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到达纽约机场时,数十家媒体记者把我们团团围住,在耀眼的闪光灯下,我们宣读了简短声明:我们为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清晰记得,1978年12月27日,作为中国首批52名公派赴美留学人员之一,他开始异乡求学,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40年前的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作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拉开了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序幕。
40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发生巨变。从出国留学到中外合作办学,从人文交流到“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教育对外开放从单向需求转向合作共融,由单一样态变为多元发展,从追随者成长为引领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步入了以提质增效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局面。2015年12月9日,在审议通过《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四十不惑,教育对外开放有了新目标,中国教育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迈进。
留学40年与时代发展同行
中国的留学史可追溯到一个半世纪以前,容闳带领120名幼童留美。五四运动时期,留美、留法、留苏浪潮兴起。1978年的增派留学生可谓拉开了第三次留学潮的序幕,其意义深远、影响巨大,远非前两次所能比拟。
1978年6月23日,在听取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刘达的工作汇报时,邓小平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审时度势,一语破冰。这次的指示具有前瞻性和划时代意义,不仅意味着国内10年封闭局面的结束,也成为中国日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风向标。
首批留学生抵达后不久,邓小平偕夫人卓琳访美。在美方为卓琳举办的招待会上,卓琳对留学人员说:“努力学习,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将个人前途融入国家发展,是那一代人的使命。站在留学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当下,当初那份想要走出去的遥不可及、走出去的弥足珍贵及所承载的丰富厚重或许已难以准确触及,但打开一扇窗、让人“睁眼看世界”,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愿望却绵延至今。
40年,留学生群体可谓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重要亲历者。40年,随着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留学规模从涓涓细流扩展为广阔汪洋。
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破60万大关,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接近520万人。从最初的52人,到如今的520万人,10万倍级的增量不仅意味着留学规模的几何级数增长,更映照着留学政策的变迁和留学理念的变革。
公派留学政策在不断完善。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国家公派留学走上法治化轨道。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启动,从初期的每年选派5000名左右研究生,到之后选派范围和数量进一步扩大,高质量留学人才实现批量化培养。
自费留学队伍蓬勃发展。1981年,自费出国留学政策放开。1985年,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为出国留学人员破除了一道门槛。此后的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被写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给了出国留学人员更广阔的空间。
政策与民意的完美契合,带来的是外语学习的热情高涨,托福、GRE考试报名排起长龙,“洋插队”一度成了流行语。这背后,是普通民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小目标”得以实现,是改革开放大潮中一个个弄潮儿的活力被释放,梦想被激活。
留学,从精英逐步走向大众。
2017年,出国留学人员中,自费留学已达到54.13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近九成。以公派留学为引领,自费留学为主体的留学工作格局继续保持。
国力的提升不仅能让更多人有条件、有自信走出去,也吸引着更多外国留学生前来。
48.92万人,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就读于全国935所高等院校,是2017年来华留学生的相关数据,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而在上世纪70年代末,来华留学生只有1200名左右。
近年来,随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目标的提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开展,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日趋优化、学历生比例不断走高、学科分布更加合理。
国力的提升还吸引着更多留学人员学成归来。从放弃国外优越条件的“科研疯子”、大地之子黄大年,到相约合肥科学岛的哈佛七博士,再到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是形成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归潮”,逾八成留学人员选择学成归国,人数超过231万,学成归国者占改革开放后回国总人数的七成。
“我很喜欢‘潮’这个概念,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如是说。
“归国潮”背后,是数年来“春晖计划”“万人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磁力,是国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魄力,是既能填饱中国胃又能丰盈报国心的魅力。
40年前,开阔眼界、学成归国、追赶世界是首批留学人员的心愿;40年后,时代巨变,留学归国不仅能“得其大”,还可以“兼其小”,对于出国留学,人们的心态也更理性、更开放。
“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改革开放以来这40年,我们的教育就是在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走向世界的。我们的方针历来是‘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教育。”今年两会期间,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提问时,陈宝生这样说。
这让人想到35年前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未来是前行的方向,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目标,而面向世界则是走向现代化的坐标。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对教育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走出去留学,加强国际教育间的合作和交流成为必然。
在此背景下,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应运而生,让中外合作办学有规可循。2004年,国务院印发《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全方位、高层次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确立了5年内教育对外开放的思路、策略和举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思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一系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继诞生: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开办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先河;2012年8月,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挂牌成立;2016年10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获批正式成立;2017年9月,国内首个旅游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在海口揭牌……
中外合作办学,既丰富了我国教育供给,实现了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世界顶尖优质教育资源的便利,也能让中国教育与世界深度共融,取长补短,加速现代化的脚步。
截至今年6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342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共1090个。我国已与世界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先后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等建立起8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与世界看齐的过程中,一些进步已然呈现。在几个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中国大学的位次整体前移,且逐年快速赶超。2016年,中国获全票通过,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846个工科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工程教育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中国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与此同时,“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
2012年11月,厦门大学正式接受马来西亚官方邀请,到境外办学。2016年2月2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我国公立大学在海外开办的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校。
将近百年前,厦门大学由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如今,厦大回到嘉庚先生成长的马来西亚,这被看作“历史的回馈”,而对于中国教育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前行。
截至2016年,中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约旦、埃及等10多个国家向我国发出境外办学申请。
从面向世界到以自信、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彰显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实力与魅力。而这样的风采也在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领域绽放。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始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从今年1月起,英国8400多所小学开始选择使用翻译中国的数学教材,此前,上海还因为在两次PISA测试中的优异表现,英国先后两批各派70余位数学教育专家和教师来华学习,并邀请130余位上海数学教师赴英国开展示范教学活动;美国麦迪逊市还首次投入200万美元建立“安吉游戏”在美国的第一所试点幼儿园……
教育对外开放最美妙的地方或在于此。面向世界,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间相互交流、互学互鉴,欣赏着“别人家”学校教育理念的长处,在找寻差距中成长完善。同时,也将自身的光芒洒向远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全球治理
2016年8月21日,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一层大厅,一名来报到的学生在白板上写了两个单词:Hello World——这是首批清华苏世民学者前来报到的场景。
苏世民学院是中美合作、致力于培养未来世界领导人的项目。开学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说:“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不只着眼自身,更是放眼世界,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以开放的心态为全人类命运考量,从中不难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教育对外开放成为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载体,而培育具有开放心态和世界胸怀的人才也应是教育开放的核心要义。
2016年5月,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吸引了全球目光。这位名叫何江的学生讲述了自己被蜘蛛咬伤,母亲用土方子处理伤口的轶事,呼吁更多人行动起来,助力地域发展的不均衡。何江展现出新一代中国年轻人对于全球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也更让构建命运共同体变得具体、可感。
2016年4月,《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称,要大力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作为《意见》的配套文件,教育部2017年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倡议各国聚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并称中国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区域教育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铁路建成后,运营、维护、管理人员从哪里来?2017年6月,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运营在即,这样的问题摆在面前。
作为铁路的建设方,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启动了肯尼亚留学生项目,两批共60名肯尼亚学生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开始为期四年半的专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6年起,天津开始在泰国、英国、印尼等地设立“鲁班工坊”,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式,搭建起天津职业教育与世界对话交流的桥梁。“鲁班工坊”向世界输出中国职教,也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
沿线国家需要什么人才,中国的教育服务就送到哪里,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发挥教育“软力量”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事半功倍。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形成了“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阿拉伯大学校长论坛”“中国—非洲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国—拉美教育交流平台”“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等一批多边教育合作与对外援助平台,参与全球治理,亮出中国教育的名片。而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也在为促进民心相通、加强人文交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更多是向西方学习,努力追赶。随着国家发展,我们从“跟跑”到“并行”,再到在某些方面“领跑”,教育对外开放的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交流程度也不断加深。我们不仅与发达国家继续深入交流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携手也日益增多。平等、互助、包容,展现着一个大国的风度、责任与担当。
当下,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未来将会怎样?
今年两会期间,陈宝生在展望“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时的中国教育时说,到那时,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的标准将成为世界的标准,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留学的国家。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国有更大的发言权,中国版的教材,能够走向世界。
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站在当下,回望改革开放的40年,展望未来的30年,从历史的长廊,到未来的时空,教育对外开放一路走来,曾经可见,未来可期。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纪念改革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对于教育对外开放亦是如此。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努力实现范围更大,程度更深,关系更近,合作更紧,影响更广。自家大门要开得更大,更要出去敲开更多的大门。
国办发〔2018〕1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担当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务院决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2016年实施的24项督查激励措施调整增加为30项督查激励措施,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经国务院同意,现将调整后的督查激励措施及组织实施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优先纳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关试点,推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二、对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的省(区、市),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中给予优先支持。(商务部负责)
三、对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企业债券发行、债券品种创新与风险防范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市(地、州、盟),在两年之内对其行政区域内企业申请企业债券实行“直通车”机制(企业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不需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鼓励地方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发挥企业债券促投资、稳增长的积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四、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投资完成等情况较好的省(区、市),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既有专项中统筹安排部分投资,用于奖励支持该省(区、市)符合条件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对财政预算执行、提高收入质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好的省(区、市),中央财政利用督查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年度预算中单独安排的资金等予以奖励,用于支持省(区、市)推荐的先进典型市(地、州、盟)、县(市、区、旗)。(财政部负责)
六、对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地方投资落实到位、促进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措施有力、交通债务风险防控工作落实有力的省(区、市),将该省(区、市)具备条件的交通建设项目优先列入三年滚动计划,优先安排车辆购置税和港口建设费建设资金。(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负责)
七、对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的省(区、市),适当增加安排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应减少所安排项目的地方建设投资。(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八、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成效较好的省(区、市),支持该省(区、市)或其辖内地区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在同等条件下对其申报金融改革试验区等方面给予重点考虑和支持,在相关领域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的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上述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绿色公司信用类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
九、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较大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在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一定指标予以奖励,用于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项目建设。(自然资源部负责)
十、对按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且成效显著的省(区、市),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结果,在分配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农业农村部负责)
十一、对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成效明显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电商强县建设中予以倾斜。(商务部负责)
十二、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省(区、市),鼓励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优先支持其行政区域内1家符合条件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或调整区位,优先支持其行政区域内1家符合条件且发展基础较好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部负责)
十三、对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成效较好的省(区、市),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给予一定倾斜,用于支持其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部、财政部负责)
十四、对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优先支持培育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优先支持举办重大创新创业活动,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对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重大项目,优先推介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对接,鼓励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五、对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市(地、州、盟),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布局和服务型制造等试点示范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并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等安排中对符合支持条件的予以倾斜,促进其行政区域内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改造和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十六、对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市(地、州、盟),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在重点项目上予以倾斜,鼓励地方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十七、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地、州、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奖励,并优先支持在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智能化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十八、对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转型成效突出的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政在安排年度补助资金时予以倾斜支持,并优先支持在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十九、对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重大质量项目投入、质量技术机构布局建设、中小微企业及“双创”企业质量技术服务、质量提升工作重点帮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二十、对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省(区、市),优先纳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重大项目中予以倾斜支持。(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二十一、对落实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工作力度大,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任务完成较好的省(区、市),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二十二、对在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的省(区、市),在分配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时给予一定奖励。(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负责)
二十三、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省(区、市),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支持力度,并在以工代赈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十四、对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在安排中央补助及配套基础建设有关资金时,给予适当奖励或倾斜支持。(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二十五、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下达相关省(区、市)后,由省(区、市)统筹按一定比例或额度给予奖励。(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负责)
二十六、对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积极主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省(区、市),在安排中央补助及有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遴选相关试点项目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负责)
二十七、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市(地、州、盟),中央财政年度污染防治有关专项资金下达相关省(区、市)后,由省(区、市)给予相应奖励。(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负责)
二十八、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省(区、市),在分配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水利部、财政部负责)
二十九、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县(市、区、旗),在分配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负责)
三十、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且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在下一年度国务院组织的有关实地督查中实行“免督查”。(国务院办公厅负责)
对真抓实干、相关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督查工作、完善督查激励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激励地方奋发进取、竞相作为,推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督查激励措施,及时制定或调整完善实施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督查激励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督查考评体系,改进督查考评方法,创新督查考评方式,简化操作,优化流程,公平公正、客观全面评价地方工作成效,避免增加基层负担;要做好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工作,指导和帮助地方用足用好督查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督查激励的示范引导作用。各省(区、市)政府要建立省级政府办公厅牵头、省级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做好本地区督查激励措施组织落实工作。有条件的省(区、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出台配套措施,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增强激励效果。国务院办公厅将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适时对督查激励措施实施效果组织评估。
各有关部门制定或调整完善后的激励措施实施办法,于2018年12月31日前报送国务院办公厅。从2019年起,各有关部门于每年2月底前,根据上一年度工作成效,结合国务院大督查和有关专项督查情况,研究提出拟予督查激励的地方名单,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将会同有关方面统筹组织开展相关督查激励工作。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国办发〔2016〕82号)停止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8年12月6日
“这是一个新时代,中国正在强起来。这是我们的时代,谁都有机会出彩……”11月29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暨2018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上唱响了《强国一代有我在》,赢得现场掌声一片。
当代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相吻合,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和建设者,当代青年就是完成复兴大业的“强国一代”,这其中当然包括高职院校中众多的95后、00后学生。
高职院校该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强国一代”?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回答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易俊表示。而此次会议的与会人员也围绕“唱响强国一代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文化是推动高职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氛围对人才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谭属春看来,保证职业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需要一流的院校文化来引领。更具体来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并通过院校文化的导向作用,来引领广大师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纵观众多高职院校,各具特色的院校文化已成为一道道别具风采的风景。
比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卫东介绍,学校随处可见“茶”元素。学校依托学院茶艺、环境艺术等优势专业资源和广西茶文化研究会等多元化合作平台,通过荟萃茶文化“和、敬、怡、真”精髓,营造和谐、互敬、心怡、求真的人文氛围,逐渐形成了“思茗”文化育人品牌。
再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岩介绍,学校将“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已经使素质教育取得卓越成效。
“我们找准航空文化与校园文化融通的着力点,实现校企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融通,努力实现两种文化的零距离,在核心层、中间层、表现层融入与航空行业及军队相对应的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周岩说。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刘合强介绍,学院里的机电雕塑园、旅游博物馆、谈石斋艺术长廊、第二工业中心以及走进学校的大国工匠们正塑造着浸润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刘浩宇介绍,学院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公共空间的走廊里,正诠释着学校师生的精神风采,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黄远彬介绍,学院正在实施“体商素养”培育工程,探索立德树人新模式,融文化熏陶、科学研究、思政教育、实践训练等于一体……
周岩认为,要创建“当地离不开、行业都认同、国际能交流”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强国一代”,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软实力,文化更是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同频共振
“一是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传统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不足,无法真正融入学生内心;二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发挥不力,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相脱离,未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未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嵌入专业课程;三是育人合力不强,在育人工作中,各部门、二级学院有效合作的手段不多、主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不强,无法形成育人合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易俊在调研中发现高校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通病”。
为此,易俊在学校召开了教学团队负责人座谈会和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座谈会,各专业教学团队以“隐形嵌入”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不断深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并开设《中华射艺》《中华礼仪文化》等素质教育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换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大凯同样认为,课程教学中要实现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抓住思政课堂主渠道,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但在张大凯看来,仅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增强实践能力。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先满介绍,在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两栖”平台上,学院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实施“思想导师制”,遴选一大批优秀党员教师及中层以上干部,对需帮扶的问题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致力把“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春光则介绍,学院以工匠精神、行为自觉、文化自信三个一级指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制度规范、社会实践、文化等指标,研究开发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测评标准,从而引领学生学习、领会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我们已经对2.6万名学生进行了评价,我们也从中收获很多,还受到了领导、专家、老师的好评,学生也成为我们最为之骄傲的名片。”王春光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探索,把学生真正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做到学生心坎里
新时期,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更新升级传播手段和渠道。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无疑成了高职院校重要的思政教育阵地,学生埋首其中,而学校也在下大力气在这一阵地上耕耘,使思政教育抵达学生的指端、心间。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则立足于官方微信,致力以“小屏幕撬动大传播”。学校党委书记王光文介绍,学院官微在精准定位用户群体的前提下,在坚持正面发声的同时,满足用户内容需求、服务需求、情感需求。同时,在“有意义”和“有意思”中找到平衡点。官微在学院大政方针、重大新闻与内容的新奇特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和落脚点,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让“硬新闻”“软着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与师生的有效互动。
而新形势下如何结合“事、时、势”,让思政工作在线上线下“清新可人”“活起来”?这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此,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思政工作打造了一位虚拟代言人,即“工小程”系列拟人化形象——“工小程”头“戴”矿灯,脚“穿”圆规,大眼呆萌,色彩明艳,易于被年轻人接受,同时又较好反映了学校的传统专业背景和特色。
据该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洪冲介绍,学院同时结合学生话语表达特点,打造了专属网络文体“工小程体”,比如“外卖可以吃一辈子,食堂只能吃这几年”“考试别加特技,毕竟考试不是谈恋爱,不需要眉目传情”等,“扑面而来”的清新话语,摆脱官方话语体系“严肃”和“刻板成见”,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接上了地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劳动的价值,歌颂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劳动是青年学生习得本领、开创未来、实现梦想、铸就辉煌的光荣路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会议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谋划新发展,续写新篇章,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之路还很长。提高发展质量,培养优质人才,职业教育应回归常识,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各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全过程。
一要突出马克思劳动美学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马克思劳动美学是美学大厦的基石。职业院校要重视马克思劳动美学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给予其独立的地位,保证足够的学时,落实到各专业、各教育教学环节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观,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追求崇高理想,塑造完美人格。
二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劳动文化。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旷古悠久,靠的就是人民热爱劳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劳动推动社会发展,“赖其力者生”这一朴素的劳动美学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职业院校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劳动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信劳动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坚定劳动开创未来理念,立足岗位成才,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用精湛技艺绘制精彩人生。
三是彰显实践教学的劳动教育元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更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广阔平台。学校要重视和发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劳动教育功能。针对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内容、目标,从设计、实施到考评,全程注入劳动教育元素。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培养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职业精神。学校还要从劳动教育的角度,厚植“以赛促教”内涵。技能大赛不只是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简单评鉴,更是对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一次全面展示,是一次鲜活的劳动教育活动。参赛、办赛,不应局限于赛场和参赛团队,还应把大赛搬进校园、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四是创建多维度的校园劳动文化。职业院校要调动教学、科研、管理、工勤等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全员参与劳动教育。创建多维度校园劳动文化,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时时接受劳动教育。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周、劳动日活动,参加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参与食堂、舍务管理,倡导学生自治;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学校要加强对各类活动的组织与引导,丰富活动内涵,增强劳动教育体验,寓教育于劳动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展示优秀师生的工作业绩与事迹;构建劳动广场、形象雕塑等文化设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熏陶;教师要精致教案课件、规范课堂板书、整洁着装、端庄行为,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向学生示范和传递职业精神。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不仅推动了社会就业和稳定,而且成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相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认同度不高、经费来源不合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吸引力、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达标等问题。要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顽疾,依赖于党和国家的强有力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当务之急要体现职业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绩效化、制度化、程序化,这就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祁占勇教授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书,紧扣时代脉搏,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体现了意义重大、内容全面、观点独特、方法科学等特点。
一是凸显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大意义。职业教育对国家安全、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技能强国”“工匠精神”“精品制造”“优质制造”等战略高度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而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既离不开职业教育政策的有力保障,更离不开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职业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绩效化、法治化,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
二是建构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内容框架。本书以职业教育政策的本质特性为起点,运用统计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与演进逻辑,基于动态循环发展过程的视角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多个环节的内涵、本质、意义、模式进行了论证,从文本分析的视角探究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背景、问题、定位、理念等,审视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涉入”以及基本价值基础,对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国际比较。
三是提炼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独特观点。职业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具有整体相关性、结构有序性、动态稳定性、对外开放性的特点。本书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非连续性、多权威控制性以及师资建设的政策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受到青睐等特点。在职业教育政策未来走向中,不仅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政策决策的科学研究,而且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也要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同时,本书总结了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谱系,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公共利益、效益优化、民主参与。本书构建了职业教育质量政策、体制政策、经费政策、教师政策的政策分析的基本维度。
四是渗透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科学方法。一方面,本书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进行了翔实的话语分析,以透视其背后所渗透的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政策的修改与制定、执行、评估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本书通过统计软件工具,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使用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中关键词、主题词、作者、引文等在文献中共同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发现职业教育政策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基础、研究团队以及存在问题。同时,本书还运用到了“编码”分析法,既可以全方位地俯瞰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政策,也是对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深入解读,更是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形成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权力、主体、资源、制度等的基本认知。
本书围绕“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与“为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两大主线,依照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外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从定性到定量、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路,秉持“问题导向、目标牵引、实践情怀、中国立场、全球视野”的基本定位,较为全面、系统、深刻地探究了职业教育政策的本质、过程、价值、体系、演变等内容,是一本值得职业教育政策决策者、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及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同仁细细品味的学术著作。
“6选3非常符合学生需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真正感兴趣、有特长的科目。”上海新高考方案实施后第一届考生乐意安说。
2017年6月,上海、浙江34万名高考生像乐意安一样,成了首批“吃螃蟹”的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40年来最大变革。
“惟进取也,故日新。”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对时代变革的理解和渴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纵观40年来教育的历次改革与发展,始终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始终践行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崇高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教育改革,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拨乱反正 教育事业全面恢复重建
“文革”结束,百废待兴。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被彻底否定,全社会没有了学习知识的活动和动力,国家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1977年,邓小平刚复出不久,就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1977年底,恢复高考,570万名考生从车间田地、山林工厂走向考场,最终27万人被录取,命运由此改变。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也是我人生的转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前院长钱颖一感触颇深。而在北大教授陈平原看来,恢复高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事,更是全面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一个突破口。
1977级、1978级学生是幸运的,他们经历了若干划时代的事件:恢复高考制度、扩大派遣留学生出国、改革开放号角吹响……他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转折。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国家对教育的直接要求;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不仅需要纵向的选拔培养,更需要横向的比较。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要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1978年6月,邓小平作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
从1978年第一批52人启程赴美,到如今中国已有500余万人到海外留学,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留学生也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连接世界的生力军。
如果说1985年之前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恢复和重建,那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真正启动了教育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
而改革最直接的动因,则是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面对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政府职能与办学自主权划分不清、教育结构不合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以及多元筹资难题等,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需要。
怎么改?《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个决定,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的战略目标,将教育改革纳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中。
具体如何实施?《决定》提出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四是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自此,我国教育事业各项改革蓬勃开展——
198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印发,确立了到20世纪末教育发展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全”);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两重”)。
1999年,《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发布,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印发,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新目标。
……
每一座里程碑上,都打上了《决定》的烙印。
与时代同步 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
992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
这一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且科技文化水平偏低是基本国情。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如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必由之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的行动目标。
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紧张是客观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一体制极大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积极性,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实现“两基”战略目标作出了极大贡献。
“两基”攻坚,重点、难点在农村和西部。为此,国家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教育支持最大的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前后两期投入近200亿元,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成果迅速显现,截至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2001年1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然而,21世纪初所实现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有限,大规模“普九”只能辅以征收教育税费、学杂费等多渠道筹资,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集体积累已经不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实现了“从向农民收费集资办学转变为主要由政府出资办学,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由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两大变革。
此后,基础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006年春,西部农村的学龄儿童不再交学费、杂费和书本费。
2007年春,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2008年秋,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除学杂费。
至此,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与免除具有千年历史的农业税一样,义务教育全免费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乃至百年来中国教育成就的重要标志。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高等教育则直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然而,直到1998年,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只有78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扩招是民心所向,势在必行。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4%,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此后,这一数字仍大跨步增长,2010年达到26.5%,2017年达到45.7%……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伴随扩招,过去“条块分割、部门办学”的旧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管理体制改革,使高等教育走向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发展路径,极大调动了中央、地方及社会各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幅提升。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1992年中央政府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211工程”),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1998年又决定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此后,国家又先后开始实施“2011”计划、“双一流”计划等,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挺进。
高等教育领域的系列改革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改善了高校过去资金匮乏、设施陈旧、队伍不稳的局面,而且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增强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科研实力、创新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
攻坚克难 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何在?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然而,伴随中国教育持续高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至沓来:高等教育领域,扩招后大学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难,学术造假等问题日渐突出;基础教育在“效率优先”的发展观影响下,教育公平被忽视,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差距不断拉大;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校生被视为“二等公民”,等等。
“今天的教育改革,面临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有待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于教育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当下的教育改革,无法回避“十三五”甚至未来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等进行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八大继续把“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公平与质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维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也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几年前,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启动:
2014年9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吹响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号角,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从育分到育人,着眼终身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本质。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义务教育出现“城镇挤、乡村弱”现象,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扩大。2016年,《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应运而生。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意见》要求各级政府以缩小校际差距为立足点,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十大举措随之出台。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出台,中国2600多所高校重新洗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17年,全国1.21万所职业院校开设约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总规模933万余人,在校生2697万余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每年有280万个家庭通过高职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
教育发展,经费先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2012年首次实现占GDP比例达4%后,连续6年超过4%。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1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2017年达3.42万亿元。仅2012—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年累计投入13.5万亿元,超过1952—2011年60年累计投入之和。
……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可以自豪地说,经过4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而且正在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40年改革开放,中国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教学〔20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拓宽就业领域,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1.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地各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要继续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结合地方实际适当扩大地方基层项目的实施规模。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领域就业创业。要发挥服务业最大就业容纳器的重要作用,鼓励毕业生到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就业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会组织就业。
2.促进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各地各高校要鼓励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实体经济就业,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降税减费等优惠政策。要加强与中小微企业沟通联系,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招聘信息,积极组织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招聘,进一步办好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活动。
3.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要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攻坚力度,结合实际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4.拓展新兴业态就业空间。各地各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主动对接以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特点的新业态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支持鼓励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主动适应新就业形态、新用工方式。
5.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回信和勉励语精神,认真落实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要密切配合兵役机关,面向毕业生、在校生、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集中播放征兵公益宣传片,发放应征入伍宣传单。落实好预订兵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入伍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
6.支持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各地各高校要加大经费资助、教育教学、升学就业等政策支持力度。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将国际组织基本情况、职业发展路径等内容,纳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和课程。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收集发布国际组织招聘信息,开展专家讲座、政策咨询、社团活动等系列指导服务。鼓励高校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实习任职渠道。
二、推动双创升级,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7.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地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奋斗精神。
8.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各地要配合有关部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落实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各高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进一步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学生复学后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等政策,允许本科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9.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和资金扶持力度。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各高校要积极推动各类研究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向创新创业学生开放。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高校要通过政府支持、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10.加强创业指导与服务。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对接、财税会计、法律政策、管理咨询等深度服务。鼓励各高校聘请行业专家、创业校友、企业家等担任大学生创业团队指导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实验室老师全程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三、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11.健全精准信息服务机制。加强部省校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需求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供需智能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政策、岗位和指导。要进一步发挥校园招聘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组织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校园招聘活动,支持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合招聘活动。高校举办的大型校园招聘活动要向其他高校有组织开放。做好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就读的港澳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12.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各地各高校要加强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低年级学生着重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对高年级学生着重提升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要结合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特点,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要多方搭建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平台,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多种类型的培训(或认证)证书。
13.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各地各高校要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毕业生情况,建立帮扶台账,做到分类帮扶、精准发力。高校要建立校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参与的“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充分挖掘校友、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优先为困难群体推荐岗位。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专项资金,开展就业困难毕业生专项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
14.切实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各地各高校要加强校园内招聘活动管理,严禁发布性别、民族、院校、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视性信息,严格审核用人单位资质、工作岗位信息,重点审核就业中介机构和境外用人单位,严密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传销等不法行为。普及就业创业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教育和管理,做到诚信签约、诚实履约。
15.加快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各地各高校要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中充分考虑指导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业绩,予以适当支持。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指导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要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等就业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轮训,全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16.积极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作用。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制度,着力完善统计指标和内容,按时向社会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加快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本地区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主动对接地区、行业、产业需求,进一步建立完善高校学科专业、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实现本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科学配置和布局。
四、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深化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
17.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切实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院系领导要落实责任,辅导员(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健全就业、招生、教学、学工、团委、科研等机构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18.深化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各地各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当中,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西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广泛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营造就业创业良好舆论氛围。
19.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规范管理。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就业统计工作责任制,健全毕业生参与的就业状况统计核查机制。各高校要认真落实统计工作“四不准”要求,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各地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数据进行认真核查,对查实的弄虚作假等问题要严查严处,并进行通报。
教育部
2018年11月27日
人社部发〔2018〕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中央企业等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为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有关要求,现就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遵循规律。适应人才融合发展趋势,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
2.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改变人才发展独木桥、天花板现象,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3.坚持科学评价。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建立体现两类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两类人才贯通条件大体平衡,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
4.坚持以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两类人才,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相联系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
1.明确参评范围。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高技能人才,应为在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贡献的技能劳动者。
2.严格评审条件。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在现工作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
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评审相应专业职称。
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助理工程师;获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工程师;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
3.突出高技能人才工作特点。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应充分体现其职业特点,坚持把职业道德放在评审的首位,引导技能人才爱岗敬业,弘扬工匠精神。要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定为重点,注重评价高技能人才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完成工作任务、参与技术改造革新、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把技能技艺、工作实绩、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技术和专利发明、科研成果、技能竞赛成绩等作为评价条件。改变唯身份、唯论文等倾向,不得将身份、论文等作为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要通过职称评审,评价选拔一批技能精湛、专业知识扎实的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更宽广的领域钻研业务,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促进工程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深度融合。
4.注重向高技能领军人才倾斜。对长期坚守生产一线且在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为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包括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可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
1.首次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含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下同)。专业技术人才在技能岗位工作,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取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申报条件的,可分别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评价,合格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参加晋级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1年后,可按累计工作年限申报现从事职业(工种)晋级评价。助理工程师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高级工1年后,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技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技师考评;工程师在取得现从事职业(工种)技师1年后,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高级技师申报条件的,可申报高级技师考评。
3.注重技能考核。对参加职业技能评价的专业技术人才,应注重技能考核。对具有所申报职业(专业)或相关职业(专业)毕业证书的,可免于理论知识考试。
(三)建立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相联系的工作机制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要求,鼓励用人单位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三、组织实施
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促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管理,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健全完善制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评价条件、评价程序、评价办法和配套政策等作出具体规定。要严格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不得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条件,不得擅自扩大评价范围。要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指导监督,及时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舆论引导,搞好政策解读,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和支持贯通工作,促进人才流动和发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8年11月25日
教思政厅函〔2018〕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按照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有关安排,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校举办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爱国心、奉献情、奋斗行”——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情怀,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扎根实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公而忘私、埋头深耕的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做爱国奋斗精神的传承者、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活动内容
1.注重教育阐释。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把爱国奋斗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课程。深化爱国奋斗精神研究阐释,总结提炼学校改革发展历史中的爱国奋斗精神元素,不断凝练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开展专题研修培训,将爱国奋斗精神作为知识分子国情研修、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爱国报国。组织学习研讨,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学生主题班会、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引导师生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切实增强对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2.丰富校园文化。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爱国奋斗教育平台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处处受到爱国奋斗精神的感染。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深入挖掘校内的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等教育资源,运用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诵读、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多种艺术形式,讲好老一辈知识分子和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奋斗活力,让师生读懂典型的精神,感受榜样的力量,看到前进的方向。
3.积极社会实践。结合深入开展以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创业就业、岗位建功“爱国奋斗行”,鼓励优秀师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西部地区、基层一线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师生创新创造活力、爱国奋斗激情,引导广大师生立足本职、建功立业,鼓励支持广大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自觉在国家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中激扬青春、奉献社会。
四、组织安排
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育部、光明日报社
承办单位:光明网、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2.展示平台
光明网:www.gmw.cn
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museums.sjtu.edu.cn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www.sizhengwang.cn
3.时间步骤
一是实施和成果展示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2月)。各地各高校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要求,围绕大学精神凝练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品牌活动,将活动进展及时推送到各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光明日报》、光明网、思政网开辟专栏,全程宣传报道活动进展。
二是成果报送阶段(2019年3月—4月)。各地各高校将活动成果填写《“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加盖公章后报送至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电子版发送至活动专用邮箱。每校限报1项成果。教育部和其他部委属高校直接报送。其他高校成果由各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统一报送,每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不超过5项。
三是集中推广阶段(2019年5月—6月)。教育部根据成果报送情况进行遴选后,确定一批效果好、影响大、有特色、可推广的成果,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展示推介。召开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会,推广10个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30个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五、活动要求
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教师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力量,广泛发动党团组织,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活动方式,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手段,打造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营造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活动形成声势、取得实效。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何芳宇,021-34206231-2056,lijingzhonghua2018@163.com(活动专用邮箱)。
邮寄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新行政A楼205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秘书处(邮编:200240)。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张治国,010-58556541。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刘越,010-66096673;尹龙飞,010-66096689。
附件:“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11月22日
教职成司函〔2018〕1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我司委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制订了《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21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现向你们征求意见。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行指委认真组织教研机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认真做好意见建议整理汇总工作。请于2018年12月10日前将汇总的有关意见建议反馈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并将电子版发送至liuqiang@china-didac.com。征求意见稿文本电子版可在教育部门户网站(网址:www.moe.edu.cn)职成司页面下载。
中国职教学会装备专委会联系人及电话:
张利华、刘强,010-59893211;010-59893213
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编:100082)
教育部职成司联系人及电话:
李浩平,010-66092162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21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8年11月27日
近段时间,诸多高职院校在原有的思政部或社科部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然而在没有马克思主义专业的依托、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亟须关注和指导,使创建的初衷得以真正落实。
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课程、课时比本科院校少,甚至某些学校还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师资比本科院校弱,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很低;学生比本科院校差,在理论学习和思考上较弱等。同时,高职的思政工作本身又具有独特性,在这种背景下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现了一些脱离实际的问题。
一是“名不副其实”。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来要名、要利以获得更多资源,通过“紧跟”来获得不落后的满足,而没有从整体质量上来回应更名的实质要求,即如何回应思政大格局的工作目的,如何明确统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
二是“换汤不换药”。盲目攀比,表面上搭起与本科院校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等规模,而没有形成职业院校应有的团队沟通、交流协作优势,没有瞄准高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服务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素质、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重要的变革来制定目标和开展研究工作。
三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创建热情最高的是主要部门负责人,而校领导多以完成政治任务的心态来看待创建,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培育人的重要性,教师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基本认识,依然沿用原有的教育思路进行工作,同时,没有与各部门工作紧密配合、没有与专业课程对接、没有与其他职业院校建立内涵上的联系。
四是“重利益、轻效益”。只为追求政治红利,没有针对职业教育的特色、规律形成有别于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讲授方式、实践路径和学习重点,没有加强学生的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育来增强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效益。
五是学生“完全置身事外”。单纯追求政治理论的灌输,盲目地制定各种规范,例如让高职学生机械地诵读各种经典,用传统的“统一考试、统一命题”来表达对课程的重视等,这无疑打击了知识型学习能力偏弱的高职学生自信心,对本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得的理性认识、实践精神却一无所知。
高职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必然性
一是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必然需要新变化来适应新内容,需要新机构来支撑这项工作的开展,这一新机构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及发展的必然结果。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部署,如今在高职院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该“工程”在新时代继续深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是高校长期严抓思政理论课并强调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要形成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匹配的独特教育教学规律,必然要求学生既掌握理论,又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有的工匠精神,并能够将思想、道德、法律等知识运用于自身专业素养的锻造之中,这必然需要有针对性的学科建设。
四是思政理论课建设进展呈现出来的必然自觉。高职思政课理论建设由粗放式发展至精细化教育,这要求学校通过实践、实训等独特培育模式,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必然自觉地要求成立高于原思政部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匹配思政课内在的逻辑。
五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大格局形成的必然进步。高职思政课的大格局是要整合专业院系、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制定“系统性方案”和“保障性制度”,以达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实训育人、文化育人功能的格局,这必然要求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发挥“立德树人”参谋部、作战部、综合协调部的功能。
高职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有的认识
首先,理论要有高度。
第一,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真的观点来解决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懂、真信、真热爱”。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观照下统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全视域下解决重点问题,组织科研力量研究其特性和规律;研究职业教育的特色,建构回应技术技能人才历史地位、实践精神和技术理性、职业素养等内容组成的新的教学要点。
第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实践教育。要引导高职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技术技能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作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教育要强调实践理性,表现在切实关注学生的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育。
第三,整合优秀文化,拓展理论宽度。规范化、标准化、程式化的思维方式容易让从事技术技能的人缺失理性与智慧,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有调配学校资源、协调党团、外出交流等活动的能力,以整合优秀文化,拓展学生的理论宽度。
其次,操作要有层次。
第一,要统筹资源、营造大思政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是公共必修课的教学部门,也是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思想向各专业课程渗透的协调部门,还是整个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部门,因此要组织骨干力量,及时宣讲政策、研究形势发展、精准分析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其作为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和学校的党员示范点,还要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将追求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的品格向全校辐射。
第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立足于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欢迎、终身受益”的课程。一是要对课程进行切合实际的重构。思政课必须贴近高职生的专业,帮其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贴近高职学生的生活,让理论更生动形象;贴近高职生的人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其选择合适的人生道路,为此在教学中,要重点阐释历史的结论、法律的约束、职业的道德、现实的认知和工匠精神。二是要对实践教育进行切实有效的“镶嵌”。思政教育要与实践教育的目标结合,提升实践教育的高度和效果;与实践教育的课程深度结合,比如工匠精神;与实践教育的模式结合,让思政教育能够对应教学实践→实践教学→实训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要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进行科学有度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教”,用视频资料、微课讲解等手段让思政教育更生动、便捷、有效;改造传统的“学”,通过自媒体、海量的学习包,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改造传统的“管”,多方评价、全面考核,使思政工作管理更有实效。四是要对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进行创新性的改造。要理论与实践考核并重,体现职教特色;长期与短期评价结合,体现职教的全程育人;团队与个人考核综合,体现职业态度。
第三,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着力于将思政课教师岗位培养成充满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岗位,让教师努力献身“育人成才”的事业中。一是要抓住教师的理论自信下大力气,教师要做到“真懂、真信、真热爱”这门学科,并不断强化理论学习与创新。二是要抓住教师的教育情怀做大文章,通过小班教学、减轻非教学和科研工作等,让教学研究成为可追求的毕生事业。三是要抓住教师的职业荣誉寄予希望。按标准配齐专任教师,逐步改变周课时量达24节以上的状况,多提供好的教学研究平台给教师以尊严和荣誉。四是要抓住教师的事业成就感成大事业,高职思政教师要获得普通高等教育思政教师同样的社会地位,让教师获得事业上升的空间。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体系相对完善、特色比较鲜明、规模世界第一,这无疑得益于“改革”这一核心推动力。同时,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不仅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社会形态发生了新变化,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项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沿用追求速度的改革方式,不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而且会“好心办坏事”。以职教课程和教学改革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批判并摈弃了学科导向的“三段式”课程后,在不长的时期内,先后推行了“模块化”课程、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系列改革。由于时间短、速度快,加上课程改革固有的复杂性,结果使许多看似声势浩大的课改仅仅流于形式、难以深入。至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名目繁多,有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多达上百种教学方法,还有翻转课堂、有效课堂及慕课、微课等新提法层出不穷,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赛事助推,结果使得广大职教一线教师眼花缭乱,对改革的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在改革的过程中手忙脚乱、莫衷一是。美国学者曾提出“钟表忙碌”的概念,指在短时间内向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强迫消耗他们储存的能量而出现的一种忙碌现象。其实,对于成人的教师而言,如果短时期内急于推行各种打着“改革”旗号的新事物,又不加甄别、不顾条件地采用“拿来主义”,其结果就会成为教师们忙碌的根源,成为一种新的折腾。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着其特有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慢”——因为在教育上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日本著名的课程专家佐藤学认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的变革越缓慢越好,因为只有在这种缓慢的过程中,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沉淀下来。所以,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需要“静悄悄的革命”,包括准备工作慢、教学过程慢和教育成果显现慢。其中,准备工作慢内含真正好的教育,需要具备的条件多、需要准备的事项杂,因而难以速成;教学过程慢既需教师在教学时的性子要慢一点、教学节奏要适度不宜快,也包括涉及教学的变化事项时,哪怕是诸如座位调整这样微小的细节,在做决定时也不宜简单草率,而要思路周详、谋定而后动;对于教育成果显现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传统俗语是最为精当的表述。
因此,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当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不妨慢一点,要本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原则去推行各项改革。在事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院校治理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设计时,可以“头脑风暴”不拘一格、学习借鉴不分出处,但当改革方案要落地时,则一定要谨小慎微,先搞局部试点,弄清楚改革新方案、新模式的实施条件、可能缺陷及不足之处,待甄别成效、弥补完善并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计划后再行推广。尽管这样的改革速度可能慢了些,但唯有这样的改革,才会更符合教育的规律、师生的认知,才能获得支持、取得实效、赢得收益。
著名作家纪伯伦曾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同样我们也不应忘记,任何职教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索一条更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职教规律、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前行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推行职教改革的圭臬和指南。
大国工匠,体现的是以技报国的人生志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厚扎实的专业技能、勤奋好学的职业态度。高职院校应以大国工匠培养为己任,构建全面的培养体系。
一是敬业乐学的专业教育体系。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成为大国工匠的人,必然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的人。从进校开始,就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除了让他们明白今后从事什么岗位,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外,还要让他们了解自己今后的发展空间,并找到具体的学习方法与路径,从而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持久的职业志向。为此要把握好四个环节,首先是专业教育环节,向学生讲清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岗位面向和能就业的岗位群,所要学习的相关课程,三年后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其次是将行业、企业所需职业素养与职业文化要求,全程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行业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再其次是杰出校友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未来的道路;最后是要有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将企业现场的经验和工作技巧提前教给学生。这种专业教育坚持三年不断线,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忠诚度。
二是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体系。要将学校的专业建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形成专业群,以达到校内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并实现人才就业岗位的迁移。专业群的构建要关注两个要素,外部要素是专业群内各专业要对接产业链,内部要素是群内各专业要具备共同的职业岗位要求、有相同的学科基础,可以实现课程、师资、实训资源的共享。许多高职院校在对接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后,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以群建院”的模式来实现对专业群的管理及教学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化培养的集聚效应。湖南省首批优质校建设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细化轨道交通产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维护、运用检修、信息应用等关键环节,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准生产制造环节,组建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专业群,对准运用、维护检修环节,组建轨道交通装备运用专业群,对准设计研发和信息应用环节的新技术,组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覆盖了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培养的学生“会产品制造、能驾驶机车、懂售后维修”,最大程度实现学生就业岗位的迁移度与灵活性。
三是紧跟科技发展的课程体系。在今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种“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来实现的。课程作为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和专业群建设的支撑性要素,是专业群内学生“学”与教师“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传递信息总和的载体。只有紧密对接产业链,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表现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逻辑结构。底层共享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共选课,这些课程应紧跟科技发展,融入更多的新科技、新技术内容,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基本能力;中层分立指的是各专业的核心课,体现的是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个性培养要求;高层互选指的是专业群的专业共选课,一般安排在大三的上学期,体现的是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联的岗位打下基础。
四是特质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应重点体现学生“特质”的培养,这种特质,集中体现了行业特征的差别、学校办学历史的差别、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别。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技术发展,表现为重载、高速、新材料、绿色环保等趋势,如何在人才培养规格中体现这种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特质培养的素质教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是面向行业与相关企业调研,对接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岗位特质要求,提炼出“阳光心态、精湛技能、服从服务、安全质量、国际视野”五大学生核心特质,解决校企之间人才供求规格不一致的问题;其次是构建三层递进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学生特质培养的质量生成系统,三层递进课程体系指“认知引导、情感共鸣、行为塑造”三大课程模块,共设计了34门特质培养课程,解决学生特质培养条块分割、缺乏系统化设计的问题;再其次是制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行动方案》,设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主题班会(晨会)、操行测评课程等五大教学项目,将五大核心特质内容融入五大项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全过程,解决教学内容不落地、实效不明显的问题。
以上四个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大国工匠达到24名,其中包括2017年被中国中车授予“高铁工匠”称号的刘少杰、陈士华、盛金龙和罗斌;201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谢光明、获得全国首批“铁路工匠”的胡勇勇;“90后”全国铁路技术能手刘鹏……他们都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国工匠”。大国工匠的培养,已成为高职办学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个性标签及亮丽名片。
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着力培育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不仅是当下许多高校正在探索的转型方向,而且也是不少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热切期盼。无锡以制造业见长,这几年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引进了一批重量级产业项目,但能否解决企业的“人才荒”,既是企业发展壮大之需,也是城市长远发展之需。
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在国内劳动力市场上,一般性技工供需比例大概是1∶2,即两个人的市场需求只能提供一个人; 而高级技工的供需比例则达到1∶6或1∶8。但在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愿意学习实用技能,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如此做法所带来的后果是:一边是有些先进制造业企业招不到实用的年轻员工,而另一边却是有些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下大力气突破高职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障碍。
必须突破专业设置障碍。应该说,这些年,国家对高职教育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高职教育方兴未艾。根据教育部规划,五年内,预计国内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培育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自2012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数以万计家企业的招聘信息中,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行业的用工缺口较大,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装配工、机械操作工等工种最紧缺。中国高空机械与吊篮产业联盟下属的83家骨干企业中,约有八成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但问题是,即使这样,有些高校的毕业生都难就业,原因是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学术不学术”“应用不应用”,这说明高校自身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特别是所设置专业不切合实际。
必须突破用人机制障碍。时下,由于不少地方在“蓝领”职业与“白领”职业之间很难有转换平台,导致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就读高校职教课程就难有美好前程。因为在部分家长看来,如果孩子上了职业院校,就基本上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职业定位,很难开辟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在现在职业身份界限越来越清晰的情况下,进入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基本上难以获得一个像公务员一样“吃香”的身份,至多只能算是一个“高级打工仔”。因此,个人上升空间狭窄和用人流动机制束缚,让部分家长和学生并不看好高职教育。
必须突破就业观念障碍。国家老龄委报告透露,由于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如今,光专业家政服务师的缺口就高达1200万人,而国内高校中开设培养此种人才的专业可谓凤毛麟角。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端养老机构,甚至高薪引进“洋家政服务师”弥补这种缺口。这些情况说明,一方面是大量的就业缺口,另一方面却是社会对相关职业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尊重。因此,需要突破全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认识差异,提升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自豪感,尤其是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在社会上逐步形成“高职教育不仅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还能干出一番事业和成就”的观念。
全国教育大会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方位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并在集中阐述的“九个坚持”中强调,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比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切实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重要内容,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可以概括成“新”“高”“实”“深”四个字。
一、适应新时代新定位
(一)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职业教育要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做出新贡献。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重要突破口,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要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要从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深化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二)新使命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新要求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新使命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新赛事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今年起将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体系。从重点考察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为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二、实行新赛事高质量
今年比赛共收到全国中高职36支参赛队和军事职业组的1305件参赛作品,参赛教师3486名;地方参赛队的参赛率达88.1%,较2017年提高5.9%,创历史新高。比赛共决出一等奖129名、二等奖262名、三等奖377名。
(一)立德树人要求高
今年的比赛方案在总体要求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品评审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承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
(二)落实规范标准高
今年的比赛方案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原生态,避免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两张皮”,明确要求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全面审核专业备案情况、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落实情况、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大纲和国规教材使用情况等,新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授课计划表参赛资料要求。按照既定规范流程反复核查作品是否违规,取消确认违规作品的参赛资格。
(三)赛事组织水平高
比赛组委会广泛吸纳多方专家学者、一线骨干的意见,对比赛要求、赛项设置、评审指标等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适应比赛要求的变化,进一步调整、优化评审专家队伍,充实了一批教学领域的名师教授等;济南职业学院、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一如既往地提供高质量的赛事服务,受到一致好评。
(四)各地参赛热情高
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的省级比赛作品共有16306件、参赛教师达到35828人。省级比赛作品超千件的有:江苏1832件、广东1587件、广西1228件、湖南1075件。
各地赛事不断探索创新,各具特色,如:江苏中职继续会同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举办教学大赛;湖北省赛全部采用了现场随机抽题、备赛参赛的竞赛方式;四川高职对网评分数与评审行为等进行数据分析。
三、推动课堂革命见实效
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比赛推动职业院校“课堂革命”,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弘扬工匠精神,坚持产教融合、吸纳引用实际案例,坚持学生中心、依据学情开展教学,坚持融合创新、运用最新技术资源。
(一)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落实育人根本任务
参赛教师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如,中职组《美丽中国,共建共享》课堂教学,培养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专业目标中认同建设美丽中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高职组《飞机空调组件的维护与排故》教学设计,将民航精神和机务作风融入教学目标,对接民航行业相关标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产教融合,教学内容源于生产服务实际
参赛教师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将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转化为教学内容。如,高职组《新能源汽车慢充系统检修》课堂教学,将新能源汽车维修任务分配给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按照岗位职责进行分岗实操,提供最贴近真实企业的学习实践情境。军事组《武警部队常用标号应用标绘》教学设计,引用经典战例的音视频,增强实战背景下的标图训练效果,在实际的遥感影像上,标绘出特战分队预定的潜行路线。
(三)学生中心,教学过程研究学情因材施教
参赛教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充分研究学情,以学定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如,中职组《幼儿园晨检》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已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具备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实际,设计“课前设疑自探、课中解疑同探、课后质疑再探”三个环节。高职组《绘本插画角色戏剧化》课堂教学,教师依据学情数据分析得到的每一位学生的能力象限图,均衡分组、分配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融合创新,教学环节运用最新技术资源
参赛教师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发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管理。如,中职组《公益活动标识设计与绘制》实训教学,利用AI智屏录播系统、谷歌猜画小歌等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辅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高职组《增值税发票的填开》教学设计,不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技术与资源,在现场决赛答辩环节配合默契、分工协作,充分展示丰富的佐证素材。
四、促进能力提升再深化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培育和弘扬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深化文化育人的理念,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尊重劳动等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全方位落实育人目标。
(二)全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职业院校要继续把加强教师的师德养成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广大教师要注重专业知识更新、实践技能积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专业实践、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的教学能力,要在加强教学基础技能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三)完善全国比赛运行机制
教学能力比赛组委会要充分依靠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要求,深入研究从顶层设计、实施规划等方面赛事改革,更加关注职业院校日常实际教学和管理的要求,优化赛项设置,修订比赛要求,健全制度体系,推进成果应用;着力提高评委把握、评判教师教学能力的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深入发动校级、市级、省级竞赛,以此为抓手,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徐国钧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与城镇学校教师分开评审,且不作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11月29日齐鲁网)
如何让教师职称评聘成为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挥正向驱动作用,是一道重大实践考题。
以往的教师职称评聘,过分倚重学术成果和论文,这种评聘机制下,高等院校的教师具有较大的优势,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则处于劣势,就导致了不平衡。此外,由于学术成果和论文在职称评聘条件中所占权重过大,一些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搞学术、出成果、发论文,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职称评聘对任职年限和从教经历的偏重,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照顾年龄偏大、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主要问题是可能会让教师误认为只要年龄够大、教龄够长,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现职称晋升。职称评聘逐渐演变为一种“普惠制”,导致一些教师对教育教学不用心,失去了职称的激励导向作用。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做教科研、上公开课、写教学心得都纯粹是“个人爱好”。
划片限定职称名额,进行总量控制,也会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产生“天花板”效应,让许多教师对高级职称望而却步。加上职称评聘中“唯学历”的做法,那些低学历、在偏远地区任教的中小学教师,在取得一级或者副高职称后,就自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从而丧失进取意识和奋斗精神。
职称评聘工作唯有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为就有位”的理念和原则,做到合规、合理、合情,才能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真正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着眼大教育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既不让个别教师觉得高级职称来得太容易,又不让众多教师觉得理想职称可望而不可及。同时,还要突破名额限制,让那些特别优秀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首先,要把合规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风向标。所谓合规,就是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评审标准,发挥职称的规范约束作用,为职称评审工作设定好制度边界。可借鉴浙江、山东等地的做法,对教师定期考核,打破职称“终身制”,畅通入口,打开出口,变结果评定为日常管理。同时,要坚决让那些不合格的教师降级、腾岗,推动职称评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现良性循环。
其次,要把合理作为保障公平的平衡点。所谓合理,就是要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实际,分类设置岗位、设定评选标准,发挥职称评聘的目标导向作用。对教师的师德表现、专业特长和教育教学业绩等情况的评价,学校最有发言权。要充分发挥学校用人自主权,在合规的前提下,突出评聘方案的学校特色,实现一校一方案。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可探索实施多校合评、跨校联评等模式,真正让职称评聘工作不留盲区和死角,最大限度地保证职称评聘工作的公平。
再次,要把合情作为激励教师成长的新动能。所谓合情,就是开展职称评聘工作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根据不同校情、地情,在名额分配上既有定量比例,又有激励性灵活指标,充分发挥职称评聘激励大多数、鞭策极少数的作用。比如,扎根偏远落后山区多年,被确定为省级以上重点宣传推介对象的“最美乡村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党员”“英模人物”,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并取得巨大社会效应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时可以不受名额限制,甚至“一票晋升”,为这些特别优秀的教师开辟职称晋升“绿色通道”。
随着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不断完善,职称评聘必将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发挥重要的激励导向作用和引领助推作用,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
河北保定的职高三年级学生李涵(化名)最近正在紧张备考之中,明年3月,她将参加几所省内大专院校的单招考试,“周六日也要上课,压力不比我那些上普通高中的同学小。”李涵告诉记者,自己的中考成绩中等偏下,和父母商量后,主动选择了职业高中,学习会计专业。“学一门实用技术,也许更有利于今后的就业。”李涵说,她的目标是考上省内口碑最好的职业技术学院。
而除了个体观念的变化外,数据更能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提供佐证,“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进入了‘黄金时期’”。在教育部日前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两项行动计划实施成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如是说。
据了解,3年前,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上述行动计划。如今,两项行动计划收官在即,国内众多职业学校已“容颜焕发”,正刷新着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那么,进入新发展期,职业教育相关工作该如何开展?
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旨在通过改革创新来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3年间共布局实施了65项任务和22个项目,以高职率先改革引领带动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首先,通过树立优质院校标杆,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据介绍,截至目前,共有31个省(区、市)启动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覆盖834所高职院校的408种专业,建设布点数达3815个。
总体来看,骨干专业第三产业占比达62.59%、第二产业占比达33.03%、第一产业占比达4.38%,与同期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相当;分类来看,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数量最多,分别占比为16.88%、15.91%、10.69%,符合国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通过校企联合培育,有效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27个省(区、市)共投入1.5亿元布点建设了660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其中学校自建161个、校企合作建设481个、校校合作建设18个,呈现出以校企合作建设为主的格局。各基地依托优质企业资源,促进了高职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
此外,职业教育特色彰显。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如制造业十大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新增专业点1253个,年度招生43万人,分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480多个专业点,使9万余名学生学徒直接受益。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落实,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1.2万元,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的同时,职业院校在管理上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职业教育在获得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同时,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与问题也开始暴露,如有偿招生、虚假学籍、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学生实习的安全责任分担机制不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其专业对应岗位群不吻合等。一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比较松散,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比较低。
管理制度标准不断健全
通过诚信招生承诺、推行阳光招生、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开展招生规范管理专项检查等举措,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现象得到了遏制。
“以前有个说法,认为职业院校是‘放羊式’教育。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就如何加强提升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专门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来全面推进。”王继平表示。
经过3年努力,在招生管理方面,通过诚信招生承诺、推行阳光招生、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开展招生规范管理专项检查等举措,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现象得到了遏制;在学籍管理方面,通过专项治理,各地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现象大幅减少;在实习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实习管理专项治理活动,清查了一批违规实习情况,及时进行了整改,使实习乱象得到广泛整治。
总体来看,职业教育近3年来管理制度标准不断健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广泛应用,“文化育人”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基本建立。
需要关注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基础,王继平表示,中等职业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中等职业学校是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的基本形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发展,还要增强吸引力。
“以前我觉得只有中考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无奈选择职业高中,混完高中再混个大专,现在发现职业教育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一所县级高级职业中学任教一年后,王晓鸿(化名)改变了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她认为,虽然职高的文化课深度不及普通高中,但学生可以更早接触到较为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实操训练。“也许是一条更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王晓鸿对中国商报记者说。
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既要摆脱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同时还要克服职业教育的技能化,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培训共同做起来。
两个行动计划即将收官,职业教育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下一步发展方向将如何呢?
“当前,我国已建成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体量大而不强、产教合而不深、体系不完善、吸引力较弱等仍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王继平表示,因此下一步的目标是要聚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制度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增强多方协同工作合力。
对于近期的具体实施举措,王继平用“出台一个文件、完善一个机制、召开一个会议和启动两项行动”来概括。
一是要研究制订并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11月1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强调要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在过去成立的职业教育工作部级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方面的统筹和协调。三是召开国务院会议全面部署职业教育下一步的改革。四是启动两项行动,包括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特高计划”)和“1+X”证书制度改革。
据记者了解,“特高计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和一个技能创新和技术研发服务的平台。“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代表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资格证书。
王继平表示,即将启动的两项计划事关职业教育下一步改革目标,即既要摆脱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同时还要克服职业教育的技能化,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培训共同做起来,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
11月27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近日批复了教育部《关于提请调整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同意建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撤销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其职能并入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包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审议拟出台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部署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听取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督促检查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税务总局、扶贫办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教育部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设召集人一人,由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设副召集人两人,由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和协助分管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副秘书长担任;其他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根据工作需要,联席会议可邀请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教育部,主要承担联席会议组织联络和协调等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教育部分管职业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兼任。联席会议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专题会议,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托的副召集人主持。在联席会议召开之前,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研究讨论联席会议议题和需提交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及其他有关事项。联席会议以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印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方面贯彻落实,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落实情况定期报告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联合督导调研,对成员单位和地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有关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或提出政策建议;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需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按要求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相关情况,推动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
据悉,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