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教育部近日发文设立六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这份名为《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的文件明确了六条“红线”:一是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二是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三是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四是严禁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五是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六是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教育部要求学校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带头执行规定,切实负起管理和监督职责;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规定》强调,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教育部对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二是要加大宣传教育,迅速将《规定》要求传达到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加大师德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倡导学生及家长通过文明健康的方式向教师表达感恩、感谢之情。三是要抓住重要节假日和时间段,特别是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规定》落实的监督检查,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坚决查处顶风违纪的行为。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畅通和公开举报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统一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2315、66093315。
□短评
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教育部近日出台文件,严禁教师收受学生礼品礼金等行为。这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改进作风、纠正“四风”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作风建设成果,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前,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不同程度存在,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背离了教书育人的职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看似是小事,但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影响很广、蔓延很快、危害很大,我们必须从这样的具体问题入手,防微杜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全面纠正教育领域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了强化整改阶段,我们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深化整改,取得实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认真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加强作风建设,让教育系统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根落地。
一条小船静静地停泊在南湖水面上,
一条小船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党,而它也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寓意在小小红船身上的“红船精神”也成了嘉兴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船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90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人们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红船精神”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正如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大力发展和支持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为嘉兴本土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对于领悟“红船精神”内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红船精神”引领下,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不断强化“前列”意识、“创新”意识,在示范校建设征途中走出了一条位居职教改革前列的创新发展之路。
首创项目工作室,升级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在示范校建设实践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如何将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等方面,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做了有益而全新的尝试。
2013年筹建的项目工作室,成了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有业务整体承揽,有企业部门整体入驻,有本地新兴中小企业,有行业前沿企业,通过项目工作室多元的项目内容、灵活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分层和多元培养。项目工作室在原本班级化教学基础上,首创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工作室人才培养,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升级。
在工作室组建中,学校充分发动青年骨干教师的力量,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教师策划自己认可的项目工作室。“青年教师想法多、有干劲,对新事物吸收快、理解快,学校要把他们的能量激发出来。”校长王雪亘说。学校领导和有经验的老教师则负责为这些青年才俊的策划方案把好关,对建设机制和细节进行修改打磨。经过1年时间的策划和筹备,2014年初,浙江科技工程学校首批5个系部下属的11个项目工作室正式投入运营。
项目工作室的创新点就在于独立项目的高效性和工作室这一形式的灵活性。以逐个项目的不断推进为工作内容,即保证了工作室内容的多元和丰富,也保证了学校在考核和监管上的高效。在一个工作室内,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不同的项目,轮换不同的岗位,参与更多的实操训练,而在考核中除了学校对工作室的整体考察外,工作室负责教师在考核学生时,也可以依据学生在多个不同项目中的不同表现,得出更全面的评估结果,更好地判断学生的能力和专长。而工作室这一形式本身也因其体量和规模上的限制,保证了其运行中的灵活和高效。校方和企业的合作方式可以更多元,老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灵活,学生在实操和学习过程中与老师、企业的接触也更密切、更充分。
目前,学校已经投入运行的工作室中,不乏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电动汽车电路控制等具备技术和行业前沿性的项目,也不乏集成吊顶淘宝业务等嘉兴本土正在形成聚集效应的行业项目。“不论是技术能力,还是职业素养,我们培养的都是未来的人才,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是我们的培养宗旨。”校长王雪亘说。
紧紧抓住浙江省、嘉兴市两级政府部门“机器换人”提升产业效能、实现产业调整的战略契机,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与浙江瑞宏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浙江省首个工业机器人应用项目工作室。正是看到了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应用前景,学校以2013年首次开设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依托,将工业机器人应用项目工作室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升级,与企业合作,参与工业机器人在电控、机械、程设等多方面的升级和改造,建立项目师生学习评价体系,在过程评价与考核工作上实现制度化,力求培养符合市场和企业未来需求的专业人才。
学校项目工作室的学生成员目前由学生申请和公开选拔的方式产生,各工作室依照各自专业特性制定工作和管理制度。学校在教学和管理形式上虽然赋予了工作室负责教师最大限度的自由,但以企业专业员工的要求为准则却是所有工作室与校方的共识。目前参与工作室的学生虽然人数还不多,但其培养质量和在各自专业中的涟漪效应却已凸显无疑。未来,学校还将陆续推出第二和第三批项目工作室,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也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层次更丰富,学生专长更多元。
区校合作 AB交互,校企合作思维创新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一直是职业教育区分于普通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国家层面到教育体系自身,对于校企合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而在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也使得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不得不变,如何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中突围而出,走出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开始了“区校合作 AB交互”式的创新尝试。
所谓“区校合作 AB交互”,就是跳出“一所学校、一家企业”的“圈子”,以“整体融合”使校企合作面向工业园区的同时,发散性地面向园区内的企业。
“区校合作”即学校与本地工业园区合作,实现学校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AB交互”则包括角色交互、岗位交互、主兼交互。角色交互,指以学期为单位时间点,以校企为空间转换点,实现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的角色转换;岗位交互,指在同一家企业内,依据不同学生的实训情况,适时调整实训方案,制定不同实训个体的轮岗周期,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主兼交互,则是指在园区内不同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技能标准需求的背景下,以行业标准为参考,综合考量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主攻与兼修方向,实行学生在工业园区相关专业的企业间交互实训。
“区校合作 AB交互”的合作模式旨在加强行业指导,激发企业参与动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对接,实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区校合作 AB交互”的合作模式,在过程管理方面,建立了“四级三方”的管理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就业办公室主任为调控员、专业教学部主任为组员的四级管理体系的毕业生实习管理工作组,编织学校、企业、家长三方联管网络,各方签订相关协议,细化管理责任,简化管理环节,优化管理手段。
在评价体系上,根据实训的时空转变,遵循评价目标多维性、评价标准科学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结果激励性原则,实现校企、区企、区校“三位一体”的有效评价。
作为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的省级开发区,嘉兴工业园区着力打造通讯电子、汽配机电、香精香料等多个百亿产业集群,已成为嘉兴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目前已有近500家企业落户在此。
正是看中了嘉兴工业园区雄厚的产业实力,2011年,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与嘉兴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开设了第一个区校产教结合班——11机电3班,第一批选择了园区内的天通精电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固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石包装(嘉兴)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由园区管委会、园区大桥成校和浙江科技工程学校一起根据园区内企业的要求和工作岗位的技能特点共同制定管理规范,相关课程也是根据企业技术岗位的特点及相关工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开发。
目前,“区校合作 AB交互”的校企合作新尝试已经在政府主导力、企业参与动力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显现出了优势。
拜师学艺新增内涵,师资建设拓宽途径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学校热衷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一些示范校均侧重于学生拜师学艺,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则在学生拜师学艺的基础上,首创教师拜师学艺。以中青年专业教师为主力,同时鼓励文化课教师等其他教职工参与到现代学徒制活动中来。在原有的师徒制上,学校鼓励双向、灵活的“师徒”关系,师傅可以选徒弟,徒弟也可以选师傅,双方不拘泥于一对一的关系,徒弟可以有一个以上的师傅。
学校通过更多的途径,提供更多在本行业、本专业的领军人才、首席技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供本校老师参考。为了使“师徒”关系更紧密实在,除了在资金上给予补助,学校还以制度的形式,将师傅进学校、徒弟下企业的具体时间、方式、内容进行规范,保证有质有量的师徒关系。
对于作为徒弟的教师,学校则以3年为培养周期,规定教师不少于2个月下企业向师傅学习的时间,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任教专业课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参与企业新产品设计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创新和科研升级等。
教师和企业导师以年度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并依据计划开展工作。学校对现代学徒制工作实行考核评估制度。结对师徒每年度按要求向学校提交总结报告,由学校组织考核评估,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与奖惩工作,与教师聘用、聘任、晋级、优评、奖励挂钩,将专业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考核结果记入本人继续教育档案。
2014年初,在“一名教师联系一个骨干企业,一名教师结对一名企业技师,一门学科跟踪一项技改课题,一个专业群共建一个产品研发中心”的四个一现代师徒实战能力提升工程中,学校152位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教师与151位企业主管、技师等结对,实现了“人人结对,人人下企”的目标,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任晓静老师与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周咏槟和上海企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纪伟结对,拜“双师”之后,任晓静通过与“师父”的深入交流,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有效提升了专业实践技能水平,在两年学徒期内成为专业“名师”。在深入企业结对的过程中,任晓静也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带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没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就没有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创新。“红船精神”既是当今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嘉兴红色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更是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在办学中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动力。“红船精神”激励着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师生们在未来改革发展中首创一个又一个的“前列”。
福建是改革开放和对台交流先行先试地区,近年来,闽台高校联合开展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初步积累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经验。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要求以及中央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本报刊发福建省部分本科高校领导对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深度思考和实践探索。
坚持转型不转向 推动升级求发展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的总体数量、办学实力和服务面向等因素决定其必然成为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办学水平的差异,又决定了它们的转型路径应当存在着整体转型与局部转型的两种形态。在积极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的同时,应当鼓励和支持部分办学历史较长、整体实力较强的省属高校实现局部转型,主动融入和服务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福建师范大学是省部共建大学和省属高水平大学,在坚持办学定位不变,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挺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主动对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部分学科、专业转型,着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高点。
面对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任务,学校将大力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紧密跟踪福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趋势动态,大力发展特色工科和应用文科,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进一步整合资源环境、光电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教育教学、文学艺术、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社会管理等特色和优势学科领域资源,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着力打造若干个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群,着力为福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服务和咨政服务。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若干个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要发挥对台合作优势,借鉴台湾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闽台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好已有的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道。
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学校将进一步整合教育科学研究资源,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推进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成为福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策源地、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思想库。充分发挥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改革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继续承担好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任务,着力打造福建省高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摇篮。(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长平)
强化产学合作 推进转型发展
福建工程学院坚持“立足地方、面向行业、依托企业、服务区域”,充分发挥“大土木、大机电”的传统优势,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了一批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顺利起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社会需求为指向,创新产学合作机制
面向行业企业,加强产学合作,是以工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办学指向。学校构建了“两平台、两机制”的服务体系。“两平台”,一是以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为龙头、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应用性学科平台;另一是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和产业联盟为骨干、校级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平台。“两机制”,一是校地互动,探索在合作育人、资源共享、项目开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合作联盟的长效机制;另一是校企互动,探索在合作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等方面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学校长期坚持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改革实践带来了明显成效,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7%,初次签约率超过87%,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以开放办学为途径,拓展产学合作领域
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拓展产学合作领域。一是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建立了“福建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材料制备及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组建了车联网、数字装备制造、盾构技术、大型铝业材料、土木施工信息、节能环保等研发平台。二是与龙头企业达成战略联盟。组建了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福建省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福建省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与相关大型企业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等建设合作。三是与知名企业共建实验室。与GE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的一批先进实验室在学校落户。四是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有300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以技术创新为载体,提升产学合作水平
学校紧紧围绕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推动产学深度合作,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省科技重大专项和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的研发。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混合动力客车及其关键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等7项省科技重大专项。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2012年,以学校为第一完成人、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汽车玻璃深加工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彰显产学合作成效
学校把产学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贯穿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优化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布局,新开设物联网工程、交通运输、知识产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风景园林、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本科工学类专业占65.31%,工科本科生占70.79%,比例居全省本科院校之首。二是校企合作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为载体,在学校、院系和专业三个层面,对校企深度合作进行探索。学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试点改革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部署。三是引入行业认定的职业资格标准,积极参加国家等级专业认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福建工程学院院长 蒋新华)
高校转型发展应厘清的三个重要问题
近十年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的转型发展,一直是福建省力倡力行的方向。大量事实表明,对于“为什么转”、“如何转”、“转什么”并非新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转型”的标准是什么?有人曾经问:校内搞个企业、弄个商店就算转型?这就涉及到“转型”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转型无非是:改变过去从书本到书本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中做、做中学,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是实践能力强、应用基础实、综合素质高,而且在地方上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龙岩学院以“应用型”为指向,多样化地接地气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如成立“闽台客家研究院”,开展闽台合作研究;与龙岩市辖区各县(区)签订校县战略合作协议;与龙工集团合作的“龙工学院”等等。在转型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悟出一个道理,这就是:不能机械、简单、浅层次地迎合所谓“企业急需”,必须正确处理眼前急需与长远需要的关系,既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深刻对接才富有生命力。可以这么认为,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地方院校进行评估,检验这类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劣,是现阶段和今后较长时间比较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
“转型”的重点是什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等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是转型的基础和重点。有人提出“转型的深处是课程”,诚哉斯言!因为这才是转型发展的要穴,直逼“脱胎换骨”,是真正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如果只关注二级院(系)怎么调整、怎样合并,那就是“脱皮去毛”而已,是忽视全校一盘棋地舍重求轻。转型切忌“休克疗法”,从升本开始,转型至少要有5-10年的转型期。而盯准“应用型”抓住“课程”这一重点,则是抓住转型发展“牛鼻子”的不二法门。今天强调“转型发展”,不应该否定过去所做过的努力,不应该将“应用型”狭隘化、片面化,而是应该在传承中更进一步持续深入地彰显地方院校的应用性。
“转型”的模式是什么?地方院校至少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科型”,主要由原来就是工科类的专科学校升格,这类学校具有应用型的天性、遗传基因,转型不成问题;第二类是“师范型”,由原来师专升格,培养基础教育师资是在“人”而非“机器”层面上的应用,所以说师范教育也是应用型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转型应该因地因校制宜;第三类是“混合型”,即由既有师专又有原来工科类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这类学校的转型呈现分流的情况比较明显,有的整体向工科转;有的并不“工科化”,而是突出应用型地适应地方需要和学校优势与特色转型发展,因为文科也有很多专业是社会需要的,同样属于应用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并非低人一等,定位为什么样的学校,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学校的办学类型只是反映了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分工而已。要言之,响应国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深化转型发展,是今天地方本科院校不可回避和推卸的重要使命。(龙岩学院院长 李泽彧)
求变革 接地气 重应用 谋特色
日前,三明学院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论坛,主题直奔“建设区域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牵头组建“海峡两岸高校应用型教材建设联盟”,两岸合作编写的新教材在三明学院首发,《三明学院转型发展方案》编制出台。这一连串的举动,表明了学校致力于转型发展的决心。
求变革,转型发展需要上下联动。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有利于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克服同质化倾向,对学校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转型要应对的是传统本科教育观念、内容、方式、制度等的制约与挑战,要突破的是教师转型、课程改革、企业参与、装备投入等各种难题,必须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上下联动。
接地气,区位劣势可以变为优势。三明学院地处闽西北老区苏区,远离省会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这种区位劣势,在转型发展中可以转变为优势。学校与政府合力推进校县、校企合作,形成“一院一县(市、区)”合作格局,致力于应用科学研究,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学校主动融入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当“产业伙伴”,做“地方智库”,三明市政府部门授权学院营运三明市电子商务大厦,并将其打造成集电子商务培训、研发、服务示范、创新创业的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暨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重应用,人才培养突出就业导向。首先专业设置要与产业需求结合,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基础理科、传统文科专业转向发展应用性专业,积极拓展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其次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结合,围绕应用能力提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实际应用和技能操作;再次是学习过程与产业实践结合,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以职业能力为抓手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以多样评价促进考核方式改革。努力做到专业群、人才培养链、人才培养规格分别与产业群、产业链、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
谋特色,闽台合作助推转型发展。三明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闽台合作”项目高校之一,先后选派70余位教师赴台挂职交流或参访考察,完成7批次453名学生赴台交流学习任务。按照三分之一台湾课程、四分之一台湾师资要求和双校园培养模式,将注重产业联系和实务导向教学的做法、经验辐射到更多学科专业。学校还推行两岸合编教材,完成首批9本合编教材,探索如何将转型过程中新的办学理念和改革举措结合具体的专业固化于教材中,开发出融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教材,这无疑是转型发展实践层面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三明学院院长 刘健)
校地合作 创建应用技术学院
漳州市是台商贸易投资经济开发区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农业、海洋渔业、旅游、石化、食品、园艺等是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闽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漳州市仅有的本科高校。基于“市地共建,院校联盟,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的视角,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主体,整合漳州市高等教育部分资源,联合台湾高校和企业,在漳州地区建立“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是发挥重点建设高校的学科专业和师资人才优势,优化漳州地区高等教育结构,实现校市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现实选择。
闽南师范大学办学55年,以闽南文化和教师教育为办学特色,已经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规划建设的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二级学院,通过高校、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形成教育、经济和就业“铁三角”。尝试实行董事会的混合管理模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董事会,推进校内治理结构建设。
学院将重点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工学、农学、管理学、应用文理学科为主,立足菌物工程、食品加工、园林园艺、电子信息、自动化、环境化工、网络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原有专业优势,逐步建立以服务地方先进制造业、旅游管理业、光伏产业、电子通信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建设与环境产业、金融保险业等的建设发展为主导的学科专业群。立足闽南,培养面向漳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及管理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发展道路。力争2020年办成一所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应用技术学院。
学院将大力推进“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三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办学育人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力资源支撑。将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行业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开展对企业、社会、学校新技术培训与高技能鉴定服务,成为漳州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资格认证培训中心。学院将开展工学结合、订单式、定向式、师徒式、证书式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闽南师范大学校长 李进金)
转型 特色 提升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厦门理工学院始终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内生动力,围绕“转型、特色、提升”的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和而不同,锐意进取,自我加压,早日建成全国一流国际化亲产业大学。
把握转型核心,坚持守正出新,做好“改革”文章。转型发展,必须把握“方向”这个核心,既要转型,更要改革,既要守正,还要出新。从办学实际来看,学校升本前就具有办“全国示范先进职业大学”的基础和经验;升本后,在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转型发展之前,就坚持立足应用,面向区域,对接产业,错位发展。2009年在中国大陆高校中率先提出建设“亲产业大学”,坚持人才培养“卓越化”,学科建设“品牌化”,专业建设“特色化”,教学方式“实战化”,科研活动“联合化”,构建政产学研联盟,不断彰显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和优势。因此,学院的转型发展,不是转方向,而是转路径;不是转回高职专科的原点,而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上,在“省重点建设高校”的起点上,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举措,高水平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不仅要塑专业,抓实教学,而且要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发展,教学科研相辅相行,更深度地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更广度地对接行业需求,更密度地贴近企业进步,更高质量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扎实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大学。
明晰转型重点,坚持育人为本,做好“特色”文章。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把握“特色”这个重点。学校升本后,长期坚持“亲产业”的特色育人模式。强化“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的亲产业理念,构建以校地互动、校产对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亲产业”办学体系;形成“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项目、条件、教师、学生卓越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卓越工程”。因此,转型发展,应牢记大学使命,坚持“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的“亲产业”特色育人模式,实现六个着力,即:着力构建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符合专业定位、富有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着力构建以实践和应用为引领、以“知识、应用能力、素养”为核心的创新性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着力构建满足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市场最新需求的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及创新创业体系;着力构建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走出一条彰显特色、快速发展、卓有成效的“亲产业大学”发展之路。
善用转型抓手,坚持开放多元,做好“提升”文章。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抓住“开放办学”这个抓手。一是继续以校地合作为抓手,谋求政府支持,打造快速响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重要领域,增强学科专业建设与厦门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匹配度,推进与行业、企业、协会及社会团体的横向合作与协同创新,为福建和厦门培养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工程师;继续在符合厦门及福建产业结构需求的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倡导教师服务社会和服务地方要“进企业、联行业、促产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二是继续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瞄准市场需求,打造创新校企联培人才模式的试验区。围绕学科、专业、课程三个重点,强化校企合作,以“强工程、大文化”的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行“卓越应用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为一体为主线,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教学科研平台为载体,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校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立交开放”,应用型本科人才与专业硕士“相互贯通”,培养满足产/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和研究型人员。三是继续以国际合作和闽台合作为抓手,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开放办学的前沿区。学院的国际合作有基础,有潜力,闽台合作有优势,成品牌。学校将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提升开放度和影响力,继续拓展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引入优质资源,引入课程体系,引进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境外应用技术大学以及企业加强合作,探索以多种形式联办二级学院或专业;与国(境)内外知名高校实现学分互认,实施国际课程改革项目,植入国外知名院校的全新课程,建成国际性学术课程体系;将现有国家教育部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打造成品牌;与密苏里大学筹办中外合作“工程师学院”。同时,继续拓展台湾优质高校,探索境外多元主体联合办学;深度开展“分段对接”和“校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厦门理工学院院长 陈文哲)
校地企深度合作 助推高校转型发展
武夷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呼唤,确立了“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本使命,致力校地企深度合作,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及特色发展”的转型思路,着力从七个方面推动转型。
谋转型,先转变办学理念。认清自身与成熟应用技术大学的理念差距,学会顺应时代形势做好顶层设计和办学定位,从办学总体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定位,师资队伍定位,学校管理机制定位等方面都要体现出应用性的时代要求。
体制机制要跟着转。在应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建立起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体制;构建学校与企业监控并行、校内与校外评价结合的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积极推进教学、干部、人事等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制度体系。
精耕细作学科专业建设转型。突出应用型、行业性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实现学校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
借力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产教合作、协同育人进行多形式、深层次、制度化的探索。建立行业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
深度推进课程建设转型。改变学科主导的课程建设思路,按职业的认知逻辑来设置课程,形成职业生存能力与长期发展能力平衡,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多元构建师资转型。建设能讲理论课,又能指导实践,还能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的“三能型”师资队伍;探索符合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体系;构建培养、引进、认证、激励合一的应用型师资培养机制。
立足应用谋科研转型。大力倡导应用技术研发及转化,促进科研服务教学发展,形成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决策咨询等研究体系。建立以应用技术成果突破性、成果转化情况和社会服务实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武夷学院院长 李宝银)
依托闽台合作平台 建设适应转型发展的教师队伍
台湾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完备,开放程度、师资水准较高。充分利用好台湾师资资源,也是发挥福建地域优势,推进本地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闽江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闽台合作办学试点项目院校,已与台湾实践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大学、逢甲大学、大叶大学、联合大学、台南科技大学、政治大学等8所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1年起每年成批量输送学生到台湾相关高校学习,累计达1600多人。这些学生涉及全校44个本科专业中的11个,已有2届毕业生。
学院依托闽台合作平台,全面加强与台湾高校合作,特别是教师的合作,使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迈入快车道。一是推进师资双向交流。大力引进台湾同类高校的优秀师资,特别是双师型师资来校执教。2009年至今,台湾合作高校教师来校执教278人次。同时,突破事业单位编制束缚,以全职聘任的模式引进了6名台籍教师。学校有计划地遴选部分教师到台湾高校、企业、研发机构执教或进修访学累计达192人次。二是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合作。实施两岸教师共同参与合编“两岸教材建设计划”。整合全校力量,与台湾合作高校研究团队联合申请《闽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团队建设》等多项国家等级、省部级课题。交流合作有效促进了师资的专业水平,为转型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闽江学院党委书记 王新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读到规划中这句事关职业学校发展大计的话时,四川省南充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勇的脸上露出了十分欣慰的笑容。
这句内涵丰富、要求明确的话,正是他与他的学校今后的努力方向。
南充中等专业学校正是靠质量、特色和创新,才迎来今天的成就。
特色专业做大做强
对于特色,张勇有着自己清晰的认知。他认为,既然特色是一事物有别于他事物的风格,那么这一“风格”是否鲜明,并非我们要把握的重点,关键是要认清和把握形成特色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对南充中等专业学校的这些因素,这位教育管理者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我们把与南充市、四川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以服务地方为特色,打造自己的学科品牌,快速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从而‘向专业建设要质量’。”由此,学校提出了“光大财经类专业,做强理工类专业”的发展思路。
学校发挥学校财经类专业传统优势,并顺应市场需要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改造调整,打造重点专业,2007年会计专业通过了四川省教育部门专家组的复评验收,成为四川省该专业首个省级重点专业。
为多面打造优势专业,树立学校教育品牌,以张勇为首的南充中等专业学校人决定走校企合作之路。学校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先后开办了“迪信通班”、“商业银行班”、“伟艺达班”、“科斯达班”、“人本班”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拟订教学计划,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实行定向培养和就业。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南充中等专业学校人始终不忘发挥创新意识,推动学校发展。基于此,学校短训服务应运而生。学校从2003年开始涉足劳务培训,在省内开“订单培养、教育扶贫”模式先河;从2004年起开始承担“阳光工程”劳务培训任务,2005年5月学校被授牌为全国第十二家、南充市仅有的“国家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前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多年来,累计培训农民过万人,全部学员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合格并取得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在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同时,学校也继续开展了对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先后为南充、广安的地税、国税部门举办基层税务干部培训班80个,为南部盘龙电力公司等企业举办会计知识培训班20个,累计培训在职人员近六千人。
质量工程抓深抓实
“如果将品牌比作一棵树,那么,特色只是看得见的树干和枝叶。质量才是维系品牌之树常青的根基。”这是校长张勇在长期教育管理实践中得出的又一真知。
由此,“质量兴校,稳步发展”,成为南充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战略。
学校启动了“质量建设工程”,工程从学校的薄弱环节着眼,提出了“向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质量”,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贯穿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手段,实施质量监控,向质量要效益,用改革促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职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是否办出了特色,是否突出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学校教学改革顺应专业岗位需求,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适应中职教育学生生源素质状况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如: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会计工作技能性强的特点,注重强化学生会计实账技能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分解成“会计岗位模块”、“出纳(收银)岗位模块”、“库管(物流)岗位模块”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对就业岗位预期组织相应模块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这些会计岗位仿真实践教学和学生到企业实地进行实账操作,可以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够直接上岗,大大缩短、甚至消除毕业学生到会计工作岗位上的指导期和适应期。
在向教学改革要质量的过程中,张勇尤其重视教师能力的提升。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坚持“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方针,鼓励青年教师学历、技能达标,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加大专业教师送培力度,近年来,参训人员共计50人次,用于教师各类培训的经费达70余万。截至2012年10月,学校79名教师(含双肩挑教师)中,已经拥有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35人,“双师型”教师31人;在中青年教师中受到国家表彰5人,省级表彰3人,市级表彰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梯队和创新团队。
管理创新一以贯之
“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学校发展,根本靠改革。以从严管理夯实基础,不断创新管理,充分发挥职业高校管理体制机制优势,是我校发展壮大的法宝。”具有丰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又有自己独到创新思维的张勇,对创新管理有深刻的感受和见解。
他号召全体师生向学生内务管理要质量,做到了“三落实”、“三结合”、“三狠抓”。
所谓“三落实”,即“目标落实、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为保障制度规范,落实有效,学校形成了校长主管,分管副校长主抓,各部门、各岗位共同负责、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规范有序、督查有力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保障。所谓“三结合”,即内务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时注意做到教育和训练相结合,点和面结合,全面贯彻和突出重点相结合,保证了内务管理工作有序的推进。所谓“三狠抓”,即内务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在于督促检查,学校注意从实做、从细做、从小做、从常抓,狠抓小事、狠抓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狠抓检查评比,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方向。
在创新管理方式的探索中,张勇校长始终强调必须围绕“育人”这个中心转,从而保证了管理创新始终沿着实现质量提升这一目标展开。从学校管理的中观层面,积极地推进了多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全国办学特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重点专业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数控车床学科教研示范基地、国家信息化(计算机动画)合作院校、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全国PETS英语等级考试优秀考点、四川省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南充市职教先进单位、南充市劳务扶贫先进单位、南充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称号。
这正是学校“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
说到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张勇校长显得很平静。他说,一所好的学校关键靠质量,关键在内涵建设上;学校质量上去了,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也随之上去了。唯有走品牌发展之路,我们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卢升)日前,广东省韶关市教育局与东莞市教育局签署《东莞韶关教育合作交流框架协议》。按照协议,莞韶双方将积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并在职业教育、教师交流、教学教研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据悉,两地教育交流合作最大的亮点是职业教育。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东莞理工学校与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曲江职业技术学校、始兴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与韶关新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建立联合办学机制,开设“联办班”。“联办班”实行“1.5+1.5”的办学模式,由韶关的中职学校在当地招收学生,三个学期后转入东莞参与联办的对口学校。学生在莞毕业后由东莞的学校推荐他们在当地就业。
此外,两地还将通过由当地派出部分中小学教师到韶关支教,两市互派学校年轻干部对口挂职,由韶关选派教师到东莞学校跟岗学习等方式,促进莞韶两市“强师工程”建设。
——教育部监察局负责人就
《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焦新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部出台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日前,教育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教育部为什么要出台《规定》?
答:中央反复强调,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决纠正“四风”。要从具体问题抓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抓。教育部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从自身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扎扎实实推进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工作作风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作风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只有经常抓、长期抓、常抓不懈,才能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成果,取得党风政风、教风学风的进一步好转。当前,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不同程度存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整体形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就无法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因为看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教育部下定决心,把治理这些问题作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不失时机地出台这一规定,在全国教育系统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
问:出台《规定》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一是有助于推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深化就要实化、细化、具体化、经常化,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虽然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看似小事,但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很广,蔓延很快,必须及时解决。教育部就是从这些具体问题入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说出一条,做到一条;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下去,这样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全面纠正教育领域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是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校是人才培养,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教师的师德师风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示范区和辐射源,走在社会的前列。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出台这样一个规定,就是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的教师,使广大教师自尊、自强、自省、自律,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是有助于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了强化整改阶段,中央要求,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改,取得实效。我们出台这样一个规定,就是要把师德师风问题治理的措施、办法制度化、长效化,使教育系统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扎根落地,得到巩固。
问:《规定》聚焦哪些违规违纪行为?
答:《规定》主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实际上是指教师利用职务便利,向学生及家长索取好处。全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望很高,但是从媒体曝光、群众来信、案件查办、巡视检查等不同渠道掌握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对教师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反映强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还不是很理想。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规定》是教育部首个针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进行认定和处理的专门文件,明确提出“六个严禁”,重点列举了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通过商业服务获取回扣等5个方面的禁止性内容。同时,明确了兜底条款,凡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都在《规定》禁止的范围内,为教师从教行为划定“红线”,设定“禁区”。通过严明纪律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要强化自我教育和约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坚持廉洁从教,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抵制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
问:如何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
答:一是狠抓责任落实。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切实履行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全面履行好廉洁教育、宣传引导、完善制度、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职责,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治理,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要求采取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廉洁从教的重要意义,切实规范从教行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自觉抵制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成为教师的普遍认同和自觉行动。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理解支持、积极配合和广泛监督,倡导文明健康的感恩、感谢方式,引领尊师重教的社会新风尚。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要求抓住重要节假日和时间段,特别是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节点,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做到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强化警示震慑和教育引导作用。对发生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地方和学校,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学校或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做到有诉必查,决不姑息。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作为方向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尽管总体和实质性突破难度很大,但地方探索和局部推进可圈可点。从浅到深,从少到多,从单向到多向,从短期到持久,从实践行动到政策制度,学校和企业、地方和中央,一直都在提升和变化。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过去曾因“小学校对接小企业、服务小五金的大战略”而引人注目,现今又谱写校企深度合作“三部曲”,即“合作育人—引企入校合作生产—合作技术研发”,其实践探索立意更高、视野更宽、内容更广、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概而言之,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都成为赢家。
站在职业学校的视角,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是急政府之所急。职业教育首要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希望造就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地方政府所想所求。通过校企紧密合作,既能解决就业市场的“技工荒”,又能缓解教育市场的“招生难”,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政府部门何乐而不为?当然,重要的是政府要帮助学校和企业解决合作中的一些具体难题。
二是急企业之所需。学校培养人,企业使用人,供需匹配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愿望。但目前企业规模和水平不平衡,中职学校牵手的绝大多数还是私营或小微企业,他们与学校合作的动机首先是有利可图,主动服务应该是学校的先导意识和着力点所在,通过先付出、先贡献,再寻求支持和帮助。永康职校就是切实从管理、技术、生产、生活等方面让企业先得到了实惠。企业需要“信得过、用得上”的员工,自然希望介入办学全过程,从招生到培养再到就业,从校中厂到“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在企业自愿下不断升级,学校随之在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积累上赢得便利。因此,互动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应然。
三是借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力。开放办学、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之势。“精密五金模具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体”,就是职校借船出海、借鸡产卵,与大学、行业、研究部门多方合作、深化校企合作的实现载体。中职学校成为科技研发中心,并不多见。
四是使教师扬长避短,促学生更好更快成长。校企合作是路径不是目标,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培育人才。首先,优化教师是关键。实践证明,“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的师资提升模式,是帮助教师走出实践能力困境、主动服务企业的成功案例。其次,促进学生成才是归宿。实习即生产,作品即产品,毕业即就业,这样的校企合作也会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在多方利益主体的对接磨合中,不断前行。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7月8日,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的18所高职院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ICT合作建设协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指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这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阶段特征和现实需求的科学判断,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鲁昕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统筹,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切入点、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鲁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系统培养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要与行业企业联动,努力成为促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她希望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充分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同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据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项目是教育部与中兴通信公司共同推进的校企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加强优质高职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提高高职院校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
深圳市、广东省教育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首批ICT合作院校代表及部分职业院校代表出席会议。
不久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2015年度核电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校园招聘活动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举行,通过两轮面试、背景调查、体检等层层考核筛选,最终有23名学生成功签约,成为这家国有大型企业的“准员工”。之所以称之为“准员工”,是因为这些学生即将升入三年级,要想成为集团的正式员工,还要经过学校与企业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
这次招聘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该校自2010年开始实施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来,第四次在该校进行人才招聘。今年的联合培养模式相比往年有了新变化,入选的“准员工”将改变第三年在校内进行联合培养的模式,从大三新学期开始直接进入企业学习、培训、实践,并有一定的薪金补贴。
“经过多年的‘订单+联合’培养,学校与众多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已经相当深入。提前一年将大三学生送进企业当‘准员工’,真正实现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无缝对接。”据该校副校长张儒宏介绍,通过长期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亚东亚集团变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对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校企联合“制定计划、组织教学、开发课程、聘任教师、质量评价”的“五联合”育人机制。
校企联合制定计划。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将行业标准、企业文化、岗位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之中,实现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相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达到职业资格标准。作为重庆市电力公司下属单位,学校无条件执行公司技术升级、业务流程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企业规定动作,在专业、课程、实训、管理等方面无缝对接市电力公司标准,学校的各项建设实现了与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完全“对标”。学校的这一“先天基因”贯穿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校企合作成立课程建设小组,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加以整理、描述,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从而确定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境,开发各类教学资源。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工作流程改造、培训项目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组织142名教师到企业实践训练基地进行现场调研、跟班或顶岗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联合组织教学。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严格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实施工作任务,引入各类企业现场工作标准化作业步骤,学生在学校就能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过程中的实践知识。近3年来,该校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投资建设了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开放式实训基地。目前,学校共有70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31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确保各专业都有对口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熟悉真实职场环境。
校企联合聘任教师。从合作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校外专业带头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中聘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生产性实训指导、顶岗实习指导等工作。学校建立起“人才交流、双师共建”合作培养机制,实施校企双方人才交流互换,建设企业教师工作站和教师企业生产实践基地两个平台,着力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目前,学校在重庆市电力科学研究院等13家合作单位建立了教师工作站,工作站设在企业的专家工作室、劳模工作室、技能专家工作室等创新型组织中,学校专业教师入站工作。
校企联合质量评价。学校将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相融合,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企业满不满意”是决定校企合作机制是否有活力、有成效的关键因素,学校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并将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学校着眼于“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企业看企业”的跨界思考,秉持“以电力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有为求有位”的校企合作工作思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得到企业认同。
在“五联合”育人机制下,该校成立了由重庆市电力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珞璜电厂等168家合作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组成的校董事会,并开发了校董会网络交流平台,目前有近200家合作企业与学校实时互动。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投资开发远程招聘系统,实现企业及时直观了解学校人才质量与动向,远在千里之外就可以招聘学校毕业生。
李华 绘
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有多处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施以重墨,在总结30多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既不是“国进民退”,也不是“国退民进”,而是“国进民进”。这无疑吹响了职业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号角,也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发挥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作用
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决定》在基本原则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作用”,这一表述实际上回答了政府在职业教育这一公共产品中的角色定位。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政府不但是职业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而且是事实上的办学者。政府举办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不仅对其实施外部行政管理,并且直接干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如专业设置与调整、育人方式、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职业学校成为政府的附属物,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办学动力和发展活力。
现代社会政府的定位正在从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也应尽快适应这种转变。由此,《决定》对政府职能做出了具体规定,“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虽仍发挥主导作用,但其职能却发生了从“划桨”向“掌舵”的转变,即不再“大包大揽”从举办到办学的一系列权力,也不单局限于市场失灵情况下临时加以干预,而是从职业学校的内部事务中实行战略性撤退,承担起统筹规划、提供愿景和监督指导等职责,用计划、法律、经济、评估、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职业教育实行组织和领导。
政府肩负着职业教育“保基本、促公平”的诸多历史重任,一是要保障未成年人接受基础职业教育,保障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等。二是要加快制定和完善职业学校办学标准、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财政投入制度、质量评价制度、职业教育督导制度等相关制度,并有效地进行监管。三是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满足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并充分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引导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特别是要把有限的财力从以往的圈地建校、购买设备等外延扩张转到课程资源建设、师资素质提高和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等内涵发展上来。四是要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如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核等专业的支持力度,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内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等。
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政府的“路径依赖”,对接市场需求的意识和程度还远远不够。
教育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特别是面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市场介入程度的不同,可以采取两种市场化运作模式,即实质性市场化运作和局部性市场化运作。前者,指在诸如成年人高端技能培训、社会转岗培训、提升生活品质培训等准基础性或非公共性教育领域,可完全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后者,如建立区域性的兼具生产和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跨企业培训中心、职业教育集团等新型的职业教育组织形式,在政府的统筹下,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发挥企业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联席会、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明晰产权和运行成本分担机制,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为激活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双向互动中所蕴藏的资源潜力,《决定》中采取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和底层突破的方法,“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以及“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从基层学校和企业中寻求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长点。
发挥行业组织等第三方作用
作为职业教育第三方的行业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提供诸如职业教育这一公共产品方面,政府常常面临着成本危机、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市场机制则同样因“搭便车”问题而失灵。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引入非政府、非市场的第三种力量——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它具有非营利性和自愿性特点,可以填补政府不能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缝隙。第三方的民间性和草根性,使其更贴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企业,更了解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能够更灵活地对服务需求做出弹性反应,也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其对企业的统筹、指导和管理作用。
这次出台的《决定》不仅提出“加强行业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还首次明确了行业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即“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定期进行本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发布。二是协助政府开展校企合作的立法咨询。三是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下制定本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并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四是联合本行业及教育领域专家共同进行专业技能课程资源开发。五是参与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六是组织开展本行业的技能竞赛活动等。
(作者马成荣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所长、研究员,陈向阳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博士、副研究员)
6月,是高考季,也是毕业季。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河北省省高校毕业生将达36.78万人,比去年多出1.28万人。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最难就业季”的名号近年已几易其主。
然而,与“就业难”并存的是 “招工难”,企业高呼大学生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人社部统计显示,我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严重缺乏,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过去有句话讲,‘大学专业挤破头,职教学校低人一头’,但从近几年的招生工作看,这种观念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就业形势相对良好的职业教育,因为技能人才在市场上很‘吃香’了。2012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2013年达到96.7%。”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蔡占军告诉记者,
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什么专业的学生好就业,怎样的培养方式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正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力点。
教学培养:以实战操练夯基础
职业教育的一个培养目标是训练学生具备专业实操能力。为此,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购进大量供学生实战演练的教学设备。
“将救生衣套在脖子上,把两个长方形浮力袋放置在胸前,系好颈部的带子。将缚带向下收紧,再向后交叉。将缚带拉到前面穿过扣带环扎紧……”在该院空乘系的高仿真教学机舱,教师邵婷正为学生讲解演示飞机迫降水上时救生衣的穿戴方法。
蔡占军告诉记者,邵婷是学院一名优秀毕业生,作为空姐曾供职于海南航空公司。“学院聘用的许多和邵婷一样来自专业一线的教师,他们的实战经验是学院所看重的。”蔡占军说。
在城铁系,交通轨道仿真中心就成了学生们的“演练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通信信号等专业的学生正在通过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操控四列仿真列车。“每个信号区间只允许行驶一辆列车,看,因为我们已经通过电脑预设好了,进入北京站的这列列车及时变道,就避免了和迎面来的列车相撞。”一位铁路通信信号专业学生在仿真轨道前解说。
实习就业:借校企合作搭平台
当下,企业越来越渴求接地气、上手快的高级技能型毕业生。而毕业生到底咋样,终归要由市场、企业来检验。
目前汽车行业高端人才极度缺乏,为此,该校积极搭建平台,与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汽车学院,积极为北汽集团等汽车知名生产企业或4S店培养相关汽车专业人才。规划建立的福特野马汽车4S店即将落地,奔驰、奥迪4S店正在规划中,一将建成,将成为廊坊第一家完全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规模最大的汽车专业人才实习实训基地。
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是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在校人数已达1500人,在院企合作方面也扎根更深。据了解,目前该系已经与北京武警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等签订实习实基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校护生将获得这些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实习机会。
除了向诸如汽车产业、医护、财管、工程、IT专业这样有大规模用人需求的领域输送对口技术人才外,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一些虽“冷”却“美”的专业上下了功夫。文物与艺术系就是该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品牌系部,在全省,设立这一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
该系聘请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和高校的学者任客座教授。“除了研究学术,他们大多都是行业认可的权威专家,对文物与艺术品市场和企业用人需求有着深入了解。”文物艺术系吴照魁主任介绍说,目前该系与京津冀多家古玩、珠宝、艺术设计企业及拍卖行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很多学生实习过程中就被企业相中了,对口就业率非常高,我们的应届毕业生在北京工作包吃包住,月薪能达到5千多元,这是很多本科生都拿不到的待遇。”蔡占军说。
要引导一批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应用大学,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这个话题最近成了舆论的热点,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潮流。然而转型涉及环境、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流程、资源、评价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部分学校的自身行为,也是整个社会、政府、产业、学校、师生和家长的转型。面向职场的现代职业教育,就是要使专业教育摆脱“自娱自乐”,纳入到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所以,尽管转型复杂,涉及方方面面,但它的基调简单,就是引入“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本质是按照社会需求制定教育目标,实施讲求效果和效率的学校管理和培养过程,最后接受市场的评价评估。这是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教育机构需要持续改进不断更新,才能紧跟社会需求的动态目标。这样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政府、学校、产业分工合作,“管评办分离”,但要“按照统一目标协同”。至少需要做好下面的几件事:
思想奠基。要在社会上发起关于面向职场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大讨论,介绍国内外先进典型,转变全社会的观念,特别要全面总结宣传过去10年政府主导的两大专业教育示范工程(示范软件学院和示范高职)的经验,向所有层次的专业教育推广。把思想先行和转变观念作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把道理讲透,使转型建立在正确认识和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在市场驱动的机制上。否则,利用行政手段操刀匆忙转型,会引起思想混乱、方向迷失、行动受挫、事与愿违。
数据引路。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和工程院等政府部门要密切合作,打破部门间的壁垒,立即开展由政府主导、组织、支持,由第三方民间机构实施的中国产业人才需求全面调查,包括目前和未来3~10年人才类型、层次、数量、质量等方面。这是面向职场专业教育决策的基础。中国产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但是缺乏反映需求的真实准确数据,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目标、资源配置等各方面的决策难以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各个学校也应当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深入了解自己服务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作为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产学合作。建立在法律保障的市场机制下的“产学合作”,这是所有面向职场专业教育应当采用的办学机制,是现代职教的基石。“产学合作”的广泛、稳定、可持续发展,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指令和政策,更不能只靠校友关系和感情资源,应当建立在“双赢互惠”的市场原则上。同时,要有一大批熟悉产业和教育的企业作为桥梁和中介机构,一方面联系产业,一方面联系教育,按照市场原则,使他们能够互补互利、双赢互惠,成为市场机制下的紧密合作伙伴,这些中介企业也因此而盈利发展。
经济杠杆。政府利用“经济杠杆”来引导转型。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按照社会的人才需求、培养成本和学校对社会需求的贡献大小来分配教育经费。例如,职场上各层次各类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重要性及学校定位对这一需求的针对性;学生入学时的水平与毕业时比较的增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毕业生的社会口碑;学校对社会和产业的其他贡献等。总之,政府对学校的财政制度要建立在投入/产出考量上,要有绩效的概念,变“拨款”为“购买教育服务”,“买”有所值。可以在每3~5年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决定下一周期的拨款。这些原则应当运用到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也应兼顾公办和民办教育。对绩效好的民办教育实行生均拨款制度,是对学生父母作为纳税人的回报,是减轻学生家庭负担的举措,此举会改善民办教育的生源,也是对把民办教育作为国家教育资源一部分的肯定和支持。要在政策和实践中纠正对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偏见和歧视。
自主办学。政府要退出从学校定位到办学过程的实质性介入,要把办学自主权交还给学校。学校应将眼睛紧盯市场和职场,研究服务区域的环境、经济发展特点、产业人才需求、服务社会产业的各种机会;要研究自身的办学条件、资源,特别是生源、师资和管理,根据需求决定人才培养定位。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不要只是眼睛向上盯着政府的指令和眼色行事。须知好的政府的宏观指导也是从研究市场需求而来,但那针对的是一般情况。每个学校的决策还是要在大原则指导下结合具体环境条件而定,这样才能接地气、办出特色。
公平竞争。现代职教将面向职场需求人才培养的范围扩大到以工程师为代表的高层专业人才层次,这是新事物。有三个途径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本科转型、高职提升、本科高职联合办学。国家应当把办学自主权放开,以满足职场对高层人才的巨大需求。本科院校有较好的学科资源和专业教育基础。一批新建本科院校一直保持过去的面向职场需求的优秀传统,已在培养对路的高层专业人才,还有一些在实施“卓越计划”和根据华盛顿协议“专业评估”中正在转向职场需求,但多数院校缺乏面向职场专业教育经验和资源,需要将学术导向转变为职场导向,需要建立良好的深入的产学合作关系,这些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气力;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具有正确的职场导向办学方针、方向和模式,有很好的面向职场需求培养中层人才的经验,有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和实训实习条件;但缺乏培养工程师等高层人才的经验,学科基础较薄弱,需要提高。这两种途径各有优势和困难,应当在公平竞争中由市场来选择。开展应用本科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发扬各自的长处,联合培养符合职场需要的高层人才,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政府应当取消高职、本科院校行政级别或其间的差别,这是去行政化的重要措施,也消除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升本的动因。
市场评价。采用市场机制评价学校的绩效和优劣。过去的高教评估封闭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采用的是学术标准。现代职教要采用市场机制,由关键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产业和社会来评价专业教育的结果,要看学校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贡献,对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贡献,学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贡献。
总之,构建面向职场需求的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应当建立市场导向的机制,政府、产业、学校和社会分工合作,才能使它健康地发展和成长。
本报讯 7月9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从2015年开始,湖北省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全面实施“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改革。原来的“高职统考”(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记者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在颁布的《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考试实施办法》中介绍,取消高职统考后,全省全面实施技能高考,其中技能考试总分为490分,分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文化综合考试总分为210分,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
新的改革将在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技术类、会计专业、护理专业、旅游类、农学类、学前教育专业等9个专业(类别)开展统一招生考试工作。
多年来,全国各地“高职统考”普遍复制以理论考试为主高考模式,备受诟病,认为“与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矛盾,造成了考试和教学的脱节。”
2010年,湖北省率先在全国试点湖北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改革,推行以技能考试为主、文化成绩为辅的“技能高考”,搭建起中职生成长立交桥,让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建立直通道,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被打破。
试点首先在机电类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进行,考试标准为初级工技术标准,考试内容为钳工、车工、铣工,考生任选一种参加考试。2012年,试点增加了机电类和计算机类专业。
在湖北,普通高考人数连续下降,技能高考却年年升温。
技能高考的技能操作考试中,首届只有700多人报名,第二届有7000多人报名,第三届攀升到1万多名,到第四届,参考人数达到两万多名。数据显示,2013年,两万多名中职生参加考试,共有6422名中职生通过技能高考上大学,其中375名升入本科,6047名升入专科。
“这是一次回归职教本位的人才深造‘破冰’改革。”教育政策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认为,湖北技能高考政策的成熟反映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化发展趋势,也反映出职业教育正由升学教育回归以就业、职业技能培养导向的职教本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企业应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要“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支持保障性配套措施,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并强化了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所应发挥的主体作用。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重要意义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发挥主体作用是由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运行机制等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内驱力量及外部推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在相关法律与制度保障下,让企业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投资主体、培养主体、管理主体及评价主体。
第一,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举办主体的优势作用,是增强职业教育活力的重要手段。企业享有办学权利、负有办学义务和承担办学责任,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大型企业可以独立举办职业院校,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而言,更现实的是有限地参与职业教育,联合举办或者以其他校企合作的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第二,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是实现职业教育投入多元化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既可以单独投资,也可以与其他投资主体联合投资,举办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企业的生产车间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场所,企业的机器设备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企业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的师资。国家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企业与学校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企业办职业院校给予支持。
第三,发挥企业的培养主体作用,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企业要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基地建设、专业建设等具体人才培养环节中,并居于主导地位。在实践教学中,企业可提供教学场所,将生产岗位和企业教育中心组成系统的技能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的指导下接受岗位技能培训,形成人才培训与使用的高度统一,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第四,发挥企业的管理主体作用,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决策、质量与效益评估,以及人才培养等全过程,可以提高职业教育治理的科学化水平。要理顺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与市场的关系,科学界定政府管理职业教育的权限,并推动企业等作为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共同治理。
第五,发挥企业的评价主体作用,是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重要基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应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企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以及毕业生素质和技能水平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这就决定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主导性的话语权。
完善企业主体作用的政策保障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我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中,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功能定位,以及权利、义务和责任,为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法律保障;明确企业办职业院校的法律属性,赋予其合法的身份和地位;明确对未承担相应义务企业的惩罚措施;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第二,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激励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明确企业办职业院校的公益性,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优惠政策。一是允许企业办院校按照一般事业单位独立核算,将企业办学的资产给予界定,减轻考核压力。二是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支持学校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完善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完善土地等优惠政策,对企业承担社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所需建设用地,给予划拨土地等优惠政策。四是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对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的建设经费和事业费等给予减免。
第三,保障企业办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采取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一是由地方政府对符合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企业办职业院校,按照公办职业院校的标准拨付生均经费。二是加大地方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对举办职业院校企业所缴纳的教育费附加,按其在校生规模,给予一定比例返还,作为办学补助。三是建立专项资金,对于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企业办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
第四,强化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各级政府转变职能,下放权力,督促行业建立职业教育指导机构,赋予其指导监督责任。将行业调研、行业规划、制定职业资格标准、技能等级考核和人才培训等事宜,纳入行业协会的职能范围。指导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和专业建设,协调学生实习合作和共享实习基地的建设,制定职业准入标准,审核管理行业资格证书。
第五,加强宣传激励机制建设,为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各级政府要设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资质认证制度和企业贡献等级评级制度;设立奖励制度,对于在职业教育中贡献突出的企业予以奖励和大力宣传,激发企业履行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高鸿系辽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昕系辽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杨远航 绘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天经地义的道理。然而,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校热企冷”并不是个别地方的偶然现象。校企合作过程中,如何吸引企业深度融合、实现“校热企热”?许多职业学校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职业教育肩负着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因此,职业教育要有更大的作为,就一定要跳出教育看教育。
近年来,身处全国最大五金产品生产基地与集散中心的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努力打造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生产实训、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多赢,走出企业主动搬机器进校、争项目合作的精彩之旅。
从人才培养中找到结合点
在永康经济由小五金向大五金转变、由浪潮经济向总部经济转型升级的区域环境下,不少中小企业人才告急,特别是技能人才难招、难留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永康职校经过广泛调研了解到,这些企业,已不满足于简单地从人才市场招进低廉劳动力,他们希望能招到有技术懂管理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他们希望能留住有企业文化认同感的员工。
一方是培养人才,一方是急需人才,然而双方却没有一拍即合,问题出在哪里?职业学校要找到与企业的结合点,就要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就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之机,学校找到“提供企业对口的人才”这个结合点,为企业量身定制大批“永康技工”人才,这无疑激起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
近年来,学校整合永康、武义、缙云等地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资源,联合科技部门、劳动部门、机电行业协会、浙江工业大学、15家制造类企业、8所专业相近的职业学校,牵头建立“金华市机电职教集团”,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关注技能教学与顶岗轮训的衔接、促进资源共享,共同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针对永康五金机电产业转型升级快的特点,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机电、电子电器、数控、模具、汽车等专业为重点,辅之以会计、电子商务、商贸英语、物流等配套专业,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吻合。同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育科研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等3个专业已经成为浙江省示范专业。
与此同时,学校以实施订单班教学为切入点,聘请了50多位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培养具有实用、有用技能的学生,让不少企业如获至宝。如与超人集团的合作,校企共同从学习委员会组织架构、教师团队、教学目的、教学形式、教学流程、课程计划、考核评估等方面,为超人机电班制订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超人集团副总裁金天鸿亲自担任超人机电班的兼职班主任,而潘世勇等6位企业专家组成“超人集团讲师团”定期到学校上课,使订单班学生用起来顺心、顺手。
“企业的变化很快,而我们的教材往往滞后,一些专业课内容多年不变是常事,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愧对学生。”学校上下形成共识,职业学校要让学生学的东西有用,学习内容必须来源于企业,符合企业需求,与企业发展同步;学习内容必须来源于科技前沿,代表企业发展方向。为此,学校不断总结课程改革经验,聘请课程专家、企业界人士组成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建立校本教材开发办公室,形成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的特色,至今已经开发出60多种校本教材。如学校模具专业,在课程改革中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编写出7门核心课程教材,在2013年12月由学校承办的全国模具课改论坛上,7本校本教材在全国范围推广,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同。
从生产性实训中找到切入点
过去,校内实训由学校独立完成,师生辛苦之余,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校企合作下的“做中学”来实施。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习,使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从学校转换到企业,从模拟、仿真的实训场所延伸到真刀真枪的生产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建立校外企业生产实训基地外,最为有效的便是引企入校,可以直接满足学生生产实训的需求。引企入校的切入点,就是校企共赢,在企业获得效益的同时,师生能顺利参与到设计、生产各个环节,真正取得真经。
引企入校,将生产车间变成教学实训场所,真正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刚开始,为了充分利用实训场所与实训设备,学校联系了几家模具生产企业,准备引厂入校,但他们以校内设厂没有在专业市场方便接单、企业生产与学生实训难以兼顾、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有冲突为由,不愿意与学校合作。怎么办?作为职业学校,唯有坚信服务企业的理念,想企业所想,出台适合企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才能赢得企业抛来的绣球。
为此,学校专门开辟了1000平方米的场地,提供了包括线切割、加工中心在内的100多万元设备,与企业共用。为了突破传统管理的运行机制,学校聘请入校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白天从事企业生产,晚上给学生上课,学校支付一定的薪酬,打通了制约合作的瓶颈。
2013年3月,宁波市锋锋模具厂带来塑料机、精雕机、立钻等近80万元设备,精挑细选13名技术人员正式入驻学校,建立了模具生产实训基地。一年多来,学校安排了两个教学班及部分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到模具设计、模具编程、精雕机操作、线切割等工序中,师生在进行了100多套模具的设计与生产后,具备了独立承接模具制造业务的能力。
学校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生产车间,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对企业来说,节约了生产成本,缓解了用地和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他产品的开发生产;对学校来说,把消耗性实习变成生产性实习,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不仅节省了实习成本,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实践中了解企业,熟练地掌握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未出校门就成为技术熟练的师傅。
从技术研发中找到兴奋点
在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学校逐步认识到,教学性实习场所、生产性实训场所的合作,只是初始的、实操性的合作,要使校企合作迈向更高层次、走得更远、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就要在技术研发和工艺流程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融合。
基于这种思考,学校认定“产学研”一体化是最好的模式,并提出“技术突围”的口号,成立了模具产学研中心,下设研发攻关小组与创新实验室。出乎意料的是,“技术突围”的实践,立即吸引了企业的关注目光,让校企合作找到了兴奋点。
学校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建造了一幢占地6000平方米的模具研发中心大楼,建立了模具设计区、模具实训区、模具生产区、精密测量实验区以及模具展示区,形成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大型基地。
为了探索校企之间的深层合作,学校以模具研发中心为平台,联合永康市科技局和模具行业协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精密五金模具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体”,旨在努力攻克一批技术难题,研发并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为促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五金产学研团队积极为当地企业进行技改项目,今年已经完成7项。在“电动工具压板扳手自动化铆接设备”技改项目中,学校攻关小组改变了20年不变的工艺流程,投入企业应用后,安全性提高,报废率降低,生产效能提高一倍。在“角向磨光机输出轴平面倒角机”技改项目中,攻关小组改变了上料方式,完成送料卸料自动化,提高了近两倍的生产效率。目前,产学研联合体与中小企业开展技改项目对接,承接了浙江三博实验有限公司500多万元的空气清新器技改项目。
学校创新工作室团队近期有15个项目在申请专利,师生已经10多次获得省市创新发明比赛大奖,企业向学校递交了30多个技改项目。“技术突围”虽然刚刚开始,但已经是风生水起、精彩不断,推动校企合作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作者系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书记)
从主动出击到校企双赢
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我们想了很多问题、做了很多事情,于是也就有了很多体会。
必须坚持校企双赢原则。中职学校面对的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如何才能调动他们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真正的实惠。根据校企双赢原则,在合作中不能一味要求企业投资教育,否则企业一听到校企合作就会害怕。
必须坚持学校主动原则。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不能坐等企业上门。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主动与企业接轨,主动策划,主动出击。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先动起来,以动启动;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先热起来,以热传热。
必须坚持培养人才原则。校企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这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出发点与最重要的目标。企业资助经费与设备,只是在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时的一种权宜之计。学校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
职校是鱼,企业如水,中职学校只有与企业实现全方位接轨,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学校自身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有人说“我的学校太弱小,企业看不起我们”,诚然,在自身实力还不强大的时候,校企合作比较艰难,但有为才有位,“在寻求企业合作中找出路,在与企业合作中求发展”,这才是中职学校应有的态度和正确的策略。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而在今年4月3日,中国最大的IT职业教育公司达内科技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为今年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也是中国职业教育领域首家美国上市公司。这使得一向以沉稳、低调的达内公司走进公众的视线。
7月2日下午,全球最大的中文财经网站之一《金融界》记者专访了达内集团CEO韩少云先生。韩总认为习主席的讲话是一个契机,能够促进官办与民办职业教育能够有机结合。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官办,大学、大专、职业技术学院。另一种就是达内这样的职业教育机构。官方所占的份额还是大头,而民办占的份额还是少部分。怎么把这两者有机结合,是我们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达内CEO韩少云先生
韩总告诉记者,官办的职业教育受到资源和政策的限制,还在沿袭以前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跟市场结合不紧密,课程内容更新的速度远远滞后技术迭代的速度。达内之所以在市场里有生存的机会,就是因为达内课程与企业的需求是紧密结合的,培养的人才是符合企业的需求的,官办的大学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脱节。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迅猛、升级更新之快速,让无数人包括业内人士都非常吃惊,对此达内却显得自信满满,韩总认为,这样的形势恰恰是达内生存发展的契机。IT技术发展迅猛,不断更新迭代,大学没有这样的资源和精力不停地更新课程。而商业的机构为了生存,完全要靠市场生存。达内在市场里面能站住脚的原因之一就是,一旦发现有新的技术就会及时的跟踪它、消化它、吸收它,最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才是达内立足至今的根本。因此,官办教育有资源,民办教育有市场,现阶段,国家应该促进官办与民办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发挥优势,资源互补这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最终创造出高校、企业、学生、培训机构共赢的局面。
据悉,今年达内先后与淮海工学院、淮阴工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无锡太湖学院、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等江苏省六所高校的八个专业与达内进行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的嵌入式人才培养合作,同时,与达内签订共建IT实训基地合作。记着了解到,达内与六所江苏高校合作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全方位的合作。达内华南区院校合作负责人介绍,本次除江苏师范大学外,其余5所院校均是今年首次与达内展开专业共建方面的合作。江苏师范大学自2009年就开始与达内专业共建,目前已经有两届学生(09级、10级)合计130人左右顺利走上满意的工作岗位。2011年以来,淮海工学院、无锡太湖学院、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累计超过200人通过学分置换的方式参加达内实训。淮阴工学院采用校外实训合作方式,累计超过30名学生参加实训,而此次参与共建的六所高校八个专业总计约350名学生将会从中受益匪浅。
汽车学院毕业生罗章(右)给了院长万由祥一个大大的拥抱。本报记者 谢湘摄
说来痛心!在今年的这个毕业季,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湖北职院”)踌躇满志进行的一项改革探索——给千名达标的应届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的做法,最终因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以正视听”的表态——“这项试点是湖北职院自己的行为,而且其向毕业生颁发的‘工士’是荣誉称号,而非学位,更不代表我国学位序列中已经有了‘工士’这一学位”,似乎是以一场闹剧的方式草草收场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受伤害的可能是那些第一次以欣喜之心穿上“工士”学位服的学生。在神圣的学位授予仪式现场,出现过一个感人的场面:当院长万由祥用手轻轻为汽车学院毕业生罗章拨穗之后,身体壮实、满脸憨厚的罗章突然用双手扶住万院长的肩膀,激动地说:“院长,我能拥抱你一下吗?”而台下,拿着手机互拍或自拍,争相将“学位服”照片发到网上的男女学生,比比皆是,可见心情之愉悦。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批示精神,在这一时刻,在这一批职业院校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追溯起来,导致教育部出面作此严肃表态的重要原因在于媒体又一次自作多情地误传,把本属于武汉城市圈职业院校自己先行先试的一项地方性改革冠之以“经教育部同意”,并加上“高职生拿学位开全国先河”这样超级醒目的标题端上报纸的头版头条,由此招来各方高度关注及质疑是必然的。
但是,媒体的误传不应导致对湖北职院改革初衷的“误读”,把一场原本严肃的改革探索当成了炒作和作秀,并把它作为探头球一棍子打了回去。
美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说:“在某种意义上,学位就是红绿灯,使得学生的车流通过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副学士到博士学位,各级学位都起着测量和奖励学习成绩的作用,它们影响着录取政策、课程内容和年轻人在大学中的学习期限。”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同样也需要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需要得到奖励,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应当有自己的学位。
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梦卿教授长期从事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据他介绍,为职教学生授予学位,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位体系有效对接,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采用四级制:副学士(协士)——学士——硕士——博士;2000年,英国公布新的高等教育资格计划,提出拓展高等职业教育,面向职教学生增设两年制工作本位的新学位——基础学位;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类型多样,学位衔接连贯,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模式。这些做法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在我国,长期受到轻视的高职教育在学位序列中一直没有一席之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分别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中,本科对应学士学位,研究生对应硕士和博士学位,均属于学术型学位,以应用型为特色的高职教育的学位设置完全被忽略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职教育的学位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是职业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显然,把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我国学位制度的方向已定,这已不是一个需要再讨论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早在2010年,向人大提交在高职教育中增设“工士”学位提案的全国人大代表田玉科教授认为,设立“工士”学位可以帮职业教育“正名”,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以“工士”学位评价职业院校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仅不会使学位贬值,反而会增加高层次学位的含金量,使学位制度与其他的社会制度一样,与客观环境的发展保持一致,构建“工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学位体系,从而更加完善我国现行学位制度。
在评论国人轻视职业教育的种种说法中,较多的批评声总是指责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而由政策这只“看不见的手”所产生的导向性作用往往被忽视了。其实,制度性的建设对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更具决定性作用。
“先行先试,吃个螃蟹”。湖北职院正是看准了学位制度改革这一突破口后才开始行动的。在探索、实施这一改革的过程中,他们认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成立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学术委员会、设定获得学位的基本标准,在学位审核上,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同时强调学生的技术技能的水平及创新、创业的能力。出席学位授予仪式的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仇小乐称,这是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宏大工程中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件,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近年来,为了推动教育改革,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了一批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其初衷自然是希望这些地方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为其他地方甚至全国的教育发展提供参照样本,武汉城市圈也是省部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湖北职院的“工士”学位试水活动,是一项典型的先行先试的学校自发行为,是一项励志学生、家长高兴、用人单位欢迎的举措。
今天的改革,和1980年代那种自下而上、意气风发、激情满怀的改革最大的不同,是改革的内动力不足,人们都在“两眼向上”,企盼、翘望由高层领导、专家学者主导,能一揽子解决现实生活中所有问题的“顶层设计”降临大地,成为最普遍的心态。
记者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一定要为湖北职院敢于率先颁发“工士”学位,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探索提供样本、开创先例的做法给点一个赞,喝一声彩儿。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服务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一项重大国策。国内外经验表明,职业教育总体而言是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的一项准公共产品,需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潜力和积极性,使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四个主体共同受益。
职业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国家财政要加大力度支持其发展。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准公共产品是社会成员共同受益,但无法以纯粹市场化运作来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必须行使国家权力,通过税收等方式来筹集资金。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推进创业和创新,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公共财政支持,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现阶段职业教育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财政要加大力度支持其发展。调查显示,我国中职学生中超过90%来自农村,高职学生中来自农村和经济困难家庭的比例也相当高,可以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多属于低中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因此对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减轻这些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相当于针对弱势群体的一种转移支付,符合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适龄劳动力人口带技能转移也大有帮助,因为这些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接受职业教育后,多数留在城市工作,这对于我国平稳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具有一定技能的学生与上一代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门技能的状况不同,有利于其实现体面就业、幸福生活。
职业教育自身颇有特点的办学规律,决定了国家财政要加大力度支持其发展。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其特别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办学模式要求多主体的参与,其中政府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财政投入十分重要。根据当代公共管理理论和PPP(公私合作伙伴)理论,政府的适当投入能够吸引和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包括带动企业、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等主体的资金投入,对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在历史新起点上面对国际竞争、打造“升级版”的客观需要,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重要来源,财、税、费和产业、社会、基层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体系,促成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合社会资源,健全多元化经费投入制度,关键在于将相关主体的投入责任和权益尽可能明确,将多重主体投入的资金按性质和特征进行有序规划和有效利用,理顺各项资金投入的相关体制机制。政府可以利用税收、补贴和其他政策安排等支持职业教育;行业企业除资金投入外,还可以采取提供就业订单、资格认证等支持方式;公民个人则主要集中在资金和志愿服务的投入上。从实施运作看,主要是做好投入资金的筹措、合理的比例分担、政策手段间的有效搭配和机制创新等。
财政和其他方面共同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笔者有如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借鉴国际经验,努力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后教育和终身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贯通,在人才多样化、培养路径多样化格局中构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教育选择需求。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财政保障的制度化框架,建立未成年人基础职业教育投入政府主承担机制,建立准基础职业教育投入政府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共担机制,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中央政府、省政府及市县政府的职业教育投入职责。三是有效落实教育费附加的职业教育资金定向政策,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保障制度,制定实施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进入职业教育的财税政策。四是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金融政策,通过股权产权合作,建立政府控股、行业企业参与的股份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参股、行业企业控股的股份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产权引导、学校董事会决策的合作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资产租赁或托管、行业企业管理的职业教育。五是探索创立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公私合作机制,尝试运用PPP概念下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等机制为职业教育项目筹措资金和提升绩效,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整合社会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六是制定实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奖励制度,设立多种奖项,使技能型人才能够拥有较畅通的职业升迁渠道和享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收入水平,对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工人、高技能人才给以表彰和奖励,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和技能型劳动者成为大众尊重和羡慕的人才。
(作者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7月10日,由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主办,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煤炭工业学校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煤炭职业教育校长论坛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46所职业学校的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记者从此次论坛获悉,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但相关专业人才却相对匮乏。此次论坛的主题为适应行业转型发展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旨在构建煤炭行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育适应新时期的能源战略人才。
7月8日,深圳市召开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宣讲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作宣讲报告。她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分解任务,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鲁昕指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就在落实。近期要重点做好会议及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一要制定学习贯彻方案,教育战线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二要分解任务开展试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决定》、《规划》提出的分解任务,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人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各地要迅速掀起宣传会议精神的热潮。四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季度要向教育部汇报进展情况,包括政策制定、改革措施、重要成果、系统宣传等内容。
鲁昕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要建立职业教育的升学体系,而是要形成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学生打开贯通的上升通道,提供多种选择。职业院校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培养人文素养。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