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2013-09-06 14:35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采编    阅读:104次    我要评论

[导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显然,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朱旭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教育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显然,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朱旭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教育目标,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显然,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目标,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它表明,教育不仅仅要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为人民服务。

    现阶段,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倾向。谁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显然,政府、社会、学校各自承担着责任。政府要追求社会正义、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为西部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育提供充分的经费、资源,社会要为教育提供补充性的教育经费和资源。这些是政策性的、补充性的资源,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条件保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过程性、体验性的资源,人民的满意体验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学生的课堂体验,来自于家长在孩子身上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源泉,而这个源泉的核心在于教师队伍。因此,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每间教室都有合格的教师,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教师。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基础。

    实现教育优先发展要优先建设教师队伍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一项基本国家战略,是国家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建设成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国家,其先决条件在于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因此,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先要优先建设教师队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法律上确定教师的公务员地位。其次,提升教师的经济地位,它是教师安心从教、尊严从教、积极从教的物质保障。再其次,提升教师专业地位,它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的本质。为此,应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激励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通过建立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荣誉制度、教师领导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师教研制度等专业制度,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教师真正从事专业工作,专业地教学。最后,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最重要途径。

    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保障在于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党历来重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民族。当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商业化带来的社会文化多元、社会观念多样、社会环境多变的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只有为人师表才能立德树人。为此,要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既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育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把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又要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力度,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时代、新的挑战,学校教育需要专业化的德育工作者,需要通过班主任、科任教师、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体育教师、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创新,整体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德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整体地得到提高。

    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公平、均衡配置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材。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区域、学校之间的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制度资源等的公平配置,而且体现在人力资源、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等的公平配置上,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缺一不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的职称、工资、待遇、补贴、住房、医疗、养老保险、荣誉、法律援助等各方面给予切实有效的提高,从政策上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倾斜,才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在当前我国重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显得迫切。一是提升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二是提升教师培养、培训院校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当务之急在于解决金字塔型教师教育体系在教师补充上存在的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解决教师培养和培训质量低下的问题。人生发展的第一个最关键年龄(3岁-6岁)的教育需要优秀教师,使“国家赢在起跑线上”。同时需要更高水平和更专业的教师去承担特殊教育的任务,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优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根本在于专业化、创新型、智慧型的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显然,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主要是学校,而主体是教师,只有高素质教师才能实施素质教育。高素质教师既要有广博的通识知识、深厚的学科领域知识,又要有理解学生发展、懂得学习规律的知识和能力。高素质的教师首先体现在教学生学习的素质,而不是教教材的素质。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想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需要高素质教师,创新是高级认知的表现,教师必须懂得高级认知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需要一支专业化、创新型、智慧型的教师队伍。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目标的现实保障。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