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展开全部
        10月11日电(见习记者晋浩天)北京市教委官方网站11日开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网上申请系统。这是北京市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后,首次将高职院校向异地考生开放。

  《方案》规定,自2014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六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六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三年学习年限的,可在北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据悉,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在11日早八点至14日晚八点之间在网上提交申请信息;12日至16日考生须将其父母的相关证明材料提交报名单位进行初审;17日早八点至20日晚八点,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网上填报报名信息并缴费,缴费成功后按区县招办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现场报名资格确认。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贵州将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行动态调整,同时下放专业审批权,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省教育厅将就此强化区域和职业院校间的专业分布及招生规模调控,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业。

        黔中经济区将重点建设一批城镇建设和管理、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社区服务等专业。黔北经济协作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轻工、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旅游文化、农技家政服务等专业。毕水兴能源富集区重点建设一批能源、煤电化工、钢铁有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专业。三个民族自治州重点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等专业。

        自2008年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以来,广安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职业教育体系衔接不合理、校企合作不充分、产教结合不周密、行业指导不明显等问题依然突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改善教育结构,推进教育公平,推动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为我市跨越升位提供有力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抓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既是抓民生又是促发展,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部省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为统领,以“改善条件、扩大规模、强化管理、提升内涵”为重点,以实施条件优化工程、教师发展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终身学习工程等为着力点,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攻坚破难,整体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实施条件优化工程 着力改善基础设施

  制定了《广安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抓住部省共建契机,通过加大向中、省争取专项资金的力度,市、县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增强引入社会资金力度等方式,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2012年至今,我市职业教育总投入资金3.2亿元,新增土地198亩。实施了岳池县白庙职中和大川铁路运输学校迁建工程,新建校舍面积7万余平方米;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邻水职中等校舍扩建工程5个,新增校舍面积4万余平方米;武胜职专、华蓥职校等实训设备建设项目19个,新增8000余万元的设备。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大部分职业院校校园、校舍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生均设备值达到了3000元,超过国家标准20%以上。

  加大重点职业院校打造力度。每个区市县确定一所中职学校作为龙头学校进行重点打造,以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效应。目前,我市有省级及以上重点中职学校4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5所,占中职学校总数的50%。武胜职专创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已获教育部批准立项,正在抓紧建设;华蓥职校和武胜万善职中创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条件正在逐步完善;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获得批准立项,正在加紧建设。

  实施教师发展工程 显著提升队伍素质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严格职业院校教师准入,新增专业教师须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职业资格证书。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要求,落实公办职业院校编制标准,招聘职业学校教师的数量大幅增加。改革专业教师招聘方式,扩大职业院校招聘教师自主权、鼓励学校招聘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公办职业院校在总编制内可外聘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职、兼职教师。选派优秀干部、教师60余名到优质民办职业院校支教。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将教职工绩效工资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其个人贡献挂钩,激发教职工工作潜能。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聘办法,重点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创新举措,确保职业院校教师同等的待遇标准。不断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流动站)建设,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做到所有教师每五年轮训一遍。落实教师到企业参与专业技能实践制度,加快培养专业技能领军人才和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今年,已选送2名中职学校校长到清华大学进修,选派2名校长到德国进修,切实了提高中职学校领导的政治、业务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已选送38名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选送1名教师到德国参加专业研修,选送9名专业教师到全国知名企业培训,选派6名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比赛。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不断促进内涵发展

  重视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改革,完善产教协作机制,鼓励职业院校走集团化办学道路,吸引行业、企业加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目前我市所有职业学校都至少与两家以上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落实《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调整优化市职业教育

  联合会的职能,更好地发挥其在预测市场需求、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努力推进评价制度和学校管理办法改革。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推进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完善对区市县教育(科)局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的考评办法。引导和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创新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效能。切实规范学校在招生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实训实习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行为。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5人次在比赛中获奖。深化中职教育现代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鼓励探索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培养形式,逐步建立了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促进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打造优势专业集群。紧跟产业转型趋势,整合、停办弱势专业,做大做精传统优势专业,积极拓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专业。两年来,我市整合职业教育专业31个,停办5个,新办2个,创建省级重点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继续加强农林牧渔等涉农专业建设,做强做精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等传统优势专业。围绕我市“6+3+1”产业支撑体系(能源、精细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有色金属6大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3个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新兴专业,实现品牌专业与我市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有效对接。

  实施统筹调控工程 规范招生就业工作

  严格执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意见》,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统筹,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基本要求,明确招生措施、目标要求和考核办法。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与所属职业学校、生源学校分别签订招生和送生工作责任书,将中职招生任务纳入基层学校的工作目标,作为对基层学校年度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调动招生学校和输出学校的积极性。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和面向,确保完成招生任务。严禁买卖生源,降低招生成本,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控制中职学生流失,把中职学校“控辍保学”工作作为考核和评价中职学校及教职工的重要指标。竭力强化就业服务工作,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学生就业适应性训练,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学会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中职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完善实习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确保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安全和实训实习质量。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建立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学生一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目前我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对口就业率达到8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实施亮点打造工程 扎实抓好“9+3”计划

  “9+3”工作是全省的重点民生工程,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邻水职中是我市承接“9+3”学生教育管理的唯一一所学校,该校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坚持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常规管理,创新德育思路,强化经费保障,有力地保证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顺利实施,得到了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成为我市教育的一大亮点。

  在工作中,该校坚持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措施,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9+3”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加强学生管理,进一步强化“五项教育”、“三禁两不”、“日常行为规范”和中职学生“十不准”等专项教育成效,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9+3”学生的安全稳定。加强教学管理,深入研究民族地区学生培养规律,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大力提升学生就业水平。扎实做好学生人生规划、就业教育和创业思想指导,广泛收集就业岗位,组织就业双选会,截至目前我市两届“9+3”学生实现了100%就业,大部分学生实现了在内地长期、稳定、体面就业。(张开文)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确定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等13所院校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轻工业学校等96所院校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建设期2年。河南财政将按照每所品牌示范院校500万元、特色院校300万元的额度安排奖补资金,总计投入3.53亿元。

  河南要求,各地将建立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管理办公室,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建设资金上,地方政府、项目院校、社会投入总额不得低于省财政奖补资金的3倍;项目院校建设要按照“事前科学论证、事中监控指导、事后效益评价”的原则进行全过程审核、监控和考核,建立省、市、校三级监控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记者 李见新)

     10月10日,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教育厅主持召开关于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座谈会。

  张复明认真听取了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及部分职业院校负责人的发言,详细了解了我省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张复明指出,要正确认识我省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本土化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对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统筹本科与高职、高中与高职的关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进一步改善学校发展条件,加大投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继续探索校企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服务地方能力和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在面向需求、技能为主、明确定位、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周慧芳 靳芳芸)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落实中职生学费减免政策,对符合免费政策的,入学时应直接免收其学费,不得“先收后退”。

  河南规定,要建立落实“两节课”制度,在开学时给学生上一节本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全面宣传在校学习期间国家及学校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的申请、发放操作办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得到有效资助;毕业前上一节下一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确保他们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河南要求,要深入推行中职生资助卡和普通高中资助联名卡制度,通过集中发放确保资助金及时发放到位;提前做好高校家庭经济特困生的摸底与认定工作,做好新生入学后的相关资助项目。各高校要完善风险补偿金奖励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健康开展。(记者 李见新)
        近日,贵州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表示,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将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行动态调整,同时下放专业审批权,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省教育厅将就此强化区域和职业院校间专业分布及招生规模调控,搭建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监测,实施学校自主设置、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行业指导、信息公开的专业设置动态管理。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业。

  黔中经济区将重点建设一批城镇建设和管理、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社区服务等专业。黔北经济协作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轻工、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旅游文化、农技家政服务等专业。毕水兴能源富集区重点建设一批能源、煤电化工、钢铁有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专业。3个民族自治州重点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等专业。

  此外,按照做特、做专、做精要求,职校专业重点围绕“5个100工程”和“四个一体化”、“五张名片”、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科学配置教学资源,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
    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中心项目办[2013]3号文件要求,9月24-27日,由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和欧特克中国授权管理中心承办的“欧特克设计教育与技术创新辽宁院校行”活动,分别在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欧特克合作项目院校陆续展开,此次活动得到了各院校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本次讲座由Autodesk ATC中国授权管理中心执行总监王东主讲,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欧特克应用开发实验室主任张宪立代表中国职教学会设计创意教学中心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活动。

        本次院校行讲座以大学生如何在当今的设计创新时代脱颖而出作为主线,细致的分析了目前行业环境下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并对大学生就业前所需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指导。讲座中全面独到的专业知识辅以生动绚丽的实例图片,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专业交流。讲座过程中专家与学生亲切互动,学生提问积极踊跃,专家回答准确生动,场面气氛活跃。同时,各院校选出了欧特克院校学生形象大使,旨在促进在校大学生学习欧特克软件技术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相关专业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的陈锡德副院长亲自主持讲座并做重要讲话,其他院校相关领导、系主任、专业课教师及相关专业学生共计1200余人参与了活动。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在辽宁高职院校引起广泛的好评,为推广欧特克国际认证考试、Autodesk创意设计大赛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营建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大大促进教育项目的发展,并为Autodesk、ACAA相关项目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讲座现场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讲座现场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座现场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讲座现场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座现场

    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传统织布技艺。李想 摄

    瑶族是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山地游耕民族,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南岭民族走廊是我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区。作为边远少数民族山区,瑶族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区域,和周边民族亦有较大差距。发展瑶族职业教育是瑶族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教育整体协调发展、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

    ■黄红焰

    瑶族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须先行,发展瑶族职业教育是瑶族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教育整体协调发展、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同时,发展瑶族职业教育要举民族旗、走特色路,以发展瑶族教育、振兴瑶族经济、传承瑶族文化为使命,既要遵循职业教育一般规律,又要遵循民族教育特殊规律,实现对接瑶族传统、对接瑶族文化、对接瑶族区域现实,服务南岭民族走廊瑶族区域发展。

    对接文化:瑶族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民族职业教育不仅要体现职业性,更要完成丰盈内涵、拓展功能和涵养文化的使命,既要做到因民族、因文化、因地域和因民族经济的现时需要,又要推动传统与现代的整合。瑶族文化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精神结晶,涵盖了瑶族语言、文化、音乐、舞蹈、手工技艺、信仰祭祀、习俗美食、自然生态等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瑶族学生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瑶族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瑶族文化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使瑶族学生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顺利融入现代化社会,又保持和弘扬瑶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

    对接传统:瑶族职业教育的人类学视野。民族职业教育蕴含了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民族场域中职业教育的民族性折射出的民族文化与心理,是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置身于民族场域中的瑶族职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契合,构建对接瑶族传统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植根民族元素,打好民族传统牌,引入民族传统元素,引进民间传统工艺,使学生学到瑶族传统技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弘扬瑶族文化,促进瑶族区域发展。瑶族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注重民族传统与现代潮流的有效整合,传承南岭民族走廊瑶族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民族知识,把独特的民族传统延伸与扩展到教学中,使教学更具民族性,使课程充满生机活力和吸引力。

    对接现实:瑶族职业教育的现实建构。一是专业与产业相契合,充分利用南岭民族走廊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调整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提升服务产业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工艺的综合能力,重点培养现代农业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果蔬花卉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矿产资源开发、民族文化艺术、民族工艺品制作等紧缺技能型人才。二是课程与岗位相融合,根据特色岗位对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设计,量身定制特色课程。三是推进现有瑶族区域职业教育招生制度、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尝试推行企业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的职校生有偿使用制度。

    与此同时,发展瑶族职业教育,要通过构建瑶族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南岭民族走廊瑶族职业教育机制、培育南岭民族走廊瑶族职业教育品牌、培养瑶族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式,不断完善瑶族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瑶族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

    重构一个体系:瑶族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从瑶族区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深化教学改革,把理论够用、技能过硬、品行良好、就业率高作为瑶族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制定一套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教育运行机制和评估标准,建立新型瑶族职业教育评估模式,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能、学有所用,提高瑶族学生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瑶族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

    树立一种观念:职业教育是族群发展的充电器。民族区域教育现状和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民族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心。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经济,构建南岭民族走廊瑶族职业教育复合体系,可以让职业教育成为瑶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动力。瑶族是忠厚本分的农耕民族,只有把职业教育作为族群发展的充电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走出“刀耕火种”时代,快速融入现代社会,从农耕民族蜕变为文明社会族群。

    建构一个机制:南岭民族走廊瑶族职业教育机制。以瑶族职业教育为中心,整合南岭走廊职业教育资源,发展瑶族区域特色职业教育,辐射带动南岭走廊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瑶山支柱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适应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和南岭民族走廊区域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科学合理设置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专业,改变重输出轻内供的现状,实现专业设置与民族区域特色资源的有效对接。

    培育一个品牌:南岭民族走廊瑶族职业教育品牌。一是开放办学,构建瑶族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衔接机制和就业体系,打造南岭民族走廊瑶族劳务输出品牌。二是根据南岭民族走廊行业发展趋势及需求,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建立“专业+车间+师生员工”、“公司+培训班+学员”、“专业协会+农民”、“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校企联办”等专业建设模式,实现场景互通、校企共赢,培养具有瑶族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建设一支队伍:培养瑶族职业教育本土师资队伍。加强瑶族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把部分科技人员、能工巧匠充实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产业工人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担任教学任务。同时,注重培养瑶族本土教师,发挥其掌握本民族生活实例、能灵活根据民族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把握瑶族学生特点进行教学的优势,传承瑶族文化。


9月28日中午2:04,武汉小蓝鲸硚口店一楼金色大厅内,前来参加喜宴的顾客兴致颇高,正频频敬酒,相互致意。正在一位顾客起身端起酒杯之际,身后椅套中的钱包露出了一角,一名20多岁的青年男子从后面顺手牵羊,拿走了钱包,并马上离开现场,向酒店侧门走去。武汉汉水桥街道派出所民警看到这段现场视频后表示,如果没有人及时发现,这名小偷很可能完成偷窃行为。

武汉小蓝鲸酒店在该区域值班的兼职大学生服务员蹇金松看到了这一幕,问了失主是否丢失了贵重物品后,向酒店侧门处追去。看到小偷马上要离开现场时,他大吼了一声:“邓经理,抓小偷,那个人偷了顾客的包!”话音刚落,他上前一步,一把抱住了小偷,小偷惊慌失措,却也不忘记奋力挣扎,在一旁的大堂经理邓立威和后勤部经理熊波随即抓住小偷挣扎中的手脚,三人一起制服了小偷。

接到酒店报警后的武汉汉水桥街干警随后赶到了现场,将小偷带走,蹇金松同学和邓经理、熊经理一起来到派出所配合干警调查。派出所警官和失主当面赞扬了了蹇同学见义勇为的英勇举动,蹇金松同学为顾客挽回了损失的同时,也协助公安机关抓住了犯罪分子。

经采访,蹇金松同学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2009年入学,2010年在大学参军入伍,两年后返校复学。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到武汉小蓝鲸大酒店兼职,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一些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

蹇金松同学在危机面前,敢于向违法行为说不,用实际行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见义勇为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制服了偷窃者。

武汉小蓝鲸酒店正准备对蹇金松同学进行表彰和鼓励,表彰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精神。因为我们不仅看到了蹇金松同学的英勇表现,更看到了一种当代大学生身上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同时也向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表示感谢,是船院的老师和环境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出了这样一位好学生。( 供稿:武汉小蓝鲸酒店王英杰)
        教育城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初步确定由协和中学、协和小学和市幼师附属幼儿园入驻。

  讨论热点:入驻的职业院校要不要从市区“裸退”?入驻院校是否一定要压缩在校生规模?

  广州计划在增城朱村打造20平方公里的“广州教育城”,计划迁入24所院校和1个实训基地。教育城一期预计到2015年基本建成,首批入驻的13所院校数量和布局已初步确定。教育城起步区将于今年年底动工,明年将全面动工。昨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率队视察广州教育城建设规划。

  现状

  “高职校区连做幼儿园都嫌小”

  近年来,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属高职院校6所,在校生4万多人,总占地面积240万平方米;市属中职院校16所,在校生7万人,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这些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校园面积小、校区分散等问题,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校区均未达到教育部(微博)规定的相应生均占地面积,已成制约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在广州市属公办的22所职业学校中,有将近半数学校的总占地面积不超百亩。校区面积最小的财经职业学校中华校区,连一栋完整的教学大楼都没有。

  校区分散同样让这些职业院校感到头疼。“坐拥”303亩地的城市职业学院的占地面积在众多市属职业院校中已是位列前三甲,但5个校区分散在白云区、越秀区和海珠区,最小的校区连一个足球场都比不上。该校的校长李训贵说起,曾被来学校考察的人士开玩笑称:“这么点大的校区,连办幼儿园都嫌小!”

  规划

  协和中学和协和小学入驻

  职业院校校舍狭窄的困境有望改变,广州正推进“广州教育城”的规划建设,将成职业教育的聚集地。在昨日的视察座谈会上,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冯军进行广州教育城规划情况汇报。关注教育城的配套问题,记者获悉教育城内也进行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配套。已敲定入驻的是协和中学和协和小学,市幼师附属幼儿园也打算在教育城内建分园。

  热议:进驻教育城 有期待也有困惑

  热点一:

  旧校区能否保留?

  进驻教育城对于不少学校同时意味着专业调整。因此,各所职业院校也存在自己的顾虑。在昨日的座谈会上,两所参与座谈的职业院校都表达了同样的愿望:保留部分旧校区,各自以独立的身份进驻教育城。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希望能保留三元里校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提出了折中的建议,希望将与城市联系比较紧密的城市服务类专业如财经、商贸等留在市区内的旧校区,将城市建设类专业搬到教育城校区。

  另外一众学院也面临了一个新难题:拆分重组。学校必须“割舍”部分专业给其他院校,有些学校还被要求与其他学校合并。

  比如,按原规划方案,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和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这两所“搞房地产建设”的学校将合并成一所新的院校。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校长黄民权表示:“我们两所学校,一所是建房子的,一所是卖房子的,看起来相似,实则在专业设置上相差甚远,所以希望能保留原来的学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同样面临拆分重组,在原方案中该校的市政专业将与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合并为城市建设学校,其他专业则并入广州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的党委书记龙少锋直言,这样的合并是“以弱带强”。因此,学校都希望能够“独立进驻教育城”。

  热点二:要求入驻院校规模1万人是否太少

  “入驻教育城的院校规模有考虑,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规模应该是1万到1.2万左右,中职院校是8000到1万人左右。”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子鸣说,这样的布局一是根据广州市的需求确定,第二是考虑办学效率,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搞教育城技工教育受益最大,我们是盼星星、盼月亮。”市人社局副局长何士林说。

  但何士林对这些技工学校入驻教育城后如何压减规模表示困惑。“我6所技工学校在校生8.4万人,其中有些院校规模超过1.5万,高于教育城所要求的中职院校8000到1万人的规模。”

  何士林认为,技工学校现有规模有必然性,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并非人为。他建议应该保持院校现有的规模,让市场、产业来决定这个学校怎么发展。

  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汤伟群也发问,该学院现有学生1.7万人,但如果按入驻的1万人规模,需要“砍”掉7000在校生,怎么压缩好?汤伟群建议最好按照1.5万在校生的规模核定。

  “广州的职业教育红红火火,我们去现场视察,发现办学条件可以说恶劣,但招生规模很大,这是市场的作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而不是哪个部门有意去培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连广也提出,现有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远远超出有关部门的评估,为什么?这需要思索给入驻教育城院校规定的规模是否合理。

  回应二:10平方公里中仅一半可建学校

  市政府副秘书长冯军回应说:“广州的职业院校发展不见得是无限的,据预测到2015年中职教育会进入一个招生平稳期,另外广州要承担的职业教育也不是无限责任。”冯军认为,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应综合考虑。他表示市政府会根据发改委、教育局、人社局的综合意见最终核定迁入的院校规模。

  冯军也坦承教育城的用地其实很紧张。一期的10平方公里中,只有大概5平方公里用于学校的建设用地。在一期的规划中,基本保证了入驻的高职院校占地800亩以上,中职450亩左右。

重庆市品牌学会秘书长张锐教授


        “在永川生活了9年,新城区的格局品味才是真正的大城市。”作为重庆市品牌学会秘书长,张锐考察过许多地方,对于新城区建设,他对永川赞不绝口。无论从布局、风格、色彩,新城区彻底“颠覆”了老城区的形象,并走在了大重庆前列。对于永川“城市发展新区”的定位,张锐称职教城是一张王牌。

        永川公共设施建设承上启下

        “作为城市发展新区,永川医疗、应急中心的建立,是市民最大的福利。”张锐称,对永川而言,公共职能的建设不仅可以为主城分忧,还可以为周边地区市民解难,既能让永川市民受益,也能让覆盖地区市民受益,起到联动作用。

        此外,永川以绝对的地理优势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码头于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了连接带。张锐称,对个人而言,交通便利让市民节约了出行时间,速度快了效率高了,生活的幸福感也增强了。

        而对于企业而言,交通优势直接决定经济价值,物流运输的时间、成本减少后,更多企业将会入驻永川,其辐射能力不可估量。同时,企业成本降低后,利润高了对全区经济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产业与教育相结合促发展

        有着“职教城”名片的永川拥有11万在校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将资金汇集到了永川。“学生带来的经济产业链很庞大,收益很高。”张锐说,学生是生力军。

        对于教育的发展,张锐认为产业与教育相结合才是王道。“11万学生的城市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基地。”张锐称,对于人才的培养,永川应该学习德国“双元制”,即学校办学与产业支撑相结合。

        在产学结构矛盾的当下,一个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们有真正动手的机会。“成规模的同类企业多了,学校就该考虑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张锐称,根据社会需求定产业定专业,三者结合能让学生得以实践,企业也能降低用工成本。

        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永川也能树立自己的“金字招牌”。张锐认为,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基地,就该有自己的品牌和风格。

        打造差异化的城市

        “双百”大城市该是什么样?张锐称,要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目前永川还有一半左右的缺口,而这一半人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永川会成为什么样的城市。

        “就像创业之都深圳一样,是梦想创业人士的首选。”张锐称,以目前永川职教城的规模而言,已经胜过许多城市,但仍然应该继续扩大规模,让职教真正成为永川的一张王牌。

        教育要优化,产业选择要慎重,城市的合理布局不仅可以改变其风格、色彩以及人文环境,也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张锐认为,要避免大而不强的城市建设,首先要获得竞争优势,其次要获得地区声誉。

        “打造差异化的城市,要靠政府、企业、市民共同推动。”张锐称,大城市的建设需要统筹指导,永川应该建立自己的“城市品牌委员会”,集政府主导、企业推动、市民参与。


        茶竹精气神应融入城市建设

        提高永川声誉,城市空间形态是“敲门砖”。张锐认为,茶竹是永川的生态名片,而永川城市的建设,则应该将茶竹的精气神,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所谓茶道,茶好是一方面,论道显得更为重要。
   
        “多种点茶栽点竹,可以改变永川城市的风格、色彩。”张锐称,如果一个城市纯观赏的风景很少,那就要打造城市品牌和体验式旅游项目,打响永川名声。此外,文化交流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环节,举办活动既能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也能让更多人认识永川、了解永川。


  今后,我省将加快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定向培养人才的脚步。9月25日,辽宁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这意味着我省开始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储备和对接平台。

  辽宁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是由省服务业委作为牵头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院校,联合省内服务类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开设服务类专业的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103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行业性职业教育联合体。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辽宁,现代服务业方面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职教集团的成立旨在实现产业与教育的互动发展,实现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院校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

    江西省政府近日召开“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这是贯彻省委书记强卫对省政协提出的《关于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所作批示的重要举措。

  5月至6月,江西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与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开展了协作调研。为了进一步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与抚州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就这一课题又进一步联动协作调研,形成《关于江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调研报告提出了5条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协调引导校企开展全面合作;建立经常性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职业院校师资引入标准;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搭建职教与普教互通“立交桥”;为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环境。调研报告中特别建议整合教育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有关职能和力量,统筹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在普职比例、学历层次、专业结构设置上进行省级层面的统筹规划,使职教培养的人才结构适应该省产业结构发展需要。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高度重视政协调研报告,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及时组织召开“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省直15个成员单位组成,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针对四川省在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中迫切需要技能型人才的现状,9月24日,四川省政协举行“构建适应四川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题协商会。省政协主席李崇禧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推进藏(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全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差距仍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完善农村职教体系、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衔接、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领域还需要攻坚破难。

  会上,受邀参会的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有关负责人和国内专家学者,与四川省相关部门和院校负责人积极互动,围绕构建适应四川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探讨交流,建言四川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

  李崇禧强调,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劳动力素质的水平高低。推动四川省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要加强职教体系顶层设计,围绕转变观念和完善政策法规下功夫,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要积极引进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通过吸收和创新,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探索新路。要引导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多出点子、多提建议,为构建四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推“三大发展战略”实施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常荣军、四川省政府副省长陈文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赵振铣出席会议。
    本报广州9月24日电 (记者贺林平)广州的中等职业学校对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城市扶持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此举惠及15.4万人,民办中职学校也在此次免费范围内。

  日前,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意见》,据此,15.4万名符合条件的中职学生将享免学费,包括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城市扶持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加上每年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的3.6万人,广州财政每年需负担补助资金约6.3亿元。

  对比国家政策,广州市的《意见》新增了“城市扶持专业学生”。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解释道,广州市发改委每年会根据广州产业发展要求,审定城市扶持专业,他举例说,“比如,目前开设的像家庭养老等专业,就在城市扶持专业之列。”

  据介绍,对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标准的广州市民办中职学校就读的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标准给予补助。“如果民办学校获批准的学费标准超出财政补助的部分,学校可继续向学生收取。”广州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表示。
    近日,常州科教城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签署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备忘录和“双元制”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引进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常州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培养更多、更适用的技能型人才。同日,AHK常州科教城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成立。

  今年3月,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德国(上海)工商协会三方签订协议,重点就“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联合研究、证书体系”四个方面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协议签订以来,园区先后举办中德职业教育座谈会、“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师资培训班等活动,拓宽中德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大力推进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

  此次双方签订的协议,常州科技城学员将在其所在学院接受职业理论培训和基础实践培训,然后在德资企业内接受实际职业培训。学员在完成职业培训项目并成功通过中期和毕业考试之后,可获得培训项目依托学院的毕业证书和“AHK”证书(专业技术工人)。通过培训的学员,可以在签约的德资企业工作并将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为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产合作,着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鹤壁市将于11月22日举办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

  本次大赛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基本素质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推进全市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化进程,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建设。

  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共设置9大类比赛项目。参赛选手必须是职业院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以及“3+2”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在籍学生。各项目技能大赛的评判标准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颁发的技能训练教学标准为依据。市级技能大赛由市教育局组织聘请专家评审组,具体负责评判工作。大赛设个人奖、团体奖、优秀辅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同时也是鹤壁市参加201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选拔比赛。参照201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规定的竞赛、方案、队数和人数,按照本次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比赛成绩,确定参加2013年全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选手。

  本次大赛由鹤壁市教育局主办,鹤壁市成人职业技术教研室承办,有关职业院校协办。为确保技能大赛活动的顺利举办,鹤壁市专门成立了2013年鹤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组委会,统筹领导各项技能大赛活动,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成人职业技术教研室,具体负责技能大赛日常事务工作。市教育局要求,各市属职业院校,都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学校的技能比赛选拔工作,严格审查参赛选手报名资格。对技能大赛活动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本报贵阳9月22日电(记者白皓)为了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贵州省决定今明两年压缩5%的省级党政机关行政办公经费,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每年调整专项资金12亿元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每年在省级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中安排1亿元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的《关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需纳入各市(州)人民政府的工作目标管理,贵州省和贵阳市比照大学城的同等政策重点支持建设一个职教城,全省各市(州)要把中等职业学校、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等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优先解决建设资金和用地指标。

    贵州省政府要求从今年起到2015年全省每年补充8000名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各职业院校每年聘用一定数量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退休技师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专兼职技能型教师,从2014年起,每年从省属高校中选派3000名应届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任教,到2015年生师比例达到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招生考试制度进一步放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注册入学将不受年龄、地域、时间限制。

    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实行学分制等灵活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并保留学籍或修完学分提前毕业。

    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在部分专业尝试开展本科技术技能人才招生和培养试点,对获得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的高职毕业生免试就读普通本科高校。到2015年高职学生“专升本”比例提高至15%。

    在课程和实践的衔接中,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实行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互通的制度,即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予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贵州省政府同时要求省属大型骨干企业在明年9月前全部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对民办职业教育涉及教育教学的建设用地、各种规费减免等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待遇。
    昨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标志着云南民族教育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今后,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办学形式、教师待遇、教育经费等将得到法律层面的保障和明确。

    逐步普及少数民族学前教育

    如同其余诸多公共事业和领域的开放姿态一样,《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少数民族教育的办学形式得到明确,包括双语幼儿园、民族学校、民族部(班)、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等。

    对于双语幼儿园,条例重点规定,不通或者基本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应举办双语幼儿园,并可得到省、州(市)政府补助。

    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发展具有少数民族教育特色并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

    同时,优先规划、建设标准化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各级政府还应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逐步普及学前教育。

    县级以上政府,还应当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按照规定对少数民族学生免收学费。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提出,民族学校应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相应课程。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双语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小学阶段设置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双语教学课程。

    民族教师子女中考

    可享少数民族考生待遇

    说到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师和民族学生当之无愧是重要的主体,这也解释了为何条例以相当比重的篇幅对上述2个群体的优惠政策进行明晰。

    比如,给予在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生活补助;优先建设农村民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周转宿舍等。

    具体还包括,在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及其以下中小学、幼儿园工作满5年的教师,其子女在报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时,享受当地少数民族考生待遇。

    同时,民族学校的校级领导成员中应当有1名以上的少数民族成员,教师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当高于同级同类其他学校的10%。值得一提的是,报考高等学校的本省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可享受加分或者定向录取的优惠政策。

    教育投入与保障方面,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民族中小学和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此外,开展双语教学的小学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教科书经费,也应当全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

    70.2%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位,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全省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

    4038

    目前,云南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并正式挂牌的民族学校仅有495所。据教育行政部门统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50%的中小学有4038所。

    10月1日

    该条例的草案报批稿于2011年12月16日由省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形成省政府议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2013年7月24日,该条例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27

    《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共5章27条, 分别为总则、办学形式与教育教学、教师和学生、教育投入与保障、附则。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