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综合资讯 ☉ 陈子季: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开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陈子季: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开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02-02 13:4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417次    我要评论

[导读]经过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入改革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迎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转段升级的机遇期。如何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加快由数量普及阶段转向内涵发展阶段,是摆在职业技术教育战线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
经过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入改革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迎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转段升级的机遇期。如何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加快由数量普及阶段转向内涵发展阶段,是摆在职业技术教育战线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

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提出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点要求。这为我们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全球人才竞争制高点、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新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最关键的是要着眼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类型特色、多元办学、融合发展、开放水平”四个关键词,处理好“普职、产教、校企、师生、中外”五大关系,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更好“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稳步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整体提升国民技术技能素养。这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新的支撑,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开辟新的途径,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新的条件。



类型特色是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变局的发展基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职教20条”颁布实施以来,职业技术教育整体布局基本完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投入大幅增加,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步得到破解,职业技术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职业技术教育的道路自信,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塑造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新优势。

一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都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把方向、揽全局、抓思想、建队伍、促党建”的总要求,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切实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坚守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定位。以类型教育为基点,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入思考如何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这一办学定位落到实处,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三是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着力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运行为标志,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同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强化职业中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高质量发展职业高等教育,把准职业本科教育和职教高考两根“棋筋”,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制度建设,推动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贯通衔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

四是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创新。系统总结我国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经验,加强基本规律和内涵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营造研究氛围,打造专家智库,形成理论研究、政策指导和实践发展的良性互动,构建系统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体系,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奠定理论根基。



融合发展是增强适应性的基本路径


产教融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只有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才能使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运营与服务真正符合市场体系运行规律,实现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一方面,要从破解“鄙薄技能”的根本矛盾入手,整合政策举措、优化资源配置、拿出实招硬招,构建国家技能开发体系,消解国家需求与企业需求、个体需求之间错位带来的发展困境。另一方面,要完善处处能学的技能教育网络,构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制度环境,营造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氛围,厚植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土壤。

二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化。职业技术教育来自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必须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一方面,要优化区域间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东西部协作,促进东中西部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挥好省级政府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职责,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梯次发展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引导学校紧贴地方文化优势和产业优势,办出地方特色,刻上地方烙印。

三是促进区域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职功能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扎根到区域产业中办学,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合理确定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有效衔接,重写职业技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函数。另一方面,要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产教融合型职业技术教育。

四是促进产业职业技术教育集群化。分级分类编制发布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报告、行业人才就业状况和需求预测报告,为区域职业学校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精准信息服务。促进院校之间抱团取暖,把基础相同、领域相近的专业打造成专业集群,服务产业链生产链,发挥溢出效应,提高整体实力,打造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开放水平是评价适应性的重要表征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高水平开放,就要树立起大职业技术教育观,创造性地处理好“普职关系定类型、产教关系定供求、校企关系定模式、师徒关系定方法、中外关系定特色”,开放办学、开门治学。

一是扩大教育体系的开放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就要最大程度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创造条件。一方面,要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融通发展,深化职业技术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广大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要满足全民终身的学习需求,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推进学分银行落地,完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二是扩大教育教学的开放水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现代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开发已从传统的学校和企业分而治之的双轨运行,发展为校企双主体合作的开放模式。首先,要开放学习场域,打破职业院校学生有限的课堂学习情境局限性,灵活学习时间和地点,鼓励在真实的企业生产车间、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多元化与自主性的学习。其次,要开放师资结构,拓宽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来源渠道,完善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办法,推动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人事管理改革,设置产业导师特聘岗位,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人才从教渠道,支撑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再次,要开放教学内容,定期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扩大国际交流的开放水平。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对外开放水平,就要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全新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交流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局面。首先,要办好自己的事情,让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推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落子,还要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地全面扩大开放。其次,要建构新的合作模式,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为载体,积极搭建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平台,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涉外行业组织建设,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汇聚全球资源和天下英才共同破解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实践难题。再次,要发挥新的国际影响,以“鲁班工坊”为依托,发挥其在技术交流、人才流动、信息沟通等领域的作用,提供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全面梳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