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是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制定并运用一系列机制管理学生并从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2014年2月,项目开始在学院实施,经过两年半的实践、推广和运用,2016年12月基本上形成了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宿舍文化课堂、综合素质课堂等“四课堂”协同育人的协同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师资队伍、评价考核等系列机制体系。
一、“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提出的意义
“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目标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签署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要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探索,形成“教学课堂”为主体,“实践课堂、宿舍文化课堂、综合素质课堂”为辅助的“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不仅要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而且对再就业或多次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职业道德和操守、管理知识和服务理念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这对传统的、单一的教学课堂就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客观上必然引起第一课堂的延伸或拓展,形成多课堂育人的新格局。
(二)是对“四学会”育人要求的有机对接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布德洛尔《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主题报告,报告把当代教育的任务概括为“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学习宣言。“四个学会”把我国高职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我们提出并实践“四课堂”,即“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宿舍文化课堂、综合素质课堂”并将“四课堂”与“四学会”有机对接,互相补充,相互协同,形成高职院校“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见下图1)。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