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7月8日讯 今天,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的18所高职院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ICT合作建设协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统筹,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切入点、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鲁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系统培养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要与行业企业联动,努力成为促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她希望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充分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同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本报7月10日讯 昨天,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以色列杰仕铭公司、以色列(西门子)公司签订职业教育合作协议,三方将加强合作交流,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在所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中,杰仕铭公司协助益阳职院申请利用以色列政府贷款融资,支持学校与以色列(西门子)公司的相关战略合作,并协助益阳职院相关专业完成围绕以色列(西门子)公司开展的有关产学研活动;以方将为学校提供教师、学生到以色列(西门子)公司的培训机会;学校组织专家、教授参与以色列(西门子)公司的研究开发,并为企业有关科研项目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协作与支持;杰仕铭公司协助学校与以色列(西门子)公司合作建立教学实训加工中心,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定期举办三方科研、管理人员参加的小型研讨会,通过成果的交流研讨,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职业教育让学生练就过硬本领。
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里,每年招收上千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孩;开在田间地头的“村官班”课堂,正在“生产”出更多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高星级酒店的迎宾、后厨的岗位上,忙碌的是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海南省旅游学校、海南省商业学校的毕业生……
五年来,全省财政经费共投入44亿元支持中职学校发展,年均增长32.8%,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培养了26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7年高达95%以上,建设了15所国家示范校,写就了全国独领风骚的“海南职业教育现象”。
政府推动 释放职教发展活力
海南省职业教育的强大发展动力,源自省委省政府的审时度势全力推动。2007年1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罗保铭提出了“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海南省的职业教育发展由此进入了快车道。
七年来,省委省政府每每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对职业教育发展发出“进军令”。2011年教师节前,新上任的省委书记罗保铭将第一次调研点定在校园。在澄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罗保铭勉励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学习技能,以便将来在社会上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3年5月30日,罗保铭批示指出,海南的职业教育大有用武之地,仍需政府保持投入,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使之越办越好。
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为中职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中职学校的改革创新,也赢得市场、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今年,海南省正式启动试行中高职“3+2”连读、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等7个试点改革项目,推动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海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新的学制模式,让更多的中职学校充满了信心。省商业学校校长符向军说,学校的烹饪专业以前培养的是厨工,实行中高职对接之后,则要培养烹饪大师。“这会进一步推动提高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层次。”
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陈宏艺介绍,2013年4月,学校正式注册成立儋州职教服装有限公司办起服装厂。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顶岗实习和就业,每个月还能拿到1500元—3000元不等的收入。另外,依托学校成立的广告公司,广告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可以轮流到基地开展实训。
对接产业 输送专业技能人才
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省旅游学校、省经济技术学校、省农垦海口中专等学校,每年累计为省内旅游行业输出数千名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中职学子;在省内热带现代农业的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省农业学校、省农林科技学校的学子,已经坐稳了行业从业者的“半壁江山”;在省内汽车、制药等新型工业企业,省机电工程学校、省工业学校、省民族技工学校等各职校的汽车修理等专业毕业生,已经挑起了岗位的大梁……
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海南的传统民族特色也得到了彰显。在省民族技工学校2013级黎族织锦班,28岁的刘善裕有“两个一”:唯一的男生、年龄第一大。从2013年9月开始,这名来自琼中黎母山镇的黎族青年,在离开校园9年之后,重返校园,并且迷上了黎锦。
“学校率先在省内开设了黎族织锦技艺专业、黎族剪纸技艺专业和民族雕刻专业等特色专业。”省民族技工学校校长罗雅说,自创办民族特色专业作为学历教育至今,学校共培养黎族织锦技艺、黎族剪纸技艺等毕业学生将近2000人。
三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石磊告诉记者,19岁的三亚高级技工学校黎族学生黄伟东,在刚刚获得了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一等奖之后,如今已经“身价倍增”,转正之后的月工资将是顶岗实习期间的1600元翻一番。
在产学对接上,中职校园和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省机电工程学校里,有“海马汽车班”“威隆造船班”;在省工业学校,则有椰树班、英利班、华润班……
华丽蜕变 职教制造出彩人生
今年春节之前,省经济技术学校2010级扶贫巾帼励志班酒店管理专业黎族学生周妮,在毕业半年之后,首付3万元在五指山市锦绣花园小区购买了一套52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保障性住房。之前一直借住在五指山市冲山镇旧机关宿舍里的母亲黄桂妹激动地说,女儿上了中职学校,到酒楼担任餐饮主管,每月拿到两三千元的工资,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境况。
省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毅生说,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从2009年首届招生500人,到现在平均每年招生1000多人。该班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1万名好女孩,造就1万名好母亲,带出1万个好家庭。
“王润,2011年国赛果蔬雕刻一等奖”“符晓曼,2008年国赛美容类二等奖”……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校园中轴线的地板砖上,镌刻着历年参加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名字,被老师和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星光大道”。
“把学生放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校长赵金玲认为,在许多人心目中,中职学生学习成绩差,是让“父母操心、老师闹心、社会担心”的一个群体。但是经过中职学校的培养,中职生一样有出彩人生。
近年来,海南省委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免费培养中职师范生,从天津等地引进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聘用一批企业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创建“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培养一批职业教育名师,中职教师学历达标率从75%提高到87%,“双师型”教师比例从20%提高到43%。
辛勤的付出正在得到回报:海南省中职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从“有业就”到“挑业就”,从择业省内企业到省外企业上门招揽,从几百元的低工资到数千元的较高薪酬……海南省中职生的“就业底气”越来越足。
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表示,接受中职教育让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外到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年走出中职校门的数万名毕业生,正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型工业、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等行业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专业技术本领。
副省长王路认为职业教育要针对海南特色设置专业
“独门技”本土化更有国际范
“国外一些导游除带团外,每天还要花2小时陪别人聊天,这也是一种服务。陪聊天、陪打球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已经屡见不鲜,海南职业教育就要围绕国际旅游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目标来培养人才,需要什么专业就及时设置,特别要注重结合海南特色的人才培养。”今天上午,副省长王路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教育在海南将大有可为。
王路介绍说,海南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年努力,在总量上、规模上发展喜人,下一步应提升质量,使职业教育水平更高。海南职业教育在培养酒店服务性人才方面已达到世界水平,但一些方面仍然有差距。现在全省中职学校数量很多,有70多个,但是有一些我们需求的专业仍比较缺乏。像健康管理、水上运动等专业还是缺少,而有海南特色的南药、香料、特殊的黎苗文化等专业还没有。所以要把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好,和海南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现代新型工业等产业结合起来。职业教育要体现海南的特色,像海南女孩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将来在健康管理方面做护理、做家政都有市场。可通过职业教育,让她们提高外语水平,提高职业技能,技术达到国际标准,这样就能培养出国际型人才。职业教育要针对本身海南孩子的特色,针对本省的特色,培养这种特色人才。像现有的海航航空旅游管理专业就把特色做了出来。
王路认为,要积极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和高校沟通建立起来,让职校学生有机会读大学。目前职业教育优秀老师仍然缺乏,省里已经和国家教育部沟通,可以给我们单独指标,培养海南特殊需要的专业老师。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办职业教育,把国内、国际优质资源和海南结合起来。现在正探索把旅游、健康护理、水上运动、体育运动等方面和职业教育先进地区相结合,引进先进的教育方法和优秀老师,采取联合办学等模式等,整体思路就是引进优质资源来办出海南特色职业教育。省里正积极做好规划,核心是调结构,提质量,抓特色,改革创新等。
王路表示,职业教育将使海南孩子有更多受教育机会,并使年轻人有一技之长,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
为进一步加大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实施,近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将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
《意见》提出,到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20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60万人,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3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含专科层次、应用技术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30万人。
根据《意见》,我省将实施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计划,按照“省市共建、地方为主、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的办法,编制实施全省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规划,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在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基础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按照计划,到2018年,职业院校调整到500所左右,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特色职业院校,重点建设30个左右省级品牌示范专业(群)和5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群)。
今后,我省的职业教育质量也会有明显提升,将重点提高面向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到2018年,职业院校主要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聘“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学生获取“双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90%以上;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5%和90%以上,对口就业率分别达到70%和65%以上。
新华网南宁7月9日电(记者翁晔、管浩)记者从8日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广西日前制定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提出2014至2017年,自治区将在教育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奖补资金,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积极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在工作会议上介绍,依据广西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广西将调整完善职业院校的区域布局,每县办好一所新型中等专业学校,各设区市统筹办好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至少设立1所高职院校。
为调动各级政府积极办学,2014年至2017年,广西将在教育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奖补资金,其中每年安排每县不低于100万元的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补助经费,用于加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并向经济、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和专业建设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
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中,广西将对学校招生送生、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办学条件改善、毕业生就业(含升学)、特色专业建设、培训工作开展等6个方面进行考评,对综合考评优秀的进行奖励。
此外,广西还将通过完善学生资助政策、畅通学生就读通道等措施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建立和激励高职院校、城市职业学校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管齐下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据了解,2008年至2013年,广西各级财政累计支出职业教育资金210亿元,仅2013年就达到42.4亿元,比2007年的15亿元增长了183%,年均增长18.9%。
10日上午,海南省举行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专题报告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主讲。鲁昕在专题报告中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批示,以及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精神。
鲁昕表示,要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切入点、突破口,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创新。
鲁昕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中,要巩固提高中职教育发展水平、推进中高职衔接、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据了解,海南省目前有高职院校11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74所。中高职在校生达到23万人,每年社会培训20万人次。
7月8日上午,《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草案)》起草组在贵阳召开条例草案第五稿修改论证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良出席并讲话。
《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草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而制定,旨在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第五稿修改论证会上,起草组根据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草案进行了再修改,对近期从基层、省有关部门、教育机构等征求到的修改意见进行了论证。
周忠良指出,《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草案)》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计划完成的地方自主立法,起草组自去年3月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为立法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大家要认真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紧跟国家最新有关规定,吸收职业教育发展最新成果,密切联系贵州实际,继续做好条例草案的修改论证工作,为条例顺利出台、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修改论证会。
近日,高等职业院校ICT创新能力建设管理办公室在深圳主办“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研讨会”,进一步阐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方针,并通报了高职院校“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基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中兴通讯作为教育部战略合作伙伴在大会上发布了“赢在教育”行动计划,助推教育部产学研创新模式成功落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庞胜清等来自教育部、中兴通讯以及84所高职院校的领导、负责人和专家、以及众多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近年来,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近年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60%,成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加工制造、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汽车维修等行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占七成以上。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机制、整体推进职教体系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作为产学研模式的积极倡导者与开拓者,中兴通讯与教育部及众多高校早已开展了多方面的产学研创新合作。截至2013年,中兴通讯已与高校科研合作51项,培养专业课师资700余人,在全国34所高校中开设中兴通讯校企合作学院,校企深度合作研究项目27项,校企合作共建众多精品课程,在线学生人数达10000多人。
2013年9月,中兴通讯与教育部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年内联合在全国建设20个“ICT行业创新基地”,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中树立了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大里程碑。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庞胜清表示:“中兴通讯多年来一直与教育部以及各高等职业院校保持密切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模式的创新。今天我们倡导‘赢在教育’行动计划,将以应用创新作为凝聚校企发展的原动力,从人力资源战略、科研创新战略、市场战略三个维度全方位设计中兴通讯与职业教育体系协同发展。这种模式创新将极大实现企业需求与职业高校毕业生能力结构的最后一公里结合,逐步让市场在专业发展与科研提升中起决定性作用。”
据了解,除职业教育外,中兴通讯基于对我国教育领域信息化的深刻理解及深厚的ICT行业背景,融合通讯、IT、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出了包括基础网络、云平台、资源共享和教育创新应用等多个层次,提供涵盖网络、传输、接入、无线、云计算、视讯、物联网、移动学习及应用等不同领域和产品的端到端教育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云—管—端”全覆盖,并且参与全球最大的教育骨干网CERNET项目,承建全国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数十个985高校信息化项目工程。此外,中兴通讯还发起“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高校一起培养学以致用的专业人才,并多次支持或承办全国性大型技能大赛。
2013年,中兴通讯的云教室项目也是硕果累累,不仅成功部署中国最大的跨省“云教室”项目--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项目,一期已实现7省,63个教学点共享 “云课堂”;而且助力国家“十二五规划”教育云课题应用示范校——成都七中智慧“云教室”项目成功上线,并迎来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的到访。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 人力资本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技能人才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作为培养技能人才主阵地的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中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瓶颈又是怎样?记者就此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
技能人才短缺 必须加强职业教育
“从现实需要来看,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举措。”张立新说,未来二、三十年,我国劳动力规模都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愈加凸显。
“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1.5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张立新说,“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 可见,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还是结构性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我国要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也要抓住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个关键。”张立新说,“只有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才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从劳动者自身利益来看,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生活改善最现实的途径。“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缺乏技能成为影响他们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张立新说。
他认为,加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打造成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都极具促进作用。
贯彻职教会精神 技工院校大有可为
近期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昭示着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加速发展。人社部在职业教育领域主要负责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其中,技工院校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阵地。
张立新介绍,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882所,在校生386.6万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技工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
他表示,人社部将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首先是大力推动多元办学,拓展技工院校发展空间。”张立新说,“也就是指导和推动技工院校开展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注重学制教育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转移。”
他认为,要深化校企合作,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贯穿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等院校工作方方面面,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此外,人社部门要将管就业、职业培训等工作与管技校有机结合,及时将就业需求传导到技工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形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张立新说。
缺乏吸引力 亟待提升收入、促进公平
“技工教育缺乏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工人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人们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进而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张立新对此直言不讳。
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力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待遇,用较高收入水平、稳定和高质量的就业等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青年人选择职业教育。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张立新说,“鼓励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他表示,一方面,督促企业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责任,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重视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的要求。
他说,同时,落实好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费补贴以及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免学费、助学金政策。
“再有就是要促进公平就业。”张立新说。
要参加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务员考试,考生往往被要求必须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多技校生只能尴尬地被“挡在门外”。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制度,使更多的人乃至于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职业来获得相应的岗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张立新说。
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的安排,近日,记者采访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
问:人社部在职业教育工作领域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答: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确定的部门“三定”方案,我部在职业教育领域主要负责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与此相关,我部负责统筹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负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政策。
问:请介绍一下人社部门在上述业务领域工作进展情况。
答:好的。技工院校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阵地。依据办学水平和培养目标分为三类:普通技工学校主要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技师学院主要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882所,在校生386.6万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技工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在开展学制教育的同时,技工院校还积极面向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3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25万人,为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职业培训主要是针对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依据职业标准开展的各类培训。劳动者从准备就业到进入工作岗位,乃至职业生涯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断提升技能、提高职业素质的强烈需求。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目前,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初步建立,劳动者已基本享受到普惠性的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近年来,全国每年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约2000余万人次,2013年全国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2049万人次,为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和促进劳动者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加大培养力度的同时,还从评价、竞赛、表彰激励等环节,统筹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评价方面,初步建立了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2013年,全国共有1839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537万人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竞赛方面,初步形成了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以国内竞赛为主体、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每年有1000多万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在表彰激励方面,每两年开展一次高技能人才表彰,每次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和300名全国技术能手。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特殊津贴范围。鼓励企业把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际贡献和待遇挂钩,建立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人社部门提出了哪些工作要求?对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有哪些政策利好?
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是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一,在职业教育工作领域负有重要职责。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也对人社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的工作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马凯副总理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发挥牵头作用,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文件都把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并列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在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各级人社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统筹推进职业培训工作。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国务院领导同志讲话、《决定》和《规划》,都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与会代表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培养职业精神和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等理念形成了广泛共识。这对于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创新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会议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把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这与我部多年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也与技工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探索积累的经验做法是相符合的,这将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决定》和《规划》的颁布,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首先,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和《规划》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包括技工院校在内的各类职业院校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规划》提出“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这对于明确技师学院地位、解决制约技师学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相关工作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这对于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发布制度、不断开发和完善职业标准、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推动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工作。
问: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经济和民生有何关联?
答:首先,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举措。未来二、三十年,我国劳动力规模都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愈加凸显。特别是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还是结构性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其次,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基础。人力资本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国要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要抓住职业培训这个关键,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生活改善最现实的途径。实现农民工就业创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缺乏技能成为影响他们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加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打造成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改革部署,马凯副总理在职教会上对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人社部将如何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答: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一要健全制度。把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作为今后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到2020年,努力实现五个目标任务。一是培训对象广覆盖。把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在职职工、退役士兵、农民工、大学生等城乡全体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二是培训类型多样化。改革职业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满足劳动者提升职业能力的差异化需求。三是培训等级多层次。完善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畅通技能劳动者职业发展通道。四是培训载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动员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向职业培训集聚。五是培训管理规范化。健全职业培训标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政府购买成果机制,加强对培训的全方位监管,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二要完善政策。要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政策体系。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发挥好就业政策对培训的引导作用,表彰奖励政策对培训的激励作用,技能鉴定政策对培训的促进作用。加大政府对职业培训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的比重,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的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加大投入,支持各类劳动者参加培训,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
三要提高质量。要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形式,创新“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工学一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职业培训包教学,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着力提升职业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要突出重点。要在统筹抓好各类人群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大群体的职业培训。一是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部已在全国人社系统部署每年开展1100万农民工培训的专项计划,为扩大影响,我们将其命名为“春潮行动”。下一步,我们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农民工培训数量稳步提升,培训质量明显提高,真正将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养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二是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这是国务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将依托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面向高校毕业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以定向培训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拟录用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以定岗培训为主的上岗前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重点采用“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模式。我们将指导各地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力争使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技能就业,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走技能成才之路。
问: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下一步如何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答:技工院校是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决定》精神,针对技工院校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多元办学,拓展技工院校发展空间。围绕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制定支持技工院校多元办学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劳动者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指导和推动技工院校积极开展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注重学制教育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转移,进一步扩大企业在职职工学制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规模,使技工院校成为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师研修、技能竞赛、人才评价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基地。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集团化发展。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贯穿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职业培训、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院校工作方方面面,推动技工院校扩展校企合作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通过推广技工院校集团化办学,加大技工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提升办学实力。
三是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市场需求。人社部门要将管就业、职业培训等工作与管技校有机结合,及时将就业需求传导到技工院校,通过高端带动和典型引路,指导技工院校把加强专业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合理设置专业,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形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四是坚持工学一体,深化教学改革。技工院校要在新形势下赢得发展优势,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重要措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口,前期试点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进展和成果,扩大试点院校和专业范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问:目前,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此,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
答: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技工教育缺乏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工人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人们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进而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因此,必须着力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待遇,用较高收入水平、稳定和高质量的就业等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青年人选择职业教育。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鼓励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督促企业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责任,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重视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的要求。落实好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费补贴以及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免学费、助学金政策。
第二,要促进公平就业。完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制度,使更多的人乃至于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职业来获得相应的岗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三,要加大宣传。通过转变社会观念,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加强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黑龙江新闻网齐齐哈尔7月9日讯 农村的职业教育该怎么搞?是沿袭传统一成不变,还是紧盯市场创新求变?探索与实践中,讷河市选择了后者。而与市场需求、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创新,让讷河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评审,成为东北地区六家之一、我市首家全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今年4月,在陕西杨凌召开的全国涉农职业院校领导干部培训班经验交流会上,讷河的职教模式赢得包括教育部职成司领导在内的一致好评,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典型范例之一。
讷河的职业教育,缘何引起同行关注、教育部首肯呢?采访中记者发现,创新精神贯穿讷河职业教育改革的始终,这种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建立起来的“三统筹、三合作、三对接、三到位”的职业教育体系,正是讷河职业教育的精华所在。
三统筹,即统筹领导、统筹经费、统筹资源。三者之中,最大的亮点是资源上的统筹。在讷河,18个乡镇综合中学都配备了专门抓职业教育的副校长,并对高中阶段的教育资源进行了统筹,保证了职业普比例大体相当。尤其是培训资源上,他们把分散于各部门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创业培训等进行了整合,所有培训均由职教中心来进行。
以校校、校企、校社合作为主导的“三合作”,是讷河提升区域发展能力,拓展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有益尝试。在校校合作上,采取“2+1”模式,与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大连职业中专等学校进行合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采取“2+3”模式,与省职教集团、省农垦职业学院、省农业工程学院联合办学,实现了中高职业贯通,培养各类技能人才565人。在校企合作上,他们与本地龙头企业恒阳集团、港进集团、外埠的长春吉航、天津三星电子、大连船舶等紧密联合,实施订单培养,成功输送各类人才2792人。
与其它兄弟校相比,讷河在探索中首创的校社合作,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掌握了一技之能,还为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雄厚的人才保障。“专业+合作村+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专业+合作社+市场”的三种校社合作模式,变灌输式培训为引导式培训,将传统课堂教学延伸到田间地头,“虚拟合作社”所开设的教学内容也充分考虑合作社发展,真正做到了合作社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去年以来,该市已经与50多个合作社建立起产学高度融合实训基地,3000多名合作社骨干成员受到了专业系统的培训。
二克浅镇民祥农机合作社的董占民,参加了20多次免费培训,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种大型农机的使用、维修。面对记者,他兴奋地说:“这样的培训太实用了,针对性太强了,以前很多一知半解的东西都明白了。”
如果说三统筹、三合作为讷河职业教育的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那么以打造优质人才培养平台的“三对接”以及创新高效服务“三农”的“三到位”,则是讷河职业教育被市场、被学生、被社会所认可的根本保障。
讷河的职业教育,有现代农艺、农机、汽修等多个叫得响的专业。这其中,现代农艺专业、农机专业和为合作社量身定做的财会专业是最受欢迎的。说起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这三个对接,职教中心学校校长房恒如说:“要想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管用、实用,必须打造专业与产业无缝衔接的完整链条,这是职业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但还需不断探索与创新。”
其实,讷河职教将触角向“三农”延伸是它的另一大特点。《讷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的出台,实现了实用培训向村屯的延伸,全市2万多农民接受了各种技能培训。而实行的学分管理、培训积分卡制度、设置的学分银行等,以及进村入屯的新型农技培训班,变课堂内的集中培训为过程培训,受到农民兄弟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该市强化了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民实现了就业。去年以来,该市向青岛、大连等地输出农民工1.1万余人,且都实现了“转得出、站得住”,本土就业创业7800多人。在讷河本土就业的人中,绝大多数成为合作社发展的骨干中坚。而这种创新,得到了省里的高度关注,讷河也被确定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题研究示范单位”。
应该说,在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先知先觉的讷河走到了前头。我们希望,勇于创新的讷河人能抓住全国全面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历史契机,大胆创新,大胆实践,为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造出更多的好经验、好做法。
教育部下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知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促进广大青年成功成才
本报北京7月9日讯 教育部今天下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教育战线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精神上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系列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功能新定位、形势新判断、工作新部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抓好职业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通知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时代重任、发展方向、支持重点和各方职责,逐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提出的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有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各地要结合编制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工作,同步规划职业教育。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努力在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学生“双证书”、部分本科高校转型等制度建设,以及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模式改革等关键环节上率先取得突破。二是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创新办学模式,探索通过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建立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三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等试点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改革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职务(职称)评聘、编制管理等制度,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把全社会优秀人才吸引到职业教育教学一线中来。四是要推动职业教育治理创新。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成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把各利益相关方吸收到学校决策体系中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确保决策科学、按规律办学。五是要建立健全督导评估制度。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完善督导报告制度、公报制度、约谈制度、限期整改、奖惩制度等。要将推进重大改革、健全办学标准等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职业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通知要求,教育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方案,及时向本地党委、政府汇报,列入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和重点部署的工作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职业院校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实际、查找不足,尽快取得突破。
职校出来当工人,本科出来当干部——在不久的将来,关于职业教育的这一印象将被打破。7月8日,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西职业教育将出台多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校企合作、中职改革方面的新举措。
有成就
180万能工巧匠来自职校
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至今,广西开展了两轮职教攻坚行动,各级财政为职业教育投入资金210亿元,年投入资金比2007年之前增长近两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职业院校达到344所,年度招生超过40万人,在校生近127万人,比2007年攻坚行动之前增加了近40万人。
2007年至2013年,全区职业院校共为社会输送180万名技能型人才,我区汽车、食品、钢铁等传统产业和高铁、现代物流等新产业中,六成以上新增从业者来自职业院校。一名与会代表称,就业前上不上职业院校,最大的区别是:每个月赚三四千元还是只赚一千元出头。
有短板
现代职教体系面临“断头路”
与会代表称,近年来,我区职业教育投入和硬件方面都有较大提升,但发展短板仍无法忽视。相对于我国在2020年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之间互通渠道的规划,我区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断头路”的现象,纵向不能实现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横向不能实现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以及终身学习的衔接和转换。简单来说,中职学生要想读硕读博,仍然阻力重重。
相关与会人员表示,除了读书上升通道,职业教育的就业上升通道也未能打通,不少人觉得读职校低人一等。目前,绝大多数的公务员招考都要求本科毕业,少数基层岗位要求大专毕业,仍然是“职校出来当工人,本科出来当干部”。职校毕业生未来能不能当公务员?这值得人社部门好好调研,打破制度门槛。
有未来
中职一路可以读到博士
“未来,广西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搭建一个双向互动、双向沟通的立交桥。”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在会上表示,我区的现代职业教育将通过招生制度的改革,打通3大通道,第一是从初中到中职、高职然后一直上到硕士、博士的升学通道;第二是职教与普通教育互通的通道,即:中职生可转学上高中,也可以升高职或本科院校,而高职学生可以升入本科或应用本科院校或专业,甚至还可以读硕读博;第三是职教与就业市场贯通,一些社会人员可以通过免试的方式进入职业院校。
有教育专家表示,职教三大上升通道贯通之后,动手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可以通过中职直升本科、中职升高职之后再升本科等多种方式升学,不必个个去挤高考独木桥,这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福音,也能解放中学教育,学生教育不必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健介绍,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高职升本科还需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广西“搞农”的本科就只有广西大学这一所211院校,教育部对985和211工程院校与高职院校的贯通有所限制,农职院的学生想求学历“上进”,在区内尚无法实现。
未来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7月7-8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举办全体教师暑期学习报告会暨党委中心组(扩大)暑期学习班,传达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学院下一步的贯彻落实工作,并特邀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经贵宝和南京师范大学组织部部长尚洪波分别做了题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和《提升高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院党委书记王海平、院长周春林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学院党委书记王海平(右)做动员讲话
王海平从为何举办学习班、学习班研究什么问题、要取得怎样的效果三方面做了动员讲话。王海平指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对所有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同志来说,事关学院发展,事关个人前途。本次学习班旨在深入学习领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吃透会议和文件精神,主动顺应、融入到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中去,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同时为学院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建言献策,着力破解学院职教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王海平表示,近年来学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站在前任的肩膀上和新的发展起点上,要解放思想,认真研究和思考学院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教学改革的重点、校企合作内容的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的提升、传统和新设专业的升级、名师团队的打造、科研能力的提高、人文校园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路径。王海平强调,全院师生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集思广益、理清思路,振奋精神、拿出举措,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学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五年乃至十年,努力将南京旅院打造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职业院校。
周春林在做总结发言时表示,学习班具有思想重视、组织严密,形式多样、研讨深刻,学风端正、认识提高三大特点,进一步明晰了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教师诉求,振奋精神、开阔视野、凝心聚力,对下一步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起点谋划未来;要不断强化学习的研究意识,努力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要学以致用,满腔热忱地抓好工作落实。
学习班总结会上,各小组代表做交流发言
学习班期间,该院中层干部还结合文件学习、专题报告就学院党代会报告及相关问题展开了分组讨论,重点聚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人文校园建设”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充分肯定了举办这次学习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很多中层干部颇有感慨地表示,静下心来,坐在一起,共谋学院未来,这样的集中学习结合实际,振奋人心,党代会报告也很务实具体。大家纷纷表示将群策群力,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办学特色,共同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迎接职业教育的春天。
分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据悉,本次学习班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院领导班子将进一步完善党代会报告,梳理、消化、吸收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制定改革发展的措施,狠抓落实,将良好的学习机制贯穿于学院改革发展的始终。
教育部领导充分肯定深圳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希望深圳能把职业教育建成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并提出在深圳建职业教育博物馆。昨天下午,深圳职业院校和企业学习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座谈会召开。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深圳职业教育基本情况,我市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情况及我市下一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工作思路,表示将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责,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深圳打造为职业教育强市。
教育部领导向大家介绍并分析了世界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指出要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调整教育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从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他肯定了深圳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希望深圳能把职业教育建成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并在深圳建成职业教育博物馆。
近日,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进职业教育转型,这也让在线教育的从业者看到了商机和曙光,那么,行业内人士如何看待其未来发展呢?就此,圈课网采访了CC视频副总裁董世永先生,他从CC视频的主营业务切入,重点谈及对国家近期政策的理解以及对在线教育各部分的看法。以下为整理的采访内容:
圈课网:目前在线教育部分业务在CC视频主营业务中的占比情况如何呢?
董世永:从2B业务来看,去年在线教育部分可以占到我们主营业务的70%左右,今年下降到了60%,在线教育是我们很重视的一块业务。但是这个比例在逐步的下降,因为我们其他行业的客户数量增长非常快,会稀释在线教育业务的比例。
目前在线教育可以分为体制外和体制内两大部分,接受度和发展趋势比较好的仍然是体制外教育,体制内目前仍在逐步的转化,还处在培育期,CC视频的业务中职业培训大约可以占到80%左右,K12、语言类培训和企业培训等占到20%。我个人认为,K12可能是在线教育领域中最后一个被颠覆的领域。
圈课网:根据您上面谈到的,那么从在线教育的角度,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的发展?
董世永:目前国家说的职业教育比我们所说的职业培训范围更大一些,职业教育是包含职业培训的。职业教育是由国家投入,由体制内的院校来完成的教育,而职业培训是由民营机构主导,比如新东方、华图、尚德等,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运作的教育形式。
我认为国家关注职业教育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培养方向的转变,从原来的技能型人才向技能+技术复合型人才的转变,蓝领工人大多是中职、高职这类职业培训院校培训出来的,事实证明,蓝领在社会上的被接受度和认可度非常高,甚至就业率可以超过本科,所以这种比较实用且接地气的人才培育方式还是很受欢迎的。
二是国家希望发动社会企业的力量来办职业教育。我们原来的理解是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现在的职业教育希望企业可以参与进来,企业不仅仅为了赚钱,更多是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当中帮助职业教育更好的扩张。比如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更多的结合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等等。
在线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原先属于体制内,体制内教育是国家优秀教育资源的集中地,对在线教育的参与还比较少,可能会受到规则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另外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体制内的职业教育没办法自愿的自由的参与到市场化运营。但是在线教育的特性可以打破职业教育原先的束缚,比如院校和院校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都可以互通和交流,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圈课网:CC视频为什么看好在线教育领域?
董世永:这也算一种机缘巧合。教育是我个人比较看好的一块,首先,从国家到家庭再到个人,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教育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也非常高。另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锤子买卖。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教育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所以教育领域的业务是可持续性的,从早教到K12到职业培训再到公务员,这个业务模式非常长。而且在线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可以更灵活方便的开展业务。最近这几年互联网在颠覆各个行业,正是有了互联网工具的兴起,再加上教育的概念,而且我们的业务是以视频为主,视频又是整个在线教育的最重要载体,所以我们对于在线教育这个领域非常关注。
圈课网:您如何看待视频载体在在线教育中的地位?
董世永:视频是大势所趋,比如早教,原来都是用文字和图片来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但是早教是最适合用视频这一形式的,现在这类视频工具也非常多,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去拍宝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视频不仅直观、易于接受,也更容易清晰的表达。再比如电商,一件服装可能需要很多张图片才可以完整的展现,如果用视频的话,一个模特通过2、3分钟的视频就可以360°的展示商品,而且可以推荐搭配,进行更好的引导消费。
视频这一形式在在线教育中并不一定都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特性去进行搭配,比如早教部分视频可以用于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就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圈课网:CC视频是否考虑从其他方面,比如内容、平台等方面进军在线教育?
董世永:从其他方面进军在线教育,其实CC视频是最有机会,也最有可能做成功的,因为目前有很多客户在我们的平台上面。我们可以做成在线教育的综合门户,目前不排除这样的战略布局,但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即使做也是基于资源共享和整合的平台,不会从垂直领域入手。
圈课网:您如何看待目前在线教育中MOOC、K12、企业培训等部分的发展?
董世永:目前来看,MOOC是与高校对接,是把体制内的资源拿到社会上,被更多人去享用,因为有高校和高校学生的基础,所以发展会很快;早教对于在线目前有规划,但是还没有进行发力,目前早教和幼教还是以线下为主;我比较看好职业培训,它的成熟度和模式更适用在线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也更成熟,从这两年的投资情况看,职业培训也占了很大份额,比如VIPABC、沪江、一起作业网、开课吧等等拿到大笔投资的都是偏向职业培训;K12和早教的发展会相对慢一些;另外,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慢慢接受通过在线的形式进行企业培训,比如泰康人寿,通过建立企业内大学,企业培训的费用从八千万降至两千万。企业培训的发展跟企业大小和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企业的意识做了转变,在线的企业培训发展会快很多。
在采访中,董世永也提到了目前移动端流量的问题,除了在技术上提供视频的压缩、离线下载等功能外,从运营上也可以和运营商谈流量打包,这在一些视频或音乐APP中已经实现。另外,他认为游戏化、娱乐化和社区化是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但从整个教育闭环看,内容并不一定都是通过视频形式表现的,未来很可能是一个“人人为师”的时代。
7月6日,由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14年柳州首届职业教育招生招聘联展”在市人民广场举行。此次活动以展示柳州市职业教育成果及服务中高职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为主题,是柳州市职业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柳州市中高职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选的一次重要机会。
举办这次联展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近距离了解柳州市职校的办学特色。在活动现场,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商业学校等9所高中职学校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对口企业签订了协作培养协议,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招生、招聘、就业的“零距离”对接。据不完全统计,当天现场咨询职业教育相关信息的有1000多人,填写报名意向的有200多人。
据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就读中职学校有诸多利好政策。一是国家资助多。今年所有就读中职的学生全部免学费就读,国家补助学费每生每年2000元;入学以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政策,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毕业后,若升学到高职就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申请 升学学费补助,每生每年2000元。二是升学更顺畅。在专升本政策上,去年“3+2”高职班学生不在选拔范围,今年调整为包括“3+2”高职班学生在内。今年,柳州市有340多名中职毕业生参加直升本科院校报名,最后171名学生被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三是培养方式灵活且有针对性。高、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便是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成熟地通过“订单培养”“联合办学”等一系列与企业单位紧密合作的方式,为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们解除毕业后的就业之忧。
职业教育的发达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水平。在今年6月召开的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会议同期启动信息惠民工程子项目。
教育部副司长刘建同在近期接受中国教育网采访时指出,要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试点专项为契机,建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管理和学习平台,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资源全覆盖。推进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实现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实际需求,国内录播行业领军企业奥威亚科技(以下简称AVA)提出了基于教育视频的建设-管理-应用三整合方案,通过全高清录播系统结合教学视频应用服务平台软件,构建能够自我运转、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生态圈”,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从而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自动管理优质课程资源
AVA教学视频应用服务云平台是集教育数字资源管理和学习于一体的平台,可以对直播视频和视频点播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视频资源按学科、年级、教学法、专辑等形式进行分类,并创造性地对视频进行知识点、微课环节、精彩视点进行细粒度的划分,并提供视频片段的精细度点播和搜索。平台集合了海量优质教学资源,学生通过平台中名师课堂直播和名优课程点播等功能实现高效学习。
自动管理优质课程资源
二、轻松实现课堂远程同步互动
通过AVA教学视频应用服务云平台,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同步课堂互动。利用网络把老师讲课的实况地通过显示屏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学生能远程地参与课堂,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真正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更多优秀的课程,充分促进了区域教学资源多样化传播。
轻松实现课堂远程同步互动
三、共享优质数字资源
要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实用性的社会培训课程资源是基础,做好数字资源共享才是关键。为此AVA进一步推出了教学资源共享方案,可将区域内所有学校的资源整合到区域资源应用中心,区域与区域之间也可以相互整合,形成大区域视频资源应用中心。区域中的学校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更多的校外优质教学资源,而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则可以无限扩展,且能随时获取,按需点播,提供了最恰当的资源共享、共用、共管的方法。
共享优质数字资源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仍然很薄弱,应用水平亟待提高。职业院校必须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重视用信息化手段和成果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关于AV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奥威亚科技(简称'AVA')是全球视音频采集和传输、图像识别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录播系统、跟踪系统等视音频采集与传输设备。AVA凭着公司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优质完善的服务网络,产品遍及世界各地,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众多核心技术成为业界的标准。
更多产品及解决方案请访问AVA官方网站:www.ava.com.cn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