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学分互认互换

本报北京88日讯 今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安雪慧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高考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任意改动,“一定要积极稳妥,要在一些地方先进行试点,然后对试点进行整体评估、评价的基础之上,再逐步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公平的选拔体系。”

安雪慧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考生招生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难度大、周期长,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还有一些地方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大,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比较凸显。

安雪慧说:“考试招生制度本来是好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取消,还要继续发挥作用。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只有改革了。改革好了,考试制度才能指向一个好的方向,就是这个指挥棒怎么指向我们的素质教育。我们的评价如果是比较全面的过程,我们的教育也就全面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最终能够形成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安雪慧表示,分类考试就是在考试当中,将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分开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招生录取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比如录取的时候,通过文化课和职业倾向性的测试来录取学生,使得一部分学生从普通高考这样的竞争压力当中能够解放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同时也就减轻备考的负担。

多元录取的目标则是构建一个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和互换,实现学习渠道和学习形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衔接。使学生有多种渠道成才,有多种选择能够实现理想,而不是只有一条高考独木桥。

小小的一个亚克力塑料盒,简单的几个按键,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玩意却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蒋校栋和姚斌的作品“便携式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一举获得首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决赛特等奖。

    在人们的印象中,职校生似乎更多地是在钻研技能,追求技能的熟练。然而,在本届大赛中,数百名与蒋校栋相似的高职学生带着他们的203件作品亮相决赛,其中102件参赛作品是在机械控制、能源化工、信息技术、服务创意、工业设计、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创新作品。大赛期间,共有20余项参赛作品被签约转让给了相关领域企业。

    笔者在“挑战杯——彩虹人生”高职组比赛现场对20余名高职学生展开了随机调查,其中,86.4%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曾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科研创新与专业结合更紧密

    走出公开答辩的现场,蒋校栋笑得很灿烂,在本届大赛的公开答辩环节,他们团队的作品“便携式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还获得了最佳创意奖。作为一名通过单考单招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他学习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

    2012年,升入高职的蒋校栋来到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就读。谈起项目的缘起,蒋校栋回忆。“刚好那年冬天,PM2.5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环境的我们就想设计一款仪器,测定一下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并进行比对。”

    在专业课何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设想,蒋校栋和团队行动了起来。在最初的设计中,他们希望能引入PM2.5、甲醛含量、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温湿度等几个指标,主要针对室内装修污染。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问题出现了。由于指标的测定需要对应的传感器,而市面上没有针对PM2.5测定的传感器,小组不得不选用了检测2.8μm以上颗粒物的传感器。“甲醛的传感器我们没发现合适的,有的话也是用两个传感器来检测的,这样体积增大了,成本也增加了,测定过程中稳定度也会下降,所以我们放弃了甲醛,但是从理论上也是可以做的。”蒋校栋介绍道。在最终的方案中,留下了颗粒物、温度、湿度和总挥发性有机物4个指标可测。

    经过不断尝试,由同队的姚斌设计出了一种T型通道,成功地形成一个室外空气由气泵驱动,室内空气由风扇驱动,吸入气道,再由这3个传感器来进行测定的系统,从而实现了一组传感器测定室内外不同的空气质量。这一双向单通道气体采样系统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这款轻便小巧的空气检测仪的成本在百元左右,团队对其预计的市场价格在150元,也有一些公司有了合作的意向。

    曾担任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评审的沈伟然教授这次作为环保领域的专家也参加了本届“挑战杯——彩虹人生”的评审工作,他给予这件作品很高的评价:“使用起来简单快速,而且仪器也很小,设置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和实际需要密切结合。”

    在沈伟然看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做科研并不比本科生差。相比而言,他们“更重视动手,自己实现自己的创意,实现自己的效益”。

    此外,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学生在企业实习也会产生创意和灵感。获得本届比赛最具投资潜力奖的“钛合金整体叶轮数控加工工艺改进”项目,就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陈正尧和王浩在企业实习中产生的。他们对加工工艺的改进使得加工工时和成本都缩减了一半多。

    兴趣为基础,学校作支撑

    指尖轻轻一点,脚下的滑板“嗖”地一声就蹿了出去,这并不是在放映动画片《名侦探柯南》,而是真实发生在比赛现场的一幕。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大三学生陈飞和他发明的这款时速能达到41千米的电动滑板在现场尤为瞩目。

    陈飞的身边有很多滑板爱好者,受他们的影响,陈飞也对这一运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从学校到地铁站,可能只有一公里,但是觉得可不可以有这样一个代步工具会更好?”陈飞做电动滑板的想法不经意间悄悄地诞生了。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身边滑板爱好者的支持,组成了4个人的团队。

    “一开始只能是模仿。”陈飞告诉笔者,这方面的资料很少,美国、日本的一些网友,也尝试着制作过相似的产品,最初的时候,他只能通过视频来了解电动滑板的设计思路。

    “日本的传动装置是齿轮做的,噪音特别大。”陈飞放弃了这种思路,转而用传动带来连接电机和轮子。

    将电机、蓄电池、电路板装在普通滑板上,陈飞有了作品的雏形。然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电机、电池的选择都是一个问题,加起来太重了。”经过试验,他终于敲定了电机和电池的类型。

    同一个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王晨在团队中主要负责上位机的研究。他在滑板上安装了蓝牙发射装置,同时开发了一款APP,使得滑板加速、减速、刹车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遥控。

    为了让电机在路面起伏中不被碰坏,陈飞还在电机上增加了一个悬挂装置,这一装置获得了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

    在成功制作第一代电动滑板后,陈飞一发不可收拾,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又作了改进。“因为有刷电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我们把有刷电机换成无刷电机。在新的版本中,我们的部件是用3D打印制作出来的,也更为小巧。”陈飞介绍道。

    实际上,高职学生许多科技创新都萌发于类似的兴趣爱好。在笔者的随机调查中,有81.8%的受访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有科研创新类的社团和社团活动。

    来自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的方枭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我们在实训室里经常移动车,而且路面上经常有乱停乱放的车,没有车主在的时候,只能想个更简便的方法把它挪动一下。”他和同学们设计的“便携式移车器”也进入了本届大赛的决赛。指导老师廖军生告诉记者,学校里有创新协会,学校每年会通过学工、团委的经费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王天红也表示,学校鼓励学生申报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特色项目,在专业基础上进行创新,一些社团的创业作品和科技创新项目,也能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优秀的项目由学校组织指导并推荐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86.4%的受访学生向记者表示,对所在学校科研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感到满意。

    高职生科研创新意义何在?

    “找项目、组建团队、找指导老师、搞研究,挑战杯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体现和磨练。” 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原团委书记王懂礼对此深有体会。从2007年浙江省第一届职业院校“挑战杯”开始,他已经组织了八届校内的选拔比赛了。“从年初开始立项,到年末开始比赛,贯穿一年的时间,牵动1000多名学生、100多名老师去关心这个比赛。这一年的科研经历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学习习惯,也许就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对学生学风的优化和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王懂礼说。

    沈伟然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参加“挑战杯”的比赛,“对于他们今后实际投身到工作当中,怎样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怎样研究新工艺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有直接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然而,同样作为评审,在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肖昌松看来,虽然职业院校的学生“很有想法、理念,在注重应用、实用方面比较活跃,理念工艺创意上很有头绪”,但和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的选手和作品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首先在论文的书写上,在科学性、逻辑性上会稍差一些,个别同学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也稍稍有一点差距。”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处有关负责人认为,普通高等院校肩负着重大的科学研究的使命,而职业院校学生更适合做应用技术和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一些创新研究。

    浙江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方展画表示,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和竞赛,有助于扭转社会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人才观,反过来也会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正如王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尽管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论文,理论写得非常多;虽然我们只是一个专科生,但是我们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够实践、能够改进理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为之自豪。”


图为学生制作的精美手工作品。 李南轩 摄

810日,福州市-新北市职业教育交流展在福州海峡会展中心举行。两岸学生通过作品展示与技能实操,现场向观众展现了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成果。

本报讯 近日,市农业局能源办主任李文周在圆满完成“援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之后顺利回国,他在埃塞俄比亚Agarfa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期间所做的大棚滴灌示范项目,以及农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校方高度评价。

    李文周之前曾多次参与国际交流服务工作,此次是经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选拔,于20141月至7月赴埃塞俄比亚执行“援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其间在Agarfa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水土保持专业教师。在交流期间,李文周深入调研了埃塞俄比亚国情与农业职教发展现状,多次深入实习基地,考察调研,制定实习示范方案,编制《滴灌系统示范》项目建议书,编制滴灌系统安装、运行,维护幻灯片,帮助建成了辣椒种植、塑料大棚、滴灌系统“三位一体”的示范项目,并对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培训。该项目得到了校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认为是该校历史上的突破。埃塞俄比亚农业部ATVET官员视察大棚滴灌系统后,认为该项目很有示范意义。

吹风炉呼呼响,烧烤店烟雾弥漫,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烧烤店“很有意境”,但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过程装备121班的学生张汉成来说却是一件“烦心事”。

    自称“吃货”的张汉成特馋羊肉串,每到假期就相约朋友去新疆馆子解馋。但他烦烧烤时的烟雾缭绕,既污染环境又伤害烤串师傅的身体。

    能否用机器代替人工来烧烤呢?

    张汉成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电机,但电机转动是匀速的,而烤串需要时间停留。如何解决转炉时添料和取出熟肉的矛盾,是个物理难题。

    他想到了啤酒厂生产线上灌酒装瓶的原理。后来,他翻课本无意看到了“间歇运动”,心里突然豁然开朗。

    利用机械的不完全齿轮,可以让动力结构保持连续运转,但是转炉却可以暂停转动。烧烤者可以顺利取出已经烤好的肉串,并将生肉串放进炉子里。这刚好解决了停留的问题。

    换作平时,这样的“胡思乱想”也只能在同学面前吹吹牛,但这次不同,张汉成把这个想法告诉班主任唐昌松后,这位拥有30多个专利的老师立刻“煽动”学生把“想法”设计成图纸:“你要是能设计出来,我就帮你申请专利。”

    把想法变成图纸,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张汉成从来没有画过图纸。在学院的“特批”下,他走进了实验室。起初,张汉成“特没自信”,但他还是坚持着一轮轮画,一轮轮修改。到最后,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咬咬牙竟然坚持下来了”。

    直到接到申请专利已通过的消息,他才感受到“创新不在书本上,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在张汉成所在的班级里,如今共有7名学生申请了7项专利。

    面对学生,班主任唐昌松一开始也有些苦恼。他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弱,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也弱,自控能力差。

    但是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我就是想让他们把动手能力发挥到极致,用兴趣推动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班级里的第一项专利是高先辉申请的“轻便窗户清洁器”。刚入校不久,高先辉的宿舍在5楼,他在宿舍大扫除发现,窗户玻璃外侧很难擦干净。

    市场中有一种磁铁式内外擦窗户的清洁器,但是这个产品如果吸引力不够,玻璃外侧的清洁器易掉落。专业课学到“连杆机构”,高先辉觉得可以解决擦窗户的难题。

    唐昌松说,申请专利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是从未想过的事情,吸引力太大了。班级里很快形成创新的氛围。很多灵感来自生活中的“麻烦”。麻烦越多,他们总想“偷懒”。

    90后王茂明风趣地评价自己是懒人。“发明就是用新的工具,满足懒人更懒的需求。”

    他的专利是挂壁式电脑学习桌。因为宿舍比较小,他又想玩电脑,又懒得下床,平时他常常拿着一个移动式电脑桌,爬上爬下。每天要应付老师检查宿舍卫生,电脑桌搬来搬去十分不便。

    他干脆研究设计了一个挂壁式电脑学习桌,用的时候拉开,不用的时候收起来,挂在墙上,不占空间。

    为了解决电源问题,王茂明只好在床头拉了一个插线板。

    另一名同学权成觉得电线裸露不安全,他设计的新型多功能大学生宿舍用床,把所有电线置入床架上的绝缘空心管中,一块可收缩的板上连接有插座、网线插口。

    权成觉得这很过瘾,他说:“其实发明和创造并不难,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加减法,或者把别的东西移植到常用的工具上。”

    而宿舍里的“安全事故”也促成了一项发明专利。一次,室友晚上起床不小心踢倒了热水瓶,热水还烫到了脚。

    邵明程受到了列车上水瓶防倒装置的启发,针对大学宿舍特点进行改进,设计了“防倒防湿滑暖水瓶支撑座”。支撑座上有夜光带,停电夜晚有醒目警示。

    还有同学研究了太阳能水杯,通过杯子外侧的太阳能板,提供热量,保持杯子内的水恒温。他的灵感竟源于儿童的太阳能电风扇帽子。

    而为解决杯底固体凝固不易搅拌,专门在杯底安装一个手动式搅拌器,这个搅拌器的灵感亦源于市场上流行的“手转发条”的儿童玩具。

    现实中,这些拥有专利证书的学生已经招来一些企业的“橄榄枝”。

    唐昌松说,用人单位看到申请专利的材料,都很激动,没想到他的学生如此富有想象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绝不亚于一篇本科生的科研论文”。

    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祝木伟眼里,获得专利只是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副产品”。通过实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收获的是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校真正的目的。

    祝木伟介绍,学校专门拨出专项资金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同时对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学金等奖励。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下称《决定》)印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目前看来,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民生之需、是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是国家教育战略之需。为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笔者认为,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职业教育政策“悬浮”问题、校企合作关系“异化”问题、职业院校管理“低效”问题和师资队伍建设“低质”问题,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政策执行不到位即政策悬浮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一再重申的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并入或不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这在2004年、2005年、2011年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都能找到类似的规定,但事实上,在政策颁布后的这些年,一直都有中职学校升格成高职学校,高职学校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这些职业学校的升格行为将影响一大批同类学校,对各安其位抓内涵、提质量的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决定》的“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再次重申了这一内容,期待这一规定性的政策自此能有效落实。

    19969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然而,至今仍有一些省份尚未完成此项工作。《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但不少地方没有兑现。同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形势和政策推动下,各地也纷纷出台了许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这些政策制度大都能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或因素的影响,有的政策被搁浅,有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有力执行职业教育政策是基本要求。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各级政府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期限、明确效果,要抓政策落实、过程监管、结果考核,让“悬浮”的政策落地生根。

    同时,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绕不过去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弱在校企合作!媒体时有报道,有些企业与职业学校一起,打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幌子,安排学生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干的流水线生产工作;有的企业支付给学生较少的劳动报酬,却让学生加班加点地付出大量的劳动,涉嫌非法廉价出卖学生劳动力,并牟取暴利,等等。这些公然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使原本非常好的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走上“异化”的轨道。这应给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敲响警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要走实质性合作的路子,职业学校不能“异化”为只为企业输送顶岗实习的廉价劳动力的中介机构,而是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决定》提出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另外,不少职业院校在管理上表现出“低效”现象,一方面教学资源投放不合理,另一方面又存在缺少科学规划的现象;一方面“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一方面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上又存在没有更有效作为的现象,等等。职业院校应按照《决定》要求,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决定》中所提出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职业学校。

    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应促进职业政策生根、校企合作务实、学校管理高效和教师队伍优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各安其位,抓质量、建内涵。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创造更大人才红利,适应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在近日举行的2014全国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上,来自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选手秦源从全国4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中职汽修大赛首位女冠军。秦源的指导老师徐兴振说,实战操练与市场前沿接轨的专业知识,再加上职业意识,是学生创新创造力的源泉。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抓住了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苏州建设交通高职校校长杨建良对记者说。学校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获得全面发展。

    每天早上7点半,建筑力学与结构专业的张英老师都会准时出现在苏州建鑫集团的建筑工地上,在企业工程专家的指导下参与现场施工和管理工作。张英介绍,自从学校设立“教师工作站”以来,每个教师都有机会以脱产的形式到企业锻炼半年。

    杨建良告诉记者,学校的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一个校门跨进另一个校门”,实践经验十分匮乏。为此,学校推行“两个工作站”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学校先后在苏州建鑫集团、江苏永丰集团等知名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每学期安排12名教师入驻企业,在生产一线锻炼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免费提供场地设立“企业工作站”,吸引企业带着项目入驻,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层担任“客串教授”,给学生上课。

    走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堂,学生们正在计算机上对一辆辆“整车”进行“二级维护”。通过屏幕上的工具栏,学生们熟练地打开“引擎盖”、拧开“螺丝”、更换“机油”。原来,该校教师把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汽车维修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专业技能。

    该校教务处处长田小农介绍说,学校制定了“考、赛、奖、评”等相结合的综合促进机制,不断强化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中的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定期开展讲座和培训,帮助教师把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理论与新技术及时引入校园课堂。

    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学校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特别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模式: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制定考核标准并直接参与考核的全过程,而考核的结果最终反映在教师的绩效“成绩单”上。

    在绩效考核这根“指挥棒”的引领下,苏州建设交通高职校的教师“比学赶超”,变着法子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汽车专业的骨干教师徐展告诉记者,学生的技能成绩不仅占教师绩效考核的一半,还和教师的年终评优和深造培训直接挂钩,谁也不敢马虎。

    杨建良表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实现毕业生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如果教师评价指标中缺少实践教学这一条,将会引起错误的导向,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这是学校办学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据悉,这一创新评价机制带动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正因如此,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该校毕业生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

725日,本报第六版校园内外版刊登了《中考成绩不理想 读高中还是中职学校?》,主要反映了对于中考成绩不甚理想的考生,是选择读高中还是读中职学校?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此看法不一。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中央、省又有出台哪些优惠政策呢?81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调查。

市教育局高等、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的黄科长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根据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必须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在不少市民看来,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去读中职学校,是考不上高中的无奈之举。对此,黄科长告诉记者,这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错误认识和理解,读中职学校并非是无奈之举。读中职学校不仅可以学习手艺和技术,为日后就业增加砝码,而且还可以考专科、考本科、考研究生,和读高中的学生一样,可以进一步深造。

2014年起,我省整合“高职单考单招”、“高职自主招生”、“中职推免”等三类考试,设立“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每年组织一次。招考对象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且分别面向高中生和中职生出考卷。据黄科长介绍,今年我市就有不少中职学校的考生,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考上专科或本科院校。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央、省、市日益重视职业教育,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福建省开始实施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对贫困生给予相应的资助。黄科长告诉记者,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此外,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地方人民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经费、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凌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先后投入5000多万新建职教中心校园,投入1000多万完善学校教学设备,并在广西区内石山县区率先实施了免费职业教育。

    校长赵彬介绍,凌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该县唯一的一所普通中专,始建于1998年11月,由原来的县教师进修学校、成人中专合并而成。建校之初,学校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很差。

    2007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明确了2008年至2010年全区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当时凌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困难重重:校园面积狭小、校舍紧缺、设施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

    凌云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全力攻坚。2008年初,该县作出在城南新区划地78亩新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将占地30亩的县水果厂划给职校建设实训基地的决定。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该县采取资源重组、调剂使用等方法,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职教中心搬迁建设工程,筹资1200多万元购置各种教学设备,不断优化职教中心办学条件。

    如今的凌云职教中心占地面积达72350平方米,建成了2个自治区级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以及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实训楼、综合培训楼等。校园设计有花园、人工湖、荷花池、灯光球场、舞台等,整个校区布局合理、教室宽敞明亮,学生活动场地充足。实训区有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机械加工实训车间、汽车摩托车维修实训车间、电子装配实训车间、CAD/CAM实训室等,可进行数控、机电、汽修、摩修等26个现代实用技术的实习实训,年短期培训能力可达15000人次。目前,在校生3249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321人,成人在职1928人。 规范管理适应需求育人才 有了宽敞的校园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之后,科学的管理就成为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凌云县职教中心副校长吴宣毅介绍,在管理上该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校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学生操行评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及卫生管理、晚自习及课间操管理、考勤及请消假制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学生出入管理等规章制度,整个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学生遵章守纪,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在教学上,该校结合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程度、专长和从业意愿,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培训;紧扣市场需求,瞄准市场动态,把握用工走向,实行订单培训,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设计不同的实施性教学方案,实行分层次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经过学校培养,都能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成为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说实话,进我们学校的孩子基础比较差,底子比较薄,但进了我们的校门,我们就要严格要求,这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任,对家长负责任。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技术不过关,不发毕业证’的苛刻制度。”该校李副校长说到。

    凌云县职教中心十分注重为学生搭建技能训练、展示才能的平台。学校每学期都组织班级开展专业技能、篮球、体操、主题板报、拔河、校园十大歌手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尤其是幼师专业班开展每周一演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名目繁多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提高了综合素质。

    欲树人,先立德。凌云职教中心坚持“传仁德之理,授渔耕之术”的教风。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严格按照企业岗位要求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先学做人后学技、先学做事后学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逐步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率的提高。 拓宽思路提升素质创品牌 凌云职教中心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师带徒弟、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该校先后与深圳市宏辉电子有限公司、奇美(南海)电子有限公司、飞宏(东莞)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每年都输送大批学生到这些企业顶岗实习,在车间师傅的带领下,学技术、练操作、强技能,使其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大大提升,为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许多顶岗实习学生刚毕业就被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使该校学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5%以上。如今,在凌云的县城和乡镇,许多家电维修、摩修、汽修、商场老板等都是凌云县职教中心毕业的学生;在凌云县乃至百色市各县和河池市部分县的私立幼儿园园长大多也都是凌云县职教中心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通过学有一技之长,走上社会致富创业,造福一方。“我是凌云职教中心幼师专业毕业的,出来后我靠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办起了这所幼儿园,能够发挥我的专长,收入也还不错。”该县加尤镇一私立幼儿园园院长罗棉方说到。

    2010年,凌云县职教中心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了全区职教攻坚先进单位、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区职教招生先进单位、全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先进单位、广西教育系统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免费职教莘莘学子梦起航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凌云县制定出台政策,凡“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入高一级学校读书的学生)到县职教中心就读的,在享受国家给予中职教育的各种优惠政策外,县财政还给予每生每年1500的伙食费补助,是国家在册贫困户口家庭子女的每年还可享受2000元补助金,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可享受自治区政府给予的每年2000元的奖学金。“一个农村孩子到县职教中心就读,学制三年,书学费、住宿费全免,生活费也有补助,上学基本不交一分钱。”采访中,一位老师说道。

    凌云县出还台政策,落实财政资金,建立“贫困青年岗位就业培训生活补助机制”,对参加培训的学员,除免费学习培训外,另补助一定生活费,帮助农村贫困青年获得劳动技术证书。“初中毕业因为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的我,参加了县里面实施的智力扶贫职业技能学历培训,学成出来后去外面打工老板把我们当技术骨干用,待遇很高;现在我自己在县城开了一家家电店商场,因为维修技术好和讲诚信,得到了顾客的普遍认可。感谢党委政府实施的智力扶贫职业技能学历培训工作,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不用交钱就能学到技术,从而创业实现脱贫致富。”该县一家电商场老板黄站杰说到。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该县已有14179人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注册就读;2013年全年共举办劳动技能培训26期3154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56期43680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班135期15301人,共有1850人获得国家职业技能初级证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5万人次,创收1.45亿元。“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培训,使‘两后生’和农村贫困青年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走上社会后可以依靠技术谋生,提高收入,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目的。”凌云县职教中心校长赵彬坦言。


先进的网络教学

 

学生在上汽车维修课


82-3日,2014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暨湖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金元出席了开幕式,并就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提要求。厅科技处、职成教处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教育局、各职业院校分管教学或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等130多人应邀观摩大赛和参加论坛。

    举办此次大赛和论坛,旨在搭建平台,进一步交流总结经验,理清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推动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学习、应用和创新信息技术;汇聚和共享全省职业教育的优质数字化资源,扎实推进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本次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分中、高职组,共设信息化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网络课程比赛5个赛项,涉及电子信息、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加工制造等11个专业大类,共计401名职业院校教师报名参赛,其中中职学校133名、高职院校268名。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30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77个。

    大赛同期举行的湖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邀请了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程聪教授、大连海事大学于双和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分别就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推进专业教学创新、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和职教信息化发展思考进行了专题讲座。邀请了英特尔教育事业部、武汉唯康众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3位企业专家,从企业的视角,围绕信息技术环境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变革等作了专题报告。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

  主持人:6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总书记第一次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如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专门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以及职业学校一线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 王继平

  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系统回答了职业教育怎么看和怎么办两大根本问题,明确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根本任务、办学方向、支持重点、党政职责等重大问题,为新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总方向,提出了总要求。

  重要指示回答了职业教育“怎么看”问题。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定位,深刻阐明了职业教育的跨界特性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地位。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三,习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第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深刻阐明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重要指示回答了职业教育“怎么办”问题。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述职业教育重要定位、作用和职责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第二,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问题。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怎么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第三,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办什么样职业教育、怎么办职业教育”问题。办什么样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也就是说,要办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怎么办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系统地阐明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改革重点、创新任务、办学原则和办学力量。第四,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重点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第五,重要指示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并且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高度来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所作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指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蕴深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空前重视,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发展职业教育需重视职业精神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丁大建

  围绕习总书记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何在?早在2007年前后,我在研究就业问题的时候就意识到,目前我国的就业工作应该转型。我们过去注重数量,因为人多,要解决就业的劳动力多,加上20世纪90年代末工人大规模下岗,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大量涌入城市,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劳动部门一直注重怎么把就业率搞上去,失业率降下来。但2003年以后“民工潮”逐渐演变成“用工荒”,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愈演愈烈。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都开始发生改变,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那么劳动力就业也需要转型升级,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型。对于就业者来说,现在已经不是说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好,而是自己要有能胜任这个工作的技能和素养,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这是一种强调职业特征与个体特征相匹配的、有质量的就业。之前网上曝出的幼儿园老师打儿童的事件,很多人说这老师素质太低了,但换个角度想一下,可能是这位老师的个体特性与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特征、职业要求完全不相匹配,本就不应从事这个职业。未来20年,我国仍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如果劳动力都像打人的教师一样安放在不适合的岗位上,那经济转型升级过程肯定磕磕绊绊。现在的难题在于很多劳动者搞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他们选择职业方向经常是随大流,怎么好找工作怎么来。这时候就需要职业教育发挥作用,通过职业教育的筛选、分流、培养,让劳动者找到与其特征相适合的职业,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技能,如此一来,每个劳动者都能发挥出优势和特长,整体配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为什么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跟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如学校招生难直接相关。很大程度上,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社会价值观产生偏差造成的。我们的社会还不够职业化,只认等级、不认职业。所以,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社会上都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一种低层次的教育,瞧不起职校生,导致学生家长不愿意把子女送到职校。如果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社会真正实现职业化,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应该更多地讲专业、讲职业,而不是讲级别。职业就是工作分类,是“干什么的”,跟人的工作岗位特征直接挂钩,教师、公务员、司机、医生、小贩等都是职业。职业分类的细化和鲜明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依据职业分工来体现,而不应是以级别来区分高低贵贱,这是现代社会较以往传统社会的进步之所在。在现代社会,职业差异和职业关系反映了人们相互需要、相互服务和相互交换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人才就是在自己的职业中干得特别好,能够很好地满足职业的职责要求、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优秀劳动者,而不是说大学毕业有了“干部身份”的人是人才,或者会挣钱的人是人才,而工人、农民就不是人才。

  “跑偏”的人才观还导致我们目前社会中职业精神的缺失,表现出来就是“干什么不像什么”,劳动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率偏低。我们可看到社会上部分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工人在生产中应付了事、糊弄过关;老师不好好教书育人,老想着“走穴”挣大钱;公务员不勤政,整天考虑自己的升迁,为自己的亲友安排工作;经营者为赢利偷工减料不顾质量,等等,这些就是缺乏职业精神。从根子上来说,是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因此,习总书记强调把社会的价值观扭过来。一个人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就必须按照这个职业的要求去做,而不能做与职业精神严重背离的事。职业是可以选择和转变的,但一定要“做什么像什么”。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而不光是培训技术、技能。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既要讲宏观上的职业精神,比如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又要细化到岗位,比如说会计就应“不做假账”。当然,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是一两天的事,贯穿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也覆盖了全社会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还需要我们多下功夫。

职业学校信心更足目标更明确

北京市商业学校学生工作处主任 何健勇

  习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的高度,对职业教育的定位、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作出了全面阐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也向社会传递出提振职业教育的强烈信号。现在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偏见,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也让职业学校和职教工作者获得了信心、坚定了信念,让我们在管理、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一个职校生身后是两位家长和更多亲属,全国的职校生身后就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职业学校都能把学生培养成才,让他们在工作中取得自己的成绩,对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都是善莫大焉;往大处说,还能够促进国家稳定、社会发展。

  当然,当一个初三毕业的学生考到职业学校,人们一般会认为他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我们跟刚报到的学生接触后,也发现他们身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通过教育、帮助、服务和指导,努力培养他们的德和能,把他们培养成德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给他们创造成才的机会。

  另外,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上,我们也在探索创新模式,比如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我们学校就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在各个方面给予学校足够的支持,比如提供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机会,还会派企业的技能专家、行业能手到学校组建“大师工作室”,指导专业老师和学生。同时,学校也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比如,我们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也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我们刚刚把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培训时传达给企业员工,为工人们树立起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除了跟企业合作之外,学校还在探索不同层次的职教模式,比如,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与社区合作,创办社区学院,为社区提供劳动进修、培训的机会。

  但是,目前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些障碍。比如,政策不允许我们到外地招生,针对学生的经费也是按照北京户籍学生数量拨款的,这些都不利于我们解决生源问题。希望以后能继续通过体制改革,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

请放心把孩子托付给职校

北京市商业学校毕业生北京联合大学学生 牛瑞祺

  看到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感到很温暖,因为我们职校生一般并不很受社会认可,社会对我们始终抱有偏见。“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以前没人跟我们这样说过,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职校生受到了肯定,我们只要努力也会成才。这里,我想讲讲自己的故事。

  我现在算是一个比较自信的小姑娘,但刚进北京市商业学校的时候是一个190多斤、特别自卑的“小圆球”。在商校的几年里,我学到了知识、技能,找回了自信,找到了人生目标,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体重减到了110斤左右,处于很健康的状态。这几年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段时光。

  在初中的时候,我一直很想参加演讲比赛之类的活动展示自己,但是没有自信。来到职校以后,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成长平台,让我们打好了基础,提升了能力。职业教育每年有全国技能大赛和风采大赛,这两个比赛我都参加过,获得了全国的中文演讲、英文演讲双冠军和会计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自己慢慢积累了自信。

  在学校的教育下,我找到了人生目标。我现在正在大学汉语言师范类专业学习,打算毕业以后再回到职教这片沃土,成为一名职教工作者,用我的热情和经历来改变更多的职校生。得益于之前在学校里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我找到了兴趣和能力的契合点。现在我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让自己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

  还有一点,职校的素养培训也让我受益匪浅。比如说,我们学校有晨训,每天早上用学校制作的读本进行晨读;还有礼训,包括对站姿、坐姿进行训练,再加上18岁成人礼、毕业礼以及道德素养培训等,都对学生的品行是一种感化。

  我的家长常对我说,咱们当初真是选对了学校,如果当时没有选择商校肯定也没有现在的你。最后我想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职校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能发光发热。家长们真的可以放心地将孩子托付给职业学校。

中国经济网北京88日讯  87日,由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行业垂直媒体平台圈课网与CC视频联合主办的第一期以“结网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圈点·互联网教育沙龙在北京举行。

 


会议现场。 来源:主办方提供

  据主办方介绍,圈点·互联网教育沙龙是由圈课网策划发起的以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沙龙活动。古代用加圆圈或点表示文章的句读,圈点也常加在字句的旁边,表示精彩或重要。圈点作为圈课网系列沙龙的主题,既暗合了圈课网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于在线教育行业内精彩内容、观点和看法的包容。

  会上,91外教网CEO郑金礼表示,在线教育培训未必会降低成本,传统教育需要房租、教室的费用和其他硬件设施,成本很大。在线教育虽然没有房租成本,但PHP工程师的一年工资也足够在二三线城市租下两三百平的房子,成本压力也不会很低。另外,在线教育公司要确定自己本身是否适合走O2O的路线,O2O不单单只是几个线下实体店,需要一整套的系统的配合,目前真正走O2O路线的只有几个大的教育公司。郑金礼告诫创业者,培训行业不适合投机,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跨考教育网校事业部总经理薛思科从市场需求和网校招生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薛思科认为,学员网上学习有基本需求、激励型需求、兴奋型需求三个方面。对于网校,要建立自己产品不可比的优势,有团结老师的方法,有一群可以支撑的教研团队。谈到招生渠道时,他介绍,主要有三个方面:搜索引擎;其他网站;社会化媒体。

  慧科教育产品副总裁欧岩亮在会上表示,信息技术是教育核心的驱动力,传统教育中教与学存在这基本矛盾,要创新教学内容。

华龙网讯 8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宣讲会在重庆举行。来自教育部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对日前我国出台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政策进行了深度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通过不断调整办学层次和专业等方式,到2015年,我市将初步形成符合标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据了解, 6月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针对今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则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据全国总工会统计,目前我国高技术工人缺口达2000多万人。但一方面又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剩余的现象,这充分暴露了教育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谢俐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必然之路。《决定》和《规划》则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结构、经费保障、人才质量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优化职业教育产业和区域布局、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等多个方面。到2020年,将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我市有8所高校、31个专业招收技能型专业硕士,并启动8所学术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型转型。”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市除在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型”导师等方面持续努力外,今后还将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并围绕现代农业、能源、交通、健康和社区服务等重点领域培养高层次技能技术人才。此外,在统筹城乡职教布局方面,我市也将按照五大功能区域的新布局,整合资源,建立与城乡统筹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就业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到2015年,初步构建起符合标准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今年以来,关于地方高校加速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有人提醒:“批量式”高教改革应当缓行。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这个“当事者”之一,我们认为,既不能观望、徘徊,也不能“一哄而上”,应理智做好转型发展文章。

  很多学校在转型发展问题上很茫然,比如在专业设置上,有的学校盲目上马一大堆应用技术类专业,致使学校规模大但办学条件差,毕业生没有就业竞争力,用有些媒体的话来说,“一些地方新建本科贡献大量‘失业者’”。这是一种不负责任、不理智的行为。

  因此,转型需理智。地方本科院校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自身定位。铜仁师专更名为铜仁学院时所明确的使命就是服务铜仁发展。这既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责任,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安身立命之本。

  服务地方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重要内容。搞好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好专业设置问题,这需要结合产业需求和办学条件两个因素思考。产业需求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将学校的专业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对接。其次是课程建设问题。课程建设牵涉到教学场所、实习实训条件等诸多因素,需要通盘考虑。再次,是师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的现象,要对师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以适应转型需要。这些现实难题,都需要慎重考虑。

  对于科研工作,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更应重视服务企业科研需要。学校的使命既然是服务区域发展,就要重视支撑区域产业的当地企业的科研需求,为他们服务。师生在为企业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产业发展信息,并将之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供了可能。

  当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多种模式,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在特色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理智转型。不经周密调研、论证,一哄而上,在过去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有过不少教训,地方本科院校今后的转型发展应当引以为戒。

  (作者为贵州省铜仁学院校长,本报记者肖家鑫整理)

    新华网郑州8月7日电(记者马意翀)为规范职业院校学生暑期实习管理、确保学生实习安全,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该省职业院校不得安排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和无安全保障的顶岗实习岗位,如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

  此次下发的《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通知》要求,各职业院校本着就地就近和相对稳定的原则选择实习场所,坚决杜绝推荐有可能危害学生生命及身心健康的任何顶岗实习劳动;不得安排学生在风险较大、非本专业对口行业或者其他不适宜学生的岗位顶岗实习,如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学生顶岗实习每天不得超过8小时;不得安排学生加班;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安排顶岗实习,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此外,《通知》还要求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报酬要以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或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的形式确定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及学生实习薪酬;对于免学费的中职学生,实习报酬由企业优先按免学费全额支付给学校,用于学校日常运转,余额部分由企业支付给实习学生。同时,禁止企业安排实习学生从事不符合实习特征或与实习内容不一致的劳动生产。

717日召开的2014上半年汽车市场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称,“2014年前5月二手车市场交易量达231.46万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1.53%,今年二手车市或将突破千万辆大关。”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专业也开始逐渐纳入职业教育体系。

    近日,上海建桥学院与上海百联集团签约联合创办汽车学院,启动实施“应用技术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定位二手车产业领域,培养当前市场紧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不仅在上海,此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都已经开设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专业,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纷纷闻风而动,开始关注二手车专业并进行相关调研工作。

    ■极少数院校开设二手车专业

    北京交通职业运输学院中德项目负责人、北京市职教名师缑庆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由于近年来二手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加上全国多个地区限号,导致置换车辆增加,因此职业教育院校现在对开设二手车专业都非常感兴趣。

    但缑庆伟分析,由于目前二手车市场还不太规范,职业院校顾虑到毕业生未来的就业行业秩序等问题,加上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相关目录里还没有二手车专业,需要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报备等工作,所以目前开设二手车专业的职业院校还寥寥无几。

    据了解,北京交通职业运输学院目前并没有二手车专业,但正在与奥迪讨论二手车流程和标准等内容,将来可能有进一步的深入合作。但由于目前二手车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需要与企业标准进行融合,从前期的专业报备、市场调研到招生,最起码还有至少三年的时间。

    缑庆伟建议,由于职业教育必须未雨绸缪,不能等市场完全成熟、人才缺口非常大的时候再设立相关专业,因此目前职业院校可以开设二手车方向或者相关课程,让学生自愿选择,进行技能培训。

    ■评估只是一个环节

    提到二手车人才不得不提到二手车评估师。据悉,国家对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实行注册管理制度,对二手车鉴定评估师进行全国统一教材的培训、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和统一发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培训部主任王法长介绍,目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二手车评估师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每期培训时间10天,不低于100课时,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颁发的二手车评估师注册证。

    近年来类似“二手车评估师人才缺口大”这样的报道也屡见报端,但缑庆伟指出,二手车评估仅仅是二手车交易中的一个环节,并非是全部。如果职业院校需要开设二手车专业,那么从二手车的购入、技术检测、认证到技术性能恢复、出售,整个流程都应该是二手车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同时,二手车的销售也将不同于以往的新车销售,因此二手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必须进行重新设定,绝不能简单照搬。目前大家都在热捧的二手车评估师并不能覆盖二手车交易的全部过程,无法做到覆盖整个二手车行业。

    ■二手车职业教育也需校企联合

    由于目前汽车类职业院校在培训人才的过程中,较多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对于二手车专业更应如此。

    缑庆伟认为,二手车专业中的技术检测和销售等环节的培训还需要和汽车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很多汽车企业都有二手车培训流程,但大多是企业内容部培训,并且采用企业标准,只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同时,愿意将二手车相关信息作为校企合作培训内容的汽车企业很少,目前和北京交通职业运输学院表示有合作意向的只有奥迪公司。

    在提到与二手车交易市场或交易平台的合作时,缑庆伟说道,由于职业院校培养全方位专业人才,因此职业院校未来设立的二手车专业将与各方面企业合作,包括二手车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但由于二手车交易中的检测和销售等环节涉及专业技术知识,因此,与整车厂进行联合培养将会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就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各项部署,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近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郭春鸣一行来皖进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宣讲,宣讲活动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吴行主持。


郭春鸣在宣讲报告中首先强调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他认为这次会议领导重视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部门协作前所未有,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切入点,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会议旨在推动基本教育制度国家政策创新、推动教育结构科学调整、推动形成培养多样化人才模式,助推经济转型、助推产业升级、助推创新驱动,创造人人皆可成功成才的教育政策。郭春鸣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时代重任、发展方向、支持重点和各级党委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在国家层面上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两个文件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实施。郭春鸣从教育政策、行业企业政策、社会力量办学政策、教师政策、财税政策、社会用人政策、重点支持政策、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等八个方面重点解读了《决定》、《规划》将要推进的各项改革举措,明确指出今后要着力抓好推进体系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管理、着力促进协调发展、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等五项重点工作,同时要求各地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制定学习贯彻方案、分解任务开展试点、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等四项工作。

  宣讲报告后,吴行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此次宣讲会精神,重点做好三项工作。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三个统一”: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功能的新定位上来,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形势的新判断上来,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新部署上来,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要深入谋划做好我省职业教育有关工作。省教育厅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加大职业教育统筹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布局调整、推进中高职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文件,做好省级层面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设计。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开拓创新,抓好工作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要把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与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改革创新,切实把国家和我省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委厅机关处室及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1999年以后批准成立的本科高校校()长、各高职院校校()长、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校长、部分省属中专学校校长、部分技师学院和技工学校校()长参加宣讲活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委、人社厅、扶贫办、工信委、国资委、商务厅、旅游局等50家省直部门、机构的负责同志,各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工作负责同志,以及部分行业协会、学会组织和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应邀出席宣讲活动。


天津北方网讯:借助高校资源提升办学水平,根据新区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联合多元化投资主体共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集团。今年滨海新区教育局全力加强资源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推动职业和成人教育主动适应新区经济社会发展。

多元化投资建职教集团

  今年上半年,新区教育局借助高校资源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目前,新区职业院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制定了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化工仪表和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合作,制定职业教育中期发展规划,开展职业院校科研课题项目、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重点师资培训。同时,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海河教育园区等单位合作,探索今后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及中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衔接。

  在职业教育办学集团化方面,以滨海中专为核心,联合大港区域内50余家企业和天津市4家高职院校,成立大港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尝试。塘沽一职专、汉沽中专、滨海中专已经市教委审批,分别与天津职业大学、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汽车、机电、计算机、数控、电子、学前教育等专业开展“3+2”合作办学。

  推进社区教育品牌发展

  今年新区大力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以社区学院为引导,以基层社区学校为重点,投入160万元资金,启动了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项目,分别对原汉沽和原大港两所社区学院,大田镇、太平镇等8所农村成人文化学校进行设备改造。此外,推进社区教育品牌和科研课题项目建设,首批10个品牌建设和15个科研课题项目将于10月份结题。《滨海新区数字化城区建设与研究》《滨海新区蓝领公寓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两个实验项目,已经被批准立项,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实验研究。

据新华社电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6日做客上海广播电台节目时表示,目前上海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已达34%,高于国家规定。上海将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培养复合型、发展性技术精英,为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翁铁慧表示,上海将进一步推动专兼结合的“双师制”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培养机制。在师资培训的财政资金投入上,今后需更多偏向职业教育。”今年9月起,上海将在3所中职校和2所本科院校试点中职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专家表示,中职、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上升通道打通,为中职生成才提供了通畅的出口。

    前不久参加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李克强总理到会与代表们合影留念,并发表了即席讲话,谈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三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三个方面层次清晰,第一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算是最基础的需求;第二是讲教书育人,不能一味强调技能,也是教育的重要功能;第三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改革,很难化解目前面临的困难,打破已形成的教育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面临大量就业缺口,常规的学历教育每年积累了大量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在实际知识技能上难以满足需求,而职业教育近年来又成为明显短板,也难以适应发展与变化。据上海代表介绍,总体上看,职业技能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工资待遇上绝不亚于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且不愁就业,但家长们显然希望孩子去复旦,而不会选择技工学校。根据民政部的代表谈到的家政服务方面的信息,北京每月一万元薪酬的月嫂供不应求,全国养老保障方面的职业技能人员还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1/10。

供需方面的矛盾,背后反映的是体制、文化、政策、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就是总理讲的要通过改革解决问题。但制定改革政策也要把好脉,对症下药,否则未必能见成效。某位省领导介绍经验时特别强调了政府要制定好规划,对职业教育起到引领、支持作用。我听后感到这种举措与现实问题未必能有效对接。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将着力点用在何处,需要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该放开的就松手,将重点放在制定政策、制定规则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通过机制设计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市场提供必要的环境和信息,这或许更有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有位代表发言时强调国企应带头办职业教育,承担责任,不能推给民营企业。这也反映出了一种计划经济的思考判断,企业是否应该办职业教育,还是要看市场需求,民营企业做有做的道理,国企不愿意做也有其苦衷。若真是市场能起到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公平的政策环境下,我看用不着规定谁该做,谁该负责,自有人愿意投资兴办。同组讨论时就听到一位来自云南省民营职业教育系统的代表发言,他们自筹资金办职业教育,由小到大已发展了15年,在校生达到2.4万名,自负盈亏,教育部经过评估,已承认其毕业生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每年参与大学统一招生。

有的省就不乐观了,职业教育层次很低,招不到学生,每年在高考落榜生里去挑,被称为“非零分录取”。这种情况下,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又从何谈起?

如何办好职业教育,需要对现实中的问题做细致调研分析,在体制、政策上认真研判,通过实践探索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之路。记得不久前读到过吴敬琏先生讲的一段话,他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很困难,但是农民工、保姆就业很容易,而且现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工资比农民工、保姆都要低。这说明我们的生产结构有问题……相比现在强调就业数量,更应重视就业质量。”

生产结构确实存在问题,但另一方面,教育结构、人才结构同样存在相应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也不可能形成优质、合理的生产结构,需要政府、教育工作者、全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