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 陕西工院: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建设国际知名高职学院

陕西工院: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建设国际知名高职学院

2015-01-05 10:01    来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采编    阅读:54次    我要评论

[导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纪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创办“省内领先、国内一流..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纪实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创办“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聚焦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努力推进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了人才的培养水平和质量。

 海外交流 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

 “对于德国的生活,我简直就是作了个‘白日梦’,只是这个梦是真实存在的。”大一女生潘梦涵在赴德国学习体会中写道。这个19岁的女孩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英语好,2014年5月,她和其他四名同学被学院选派到德国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交流学习。

到达德国高校后,潘梦涵和美国、巴西、印度、芬兰等知名高校来德交流的学生一起上课。教授们为他们制定了详尽的授课计划,来自四个国家的9位教授从欧洲的历史讲到了新能源技术,全英文授课,内容非常充实。学习期间,教授们还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了德国的生物村、太阳能工厂、垃圾发电厂、古银矿等新能源工厂和历史遗迹。

 德国之行,让这个来自渭南农村的女孩眼界大开,深受震动。上大学前,从来没有走出过渭南的地界,现在,一下子去了德国,还在德国大学里学习了半个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出国留学好像是本科院校学生的事,离自己很远很远。但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已经蔚然成风,赴海外交流学习已经非常普遍。

 按照陕西工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一系列学生海外教育项目,全方位与海外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工作。

 2011年11月,陕西工院院长崔岩教授在随教育部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团赴德国学习期间,积极与德国教育界交流,寻求合作项目。选派学生赴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技大学短期学习,是崔岩院长在德国学习期间取得的成果之一。从2012年开始,学院共派出了14名师生赴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技大学进行了交流学习。按照该校学生海外教育规划,今后,每年派出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德国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技大学短期学习,并根据与德国霍夫应用科技大学、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合作进展,争取到2015年,学院每年赴德国高校短期交流的学生数达到20名。学院还为学生赴德国短期学习提供70%的费用资助,对特困家庭的学生,全额提供资助,这在全国高校中是不多见的。

 “人还是要出去走走的,世界很大,很精彩,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你会发现,哦,原来世界是那样的,原来自己是这样的,就不会拘泥于现在的生活,不会为琐碎的事烦恼,你会变得很豁达,很宽阔。”这是潘梦涵回国后的感慨。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李雪,这个陕北女孩如今已是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的一名实验员。李雪是陕西工院汽车与物流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台湾交换生项目,在台湾中州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台湾学校免收学费,陕西工院提供助学金,李雪在台湾度过了一学期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李雪在台湾学习了很多,不但领略了祖国宝岛台湾的风光,认识了很多台湾的朋友,重要的是,刚从台湾回来,就被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录用了,该校很注重她在台湾的学习经历。李雪在给学弟学妹们介绍她在台湾的学习生活时,讲到台湾的学习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自2013年起,陕西工院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该院分两批送出了14名同学赴台湾进行交换学习,第三批10名同学将于今年9月份成行。从2014年起,该院计划每年向台湾高校派出20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台湾高校目前正在筹备选送台湾学生赴陕西工院交换学习。双方互认学分,并为学生提供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的政策。台湾高校还利用其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积极组织陕西工院的交换生参加各类国际技能大赛。

 目前,陕西工院正在与韩国建阳大学、爱尔兰国际学院和澳大利亚的高校正在积极协商落实学生的交流学习项目,从2016年起,计划每年赴海外交流学习的学生数达到80名,招收各类海外交换生和留学生数达到50名。

 海外深造 提升学生上升空间

 刘金涛,陕西工院2012届毕业生,毕业时,他没有选择就业,而是参加了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赴德国高校攻读德制硕士学位工程师。如今,他是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学生,攻读电气工程师硕士学位,与国内同去的中国石油大学同学一样,师从德国教授,实现着自己的留学梦。

 陕西工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长期以来,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为学生提供一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接的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上升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平台。也是在2011年,该院院长崔岩在德国学习期间,与德国大学联盟、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执行总裁凯尔•费德勒博士达成了共识,双方合作,建立一条中国高职院校与德国公立高校德制工程师培养模式对接的平台,将中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送到德国高校去继续深造,成为国际化的高水平工程师。2012年2月,陕西工院与德国大学联盟、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学生硕士学位德制工程师的培养。

入选德制工程师项目的学生在完成陕西工院的学习后,通过项目的“中国学生境内外配套办理及保障程序”进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和工科大学,按照德国工程教育体制完成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学习,并依法实现硕士学位与注册工程师的无缝对接,取得德国制式的硕士学位工程师文凭。该文凭具备在国际上作为从业工程师的职业资格。

 项目开设两年来,吸引了8名同学赴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学习。2013年9月,学院开始引进德语外教,开设德语课。2013年11月,该校“应用型硕士学位德制工程师赴德学习预备部”正式挂牌,校内已形成了浓郁的赴德国高校深造的氛围。

 刘金涛在赴德国学习之前,崔岩院长给他颁发了5000元人民币的奖学金,以资助他在德国顺利完成学业。而对陕西工院的学生们来说,学院为他们免费提供留学咨询服务,免费开设英语和德语培训班,由学院的四名英语、德语外教上课,为他们提高语言技能,赴海外深造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基于良好的对外合作交流氛围,爱尔兰国家学院、韩国建阳大学先后与该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启动了相关学生留学项目。

 就业、专升本,还是留学深造,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面向未来,相比其他高职学院的学生,无疑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留学深造。

 海外研修 建设国际化师资团队

 郭靖,28岁,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学院教师岗位刚刚两年。郭靖最近很忙,一有空闲就和学院的外教老师学习英语和德语,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学院决定今年9月份送她到德方合作院校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中德教师交流项目。学院的决定让年轻的郭靖着实振奋,也感到压力不少。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郭靖努力做好赴德国交流学习的各项准备工作。

 其实,郭靖只是该院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计划的一员。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力度,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2012年2月,陕西工院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签署框架协议以来,借助德国大学联盟的优势,实施了大规模的教师交流与培训计划。

 实施中德教师中期交流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一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德方高校教师相互中期进修和讲学的交流计划,使双方有机会在教育理念、专业层面、学术水准等方面实现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以达到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该项目由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每年安排三名青年骨干教师赴德国高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三年来,共派出了9名青年骨干教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伊尔梅瑙工业大学进行了交流学习。参加项目的教师除过观摩德国教授的教学方法外,还与德国的教授合作开展学术和科研项目。

 实施骨干教师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短期研修项目。2012年以来,学院利用暑期,共派出了105名骨干教师赴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28天的短期研修项目。研修主题为德国公立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28天的培训,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震动了教师们,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2012年到2013年,在陕西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学院派出了23位教师和管理干部参加了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的师资培训项目。2009年以来,该院参加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类学习项目的教师数近16位。

 据统计,从2009年开始示范院校建设以来,陕西工院先后派出了320余名教师赴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英国和香港地区进行了师资培训。大规模的师资海外培训,使该校具备了一支具有国家化视野的教师队伍,这为该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工巧匠提供了人力保障,也为实现建设国际知名高职学院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走出去”还不够,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还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以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2011年和2013年,学院先后两次邀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胡格先生进行教学法培训,参加胡格先生教学法培训的骨干教师达到了380多名。胡格先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师中间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2013年6月,学院邀请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教授、欧洲电子电力协会主席劳伦斯教授来校举行学术讲座,给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举办了一场国际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陕西工院高度重视引进海外智力工作,学院常年聘请有英语和德语文教专家,给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对学生进行外语培训。2013年开始,实施分层次教学改革试点,教改试点班级全部推行英语外教上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国际化的教师培养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育了一批学术和教学骨干,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和课程国际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了该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