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展现学生风采,6月25、26日,山东职业学院第五届机电产品创新博览会盛大开幕。
本次博览会共分为获奖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机器人产品、激光雕刻产品四个展区,参展33项作品均出自学生之手。“智能机器人”、“工厂仓库综合安防系统”、“慧鱼模型”、“智能家居管理系统”……,超前的设计理念、鲜明的产品特色,使得大批学生纷纷驻足观看。其中,“教具百宝箱”曾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获得一等奖,“智能控制型光伏发电百叶窗帘”、“无线遥控环保型扫地车”在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上分获一、二等奖。此外“智能控制厨房家居系统”、“新型多功能自动旋转无尘黑板”等4件产品还将参加今年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省赛。在展台前,有的观众还在相关人员的协助下自己动手操作,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科技改变生活”。
山东职业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行项目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特长生导师制度和“第二课堂”的实施,吸引学有余力及具有特长的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技之长。学院还开设了个性培养模块,进行创新能力培养,以省级优秀学生协会“大学生发明创新协会”为平台,开设机电产品创新设计选修课,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技术发明等实践活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近三年,学院在创新设计竞赛中收获颇丰,共获得国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赛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两项。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探索中国特色职教发展道路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职教改革与发展情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发布会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服务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服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相关负责同志向中外记者介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时代重任、发展方向、支持重点、各级党委政府职责。李克强总理在会前接见全体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产业升级,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要深度融合,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职业教育。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分6个部分,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28条政策措施;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分6个部分,对体系架构、重点任务、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进行了总体部署。
鲁昕指出,这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国家的重视前所未有,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部门的协作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服务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服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职业教育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数据表明,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以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汽车维修等行业为例,近年来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
鲁昕表示,职业教育在改革中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坚持服务大局;二是坚持就业导向;三是坚持育人为本;四是坚持多元办学;五是坚持分类指导;六是坚持示范引领。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举行,印发《决定》和《规划》,标志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
在产教融合机制构建上,教育部会同有关行业组建了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门类的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了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组织机制。全国已建职教集团700多个,覆盖所在行业90%以上的学校,完善了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和政府决策机制。
职教体系建设整体推进,编制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有计划地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高职院校招生渠道,为学校招生和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选择。
在建立健全制度标准方面,免除中职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19个省区市全部免除中职学费;20个省区市制定了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50亿元,地方也投入大量财力,实施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职基础能力建设,打造具有较高水平的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和“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办学面貌为之一新。
职业教育改革呈现六大创新点
《决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鲁昕指出,《决定》的创新点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创新了职业教育理念。《决定》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职业教育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第十四条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作用。这就明确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也包括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基本定位是为国家进行技术技能积累。这与以前相比,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二是明确了一个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事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明确了多层次多类型职业教育科学定位。《决定》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任务;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改革创新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四是打通了“人人皆可成才”的上升通道。打破制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天花板”,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通过深化考试招生改革,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加快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开放衔接,为受教育者在职场和校园流动转换提供便利。
五是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指示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
六是提出了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多元主体办学,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公民个人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多种形式办学,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建立与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多种来源的教师队伍,学校编制内教师、政府购买服务岗位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社会聘用教师。多种分配形式,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落实改革部署,提升职教影响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如何把中央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职教改革发展中去?
鲁昕强调,需要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一是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政策,重点抓好关系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就业创业创新等系统性制度建设;二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四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五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六是加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七是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八是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就如何落实好《决定》,鲁昕表示,具体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加强与各地方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发挥好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推动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巨大合力。同时,部际联席会将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开展目标考核,实施绩效奖励,以工作落实的成效作为中央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二是落实条件保障。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推动地方政府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同时,通过综合运用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三是推动先行先试。依托天津、广西、黑龙江、沈阳、潍坊、宁波等10个试验区和56项改革试点,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其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先行先试,提高试点和试验区对整体改革的贡献率。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校企合作条例,制定实施22个配套文件。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和典型案例,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介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鲁昕说,这次《决定》中提出我们要建设一个多元化的办学格局,这个多元化的办学格局是这次一个重大亮点。在回答记者有关校企合作中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教育质量的问题时,鲁昕说,现在跟教育部合作的企业还没有看到要追求利润降低的现象,从合作的实践中看,企业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他们把职工的成长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会把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对职工的技术进步的培养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
鲁昕: 这次《决定》中提出我们要建设一个多元化的办学格局,这个多元化的办学格局是这次一个重大亮点,我们怎么去做好多元化办学呢?第一要多元主体办学,刚才点到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都可以办职业教育,企业办的职业教育在每个省都能找到。第二是多种形式办学,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第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渠道包括政府的资金、企业的资金、各个部门的资金,还有社会捐赠的资金以及民间资本来办职业教育。
怎么解决企业内生动力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企业要履行社会职责,企业的社会职责就是按工资总额每年要提取1.5-2.5%的职业教育培训经费,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一个财力来源。二是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重视高素质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培养,企业和教育的合作有很多案例,比如说我们和腾讯、华为、中国铝业、中国远洋集团、北汽集团、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合作,从合作的实践中看,企业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他们把职工的成长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现在跟教育部合作的企业还没有看到要追求利润降低的现象,我们想通过这些文件出来之后,用政策激励它的内生动力。三是只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企业,想建百年的企业,不想退出市场的企业,都会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所以我相信这个会议之后,企业和用工单位会把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对职工的技术进步的培养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
“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约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6月26日,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年来,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鲁昕说,党中央国务院将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和帮扶力度,“十二五”以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约150亿元,使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大幅提升。
2014年浙江省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大赛工程造价基本技能大赛中,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学生获得个人一等奖3个、团体一等奖1个;测绘大赛在3个单项1个团体项目中更是勇获5个单项一等奖、2个团体一等奖,再一次展现了学院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实力。特别是2013年全国结构设计大赛,学院代表队荣获二等奖,打破本科院校对该项赛事的垄断,充分展示了学院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
谈到获得的这些成绩,学院院长丁夏君说:“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职教育从重视知识转变到重视技能,需要强调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竞赛正是促进这种转变的催化剂。”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校企合作交流、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检验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环节。学院一向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认真组织参加各项职业技能竞赛,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教学竞赛及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先后共有248项获奖。其中,在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共获一等奖28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20项;在省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共获特等奖、一等奖61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63项。全面激发了全院学生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多方位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积极推进建设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一、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优化专业设置
职业技能大赛设置的项目都是区域、国家经济建设中人才需求迫切的专业岗位,学院认真调研大赛项目设置背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积极优化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结合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契机,提出依托建设行业办专业、结合就业岗位设课程的思路,紧紧围绕浙江省社会发展需要及建设工程产业结构调整,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建设类办学特色,努力打造以建设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园林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为龙头的一批特色品牌专业。近几年,建设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园林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确定为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市政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列入浙江省特色专业,专业结构和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二、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推进课程改革
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设计源于企业实际工作状况,是建筑业急需的人才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必备的工作能力,学院按照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并结合技能大赛的要求,不断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大赛项目的融合,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内容,构建了专业特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其典型是“建筑力学”课程,将“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所包含的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制图、建筑工艺流程制定等知识、能力整理起来,创新项目化教学内容。
这一课程改革,使得建筑力学课程与2013年被立项为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成为学院开创全国高职院校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背后推手。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土木工程学科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的学科竞赛。2013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共有96所国内知名高校参赛,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支高职参赛队,与国内知名本科院校同台竞技。学院参赛选手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挑战自我、开拓进取,以设计创新、作品美观、制作精湛、性能超强的出色表现夺得全国总分第十七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二等奖,并在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制作奖的评比中排名第三和第二,获得专家高度评价,赛出了高职学生的水平,赛出了高职学生的风采。
这样的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获奖模式,在学院专业课程体系中比比皆是,如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力推行“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在“电梯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中,将“智能空调安装与调试”赛项中所包含的知识、能力整合进教学能力中,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天煌杯”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比赛,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参赛学生勇夺二等奖。还有学院测绘专业创新“工程测量”课程改革。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中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测量赛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
三、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增长
职业技能大赛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但深层次反映的是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技能水平。通过技能竞赛指导学生备战,专业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中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怎么教。近几年来,学院相继出台《师资培养实施计划》、《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办法》、《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学院访问工程师流动站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推动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说课、说专业比赛,促进了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通过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对口国内知名院校深造、高职教育发达国家短期学习等途径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了学院教师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学院作为浙江省第一所高职院校成功承办了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学院教师也成为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唯一来自高职院校的专家。
2013年,沙玲、夏玲涛、李颖、来丽芳、马福军等一大批职业竞赛指导教师被评为省级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专业教师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专业能力、教学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新职业技能的实践者,铸就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的力量。
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高
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学生普遍增强了课堂知识联系实际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普遍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参加技能竞赛的磨练使学院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自信,熟练的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原标题:以技能大赛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教师能力增长)
“9月1日我们将确保开学,首批招收360名学生,实行全免费育!”6月24日,在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蟠龙园的碧桂园职业学院工地现场,碧桂园职业学院院长鲁坤建向记者表示。眼下,学院工地的教学楼、宿舍楼、行政楼等七八栋新楼已经封顶,红砖蓝瓦、大气方正的建筑主体,已展露出未来校园的壮阔气势。
2013年销售千亿的华南品牌房企碧桂园,多年来一直以热心公益、大力支持教育脱贫而闻名。碧桂园领军人杨国强发起和推动的国华中学、仲明助学金、国良技能培训学校等众多公益项目,都着眼于通过教育帮助贫困、弱势人群摆脱困境,实现人生价值。据统计,碧桂园公益慈善涉及助学、扶贫、赈灾等多个方面,累计捐款超17亿元。2014年,这种执着投入又将结出新的果实。以“办慈善学校,助贫困学生,育精英人才,为社会服务”为办学宗旨的纯公益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碧桂园职业学院将在8月底建成交付使用,9月正式开学。
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省级职教示范基地东南部,总占地面积约300亩,拟规划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计划招生规模约4000人。根据规划,碧桂园职业学院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包括图书馆、行政楼、实训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一期项目于2013年10月30日开工,计划2014年8月竣工验收,2014年9月1日正式开学。而二期工程拟计划在2015年8月全部竣工。
在碧桂园职业学院项目工地现场,广东国强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杨力已经在这里驻点工作了一年。他的日常工作包罗万象,既要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协调处理各种大小问题,又要和建筑施工单位讨论建设进度细节,接待各类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士。他的核心工作目标是全力保证碧桂园职业学校按时按质交付使用,保证招生教学工作的顺利启动。
“我们对招收的学生实行免学费、教材费、伙食费、住宿费、服装费,还包了学生每学期来回的路费!”碧桂园职业学院院长鲁坤建对记者表示。全免费、纯公益、职业教育,成为碧桂园职业学院的关键词。“我们依托碧桂园集团下属不同公司来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训平台,达到学院毕业条件准予毕业者,将推荐到碧桂园集团工作。”鲁坤建院长表示,“要让同学们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成长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技能技术人才。”
碧桂园职业学院的招生专业也十分有针对性: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等五大专业。这些专业的对口行业发展空间大,用工需求多,同时碧桂园也能提供较好的技术和平台支持。学院今年计划招生360名,这也意味着将有360名孩子将通过3年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由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副主席杨惠妍创立的广东国强公益基金会,是碧桂园职业学校的投资建设者。根据杨国强的规划,拟分期投入建设、配套、管理资金约4.5亿元,把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办成全省及全国性的具备扶贫慈善性质的名牌学院,实现学生“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杨国强一生与教育有缘,他多年来投身公益的一举一动都围绕着教育和脱贫这两个关键词。有感于贫困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有感于中国的高职教育得不到社会的应有认可,有感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杨国强萌发了创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意向。
“国家扶贫也花了不少钱,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重要的还是教育扶贫,这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论贫富,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受到好的教育,找到好的工作,也可以脱贫了。”杨国强不止一次地向身边人表达这样的观点。
在杨国强看来,通过创办高职院校,可以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帮扶贫困家庭脱贫,为众多的高中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也能树立高职教育典范,改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看法。
眼下,碧桂园职业学院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而学校首年的招生工作也十分顺利。在省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碧桂园职业学院已经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刚刚截止的学院今年招生报名工作,400多名学生报名申请入读。家庭贫困而又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学院优先考虑的目标。
授人以渔,扶贫更扶志
1997年为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而设立仲明助学金,2002年以全免费教育援助贫困高中生而创办国华纪念中学,2007年为退伍士兵实现稳定就业而创立国良职业培训学校,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灾区有近14000名学生因校舍毁坏而无法上课,杨国强获知情况后,个人捐资接收汶川桑坪中学1500余名师生前来广东复课……多年来,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及其家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捐款累计超17亿元。然而对于杨国强来说,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更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碧桂园创新了一套又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管理模式。
于1997年创立的仲明助学金,至2013年底累计捐出2300万元,16年间有7532名大学生受益。与其他企业设立的助学奖学金多以品学兼优、家庭贫困作为资助标准不同的是,仲明助学金更增加了一条“道义契约”。所有受助大学生在领取仲明助学金时,都需要签订“道义契约”承诺,在有条件时偿还助学金,用于进一步扩大受助面;同时自己也加入助困行列,奉行美好的社会道德,报效国家。这样一份没有经济责任、没有惩处条款、没有时间限制的契约,一份只靠道义监督履行的契约,如今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受助者的积极响应。
杨国强在“国华纪念中学”、“仲明助学金”慈善项目上首创了“道义契约”,在“扶贫”的同时“扶志”,把“感恩”与“爱”的教育理念灌输于受助人。他坚持“扶贫一定要扶到老百姓急需帮助的点上”。在“中西部地区扶贫项目”“雨露计划”中他派专人跟进慈善事业的执行,令慈善事业不再是捐钱了事。
在国华中学、仲明助学金、国良技能培训学校,以及一些对口扶贫项目中,对善款善举受助人采取公示,通过这些慈善项目公选制度及受助人公示制度,让捐助项目明明白白,让群众监督慈善项目的落实推进。在“仲明助学金”、北大清华“国华杰出学者奖”“中大国华讲座教授基金”项目中,推行慈善执行成本额外核算,规避慈善项目因为执行成本而引发的风险……碧桂园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创新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管理模式,为中国慈善事业树立了典范。
(原标题:碧桂园办纯公益高校推动职业教育)
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历史悠久的名校也将面临这一转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昨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做出上述表态。由此意味着,部分传统的“211”、“985”等重点高校或将面临转型。
130余所高校提出转型试点申请
对于此前“600所地方新建院校将转型”的报道,葛道凯表示,即将转型的并非仅限于新建院校,而是从现有本科高校中划出一部分,推动他们面向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转型的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名校。
葛道凯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130余所高校已经提出了转型试点申请,其中以地方本科院校居多。但如果“211”、“985”高校符合转型条件,愿意转型,也将进行转型。至于条件,即符合技术技能培养要求的特点。
葛道凯补充,转型可以是学校的所有专业都调整,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
葛道凯表示,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国正在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高等学校将实行分类管理。
教育部已注意到“工士”学位
近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1103位优秀应届毕业生,身着学士服,拿到了学位证书,成为我国首批“工士”学位获得者。葛道凯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学位并非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布,暂不具备学位效应。就连学位发起人、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梦卿也表示,学位只是学校自我尝试。
“工士”学位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但按照现行《学位条例》,我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分别为学士、硕士、博士,并不包括工士。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向毕业生颁发的“工士”是荣誉称号,而非学位,更不代表我国学位序列中已经有了“工士”这一学位。
葛道凯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工士”这一学位。他说,学位制度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学位办已经对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下一步会加快进程。
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介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鲁昕说,形势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和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决定》《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把中央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鲁昕: 新形势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和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决定》《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把中央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一是抓紧制订出台配套政策,按照已明确的方向、思路和原则,转化为具体措施,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重点抓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沟通,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引导和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等关系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就业创业创新等系统性制度建设。
二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把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落实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创新过程、实习实训过程、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过程,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重点放在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改革完善社会用人政策,建立完善政府职业教育政策信息平台,保证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创新政策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
四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正确履行政府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的职责。
五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重点放在总结提炼地方经验,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法规条例。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已形成的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各方面作用,用政策激发企业兴办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六是加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社区等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形式。推动职业院校依法修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校章程,依托企业、贴近需求,突出实战和应用,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活力。
七是落实总书记关于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的批示要求,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放在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增加投入总量、创新投入模式,加强政府统筹、完善政策措施,实施绩效考核、强化监督检查。
八是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进展其才的批示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新闻媒体的密切合作机制,宣传职业教育有利于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成功的各项国家政策措施,动员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案例。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形式,倡导尊重职业人才的价值观,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行行出状元”的浓厚氛围。
2014年5月29日,由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物联网教育行业盛会——“2014湖南省物联网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隆重召开。
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首席科学家王志良教授、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蒋青泉副院长、国泰安物联网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苗波涛、国泰安通信教学战略合作企业负责人唐修连董事长,以及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程职业学院、湖南物流职院、湖南铁道职院等各院校领导、专业骨干教师及学科代表共同出席会议,研讨当地物联网学科建设及其学生培养等重要议题。
研讨会现场
会议初始,主办方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蒋青泉教授、承办方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区分公司郭左平总经理出席会议并致辞。之后,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王志良教授以学科建设切入,围绕“物联网技术发展”
“物联网知识体系与课程规划”“物联网办学实践”等几个重要方面发表了一场精彩演讲。国泰安物联网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苗波涛则为与会者带来了《NITE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高校高职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方案,国泰安将以此为起点更好地服务于各院校物联网学科建设。
国泰安南区分公司郭左平总经理会议致辞
北京科技大学王志良教授学科建设精彩演讲
国泰安物联网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苗波涛主题演讲
下午,国泰安通信教学战略合作企业唐修连董事长,将物联网、通信专业相结合,为与会者带来了《校企合作——现代通信实训中心建设》的建设思路及方案介绍。之后,王志良教授、国泰安专家和湖南各院校物联网学科代表共同就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物联网知识体系与课程规划建设、物联网实验内容与实训平台的搭建、物联网专业实训教学与校企合作建设等议题展开了圆桌讨论会。各院校教师代表踊跃发言,积极探讨,为物联网实践教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国泰安通信教学战略合作企业唐修连董事长主题演讲
圆桌讨论会
应与会者强烈要求,国泰安公司现场为院校老师带来了物联网综合教学实验平台、平板/手机移动开发平台产品演示。老师们认真观看演示,对该物联网综合实验箱集成了物联网在各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可供二次开发的特性,平板/手机移动开发平台Arduino ADK系统实验平台在配备了输出、输入、无线通讯以及各种传感器基础上,搭配嵌入式开发平台,能非常方便地进行移动端的开发表示非常认可。理论结合实际的演示过程,将现场带入了高潮。
国泰安为院校老师讲解、演示物联网综合教学实验平台
会后,与会老师互相交流切磋物联网及相关专业建设的经验与疑虑,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2014湖南省物联网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的平台解决了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中的诸多难题,受益良多。与会老师对国泰安公司寄予了厚望,希望今后组织更多校企合作活动,拉近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2014湖南省物联网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合影(部分)
本次研讨会是国泰安公司与湖南省各院校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物联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校企合作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物联网专业的创新教育探索提供了成功示范,会议讨论成果必将为湖南省物联网教学领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其说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场竞争,不如说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的独特窗口。
在国家技能大赛体系中,这些选手是从学校、省市的2000多场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坚持到国赛的都是赢家。参与竞技的逾万名选手在场内全神贯注,几个小时顾不上喝水,然而比赛结果其实是很多人不怎么关心的事情。很多人更加关注的是,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方式如何转型,增长活力如何保持,美好生活如何实现。而一个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此将是重要的支撑。
去年,新西兰为筹备国家技能竞赛,专门派人到天津观摩学习。今年,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参赛或加入表演赛、对抗赛等形式参与进来。还有一些国内外团体和个人也来信来电,希望到此参观。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派来了一个职业院校校长团。
面对英国同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这样介绍本周刚刚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国职业教育正在开启一场新的变革。”
他说,中国对于职业教育过去的说法是“大力发展”,现在习近平主席提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这8个字,将是今后中国职业教育总的发展方针。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6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创新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她举了一个例子,以前职业教育强调“技能型人才”,而这次把“技能”前面加了一个“技术”,“为什么?就是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
李克强总理最近会见职业教育工作者谈到的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的话题,在技能大赛上也不难听到。
率队参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的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鸿杰说,他对这番话印象很深,相信中央政府最近的决定,一定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王继平说,“中国制造”遍布世界,但是中国产品的质量还不够理想,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提出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这就需要教育的升级。
鲁昕指出,无论美国还是欧盟,都提出“再工业化”,“重返制造业巅峰”,落脚点都是发展职业教育。中国政府对实现“精品制造”非常关注,要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就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创办7年以来,大赛的赛项总在“升级”,经济领域的新名词总是很快进入到比赛中。4G网络刚刚进入生活,这里的人在谈论5G。今年,赛项设置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发展同步,开设了三网融合、云安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智能家居、飞机发动机装调与维修等32个赛项,占全部比赛项目的34%。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大赛既是广大职校学生的节日,更是展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舞台。”
国务院《决定》新增加的一个词、一句话,落实到李鸿杰这样的职业教育从业者头上,也许就是职业方向的转变。比如,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李鸿杰说,社会上总是觉得中专生、高职生在层次上要低于本科生、研究生,现在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有助于人们将职业教育当作一种类型而不是一种层次。
他听说,一些过去从大专升为本科的兄弟学校在准备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他们过去是我们的‘邻居’,现在变成我们的‘兄弟’,要向我们学习了。”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梁柏健说,以往职业教育是“断头路”,到了高职就断了,现在明确可以读研究生,给了大家一个愿景,学生就学的渠道更加广阔,相信会吸引更多孩子来读职业学校。另一方面,学生升学的方向变化,会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他对记者说,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改革的一些难题被打破,让我们能够没有顾虑迈步向前走更高兴的了。
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技能大赛都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同样存在着东西部发展的鸿沟。
来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蓝如波说,2009年他们的学生获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学校发给指导教师的奖金是1000元,如今涨到了5000元。而在他们去过的山东一所学校,对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的奖金是10万元。今年,他们学校除了参赛,还要考察同行们的奖励标准。
李鸿杰说,由于财力有限,他所在的学校还没有用上全国技能大赛使用的实训设备。为了参赛,他们联系了北京的兄弟院校,在比赛前去北京进行了训练。他说,这的确是个天然的劣势,但即便如此,仍要参加比赛。比赛不一定要取得很好的名次,而是要来看、来接触,把好的东西带回去。
带回去,就是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反哺”。葛道凯说,大赛的技术标准正日益成为各职业院校技能训练的重要参考依据。
前段时间,葛道凯去西藏的职业院校调研。在那里,酒店专业的学生们在宴会摆台和中式铺装的实训中,展现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原来,老师们去年全程观摩了技能大赛的酒店服务赛项,将最新的业务标准流程引入了实践教学。今年,西藏也派队参加了该项赛事,虽然没有获奖,但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梁柏健说,任何学校都不可能纯粹按照竞赛去做,成本太高。但是,竞赛有以点带面的作用,让老师参与一两个竞赛项目,回到学校里会成为示范,把相关专业发展起来。
据葛道凯介绍,今年85.3%的赛项吸引了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深度参与,这些企业为大赛提供了竞赛平台,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直接参与到赛项的设计、组织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使比赛内容直接与产业前沿技术相对接,发挥了大赛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国务院《决定》里提出,要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这次大赛,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代表就请教王继平下一步对企业办学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导意见。
王继平说,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作用如何发挥,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问题。企业要站出来,发挥作用,首先就要用法律规定企业在职业教育当中的职责义务。比如德国的联邦职教法的适用范围不是学校,而是给企业、行业制定的。另外,在政策支持上应该有所举动,比如税收优惠需要在今后的政策当中加以明确。企业技术人员转到学校里做老师,还存在“企业编”转“事业编”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在进一步交涉中。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与联想集团合作培养计算机维修高端人才,购买了联想22门课程。双方合作的是一个“教学一体化”项目,在学校沿街的位置建设了一个联想服务实训中心,按照联想在市场上的模式运作,学生上完课就可以到那边上岗。进班之前,很多孩子连说话都很胆怯,参训以后就自信了。
梁柏健说,校企合作必须要双赢,以往的合作里面可能学校求企业多。但是企业是个市场主体,要考虑盈利,学校有什么本钱让企业青睐?校企合作双方应该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找到双方的结合点。
他指出,现在改革的大方向定了,具体配套措施很重要。如果没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校企合作就会缩手缩脚。现在需要打通一些政策、法规的障碍。比如,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时候,校产的投入怎么计算,合作产生的收益怎么样处理?这些要界定清楚。“政策明晰,我们学校做起来就会更大胆。”
眼下,这位校长还需要在职业教育相对弱势的环境下,向外界说明自己。他们在校内组织技能节和开放日,请学生家长和社区的不同人群来参加,展示学生技能,让社会更了解办学情况。学生获得技能大赛奖项后,他们甚至会向该学生的中学母校、父母所在单位和所住的小区报喜。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在做类似的尝试。今年,所有赛项都实现了全程摄录。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开放赛场,供社会各界、家长、学生、中外友人观看。
国务院提出,将研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每年6月底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像持续多年的“科技周”一样,已经是主赛场天津当地的“职业教育活动周”。
承办赛事的学校总要绞尽脑汁,试图以巧妙的创意来建立起职业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密切关系。今年,在开出全国第一个无人机专业的职业院校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无人机与轻型飞机模拟驾驶体验区,比赛事更吸引人。很多人就像玩“极品飞车”游戏一样,在三台电脑显示器前体验飞机的驾驶。隔壁的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智能管理的微型种植大棚,这是该校师生将物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设施相结合的产物。
每一个赛场都有醒目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会徽。那是一个十分简洁的图案——一个齿轮托起了一个年轻人。这个齿轮,以及“改革风向标”的办赛定位,是总在变化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少有的不会过时的东西。如今,这个齿轮加快了转动。
(原标题:职业教育改革齿轮加快转动)
职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今天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主赛场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讲话。
鲁昕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是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措施的价值取向,是检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价值尺度,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鲜明的“中国特色”。职教系统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定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鲁昕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基础工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职业院校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自觉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和奉行的人生信条。广大青年学子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作为自身的精神追求,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知行合一中梦想成真、人生出彩。
“职业技能大赛将推动引领轨道交通的职业标准、专业标准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日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康尼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赛项中,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赛项专家组组长任天德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08年开始举办。去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为大赛一个赛项。
任天德介绍,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但相关职业教育相对滞后,每年有几万技术人员缺口,城市轨道专业缺乏国家专业标准和学科建设标准。
今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比赛的项目内容是地铁车门的组装与故障维修,来自全国的27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吴海超介绍说,比赛试题都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地铁车门故障占到了地铁故障的60%,此次比赛遴选了47个典型故障作为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比赛中,选手们根据项目操作要求,完成相关安装、检测、故障排除等任务,并按要求填写作业记录。
赛项裁判长、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志明发现,选手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欠缺,有待在教学中加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和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钱吉奎说,该校参加过职业大赛会计、物流、营销等9项赛事,许多比赛内容已经被列入教学内容,自举办两届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的赛事以来,他们完成了14个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开发,通过岗位开发进行专业建设,已经设置了11个地铁专业,编写了教材,正在积极申报,希望能上升为国家学科建设标准。
(原标题:职业大赛引领轨道交通学科建设)
巧制音视频、蛋白质含量测量、创意木工、汽车喷绘、亲手做一块香皂、当一回“药剂师”……今夏,“2014暑期学生职业体验季”再度来袭。中小学生们将走进中职校开放实训中心,在“玩”中体验多个职业。上周五微信报名通道一经开出,短短3天,开放给社会学生个人的14800个名额即所剩无几,职业体验已成为今夏最“时髦”的度假方式之一!同时,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携手本报举办的“2014暑期职业小达人”评选活动也将于7月正式拉开帷幕。
扩大活动对象受益面,一批特色项目亮点频出
据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周烨介绍,“2014暑期学生职业体验季”是一个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职教处、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联手上海市中职校共同打造的职业体验的多元学习与互动平台,旨在利用暑期时间,通过亲身体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职业特点,感受职业的无穷乐趣。从2012年8所中职校试点,开出20个体验项目、126场、2618人次参与,到2013年开放20所中职校,开出46个职业体验项目、200多场、逾5000人次参与,再到2014年开放23所中职校,开出82个职业体验项目、885场、多达18000人次参与。职业体验已深入人心。上两年的活动主要是面对社会个人开放,工作小组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不少中小学希望能够设置团队体验专场。为此,今年市教委设置了约160场团队专场,可供3500人次参与,其余14800个名额则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第一教育”开放给学生,让整个报名流程更显便捷、人性化。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项目的设计充分契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小学阶段以“职业启蒙”为主导,初中阶段注重“技能体验”,高中阶段则倡导“专业探究”模式。注重贴近生活且不脱离专业、强调成果可“视”、推行去繁取简、塑造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为学生搭建一个融趣味性、操作性、游戏性于一体的互动平台,涌现出了一批学生和家长交口称赞的特色项目,它们是中华职业学校的“快乐西点DIY”、上海市交通学校的“迷你汽车维修站”、上海市农业学校的“现代小农夫”、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的“小小室内设计师”、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的“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算盘体验”、上海市医药学校“DIY新鲜奶片”、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的“创意木工”。前5个还被收录在《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家庭护照》中,可供亲子一同“上岗”。
14800个名额3日抢光
“体验成果带回家“最受欢迎
报名之所以如此盛况空前,在于承办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出一系列贴近生活、形式新颖的体验项目,覆盖了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医药卫生类等14个专业大类。在这其中,能将“体验成果带回家”的项目最受青睐,供不应求。“体验成果带回家”既让学生能够维持一定时间的兴趣,又能与家人分享成果带来的成就感;而“亲子体验活动”不但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家长对职业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家长周女士平时里就十分关注教育资讯,她在报名通道开启的第一时间便“先下手为强”,为自己刚上小学的女儿成功报了3个项目。她表示,女儿喜欢动物,“想要去学校给狗狗涂颜色”。于是,在征求女儿的意见后,她第一个就将上海市农业学校的“小动物穿花衣”项目收入囊中;另外两个则是她自己觉得不错,时间又恰逢周末,可以陪孩子一起参加的。
确实,对于孩子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很多家长和孩子一样茫然,职业体验活动不但让孩子在暑期有了好去处,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也能让家长了解很多不熟悉的行业和职业。很多家长感言,如果孩子将来对此有兴趣,他们将会全力支持孩子关于职业的选择。还有家长对于没有报上名感到遗憾,希望有关部门多增加活动场次。
一张照片,一段“微感言”,争做今夏“职业小达人”
新颖的体验模式、互动型活动形式,打破传统的参观学习的单调,即将掀起一场中小学生暑期实践的“革命”。在这份难得的体验后,你是否想成为我们正在寻找的那个“职业小达人”呢?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参加多个职业体验活动,拿起笔记下体验心得,并用相机、手机定格各种难忘瞬间吧!
学生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方能参加“职业小达人”评选:
■在暑期中至少参加4个中职校的体验活动,有4次以上刷卡体验记录
由于报名情况火爆,目前大多数实训中心的名额纷纷告罄。考虑到不少学生可能无法同时成功报名4个中职校的体验项目,届时主办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次数作相应调整。
■写一段体验活动的“微感言”
以“职业初体验“为主题,小学组字数为100字左右,不超过200字;中学组字数为200字左右,不超过300字。请投稿学生在微感言末尾处注明姓名、所在学校、所在班级、联系人手机、电子注册号等信息。
■拍一张体验活动的照片
主题:1.最有兴趣的一刻;2.有成就感的瞬间;3.难忘时刻。任选一个主题,照片格式为JPG格式。
请于7月1日-8月31日,将微感言和照片发至评选邮箱 shuqip-ingxuan@126.com,专家评委会将于9月下旬公布最后结果。快来给我们投稿吧!
(原标题:职业体验火爆,“体验成果带回家”最受欢迎)
6月23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和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学院设立“海利尔班”,海利尔集团承担学生三年的全部学费,并设有奖学金,学生入校就成为海利尔集团的准员工,毕业直接到集团就业。
根据合作协议,校企双方采用定单委托培养、定向实习就业的合作模式,共同培养学生,每年招收学生40名。海利尔集团参与学生教育全过程,双方共同制定“海利尔班”教学课程,共同组织职业技能领域课程教学和工学交替;集团定期组织专家及管理人员到学院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本公司产业发展前景和企业文化,组织学生到公司生产或管理一线参观学习;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到海利尔集团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学院和集团分别为学生配备实习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增强学生学习针对性和企业归属感。学生合格毕业后即可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全部录用为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在编职工。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和青岛海利尔集团合作多年。近几年集团业务冠军均是学院的毕业生。
图为参赛选手在紧张的比赛中。(刘继源 摄)
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6月25日讯(记者 刘继源)“全场60个多个工位上整齐的排列着嵌入式小车、平板电脑和示波器等设备,地上铺着比赛专用的跑道,选手们有的在电脑前编写程序,有的在操作台组装小车,整个赛场显得紧张而有序。”这是今天上午,记者在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嵌入式应用开发”赛项现场看到的场景。
据了解,本赛项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并配有2名指导教师负责技术指导与方案确定。比赛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参赛选手在5个小时内完成焊接调试与安卓程序开发等任务,指导教师在开赛半小时内有一次进场指导机会,帮助学生分析赛题,制定比赛策略;第二阶段为任务比赛,参赛选手有两次机会完成赛道任务。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福强说,“嵌入式应用开发”赛项充分体现了嵌入式系统尤其是软件应用开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赛项的成果能够完美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先进性。通过多学科、跨专业的竞赛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广泛参与和深入学习的兴趣。通过技能竞赛,考察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计划能力、嵌入式设备开发实践能力、安卓系统的应用能力。
赛项还紧扣嵌入式最新技术和当前核心应用领域设计,具有比赛趣味性强,自助动手发挥程度高,对抗激烈,观赏性强的特点。通过比赛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嵌入式产品开发与应用能力,促进工信部提出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嵌入式技术,推动学生从事嵌入式相关岗位的适岗性和从业能力的提升,也为嵌入式领域培养了大量技能型精英人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有关情况时表示,中国每年有近千万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其中中职就业率是在95%以上,高职90%以上。他们年平均收入大体3万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20万。
鲁昕指出,统计数据表明,我们每年有近千万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其中中职就业率是在95%以上,高职是在90%以上,这些年为我们国家的一二三产业,尤其是二三产业提供了8000万的带技能的新生劳动力,这些人已经成为我们中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牧业的主要人才来源。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统计了一下,“十一五”以来我们每年培训2000多万农民工带着技能进城务工,累计有4000多万农村的新成长劳动力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进城务工,他们年平均收入大体3万元左右,我了解到还有更高的,最高的达到10-20万,所以对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标题:教育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0% 年薪最高20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及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介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鲁昕介绍说,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7万人,在校生2933.8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2万所,年招生698.3万人,在校生1960.2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5.9%、44.5%。高等职业院校1321所,年招生318万,在校生973.6万,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39.5%。另外有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5593万人。“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以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汽车维修等行业为例,近年来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总的来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
中职毕业生就业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就业最好,占20%,就业率达98%。二是在本地就业人数最多,占69.7%。三是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最多,占57.7%。四是绝大多数在城镇就业,占95.8%,每年约有500万农村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了到城镇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都能带技能到城市就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毕业生持续发展后劲足,以2010届毕业生为例,与就业半年后相比,就业三年后月收入翻了一番以上,58%的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自主创业比例增长了2.7倍。据我了解,4S店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高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有的年薪达10-20万。二是就业对口率逐年提升,64%的理工农医类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其所学专业直接相关。上述数据表明,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成才“直通车”
对于天津职业大学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陈照鑫和他的同学来说,他们的大学生活有些与众不同。2012年,本市在6所本科院校和6所高职院校之间开展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端型技能人才试点工作。就在那一年,陈照鑫和他的同学幸运地成为了本市本科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的首批学生。“我们的学制是四年,大学毕业时不仅可以拿到本科毕业证书,更重要的是通过职业院校的培养,还练就了一身技能,属于名副其实的'符合型'人才。”谈到自己的未来,陈照鑫显得信心满满。
在天津,“创新示范”首先表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本市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今后,本市还将启动育人模式创新计划、技能型人才“升学直通车”计划、岗位技能“培训包”推广计划、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推进计划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遴选20所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定向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为优势产业经济部门提供人才支撑。
“引进来”“走出去”积极拓宽国际合作 不久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来自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的戴尼斯教授。课上,戴尼斯不仅采用全英文授课,而且他所带来的讨论、分组、展示、模拟操练等形式,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新西兰教学方式。
在天津,拓宽国际合作领域成为职业教育“创新示范”的又一亮点。
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立以来,本市相继实施了职业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吸引国际职业教育专家来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引进海外高端职业教育人才和学术团队。创新合作交流模式,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和教材,提升中外合作项目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同时,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海外办学,打通天津与东南亚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通道。
海河教育园区成为职教发展“风向标”
昨天,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面开赛。在此次天津承办的35个比赛项目中,近60%比赛项目的冠军都将在海河教育园区产生,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也将镜头对准了本届大赛的主赛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其实,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场的背后,海河教育园区还有着许多特殊“身份”:国家西部民族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质量监测评估中心、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而在天津职教人的眼中,这里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展示窗口,一直承担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责任,同时更肩负着发挥天津职业教育示范、引领作用的使命。海河教育园区已成为本市职教发展的“风向标”。
如今,海河教育园区二期部分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也已初见端倪。不久的将来,一座现代化的教育园区、生态园区、科技园区将以更加恢宏的气势屹立在海河之畔。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比赛中,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代表山东省参赛。队员们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凭借过硬的技术技能和稳定的发挥,一举获得总决赛第一名,为学院和山东省争得了荣誉。
此次国赛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赛项采取项目组形式,2名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4小时)内现场操作完成:装配与调整送料装置(二维工作台)、机械式冲裁机构和转塔装置、模具;连接控制电路;设置变频器、步进、伺服电机驱动器参数;触摸屏工程设计;PLC程序设计;设备联合调试;并进行试运行加工,检验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制件的质量。期间,进行职业素养的严格考核。
由学院机制工艺系、电气及自动化系丁来源、贾怀杰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该赛项比赛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赛的资格。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系部的认真准备和胡德文、宋明学两位教师的细心指导下,二名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增加学习训练课时,加大训练的强度,逐步提高操作技能。经过艰苦的训练和比赛现场激烈地角逐,最终取得了全国总决赛第一名。
优异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学院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检验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展示了师生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生扎实的技术技能,对学院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院同时参加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的比赛,并获得团体二等奖。
6月18—20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营销”两个赛项在吉林长春举行,淄博职业学院汽车专业代表队在比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
本次比赛由国家教育部、吉林省政府等主办,吉林省教育厅、长春市政府承办,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协办,旨在树立“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念,引导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9所院校、113支代表队、34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淄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组队代表山东省参赛,并在比赛中获得“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综合技能团体一等奖、“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单项一等奖,同时获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该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代表队由彭浩、朱良、郭云龙、闫仁飞等四名队员组成,指导教师为李建刚、曾祥军;汽车营销代表队由刘倩、刘文卓等两名队员组成,指导教师为王金萍、陈超。他们前期为参赛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了学院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成效。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