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 资兴职教模式观察

资兴职教模式观察

2014-08-11 16:22    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作者:采编    阅读:85次    我要评论

[导读]图为资兴市连坪瑶族乡竹木根雕培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少不了人力资源的支撑,资兴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免费培训模式或许可提供一种样本。“只要是资兴户口且有劳动能力,想学习技术,我们均可提供学习机会。设专门学校,请专业老师,更重要的是学费全免,包吃包住。”这不是哪所职业学校的招生广告,而是..


图为资兴市连坪瑶族乡竹木根雕培训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少不了人力资源的支撑,资兴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免费培训模式或许可提供一种样本。

“只要是资兴户口且有劳动能力,想学习技术,我们均可提供学习机会。设专门学校,请专业老师,更重要的是学费全免,包吃包住。”这不是哪所职业学校的招生广告,而是资兴市政府包干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

  作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仲潮如此解释这一做法:“实际上就是政府出钱搞技能培训,让更多的老百姓有一技之长,增加收入。”

   像大多数寻求经济转型的县城一样,资兴面临资源枯竭、企业用工荒、居民创收手段单一等窘境。在此大背景下,授予民众生产生活技能,成为资兴打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培养工程顺势而生。

截至今年7月,职教中心已举办674期培训,共培训3万多人次。培训的项目包括电工、钳工、家政服务、旅游讲解等,实现新增就业1.2万多人,带动了3万多个家庭增收致富。

  政府包干培训,钱从哪来?资兴模式能否持续发展?是否能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样本?湘声报记者前往资兴寻找答案。

  全民免费培训

  728日,资兴电视台滚动播放着一条广告,“‘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开设的电工班将招生50人,包吃包住,地址资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与此同时,资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行动起来,设立培训班报名点,工作人员常年宣传发动,有劳动能力的群众皆可报名免费参加。

  资兴各个职能部门也没闲着。如农业、财政、教育、科技、残联等部门,都上报培训计划至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其统一安排培训。这改变了国家“普惠式”技能培训的方式,从各自为政变为统一的培训平台、一套人马。

  729日,资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办公楼里热闹起来,陆续有群众从各乡镇赶来,用身份证登记报名,被安排入住。

  职教中心是资兴市培养工程的唯一培训机构。在实训大楼里,培养电工的电子电器室,摆放着最新款的电子实训装置,可模拟各种电压情况;中西餐厅模拟室,格局和真实酒店无异,用来培训家政服务员和农家乐从业人员;导游模拟室里,大屏幕可模拟景区场景,让学员有身临其境之感。

  徐仲潮介绍,参加培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组织生源,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开课,对接各部门完成国家下达的培训任务;另一种是群众自主报名,可在乡镇和街道的站点、专门的网站或市职教中心报名,主要面向“散户”,即所有资兴户籍的劳动人口。

  培养工程实施前,资兴组织人员对各乡镇街道进行了地毯式摸底。

   “深入各村各户摸清劳动力资源的详细情况,并登记群众技能培训的需求。工作量不亚于一次人口普查。”徐仲潮说,为详尽掌握情况,政府调动300余人,花了2个月时间,走访8万户劳动家庭,登记了20万劳动力的基本数据。通过调查得知,资兴市有13万在外务工人员,其中7万人不在本省,但获得技工资格证的不到10%

  近年来,随着我省湘南地区成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沿海工厂纷纷落户资兴。当地100多家企业,每年需要招工近1万人,但每年都有近2000人的招工缺口,技工更是短缺。

  然而,回乡的务工人员却找不到好工作。几年前回到家乡的王志辉有10年车工经验,但因知识老化,没有新技能,只能在家乡谋到一份杂工,月工资为1200元。

  “把企业引进来,又无法提供人才,相信这是大多数承接产业转移城市面临的困境。”徐仲潮说。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资兴开采了近百年的资兴煤矿步入暮年,3万多名下岗职工面临安置问题。因保护东江湖水源,被迫“退水上岸”的农民失去谋生之道,需要一技之长,才能维持生活。

  在此背景下,资兴开始谋划“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并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上下联动各职能部门,调动一切资源推行技能培训。

  集中资源资金办培训

  徐仲潮坦言,能开展全民免费培训,关键是进行了“资源整合”、“资金整合”。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举全市的培训资源、资金力量,汇至资兴市职教中心这一个平台,集中力量办大事。

  培训的资金,通过整合有国家培训任务的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获得。在资兴,有农业局、教育局等11个相关部门承担国家下达的培训任务,并匹配了专项培训资金。整合后,这些分散在各个单位的专项资金,汇到培养工程的一个账户上。而11个部门列为培养工程的成员单位,每半年开一次调度会。

  对于资金整合,市残联理事长瞿文平感触很深,“之前上级残联有一笔专项资金给市残联用于培训。不管是生源的组织,还是老师和场地的安排,都是市残联操作。但在实施培养工程之后,这些专项资金都是直接打到培训工程专门的账户上。然而,上级下达给市残联的培训任务并没有变,要完成培训任务,市残联必须每年向领导小组申报培训计划,领导小组划分资金至市职教中心,职教中心按单开工。”

  各部门这笔充公的“专项培训资金”,成为最需调和的利益。“在成员单位工作调度会上,各部门提出异议是常事。好在最终能调和。”徐仲潮说,“每次工作调度会都有市委书记陈荣伟等市领导坐镇,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是政策得以顺利推行的关键。”

  对于相关的人事和培训资金的补偿,领导小组自有一套善后工作。“各单位下属培训机构人员的安置,按照自愿原则,愿回原单位的给予安排,愿意参与市职教中心工作的,也可吸纳。”徐仲潮说。

  虽然部门利益被打破,但整合后,收效却很明显。资兴市职教中心副主任齐振煜对变化深有体会。

  齐振煜原是市农机局下属培训学院的院长,后由市委引进市职教中心当副主任。“在市农机局时,一年的培训经费是10万元,要培训200余人,以会议代替培训,为培训而培训的做法很普遍。组织农民开个会,领导做个报告,发一堆材料,最后吃顿饭就算完事。”齐振煜说,“很多部门的培训都是重复开设,拿培训养猪为例,农业局开了班,畜牧局也开了,教的方法不一致,农民反而被弄糊涂了。”

  整合资源后,齐振煜见证了统一调度的好处。“比如,以前各个部门因成本原因,很难请到专家上课。而有了统一平台后,邀请的专家基本上会回应。而需要成员单位配合的培训,也会顺利落实,这是某个部门力量无法实现的,尤其体现在借用大型设备演习或安排学员至园区实习等方面。”齐振煜说。

  财政支持给了“免费”底气

  在徐仲潮看来,培养工程得以顺利实施除了要协调部门利益,还要有充裕的财政作保障。

   “每年上级部门汇至培养工程账户的专项扶持金,大约是5000万元。主要来自3个部门,其中1000万元来自上级移民部门,2000万元来自上级人社部门,2000万元来自上级残联。”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李日文介绍。

  “这5000万元中,拿来做培训的资金是1000万元左右,中职和普高免学费等花费2000万元,还有2000万元投入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钱是足够的。”徐仲潮说。

  此外,有强大的地方财政撑腰,让“免费”有底气。2013年,资兴市财政收入28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十强。“虽然遇到发展瓶颈,但依托产业承接转移的园区经济和良好的旅游资源,资兴市并不缺钱。这是成就免费培训的一大原因。”徐仲潮说。

  资兴市教育局局长陈仕平坦言,部门利益能协调,很大原因也是各单位并不缺培训专项资金那点钱。

  能否保持培养工程资金的长期供给,李日文认为,筑巢就能引凤。“近日,省人社厅的农村劳动资源三年开发计划,打算在全省投入6亿元。资兴面对这样的开发计划还是有自信的,培养工程使得资兴有能力承接这些计划,各种扶持专项资金自然会到位。”

  民心工程造福于民

  “在资兴一半以上的厨师都在职教中心培训过三文鱼制作。”齐振煜如此形容培养工程的效果。

  湘声报记者随机在市区采访了一家酒店的老板李永辉,他前年在职教中心学习了三文鱼厨艺,现在他制作的三文鱼大受欢迎。

  三文鱼是资兴的特产,过去由于厨师烹调技艺跟不上,好的食材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培养工程上马后,三文鱼厨艺培训随即展开。

  “为准备三文鱼厨艺培训,职教中心准备了半年时间。”齐振煜说,职教中心一座三层的教学楼被改为专门的教室,添置了专业的水缸、砧板、供氧机,前后改造就花费近20万元。学校还出高价从广州请来专业厨师,并请专人制作了教材。

  前不久,职教中心花2.6万元,从贵州请来一位雕刻大师,专教楠竹雕刻技艺。楠竹作为资兴的特产,往往以原材料售卖,附加值不高。培训后,一根楠竹可雕刻成多种工艺品,价格从20元变为1200元。“花这个价请老师都是值得的。”齐振煜说,“正是因为教学扎实,又免费,当地群众参加培训十分踊跃。”

  车工王志辉参加了培养工程的第一批培训,生活随之改变。2012年,在职教中心系统学习电焊技术后,他考取了电工和钳工的初级资格证。回到工厂后,他很快被提升为机修班班长,工资也涨到每月2800元。

  有人担心,这项政策会随着领导的变化而难以为继。李日文却不这么认为,“资兴的做法广为人知,且深入民心,没有哪届政府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一项民生工程。一旦推翻现有政策,不仅会造成舆论风波,也将影响政府的形象。”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