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展开全部


 上海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一场航空乘务项目的比赛。


  最近教育部明确说,600所近年来升格的本科要改办为技术应用型大学。这是职业教育一贯制的要求,为我们过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虽然上海的职业教育在培养质量、产学结合等方面居于领先,但仍然不能回避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高职相对薄弱,导致职教体系整体有失衡的趋势。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改

  上海的职业教育特点非常鲜明。这体现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上,其核心就是课程建设。这方面上海走在全国最前面。

  上海的课程建设经过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按照能力本位思路进行课程建设。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人们认识到学校课程和实际用人需求脱节较严重,我们就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接触到了“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CBE),又把这些引进到上海。于是就有了中等职业教育的“10181工程”,即“10个重点专业”、“重点开发18门课程”以及“1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是1990年代的课程改革。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4年到现在。2004年,上海出台了一个深化课程改革的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发“任务引领性课程”。我们现在把它归纳成“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程模式。这次课程改革,在全国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上海首批完成了66份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涵盖了996门课程标准,编写了109册示范性教材,建成了92个专业的精品课程。这一轮改革,我们确定了五大改革理念,不少中职的教师都能背得出来,对学校专业教学的影响非常大。

  第一条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定位课程。上海的中职教育课程,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

  第二条是,以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课程。与过去根据知识边界来设置课程不同,我们不设置“工程力学”这种课程,而设置一项在企业里实际使用、操作的工作任务,如产品质量检测,以此将学校的课程和企业的工作任务更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条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好之后,每年这门课程教些什么内容,需要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比如,做产品质量检测,相应所需哪些能力,要一条条梳理出来,每一条能力对应何种课程内容,是一线技术专家帮我们确定的。

  第四条是,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课程和内容定下来之后,教师怎么教这门课呢?我们要求,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都要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来教,要让同学去实践。

  第五条理念也很重要,是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参照,实现双证融通。也就是说,我们的标准不是学校闭门造车而来的,一定要和劳动局开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这五条理念,是包括我在内的上海课程改革专家组的贡献。大家曾对此反复研究。就个人来说,我觉得这五条理念是相当完整的。

  应该说,1990年代“10181工程”的实施,让职业教育的课程有了很多突破,较有效地改变了课程理念。但我们也感到,很多课程改革的内容,没有很好地推进和深入,实际的课堂行为,还不能令人非常满意。因此,在后面这次改革中,我们强调,一定要抓课堂教学。如烹饪专业,过去教师上课,一上来让学生学刀工,要切菜,小孩子切着切着,就没兴趣了。现在课堂上教学生烧一个菜,在烧菜的过程中,他会体会到很多标准,比如萝卜要切到多细,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技能。

  原来的课程,是先储备知识,再运用知识。教师会对学生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些东西有价值,需要学好,准备好了才能做。但最后准备好的时候,学生往往就快毕业离校了。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尤其是对中职学生,不适合采取先储备再运用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没有这种预见力,不知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所以,需要用任务引领学习。我们现在让学生一上来就接触第一线最鲜活的东西,由这些东西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因此,上海课程改革被称作“任务引领”的改革。效果总体非常好。

 

职业教育一贯制的挑战

  前面的五条理念,总体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强调课程如何与岗位衔接。

  最近明确说,600所近年来升格的本科要改办为技术应用型大学。这是职业教育一贯制的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让我们的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的,能从中职到高职再到应用型本科。也有说法,要将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纳入职业教育范畴。专业学位教育是不是职业教育?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但应用型本科属于职业教育,这是毫无争议的。

 

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

  在这种改革中,如何看待中职、高职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呢?从我个人从事的课程开发角度说,这是不矛盾的。无论高职还是本科,都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理论上说,一个学生如果就业能力很强,他的升学能力通常也会很强;一个升学能力强的学生,必然是能够就业的学生。

  但现在,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很强,却似乎不具备升高职和本科的能力;选择升高职、本科的人,其中一部分也是职业能力相对较弱而无法在就业市场上寻觅到好工作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考试上。当考试不突出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而是突出文化课、理论时,这个矛盾就出现了。理想状态中,升学和就业应该是一体化的。如果一个高职学校或应用型本科学校,招来的学生本身就是从中职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那一部分,这个招生很难说是合适的。

  考试的问题在于,科目设置不合理。或者是,科目设置本身看似合理,但后果不合理。比如说,文化课考试占百分之三十比重,专业课考试占百分之七十比重。形式上已突出了专业课,但实际上,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程度很差,为了这百分之三十的分数,学生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精力。因此,这很可能导致学校教学偏重文化课,把大量精力放在百分之三十的文化课上。因为专业课很容易拿分,学校有办法训练一个月就让你通过。

  文化课是应该考的,不能取消。这件事情比较麻烦。我所说的第一点就是,中高职贯通的理想状态下,就业和升学是不矛盾的,之所以出现这个矛盾,问题在于考试制度。

 

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失衡

  但中高职贯通这件事,的确会让我们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我的基本想法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应当是纺锤形,中间大,两头小。纺锤形的中间部分应是高职。上海需要的一线操作人员培训,应该主要通过高职这个层面实现。这是上海城市定位的需要,也是个体接受教育的需要。

  上面这头,是上海一定要积极发展的技术应用型本科。因为一些尖端的技术、高端服务业等产业,需要高技术(而非高技能)的从业人员来支撑,这些从业者不是通过学科教育培养的,而主要是通过技术应用型高校培养的。

  下面这头,是中职教育。我认为,在上海,中职教育应逐步演化成以职业基础教育为主,很多专业应该是为升入高职、应用型本科打下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当然,中职教育也需保留一部分就业导向专业,因为有些专业实际上没有升学的对口专业,学完之后,就需要直接面向市场就业。

  总体来说,我认为理想状态应该是纺锤形框架。

  那么,现在上海职业教育的状态是怎样呢?是两头大,中间小。中职这头,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生源一部分来自上海本地,另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应用型本科这头,在全国比较有影响,比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都很不错。最麻烦的恰恰是中间的高职,这是一段软肋。学校普遍数量少,招生规模小,办学实力不强。

  理想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再升应用型本科。但实际上,职业教育升学序列与普通教育升学序列并列存在。升高中比较困难的初中生,就到中职里去了。因为中高职贯通,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可以升到高职,而大部分高职学校招生,生源还是来自普通高中。而高职学生基本没有升上应用型本科的,因为考试上不去。应用型本科几乎都是从普通高中招生的。

  现在高职升应用型本科这块正在搞试点,主要通过成人高校的途径,学历不衔接。正常的衔接是通过“3+2”,高职读三年,本科读两年。但这条路不是很畅通。“3+2”相当于一般的专升本,三年高职读完,还要参加专升本考试,再读两年把文凭拿下来。理想状态下,中职和高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应该是直通车。但原来的设计是以就业为导向,并没想到要贯通。现在要贯通,难度很大。

  首先,应用型本科不愿招高职的学生。本科宁愿招普通高中的学生,不愿意招高职。能从高职升到应用型本科的学生,是非常少的。

  我们现在做中高职贯通,很多高职学校也是咬着牙做的。一部分高职学校,把一些不好的专业、招不到生的专业拿出来,做中高职贯通,好的专业到普通高中去招生。人家还是喜欢普高的学生。

  对中高职贯通这件事积极的是中职学校,它希望有中高职贯通的专业,以吸引较好的生源。但高职学校完全可以去普高招生,普高的学生文化基础比中职的学生好,因此高职学校缺乏设置贯通专业的动力。从政府的角度,设置中高职贯通,是为了通过这样的长学制,培养具备更高技能水平和更深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才。这三方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当然,有些学生能把中职读得很好,但确实不擅长读高职。因为中职主要是简单操作,高职要面对较复杂的岗位,如汽车或精密设备的维修,以及高端服务业。本科要面对的岗位则更复杂。因此,合理的情况是:中职的一部分学生,适合升入高职,高职的一部分学生,适合升入本科;这个过程里又有一部分学生到市场上就业。

  但在应用型本科、高职这两段,都有两种生源,又带来一个问题:如何达成两种生源的培养目标。从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文化知识可以,但没有技能;从职校上来的学生,也不愿再重复学习已经学过的技能。比较理想的办法是,一届招两个班,设置两份培养方案。但事实上,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来自职校的学生和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人数很难刚好一致,分班会分不匀。另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实行选课制,把专业最核心的课定好之后,其他的通过选课处理,规定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必须多选些技能课,来自技校的学生必须多选些理论课,两边稍微补一补。

  最后,我们还要发扬美国社区学院的那种精神。国人一般喜欢把美国社区学院比作我们的高职,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我们高职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而美国社区学院在人才培养之外,和社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我们的高职顶多可以开放图书馆给社区,而美国社区学院是服务社区,社区居民对社区学院有主人翁精神。比如,社区居民开会,也会去社区学院,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围墙围得牢牢的。我们也强调高职和社区的互动,但互动停留在如何服务产业发展、如何听取社区意见这些方面,做不到与社区完全像一家人那样。

 

高职相对薄弱

  上海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说还是不错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这一结构的失衡,应由目前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转化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现在这个形态,影响学生生涯发展空间。

  中高职贯通的前提,是必须有高职学校。但目前高职学校数量不足,好学校也不多。几次中高职贯通做下来,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中职学校找不到高职学校。现在规定一所高职学校要“一拖几”,就是要让它带几个中职学校。三四个是合理的,可现在往往报上来就是“一拖七”、“一拖八”。

  这样一来,在高职人才培养这个层面上就存在断档,因为有好多工作是中职学生不能胜任的。今年我们调研下来,很多行业明确表示,这个岗位必须是高职学生,不能是中职学生。比如轨道交通方面,司机、调度员,都不能是中职学生。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中职学生年龄太小,不成熟,万一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高职学校的薄弱影响人才的供给。只有中职学生,没有那么多高职学生,企业怎么办?一些企业就去浙江、江苏,拼命招人。我知道的一个例子是大众汽车,它从浙江成批地招高职学生,为了保证汽车质量,企业也不会要中职学生。

  另外,上海的高职学校中,民办的太多。人们对民办学校存在偏见,但民办学校自身也有问题。专业设置方面,民办高职学校所设置的,大多是服务类专业,是那种不需要花很多钱、一开就可以开很多班的专业,如工艺美术设计,主要内容就是画画。但如果新设一个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校要买很多机床,一投入就是上千万,机床消耗很厉害,维护也要投入。民办高职学校大多对此不太乐意。

  去年起,我在帮市教委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我们的规划里提到,上海的职业教育,一直在微观上下功夫,课程、教学、师资培养、实训基地等,做得很好也很踏实,但整个职业教育的结构,中职、高职、本科这三段,不是特别均衡。

  上海的职业教育,优势在内涵,弱势在结构。如果大的结构失衡,内涵再足,效果也会难以展现。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

  职业教育对上海经济发展,应该说是功不可没。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首先需要一流大学,这样才有底蕴和积淀。但上海各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一线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尤其在建自贸区后,上海在商业服务、金融、港口物流等方面的发展应该说很有前景,这些工作不能完全依靠外来劳动力。

  其他地方也在发展,如果未来不再有那么多打工者来上海,出现劳动力空心化的情况,企业招不到合格的劳动者,怎么办?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学完后,基本是要留在当地、服务当地的,不像普通高中、本科的学生,学完很可能出国。所以,上海从长远战略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大力发展高职。

  发展高职,一方面是满足家长对小孩受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学历越高,规范性就越强。一个人是用整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而不是单纯用一项技能在工作。一个人的文凭、修养、学识,都会体现在工作中。不能仅用机械的、庸俗化的眼光去看待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关系,不能认为职业教育只培养企业需要的能力就够了。教育反过来也会推动产业发展,丰富的高端技能人才,可以提升产业水平。

  上海的职业教育,另一为人瞩目的内容,就是科研。其他地方的职业学校,达不到上海学校承接企业项目的水平。外地学校来考察的人,对上海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也只有羡慕的份。

  上海职业教育师资特别雄厚。全国有些地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现在还能在自己所在学校当教师。上海这里,研究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学历要求,很多教师有博士学位,还有些教师是从行业过来,有过企业工作经验。

  上海职业学校办学比较专业化。产学合作不仅在学生实习、就业、教学层面,还有一批企业的专家队伍,持续参与课程开发。我们的专业教学标准,也需要行业专家来审。还有相对固定的专家,参加职业教育制定标准的活动。总体而言,上海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突破了物质层面,进入到智力层面。

  这是因为,上海有不少职业学校是行业(集团)办学,如医药学校是医药集团的,交通学校是交通集团的。全国范围看,原先行业办的中专学校,有的后来升格成高职,留下来的就成为职业高中(“三校”指的就是中专、职高、技校),这些学校多数属于教育局,和企业已没有任何来往,在校企合作上是白手起家,因此需要政府推动。

  而上海没有中职学校直接升格到高职的情况,只有一些中职学校是通过职工大学等渠道升格(编者注:如上海电机学院)。目前上海由老中专保留下来的中职学校,资产都属于行业,故而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请行业专家开发课程等合作都很紧密(编者注:包括上海电机学院在内的四所学校,资产最近划归教委)。

  因此,上海职业学校专业划分也非常细。全国范围内,不少职业学校的名字都是模糊概念,比如杭州有所西湖职高,宁波有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光听名字,不知它是做什么的。而在上海,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名字就对应了明确的行业,诸如建工学校、港湾学校、商贸学校、医药学校等。

  全国许多地方,正考虑大力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因为,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是综合化的,同一个专业往往有十几所学校在开,比如许多学校都有汽修专业,但真正需要的专业却又匮乏。上海在这方面则不用花太多心思,布局较清晰,如医药学校和商贸学校,本身不可能有太多重合专业。当然,也不是说上海就没有集中开设的专业,如数控专业,就有很多学校在开。

  上海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紧密,也与企业的经济实力有关。上海的企业经营相对较成熟,企业对校企合作有积极性。我们在和各行业接触时,感到上海的企业家,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往往对人力资源一事有清醒的认识,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员工,观察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上海的企业家会对我们明确提出,你们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培养一些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企业需要什么。而一些江浙乡镇企业的老板,对他讲产学合作,他的反应就像听天书一样。

 

应用型大学:

提高职业教育地位

  上海早就意识到了技术应用型本科的重要性。教育部这次说,600多所高校要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其实要的是技术应用型本科,而不是说要把学校降等。全国高职学校多的是,干嘛要把高校降等呢?

  如果要把高校改成应用技术型大学,也不好一刀切,有些专业适合改,有些不一定适合改。汉语言文学没法改应用型,但机械专业可以改。原先高校对机械专业的定位可能是机械设计,培养机械设计师这类工程型人才。实际上,企业不一定需要大量机械设计师,但需要大量的工艺师、设备维修维护人员,后者就是应用型人才。

  社会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大的系统,人才有各个层面。比如修一座大桥,有人做规划,有人画施工图,有人去勘测,有人到现场组织施工,有人具体操作混凝土和钢筋。如果再往上走,还有人研究工程力学,最最上面则是基础科学,如物理化学等。所以,转为职业学校的学校,要看它怎样定位自己。

  我始终觉得,要把一类教育办得好,一定要突出特色,重在给社会带来什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中国人将此翻译成“理工”,仿佛很高级,可“MIT”中的“Technology”就是技术的意思,这个名字本来是技术学院。在技术人才的培养梯度中,这所学校做到了世界知名。但我们这里,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水平,会把自己拼命往上拔,好像学校培养的人才所在梯度越高端,这所学校就越高端。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里还有一些很奇怪的概念是,教育问题所在的梯度越高,相应的研究者的水平也就越高,比如,研究高等教育的似乎就比研究职业教育的水平高,其实这只不过是问题领域不同,研究者的水平应该由研究出的成果决定。

  我觉得,这600多所高校如果有远见,应该要意识到,国家把它们划出来,改成应用型本科,很可能会有配套措施,会追加投入。以财政政策来引导,是政府常采取的方式。在原先的高等教育梯队中,你是小弟弟,前面有许多老大哥,争取不到资源。而高校如果加入职业教育梯队,后面的高职、中职就要跟着你这样的应用型本科来走。

  这就是中国人说的鸡头凤尾,看怎么选择。做鸡头,若能把它做实,也是有好处的。国外很多大学的发展路径,都是先提升自己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然后逐渐为社会所认可,自己等级最后也就提升了。这600多所高校的领导,应该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不能因为眼前一点面子问题,而看不到长远发展。职业教育是对经济发展贡献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没什么不好。

  还有很多外省市职业学校的校长和我说,有些本科生找不到工作,会去他们学校重新再学习,重新就业。其实,即便有这样的案例,也不能说明人们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就业,职业教育肯定有支撑作用,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先把大学读完,拿到一个学历,然后再学一门手艺。他们并不排斥职业教育,但需要拿到学历,取得类似敲门砖的东西,在这个框架里获得相对自由的地位。

  这也是我们要把职业教育提高到本科层次的一个出发点。中国毕竟是学历社会。没有办法,强调应用型本科,也是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一个途径。

 

缺乏专业设置规范

  有些人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大多数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都是半年训练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根本没必要实行这么长学制的职业教育。在国际上,这个问题也很有争议。实际上,学历是一种身份。教育年限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需要,其中不仅有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还有个人发展的需要、地位实现的需要,等等。

  不过,归根结底,我们缺少的是设置专业的规范,不知道究竟哪些应该作为专业来设置,哪些应该仅作为培训内容。比如,我从来就不认为烹饪专业需要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专业来设置。

  中职学校报一个专业,是缘于其自身的考虑,比如要迎合学生、家长的心态,而不一定有对专业设置的全面宏观思考。学校会认真去把握市场上的人才需要,而不太会考虑,为满足这种人才需要而开设一个专业,这本身究竟是否合适。

  因此,需要做好学校的专业目录,做好学校对专业的审批。这两块内容很重要。专业目录是教育部设定的,各学校依照这一目录来开设自己的课。这里也不是上海本身的问题。

  家政服务是否适合作为一个职业教育的专业来设置呢?肯定有很多人会说,家政服务不适合。但我们在与家政行业的行业专家深入分析以后,感觉这是要专业化的。按照行业专家的理解,家政服务不仅是带孩子、扫地、烧饭,还是老年护理、小孩早教。这么复杂的事,肯定需要学校教育。

  还比如呼叫中心专业,电视机坏了,用户就要给企业的呼叫中心打电话,服务人员需要解释许多东西,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是解释不好的。有人说,通过短期培训也可以上岗。但这个行业的人认为,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如果解释不好,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包括政府的窗口服务也对应呼叫中心专业。

  因此,对于开设一个专业,我们现在的要求是,一个学校说自己能办这个专业,就要把课程全部开发出来看看,我看了之后,内容说得过去,能把教学计划排满,而且你教的东西确实是学校应该去教的,那我就会同意学校开这个专业。

  其实,开设专业还是需要制度化。现在确立一个专业是否要开设,随意性较大。我们做新的专业目录,也是从上到下一次性搞起来,而不是时时常态性更新。

  德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更新,就是常态化的。德国有专门的联邦职教研究所。修订联邦教育培训条例,是他们常规和长期的工作。职教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会保持观察,发现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后,会去进行调研、分析,看这个职业是否可以通过人才迁移满足。如果可以通过人才迁移满足,就不需要再开专业了。

  比如电子商务,原本可以通过人才迁移满足。我认为电子商务没必要设置为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再学一点计算机就可以了。当时,学校一窝蜂都开电子商务。之后大家才看到,这个行业里不需要这么多人,其他专业毕业的人也可以从事这项工作。现在电子商务专业已被列入就业最差的几个专业之一,被亮红灯了。

  德国职教研究所对专业进行评估后,如果认为有必要开,就会把专业开起来。所以,德国的专业目录一直处于修订状态中。不像我们,对专业目录三年、五年一修订,不修订时就不管。说到底,规划、设计、决策都要建立在对职业教育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而不是凭主观去操作。

  不过,即便如此,上海职业教育绝大多数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也都处于缺人状态,中职和高职都是如此。长期以来,总体形势是技工荒,企业找不到干活的人。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感觉到,现在的劳务工资很高。比如,上海奇缺酒店服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小孩子不愿做,家长也不放心,所以就招外地的三校生过来。还有旅游管理、医护,都需要招大量外地打工者。一些需要吃苦的行业,比如机电,人手同样很紧缺。

  中职学校报给我们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总体态势是供不应求。目前的态势是,大学生就不了业,研究生可能也就不了业,但中职生肯定能就业,而且待遇和收入不一定比大学生低。

  有一些行业,说自己的人才很紧缺,比如管道工、给排水。而实际上,这些技能不应由学校培养,用人单位找人短期培训一下就可上岗。但职业教育中,又有一些专业,明明就业比较难,毕业生在市场上找不到工作,学生还死命地考,比如说会计专业,又比如计算机。

  中高职学校的校长也会说自己服务产业,但他们比谁都清楚,重要的是家长怎么看。所以,财会专业就业明明偏难,学校还在拼命招生,因为家长喜欢小孩去读这个专业。问家长为什么要让孩子读这个专业,家长就说:读了再说。家长是这种心态。

 

项目制投入:

消耗教育教学大量精力

  我们的工作需要进行系统化和制度化,而不是项目化。目前,职业学校中大量的事务是被项目化的。要等项目发布出来,大家才去做。先规划,再出台项目,根据项目拨款,等到钱用完了,这个项目还有没有人管,就不知道了。

  上海这方面还算经费充裕。但是,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工作,其实应该是常态的。项目制的问题是,因为是预算制,有钱时要拼命花,后期就不能持续。比如,一个项目刚批下钱的时候,大家都死命地买硬件设备,这样一来,把运行成本提高了,后面的运行维护,往往要投入更多钱,但这时项目可能已经结束了。这是我们教育投入机制中比较大的问题。

  教育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年就规定各个地方,一定要确立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很多省份连生均经费都没有确定,目前定下来的只有十几个省份。

  我们的想法是,应该尽量降低项目化的投入,不要去搞运动式的突击花钱,要稳定下来。既然已经确定教育经费占GDP的4%,应该有一个长远规划,看看哪些经费是可以持续下去的,把它纳入生均经费中。教育部已经在做这件事了,这是好的。

  同时,我认为应该再继续减少项目化投入的经费,否则不仅会使资金的利用率低,也让学校因准备材料、验收、评审、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等这些不必要的工作而感到忙碌和疲劳,使校长无法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教学工作的思考上。这是比较致命的问题。

  检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是看学生的收益。但现在的情况是,因为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衍生出其他内容。项目制就是其中之一,让学校不得不为之付出大量精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句话提得很好: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在其他领域,改革的眉目越来越清晰。可职业教育这边,我们的感觉是乱,各种活儿很多,但有多少是大家真正愿意去做并能做好的?这方面,也不光是职业教育有问题,整个教育领域可能都差不多。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本文由王昀采访整理,经作者审订。)

中新网广州429日电 (许青青)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广州市专委”)29日在广州成立。 

今年2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广州市专委是由广州市教育局组建和管理,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参与,开展中职专业办学的调查和研究,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专业意见的咨询和服务机构。 

广州市专委下设土木水利等1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专指委),各专指委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 、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广州市中职学校办学实际,开展专业办学的政策和制度对策研究、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人才需求预测、教产合作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以及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中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选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据悉,广州市专委和15个专指委成员共计362名,其中政府职能代表21人,教科研机构代表14人,行业、企业代表155人,中高职院校和其他办学、培训机构代表172人。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筹划组建广州市中职教育委员会及其下设的1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是搭建政、校、企合作新平台,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提高广州市中职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提高广州市职业教育的产业服务力和经济贡献力发挥积极作用。

 中职学生可直升本科


  上海技能人才走上成长立交桥

  很多中职院校的校长把中国的职业教育比作一条“没有未来的断头路”。一名初中毕业生,一旦选择进入中职院校学技术,他未来的学业就能“看到头”了,“撑死了上个高职”。

  4月10日,在上海市教委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一名少年报小记者的提问,引起了在场所有官员、校长们的深思。“我做过调查,很多同学喜欢烧饭、做手工,可是学烧饭、学手工也能上大学吗?”问题抛出后,立马收获一片笑声,但笑声过后,现场“冷”了10秒钟。

  “学职业技术很难上大学”的情况,如今有望最先在上海出现“转机”,因为一座成长立交桥已经呈现。

  日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调宣布,他们将在今年“招生季”与3所中职学校合作启动“3+4”中职本科贯通学制。120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将在7年学习期满后,拿到一张高级技师或技师从业资格证,外加一张学士学位证书。

  招生季往年难熬

  今年奇迹般火爆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苏勇最近心情大好。遥想去年春季,一年之隔,学校的招生形势已然大变。与现在的“得意洋洋”相比,去年此时,苏勇正与学校招生办老师一起挠头犯难。

  每年的四五六月,是中职学校的“招生季”。在这个时间段里,过去是中职学校校长们最难熬的日子。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入学率、大学本科入学率的快速提高,中职学校招生陷入窘境。

  很多地方的中职学校在“贫困线”上挣扎,有些地方甚至曝出招生要靠动用“七大姑八大姨”关系的新闻。尽管中职学校就业形势看好,每年就业季都有企业来学校“抢毕业生”,但仍鲜有家长愿意“撕下脸皮”把孩子送进职校。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了职校,就铁定上不了大学。家长们有一个较为普遍的想法,大学生工作都不好找,更何况中职毕业生?

  “很多家长跑上来就问,能不能考大学”,曾经一度被问及“能否上大学”的问题时,苏勇就瘪了,“没什么好谈的,就是不可以。”

  但今年,苏勇底气十足地向前来咨询的家长们介绍,“可以上大学,而且连高考都省了。”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是上海第一批吃到“3+4中本贯通”学制“唐僧肉”的中职学校。苏勇说,今年,学校不仅能招到学生,而且还要从那些普通高中、甚至重点高中嘴里“抢”一批好学生,“很多成绩可上可下的学生家长现在开始纠结了,不用高考就能上大学,诱惑挺大的。”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今年也扬眉吐气了一把。这两天,前来找他咨询“3+4”学制的家长络绎不绝。邬校长毫不客气地设了两道槛——第一,成绩能不能考得上普通高中,能上高中的才能报这个项目;第二,仅是成绩过关还不行,还要来学校面试一番才行。

  邬宪伟说,今年他要“挑一挑”生源了,“光是成绩好的学生我还不要呢,要对化工专业确有兴趣的,未来有潜力成为出色工程师的学生,学校才考虑。”

  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

  中职学生有了一个漂亮“出口”

  实际上,中职学校校长们的底气来自中央高层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亲自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苏勇的理解是,有了应用技术型高校,中职教育就有了一个漂亮的“出口”,续上职业教育这条“断头路”,中职学校未来就有了发展的希望。

  他尤其推崇一些“德语系”国家的做法。“在德国,高校中只有15%左右的综合学术型高校,剩下的85%都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苏勇说,德国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而学术型高校培养的则是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等研究型学者。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曾去德国调研过,那里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人家的技校老师,带着学生团队给西门子产品设计芯片,给知名药厂做药剂试验。”陆靖说,职校、技校只要能办出高水平,不怕没有生源。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就曾在这个教委领导面前展示“雄厚实力”,“人家的目标是,办成全亚洲最好的警察学校。”陆靖曾在这所学校的“外训楼”参观,亲眼看到世界各国的警察来这所学校参加培训。

  记者注意到,与教育部高调助推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不同,很多地方高校对“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心”心存疑虑。

  江苏苏南地区一所高校教务处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听上去总是不怎么舒服”,学校高层决定只拿出校内一个应用技术学院做转型试点,“真变成应用技术型高校了,感觉档次好像就低了。”

  与教育部官员一再强调要调整应用技术型高校和学术型高校占比的“美好愿望”相反,近年来有不少院校热衷于“学院升大学”、“专科变综合”,并以建设学术型研究性大学为主要目标。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指出,我国目前的高职和高校是四六开的比例,40%的高职和60%的本科,而60%的本科当中有30%是“失业的常数”。与之相对,欧洲国家学术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通常占比则是二八开。

  由于职业教育地位低,长期招收不到优秀生源,职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今也陷入尴尬境地。“国企很明白地告诉你,他们不收中专生;外企担心得罪你,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地不表态,但背地里偷偷去江苏、浙江、山东招大专生、本科生。”苏勇说,中职学生要找到好工作、要练好技能,绕不开“向上深造”这条路。

  7年一贯制不是终极目标

  给每个中职学生以希望才是

  邬宪伟校长曾到很多企业做过调研,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现在最缺“现场工程师”。

  “中专3年顶多培养一个操作工;加两年大专,算能培养一个操作工里的班长;如果加4年本科,能出一个技术上乘的工艺员;再积累两年经验,才能成就一个现场工程师。”邬宪伟尤其赞善“3+4”学制,为了培养第一批优秀的“现场工程师”,他决定从生源入口开始把关,与高校专家共同设计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案。

  他的担心是,让一个15岁的初中毕业生决定未来可能会从事一生的职业,会不会早了些?

  “孩子们毕竟还小,他今天觉得化学工程与工艺不错,明天可能就想修汽车了,后天没准想攻学术研究了。”记者注意到,与邬宪伟一样,面对火爆的“3+4”学制招生咨询,很多先“吃唐僧肉”的校长开始担心,能不能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留在同一个专业长达7年之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娄斌超专门负责教学,他最担心,学生们会不会在7年时间里产生厌学情绪,“现在读4年书的本科生都翘课,厌学情况严重,我们有什么方法留住那些更小一些的孩子?”上海二工大的做法是,重新设计一套7年制的课程。以调研得出的企业需求为导向,全程邀请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教学。

  为了不让学生们觉得枯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也采用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全新课程设计。7年里,学生们会先在学校里学习文化基础课,然后去企业体验生产;在学校学习专业基本技能,然后去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在学校提升专业知识和通用能力,然后到企业训练综合工程能力。

  毕业后,学生们除本科学位证外,还将获得化工总控工(高级)、化工生产运行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然而,设计精当的7年一贯制特殊培养模式,远非上海市教委的终极目标。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透露,上海要做的,是彻底打通中职学校学生向上深造的通道,给每个孩子以希望。而“3+4”学制只是最先的探索,未来理想的状况是,念完3年中专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报考自己喜欢的“技术型大学”。

  “难在一个‘转段’的问题上,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可以让中职学生跟普高学生一样,在学完3年后,有自由选择接续或者转到另一个专业的路径可循。”陆靖也预计到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学生转专业或者中途退出的情况,“怎么给那些中途要转的学生学业上半部分,画一个句号,也是难题。”
    4月27日上午,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刘敬民率领的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到三亚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调研。副市长李柏青、市政协副主席林国辉和省政协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刘敬民一行详细了解三亚市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落实情况,仔细询问各校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与三亚各高校、职业学校负责人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办法。

    据了解,三亚市职业教育现有职业院校8所。其中,高等职业学院或设置职教专业的学院5所(公办1所、民办4所),在校生42000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公办2所、民办1所),在校生近7000人。

    在高等职业院校方面,三亚市唯一的公办高校——琼州学院先后与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共同培养人才;三亚学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建立了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班,还与万豪集团三亚万丽度假酒店、喜达屋集团等联合培养“订单式”酒店管理人才。

    在中等职业学校方面,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工学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先后与近百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或“订单式”培养协议;农垦三亚中专学校也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特别是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深受三亚多家汽车企业欢迎。

    刘敬民充分肯定了三亚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尤其对各学校职业教育中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表示称赞,并希望三亚市重视并营造现代职业教育的环境,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善于总结成功经验,牢固树立抓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的思想,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大发展。

    李柏青表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努力克服困难,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新华网南宁4月27日电(记者 吴小康 潘强)记者从广西教育部门了解到,今年秋季学期起,将对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施免学费政策,并打通多个通道满足学生升学需求。 

  据了解,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俗称“县中专”,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巩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起着重要作用。广西已明确,今年秋季学期起,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读县级中专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部免交学费;对家庭困难学生每生每年给予1500元生活补助;对继续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给予2000元学费补助。 

  在此之前,只有部分农村学生、涉农专业学生等入读中职免学费。为满足“县中专”学生的升学需求,广西提出,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办法,着力加强“县中专”办学与普通高中、高等学校、城市职校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贯通,实现上学有通道。

    借鉴英国经验省内首家,学员是企业员工同时接受课堂教育

  常熟将借鉴英国经验,在江苏省内率先试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近日,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举行,这也是江苏省内首个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英国现代学徒制是全球较为著名的职业教育模式。与传统学徒制不同的是,现代学徒制建立在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导向上,其关键是“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即学徒首先是企业的员工,同时是职业院校的学员,既接受学院开设的课程教育,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这种方式能为学员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有利于培养技术技能。

  为把英国现代学徒制模式进一步本土化,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将从三方面进行突破:即制定完善相关的课程计划、课程内容; 培养符合现代学徒制模式需要的教师; 建立符合现代学徒制模式需要的实训基地。学校将和英国行业协会合作,融合国内教育计划和英国行业协会计划,探索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制定出既适合中国当地人才需求、又体现英国现代学徒制优势的教学模式。在项目试点初期,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将选派7名教师到英国,学习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理念、评价方式等内容,之后每年根据实际情况持续选派教师,建立起熟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学校还将建设专门的实验实训室,预计一期投入500多万元,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训练。2014年9月,学校将从校内12级学生中招收首批现代学徒制学员30名,课程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和电器自动化。在此之前,英国总领事馆将邀请英国行业协会专家,根据英国现代学徒制评价标准,对学校教学大纲进行修改。

  近年来,常熟围绕打造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产业目标,大力推动三大产业向集约化、高端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其中,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是常熟五个超百亿项目中最大的投资项目,首批学徒制学员毕业后将被分配到捷豹路虎公司就业。
    本报讯 为加强粤港两地职业教育模式的交流,近日,香港华南就业管理协会组织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近20名师生到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进行参观交流,双方就各自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内容开展深入热烈的探讨。

  据介绍,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所采取的教育模式注重具体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与目前广东省技工院校推行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也是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精神。

  近年来,粤港两地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不断升温,其中参加一次职业资格考试可同时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香港澳门官方认证和国际权威认证的 “一试三证”人才培养模式已在美容、美发等行业开展,对于培养国际通用劳动力、提升劳动力国际流动性、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增进企业竞争力和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江苏网4月25日讯 我省将加大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改革力度,未来的职业教育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这一动向契合了此前教育部传出的“全国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职业教育”的消息。

  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教,是一种本位的回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董事会秘书陈鹏飞坦言,可以说这是被就业倒逼出来的改革。此前大学扩招风头劲,专科升本科,“学院”改大学,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阶层翻身”的背后,是日益惨淡的就业率。

  但倒逼出来的改革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对此,高校人士却并不乐观。“本科办高职,比原先办学的难度大多了。”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仲伟俊教授表示,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实践只是一个小环节,而职业教育的实践比例需要大量增加,这涉及到基础设施、校企合作等一系列难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者孙诚认为,大学扩招后,很多普通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偏多,转型难度很大,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合格的教师。

  “现在大学里招聘的老师都是校园里走出的博士,管理学博士没进过企业,工程系博士没进过工厂。”仲伟俊说,长期以来,本科院校的用人标准是学历、职称、论文发表数量,而非行业实践经历。长期在南京一所高校任职的宋老师则透露,“好多学校用人必须是副教授以上,不然人事部门不给批。”

  “本科对接的是一个学科体系,而高职对接的是一个具体的行业。”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晓琴认为,做职业教育,必须摸清楚市场的需求,没有企业、行业、学校、政府四方合作,没有市场调研,只凭感觉是无法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的。“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这几年新建的本二院校和独立学院,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摸不着头脑,只有互相观望,你开了物联网专业,我也效仿开一个,结果就是专业扎堆,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陈鹏飞告诉记者,这些学校的培养目标原本就是应用型人才,但最终异化成了本科的“压缩”版本。若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教缺乏精准定位,改革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盲目扎堆?

  即使摸着了方向,本科换一个专业谈何容易!“高职院校上马一个新专业就一年,本科学校换一个专业得5年。”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华桂宏表示,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彻底放开,本科办职教难有竞争力。“换专业并非是换块牌子那样简单,师资培训、实训基地、课程设计、教材编撰都得动态跟上才行。”陈鹏飞说,就像行业、企业用的是开汽车的知识,学校课程安排的却是开黄包车的技能,有的学校用的教材甚至是上个世纪70年代编写的,学生“学得死”、“没法用”无法避免。

  转型之难,不仅在于外在的操作性,更在于内生的阻力。采访中,不少教师对转型后的社会认可度表示怀疑:“注册入学原本也是为了解决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最后还不是遭遇寒流?”陈鹏飞忧虑地表示,高职就业是不错,但招生往往遭遇滑铁卢,本科转职教,会不会同样也遭遇冷眼?

  仲伟俊说,目前的社会现实情况是,整个社会都认为研究型人才比应用型人才“高一个档次”。“在人事招聘、论文考核、课题分配、职称评定中,应用型人才跟研究型人才在同一个序列里竞争,非常吃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慕白表示,作为一个职教大省,我省对职业教育缺乏一个专业评估的独立标准,转型职教并没有实际性的政策激励。

  “不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未来的职业型院校学生,多的还是‘考研’达人,教师也不会安于自己的教学岗位。”仲伟俊认为,要真正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不是光一转了之,这些发展型的问题必须一一破解。“只有办出货真价实的职业教育,学生才会真心选择职业院校。” 

    文登网讯(实习记者 许斌)文登区职教中心积极拓展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路子,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促进产教融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日前,文登区职教中心与文登富强驾校达成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训、教学实践、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定向”人才。仪式上,富强驾校向学校捐赠了三辆供教学训练用汽车。

  文登富强驾校副校长王波表示,多年来,职教中心向他们提供了多名“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促进了驾校的发展。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多年来,区职教中心不断拓展校企合作办学路子,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无缝对接,为天润曲轴、威力工具、山东艺达等几十家骨干企业输送了大批一线技术工人,培养出大量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文登区职教中心实训科科长孙德升介绍,目前,学校已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更多的职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对口就业岗位。

  通过校企合作,区职教中心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提高,毕业生毕业证和技能证双证拥有率达到了98%,就业稳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项目办[2013]2号文件要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中心职教联盟专家委员会、北京万华创力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ACAA(欧特克中国授权认证管理中心)以及辽宁省十所高职院校于2013年11月30日至2013年12月21日共同举办了2013年度辽宁省 CAD技能大赛。


        本次大赛得到了各参赛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来自十所高职院校共计3000余人参与了比赛。经过近1个月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和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代表队分别获得建筑设计组和机械设计组的一等奖,其中,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荣获“最佳组织奖”称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中心辽宁省 CAD技能大赛主要面向全省欧特克立项院校的在校学生,旨在引导院校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各有关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同时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专业技术应用水平的平台。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4月24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照兵就河北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到部分民办高校调研。他指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民办教育事业创新发展之路,为河北省绿色崛起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范照兵先后考察了河北外国语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并与部分民办院校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他指出,发展民办教育既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河北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破除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误区,更加重视和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的相关政策,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研究解决制约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积极创新作为,坚定探索民办教育成功发展之路,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总结、规范、提升民办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省职教社和工商联要积极发挥优势作用,支持、推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为河北把握机遇、绿色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短短几年时间,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教职工队伍人数从150余名发展到600余名,而学生规模更是从1000多人发展到了上万人。

  “规模发展”让这所学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态,但“内涵提升”更是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的“重头戏”。

  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并举,特色品牌发展与文化发展并重,学校不仅实现了从“市级重点”到“国家级重点”的升级,更在2011年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学校,从“大而全”走向了“强而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民族文化特色……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正在开辟着中职改革发展的新路标,与产业经济同频共振。

  学校、企业、园区通力协作

  校企合作拒绝“单相思”

  “与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合作,一来可以通过融入他们的智慧与实践,为园区及园区企业的升级蓄力,二来也可以帮助师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重庆正阳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何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避免任何一方“单相思”,最终实现互惠互利?

  2011年,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牵头申报了“园校互动”办学模式改革,黔江区成为了全市16个“园校互动”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区之一。

  由此,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进入了“校企合作”的深水区。

  特别是在2013年,该校结合示范校建设,深入位于黔江区的重庆正阳工业园区企业调研,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还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并与正阳工业园区澳特尔服饰、乐尔佳等2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建冠名班、订单班。

  可以说正阳园区不仅成为黔江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成为了学校校外实训就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这里,学校与工厂、教室与车间、校长和厂长、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理论与实践、作品与产品、招生与招工、育人与增效“九大融合”,不断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真正让园区和学校成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执行者和实践者。

  据介绍,目前学校已与7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开办订单班11个、冠名班4个。其中新增深度合作企业6家,并引进一条价值165.4万元的SMT生产线。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还在2013年迎来了重大转机。历经3年筹备,学校牵头组建成立了跨四省市的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据悉,该集团拥有世界500强及全国知名企业67家、职业院校33所,在籍学生近15万人。

  职教集团的成立无疑为学校发展乃至重庆职业教育发展搭建起了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教育与产业互动3个平台,以大职教、大开放、大发展的思路,在未来还将不断发挥黔江职业教育在武陵山片区的辐射、影响和示范作用。

  教师、父母、朋友三位一体

  多重身份下的师资队伍“成长记”

  在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每一个教师都有3种身份,除了教师身份之外,他们身上还被赋予了父母、朋友的身份。

  为何会让教师身兼“三重身份”?黔江职教中心校长张耀天进行了这样的解读: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思想素养、语言等方面的素质修养,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教师不仅在课堂教育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个性、家庭情况,与家长打交道,这就要求教师像家长一样既严又爱。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和想法,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动态。为此,学校按照教师履行“三重身份”职责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开展培训、培养,考核、奖惩,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初步形成了“三重身份”队伍建设模式。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履行教师、父母、朋友“三重身份”职责,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遴选认定办法》、《教师全员培训方案》等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别是在塑造既专业又有素养的教师身份上,学校还面向全体教师遴选了14名专业带头人、50名骨干教师、52名双师型教师为培养对象,通过他们的成长示范带动更多教师成长,同时为每一个教师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和个人发展规划书,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

  以出国培训、跨省研修、高校培训、企业实践、校本培训等为路径,学校教师成长渠道变得立体而丰富起来。与此同时,学校还邀请多名专家到校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并采取学历提升、技能大赛、课题研究、校本教研、职业资格培训等措施,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素质。

  2012年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就被黔江区政府评为优秀教育管理团队,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教师团队承担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1个、市级课题7个、区级课题10个,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56篇。2013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重庆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2金、6银、14铜,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1金、2铜。不难看出,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队伍素质的明显提升也进一步加快了学校的发展速度。

  改革、创新、优化同步驱动

  “四段二线”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在学校,我既是学生也是'单位员工'。”学生张青青说,虽然不是正儿八经地上班,但是可以和单位员工一样在生产线上做事,学到的东西更多,对以后进入社会很有帮助。

  “以生为本”在任何时期都是办学的最终目标,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这样坚信。

  在深化学生在校既是学生又是单位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管理模式中,学校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严格评价考核,另一方面则对学生实行虚拟员工,按照单位对员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评价考核,发放虚拟工资。

  学校负责人称,这种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做法旨在让学生提前感受、感知、感悟到不同的付出具有不一样的回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校就能较好接受职业基础教育、认知教育、专(业)长教育和理性教育,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

  事实上,“双重身份”学生管理模式正是学校“四段二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改革、创新、优化的过程中,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将人才培养分为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认知体验阶段、职业能力培养阶段、职业能力提升四个阶段,同时贯穿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学生专业能力两大主线,这种育人模式可以说为很多中职学校发展提供了借鉴样本。

  学校还创新形式,通过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走访企业51家,与21家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共同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及技能证书考核要求,构建了基础素质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民族文化课的课程体系,打造出更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体系,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构建起以考核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4231”学业职业评价体系,开发51门课程评价手册,从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多维度考核,更加凸显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发展更适应社会需求。

  不少企业老总非常欢迎该校学生前去就业,在未毕业之前就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学生质量的提高让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稳定就业率达90%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0%以上。

 

  链接

  建设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特色项目

  文化浸润

  引领学校跨越发展

  突出办学特色成为职教升级的突破口。作为武陵山区的一颗“职教明珠”,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拥有创造特色的得天独厚优势。

  作为全市唯一以“民族”命名的中等职业学校,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在抢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机遇的同时,将“凝聚民族文化精神,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秘诀。

  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契合能产生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先后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文化艺术团、民族礼仪队、民族器乐队和民族语言队,同时还编写了民族语言、民风民俗、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戏曲等民族文化校本教材。

  近几年来,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投入500万元建设了民风民俗展览室、民间工艺展览室、西南卡普民族工艺制作展览室,购置了科普大篷车等专用车辆和专用移动舞台,并添置了1万余册民族文化图书、1000余套民族服装和一批民族乐器,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创新思维驱动下,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开设了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俗生态旅游等特色专业,构建起以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为主的课程体系,同时还面向社会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训。目前,民族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在校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学校还把竹铃球、蹴球、陀螺、脚马竞技等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推广,让机械、汽修等专业的学生也能拥有一项民族艺术特长。

  会唱一首经典民歌、会跳一支民族舞蹈、会说一门民族语言、会奏一件民族乐器、会做一种民族工艺、会一项民族体育运动,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的学生在校期间基本能实现这“六个一”,无疑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样本。

  2012年,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表演的土家族舞蹈《白虎神鞭赶太阳》获银奖,受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领导的好评。2013年,学校又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民族技艺比赛,参赛节目苗族舞蹈《银色山脊》荣获金奖。

  把民族文化搬上舞台,不仅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武陵山文化的精髓和少数民族的精神,同时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的文化风采。

  心系社会,职业教育助跑社会经济发展

  示范校建设两年以来,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市内外输送实习就业学生6000余人,其中输送到区内各行各业中职毕业生近2000人,并开展各类中短期培训近8000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据了解,学校输送到区外的毕业生均在世界500强及全国知名企业就业,为黔江区新增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心系学生,教师赴重庆信息产业实习就业基地“探班”

  上个月,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组织了就业服务科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前往重庆信息产业实习就业基地,看望慰问在那里实习、就业的学生。学校老师先后到了仁宝、旭硕、纬创、富士康、广达、英业达6家实习基地,企业负责人对学校实习、就业学生给予了勤奋好学、工作踏实、适应能力强、富有团队精神等高度评价。不少学生称能够看到母校的老师来“探班”非常感动。

  通过回访企业,黔江民族职教中心也对校企合作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全国呼叫中心十佳园区”、“中国服务外包最具发展潜力园区”、“重庆市大数据试点产业园”……这些,是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获得的殊荣。从成立至今,只用了7年时间,集聚了一批一线知名企业安家兴业,让永川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撑杆跳”。

    日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寻找助推其发展的动力:除了企业自身的管理、良好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我区职业教育发展为服务外包产业提供的人才支撑。

    人才集聚吸引名企落户

    前不久,9家国内知名企业签约入驻我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将在永川建设运营ITO(信息技术外包)和BPO(商务流程外包)、智慧城市建设、电子商务、总部结算等服务外包项目。

    航天华有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以前只是在北京开展业务,却选择了永川作为对外扩展业务的第一站。总经理毕克平告诉记者,“在很多地方调研过,最终选择落户永川,人才优势是吸引我们的一个重要因素,永川有各类职业院校20多所,学生10多万人,这将是我们后续发展的人才保障。”

    和航天华有科技一样,大多企业落户永川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永川职业院校众多,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

    北京华创启明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了国内多数大集团客户的研发及外包业务,此次入驻永川,总投资2000万元,到2017年,预计员工规模达到700人,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该公司董事长杨云建说:“我们BPO(商务流程外包)业务必须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而永川恰恰有这方面的优势,能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我相信很多企业都愿意选择永川。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西南总部放在永川。”

    正如大家所言,永川作为我市重要职教基地,辖区内大中专在校学生超过13万人,每年毕业的技能型人才超过3万人,这些学生成为永川相比其他地方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

    比航天华有、华创启明早到4个月落户永川的轩宁科技有限公司,当初选择永川,也正是看中了永川庞大的职教资源。轩宁科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欧美离岸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处理的服务外包企业,他们公司今年一月份才签约落户永川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从“零起步”到承接海外订单,实现了“开门红”,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他们也尝到了 “永川速度”的甜头。该公司副总经理田晓彤告诉记者,“永川是职教名城,我们很幸运在这里找到了大量的适用型人才,对公司在永川的起步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像轩宁科技这样新入驻的企业,能迅速成长起来,还与永川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积极推动“园校互动、校企合作”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据介绍,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职业院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职教学生边学边用,不但迅速进入“角色”,还随时更新行业最新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企业则通过“课程植入、派遣师资”等形式,融入职教院校的教学活动,这样让职教学生一毕业就能立马上岗工作,企业不用再为缺人才而发愁,形成了校企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

    电讯盈科是一家提供世界级的全球客户联络中心及客户外包管理服务的专业服务外包企业。它的发展壮大就得益于“校企合作”职教人才培养模式。两前年电讯盈科落户永川时,只有一个服务外包项目,坐席刚好100个,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目前电讯盈科在永川的服务外包项目已经达到4个,运营坐席增长了3倍,达到了700个,员工超过了1000人,其中八成以上是永川职教学生。今年,该公司还计划转移部分一线城市的外包项目进入永川。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与区内10家院校有合作关系,区内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总体而言能满足公司的岗位需求,离职率小,较其他大城市有一定优势。

    校企牵手,共赢发展。目前,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已成功引进41个项目,投入运营的有32个,实际坐席突破5000个,仅此一项,就为永川8000多名职教学生提供了工作岗位。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4亿元,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离岸外包执行额3000万美元,累计离岸外包执行额1.75亿美元。
    重庆晨报讯 (记者 林祺 实习生 匡怡蒙)昨天,重庆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现场会上,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将学生综合素质计入学分,得不到素质学分的学生不予毕业,今后,我市48所高职院校将推广这一做法。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副院长郭玉龙介绍,学院建立学生素质拓展培训中心,开设了涉及文化、体育、高雅艺术、生活品味等几个大类的55项素质培训班,包括裁判员、摄影、武术羽毛球、拳击、跆拳道、钢琴、话剧、斯洛克、驾驶、游泳等项目。

  综合素质拓展培训由院内兼职教师和外聘专业教练进行授课,要求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门特长爱好,考试合格后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给予规定的综合素质学分,得不到素质学分不予毕业。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我市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比全国高职高专平均就业率高2-3个百分点,8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但是,我市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却存在较大短板,只解决了“高技能”,没有解决“高素质”的问题。该负责人说,通过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希望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近日,为优化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我市相关部门就满洲里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作召开了调度会。满洲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满洲里市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编办、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次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提出了想法和意见,并就下阶段相关工作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此次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我市职教体系、提高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此次资源优化整合将我市职业教育事业做大、提质、增效,为试验区建设培养更高层次、更加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推进会还确立了下一步优化整合工作的要求,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所有成员单位一把手要亲自过问,亲自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细致分析,优化方案,对整合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所对策;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保持整合的稳步推进,及时了解师资队伍的思想动态,确保整合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要严明纪律,保持现有的教学秩序,确保整合期间资产、资金、人事的平稳。
    近日,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集团高职院校2014年工作会议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运城职业技术学院7个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就召开高职院校理事单位院长、书记研讨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会或年会,吸收职教集团新成员、举办“第二届大学生篮球邀请赛”等事宜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一致通过了《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教集团2014年工作要点》。

    黄河金三角职教集团是立足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为发挥地域优势而建立的区域高职教育合作平台,自2013年职教集团召开高职院校教务处长会议之后,在各理事单位的支持下,集团通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举办篮球邀请赛活动等,现已形成院级领导交流层面的理事会、教师交流层面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队员学生交流层面的赛事活动等三个平台。相信,随着交流层面不断丰富、交流目标更加具体、交流体系趋于完善,这种区域高职教育的合作将开创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服务社会 促进就业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报道

规划建设一百二十所示范性职校 调整设置五百八十三个中高职专业

广西:职教围着经济发展转

  本报讯(记者 刘博智)“我们跟职校的关系就像茶壶与壶盖,职校为我们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公司70%的班组长来自职业院校。”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晓华近日对记者说,公司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的人才支撑。

  2008年到2010年,广西开展了为期3年的职业教育攻坚战。2012年,广西又打响了为期5年的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攻坚战。两轮职业教育攻坚,两次与教育部签署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共建协议,让广西职业教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广西,“壶盖”始终围着“茶壶”转,小到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大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顶层设计,都要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为对接“两区一带”(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主体功能区划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广西调整职业院校布局,重点支持5所优势突出的职业院校改革创新、跻身国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规划建设120所示范性职业院校。

  同时,为对应重点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10个新兴产业,广西规划建设400个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调整设置202个中职专业和381个高职专业,覆盖中高职19个专业大类和三大产业,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就业需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结构体系。

  广西是民族文化的宝库,为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广西搭建了学做一体的民族民间工艺技能教学新平台,利用现代生产设备和信息化技术,以“一对一、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民间工艺传承人。北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了贝雕技艺大师工作室,邀请5名工艺大师入驻开展工艺研发、技艺传授,参与教师20多人,培养学生近1000多人,成为南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地。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投入,2008年到2012年,广西投入职教攻坚财政资金168亿元,其中2012年达到41亿元,为广西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面向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资助资金,广西累计筹措投入专项资金22.48亿元,资助学生近150万人次。

  实施职业教育攻坚6年多来,广西累计培养120多万名合格的职校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本报讯(冯丽 记者 柯昌万)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陕西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陕西将全面启动省属高校人事改革工作,高校重新核定编制,逐步下放教师职称评审权。

        陕西省要求,高校重新核编将按照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量为基数设置岗位,根据变化适时调整岗位设置方案。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高校按规定程序自主进行教师等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

        陕西省将用3年左右时间,分类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逐步将高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等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交由符合条件的高校组织实施,发挥职称评审导向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中国网4月18日讯 4月上旬,为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企业风气,成都铁路局重庆机务段北整备车间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五破五立”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五破五立”是重庆机务段全面开展“树新风、守法纪、转作风、严管理”活动的工作重点之一。所谓“五破五立”是指破除自由散漫思想,树立以安全运输为大局的意识;破除个人主义思想,树立团队意识;破除消极倦怠思想,树立敬业爱岗意识;破除不文明陋习,树立职业形象意识;破除“大锅饭”的思想,树立铁路企业市场观念。重庆北整备车间通过开展“五破五立”的专题教育实践活动,让职工更好地认识岗位特点,增强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重庆北整备车间结合“五破五立”的具体内容,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创立微信交流平台等多种方式让职工切实参与到专题教育活动中来,使职工们能更透彻地认识到“五破五立”的具体实践意义。此外,各班组落实开展“每日一问,每日一学”,提高职工业务知识。加强职工在组织纪律、岗位职责、思想政治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学习,帮助职工提高职业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纪律意识。

        针对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该车间及班组不定期组织开展交流学习会,让职工在交流会上各抒己见,对职工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帮助职工消除不良情绪,缓解职工工作压力。并有的放矢,对职工在工作中提出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进行登记备案,制定整改措施解决职工问题,进而形成常态。 

  4月15日,吉首市人民广场气氛热烈,2014年全州职业教育成果巡回展示活动在此正式启动,吸引了吉首地区初中毕业班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驻足观看。

  此次展示活动是增强全民职教意识,大力发展全州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展示全州职业教育近年来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推动全社会了解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观,使职业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整个活动从4月15日至4月30日,在全州8县市巡回进行。现场不仅以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介绍州、县市职教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州直、各县市职业学校还通过影像资料、实物展出、技能展演等形式展示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我州职业教育在艰难中探索,在困境中前行,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形成了以高职为龙头,以中职为重点,以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为依托的职业教育格局;涌现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1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4所,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2个,为湘西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建设“四个湘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副州长艾可知及州市教育局负责人参观并指导巡回展吉首市展示活动。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