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展开全部

 10月31日,德化县举行2014年农村计生“二女户”女儿职业教育“圆梦工程”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向该县职业技术学校90名“二女户”女儿发放5.15万元助学金,帮助圆梦职业教育。

 据了解,从2001年至今,德化县已对农村二女户“五大工程” 投入2000多万元,受助学生5万多人次。为帮助农村计生“二女户”女儿圆梦职业教育,从去年起,该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每年投入资金5万元,对就读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农村计生“二女户”学生提供帮助。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自去年11月确定建设11个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来,教育厅等部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首批6个中心将很快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设实训中心,是宁夏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项目。自治区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在充分考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报自治区政府同意,委托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等6家单位承建11个自治区级实训中心。目前,首批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现代电子信息、现代煤化工、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6个实训中心建设方案通过评审,1.5亿余元的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到位,已进入设备采购招标阶段,明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同时,第二批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建筑技术等4个项目建设方案已完成评审,2亿元的建设预算资金也通过专项审核,明年下半年可全部建成。


    合肥日报讯 10月29日至31日,市委副书记凌云率团赴山东济南、潍坊考察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在济南,凌云深入济南市艺术学校,实地了解职业教育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对接情况。近年来,济南艺术学校通过实施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职教与普教融合等多种办学模式,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演艺人才,引起了考察团一行的高度关注。在两市座谈交流会上,济南市副市长王新文和相关部门介绍了济南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凌云简要介绍了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她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伴随着合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迫切需要大批专业技能人才。济南在现代职业教育方面,办学理念先进,有很多做法尤其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市场化运作、学校自主办学等经验,值得合肥学习借鉴。

    在潍坊,凌云一行考察了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该院坚持“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教育教学主线,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集团化办学之路,自创办以来,共培养7万余名专业技能人才,为山东和全国的畜牧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确定为山东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考察团全体成员了解情况后,个个点头赞许。随后,凌云一行重点考察了滨海科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该基地是国家教育部首个在地级市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的重大职教项目,旨在通过实施科教园区与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致力打造立足潍坊、带动全省、面向全国的国家级职教改革创新发展试验区。

    凌云详细询问了基地规划、投资建设、运作方式、后续管理等情况。在两市座谈交流会上,凌云听取了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和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她说,潍坊市对现代职业教育认识程度高、创新意识强,不等不靠,探索出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要认真消化吸收,使其在合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考察结束后,凌云召开考察团全体成员会议,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研究,学习山东之长,学习山东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做法,切实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合肥科学发展的能力。


  2010年底,西昌市引入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整合原有职教资源,实行政府、企业合作办学的新机制,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丽莎的手如蝴蝶一般,在黑白的琴键间飞舞。一个个轻柔、灵动的音符,像窗外的阳光温暖盈亮。

  和其他许多幼师专业的同学一样,陈丽莎来自农村。能像电视里的音乐家一样,坐在钢琴前弹肖邦的曲子,是她曾经的梦想。而在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他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引入社会资本办职校

  练习钢琴人手一台、独立又隔音的琴房、专业的声乐教室,在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教学设施令人惊叹不已,而依靠丰富的硬件资源,幼教专业的学生每周钢琴课可以达到4节,学校还利用中午、晚上的课余时间开放音乐教室,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有1个小时的练习时间。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儿!”学校钢琴教师邓晓婷从教已经11年了,在她的记忆中,以前的学校,只有几台踏板风琴,“学生学了不能练,老师教到腿抽筋”。

  为什么短短一两年,西昌的职业教育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民办公助”、“引水活鱼”,引入社会资本,助推职业教育发展。

  过去,西昌只有两所职业中学,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对职中投入不足,学校设施设备陈旧,教师不仅招不进来,还在不断流失。西昌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瓶颈”期。

  近年来,由于许多工矿企业相继落户,凉山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百舸争流的态势,一方面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老百姓对建立一所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水不急,鱼不跳”,为了缓解西昌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2010年底,西昌市引入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并整合原西昌一、二中现有资源,实行政府、企业合作办学的新机制,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随着大量社会资本的流入,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引水”方能“活鱼”,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说:“新机制的产生,将开创凉山州职业教育崭新局面,对加快凉山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把专业技能作为培养核心

  “新的办学模式在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的同时,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动力。”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副校长冉仕伟说,缺少办学动力也是过去公办职业学校发展乏力的原因之一。

  的确,将社会资本引入职业教育,便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程度大大加深。学校必须保证生源,才能保证投入回报。而保证生源的唯一办法则是交给学生核心技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只有培养出高质量毕业生,学校才有发展前途。这就促使学校围绕“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加强管理和教学工作。

  “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核心要抓学生的专业技能。”冉仕伟表示,过去,职业教育办成了“四不像”,学生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没有侧重,导致了职校学生文化也没学好,技术也没学精,没有核心竞争力。

  围绕“术有专攻,学而广之”,学校确立了“学好一门技术、谋好一个职业,幸福一个家庭”的办学理念。在学生的课程中,侧重技术的教授和实战演练,在学习内容、时间上保证学生的技术学习、专业实践。

  如今,学校已开设有学前教育、机械加工、汽车维修、服装设计、建筑装饰等15个专业,每一个专业都配齐了足够的教学实训设备。走进学校近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机械制造、汽车维修、会计电算、乐器练习、成衣裁缝、舞蹈表演等教学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汽修专业学生张俊马上就要离校实习了,他告诉记者,在企业实习情况也要成为学生成绩考核的指标之一,“这样扎实的技术培养,让我们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多元合作保障学生就业

  如果说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在就业服务上的“非专业”性,就成了学生实现最优就业的“硬伤”。而社会资本的引入,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以专业化支撑优势,畅通就业信息渠道。

  学校校长黄德成感慨,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不了解社会需求,没有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专业教育。“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许多企业却出现了‘用工荒’”。

  社会资本进入之后,西昌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办学方面,学校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昌学院等院校合作,在学生实训教学等方面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华硕、中国二重等数十家知名企业与学校达成合作关系,为学校提供专业资讯、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计,使学校的办学方向更明确,学生的就业网络更稳定。

  “通过多元合作、定向培养等方式,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强,企业找到了需要的人才,而学校也赢得了社会声誉,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实现了学校与学生的双赢。”黄德成如是说。


    为提高退役士兵综合素质,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对2010年至2013年冬季退出现役的33名士兵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本次培训由贵州省普安县退伍军人安置办、普安县民政局、普安县就业局共同组织,聘请黔西南州英才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在普安县民政局对学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电工专业培训,培训费、食宿费用全免,培训期间发给学员每人500元补助。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发给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本次培训从10月22日开始,至12月27日结束。


    央广网贵阳11月4日消息(记者孟海 郜林筱)记者近日从贵州省教育厅获悉,根据省教育厅统计,2011-2013年,贵州全省财政教育投入分别达376.86亿元、500.51亿元、560.6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总和(1056.74亿元)的1.36倍,年均增长22%。其中:职业教育累计投入100.39亿元,年均增长33.8%。

  同时,省财政还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2011-2013年,累计争取到中央职业教育转移支付28.34亿元,年均增长38.4%。

  目前统计,2011-2014年10月省财政安排的教育总投入已达338.24亿元,提前超额完成了《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确保‘十二五’省财政教育总投入高于255亿元”目标任务。


  新华网山东频道11月3日电(王新) 10月31日,济南市职业教育“三风”评议工作调度会在济南艺术学校召开。济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王学东、济南市教育局职教处副处长陈明及市直属职业学校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学校汇报了“三风评议”工作进展情况后,陈明逐一分析了各职业学校承办的市民热线办理情况,并逐一提出对策。王学东对各职业学校下一步的“三风”评议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建议学校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高度重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用智慧和努力去做好工作,确保同样的问题不重犯;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制度建设,尤其要重视招生章程的建设工作,以制度建设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的进展。


    本报讯 日前,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提出,长沙市将高标准建设三大职教园区,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根据《意见》,长沙将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重点建设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市属本科院校专业硕士教育,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同时,高标准建设三大职教园区,即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中高职相衔接的职教基地园区,以高新区工业园区为依托、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重点的工科类专业为主的河西职教创业园区,以长沙经开区工业园区为依托的星沙职教园区等三大职教园区,实现高职教育集聚化、差异化发展。

  长沙将逐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每年按照全市常住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共计约1400万元,用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工作。


    

    (制图/刘逸兴)

    华西都市报:“1999年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变”、“搭建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让职业学生也能读研究生、博士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的需求,从今年年初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声音层出不穷,从高校转型到考试制度的改革,多项措施并举,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应用科技

    中国大学的教育结构也将进行调整,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应用科技型大学转型。——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转型试点

    力争用3年时间,引导200个本科专业(群)、50个二级本科院系、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11月2日上午,2014亚洲教育论坛分论坛“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在锦江宾馆举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在论坛上表示,未来,国家考试制度要把文化考试和技能考试结合起来,将要实行学历、资格双证书制度。

    600多高校转型或实行双证书制度

    今年3月,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中国大学的教育结构也将进行调整,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应用科技型大学转型。鲁昕介绍,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而目前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应用型人才教育。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今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

    2020年 四川职教、普教学分互认

    “这就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刘占山预测了未来职业教育的6大变革,他说,未来十年,中国将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整个职教的活力将得到激发;职教的质量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职教将更加促进均衡发展;职教治理体系将会发生深刻变化;职教的国际合作将更加开放。“国家考试制度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将要把文化的考试和技能的考试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实行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发布了《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将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相互衔接沟通的培养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引导200个本科专业(群)、50个二级本科院系、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到2020年,初步形成应用技术类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高等学校分类体系。

    《规划》表示,未来将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相互衔接的培养体系,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此外,建立学历(学位)证与职业(技能)资格证对应框架,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凭毕业证书参加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技能人才可以凭职业资格证参加相应学历(学位)认证考试,并确认已经取得的学分。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通过考试可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

    数据/ 高职生毕业3年后薪酬高于全国平均

    论坛上,麦可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发布了一些对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情况的调研数据。王伯庆表示,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达到了90%的就业率,同时,职教学生的创业率是高于本科学生的,而毕业三年后,职教学生的创业率高达6%。

    在薪资上,高职毕业生的年收入在不断增长,“这个增长跟工资全国性提升是一个趋势。”王伯庆说,据调查统计,高职生毕业前三年之内,薪资低于全国城镇员工的平均薪资,而到了3年之后,薪资则高于平均薪资。“这就说明职业教育的回报率是要等到工作几年后呈现的。”

    “我认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就业数量上,而应该强调就业质量。”王伯庆表示,1990年,我国的新生婴儿出生量大概是2400万,到了2000年,大概是1400万,未来高职院校最大的挑战就是生源的下降。而当前我国社会观念依旧把本科教育看得比职业教育更重一点,而这个社会观念的改进要取决于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待遇提高,“比方说高级技师的待遇能不能达到教授的薪资,这在很多国家是能够达到的。”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积极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

    ■苏华

    近年来,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立足四川、辐射西部、服务全国,依靠德阳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平台和体制机制优势,改革创新办学思路,坚持集团化办学、标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鲜活的“现代样本”。

    向上向下延伸培养层次。利用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在抓好中、高职教育的同时,向上向下延伸职业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抓好幼儿职业启蒙,德阳外国语学校幼儿园开展系列体验教育活动,把课堂扩展到工厂车间,请各类职业人士给孩子们讲职业故事,编写园本教材《从课堂走向社会——职业启蒙》,使幼儿对职业形成良好认知。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引入初等职业教育内容,德阳外国语学校、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实验,推动职业学校向基础教育学校开放课程和实训资源,组织开展基础木工、电工技术等特色技能课,宣传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引导学生形成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集团还与重点高校和央企合作,积极创办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与中、高职衔接贯通,形成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

    职前职后拓展服务对象。为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持续成长和终身学习,集团不仅有基础教育、中职教育,还专门成立一个创新就业培训中心和一个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利用职业学校和就业培训中心两个平台,大力开展以特种作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职前职后培训,面向各类在职人员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扶贫开发、实用技术推广等优质就业创业服务,使集团不仅成为技能型人才学历教育的平台,更发挥了继续教育的作用。

    家住成都彭州九尺镇的范女士,原本只是普通农民,以打工和务农为业,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在集团创新就业培训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范女士有了自己的创业想法,开始发展养殖业,还把种菜、种粮和肉牛、奶牛养殖结合起来,卖不完的粮食和蔬菜用于饲养,而产生的牛粪则用来沤制有机农家肥,实现了绿色循环,家庭收入有了显著增加。

    对内对外促进开放沟通。集团认真研究技术技能型人才学习、成长和就业、成才规律,从对内、对外两个方向,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沟通。一是对内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衔接,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推动中高职衔接,确保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口升学、系统化培养。二是对外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实训,实现专业与岗位、教学与生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毕业证与资格证的对接,与中国新兴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等企业合作,投资5亿元,共建蜀徽大酒店和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16个实训基地。三是坚持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形成动态化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的机制,确保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口就业,可持续发展。如西昌职校、会理职校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攀西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能源矿产、旅游管理等核心专业群;中江职校、黄许职校围绕德阳建设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的需要,形成机械制造、电子电气等核心专业群。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深入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2009年以来,集团坚持职教扶贫理念,投资11亿多元,先后在凉山州会理县和西昌市举办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并且正积极筹备一所高职学院,为凉山州民族地区孩子打造国内一流的职业教育学习、生活、实训环境,形成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初步构建了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还积极参加四川省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彝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培养“9+3”项目学生450多名。近5年来,凉山州两校与1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50余家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班,培养初级、中级、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3万多人,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生活费达3000多万元,帮助数万名适龄青年掌握了一技之长。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


新疆网讯(记者马少宾报道)在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一家纺织企业做纺织工的肉孜古丽·拜克力,现在每月有近4000元的工资收入。而在几年前,她还是阿克苏市一杆旗乡的农民,初中毕业,后来结婚成家。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在家相夫教子。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0年,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以来,结合阿克苏地区农村待业青年多,没有就业技能的实际,把职业教育作为援疆工作的重点。

这让包括肉孜古丽·拜克力在内的阿克苏广大农村青年有了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也为他们走出家门打工,打开了一扇大门。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徐纪平介绍,2010年~ 2013年,浙江省累计安排教育援疆资金94797万元,其中对地区职业教育基本建设和设备配备投入援疆资金15667万元,中等职业教育投资占教育援疆资金总额的16.5%。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阿克苏地区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自然也就成为浙江省在职业教育方面对口支援的重点对象。

援疆教师团队举办了60余次专题讲座,结成了7对帮扶对子,以课程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实训基地建设,协助学院成功申报新专业5个,申报建设了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两个自治区教学团队。

徐纪平介绍,今年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把“就业、教育、人才”作为援疆工作重点,结合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根据先前编制的《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及兵团第一师职业教育实施方案(2014-2016年)》,计划投入5亿多元,具体实施包括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教师教育培训工程等在内的6大工程。

“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当地的职业教育学校和专业布局更趋合理、职业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稳步提高、职教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疆平均水平。”徐纪平说。


    青海新闻网讯 10月30日上午,省教育厅厅长王绚一行莅临海西州,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检查指导。海西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州委教工委书记牛军,州经发委、州教育局、州人社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部分相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海西州副州长李科加主持会议。 

  会议就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介绍了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职校发展规划、校企合作、职校建设进展情况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院校打造成中高职紧密结合,产学研为一体、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基地。 

  与会人员围绕完善海西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创新、产业变革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改革职业技能鉴定机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发展、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发言,分析了当前海西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海西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王绚指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攻方向,搭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院校要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企业沟通联系,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相关部门、企业要发挥好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研究制定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提供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努力打造具有海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甘肃网10月31日讯 据陇南日报报道(记者 董祖鑫) 8月29日下午,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主持会议。

  刘伟平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要着眼长远、打好基础,又要立足当前、破解难题。长远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二是统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三是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四是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五是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刘伟平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形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大经费投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省政府决定,从2015年起,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全免学费,同时省级财政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每年新增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通过专项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毕业生就业率高、促进产业发展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信息化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在我市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

   新华网长沙10月31日电(记者谢樱)记者31日从长沙市教育局获悉,拥有一手好技能的人才,也能进高职院校当“兼职教师”。

  长沙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长沙市创新职业教育模式,不仅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更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件将于11月9日正式实施。

  文件提出,长沙将完善高职院校人事录用制度,给予高职院校更大人事自主权,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鼓励高职院校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招聘优秀人才和人才团队,对高职院校急需的高端人才在编制、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长沙还将建立高技能兼职教师的储备和聘用机制,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人才库,并要求“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80%。

  为了防止职院教师长期在教书岗位容易“理论脱离实践”,长沙不仅要求技能人才“走进来”,也强调高校教师“走出去”。文件规定,大中型企业要分批建立职业院校教师顶岗实践基地,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原则上每年提供的顶岗实践岗位数不低于在职员工数的0.5%,教师顶岗实践时间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


学生茶艺表演。
学生茶艺表演。
南充张澜职业教育校园一角。
南充张澜职业教育校园一角。


  今年9月19日,四川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由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社厅、省农业厅、省扶贫移民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

  《规划》提出,职业教育要开放办学,组建职教集团,形成产教融合、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车间的办学模式、育人模式,争取到2020年,职教集团基本覆盖全省职业院校、主要行业产业以及大中型企业。

  那么,具体落实到身边,在拥有750多万人口的南充,职业教育面临着怎样的现状?连日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10万在校人数南充职教规模雄踞川东北第一

  作为川东北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南充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深受关注。据了解,2014年,南充市职业教育发展态势稳定,目前全市现有中职学校41所,在校生9.9万人,其中民办中职校在校人数占到55%;高职学院1所,在校生1.1万人;职业院校教职工5645人。同时,建设上规模的职教集团则达到4个。

  南充市教育局职成科相关人士解读,这一组数据表明,南充职业教育的在校人数和规模以绝对优势,抢占了川东北地区第一名,且雄踞全省前列。“这虽与南充市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侧面说明了南充市职业教育的基础和优势,十分突出”。

  具体分析,该人士认为,近年来,南充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稳定上升态势,这主要是由多方面共同促成,“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必须面对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

  以南充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为例,该人士介绍,近年来,按市场需求和学校专长优化专业设置,南充市中职学校主要开设有加工制造、轻纺食品、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医药卫生、石油化工、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教育等16大类专业,“这些专业,基本上涵盖了南充产业发展的主要方面”。而这些专业优化设置与南充产业的无缝对接,也是确保南充职业教育良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统计,这些年,南充市每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 %以上,其中,本地就业率超过30%。目前,南充市职业教育大约有十多万毕业生,活跃在本地的生产、服务、管理岗位上。该人士介绍,这不仅为南充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同时也为南充职业教育本身带来活力,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实现资源整合南充将组建现代职业教育集团

  风雨数十载,南充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让人欣喜。而细说这一过程,南充市教育局的相关人士介绍,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南充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

  该名人士告诉记者,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也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

  截至目前,南充市已陆续组建了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学校等多方合作参与的中等职业教育集团4个,参与学校19所,加盟合作企业15家。2010年,南充中等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这是目前南充唯一一所公办职业教育集团,它整合了南充中等专业学校、南充师范学校、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南充卫校等公办职业学校的优秀资源。

  而南充泽英职业教育集团、南充大成职业教育集团,以及南充张澜职业教育集团的相继成立,更是进一步充实民办职业教育的队伍,将南充市上规模的职业教育集团队伍扩大到4个。

  这些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南充市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布局。

  以其中的南充张澜职业教育集团为例,它在组建之初,是由6个学校和5个企业组成。而今,其理事会已有33家成员单位,其中近20家是企业。在学校之间,该集团通过专业整合,首先是师资力量、管理方式、硬件设施的达到了共享,其次是将优势专业做大做强,将劣势专业做成了优势专业。同时,在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社会服务、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也使得校企合作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大幅增强。

  为此,该名人士介绍,在未来几年中,按照《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的要求,南充市还将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集团模式的推广。“接下来,为加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资源共享,给学生的成才之路搭起一座“立交桥,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准备组建南充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一旦通过和条件成熟,它将在现有的格局之外,将成为南充市第5大职业教育集团。”

    今年9月,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李泊萱从中职毕业后,通过单考单招录取到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3年后,将拿到大专文凭。李泊萱高兴地说道,“选择读中职,不是‘断头路’。文凭和技能,两者兼得。”

  去年底,我省新推的一项教育改革——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从中职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中以单考单招、高考统招、3+2、五年一贯制等高职招生方式,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现有高职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6个专业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业对接面,到2015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20个专业的全面对接。同时,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贯通途径,真正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省政府出台的《进一步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及学科专业结构的意见》中提出,根据我省优势、特色、新兴产业和生产生活性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工业“双百”工程的需要,重点优化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布局,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西宁、海东和海西州在现有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各建设1所综合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拓宽中职与高职专业对接渠道,加大面向中职的高职招生计划。到2015年,力争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规模的45%,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0%左右;到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规模的50%。优化州、市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相对分散、部分学校规模偏小的状况。到2020年,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实现特色化、规模化、集团化办学。

  今年,在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招生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护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草原生态与旅游、畜牧兽医、中草药栽培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焊接技术等15个专业实现了中、高职全面对接,提前打通了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目前,我省有3000多人接受中高职贯通培养。”

  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助理张胜德说,在中职与高职之间搭建“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两条腿走路,使教育体系更加合理科学,更加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理念将日渐被社会认可。 

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高校牵头组建系深圳首个

  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深圳信息学院牵头组建,探索高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深圳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刘梦婷 通讯员 陈汝冰/文徐家伟/图)深圳首个由高校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成立,10月29日下午,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在深圳信息学院召开了成立大会。

    据校方介绍,该集团是以深圳信息学院为主体,由政府主管部门、深圳信息类为主的行业协会、企业、信息类研究单位、中等职业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等,按平等互利原则组成的职业教育合作办学联合体。这也是深圳首个由高校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旨在探索高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记者了解到,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在信息学院原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基础上组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单位64家,其中常务理事单位23家。集团下设6个工作委员会,包括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和资源建设工作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委员会、文化与素质教育建设工作委员会、就业与创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协同创新与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集团主管部门为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的创办原则为“平等、合作、创新、共赢”,旨在积极探索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生源链、就业链、人才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产业链等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办学生态链。


    (1)坚持一个引导方向,面向产业。按照“错位发展、各显特色、各具优势、服务地方”的发展思路,重点办好国家级示范专业畜牧兽医、省级重点专业机电、计算机,贴近发展需要新增了光雾美•旅游礼仪班、光雾秀•学前教育班、汽车驾驶与维修等4个专业。

    (2)坚持一个办学方向,服务“三农”。采取“农民点菜、学校送餐、定向培养、挂联帮扶”的方式,以乡、村、社为教学点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把田间地头作为实践课堂,现场讲授畜禽养殖及疾病防治、大棚蔬菜管理等实用技术;建立挂联帮扶制度,选派教师深入挂联农户服务指导。

    (3)坚持一个办学核心,提升质量。积极强化交流合作,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3+2”成教大专班、与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联合举办五年制幼师班,提高办学层次。强化职业教育国际化,与上海现代技术培训中心联合举办赴新加坡培训ITE班,学生毕业后获得新加坡NITEC国际文凭,实现跨国就业。

    9月2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近日,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听取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汇报,针对体系不完整、布局不合理、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深入研究,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决定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教育、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办、规划、国土、住建、交通、环保、园林、气象、地震、安监、人防、供电等部门和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灵宝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工作。

  二是提高层次,完善体系。围绕“一本三专”建设目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布局,协调各方力量,依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加快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二是启动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筹建阶段的内涵建设,着手开展招生宣传、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等工作;三是在三门峡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加快异地筹建三门峡技师学院;四是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中金集团在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基础上筹建三门峡黄金学院。

  三是科学整合,有序置换。为有效利用资源,促进中职、高职之间的有机衔接,决定将三门峡中专、市财校、市体校3所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划转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并在学院内设中专部,各校仍保留中专学校牌子和机构代码,继续开展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1套机构、4块牌子。4所学校划转后,原学校土地及资产由市政府统一处置,所融资金和收益全额用于学院二、三期建设和职业教育。

  四是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职教园区公共设施建设,着力解决道路、给水、排水、供暖、供电、供气、通讯等“七通一平”问题,完成与产业集聚区各种公共设施的对接,为职业院校顺利入驻职教园区提供保障。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该局已经印发《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确定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三所职业院校作为“牵头学校”,全面托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构建起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市将通过托管领办行动计划、中高职衔接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提升行动计划、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学生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等“五大计划”推进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据介绍,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努力形成有利于成都市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017年

七成中职学校纳入“3+N”

我市实施“3+N”集团化办学将遵循“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计划到2017年实现市域内70%的中职学校与牵头学校开展“3+N”集团化办学。我市还将依托牵头学校建立3个校企合作联盟;依托牵头学校建立3个校校合作联盟。

根据“方案”,“3+N”中的“3”既指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三所职业院校(简称“牵头学校”),也指一、二、三产业;“N”指成都市中职学校,也指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按照计划,我市实施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后,牵头学校将全面托管中职学校,并以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领办中职学校的专业。牵头学校将在中职学校加挂分院,开展“3+2”、“3+3”中高职衔接教育,并构建中职学校学生到牵头学校实习、实作(就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托管领办

分别组建三个产业职教体系

我市将通过托管学校、领办专业和挂牌分院等形式,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建设,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水平,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围绕成都市积极构建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由牵头学校分别对应组建都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联盟和校校合作联盟。按计划,牵头学校托管学校原则上不超过10个,领办专业原则上每所中职学校不超过2个。

据介绍,被托管(挂牌)中职学校将接受区(市)县和牵头学校双重管理。被托管(挂牌)中职学校与牵头学校实现管理服务一体化、专业建设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实习实训一体化、创业就业一体化。

中高职衔接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我市将发挥牵头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分别对接省级及以上重点(示范)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据了解,中高职衔接教育将有两种模式:一是联合举办“3+2”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二是开展“3+3”联合培养。

我市将依靠行业、企业,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和定期互访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在集团成员学校间开展专业教研活动,专业带头人到二、三圈层薄弱学校开展专业教学、专业讲座,薄弱学校教师到牵头学校开展专业挂职锻炼与学习。

鼓励牵头学校

建设公共实训基地

我市将鼓励牵头学校依托专业职教集团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据了解,公共实训基地将承担对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的实习实训。同时,对经过培训通过考核的学生,颁发相应的职业考核(资格)证书。

我市还将依托牵头学校KAB创业教育基地、创业学院,更好地整合政、行、企、校资源,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实现在校学生覆盖创业教育、面向社会开展创业培训、共同扶持孵化校内外创业项目、紧密对接创业园区社区四位一体功能,以实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专项资金

支持“3+N”集团化办学

我市将在市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资金,支持“3+N”集团化办学。民办中职学校经费渠道保持不变。据介绍,牵头学校每托管一所中职学校将在托管期内获得每年40万元专项补贴;被托管中职学校在托管期内每年也将获得50万元专项补贴,主要用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团队建设等。

牵头学校每领办一所中职学校给予其领办期每年15万元专项补贴。给予被领办中职学校领办期每年20万元专项补贴,主要用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团队建设等。牵头学校接纳中职学校学生到校实习、实训,按实习、实训人数1000元/生给予专项补贴,主要用于管理费、耗材费,以及学生的食宿、交通费等。实习、实训时间不低于2周。

“四统四带”助被托管学校

办学质量明显改善

牵头学校应实现统一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学生职业素质考核,统一招生就业工作,统一考核标准;带领教学改革,带领师资培训,带领实训共享,带领学生发展等“四统四带”,并通过建设,使被托管的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明显改善,使被领办的专业办学基础条件和办学水平基本达到省级重点专业标准。

按照规定,被托管中职学校在被托管(领办)期间,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办学性质不变;学校的投入渠道不变(包括资助体系);学校财产所有权不变;学校法人地位不变;人员属性及工资关系不变;退休职工的管理方式不变。市教育局还要求被托管(领办)学校在被托管(领办)期间,要为牵头学校做好协调和服务,共同推进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台阶。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