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劳动的价值,歌颂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劳动是青年学生习得本领、开创未来、实现梦想、铸就辉煌的光荣路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会议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谋划新发展,续写新篇章,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之路还很长。提高发展质量,培养优质人才,职业教育应回归常识,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各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全过程。
一要突出马克思劳动美学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马克思劳动美学是美学大厦的基石。职业院校要重视马克思劳动美学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给予其独立的地位,保证足够的学时,落实到各专业、各教育教学环节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观,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追求崇高理想,塑造完美人格。
二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劳动文化。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旷古悠久,靠的就是人民热爱劳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劳动推动社会发展,“赖其力者生”这一朴素的劳动美学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职业院校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劳动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信劳动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坚定劳动开创未来理念,立足岗位成才,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用精湛技艺绘制精彩人生。
三是彰显实践教学的劳动教育元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更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广阔平台。学校要重视和发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劳动教育功能。针对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内容、目标,从设计、实施到考评,全程注入劳动教育元素。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培养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职业精神。学校还要从劳动教育的角度,厚植“以赛促教”内涵。技能大赛不只是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简单评鉴,更是对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一次全面展示,是一次鲜活的劳动教育活动。参赛、办赛,不应局限于赛场和参赛团队,还应把大赛搬进校园、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四是创建多维度的校园劳动文化。职业院校要调动教学、科研、管理、工勤等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全员参与劳动教育。创建多维度校园劳动文化,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时时接受劳动教育。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周、劳动日活动,参加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参与食堂、舍务管理,倡导学生自治;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学校要加强对各类活动的组织与引导,丰富活动内涵,增强劳动教育体验,寓教育于劳动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展示优秀师生的工作业绩与事迹;构建劳动广场、形象雕塑等文化设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熏陶;教师要精致教案课件、规范课堂板书、整洁着装、端庄行为,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向学生示范和传递职业精神。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不仅推动了社会就业和稳定,而且成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相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认同度不高、经费来源不合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吸引力、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达标等问题。要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顽疾,依赖于党和国家的强有力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当务之急要体现职业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绩效化、制度化、程序化,这就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祁占勇教授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书,紧扣时代脉搏,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体现了意义重大、内容全面、观点独特、方法科学等特点。
一是凸显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大意义。职业教育对国家安全、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技能强国”“工匠精神”“精品制造”“优质制造”等战略高度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而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既离不开职业教育政策的有力保障,更离不开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绩效化、法治化,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
二是建构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框架。本书以职业教育政策的本质特性为起点,运用统计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与演进逻辑,基于动态循环发展过程的视角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多个环节的内涵、本质、意义、模式进行了论证,从文本分析的视角探究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背景、问题、定位、理念等,审视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涉入”以及基本价值基础,对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国际比较。
三是提炼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独特观点。职业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具有整体相关性、结构有序性、动态稳定性、对外开放性的特点。本书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非连续性、多权威控制性以及师资建设的政策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受到青睐等特点。在职业教育政策未来走向中,不仅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政策决策的科学研究,而且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也要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同时,本书总结了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谱系,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公共利益、效益优化、民主参与。本书构建了职业教育质量政策、体制政策、经费政策、教师政策的政策分析的基本维度。
四是渗透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科学方法。一方面,本书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进行了翔实的话语分析,以透视其背后所渗透的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政策的修改与制定、执行、评估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本书通过统计软件工具,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使用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中关键词、主题词、作者、引文等在文献中共同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发现职业教育政策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基础、研究团队以及存在问题。同时,本书还运用到了“编码”分析法,既可以全方位地俯瞰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政策,也是对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深入解读,更是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形成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权力、主体、资源、制度等的基本认知。
本书围绕“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与“为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两大主线,依照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外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从定性到定量、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路,秉持“问题导向、目标牵引、实践情怀、中国立场、全球视野”的基本定位,较为全面、系统、深刻地探究了职业教育政策的本质、过程、价值、体系、演变等内容,是一本值得职业教育政策决策者、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及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同仁细细品味的学术著作。
“6选3非常符合学生需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真正感兴趣、有特长的科目。”上海新高考方案实施后第一届考生乐意安说。
2017年6月,上海、浙江34万名高考生像乐意安一样,成了首批“吃螃蟹”的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40年来最大变革。
“惟进取也,故日新。”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对时代变革的理解和渴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纵观40年来教育的历次改革与发展,始终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始终践行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崇高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教育改革,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拨乱反正 教育事业全面恢复重建
“文革”结束,百废待兴。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被彻底否定,全社会没有了学习知识的活动和动力,国家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1977年,邓小平刚复出不久,就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1977年底,恢复高考,570万名考生从车间田地、山林工厂走向考场,最终27万人被录取,命运由此改变。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也是我人生的转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前院长钱颖一感触颇深。而在北大教授陈平原看来,恢复高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事,更是全面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一个突破口。
1977级、1978级学生是幸运的,他们经历了若干划时代的事件:恢复高考制度、扩大派遣留学生出国、改革开放号角吹响……他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转折。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国家对教育的直接要求;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不仅需要纵向的选拔培养,更需要横向的比较。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要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1978年6月,邓小平作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
从1978年第一批52人启程赴美,到如今中国已有500余万人到海外留学,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留学生也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连接世界的生力军。
如果说1985年之前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恢复和重建,那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真正启动了教育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
而改革最直接的动因,则是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面对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政府职能与办学自主权划分不清、教育结构不合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多元筹资难题等,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需要。
怎么改?《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个决定,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的战略目标,将教育改革纳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中。
具体如何实施?《决定》提出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四是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自此,我国教育事业各项改革蓬勃开展——
198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印发,确立了到20世纪末教育发展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全”);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两重”)。
1999年,《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发布,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印发,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新目标。
……
每一座里程碑上,都打上了《决定》的烙印。
与时代同步 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
992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
这一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且科技文化水平偏低是基本国情。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如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必由之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的行动目标。
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紧张是客观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一体制极大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积极性,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实现“两基”战略目标作出了极大贡献。
“两基”攻坚,重点、难点在农村和西部。为此,国家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教育支持最大的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前后两期投入近200亿元,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成果迅速显现,截至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2001年1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然而,21世纪初所实现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有限,大规模“普九”只能辅以征收教育税费、学杂费等多渠道筹资,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集体积累已经不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实现了“从向农民收费集资办学转变为主要由政府出资办学,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由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两大变革。
此后,基础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006年春,西部农村的学龄儿童不再交学费、杂费和书本费。
2007年春,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2008年秋,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除学杂费。
至此,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与免除具有千年历史的农业税一样,义务教育全免费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乃至百年来中国教育成就的重要标志。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高等教育则直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然而,直到1998年,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只有78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扩招是民心所向,势在必行。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4%,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此后,这一数字仍大跨步增长,2010年达到26.5%,2017年达到45.7%……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伴随扩招,过去“条块分割、部门办学”的旧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管理体制改革,使高等教育走向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发展路径,极大调动了中央、地方及社会各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幅提升。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1992年中央政府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211工程”),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1998年又决定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此后,国家又先后开始实施“2011”计划、“双一流”计划等,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挺进。
高等教育领域的系列改革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改善了高校过去资金匮乏、设施陈旧、队伍不稳的局面,而且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增强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科研实力、创新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
攻坚克难 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何在?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然而,伴随中国教育持续高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至沓来:高等教育领域,扩招后大学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难,学术造假等问题日渐突出;基础教育在“效率优先”的发展观影响下,教育公平被忽视,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差距不断拉大;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校生被视为“二等公民”,等等。
“今天的教育改革,面临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有待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于教育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当下的教育改革,无法回避“十三五”甚至未来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等进行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八大继续把“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公平与质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维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也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几年前,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启动:
2014年9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吹响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号角,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从育分到育人,着眼终身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本质。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义务教育出现“城镇挤、乡村弱”现象,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扩大。2016年,《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应运而生。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意见》要求各级政府以缩小校际差距为立足点,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十大举措随之出台。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出台,中国2600多所高校重新洗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17年,全国1.21万所职业院校开设约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总规模933万余人,在校生2697万余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每年有280万个家庭通过高职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
教育发展,经费先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2012年首次实现占GDP比例达4%后,连续6年超过4%。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1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2017年达3.42万亿元。仅2012—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年累计投入13.5万亿元,超过1952—2011年60年累计投入之和。
……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可以自豪地说,经过4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而且正在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40年改革开放,中国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教学〔20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拓宽就业领域,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1.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地各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要继续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结合地方实际适当扩大地方基层项目的实施规模。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领域就业创业。要发挥服务业最大就业容纳器的重要作用,鼓励毕业生到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就业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会组织就业。
2.促进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各地各高校要鼓励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实体经济就业,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降税减费等优惠政策。要加强与中小微企业沟通联系,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招聘信息,积极组织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招聘,进一步办好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活动。
3.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要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攻坚力度,结合实际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4.拓展新兴业态就业空间。各地各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主动对接以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特点的新业态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支持鼓励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主动适应新就业形态、新用工方式。
5.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回信和勉励语精神,认真落实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要密切配合兵役机关,面向毕业生、在校生、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集中播放征兵公益宣传片,发放应征入伍宣传单。落实好预订兵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入伍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
6.支持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各地各高校要加大经费资助、教育教学、升学就业等政策支持力度。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将国际组织基本情况、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纳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和课程。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收集发布国际组织招聘信息,开展专家讲座、政策咨询、社团活动等系列指导服务。鼓励高校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实习任职渠道。
二、推动双创升级,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7.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地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奋斗精神。
8.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各地要配合有关部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各高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进一步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学生复学后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等政策,允许本科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9.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和资金扶持力度。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各高校要积极推动各类研究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向创新创业学生开放。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高校要通过政府支持、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10.加强创业指导与服务。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对接、财税会计、法律政策、管理咨询等深度服务。鼓励各高校聘请行业专家、创业校友、企业家等担任大学生创业团队指导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实验室老师全程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11.健全精准信息服务机制。加强部省校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需求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供需智能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政策、岗位和指导。要进一步发挥校园招聘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组织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校园招聘活动,支持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合招聘活动。高校举办的大型校园招聘活动要向其他高校有组织开放。做好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就读的港澳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12.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各地各高校要加强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低年级学生着重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对高年级学生着重提升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要结合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特点,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要多方搭建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平台,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多种类型的培训(或认证)证书。
13.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各地各高校要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毕业生情况,建立帮扶台账,做到分类帮扶、精准发力。高校要建立校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参与的“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充分挖掘校友、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优先为困难群体推荐岗位。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专项资金,开展就业困难毕业生专项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
14.切实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各地各高校要加强校园内招聘活动管理,严禁发布性别、民族、院校、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视性信息,严格审核用人单位资质、工作岗位信息,重点审核就业中介机构和境外用人单位,严密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传销等不法行为。普及就业创业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教育和管理,做到诚信签约、诚实履约。
15.加快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各地各高校要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中充分考虑指导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业绩,予以适当支持。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指导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要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等就业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轮训,全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16.积极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作用。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制度,着力完善统计指标和内容,按时向社会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加快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本地区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主动对接地区、行业、产业需求,进一步建立完善高校学科专业、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实现本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科学配置和布局。
四、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深化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
17.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院系领导要落实责任,辅导员(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健全就业、招生、教学、学工、团委、科研等机构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18.深化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各地各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当中,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西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广泛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营造就业创业良好舆论氛围。
19.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规范管理。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就业统计工作责任制,健全毕业生参与的就业状况统计核查机制。各高校要认真落实统计工作“四不准”要求,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各地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数据进行认真核查,对查实的弄虚作假等问题要严查严处,并进行通报。
教育部
2018年11月27日
人社部发〔2018〕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中央企业等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为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有关要求,现就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遵循规律。适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
2.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改变人才发展独木桥、天花板现象,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3.坚持科学评价。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建立体现两类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两类人才贯通条件大体平衡,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
4.坚持以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两类人才,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相联系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
1.明确参评范围。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高技能人才,应为在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的技能劳动者。
2.严格评审条件。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在现工作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
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评审相应专业职称。
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助理工程师;获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工程师;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
3.突出高技能人才工作特点。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应充分体现其职业特点,坚持把职业道德放在评审的首位,引导技能人才爱岗敬业,弘扬工匠精神。要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定为重点,注重评价高技能人才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完成工作任务、参与技术改造革新、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把技能技艺、工作实绩、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技术和专利发明、科研成果、技能竞赛成绩等作为评价条件。改变唯身份、唯论文等倾向,不得将身份、论文等作为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要通过职称评审,评价选拔一批技能精湛、专业知识扎实的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更宽广的领域钻研业务,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促进工程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深度融合。
4.注重向高技能领军人才倾斜。对长期坚守生产一线且在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为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包括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可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
1.首次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含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下同)。专业技术人才在技能岗位工作,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取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申报条件的,可分别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评价,合格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参加晋级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1年后,可按累计工作年限申报现从事职业(工种)晋级评价。助理工程师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高级工1年后,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技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技师考评;工程师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技师1年后,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高级技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高级技师考评。
3.注重技能考核。对参加职业技能评价的专业技术人才,应注重技能考核。对具有所申报职业(专业)或相关职业(专业)毕业证书的,可免于理论知识考试。
(三)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相联系的工作机制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要求,鼓励用人单位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三、组织实施
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促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管理,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健全完善制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评价条件、评价程序、评价办法和配套政策等作出具体规定。要严格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不得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条件,不得擅自扩大评价范围。要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指导监督,及时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舆论引导,搞好政策解读,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和支持贯通工作,促进人才流动和发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8年11月25日
教思政厅函〔2018〕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按照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有关安排,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校举办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爱国心、奉献情、奋斗行”——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情怀,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扎根实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公而忘私、埋头深耕的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做爱国奋斗精神的传承者、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活动内容
1.注重教育阐释。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把爱国奋斗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课程。深化爱国奋斗精神研究阐释,总结提炼学校改革发展历史中的爱国奋斗精神元素,不断凝练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开展专题研修培训,将爱国奋斗精神作为知识分子国情研修、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爱国报国。组织学习研讨,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学生主题班会、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引导师生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切实增强对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2.丰富校园文化。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爱国奋斗教育平台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处处受到爱国奋斗精神的感染。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深入挖掘校内的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等教育资源,运用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诵读、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多种艺术形式,讲好老一辈知识分子和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奋斗活力,让师生读懂典型的精神,感受榜样的力量,看到前进的方向。
3.积极社会实践。结合深入开展以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创业就业、岗位建功“爱国奋斗行”,鼓励优秀师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西部地区、基层一线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师生创新创造活力、爱国奋斗激情,引导广大师生立足本职、建功立业,鼓励支持广大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自觉在国家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中激扬青春、奉献社会。
四、组织安排
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育部、光明日报社
承办单位:光明网、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2.展示平台
光明网:www.gmw.cn
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museums.sjtu.edu.cn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www.sizhengwang.cn
3.时间步骤
一是实施和成果展示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2月)。各地各高校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要求,围绕大学精神凝练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品牌活动,将活动进展及时推送到各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光明日报》、光明网、思政网开辟专栏,全程宣传报道活动进展。
二是成果报送阶段(2019年3月—4月)。各地各高校将活动成果填写《“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加盖公章后报送至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电子版发送至活动专用邮箱。每校限报1项成果。教育部和其他部委属高校直接报送。其他高校成果由各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统一报送,每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不超过5项。
三是集中推广阶段(2019年5月—6月)。教育部根据成果报送情况进行遴选后,确定一批效果好、影响大、有特色、可推广的成果,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展示推介。召开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会,推广10个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30个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五、活动要求
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教师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力量,广泛发动党团组织,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活动方式,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手段,打造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营造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活动形成声势、取得实效。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何芳宇,021-34206231-2056,lijingzhonghua2018@163.com(活动专用邮箱)。
邮寄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新行政A楼205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邮编:200240)。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张治国,010-58556541。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刘越,010-66096673;尹龙飞,010-66096689。
附件:“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11月22日
教职成司函〔2018〕1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我司委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制订了《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21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现向你们征求意见。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行指委认真组织教研机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认真做好意见建议整理汇总工作。请于2018年12月10日前将汇总的有关意见建议反馈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并将电子版发送至liuqiang@china-didac.com。征求意见稿文本电子版可在教育部门户网站(网址:www.moe.edu.cn)职成司页面下载。
中国职教学会装备专委会联系人及电话:
张利华、刘强,010-59893211;010-59893213
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编:100082)
教育部职成司联系人及电话:
李浩平,010-66092162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21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8年11月27日
近段时间,诸多高职院校在原有的思政部或社科部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然而在没有马克思主义专业的依托、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亟须关注和指导,使创建的初衷得以真正落实。
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课时比本科院校少,甚至某些学校还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师资比本科院校弱,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很低;学生比本科院校差,在理论学习和思考上较弱等。同时,高职的思政工作本身又具有独特性,在这种背景下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现了一些脱离实际的问题。
一是“名不副其实”。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要名、要利以获得更多资源,通过“紧跟”来获得不落后的满足,而没有从整体质量上来回应更名的实质要求,即如何回应思政大格局的工作目的,如何明确统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
二是“换汤不换药”。盲目攀比,表面上搭起与本科院校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等规模,而没有形成职业院校应有的团队沟通、交流协作优势,没有瞄准高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服务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重要的变革来制定目标和开展研究工作。
三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创建热情最高的是主要部门负责人,而校领导多以完成政治任务的心态来看待创建,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培育人的重要性,教师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基本认识,依然沿用原有的教育思路进行工作,同时,没有与各部门工作紧密配合、没有与专业课程对接、没有与其他职业院校建立内涵上的联系。
四是“重利益、轻效益”。只为追求政治红利,没有针对职业教育的特色、规律形成有别于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讲授方式、实践路径和学习重点,没有加强学生的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育来增强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效益。
五是学生“完全置身事外”。单纯追求政治理论的灌输,盲目地制定各种规范,例如让高职学生机械地诵读各种经典,用传统的“统一考试、统一命题”来表达对课程的重视等,这无疑打击了知识型学习能力偏弱的高职学生自信心,对本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得的理性认识、实践精神却一无所知。
高职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必然性
一是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必然需要新变化来适应新内容,需要新机构来支撑这项工作的开展,这一新机构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及发展的必然结果。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部署,如今在高职院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该“工程”在新时代继续深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是高校长期严抓思政理论课并强调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要形成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匹配的独特教育教学规律,必然要求学生既掌握理论,又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有的工匠精神,并能够将思想、道德、法律等知识运用于自身专业素养的锻造之中,这必然需要有针对性的学科建设。
四是思政理论课建设进展呈现出来的必然自觉。高职思政课理论建设由粗放式发展至精细化教育,这要求学校通过实践、实训等独特培育模式,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必然自觉地要求成立高于原思政部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匹配思政课内在的逻辑。
五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大格局形成的必然进步。高职思政课的大格局是要整合专业院系、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制定“系统性方案”和“保障性制度”,以达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实训育人、文化育人功能的格局,这必然要求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发挥“立德树人”参谋部、作战部、综合协调部的功能。
高职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有的认识
首先,理论要有高度。
第一,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真的观点来解决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懂、真信、真热爱”。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观照下统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全视域下解决重点问题,组织科研力量研究其特性和规律;研究职业教育的特色,建构回应技术技能人才历史地位、实践精神和技术理性、职业素养等内容组成的新的教学要点。
第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实践教育。要引导高职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技术技能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作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教育要强调实践理性,表现在切实关注学生的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育。
第三,整合优秀文化,拓展理论宽度。规范化、标准化、程式化的思维方式容易让从事技术技能的人缺失理性与智慧,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调配学校资源、协调党团、外出交流等活动的能力,以整合优秀文化,拓展学生的理论宽度。
其次,操作要有层次。
第一,要统筹资源、营造大思政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是公共必修课的教学部门,也是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思想向各专业课程渗透的协调部门,还是整个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部门,因此要组织骨干力量,及时宣讲政策、研究形势发展、精准分析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其作为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和学校的党员示范点,还要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将追求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的品格向全校辐射。
第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立足于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欢迎、终身受益”的课程。一是要对课程进行切合实际的重构。思政课必须贴近高职生的专业,帮其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贴近高职学生的生活,让理论更生动形象;贴近高职生的人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其选择合适的人生道路,为此在教学中,要重点阐释历史的结论、法律的约束、职业的道德、现实的认知和工匠精神。二是要对实践教育进行切实有效的“镶嵌”。思政教育要与实践教育的目标结合,提升实践教育的高度和效果;与实践教育的课程深度结合,比如工匠精神;与实践教育的模式结合,让思政教育能够对应教学实践→实践教学→实训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要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进行科学有度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教”,用视频资料、微课讲解等手段让思政教育更生动、便捷、有效;改造传统的“学”,通过自媒体、海量的学习包,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改造传统的“管”,多方评价、全面考核,使思政工作管理更有实效。四是要对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进行创新性的改造。要理论与实践考核并重,体现职教特色;长期与短期评价结合,体现职教的全程育人;团队与个人考核综合,体现职业态度。
第三,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着力于将思政课教师岗位培养成充满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岗位,让教师努力献身“育人成才”的事业中。一是要抓住教师的理论自信下大力气,教师要做到“真懂、真信、真热爱”这门学科,并不断强化理论学习与创新。二是要抓住教师的教育情怀做大文章,通过小班教学、减轻非教学和科研工作等,让教学研究成为可追求的毕生事业。三是要抓住教师的职业荣誉寄予希望。按标准配齐专任教师,逐步改变周课时量达24节以上的状况,多提供好的教学研究平台给教师以尊严和荣誉。四是要抓住教师的事业成就感成大事业,高职思政教师要获得普通高等教育思政教师同样的社会地位,让教师获得事业上升的空间。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体系相对完善、特色比较鲜明、规模世界第一,这无疑得益于“改革”这一核心推动力。同时,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不仅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社会形态发生了新变化,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项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沿用追求速度的改革方式,不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而且会“好心办坏事”。以职教课程和教学改革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批判并摈弃了学科导向的“三段式”课程后,在不长的时期内,先后推行了“模块化”课程、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系列改革。由于时间短、速度快,加上课程改革固有的复杂性,结果使许多看似声势浩大的课改仅仅流于形式、难以深入。至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名目繁多,有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多达上百种教学方法,还有翻转课堂、有效课堂及慕课、微课等新提法层出不穷,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赛事助推,结果使得广大职教一线教师眼花缭乱,对改革的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在改革的过程中手忙脚乱、莫衷一是。美国学者曾提出“钟表忙碌”的概念,指在短时间内向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强迫消耗他们储存的能量而出现的一种忙碌现象。其实,对于成人的教师而言,如果短时期内急于推行各种打着“改革”旗号的新事物,又不加甄别、不顾条件地采用“拿来主义”,其结果就会成为教师们忙碌的根源,成为一种新的折腾。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着其特有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慢”——因为在教育上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日本著名的课程专家佐藤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的变革越缓慢越好,因为只有在这种缓慢的过程中,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沉淀下来。所以,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需要“静悄悄的革命”,包括准备工作慢、教学过程慢和教育成果显现慢。其中,准备工作慢内含真正好的教育,需要具备的条件多、需要准备的事项杂,因而难以速成;教学过程慢既需教师在教学时的性子要慢一点、教学节奏要适度不宜快,也包括涉及教学的变化事项时,哪怕是诸如座位调整这样微小的细节,在做决定时也不宜简单草率,而要思路周详、谋定而后动;对于教育成果显现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传统俗语是最为精当的表述。
因此,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当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不妨慢一点,要本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原则去推行各项改革。在事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院校治理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设计时,可以“头脑风暴”不拘一格、学习借鉴不分出处,但当改革方案要落地时,则一定要谨小慎微,先搞局部试点,弄清楚改革新方案、新模式的实施条件、可能缺陷及不足之处,待甄别成效、弥补完善并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计划后再行推广。尽管这样的改革速度可能慢了些,但唯有这样的改革,才会更符合教育的规律、师生的认知,才能获得支持、取得实效、赢得收益。
著名作家纪伯伦曾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同样我们也不应忘记,任何职教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索一条更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职教规律、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前行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推行职教改革的圭臬和指南。
大国工匠,体现的是以技报国的人生志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厚扎实的专业技能、勤奋好学的职业态度。高职院校应以大国工匠培养为己任,构建全面的培养体系。
一是敬业乐学的专业教育体系。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成为大国工匠的人,必然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的人。从进校开始,就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除了让他们明白今后从事什么岗位,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外,还要让他们了解自己今后的发展空间,并找到具体的学习方法与路径,从而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持久的职业志向。为此要把握好四个环节,首先是专业教育环节,向学生讲清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岗位面向和能就业的岗位群,所要学习的相关课程,三年后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其次是将行业、企业所需职业素养与职业文化要求,全程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行业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再其次是杰出校友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未来的道路;最后是要有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将企业现场的经验和工作技巧提前教给学生。这种专业教育坚持三年不断线,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忠诚度。
二是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体系。要将学校的专业建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形成专业群,以达到校内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并实现人才就业岗位的迁移。专业群的构建要关注两个要素,外部要素是专业群内各专业要对接产业链,内部要素是群内各专业要具备共同的职业岗位要求、有相同的学科基础,可以实现课程、师资、实训资源的共享。许多高职院校在对接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后,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以群建院”的模式来实现对专业群的管理及教学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化培养的集聚效应。湖南省首批优质校建设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细化轨道交通产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维护、运用检修、信息应用等关键环节,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准生产制造环节,组建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专业群,对准运用、维护检修环节,组建轨道交通装备运用专业群,对准设计研发和信息应用环节的新技术,组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覆盖了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培养的学生“会产品制造、能驾驶机车、懂售后维修”,最大程度实现学生就业岗位的迁移度与灵活性。
三是紧跟科技发展的课程体系。在今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种“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来实现的。课程作为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和专业群建设的支撑性要素,是专业群内学生“学”与教师“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传递信息总和的载体。只有紧密对接产业链,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表现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逻辑结构。底层共享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共选课,这些课程应紧跟科技发展,融入更多的新科技、新技术内容,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基本能力;中层分立指的是各专业的核心课,体现的是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个性培养要求;高层互选指的是专业群的专业共选课,一般安排在大三的上学期,体现的是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联的岗位打下基础。
四是特质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应重点体现学生“特质”的培养,这种特质,集中体现了行业特征的差别、学校办学历史的差别、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别。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技术发展,表现为重载、高速、新材料、绿色环保等趋势,如何在人才培养规格中体现这种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特质培养的素质教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是面向行业与相关企业调研,对接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特质要求,提炼出“阳光心态、精湛技能、服从服务、安全质量、国际视野”五大学生核心特质,解决校企之间人才供求规格不一致的问题;其次是构建三层递进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学生特质培养的质量生成系统,三层递进课程体系指“认知引导、情感共鸣、行为塑造”三大课程模块,共设计了34门特质培养课程,解决学生特质培养条块分割、缺乏系统化设计的问题;再其次是制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行动方案》,设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主题班会(晨会)、操行测评课程等五大教学项目,将五大核心特质内容融入五大项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全过程,解决教学内容不落地、实效不明显的问题。
以上四个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大国工匠达到24名,其中包括2017年被中国中车授予“高铁工匠”称号的刘少杰、陈士华、盛金龙和罗斌;201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谢光明、获得全国首批“铁路工匠”的胡勇勇;“90后”全国铁路技术能手刘鹏……他们都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国工匠”。大国工匠的培养,已成为高职办学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个性标签及亮丽名片。
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着力培育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不仅是当下许多高校正在探索的转型方向,而且也是不少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热切期盼。无锡以制造业见长,这几年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引进了一批重量级产业项目,但能否解决企业的“人才荒”,既是企业发展壮大之需,也是城市长远发展之需。
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在国内劳动力市场上,一般性技工供需比例大概是1∶2,即两个人的市场需求只能提供一个人; 而高级技工的供需比例则达到1∶6或1∶8。但在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愿意学习实用技能,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如此做法所带来的后果是:一边是有些先进制造业企业招不到实用的年轻员工,而另一边却是有些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下大力气突破高职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障碍。
必须突破专业设置障碍。应该说,这些年,国家对高职教育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高职教育方兴未艾。根据教育部规划,五年内,预计国内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培育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自2012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数以万计家企业的招聘信息中,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行业的用工缺口较大,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装配工、机械操作工等工种最紧缺。中国高空机械与吊篮产业联盟下属的83家骨干企业中,约有八成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但问题是,即使这样,有些高校的毕业生都难就业,原因是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学术不学术”“应用不应用”,这说明高校自身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特别是所设置专业不切合实际。
必须突破用人机制障碍。时下,由于不少地方在“蓝领”职业与“白领”职业之间很难有转换平台,导致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就读高校职教课程就难有美好前程。因为在部分家长看来,如果孩子上了职业院校,就基本上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职业定位,很难开辟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在现在职业身份界限越来越清晰的情况下,进入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基本上难以获得一个像公务员一样“吃香”的身份,至多只能算是一个“高级打工仔”。因此,个人上升空间狭窄和用人流动机制束缚,让部分家长和学生并不看好高职教育。
必须突破就业观念障碍。国家老龄委报告透露,由于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如今,光专业家政服务师的缺口就高达1200万人,而国内高校中开设培养此种人才的专业可谓凤毛麟角。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端养老机构,甚至高薪引进“洋家政服务师”弥补这种缺口。这些情况说明,一方面是大量的就业缺口,另一方面却是社会对相关职业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尊重。因此,需要突破全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认识差异,提升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自豪感,尤其是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在社会上逐步形成“高职教育不仅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还能干出一番事业和成就”的观念。
全国教育大会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方位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并在集中阐述的“九个坚持”中强调,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比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切实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重要内容,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可以概括成“新”“高”“实”“深”四个字。
一、适应新时代新定位
(一)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职业教育要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做出新贡献。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重要突破口,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要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要从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深化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二)新使命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新要求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新使命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新赛事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今年起将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体系。从重点考察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为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二、实行新赛事高质量
今年比赛共收到全国中高职36支参赛队和军事职业组的1305件参赛作品,参赛教师3486名;地方参赛队的参赛率达88.1%,较2017年提高5.9%,创历史新高。比赛共决出一等奖129名、二等奖262名、三等奖377名。
(一)立德树人要求高
今年的比赛方案在总体要求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品评审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
(二)落实规范标准高
今年的比赛方案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原生态,避免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两张皮”,明确要求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全面审核专业备案情况、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落实情况、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大纲和国规教材使用情况等,新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授课计划表参赛资料要求。按照既定规范流程反复核查作品是否违规,取消确认违规作品的参赛资格。
(三)赛事组织水平高
比赛组委会广泛吸纳多方专家学者、一线骨干的意见,对比赛要求、赛项设置、评审指标等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适应比赛要求的变化,进一步调整、优化评审专家队伍,充实了一批教学领域的名师教授等;济南职业学院、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一如既往地提供高质量的赛事服务,受到一致好评。
(四)各地参赛热情高
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的省级比赛作品共有16306件、参赛教师达到35828人。省级比赛作品超千件的有:江苏1832件、广东1587件、广西1228件、湖南1075件。
各地赛事不断探索创新,各具特色,如:江苏中职继续会同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举办教学大赛;湖北省赛全部采用了现场随机抽题、备赛参赛的竞赛方式;四川高职对网评分数与评审行为等进行数据分析。
三、推动课堂革命见实效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比赛推动职业院校“课堂革命”,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坚持产教融合、吸纳引用实际案例,坚持学生中心、依据学情开展教学,坚持融合创新、运用最新技术资源。
(一)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落实育人根本任务
参赛教师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如,中职组《美丽中国,共建共享》课堂教学,培养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专业目标中认同建设美丽中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高职组《飞机空调组件的维护与排故》教学设计,将民航精神和机务作风融入教学目标,对接民航行业相关标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产教融合,教学内容源于生产服务实际
参赛教师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将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转化为教学内容。如,高职组《新能源汽车慢充系统检修》课堂教学,将新能源汽车维修任务分配给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按照岗位职责进行分岗实操,提供最贴近真实企业的学习实践情境。军事组《武警部队常用标号应用标绘》教学设计,引用经典战例的音视频,增强实战背景下的标图训练效果,在实际的遥感影像上,标绘出特战分队预定的潜行路线。
(三)学生中心,教学过程研究学情因材施教
参赛教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充分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如,中职组《幼儿园晨检》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已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具备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实际,设计“课前设疑自探、课中解疑同探、课后质疑再探”三个环节。高职组《绘本插画角色戏剧化》课堂教学,教师依据学情数据分析得到的每一位学生的能力象限图,均衡分组、分配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融合创新,教学环节运用最新技术资源
参赛教师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发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管理。如,中职组《公益活动标识设计与绘制》实训教学,利用AI智屏录播系统、谷歌猜画小歌等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辅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高职组《增值税发票的填开》教学设计,不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技术与资源,在现场决赛答辩环节配合默契、分工协作,充分展示丰富的佐证素材。
四、促进能力提升再深化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培育和弘扬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深化文化育人的理念,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尊重劳动等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全方位落实育人目标。
(二)全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职业院校要继续把加强教师的师德养成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广大教师要注重专业知识更新、实践技能积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专业实践、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的教学能力,要在加强教学基础技能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三)完善全国比赛运行机制
教学能力比赛组委会要充分依靠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要求,深入研究从顶层设计、实施规划等方面赛事改革,更加关注职业院校日常实际教学和管理的要求,优化赛项设置,修订比赛要求,健全制度体系,推进成果应用;着力提高评委把握、评判教师教学能力的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深入发动校级、市级、省级竞赛,以此为抓手,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徐国钧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与城镇学校教师分开评审,且不作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11月29日齐鲁网)
如何让教师职称评聘成为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挥正向驱动作用,是一道重大实践考题。
以往的教师职称评聘,过分倚重学术成果和论文,这种评聘机制下,高等院校的教师具有较大的优势,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则处于劣势,就导致了不平衡。此外,由于学术成果和论文在职称评聘条件中所占权重过大,一些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搞学术、出成果、发论文,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职称评聘对任职年限和从教经历的偏重,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照顾年龄偏大、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主要问题是可能会让教师误认为只要年龄够大、教龄够长,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现职称晋升。职称评聘逐渐演变为一种“普惠制”,导致一些教师对教育教学不用心,失去了职称的激励导向作用。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做教科研、上公开课、写教学心得都纯粹是“个人爱好”。
划片限定职称名额,进行总量控制,也会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产生“天花板”效应,让许多教师对高级职称望而却步。加上职称评聘中“唯学历”的做法,那些低学历、在偏远地区任教的中小学教师,在取得一级或者副高职称后,就自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从而丧失进取意识和奋斗精神。
职称评聘工作唯有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为就有位”的理念和原则,做到合规、合理、合情,才能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真正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着眼大教育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既不让个别教师觉得高级职称来得太容易,又不让众多教师觉得理想职称可望而不可及。同时,还要突破名额限制,让那些特别优秀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首先,要把合规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风向标。所谓合规,就是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评审标准,发挥职称的规范约束作用,为职称评审工作设定好制度边界。可借鉴浙江、山东等地的做法,对教师定期考核,打破职称“终身制”,畅通入口,打开出口,变结果评定为日常管理。同时,要坚决让那些不合格的教师降级、腾岗,推动职称评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现良性循环。
其次,要把合理作为保障公平的平衡点。所谓合理,就是要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实际,分类设置岗位、设定评选标准,发挥职称评聘的目标导向作用。对教师的师德表现、专业特长和教育教学业绩等情况的评价,学校最有发言权。要充分发挥学校用人自主权,在合规的前提下,突出评聘方案的学校特色,实现一校一方案。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可探索实施多校合评、跨校联评等模式,真正让职称评聘工作不留盲区和死角,最大限度地保证职称评聘工作的公平。
再次,要把合情作为激励教师成长的新动能。所谓合情,就是开展职称评聘工作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根据不同校情、地情,在名额分配上既有定量比例,又有激励性灵活指标,充分发挥职称评聘激励大多数、鞭策极少数的作用。比如,扎根偏远落后山区多年,被确定为省级以上重点宣传推介对象的“最美乡村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党员”“英模人物”,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并取得巨大社会效应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时可以不受名额限制,甚至“一票晋升”,为这些特别优秀的教师开辟职称晋升“绿色通道”。
随着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不断完善,职称评聘必将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发挥重要的激励导向作用和引领助推作用,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
河北保定的职高三年级学生李涵(化名)最近正在紧张备考之中,明年3月,她将参加几所省内大专院校的单招考试,“周六日也要上课,压力不比我那些上普通高中的同学小。”李涵告诉记者,自己的中考成绩中等偏下,和父母商量后,主动选择了职业高中,学习会计专业。“学一门实用技术,也许更有利于今后的就业。”李涵说,她的目标是考上省内口碑最好的职业技术学院。
而除了个体观念的变化外,数据更能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提供佐证,“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进入了‘黄金时期’”。在教育部日前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两项行动计划实施成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如是说。
据了解,3年前,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上述行动计划。如今,两项行动计划收官在即,国内众多职业学校已“容颜焕发”,正刷新着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那么,进入新发展期,职业教育相关工作该如何开展?
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旨在通过改革创新来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3年间共布局实施了65项任务和22个项目,以高职率先改革引领带动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首先,通过树立优质院校标杆,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据介绍,截至目前,共有31个省(区、市)启动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覆盖834所高职院校的408种专业,建设布点数达3815个。
总体来看,骨干专业第三产业占比达62.59%、第二产业占比达33.03%、第一产业占比达4.38%,与同期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相当;分类来看,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数量最多,分别占比为16.88%、15.91%、10.69%,符合国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通过校企联合培育,有效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27个省(区、市)共投入1.5亿元布点建设了660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其中学校自建161个、校企合作建设481个、校校合作建设18个,呈现出以校企合作建设为主的格局。各基地依托优质企业资源,促进了高职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
此外,职业教育特色彰显。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如制造业十大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新增专业点1253个,年度招生43万人,分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480多个专业点,使9万余名学生学徒直接受益。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落实,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1.2万元,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的同时,职业院校在管理上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职业教育在获得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同时,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与问题也开始暴露,如有偿招生、虚假学籍、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学生实习的安全责任分担机制不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其专业对应岗位群不吻合等。一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比较松散,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比较低。
管理制度标准不断健全
通过诚信招生承诺、推行阳光招生、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开展招生规范管理专项检查等举措,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现象得到了遏制。
“以前有个说法,认为职业院校是‘放羊式’教育。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就如何加强提升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专门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来全面推进。”王继平表示。
经过3年努力,在招生管理方面,通过诚信招生承诺、推行阳光招生、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开展招生规范管理专项检查等举措,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现象得到了遏制;在学籍管理方面,通过专项治理,各地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现象大幅减少;在实习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实习管理专项治理活动,清查了一批违规实习情况,及时进行了整改,使实习乱象得到广泛整治。
总体来看,职业教育近3年来管理制度标准不断健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文化育人”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基本建立。
需要关注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基础,王继平表示,中等职业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中等职业学校是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的基本形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发展,还要增强吸引力。
“以前我觉得只有中考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无奈选择职业高中,混完高中再混个大专,现在发现职业教育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一所县级高级职业中学任教一年后,王晓鸿(化名)改变了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她认为,虽然职高的文化课深度不及普通高中,但学生可以更早接触到较为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实操训练。“也许是一条更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王晓鸿对中国商报记者说。
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既要摆脱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同时还要克服职业教育的技能化,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培训共同做起来。
两个行动计划即将收官,职业教育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下一步发展方向将如何呢?
“当前,我国已建成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体量大而不强、产教合而不深、体系不完善、吸引力较弱等仍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王继平表示,因此下一步的目标是要聚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制度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增强多方协同工作合力。
对于近期的具体实施举措,王继平用“出台一个文件、完善一个机制、召开一个会议和启动两项行动”来概括。
一是要研究制订并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11月1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强调要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在过去成立的职业教育工作部级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方面的统筹和协调。三是召开国务院会议全面部署职业教育下一步的改革。四是启动两项行动,包括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特高计划”)和“1+X”证书制度改革。
据记者了解,“特高计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和一个技能创新和技术研发服务的平台。“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代表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资格证书。
王继平表示,即将启动的两项计划事关职业教育下一步改革目标,即既要摆脱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同时还要克服职业教育的技能化,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培训共同做起来,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
11月27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近日批复了教育部《关于提请调整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同意建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撤销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其职能并入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包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审议拟出台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部署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听取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督促检查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税务总局、扶贫办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教育部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设召集人一人,由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设副召集人两人,由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和协助分管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副秘书长担任;其他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根据工作需要,联席会议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教育部,主要承担联席会议组织联络和协调等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教育部分管职业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兼任。联席会议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专题会议,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托的副召集人主持。在联席会议召开之前,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研究讨论联席会议议题和需提交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及其他有关事项。联席会议以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印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方面贯彻落实,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落实情况定期报告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联合督导调研,对成员单位和地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有关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或提出政策建议;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需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按要求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相关情况,推动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
据悉,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教育之春系列沙龙走进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百名职教校长论坛关注“奋进新时代职教再出发”
11月25日,由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主办、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教育之春系列沙龙第77期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职教校长论坛”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妃甸新校区召开。论坛以“奋进新时代职教再出发”为主题,邀请百余位职教领域的从业者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梳理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展示职教领军人的卓越贡献,弘扬中国职教精神,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任务和新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主旨讲话。人民政协报社党组书记、社长王相伟,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全民在开幕式上致辞。
“教育之春沙龙寓意携手社会各界推动中国教育迎来春天,今天我们已然看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人民政协报社将继续发挥优势,持之以恒地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助推职业教育的振兴,讲好职教故事,唱响职教声音,为职业教育发展传播正能量。”王相伟表示。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创刊之始,就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报道领域,周刊创办的教育之春沙龙则坚持聚焦推动职业教育发展。2006年,由我报教育周刊牵头推动并承办了由原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原劳动部、教育部和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的职业教育振兴论坛,连续承办了三届;2008年,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周刊还在人民政协报社召开了“中国职业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苏华,教育部职成司综合处副处长董振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言。
奋进新时代 职教再出发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职教校长论坛”侧记
“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对于增加国人受教育年限、建立科学的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推动教育改革、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5日,在由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主办、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职教校长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当天,风清日丽,旗帜飘扬,来自四面八方的职教人汇聚一堂,共同研讨职业教育发展大计。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奋进新时代,职教再出发”。
(一)职业教育越来越香
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区,鲁昕被一台看似银行ATM柜员机的自动售米机吸引,机器上有触控操作面板、出仓口、投币口等区域,机身多媒体显示屏上播放着一行字,“鲜米价格9.8元/斤”。实训老师掏出手机扫码付款后,机器便开始低沉轰鸣。透过可视稻谷窗口,只见稻米自动下漏,不一会儿就脱壳成为白米,从机器底部流出。刚碾好的大米温热,清香扑鼻。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军介绍:“这台机器由学院老师研制,现已在唐山部分小区试运营。”对此,鲁昕表示:“职业教育一定要发挥科研优势,紧跟新经济发展潮流”。
在动车学院(动车组技术实训区),作为唐工院的客座教授、十九大代表、中车唐车公司首席技师张雪松介绍说:“因为在学校期间就有工学交替,唐工院的毕业生到企业以后上手快,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节奏,学生素质非常高,在工厂里干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已经成为生产骨干了”。
如唐工院一样,职业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
会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介绍,该校办学43年,累计培养6万余名专门人才,其中担任各级行长和总经理的约5000余人。其中包括全球第一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等一大批金融高层,2003年后毕业生中超过百人担任支行长(总经理)。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曹克广介绍,作为曾经的行业院校,从2000年转制以来,该校一直为石油石化行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人才需求不是减小了,而是增大了,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供需比大概是1:10甚至1:15,我们的学生提前一年到两年就定出去了”。
鲁昕表示,职业院校支撑了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高铁上从服务员、列车员到检修维修工,基本全是职业院校学生,没有职业教育,很难有今天的现代服务业给大家提供这么多方便,没有职业教育,很多岗位创造不出来”。
(二)职业教育自信正在形成
数据一:2017年,全国共有1.25万所职业院校,年招生规模近950万人,在校生2700万人,毕业生830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生5000多万人,开设1000多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
数据二:近十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05—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由939亿元增加到3450亿元,累计总投入约1.9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据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统计,1978—2017年,普通高职在校生数从37.96万增加到1104.95万,增长了28倍,普通中专从88.9万增加到712.99万,增长了7倍。近些年来,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
“这说明高职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显著,实际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功效明显。高职院校注重服务贫困地区、乡镇建设、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发展,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发挥了服务基层的优势”。
“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投入能不能进一步增加?能不能强化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能不能加大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基础性标准?”10年前,在人民政协报社举办的“中国职业教育30年的回顾、思考与展望”论坛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曾超前提出三个问题。如今都得到了实现。
马树超回顾了中国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借鉴国外经验的经历:借鉴德国经验,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借鉴澳大利亚TAFE经验,实施“双证书”,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借鉴英国国家资格框架下的现代学徒制经验,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在马树超看来,如今中国职业教育正从“借鉴”走向“创造”。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形成了面向职场、能力本位的技能培训理念和教学模式,推进了职业院校建设中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连续8年面向社会发布院校、省区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形成了高职教育新型质量观;在中国社会的角色认知逐步由解决高考难、就业难、解决企业需要、产业升级需要,正在向社会认可再攀登”。
(三)未来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历次工业革命的演进都是以转换经济发展的动能为基础,推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的出现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由此引发了生产方式、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化。
在鲁昕看来:“未来的时代是中国经济由量到质发展的时代;是科学技术进步周期不断加速的时代;是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入融合的时代;是人才总量、结构、质量决定经济发展的时代;是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大的时代;是世界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
职业教育也要因此变革,鲁昕提出未来职业教育需要有如下特征:对接科技进步;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对数字经济服务能力;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劳动者终身培训;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不断改善教育结构;有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鲁昕建议:“职业教育要走出学历教育误区,不拼学历拼能力;走出层次教育误区,不拼层次拼类型;走出高中本科补充误区,不拼补充拼结构;走出升学教育误区,不拼升学教育拼系统培养;走出单纯追求国民教育误区,不拼国民教育拼终身教育和培训”。
“未来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鲁昕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
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为培育新时代工匠提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职普融通,做到因材施教;增加职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改革招录办法,做到择材录取。
二是正本清源,在消除传统偏见中弘扬工匠精神。要树立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级晋升机制、奖励机制和荣誉机制,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是要在推进思政教育中升华工匠精神。立德树人是“传道”,技能培训是“授业”。要坚持不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政教育工作中心,邀请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进校园、到课堂,既面对面传授专业知识又身体力行参与生产制造,更现身说法把工匠精神的要求传递给学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
从“借鉴”转向“创造”中国特色高职再出发
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高职教育最具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鲜明特征,既是国民教育体系,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和产教融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要在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要求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快速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也是科技高速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关键是解决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跟上产业发展的要求;把产业发展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和大纲等教学资源中;产教融合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资源水平提高了多少,教学过程优化高水平,学生面对职业的胜任力高水平,学校服务贡献力高水平。
中国特色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要站在从“借鉴”向“创造”进发的转折点,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再出发要在教书育人、产教融合、德技并修、逐步推广方面下功夫,让教书育人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一种文化,为学生赢得更好的声誉,让学生在社会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
职业教育新发展财政应有新作为
为培育新时代工匠提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职普融通,做到因材施教;增加职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改革招录办法,做到择材录取。
二是正本清源,在消除传统偏见中弘扬工匠精神。要树立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级晋升机制、奖励机制和荣誉机制,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是要在推进思政教育中升华工匠精神。立德树人是“传道”,技能培训是“授业”。要坚持不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政教育工作中心,邀请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进校园、到课堂,既面对面传授专业知识又身体力行参与生产制造,更现身说法把工匠精神的要求传递给学生。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军:
负重奋进职教路 执着创新写芳华
唐工院职教40年来“以需求和发展的观点看职教、以顽强和创新的精神办职教”的发展之路,描绘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真实缩影。正是由于坚定不移地开放办学和坚定不移地创新发展,学院渡过重重难关,凝练了“负重奋进,执着创新”的学院精神,创造性地形成了“产学一体,前校后厂”的鲜明职业教育办学特点;正是由于紧扣师生、产业、国家的发展需求做好服务,学院制定了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研发、深入开展国际交流等一系列办学举措,最终成就了唐工院的今天,也为学院走向更好的明天奠定了基础。
国函〔2018〕144号
教育部:
你部《关于提请调整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教职成〔2018〕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同意建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请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撤销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其职能并入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附件: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国务院
2018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经国务院同意,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能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审议拟出台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部署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听取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督促检查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税务总局、扶贫办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教育部为牵头单位。
联席会议设召集人1人,由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设副召集人2人,由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和协助分管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副秘书长担任;其他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名单附后)。根据工作需要,联席会议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教育部,主要承担联席会议组织联络和协调等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教育部分管职业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兼任。联席会议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
三、工作规则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专题会议,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托的副召集人主持。在联席会议召开之前,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研究讨论联席会议议题和需提交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及其他有关事项。联席会议以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印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方面贯彻落实,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落实情况定期报告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联合督导调研,对成员单位和地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有关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或提出政策建议;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需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按要求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相关情况,推动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
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人 |
孙春兰 |
国务院副总理 |
副召集人 |
陈宝生 |
教育部部长 |
|
丁向阳 |
国务院副秘书长 |
成员 |
孙 尧 |
教育部副部长 |
|
连维良 |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
|
陈肇雄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
|
余蔚平 |
财政部副部长 |
|
汤 涛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
|
张桃林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
|
徐福顺 |
国资委副主任 |
|
孙瑞标 |
税务总局副局长 |
|
洪天云 |
扶贫办副主任 |
教职成司函〔2018〕1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我司委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制订了《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21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现向你们征求意见。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行指委认真组织教研机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认真做好意见建议整理汇总工作。请于2018年12月10日前将汇总的有关意见建议反馈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并将电子版发送至liuqiang@china-didac.com。征求意见稿文本电子版可在教育部门户网站(网址:www.moe.edu.cn)职成司页面下载。
中国职教学会装备专委会联系人及电话:
张利华、刘强,010-59893211;010-59893213
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编:100082)
教育部职成司联系人及电话:
李浩平,010-66092162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21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8年11月27日
教政法〔2018〕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标准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对教育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具,是衡量工作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尺度,是一种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语言。近年来,我国教育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标准,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同时,与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和教育现代化需求相比,教育标准化工作还存在制定标准不够科学规范、组织实施标准不够习惯经常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标准意识不强,标准观念尚未树立,还没有形成事事有标准、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标准供给还存在缺口,部分重点领域标准缺失;标准制定机制不完善,标准化工作的规范性还要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还有待提高,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部分标准存在老化问题;标准实施力度有待加大,实施机制还不完善;教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强,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等等。
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标准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引导我国教育总体水平逐步进入世界前列,必须增强标准意识和标准观念,形成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提升运用标准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可观察、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明确教育标准的分类
根据标准化法,本意见所称教育标准,是指教育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教育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制定、实施进行监督。
教育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教育领域的技术要求,应制定国家标准。根据标准化法,教育部依据职责负责教育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标准”是标准化法规定的专属名词,未经过以上程序制定发布的教育标准,不得冠以“国家标准”名称。
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教育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教育部制定,具体包括立项、组织起草、审查、编号、批准发布等。根据《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在行业标准批准发布后30日内,应当将已发布的行业标准及编制说明连同发布文件各一份,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需要在特定行政区域内统一的教育领域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教育部。
三、规范教育标准制定程序
制定教育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基础上,深入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
制定教育标准要处理好必要性和可行性、统一性和特色化、刚性约束和鼓励创新的关系,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城乡差距,给基层探索创新的空间。要统筹好不同领域的教育标准,保持标准相互衔接,避免标准之间的冲突。强制性标准、教育部规范性文件引用的推荐性标准为底线要求,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出台并实施更高标准。
制定推荐性标准,应当组织由相关方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标准起草、技术审查工作。制定强制性标准,可以委托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未组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应当成立专家组承担相关标准的起草、技术审查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家组的组成应当具有广泛代表性。
标准编写参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标准应当按照编号规则进行编号。编号规则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教育领域的行业标准代号为JY。
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标准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经过复审,对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
四、完善教育标准体系框架
加快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学校设立标准、学校建设标准、教育装备标准、教育信息化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学科专业和课程标准、教育督导标准、语言文字标准等重点领域标准,加快建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内容科学、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教育标准体系,实现教育标准有效供给。重点加快以下领域标准研制:
学校设立标准。完善设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标准。
学校建设标准。加快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
教育装备标准。完善学校、幼儿园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出台教育装备分类标准,组织研制装备标准建设规划,加快完善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标准,加强实验实践、艺术、体育、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备配置标准建设,制定、修订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康复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并开展无障碍环境改造。
教育信息化标准。研制教育信息化设施与设备标准、软件与数据标准、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标准、教育网络安全标准、教育信息化业务标准、在线教育和数字教育资源标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各省(区、市)合理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分类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规范。
学科专业和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依据,修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各学科学业质量要求。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案和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国家课程标准。完善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逐步健全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教育督导评价标准。研制督政工作分类标准、地方政府教育等职能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督导评估标准、各级各类教育评估监测标准、督学队伍建设标准。研制义务教育县域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明确国家教育考试考场基本要求。建立来华留学质量标准。逐步建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健全教师资格标准、教师编制或配备标准、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养标准、教师培训标准、教师管理信息标准等。研制双语教师任职资格评价标准。
语言文字标准。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研制相关语音标准、文字标准、语汇标准、语法标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和外语应用标准。
五、完善教育标准实施机制
提高运用标准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标准执行力度,政策制定、行政许可等要积极引用标准和有效使用标准。强化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鼓励将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提炼总结成教育标准,通过标准方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向社会公开其执行的教育标准。
鼓励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成立的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制定教育领域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团体标准实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制定要求的,团体标准发布机构可以申请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加大教育标准宣传力度,推广教育标准化工作成功经验,解读教育标准文本,让标准化理念在教育领域深入人心,更好了解标准、自觉使用标准。加大标准公开力度,强制性标准文本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
六、健全教育标准管理机制
按照“管业务必须管标准”原则,将教育标准制定和宣传贯彻实施与业务工作密切结合。不断完善本业务领域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教育标准年度计划。统筹用好标准与标准类政策文件两种管理方式与手段,根据需要及时将标准类政策文件转化为标准。教育部司局和教育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加大教育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力度,通过专项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保对纳入工作计划的标准制定、修订支持力度。
七、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教育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动参加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并承担有关职务。加大国际教育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注重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中国教育标准“走出去”,加强与主要国家之间标准互认,做好中国教育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
教育部
2018年11月8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
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
人社部发〔2018〕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中央企业等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为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有关要求,现就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遵循规律。适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
2.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改变人才发展独木桥、天花板现象,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3.坚持科学评价。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建立体现两类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两类人才贯通条件大体平衡,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
4.坚持以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两类人才,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相联系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
1.明确参评范围。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高技能人才,应为在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的技能劳动者。
2.严格评审条件。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在现工作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
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评审相应专业职称。
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助理工程师;获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工程师;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
3.突出高技能人才工作特点。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应充分体现其职业特点,坚持把职业道德放在评审的首位,引导技能人才爱岗敬业,弘扬工匠精神。要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定为重点,注重评价高技能人才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完成工作任务、参与技术改造革新、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把技能技艺、工作实绩、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技术和专利发明、科研成果、技能竞赛成绩等作为评价条件。改变唯身份、唯论文等倾向,不得将身份、论文等作为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要通过职称评审,评价选拔一批技能精湛、专业知识扎实的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更宽广的领域钻研业务,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促进工程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深度融合。
4.注重向高技能领军人才倾斜。对长期坚守生产一线且在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为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包括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可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
1.首次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含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下同)。专业技术人才在技能岗位工作,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取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申报条件的,可分别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评价,合格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参加晋级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1年后,可按累计工作年限申报现从事职业(工种)晋级评价。助理工程师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高级工1年后,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技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技师考评;工程师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技师1年后,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高级技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高级技师考评。
3.注重技能考核。对参加职业技能评价的专业技术人才,应注重技能考核。对具有所申报职业(专业)或相关职业(专业)毕业证书的,可免于理论知识考试。
(三)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相联系的工作机制。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要求,鼓励用人单位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三、组织实施
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促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管理,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健全完善制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评价条件、评价程序、评价办法和配套政策等作出具体规定。要严格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不得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条件,不得擅自扩大评价范围。要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指导监督,及时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舆论引导,搞好政策解读,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和支持贯通工作,促进人才流动和发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8年11月25日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19-8866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