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本报贵阳9月22日电(记者白皓)为了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贵州省决定今明两年压缩5%的省级党政机关行政办公经费,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每年调整专项资金12亿元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每年在省级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中安排1亿元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的《关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需纳入各市(州)人民政府的工作目标管理,贵州省和贵阳市比照大学城的同等政策重点支持建设一个职教城,全省各市(州)要把中等职业学校、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等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优先解决建设资金和用地指标。

    贵州省政府要求从今年起到2015年全省每年补充8000名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各职业院校每年聘用一定数量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退休技师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专兼职技能型教师,从2014年起,每年从省属高校中选派3000名应届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任教,到2015年生师比例达到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招生考试制度进一步放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注册入学将不受年龄、地域、时间限制。

    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实行学分制等灵活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并保留学籍或修完学分提前毕业。

    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在部分专业尝试开展本科技术技能人才招生和培养试点,对获得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的高职毕业生免试就读普通本科高校。到2015年高职学生“专升本”比例提高至15%。

    在课程和实践的衔接中,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实行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互通的制度,即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予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贵州省政府同时要求省属大型骨干企业在明年9月前全部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对民办职业教育涉及教育教学的建设用地、各种规费减免等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待遇。
    本报讯(记者李洁言)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于近日公布了2013年教育项目奖的获奖名单,来自摩洛哥、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新西兰、沙特阿拉伯的6个创新教育项目最终斩获大奖。

    今年的WISE教育项目奖共收到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份有效申请。一个由全球教育界领袖人物组成的评审团最终从14个入围项目中选出6个获奖项目。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主席阿卜杜拉·本·阿里·阿勒萨尼博士担任本届WISE教育项目奖评审团主席。

    WISE教育项目奖由卡塔尔基金会设立于2009年,旨在挑选、展示并推广来自全世界的创新性教育项目。自设立之日起,WISE教育项目奖已经收到来自136个国家的超过2000份申请,并产生了30个获奖项目。
    昨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标志着云南民族教育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今后,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办学形式、教师待遇、教育经费等将得到法律层面的保障和明确。

    逐步普及少数民族学前教育

    如同其余诸多公共事业和领域的开放姿态一样,《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少数民族教育的办学形式得到明确,包括双语幼儿园、民族学校、民族部(班)、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等。

    对于双语幼儿园,条例重点规定,不通或者基本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应举办双语幼儿园,并可得到省、州(市)政府补助。

    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发展具有少数民族教育特色并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

    同时,优先规划、建设标准化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各级政府还应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逐步普及学前教育。

    县级以上政府,还应当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按照规定对少数民族学生免收学费。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提出,民族学校应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相应课程。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双语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小学阶段设置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双语教学课程。

    民族教师子女中考

    可享少数民族考生待遇

    说到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师和民族学生当之无愧是重要的主体,这也解释了为何条例以相当比重的篇幅对上述2个群体的优惠政策进行明晰。

    比如,给予在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生活补助;优先建设农村民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周转宿舍等。

    具体还包括,在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及其以下中小学、幼儿园工作满5年的教师,其子女在报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时,享受当地少数民族考生待遇。

    同时,民族学校的校级领导成员中应当有1名以上的少数民族成员,教师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当高于同级同类其他学校的10%。值得一提的是,报考高等学校的本省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可享受加分或者定向录取的优惠政策。

    教育投入与保障方面,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民族中小学和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此外,开展双语教学的小学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教科书经费,也应当全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

    70.2%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位,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全省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

    4038

    目前,云南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并正式挂牌的民族学校仅有495所。据教育行政部门统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50%的中小学有4038所。

    10月1日

    该条例的草案报批稿于2011年12月16日由省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形成省政府议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2013年7月24日,该条例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27

    《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共5章27条, 分别为总则、办学形式与教育教学、教师和学生、教育投入与保障、附则。
    新华网天津频道9月22日电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目前举行首届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标志着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已得到缓解,但博士学位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仍是空白,个别学校虽引进了少量博士,其学术水平较高,但由于在博士培养阶段没有接受过相应的职业教育训练,专业技能薄弱,不能完全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尤其是在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中,对'双师型'师资素质及其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职教特色的博士学位'双师型'的领军人才和优秀专业带头人,已成为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急需的人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项目获批,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体现了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需求,符合职教师资成长规律和专业化建设要求,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目博士研究生将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职业院校教学实践+校企合作实践”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由专业导师、教育学导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导师组共同指导制度。该校校长孟庆国指出,首届博士生入学,也是该校建立完备学科体系的重要标志,实现了历届领导班子、全校师生不懈努力不断追求的梦想,她将激励学校再接再厉,担任历史赋予的责任,不辜负党和国家对学校寄予的希望和厚爱。他要求首届“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应该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学术性与职业性、师范性紧密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成为系统地运用教育理论、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双师型”优秀人才。

  首届“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表示,他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用优秀的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精湛的专业技能反哺光荣而艰巨的职业教育事业,为实现职业教育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最具影响力的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被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该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省出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普惠性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 

  山东将支持60所左右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到2015年每个县(市)至少建成一所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扶持60所左右示范性、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以设区市为主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确保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 

  山东还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出台中职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并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在全省实行中职免学费制度。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全部免学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按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技能型人才,国家正在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笔者以为,大力发展高职本科教育,正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破冰之举”。

    高职本科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层次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专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独尊”地位很快受到动摇,以技术教育为代表的高职本科迅速崛起,形成了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重心逐步上移的办学格局。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计划地布局和发展高职本科教育,规模上甚至超过高职专科,逐渐形成了以高职本科为主体,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在内的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相对完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及更高层次上移,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办学形式上也不尽相同,有的高职本科由独立建制的高职大学承担,如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日本技术科学大学;有的本科高职教育是混合型,如美国社区学院独立办的本科高职、美国普通大学的本科高职;还有的是合作型,如美国社区学院与大学合作举办本科高职。

    职业教育是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和科技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瑞士等国家提升其产业、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根据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不可或缺,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进入“十二五”发展新阶段,也步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细化、技术改造升级、生产一线对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更高,这些都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调查显示,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技能人才缺口近60万人,高端技能人才缺口达10万人。“十二五”期间苏州将减少100万低端产业工人,增加50万本科及以上人才,新增劳动力平均达到本科层次。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点偏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短缺。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来看,也急需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层次。如果职业教育在高职本科层次出现“断层”,将造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链条的断裂。

    在当前形势下,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还是促进职业教育事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都迫切呼唤职业教育层次上移。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对此已经开始重视,探索建立包含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众多高职陆续开展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一些省市率先探索,如深圳市提出“探索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应用型技术教育,构建起中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宁波市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立有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辽宁、江苏、贵州等省已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试点启动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高职本科专业人才……这些有益尝试无疑具有“破冰”意义。

    虽然一系列政策信号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但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应消除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曾说过,“什么时候我们有一半学生不想进北大、清华了,就说明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当前,我国要尽快转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歧视,提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寻找突破口,突破制度藩篱。目前,应该尽快修改《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从立法角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

    同时,要通过改建、衍生、试点、交叉等模式,适时审慎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一是遴选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秀特色专业开展高职本科教育;二是探索建立“高职本、硕连读”,以及技术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的“三士一贯”人才培养机制;三是打通高职专本学制,调整高职专本人才结构,让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进入高职本科深造,避免高职专科成为普通本科的“后备军”;四是发展“本土化”高职本科,适当选取部分优秀高职院校升格为四年制本科高职院校。同时,加快普通本科高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方式改革,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双向贯通。

    高职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需要走出自己的独特办学之路。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高职本科应以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以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着重培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不能在三年制专科高职的基础上简单增加几门课程,而是重新整合理论与职业课程、学校与企业课程,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

    高职院校只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才能跟上经济社会的需求,真正立于高校之林。(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编辑部:

  近日,有媒体报道基层文化单位苦恼缺人才,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却抱怨难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基层文化单位人才短缺极为严重,但他们需要的是有经验、操作能力强,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人才,而这正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最为欠缺的。

  在山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仅省图书馆就有4万多册珍贵古籍善本急需修复,但中心专业修复者却仅有10人,急需大批能“上手”的修复人才。如果高职院校学生能在学校时基本掌握托裱、揭裱、挖补等基础技艺,到单位后再稍加培训,就能“上手”。但可惜的是,面试过的大多数学生连这些专业术语都没搞明白,更不用说动手了。

  同样,壁画和塑像的修复人才在山西也极为匮乏。山西设有美术雕塑专业的院校不少,按说应该不用为这样的人才发愁,然而现实却远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眼高手低”是多数学生的“通病”,还有一部分学生嫌苦,耐不住寂寞,一毕业就改了行。可以说,真心愿意又有能力从事此项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

  一些地方文化单位平时看着人挺多,但一到用时,却发现多为“半瓶醋”,难堪重任。他们也想改变现状,于是加大对新人的招聘力度,一批优秀的苗子因此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但更多的是,大部分新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水平。

  用人单位为找到“能干”人手而伤脑筋,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在为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而苦恼不已。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一位老师对记者说,学校也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实用型”人才,但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沟通,学校和老师不知道用人单位的所想所需,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单位多种多样,难以面面俱到。他建议像技工类学校那样,实行“订单式”培训,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但是,目前的基层文化单位用人自主权小,不同地方的同一类单位间用人又没有横向联系,也不会进行集中招聘,学校也就不会按“订单”来进行教学。

  高职院校缺乏专业人员从事教学工作,也是造成培养不出“实用型”人才的一个方面。前几天,记者在山西平遥双林寺采访,遇到一批学习雕塑的学生。聊天时,记者问他们将来找工作,是否考虑从事塑像修复时,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我们学的和修复不是一个方向,恐怕很难。”

  “为什么不往这个方向靠?”带队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老师中也没有懂修复的,没法教啊。这番交谈让记者不由得想起了2004年采访太原科技大学校长郭勇义时,他说的一句话:人才培养决不能忘了社会需求。


    当前,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面临新的格局与构建。在起步阶段,进行产业培植和农民分流培育,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其中的关键是对现有的和未来的农民进行分类、有序的培育,从而把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职业化有机统一起来。

 城镇化建设与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据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化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1.3%。同时,农民盲目向大城市大规模转移,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影响城市的资源配置,如住房、交通、医疗、教育、安全、就业保障等跟不上;另一方面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留守儿童教育、空巢老人照顾、土地撂荒、村庄文化消失及农业高素质人才流失等问题。然而,从城镇化的角度看,我国既需要一批国际化的大都市和区域性大城市发挥中心带动作用,更需要一大批以县、镇(乡)为重点的能消化、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中、小城镇。

    近几年,我国农村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出现区域性的土地撂荒现象、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业生产效益相对较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出现区域性的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规模发展,特色突出,效益明显。这一现象说明,农业作为基础产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实行产业化经营,一部分农民将必然将由一种身份,转变成另一种有分工的职业出现在农业各行业阶层,依靠适应市场经济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素质从事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工作。

    在这个巨变的时刻,把农业作为国家的一个基础产业来做大做强,还是仅仅当作一个解决吃饭问题的辅助产业来做,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只能选择将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来做大做强。国家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已形成了基本的发展思路,通过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与市场充分衔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要使农业走上现代化道路做大做强,系统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创业型、经营型、技术技能型职业农民是实现这一重大使命的根本要求。

城镇化建设与未来职业农民的培育

    对新生代农民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育使之成为职业农民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就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而言,要继续做好现有通过高考和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途径,学习非农业专业的农民,进入各级各类的城市和中、小城镇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工作;就留下来从事农业者而言,一是常年从事农业的从业者的常规培训,主要依靠以地(市)级高等农业职业学院,以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农广校和以乡为单位的普通中学,实现农产科教一体化。二是主要对立志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新一代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育。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弱势性和战略性,要建立系统有效的扶持方案,对未来新生代农业从业者进行培育,核心是充分地体现对农业产业、农业从业者的有效扶持,对农业从业资格的做出规定和权利义务的明确与体现。

    职业农民培养是指将具有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愿意从事农业相关技术,或具备管理、经济、法律、投资等知识和市场运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农民培养成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及服务人才。

    根据国家提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免试入学、免费就读、弹性学制、定向使用”的方针,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对象生产实践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规划,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四证”培养模式:即最低级的单项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一级职业农民资格证,初级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二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中级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三级职业农民资格证,高级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四级职业农民资格证。此证既是农业这一特殊行业的同等学历证明,也是在县乡以下从事此特殊行业工作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得到保障的资格证(等同于相应的毕业证)。

    与此相应,职业农民培养分为四大模块。第一模块培养目标为“会做”。培养基本操作的专业能力,主要针对单项专业操作技能人员,安排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生产实践半年,培养期限为一年半,培养对象为初中毕业生。

    第二模块培养目标为“拓展会做”。培养专业能力和相关能力,主要针对综合专业技术、基层管理人员,安排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生产实践半年,以上两个模块可在中职或高职学校进行,培养期限为一年半,培养对象为高中(职高)毕业生和取得一级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初中毕业生。

    第三模块培养目标为“组织设计会做”。培养较高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主要针对中级生产、服务、中层管理和中小型农业企业创业人员,安排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半,生产实践半年,本模块要在高职院校进行,培养期限为两年,培养对象为高中和相近专业的中专、中职毕业生以及取得二级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初中毕业生。主要开设中级专业技术课、中级专业基础类课、中级经营管理与服务类课、创业类课、农业政策与法规类、人生价值观类课、语言能力类课。培养合格者发给三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为大专同等学历。

    第四模块培养目标为“研究创造会做”。重点培养创业型综合职业能力,主要针对高级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人员,安排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半,生产实践半年,一般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或高职学校进行,培养期限为两年,培养对象为相近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和取得三级职业农民资格证的高中(职高、中专)毕业生。主要开设高级专业技术课、高级专业基础类课、高级经营管理与服务类课、高级创业类课、农业国际贸易与法规类、国情与人文素质类课、语言能力类课。培养合格者发给四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为本科同等学历。

    由于是免试入学,由低到高自然淘汰,分级培训,培训课程设置的先后次序与传统学历教育相反,培养模式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加生产实践实习,实行弹性学制,四个模块相互独立,又逐步提高。可以连续学习完成,也可以根据生产经营实践的需要,分阶段学习。这样,通过一个培养体系能分别解决农业领域从简单劳动者到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员、管理者和创业者各层面人员的教育培养问题。

    国家教育、农业、财政、组织、人社等主管部门可以联合出台配套政策,先行试点,实行农村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专)毕业生到当地教育、农业主管部门注册、领卡免试入学,到相对应专业的农业院校交卡“免试、免费、弹性、定向”上学。每个模块学生成绩合格,由农业院校颁(换)发相应级别的职业农民资格证,毕业后先凭证到当地农业部门报到,获得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的政策、贷款、土地流转等扶持。同时,要从政策上不断强化农业经营准入制度。农业院校凭已培养的职业农民资格培训卡到政府财政部门按同等学历学生教育经费标准划拨专项经费。从长远看,这一培养模式应该是农业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模式,也是职业农民系统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造假不绝于耳的今天,一句“德国制造”则意味着质量可靠、放心使用,是“品质”、“信誉”的代名词。而这种口碑与信任的形成,除了德国在基础工业和材料科学方面的领先外,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功不可没。

    与普通职业教育非常不同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每星期在学校学习一至两天,在企业实习三至四天。基础理论学习与在企业的实际技能训练相辅相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定向性强,具备相当熟练的劳动技能,进入劳动市场毫无障碍。上周开办的“奥迪职业学校”引入的就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一汽-大众奥迪与9大院校一起实施并推广中德汽车职业培训课程,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适应最新汽车技术的课程体系。对于学满课程的毕业学员,一汽-大众奥迪将联合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举行招聘活动,并确保通过毕业考核的学员都能够进入奥迪经销商网络工作。而以这种方式进入奥迪经销商网络工作的技术工人,其业务水平将远远高于普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起点高,服务水平自然会令消费者满意。

    据了解,双元制职业培训教育系统在德国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德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利器,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德国制造”的声誉。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刚刚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售后维修领域更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提高潜力。引入双元制教育培训,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能快速提高汽车制造、维修水平。或许有一天,“中国制造”将不再是“代工”的代名词,也许这一天,就从汽车行业开始。(文/记者 李东颖)

 9月13日,河南省政协委员视察团就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在郑州视察调研。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副主席张亚忠、高体健参加视察调研。

  视察团一行先后到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各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餐厅、实训中心、校史馆等地,详细了解学校的建设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就业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视察团指出,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教攻坚计划,在教育投入、办学规模、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快提高,有效提升了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视察团提出,要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均经费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加强教师培训,逐步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促进事业发展的灵活用人机制;要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意突出特色和优势;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记者 刘亚辉)

    15日下午,一场为期两天的全国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兰州落幕。1.7万人摩肩接踵进场,503家企业望眼欲穿、求贤若渴,最终签署的4000余份意向性就业协议却与提供的1.6万个岗位相去甚远,职业教育依旧“供小于求”。

  周末的兰州东方红广场很是热闹。很多人拿着颜色不一的档案夹穿梭在人群中,附近的甘肃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外,因为年内最大的招聘会而人头攒动。

  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王亮坐在招聘会场外的台阶上,“人真多,挤进去转了一圈出来透透气。虽然招人的单位挺多,但大多数要求有实际经验。”王亮说,大学4年,大多数的时间在校园,实际经验无从谈起。

  王亮所学的专业在很多综合类大学都有设置,虽然艺考时可能千分之几的录取率让入围者欣喜若狂,但4年之后的求职早已冰冻了当初的喜悦。

  “面对市场,闭门造车的综合学习能加分,还是更加务实的职业教育占优势,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王亮说。

  在深圳工作了4年的张晓平来自甘肃定西,之所以回来参加招聘会,是因为他感觉在深圳离家乡的院落和期盼的房子都太遥远。由于有工作经验,张晓平在这次招聘会上的结果,要比他当初毕业时理想一点。

  为了让更多的岗位能够出现在招聘会上,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和甘肃省人社厅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电话、信函、网络等多种方式,工作人员向全国各地6000余家用人单位发出参会邀请,在全国100多家人事人才网和高校就业网以及媒体上发布了这次招聘会的公告。

  “就业压力很大,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以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等多种活动切实提高就业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甘肃省人社厅副厅长杨俊斌说。

  杨勇作为温州一家光学公司的人事主管,受邀来到这次招聘大会。虽然人头攒动,咨询的大学生也很多,但一上午只签了不到10份的求职申请表。

  “以前是企业选人,现在是企业求人,因为技工类人才太缺。”杨勇说,企业没有精力去为求职者做岗前培养,而且很多大学生也不愿意从一线工人做起。相比之下,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技工类人才,是企业的首选。

  杨勇告诉记者,如果一味地扩大综合类大学的规模和数量,而不丰富职业教育的多样性,那么耽误的不仅仅是一批两批的年轻人,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甘肃一些地方,当地职业教育部门组织毕业后未就业的大学生,‘回炉’进行职业培训,效果非常好,就业率非常高。”甘肃省人社厅厅长贾廷权说。

  在继续加大相关职业学校免学费和补助政策的范围和额度之外,从2013年开始,甘肃省开始推行中职2年、高职2年、企业1年和高职2年、本科2年、企业1年,以及本科4年、硕士2年、企业1年的学历可晋升,理论加实践的职业教育模式,力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试点,从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只有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改变就业观念,加大职业技能培养,毕业生才能够适应实体经济和社会的需求。”贾廷权说。(记者黄文新)
    2013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总决赛日前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举行。为吸纳更多优秀的高职高专学生参赛,今年在设计开发型竞赛组新增了高职组组别。图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在调试自动化设备。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也必须实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其中,人才规格确定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也是中高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

    ■俞仲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在国际舞台上。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表现在制造业的核心技术80%在国外,我国工业化的基础还很薄弱,GDP的数量和质量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我国仍处在中低端的位置,还不能摆脱“世界代工场”的地位;其次表现在当前实体经济结构不顺、企业不优、效益不良、发展不畅的矛盾异常突出。而实体经济的最大困难不仅表现在缺技术、缺人才、缺订单、缺资金、缺规范上,尤其表现在缺乏成规模、成气候、成效益的大批技术创新增长源和管理创新增长源。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我国高职教育,如何直面这样的挑战,做出自己最大的历史贡献?这是值得高职战线的同行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技术革新的潮涨潮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和外部的封锁打压,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国方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4年上半年,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一场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在全国各行各业迅速展开,创造出许多技术革新成果。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全国涌现出许许多多技术革新能手。鞍钢工人王崇伦研制出“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四年工作任务;沈阳工人尉凤英完成较大技术革新项目58项,她所领导的厂“红专大队”实现技术革新707项;被誉为现代鲁班的重庆钢铁公司木工黄荣昌,发明了新中国第一台机械化锯木机,先后完成372项技术创造和革新。那时候,大到“两弹一星”、万吨水压机、内燃机火车、万吨油轮、油井开发、炼钢炼铁、机床改造等,小到工夹具、作业法、生产工艺、配方等,凡是有劳动生产的地方,就有一线职工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是在我国十大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中脱颖而出的;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也是因为创造了“倪志福钻头”而闻名中国。而这支技术革新队伍大部分是由中专技校和各类厂校来培养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我们在引进技术和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重大的失误,这就是将引进作为终点,落后了就引进,再落后,就再引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大规模的全民性的技术革新热潮不复存在了,挑灯夜战、技术攻关之风也越来越少了。

    技术立国的他山之石

    与之相反的是日本经济的起飞。它之所以能以总额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使它在上世纪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缩短到10至15年,70年代技术水平接近欧美发达国家,80年代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原因就在于他们制定了“技术立国”的方略,掀起了全民性的技术革新的热潮。日本的员工在那个年代里几乎都组成了“TQC(全面质量管理)”小组,不仅创造了如汽车、电子技术、机器人、家电产业的奇迹,而且还创造了丰田生产方式、看板管理、TQC体制等崭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正是借助于大批技术革新能手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进而确立起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历史地位。

    我国第一台解放牌汽车是1953年下线的,而韩国的现代汽车到1967年才刚刚设厂。但是,韩国人经过模仿学习阶段(20世纪70年代)、消化吸收与设计开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自主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历练,现代汽车现在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其间,尽管缺乏技术能力,但是现代集团却坚持不引进成套技术,而是通过学习5个国家的汽车技术,来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良,从而自主设计开发出韩国品牌的汽车。在这个过程中,一支擅长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良的技术队伍,是韩国现代的成功秘诀。

    为了增强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技术创新生力军,韩国政府将职业能力认证制度和国家技术资格制度并轨,从而消除了学历证书与技术资格之间的障碍。他们将技术等级简化分为:“技能师”(高中毕业水平)、“产业技师”(专门大学水平,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技师(大学本科毕业水平)、技术师(研究生院毕业水平)。实践证明,建立这样的制度对于形成国家源源不断的技术增长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转型升级的高职使命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创造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也必须实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其中,人才规格确定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也是中高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中高职衔接不只是学制上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培养规格上的区分和衔接:中职培养的是操作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用通俗的话来讲,高职不仅要培养作为8级熟练车工的倪志福,而且要培养能发明倪志福钻头的倪志福。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的大批技术革新能手。这对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紧迫的意义。

    为了培养大批既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的技术革新和应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理论适用为度和适当强化技术基础的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以技术活动全过程为导向的关系,以及面向现实的实务教育和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好“七个原则”:

    1.按照“双需求”原则(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来设计课程体系。过去是以岗位需求或职业需求为源头,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今天不仅要从岗位或职业的需求出发,而且还要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出发,来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2.按照“双训练”要求(技术训练和技能训练)以构建和更新实践教学体系。既要重视以考证为目标的技能训练,也要重视以增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技术训练。

    3.按照“双并举”方针(实务教育和创新教育)来充实教学内容。在实务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深化实务教育内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良的素质和能力。

    4.按照“双考核”标准(技能考核和技术应用考核)来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从过去单纯重视取证率,提升为不仅要评价学生取证情况,而且要评价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情况。

    5.按照“双基地”思路(既是技能训练基地,又是技研训练基地)来建设实践基地。因此不仅要根据工位、流程、工艺等的需求来选配设备、布置场地,而且要从如何有利于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技术应用能力出发来建设基地。例如对于工科专业来说,适当配备诸如快速成型机、三坐标测量仪等仪器是必要的。

    6.按照“双大赛”规格(创新创意大赛和技能大赛)来重构学生能力架构。今后高职学生的专业大赛应当与中职有明显区别,前者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后者重点考查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7.按照“双功能”目标(既是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源,又是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源)来确定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定位,提高高职教育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

    (作者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校校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职业高中组织学生进企业实训学技艺,通过实训接“地气”

    职业教育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教育类型,其“核心技术”在课堂,当职业教育的课堂呈现出学得会、有价值、有活力等特征的时候,职业教育也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吸引力与生命力。

    ■朱孝平

    近年来,在改变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各地积累了广泛的经验,但是也存在许多困惑的问题,总结分析这些经验与问题可以发现,在一定的时空中,改变职教课堂存在三种基本的途径,即通过课程改变课堂、通过教师改变课堂、通过环境改变课堂。

    这三种途径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是改变课堂的三种实践逻辑,同时也是改变课堂的理论逻辑,其背后隐含着的是影响课堂的三个最根本的因素,因此能给职业学校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教学改革以方向上的启示。

    通过课程改变课堂

    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学校“教什么”,它是课堂的内容维度。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维度,人们从课程出发改变课堂就成为很自然的选择,甚至很多学校把教学改革直接与课程改革等同起来。

    通过课程改革改变课堂一般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动。

    一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多以增减课程与课时的方式出现。在学校层面,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课程之间关系的调整,学校根据专业的需要,停开或减开部分文化课,如烹饪专业不上英语,或是数学课由周课时五节减少为两节,类似的做法非常普遍。调整课时与增减内容在操作上很容易实现,而且会使课堂马上发生改变,因为教学的重心改变了。但是却碰到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即课程的功能定位,特别是文化课的功能定位,减少文化课的依据是什么?这种简便易行的操作与复杂的定位问题之间的矛盾,影响着改革的深入。

    二是课程内容的改变。强调文化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结合,特别是推进专业课领域的改革,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在这方面职业学校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也受到企业欢迎。在实践上,通过课程的再次开发,企业的实践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的特色化与校本化,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核心能力,这样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认为是有用的课程而且是学得会、有生命力的课程。

    三是呈现方式的改变。以知识为载体的课程受到诸多的批评,因此职教课程改革要在呈现方式上作出根本性的改变。目前比较热门的改革方向是项目化课程,通过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最艰难的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从企业获取真实的工作项目,经过科学的改造,使之成为教学项目,改变原来的学科体系,建立行动导向体系,即程序性知识体系。

    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反映了课程改革的自然之序,最终稳定的课堂改变是由“行动导向课程”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建立带来的。这样的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自然属性,指向“做”与“行动”,因而内在地具有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特点,并有其潜在的功用与活力。

    通过教师改变课堂

    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怎么教”,从与课程的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者,实际上控制着课堂。因此,通过改变教师来改变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第二条逻辑。

    同样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全然不同的课堂表现,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改变课堂一般是通过改变教师的能力结构实现的,最通常的做法是培养“双师型”教师。

    强化专业技能。目前大量教师处于课程的“下位”,当教师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与技能的时候,在教学中他们就会对教学内容进行过滤,只教理论性知识,说到底,教师只能教他们会的东西。因此,强调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并重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对推进课堂改变有特别的意义。例如教师参加了高级技能提升班的培训之后,马上能从学生的学习中观察到课堂的改变,因为教师会把学到的东西用到课堂当中,也就是教师能更好地实施课程,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

    到企业挂职锻练。从表象上看,教师到企业锻练是一种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实际上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的能力结构,使教师的能力结构中有更多实践性知识的成分,这种成分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企业锻练本质上是工作经验的积累过程,能促进教师对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双重理解,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特别是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改造与二次开发,形成校本性课程,使之逐步拥有职业教育的特色。

    从企业引进教师。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中,目前十分重视从企业引进教师,我们分析了部分从企业引进的优秀教师,发现他们的能力结构具有一般教师不具备的特点,他们本身就是“职业学校的课程”,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学生可以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因此一旦他们具备教学的能力,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深受学生欢迎,他们自己也在教学中体验到成就与快乐,职业教育的理想课堂往往是在他们的践行下产生的。

    职业教育要教给学生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要采用恰当的方法教学生。改变教师的能力结构,就有可能把教什么与怎么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好的课程发挥出作用,呈现为职业教育的“好的课堂”。

    通过环境改变课堂

    走出传统的教室环境,创设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习环境,是改变职教课堂的另一条途径。

    模拟的教学环境。目前,职业学校大量的教学是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特别是实训教学。模拟的教学环境,让职业能力的教学成为可能,因为它具有职业岗位的情景性,而且这种模拟不仅仅是环境的模拟,它的功用是工作任务的模拟,以及角色的模拟。因为有一个自己动手的过程,学生沉浸其中,学习兴趣自然增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实训室的学习特别有兴趣,说明这种教学环境的改变带来的课堂改变是有成效的,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升。

    真实的教学环境。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以及对教学有效性追求的深入,职业学校目前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开始建立多种真实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以真实的现场、真实的任务甚至真实的角色为特征。理论上说,在真实现场环境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形式即“学校车间”与“企业教室”。所谓学校车间就是把真实的生产与服务场所搬到学校,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所谓企业教室就是把企业的工作场所当成教学的场地,这两种形态都反映了学生学习环境的根本变化,可以证实的是,这样的教学环境变化会带来课堂教学成效的根本性改变。

    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真实的教学环境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它的教学成本会无限增大,不可能成为各专业普遍的教学形态。在企业与研究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正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种教学环境兼有模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特点,可以通过软件生成虚拟的情景,如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驾驶,会给学习者逼真的体验,同时又会减少成本的支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在开发虚实融合教学环境的同时,开发了相应的教学资源与课程,甚至可以系统培训教师,这种课程与环境资源以及教师的整合,是课堂改变的终极追求,给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无限的启发。

    教学环境的改变是一种物的形态改变,但是在当前的背景下,通过教学环境改变课堂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它能倒逼教学内容的改变以及教师的改变。当教师不得不适应教学环境改变带来的变革时,教师就不再是课程改革的阻力,而会成为课程改革推动的助手。

    通过课程改变课堂、通过教师改变课堂、通过环境改变课堂在时序上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它们之间更是内在统一的,因为教什么与怎么教以及通过什么教,本身就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仔细分析,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三个关键的“节点”,其一是让教师参与课程改革,通过课程开发等提升自己的观念与能力从而改变课堂;其二是让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环境,使之成为产学研的共同体和学生成长的孵化器,这是校企合作深入的重要方向;其三是吸引技术公司参与职业教育,开发虚实融合的教学平台并培训教师,倒逼教学改革的推进,这是通过技术改变课堂的高效路径。(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今年教师节期间收到的祝福短信不下数十条,最让我心动的是节后第二天收到的一条非常简短的问候:“王老师,昨天的学生祝您昨天教师节快乐!”因为没有留名,我思忖很久也没能猜出这封迟到的祝福短信的作者。受好奇心驱使,我忍不住拨通了对方的手机。一阵寒暄客气之后,这名“失散”了十多年、如今已是一家知名企业董事长的韦姓学生道出了他念念不忘老师的因由。

    一经提起,往年旧事历历在目。他是当年全班第一个把老师“问倒”的学生。他的父亲是市轴承厂的工程师,他虽然奉父母之命进了职校,但对父亲成年累月与油污打交道却很不以为然,因而对所学的机械专业根本不感兴趣,专业课成绩几乎门门“红灯”。

    有一次,我在课上讲解滚动轴承的材料与种类,尽展备课收集的各种图片之后,我开始通过提问来检查和巩固学生们对所讲内容的掌握。问到韦同学时,他照例一问三不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课。正当我准备训斥他时,他突如其来地向我提出了挑战:“老师,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他从裤腰的钥匙扣上卸下一个精美的微型轴承,向我“请教”这个轴承的用途。我不动声色,平静如初,诚恳地告诉他,也告诉全班学生:老师不知道。

    我微笑着邀请韦同学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解这个轴承的用途和材料,并画图示意轴承在机器上的位置。不出我所料,他三言两语地说完了自己之所知,却说不出轴承的材料,更画不出零件图,这多少挽回了一点我作为老师的“面子”,重振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韦同学虽然与我交了个“平手”,但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快事,他洋洋自得,显得非常自信。我趁机向他布置课后作业:请他找几个平时比较要好、志趣相投的同学,“帮老师”全面系统地收集轴承的“家族”,一周后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和展示。韦同学没负厚望,他到父亲厂里商借了琳琅满目的轴承,到图书馆里查阅、复印了几十张图片,并精心编写了相关说明。作业圆满完成,演讲也出人意料的成功,受到大家的热捧。

    此后,韦同学脱胎换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变得非常认真,专业成绩扶遥直上,我的授课成为他的最爱。而我的讲课方式也因其发生了改变,我摇身变成了“游手好闲”的“导师”。我不再埋头写教案、到处查阅资料担心学生“吃不饱”,而是信马由缰地泛读专业书籍,查阅各类相关资料,节约时间走访行业企业,以有足够的见识、底气和威信,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我的“偷懒”得到学生的拥戴,我的每次点拨都能让学生兴趣盎然,探究热情高涨。

    如今回头来看,要当好职校教师,确实有许多学问需要考究,教师的业务境界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

    前不久,听一位职教专家谈起,近几年社会上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一度出现抱怨多于褒扬的现象,诟病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没有企业经历、没有工程经验、动手能力不强等。应该说,这些抱怨道出的都是事实,为此心存忧虑也难能可贵。然而,仔细分析这种担忧,却不难看出其“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教育思想的影子,总以为老师必须比学生懂得多、老师不能被学生问倒。

    显然,关于“杯水”与“桶水”的理论,在中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在以“填鸭式”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中,堪称是颠扑不破的准则,但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却未必就是“真理”。

    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高度发达的网络环境,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从各种渠道获取五花八门的信息,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远比老师“一桶水”的容量大得多;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密切相关,教师不可能始终与科技发展“同步”,更难有先知先觉;职业院校的育人规律不同于中小学普通教育,必须借助于项目实践来体验、学习,远非老师的灌输所能取代。因此,职业院校教师更多地应该充当教练、导师和辅导员的角色,而不是简单地做学生的“保姆”。

    记得一位职教教学名师曾经说过,同为教师亦分三六九等。D等教师不会教学生,无论怎么卖力教,学生都不会明白;C等教师只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B等教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吃饱”,甚至超过老师;而A等教师则是把学习的目标告诉学生,“把学生教明白了,却把自己教糊涂了”。仔细揣摩,确实非常精僻。学生之明白,得益于自己的探索、老师的引导,在实践中磨炼、在探究中学习;而老师之糊涂,则在于自己看得多、探得深,在未知的领域孜孜探求,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自己的已知。职业教育最需这样的达人,此乃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在快速扩张阶段之后,组织结构变革和制度创新就成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在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后,只有加强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才能以制度性改革保障主体性改革的顺利推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 

    ■何万一

    我国公办高职院校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办学功能由单一教学向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拓展,组织结构变得日益复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外延式发展过程中也累积了办学主体单一、行政代替学术、管理重心高、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治理问题,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体制性障碍。如何推进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这是摆在高职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要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治理结构。针对办学主体多元的特点,高职院校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联合所在地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相关学校等合作办学者成立学校理事会,加强学校与社会互动联系,建立社会监督与支持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理事会的成员至少半数以上来自外部,以达到治理结构的开放性。在现有的高校领导体制和法律框架下,为减少改革阻力,理事会应首先定位于党政的辅助决策机构,主要为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制定、重要政策出台、重大改革项目开展提供咨询和论证意见。在理事会运作稳定后,再逐渐增加理事的决策功能,特别是涉及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乃至重要人事任命等方面的决策权和建议权。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将理事会转变为高职院校的领导与决策机构。

    二要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教授治学的制度化渠道,使学术权力回归教授专家手中。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构建纵横交错的两级教授治学体系,达到学术与行政权力关系平衡。在学校层面上统合学术力量,按学术自治、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完善学术权力运行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在二级院系层面上,成立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二级院系教授委员会,作为本部门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学术、教学、职称评审事务的咨询、审议与决策机构。整个教授治学体系,越向上其专业化程度越高,拥有的学术决策权力就越大;越向下其学术决策的综合化程度就越大,自治程度也就越高。

    三要赋予基层单位办学主体地位。二级院系作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石,是各种决策、行政命令的执行者,也是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的直接组织者。深化二级管理,一方面要在合理界定校院二级职权关系的基础上,向二级院系充分赋权,扩大二级院系在人才培养、教师聘用、内部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让二级院系真正成为办学实体。另一方面要改革二级院系内部管理体制,实行以协商民主为基础的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制度,强化教授权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将教授群体排斥在决策之外。实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授们的积极性,实现基层决策的专业化和民主化。

    四要完善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化渠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多样性的当今社会,高校民主管理体现着对师生个性发展、权利和多种知识文化诉求的尊重。教代会和学代会制度是高职院校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对这两项制度运作环节存在的问题,需做进一步完善。首先,要健全教代会和学代会代表常任制,在重要(或相关)事项决策前,应建立征求常任代表意见的决策程序,可考虑常任代表列席院长办公会,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其次,要完善代表提案制度,建立师生向代表反映问题的常态化渠道,常任代表可以就提案问题落实情况直接向相关责任部门问询,并督促解决。再其次,要建立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发挥教职工对二级院系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的监督作用。此外,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除了保密信息外,教学、人事、财务、资产等信息都要定期公开,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五要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在决策环节,形成包括由行业企业等外部人参与决策的制度,以教授或专业组织为主的咨询论证制度,以及师生参与的民主决策制度。在执行环节,借鉴企业CEO(首席执行官)制度,实现校长岗位的职业化,并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体系,规范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行政人员执行能力。成立教学委员会、教师聘任委员会、预算编制委员会、质量评估委员等专业机构,借助专业力量,提高校长决策、执行评估等方面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在监督环节,进一步完善监督与评价体系,建立行政对重要事项执行情况向党委报告的制度,引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第三方组织评估执行效果,积极发挥党代会、教代会、纪律、监察、审计、督导等内设组织机构的监督作用。

    任何组织的发展都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通常在快速扩张阶段之后,组织结构变革和制度创新就成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在外延式发展阶段,比较重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主体性改革,而忽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的制度性改革;在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之后,只有加强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才能以制度性改革保障主体性改革的顺利推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由于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所以这必将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者系江苏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张健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一是历经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的能量已得到充分释放,目前已进入到发展的平衡期甚或衰减期。二是高职教育“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大而不强”主要表现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质量不高;“快而不优”主要是指发展虽快,但内涵跟不上,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禀赋。因而高职教育发展必须由规模向效益转变,由数量向质量转换,由外延向内涵转向。问题在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切换并不是单纯的思想理念转变或口号化宣言所能奏效,关键是要找到驱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那个“马达”。

    一靠质量驱动。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前数量阶段进入了后质量时代。前数量时期追求规模扩容、粗放发展,后质量时代则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追求精细化雕琢的内涵发展。这就需要“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以质量为抓手驱动内涵发展。质量是内涵的根本亦是内涵的保证,以质量驱动内涵发展就是找到了内涵发展的“根”。质量驱动关键在于确立质量为本的理念,要“咬定质量不放松”。不为数量所扰、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利益所惑,一门心思抓质量,才能确保办学方向的正确性、办学发展的可持续性。质量驱动还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高职办学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也是检验办学质量内涵的“落脚点”。高职教育倘若不能培养出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另一类型”人才的需求,质量就会流于虚妄,内涵发展就无从谈起。

    二靠竞争驱动。数量发展阶段高职教育资源匮乏短缺,必须降低“门槛”,给办学主体更多的准入机会和发展机遇,这时规模扩张、院校扩容是主题词。而一旦数量膨胀达到一定的阈值甚或接近饱和时,竞争就会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当下生源大幅萎缩、刚性衰减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僧多粥少的竞争就势必难免。内涵发展就是竞争驱动、竞争发展。一哄而起的高速扩容后,需要理性沉淀和大浪淘沙,需要“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淘漉和凝练,这样存优汰劣、适者生存,发展才能优化提升,才是有质量的、有内涵的理想样态的发展。在这样的竞争中,办学主体一定要有竞争的意识、竞争的实力和竞争的底气。因为只有办学质量好、内涵底蕴厚、竞争实力强的院校才能竞争制胜,行之久远。反之,内涵浅薄、质量低下、竞争虚脱的院校,势必会在残酷的竞争中,生源萎缩以致枯竭而难以为继,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三靠特色驱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还须靠特色驱动。特色是什么?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独到之处,是在实践中凝练和形成的独特的办学品质,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独有品格的凝聚,是学校特点和优势的彰显,智慧与创新的整合,是个性和魅力的集成,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强项的积累、提炼和升华。办学特色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路径和教育创新的不二选择。以特色为载体驱动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在特色定位上,凝练文化铸特色;特色战略上,错位发展显特色;特色路径上,发掘优势扬特色;特色实践上,整合臻善创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特色的建设和培育中,推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使每一所学校都办出个性和品格。

    四靠创新驱动。创新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和最高境界。创新驱动就是要以创新为杠杆,撬动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当下的高职教育已推进到改革发展的“深水区”,面临着许多发展问题和困境需要破解。如校企合作的深化与推广,课程改革的推进与优化,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构与完善等。如果没有改革创新精神,就很难取得突破和成效。其次要重视高职教育结构体系的创新,即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构。从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四个层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为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再其次要重视创新文化的打造。创新文化包括每个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和养成,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创设和营造,创新的激励机制的配套与实施等,由此形成创新的精神引领和自觉追求,使内涵发展的目标在创新的氛围、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的文化环境中得以实现。(作者系安徽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
    本报讯(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秦崭崭)日前,2013年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学前分赛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共有来自全区31所高等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的64名学前组选手同台竞技。

  本次比赛分为备课、上课、说课等环节,对一名合格教师的教学设计、普通话、课堂掌控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本次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由广西教育厅主办,由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师范学院承办,大赛旨在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学校之所以能承办此次大赛,主要是在专业体系上以学前教育为特色,并强调教学实训与岗位无缝对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副主任刘揖建说。自2009年以来,该校学生多次在广西乃至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上获得骄人成绩。
    江西省首次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

  省财政厅负责人:我们搞不清楚人数和学籍,担心虚报虚支。

  省人保厅负责人:我们一个处室管100多所技校,根本管不过来,不出事都不可能。

  省教育厅负责人:年年说要适度收缩中职教育数量,结果反而在增加。

  省审计厅负责人:职业院校管理部门多,学籍管理混乱,很多情况难查清楚。

  9月5日,在江西省政府的第5会议室,来自江西省各厅局的主要负责人都到齐了,他们是首次因为职业教育,坐到了一起。

  全省职业教育联席工作会议的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来自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公信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保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局、省审计厅、省编办、省国资委、省扶贫办和省中小企业局等15个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到齐,这15个部门成为“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首批成员单位。

  会上,明确了“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规则及要求。确定该联席会议实行全体成员会议制度,主任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朱虹担任。在讲话中,朱虹说:“以后凡是涉及职业教育的重大政策、事项和重要工作,必须由全省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决定。”

  会上,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纷纷表态,将全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管理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

  据悉,江西省目前有中等职业学校515所,每个县市区、各个行业,如医药、纺织、煤炭、农业、交通等领域都有自己的中职学校。

  近几年,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加大投入,除减免学费外,每人每学年资助1500元生活费。从2012年秋季学期始,助学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孩子以及城市涉农专业和贫困生。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职业院校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套取国家助学金的行为。今年5月,位于江西省萍乡市的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伪造学籍套取国家中职教育助学金近2000万元的问题被曝光,舆论哗然。但很快大家发现,这种通过各种各样手段伪造学籍来套取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各地都不鲜见。

  联席会上,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对在座的所有人说:经费管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抓好。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不能再出问题了。

  在接下来的发言中,省财政厅的负责人说:现在每年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都在加大,今年中职助学金投入7亿元,但一方面职业院校越来越多,根本投不过来;另一方面,财政还有点不敢投,一个学生就补助3000元,但中职学校的人数和学籍不明晰,我们搞不清楚人数和学籍,担心虚报虚支。

  目前,省财政和教育厅做了沟通,从信息化管理方面专门安排了2000万元资金,用于打造学籍管理系统。

  这位负责人建议,应该适度收缩中职教育的规模,有限的财政经费可以对30~40所上规模、就业好的职业院校重点投入,才能集中财力打造职业教育亮点,建设品牌职业院校。

  省人事和保障厅负责人在发言中提及:今年“5.11”事件(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连续4年套取国家助学金——记者注)很不应该,我们也作了检讨。这种事,其他省也都有。全省技校105所,很多学校还是双挂牌的,既是技工学校又是高职大专院校,都想用足国家的政策,有的就用高职生、大专生的学籍来充数套取中职学生助学金。目前没有学籍管理系统,我们要去学校核实人数,学校就说学生顶岗实习去了,或者实训了,很难查清楚人数。现在,国家鼓励职业教育组建集团发展,我觉得到了时候,可以适当压缩中职教育的数量。省人保厅一个处室要管理100来所学校,根本管不过来,不出事是不可能的。招生少的技工学校该撤就撤,该并就并,应该集中精力重点管理几所办学实力强、适合经济发展的高级技工学校。

  省教育厅负责人提及职业教育颇感无奈,他说: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建议减少一些中等职业院校,到现在反而多了。

  省教育厅的一份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情况汇报的文件中称:多头管理、多头审批,给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由劳动部门审批和管理;职业高中又由教育部门审批和管理,由于管理部门的多头,造成政出多门,互相竞争。造成收费标准不统一,教师待遇不统一,拨款标准不统一,学籍管理不统一,办学要求不统一。由于劳动部门在就业培训资金上有许多政策,他们只给技工学校,因此许多高职院校、普通中专为了获得更多部门的政策支持,增挂了技工学校的牌子。

  据统计,全省有22所高职院校内设立了技工学校,19所普通中专学校内设了技工学校。这些学校为了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专项支持,同样的项目,今年以技工学校的名义申报,明年以普通中专的名义申报,可以获得两次项目资金。有的学校给学生同时注册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双学籍,给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教育行政部门对一些办学条件差的民办学校进行整顿、关闭、停办后,学校又在其他部门批准开办。

  省审计厅负责人说,目前职业院校管理的部门太多了。这两年一直在关注,2009~2010年,骗取财政经费特别多,收缴了2000多万元,也给省政府写了专题报告。有些举报,我们查完了以后,还在举报。但有些情况,我们感觉自己的力量有限,就审计力量查实不了,就把案子转给人保厅,希望主管部门根据我们的要求继续查实。

  联席会议结束前,江西省副省长朱虹总结性发言,他说: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还是最薄弱。近几年,江西的职业教育发展很快,高职教育在校生40万人,中职教育在校生66万人,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接受职业教育是农村家庭脱贫的最好手段;对职业教育,社会亟须转变观念,但职业院校也要办出特色,没有特色,职业教育根本办不下去。

  朱虹说,目前,职业教育管理很多不规范,学籍不明晰、人数不清楚,办学特色不鲜明。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管理效率低下。政府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打破行业壁垒,统筹政策、统筹办学、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办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一位学生通过微博向笔者求证:前段时间同学中间诸多传言称,我们学校可能升本;近期又有不少同学说,即使学校不升本,我们珠宝专业可能也会升本。据这位大二学生解释,之所以如此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她现在面临着报考专升本课程的选择,“心里很纠结”:“毕竟本科学历有吸引力”,不报吧,有点“不甘心”;报吧,“身边许多人都坦言此文凭含金量不高。用人单位也不很认可,他们都只认可高职大专的第一文凭或者只认专插本(大专毕业还需全日制读两年——作者注)的证书”。这位同学充满期待地说:“要是我们学校、我们专业升本成功,我就毋须纠结而是心安理得地选择走这条路了。”

    学校升本暂无定论,笔者无从回答。笔者只能告知学生:学校也好,专业也罢,不论“升”或者“不升”,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都会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对于她个人涉及的“读”还是“不读”专升本课程问题,笔者给出了建议: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可先报读相关课程,毕竟多学一点东西、能拿到一张本科文凭总是好事。至于学校或者专业能否办成本科,这是国家政策层面的事,难以给出时间表,最好不要在这里干等着。

    学生对高职升本的这次咨询,以及这分浓烈的关切与期待,一下子把笔者拉进高职升本的思考中。尽管,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这仍然还是一个禁区、雷区。

    可是,目前明摆的事实是,在行业企业层面,真正高素质、懂理论、高技能、会动手的人才严重缺失;在社会层面,一部分高职学生及家长对继续升学需求非常迫切,但因高职大专、高职本科、专业硕士、博士的立交桥尚未搭建,读完高职大专就会遇到“天花板”,而无法再继续攻读更高学历。要想再读,只能无奈插入普通本科教育。然而,在拨款体制、人事权限、学校级别等层面,高职与本科受到的待遇差别较大。

    这些客观事实已经促成了这样的结果:无论是高职教育研究界的专家们、行业产业界的企业家老板们,还是高职教育一线的书记校长们、老师们,甚至连尚在学校就读的莘莘学子们,大家都在关注、都在热议高职院校的“升本”问题,都对高职“升本”发出了日渐高涨的呼声,都认为高职“选择性”升本势在必行。

    与民间的呼声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官方的教育部对高职“升本”十分谨慎,忌讳如深,从来没有松过口。教育部始终坚持认为,“高职原则不得升本”是基于国家教育布局战略角度考虑而作出的决定。这一规定的逻辑基础是: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且办得好的学校少。如果他们都升了本,那么高职教育谁来做领头羊?如果一窝蜂都去“升本”了,谁还来静下心来做职业教育?

    其实,教育部的这个担心纯属多余,实际的情况完全不是如此。首先,“升本”只会是少数办得好的院校、甚至是其中办得好的专业的事情,是在国家宏观控制下“选择性”举措,不会大规模、成批量、一哄而上。国家可以考虑在200所国家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中优中选优,遴选10~20所精锐高职院校,开展小规模试点,不断总结经验。这个比例约占示范骨干院校总数的5~10%,仅占全国高职院校的1%左右,从量的角度说,绝对不会影响到教育布局的大局;其次,目前高职院校在经历了近10年的示范建设历练后,特别是国家示范和骨干院校,都已经充分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完全确立了适合各校的职教先进理念和发展道路,这时候,如果允许他们率先升格举办本科,他们一定会沿着既定的职业教育理想和思路,高扬职教大旗,矢志不渝地在职教大道上探路先行,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全不必担心他们再折回到传统本科的老路上去。

    因此,他们依然是职业教育的范畴,对教育结构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反过来,还会丰富高职教育内容,建构高职本科序列,为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筑职教立交桥迈出关键一大步。在此基础上,再经过若干年发展而举办专业硕士、博士,从而全面构建职教立交桥。

    以笔者目前了解以及公开报道情况,天津、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都已经明确表示,积极支持有关办学实力强、办学基础好的高职院校进行高职4年制本科试点,如采取与本科院校合作的办法,在相近的专业开展联合培养4年制本科高职生。而其他没有开展相关工作省份的办学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也都在跃跃欲试,屏气凝神铆足劲,作着各种积极准备,或私下、或摆明、或“曲线救国”,五花八门。他们苦苦守候的,正是高职升本政策开口的那股“东风”。

    从社会各界需求的必要性以及高职院校已经作足充分准备的可行性角度看,笔者认为,高职教育“选择性”升本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已成“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势。对此,教育部门不能只是一味地“压”着“管”着,而是要顺应客观需求,按照教育发展规律,淡化行政管理色彩,放手让那些有能力、敢负责的好学校去“摸着石头过河”,用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闯劲,探出一条高职本科教育的新路子。
    本报讯(实习生陈亚聪)日前,2013李锦记希望厨师北京班开班仪式在北京劲松职业高中举行,来自贵州、甘肃、云南、黑龙江等10个省的72名寒门青年,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厨师梦想之旅。

    “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启动于2011年,3年来,始终秉承帮助寒门青年学厨圆梦、为中餐业发展培养未来之星的宗旨,至今已在全国15个省份招录了近200名有厨师梦想的寒门青年,全额资助(学杂费和生活补贴)他们在北京或成都学习烹饪专业,让他们能够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通过努力拼搏,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今年,项目招生小组先后走进甘肃、黑龙江、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对300名申请人进行了考查综合素质的面试和笔试,最终108名申请人被录取为2013李锦记希望厨师,招录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同时,首次实现了北京、成都两地开班。 其中,北京开设两个班,每班36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