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大军,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生产服务一线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结构和标准的变化,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带来的生源数量减少而“普高热”“升学热”不断升温,学生和家长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意愿持续下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规模持续萎缩的困境,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受到质疑,而与此同时,各地“技工荒”现象却愈发严重。除了这些外部的客观因素,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在面临新时代新形势的挑战中,发展缺乏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致使社会地位不高,缺乏吸引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发展模式,从自身内涵发展上下功夫,挖掘内在发展动力,在创新中求发展,这才是破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核心之道。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科技高速进步和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全球正在快速步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量子通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重复性的熟练体力和脑力工作不断被智能机器所替代,势必对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教育内容提出新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及时高效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迅速变化,要适应工业4.0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重塑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重塑技术复合与能力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将行业企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育
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核心要素,包括交流表达、数字运算、信息处理、外语应用以及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是通用性最强的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基础性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必须得到重视。改变片面强调岗位技能,将“工学结合”片面理解为企业的岗位培训,将其视为就业捷径的传统办学思路,顺应新时代经济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新需求,将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并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强化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这是新时代赋予中等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
最后,从外部政策环境推动上,要鼓励中等职业教育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我国各省市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区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客观条件以及本区域人民群众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意愿与目的以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诉求也不尽相同。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升学选拔、职业生活预备等多重功能。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技能,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职场实现就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希望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能够继续升学接受高等教育,这也是近些年来我国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的初衷。因此,从政策设计层面应因地制宜,在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等职业教育应为那些有升学意愿和潜力的学生奠定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基础,为高职院校、应用本科提供优质生源,由此也能改变中等职业教育低层次的社会形象,提高吸引力,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读中等职业学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时,中等职业教育还要充分拓展服务功能,提供多样化的短期培训课程,满足人人学习职业教育的需求,努力实现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上一篇:职教教师教育呈现六大国际趋势
下一篇:工匠精神融入基础教育路径探寻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19-8866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