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苏州市区召开初职衔接工作座谈会,从升学政策上的试水初职衔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面引入,创设多样化的成长通道和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切的发展途径,“自主”都是个关键词。一切都任重道远,但细微处的教育破冰仍值得关注。
初中学校:全程融入职业启蒙教育学困生能否自信满满入读职业学校
觅渡中学校长郝云亮一直在关注初中校和职业教育的对接。这份关注基于学校生源情况的分析,也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提供了一种思路。
觅渡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定点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初中校。“九成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这其中又有六成是民工子弟小学毕业的,入学测试的合格率还不到30%。”郝云亮介绍说,学校七成学生的父母只有小学学历,平时忙于生计,根本谈不上家庭教育。“日积月累,他们学习效能很低,学习压力大,自卑感强烈。”
郝云亮和他的团队希望有所改变,虽然升学结果都是职业学校,那能不能让学生自信满满地跨进去?“我们不仅要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关注更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同样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生涯规划和终身发展。”
两年前,觅渡中学就开始尝试在学生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学校与多所职业校进行了合作,请来了职校的老师介绍职业教育,开设汽车等实用知识讲座,老师带着学生参观职校的实训工厂,编印普教、职教对接校本教材等。“比如有的孩子,对汽车特别感兴趣了,他接下来的学习状态就是非常主动的,效果当然完全不一样。”
这学期开学,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对初三学生进行分流教学,把一部分成绩没有提升空间、已决定通过注册入学上中专的学生提前“解放”出来,组织他们走出中考复习课堂,到职校,进企业,了解职业教育,提前为下一阶段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做充分的心理准备,提升他们对职业学校的信心和兴趣。“这些孩子身上有许多好的东西,朴实,爱劳动,善解人意,有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吃苦。要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这些优势和价值。”
郝云亮拿出了这三年学生毕业去向的分析,虽然近两年学校仍有九成毕业生录取职业类学校,但令人欣喜的变化是,入读五年制大专的比率显著提升。(见附图)“这可以证明当学生有了主动、明确的方向后,学习的劲头和效率都显著提升了。”
职业学校:就业不是我们唯一的优势
成才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和觅渡中学合作最紧密的一所职业校。杨校长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希望澄清一个大众观念上的误读:初中毕业的分流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普通高中”——大学之路,“职业学校”——就业之路。“其实,读了大学就不就业了吗?而我们职业学校除了就业,其实还有许多个人发展的途径,这些都被忽略了,在选择判断上就容易盲从。”
杨建良介绍,单是“升学”这个途径,除了对口单招、专转本、专升本等传统途径外,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也正在构建起来。中等职校院校与大专、本科无缝对接的通道越来越多,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共422项,其中,苏州市就有54项,其中有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27项,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9项,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14项,中等职业教育与开放本科教育分段培养4项。此外,在出国留学、创新创业方面,职业学校现在也是开辟了多种渠道。“那种初中毕业读职业学校就是发展‘断头路’的观念早已经过时了。”
从输送优秀人才的角度来说,杨校长也很自豪:“以我们学校为例,近年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101金178银103铜,其中在全国赛场上夺得19金6银4铜,这些金牌选手许多免试就读全日制本科,名企还开高薪抢着要。”
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杨校长反复强调的一个理念,“这里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观念的,增强对学生对行业-职业-专业的认识,是很关键的。很多学生在中考填报志愿时,茫然、随意,进入职业教育轨道后才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取向,职业意识养成明显滞后。”校长杨建良这样告诉记者,“他们只觉得自己是中考的失败者。”
一项针对上海、云南、广州、山东13所中、高职学校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在“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这一项上,1600多名学生中有72%说因为“未能考上普高”。“不是主动自愿,就很难期待他们会学得投入;当孩子明白升学是主动选择,不是被迫淘汰,他们的内驱力才能被激发起来。”郝云亮说。
评价和升学政策呼唤改革创新试水“因为优秀推荐你上职业学校”
如果对于所有的初三毕业生来说,中考分数线是一条唯一评价标准,那么总有些人会是失败者。要改变“中考失败者进职业学校”的误区,提升职业教育的魅力,必然要呼唤评价和升学政策的改革创新。
郝云亮提出了自己对于政策层面的思考:首先是扩大职业学校尤其是五年高职招生自主权,“事实上,职业教育的选拔和普高升学的选拔必须是有区别的,现在是中考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对付所有的学校。”在第一个建议的基础上,那就得把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尤其是在职业学校招生过程中的作用。更高层面的,则是探索中考毕业会考和升学考试能够分离。
今年中考升学中,觅渡中学和建设交通校就迈出颇有实质意义的一步。根据两校的签订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制》协议,以“择优、推荐、破格、定向”的原则,针对建设交通校五年高职类专业和三年中职类专业,两校合作制定优秀生推荐制度。这里传达出的是“因为优秀,推荐你上职业学校”的信号。
觅渡的优秀应届初三毕业生,自愿报名,获学校推荐,可以享受低于专业录取分10分的政策优惠录取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优惠的幅度并不算大,但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对于两校的探索给了充分肯定:“这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主动合作、创新,可以看作是自下而上的对我们主管部门的一种倒逼,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事实上,就直属学校层面,像觅渡中学这样的以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初中校还有多所,职业类学校也不少,觅渡和建设交通校的合作无疑是个良好的示范和开端。
顾月华局长在会上还进一步提到:虽然觅渡中学在普职衔接迈出了初见成效的一步,但实际上更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生涯规划的教育理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过程,“如果每所学校的日常教学、课堂、校园生活中,都能融入生涯教育的意识,那么,学生对于职业学校可能会更感兴趣,也更重视。再进一步说,为什么只能觅渡的学生瞄准职业学校?只要职业学校提供适切、优质的教育,立达、振华的优秀学生也会去选择。”
学者之思:枣核型还是金字塔型社会
文化学者的关怀、思考角度更深入到社会结构的探讨。著名学者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就有发人深省的阐述。摘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不能建设良好的职业教育,我们就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技术队伍,乃至方方面面的服务型人才。而要建设良好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有内在的动力。他们的动力,取决于他们可以期待的前途,即技工们不错的收入,其中的佼佼者享有很好的内外声誉。这就关系到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金字塔型的社会,枣核型的社会。如果是前者,底层的人是肯定不愿意进入职校和工人阶层的。只有后一个结构,才会给差异巨大的众生都注入动力,各奔前程。金字塔结构的结果看,全体学生竭尽全力拥挤在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上,后浪追前浪,是多米诺骨牌,最终没有一个人的学习不是异化的。”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