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虚拟技术助力人才培养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虚拟技术助力人才培养

2015-04-21 10: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采编    阅读:49次    我要评论

[导读]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每种植物都有一个“身份证”。这个“身份证”是挂在它们身上的一个二维码,只要扫一下,植物的拉丁学名、科属、识别特征、生态习性等内容都会显示在手机上。近日,该校给校内的220多个品种的植物“核发”了该证。“身份证”上的内容其实来源于学校的虚拟植物园,他们通过这样..

    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每种植物都有一个“身份证”。这个“身份证”是挂在它们身上的一个二维码,只要扫一下,植物的拉丁学名、科属、识别特征、生态习性等内容都会显示在手机上。近日,该校给校内的220多个品种的植物“核发”了该证。“身份证”上的内容其实来源于学校的虚拟植物园,他们通过这样的虚拟技术来助力学生培养。

 

虚拟植物园

 

    “虚拟植物园可以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对各种植物有大致的了解。”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主任徐哲民介绍说,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施工管理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有不少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学院占地面积约520亩,虽然看上去挺大,但终究还是有空间限制,而且在校园进行植物识别和考察,受天气、时间局限较大。同时,某些图纸设计项目由于受到场地和资金的限制,最后只能选择项目中极小的一部分来进行实地施工。正是基于此,该校通过建设校园虚拟植物园来解决这些限制。

 

    “虚拟植物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更加灵活,学生学习更有兴趣。”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辉介绍说,这种模式使教学空间不再受传统的教室、现场的限制,利用三维虚拟技术,将实训基地搬到了网上,构建了永不凋谢的植物大观园。

 

    当初的想法是美好的,但要真正实现却并非容易之事。为此,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和杭州植物园签订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协议,就植物园的设计方法、植物的信息采集及整理方法,植物数字信息的采集及检索方法,数字植物园的建设方法等进行调研和探讨。同时与浙江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公司等就校园绿化改造项目、校园植物园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建设。

 

    而在技术方面,通过多方洽谈,学院选定了资质合适的企业,对校园植物园进行三维模型制作、二维码编排,实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还原高逼真度的网页端校园植物园的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并持续拓展延伸为一个虚拟实训基地。

 

    同时,学院结合校园建设,绿化改造项目等建设,对校园植物园进行规划设计,调整校园原有植物并引进新树种。

 

    虚拟植物园的建成,提高了教学效率。结合《园林树木与花卉学》课程教学,就学校所有的植物进行识别和考核,能够利用二维码技术直接反应考核结果;结合《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在虚拟植物园平台上就校园绿地进行虚拟方案设计;结合《园林测量》课程教学,进行校园植物园平面图测绘、校园植物定位等工作;结合《摄影》课程教学,拍摄不同季节,相关植物细部图片,添加到虚拟植物园平台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虚拟植物园布置作业和任务,设置闯关式的练习,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便利。

 

    与此同时,校内外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端或者手机端,身临其境般在校园中漫游,参观校园环境、校园建筑,认识植物,实现了校内校外互动交流的功能。

 

    不仅如此,在教学方面,建筑与艺术系还特别注重虚实结合。去年,该校建筑与艺术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与城镇规划专业的师生,在浙江省淳安县、衢州市分别开展了服务新农村建设专题活动,参与了新农村规划的前期调研活动。经过前期详细的实地勘测、数据采集,后期详实的分析,形成的调研成果已经应用到了实际的规划之中。

 

    “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大幅增长了,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也提高了。”徐哲民认为,正因为如此,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前来学校预订学生,觉得他们的毕业生没有“学究气”。这也使得他们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就业现状满意度达75%

 

 “二三三”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徐哲民介绍说,学院提出了“二三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二融合、三阶段、三对接”,就是以园林岗位职业技能教学与建筑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职业岗位就业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相融合为目标。以专项技能、综合训练和顶岗实践三阶段的教学实践为载体。以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相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教学对接为手段,培养园林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围绕这一模式,他们优化了课程体系,将建筑人文教育、传统书法教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SYB'创业计划培训等素质课引入教学中,并依托知名建筑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友企业,积极开展校企文化对接,邀请企业专家对在校学生开展择业观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等讲座。

 

    此外,他们还携手知名大企业成立了“建筑与艺术系校企合作部”,一方面与全省高校园林专业合作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联合行业学会、高校、企业,共建校企行产学研联合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等,建立校企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并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二三三’模式,将每一位学生都能培养成一名有职业水准的毕业生、有创新潜力的职业人、有文艺情怀的工程师。”何辉院长说。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