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 职校教师被安排招生任务,完成不了扣绩效工资合法吗?

职校教师被安排招生任务,完成不了扣绩效工资合法吗?

2019-03-23 15:1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1095次    我要评论

[导读]招生是每年职业院校工作的重头戏,学生数量是职业院校得以存在的基本保障,生源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原初动力。为此,职校老师们每到招生季倍感压力。 1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表问题咨询网友: “ 职业学校教师,被安排招生任务,并将完成情况纳入绩效工资。未完成招生任务的绩效工资扣除不发!这样合法吗?劳动合同岗..

招生是每年职业院校工作的重头戏,学生数量是职业院校得以存在的基本保障,生源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原初动力。为此,职校老师们每到招生季倍感压力。


1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表问题咨询网友:

职业学校教师,被安排招生任务,并将完成情况纳入绩效工资。未完成招生任务的绩效工资扣除不发!这样合法吗?劳动合同岗位是教师岗,招生是不是属于教师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老师们又该如何维权?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问题随即引起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回应,他们说:

@三水三心:

职业学校给教师安排招生任务,并将完成情况纳入绩效工资,完成得好就用奖励性绩效奖励,完成不好,则减少奖励,这是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采取的一种增加生源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否合法呢?

  第一,这种管理方式,没有明显违反现行法律。

我们查阅《教育法》《教师法》,这些法律都没有禁止学校给老师安排招生任务的禁止性规定。

关于将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到奖励性绩效考核之中,是否合法呢?按照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学校有权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所以,也不存在违法的问题。

  第二,这种管理方式,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必须要通过一定程序才具有合理性。

前面已经谈到,给教师安排招生任务,并用绩效工资来进行奖励,并不违法,但是否意味着学校特别是学校校长可以对绩效工资进行任意分配呢?答案是否定的。

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是涉及到学校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按照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凡事涉及到全体教师切身利益或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都应该通过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师大会进行审议。

也就是说,学校行政或校务会,提出草案,经全校教职工充分讨论,形成讨论稿后,交由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来表决。如果不通过这一个程序,则这个方案就是无效的!而这一举措,充分挥发教师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大家的是大家做主”的管理目的。

  第三,扣发绩效,只能是扣罚奖励性绩效,如果涉及到基础性绩效,则是违规的。

我们知道,绩效工资共分成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基础性绩效工资(占70%)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30%)。按照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教育部门确定,一般按月发放。也就是说,学校是无权对基础性绩效工资进行分配的。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方案,对奖励性绩效工资进行分配的。

总之,如果学校是为用基础性绩效来对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就是一种违规行为;如果使用奖励性绩效 对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奖励,而之前的方案,也是通过了教代会讨论审议的,就是合法合规的。

@平原春秋: 职业学校的老师被安排招生任务,并将完成情况纳入绩效工资,我觉得这样做不合法。

前几年我们这里的职业学校也是让老师们去招生,而且给老师们定招生任务,完不成的让下岗,老师们都胆量小,整个暑假每天都去招生去,所以那几年很多有门路的老师都想办法调走了,经不起招生任务的折磨。

其实让老师们去招生,老师们就是去她们的亲戚家,让亲戚问本村今年毕业的初中生是否去职业学校读书,因为毕业的学生是有数的,所以往往是同一个学生被职业学校的两三个老师同时去询问,老师们为了完成任务,常常会给学生许愿,要么帮他拿书费、要么帮他拿住宿费等条件,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老师们都是自己掏腰包给学生,有时为了能把学生招到自己名下,老师们常常为此翻脸打起来,并且不止是一两个老师们这样。

一个暑假会弄的很多老师之间为了招学生而翻脸。反正每个暑假都弄都很不愉快。所以我认为不应该让老师们去招生,这有损老师们的形象,伤老师们的自尊心。

@田夫:

职业学校招生很多年来都比较困难,没有生源怎么办学?学校有困难,学校老师也难受,大家同心协力帮忙招生也情有可原。但招生有时跟“传销”一样,专拣自己人自己熟悉的人,陌生人不可能跟他莫名其妙的说这事,所以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可以完成名额的,所认识的人家都没有学龄的孩子,你怎么招?学校领导也是心急火燎,对上面不能交代,所以没办法的只能出此妙招。

其实招生的办法是有的,领导应开拓思路在当地教育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走出去,去乡村去山区宣传联络,学校内部也可以变扣钱为奖励,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老师就这么几个钱,没什么好扣的。

@征骑:

招生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去做的工作。至于纳入绩效考核合不合法,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江南一红:

学校要生存,没办法。学校要生源,才能保老师饭碗,没有了生源,老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下面的初中学校完成多少个职高生指标,否则,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还要通报批评。

@半页斋:

帮助学校招生应该奖励,而不应该规定任务,更不能处罚,招生不是老师的职责。

关于教师被分配招生任务,也有高校教师认为:作为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去宣传学校。同时,宣传也成为老师学习的一个契机,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学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学生们对大学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中学和大学的衔接引导,帮助学生们适应大学生活。


2

其实关于学校招生宣传,学校不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建设自己的招生渠道。在互联网“网罗天下”的环境下,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

例如可以尝试这些方式:

1.做好网络媒体宣传,突出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学校实行订单委培包就业的办学模式。

2.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合作的新途径、新机制,加强职校与中学的联系,提高新生入学质量,学校可以尽力争取与指定的教育质量突出的重点中学,达成并建立优秀生源基地的合作意愿。

3.组建专职招生队伍,划分招生区域、制定区域招生任务与激励机制,做好招生内勤接待工作人员的培训。

4.制定学校参观区域路线,邀请中学校长与班主任带学生来学校考察,实验室、教室、宿舍安排好讲解接待工作人员。

线下的招生渠道建设虽然不如线上招生短平快,但招生渠道的稳定性,低成本,和学生面对面的咨询机会多,也有很大的优势。


3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有全国政协委员表示:要实现职业教育扩规模和保质量同步推进,改革入学考试模式必不可少。职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将迎来改变,更突出个性化。

采取更灵活的招生考核标准,很多地方已经先行先试。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介绍,安徽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探索高职分类招生改革,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方式,退役军人、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群体都可以通过此种考试获得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机会。

此外,随着高职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学生年龄、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需要职业院校在教学、学籍管理等方面作出调整,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班教学,进行个性化辅导,将是职业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高职院校需要未雨绸缪,在招生办法、体制机制改革、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要进一步处理好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的关系。

另外,按照国家刚刚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持证人员和接受学历教育的人员在相关学分上给予互认,可免修部分课程,这对扩招对象应该很有吸引力。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