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 培育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培育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2014-05-19 15:3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采编    阅读:51次    我要评论

[导读]职业技能培训只传授给受教育者生存和发展的技能,解决人“怎样活”的问题,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才能解决人“为何活”的问题。 ■夏淑华 禚丽华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唯经济功能和唯技能教育的观念占据了一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使职业教育出现了功利化倾向。 随着我国专业化分工愈加细化,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职业技能培训只传授给受教育者生存和发展的技能,解决人“怎样活”的问题,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才能解决人“为何活”的问题。

    ■夏淑华 禚丽华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唯经济功能和唯技能教育的观念占据了一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使职业教育出现了功利化倾向。

    随着我国专业化分工愈加细化,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不再以人为本而是以需为本,一切向企业需求看齐,过于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仅仅把受教育者作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和工具,不注重其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教育目的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本意。于是,一些职业学校变成了制造标准劳动力的“机器”,通过职业教育这道工序,将学生加工成适合不同岗位需要的“智能产品”。

    由于现实功利目的的理性主义教育模式使职业教育背离了“成人之学”的存在根基,造成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使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专业设置的细化确实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却难以培养出具有高远眼光的高精尖专家;技术工人标准化甚至产业化使我们在劳动成果的数字上沾沾自喜,但他们同时也成为职场中整齐划一的机器零件。职业学校不能被降格为仅仅是职业养成所在,还应承载人格养成之人文教育的重要使命,坚守“求真、向善、寻美”的人文担当。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能促进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更能促进人的心智成熟和丰富想象力的产生,使受教育者具有知、情、意统一的完满人格。古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把学生训练成职场中的“利器”,还要注重其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最高的“道“,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未来。但当实用性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当职业教育被定位于专业教育后,自然会过度强调谋生技能和功利需要,背离教育过程中人格养成之根本宗旨。

    教育要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培育其人文品性、塑造其健全人格,这决定了人文精神应成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维。追寻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导向。一方面,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其目标定位的功利性,职业教育更需要人文精神的价值引导。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对受教育者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价值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社会和人类发展。

    中西人文精神并重。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人们都具有一种家国情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更注重人的群体性价值。西方的人文精神主要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文精神,高扬“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文理念,注重人的个体性、自主性价值的实现。我们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要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使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都得以实现,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求真、求实是科学精神的目标,创新是灵魂;人文精神是求善的,对科技发展有推动作用和引领作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两翼,不可分割。职业教育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把人文精神渗透进科学精神,使学生除了掌握全方位的科学知识外,还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提高人文素养,树立尊严意识、诚信意识、岗位意识、创新意识,在不断自我认同、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作者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省委党校)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