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1年北京高考报名缴费工作正式启动。今年高考报名缴费有银联支付、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三种方式。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交完报名考试费后不要立即注销缴费账户信息。此外,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体育专业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外语(非英语)听力考试报名将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
银联、支付宝、微信均可缴费
自今年开始,北京市正式实行新高考政策,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三门考试科目成绩构成。11月8日,2021年北京高考报名缴费工作正式启动。2021年北京高考报名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考生必须完成三个阶段且通过报名资格现场确认后,方能参加高考。
据了解,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可在11月8日8时至11日20时,进入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环节。20日前,完成网上个人信息填报并缴费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
北京教育考试院称,2021年高考报名缴费有三种渠道,包括银联支付(任何卡面带有“银联”字样的银行卡均可)、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如考生选择使用微信、支付宝缴费,要确认在手机中已安装微信或支付宝APP,且已绑定银行卡。具体支付报名费的流程及后续需要注意的事项,考生可以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考报名网上支付说明的相关注意事项》。
别急于注销缴费账户 避免给退费造成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上缴费支付成功后,考生的考试信息将不能更改。如果考生在网上报名期间需要更改选报考试项目,可在考生基本信息页面中取消订单(按网上提示操作),然后重新选择相关项目缴费,原订单所缴费用将在报名资格确认后退回考生缴费所用银行账户。
北京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交完报名考试费后,不要急于注销缴费账户信息,避免给退费等工作造成麻烦。
记者了解到,符合退费条件的考生报名考试费将于2020年12月30日前退还至考生交费所用缴费账户。退费到账通常需要1至7天,特殊情况有可能半个月左右。因此,考生可在退费工作完毕后一个月之内查询到账情况。
体育专业考试、英语听说考试等同期缴费
此外,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体育专业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外语(非英语)听力考试报名将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不同报名项目费用有所不同,其中统考文化课(含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考试为每科次25元,单考公共文化课考试报名费为75元,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和体育专业考试两项目报名费各为100元。符合条件拟报名参加相关测试的考生要选报相关项目并完成缴费。
近日,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180号(教育类189号)提案中建议缩短基础教育年限,扩大义务教育范围,教育部对此作出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制和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一是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时间较短,巩固提高任重道远。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再到2011年实现全面普及,距今不到10年时间,巩固普及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是从义务教育本身来看。我国义务教育本身面临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一些地方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还不到位,民办义务教育占比偏高,影响了教育公益性。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础还很薄弱,急需加大投入。
三是从地方具体实践来看。部分地区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已经难以为继。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明确提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
11月10日9时起,河南省2021年高考报名正式启动。其中,艺术、体育类考生的报名截止时间是11月15日18:00,非艺术、体育类考生的报名截止时间是11月25日18:00。
音乐、美术、书法、编导制作类之间不可兼报
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包括网上信息采集、现场信息采集与确认、符合政策的资格条件申报、签订考生诚信承诺书、资格审核等环节。网上报名统一从11月10日9:00开始,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按规定的时间登录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www.heao.gov.cn),进入“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按照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按照报名文件要求,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包括美术类、音乐类(分声乐和器乐,考生任选其一)、编导制作类、书法类、播音与主持类、表演类和舞蹈类(分艺术舞蹈和国际标准舞,考生任选其一),艺术类考生须选择其中至少一类报考。
其中,音乐、美术、书法、编导制作类之间不可兼报;在报名考试时,这四类中任意一类均可与其余艺术类兼报,其余艺术类之间也可以兼报,但在报志愿时考生只能选报一类。
体育相关专业考生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报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等使用河南省体育专业统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的相关专业的考生,二是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三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三类考生均须参加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考统一报名。
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无需网上申报
符合相应照顾或政策条件的考生,怎样进行资格条件申报?
据介绍,申请享受相应的照顾或专项等政策的考生,其“资格条件申报”应在网上提交申请。具体操作办法是:考生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进入“资格条件申报”页面,选择相应项目进行申请。同时符合多项条件的,可多项分别申请。
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提醒,要注意申报时间与报名时间一致,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进行网上“资格条件申报”的考生,无法进行资格审核,将不能享受相应的照顾或专项等政策。
另外,今年需要进行“资格条件申报”的考生中,新增了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无需进行网上申报,将根据其户口簿及身份证信息进行审核。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将于11月8日至14日举办。今年活动周以“人人出彩,技能强国”为主题,重点宣传展示职业教育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成效,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将于11月8日上午在山东潍坊职业学院举行。
自2015年国务院批复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周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成为宣传展示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今年活动周期间的全国性活动主要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职业院校“文明风采”活动、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宣传等。各地、各职业院校和有关单位将根据今年活动周主题,结合实际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活动:
一是线上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主题网站、线上展厅、开放资源等形式举办“云上活动周”,面向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开展职业体验、办学成果、校园文化、大师技艺等方面展示。
二是系列主题推介活动。各职业院校通过“线上逛校园”“网上开放日”等,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各地、有关单位将通过网络直播、视频连线等形式举办网上研讨会,充分展示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等。相关行业将面向职业院校和企业组织产教对话、校企合作案例推介等活动。
三是技术技能服务活动。各地职业院校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利用专业技术技能为社区居民、市民群众提供防疫知识宣传、健康护理、生活服务、家电维修保养、传统工艺、职业礼仪、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常识普及等服务。组织师生、职工把技术技能送到田间地头和养殖农牧场,深入开展技能扶贫,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活动周期间,各地、各职业院校和有关单位将充分依托各级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社交平台,利用短视频、微动漫、网络直播、H5小程序、VR、AR、MR等形式,宣传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典型经验和重要贡献,重点突出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宣传党和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度阐述并宣传政策释放的红利。
二是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要成果。重点突出职业教育在决胜全面小康、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充分展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风貌。积极宣传各地贯彻落实“职教20条”、推进“双高”计划建设、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成果和典型案例。
三是宣传职业院校抗疫典型事迹。重点宣传各类职业院校师生、毕业生参与抗疫一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方面优秀事迹和典型案例的征集宣传。
四是宣传新时代职业教育典型集体和人物。全面展示职业教育系统师生风貌,讲好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良师育人、大国工匠事迹、创新创业、精准扶贫、社会捐资助学等故事。突出宣传高职扩招、职教扶贫等重大政策为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一些国家已建立起一套机制成熟、覆盖全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在提升民众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也缓解了就业难题。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就业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也提出新的要求。各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方向,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瑞士
约2/3中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
精工细作的钟表、汇集数十种功能的军刀、享誉世界的酒店管理……这些都是瑞士的标志性“名片”。这些闪亮的“名片”背后,一套运行成熟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功不可没。
瑞士的职业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师徒制。1884年,瑞士颁布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对职业培训学校等机构提供资金支持。1930年,瑞士颁布首部《联邦职业教育法》。经过多次修改,2004年,《联邦职业教育法》再次修订,正式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划分为两个系统,为该国进一步发展完善职业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一个健全的人必须掌握一技之长,并获得一份工作。”在瑞士,人们从小就受到这一理念的耳濡目染。瑞士联邦教育、研究和创新秘书处的数据显示,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约2/3的中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据统计,瑞士每年约有7万名学生获得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位。多年来,职业教育为瑞士各领域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覆盖全年龄人群的终身教育制度,让瑞士职业教育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瑞士,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校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以便他们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决定未来是否接受职业教育。获得职业高中文凭后,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人士,相关部门也开设了企业内短期培训、转业培训等各种形式的职业继续教育。
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各专业机构共同制定内容和相关标准。针对学生的职业选择问题,瑞士各州设有职业信息中心;联邦政府还提供经费,支持各州设立“职业教育指导顾问”。学生还可参加联邦政府组织的共计400多种项目的职业培训项目统一考试,为就业提供有效途径。成熟的职教体系大大促进了瑞士民众的就业。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统计显示,2019年,瑞士失业率仅为2.3%,低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
在瑞士的职业教育中,学徒制是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学徒制主要以企业为主导,与学校进行密切合作。每年,约有40%的瑞士企业主动为学生提供学徒岗位,包括机械制造、厨师、信息技术、销售等各个领域。学生可与相关企业签订合同,跟随熟练技工接受“传帮带”式的学习。一般而言,学徒每周有3—4天在企业实习,1—2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根据完成的工作量,企业向学生支付约为全职工资25%的津贴。
学徒制的最大优势是紧贴市场需求。在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所有新生必须先进行为期一年的准备阶段学习。在此期间,他们要在酒店的帮厨、打扫等基层岗位学习实践,之后才能开始专业学习。这种实践型的学习方式比单纯的校园学习更有针对性。为保证学徒制与时俱进,瑞士教育部门还定期分析最新职业趋势,适时调整学徒岗位设置。
当然,瑞士的职业教育并非“一选定终身”。如果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难以作出决定,可以在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试读一年作为过渡。不论选择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在毕业时选择另一体系的高等教育。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对一些传统职业形成了冲击,也对从业者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国际学生提供职业培训,成为瑞士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课题。面对新的形势,瑞士于2018年发布了《2030职业教育发展使命宣言》,提出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垂直和水平融通、完善学位国际认证制度等原则,力求不断完善该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
创建独特的“教学工厂”
今年9月,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高级讲师胡志杰获得了“卓越教师总统奖”。工艺教育学院是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机构,胡志杰曾在此就读电子工程专业,现在学校担任网络与网络安全专业的讲师。多年的职教体系工作经历,让胡志杰感慨万千:“过去,人们将技术工人视为低端工作。随着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众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逐渐认同了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开端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当时,新加坡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体系初现端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加坡逐步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职业教育也逐步向高端发展。
几十年来,新政府逐步建立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职教体系。其中,非全日制的职业培训面向社会全年龄层民众;全日制职业教育则隶属于新加坡教育系统,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前者由工艺教育学院负责,后者由淡马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等5所理工学院及私立教育机构提供。
新加坡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注重实践,借鉴了欧洲国家的“双轨制”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学生在课堂时间之外,都可在企业实习。由于新加坡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难以完全满足学生需求,该国在“双轨制”基础上创建了独特的“教学工厂”模式,即学校从生产企业承揽工业项目,企业将设备以提供或借用的方式,在学校设置一个和工厂完全一样的生产车间。学生在企业技工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在这一“车间”里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产操作。该模式实现了更深层次的产学结合,在减轻政府和学校成本投入压力的同时,培养了大量具有适用技能的劳动力,促进了学生就业。根据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今年1月联合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调查,2019年,这5所学校的职教毕业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的就业率高达90.7%。
新加坡政府规定,在接受职业教育后,毕业生也有机会申请进入普通大学接受本科教育。根据工艺教育学院一项针对2007年—2017年的毕业生调查,5%的毕业生获得了本地公立大学学位,10%获得私立或海外大学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学生可先通过职业教育找到兴趣所在,再对自己的教育路径进行二次选择。从长远看,这种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除校园教育外,新加坡还着力推广非全日制的职业培训,提高民众终身就业能力。2016年,新政府实施“技能创前程”补助计划,鼓励25岁以上的公民接受经国家认证的职业培训课程,并为他们提供每人500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的补助。其中,如果企业自行开展的职业培训项目获得国家批准认可,也可获得项目补助。据统计,2019年有约50万名民众和1.4万家企业受惠于该计划。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加坡就业市场遭受了较大冲击。为此,今年6月,新政府提出“技能创前程”中年转业援助配套,企业通过职业培训项目每聘用一名年逾40岁的员工,可获得一份为期6个月、最高金额为1.2万新元的补助。
为鼓励民众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新加坡还设立了全民适用的新技能资格系统。该系统共设有7个技能资格级别,不设学历要求,提供零售业、餐饮业、创意行业等数十个行业的技能升级培训。新加坡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部长尚达曼表示,“国民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民众在各个阶段不断精进和积累职业技能。新加坡希望通过‘技能创前程’计划,建立以技能为基础的唯才制度,打造新型社会流动性。”
近年来,新加坡着力打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体,职业教育体系也加快转型。“新加坡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覆盖全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此打下坚实基础。”顾清扬表示,未来新加坡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技术领域的变化,提高人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理念。
西班牙
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很高
米盖尔·佩雷斯居住在西班牙北部城市拉科鲁尼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他曾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后来,他报名参加了为期两年的化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相关课程与西班牙雷普索尔石油公司合作,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学员还能前往该公司实习。培训结束后,佩雷斯由于实习期表现优秀,顺利入职了雷普索尔石油公司拉科鲁尼亚分公司。
根据西班牙教育和职业培训部近日公布的2018—2019学年数据,在西全国,有近84万人正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西班牙有职业教育的传统。早在1911年,该国就颁布了产业学徒法,开创了职业教育的雏形。1928年,西政府公布职业教育规章,设立专门的职教培训中心,将职业教育体系化、制度化。1990年,西班牙颁布《教育制度总合整备组织法》,顺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对职教体系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为激发年轻人对职业教育的兴趣,引导社会和雇主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西班牙还联合葡萄牙于1950年成立了世界技能组织的前身——“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并共同举办了首届世界技能大赛。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革,目前,西班牙已形成涵盖26个专业领域、150多个培训项目的职业教育体系。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基础、中等和高等3个不同等级的培训周期,培训方式既有面授,也有远程在线教育。
西班牙的职业教育旨在促进劳动者和就业需求间的匹配度,保证他们能更好融入就业市场。2002年,西政府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通过对劳动者的职业资格进行评估和认证,提升他们的就业层次。2004年,该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根据该制度,完成中等和高等职业培训的学生将分别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证书,企业可根据资格证书协调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就业需求。职业资格证书由全国各地主管部门颁发,不仅在西班牙全国范围内有效,也得到欧盟范围内的认可,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班牙就业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掌握谋生技能成为政府亟须解决的难题。2013年,西班牙政府颁布了《提高教育质量组织法》,将提高就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强调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在学习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西政府推出双轨培训模式:即职业教育中心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学生在接受相关课程培训外可前往企业实习。在这一机制下,实习企业获得了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的劳动力,学生也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据统计,70%参加双轨培训项目的毕业生都能在其专业领域实现就业。
此外,西班牙政府还着力提升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联通性和流动性,给青年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攻读大学预科,或直接接受职业培训。西政府规定,大学预科毕业生可申请接受高等职业培训;完成高等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在通过相关认证后,免除大学入学考试,直接接受高等学术教育。一些高校还计划推出“2+2”计划,允许高等职业培训毕业生直接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就读。
随着职业教育在就业领域的作用不断凸显,近5年来,西班牙注册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增长了19.8%,接受远程职业教育的人数增长了66.4%。然而,与欧盟和经合组织成员的平均水平相比,西班牙民众的职业教育参与率仍相对较低。今年7月,西政府提出一项职业教育现代化计划,将在未来4年内增设20万个中高等职业教育名额,让更多劳动者,尤其是青年劳动者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为跟上数字化转型步伐,西班牙还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维护、网络安全与通信技术等课程,以更好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
虚假宣传、非法招生致学生无学籍;违规收取高额费用;部门监管缺失、办学性质审批混乱……近日,国务院督查组公布了周口市天立学校的诸多违规操作,引发舆论关注。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是为了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拓宽学生与家长的择校空间。某些民办学校借机“搭便车”,违规办学与收费,与这一初衷背道而驰。
依法招生是底线共识。周口市天立学校未取得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却非法招生导致近百名高中生成“黑户”,直接影响到他们获取高中毕业证,更是在升学、就业、参军等方面制造了一系列难题。学校成为学生人生问题的制造者,何其悲哀。
违法招生的背后是利益冲动。天立学校一次性预收取两千多万元的费用,此后又以各种理由收取百万元的费用,是把学生当成了唐僧肉。乱收费不仅加重了学生与家长的经济负担,更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公共属性,是对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漠视。
同时,此事也暴露出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失职问题。根据督查组披露,周口市教育体育局先后将天立学校定性为“全日制民办非营利性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性质截然不同;面对群众反映,市、区两级教育部门未进行查处,市场监管等部门也未对非法收费、违规发布招生广告等行为进行制止、处理,暴露出了相关部门监管缺失、履职不到位。
教育无小事。在督查组的介入下,学生的学籍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有关部门的责任正在被依法依规追究。这无疑给教育行政部门再次敲响了警钟,规范民办教育不能只靠督查组,各级部门切实履责,敢于担当作为,才能维护好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保送录取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参加保送的优秀运动员将于2021年2月1日-15日进行网上报名。现将文件内容摘编如下:
一、
保送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无犯罪记录,无严重兴奋剂违规记录。
(二)符合2021年高考报名条件,并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报名号。
(三)运动成绩优异,能够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奥运项目破世界纪录、亚洲纪录或全国纪录(不含青年纪录);
2。被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3。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且参加《2021年符合运动员保送条件的竞赛项目及赛事表》(附件2)所列项目和竞赛,取得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或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或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
4。被授予足球、篮球、排球项目运动健将称号。
二、
报名方式
2021年2月1日-15日登陆“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的“运动员保送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进行报名。
三、
报名材料
(一)符合保送资格的比赛获奖证书(扫描件或照片);
(二)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三)电子证件照。
以上材料通过系统提交,原件由运动员自行保存备查。
四、
办理要求
(一)申请保送的运动员
1。需按时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2。确保报名材料真实性,一旦发现弄虚作假,一律取消保送资格,并通报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处理。
3。严格按照时间报名,逾期不予以受理。
4。经院校初次审核,未被审核通过的运动员可进行调剂,调剂填报志愿时间为2021年2月20日12:00至2021年2月22日12:00,逾期不予受理。
5。通过系统选择学校和专业,如申请就读非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应按要求在系统内报名并参加2021年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文化考试(具体考试安排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
(二)录取运动员的高校
1。 新增或变更系统管理员,请于2020年12月31日前填写表格(附件1)传真至科教司。
2。 2021年1月20日前在系统中设置学校招生专业、招收项目、保送条件等。
3。 2021年2月20日12:00前在系统中完成运动员保送材料的初次审核,2021年2月23日12:00前在系统中完成调剂运动员保送材料的审核。(审核内容:填报信息完整且与运动成绩一致)。
4。 高校要做好保送计划预留,待教育部批准后,依据批复办理录取手续。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央军委体育管理部门,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或协会
1。 新增或变更系统管理员,请于2021年2月10日前填写表格(附件1)传真至科教司。
2。 2021年2月23日-28日前在系统中完成运动员保送资格审核(审核内容:个人信息、运动成绩、犯罪记录、兴奋剂违规记录等)。审核结束在系统中打印纸质《审核汇总表》并盖章后,于2021年3月5日前报科教司,逾期不予以受理。
联系人:冯菲 王隽
电 话:010-87182332 010-87182329
传 真:010-67134017(传真)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体育总局科教司
邮 编:100763
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既要稳住存量也要做大增量。通过培育新职业、拓展新岗位为劳动者提供更丰富的就业选择,正是做大增量可靠且重要的渠道
数字化运营师、卡路里规划师……这些新职业你听说过吗?日前,美团与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显示,虽然疫情给生活服务业带来一定影响,但活力四射的新业态仍在持续孕育着种类繁多的新职业。
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得益于新业态特别是新生活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费需求逐渐个性化、多元化,适应新消费需求、带来新服务体验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这其中,既有电影酒店等新旧融合业态,也有漂浮体验、跳伞体验、花艺培训等体验类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发展壮大,自然而然孕育了更多新职业。除需求驱动之外,技术进步也推动了一批新业态的诞生。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生活服务业的加速融合,云健身、云旅行、无人配送等新业态也衍生出一系列新职业。
新职业的诞生与壮大,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显著提高了就业质量。像数字化运营师,目前仅美团平台上活跃商户的需求总量就有数百万人,就业空间十分广阔。相关研究显示,有56.9%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高于6000元,36.1%的从业者月收入高于9000元,21.2%的从业者月收入超过1.2万元。总的看,不少新职业工作时间灵活,收入也不错。
新职业的茁壮成长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年以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我国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下一步,我们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既要稳住存量也要做大增量。通过培育新职业、拓展新岗位为劳动者提供更丰富的就业选择,正是做大增量可靠且重要的渠道。
新职业源于新业态,培育新职业,要求我们持之以恒地对创新事物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监管给予新业态、新模式更多合理空间,社会给予其更多包容支持,新职业的发展就会更加顺利,吸纳就业的能力就会更强。
让新职业更快成长,也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保驾护航。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就业服务,及时将符合发展趋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新职业、新工种纳入《职业大典》目录和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接触新职业、进入新职业。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完善新职业培训体系,帮助新职业从业者提升技能和职业认同感,拓展职业成长空间。
推动新职业发展壮大,既有利于保持就业大局稳定,也有助于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发展活力。期待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走进我们的生活,不断打开新的就业空间。
10月28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峰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辜胜阻出席并作主旨讲话。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成员、副总干事李英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王利月,宁波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张明华同志等出席会议。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陈小平,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浙江万里学院董事长徐亚芬分别致辞。会议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主持。
辜胜阻在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在我国存在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他指出,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既是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通行的做法。社会各界要理性看待民办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民办教育视同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有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他表示,要根据不同学段发展需求,多措并举,加大对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支持,探索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一是完善支持民办普惠幼儿园发展的制度保障,降低民办幼儿园的运营成本;二是加强中小学集团化、品牌化建设,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强化民办职业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多层次、多规格、层层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四是保障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打造一批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民办教师队伍。
他强调,要优化“本土留学”模式,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缓解教育消费过度外溢局面。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海外留学需求逐年递增,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引发的教育消费“外溢”现象越发明显。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留学生源国,留学人数在过去30年中保持约17.5%的年平均增速,而全球国际学生同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仅约5.4%。他指出,要让更多学生通过“本土留学”,高效获取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缓解教育消费大量外溢的现状,对冲经贸摩擦带来的留学风险。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办学模式,吸引更多境外高校“走进来”办学。要推动中外校际间教育资源共享,推行学籍学分互认、双联课程、校际人才流动等项目,鼓励中外高校在交流互鉴中合作开展课程开发和科研创新。要鼓励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充分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多元化、国际化的教育服务。
开幕会上,还为中华职业教育社民办教育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民办教育代表人士参加了会议。
本次峰会由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承办,宁波市委统战部、宁波市教育界给予大力支持。
北京中小学寒假时间安排
北京寒假时间:2021年1月30日—2月28日
第一学期:2020年9月1日开学,2021年1月29日结束,全学期共21周零4天。寒假从2021年1月30日开始,2月28日结束。
第二学期:2021年3月1日开学,7月14日结束,全学期共19周零3天。暑假从7月15日开始,8月31日结束。
其他省市中小学寒假时间表
外省市各中小学的放假时间与以往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放假时间大多集中在1月下旬或者2月初,开学时间则大多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初。其中,广州与深圳地区的假期时间比较短,不到一个月。而沈阳、大连、天津等地区寒假时间则要多一些,最长超过了40天!
上海寒假时间:2021年1月23日到2021年2月21日
天津寒假时间:2021年1月25日到2021年2月21日
重庆寒假时间:2021年1月30日到2021年2月28日
吉林寒假时间:2021年1月5日到2021年2月24日
辽宁寒假时间:2021年1月16日到2021年3月1日
黑龙江寒假时间:2021年1月16日到2021年3月2日
江苏苏州寒假时间:2021年1月29日到2021年到2月22日
江苏南京寒假时间:2021年1月29日开始,2月21日结束
浙江杭州寒假时间:2021年2月4日到2月26日
浙江宁波寒假时间:小学、初中20212月1日放假
浙江温州寒假时间:2021年2月2日起放寒假
浙江嘉兴寒假时间:义务教育中小学校2021年2月1/5日—2021年2月21/22日
广东寒假时间:2021年1月24日到2021年2月22日,高中生1月31日放假
安徽寒假时间:2021年1月28日(腊月十六)—2月27日(正月十六);普通高中寒假时间为2021年2月4日(腊月二十四)—2月27日(正月十六)
山东寒假时间:2021年2月1日义务教育学生寒假开始,2月4日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寒假开始四川成都寒假时间:义务教育阶段2021年1月28日到2月28日,高中稍晚2天,从1月30日开始放假
江西南昌寒假时间:2021年2月4日到2021年2月26日
陕西寒假时间:小学2021年1月28日放寒假,普通中学2021年2月4日放寒假,2月27、28报到,3月1日正式开学
河北秦皇岛寒假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为2021年2月1日到3月8日,高中为2月1日到3月1日
山西太原寒假时间:2021年1月30日到2月27日
云南寒假时间:中小学生放假时间不晚于2021年1月23日,九年级不晚于1月30日,开学时间统一为2021年2月28日
贵州寒假时间:2021年1月3日到2021年3月1日,九年级由于中考备考稍晚一些为2021年1月30日到2021年2月22日
海南寒假时间:2021年1月23日到2月21日,其中2月21日报名注册,2月22日正式开学
内蒙古包头寒假时间:小学、初中、中职高校寒假时间为2021年1月23日到2021年2月28日,普通高中为2021年1月30日到2021年2月28日。
寒假快乐榜
1. 放假最早
从整理的数据来看,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放假最早,12月18日就开始放假,别人还在等待元旦假期他们就开始寒假的狂欢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中国音乐学院“不甘落后”,12月26日正式放假。
中国传媒大学从元旦当天开始放寒假,也算是“早人一步”。
除此之外,中国政法大学、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在1月10日之前放假。
2. 开学最晚
大部分学校都是在2月底开学,但也有部分学校3月初才开学。
其中,吉林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最晚开学,3月7日才回校报到。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山东外事职业大学3月6日-7日报到开学。
3. 寒假最长
俗话说,放得早不如放得久,但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莫过于放得早还放得久。
从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作为放假时间最早的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元旦前半个月就放假,而且等到2021年2月26日才正式开学,寒假时长高达71天,两个多月的寒假同学们都想好怎么安排了吗?
其次是中国传媒大学,寒假时间也有59天,相当于别人的一个暑假,实在是羡慕了!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寒假天数也有50天。
寒假“伤心榜”
1. 放假最晚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差不多属于最晚一批放假的学校,要等到2月上旬开始放假,2月18日就开学了,假期不到两周!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月5日开始放假,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都要2月份之后才开始假期。
2. 开学最早
开学最早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月10日就返校开学了,这时候还有很多学校都还没放假呢。
3. 假期最短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同学,不仅放假最晚而且整个寒假仅10天左右时间,回家过个年就要回学校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寒假稍微长一点,但是因为开学时间早所以总天数也只有16天。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紧随其后,寒假天数17天。
来源:中国青年网、北京市教育学会朗诵研究分会
这几日,“蓝领”月薪过万、高过大学生的话题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近日,一位专门招聘“蓝领”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给江苏一家电子厂招聘了月薪8000元的普工,工人刚到现场,就被隔壁的电子厂以月薪1万元抢走了。对此现象,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所有工厂都缺人”。
普工如此抢手,其所折射的劳动力市场及其经济现象值得细究。结合近些年大学生平均工资普遍较低的现实情况,“蓝领”月薪过万,就更加引人注目。“蓝领”工资超过大学生的现象,其实并没有颠覆经济常识。观察近些年的职业薪资水平,能够发现各个行业和职业的薪资涨跌,与其行业和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评价越来越贴近。
事实也是如此。从此次媒体报道的案例就可以看出,正是工人岗位的稀缺性,使得“蓝领”月薪过万。报道称,随着消费回暖和“双11”的刺激,不少制造工厂订单量明显上升,以“蓝领”为主的制造业用工迅速走高,多地开始争抢蓝领工人,不少蓝领工人月薪过万,在一些就业领域超过了本科生等群体的平均月薪。
当然,“蓝领”之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受追捧,是因为现在许多普工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概念。说到底,蓝领工人自身所掌握的职业技能是其月薪上涨的根本原因。随着科技发展,用工企业也开始大量使用先进设备来提高生产力,这意味着流水线上的工人除了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要能够适应高新技术的新设备。这就要求“蓝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而这种以操作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并不以学历作为衡量标准。
在“蓝领”群体中,有很多具有各自特点的专业人才。这部分专业人才并非拥有高学历,但他们通过对相关专业技术的不断实践,获得了如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相关职业技能认证。这样的工人,其角色和能力与工程师一样,是企业解决生产或服务难题时不可或缺的人才。此类群体,当然是市场稀缺人才。
在此,我们也无须担心人力资源配置“倒挂”。蓝领工人的月薪高过大学生,是市场评价的结果。但是,这个评价,只是一个方面、一个工种的评价,并非对大学生能力和价值的否认。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制造业的不断升级自然要求工人的能力不断提高,这必然会带动相关行业薪资的上涨。这也意味着,只要其能力符合市场需要,无论是蓝领工人还是大学生,都将能够获得与能力相匹配的薪资水平。
所以,“蓝领”月薪超过大学生,并不能证明“读书无用论”。恰恰相反,蓝领工人受热捧,其背后核心因素还是学习以及学习能力。只不过,这个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判定,并不只以学历为标准。
一个曾经不太受关注的群体,在今年7月被人社部列为9个新职业之一后,被推至台前。
“在线学习服务师”,从曾经的“配角”到如今被官方定义的新职业,这一职业形态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目前,哪些人在从事这一职业?从事该职业是否需要资质认证?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空间?
从幕后“配角”走向台前
“家长您好,第6讲课程已经结束,请督促小朋友及时完成巩固题并提交到APP,我来批改。学习内容和题目遇到问题随时联系我。”自从疫情期间报了某培训机构的数学网课后,徐女士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辅导老师的私信。
徐女士说,这位辅导老师从课前提醒到课后督促交作业,从批改作业、讲解错题到反馈孩子的阶段学习情况,“事无俱细,比我这个当家长的更操心”。
从工作职能来看,这位在跟课、作业批改、答疑解惑、老生回访、沟通续报等各个环节为家长提供服务的辅导老师,与“在线服务学习师”基本一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界定,“在线学习服务师”指的是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个性、精准、及时、有效的学习规划、学习指导、支持服务和评价反馈的人员。
实际上,在教育培训行业,“在线学习服务师”早已大量存在,他们被称为“辅导老师”“班主任”“学管师”或“助教”,叫法虽不相同,但岗位性质相似。
付晗(化名)在教育行业工作了十余年,目前就职于北京某K12教育机构。在他看来,“在线学习服务师”这一新职业的兴起,是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
付晗回忆说,在教培行业发展早期,以线下校区为代表,率先引入了“专项服务师”概念,也被称为“课程顾问”或“课程引导师”“课程服务师”,主要为学员提供学习计划、课程规划等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技术的更迭及市场需求的变化,K12在线教育出现了“一对一”“小班精品课”“直播大班课”等多元形式,“辅导老师”的职能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智能化,也逐步从幕后“配角”走向台前。
疫情助推人才需求爆发式增长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大中小学推迟开学,2.65亿在校学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在线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超过25万家从事在线教育相关业务的企业。截至2020年6月29日,以工商登记为准,2020年1-5月有超过2万家相关企业注册成立,平均每天新增140家在线教育相关企业。
与此同时,疫情也进一步催生了在线教育行业对“辅导老师”的巨大需求。
“疫情期间,有家头部教育公司的一条业务线要招募学习规划师,张嘴就要500人。”付晗亲身经历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
据近期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联合K12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发布的《2020年在线学习服务师(辅导老师)新职业群体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辅导老师”这一职位自设立以来,就业规模逐年递增,分别于2019年上半年及2020上半年形成两个爆发式增长点。
公开数据显示,K12在线教育头部十余家主流品牌暑期正价班学员整体规模已超1800万人次,报告按照业内每200-300学员配备一名辅导老师的现状,测算仅头部十余家在线教育机构的辅导老师从业者数量已接近10万。
95后是主力军 对沟通能力、性格要求更高
那么,目前哪些人选择从事“在线学习服务师”职业?想要从事这一职业需满足哪些岗位需求?
报告显示,95后是辅导老师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占比75.39%;从性别上看,超过七成的从业者为年轻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4。在学历分布上,九成以上从业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调研中发现,从业者普遍认为,学科功底和沟通能力是最应该具备的两项专业素养。
记者在浏览各大招聘网站时发现,大量教育机构对该岗位的招聘中,均要求“本科及以上”,工作内容中也多包括“答疑辅导”一项。但是,实际咨询时,多家机构均表示,不硬性要求应聘者持有教师资格证或具备教育教学经验。
北京一家K12辅导机构某校区校长坦言,其在招聘“班主任”时,对应聘者性格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在学科素养方面的要求则相对较低。
“对于学科教学能力没有硬性要求,更看重的是耐心和细心。这个岗位要有很强的耐心去处理学生情绪,也要细心,排课时不能出现基础性错误。时间观念也很重要,不能有拖拉的习惯。”这位校长解释说。
职业专业度、吸引力有待提升
“工作内容需要高频度沟通,属于看起来比较诱人,实际上比较枯燥的职位。”在付晗看来,这一职位的工作内容相对基础,对于个人能力发展而言,帮助不大。“属于产业链模块上的工具人,基本上都是新人,一批一批筛选。”
在某培训机构做HR的陆佳佳在工作中也发现,这个岗位的应聘者中,应届毕业生或者对未来职业规划尚未明确、处于迷茫或观望状态的人较多。与此同时,该岗位的人员流动性较大。
但付晗也表示,该岗位薪资在行业内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大部分具有很强的销售属性,要跟销售任务捆绑,有底薪加上高额提成,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蔡老师是来自北京一家K12教培机构的“班主任”,她从事这项工作已有将近两年时间。蔡老师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机构,班主任要承担对学生的平台使用指导、上课监课、课后跟踪辅导、情绪处理、心理辅导、学业规划、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作时长确实比较长,忙的时候,要从早上8点盯到晚上11点。”蔡老师表示,一般入职后前三个月压力会比较大,要接受大量学生、家长、授课老师的信息。相比前端招生,压力会小一些,后端服务只要足够细心耐心好学,就很容易胜任。她也坦言,工作内容中涉及用户续费,工资提成也会和续费情况挂钩。“业绩高的拿的提成就会多一些。”
对于职业晋升路径,蔡老师与付晗持不同观点。她认为机会很多,“班主任”有可能做到教务经理、教研经理,再往上升可以做城市经理等。“这个岗位所沉淀的能力,都是将来要做高层管理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对于有人提出的“班主任工作比较琐碎”问题,蔡老师认为,怀有这样心态的班主任认知只是停留在排课调课上,其实班主任工作不止这么简单,教育不止是知识层面,对于情绪、心理、规划上,班主任要有更深的认知,真正参与到学生成长过程中。
国家职业标准尚待明确
7月,人社部曾指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加快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开发,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新职业的发布意味着“在线学习服务师”这一职业将被规范化标准化。那么,后期从事这一职业将有哪些门槛?是否需要资质认证?
“目前并未接到是否需要考证、或者怎样获取资质的政策文件。”记者咨询北京市人社局服务热线后了解到,此前国家会定期更新职业资格目录(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目录),目录中的职位需经认定方可获取资质,目前,“在线学习服务师”一职并未加入目录。
同时,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知记者,近年来国家在推行职业教育证书制度改革,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若一个职业需要认定,未来由各省市或者第三方机构来组织认定。”
“通常,新职业颁布后到国家制定职业标准还需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这些工作还未完成,暂时还不会有资质认证。同时,今年是职业技能证书改革期,下一步由哪个单位来承接职业的认定,现在也没有具体说法。”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陆佳佳希望,人社部能在后续标准中强调和提升该岗位的专业度、核心能力,这将有助于该职业的良性发展。
付晗则认为,整个学习服务行业需要有质的提升,“在线学习服务师”群体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在迈进,“一方面,如果他们不懂教育,在教育工作和用户转化中会更加吃力;另一方面,机构要求更多利润必然引入智能工具来刨除没有高度意向的客户,同时让高质量的工作人员去对接优秀客户。”
10月30日,2021年度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职位表正式出炉,共编制了9536个录用计划,创历史最高,比2020年度提升了19.42%。在继续加大面向基层招录力度的同时,新增“定向招录2021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职位。
应届生报考机会增加
苏州地区是招录大户,招录人数破千,达1055人。招录人数超过九百人的地区还有淮安、盐城、南通。
招录计划中本科学历可报考的岗位比例达九成以上。定向2021年应届毕业生招录计划占总计划的21.1%,达2010人。苏州、南通、盐城定向招录计划均超过200人。全省对两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有要求的招录计划同比下降三成,全省招录计划仅95人,占比1%。
本次招考对本科应届生敞开大门,是广大学子就业的绝佳机会。符合条件的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以及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也纳入了定向招录范围。
专业分类更加丰富
全省有1697个招录计划对专业不设限。2020年10月修订的《江苏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较往年有了较大变化,整体趋向于增加专业种类,尤其在研究生及本科专业中变化较为明显。
专业大类变化较多的集中在水利工程、城建规划、土地管理、建筑工程、机电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类别。其中,在本科专业中,机电控制类增加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等6个专业类别,安全生产类增加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类别。专业分类稳定不变的集中在法律、税收税务、教育、公安、军事学等专业大类。
由于各类院校专业名称设置不统一,每年都有新设专业,如有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不在本目录内,但和所报考职位要求专业相近的,报考人员可在2021年11月7日16:00之前向招录机关或审核单位提供由学校开具的成绩单等课程设置证明材料。
招录要求更加严格
在2021年度江苏省考的报考指南中,关于考察标准问题,二十五条不予考察合格的情形增加到了二十九条。
在考察环节中,如发现有“违反规定参与禁止的网络传播行为或网络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公信力以及拒不履行国防义务等严重失信”等行为的,一律视为考察不合格。
此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弊大于利,应暂缓在全国推行。对此,教育部近日在答复中表示,“县管校聘”改革的重点在于改革僵化的教师管理体制,而不是大张旗鼓搞聘任,应避免“折腾”教师。这项改革提高了教师编制使用效果,缩小了城乡师资水平差距,但部分地区也存在骨干教师扎堆去优质校、校长权力过大等问题,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教师的全员竞聘,机械地搞“推倒重来”“末位淘汰”,模糊了改革的重点。
“县管校聘”,即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由县级政府统一管理,区域内各学校聘任使用,教师从过去的“学校人”变为县域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这一政策于2014年提出,2015年开始逐步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目的在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发教师活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要把“县管校聘”的政策落实好,充分释放其“正能量”,就要始终围绕改革的初衷和方向,抓住关键要点。
首先,要始终把握主题,不能偏离方向。“县管校聘”改革不是为了惩治老师,更不是搞“末位淘汰”。在一些地方的“县管校聘”改革中,不少学校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意偏袒少数“脸面学校”,默许学校实施“优胜劣汰”的竞聘方案,其结果是:城镇学校中不能上课的老弱病残或个别不服管教的“刺头”被交流到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屈指可数、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被聘走,导致城镇学校骨干教师扎堆、农村学校师资雪上加霜,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改变这种现状,县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全面、详细掌握各校的学生数量、班级数量、教师总数、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状况、职称状况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聘任指导意见,各校据此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请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监督、指导各校按上报方案实施,以确保城乡各校师资数量和质量均衡。
其次,要加强权力监督,确保教师聘任工作的公平公正。保证“县管校聘”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先行做好校长和校干的选聘工作。群众看干部。学校搞“聘任制”改革,不能只针对普通教师,要先做好校长和校干的聘任工作。这样,普通教职工才能“心服”,由自己选出的“新班子”实施教师聘任工作,其才能“信服”。
二要组建群众信任的聘任“班子”。班子成员应由校长、部门校干、工会干部、教师代表、地方行政部门人员、教育行政部门派驻人员和家长代表等共同组成,且校干人数不能多于群众人数。
三要完善制度设计,建立科学、公平的竞聘规则。教师聘任方案既要遵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又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酝酿和讨论,经教师大会或教代会表决通过后对外公示,要最大限度地抑制校长或少数校领导操纵权力,避免优亲厚友及“拉关系,走后门”等不公现象。
第三,要充分考虑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在竞聘过程中,对年龄较大、身体残疾或患有某些疾病的教师,要有照顾政策,以体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持续落实好乡村教师利益倾斜政策,让交流到乡村学校的城镇教师得实惠;要加强农村边远学校的硬件建设,解决远路教师的就餐、住宿等问题,切实解决教师在乡村学校工作的实际困难;对于落聘的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要妥善安置,或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或组织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提供改变提高自己的出路。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国家公务员局29日在官网发布《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其中明确,考生可于10月30日8时至11月8日18时期间,登录“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subb.scs.gov.cn/lx2021)进行网上报名,笔试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同时举行。
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务员工作暨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座谈会部署,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调任规定和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国家公务员局决定开展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职位
公开遴选职位包括副处长职务和一级调研员及以下职级职位。公开遴选职位分为两类,一类面向符合条件的公务员,另一类专门面向符合条件的选调生。
公开选调职位包括一级至四级调研员职级职位。
二、报名范围和条件
(一)公开遴选
1。报名范围:
(1)省级及以下机关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公务员。
(2)省级及以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参照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
中央机关设在地方的单位(包括垂直管理单位、派出单位等)符合条件的也可报名。
2。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2)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以上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经历。
除选调生外,应符合在本级机关工作的最低年限要求;没有规定的,须在本级机关工作2年以上。
上述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行政村(城市社区)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央级事业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或省区市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央管理的金融企业、企业总部机关,不在此列)工作的经历。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团和相当团及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3)近3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等次。
(4)具有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职条件。报考副处长职位,须现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具有3年以上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工作经历的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报考一级调研员及以下职级职位,须现任相同层次的职务职级。
除公开遴选职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外,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1976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副处长或三级、四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9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职位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4年11月以后出生),其中,报考专门面向选调生职位,现为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三级、四级主任科员的,年龄在32周岁以下(1987年11月以后出生),现为一级、二级科员的,年龄在29周岁以下(1990年11月以后出生)。
(5)具有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历。
(6)所在机关层级符合公开遴选职位要求。
(7)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9)符合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工作经历年限、任职经历年限和年龄的计算时间截至2020年11月,现任职务职级以报名前的任职为准。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遴选:
(1)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2)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
(6)尚在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任职试用期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未满1年的。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公开选调
1。报名范围:
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报名人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调任规定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下列工作经历和任职资历:
现任中央企业总部工作部门下设处室负责同志或企业总部及下属单位相当职务层次人员;现任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企业工作部门(处室)或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现任市(地、州、盟)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在中央企业地方下属单位工作的,比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州、盟)属企业现任相当职务层次人员;以及在上述国有企业工作,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五级、六级职员岗位,其中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须在五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市(地、州、盟)直属事业单位副高级岗位2年以上或正高级岗位。
(2)具有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历。
(3)除公开选调职位对年龄有特殊要求外,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1976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三级、四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9年11月以后出生)。
(4)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5)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公开选调职务职级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7)符合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工作经历年限、任职经历年限和年龄的计算时间截至2020年11月,现任职务以报名前的任职为准。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选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6)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7)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报名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部门的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职位、职位资格条件等情况,详见《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职位表》和《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职位表》(以下统称《职位表》),《职位表》可通过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专题网站(subb.scs.gov.cn/lx2021,以下简称“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询。报名人员如需咨询《职位表》中的有关事项,可按《职位表》公布的电话直接与各部门联系。
(二)报名
采取报名人员个人意愿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30日8:00至11月8日18:00。
报名步骤如下:
1。报名人员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注册,设置个人密码,填写详细信息,并选择参加笔试地点(城市)。用户名和个人密码是查询资格审查结果、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依据,请报名人员务必牢记。
2。报名人员通过报名系统上传近期2寸免冠正面证件照(照片文件应为jpg格式,30K以下)。
3。报名人员填报职位后,下载打印自动生成的《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推荐表》或《2021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报名推荐表》(以下统称《报名推荐表》),不得进行改动。如需对《报名推荐表》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须通过报名系统进行,且须重新下载打印。
4。报名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报名推荐表》报任免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盖章。
5。报名人员将审核盖章后的《报名推荐表》制作成电子文档(扫描或拍摄,电子文档须处理为jpg格式,大小控制在200K以内),并通过报名系统上传,上传后须进行职位提交。改报职位或退订职位后报考新职位,需重新下载打印《报名推荐表》,审核盖章并再次上传。
专门面向选调生的遴选职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统一组织推荐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
报名人员在报名阶段可自主选择或修改参加笔试地点(城市),未选择的报名人员将统一安排在北京参加笔试;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报名步骤的,视为放弃报名资格;每名报名人员限报1个面向所有符合条件公务员的遴选职位或选调职位,多报无效;凡弄虚作假者,将取消遴选或选调资格。
本次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不收取报名费。
(三)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各部门收到报名人员上传的《报名推荐表》后,进行资格审查,并通过报名系统反馈资格审查结果。报名人员可于报名后2个工作日之后,登录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查结果。对面向所有符合条件公务员的遴选职位或选调职位,报名人员只进行网上填报、未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报名推荐表》并提交职位的,各部门将不予资格审查。
报名期间,资格审查结果为“不合格”的报名人员,可改报其他职位;资格审查结果为“退回补充资料”的报名人员,应根据报考部门要求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并重新选择原职位报名。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全过程。
(四)打印准考证
2020年11月24日8:00至11月28日9:00期间,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员可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重点测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按各占50%确定考试综合成绩,折合总分为100分。各职位的报名人数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1。面试人选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为5∶1。
(一)笔试
1。科目与内容。笔试由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副处长和一级至四级调研员公开遴选职位和公开选调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科(A类),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B类),满分均为100分。
2。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考试地点设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考生可自主选择),考场地点详见准考证。报名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3。成绩查询。笔试阅卷完成后,由国家公务员局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报名人员可于2021年1月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询本人笔试成绩。
(二)面试
1。面试公告。报名人员可于2021年1月登录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看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和首批面试人选名单。进入面试人数与计划遴选或选调人数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职位,将进行调剂。调剂职位及调剂相关事宜,通过遴选选调专题网站面向社会统一公布。调剂结束后,报名人员可登录各部门网站和遴选选调专题网站,查看各部门的面试公告。
2。资格复审。面试前,各部门将对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复审材料包括本人身份证、《报名推荐表》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资格复审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依次递补符合条件者参加面试。
3。面试形式。面试工作由各部门负责,突出职位要求和职位特点。满分为100分。
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开展职位业务水平测试。职位业务水平测试设置情况详见《职位表》。测试成绩占面试成绩的30%。
面试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将在遴选选调专题网站发布面试成绩,报名人员可登录网站查询。
五、体检和考察
面试结束后,各部门根据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参加面试人数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低于3:1的职位,报名人员面试成绩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官组使用同一面试题本面试的所有人员的平均分或者用人部门在面试公告中确定的面试合格分数线,方可确定为体检和考察对象。
体检工作由各部门根据《职位表》公布的体检要求组织开展。
考察实行差额考察,考察对象与遴选或选调计划人数的比例一般为2∶1,对于数量在2人以上的遴选职位,可适当降低差额考察比例,但一般不低于1.5∶1。
各部门派出2名及以上人员组成的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遴选或选调职位的适合程度进行全面考察,突出政治标准,深入了解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深入考察道德品行,强化专业素养考察,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加强作风和廉政情况考察,坚决杜绝政治素质不合格、道德品行不端正、廉洁操守不过关的人员进入中央机关。考察组还将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核实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登记表以及其他需要核实的情况(如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违纪违规情况、社会信用记录等)。考察对象所在机关(单位)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考察组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
六、公示、办理相关手续
各部门根据考察情况和职位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人岗相适原则,集体讨论、择优确定拟任职人员,不唯分取人,并分别在本部门网站、遴选选调专题网站和拟任职人员原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任用的,各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调动和任职手续;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取消遴选或选调资格。报名人员自愿放弃遴选或选调资格的,须在考察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提出,之后放弃资格的,将记入诚信档案。
报考本次公开遴选或公开选调职位的,可直接任职。其中,报考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公开遴选职位的,可参考其原任职务职级,比照本机关同等条件人员任职;报考副处长和四级调研员及以上职级公开遴选或公开选调职位的,按报考职位任职。需要实行任职试用期和涉及提拔任职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政策咨询电话:(010)84201264、84202264
技术咨询电话:(010)84207103、84207104
考务咨询电话:(010)87901806
(时间:2020.11.12—11.28,工作日8:30—17:00)
准考证打印技术咨询电话:(010)87901906
(时间:2020.11.24—11.28,每日8:00—18:00)
在多种教育形态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非常紧密。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养毕业生累计达2亿多人。现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老工业基地湖南株洲,如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2009年,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开始建设,如今已有11个职业教育集团、220个专业对接省市两级重点产业。
对接产业、优化布局,是职业教育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增设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等一批新专业,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1200多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
如今,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
有数据显示,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业教育成为见效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教育扶贫方式,在脱贫攻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教育对提升农村家庭毕业生收入作用日益显现。
2016年起,我国兜底式支持西部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后根据学生意愿优先推荐在东部地区就业,实现就业脱贫。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没有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因学致贫、因学返贫。
——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2019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连续11年超过90%;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7.07%,连续11年超过95%。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按照中央关于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部署,2019年高职扩招116.45万人,顺利完成高职扩招百万任务,今明两年将继续扩招200万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各地各部门一方面指导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切实帮扶湖北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教育部通过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组织两批高职院校对接湖北省所有高职院校。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出力,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人的成长成才筑基。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关于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立法的建议”的答复,答复中称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将“劳”纳入教育方针。目前,《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国务院审议。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意见》,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各地和学校有序开展劳动教育工作。
《意见》及《指导纲要》均要求各级政府、学校积极行动,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目前,各级政府、学校因地制宜,使劳动教育实践在全国各地呈现出新景象: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体验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将“劳”纳入教育方针。目前,《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国务院审议。教育部将按照《意见》和《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指导和规范各地开展劳动教育,按照教育法的原则要求,在制定教育法规规章中进一步细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近日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966号建议,“关于增设大中小学春秋假期 建立错峰休假制度促进旅游业均衡健康发展的建议”答复。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规定“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
教育部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中小学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考虑到各地和学校的地域特点、办学条件等存在一定差异,地方和学校依法享有合理而充分的教学管理自主权。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已分别对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每学年的教学时间、社会实践、机动时间、节假日时间作出相应规定。如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游学等,节假日时间共13周;普通高中每学年教学时间 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三年制中职、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对假期的具体安排未做限制。
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