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新趋势,诸多隐性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如区域发展不均衡、内部发展不协调,资源投入重复化、教学理念碎片化、办学方向同质化,特别是部分院校大而不强、专业多而不优,等等,成为职业院校师生们的新困惑。其实,这是职业教育发展动力转换带来的必然阵痛。
回首职业院校发展历程,资源要素的投入是主要的发展动力源泉。然而,时至今日,要素驱动逐步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效应。该如何应对?必须适应外部新趋势,释放外部新动能,推动职业教育向更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新突破:产教融合释放企业合作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制度框架。今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校企合作由“政府主导”转为“校企主导”。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制约职教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职教新政接连出台,政策红利催生发展动力。职业院校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顺势而为,瞄准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技能需求,把自己打造成为企业的“贴心人”和“小伙伴”,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参与人才培养、参与办学治校,实现校企合作育人、产教融合发展。
新合作:“一带一路”释放国际交流新动能。职业教育需要跟随“一带一路”走出去、引进来,而“一带一路”有了新型技术技能人员的支撑,才能跑起来、快起来。职业教育要发挥技术技能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地方企业外向发展,企业的国际业务走到哪里,职业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要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按企业需求建设特色专业,共同开发定制化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课程体系、个性化教学资源,搭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外向型”校企合作机制;要对接国际标准培养国际化人才,引进国际优质职教资源,联合开展外派国家员工当地语言、文化培训,共同进行当地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汉语言培训,为企业海外业务培养本土化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最终,在世界职业教育的广阔舞台上,推出“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建立属于自己的职业教育话语体系。
新平台:“互联网+”释放资源共享新动能。伴随“互联网+”、大数据、“新工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职业教育走向移动互联的趋势越来越鲜明。构建“学校+互联网+企业”的“学习场”,广泛运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企业生产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互联互通,让企业车间成为跨越物理空间的教学课堂。基于大数据分析,让企业用工和人力资源变化趋势即时呈现,为职业教育办学者提供最可靠的数据,形成前瞻性强、精准性高的专业调整机制,优化区域专业布局,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利用智慧校园、云计算,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重构教学形态,重构师生关系。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19-8866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