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展开全部
7月18 日,随着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结束,短短2天时间,玉林市中职招生录取工作就进入高潮。 截止2021年7月20日,玉林市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完成了14249人,玉林中职网上录取招生平台报读人数也达到了4394人,有望完成自治区今年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

中职教育是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玉林市认真按照政策要求,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达16.2万人,中职在校生5.8万人,玉林市的中职在校生要达到10万人才符合国家规定的普职比5:5的要求,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玉林将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今年,玉林市中职招生任务为26600人次,为方便考生报读,玉林市教育局专门开设了玉林中职网上录取招生平台。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提升中职学校竞争力

玉林市积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能技术人才。2019年以来,玉林市不断调整中职学校布局、不断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撤销了一些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并转了部分实力较差的中职学校,紧扣玉林市大力打造四大千亿产业、玉柴“二次创业”、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建设等特色产业进行专业建设,大力推进达标学校、达标专业的建设,提升了中职学校竞争力。

通过改革,玉林市各个职业学校形成了各自办学特色。如玉林财经学校的理财专业、营销专业;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的数控、机电、无人机专业;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前教育、建筑专业;玉林华港职业学校的盲眼汽修、航空高铁邮轮服务专业;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的幼儿保育(学前教育)专业;广西玉林农业学校的电商产业化、智慧农业产业化、学徒制教学和学前教育(幼儿保育)专业;广西玉林技师学院的人工智能制造专业群、烹饪专业群、汽车维修专业;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的计算机广告制作、烹饪(中式烹调)等特色和专业等。


如何转变家长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今年,玉林市教育局写了一封致全市初三学生家长的信,信中告知广大家长:读中职学校专业选择面广,可拥有一技之长,易升学、易高薪就业等好处,鼓励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智力特长因材施教、定位成才,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倾力打通中职、高职一体化设置规划

近年来,玉林市中职学校倾力打通中职、高职一体化设置规划,与区内10多所高校合作办学。在中职对口升学考试中,玉林市中职升学人数逐年增多。2018年全市升大专人数2358人,本科295人; 2019年升大专3806人, 本科340人;2020年升专科4942人,本科431人; 2021年升专科6087人,本科357人,实现连续五年中职生本科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全广西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本科升学率连年位列前茅。


在中职之路上,数千学子实现了大学梦,他们带着技能上大学,带着技能去就业创业,带着信心走向社会,实现了就业、升学双丰收,也大大提升了玉林市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优化职教体系

高职落地明年招生


目前,玉林市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玉林市职业技术学院将建成招生,同时,为进一步加快玉林市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19年,市教育局积极推动组建玉林市民办教育协会,玉林市现有的6所民办中职学校抱团发展,组建了玉林民办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如今,包含全市19所中职学校的玉林职业教育集团也成立在即,届时,玉林的职业教育发展将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来源:玉林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愈加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我国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新方向,增添了发展新动力。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河北省滦南县职教中心启动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改革举措,成立教育集团,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稳步发展职业教育,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校企合作成为核心

滦南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融中职学校、电大、农广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现有在岗正式教职工381人,中职在校生4045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1683人。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5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随着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2017年成立了滦南职业教育集团,并先后同41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长城汽车(天津)、奥克斯电气等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16个。同时,学校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机遇,以职业人才培养使用为纽带,将职业院校、企业、技能等紧密串联成线,充分发挥职教集团成员的综合优势,陆续加入京津冀电子商务产教联盟、京津冀交通服务产教联盟等5个省级以上职教集团,开设“人才订单班”,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多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企业实用人才。


2014年,为了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滦南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并将职业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滦南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实现职高与普高在校生比例基本均衡”的要求。


职教中心副校长李新慧说:“为了更有力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县里一直以来都是以主管副县长任职职教中心校长的方式来推进工作。通过县委、县政府的有力推动,以及集团化办学的形式,滦南的职业教育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专业结构在不断全面优化,为满足滦南数字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在保持传统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学校根据当地的特色专业,打造出了中国首所“钢锹学校”和“肉鸡学校”。


深度融合培育人才

学校依托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平台,把企业引进学校,把课堂设在车间,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学校对照新的专业教学标准和汽车4S店的技术变化,建成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汽车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中心,成为滦南汽修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在唐山市中职学校中率先完成1+X汽修专业试点考核工作,32名学生全部通过专业考试,进一步推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


2020年学校被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认定为“河北省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目前,开设数字化专业课程数238门,网络课程64门,88个教室和主要实训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94.1%的课程开展了信息化教学,90余名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及信息化大赛中获奖。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本特征和基本形态的职业教育,已深入地嵌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提升中,在各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学校针对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研发室,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力量进行研发和攻关,支持企业成果转化、创新和新产品技术等多方面的推广应用,并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目前,学校与农机制造公司共建研发中心,企业实现了以年增产值 20%的速度快速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5个百分点。学校教师参研的“ 花生高效生产机械化技术与应用”项目在全国实现花生机械化种植面积31.63万亩,新增产值7.69亿元。


滦南职业教育通过技术赋能,为广大城乡青年打开成功成才大门,不仅支撑了实体经济发展,也是助推技术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的重要通道。据介绍,该校学生的创意设计、制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曾获亚太创意大赛冠军3 次,亚军4次,获全国大赛一等奖1次,获省赛一 等奖2次。几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学校焊工、车工、汽修、钳工、职业礼仪等专业代表队多次荣获省市级大奖。


滦南教育集团成立五年来,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共安置就业生3350人,学生就业率99.6%,京津冀就业率98%,专业对口率93.5%,高质量规模就业凸显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的社会效应。职业教育在助推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现代制造业领域,一线从业人员多数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逐渐占领经济建设主战场。


来源:中国改革报

“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近年来,“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


远在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从乡村走出来,陈善林成为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光通信技术的学生。家中父母拿到初中文凭后,外出务工,他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去年,他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凉山分公司工作,负责网络技术支持,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6000元。


职业教育扩招,正从千万家庭中吸纳、培养技能型人才。


龚涛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大二的学生。2019年从部队退役后,得益于当年的高职百万大扩招政策,他成为一名大学生。


这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2020年、2021年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我国高职分别扩招116.4万人和157.4万人。


国家连续两年发出高职“扩招令”,这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绝无仅有。近300万名青年由此拥有了走入大学校门的机会,龚涛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高职扩招政策,我很难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又一个家庭斩断穷根的“武器”。


“女儿从县中职校毕业后,已经工作了,每个月3000多元工资。有了这份收入,我们家很快就能脱贫了。”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阔尕其艾日克村村民布帕太姆开心地说,“女儿上职业学校太重要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谋生的技能,我们家就难脱贫,也难过上好日子。”


“一家一个孩子读中职校,毕业后一个月挣3000元,一年3万多元,就可以带动全家脱贫。”洛浦县教育局局长高电坤说,县里的职业高中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托管”下,已有毕业生5000多人,这意味着5000多个家庭脱了贫。


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职业院校的资助力度。2019年6月,职业院校首次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中职和高职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完善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在促进教育公平上,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率已经超过90%和40%,高职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分别达到30%和25%。


“高职扩招踢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 陈子季说道。


如今,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逐步构建,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的“天花板”正在打破。职校学子将迎来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多种尝试,比如北京市这几年通过3+2、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单考单招、专升本等多种升学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继续上升的渠道。


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对于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陈子季表示:“要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我们依托这一制度,把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在内容上、培养上衔接起来,任何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职教高考制度进入任何一个职业院校的任何专业学习。”


此外,陈子季指出,要健全普职融通制度,主要在课程共享与学生流动两个层面来进行,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的相互借鉴。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规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学习成果等级互换关系,进而规定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系列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权利的制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樊未晨

(责编:郝孟佳、温璐)

6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分组审议。这是现行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9月1日起实施以来首次“大修”。草案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


“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接近3000万人,服务业的缺口更大,仅家政、养老等领域至少需要4000万人,而去年中职、高职相关专业毕业生只有100万人左右,职业技术人才的缺口很大。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失衡,将直接导致我国劳动力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李钺锋委员建议,草案中应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筹发展原则,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更好服务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庞丽娟委员建议,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职教改革中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建议在国务院层面组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切实统筹规划、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


杜玉波委员认为,职业本科教育不是高职专科的加长版,也不是普通本科的翻版。草案对职业教育的设置条件、办学要求等没有具体规定,建议草案增加这方面内容,确保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类型不变、培养模式不变、办学特色不变。


“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上一级的职业教育输送后备力量,中职、技校学段要升学和就业两条腿走路,而且以升学为主;专科、高职学段也要升学和就业两条腿走路,应以就业为主;本科学段以就业为主。在立法中需要考虑给予职业教育发展更广泛的空间。”杜玉波表示。


李钺锋委员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经费不足是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瓶颈。去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53013亿元。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投入2871亿元,只占普通高中的一半;高职专科院校投入2758亿元,仅占普通高等教育的19.70%。我国职业教育总体投入不仅在同级教育中占比少,且投入力度与办学规模严重不匹配。建议草案进一步细化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张伯军委员也建议,在财政保障方面建立年递增机制,使其逐渐达到同层次普教标准或者是高于普教标准。


草案规定职业教育投入以地方为主,但在吕薇委员看来,一些发展落后地区的财政能力有限,应该增加中央财政在这方面的转移支付,建议在“职业教育的保障”一章中增加“国家设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或者职业教育转移支付专项”的规定。


为保障职业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洛桑江村委员建议,在草案规定的职业教育保障中,增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投入的基本标准,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职业教育经费应当加强审计监督,保障专款专用,职业学校应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范围”等内容。


分组审议中,多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人“上热下冷”的感觉,政府很重视,但是社会认同感不足。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叶双瑜认为,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考生和家长报考职业学校积极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价值认定、含金量和其他教育的证书有明显差别,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低看一等。他认为,这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应该有立法保障,建议草案增加规定,“将职业教育学业证书等级与普通教育学业证书等级挂钩,同等级证书在升学招考、专业职称评定、公务员考录以及其他就业方面享有同等的待遇”。


庞丽娟委员认为,草案应该明确规定,接受完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样有资格考研、考公务员,可以晋升职称等。在修法中应明确规定,不得设置制度门槛,以激发激励广大家长、孩子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


杜玉波委员建议,让用人单位办职业教育,把用人和办学统筹衔接起来,能够有效引导家长和孩子选择职业教育,缓解社会对教育的焦虑,进一步研究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问题,解决好职业教育与职业和就业脱节、办学单位与用人单位脱节的问题,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产教融合、教用衔接,让用人者办校、办校者用人”的思路,进行职教改革。(记者 王亦君)

(责编:温璐、熊旭)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又是一个毕业季。还没走出校门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徐望哲,已与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与徐望哲一样,今年,辽宁有近7.5万名职业院校毕业生从校门走进厂门,实现“无缝对接”。


这是辽宁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结出的硕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被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近两年来,辽宁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服务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改革创新、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更多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推动融合 盘活办学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今年9月,我将到沈阳地铁顶岗实习,一年后入职,就业已经不是问题了。”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学生孙世辰对未来满怀期待。

职业教育既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也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辽宁结合辽宁实际积极探索,确定了“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重点推进“引校进企”“引企驻校”,着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2019年,辽宁提出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由政府办学转向企业办学为主,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重要办学主体的现代化办学格局,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引企驻校,与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企业合作开办“宝马班”“电客车司机班”等27个特色化订单班,年均培养学生1500余人,近三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沈阳中德学院,积极推进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相进驻,学生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教育。学院每年招生200人,60%至70%的学生入学就被德资企业定制培养。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曙光汽车集团股份制共建黄海汽车工程学院,打造“校中厂”“厂中校”,探索出从“学工交替”到“订单+学徒”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紧密对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需求,辽宁职业院校与新松机器人、沈飞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54个。

截至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共与80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定制、定向”式人才培养,上一年企业订单培养学生近1.5万人,双元育人办学机制初步形成,校企合作进入新境界。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用人标准无缝对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针对性不断提高,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优化布局 改善发展环境

下好职业教育“一盘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去年,在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中,教育部给予辽宁9项重大政策支持,辽宁承担54项具体改革任务,推动职业教育破除瓶颈、整合资源,形成部省协同推进的格局。

去年3月,《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方案》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确定了主要目标,明确了13项主要任务,制定了5项保障措施。

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辽宁省组织开展高职专业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具有“辽宁特色”的工作,进一步优化了职业教育体系和环境。

去年,辽宁省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高职专业评估。紧密对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需求,撤销不适应经济发展、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布点186个,新增智能控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布点209个,优化了专业结构布局。

同时,搭建职业教育大数据平台,对职业教育在院校、专业、课程、实训、就业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尽在掌握。

发展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关键。近年来,辽宁省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去年,辽宁筹措10.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扩容提质。目前,院校新建改扩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带动大量资源、资金向职业教育聚集。

辽宁省持续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环境,组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库,建设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百名“辽宁工匠”。沈阳、大连出台政策,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畅通职称评审渠道,将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学校,中职学校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市。


深化改革 提升内涵建设

欲有大国工匠,需有大国良师。

近年来,辽宁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其中,开展职业院校校领导、教务处长、专业带头人及“双师型”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培养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学员才能更好反哺企业和社会。”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院长侯伯民深有体会。

“双师型”教师如何培养?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已作出示范。学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进入华晨宝马、西门子、米其林等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学习、掌握应用技能和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企业选派技术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校企互补共进,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应用技能。

目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级及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和名师26人,培养出方文墨、张文良等“大国工匠”和230余名全国和省市技术大王、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提升内涵建设,促进就业创业,1+X证书制度是辽宁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前不久,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高宇成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他说:“多亏了1+X证书制度,让我择业有了更多选择。”

1+X证书制度是指在获得学历证书基础上,同时获得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实际效果看,1+X证书制度既夯实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又拓展了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十四五”时期,全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转入常态化、系统化阶段。

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辽宁省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脱贫攻坚等方面也显示出力量。两年来,辽宁持续开展职业教育服务百家企业工作,联系企业649家,订单培养2.3万人,对接项目成果转化金额4622.5万元;精准助力省内重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扶贫。(本报记者 刘 放 陈博雅)

(责编:郝孟佳、温璐)

来源:辽宁日报


教职成厅函〔202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近年来,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成人开展的各种非学历教育培训(以下简称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发展迅速,对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部分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存在名称使用不规范、虚假不实招生宣传、条件和质量低下等问题,损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扰乱教育培训市场秩序。为推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规范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牢教育培训的育人属性,引导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强规范管理、提升质量,推动其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规范名称使用。指导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登记和使用名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冠以“中国”“中华”“中央”“全国”“国家”等字词。关于“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依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教发〔2021〕5号)等规定执行。指导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或法人登记证照确定的经营范围开展教育培训,不得以教育咨询、科技咨询、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各种咨询名义开展教育培训。


三、严格招生管理。加强对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招生管理,不得进行虚假广告和宣传,不得隐瞒或混淆机构性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在招生广告(简章)中使用简称的,应当同时在显著位置标明机构属性和全称。指导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合理设置学员遴选条件,不得以性别、民族、宗教、身份、资产规模等设置歧视性条件,招生规模应与办学能力相匹配。严禁以教育培训名义搞“小圈子”“小团体”。


四、选好培训内容。指导做好对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材和资源选用,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等方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要求,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坚决杜绝导向不良、色情低俗、暴力恐怖、封建迷信等有害内容。


五、优化师资团队。指导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配备相对稳定、专兼结合、与教育培训类别相适应的师资和管理人员。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相应的专业能力,对从业资格有特殊要求的还应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六、创新培训模式。指导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成人认知特点改革教育培训模式、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鼓励采用“互联网+”的混合学习模式,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加强资源建设,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提高教育培训的便利度和实效性。


七、完善经费管理。督促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建立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和第三方审计制度,规范收费和退费行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机制,进一步降低预收资金风险。


八、引导行业自律。鼓励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接受行业协会服务和自律管理,通过行业协会引导社会培训机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开展社会培训机构业务指导、评估和公示,协调纠纷投诉。积极发挥科研、金融等专业机构作用,参与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治理。


九、加强安全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督促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场地、消防、食品、卫生、网络信息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警处理机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防范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十、开展专项治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成人教育培训专项治理行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应依法依规责令其进行整改。推动制定并完善本地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制度或规章,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教育部办公厅

2021年7月5日

 

学校名称(盖章):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校负责人:             

联系电话(含手机):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含手机):

 

年   月


填表说明

1. 本表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2. 申报专业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院校联合推荐。

3. 本表填写内容应准确无误,统计范围严格界定为申报专业。填报数据须属实、有据可查。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法人代表

 

电话

 

电子

邮箱

 


是否国家示范校/骨干校

 


是否省级优质校建设单位

 


学校简介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专业设置时间

 

在校生数

 

专业名称

 

专业设置时间

 

在校生数

 

专业名称

 

专业设置时间

 

在校生数

 

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数

 

2018届

 

 

 

2019届

 

2020届

 

就业率

2018届

 

2019届

 

2020届

 

学生获奖情况

近三年省级获奖数

 

 

 

近三年国家级获奖数

 

专业实训设备概况

设备

总值

 

 

生均

设备值

 

 

专业

校企

合作

情况

合作企业名称

订单班级数/人数

年合作开展培训人/日

学生年就业数

企业设备投入数

 

 

 

 

 

 

 

 

 

 

 

 

 

 

 

 

 

 

 

 

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相关情况

一、专业点简介﹝包括专业设置背景、历史沿革等(不超过400字)﹞

 

 

 

 

 

 

 

 

 

二、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及成效(不超过1000字)

 

 

 

 

 

 

 

 

 

 

 

三、专业荣誉、获奖、培训基地等统计

序号

名称

级别

授予部门

授予时间

 

 

 

 

 

 

 

 

 

 

 

 

 

 

 

 

 

 

 

 

四、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专业带头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技术职称

 

职务(包括社会兼职)

 

专业领域

 

 

 

主要业绩及相关荣誉

 

 

 

 

 

 

教师团队基本情况

专任教师

总人数

 

其中高级职称人数/比例

 

双师型教师

人数/比例

 

兼职教师

总人数

 

其中高级

职称人数

 

承担课时占专业总课时比例

 

 

专业专任教师获奖统计

序号

名称

获奖人员

级别

授予部门

授予时间

 

 

 

 

 

 

 

 

 

 

 

 

 

 

 

 

 

 

 

 

 

 

 

 

 

 

 

 

 

 

 

 

 

 

 

 

 

 

 

 

 

 

 

 

 

 

 

 

推荐SGAVE项目教师情况

序号

教师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及学位

职称

职业资格证书

是否双师

 

 

 

 

 

 

 

 

 

 

 

 

 

 

 

 

 

 

 

 

 

 

 

 

 

 

 

 

 

 

 

 

 

 

 

 

 

 

 

 

 

 

 

 

 

 

 

 

五、实训条件保障

(一)校内实训条件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设备数

(台套)

设备总值

(万元)

开设实训项目

年使用情况

(人次)

 

 

 

 

 

 

 

 

 

 

 

 

 

 

 

 

 

 

 

 

 

 

 

 

 

 

 

 

 

 

 

 

 

 

 

 

 

 

 

 

 

 

 

 

 

 

 

 

 

 

 

 

 

 

 

 

 

 

 

 

 

 

 

 

 

 

 

 

 

 

(二)实训基地获奖统计

序号

名称

级别

授予部门

授予时间

 

 

 

 

 

 

 

 

 

 

 

 

 

 

 

 

 

 

 

 

 

 

 

 

 

 

 

 

 

 

 

 

 

 

 

 

六、未来三年(中职、高职)/四年(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规划﹝包括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预期效果等(不超过1000字)﹞

 

 

 

 

 

 

 

 

 

 

 

七、SGAVE合作项目建设保障(不超过500字)

 

 

 

 

 

 

 

 

推荐意见

申报单位主管部门

 

 

 

 

 

 

 

 

             盖章

 

               年    月    日

 


一、申报院校范围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

二、申报条件

(一)学校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二)对进一步扩大教育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入中德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本土化探索实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强烈意愿。

(三)学校领导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氛围浓厚,教师积极参与;有意愿积极采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ino-Germa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简称SGAVE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工作。

(四)承诺为项目选拔提供至少4名以上骨干教师。

(五)有稳定资金投入配套项目建设,支撑项目实施落地和人才培养。

(六)项目专业年招生人数不低于组建一个项目班级(30人左右)。

(七)申报参与项目专业有校企合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八)申报参与项目专业领域范围:

申报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项目院校需要开设包括但不限于下表专业之一:

重点领域

中职

高职专科

高职本科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汽车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运用与维修

新能源汽车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智能制造

 

    ————

机电一体化技术
智能机电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
机器人技术

新一代信息

技术

 

    ————

软件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大数据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

软件工程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大数据工程技术

(九)能提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场地空间及必要设施(水、电、气、排风等),并配备基本教学设施设备。


三、申报时间及审核程序

(一)申报时限

2021年7月15日—2021年9月30日。

(二)申报遴选程序

1.院校填写申报表并附带佐证材料提交所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推荐名单及相关辅助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发送至项目秘书处(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

3.项目秘书处组织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进行遴选评估,确定学校遴选结果。

4.项目秘书处将确定的合作院校名单送报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联系人及联系信息

联系人:徐智菊 刘冉冉

联系电话:021-65981768 18117570423

邮寄地址:上海市杨浦区赤峰路50号同济大学中德大楼1109室

电子邮箱:info@sgave.com.cn 


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简介


一、项目发展历史

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ino-Germa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简称SGAVE)源于教育部与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五大汽车厂商自2010年至2020年共同实施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汽车机电项目”。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汽车机电项目按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德国车企、高校专家和中国高职院校教师、职教专家共同设计适应中国高职院校的、贯穿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三年全周期的教学大纲;项目采用“客户委托、工单引领、问题导向”的“剥洋葱式”模块授课模式,坚持学生考核、学校审核、教师培训标准化,坚持企业全程参与学校遴选、学生组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各环节,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涵建设。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汽车机电项目实施十年间,共在全国25所院校开设了222个项目班,培养毕业生近4000人,认证教师200余名,遴选了8所项目示范中心,发展了750家德系汽车品牌经销商网络,项目毕业生在德系汽车品牌就业率达75%以上。项目有效服务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和提质培优行动,多所项目院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教师获得“教学名师”称号,项目院校学生多次获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奖项。

根据项目发展需要,为加强成果辐射和本土化推广,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自2021年起中文名称变更为“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英文由“Sino-German Automo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变更为“Sino-Germa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英文简称SGAVE不变。


二、SGAVE项目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院校名单


1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2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4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5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7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8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9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0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11

天津职业大学

12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13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15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6

新疆职业大学

17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8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19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20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2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2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3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4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5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三、SGAVE项目示范中心院校名单

1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2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3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4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6

天津职业大学

7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8

新疆职业大学


教外厅函〔202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借鉴“双元制”办学模式,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教育部与德国等欧洲职业教育模式先进国家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实施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ino-German Advanced Vocational Education,简称SGAVE项目)。现将项目遴选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项目借鉴德国等欧洲国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的技术和经验储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所涉及的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相关专业,遴选试点院校,按照“双元制”模式要求中德联合开发和实施适应我国国情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考核和评估认证体系构建等多种方式,推动“三教”改革,提升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水平,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精品项目,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开发以实践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体系。项目将根据试点院校需求,联合德国企业面向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与试点院校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实训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德方重点提供有关框架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工作手册、近几年有关题库和考试方案,支持试点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帮助掌握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课程资源将汇集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供试点院校使用。

(二)提升项目院校“双元”育人水平。项目将每年面向试点院校组织2—3次专业教师培训及1次校长培训,邀请德国和国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家及企业培训师开展项目教学法及先进技术专项培训;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组织试点院校教师团队赴德国进修学习。德方支持培养一批职业培训师,提供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方案、企业培训规则并支持满足有关技能教学的设施设备等,在试点专业中及时把先进工艺、前沿技术传递给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构建考核评价认证体系。项目将协同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适应相关专业需要的评价和认证体系,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和培训实践中。每年由政府、企业和院校代表组成评估团队,分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对试点院校参与项目情况实施考核、评估和认证,通过考核者将获得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证书。支持在试点专业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四)区域推广中德职业教育项目合作模式。项目将以“体系完备、标准完善、保障有力、评价科学”为原则,发挥现有8所“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示范中心”引领和辐射作用,将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成熟模式推广到区域内其他职业院校并提供考试认证、学习培训等服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域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共同发展。


三、项目遴选

(一)申报院校范围

设置有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办学基础条件较好,有意参与中德政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可自愿申报。(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二)申报及遴选流程

1. 院校申报。申报院校需按要求认真填写报名表(附件3),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名表提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2. 省级推荐。原则上,各省在汽车(新能源)、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可各推荐1—2所职业院校参与项目试点;在汽车领域相关专业可推荐有意向参与合作的中、高职院校参与项目,数量不限。

3. 遴选确定。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以下简称国际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以下简称职成司)委托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秘书处(以下简称项目秘书处)组织专家团队对推荐结果进行审核、公示,之后公布入选试点院校名单。

通过遴选的试点院校应根据项目要求,指派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在项目秘书处指导下切实推进项目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申报并调动资源支持项目。各地应本着自愿、公平、择优的原则,组织职业院校进行申报,按照项目申报条件要求进行初步遴选后,将推荐院校信息提交至项目秘书处。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应整合资源,对试点院校予以优先支持。

(二)各方共同组建项目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项目发展。教育部国际司和职成司、德国合作企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试点院校等各方代表共同组成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1次会议,检查工作进度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教育部委托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承担项目秘书处功能。项目秘书处将发挥在职业教育研究、国际合作设计、企业资源引入等方面的优势,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各环节高质量实施。

(三)试点院校应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将充分利用试点院校已有基础和合作企业捐赠投入的技术、教学资源和专家资源,在试点院校实施为期3—4年的培育建设,并定期实施考核评估。试点院校应组建专门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在项目秘书处的指导下从教师、教材、教法和学校管理体制等方面全面配合项目模式落地,推动项目内涵式发展。

(四)系统实施项目成果评价。教育部国际司和职成司将会同项目秘书处,按照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评价指标要求,每年对试点院校进行实施效果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院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重要参考指标。


五、其他事项

(一)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秘书处(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

联系人:刘冉冉 徐智菊

联系电话: 021-6598176818117570423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联系人:于冬冰

联系电话:010-66097643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系人:卢昊

联系电话:010-66097741

(二)材料电子版获取方式

教育部网站—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通知栏

附件:1.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简介

2.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院校申报条件

3.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院校申报表

教育部办公厅

2021年7月7日

石家庄市招生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1年石家庄市中考
各类学校招生控制分数线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招生学校:
经市招生委员会研究确定,现将石家庄市2021年中考各类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通知如下:
一、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一)市区普通高中410分。
(二)市区普通高中音乐、美术、书法特长生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328分;最低专业控制分数线:音乐专业成绩41分,美术专业成绩114分,书法专业成绩119分。专业成绩合格后方可报考。
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205分。按专业项目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三)辛集中学、正定中学、石家庄实验中学、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的最低控制分数线520分(含42中招县部分);音乐、美术、书法特长生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416分,专业控制分数线同市区;体育特长生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260分,录取办法同市区。
二、“3+4”本科、五年一贯制和“3+2”高职最低控制分数线待省考试院确定后公布。
三、主城区以外的17个县(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县(市、区)按招生计划的1:1.2划定。7月7日前报市教育考试院,经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后统一向社会公布。

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
关于做好石家庄市2021年中考填报志愿
及有关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招办,有关学校:
现将我市2021年中考填报志愿、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如下,


请遵照执行。



一、填报志愿
(一)时间
7月4日上午9:00至7月6日上午9:00.
(二)填报志愿范围


主城区(含新华区、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高新区)所有考生;主城区以外的17个县(市、区)报考驻县4所市直属高中和普通民办高中的考生;报考3+4本科、五年一贯制、3+2高职普通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新三区(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报考主城区5所直属高中和主城区报考驻县4所市直属高中单列计划的考生,均统一采取远程网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三)填报志愿具体要求
1.填报志愿前,各初中学校要组织考生认真学习《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21年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石家庄市2021年中考招生简章》、《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有关文件和规定,帮助考生准确理解中考招生政策,指导考生合理填报各批次志愿。
2.填报志愿期间,各单位要为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提供良好的网报环境,做好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杜绝考生因不能上网或不会操作而无法填报志愿的情况。


3.填报志愿结束后,各初中学校于7月6日前按要求打印《石家庄市中考考生网上填报志愿信息确认单》,并由考生本人和法定监护人共同签字(他人不得代签),交各县(市、区)招办保存至当年年底。



(四)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不能错过填报志愿时间。
2.不能泄露登录密码,防止志愿信息被他人非法篡改。
3.不要盲目填报,先规划好所报志愿,再登陆页面正式填报。
4.如因密码错误遗忘等原因不能登陆,请到所属县(市、区)招办予以更正或申请重置。
5.在志愿填报系统关闭前可随时修改志愿信息,7月6日上午9:00系统关闭后将无法变动。


6.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小语种考生,高中志愿只能填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二、招生录取


普通高中录取时间为7月7日-16日。录取结束后,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将通知有关学校领取《新生录取名单》。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分配生录取分数线及录取名单要在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公示一周,接受考生和家长监督。



三、其他事项
(一)在我市报考的外地类考生(即44类考生)可以报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民办普通高中,但不得填报我市公办普通高中。
(二)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市统一艺术专业测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录取艺术类考生的唯一依据,各招生学校一律不得再自行组织专业测试。
(三)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志愿的考生,体检工作由招生学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标准登载在《石家庄市2021年中考招生简章》上,考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填报。
(四)2021年经市教育局审批的特殊班级录取名单(电子版和考生及家长签字盖章的纸介质材料)务必于7月7日前报市教育考试院中考科。
(五)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考生经过学校面试合格后方可录取,面试时间安排如下: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7月4日、7月12日
咨询电话89260000
石家庄市学前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7月3日—8月9日


询电话 83708578


2021年石家庄市中考查询地址:

中考成绩查询入口:登录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
http://www.sjzjyksxx.com.cn/






23日开始,全国各地将陆续进入高考“放榜”时间。

据官方已公布的信息,23日起,内蒙古、上海、安徽、江西、广西、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9省份的考生可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山西、吉林、贵州、陕西等地将在24日公布成绩。

更多的省份,如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西藏、青海等十余省份将集中在25日公布考生成绩。



来源 中新网


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国在推动职业教育方面不遗余力,大量办学资源和政策支持使得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不断满足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实际需求。这其中,《职业教育法》成为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推力。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在既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由大到强,是修订工作的重要考量。


突出就业导向,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法律基础,展示了全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决心。当前,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一些人对职业教育还有一定的认知落差,职教对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还不足够强大。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突出就业导向,并提出打通职业学校教育发展通道,职业高等学校对应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专科、本科层次,让职业教育不再作为家长送孩子上学退而求其次的备选项。相信职业教育在越发完善的法律保障下,必将迎来越来越好的发展黄金期。

办好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改革创新。这轮修订工作中,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只要加大力度,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就能进一步把外部的赋能,内化为职教自身发展的动力,更好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也能更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助力学生成就有意义的人生。未来可期,当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职教事业就一定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劲动力,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吉林日报



6月17日,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支持河南深化高考改革,建立春季“职教高考”制度,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报考人员为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50%。支持河南扩大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招生规模;支持河南专科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3+2”对口贯通培养试点。支持河南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免试招收本省代表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接受本科层次教育。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


教育评价是导向仪,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现实中,不少人对职业教育存在较深的偏见,他们将职校生贴上“学困生”“后进生”等标签,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这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而劳动力市场急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供给产能明显不足。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打破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重视教育评价的转向,才能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 转变评价理念

学生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倾向于外向、直觉与感知,具有形象思维活跃、动手操作灵活等学习特征优势。转变评价理念,重点要破除“分数至上”,缓解高职学生对于学业学习的自卑心理,扬他们之所长,努力提升自我效能感,点亮心中的“火种”。渴求为人重视,实现自身价值,是人类的天性。高职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欲”,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认同、自我激励,激发内在驱动之力。

如今,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加速培养适应产业变革与升级需要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3.4%。随着产业迭代的加速,掌握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如果没有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往往发展后劲乏力。

创新创业素质应成为人才培养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高职院校要树立“学习好是好学生,创业好更是好学生”的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标准由就业从业向创新创业转变,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形成“产、教、学、创”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校训定为“尚德崇文·创业立身”,并将“鼓励扶持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写入学校《章程》,引导大批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多元发展,走上创新创业成功之路。

2 改革学业评价

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中,学业评价起到引擎和助推器的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起到强保障、促动力和优环境的作用。把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允许创新创业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价值。

创业教育研究专家杰罗姆·卡茨认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已成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高职学业评价要体现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和耦合联动;要厘清课程考核目的,淡化甄别、选拔与评选功能,重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建立融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提升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培养,坚持德技兼修,理论和实践并重,看重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工艺与新方法等,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此外,要适当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的双创实践成果、专利发明、双创竞赛获奖等情况折算为学分。鼓励创新创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从旁观者角色转变为积极参与者,有效激发创新创业的基因与潜力,夯实人才培养“厚度”。同时,应探索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出台休学创业标准,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进行创新创业。



3 优化师资评价


推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强有力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市场意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用创新创业思维审视不同领域的创业机会。然而,高职院校中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认知的教师并不多。


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把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合理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加强对创新创业教师的奖励并完善其职称晋升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推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提升整合资源指导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支持各学科教师开展自主创业、技术转移、企业咨询等形式的学术创业活动,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协同创业。


同时,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按照内外融合、专兼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产业资源的育人作用,打造“多层立体、校企互通、国际视野”的多元融合的师资团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收具有专业背景的企业家、行业精英走上高职讲堂,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教师或导师,以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将学习转移到现实世界的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江苏的探索实践表明,五年制高职具有人才培养周期长、中高贯通衔接好、教学组织效率高、技能训练水准强、学生职业素养优的特征和优势,已成为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典型范例。这一探索贵在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针对实际问题有效解决。


有效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问题。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支撑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路径。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初中毕业后能直接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比较体面的学历,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选择五年制高职的比例越高。目前,苏南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已覆盖到所有县(市、区),在校生总数已占全省总数的70%以上。

有效解决农村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五年制高职教育主要服务对象是本地企业、中小企业,通过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探索、转型、跨越、提升,能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且几乎是唯一“留在本地,建设家乡”的人群。五年制高职教育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在地方政府和本地企业心目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贡献巨大。

有效解决高等教育普及化问题。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手段。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全日制高等教育通向县区和农村的主渠道、主力军,使广大农村初中毕业生有了更多选择,更多机遇,更多发展机会,赢得了更多人生出彩机会。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每年的毕业生约占高职毕业生总数的1/6,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更加均衡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直接推动江苏领先全国五年迈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有效解决职教类型特征不明显问题。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载体。五年制高职教育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对畅通技术技能人才通道,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示范引领、理念引领、创新引领,进一步巩固了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增强了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五年制高职教育在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方面,具有比其他职业教育类型更明显的优势,能更好地彰显中国特色学徒制“教育属性、双重主体、德技并修、新型师徒”的基本特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借鉴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举办五年制专科的经验,1985年,江苏在全国率先举办五年制师范专科教育;上世纪90年代,江苏又在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1996年以后,将试点主体扩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优质职教资源。本世纪初,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进一步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003年6月,省政府批复成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领五年制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建是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的积极应对,是探索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创新实践。学院积极探索“五年贯通长学制”高职办学规律、打造“集合式”高职发展品牌。学院诞生之初,即带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学院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断改革的创新意识;学院的办学运行,体现了共建共享的办学理念。回顾18年的办学历程,江苏五年制高职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教育现代化、适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适应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上。

1.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的导向为五年制高职教育定向,以立德树人的坐标为五年制高职教育核心职能定位,以立德树人的标尺为五年制高职教育定标。

一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幸福课程。探索五年一贯长周期思政教育新模式,把握五年制高职学生跨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途径,并在实践中交流、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做到“六个一”。即:帮助学生制定一份个性化成长方案,养成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一个良好的爱好,参加一次校级以上竞赛,参加一类志愿服务或创新创业活动,树立一个养成教育品牌。利用五年制高职教育学习时间周期长的优势,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同时,掌握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知识和能力。

三是探索开展五年制高职学生发展质量综合素质养成与评价。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入手,制定《学生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标准引领、学院抽查复核,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推进“三教”改革,切合人才培养规律

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优化贯通培养模式,推进“三教”改革。发挥联合办学优势,为教师搭平台,提升教师核心能力;贯彻教学标准,切合技术发展,实现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融合;教法改革重在适应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学校、网络、企业”三个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完善机制、搭建平台,为教师队伍“增值赋能”。江苏要求从事五年制高职教学的专任教师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职称评审按高等院校职称系列评审要求执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办学单位教师实行“一评双证”,即教师参加一次评审,合格者同时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与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两个系列职称证书。近年来,学院及所属办学单位用足用好职校教师招聘绿色通道政策,落实高职院校“产业教授”制度,实施校企互聘兼职的人事管理改革,改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落实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建设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创建国家、省、院(市)、校四级“专业带头人”“名师工作室”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多元融合、多彩呈现,为教材建设“迭代升级”。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办学单位遵循高职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把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在教材开发中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在教材主体内容编写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其中。教材体例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建成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基于“互联网+”数字课程,开发“立体式”教材,服务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助推教学改革。

三是真实情境、模式创新,为教法改革“添翼增彩”。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办学单位创新“校内、网络、企业”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校内课堂改革借鉴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资源丰富、更新及时、特色鲜明、管理便捷、共建共享、智慧服务的网络课堂,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解惑、测评等各种需要。建立企业课堂,或把企业搬进校园,创设职业化氛围,破解校内实践教学无法完成真实生产项目的难题;或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建设课堂,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跟岗实训和顶岗实习。

3.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满足区域发展需求

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五年一贯、中高职融通”整体教育设计的基础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地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长周期育人”“本地生涯为主”等独特优势,与地方政府通力配合,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经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牢牢把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定位,实现与区域融合。加强专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对接,选择一批与地方产教融合相适应的区域性专业群、校企共建专业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特需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是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协同育人积极性,做强平台融合。利用好省里的各项政策以及学校的场地、基础设施、师资、社会影响等资源,在明晰合作主体育人权责的基础上,组建“鹏程职教集团”“苏北财税共享服务中心”“京东校园商务中心”等30多个层次分明、梯级合作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并使之不断壮大,成为现代学徒制实践创新的坚实支撑。

三是突出“立德树人、德技双修”的育人理念,形成目标融合。五年制高职培养对象具有“在长学制内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综合素养教育、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必须要有鲜明的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且贯穿长学制全程的设计。因此,校企双方必须对“立德树人、德技双修”育人理念取得共识,扣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的“第一粒扣子”,实现校企双方的“目标融合”。

四是建立“大师引领、一徒多师”的新型师徒关系,做精教学融合。“新型师徒”教学是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的关键点。学院在推进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中,从质量出发,结合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进校园”等项目,把建立“大师引领、一徒多师”的新型师徒教学机制,作为教学融合的关键性工作。

回顾发展历程,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坚持依法办学,注重规范发展;坚持标准引领,注重科学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务实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发展,服务于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大局,形成了创新发展和运行有序的良性循环,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更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随着社会进步和“选择适合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相信五年制高职教育将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21年5月22日-5月28日,唐山市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展现了“唐山职教三美”。


校园之美


(想了解更多内容可联系我们)


办学之美



技能之美








此次活动期间,唐山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大赛、数字信息化建设等主题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

通过唐山职业教育网搭建的网络平台实时直播,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即可全方位沟通了解职业学校、升学政策、学生就业发展等相关问题。




截止今日,院校直播累计浏览量突破28万,总观看已超过7.5万人次。


职业教育活动周贯彻落实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有力营造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建设氛围,真正成为推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成为展示职教成果、展现职教风采、崇尚工匠精神、凝聚社会支持的重要平台。


真正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的重要抓手,相信职业教育必将展现出大有作为、蓬勃跨越的生动局面!


回顾2021唐山职教活动周相关内容

请关注【职教网在线】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了解更多职教新资讯


相关阅读

2021唐山职教活动周:今日活动和投票排名新鲜出炉! 

2021唐山职业教育活动周:投票方式如下!

关于职业教育还有很多疑问?那一定别错过这次“云上活动周”!

职教政策?职业院校?快来参与本次云上活动周了解一下!

2021唐山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

河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做好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


    实习实训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为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日前,教育部结合近期部分违规问题查处情况,就进一步规范职业院校实习实训作出部署。


  近年来,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工作总体规范有序。同时,实习实训违规收费、实习期间学生受到伤害、学生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在部分地方和职业院校仍时有发生。假借校企合作等名义违规收费,如有的院校在明确承诺入学后除学费外不再收取费用情况下,仍以“高端就业安置”“VIP专业培养”等名义向学生收取“培训费用”;有的院校对合作企业资质审查不严,企业向学生收取“技能提升培养费”;有的院校校企合作项目以“技能培训费”“代收费”等名义向学生违规收费。河南、山西、贵州等省教育厅主动会同公安、检察、信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调查,对涉事学校约谈并严肃批评,责令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强化育人主体责任,审查企业资质,加强过程监督,对校内责任部门、责任人按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处分,调离岗位等处理;并依法追究涉事企业责任,责令企业全部清退违规收费,依法终止校企合作关系,并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排查。院校实习管理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部分院校合作企业未按协议要求派遣专业师资,未按协议落实就业。山东、河北、广西等省(区)教育厅责成涉事学校约谈有关企业负责人,清退违规收费,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合作协议或依法终止与整改不到位企业合作。实习实训管理不规范损害学生权益。部分院校组织到电商企业现场教学,“切身感受‘双十一’夜班工作节奏和工作氛围”。部分院校实习部分时段工作时间长,学生因病请假未得到批准。部分院校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存在加班和上夜班情况。河南、海南、湖北等省教育厅约谈涉事学校主要负责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责令相关涉事学校规范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协议内容,切实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针对反映出的部分地方和院校实习实训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协议审核、执行等环节存在漏洞,风险管控不到位等问题,教育部要求有关地方和职业院校要立知立改、严肃整改,各地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就本区域内所有职业院校和学生实习单位开展专项排查,建立专项台账,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规范实训实训敷衍塞责、屡推不动、管理不力的地区和学校,要按照职责和管理权限约谈有关负责人,督促各方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同时,要完善细化实习实训相关配套政策,推广有关地方经验,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等统筹分析企业生产用工需求和学校实践教学资源需求,健全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激励约束机制,推出一批典型案例。要探索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手段加强实训实习。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指导督促力度,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管理长效机制。


来源:教育部


最新投票排名

唐山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教唐山 精彩在冀”网络评选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今日排名大变样!

截止5月27日下午14:00,唐山市“我心中的最美职校”前三名分别为: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迁安市职教中心(技师学院)以及唐山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1唐山职教活动周:激烈!投票排名大变样!


“最具办学特色职业院校”前三名分别为:迁安职教中心、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投票倒计时1天】请各位同学、家长抓紧时间为自己心仪的学校投出宝贵的一票!


参与投票方式



此次“唐山市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教唐山 精彩在冀”网络评选活动还在积极开展,想要持续关注各校活动周技能展示和活动展演请持续关注【职教网在线】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了解更多职教新资讯

相关阅读

2021唐山职教活动周:今日活动和投票排名新鲜出炉! 

2021唐山职业教育活动周:投票方式如下!

关于职业教育还有很多疑问?那一定别错过这次“云上活动周”!

职教政策?职业院校?快来参与本次云上活动周了解一下!

2021唐山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

河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做好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