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有辜负职业教育”
“很多人不愿当职业学校老师,觉得低人一等,腰板都硬不起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行的座谈会上,凤凰县职业中学常务副校长龙玉花有些哽咽。从贵州到湖南,每所调研组走过的学校,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心酸故事。5月15日,距调研行程结束还有1天时间,连日来基层教育工作者发自肺腑的汇报,让调研组成员的心情有些沉重。
调研中,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华士飞一再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就容易找到工作,解决就业,这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民生工程。
然而,调研组看到的现状却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招生“吃不饱”、生源萎缩问题突出,高就业率和入学率反向赛跑的境况日趋明显。
“一高一低”背后的问题何在?调研组认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起步晚、水平低,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有歧视倾向是主要原因。一位贵州当地负责人向调研组举例,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职意愿调查显示:50%家长坚决不让孩子上职高,40%家长是因孩子要求才让其读职高,真正对学技术感兴趣,认为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学生不到10%。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起步晚,资金少,要发展起来太不容易了。”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感慨地说。不过,令调研组倍感欣慰的是,民族地区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办好职业教育的愿望越强烈。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不行的。”回首20多年来的建校历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职业中学校长百感交集。建校以来,资金、设备、师资、生源对他来说都举步维艰。如今,学校逐步摆脱困境,培养了上千人美容美发专业学生,几乎覆盖整个黔西南美容美发行业。
在怀化万昌中等专业学校,调研组了解到,学校创办初期以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输出为主,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后来转变思路,把目光瞄准当地,努力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王伟表示,职业教育确实需要一些新思路,职业学校不能完全成为发达地区劳务输出的“中介”和“二传手”,要注重研究本地经济结构特点,调整专业结构,努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差一点,穷一点,精神不穷,为了职业教育发展,我们要苦干更要乐干。”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长张远松充满自信的话让调研组深有感触。委员们认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发展好,非一朝一夕之事,建议将职业教育作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统筹考虑,纳入到国家关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重大决定部署中去。
“你们没有辜负职业教育。”每到一处,调研组成员总会紧紧握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一线工作者的手,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