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新起点 新目标 新期待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新起点 新目标 新期待

2016-04-06 16:4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采编    阅读:58次    我要评论

[导读]在江苏古城扬州,有一座园林式的民办高职院校,建校17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公益办学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7万名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是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海学院)。烟花三月,古城扬州。坐落在扬州国家级别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扬子津科教园区的江苏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喜讯连连:——3月2日,“..

在江苏古城扬州,有一座园林式的民办高职院校,建校17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公益办学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7万名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是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海学院)。

烟花三月,古城扬州。坐落在扬州国家级别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扬子津科教园区的江苏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喜讯连连:

——3月2日,“凤凰职教网”发布信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联合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对全国133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价,其中江苏有50家高职高专院校进入600强,江海学院位列全国447位,江苏第41位,江苏民办高职院校首位。

——3月17日,扬州市政府部门发布《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规划纲要》,“支持江海学院申办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列入规划之中。

——3月26日,浙江大学江苏校友会联谊会在江海学院举行,150多位海内外浙大江苏校友会聚江海,与会浙大校友面对园林式的江海学院无不交口称赞。

这都是江海学院1999年建校以来,在1040亩校园土地上,经过17年的发展,尤其是“十二五”期间,面临国家和教育发展新形势、新常态,专心培养人才,加强规范管理,热心服务社会带来的成果。

新起点 面向“十三五”充满发展信心

“十二五”期间,江海学院在国家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鼓舞下,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形势,奋发有为,不懈努力,各方面事业取得进展,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十二五”期间,虽然面对生源下降的压力,仍然保证了年招生计划和新生报到率连续创省内民办高校之高和前列,在校生规模稳定在8000人左右,在校全员达万人规模。坚持“招得进、教得好、出得去”办学理念,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连续六个年度评为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

——培养模式适应发展。以国家和省教育部门规范为指导,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为要求,适应生源变化,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尝试推行《课程学分替代暂行办法》和《素质学分评分暂行办法》;“十二五”期间,完善和提升了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群专业实训基地,新建34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技能证书获证率达95%左右。2012年在省内民办高校中首家通过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专业建设取得突破。举行两轮特色专业建设,已形成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即机电一体化技术(5个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即会计电算化专业、10个校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占全校专业的覆盖面达36.3%。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校园信息化通过“校企合作”取得突破,完成信息化教学运行平台等基本建设,建成“世界大学城”教学“云空间”体系,推动了专业深度建设。

——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在省级园林式校园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年度主题教育“获得教育部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实一体”的重要载体。扬州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成为常态。“平安校园”建设多次获表彰和记功。关工委一岗双责工作机制获得省级“工作创新奖”。

——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十二五”期间,师资整体水平提升,中、高级职称教师达157人,是教师总数的41.67%;拥有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175人占比74.1%。2名教师赴英、美考察、研修,2名教师进入综合型重点大学研修,5名教师成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并通过评估,86名(次)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中获指导奖,发表科研论文成果是上一个五年的2.5倍。服务地方经济科技成果14项。

——后勤保障提质升级。适应90后生源新变化,改造学生起居和膳食条件,先后投入1340万元,安装宿舍空调2160台;宿舍热水器基本安装到位。转变餐饮服务方式,服务品质和水平明显提升。

江海学院17年的发展给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江海人面对“十三五”发展新形势充满信心。

新目标 开放办学扩大合作提升层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成为发展第一要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发展新常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崇高历史使命,已经具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实力的江海学院应当走在前面。

据了解,江海学院教职工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明确以申办“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为发展方向,并将以国家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十三五”教育规划和地方“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创新开放发展为导向,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适应国家和社会转型发展,适应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带动和促进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为此,该校推进这一目标和方向的实现,将以自身工科为主、经管艺综合发展的专业架构和为“长三角”、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优势特色,进一步拓展名校合作办学和谋求大行业背景大企业支撑“两条腿”走路,组织并推进努力形成“依法办学、管理规范、品牌优秀”的个性化特色,努力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与“职业技术型专科”专业并举、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集团化”办学目标,力争多元化办学,把江海学院办成区域发展和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民办名校,为适应和有效为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已经在江海学院转化为“十三五”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并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动力。

新期待 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带来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新常态、新目标、新任务,给江海学院如何做好“转型”这篇文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据介绍,在“十二五”向“十三五”迈进的2015年底,江海学院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前两年人才培养的十一大任务,其中包括加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加强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使用及推广、加强“双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等,扎实推动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结合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落实,“十三五”期间江海学院将着力推动四大转型: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这是具有核心意义的转型,将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强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系部以重点专业牵头,信息工程以CCIE人才培养、土木工程以BIM建筑信息技术、机电工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经济贸易以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以会计和旅游、应用艺术以珠宝鉴定等富有特色和优势的重点专业,整合资源、拓展空间,形成优势突显的,与区域经济对接、与产业转型接轨的专业群平台。二是进行核心课程设计。发挥专业专家委员会企业专家、优秀技师、工匠的作用,通过“平台”与“模块”,建立底层共享、中层分列、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按专业群或专业大类授课,打通专业基础课之间、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学分(分数)互认机制,提升学生职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是继续推行“双证制”。保障毕业生“双证”获取率保持在90%以上,初次就业率达到95%,年终就业率达98%以上,使社会对江海培养的人才满意度达90%以上。

——加强“双师”团队建设转型。加强教师发展促进中心建设,引导教师职业规划和发展,关注职业教育前沿,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和专业培训,促进教师职业化发展。坚持教师“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优化并举,通过内培外引、校企联合,加快“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0至20人;前一两年,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达到50%以上,“十三五”期间,“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95%左右,以实现“双师”教学团队的有效转型。

——加强信息化教学转型。通过教师“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教学运用,提升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促进“互联网+”和“专业+互联网”与专业的渗透。开发大学城云空间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师生互动,将网上学习、空间作业列入成绩考核体系。加强信息化教与学的检查、考核、评比,逐年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推进创新和管理的转型。“十三五”期间将努力在创新开放办学和集团化办学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办学层次的提高。落实好“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推动江海学院融入经济社会转型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大潮。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