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1月14日电(记者翟永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然而被称为职教质量“生命线”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持续面临“校热企冷”尴尬,多年来难有突破。为此,天津市经信委、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会同德国驻华大使馆、职业院校和企业等组织“对话会”,并形成了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机制的“天津共识”。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表示,深化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和基本模式,是中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政策、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的来看,仍然是中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要解决校企合作企业缺乏积极性、参与程度不深、职业院校‘一头热’等问题,需要完善政策、探索实践,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兴会说。
正由于此,“借鉴德国双元制,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机制对话会”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德国驻华大使馆、德国国际经济组织以及130多家企业和近30所职业院校代表参加“对话会”,围绕产业升级背景下的技能人才需求、产教协同发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等进行了对话交流。“对话会”达成一系列共识,业内称为“天津共识”。
据介绍,“天津共识”倡议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必须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同时,企业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作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另外,还要“实现校企共同育人职业院校必须适应需求、主动改革、提升能力”。职业院校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与企业深入合作。要面向产业和企业需求形成专业和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在适合的专业领域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认为,面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职业人才培养也要创新,既要面对技术创新,也要面对产品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