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展开全部

 412日上午,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联合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陕西工院承办的第六期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学术会堂举行,来自全省30余所高职院校的近400名领导、专家和骨干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吴向,学院院长崔岩、副院长王津,中国高职研究会教学与资源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姚和芳,全国高职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主任徐刚,中国职教学会高职素质教育研究会主任、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等出席开幕式,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毛红斌主持。 


  
开幕式上,院长崔岩代表学院21000余名师生员工对培训班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付出努力的会议筹备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对前来参加培训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慕课革命背景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的态势,信息化是破解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难题,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他希望借本次会议的良好机会,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学院的信息化网络建设。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在讲话中指出,信息化对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革命性的。自2012年,我省全力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结合《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他希望各位参培教师要认真学习,了解信息化的前沿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信息化与资源共享,为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把陕西高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他还预祝本次培训班圆满成功。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吴向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形势和任务,并简要介绍了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有关情况。


  
在随后进行的培训中,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姚和芳、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主任徐刚、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和陕西工院田锋社教授等8位专家先后就优质教学资源应用开放课程教学改革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化教学设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建设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并对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组织与赛项进行了说明。


  
据了解,本期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是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全国巡回培训的陕西专题,旨在帮助高职院校教师了解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第六期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院举办


范永斌、吴向、崔岩、姚和芳、徐刚、张建、毛红斌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近日,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公布了陕西2013年度高校新闻奖评选结果。经过评选委员会严格评定,陕西工院校报3件作品获奖,其中王伟撰写的《陕西工院与韩国建阳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获消息类一等奖、柴继红撰写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二届一次理事会在陕西工院举行》获消息类二等奖,王伟撰写的《赤子之心付桑梓,愿得桃李报春晖》获通讯类二等奖。


        “
陕西高校新闻奖是由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主持评选的全省高校新闻系统唯一的学术性评奖,在陕西省高校报界中向来以高规格、严要求著称,评选范围涵盖消息、言论、通讯等,来自全省70余所高校参加了本次评选。这也是陕西工院校报《陕西工院》连续第三年获奖。

        “泥鳅池塘的进水管需要改造,在进水管的正下方要添加水泥凳架,面积1平方米左右,这样进水时水流就不会直接冲入池塘,以此缓解因换水冲刷池塘泥土而影响水质,同时通过缓冲进水,将进水中的有害物质(气体)挥发掉,增加氧气”。近日,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专家赵子明一行在曹埠镇冯桥村嘉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技术培训。

        赵子明现场查看了养殖场内泥鳅池塘的水质及进出水管,询问了有关喂养情况。对部分池塘水质浑浊的问题,赵教授还建议亩用4两明矾净化水质,保证泥鳅的正常生长。在现场解剖了几尾泥鳅后,赵教授提出要对相关池塘消毒处理,预防泥鳅疾病。

        据了解,嘉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有面积120亩,共有20个池塘,每亩投放泥鳅苗500公斤。目前,池塘内的泥鳅平均每公斤52尾,市场价格每公斤7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经过现场考察与调研,最终赵子明与嘉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意向,由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系提供技术并配套相关项目支撑,嘉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泥鳅苗的繁育工作,并着手建立如东泥鳅育苗中心,每年向江苏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系市场价提供泥鳅苗10万尾。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纪实









        她有着60多年的办学历史

        她坐落在有着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山西太原

        她是山西省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高职学院之一

        她先后被国家教育部门命名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就业50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她就是在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之一的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创立于1952年的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行业特色、育人特色、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累计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万余名。一大批毕业生担任了城乡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装饰、房地产开发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学院毕业生主持的工程项目获得鲁班奖、汾水杯等50余项。全日制在校生9411人,招生范围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学院办学定位明确,秉承“建德筑能、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建设全国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新校区建设和良性运行机制建设等三件大事。目前,占地505亩,一期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已基本建成,将于今年6月底全部搬迁入住。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探索适应现代高职管理的新模式。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这是山西建院办学60年历史上最为绚丽的绽放。历经三年的奋力拼搏,学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成为山西省建筑行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筑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基地、建筑企业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基地。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综改试验区建设和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育人机制谱写新篇章

        学院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依托两支撑、搭建一平台、实施三项目、实现一推进,全面带动骨干院校建设。校企合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学院依托原有山西省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和“四个网络”,牵头组建了有68家单位参加的“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校企合作理事会,并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实施了3个示范合作项目:即与昌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公司共建晋建联合学院,与临汾尧都区政府部门建立了校地合作伙伴关系,并成立城镇化建设服务中心,与山西正大方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共建正大方专业教师工作站。三年建设期间,晋建联合学院为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学生200余人;正大方专业教师工作站先后组织50名教师顶岗实践与400多名学生认识和顶岗实习;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临汾市涝洰河生态治理工程项目中,该院有20余名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并有300多名学生参加认识和顶岗实习。

        建设期内,成立了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重点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调整和完善了7个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学院直属校企合作办公室和建筑结构研发与应用中心。发挥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推进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与企业深度合作。建成刘宝成、寒冰等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修订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27项。与3个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205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企业主动参与专业建设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共同解决建筑技术难题32项。校企合作开展教研课题研究,获得2013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实现了单独(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和山西省首批中高职衔接试点。初步形成了紧密型合作育人、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特色明显 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院各系部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围绕学院“工学交替、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修订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现场教学、仿真教学、虚拟情境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中部同类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复制推广的典范。

        学院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勇于担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责任,积极配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实施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相衔接。系统规划重点建设专业,增设了4个校内重点建设专业,遴选5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12个相关专业为支撑的5个特色专业群。形成了建筑行业特色鲜明、覆盖面广的专业结构布局。构建了国家省、学院三级重点建设专业体系,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工学交替、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建筑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建筑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执)业资格证书对接、学院的职业教育与学生的终身学习对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建筑企业优秀文化理念等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重点专业根据自身特点,紧扣建筑行业技术标准、职(执)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按照职业岗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重构了“321”课程体系框架、“五模块、双系统”、“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载体”等课程体系。基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11个,课程标准68门,建设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出版成果教材16种,开发校本教材12种,新建优质核心课程52门,全部建成了网络共享资源课程。

        实施名师工程,提升“双师”素质。学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办学优势,组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四大工程”,即“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与企业合作培育符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需要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学院教师进企业兼职锻炼,外聘企业技术骨干进学院教学,行业技术标准进专业课程等途径,通过鼓励教师参加硕士和博士学位学习,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学习教学法和教学组织等,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德技双馨的师资队伍。三年建设期间培养国家教学名师1名、教授4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7名。新增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58名、兼职教师220名、“双师素质”教师57名,培养6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助推区域经济建设 服务能力取得新成效

        在人才培养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学院通过不断推进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加大了人才培养对接市场的力度,积极服务山西转型跨越发展需要,

        三年来共为建筑行业和社会培养了8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80%以上为建筑技术和管理类专业,其他为建筑类相关专业。该院毕业生已经成为山西建筑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主力军。通过对山西省建系统建筑公司的调查,学院毕业生占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1/3以上,项目经理以上技术和管理骨干占到半数以上。为山西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山西省建筑行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建设期间,依托4个成人继续教育站点,在巩固和完善3个层次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增至20个,在册学生人数稳定在2200名左右。构建了以4个培训基地为平台、以重点专业教师为师资、以建筑企业职工与本院学生为对象、以新技术新标准为内容的多形式培训体系,承接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总量达40374人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总量达19539人次,培训企业员工108114人次/年。

        技术服务以院办企业、合作企业为支撑,完成院办企业——山西新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由乙级升为甲级,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建成了建筑结构研发与应用中心,与企业共同解决建筑技术难题,技术服务到款额(含横向科研、培训等)达1438余万元。技术服务为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达8362余万元。

        学院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为山西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经验。多次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骨干院校重点建设的5个专业,形成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条件建设成果为全省同类院校所共享。部分专业教学标准由该院牵头制定。

        对外交流显著增强 带动辐射呈现新格局

        学院主动发挥中部地区仅有的一所建筑类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的重要作用,与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筑类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培训,对88名西部院校教师进行了培训,赴西部援建院校挂职、讲学、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教师达36人,联合培养学生560人。与山西城乡建设学校、山西省建筑工程技术学校等两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中高职衔接教育,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3+2”人才培养,目前已招生两届,共计400余人。举办了3期骨干教师国家培训班,培养学生42人。先后有11名教师应邀到省内外学校作“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辅导讲座,来自全国各地的42所兄弟院校320余名院系领导和骨干教师到学院考察交流。

        学院以建筑技术展示与实训中心建设为龙头,新增实验实训设备固定资产1950余万元,购置实验实训设备4199件(台)。新、改、扩建实验实训场地面积23371平方米,新增实验实训项目237个。形成了完整的校内校外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满足了学院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本需要。学院设有山西省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资格鉴定站,是教育部门、住建部门命名的建设行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命名的建筑技术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三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9717人次。学院成功承办了2013年山西省高职院校工程造价技能、楼宇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大赛,并代表山西参加全国比赛。

        学院设立建筑结构研发与应用中心、信息化交流中心、培训与鉴定中心等机构,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信息化交流、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方面形成宽领域、多渠道、深层次合作。通过人才、设备、成果等资源共享,为行业、企业提供实用的建筑信息检索,同时为学院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提供了专业化、知识化的信息服务。由企业捐资40余万元,与珠海珠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楼宇对讲及安全防范实训室”;与山西美的暖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共建“美的中央空调技术服务实操培训中心”;与山西瑞海金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校外师资培训工作站”;与山西容海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在校内建成了师资培训站和实训基地及大师工作室;与朗科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合作,在双方互惠共赢的基础上,成立了通风管道加工厂,共同建成“校中厂”和校内实训基地;与山西网尚装饰有限公司共建“网上装饰”项目。

        通过三年建设,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就业50强”等荣誉称号40余项,骨干带动效应初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快改革创新促进学院全面发展,为努力办好特色鲜明的骨干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卜玉辉)
        昨天,由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和德国BBW教育集团共同合作建立的中德合作技能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在引入“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同时,因地制宜,实现“双元制”的本土化,走出一条合作、创新、发展的职业教育新路。

        据介绍,为不断提升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国际合作办学步伐,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及企业用工需求,2013年9月,该校与德国BBW集团东布莱登堡州职业教育中心有限公司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书,明确两校开展机电一体化、数控切削和汽车工程三个项目的教学合作。从2013年10月起,两校开展了机电、机械专业的实训。

        德国BBW教育集团在德国柏林及布兰登堡州拥有25所职业学校及多家学习型工厂、1所职业教育学院、1所柏林和布兰登堡州最大的私立大学,是柏林及布兰登堡州最大的职业教育机构。中德教学项目合作以来,很多老师通过跟班学习,直观感受到了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带来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不断更新。(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通讯员 蒋恒)
  4月15日上午,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到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视察。

  在实地察看了该院建设发展情况后表示:“职业教育有看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大群,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佩刚陪同。学院党委书记江洪、院长孙晓峰、副院长谭维奇和市直相关部门领导陪同考察。

  虞爱华察看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建设情况,了解了学院办学历史和规划,视察了学院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和实训厂房,对学院人才培养情况和办学特色给予了肯定。他在视察过程中指出,工科人才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职业教育有看头。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要加大硬件投入和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创新合作形式,拓展合作渠道,保证取得实效。

  又讯 近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世行项目管理办公室正式签署了“安徽省农民工培训校企合作状况研究”项目服务合同(编号:ANNRSS-ZX03)。该科研课题为世界银行贷款“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系列课题,由该院储诚炜博士领衔的课题组承担,旨在为安徽省政府制定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服务政策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咨询。


        你想知道你选择学四年的专业是学什么的吗?你想知道这个专业毕业以后能干什么吗?你想知道你所学专业中企业需要招聘怎样的毕业生吗?……近日,华工广州学院中兴通信工程学院召开了“校企合作下的学生培养新视野论坛”的主题论坛,活动以“学生提问,院长、嘉宾作答”的方式进行。本次论坛旨在从宏观的角度对通信工程专业学习方向、学习目标以及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华工广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何志伟教授首先从校企合作联袂培养人才的初衷谈起,直接点明了中兴通信工程学院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应当今行业发展需求的大环境下而产生的,是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式。而这种培养方式的优点在于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在毕业求职竞争中创造了优势。

        在问答互动环节里,学生们抓住机会就专业学习、就业及个人成长方面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场氛围愉悦,一问一答极富针对性。中兴通信工程学院2013级钟志鹏同学首先提问:“学校是依托校本部华工所办,那么,华工和华广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不同?”何志伟院长介绍了华工本科学生的培养主要侧重理论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华广是培养懂理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可有效解决教育与行业、企业社会需求错位的问题,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

        2012级学生罗强向中兴通讯公司秦雪峰工程师发问“中兴作为知名的大型企业,为何要来华广合作办学?”他现场进行了回应,从企业用人成本和学校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所需的专业领域人才,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节约企业用人成本。学校则通过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反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瀚信公司负责人李琳经理就“企业如何看待重点本科与2B类本科学校毕业生之间的区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虽然重点本科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扎实,但也存在岗位人才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招贤纳士是要招到最合适企业发展的人才,而华广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念符合非常符合企业要求。”对于一个应届生员工,无论是从重点本科还是2B类本科院校毕业,企业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培养,“2B类院校多在专业设置上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后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手较快、动手能力强,这就是优势。”为此,希望同学们找对自己的位置,创造机会、把握机会。

        本次论坛成功举办,解答了大部分学生对专业选择及行业信息的相关疑虑,了解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就业优势。论坛良好的互动氛围,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建立一个上至领导、下至学生层面的和谐的沟通平台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华工广州学院中兴通信工程学院原名为“中兴通讯3G学院”,为了更好的切合通信工程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于2013年12月更名。该院现开设有通信工程一个专业,主要有移动通讯技术、下一代网络及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图文/华工广州学院 潘海霞 曾惠霞 万慧兰 张杰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秦景铎、李抒妹)从“传统培养”到“订单培养”,为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和市场对接度,青县职教中心大力推进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何洋在河北宏光供电器材有限公司工作快一年了。他熟练操控的角钢数控生产线生产的高压单杆横担正在成品下线。何洋现在是这个生产线上的组长,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技术工,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何洋用半年时间就能在公司独当一面。何洋说,其实还没毕业时他们这些“订单班”的同学就已经被企业“预定”了。


        这些还是要归功于“校企合作”。像何洋一样,目前在河北宏光供电器材有限公司工作的职教中心订单班毕业生占全体工人的30%。在青县职教中心,从焊接数控到汽车维修,从市场营销到航空售票,订单班对口性强,在校期间理论实践并重,输送到企业后再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培养,大大地集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目前,寻找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成为了企业竞相关注和签约的香饽饽。由此而来,青县职教中心大力开启和企业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破解“技工荒”,甚至将企业车间引进校园,教育教学的同时强化动手技能,真正开启了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良好模式。经过摸索,目前,订单培养模式已成为校企合作的常态。在青县职教中心,“宏光班”、“卓唯班”、“融力班”、“信誉楼班”等订单班成为了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输送基地。职业教育成功向企业“私人定制”、“订单培养”的轨道上转型,帮助广大毕业生完成了走出校门,获得理想工作的高效运转。而校企深度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共享,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我宣誓,在这神圣的时刻,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恩师的厚望……”激情、 庄严、高昂的誓词久久回荡在 会议室,这是职教中心高三年级全体师生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发出的豪迈誓言。
为鼓舞师生士气,激发斗志,再创学校高考新辉煌,3月3日下午,该校在四楼会议室召开了2014年高考百日誓师动员大会。校领导及高三全体师生参加了动员大会。会议由高中部主任申利锋主持。
会 上,学生代表和老师代表分别做了表态发言,同时学生们还进行了集体宣誓。随后,主管高中部教育教学的副校长王海泉对学生提出几点要求和希望:要求学生在最 后的三个月时间里,紧扣教材和大纲,夯实基础,掌握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化繁为简。同时王校长希望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 态,科学高效备考,打好高考这一仗,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辛勤培育的老师和家长!
最 后,常务副校长武旭做了总结讲话,对高三全体课任教师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对全体师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厚望: 一是感谢所有的高三老师团队。你们的敬业、认真、热情的付出是学生走上成功的楷模,希望你们在最后的一百天,更加关心、爱护、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 和身体健康,你们辛勤的耕耘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二是感谢所有的高三学生。你们将在此证明,你们严明的纪律、良好的学风是你们成功的保证,你们最后的高 考冲刺一定会冲向胜利的终点。三是祝福所有的高三老师教有所乐、教有所获,在备考过程中,发扬龙马精神,快马加鞭;祝福所有的学生学业有成,学以致用,在 2014年高考中一马平川、马到成功!
这次 百日誓师动员大会更加坚定了学生们“十年求学拼搏,百日冲刺圆梦”的决心和信心,激励着同学们迎接百日挑战,冲刺高考的激情和斗志,力争不负众望,用汗水撒播人生的希望,用自信铸就高考的成功!

  本报讯(通讯员李静 记者刘昆)“这套温度监测设备,可以保证1号冷库一直维持在0℃左右……”日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兰必近老师带领冷链物流方向的学生在广西南宁玉洞冷库上课,在课堂上与未来的工作岗位亲密接触,大家都显得很兴奋。

  广西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冷链物流发展迫在眉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及时跟进,培养该方向急需人才,并将传统的冷链物流课程体系掰开了、揉碎了,再重新组合,构建果蔬肉类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冷藏速冻货物运输技能培养、冷藏仓储管理课程等冷链物流职业岗位课程体系。

  “作为职业院校,只有立足并服务好区域发展,才能真正有作为。”院长黄建平如是说。

  南宁市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先进铝加工基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瞄准这一领域,2010年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设了“南南铝自动化加工”订单班,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根据公司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设置培养标准,引入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扩建项目开展教学。订单班大三学生赵睿澄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发现,挤压制造中心时效炉气温度在出料过程中下降过快,造成了能源浪费,于是凭着娴熟技能进行技术改造革新,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他本人也很快成为企业“正式员工”,还被破格提拔为挤压制造中心时效矫直班班长。

  “明阳生化订单班”“香飘飘订单班”“玉柴物流订单班”……这些为企业“私人定制”的订单班,早就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花开遍地。

  立足广西茶叶品种众多这一资源优势,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已成茶树新品种选育、茶叶新产品加工、茶叶产品包装设计、茶园茶馆规划设计、茶文化研究的一条龙服务链。

  金花茶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黄秀兰教授与企业着手研究“金花茶叶用新品种选育”课题,选育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金花茶叶用新品种。

  有了茶树新品种,自然就得加工。园艺专业茶叶课题组与多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合作进行茶叶新产品开发和加工新技术研发,研制出茶叶新产品3个、茶叶加工新技术2套。

  同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带领学生,为20多家茶叶企业进行茶叶产品包装设计。

  学院党委书记黄党源还牵头联合茶文化相关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共同组建广西茶文化研究会,致力于让茶文化逐步进入百姓生活……

        ■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杨保华 刘佳

        孟威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理财专业毕业生,大一开始独立理财,从操盘手、总监到老板,一路奋斗不息,如今年收入逾百万元。

        最近他很开心,因为2013年8月向工商局递交的组建武汉微时代高校传媒有限公司的申报材料,有了新的进展。

        刚入学时,孟威的理想是做一名理财师。大一下学期,通过拜访其他高校同性质社团和悉心准备,孟威组建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首个理财投资协会。协会超过预期发展,成功举办了学校年度模拟炒股大赛和武汉八大高校联合炒股大赛。在这个平台上,他实现了走向创业的第一次自我升华。“我把协会当成平台,学会了如何有效与人沟通,如何筹办大规模的赛事,如何领导一个团体带好一批会员和如何推销自己”。

        2011年6月,孟威被聘为武汉博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货操盘手兼高校市场总经理。在这里孟威赚到了创业的第一笔资金,他有了创业的想法。

        一边学习、一边操盘,孟威同时也在考察市场。薄板,这一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新产品走进了他的视野。他开始每天学习关于薄板的知识,钻研好的营销模式,凌晨3点才睡觉。孟威心里很清楚,现有的公司大多排斥新产品,因为传统产品不用承担大的风险,并且营销上有既定的优势。他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以获得投资。

        在孟威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只能算单方面做好了准备,要想真正实现创业梦想,还要“借船下海”。最后,他下定决心,以项目合作参股的形式,借用南昌华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平台推销薄板。

        即使如此,孟威还是遇到了最现实的问题,总计60万元的资金投入还有48万元的缺口。几经周折,他向朋友、亲戚借钱,回老家申请创业贷款,到最后还差10万元。只好和公司老总商量前期出资50万元,后期以利润增补形式补齐10万元。

        2012年12月,孟威参与南昌华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股份重组与公司扩建,次年参与公司全盘发展,也将薄板打入了公司的主流产品前线,并担任公司执行总经理。到南昌华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任职时,孟威还参与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自发热地板,已获得专利预授权。

        2013年6月至今,孟威担任了佛山市高一点建材公司湖北、江西区域市场总监。同时,借助其他几个项目的资金、经验的帮助,他独自组建的武汉微时代高校传媒有限公司逐步走上正轨,这位年收入过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真正当起了老板。

        在孟威看来,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要坚持学习、坚持奋斗,但是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大学生创业,还必须善于把握借船下海的机会。也希望社会能多支持,少了社会资源的扶持,我们创业的难度会增加不少”。
  教育国际化,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在上周举行的上海教育博览会国际教育展上,参观者们发现,相比于近期受到热捧的高中国际课程,上海中职学校的国际化起步更早,融合程度也更高。

  学生不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上海市商业学校的展位前,穿着韩式服装的学生现场展示韩式美容的技艺。据该校中外合作办主任卢宁宁介绍,该校中韩合作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2003年与韩国美容职业专门学校合作创办的,引进先进美容美发教学仪器的同时,更借鉴了韩国在这一专业领域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完成三年学习,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可同时获得上海市商业学校毕业文凭和韩国学校课程证书。

  上海市商业学校是本市最早开展教育国际合作的中职学校,2000年已迈出国际合作办学第一步,与澳大利亚TAFE西南悉尼学院合作培养国际商务方面的人才。此后十多年,他们先后与韩国、加拿大等国的教育机构在美容美发、珠宝制作与营销等专业开展合作办学,近年来还主持“国际商务”和“美发与形象设计”两项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国际合作办学,尤其是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拓宽了我们的办学思路,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使得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得到出国留学的相同效果。”卢宁宁说。

  6个专业成国际化教学试点

  事实上,国际化办学已成为近年来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除了各校纷纷试水合作办学之外,上海市教委更是大手笔开展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自2012年以来,上海先后分三批共开发完成52个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涉及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财经商贸、医药卫生、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专业大类,其中6个专业教学标准已于2013年启动教学试点工作。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是适应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瞄准发达国家、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更要有国际的视野。”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这样理解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在以往中职课改时,我们的视野往往局限在国内、本地区,关注较多的是国内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忽视了国际先进企业所代表的技术水平,从而使得原来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显得较为滞后,学生也难适合上海国际化企业的用人需要。”劳晓芸表示,这次开发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各项目组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梳理与分析,借鉴了许多国外先进的行业技术规范和能力标准,这将大大提高我们培养人才的规格。

  国外更注重职业综合素养教育

  上海中职教育已完成的各个专业教学标准,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取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能力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同时,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也给中职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开发职业能力标准时,非常注重职业的一般能力和职业的综合素养,如岗位操作安全、节能与环保、团队合作、法规等,并有具体要求的描述。”劳晓芸举例说,药剂专业借鉴的澳大利亚职业能力标准,“职业健康与安全”作为第一个职业能力领域出现,包括安全工作环境的建立与维护、消防设备操作、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程序实施、紧急处置、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等5个模块的能力要求,而这些一般能力与综合素养在我们原来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中往往被忽视了。“我们以往在进行课改时,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职业技能,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重视得不够。现在看来,这些能力与素养,正是学生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校内有“最恐怖课表”校外有家人朋友的冷眼

  90后入殓师是怎样炼成的

  编者按

  清明刚过,在缅怀逝者的季节,从事殡葬工作的那些人,也会走进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人在生命的终点更有尊严地离去,如何克服内心的种种恐惧和不适,又如何在这份工作中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本报记者探访了一所设有殡葬专业的学校,走近了几位殡葬专业的毕业生。从他们身上,也许你会体味到:职业教育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来报考的学生很多是出于好奇心”

  一部电影改变了18岁山东潍坊女孩的志向。

  素来喜欢看历史科幻片、纪录片的陈怡璇,每每看完电影后都会以客观的角度对影片作出分析,领悟导演的剧本构思和怎样通过画面、语言、镜头去刻画一个人物,凸显主题。

  但在一个幽静的下午,独自一人在观赏着日本影片《入殓师》的她,震撼之余却对一个特殊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报考填写志愿那天,已远远超过二本线的我没有继续填写我之前想学的专业。电影《入殓师》的情节一遍遍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支配着我。”陈上网查询这一“神圣”的专业,走进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而今年19岁的广东韶关女孩王子琪则是因为看了美国电视剧《犯罪现场实录》而萌发了想当法医的念头。然而高考失利后,她开始在网上查学校,希望能去学防腐整容的类似专业。

  “来报考的学生很多是出于好奇心,电视报道容易激发他们的神秘感。”3月24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副教授钟启顺告诉记者,相当部分来学校就读“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这个专业的学生,并非是冲着就业和高薪而来。

  作为在全国最早开设殡葬专业的职业学校,其中的殡仪学院现有学生近800人。“报考与录取的比例往往是3:1,有时达到4:1。”殡仪学院党支部书记苏立辉说。

  钟启顺介绍,该校这一专业是由王夫之教授在1995年开办,之后全国陆续有4所高校设立了相同专业,从此国内的殡葬行业有了迥然不同的变化。“那时这行的职工连名字都不会写,领工资靠的是盖章,很多人是进城拿户口的农民工或者城里的孤儿来干这一行。他们把殡葬就等同于烧死尸。”

  新世纪后,开始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跻身于这一为人“嫌弃”的行业。

  以长沙这所学院为例,学生的来源多分为三块,其中子承父业或亲人有从事过这行的不少。长沙殡仪馆有一位从东北来的林姓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他的两个妹妹都从老家来到长沙加入了这行。

  剩下的就是受到媒体报道或者电视节目等影响,以及希望能在激烈竞争中安然就业和憧憬较高待遇者。

  “最恐怖的课表”

  “周一殡葬、收尸、插花;周二烧骨、挽联、风水……”

  2014年清明节前夕,曾有人将上述课程表贴到网上,一时惊倒无数网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一位负责人就此作了解释:这只是学生将课程内的知识作了特别的概括,其实课程名称没有这样吓人。

  钟启顺介绍,学校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这个专业分为4块,即殡仪服务、殡葬设备、防腐整容、陵园,基础的课程基本相同,学生都要熟读《殡葬文化学》、《殡仪服务学》、《殡葬伦理学》、《现代殡葬礼仪实务》等课程。通过上述教学让学生们看淡生死,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专业技能方面,从遗体接运,业务洽谈、整容防腐、殡葬礼仪、火化、公墓,整个流程都是全面传授。学院要求学生专业技能熟练,连灵堂扎花这样的小细节都得反复练习。为让学生在平时实操中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氛围,学院还从台湾引进了仿真火化炉和仿真假人供学生实训使用。

  苏立辉告知,学校设有实训、实教课程,而学生实习,平时常去的就是殡仪馆、陵园。

  多数学生大一时,清明前后得到殡仪馆、陵园去感受10天左右,为的是“增加感性认识”。大二则有专业实习,清明节前开始在馆、园锻炼40天左右,所有专业岗位全部轮一遍,达到适应所有工作的要求。

  “去年有一个班,学殡葬礼仪的,期末考试都放到了长沙殡仪馆,50多名学生现场考试。”苏立辉说,到了大三学生则开始顶岗实习,很多干得好的学生就和单位签了合同。

  在钟启顺眼中,学生成功与否,与内心的认知程度紧密关联。“凡人都对死有恐惧,但面对亲人(遗体)肯定不会害怕。”

  她认为,如果没有视死(者)如亲的专业精神,殡葬行业中的一些岗位是无法干下来的,比如尸体的防腐整容。

  现在浙江嘉兴一个殡仪馆工作的季烁红对此有着切身的理解,她说自己入校时的原因与高薪和就业无关。

  这位在众多老师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优秀学生在2013年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当年奶奶生病去世,表哥因车祸而支离破碎。两位亲人离开人世的模样让她无法接受。她思考着,应该让逝者以体面的方式离开。

  于是,在殡仪馆的一个工作台上,她和另一个男搭档曾亮亮,经常重复着专业的功课:轻轻地替死者刮胡子、修剪手脚指甲、化妆整容、穿衣。由于人死后身体变僵硬,需要洗澡、按摩才能恢复弹性。数小时的工作常令人备感疲惫。

  入职一年多,她已经服务了逾百名逝者。“我们称他们为‘往生者’,因为他们是去另外一个地方生活。需要这样的心态才能理解自己的职业。”

  与季烁红就读于同一所学校的陈怡璇在实习中领悟出了“安慰使者”的意义:一个丈夫在看到出车祸的妻子被“修补”得栩栩如生时,以为妻子仍活着,久久不肯离开。

  “作为遗体整容师,我们做到的就是为逝去的生命制造美,给每个充满悲伤的家庭带来一缕爱的温暖和抚慰。”陈怡璇在本子上写道。

  理解像生命一样珍贵

  但社会上理解这些学生的人生价值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甚至他们的亲人也概莫能外。

  2012年夏天,陈怡璇没有和家人进行商量就报考了长沙的这所学校。当她把真相告诉了家人时,整整3天,她和家人完全处于冷战僵持状态。

  而季烁红的情况更糟,“父亲以断绝关系的态度告诫她——以后自己管自己吧。”

  一些毕业生告知,读书时,学院的同学之间关系都很好。但其他院系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们交往,甚至食堂吃饭都不想碰到一起,让这些尚未入职的学生,隐隐读懂了入殓师充满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

  老师们同样感受到压力。

  200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苏立辉提及,来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时,人事处安排他到殡仪学院任教,他条件反射般地回了一句:可不可以换一个?

  “但实际上我一直没有换,慢慢有了职业认同感。很多人都是从开始有想法,到两三年中接受现实,最终认同并融入。”苏立辉说,没来前认为这些学生肯定是老弱病残的多,其实更多的是帅哥美女,心理很阳光。

  据悉,虽然学生就业只能去殡仪馆,方向较为单一,但行业人才需求量极大。全国近1200多家殡仪馆每年人才缺口为8000人左右。因此,学院毕业生极为抢手。

  钟启顺称,学校的殡仪专业自开设以来就没有扩招过,基本保持每年700~800名学生的规模,如此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毕业有两个以上的就业机会选择。“现在全国有300多个馆、园的负责人是我校的毕业生。”钟启顺说,学生们的待遇不差,干得好的月薪上万元也不少见,真正麻烦的是职业带来的生活压力:无人理解,没有朋友。

  与季烁红同在嘉兴的几个同学中,牛吉胜每次干完工作就洗澡,刘洋则靠外出购物来平复心情。“久而久之,朋友们都离开了,只剩下同行为伍。”季烁红哭诉道。

  据了解,从事这一行业学生的婚姻多是同一单位内部组合,而找其他职业的则往往几经波折。2014年春节前,一位殡葬师与长沙某医院的护士谈婚论嫁时遭遇了女方父母的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湖南一电视台的交友栏目,专门办了一期“白衣天使爱上黑白无常”的节目。

  在媒体的劝和下,女方家人终于点了头。

  一位90后入殓师称,职业带来的社交压力让他不胜其烦,以至于每次工作完,他就习惯性地刷微博。“常有网友问,干这行是不是脑子坏了。我回复,老子干这行很自豪。”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创新发展纪实

        学校是什么?是学生心灵中的家园;无论走多远,心中都会有牵念。老师是什么?是充满温暖的臂弯;无论身在哪里,关心都会陪伴身边。什么是群众路线教育?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落实毕业生、实习生就业与工作、技能与应用、职教与发展,就是深化群众路线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创新之举。

        2013年11月,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的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奔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对分布在三大直辖市的毕业生和数家实习单位进行走访,了解倾听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跟踪学生走向社会、建设社会的心声和经验。走访中,各企业非常注重毕业生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日后工作潜力的培养。他们给出的答案是: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是信息技术学校,学生素质好、技能硬、能力强,走进企业就能独当一面,这与学校深厚的底蕴和精心培养密不可分的。

        该校的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全心全意服务师生、服务企业社会,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这所学校始终不渝的追求。近年来,该校本着“素质本位、市场思维、企业视角”的原则,以“做好、做精、做强、做大”为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实现了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整合资源 优化结构 特色鲜明

        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的领导班子认为,职业教育由于本身的应用性、服务性、区域性等特点,就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为关键。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业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遵循“面向市场、发挥优势、适度超前、广泛适应”的原则,形成了计算机教育的特色专业群。进入新世纪,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坚定打造名牌专业和内涵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据谭玉平校长介绍,2004年学校就根据当时的专业优势和未来专业建设规划,成立了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工作室,2010年学校在原来几个专业工作室的基础上,变革了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组建了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电工电子技术5个专业部,在专业开发、教育教学、对外服务等方面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专业并进、异彩纷呈、兼容并包”的办学特色。

        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又本着“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创新理念,构建了多元同行的全新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国家项目投资,积累投资近千万,新建、改建、扩建26个校内专业实训场所和工作室,15个一体化教室共有教学用计算机1190台,生均工位数达0.8;办公用计算机149台,教师和管理人员人手一机;建有综合性学校网站,光纤接入互联网,校园网覆盖所有教学和办公场所。同时,开辟了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使专业建设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夯实了基础。

        科研架桥 竞赛铺路 人人成才

        只有一流的团队才能创造一流的学校,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这是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普遍共识。近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国家、行业的规划教材出版发行40余套,老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师生参加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获奖33人次。在全国说课大赛中获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6人次,省级说课比赛获一等奖23人次。2010年艺术设计部的《画影传奇》,作为河北省专业仅有的作品,参加全国职业学校优秀成果展,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好评。

        近年来,为实现职业教育的新突破,学校将技能大赛与学生的技能考试结合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开启了全新的培养模式。学校多次成功举办石家庄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在计算机应用“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网页设计”3项中,学校连续夺冠。2013年5月,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中,计算机硬件检测与维修、平面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搭建及应用5个项目获得团体一等奖,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获得团体二等奖,有16名参赛选手荣获个人一等奖,19人荣获二等奖。

        据统计,学校在历年的中级工通过率达到96%以上,2013年学校成功举办了“走近职业教育,感知职教魅力,职普面对面活动”,开放了11个项目实训基地,开创了普高、中职学生互通互动之先河。去年,世界助残日前夕,北京、伦敦两届世界残奥会铅球、铁饼两项金牌得主米娜和伦敦残奥会获得铅球银牌并打破世界纪录的侯占彪等5名残疾运动员就学该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残疾运动健儿的一致好评。2013年学校根据“学以致用、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总体要求,积极与河北省民政部门磋商,顺利开创了退伍军人短期培训班,为退伍军人实现理想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产教融合 高位对接 合作共赢

        “产教结合”的核心是:职业学校如何更好地立足优势专业,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并通过生产、经营与服务,再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升级与提高。目前,石家庄市中考信息管理系统、中考体育测试系统、市教育部门发展规划处的财务月报系统、市语委的普通话测试信息管理系统等近50个项目,都是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教师开发的实用软件。这一贡献,足以说明这所学校深厚的内涵与实力。

        近年来,由学校“绿蕾工作组”开发的包括市社科院、市交管部门、市教育部门、省教育部门、省政府部门采购中心及河北十大民营企业等上百个网站和软件项目,均来自于这所学校。其中“河北省职教师资信息管理系统”和“中考信息管理系统”,被评为“石家庄市创新成果二等奖”。特别是,由该校学生承担的石家庄、邯郸等地区部分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等工程,受到了省教育部门领导的肯定,被称之为“产教结合”的范例。
    
        寻根求源,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为何具有强劲的实力?答案只有一个:瞄准市场、产教融合、高位对接、合作共赢。早在2006年,学校就建立了省内首个国办影楼后期专业,实现了“教师进车间、工程师上讲台”和“教、学、做”的教学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领导班子又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艺术及电脑音乐是集版权音乐制作、影视后期、动漫后期、彩铃制作等文化产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是IT业之后又一黄金产业。因此,学校果断决定,引进数字媒体制作这个新的专业项目,与北京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斥资100余万元在学校建立了两个专业级录音棚、一个排练室,先后完成了“阳光快乐生活”电影版《失常33天》整体音乐制作、省河北梆子剧团迎“七一”献礼剧目的所有录音。2012年9月正式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引企入校再创成效。

        用谭玉平校长的话讲,“产教结合、校企对接”推动了教学课堂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实习实训场所与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专业教学老师与企业行家的零距离对接。这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是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根本保证。当前,学校把这一创新举措应用到做好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为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和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李海燕)

年轻时都想到城里闯荡,40岁才肯留乡当农民,这便是困扰农业职校生源特有的“40现象”。

    ■本报记者 储召生 刘见

    李芳伟是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的校长,这所农校位于五指山黎族苗族聚居区,是琼南地区唯一一所省属农业中职学校。近几年来,学校把培养少数民族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与其他中职学校不同的是,这所农校注册的学生中,大多是40岁上下的农民。此前学校在招生中总感觉不踏实,但是,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取消了农校招生的“40岁门槛”,终于让李芳伟吃了“定心丸”。

    年轻时都想到城里闯荡,40岁才肯留乡当农民,这便是困扰农业职校生源特有的“40现象”。这也逼着农业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跟着转型。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可以说是一所转型成功的职校。

    校村共建,将教室搬到田间地头

    20083月,李芳伟到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出任校长时,这所省属的农业中职学校却招不到学生,面临再次停办的危险。中央号召建设新农村,农业中专却招不到人,问题出在哪里?

    李芳伟和专业教师一起,到五指山市畅好乡毛招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在与少数民族乡村干部群众交流时,他们发现当地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农民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素养和经营理念相当缺乏,农村两委干部在农村事务管理以及带头发展生产上缺乏必要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大中专毕业生很少直接回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必须靠已经“稳定在农村”的农民来承担。不过,这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40岁上下的人群,已经过了上学的最佳年龄。让他们重新回到课堂,谈何容易。

    怎么办?李芳伟决定先从传统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起。农民不愿进城上学,他们便把课堂搬到农民家门口;农民觉得读农校无用,他们便在培养实用技术上下功夫。

    20089月,他们探索了校村共建的新模式。课堂就设在村委会或乡村学校;经费方面,教学由学校承担,教室、学生交通补助由村里解决;班主任由学校选派教师担任,班长由村干部担任。由于首批学生大多是乡村干部,他们便把这种模式称为“村官班”,一直延用至今。

    得益于国家和海南省对职业教育的倾斜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视,“村官班”一出现就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农民们也切实感受到这个班的特殊性:不仅不收费,听一节课还有20元至30元的补助,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好事。

    变化更大的是农民真正学到了技能。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教务科科长陈晓明还记得当初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教学时的情形。黎族姑娘王江静曾经当过幼儿园教师,费了好大劲才插班进“村官班”,2010年毕业时,她已是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去年王江静养的阉鸡有1万只,她的目标是办一个10万只鸡的大养鸡场。王江静告诉记者,在“村官班”里她不仅学到了养殖技术,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与农校陈晓明老师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40岁的陈邦法种的是圣女果。过去用的是直播,现在他采用嫁接技术;过去希望枝上果子越多越好,现在每枝控制在8个以内。同样的田地、同样的品种,上了农校后,圣女果亩产由3000斤增加到60008000斤。陈邦法说,现在他养成了习惯,遇到困难就求助农校的老师。

    目前,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通过校村共建,已在少数民族地区9市县开办50多个教学点,在校生人数达到8000多人。

    灵活授课,农民尝到学技术的甜头

    农村教学点是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学历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制定了包括学籍、考勤、奖惩及考核、毕业与结业等多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村官班”设有种植类、养殖类、农村经济管理等不同专业方向。教学模式上,遵循模块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上,根据各乡镇各村生产实际情况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大班以理论讲授为主,小班则结合学员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小组或个别技术指导。

    学校规定了“村官班”的总课时和总学分。学生不论何种原因缺课时数超过30%以上,或者随意迟到、早退等违纪次数达到总课时50%以上,该门课程学分为0;没有修满120学分,就不能毕业,拿不到中专文凭。

    除了上述刚性要求外,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学校还做了弹性安排。放宽了学生入学年龄,初中应届毕业生到45岁以下的往届生,都可以注册入学。延长了在校时间,学生在校学籍最长可保留5年。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专业课可根据生产季节和生产特色增减内容。学校鼓励农民参加各级实用技术培训,凡参加过培训的都有学分奖励。

    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让农民尝到了甜头。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38岁的黎族小伙黎钊,2010年上农校时主要学习种芒果,当年他承包的芒果园产量就比别人高。上农校一年就盖上了楼房,被乡亲们称之为“芒果楼”。

    2013年毕业后,黎钊又利用在农校学到的技术,在自家庭院里种上了蘑菇。今年春节,他的蘑菇每斤比别人高出两三块钱,一到集市还是被一抢而空。黎钊说,有农校做后盾,他们有了尝试种养新产品的信心。

    本号镇黎族姑娘符小玉,上农校学的是瓜菜种植技术。但从妈妈酿的甘蔗酒味道好、不上头,广受乡亲们好评中,符小玉看到了商机。在农校老师和同班同学的支持下,她总结、摸索出一套制作甘蔗酒的传统工艺,申请了“老妈酒”的商标,还打出了“黎族老妈酒,好喝不上头”的广告。现在,她生产的“老妈酒”已成为当地节日聚会和农家乐的接待用酒。在符小玉的影响下,村里妇女都有了学习农业技术的念头。

    “村官班”不仅教农民实用技术,而且注重他们文明习惯的养成。

    刚入学时,很多农民学生在课堂上接电话、吸烟、喝酒,在教室内外乱吐槟榔渣;经过教育,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农民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深化教改,探索“农商旅一体化”模式

    校村共建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国家教育政策和扶贫政策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在时任省长、现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提出“扶贫改打职教牌”之后,教育资金和扶贫资金都向农业职教倾斜,让学校有了改革发展的东风。

    下一步该怎么办?李芳伟提出,借鉴瑞士旅游职业教育的“洛桑模式”,海南农林科技学校提出了“农商旅一体化”的发展新思路。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目前海南发展的重中之重。海南提出,到2020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要实现这一指标,必须把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员有效转移到服务行业上来,提高农民的素质至关重要。上世纪60年代,德国的农业从业人员占60%,而目前只有2%,就是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实现的。

    在五指山市南圣镇南圣村,学校正在尝试“农商旅一体化”的校村共建新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把海南常见的瓜果、花卉等进行分类,并按现代农业的标准进行管理;二是打造一个商业服务平台,引入企业运作模式,向当地农民提供相关服务,带动周边农民实现规模经营;三是带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四是形成一个融农业产业链、创业培训和学生创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牛门水库旁,由省教育厅投入40万元、中央实训基地专项基金投入160万元、学校自筹100万元建设的“六弓鹅”养殖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依托该基地,学校和田圮村共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近期投放种鹅350只,鹅苗3500多只。田圮村村支书陈永平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他本人就是“村官班”的毕业生。

    这个养殖合作社的下游,是19个养鹅专业户。他们从这里领鹅苗,使用统一的饲料,按照同一方式喂养,成鹅还能以每斤20元卖给合作社。吴亚伟是其中一个专业户,去年他首次养了400多只六弓鹅,春节每斤售价25元,每只鹅就赚了100元。吴亚伟说,他有600亩的水面,今年准备再多养些鹅。

    “农商旅一体化”职教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农民不需要异地转移,就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角色转换。他们将从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具有农、商双重身份的从业人员。

        近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武汉职院”)首次向社会发布了学校社会贡献力的年度报告(2013)。这种类型的新闻发布,一般不会产生具有轰动性的社会影响,但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者而言,其引领性作用不言而喻。

        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武汉职院,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它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是湖北高职教育的品牌之一,为地方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般来说,评价一个学校社会贡献力的大小,理应采用第三方所作的测评报告,其结果可能会更客观一些,更具公信力。但对武汉职院这次自己主动向社会提交社会贡献力报告的做法,我们还是应该给予热情的点赞,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自觉。

        这种教育自觉首先表现出一种思想的自觉。社会贡献力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尝试使用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具体是指一个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实力及其实现程度,包含其贡献社会的能力和贡献的力度。社会贡献力的大小决定着社会价值的高低,也是获得社会认可、赞誉、支持的关键。如今,这一评价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一些企业界、产业界甚至把社会贡献力称为促进企业、产业发展最稳定的“发电机”。

        武汉职院主动将社会贡献力这一评价方法引入学校,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参照的坐标体系,在于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关注社会贡献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审视自身承担和实现这种责任的能力,更加清醒而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从而提升其社会价值。一所高职院校要获得政府重视、社会认可、考生向往、企业青睐,就必须扎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提升实力,主动服务社会,展示社会价值。这种认识是理性的、超前的,也是具有眼光的。

        这种教育自觉还突出体现在用社会贡献力的指标体系来指导学校具体的办学实践。经过认真而细心的梳理,武汉职院把学校的社会贡献力具体归纳为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社会影响五个方面。

        有了这种教育的自觉,他们在办学过程中常常会主动问自己: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地方经济区域社会需要的?是不是和地方产业对接的紧缺人才?我们有没有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我们所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没有?我们为社会提供了哪些服务?效果怎么样?我们向社会辐射了什么样的文化理念,辐射面和辐射程度怎么样?社会对学校给予了怎样的评价?基于此,他们近年来一直关注内涵建设,走“质量、品牌、特色”之路,用社会贡献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形成了考生踊跃报考,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竞相合作的良好局面。

        “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美国为你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一起为世界、为人类做了什么”。当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就任时的一句话至今还经常被人引用。

        在今天的发展环境下,武汉职院具有的这种教育自觉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众多学校的注意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外部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如学校的升格、校园的扩大、教育资源的获取等,还难以静下心来对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价值标准等方面作深层次的思考、理性的选择。在部分高职院校,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只有当学校把社会贡献力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一个进行自我督促、自我评价的指标,学校办学者才能有定力,安于其位,心无旁骛,专注内涵建设。这种教育自觉与不自觉,其结果自然是大不一样的。

  东方网4月14日消息:据《i时代报》报道,“妈妈,给我一张钱,我来帮你验验是不是真的!”昨天上午,刚刚走出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实训楼,六岁的童童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老师送给自己的紫外线灯给妈妈验起了百元大钞。童童参加的是本市首届“学生职业教育体验日”活动。当天,上万名来自各中小学的学生在本市100多个中职校和实训基地当起了“小大人”,学捏软陶、做木工、烘焙蛋糕、调制鸡尾酒等。

  记者在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看到,虽然活动要9点钟才开始,但早上8点刚过,就有家长带着孩子冒雨赶来。家长刘女士说,自己带着读三年级的儿子从浦东赶来参加活动,“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蛮好,一方面能让孩子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另一方面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面。”

——以河南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为例

        今年2月26日,国家召开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特别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项举措将有利于扭转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定位不清、只求规模的现状,引领社会摒弃一提职业教育就是“低档次”的陈旧教育观念。会议的召开,更加坚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信心,也预示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非省会城市的黄淮学院,克服了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应用技术类办学道路,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日益凸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黄淮学院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经验做法和思考归纳如下,以期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黄淮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由河南省政府部门主办,在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作为一所“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本科高校,升本以来,特别是2010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人才”两个规划纲要,牢牢把握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蹚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呈现“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局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门领导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黄淮学院的应用型办学探索与实践,并指出黄淮学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性。2013年11月18日,河南省领导在调研黄淮学院时指出:“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黄淮学院的办学实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黄淮学院转型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认可。

        适应形势、破解难题,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是一个持续、艰苦、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蝶变、超越、脱胎换骨的转型与提升过程,需要很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近年,黄淮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战略举措、发展路径等方面不断统一思想并付诸行动。

        (一)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路径。  学校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瞄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个目标,围绕转型发展、全面提升这条主线,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力本位、重在实践”“两大突破”,完成从传统专科学校管理向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管理;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从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推动了学校的加速转型、全面提升。

        (二)更新观念,破除传统教育思想桎梏。围绕“怎样办好应用型大学、怎样培养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核心问题,学校于2011年开展了以“政策引路、专家指路、行业铺路、学校探路”为方法的为期一年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邀请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帮着理清思路;深入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以此催生应用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邀请境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人员到德国的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和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的班戈大学和考文垂大学等10多所应用型大学进行考察培训,建立专题网站、设立课题,开展系列深入研讨和论证,促进广大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引领了学校转型提升与跨越发展。

        (三)构建合作发展联盟,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创新办学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担、互惠多赢”的原则,与16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成立合作发展联盟,打造了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依托联盟,学校与各成员单位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形成了协同创新、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专业结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学校紧跟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使专业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四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集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不断提升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依存度、共享度,进而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导向。学校坚持“一个核心、四个统筹”,修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六)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强化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做到“学校教的要适应市场要的”。在教学方法的手段上,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推行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仿真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微课程建设、慕课MOOC、反转课堂等都在加紧推进之中。在学习评价与考核方式上,推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积极开展“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教育,把“四创”教育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七)搭建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依托合作发展联盟,学校与企业强强联手,共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一是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和“梦工场”等校内实习综合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二是以企为主共建130多个项目多样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联盟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按照“企业命题、双师指导、协同完成、市场检验”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学校毕业生设计、研发、制作、调研性论文和设计已经达到80%,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创新。

        (八)实施双师双聘双百工程,打造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黄淮学院将打造双师素质教学与科研团队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推进“双聘”制度,从行业企业聘用120多位行家里手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选派100名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政府机构参加顶岗实践或者挂职锻炼;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出国、出境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九)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办学平台。按照“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思路,学校先后与英国、印度、美国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17所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学校有11个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7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通过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师资、课程、教材等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遵循国际化产业分工的人才培养途径,推动全校范围内各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由外向内激活学校的应用转型,形成国际合作办学由内向外的拓展延伸、良性互动局面。

        (十)加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提供转型发展理论支撑。作为教育部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第五项目组“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工程项目组”牵头单位,学校成立转型发展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在办学实践中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逐渐形成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创办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今后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理性思考、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

        回顾9年多来的探索与创新,黄淮学院既经历了初始阶段“生存追赶”式发展的困惑与拼搏,更有了“转型提升”式跨越的自信与和收获。总结反思学校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走过的发展道路,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定位。学校发展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转型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发展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可能会导致“南辕北辙”。地方高校确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面向社会,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接了“地气”才能有“底气”,只有突出服务地方性、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与社会资源。从而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困难的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推进转型发展需要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工作必须先打“观念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制约学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思想桎梏,用转变观念开启学校转型的动力之门。促进观念更新,一要搞调研,摸清职工思想状况;二要造舆论,引导师生观念更新;三要学理论,启发师生转变观念;四要树典型,推动师生观念转变;五要抓干部,带领师生观念转变;六要转机制,强化师生观念转变。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创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自信、发展自信和前景自信,进而增强办好应用型高校的行动自觉。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新型治理结构,是激发转型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体制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干部人事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建设,集聚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聚集学校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需要的是各级政府的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黄淮学院的转型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使得学校在破解发展难题、融入地方建设上有了更便利的条件。所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重新审视高校与地方政府关系,通过专业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切实建立起符合教育与地方互动发展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紧迫的是要坚持特色发展。新建地方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发展就必须坚持差异化发展,不盲目攀比,不简单盲从,不等待观望,避免“千校一面”。在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凝练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认真筹划好学校未来发展

        黄淮学院将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和河南省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先试先行,大胆改革,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创新学校治理结构上有新突破。  强力实施开放合作发展战略,完善学校章程,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筹建“银泰汽车学院”、“天中联视频工程学院”、“用友新道经管学院”等新型二级学院,探索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新型内部治理结构;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以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为关键,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鼓励各二级单位大胆改革、创新实践、特色发展,增强学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内驱动力。

        (二)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有新突破。发展壮大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强力推进校企、校地协同,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运用开放经营的理念,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在体育中心、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体的科技文化一条街、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企业行业共建共享,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企业入驻,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前店后校”、“校中厂、厂中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与驻马店市9县3区实现在科技、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系统化、集团式对接合作,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在课程和教材开发与建设上有新突破。在优化专业结构,推动应用型专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强化实践、开发资源、项目驱动、案例教学”课程建设基本原则,加快制定课程标准,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评价机制,重点抓好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加大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建设一批适应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使之成为学校提升转型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突破。瞄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按照“拓宽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贡献度、提升满意度”的工作思路,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立足点、支撑点和生长点,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搭建、成果推广、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寻求结合点,明确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益,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目前,学校正全力配合国家教育部门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积极筹备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即“驻马店论坛”。站在新的起点上,黄淮学院将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国内知名的应用技术大学。

        (黄淮学院院长 介晓磊)

          2013年12月14日,由中国教育报社与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颁奖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


         第三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以“教育奠基中国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弘扬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展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时代风采,激发教育战线的改革创新活力,树立教育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发掘、宣传可资借鉴的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经验,推动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落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校李芳伟校长因“把课堂搬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的办学模式,在由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教育部部分司局领导、部分中央媒体负责人组成的评委会上,以高票数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在颁奖典礼结束后,李芳伟校长应邀参加了“创新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坛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晨报讯

在大学生四处奔走疲于求职的6月,职高毕业生未出校门却被“一抢而空”。

日前,记者在中法餐饮文化节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劲松职高烹饪专业的毕业生百分百就业。从3月份开始,就有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大饭店等知名酒店过来招生,因为招聘企业众多,学校甚至要“筛选”其资质,为毕业生把关。

劲松职高贺士榕校长介绍说,目前北京约七成五星级酒店的厨师长是出自该校,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在五星级及以上酒店就业。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