑特效的《宝莲灯》这些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动漫形象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各个时期和地区都获得过巨大的成功。
动漫是现在的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一直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新华电脑学院 山东煤炭技师学院济宁校区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中职部 山东威海外国语进修学院 潍坊商业学校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山东龙口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4、新媒体专业受热捧
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新媒体专业的就业率超过93%。现在影视后期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其中当属特效剪辑师、新闻专访最为缺乏。同时在此类行业薪资普遍比传统行业高很多,据权威调查报告,影视后期制作、新闻采编、播音主持行业收入7000以上的人员达到60%,比起其他行业高出许多,而大部分影视公司福利体系完善、奖励机制多样化更是吸引人,可见新媒体行业可谓是香饽饽的行业。
山东职业技工学校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万通技工学校 山东新华电脑学院
5、护理专业好就业
初中毕业生学高护理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我国每年需要各层次护士15万人。在国际上“护士荒”的情况也十分严峻,全球将急需232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各国政府为吸引外籍护理更是提供各种福利,比如,绿卡、高薪等。初中毕业生通过学校培养和自身努力成为国际护理、高护理等人才,年薪高达10-15万元。
德州智科技工学校 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菏泽东华职业培训学校 济南齐光科技卫校 济南应用技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力明技工学校 山东职业技工学校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山东冶金技师学院 济宁市技师学院 梁山县职业中专 山东山矿技工学校 山东煤炭技师学院济宁校区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海湾理工专修学院 潍坊技师学院 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 山东龙口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烟台天虹职业培训学院 山东煤炭技术学院
6、财务金融专业顺潮流
初中毕业生学财务金融专业是顺应社会潮流。21世纪,最盈利的项目之一就是投资。因此,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金融公司林立而起。社会对财务金融类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比较“时尚”的行业,在基金公司主要从事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等工作;在证券公司主要从事会计、审计等工作;在银行从事财务管理、风险投资等工作。在未来几年里,财务金融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把理财放在位将是大势所趋。
山东城市服务技师学院
更多专业介绍以及职教信息,欢迎关注职教网在线公众号哦!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19-8866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